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發生在西安的反圍城之戰 1926年,當廣東革命軍浴血北伐時,西安軍民也在古城西安進行著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圍城戰。
是年春,吳佩孚任命豫西軍閥劉鎮華為“豫陜剿匪總司令”,他用閻錫山提供的槍支彈藥拼湊起一支號稱10萬的鎮嵩軍,將陜西國民二軍擊潰在河南。潰敗士兵在返陜途中,凡操陜西口音的多遭土匪殺害。陜西軍務督辦、第10師師長李虎臣化裝後從茅津渡口僥幸回到西安。鎮嵩軍則尾隨潰軍入陜,4月中旬,先頭部隊侵入臨潼,西安危急。
此時西安城內,李虎臣和陜西陸軍第四師師長衛定一的兵力尚不足5000人。李虎臣對未來戰局與西安安危並無成算,他在與幕僚權衡利弊後,星夜派財政廳長朱子敏手持他邀請國民軍第三軍第3師師長楊虎城共同固守西安的親筆信趕赴三原。楊虎城認為廣東革命政府正在籌劃北伐,守住西安,牽制敵軍,有利于革命形勢的發展,當即決定出師。
4月16日,楊部第6旅旅長馮欽哉趕到西安投入戰鬥。兩天以後,楊虎城也進入西安,即開始長達數月的圍城與反圍城戰鬥。因楊虎城、李虎臣名字中都有“虎”,因而陜西老百姓也稱西安保衛戰為“二虎守長安”。其時,李虎臣布置在城外部隊均已被迫撤進城內,城東、城北局勢嚴峻。楊虎城下令在城內、外各要隘構築工事,開挖交通溝,在城墻上囤積石塊,決心利用明代城墻,固守西安。
劉鎮華本打算趁國民二軍大敗,士氣衰落之機攻下西安。但他在連日急攻卻均遭挫折,屢攻不下後,即採取長期圍困的手段,妄想待到守軍彈盡糧絕,迫使其不戰自降。遂下令強拉民夫在西安城周圍挖掘幾十公裏長、深達數米的戰壕合圍西安。
5月15日,鎮嵩軍佔領西三橋。自此,城內與外界音訊隔斷。楊虎城在軍事聯合會上,建議撤銷國民二、三軍番號,城內各部隊統一改稱“陜軍”,由李虎臣任總司令,他自己任副總司令,以示團結。會上,三軍各領任務,楊虎城主動承擔敵軍攻擊重點東、北兩個方向的防禦、李虎臣部擔任小雁塔等南面、衛定一部擔任西面的防禦。圍城之初,一些劉鎮華任陜西省長時豢養的政客士紳,主張迎劉、反對堅守,弄得城內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楊虎城在拿到省議員、“和平期成會”會長褚小毖迎降劉鎮華的密信後,果斷地將其槍斃,並在《新秦日報》發出布告:“當此戒嚴期間,該犯竟敢在本軍防地內恣意搗亂,實屬罪有應得。”此後,再也無人敢公開議和。
圍城期間,西安軍民每天生活在槍林彈雨中。鎮嵩軍用盡一切辦法破城,如:組織敢死隊、架雲梯、爬城、挖地道、鑿涵洞、收買國民軍官兵等。但都被守城官兵拼死打退,敵軍一次也沒有得逞。每逢有大的攻防戰,“兩虎”都同時出現在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指揮作戰,士兵在他們的激勵下作戰格外英勇,先後經歷東關地道戰、7月22日與敵敢死隊的登城戰及小雁塔爭奪戰等慘烈戰鬥,終于達到堅守待援,克敵制勝的目的。
西安合圍後,陜西各部將領在興平商議,決定分兵三路先解西安西面之圍以通糧道。但部隊彈藥匱乏,各路攻擊部隊均被阻止在渭河北岸,雙方隔河相持達2個月之久;陜軍王寶發一個旅堅守鹹陽數月,戰鬥之激烈不亞于西安。期間,楊虎城為取得與外界聯係曾組織西北城外大白楊等多次突圍,但均沒有成功。
守城的最大問題是糧食。關中號稱八百裏秦川,以產小麥為主。守城前一年,關中特大豐收,西安城裏的商號和居民多有貯糧,糧商們囤積的更多,為堅守西安提供了一定保證。但原估計可維持城內10萬居民和1萬多部隊需求5個月的糧食,因數萬難民的涌入不到2個月就逐漸不繼。
三個月後,士兵就開始食用混合面。以後士兵口糧一減再減,不得不殺馬饗軍,李虎臣有一匹“黑老虎”的千裏馬也殺了充軍糧,以激勵士氣。到後期,士兵們每天只能分到2兩黑糖、4兩燒酒。
城內居民更為悲慘。城內一切油渣、酒類、中藥材、皮革乃至樹皮草根,只要能充饑的全都吃光。後來,可以取暖的木料、樹木都燒得一幹二凈。
曾親歷圍城的趙文傑在《西安城堅守記》中描述:“10月中旬,突降大雪,居民饑寒交迫,餓死者與日俱增,有一天路斃的竟達數百人。街頭可以看到倚門而立的、坐于墻角的、躺于路上的、均係餓死之人。入冬以後,更是餓殍載道,無人收埋。這時,西安已經沒有狗了。(入夜)除城上間有火光外,城內一片漆黑,形同死城。”
在西安軍民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馮玉祥9月從蘇聯回到綏遠,在向全國發表參加國民革命宣言後就任國民聯軍總司令。17日,五原誓師後,國民聯軍開始兵分兩路解西安之圍。援陜總指揮孫良誠率部由銀川、固原、平涼入陜,經長武、彬縣,10月初抵達乾州,在鹹陽以東猴兒寨、三橋一帶與鎮蒿軍展開激戰,雙方血戰40多天不分勝負。最後,國民聯軍派出奇兵繞過南山直搗韓森寨敵軍司令部。那些日子,處在最困難時刻的西安軍民甚至可以聽到西北方向隆隆的炮聲,人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徹夜不眠。11月27日,楊虎城和李虎臣站在西安城墻上已可以看到國民聯軍的進攻,他們下令城內部隊全線出城反擊。入夜,城外火光四起,槍炮隆隆,城內居民披衣達旦,靜候佳音。28日淩晨,鎮嵩軍全線崩潰,上午7時,西安四門洞開,被圍8個月之久的西安城解圍。
三秦兒女以自己艱苦卓絕的鬥爭,有力策應了北伐革命。西安解圍後,國民聯軍駐陜總部選擇今西安東新街的一塊荒地修建革命公園,將散埋在各處的軍民枯骨數萬具(其中軍人約二、三成,其余為老百姓。)集中收葬。舉行陜西革命大祭及公葬的當天,參會者背來兩萬多袋黃土堆成東西兩冢。墓碑背後鐫刻于右任手書《中呂醉高歌》:“名城高挂殘暉,燕子猶尋故壘,兵民負土墳前淚,爭祭當年餓鬼。”
楊金敏
2010年02月28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