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領袖‧毛詩家人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
 瀏覽385|回應0推薦1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安津

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

  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重讀成仿吾《長征回憶錄》 

    在中國作家中,只有成仿吾、馮雪峰等少數幾人參加過長征,親歷過毛澤東長征詩中所描述的那些令人驚心動魄的場景。他們曾以革命家和文學家的雙重眼光親自領略過這些詩篇意境的雄偉壯闊。成仿吾在他的《長征回憶錄》中,再現了毛澤東長征詩中所描述的那些崇高壯烈、激動人心的戰鬥場面和情景。

    當成仿吾登上老山界即地圖上叫做越城嶺的時候,他感到:從山頂四望,真是“一覽眾山小”,令人心胸開闊。毛澤東《長征》詩的名句“五嶺逶迤騰細浪”,在這裏是最真實地顯現在眼前。他認為從江西出發起,沿途經過了我國南方的無數高山峻嶺,正如《長征》詩中高度概括的那樣:“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成仿吾說:這些山嶺的雄偉氣勢,毛主席當時寫的《十六字令三首》,描繪得十分生動。

    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成仿吾認為:“第一首著重寫出了山的高聳連天;第二首寫千山萬嶺像江海中波濤澎湃,又像萬馬奔騰在戰場上;第三首寫山的堅強無敵,立地頂天。這光輝的短詩外表好像是在寫群山,實際也是在歌頌我們偉大的工農紅軍、中國革命的擎天柱石,歌頌工農紅軍實現的偉大業績。”

    成仿吾也目睹了婁山關戰鬥。1935年2月二渡赤水後,紅軍猛攻婁山關高地金山,經過肉搏,佔領了這個制高點,然後連續衝鋒,把敵人完全擊潰,傍晚佔領了婁山關關口。關上只有茅屋兩間,有一石碑,寫著“婁山關”三個大字。

    毛澤東當時寫了著名的詞《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成仿吾以親身經歷體會到:“這首詞生動地描寫了當年紅軍指戰員從拂曉出發到傍晚結束戰鬥的動人情景。西風猛烈,長空雁叫,紅軍在月明的霜晨進軍,馬啼聲微響,喇叭聲低沉,一片嚴肅的戰鬥前景象。經過戰鬥後,雄關也被我們佔領,大家邁開大步通過,在黃昏中向波濤起伏的群山奮勇前進。全詞寫出雄關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艱苦奮鬥,就能前進,儘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

    攻破婁山關是四渡赤水戰役中間的一次戰鬥,成仿吾不僅對這首詞有最深切的體會,而且是他第一次親身領略到毛澤東指揮運動戰的奇妙。他說:“整個四渡赤水河的戰役是一場非常巧妙的運動戰。毛主席指揮紅軍大踏步地前進,大範圍地迂回,忽南忽北,聲東擊西,以各種佯攻調動敵人,爭取自己主動,逼敵陷於被動,弄得敵人捉摸不住我軍的動向,疲於奔命。當敵人以為我們決心北上的時候,我們卻突然南下,當敵人以為我們準備東還的時候,我們卻轉頭向西,揚長而去。敵人的尾追擋堵,儘是枉費心機。這是毛主席軍事思想的一個光輝範例,真是用兵如神,是古今中外軍事史上的奇跡。讓蔣介石吹噓他困守貴陽的‘妙算奇功’吧!紅軍遠走高飛了,燕雀哪知鴻鵠志呢?”

    四渡赤水之後,便是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正是毛澤東《長征》詩另一名聯所寫:“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兩次飛越天險,兩次都經過激烈的戰鬥,但前者主要是智取,後者主要是力奪。一“暖”一“寒”,雖與氣候有關,但顯然不是寫氣候。前者在5月初,由於金沙江皎平渡地勢的特點,熱風炙人;後者在5月末,飛奪瀘定橋時,連日風雨交加。但因智取成功,連金沙江水拍得雲崖也生暖意,這是勝利的喜悅;又因強攻,天險更覺其險,給人以“寒”的感覺,即所謂觸目驚心,反襯出紅軍戰鬥勝利的豪邁之情。這一切都是成仿吾身臨其境。

    “金沙水拍雲崖暖”——成仿吾深刻體驗了巧渡金沙江用兵之巧:當我軍逼近昆明,迫使敵人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昆明,蔣介石也由貴陽飛來昆明督戰時,我軍卻轉向西北直趨金沙江。這是一巧。當皎平渡的敵人認為這裏不是主要渡口,紅軍還在200裏以外時,卻受到我軍夜襲。這是二巧。成仿吾所在的幹部團完全控制了皎平渡後,渡船急忙地來回在大約300米寬的江上,載著革命的軍隊跨過波濤滾滾的金沙江,去完成一個偉大的歷史任務。幹部團渡江後,就在沙灘上露營。金沙江兩岸都是高山,只有熱風隨波濤翻騰著,熱得氣悶。成仿吾充分體會到:巧渡金沙江成功,終於擺脫了數十萬敵人的追擊與堵截,是我軍在這次空前的戰略轉移中取得的有決定意義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一次偉大勝利。

    “大渡橋橫鐵索寒”——成仿吾是隨右路軍,在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安順場渡過去的。他稱讚道:“十七勇士帶頭向敵人猛衝過去。他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征服了天險,打垮了敵人,使紅軍大部隊得以順利渡過大渡河。他們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壯麗史詩。”而左路軍22個英雄飛奪瀘定橋的戰鬥更為驚心動魄。這真是一座鐵索橋,13根鐵索橫懸兩岸,敵人已全部拆去木板。河面數十丈寬,流水像瀑布一樣從山峽中傾瀉而來,激起一丈多高的白浪,響聲震耳。敵人約兩個團,不停地射擊。並叫嚷:“你們飛過來啊!”哪料我們22個英雄冒著稠密的彈雨,一手扶著鐵欄,踏著鐵索,竟然飛一般沖了過去。後續部隊趕上,經過兩小時激戰,全部控制了瀘定橋。這個場面雖然成仿吾未能目睹,但隨後兩路大軍就在瀘定橋南面會合了,他也是最早耳聞。成仿吾與勝利後漫步橋頭的劉伯承同志的感慨發生強烈共鳴:“瀘定橋!瀘定橋!你真是多麼險要的地方呀!現在我們過來了!我們勝利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成仿吾說,紅軍完全走出岷山山脈這千里雪山之後每個人臉上露出的喜悅,正如毛主席所表達的一樣。過了大渡河,遇到的便是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此後是岷山山脈的千里雪山,連大草地、臘子口這些天險,都在千里雪山的範圍之內,所以這詩句有著高度的概括力。而且這結尾回應全篇,前面的兩句一形容金沙浪之高,一形容大渡橋之險,似乎字面都沒說“過”、說“喜”,其實卻被結尾關聯著,都是“三軍過後”露出笑容,而尤其喜悅的是走完了千里雪山,最艱險的歷程就都甩在身後了。成仿吾對《長征》詩的理解,不是憑想像,而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是感同身受的體驗,他就是詩的驗證人,這也就是他這位文學家的不同凡響之處,他的理解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有說服力、最可寶貴的。

    毛澤東長征詩詞中的最後一首作品是《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成仿吾的理解是:“這首氣魄雄偉,音調鏗鏘的詞,首先概述了從西北高原回顧來途,紅軍的遠征行程已經2萬多裏,北上抗日的目標還在前面,這目標是一定要達到的;然後指出六盤山這西北高峰上,紅旗已經在迎風飄揚。我們手中已經有了長纓,只是什麼時候綁住反動頭子的問題了,我們是一定要把它綁住的。這有力地表達了我們中國工農紅軍指戰員北上抗日的堅強決心與消滅敵人的雄心壯志。”

    成仿吾對毛澤東長征詩詞的理解,是一位無產階級文學家的理解,同時又超越了一個文學家的意義,因為這些詩詞直接包含著他的實踐和思想,以及生命的體驗,他是從毛澤東長征詩詞的意境裏走過來的一位文學家,參加這次偉大的長征,也是他由一個文學家走向一個成熟的革命家的一次長征。(余飄 李洪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78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