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歸僑彭嘉衡,是抗戰期間駐湖南芷江空軍基地“飛虎隊”飛行員。他多次出生入死,駕機轟炸侵華日軍軍事目標,取得了驕人戰績,自己的戰機也被日軍打了20多個彈孔。
回國抗日彭嘉衡
1920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祖籍廣東興寧。1944年初,彭嘉衡等10餘名來自中國的飛行學員,結束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鹿克高級飛行學校一年多的全面培訓和作戰訓練,從美國洛杉磯出發,踏上了抗日報國的征程。
彭嘉衡一行搭乘一艘6000噸級貨船回國,船上還裝載了4架P38戰鬥機。爲了安全,輪船繞道南太平洋,經新西蘭、澳大利亞、斯里蘭卡到達印度東部的加烏格達;又從加烏格達轉乘飛機經昆明、重慶,最後到達當時中國最大的空軍基地、美國空軍稱之爲“萬能之王”的湖南芷江機場。此時已是6月底,從洛杉磯到芷江,萬里路程走了近半年時間。
1943年至1945年,美國援華空軍駐芷江團以上軍事機構多達15個,駐軍最多時達到6000餘人,戰鬥部隊包括一個混合大隊、一個轟炸機大隊、兩個戰鬥機大隊。彭嘉衡到達芷江後,被分配到中美空軍混合團戰鬥機大隊(又稱空軍五大隊),該大隊轄4個中隊,每個中隊4個分隊,一個分隊6架飛機。他們和美國飛行員混合編入中隊。
激戰長空
在芷江一年多時間,彭嘉衡先後駕駛P40和P51戰鬥機,執行偵察、掃射、護航、空中格鬥等戰鬥任務64次,先後獲得美國空軍“優異飛行十字勳章”以及“航空獎章”。中國空軍也授予彭嘉衡兩枚飛行獎章。
採訪中,彭嘉衡向筆者講述了他最難忘的3次戰鬥:
1945年春節後的一天,彭嘉衡隨五大隊10多架P40戰鬥機,出擊長沙日軍汽油庫、運輸車、運輸船等軍事目標。在執行任務中,他親眼目睹一名中國飛行員的飛機中彈後搖晃著向基地飛去,其他飛機都已全部返航,這名飛行員卻永遠失蹤了。彭嘉衡說這次戰鬥是令他最難過的一次。
同年3月的一天,彭嘉衡和空軍五大隊10多架P51戰鬥機奉命前往南京執行任務。沿長江飛行到達南京後,分別對南京的明故宮機場、教場機場進行攻擊,前後不到20分鐘,就摧毀了15架日機,彭嘉衡及戰友迅速安全返航,無一損失。彭嘉衡說,這次戰鬥是他參加空戰中最痛快的一次。
彭嘉衡參加的最驚險的一次戰鬥是在1945年4月初,他接到轟炸武漢江面日艦的命令,當他把機上懸挂的炸彈全部投向日艦的同時,也被日本軍艦上的防空炮火擊中。彭嘉衡駕駛受傷的戰機艱難返航,到達芷江機場後,戰友們數了數彈孔告知,他駕駛的P51戰機機尾被日軍打了20多個彈孔。
見證勝利
彭嘉衡說,他在參加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最後一戰——芷江保衛戰(又稱湘西會戰)後,激烈的戰事基本結束了。1945年8月15日,在一個簡陋的兵營俱樂部裏,上司告訴大家,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了,頓時,飛行員、技師、地勤人員大家相互擁抱,叫呀、唱呀、跳呀,盡情地狂歡。他們還請來攝影師拍照紀念,留下了許多見證抗日戰爭勝利的珍貴歷史照片。
筆者在北京首都機場燕翔西裏彭嘉衡家中採訪時,年已85歲高齡的彭嘉衡老人聽說,今年9月6日湖南芷江將舉辦第二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將有100名海內外飛虎隊老戰士聚集芷江、再敘友誼時,彭老異常激動,當即要求參加這一和平盛會。他還將珍藏了60年的當年飛虎隊員配備的飯盒、水壺、軍褲等,無償捐贈給芷江即將竣工的飛虎隊紀念館。
安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