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八一軍旗‧韓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抗美戰將‧抗美援朝第一仗——訪劉振華將軍
 瀏覽477|回應9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抗美援朝第一仗——訪劉振華將軍
(2000.10.17 08:58:02)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 陳輝)抗美援朝戰爭50周年前夕,記者來到北京西山腳下一個綠色環繞的小院,訪問了北京軍區原政委劉振華將軍,聽將軍回憶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第一仗。

  當時任志願軍40軍118師政治部主任的劉振華,如今已80高齡,但對那場大長中國人民志氣的抗美援朝戰爭,將軍卻記憶猶新:

  1950年10月19日下午,鴨綠江畔風雨交加。當天晚上,118師通過安東鴨綠江大橋,奔赴抗美援朝戰場。

  我們晝伏夜行,連續急行軍,一日百里,向朝鮮的球場、德川、寧遠地區開進。24日晚,路過朝鮮北鎮郡以西的大榆洞時,遇上朝鮮人民軍聯絡官。他告訴我們,中國的作戰部就設在這裏。於是,我們急令部隊停止前進。

  師長鄧岳、政委張玉華馬上去見彭德懷司令員。見到自己的部隊,彭總十分高興。他指著軍用地圖說,據偵察,“聯合國軍”一部正向大榆洞撲來,當前局勢十分嚴重。朝鮮人民軍已沒有固定的陣線,而敵人進攻速度很快,十分倡狂。

  接著,彭總命令:你們師今晚不要走得太遠,要準備打個預期遭遇戰,在溫井以西布個口袋陣,相機殲滅一部分冒進之敵,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彭總最後說:你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我等著你們的勝利消息。

  按照彭總的命令,我們研究了作戰的部署,要求所屬各團在25日4時前佔領陣地,布下口袋陣。

  我們師指揮所設在雨水洞以北483高地下邊的一戶獨立人家中,我打電話給擔任這次戰鬥主攻任務的354團政委陳耶,要他抓緊搞好戰前動員。我對他說:“這是咱們出國的第一仗,打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全軍的士氣,關係到軍威、國威。所以,這第一仗一定要打好。”

  25日上午10時,354團團長褚傳禹來電話報告:“敵人已進入我防地,我團是否出擊?”

  師長命令:“馬上出擊!”

  我正準備到團裏看看,還沒邁出院門口,敵人的一梭子彈就掃了進來,幸虧我躲閃及時,沒有傷著。

  “敵人約一個營和一個炮兵中隊已進入我們的埋伏圈。”褚傳禹又來電話急促地報告。

  “堅決消滅敵人!”師長大聲命令。

  刹那間,在雨水洞和豐下洞1000多米寬的谷地裏,槍聲大作,炮火紛飛,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措手不及,30多輛汽車被切成三段,兵力來不及展開,火炮來不及卸架,就“報銷”了。只有少數敵人慌忙跳下來,利用溝渠進行抵抗。

  我師官兵奮不顧身地撲向敵人,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將充當美軍北犯“開路先鋒”的李承晚軍第6師2團3營和一個炮兵中隊全部消滅,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當時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40軍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當戰士們押著成群的俘虜走過來時,我發現其中有3名美軍顧問。通過翻譯,我審訊了一個叫賴特斯的美軍少校軍官,這傢伙忙從軍衣口袋裏掏出一張印有8國文字的投降書,畢恭畢敬地遞了過來,連連表示:“只要你們不殺我,我什麼都可以告訴你們。”

  我向他說明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他表示相信,並說,他被俘以後,給中國士兵鋼筆和金表都不要,證明你們中國軍隊是很仁義的。接著,他供認“李承晚軍這個先頭部隊是執行‘襲擊金日成總部’任務的,但沒想到在這裏碰上了中國軍隊,並當了俘虜。”

  首戰告捷,全師官兵歡欣鼓舞,我們連續作戰,當天夜裏又同兄弟部隊乘勝消滅了溫井之敵,從而揭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一仗結束後,我們師榮獲了志願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後來,黨中央和毛主席批准,把1950年10月25日,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35年後,我任瀋陽軍區政委時,應邀率領一個前志願軍代表團訪問朝鮮,受到了金日成主席的親切接見。

  交談中,金主席得知我是當年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先鋒部隊成員,並參加過溫井戰鬥時,非常高興。我說:“當時我們得知金主席和彭德懷司令員在那裏,所以,部隊打得更加英勇。”

  金日成頻頻點頭說:“是的,我當時就在大榆洞,和彭德懷同志在一起。當時的形勢很嚴重,你們打得好,擋住了敵人。所以,我和全體朝鮮人民都非常感謝你們!”

  回顧往事,將軍深有感觸地說:“一個民族要有骨氣和志氣。當年我們的武器裝備不如美軍,但我們是正義戰爭,我們的士氣超過了敵人。正是憑著民族的骨氣和志氣,我們戰勝了強大的‘聯合國軍’。這種精神財富要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告別將軍時,我被客廳中的一幅對聯所吸引:“丹心扶社稷,鐵骨護山河”。這幅對聯不僅表達了將軍的心聲,也是當年英雄的志願軍官兵的寫照。(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792438
 回應文章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志願軍老戰士趙南起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志願軍老戰士趙南起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經歷,也使我經受了一場現代戰爭的洗禮。19501019日,我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參戰部隊中的一員,跟隨彭德懷司令員跨過鴨綠江,先後在志願軍總部擔任作戰參謀,在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負責調度指揮汽車運輸工作和計畫組織物資調配工作。我自始至終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直到1958年方隨最後一批志願軍部隊撤軍回國。今天和戰友們一起回顧抗美援朝戰爭的輝煌歲月,重溫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認為,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而且對現實也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10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接受記者採訪時談起抗美援朝戰爭,顯得很興奮。 

  “叫花子”敢與龍王比寶 

  趙南起回憶說,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國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是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場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的正義戰爭。 

  志願軍赴朝作戰的基本目標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全實現了這一戰爭目標。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遏制了美國在遠東地區的侵略擴張,徹底粉碎了美國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企圖,維護了世界和平,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鼓舞和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因此,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和平環境。 

  趙南起說,抗美援朝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規模最大的一場國際性局部戰爭,也是我軍所經歷的第一場現代戰爭,同時還是我軍第一次出國作戰。戰場的兵力密度、某些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美軍飛機的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準。陌生的戰爭,陌生的戰場,給志願軍帶來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所面對的是以美國為首的、由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和李承晚軍。美國將其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近半數的部隊投入了朝鮮戰場,先後動用了近200萬部隊,直接開支戰費830多億美元,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掌握著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陸軍部隊也具有極強的火力和機動力,進行的是陸海空軍聯合作戰的高度現代化戰爭。而志願軍的裝備雖然比國內戰爭期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依舊與敵人相差懸殊。我們的主要作戰力量是步兵,進行的是地面作戰,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少量的炮兵支援,坦克更是到了戰爭後期才出動參戰。因此,當時我們曾經形象地把敵我裝備對比稱之為“叫花子與龍王比寶”。 

  在戰爭時期,由於敵機的嚴密封鎖和運輸車輛缺乏,志願軍的糧食供應一度只能達到需求量的25%,彈藥只能作重點補給。戰士們常常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缺糧少彈的情況下進行作戰。一把炒麵一把雪,既是志願軍戰士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體現,也是志願軍供應困難的真實寫照。 

  趙南起回憶說,技術裝備的懸殊差距,使得抗美援朝戰爭顯得異常殘酷。美軍憑藉其優勢裝備,採取了“火海戰術”、“磁性戰術”、“坦克楔入戰”、“ 空中絞殺戰”和登陸戰、空降戰、細菌戰等各種戰術,對志願軍實施猛烈進攻。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向志願軍不足4平方公里的陣地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重磅炸彈5000餘枚,將山頭削低了兩米。在封鎖志願軍後方交通線的“絞殺戰”中,美軍飛機曾在約73公里的鐵路線上,投彈38186枚,平均每兩米中彈枚。的確,在世界戰爭史上,沒有哪支軍隊能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中堅持戰鬥,更沒有哪個國家能在如此懸殊的條件下奪取戰爭的勝利。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卻以鋼鐵般的意志經受住了考驗,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創造出了世界現代戰爭史上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奇跡。 

  血肉澆鑄的精神 

  在談到抗美援朝戰爭之所以能取得偉大勝利的原因時,趙南起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條:第一,我們所進行的是正義的戰爭,正義的戰爭必勝;“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崇高的戰爭目的,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的堅強意志,因而喚起了全國人民巨大的愛國熱情,激發了志願軍將士高昂的鬥志,並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第二,我們有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新中國的成立,使得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第一次真正實現了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表現出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空前的愛國熱情。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成熟的政黨的領導,抗美援朝戰爭方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第三,我們有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久經考驗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正確指揮,他們洞悉國際風雲,把握戰爭進程,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以正確而及時的戰爭方略,指導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克敵制勝,指導全國人民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運動,指導新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等各條戰線上與帝國主義展開了全方位的鬥爭,並最終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勝利。第四,我們有覺醒了的、不屈不撓的億萬人民的支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各民族、各階層、各黨派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節衣縮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線,支援戰爭。第五,我們與朝鮮軍民團結戰鬥,休戚與共;第六,我們有一支党領導下戰無不勝的英雄的人民軍隊。 

  趙南起認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中國人民身上,在志願軍全體將士身上,體現出的是一種精神,這就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的主要內容是:上下一致,全民動員,同仇敵愾,團結對敵的愛國主義精神;不畏強敵,一往無前,敢於鬥爭,敢於勝利,與敵人血戰到底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從戰爭實際出發,善於鬥爭,敢於勝利,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創造精神;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在任何險惡、危急和困難的環境中,從不灰心喪氣,從不悲觀動搖,始終保持必勝信念和旺盛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趙南起說,偉大的戰爭,鍛煉偉大的人民。偉大的人民,鑄就偉大的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戰勝強大的敵人,贏得戰爭勝利的基本保證,也是我們國家、民族和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都閃爍著璀燦的光芒,永遠是我們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和平要靠鬥爭來爭取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眾多的寶貴財富,也使我們得到眾多的歷史啟示。”趙南起深情地對記者說。 

  抗美援朝戰爭告訴我們:党的領導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人民戰爭始終是我們克敵制勝的法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方將士與後方人民在戰爭期間同心協力,構成了一幅現代戰爭條件下人民戰爭的壯麗圖卷。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這個論斷無比正確,具有深遠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告訴我們:貧窮就會受欺,落後就會挨打。帝國主義之所以敢把侵略矛頭對準中國,之所以敢輕視中國人民的力量,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侵略中國領土臺灣,依恃的是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今天,冷戰雖已結束,但世界並不太平,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依舊存在。我們必須萬眾一心,致力於經濟建設,不斷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這樣我們方能真正成為國際舞臺上的強者,方能不懼怕任何威脅和挑釁,方能保證我們的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戰爭告訴我們:為了我們國家的安全,必須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人民軍隊。現代戰爭,武器裝備的因素決不容忽視,但是人的因素依舊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以劣勢裝備戰勝了優勢裝備的敵人,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武器裝備日新月異。為了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的要求,我們必須與世界軍事革命保持同步,擁有一支可以捍衛國家利益、抵禦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統一的強大軍隊。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繼承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加強和改進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迅速提高部隊官兵的科技素質。強大的政治工作優勢,加上先進的武器與高素質的人員,我們的軍隊就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就能戰勝任何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告訴我們:和平要靠鬥爭去爭取,能戰方能言和。我們熱愛和平,但我們絕不能把和平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必須獨立地把握自己的命運。我們反對武力和戰爭,宣導對話與和解,但是我們也從不懼怕武力和戰爭,決不能允許任何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陰謀得逞,決不能在侵略和壓力面前低頭,也決不能允許一切外來勢力干涉中國的內政,必須以堅決的行動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 

  在採訪將要結束時,趙南起告訴記者,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近半個世紀,志願軍用鮮血澆灌的和平,在今天,已經綻放出富國強兵的絢麗花朵;志願軍用生命捍衛的祖國,已經日益強盛。我們相信,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任務,完成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闊步走向更加繁榮、昌盛、安定的未來! 

(《解放軍報》 2000-10-2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707
血戰長空為人民——訪志願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血戰長空為人民——訪志願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

    王海,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抗美援朝空戰中共擊落擊傷敵機9架,先後榮立過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軍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所帶領的年輕的“王海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

    金秋時節,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50周年前夕,我們來到京西一座靜謐的小院,採訪赫赫有名的志願軍空軍戰鬥英雄王海。

    沒有多餘的客套,提起50年前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大空戰,老英雄十分激動:那是世界上第一次噴氣式飛機大空戰!

    他說:敵我空中作戰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參戰初期,志願軍空軍只有2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而美國和所謂的“聯合國軍”卻有1200多架飛機;我們的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不到100小時,在噴氣式飛機上飛行時間只有2030小時,而美軍飛行員飛行時間在10002000小時,飛噴氣式飛機的時間都在200300小時,許多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飛行員。

    19511118日下午250分,指揮所通報:美國有9184架飛機在清川江一帶活動,主要是執行轟炸任務。當時,美國佬根本沒把中國空軍放在眼裏,顯得很倡狂。我們緊急升空後躍升到8000米的高度,像猛虎下山一般直撲20多架敵F84飛機。敵機看我們來勢兇猛,也顧不上轟炸了,炸彈胡亂一扔就迎了上來。這時,我盯住一架敵機,一逼近就開始攻擊。一架敵機繞到我的後面,想打我,被我的僚機飛行員焦景文看到後,迅速撲過去,一下子就把這架飛機打掉了,接著我把前面那架飛機也打掉了。又一架敵機悄悄繞到焦景文後面想攻擊,我發現後乾脆俐落地把這架飛機幹掉了。

    這時,我們問老英雄:志願軍空軍被敵機擊落的飛行員多不多?

    他感慨地說:抗美援朝的空戰還是很殘酷的。我們奪取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勝利,但也有不少戰友壯烈犧牲,為國捐軀。

    回憶起自己犧牲的戰友,老英雄的眼眶發紅了,他擦幹眼淚十分自豪地說:孫生祿是志願軍空軍的傑出代表,他敢於刺刀見紅,先後擊落擊傷敵機7架,是志願軍空軍在戰場上犧牲的唯一的一級戰鬥英雄。像他那樣,我們大隊先後有4名飛行員在空戰中英勇犧牲,這是當時我們大隊的百分之五十啊!

    正是戰友們的勇敢戰鬥和不怕犧牲,才換來了輝煌的勝利。王海將軍掰著手指介紹:整個抗美援朝參戰期間,我志願軍空軍經過兩年八個月的作戰,由不會打仗到學會打仗,由打小仗到打大仗,由單一機種作戰到多機聯合作戰,由只能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和夜間簡單氣象條件下作戰,到能夠在晝間雲底較低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和夜間簡單氣象條件下作戰,先後有12個師得到了實戰鍛煉。總共戰鬥起飛245726491架次,有212名飛行員擊落擊傷過敵機。整個志願軍空軍共擊落擊傷敵機330架,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績!

    一個剛剛建立不久的年輕空軍,能夠打敗號稱世界頭號空中強國的美國,主要靠什麼?我們不禁發問。

    靠人!老英雄脫口而出:除了黨中央、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和英明決策外,具體地說,就是一靠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在戰鬥中勇敢不怕死;二靠志願軍空軍非凡的智慧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沒有這兩條,說破天也是不可能打勝仗的。現在,科學技術發展了,武器裝備先進了,但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位的,決定戰爭勝負的仍然是人,而不是先進武器。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種無私無畏的拼命精神、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永遠值得繼承、學習和發揚的。 (衛轉業  鄭赤鷹)

(《人民日報》  2000-10-2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706
英雄血書上甘嶺——訪原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參謀長張蘊鈺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雄血書上甘嶺——訪原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參謀長張蘊鈺
 

  張蘊鈺:少將,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軍參謀長,參與指揮了上甘嶺戰役。回國後,領導了我國核子試驗基地的建設。參與了我國第一次原子彈試驗,氫彈、核導彈、通信衛星等重大國防科學試驗。1988年獲國家級科學進步一等獎。 

   50年前發生在朝鮮戰場上的一場鐵與火、血與肉的殊死較量,以其異常激烈與殘酷創造了諸多世界紀錄,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道奇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在英勇的人民志願軍裏有一位參與指揮了這場戰役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就是志願軍15軍參謀長張蘊鈺。 

   秋日,在北京西域一處幽靜的寓所裏,記者慕名採訪了這位元已83歲高齡的功勳指揮員:“上甘嶺戰役是在兩個小山頭上展開的一場激戰。敵我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鬥持續時間之長,火力之猛烈、密集,爭奪之緊張、殘酷,都是世界戰爭史上所罕見的。” 

   出征朝鮮那年,年僅33歲的張蘊鈺出任志願軍15軍參謀長。他回憶說,上甘嶺是一個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山村,敵我雙方為爭奪這兩個陣地,投入10萬大軍,激戰了43天之久。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之所以要瘋狂地搶奪這個彈丸之地,就是企圖從中打開缺口,奪取戰略要地五聖山,突破我軍鎮守的三八線,進而危及朝鮮整個戰線。 

   五聖山緊依上甘嶺,這裏是上甘嶺戰鬥的前沿指揮部。在上甘嶺戰役反復爭奪的最初階段,張蘊鈺第一次上五聖山瞭解戰況,為作戰提供決策依據。當時戰場上的情景,張老至今記憶猶新: 

   “部隊打得很苦,但很頑強。一個連上去了,下來僅剩幾個人,可他們接著又向領導請戰。你要問連幹部還有多少人,他總是說,‘首長,你就下命令吧,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在戰場上,已經沒法用數位來顯示部隊的戰鬥力。一個人堅守陣地,硬是可以把成排成連的敵人打下去;一個人在一次戰鬥中就可以消滅100多個敵人,這在上甘嶺戰役中已算不上奇跡。” 

   “敵人每天用十幾萬發甚至幾十萬發炮彈傾泄在我們陣地上。在陣地調查中,我提出為減少傷亡,保存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轉入坑道鬥爭。白天鑽洞,夜晚打仗,用小分隊襲擊陣地的敵人。一旦時機成熟,就進行大反擊。軍部經過研究,採納了這個意見,並決定由我負責統一指揮。” 

   張蘊鈺將軍給記者提供的資料中記載: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打退敵排以上進攻900餘次,與敵進行大規模爭奪戰29次,以11萬餘人的傷亡代價,斃、傷、俘敵25萬多人。其中全部殲滅敵建制1個營、18個連、218個排,擊落擊傷敵機300架,擊毀坦克40多輛……使敵人所謂“一年來最大的攻勢”,以徹底失敗告終。 

   張老深深沉浸在對烈士的懷念之中。他說:“抗美援朝戰爭也給我們留下了啟示:保家衛國,不受別人欺負,除了有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還必須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鞏固強大的國防。” 

   臨別,我們請張蘊鈺將軍向全國的青少年寫一句話,由於病痛已多年不再寫字的張老,沒有拒絕,顫抖著手寫下:“建強大國防。”這是他的寄語,也是他畢生追求並為之獻身的目標。 (馮春梅 特約記者 劉程 

(《中國青年報》 2000-10-1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688
願鮮血凝成的朝中友誼萬古長青——訪朝鮮人民軍金上勳少將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願鮮血凝成的朝中友誼萬古長青——訪朝鮮人民軍金上勳少將

    新華網平壤10月22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拯宇  黃海敏

    5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一道,英勇抗擊美國的侵略,用鮮血凝成了偉大的朝中友誼。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50周年(10月25日)之際,記者採訪了朝鮮人民軍老戰士、“共和國英雄”、72歲的金上勳少將。

    見到中國記者,白髮蒼蒼的金上勳少將笑容滿面,顯得格外親切。他回憶起當年人民軍與志願軍並肩戰鬥的情形,情不自禁地用中文唱起了志願軍軍歌:

    “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金上勳說,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浴血奮戰,象保衛自己的祖國一樣保衛朝鮮,湧現出了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這樣的英雄人物。在殘酷的戰爭年代,朝中軍隊互相支援,結下了深厚的戰鬥情誼。1951年5月,朝鮮人民軍第五軍團、第三軍團與志願軍第二十軍、第二十七軍協同作戰,在突破敵軍防線後,在裏縣和後坪裏圍殲敵軍第三和第九師團。為截斷敵軍退路,當時任第五軍團某連連長的金上勳在兄弟部隊強攻未果的情況下,帶領一個連巧妙地突破由敵軍首都師一個整營守衛的陣地,直插後坪裏,配合中朝主力部隊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中朝軍隊激戰3晝夜,全殲敵軍第三和第九師團,這是兩軍協同作戰的輝煌戰例。

    裏縣、後坪裏戰鬥結束後,金上勳率部與志願軍一起撤退,由於敵人的瘋狂轟炸和炮擊,很多戰士受傷,人民軍和志願軍冒著炮火互相幫助,搶救傷患。金上勳的連隊用擔架抬,用肩背,將20多名志願軍和人民軍傷患護送到安全的地點救治。

    金上勳向記者講述了當年從志願軍手中接防時的場面。他說,1957年底,他率部在軍事分界線樵岩山一帶接防志願軍某團陣地。在兩天的交接時間裏,志願軍和人民軍戰士一起巡邏、值勤。志願軍撤出駐守多年的陣地時,每人只帶了一個小背包,連一個茶杯、一瓶墨水也不帶走,把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留給了人民軍。離別時,志願軍官兵流著眼淚叮囑人民軍戰士一定要守衛好陣地。大家互相簽名留念,緊緊擁抱,依依惜別的情景,感人至深。

    金上勳少將說,戰爭期間,朝鮮人民與志願軍親如一家,朝鮮人民愛護和支援志願軍,志願軍也把朝鮮人民當作自己的親人,湧現了許多像人民軍戰士朴在根和志願軍戰士羅盛教這樣勇於獻身的英雄人物。他真誠地祝願偉大的朝中友誼世代相傳,萬古長青!(完)

 (2000.10.22 11:19:4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673
從地道戰到坑道戰——訪楊成武將軍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從地道戰到坑道戰——訪楊成武將軍

    新華網北京1027日電(新華社記者  徐壯志  田兆運)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曾經成功地利用坑道與敵較量,頂住了“聯合國軍”發動的由飛機、大炮和坦克組成的強大攻勢,並以較小的代價殲滅了大量敵人,譜寫了我軍陣地戰的光輝篇章。

    在北京西山的寓所裏,86歲高齡的楊成武將軍接受記者採訪,回顧了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第二階段,由機動防禦作戰轉為戰略陣地堅守防禦作戰,有效抵禦敵人進攻的戰鬥經歷。

    楊成武1951年6月率領第20兵團進入朝鮮戰場時,正是志願軍防禦作戰開始之時。他介紹說,當時,志願軍第六次戰役的計畫已經擬好,但是,由於我軍已經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的比較理想的位置,加上“聯合國軍”已在前線修成了三道由鋼筋混凝土構築的堅固工事,縱深達三四十公里,火力處於絕對劣勢並且缺乏攻堅經驗的志願軍倘若強攻敵人堅固的立體防禦,傷亡定會很大。相反,如果敵人離開他的陣地向我大舉進攻,我軍則可以以自己的力量裝備將其打垮。就這樣,陣地戰開始了。

    從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是抗美援朝的第二階段,即戰略陣地防禦階段。在這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裏,志願軍進行了他們並不熟悉的陣地戰,並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20兵團剛接防時還沒來得及加固工事,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裏特的“秋季攻勢”就已開始。在200多公里的戰線上,“聯合國軍”向志願軍發起了規模空前的猛烈進攻。10月10日,敵軍近百輛坦克,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向貫通我縱深的門戶文登裏山川發起攻擊。敵數十輛集群坦克此進彼打、互相掩護、交替前進,在炮兵護送射擊下,沿公路兩側向20兵團縱深楔入。楊成武很快組織反坦克大隊,打頭、截腰、斬尾,僅第68軍在40天裏就擊毀擊傷敵坦克68輛。

    “此後,範弗裏特再也不敢在戰場上大量使用坦克了。 ”談到與昔日對手的鬥智鬥勇,楊成武將軍的臉上浮現出勝利者自信的微笑。“範弗裏特是個公認的倒楣將軍,他當飛行員的兒子就是在朝鮮戰場上空被擊落的。1952年2月10日,由於在對志願軍的對抗中屢遭敗績,範弗裏特離任回國。許多外國將軍都同情地嗟歎他‘命途多舛’ 。實際上,從麥克亞瑟到沃克,從李奇微到範弗裏特、克拉克,哪個在我們手中討到‘運氣’了呢?”

  “朝鮮戰爭,是我軍歷史上打得最為艱苦的一場戰爭。當時,美軍一個團的汽車數量比志願軍所有汽車數的總和還要多得多,一個團的火力強於我們一個軍的火力,再加上1500架戰鬥機所帶來的絕對制空權和制海權,志願軍在堅守防禦中面臨很多困難,敵人的飛機和大炮、坦克給我們造成的犧牲很大。”在前線指揮的楊成武將軍,在部隊傷亡嚴重時,不得不把炊事員等“八大員”連同機關幹部派上作戰前線。如何尋找一種有效的防禦作戰方式成為志願軍面臨的首要問題。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時任冀中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就曾指揮冀中人民子弟兵在沒有高山大嶺,無險可據的大平原上發明了地道戰。在山嶺縱橫的朝鮮戰場上,將軍再一次用這種戰術演繹出戰爭史上神奇的篇章。從馬蹄形小坑道到Y形、H形、雞爪形坑道……在他的帶領下,坑道從戰鬥掩體發展成為集作戰、指揮、囤兵於一體,由主幹、支幹、火力點、觀察孔、住室、糧彈庫、儲水池、防毒門等能防、能打、能生活的地下工事,整個大地成了志願軍的裝甲。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跡。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共挖了長達1250公里的坑道,各種塹壕、交通壕長達6240公里。坑道戰使志願軍完成了從帶有運動性的機動防禦向陣地堅守防禦的轉變,並減少了一線防禦部隊。在整個陣地戰時期,志願軍共殲敵533200人,接近五次戰役中總殲敵數的3倍,而傷亡卻從運動戰時期敵我基本相當,減少到2.1。最多時,“聯合國軍”一日傷亡竟超過5000人。在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中,小小的坑道更是發揮出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在給總統的報告中寫到:“用這種戰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達鴨綠江”。(完)

 (2000.10.27 15:47:2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647
正義戰爭必勝——訪向守志將軍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正義戰爭必勝——訪向守志將軍

    新華網南京10月29日電題:正義戰爭必勝——訪向守志將軍

    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    新華社通訊員  鄭哲

    金秋時節,記者在古都金陵訪問了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請老將軍談談5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抗美援朝戰爭。

    向守志沉思片刻,啟開了記憶的閘門。老將軍動情地說:“這場戰爭是美帝國主義強加給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的。他們武裝侵略朝鮮,強佔我國領土臺灣,並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打得正義戰爭,正義戰爭必勝!”

        我們一邊感受著將軍澎湃的激情,一邊聆聽他講述發生在那場血與火的較量中的感人故事——

        向守志當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4師師長,1951年3月率部入朝參戰。自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3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不到半年,就接連發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了“三八線”以南。敵人不甘心失敗,一面與我進行“拉鋸戰”,一面從本土調集大量兵力,揚言搞“第二次仁川登陸”,“將戰線推進到三十九度線以北地區”。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志願軍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趁敵人立足未穩,發起了第五次戰役。

    44師作為志願軍第15軍的前衛師,在第五次戰役中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

    4月19日,向守志和44師政委朱葉奎率部渡過臨津江,率先參加了第一階段作戰。4月22日18時,第五次戰役全面打響。在敵機瘋狂轟炸和強大的炮火的嚴密封鎖下,向守志指揮部隊向“三八線”以南、漢城以北漣川的美軍第三師的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一夜間,部隊就奪取敵167.1高地、206高地、152高地和西南162高地。為爭奪152高地,敵人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進行了8次反撲,均遭到了沉重打擊。在我軍的全線突擊下,敵人傷亡慘重,被迫節節後退。44師乘勝追擊,直把敵人趕到漢江以南。歷時8天的第一階段作戰,44師首戰告捷,殲敵514名,擊落飛機1架,繳獲各種火炮44門,汽車13輛。44師在這次戰鬥中,榮獲志願軍司令部頒發的“出國作戰第一功”的錦旗。

    第一次戰鬥結束不久,44師很快又投入到第二階段戰鬥。5月11日,向守志率部由君子洞地區出發,於15日拂曉進抵內坪裏,當夜涉水渡過昭陽江,與美二師三十八團和部分李承晚軍在大水洞、板項裏一帶展開激戰。經過連續五晝夜的反復突擊,美軍、李承晚軍遭重創後倉皇逃竄。第二階段戰鬥,44師殲滅美二師三十八團大部,斃傷美軍1784人,俘美三十八團一營少校營長成魯蓋夫等244人,擊落飛機3架、擊傷2架,繳獲各種火炮、汽車近百輛,有力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回憶起當年的戰鬥情景,向守志將軍十分感慨:“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我們打敗了那麼強大的敵人,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戰鬥作風。”

        老將軍告訴我們,侵略軍肆意轟炸朝鮮的城市和鄉村,殘酷殺害無辜的朝鮮人民,激起了志願軍廣大指戰員的極大義憤,成為官兵們戰勝敵人強大的精神力量。當時,敵人武裝到牙齒,裝備摩托化、機械化,而志願軍戰士憑著兩條腿,負重二三十公斤,在缺水少糧的情況下,照樣追擊敵人,而且一追就是幾十公里、上百公里。

    說到這裏,老將軍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入朝第一戰,我們抓了不少美軍俘虜。這些趾高氣揚的美軍,見志願軍官兵裝備笨重,穿的又髒又破,很是瞧不起,不肯跟著我們的部隊走,也不吃我們的乾糧。經過幾次戰鬥後,美軍俘虜親眼目睹志願軍英勇頑強,敢於犧牲的情景,很受感動,最終心悅誠服。在向後方轉移途中,他們主動幫助志願軍官兵背送傷患、運送物資。這些美軍戰俘中許多人在後來的回憶錄中,無不佩服志願軍的勇敢與機智。

    採訪中,老將軍含著熱淚,向我們講述了邱少雲、杜建國、馬紹孔等一大批戰鬥英雄的感人事蹟。

    第五次戰役後,向守志率部在平康地區堅守防禦陣地,利用“零敲牛皮糖”的戰法,經常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為了配合上甘嶺戰役,向守志指揮部隊主動出擊,奪取了佳山、“381”高地兩個美七師加強排的陣地,全殲守敵;接著又奪取李承晚這第九師前沿陣地“391”高地。邱少雲當時所在的87團歸44師指揮,邱少雲是這個團三營的戰士。1952年10月12日零時,邱少雲所在三營,於深夜秘密潛伏於敵前沿的溝坡草叢中,等待發起總攻。下午2時,敵人的一發燃燒彈燃著了邱少雲身邊的茅草,轉眼間,邱少雲就身陷於熊熊烈火之中。邱少雲絲毫沒動彈,緊緊伏在草叢中,雙手深深地鉗入泥土。他身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小河溝,翻幾個滾就可以脫險。可他更知道,這樣可能暴露我軍的目標,對整個戰鬥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邱少雲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直到壯烈犧牲。

    “多麼可敬,多麼偉大的戰士啊!”老將軍激動地說: “正因為我們每一個戰士都懂得,我們打得是正義戰爭,我們是正義之師,所以能夠戰勝一切艱難困苦,能夠戰勝任何強大的敵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又一次證明了這個真理。”(完)

 (2000.10.29 08:18:0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632
難忘上甘嶺——訪崔建功將軍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忘上甘嶺——訪崔建功將軍

   “作為共和國的一名老軍人,我打過許多仗,最難忘的是上甘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50周年前夕,85歲的崔建功將軍坐在輪椅上,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那次舉世聞名的戰役。

    1935年參加紅軍的崔建功,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某師師長,離休前曾任原昆明軍區參謀長。當時,他們師擔負上甘嶺戰役主要作戰任務。崔建功攤開一幅當年的軍事地圖向記者介紹說,上甘嶺位於五聖山的南面,兩側各有個小山頭,加起來只有3.7平方公里。它們互為犄角,是五聖山前沿的重要支撐點。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發生在這兩個山頭上。

    崔建功回憶說,1952年秋,敵人經我五個戰役的連續打擊,傷亡慘重,進退兩難,加之正值聯合國大會召開和美國大選,其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人民反戰情緒高漲。美國為扭轉不利形勢,擺脫困境,同時也為在停戰談判中向中朝軍隊施加壓力,揚言要“讓槍炮說話”,突然向我上甘嶺陣地發動猛烈進攻。敵人的企圖是:首先攻佔我上甘嶺兩高地,進而奪取五聖山,改變防禦態勢,為爾後進攻平康以北地區創造條件。我方的決心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讓敵人從“讓槍炮說話”轉到“讓人說話” 

    1952年10月14日淩晨,敵人的“金化攻勢” 開始了,這是一年來“聯合國軍”向我志願軍主要防線發動的一次最猛烈的進攻。數百門大炮把30萬餘發炮彈傾泄在我陣地上,硝煙、碎石、塵土交織成黑色霧障。在坦克、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美7師、偽2師、偽9師、阿比西尼亞營、哥倫比亞營等,分6路向我上甘嶺高地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儘管敵人兵力比我們多,裝備比我們好,但我們打得是正義戰爭,官兵們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敵人無法比的。我志願軍官兵氣貫長虹,在上甘嶺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戰士們打得非常勇敢、頑強。”崔健功點燃一支煙,思緒又回到當年硝煙彌漫的戰場——

    堅守上甘嶺前沿陣地的官兵,面對十倍於我的敵人的輪番進攻,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以步兵火器與敵頑強戰鬥,連續打退敵人30多次衝擊。機槍手陳治國,在機槍工事被打壞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雙肩代替射擊台,讓副班長射擊,不幸中彈犧牲。排長孫戰元身負重傷,仍頑強強地用兩挺機槍向敵人掃射。子彈打完了,敵人擁上陣地,孫戰元緊握一顆手雷,拉開導火索,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崔建功回憶說,白天,敵人以猛烈的炮火狂轟濫炸,瘋狂進攻,佔領陣地;夜晚,我方組織戰術反擊,打敵措手不及,恢復表面陣地。連續的陣地爭奪戰,部隊傷亡很大。軍長秦基偉在電話中給我下命令:“守不住陣地,你就別回來見我。”我當即表示:“ 打剩下一個營我當營長,打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到後來,我將師部的勤雜人員全拉上去了,連警衛員也上去了。

    崔建功動情地說:“戰鬥中,官兵們所展示的有我無敵,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部隊向2號陣地攻擊,遭敵地堡火力攔阻,副排長歐陽代炎沖上前去炸敵地堡。他機智勇敢地繞到敵火力點側面,將手雷投入地堡。激戰中,歐陽代炎負傷,不能行動,敵人不斷向我反衝擊。當他看到十幾個敵人快要衝上陣地時,猛然爬起撲向敵群,拉響最後一顆手雷。苗族戰士龍世昌,連續爆破了兩個敵地堡。第三次爆破時,他將爆破筒塞了進地堡,敵人拼命往外推,他就用胸部頂著爆破筒將敵地堡炸毀。尤其是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連隊進攻受阻的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孔,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壯歌。

    崔建功興奮地說,7天7夜的反復爭奪,我頂住敵人的狂轟濫炸和輪番攻擊,堅守陣地,以傷亡3200餘人的代價,斃傷敵7100多人。據一位元西方記者報導,“ 一個美軍連長點名,在下面回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為了保存實力,上級命令我們堅守坑道鬥爭,消耗敵人,疲憊敵人,拖住敵人,為決定性反擊爭取時間。崔建功翻閱著戰鬥日記回憶說。坑道鬥爭是上甘嶺作戰封鎖與反封鎖、破壞與反破壞、圍攻與反圍攻的獨有特點。敵人採取各種毒辣手段破壞我坑道,用炸藥包炸、用噴火器燒、用鐵絲網圍、用土石塊堵、用毒氣熏,妄圖切斷我坑道部隊與後方的聯絡和供應。敵人的殘酷破壞和圍攻,使我堅守坑道的部隊每時每刻都經受著嚴峻考驗,忍受著難以想像的折磨。當時,坑道外氣溫已降至攝氏零度以下,坑道內穿單衣還冒熱汗。炮擊的震動使坑道內點不著燈。坑道缺水,傷患缺醫少藥,硝煙、血腥、屎尿和汗臭味,空氣污濁得令人窒息。儘管如此,大家始終保持著堅定信念:陣地決不能丟失,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在上甘嶺坑道裏,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渴。因為沒有水,指戰員們炒麵和餅乾咽不下去,渴極了就喝尿,或者趴在坑道壁上舔石頭上的潮氣。到後來,有的坑道派人出去搶水,要冒很大的傷亡,常常水沒搶回來人卻犧牲了。

    儘管坑道的鬥爭極其殘酷,官兵們始終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們以各種手段襲擾迷惑敵人。有時往外丟石頭,或丟罐頭盒、廢鐵桶,造成敵人錯覺,讓其驚恐不安,盲目射擊;有時組織以班、組兵力的小規模襲擊,打敵措手不及;有時開展小部隊出擊,配合坑道外部隊實施小型反擊。某團8連原是劉、鄧首長的警衛連。在反擊作戰中,8連殲敵500餘人。轉入坑道作戰時,全連僅剩下21人。敵人兩個連隊輪番向8連的坑道圍攻,全連在連長李保成的帶領下,用機槍掃,用手榴彈炸,前赴後繼,血戰坑道口,殲敵128人。

    艱苦卓著的坑道鬥爭,為我軍大反擊爭得了寶貴的時間。10月底,我軍開始對上甘嶺實施大反擊,坑道部隊裏應外合,連續作戰,敵“金化攻勢”被徹底粉碎。我志願軍先後打退敵人900次的進攻,殲敵25400多人。上甘嶺成為美國為首盟軍的“傷心嶺”,美軍不得不悲哀地宣佈:“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上(上甘嶺)是打敗了。”

    崔建功深情地說:“上甘嶺戰役已過去快50年了,但志願軍將士所創造的英雄業績,已經無愧地載入了世界戰爭史冊,也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李石元)

 (2000.11.08 09:13:0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484
難忘金城川三日激戰——訪李水清將軍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忘金城川三日激戰——訪李水清將軍

    新華網北京10月17日
    新華社記者張選傑

    抗美援朝戰爭50周年來臨之際,記者來到北京西四的一條胡同,在一個青磚碧瓦的小院裏,訪問了第二炮兵原司令員、原中國人民志願軍67軍副軍長李水清將軍。

    在客廳落座後,83歲高齡的老將軍便興奮地打開了話匣:“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雖然已經過去50年了,但當時的許多戰鬥情景,我永遠不會忘記。”

    李水清說,1951年秋天,中國人民志願軍67軍入朝後,便迎來了抗美援朝秋季防禦戰役。當時,我任67軍副軍長。部隊接防時,我正在金城以東雙嶺洞的第199師指揮所。

    9月下旬,敵人發動了所謂的“秋季攻勢”。當時,正值朝鮮遭受40年未遇的洪水災害,我方的道路、橋樑、倉庫、工事均遭到嚴重破壞,鐵路癱瘓。敵航空兵、炮兵乘機瘋狂封鎖,我軍後方運輸中斷達10餘天,物資供應極端困難。部隊的糧食一日分作兩日用,一線官兵每人每天也只有一斤糧食。戰士們忍饑挨餓,在荒山野嶺上,在雨水泥濘中,一邊構築工事,一邊抗擊敵人的連續進攻。儘管環境惡劣,全軍士氣仍十分高昂,決心打好出國後的第一仗,為國爭光。10月初,志願軍司令部和兵團命令67軍迅速做好抗擊敵人大規模進攻的準備。

    “秋季防禦戰役是我軍在抗美援朝中,由運動防禦到堅守防禦轉變過程中的一次戰役。”李水清介紹說:“當時,我軍在技術裝備低劣、後勤供應困難的極端艱苦條件下,以前赴後繼、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氣概,奮勇殺敵,終於粉碎了敵人的‘秋季攻勢’。”

    在老人的記憶裏,最難忘的是“金城川三日激戰”。

    10月13日,敵以17個營的兵力,在90輛坦克、100多架次飛機的支援下,在67軍正面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堅守某無名高地的第598團3連,在連長劉文起指揮下,機智巧妙地連續擊退敵人的數次衝擊。他們以潛伏小組打敵側背,配合正面猛烈火力及陣前出擊,一天擊退敵排至營的22次衝擊,斃傷敵600多人。8連副排長劉東武在734北高地戰鬥中,身體7處負傷仍繼續奮戰,直至敵2個排將他包圍時,他拉響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被譽為楊根思式的戰鬥英雄。與此同時,某團6連一個排在後洞裏北山與敵人一個多營反復拼殺了10多個小時,殲敵200多人。一連在某地阻擊敵人一個團的進攻戰至黃昏,最後僅剩9個人。激戰竟日,全線殲敵5000多人。

    14日,是67軍秋季防禦作戰最激烈的一天。敵人以炮兵、航空兵向我陣地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猛烈轟擊,後以4個師共約27個營的兵力、80輛坦克,對我全線實施連續進攻。前線戰報不斷傳到軍指揮部,氣氛十分緊張。整整一天,我軍一線在工事被摧毀,炮火受壓制,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等異常艱苦、危急的情況下,僅以少量炮兵、反坦克火器迎擊敵人,以連續的反衝擊奪回丟失的陣地,全線殲擊敵5000多人。

    15日,敵先以1個營至1個團的兵力向我正面602高地進攻,後以4個團、100多輛坦克向我蘆洞時北山、豆粟洞西山和細峴裏東北高地進攻。我堅守部隊頑強抗擊,給敵人以嚴重殺傷。當日夜裏第596團配屬的第602團4個連一個排反擊551高地西南山,乘敵立足未穩,採用迂回戰術,一舉奪回了3個高地,殲敵180多人。

    金城川三日,我67軍頑強抗擊了敵人3天的猛烈攻勢,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重創美軍第7師。全軍3天共殲敵17000多人,創造了朝鮮戰場日殲敵的最高紀錄,志願軍司令部、兵團均發電予以表揚。

    “正義的戰爭是不可戰勝的!”李水清將軍感慨萬千: “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軍,靠的是‘正義’。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正義的戰爭都是不可戰勝的。”(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454
抗美戰將‧中華民族是硬骨頭——訪袁升平將軍
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抗美戰將‧中華民族是硬骨頭——訪袁升平將軍

    新華網北京10月6日專電
    新華社記者陳輝   新華社通訊員李恩軍

    “抗美援朝戰爭證明中華民族是硬骨頭!”這是88歲的老將軍袁升平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開場白。

    “當時美國自以為是世界的霸主,鋼鐵多、經濟發達、武器好,又是‘二戰’的戰勝國,加上打著聯合國的旗號,更加不知天高地厚了。美國糾集了多國部隊,以為可以稱霸世界,無人敢惹。但我們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敢於向世界頭號強國挑戰,而且把美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了‘三八線’ ,打到了談判桌上。這是美國人的恥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老將軍揮動著手臂,聲音洪亮地為記者講述對抗美援朝的感觸。

    將軍說:“我打了一輩子仗,覺得最值得自豪的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敗了世界頭號強敵,這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一次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袁升平將軍任志願軍第40軍政委。40軍是首批入朝部隊,以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而聞名。40軍先後參加了一至五次戰役,參加較大的戰鬥382次,以劣勢裝備殲敵4.3萬人,直到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才班師回國。

    將軍懷著激動的心情,回顧了參加抗美援朝的戰鬥歷程——

    “我們軍1950年10月19日首批入朝。當時部隊剛打完海南島,是唯一沒有休整就直接參加抗美援朝的部隊。裝備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炮多了一些。入朝後,小米被炒麵所取代,蘇式步槍和繳獲的美式卡賓槍取代了‘ 三八槍’,與‘聯合國軍’的裝備仍有著天壤之別,但我們無所畏懼。10月25日,我們軍在朝鮮溫井地區與韓軍遭遇,指戰員們以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奮勇殺敵。當20多名敵人撲向360團3連3班陣地時,3班長石寶山抱起兩根爆破筒,高喊著“為了祖國守住陣地”的口號,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他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第一個英勇獻身的英雄。”

    將軍接著說:“我們軍不僅打了韓軍,也與美軍‘王牌’騎兵第1師、陸戰第1師和英軍27旅、法國營、加拿大25旅、土耳其旅等多國部隊交過戰,結果都以敵人的慘敗而告終。在第二次戰役中,我們軍119師斃、傷、俘美軍1200餘人,其中357團6連1排在排長李玉延的帶領下,俘虜美軍200多人,創造了志願軍一個排俘虜美軍的最高紀錄。在廣德里戰鬥中,358團2連3班在班長毛國臣帶領下,擊退英軍兩個連的瘋狂進攻,消滅英軍100多人。事實說明,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沒什麼了不起!以多國部隊組成的‘聯合國軍’也沒什麼了不起!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亞瑟狂妄地叫喊要在11月23日‘感恩節’前‘飲馬鴨綠江’,結束朝鮮戰爭。結果呢?不是麥克亞瑟‘飲馬鴨綠江’,而是我們軍和兄弟部隊率先收復平壤,打過‘三八線’,佔領漢城,最後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

    談話中,將軍滿懷對血灑朝鮮戰場的戰友的崇敬和思念,談起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志願軍英雄的名字:曾在祖國解放戰爭中榮獲“硬骨頭連”稱號的355團8連,在朝鮮永坪地區防禦戰中,浴血奮戰6晝夜,打退美軍兩個營在飛機、坦克、火炮掩護下的28次進攻,消滅美軍300餘人,守住了陣地,被40軍命名為“戰鬥英雄連”;在都平裏守備戰中,副排長吳志州,在4天吃不上飯、喝不上水、身上負5處傷的情況下,一人殲敵50多人,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還有359團政委馬順天、352團參謀長冷利華、354團參謀長劉玉珠等許多優秀的指揮員都血灑朝鮮戰場,他們的英勇獻身,顯示了我們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骨頭不硬不行。骨頭不硬,就受列強欺辱;骨頭不硬,在國際上就沒有地位;骨頭不硬,就難以振興中華!”採訪結束後,將軍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仍迴響在我的耳旁。(完)

(2000.10.06 10:38:3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8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