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黨魂‧人民英模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中的"四大金刚"
 瀏覽382|回應0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提及南昌起義,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參加起義的鐵血男兒。其實,當時起義軍中不但有男兵,還活躍著一支女兵
伍。其中大部分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員(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少數是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創辦的婦女訓練班的學員,共有30人,這些女學員可以算是人民
軍隊的第一批女兵了。女兵在當時中國社會出現,的確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曾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指導員的彭漪蘭曾動情地說:“當時婦女離開家庭去上學
已是少見,更不要說去當女兵了。幾千年封建積習很深的中國社會,可以說人們是以詫異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女生們決定來報考、離開家庭、錄取後報到,穿上學兵
的灰色軍服,參加莊嚴的典禮,和男生一樣進行正式訓練,剪發、背槍、列隊走在武漢三鎮的大街上,唱著革命歌曲,喊著反帝、反封建、反蔣口號,刷標語,散傳
單,作演講,演話劇,進工廠宣傳……這些都是女兵們從前做夢不曾想到的新鮮事。”

  汪精衛叛變革命後,不少女學員便跟隨葉挺、賀龍的部隊來到南昌,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時,彭漪蘭、彭援華和胡毓秀3人被分配到參謀團,其余27人分別被分配到葉挺的十一軍、賀龍的二十軍和朱德的第九軍從事宣傳或救護工作。而王鳴皋、楊慶蘭、譚勤先、陳覺吾4人,因身體強壯、表現勇敢積極而被稱作女兵中的“四大金剛”,有關她們的故事一直鮮為人知。


  譚勤先:宜黃城外勇敢鬥敵


  譚勤先(1907-1994),浙江桐鄉人,又名譚樂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學員。軍校畢業後,譚勤先與其他女同學一起被分配到第十一
軍政治部工作。會昌戰役時,譚勤先被安排到前線去搶救傷員。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後,她在潮州紅十字醫院看護傷病員,後與胡毓秀、王鳴皋等一起乘船到達上海。


  1927年7月30日下午,譚勤先和其他女兵隨軍登上廬山。當晚在得知孫科、張發奎在廬山開會的消息後,她們請當地老百姓為向導,翻越廬山,經鄱陽湖乘小船向南昌進發。8月5日,他們徑直到達南昌進賢李家渡後便離舟登岸,然後步行至撫州,在那裏趕上了南下的起義部隊。


  行進至撫州宜黃時,部隊駐扎在城外的一座破廟附近休息,廟四周沒有圍墻,被高低不齊的樹環繞著。那天,譚勤先被安排站崗,忽然,聽見一陣陣腳步
聲,她便警惕地蹲下身子觀察情況。原來,一小股攜槍的軍人正從西面走來。怎麼辦呢?時間不由得她多想了。她當即以當天的口令試探對方,一連問了三次,對方
都毫無反應。她認定這就是敵人,決不能放跑他們!于是,她一面招呼著破廟附近的戰友,以此來震懾敵人,一面以恐嚇的口氣大聲喊道:“繳槍!否則我叫同志們
出來打死你們!”敵人頓時慌了手腳,亂作一團,有的就地隱蔽,有的調頭便跑。這時,起義部隊迅速出擊,敵人最終繳械投降。事後,出于對同志的關愛,支部書
記王海萍批評了她:“為什麼不早來報告?要你一個人冒險,萬一你被敵人殺了,我們還不知道呢,以後千萬不能這樣冒失了。”盡管譚勤先受到了批評,但不少戰
友對她的果敢舉動投來讚許的目光。


  楊慶蘭: 會昌戰鬥救了陳賡

楊慶蘭: 會昌戰鬥救了陳賡

  楊慶蘭(1910-?),河南信陽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學員。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軍失利後,由于戰爭環境極度險惡,她在朱德的動員下,女扮男裝離隊到達武漢,後幾經輾轉來到上海中央機關工作。解放後隨同其愛人黃玠然定居北京。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空氣也異常緊張起來。楊慶蘭所在支部的負責同志秘密告訴她將有重要行動,要求大家隨時整裝待發。1927年7月29日,她們突然接到“打野外”的命令,實際上是從武昌沿長江而下參加南昌起義,與她同行的還有王鳴皋、孫革非等女兵
行至半路,南昌起義的消息傳來。當時隊伍裏有兩種意見:一種主張追趕南昌起義部隊,另一種則主張散夥。因意見不一,船時開時停。楊慶蘭等人都是從虎口裏逃
出來革命的,沒有牽挂,除了跟著黨繼續幹革命外,也無路可退了。她們追趕隊伍的心情非常迫切,對那些反對追趕的人憤恨透頂。一怒之下,孫革非等人把主張散
夥的軍官槍斃了。幾日後,她們在撫州趕上了部隊。


  不久,楊慶蘭被分配到賀龍的二十軍第三師從事宣傳工作。一路上,仗打得激烈,傷員又多,17歲的楊慶蘭身體特別結實,就改做救護工作。戰場上,
楊慶蘭為了搶抓時間救助戰士,常常將生命置之度外。一次,她的帽子被子彈打落,她顧不上去撿,仍繼續工作。一個傷員體重100多斤,她背起來能上山下山跑
上幾裏。1927年8月24日,起義軍先頭部隊與敵錢大鈞部在贛州會昌附近發生激戰,由于後續部隊未及時趕到,加上彈藥缺乏,部隊傷亡很大。到了下午4時
左右,部隊準備撤離。突然,楊慶蘭發現不遠處長有草叢的田溝裏隱隱約約躺著一個人,她走過去一看,一個身著背心、穿著短褲的人躺在草叢裏(負傷後,陳賡為
避免敵人搜查口袋而特意脫掉制服)。仔細辨認,這不是二十軍第三師第六團一營營長陳賡嗎?只見他左腿兩處中彈,膝蓋骨、腳腕骨被打折,血流不止,把田溝裏
的水也染紅了,一時昏迷不醒。楊慶蘭來不及細想,一把背起陳賡,急忙往山下走去。很快,天就全黑了,她步履蹣跚地前行。汗水浸濕了楊慶蘭的衣衫,可她咬緊
牙關,竭盡全力,最終將陳賡送到醫護所。後來,她和陳賡在上海從事秘密工作時,陳賡還笑著說:“感謝你救了我一命,一個女孩子真不容易!多了不起啊!”多
年以後,他們相互見面時,陳賡總提起楊慶蘭的救命之恩,他們之間也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王鳴皋: 轉戰潮州悲喜交加


  王鳴皋(1909-?),湖北襄樊市(今襄陽市)光化(今老河口)人。1926年任中共光化縣支部委員會委員,1927年5月,考入武漢中共青
年幹部軍訓班,同年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後隨起義軍轉戰閩粵贛邊境地區。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貴州省赤水縣婦聯主任、貴州
省文教局副局長等職。

1927年9
月中旬的一天淩晨,王鳴皋攙扶一些輕傷員沿河岸向汀州進發,兩天後到達汀州城。受共產黨的委托,城內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把包括徐特立、陳賡在內等許多傷病
員都收容在醫院裏護理治療。9月23日,起義軍佔領潮州。25日,王鳴皋與胡毓秀被安排在潮州郵政局工作,主要負責檢查來往的信件。25日下午3時許,黃
紹竑的桂軍攻進城內。王鳴皋連忙收拾好文件往外跑,未料迎頭碰上了郵政局老局長。他攔下她們說:“外面正在巷戰,你們大軍已經退出潮州,我已經叫人把鐵門
鎖上了,你們女孩子還想上哪兒?”她倆再三請求局長放她們出去尋找自己的隊伍,局長裝作什麼也沒聽見。無奈之下,兩人只有“耐心”等下去。

  傍晚時分,街上再也聽不到槍聲。局長走到王鳴皋跟前說:“今晚你們就暫且住這裏吧!噢,你們把‘紅帶子’取下吧!明早我會派人送你們到紅十字會醫院去。”


  此刻,王鳴皋和胡毓秀才明白她們已經與部隊失去聯係了。第二天天一亮,她倆就被送到了紅十字會醫院。一個穿短衣的工人把她們引到廁所間,她們一
進門,發現裏面還有一個人,大家一打照面,王鳴皋不禁喊了起來:“哦,勤先,你怎麼也在這兒呀?”原來,譚勤先被分配在電報局工作,巷戰開始,她急忙回營
去,未曾想途中負傷,後被好心的老百姓送到了醫院。


  為了避人耳目,那個工人在廁所門上挂了“女廁所”的招牌。就這樣,王鳴皋等3人在廁所裏潛藏了整整一星期。期間,每天都有專人給她們送來兩頓糙
米飯。日子很難熬,但譚勤先卻保持著樂觀的情緒,她笑著說:“你們別那麼愁眉不展呀,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誰不知道呀,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更要
經得住困難的考驗。我們一定要堅強活下去!”第八天,譚勤先所負的腰傷基本痊愈,此時,那工人捎話過來:“有個醫生要請你們去談話。”大家見到了這位醫
生,他30來歲的樣子,很同情革命,談了一些外面的事後,還安慰了大家一番。大概又過了幾天,醫生說:“這個醫院收容的都是作戰雙方的傷員,其中大部分是
你們的傷員,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暫時在這裏做看護工作好嗎?”王鳴皋本來就是個閒不住的人,現在能繼續為革命做點事,她自然感到很高興。


  第二天一大早,她們來到了傷員的病房。第一間大病房裏,住了二三十個傷病員。其中有個傷病員睜大眼睛打量了一下她們,然後輕聲地問:“醫官,你
們什麼時候到這裏來的?”王鳴皋微笑著點了點頭,心裏既難過又高興。難過的是她們與部隊失去了聯係,看不見許多朝夕相處的同志和戰友,歡喜的是她們在困境
中又得到了好心人的許多幫助,現在又能繼續為同志們工作。從那天起,她們就在醫院中精心地照料著自己的傷員同志。後來在紅十字會的幫助下,王鳴皋等從潮州
轉到汕頭,登上了開往上海的輪船。


  陳覺吾:悉心護理好傷病員

陳覺吾:悉心護理好傷病員

  陳覺吾,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又名陳夷堅,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學員。參加過南昌起義。會昌戰鬥打響時,陳覺吾被分配在一間臨時搭建的醫
療所擔任救護工作。戰鬥異常殘酷,從前線搶救下來的傷員很多,藥品又不夠供應,醫務人員極度缺乏,醫院的設備條件十分簡陋,單是床鋪一事就讓醫療人員傷透
了腦筋。沒法子,他們只有在村莊裏動員群眾,拆下門板架起臨時鋪位來。陳覺吾還主動學習《救護常識》,熟悉一些簡易的醫療常識和包扎方法。本來,有些傷員
需要及時開刀將子彈或彈片取出,才有好轉的可能,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無法辦到。為了減輕傷口腐爛的程度,陳覺吾等只好每天給傷病員換藥。當時天氣炎熱,疫
癘流行,不少傷員除了戰傷,還染上了流行病,這使得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陳覺吾一連幾夜沒睡,眼睛熬得通紅,但她從不叫苦叫累,還像其他女兵
樣,為了替傷病員解悶,設法給他們講一些歷史故事。每當傷病員聽到《三國演義》中關公刮骨療毒、梁山好漢被逼造反的故事,一個個感動極了。而當看見輕傷的
同志能自由行動,重傷的同志傷情有所好轉時,陳覺吾內心總有抑制不住的喜悅!起義軍失利後,陳覺吾與張仁、吳志紅等一起留在了廣東南雄地區,繼續從事革命
鬥爭,並參加了中共南雄縣委在靈譚村召開的貫徹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的緊急會議。會議決定于1928年2月13日全縣農民起義,這是贛粵邊影響較大的
一次暴動。由于種種原因,此後有關陳覺吾的情況知道得少之甚少。


  “四大金剛
除了從事宣傳、護理工作外,為了活躍行軍生活,她們還抽空排練小戲。有一次,胡毓秀、譚勤先、楊慶蘭等找到參謀團長,商量著準備演一出話劇,劇情大致是這
樣的:江西農村某家農婦,祖孫三代過著較安定的生活。這位老祖母信佛,她最喜歡念金剛經。忽然,一天晚上,國民黨派人來抓夫,把她心愛的兒子拉走了。此後
不久,老祖母的孫子也因病無錢治療而夭折了。老祖母和寡媳在國民黨的暴政下過著悲慘的生活。這麼一出小戲劇目叫什麼呢?大家一時總想不出題目來。沉默片
刻,彭援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學員)說道:“就叫《老祖母念金剛經》好麼?”


  “好是好,可由誰來扮演老祖母這個角色呢?”大家齊聲應道。


  “沒辦法,就讓我來試試吧!”彭援華自信地笑著說。


  在排練過程中,大家都很投入。演出時,士兵們看得入神,紛紛讚不絕口。這次演出道具雖簡陋,但演得很成功,加深了大家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堅
定了大家的革命意志。行軍路上,很多同志十分疲倦,常常隊伍一停下來就打起盹來。此時,女兵們就敞開嗓門,唱起了熱情奔放、喚起力量的歌。她們最愛唱的歌
是《少年先鋒隊隊歌》:“走上去呵,曙光在前,同志們奮鬥;用我們的刺刀和槍炮開自己的路……”唱著唱著,一會兒就匯成了大合唱,雄壯的歌聲,此起彼伏,
震蕩山間……


  女兵們的表現得到了周恩來的讚賞:“女將們,你們這一路表現得很不錯,又勇敢又有毅力。等我們打到廣東站住腳以後,派你們到蘇聯去深造,專攻軍
事。”他還勉勵女兵們說,“將來革命發展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這一路看得出你們女同志能夠和男同志同樣過嚴格的軍事生活,將來也能和男同志一樣擔負重要
的革命工作……”後來,這些女兵們大多被黨組織動員轉入到地方,繼續從事革命鬥爭,為革命事業拋灑青春和熱血。


  《黨史縱覽》○戴和傑(江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476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