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共產黨論壇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共產黨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領袖‧毛澤東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毛澤東: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續一﹞
 瀏覽218|回應0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節 幾種根據地 

    抗日遊擊戰爭的根據地大體不外三種: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 

    山地建立根據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或準備建立的長白山、五臺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據地都是。這些根據地將是抗日遊擊戰爭最能長期支持的場所,是抗日戰爭的重要堡壘。我們必須到一切處於敵後的山嶽地帶去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起根據地來。  

    平地較之山地當然差些,然而決不是不能發展遊擊戰爭,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據地。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遊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遊擊戰爭的證據。至於能否在平原地區建立長期支援的根據地,這一點現在還沒有證明;但是建立臨時的根據地和小部隊的或季候性的根據地,則前者現在已經證明,後者也應該說是可能的。因為一方面,敵人兵力不夠分配,又執行著前無古人的野蠻政策,另一方面,中國有廣大的土地,又有眾多的抗日人民,這些都提供了平原能夠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臨時根據地的客觀條件;如再加上指揮適當一條,則小部隊的非固定的長期根據地之建立,當然應該說是可能的。大抵當敵人結束了他的戰略進攻,轉到了保守佔領地的階段時,對於一切遊擊戰爭根據地的殘酷進攻的到來,是沒有疑義的,平原的遊擊根據地自將首當其衝。那時,在平原地帶活動的大的遊擊兵團將不能在原地長期支持作戰,而須按照情況,逐漸地轉移到山地裏去,例如從河北平原向五臺山和太行山轉移,從山東平原向泰山和膠東半島轉移。但是保持許多小的遊擊部隊,分處於廣大平原的各縣,採取流動作戰,即根據地搬家,一時在此一時在彼的方法,在民族戰爭的條件下,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至於利用夏季的青紗帳和冬季的河川結冰之季候性的遊擊戰爭,那是斷然可能的。在現時敵人無力顧及和將來顧及也難周到的條件下,確定在現時廣泛地發展平原的遊擊戰爭,並建立臨時根據地的方針,在將來準備堅持小部隊的遊擊戰爭,至少堅持季候性的遊擊戰爭,並建立非固定的根據地的方針,是完全必要的。     

    依據河湖港汊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根據地的可能性,客觀上說來是較之平原地帶為大,僅次於山嶽地帶一等。歷史上所謂“海盜”和“水寇”,曾演過無數的武劇,紅軍時代的洪湖遊擊戰爭支持了數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帶能夠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根據地的證據。不過,各個抗日黨派和抗日人民,至今尚少注意這一方面。雖然主觀條件還不具備,然而無疑地是應該注意和應該進行的。江北的洪澤湖地帶、江南的太湖地帶和沿江沿海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的港汊地帶,都應該好好地組織遊擊戰爭,並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據地,作為發展全國遊擊戰爭的一個方面。缺少了這一方面,無異供給敵人以水上交通的便利,是抗日戰爭戰略計畫的一個缺陷,應該及時地補足之。 

    第二節 遊擊區和根據地 

    在處於敵人後方作戰的遊擊戰爭面前,遊擊區和根據地是有區別的。在四圍已被敵占但中間未被敵占或雖占而已經恢復的地區,例如五臺山地區(即晉察冀邊區)的某些縣,太行山地區和泰山地區也有這種情形,這些都是現成的根據地,遊擊隊據之以發展遊擊戰爭是很方便的。但在這些根據地的其他地方則不然,例如五臺山地區的東部北部——即冀西察南的某些部分和保定以東滄州以西的許多地方,在那裏,遊擊戰爭在開始時期還不能完全佔領該地,只能經常去遊擊,遊擊隊到時屬於遊擊隊,遊擊隊走了又屬於偽政權,這樣的地區就還不是遊擊戰爭的根據地,而是所謂遊擊區。這種遊擊區,經過遊擊戰爭的必要過程,消滅或打敗了許多敵人,摧毀了偽政權,發動了民眾的積極性,組織了民眾的抗日團體,發展了民眾武裝,建立了抗日政權,遊擊區就轉化成了根據地。將這些根據地,增加到原有的根據地裏面去,就叫做發展了根據地。     

    有些地方的遊擊戰爭,全部活動地區開始都是遊擊區,例如冀東的遊擊戰爭。那裏已有長期的偽政權,當地起義的民眾武裝和從五臺山派去的遊擊支隊,整個活動地區開始都是遊擊區。它們在開始活動時,只能在此區中選擇好的地點作為臨時的後方,或叫做臨時根據地。要待消滅敵人和發動民眾的工作開展了之後,才能把遊擊區狀態消滅,變為比較穩固的根據地。 

    由此可知,從遊擊區到根據地,是一個艱難締造的過程,依消滅敵人和發動民眾的程度如何而定其是否已從遊擊區過渡到了根據地的階段。 

    有許多地區,將是長期地處於遊擊區狀態的。在那裏,敵人極力控制,但不能建立穩固的偽政權,遊擊戰爭也極力發展,但無法達到建立抗日政權的目的,例如敵人佔領的鐵路線、大城市的附近地區和某些平原地區。 

    至於敵人有強大力量控制著的大城市、火車站和某些平原地帶,遊擊戰爭只能接近其附近,而不能侵入其裏面,那裏有比較穩固的偽政權,這又是一種情形。  

    由於我之領導錯誤或敵之強大壓力的結果,可以使上述的情形發生相反的變化,即根據地化為遊擊區,遊擊區化為敵之比較穩固的佔領地。這種情形是可能發生的,值得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特別警戒。 

    所以,在整個敵占地區,經過遊擊戰爭和敵我雙方鬥爭的結果,可以變為三種情況的地方:第一種是被我方遊擊部隊和我方政權掌握著的抗日根據地;第二種是被日本帝國主義和偽政權掌握著的被佔領地;第三種是雙方爭奪的中間地帶,即所謂遊擊區。遊擊戰爭領導者的責任,在於極力擴大第一、第三兩種地區,而極力縮小第二種地區。這就是遊擊戰爭的戰略任務。 

    第三節 建立根據地的條件 

    建立根據地的基本條件,是要有一個抗日的武裝部隊,並使用這個部隊去戰勝敵人,發動民眾。所以建立根據地問題,首先就是武裝部隊問題。從事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必須用全副精力去建立一支以至多支的遊擊部隊,並使之從鬥爭中逐漸地發展為遊擊兵團,以至發展成為正規部隊和正規兵團。建立武裝部隊是建立根據地的最基本一環,沒有這個東西,或有了而無力量,一切問題都無從說起。這是第一個條件。 

    和建立根據地不能分離的第二個條件,就是使用武裝部隊並配合民眾去戰勝敵人。凡是被敵人控制的地方,那是敵人的根據地,不是遊擊戰爭的根據地;要把敵人的根據地變為遊擊戰爭的根據地,非戰勝敵人無從實現,這是自明之理。就是遊擊戰爭控制的地方,如果不粉碎敵人的進攻,不戰勝敵人,自己控制的地方就要變成敵人控制的地方,也無從建立根據地。 

    和建立根據地不可分離的第三個條件,就是用一切力量,包括武裝部隊的力量在內,去發動民眾的抗日鬥爭。要從這種鬥爭中去武裝人民,即組織自衛軍和遊擊隊。要從這種鬥爭中去組織民眾團體;無論是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兒童、商人、自由職業者,都要依據他們的政治覺悟和鬥爭情緒提高的程度,將其組織在各種必要的抗日團體之內,並逐漸地發展這些團體。民眾如沒有組織,是不能表現其抗日力量的。要從這種鬥爭中去肅清公開的或隱藏的漢奸勢力;要做到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眾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從這種鬥爭中去發動民眾建立或鞏固當地的抗日政權。原來有中國政權未被敵人破壞的,則在廣大民眾擁護的基礎之上去改造它和鞏固它;原來的中國政權已被敵人破壞了的,則在廣大民眾努力的基礎之上去恢復它。這個政權是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它應該團結一切人民的力量,向唯一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漢奸反動派作鬥爭。     

    一切遊擊戰爭的根據地,只有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裝部隊、戰勝了敵人、發動了民眾這三個基本的條件逐漸地具備之後,才能真正地建立起來。 

    此外,還須指出的是地理和經濟的條件。地理條件的問題,在說“幾種根據地”時已經指出了三種不同的情形,這裏只說主要的要求,即地區的廣大。處在四面或三面被敵包圍的中間,要建立長期支持的根據地,山地當然是最好的條件,但主要是須有遊擊隊迴旋的餘地,即廣大地區。有了廣大地區這個條件,就是在平原也是能夠發展和支持遊擊戰爭的,河湖港汊更不待說。這個條件已因中國領土廣大和敵人兵力不足,一般地提供於中國的遊擊戰爭了。從遊擊戰爭的可能性說來,它是一個重要的甚至是第一個重要的條件;在小國如比利時等,因沒有這個條件,遊擊戰爭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沒有。但在中國,這個條件已不是什麼待爭取的條件和待解決的問題,而是自然具備只待人去利用的東西。    經濟條件的性質,從其自然性一方面看來,也和地理條件相同。因為現在並不討論在沙漠裏建立根據地,沙漠裏也沒有什麼敵人,討論的是在敵人後方建立根據地,而一切敵人能到之處,當然早就有了中國人,也早就有了吃飯的經濟基礎,故在建立根據地問題上,不發生選擇經濟條件的問題。一切有中國人又有敵人的地方,不問其經濟條件如何,都應盡可能地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永久的或臨時的根據地。但從其政治性一方面看來則不然,這裏的問題是存在的,這就是經濟政策的問題,這一點對於建立根據地是帶著嚴重性的。遊擊戰爭根據地的經濟政策,必須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原則,即合理負擔和保護商業,當地政權和遊擊隊決不能破壞這種原則,否則將影響于根據地的建立和遊擊戰爭的支持。合理負擔即實行“有錢者出錢”,但農民亦須供給一定限度的糧食與遊擊隊。保護商業應表現於遊擊隊的嚴格的紀律上面;除了有真憑實據的漢奸之外,決不准亂沒收一家商店。這是困難的事,但這是必須執行的確定的政策。第四節 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  

    為了把侵入中國的敵人圍困在少數的據點,即大城市和交通幹線之內,各個根據地上的遊擊戰爭必須極力向其根據地的四周發展,迫近一切敵人的據點,威脅其生存,動搖其軍心,同時即發展了遊擊戰爭的根據地,這是十分必要的。這裏,要反對遊擊戰爭中的保守主義。保守主義不論是由於貪圖安逸而發生的,或由於對敵人力量的過高估計而發生的,均將給予抗日戰爭以損失,對於遊擊戰爭及其根據地的本身也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不可忘記根據地的鞏固,而其主要的工作是發動和組織民眾,以及遊擊部隊和地方武裝的訓練。這種鞏固,是支持長期戰爭所必需,也是向前發展所必需的,不鞏固就不能有力地向前發展。只知道發展忘記了鞏固的遊擊戰爭,經不起敵人的進攻,結果不但喪失了發展,且有危及根據地本身之虞。正確的方針是鞏固地向前發展,這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好辦法。只要是長期戰爭,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的問題,是每個遊擊隊經常發生的問題。具體解決時應依照情況去決定。某一時期,把重心放在發展方面,這就是推廣遊擊區、擴大遊擊隊的工作。另一時期,則把重心放在鞏固方面,這就是組織民眾、訓練部隊的工作。因為二者的性質不同,軍事部署和工作執行隨之而不同,必須依情況分時期有所側重,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第五節 敵我之間的幾種包圍 

    從整個抗日戰爭看來,由於敵之戰略進攻和外線作戰,我處戰略防禦和內線作戰地位,無疑我是處在敵之戰略包圍中。這是敵對於我的第一種包圍。由於我以數量上優勢的兵力,對於從外線分數路向我前進之敵採取戰役和戰鬥的進攻和外線作戰的方針,就使各個分進之敵的每一個處於我之包圍中。這是我對於敵的第一種包圍。再從敵後遊擊戰爭的根據地看來,每一孤立的根據地都處於敵之四面或三面包圍中,前者例如五臺山地區,後者例如晉西北地方。這是敵對於我的第二種包圍。但若將各個根據地聯繫起來看,並將各個遊擊戰爭根據地和正規軍的戰線聯繫起來看,我又把許多敵人都包圍起來。例如在山西,我已三面包圍了同蒲路(路之東西兩側及南端),四面包圍了太原城;在河北、山東等省,亦有許多這樣的包圍。這是我對於敵的第二種包圍。由是敵我各有加于對方的兩種包圍,大體上好似下圍棋一樣,敵對於我我對於敵之戰役和戰鬥的作戰好似吃子,敵之據點和我之遊擊根據地則好似做眼。在這個“做眼”的問題上,表示了敵後遊擊戰爭根據地之戰略作用的重大性。這個問題,提在抗日戰爭面前,就是一方面在全國軍事當局,又一方面在各地的遊擊戰爭領導者,均須把在敵後發展遊擊戰爭和在一切可能地方建立根據地的任務,放在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把它作為戰略任務執行起來。如果我們能在外交上建立太平洋反日陣線,把中國作為一個戰略單位,又把蘇聯及其他可能的國家也各作為一個戰略單位,我們就比敵人多了一個包圍,形成了一個太平洋的外線作戰,可以圍剿法西斯日本。這一點在今天當然還沒有實際意義,但不是沒有這種前途的。 

    第七章 遊擊戰爭的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 

    遊擊戰爭戰略問題的第四個問題,是遊擊戰爭的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的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裏所述的進攻戰方針在抗日遊擊戰爭處於防禦姿勢和處於進攻姿勢中如何具體地應用的問題。 

    在全國的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正確地說,戰略反攻)中間,每一遊擊戰爭的根據地上面及其周圍,也有其小規模的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前者是敵取攻勢我取守勢時的戰略形勢和戰略方針,後者是敵取守勢我取攻勢時的戰略形勢和戰略方針。 

    第一節 遊擊戰爭的戰略防禦  

    在遊擊戰爭已經起來並有相當的發展之後,特別是在敵人停止了對我全國的戰略進攻、採取保守其佔領地的方針的時候,敵人向遊擊戰爭根據地的進攻是必然的。對於這種必然性的認識是必要的,否則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全無準備,一旦遇到敵人嚴重地進攻的形勢,必至驚惶失措,被敵擊破。 

    敵人為達到消滅遊擊戰爭及其根據地之目的,常會採取圍攻的辦法,例如五臺山地區就已有了四五次的所謂“討伐”,每次配置三路、四路以至六、七路的兵力,同時有計劃地前進。遊擊戰爭發展的規模越大,其根據地所處的位置越重要,威脅敵人的戰略基地和交通要道越大,敵人對於遊擊戰爭及其根據地的進攻也將會越厲害。所以,凡屬敵人進攻遊擊戰爭越厲害之處,就證明那裏的遊擊戰爭越有成績,對於正規戰爭的配合也就越有作用。 

    在敵人數路圍攻的情況之下,遊擊戰爭的方針是打破這種圍攻,採取反圍攻的形態。在敵數路前進,但每路只有一個或大或小的部隊,沒有後續部隊,不能沿途配置兵力、構築堡壘、修築汽車路的情況之下,這種圍攻是容易打破的。這時,敵是進攻和外線作戰,我是防禦和內線作戰。我之部署應是以次要兵力鉗制敵之數路,而以主要兵力對付敵之一路,採取戰役和戰鬥的襲擊戰法(主要的是埋伏戰),於敵行動中打擊之。敵人雖強,經過多次的襲擊,也就削弱下來,往往中途撤退,此時遊擊隊又可于追擊敵人時繼續襲擊,再行削弱他。當敵人還沒有停止進攻或實行退卻之時,總是佔據根據地內的縣城或市鎮,我便應包圍這種縣城或市鎮,斷絕其糧食來源和交通聯絡,等到敵人無法支持向後退走時,我便乘機追擊之。一路打破之後,又轉移兵力去打破敵之另一路,這樣各個地擊破敵之圍攻。     

    在一個大的根據地內,例如五臺山地區,是在一個“軍區”之內分為四五個或更多的“軍分區”的,每一軍分區都有獨立作戰的武裝部隊。在上述作戰方法之下,往往同時地或先後地打破了敵人的進攻。 

    在反圍攻的作戰計畫中,我之主力一般是位於內線的。但在兵力優裕的條件下,使用次要力量(例如縣和區的遊擊隊,以至從主力中分出一部分)於外線,在那裏破壞敵之交通,鉗制敵之增援部隊,是必要的。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裏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撤退出去打我主力;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 

    在反圍攻的作戰中,地方人民的抗日自衛軍和一切民眾組織,應全體動員起來參加戰爭,用各種方法幫助我軍,反對敵人。在反對敵人的工作中,地方戒嚴和可能程度的堅壁清野兩事是重要的。前者為了鎮壓漢奸,並使敵人得不到消息;後者為了協助作戰(堅壁),並使敵人得不到糧食(清野)。這裏所說的清野,是指糧食成熟時早日收割的意思。 

    敵人退卻時往往將所踞城市中的房屋和所經道路上的村莊放火燒毀,目的在給予遊擊戰爭根據地以破壞,但同時就使得敵人第二次進攻時沒有房子住和沒有飯吃,害了他們自己。這就是所謂在一件事情上面包含著兩種互相矛盾的意義的具體例證之一。 

    不是在幾經反圍攻之後業已證明在那裏無法打破嚴重的圍攻時,遊擊戰爭的領導者不應企圖放棄那個根據地而跑到別的根據地去。在這裏,應注意防止悲觀情緒的發生。只要領導上不犯原則錯誤,一般的山嶽地帶,總是能夠打破圍攻和堅持根據地的。只有平原地帶,如果在嚴重的圍攻之下,就應根據具體情勢,考慮下面的問題:留著許多小的遊擊部隊在當地分散活動,而將大的遊擊兵團暫時地轉移到山地裏去,等到敵人主力移動他去,我又再往那裏活動。     

    由於中國地區廣大、敵人兵力不足的矛盾情況,敵人是一般地不能採取中國內戰時國民黨的堡壘主義的。但是我們應該估計到在某些特別威脅敵人要害的遊擊根據地中,敵人有可能採取相當程度的堡壘主義,要準備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仍然堅持那裏的遊擊戰爭。毫無疑義的,根據在內戰時還能堅持遊擊戰爭的經驗,在民族戰爭中當然更能夠堅持。因為即使在兵力對比上,在某些根據地中,敵能使用不但在品質上而且在數量上極端優勢的兵力,但是敵我民族矛盾無法解決,敵之指揮弱點無可避免。我之勝利,就建立在深入的民眾工作和靈活的作戰方法之上。第二節 遊擊戰爭的戰略進攻 

    在已將敵之進攻打破,敵之新的進攻尚未到來的時候,是敵取戰略守勢我取戰略攻勢的時候。  

    這種時候,我之作戰方針,不在於攻擊不可必勝的、固守著防禦陣地的敵人;而在於有計劃地在一定地區內消滅和驅逐為遊擊隊力能勝任的小敵和漢奸武裝,擴大我之佔領地區,發動民眾的抗日鬥爭,補充並訓練部隊,組織新的遊擊隊。在這些任務做得有了些眉目之後,如果敵人還在守勢之中,就可以進一步擴大我之新佔領地區,攻擊那些敵力薄弱的城市和交通線,依其情況而長久地或暫時地佔領之。所有這些,都是戰略進攻的任務,目的在於乘著敵取守勢之時,有效地發展自己的軍事的和民眾的力量,有效地縮小敵人的力量,並準備敵人再度向我進攻時又能有計劃地和有力地打破之。    

    部隊的休息和訓練是必要的,敵取守勢時是我最好的休息和訓練的時機。不是一事不做專門關起門來休息和訓練,而是在擴大佔領地,消滅小敵,發動民眾的工作中,爭取時間達到休息和訓練的目的。解決給養被服等困難問題,也往往在這個時候。 

    大規模地破壞敵之交通線,妨礙敵之運輸,直接幫助正規軍的戰役作戰,也在這個時候。 

    這時,整個的遊擊根據地、遊擊區和遊擊部隊,都是興高采烈的時候,被敵摧殘的地區也逐漸整理,恢復元氣。敵占地區內的民眾亦十分高興,到處都傳播遊擊隊的聲威。敵人及其走狗漢奸的內部,則一方面發展著恐慌情緒和分化作用,一方面又增加著對於遊擊隊和根據地的仇恨,加緊地準備著對付遊擊戰爭。因此,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不可在自己的戰略進攻中得意忘形,輕視敵人,忘記了團結內部、鞏固根據地和鞏固部隊的工作。在這種時候,須善於觀看敵人的風色,看其是否又有向我進攻的朕兆,以便一遇進攻,就能適當地結束我之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再從戰略防禦中粉碎敵人的進攻。 

    第八章 向運動戰發展 

    抗日遊擊戰爭戰略問題的第五個問題,是向運動戰發展的問題,其必要和可能,也是由於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而來的。如果中國能迅速地戰勝日寇,並迅速地收復失地,沒有什麼持久戰,也不是什麼殘酷的戰爭,那末,遊擊戰向運動戰發展的必要就不存在。然而情形是相反的,戰爭是長期而且殘酷,遊擊戰只有向運動戰發展才能適應這樣的戰爭。戰爭既是長期的和殘酷的,就能夠使遊擊隊受到必要的鍛煉,逐漸地變成正規的部隊,因而其作戰方式也將逐漸地正規化,遊擊戰就變成運動戰了。遊擊戰爭的領導者們必須明確地認識這種必要性和可能性,才能堅持向運動戰發展的方針,並有計劃地執行之。    現在許多地方的遊擊戰爭,例如五臺山等處,是由正規軍派出強大的支隊去發展的。那裏的作戰雖然一般是遊擊戰,但開始即包含了運動戰的成分。隨著戰爭的持久,這種成分將逐漸地增加。這是今天抗日遊擊戰爭的長處,不但使遊擊戰爭迅速地發展,並且使之迅速地提高,較之東三省的遊擊戰爭,條件優越得多了。 

    由執行遊擊戰的遊擊部隊化為執行運動戰的正規部隊,須具備數量擴大和品質提高兩個條件。前者除直接動員人民加入部隊外,可採取集中小部隊的辦法;後者則依靠戰爭中的鍛煉和提高武器的品質。 

    集中小部隊,一方面,須防止只顧地方利益因而妨礙集中的地方主義;另一方面,也須防止不顧地方利益的單純軍事主義。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34&aid=159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