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共產黨論壇
市長:
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政治社會
/
政治時事
/
【共產黨論壇】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領袖‧毛澤東
字體:
小
中
大
毛澤東與魯迅
瀏覽
551
|回應
0
|
推薦
0
安津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轉自鳳凰博客
劉繼興
毛澤東與魯迅都是20世紀的偉人,兩人雖未謀面,但彼此早有了解。1934年1月,毛澤東為籌備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住在江西瑞金金沙洲壩。其時,毛澤東紅軍總政委的職務已被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解除了,只給他保留了政治局委員這個實際沒有決定權的空銜。
這時,馮雪峰剛到瑞金不久。一天,毛澤東來到馮的住處,風趣地說:“今晚約法三章:一不談紅米南瓜,二不說地主惡霸,我們不談別的,只談魯迅。”還不無遺憾地對馮說:“‘五四’時期在北京,弄新文學的人我見過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周作人,就是沒有見過魯迅。”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有一個日本人說,全中國只有兩個半人懂得中國,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魯迅,半個是毛澤東。毛澤東聽了哈哈大笑,然後沉思著說:“這個日本人不簡單,他認為魯迅懂得中國,這是對的。”
馮雪峰還告訴毛澤東,魯迅讀過毛澤東的詩詞,認為他有“山大王”的氣慨。毛澤東聽了,又是開懷大笑。1936年,當時在上海的“托派”寫信給魯迅,對中共領導的民族統一戰線及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人加以攻擊。6月9日,臥在病榻上的魯迅憤然請人代筆,口授回信予以嚴厲斥責:“你們的‘理論’確比毛澤東先生們高超得多,豈但得多,簡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無奈這高超又恰恰為日本侵略者所歡迎……”(《給托洛斯基派的信》)對毛澤東們“我得引為同志,是自以為光榮的”(同上)。魯迅提及毛澤東見諸文字者為數不多,這是十分難得的一次。
但毛澤東對魯迅書面上的正式評價,卻是1937年底在延安風沙彌漫的操場上做出的。其時,正是魯迅逝世一周年。毛在這篇由大漠記錄、後來刊發在《七月》雜志第四集第二期上題為《毛澤東論魯迅》的講話中指出,魯迅“並不是共產黨的組織上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動、著作,都是馬克思主義化的”。毛澤東還論述了魯迅的三大特點,即政治遠見、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及由此形成的偉大的“魯迅精神”,號召共產黨人和革命者學習魯迅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
1940年,毛澤東在他著名的著作《新民主主義論》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二十年來,這個文化新軍的鋒芒所向,從思想到形式(文字等)無不起了極大的革命。其聲勢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其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歷史時代。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據劉繼興考證,在毛澤東已公之于世的所有著作中,對一位中國現代作家,包括其他歷史人物,一口氣連用了9個“最”的措辭,並冠之以“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3個頭銜的現象,是絕無僅有的。
1942年5月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份代表著毛澤東文藝思想正式形成,一直指導中國文藝界的經典文獻,在革命特定時期起著統一文藝思想的作用。但其理論主旨跟魯迅的思想精神是有明顯差異的,作為魯迅思想中的最精華部分----獨立批判精神被棄之一邊。《講話》否定了文藝的獨立性,要求文藝無條件服從于政治。《講話》認為,文藝要以政治保持一致,是建立在為人民和為政治的一致性的基礎上。
1954年毛澤東到紹興參觀了魯迅的故居,在魯迅筆下經常提到的三味書屋和百草園徘徊尋望。他對陪同的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說:紹興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也是中國現代大文豪魯迅先生的家鄉。他有兩句名言你知道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共產黨人就應該有這種精神。
1957年,毛澤東發動了反右運動。在反右已風起雲涌之際,是年7月7日晚,毛澤東忽然召集部分文藝工作者座談。趙丹、黃宗英以及翻譯家羅稷南(原名陳小航,曾任十九路軍總指揮蔡延鍇的秘書)等參加了。會上,羅稷南與毛澤東有一段關于魯迅的對話:
毛問:“你現在怎麼樣啊?”
羅答:“現在……主席,我常常琢磨一個問題,要是魯迅今天還活著,他會怎麼樣?”“魯迅麼———”毛澤東微微動了動身子,爽朗地答道:“要麼被關在牢裏繼續寫他的,要麼一句話也不說。”
魯迅之子周海嬰在《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中首先予以披露,因而“魯迅活著會怎樣”曾議論一時,據說曾親聆毛澤東與羅稷南對話的黃宗英也為此撰文佐證。
讓毛澤東特別感慨的是,魯迅不僅在孤寂中堅忍苦鬥,還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1961年10月7日,毛澤東揮毫書錄魯迅于1934年5月30日為悼念“五卅慘案”九周年而作的《無題》詩一首贈與訪華的日本朋友:“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同年,在魯迅誕辰80周年的時候,毛澤東讀其詩,品其人,寫了兩首七絕,題目就叫《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其一
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
龍華喋血不眠夜,猶制小詩賦管弦。
其二
鑒湖越臺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
魯迅無論在文學成就與還是聲名影響上,都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文壇領袖。他在文學界特別是青年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帶有革命傾向的思想對當時的青年有巨大的啟蒙作用。他當時的論敵通常以“思想界的權威”的帽子加以諷刺,反面映顯了他的影響力。可以說,恨他入骨的國民黨之所以遲遲不敢對他下手,社會影響大是其中原因之一。這樣一個聲譽隆巨,有進步傾向的作家,以他為旗幟,無疑可以徵服更多進步作家傾向于革命,可以爭取更多的進步青年獻身于革命。這是毛澤東不可能不考慮的。然而像魯迅這樣永遠對“現狀”不滿的文人,注定不是會受到任何講政治的政黨歡迎的。這樣就不難解釋毛澤東為什麼一方面給予魯迅最高的評價,把魯迅當做旗幟;一方面又在文藝政策上一定程度地否定魯迅的精神了。
毛澤東對魯迅的感情很復雜。據一些權威的毛澤東研究資料的介紹:“毛澤東最愛讀的現代人的書就是魯迅的書,一部《魯迅全集》從延安帶到北京,閱讀數遍,他對魯迅熟悉程度,並不亞于魯迅專家。”毛澤東晚年公開提及魯迅已不多見。只在“文革”後期,毛澤東曾作過“最高指示”:“讀點魯迅。”這可能是毛澤東公開評價魯迅的尾聲。 (劉繼興)
---------選自劉繼興著的《魅力毛澤東》修訂版(剛出)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485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