不是我不關心台灣疫情,而是看到檯面上下的各路人馬之各種政治和新聞操作,隱隱覺得對台灣的未來發展一點信心都沒有了;你仔細看,哪個不是在算計下次地方選舉?哪個不是在布局下次總統大選?若是真心想為老百姓解決問題,那應該就是發動革命才對。
面對無動於衷且穩操勝算的樂色政府與大和媒體,台灣政經和未來發展的解決之道,只剩下對岸的決心而已了;所以就不再廢話多說台灣,如果你還寄望於那些貨色那就去吧,反正我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今年四月十三日,日本政府公開宣布,將於2023年起排放福島產生的核廢水進入太平洋;很奇怪,一向標榜環保和愛護地球的歐美先進國家一個屁都沒放,就連面目可憎的"環保女孩"格雷塔也沒出現和發布任何評論;好笑不?歐美人的嘴臉真是臭....啊!
難道他們知道核廢水早已偷偷地排放了,說了也沒用?
雖然說回頭看歷史,對於實際現況的幫助並不大,但只要是人都會對於"真相"充滿了好奇,都有一股難以遏止的衝動想去揭發;正因為揭發真相極為困難,而且就算真相出現在面前,也不一定能讓大眾得以接受,因此有了"真相往往是殘酷的"之說法。
根據法新社報導,法國自1960~1996年在太平洋共進行193次核試驗;美國也是不惶多讓,1946~1958年間於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島,在隱瞞原住民之情形下試爆了67顆核彈,基本上就是拿原住民當作小白鼠,看看核爆炸後對人體有何"貢獻"。
加拿大才因在多處教會學校發現原住民兒童遺骸,總理泣聲淚下地公開道歉承諾賠償,仍檔不住抗議人群推倒女王銅像,造成女王與伊拉克總統海珊有難同當、心心相印;澳大利亞被報導士兵掃射殘殺平民和兒童,只道歉不賠償的無恥行徑與日本同流合汙且遙遙相應;這些加總在一起,勾畫出大殖民時代盎格魯薩克遜人真實的一面,做了婊子也蓋好貞節牌坊。被揭發就算了,同時間牠們正高舉人權大旗,肆無忌憚地指責其他國家違反人權,真是他馬的要臉了!
難怪日本人這麼"理直氣壯"地敢大聲說要排放核廢水!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死大家一起死。
還有歐美日之前一起往大海丟垃圾,多省事啊!多默契啊!都怪後來有人多嘴!
看到歐美日這麼有默契,不禁讓我的好奇心興起,到底是什麼原因會使得歐美日如此纏綿悱惻、不死不休地共同幹盡壞事呢?
是"民主"嗎?不可能,大家都知道民主是騙死人不償命的。
是"有錢人"的通病嗎?應該不是,中東和亞洲也有很多"有錢人",也沒看到像這麼賤的。
歐美日除了這次核廢水事件外,在新冠疫情應對方面也極有默契,特別是安倍自行下台後,大家不約而同都採取佛系抗疫之手段,一方面凸顯有別於中國的"極權式"抗疫,一方面運用這個"天賜良機"來清洗占用大量資源的老殘人口,說只是偶然地巧合恐怕鬼都不信。
我實在是苦思之後仍想不出合理解釋,到底這種默契如何產生的?到底私下是不是有種渠道供各方在運行和協作?一個機靈,想到"凡事不覺看歷史",仔細一想似乎真可以在近代史找到一點發掘真相的可能痕跡。
從明治維新說起
-
日本工業化的歷程:
西元1868年,日本開啟了明治維新走向工業化,這是一條公認的崛起之路。但是歷史中對於明治維新的過程內容,幾乎都只是千篇一律地簡述帶過;當年的日本並沒有足夠的工業化知識和學習歷程,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份子和工業化人才,到底如何在短短1~20年完成工業化,卻是無人知曉以及留下足夠清晰的足跡。
1882起,日本就已經跨海插手朝鮮事務,與當時的清、俄以及英國縱橫其中;1894年更是出兵朝鮮正面與中國衝突,1895年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這中間崛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很讓我懷疑其中藏有不少貓膩!
-
誰教授日本工業化:
中共在韓戰打敗美國後,接受當時蘇聯的援助開始了工業化過程,當年雖然國民黨帶走了大量菁英,但中國人口基數大仍有不少的科技知識分子,再加上投奔歸國的如錢其琛等,基礎也算是夠扎實了;後來蘇聯撤走專家和各種資料,中國自行摸索了至少20年以上,才稱得上有點工業化國家的模樣,足見工業化並非容易之事。
日本地處偏遠一嶼,沒有豐富的煤鐵礦提供工業化需要的原料,也沒有充足的森林耕地頂出大量的勞動力,同時之前也沒有派出大量學子出國來累積充足的知識和人才,若無人提供援助和費心費力教導,怎麼可能如此迅速完成工業化?
所以,日本的工業化背後必定有人出力傳授。但誰會如此地盡心費力地傳授日本呢?誰能夠有此實力教授日本工業化?又基於何種理由呢?為何是日本?
-
除了英國,捨我其誰:
假設真的有人協助日本工業化,在綜合各項條件並仔細分析之下,我想除了有著千年攪屎棍稱號的大英帝國,應該沒別人了。
當年的沙俄正努力在北方占地盤,中國的部分都還沒完全解決,怎可能扶持日本呢?美國那時中西部開發未盡和周邊戰爭沒打完,也不可能有此餘力。法國除了越南,主要的精力應該都放在非洲和中東一帶。
思來想去,1840年英國打勝鴉片戰爭後,迅速賺了中國不少銀子,加上戰爭賠款可以說手頭極為寬鬆。面對中國這一大塊肥肉,似乎一口吃不下去,這便產生了扶持日本工業化的理由了。
--------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