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諺語說:嬰兒一眠大一寸。嬰幼兒的生理特性與大人很不同,中醫兒科很多理論都在闡述嬰幼兒的特殊生理現象,如純陽學說、稚陰稚陽學說、三有餘四不足學說、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學說等,小兒變蒸更是探討嬰幼兒快速生長發展的理論學說。
西晉—醫學家王叔和
變蒸,首見於王叔和的《脈經.評小兒雜病證第九》「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者,脈亂不苦也。」變蒸是指小兒在兩歲以內,由於生長發育旺盛,其血脈、筋骨、臟腑、氣血、神志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變化,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時間就一定有變化,並且還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發熱、煩吵、出汗等,但無病態,是一種小兒的生長發育階段性的生理現象。
明代—兒科專家萬全
萬全所著《幼科發揮》形容變蒸時說道:「變蒸非病也,乃兒長生之次第也。兒生之後,凡三十二日一變,變則發熱,昏睡不乳。非病也,恐人不知,誤疑為熱而汗下之。誅罰無過,名曰大惑。或誤以變蒸得於胎病中者。」小孩三十二日一變,有時無故體熱,睡眠時間拉長,在中醫來看為正常現象,是生長發育的一種徵象,若此時給予退燒解熱藥,反會蘄傷小兒幼體,造成反效果。
宋代—兒科聖手錢乙
錢乙以臟腑經絡的發展來描述變蒸,他的著作《小兒藥證直訣.變蒸》中指出:「一變生腎志,二變生心喜,三變生肝哭,四變生肺聲,九變生脾智,十變後六十四日手能持物足能行立。」「一變生腎、二變生膀胱、三變生心、四變生小腸、五變生肝、六變生膽、七變生肺、八變生大腸、九變生脾、十變生胃,並同時以《周易》來說明變蒸日其臟府的發展;以「第一天生水,第二生火」為序,腎屬水,在數為一,故先變,水為精為瞳神,兩個月大時很容易隨著物體或人的活動而轉動頭及眼睛;心屬火,在數為二,其志為喜,故四個月後小兒可以被逗笑;肝屬木,其數為三,在體為筋,故一百九十二日,正當半歲時可坐;肺屬金,其數四,肺為發聲之器,故二百二十四日後咿啞習語;脾屬土,其數五,土之精為肉,脾主四肢,故三百二十四日後可站立行走。包絡與三焦相配,故週歲後,上中下三焦、五臟六腑形神初俱,可坐立行走,嘻笑言語。
唐代—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也描述了醫幼兒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千金要方.少小嬰孺方》云:「凡生後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應知人;百日任脈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髕骨成,能獨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表示小兒運動發育有自上而下,由近到遠,從不協調到協調,先正向後反向動作的規律。
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精神與肢體是同時發育,兩者是同步的。如《千金要方》指出:「變者變其情智,發其聰明;蒸者蒸其血脈,長其百骸。」《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七》亦指出:「小兒變者變其情態,蒸者蒸其血脈。」說明「變」主要指精神發育,「蒸」主要指形體發育,兩者是「變且蒸」。@◇
——摘編自《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