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讀罷頭飛雪
人猿相揖別。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毛澤東這首作于1964年春的詞,1978年發表後曾轟動一時。有人說,此詞氣壓萬代,是毛氏晚年詞中的“壓卷之作”。不少論者,曾稱它為讀史詞中的“千古一篇”。當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階級鬥爭觀念盛行,因而詩詞界對此詞好評如潮,讚譽之聲高入雲霄。一時間,闡釋、評論、唱和詩文紛紛見諸報端。在我見過的此類作品中,以趙樸初先生的《賀新郎》一闋《讀毛主席(賀新郎·讀史)詞書感》寫得最耐讀,詞如下:
揮灑橫天筆,氣泱泱,籠今罩古,有誰堪匹?五十萬年石頭記,翻到開張第一,抖凈了破銅爛鐵。留得人間恩與怨,幾千年多少英雄血。長不滅,光和熱。
詞人心事憑誰說?甚來由,重提蹻跖,東方既白。省識稱王稱霸夢,還有貪夫惡客,果出現壓城黑雲。十載回思驚預見,真“一篇讀罷頭飛雪”。遺弓在,為嗚咽。
歲月如流,轉眼間,這兩首詞作都已發表30年。平心而論,就詞說詞,兩人都誠為大手筆,詩詞成就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毛澤東的詩詞,更登上了當代詩詞創作的高峰,無人能及。他的這首《賀新郎·讀史》,在我看來,亦具有三個方面突出的優點。第一,氣魄宏大。毛澤東有著開拓萬古之心胸,上承蘇軾、辛棄疾豪放一派的詞風(他自稱“偏于豪放,不廢婉約”),以熔鑄古今的筆墨,把幾十萬年的社會發展史,寫入百余字的詞作中,氣魄之大,前無古人。讀遍唐宋以來前人詞作,沒有像他這樣評說歷史的。第二,極具藝術魅力。寫作時,毛澤東的形象思維活躍之極,詞情極為濃鬱熾熱。他一生填詞30余首,對比之下,其形象思維與情感之濃鬱,當以此闕為最。第三,以鮮明的唯物史觀,概括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這一點,前人論述已多,不再贅言。然而,此詞過分強調階級鬥爭,預示了文革風暴將臨。毛澤東曾經說過,社會發展要靠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而寫此詞概括社會發展史,他把後兩項都遺忘了。“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導致十年浩劫、災難深重。因而這首催生驚天風暴的傑作和他一手發動的“文革”,都成了歷史的悲歌。憶及“文革”內鬥的淒風苦雨,滿目瘡痍,今天重讀這首詞,猶令人有“一篇讀罷頭飛雪”之感。
同樣,趙樸初先生的那首,單就藝術欣賞而論,亦可稱為傑作。然而“十載回思驚預見”等詞,同樣強調了階級鬥爭。但今天我們談論詩詞,不可苛責于前人。
毛澤東在他的詞作中,用“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等鏗鏘之言,歌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陳勝的確值得頌揚。司馬遷寫《史記》,就專門寫了《陳涉世家》,肯定了他的歷史功績。去年,筆者出版了吟咏近700個著名人物的《螢窗咏史詩》,也寫了七言古風《陳勝》一首,文如下:
鴻鵠之志鷃難量,傭耕田壟抒衷腸;
帝王將相寧有種?他日富貴勿相忘。
相與戍卒七百許,長路漫漫遣漁陽;
天雨路斷行期誤,按律當斬如屠羊。
是逆是順皆無命,死裏求生拼一場。
魚腹丹書假神助,揭竿而起大澤鄉。
登高一呼天下應,中有項羽並劉邦。
不取關中覆巢穴,卻于陳地忙稱王。
“夥涉為王”心驕侈,故人離散六月亡。
推翻暴秦功第一,英魂毅魄傲穹蒼。
九州奴隸共景仰,陳王千秋姓字香。
作者:楊子才 來源:北京日報 2008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