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寒現身總統府 馬:久仰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12.05.04 11:03 am
被譽為中國大陸「80後」代表作家韓寒首度訪台,昨天下午隨一個大陸訪問團至總統府拜會馬英九總統;首次見到韓寒,馬總統連呼「久仰」,韓寒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氣氛熱絡融洽。
1982年出生的韓寒,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於2000年出版,2009年獲選為「改革開放卅年最具影響力的三百本書」之一,也是80後世代唯一入選作品。韓寒勤於發表網評,引起熱烈討論,曾被「天下雜誌」稱為上海「地下市長」,對大陸社會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了韓寒,昨天低調拜會馬總統的還包括知名經濟學家、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知名投資家、博客薛蠻子。許小年向以「敢言」著稱,常對時政「放砲」,被稱為是大陸最死硬的改革開放派代表。薛蠻子曾訪台,盛讚台灣民主,還引起網路論戰。
總統府對這場閉門會議三緘其口。據了解,超過半小時的會面中,馬總統與十多位大陸「海歸派」學者及企業家話題不設限,對大陸民主、維權等議題都坦率交換意見。馬總統表示,經過四年努力,兩岸已大致獲得和平繁榮,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繼續協商;若能本著和平、理性、互惠態度,「我相信兩岸關係可以更好」。
馬總統提及大陸網路發達和進步的情況,並以今年一月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為例,強調這是大陸民眾第一次能透過網路看到台灣選舉過程,與前幾次只能在電視上看到開票結果相較,「這是一個進步」,讓大陸民眾看到西方發展的民主制度,也能在華人土壤中生根發揚。
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說,經過馬總統四年執政,有百分之八十的大陸網民對台灣的看法比以前更好;從投資界角度來說,兩岸三地合作具有高度價值,香港的金融地位與大陸的市場和創投者,再加上台灣的創意和國際化人才,絕對可以結合成具國際潛力的世界級高科技公司。
※延伸閱讀:
誰是韓寒?
文/張鐵志
這一年的中國,是屬於二十八歲的韓寒。
今年,他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而就在這本書出版的七月,他主編的文藝雜誌《獨唱團》第一期正在中國狂銷,幾天内就賣完第一批五十萬本。且與其他暢銷八零作家郭敬明、張悅然主編的青春華美雜誌不同,這是一本人文色彩濃厚的文藝雜誌。
韓寒當然不是今年才火起來。去年,他就被許多雜誌選為風雲人物,稱他為「公民韓寒」。
甚至十年前,他於十八歲出版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熱賣、並於高中輟學,就引發所謂的「韓寒現象」。而後,他成為中國的文壇叛逆少年、明星作家以及八零後作家的代表,他長相俊美並且是職業賽車選手。《三重門》至今累計銷售200萬册,後來持續出版的多部小說也都是排行榜第一名,包括2009年這本「他的國」。
韓寒多次發表引起巨大文壇爭論的言論。2006年,開始博客(部落格)寫作,評論社會各種現象。文章的點擊量常常過百萬。到今年初,韓寒主博客的累計訪問量已經達到了3.46億次,成為了中國點擊量最大的博客。現在,他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公共意見領袖,一個敢於說真話的「公民」典範。
韓寒為什麼有這麼大影響力?
首先當然是他嘻笑怒罵與尖酸諷刺的語言,符合年輕人與網路世代的風格。然而,在這些戲謔語言背後的他並不是一個虛無主義者,而是有一套基本價值:他質疑官方和主流媒體的謊言,挑戰權威,並且同情悲憫底層人民。
例如他採用鮮明的反諷說:
「我真的願望政府可以忘記GDP的榮耀,讓出一個點,在開會的時候少說一點排比句,多分一杯羹給大家,讓他們少一點生活壓力,庇護他們,罩著他們,讓他們有點尊嚴。你要是把這樣好的人民給餓死了病死了窮死了逼死了毒死了吃死了氣死了冤死了喝水喝死了睡覺睡死了,你去哪里找比他們更老實的人民呢。」
因此,他被許多人認為是「國王的新衣」中說真話的小孩。在這個被荒誕與虛偽支配的當代中國,他說出了人們心中的話。這些語言或許無甚高論,大都是常識。但常識,尤其是關於公民與國家之間關係的常識,正是穿破這些謊言的利劍。尤其當其他成名作家在享受體制給予的各種好處,而喪失了作家的批判角色時,韓寒年輕的筆顯得如此稀有,而《獨唱團》更是他進一步集結力量,進入公共領域,也因此讓官方很緊張。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和九十年代,是思想啟蒙的年代,學院知識份子扮演了重要角色。現在,學院派的啟蒙角色似乎逐漸退位。因為中國公民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只是國家依然壓迫,政治依然荒謬,所以關鍵是起而對抗爭取權利,或者至少戳破官方謊言。哈維爾說,在後極權體制下,無權力者的權力就是「活在真實中」(Living in Truth)。韓寒固然不是一個積極的反抗者,或者具有堅強道德勇氣的異議 者如劉曉波,但他確實是去實踐了作為無權力者的武器:在既有體制內說出真話,並讓更多年輕人知道「活在真實中」是可能的。
韓寒聰明可愛卻不犬儒幼稚,掌握商業力量卻不成為其奴隸,深知明星之道卻不會被名利衝昏頭,批判政治卻懂得掌握邊界。這才是他掀起熱潮的原因。
對於時代雜誌選他為影響世界的百人,他放下了戲謔,而增添了深沈的無力感與悲劇感。他說,自己並沒有影響力,因為「在中國,影響力往往就是權力,那些翻雲覆雨手,那些讓你死,讓你活,讓你不死不活的人,他們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我們只是站在這個舞臺上被燈光照著的小人物。但是這個劇場歸他們所有,他們可以隨時讓這個舞臺落下帷幕,熄滅燈光,切斷電閘,關門放狗,最後狗過天晴,一切都無跡可尋。我只是希望這些人,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影響力,而我們每一個舞臺上的人,甚至能有當年建造這個劇場的人,爭取把四面的高墻和燈泡都慢慢拆除,當陽光灑進來的時候,那種光明,將再也沒有人能摁滅。」
韓寒或許太客氣了。相對於這個時代的腐朽空洞,他青春無敵的誠實犀利,已經是灑進這座黑暗劇場的一道亮眼光線了。
全文網址: 認識韓寒 - 書市話題 - 漫遊書海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72586#ixzz1uHMTOf00
Power By udn.com
總統接見參加「共創兩岸和平紅利論壇」之大陸企業人士
公布日期 中華民國101年05月03日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參加「共創兩岸和平紅利論壇」之大陸企業人士一行,除歡迎訪賓來臺參加論壇,也說明政府改善兩岸關係後所創造出的「和平紅利」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上任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提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迄今已獲致和平繁榮的成果,例如四年來我與中國大陸已簽署了16項協議,不僅讓兩岸在「尊嚴、互惠、和平」的方式下推動交流合作,同時亦增加我參與國際活動的空間,形成兩岸關係與國際參與兩者間的良性循環。
總統指出,依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最新民調顯示,有86%的民眾支持廣義的維持兩岸現狀,71%支持兩岸制度化協商模式,而目前兩岸交流的速度也獲得多數民眾支持;雖然雙方尚存在一些歧見,但彼此都能以智慧、和平理性方式來解決爭端,令人欣慰。
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總統談到,目前已有大陸全修生來臺就讀,日前他與這些學生見面,瞭解其在臺生活狀況。另外,今年1月的正、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引起廣大的中國大陸民眾關注,並首度可透過網路觀看全部選舉過程及開票結果,這是一項進步的表現。
總統說,臺灣的民主制度日趨成熟,迄今已進行五次總統直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一部分,儘管仍有進步空間,但我們已在華人社會中走出重要一步,證明西方發展出的民主制度亦能在華人土壤中生根發芽,不愧對創建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在兩岸經貿交流方面,總統強調,「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簽署不僅促進臺灣經貿自由化,例如臺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表的2011年世界各國競爭力評比中,名列全球第6名,更讓我們有機會與紐西蘭、新加坡及日本等國家洽簽或簽訂經濟合作相關協議,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因此政府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努力、往前邁進。
總統表示,兩岸有許多議題仍須繼續協商,若雙方都能秉持「和平、理性、互惠」的態度來面對,相信對兩岸關係定有正面助益,也期盼訪賓此行能更深入認識臺灣,進一步促進彼此瞭解。
訪賓一行10餘人,由「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張顯耀也在座。 」
不錯韓寒是大陸知名的青年作家,擅長寫帶有叛逆性的文章,可是馬總統有必要經過如此安排的方式來接見他嗎?台灣不也有這類青年嗎?看來馬總統是沒什麼正事可幹了,太閒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