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史海‧民國佚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蒋介石是个英雄还是个卖国贼
 瀏覽2,007|回應1推薦2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愛台也愛中
安津

蒋介石随侍孙中山

蒋介石是一个历史悲剧性的人物



  蒋介石是冤枉死了,被我们骂了几十年的卖国贼。中国大陆老百姓过去几乎人人都认为,蒋介石是和日本帝国主义穿一条裤子的,是个狼狈为奸的大汉奸。中国抗战之所以打不赢日本,就是因为他的“不抵抗主义”,他的“消极抗战”政策。



  这几年人们不再满足于党史的教材那一套说法,开始也能看看其他的历史书了。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蒋介石不仅不是卖国贼,还是抗日的英雄,象淞
沪之战,南京之战,徐州台儿庄之战,山西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之战,这些比较大的战役,全是国民党乃至以蒋介石嫡系为主打的,结果虽然大多失败了,但
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必要的时间,把日本速胜论给毁灭了,把日本拖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让他们不得不穷国力以应付,想脱身都不能,以致后来把肠子都给悔断了。



  从1931年9月18日事变到1937年7月7日事变这个中间,蒋介石对日采取了“隐忍”政策,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
策。对于全国出现的抗日排日运动,采取了压制和劝导的政策。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发生的一些事,就可以看到蒋介石采取这些政策是不得已的,他
也并没有放弃任何主权的行为,不主张和日本现在就发生军事冲突。希望利用欧美势力和国联也迫使日本放弃满洲国,。



  看看1933年以前,中国那是一个怎样的历史吧,国民党四分五裂,各派系相互攻击,甚至发动战争。各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共*党政权更是不服中央。蒋介
石实际上尽管努力的想要实行“军令政令的统一”,但他不仅连形式上也没有把国内统一,就是实质上连国民党也不听他的,他的权力范围实际就是那点“嫡系”而
已。自孙中山逝世,蒋介石不仅和汪精卫打,和共产党打,还和西山派们打,和张作霖打,和阎锡山打,和白崇禧打,和李宗仁打,和冯玉祥打,打打合合,几次下
野,几次重新上台。国民党一时还出现两个三个政府并立,时也不听谁的。宁汉,宁粤,桂粤之间没完没了的争斗。看看1927年的一份国民政府委员的名单:汪
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唐生智,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程潜等等,这里边有几个人始能尿到一个壶里的?动不动就有人“另立中
央”了。直到1928年蒋介石才重新回到中央“主持大计”。可是马上汪精卫就不愿意了,成立了“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开始新一轮的倒蒋活动。1930年几
乎爆发了蒋、冯、阎、桂中原大战,汪精卫等人借机要蒋“下野”。30年9月粤桂讨蒋,宁粤战争爆发。918事变后,蒋介石为缓和国内矛盾,主动媾和,派人
到广州谈判,1932年蒋介石主动妥协,蒋汪合流。但胡汉民不买账,在广东和南京国民党对抗。32年1月第一次淞沪战争爆发,南京政府迁都洛阳。这一段时
间,主要是汪精卫主政。32年3月满洲国在东北成立,国民政府坚决反对,不予承认。接着19路军反叛,发动了福建事变。这是七七事变前的中国历史。蒋介石
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他不过是企图统一国民党,建立军令政令的统一,不但遭到反对,还为此不断的妥协。他不仅左右不了中国,也左右不了国民党。



  1933年以后中国又是个什么情况?蒋介石又怎样了呢?初期因为日本占领东北,建立满洲国,引起全国上下的抗日排日运动,汪精卫领导的南京政府中也发
生分裂,一派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主张和日本现在就发生军事冲突。希望利用欧美和国联势力迫使日本放弃满洲国,在这一点上汪精卫是最积极的倡导
者。蒋介石此时一心扑在剿共上,自然也是支持的。33年3月,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和汪精卫不同,对日本他不是一味退让,而是采取了更强硬的态
度。他积极靠拢欧美和苏联,寻求军事和经济援助。他意识到中日之间在不远的将来必有一战,因此不仅要加快“军令政令统一”,消除内患,还要积极寻求外援,
做好必要的军事准备。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不希望“扩大事端”,对反日排日的运动采取了压制和劝导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反日派也占有一定势力,象李济深,
陈铭枢,蔡廷锴等人成立了“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公开反对汪精卫等人的不抵抗主义,汪精卫一度被迫辞职,甚至被陈铭枢派的人刺杀。1935年11月的国民
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各派在内忧外患情况下,纷纷表示“服从中央”,才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在大会上作了对外关系的报告。表示:“和平有和
平的限度,牺牲有牺牲的决心,意抱定牺牲之决心,而为和平最大之努力。”认为在绝不放弃东北主权情况下,积极开展外交,利用国联和欧美对日本施压,使其放
弃对东北的占领,同时积极解决党内和国内问题。



  1936年1月,日本政府广田外相提出对华三原则:一取缔一切抗日运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二承认满洲国;建立日满华经济合作。三中日共
同防共。对广田的三原则,蒋介石尤其是对第二条坚决给予了拒绝,认为“中日邦交,应自东北问题开始。”中日会谈多次,在东北问题上互不相让。与此同时,全
国上下反日抗日运动越演越烈,日本在华利益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军方一些好战分子开始按耐不住了,就象1931年12月,犬养首相反对在满洲搞一个独立的满
洲国,激怒了军国主义分子,一伙狂热的军人冲入首相官邸,明目张胆地将犬养首相杀害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广田外相也开始不满,1936年2月26日,
22名“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陆军1400多人,发动法西斯政变。占领首相官邸和陆军省所在的永田街一带,打死斋藤内相、高桥藏相和渡边教育总监,重伤铃
木侍从长。叛军误把冈田首相的秘书堂弟当作冈田杀死,他才得以幸免。广田外相下台,近卫文磨上台。日本军方好战分子逼使日本政府大量增兵华北,并对上海虎
视眈眈,企图以武力迫使国民政府在东北问题上让步。但蒋介石不为其武力威胁所惧怕,在1936年《就亡御诲的步骤和限度》“中央对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
是保证领土主权的完整”。“假如有人强迫我们欲定承认伪国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



  早在“九一八”发生不久,蒋介石就在1931年10月7日的日记中这样写:“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夫国家人格
之存亡也。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默察熟虑,无可恃也。而余所恃者
在我一己之良心与人格,以及革命精神与主义而已。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至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则成败利钝自不暇顾,只有挺然奋
起,与之决一死战,恃我一己之牺牲,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以发扬民族之精神。”抗战之前这段日记自然是不可能公布的,世人包括身边接近的人都无法洞察他内
心真实的想法。从他的日记看来,蒋介石之所以忍辱负重,不抵抗,自认为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他深知仓促应战,只有自取败亡。其内心的痛苦在日记中多有流
露,在他授意把兄弟王郛签定屈辱的《塘沽协定》后,1933年6月3日曾在日记中表明心迹:“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
益,于心无愧而已。”不过,客观而言这个协定确实将日本全面侵华的计划延缓、推迟了四年,为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准备时间。在当时背景下,包括胡适在内的许多
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也是赞成委曲求全、争取时间的。



  1936年9月26日他日记中说:“三年之内,倭寇不能灭亡中国,则我何患其强迫,但此时尚不可不隐忍耳。”这一点他在三年前,即1933年7月14
日的日记中说得更明白:“以和日掩护外交,以交通掩护军事,以实业掩护经济,以教育掩护国防,韬光养晦乃为国家唯一自处之道乎。”实际上,在1937年前
的5年间,抗战准备的成效确实也是显著的。



  然而蒋介石的这一番苦心,并不为国人所接受,认为他不抵抗方针是卖国求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时,他还在积极剿共,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结果引
起全国上下普遍反对,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张扬等人行为,给国民党亲日反蒋的势力找到了借口,汪精卫的爪牙何应钦
蠢蠢欲动,借口“讨逆”,企图干掉蒋介石,日本军方也鼓噪而出,企图扩大内战,以坐收渔利。在宋子文和宋美龄,以及英美苏政府的干预下,加上共产党从自身
利害和国内形势出发的劝解,蒋介石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主张,答应结束内战,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亲日派和日本军方的企图破灭。日本军方看
到蒋介石已经完全投靠欧美,转向抗战,已没有利用的价值了,于是开始加强和扩大军事打击。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随后从东北朝鲜迅速调兵,并从国内动员40万军队,妄图速战速决,3个月内灭亡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扶持一
个承认满洲国地位,保证日本在华利益的亲日政府。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表庐山会议宣言,全面抗战开始。蒋介石自认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日本的悬殊
太大,希望能得到欧美苏的国际支持,希望尽量拖延战争时间,希望英美苏等国为了保护在华利益,能够和日本打起来,采取了“苦撑待变”的政策。“苦撑待变”
有两个含义:一是坚持抗战,二是等待国际形势有利于我的变化。抗战初期,蒋介石国民政府只是发表了自卫声明,并没断绝和日本的外交关系,和对日宣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淞沪之战,占领上海。本来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是在国民党当局却引起一些“欢喜”,认为“日本的愚蠢行为,已经为他自掘
了坟墓”(胡适语),很多人认为日本占领上海,严重侵犯了英美在华利益,使他们由观望者转变为了中国抗战的支持者,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苏联,英美都加强了
对中国的军援。美国开始控制对日本钢铁石油等物资的出口,并加强了对华援助,这让资源缺乏而过分依赖美国的日本人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依赖,开始对
南洋加紧侵略和控制,企图获得必要的如石油橡胶等重要战略资源.此外加大对满洲矿藏的开采和钢铁工业的建设,以确保其战略物资的供应.



  由于蒋介石的顽强抵抗,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崛起,日本速胜论破灭,陷入到了前后夹击的长期战争的泥潭之中,其国力和物力消耗巨大,难以承受。于是急
于从中国战场上脱身,一方面希望能武力压迫蒋介石妥协,承认满洲国的地位,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这就出现了一边是战场上打的热火朝天,一边也未放弃
“和平谈判”,谈谈打打,一直不断。1938年日本确定汪精卫是可以作为谈判的对手,板垣征四郎以个人名义写信给汪精卫,希望汪精卫能为和谈起到积极作
用。1938年初,国民政府委婉拒绝陶德曼调停之后,近卫文磨首相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表达了日本政府有意扶植中国的傀儡政权,以使中国殖
民地化的企图。38年11月日本五相会议,提出只要中国承认伪满经济提携,共同防共,中日人杂居等条件,日本就承认废弃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分两年撤军。
汪精卫38年12月逃到河内投降日寇,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汪精卫“曲线救国”的召唤下,到1943年8月投降的国民党中央军政要员80余人,军队
60万左右,战伪军总数60%。但此后日本军方一直借口,战场形势不明,拒绝执行两年内撤军的承诺。



  由于苏联和欧美的军事援助,加上抗战初期全国出现的抗日大团结,和国民党的顽强抵抗。在中国战场上,不仅很快进入战略僵持阶段,而且呈现越战越强的趋
势。日本军事打击目的不仅没达到,和平外交的劝降活动也未奏效,使其陷入到了严重的困境当中。欲战不能,欲退也不能。日本军事当局希望能够切断苏联或美国
的军事援助线路,先是想趁苏联无暇顾及进攻苏联,和德国从东西夹击进攻苏联。后又积极推进南进,夺取南阳丰富的石油橡胶铁矿等资源,以摆脱长期对美国的依
赖。日本为什么发动太平洋战争?按一般学者专家的解释是:履行轴心国军事同盟的义务,日本缺乏石油和橡胶美国又禁运,和美国英国争夺东南亚殖民地等等。其
实并不完全如此,还与当时日本强烈的国民思想情绪,以及中国战场上的形势有很大关系。日本从一开始发动战争就是以解放亚洲为口号的,占领和建立以日本为核
心的强大的亚洲和欧美抗衡,是它一贯的政策。狂热的国民情绪推动着军方一步步的往前走,逼使他们走进了死胡同。中国战场形势让他们欲罢不能,中国在美国的
援助下越战越强,使日本陷入到了长期战争的泥潭之中了。当时连最普通的的日本人,也认为只有封锁了太平洋,日本才有时间和精力来解决亚洲和中国问题。当时
日本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干掉美国人的军舰,让他们无法再过来插手亚洲事物,争取到控制中国必须的时间,于是发动了珍珠港事件。但没有想到美国的工业化生
产能力如此之强,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他的军事力量,反过来将日本灭亡了。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美国相比差得远多了,以致后来根本无法保证战争最基本的
需要。



  难道日本政界包括军方一些人就没有意识到什么吗?很多政界包括军界的人都认为日本走得太远了,有些人提出收缩兵力保台湾朝鲜和满洲国,从中国大陆和南
洋撤军。但在那种狂热的国民舆论下,谁敢这做?1941年10月17日,被迫于军方压力,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心焦力瘁的说:
“由于四年以上的中国事变,国里消耗,民心松弛”“现在中国事变还没得到解决,如果再进入前途未可预料的我,无论如何难以忍受。”他对贸然发动侵华战争感
到了反悔,认为那是一个错误。他宣布内阁总辞职,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并引起了军方极端势力的指责。1941年12月军方激进派总代表东条英机上台,通过
《帝国国策实施纲要》,决心“对美日荷开战”,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8日悍然发动了袭击珍珠港,12月9日美国对日宣战,随后英国也先
后宣布对日宣战。虽然日本自1938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实际处在交战状态,但未正式宣战,直到英美宣战后,国民政府才宣布正式对日宣
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预示着日本将走向失败和死亡,当蒋介石听到这一消息时,高兴的说:“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苦撑待变”终于有了结果。



  通过这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蔣介石是卖国贼,还是抗日的英雄?历史的责任和功劳能不能由他一个人承担?在他身上具有一个时代的悲剧色彩。随后而来的内战失败,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2247302
 回應文章
蒋介石遭暗杀死里逃生的瞬间:几大步就蹿上了楼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蒋 介石到财政大楼参加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当他走进大楼的前厅,刚要踏上楼梯时,突然在他前面出现了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军官。只见他手捧一叠报纸,用异样的 目光盯着蒋介石,一步跨到他的近前,咬牙切齿地喝道:“你霸占了我堂兄的军队,还卑鄙地处死了他手下的两位最好的将领,现在我要向你讨还血债!” 说话 间,这位年轻的军官把手中的报纸一抖,露出了一枝紧握在右手里的手枪,冲着蒋介石扣动了扳机。

蒋介石与宋美龄(资料图)

(本文摘自《文史春秋》)

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初 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 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 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对手也群起效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纷纷把暗杀的枪口对准了他,从而使蒋介石成为各 类刺客和杀手竞相追杀的头号目标,并因此而演绎出一幕幕令蒋介石魂飞魄散的事件——

枪响东坡楼

1925年7月下旬的一天,侍从秘书贺衷寒表情极不自然地把一封信件呈送到时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蒋介石拿起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蒋中正:

鉴于你的独断专行,谨以此信郑重通告,你的死期来临。

“娘希匹!竟然搞到老子头上来了!”蒋介石看完信后,勃然大怒,情不自禁地用家乡土话骂了一句。然后把信扔到桌上,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疾步快走,不时用手 摩娑着光秃秃的脑袋。过了一会儿,他大概觉察到自己有些失态,便重新坐回到桌子旁,向一直毕恭毕敬站立在一旁的贺衷寒问道:“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

贺衷寒报告说:“我已经仔细查过了,这封信是从邮局寄过来的,信封和信笺上都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款,实在无从查起。”

接着贺衷寒又吞吞吐吐地说:“不过学生在外面听到一些对校长不好的议论,自从我们东征获胜后,有不少粤军将领到处散布说校长拼命扩大党军是为了排挤和对付他们的粤军,还说什么‘这个外省人、小字辈,好处占尽,实力大增,野心大得很嘞’。”

贺衷寒的话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有些疑惑地问道:“难道你是说这件事是粤军里的人干的?”

贺衷寒不置可否,只是提醒了蒋介石一句:“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蒋介石一向比较重视贺衷寒的意见,听了他的提醒,想了一想,然后对贺衷寒说:“这件事先不要张扬出去,你在暗中抓紧调查,一定要将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

贺衷寒答应一声,刚要出门,蒋介石又叫住他说:“你去告诉卫士连连长宓熙,下午我要去北校场入伍生总队处理公务,让他多准备一辆车,多带几个警卫,以防不测。”

当天下午,在宓熙的护送下,蒋介石来到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队部,处理完一些例行公务后,准备乘车返回城内南堤2号黄埔军校办事处,当蒋介石钻进那辆悬挂着 醒目的青天白日小旗的专用黑色轿车后,汽车却发动不起来,司机急得满头大汗,惊慌地跳下车,掀开车前盖准备检查故障。坐在车里的蒋介石看了看表,不耐烦地 从车里钻出来,招了招手,示意把另一辆卫兵坐的警卫车开过来,他板着脸对宓熙说:“我有急事,先坐这辆车回去。”

宓熙急忙对站在身边的警卫排长黄友文说:“我先送校长回去,你带几个人等这辆车修好后再赶回去。”

目送蒋介石和宓熙等人乘车离开后,警卫排长和6名卫士都围过来看司机修车。其实这辆车只是发动机出了一点小故障,刚才司机过于紧张,一开始未能检查出来。 蒋介石走后没几分钟,故障就排除了。黄友文带着6名卫士都挤进了蒋介石的专车,1名卫士开玩笑地说:“排长,这回我们也可以像蒋校长一样威风了。”大家一 起哈哈大笑起来。

这辆插着青天白日小旗的专车风驰电掣,直向东坡楼方向开去。当汽车行驶到东坡楼转弯处时,司机减慢了车速。突然间,“哒哒哒……”一串机枪子弹射了过来, 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被打得粉碎,司机和坐在前排的1名卫士当即中弹身亡。失去了控制的汽车,左扭右拐,摇摇晃晃地向前冲了十几米,一头撞在路边的电线杆 上,停了下来,6名卫士一枪未放,全部死亡。

 

来自香港的刺客

自从“东坡楼事件”后,身为警卫排长的宓熙进一步加强了对蒋介石的保卫工作。除了每天都亲自护送蒋介石上下班外,还在蒋介石住处周围安排了许多便衣卫士。 另外,蒋介石出行时不再过分讲究排场,取消了插在专车前面的青天白日小旗,而且他坐的车与警卫坐的车也几乎一模一样,每次外出,这两辆车或前或后,排序总 不一样,没有一定的规律。

8月中旬的一天,宓熙刚护送蒋介石外出开会回来,一名便衣卫士就向他报告说:“今天早晨你陪校长进城之后,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两个形迹可疑的人,其中一个穿 长衫、一个穿普通短装,既不像商人,也不像工人,在蒋校长住房周围徘徊,还不断向蒋校长住房偷窥。我们曾派人跟踪,但对方警惕性很高,混进城内最热闹的商 业区,就把我们跟踪的人甩掉了,所以现在还没有探明这两个人的身份来历。”

宓熙认为事态严重,立即向秘书贺衷寒和侍卫长王世和报告,然后又召集全体卫士,向他们说明了这一情况,提出要求说:“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密切注意周围能接触到的一切人和一切事,发现异常情况立刻报告。”

三天后的中午,蒋介石在城内办完公事后乘车回东山住所。宓熙带着一名卫士与蒋介石坐进了第一辆汽车,侍卫长王世和带着另外的卫士坐在第二辆车里。当汽车行 驶至东城门约100米处时,宓熙与车上的卫士几乎同时发现在城门内站着一高一矮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穿长衫、一个着短装,正神情专注地盯着迎面开来的汽 车。宓熙暗叫一声“不好”,就转回头轻声向蒋介石报告说:“校长,前面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我已做好警戒准备。”

说话的同时,只见宓熙一手摇下车窗,一手掏出德国造20响快慢机驳壳枪,打开保险,做好射击准备,转眼间车已驶进了城门洞,只见那个穿长衫的人冲汽车举起了一只手,宓熙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冲着穿长衫的人一扣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20发子弹一股脑喷射出去,只见那个穿长衫的人摇晃了一下,应声倒下。与此同时,穿短装的刺客手中拿着一把短枪,刚要向冲过去的蒋 介石的座车射击,王世和与一名卫士已扑到他的面前。王世和一脚踢在他的膝盖上,卫士趁机夺过他手中的枪,其人束手就擒。

通过审讯,刺客交待,他们是香港人,受蒋介石的死对头陈廉伯的委派,前来刺杀蒋介石。

 

死里逃生一瞬间

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恺突然在中央党部办公楼前遇刺身亡,蒋介石在夸下“要彻查此案”海口的同时,也在逐步实现着自己“联汪驱胡逐许”的计划,从而如愿以偿地从许崇智手中夺取了国民党的军权,使他在国民党的地位升至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

然而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激起了粤军将领的强烈义愤,他们中的一些人暗中联合起来,准备采取驱蒋行动。更有一些年轻的军官准备刺杀蒋介石,为许崇智讨回公道。正在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的蒋介石,浑然不知一个杀身之祸已悄然降临到他的身上。

1925年10月的一天,蒋介石到财政大楼参加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当他走进大楼的前厅,刚要踏上楼梯时,突然在他前面出现了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军官。只 见他手捧一叠报纸,用异样的目光盯着蒋介石,一步跨到他的近前,咬牙切齿地喝道:“你霸占了我堂兄的军队,还卑鄙地处死了他手下的两位最好的将领,现在我 要向你讨还血债!”

说话间,这位年轻的军官把手中的报纸一抖,露出了一枝紧握在右手里的手枪,冲着蒋介石扣动了扳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贴身侍卫蒋富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蒋介石。几乎与此同时,跟随在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长王世和,手疾眼快地反抢夺刺客的手枪。

“啪!”

刺客手中的枪响了,子弹打在蒋富寿的右肩上。蒋富寿只感到肩膀一阵麻痛,用手一摸,鲜血已经渗透了衣衫。

此时,王世和已与刺客扭打在一起,另外几名卫士也蜂拥而上,七手八脚,很快就制服了刺客,夺下了他手中的枪。

在刺客亮出手枪的一刹那间,蒋介石大脑一片空白,枪声一响,他才惊醒过来,身手敏捷地向二楼跑去,几十级台阶,他竟然几大步就窜了上去,慌不择路地躲进了 靠近楼梯的一个房间。蒋介石被王世和从房间里请出来后,好半天才恢复常态。他先去查看了蒋富寿的伤势,打心眼感激这位从溪口家乡带来的贴身侍卫,如果不是 他挺身而出,那颗子弹很可能就击中了他的心脏。蒋介石好言抚慰了蒋富寿一番,命人赶快送他去医院疗伤。

 

 

“南天王”派来的杀手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支持下,一举击败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诸多反蒋派的联合进攻,取得了这场军阀大混战的胜利,并趁势统一了全国。这时,一心想当大总统的蒋介石极力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但遭到国民党元老级人物、立法院长胡汉民的坚决反对。

为了搬掉这块拦路石,1930年2月28日,蒋介石命人将胡汉民押送到南京郊外的汤山软禁了起来。不料他的这一做法引燃了国民党内部反蒋派反抗的怒火,他 们纷纷聚集到胡汉民的政治老巢广州,又一次树起了反蒋的旗帜。尤其是粤军将领陈济棠不惜采用极端手段,派出几名杀手,准备刺杀蒋介石,解救胡汉民。

陈济棠,字伯南,广东省防城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1923年1月,33岁的他以战功升至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率部随师长李济深移驻江门整训。 1929年初,陈济棠利用蒋、桂酝酿战争,李济深被蒋介石扣压的机会,一举取代了李济深第八路军总指挥的职位,开始成为独霸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因不 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他一方面竭力与蒋介石修好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国民党内的反蒋、特别是以胡汉民为首的元老派的力量,来作为他的政治屏障。当胡汉民被 蒋介石软禁后,在胡派师爷级人物古应芬的鼓动下,5月3日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及张发奎、唐生智等将领联名发表通电,要求立即释放胡汉民以及蒋介石下 野。同时陈济棠思来想去,觉得最佳的办法还是除掉蒋介石,既可以一劳永逸地铲除这个死对头,又可以免动干戈。于是,他派自己的3个贴身卫士古孝天、胡俊德 和马必武前去暗杀蒋介石。

6月26日上午,坐镇南昌指挥第三次“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在陈诚、罗卓英和卫立煌的陪同下,按计划前往南昌讲武堂检阅部队。从江西大旅社到讲武堂,沿途道路两侧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军警,他们一个个手持武器,如临大敌般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当车队缓慢行驶到一拐弯处时,站在路旁执勤的一名警察,突然被身边的一名壮汉用力推了一把,仰面朝天地倒在路中央。第一辆警卫车上的司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 况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踩了刹车,汽车带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距这名警察不到1米处停了下来,紧接着后面的车队都停了下来。就在这时,突然从路旁人群中跳出 来3名大汉,几乎同时拔出手枪,向中间的几辆车开枪射击。他们正是陈济棠派来的杀手古孝天、胡俊德和马必武。

“啪!啪!啪啪啪啪!”连珠炮般的枪声一响,围观的人群立即像炸了窝一般,人们惊叫着,你搡我拥,四处乱躲乱窜。3名刺客来得突然,去得更快,还没等四周的军警反应过来,他们已混进人群,转眼间就消失了。

蒋介石被突然袭击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3名刺客行事匆忙,并没有弄清楚他坐在第四辆车上,因此他们的射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蒋介石有惊无险,数百名军警很快控制了现场,保卫蒋介石的座车快速离去。

 

 

庐山惊魂

陈济棠和聚集在广州的反蒋派很快就得知了古孝天等人暗杀蒋介石失败的消息,均感十分惋惜,尤其是以古应天为代表的西南反蒋派,更是不甘心,他们筹集了20万元巨款,派李少川游说有“民国第一杀手”称号的王亚樵,准备再次暗杀蒋介石。

在经历了此次暗杀风波后,蒋介石感到南昌情况复杂,难以防范,再加上天气炎热,在做好“围剿”红色根据地的军事部署后,责令何应钦负责实际指挥,自己则带着夫人宋美龄前往庐山避暑游玩。

到了庐山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3日,蒋介石吃罢早饭,稍事休息,便和夫人动身前往庐山名景之一的太乙村。山上没有公路,只能以轿代步。宋美龄坐着有篷罩的 轿子走在前面,而蒋介石则坐在“吱呀”作响的简易竹轿里紧随其后。出发后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一处狭窄的崖口,此处不能并排而行,只能排成单排, 鱼贯通过。恰在此时,在暗处巡视的蒋孝先带领的卫士们,在一处山坡上发现几只被丢弃的金华火腿。蒋孝先拿起火腿仔细一看,发现火腿中间都被挖空,一只一只 地辨查后,在其中一只火腿的内壁发现了一丝枪油的痕迹。蒋孝先惊叫一声:“不好,有人携带武器上山了,蒋先生有危险。”

蒋孝先带头冲出竹林,抄近路追赶蒋介石一行人。当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一处山坡上时,发现不远处的大树下坐着一个头戴草帽、一身樵夫打扮的人。此人正目 不转睛地注视着不远处乘坐轿子缓缓前行的蒋介石。当他们蹑手蹑脚潜行到距此人只有二三十米时,只见这个樵夫模样的人扔掉戴在头上的草帽,伸手从怀中掏出一 枝手枪,对准滑竿上的蒋介石扣动了扳机。

“啪!啪!”两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野狭谷的寂静,猝不及防的蒋介石随着枪声从滑竿上跌落下来。王世和、蒋富寿一个箭步窜上前去,用身子护住蒋介石,所 有的侍卫都拔出枪,当他们正在寻找刺客藏身之处时,从他们左侧的山坡上又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枪声刚一停息,蒋孝先就从山坡上冲了下来,脸色苍白地问道: “怎么样?怎么样?先生没有受伤吧?”

王世和、蒋富寿把蒋介石从地上扶起来一看,蒋介石虽然被吓得面无血色,但浑身上下完好无损,连一根毫毛都没伤到。原来刺客的枪声一响,蒋介石只觉得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他几乎下意识地翻身从滑竿上滚落下来,又侥幸逃过一劫。

 

(本文摘自《文史春秋》)

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492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