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你沒有能力讓他到國外。
在台灣,你的弟弟的求學和生活,以及人際關係,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基礎,到了國外,這些全部要從新建立,在這建立的過程,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只是一場空還算好的,只怕得不償失,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所謂的國外,沒有你想像中的先進,即使有先進的部份,也只不過是鳯毛麟角,只存在某些一定的地方。大部份講的國外,大概是指美國吧,我在美國看過一些所謂了不起,權威的教育研究機構,他們宣傳很會做,但其實內容很膚淺。
我的小孩有多動與注意不集中症(ADHD: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由於地利之便,當時我所住之處離一個在全美排名數一數二的多動症研究機構不到三公里,因此向他們求助,他們本身也有許多的課程在幫助這樣的家庭,藉助這個的課程,結合研究的功能。他們先對家長進行訪談,做了許多的工作,並希望我們把小孩送去他加入的暑期計劃,同時也把他們的計劃和研究給我觀看。
看來很不錯的樣子,但是我還是決定不參與。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外籍教授,我發現他上課時,經常嘗試很好的教學方法,符合許多很有有效教學的理論來做,然而他的教學效果,卻一直很不好。為什麼呢?因為他少了一個很重要很根本的因素,那就是腳踏實地。你有再好的方法,如果只是蜻蜓點水,沒有投入足夠的工夫,仍是白搭。
用台灣人的說法,叫做膚淺,浮淺,或淺碟式的。美國的教育研究或改革機構,不僅數量多,種類也多,每年不知發表多少的論文,和進行多少個方案。但是如果你先精讀個幾篇,然後再去廣泛瀏覽一下,你就發現那些論文,轉來轉去,都是一樣的東西;至於那些方案,表面上五花八門,大部份是在做白工。為什麼會這樣?
這些機構,有的非常龎大,一龎大,就會有一大堆的人事費用,頭頭領導的薪水高的嚇人,但實際上沒有在做什麼研究,而在到處演講,搞公關等等,研究只是一些小嘍嘍在做。偶而他們也會搞個大計劃,但這些大計劃,實際上受益者極為有限。而且這些計劃,往往只有一開始時,還像個樣子,到了後來,錢不夠了,常常變成「拖屎連」。
美國小的學術機構非常非常的多,因為小,他的資源就有限,但是組織再小,該有的人事設備還是要有,否則沒法做事,所以相當多的資源,就必須花費在上面,為了生存,有時還要因陋就簡。這些機構大部份是附屬於大學裏面,但是大學除了給他們辦公室,水電的支援,還有免稅等好處以外,往往不負責他們的其它支出,他們必須向外爭取經費來求生存。
好處是逼著他們做事,因為要對外爭取經費贊助,你必須拿出成果來給人家看,壞處是由於沒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很多計劃沒有辦法做,而且許多的所謂成果,往往只是急就章的就業,沒有什麼真正的內涵,或是有內涵,但不是新的,這些機構申請經費已經成精了,審核者不見得能看出這些東西,或者說,審核者本身的程度並不如這些機構(就是因為如此,他們會把錢拿出來給這些機構去做)。
很多的研究者,為了要得到結論,甚至還製造假資料,除非你的研究非常的重大或知名,絕大部份沒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人去追究。最近南韓那個一個姓黃的世界級的大教授,有關無性生殖的研究造假,就是一個例子。學術界裏,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事情,不為人知!
寫這麼多,只是希望你不要對「國外」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人類的學術成就,尤其在醫學和心理方面,還膚淺得很!很多理論,都只是一種推測,沒多久就被推翻,但仍找不出答案,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