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雄徐佳标系江苏省灌云县人,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特务团七连五班班长,模范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在攻打日伪占领的淮阴城战斗中,他第一个把红旗插到敌人的城墙上,在双腿被打断后,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徐佳标同志壮烈牺牲了,他是马特洛夫斯基(苏联卫国战争中以身体堵枪眼的英雄)式的英雄人物。我当时是八连的指导员,七连和八连共同担负突击连任务,因此亲眼目睹了英雄徐佳标的壮举。在烈士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战士们英勇拼杀,终于战胜顽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寻找新四军 母亲送儿打“东洋” 1942年冬,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日寇在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做。多少平民惨遭杀害,无数同胞流落街头!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母亲带着徐佳标一边讨饭,一边寻找新四军。找到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特务营二连后,母子俩双双跪下,恳求部队接收徐佳标。徐母说:“他妹妹饿死了,就让他当兵打鬼子吧!”当时只有16岁的徐佳标,身体瘦弱矮小,被分配到炊事班工作,但他一直要求到战斗班、排去,平常一有空就参加射击、刺杀和投弹等训练。后来,爱兵模范二排排长刘庆主动要求收下这个兵,他说:“人瘦个子矮还可以长嘛!把他交给我吧,我一定带好他。”在新四军这个革命大家庭里,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关怀教育下,徐佳标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很快便入了党,当上了班长,还被评为模范党员,成为连队的骨干。 苦练本领 军体表演震惊全团 1944年11月7日,新四军第三师成立特务团,徐佳标所在的连队被编为特务团三营七连。经过短期整训后,特务团于1945年春在管计沟接受检阅。检阅结束后,由徐佳标进行投弹和单杠打“大车轮”表演。首先进行的是手榴弹试投,只见他拿起练习用的手榴弹,一个助跑,右臂向后一拉,挥臂向前猛投,“嗖”的一声,手榴弹投出去53米远。正式开始后,他连投几弹,越投越远,最后一次竟达到了59米多。这下可把在场的人给惊呆了,有的说:“这不就像枪榴弹了吗?”(枪榴弹是在步枪上增加一个装置,以便把手榴弹投得更远些)为了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徐佳标每天比别人早起两个多小时进行训练,晚上只要有月亮或者星星他就不放过,胳膊练肿了也不休息。 最后,由徐佳标表演在单杠上打“大车轮”。当时很多人都没见过这个表演,觉得很新鲜。只见他两手一搓,双手抓杠试了一下就来了个“曲身上”,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绳套套在双手上,接着“曲身上大回环”就打起“大车轮”来了。后来他觉得绳套小了不好用,干脆就把绳套脱了下来,在场的连、排干部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只见他双手搓了些防滑粉,又是一个“曲身上大回环”,连续打了5个“大车轮”,最后来了个振杠跳下。全团指战员都被他这种高难度、惊险而又熟练的动作给折服了,场上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所谓“艺高人胆大”,徐佳标同志就是靠着平常的刻苦训练,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这为他在战场上勇战顽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雄虎胆 徒手夺敌机关枪 1945年4月26日,阜宁战斗打响了。这一天是阴天,晚上天很黑。三营指挥所设在阜宁县城北约30华里处,位于东坎与阜宁县公路西侧近百米远的赵阁庄。七连作为三营预备队,部署在指挥所附近,八连、九连埋伏在公路上,准备配合友军阻击南逃之敌。 敌人是顽固派石友三部的残部,该敌从鲁南窜到苏北,在我淮海区部队的追击下,逃窜到盐阜区。师部决定集中淮海区一部及八旅、特务团,将敌人歼灭在东坎至阜宁县中间,决不让其窜进阜宁县城。当时敌人在我友军的围歼追击下已溃不成军,准备沿公路向阜宁逃窜。为了活命,敌人争先恐后地向前涌,朝着公路及两侧满山遍野地跑。他们有的丢了背包,有的倒背着抢,有的用枪挑着背包、手榴弹,甚至有的病号把枪当拐棍拄着,一瘸一拐地向前走,显得非常狼狈。敌人想在天亮之前赶到阜宁,凌晨1时许,他们加快了逃跑的速度,队伍也显得更乱了,就像电影院散场时一样拥挤和混乱。这时,正巧一个敌人扛着一挺机枪从徐佳标身旁走过,徐佳标一个箭步上去就把敌人那挺机枪夺了过来,只听见那人问:“你怎么?……”没等他说完,徐接过话茬说:“换一下。”敌人以为是自己人换着扛枪呢,而徐佳标也被敌人挤出好几米远。七连领导怕自己的同志被敌人的队伍裹走,立即命令二排全体战士拉起手来,让徐佳标再夺敌人的机枪。徐佳标见过来一挺机枪,又上去夺了过来,敌人“嗯”了一声,就被他们的人挤出很远了。稍后,又夺了一挺,前后共徒手夺了3挺机枪。 战斗结束后,团、营领导在战斗总结大会上宣布:“七连五班是我们的战斗模范班,徐佳标是我们的战斗模范。”为了进一步宣传战斗模范,特务团号召全体指战员向徐佳标学习,并于1945年春在益林镇孙庄举办了《练兵模范徐佳标英雄事迹展》,把徐平时练兵的事迹及参加稽荡战斗、阜宁战斗的场景绘成连环画,在全团各连轮流展出。 为国捐躯 英雄血洒淮阴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到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不久,部队接到上级的紧急电报,命令特务团去攻打淮阴(清江)的日伪军。淮阴是连接苏北与淮南、贯通南北运河的咽喉,是抗战期间日伪长期盘踞的重要城市。日军投降后已全部撤回南京,但伪军第二十八师在师长潘干臣的带领下,仍然不肯向人民投降。淮阴城易守难攻,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城墙高达七八米,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城墙外有护城河,河宽约四十米,水深二三米,护城河与城门之间设有木桥,被敌人用机枪严密封锁。守城伪军有土匪、汉奸、国民党投日的部队,都是一些凶顽之敌。 这次战斗由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洪学智指挥,特务团负责南门突破进攻。团领导原先确定三营七连为突击连,后经八连干部再三请求,改为七、八二连均为突击连。团、营领导再三强调:“这是日本投降后的第一仗,是我团第一次配合淮海区部队打仗,是团成立后的第一次攻坚战,一定要打好。早日打下淮阴城,解救城内的老百姓。”特务团政治处主任蒋润观亲自给班以上干部和突击班(七连五班)全体战士作战前动员,并为突击班敬酒壮行。干部战士情绪非常高涨,决心打好这一仗,每个人都作好了英勇献身的准备,把自己家庭的详细通讯地址留下来交给连队,党员也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9月6日下午3时,我部发起对淮阴城的总攻。在轻重机枪及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我突击连飞快地通过护城河城门桥,抵达城墙下,火速将梯子架在城上。只见五班长徐佳标手拿红旗,迅速登上梯子攀登城墙,敌人在上面用力推他、打他,阻止他上城。徐佳标双手紧紧抓住城墙不放,拼命往上爬,想把右腿抬起来翻身进城。这时徐的两条腿已被敌人打断,鲜血直流,腿已不听使唤。突然,他发现身子右侧敌人的机枪又响了,封锁住护城河上的桥,使我后续部队无法通过。看到战友们纷纷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徐佳标十分吃力而又艰难地把身体往右挪动,迅速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我后续部队迅速通过了护城河桥,冲进城内消灭了敌人。 徐佳标同志上身扒在城墙上,两条腿耸拉在城墙外侧,红旗在他身旁飘扬。我们的钢铁战士永远地挺立在了淮阴城南门上。战后整理烈士遗体时,只见徐佳标身中无数枪弹,骨头和内脏都被打穿,牺牲时年仅19岁。为了纪念这位马特洛托夫斯基式的英雄,淮阴城南门命名为“佳标门”,徐佳标所在的七连五班被命名为“徐佳标班”,第三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同志为“淮阴战斗英雄”称号。 徐佳标烈士已经牺牲64周年了,但他仍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光辉业绩永远镌刻在人民军队的光荣史册上,他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作者郭 琦系原新四军三师特务团三营八连指导员)
2009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