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9 01:35:30瀏覽3125|回應0|推薦12
台積電慶祝公司成立二十周年,請了全球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發表演說,談的竟然是醫療保健的議題,聽說張忠謀從去年開始對外宣傳這場重頭大戲,演講日當天,台積電公關人員說,來聽演講的外來聽眾,除了公司的合作夥伴外,有一半都是醫界群倫。
我自己也去聽了這場演說,而且為了這場演說,更在前一晚臨時抱佛腳,上網查了波特近年來對醫療保健的論述。
演說結束後,追問了幾位醫界代表,有的讚美波特說的好,也有人是皺著眉頭、或是笑而不答。波特自己顯然知道醫界的想法,在回答提問時說:「很多人對我的異議是,說的有理,但太難實現了。」
去年6月,波特出版了一本書「重新定位醫療保健(Redefining Health Care)」,這本書與其說是波特對醫療保健的最新觀點,倒不如說是他整理了美國近幾年對醫療體系的批評,再試圖去提供解決之道。
波特在書中指出,美國醫療照護已逐漸淪落,以降低成本為導向,爭取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這樣的體系,讓病人的健康價值不再受到重視。
其實不僅是波特,對於他所擔憂的問題,近年來已有相當多的批判作品充分提出,以去年為例,國內出版業也翻譯了「別讓醫院殺了你(Critical Condition)」一書,由兩位時代雜誌資深記者對美國醫療亂象做了相當深刻的調查採訪。
「別讓醫院殺了你」書中圍不斷辯證重點是:市場機制的核心目標,是藉由不同公司的競爭,以創造最大的利潤,但醫療保健的目標,應該是「賣得少」,而非「賣得多」,以減少看病次數、減少吃藥次數為目的才對。
換句話說,醫療保健這種攸關人類生命的服務,能否引用其他產業發展模式,以降低成本、連鎖複製,及效率化的管理方式來介入?已在美國引起一陣檢討。
除了「別讓醫院了你」之外,有關醫療保健的批判作品,還包括「藥廠黑幕(The Truth About the Drug Companies)」、「發明疾病的人(Die Krankheitserfinder)」、「無效的醫療(Heillose Medizin)」、以及更早的「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Prescription Games)」,這些作品批判的對象不是醫院、就是藥廠,或是醫院和藥廠的聯手勾結。
這幾本翻譯書籍的作者,有醫生,有記者,他們都是具備人道立場、關懷醫療保健的有志之士,書中內容質疑醫院、及藥廠,為了創造利潤而從事許多不當行為,其罪悪包括:創造莫須有的疾病、偽造虛假的醫學數據、重新包裝老藥,以掩飾新藥無法產出的困窘、或者搶了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成果,卻反以高價賣藥給納稅人。
我自己的看法是,幾本書中所指控,可能都是事實,發崛出這些事實,讓一般民眾對醫療這位莫測高深的體系,終於有了說不的權利,但是除了找出藥廠或醫院作悪的證據之外,這幾位作者似乎沒提出更有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人類是否等到有一天,藉由醫療的進步,讓病痛終至於無形?如果這個答案目前是無解的,那麼包括醫院或藥廠的存在,也不可能單純的拒絕市場管理,僅從人道關懷角度出發,變成百分之百的慈善機構。
以商學院教授的角色來探討醫療亂象,波特算是近年來相關專家中,少數較能從市場管理的角度,來解決醫療問題的一位。
依照波特的演講所強調的重點,各醫院的市場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但這種競爭,應該是以「創造病人的最大價值」為目的,或許很多醫師在進入醫學院第一天就知道這個道理,但現實的環境,讓不少醫院都忘掉了身為醫院的基本價值,反而成為唯利是圖的機構。
在做法上,波特建議,應該讓醫療系統彼此進行橫向整合,包括以整合性治療替代分科治療,或者以科技(如電子病歷網路化)來串連不同醫院的診療技術。
最後波特主張,像台灣這樣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已經相當難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民健保不應由健保局扮演唯一付費者的角色,他建議,台灣在醫院與健保局之間,應該有一個健康計劃的機構,可協助民眾監督及把關個人健康所需用掉的成本。
我曾就教一位醫界前輩,究竟波特的演講是否有理?所得到的答案是,波特的分析相當傑出,但是對於醫療照護這塊領域來說,在實現問題上仍有很多困難,波特的演講結語很謙虛:「希望這個議題討論只是一項開始。」我想他說的真是對極了。
不過,對於波特這位名聞全球的管理大師,在演講中似乎忽略了某一層面的考量,那就是醫療系統上下游能否整合的問題。
所謂上游 是指製藥、醫材產業,及背後的新科技發明,下游則包含了養生、保險、藥局通路等更貼消費者取向的服務,一位民眾的生命安全是否受到保護,絕對不僅是醫院這一層級的工作。
不過,上游衍生的難題,在於藥品及醫材的技術創新,被各企業之間的智財保護所限制;下游的問題,涉及繁瑣但又專業的角色分工,一旦都被醫院整合了,是否又會成為社會批判的另一托拉斯?
�X�B:醫療保健,麥可波特說出了多少? -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hsieh1698/947774#ixzz2A3pRyrTO
2007/05/31 01:34:15瀏覽2366|回應0|推薦9
透過觀光與醫療的結合,泰國,及新加坡近年來在觀光醫療市場已愈來愈發達,有為者亦若是,台灣近三年來也開始仿效兩個鄰國的做法,希望建立本土觀光醫療產業,能否成功?恐怕得先從台灣的觀光實力來推論。
宏仁企業集團為了推廣台灣醫療走向國際,前一陣子請來泰國曼谷醫院代表Kanwar Singh傳授觀光醫療產業經營之道,演講結束前,衛生署副署長陳再晉請教了一個問題:曼谷醫院推動觀光醫療產業,實際來自醫療的收入有多少?
這位曼谷醫院的代表回答是15%至20%,未來目標是提高到40%,也就是說,這家泰國最知名的國際級醫院,其收入來自觀光旅遊的比重佔了八成。
泰國是全世界著名的觀光盛地,每年進入泰國旅遊的歐美人士遠高於台灣,近年來泰國大力推廣觀光醫療產業,但依曼谷醫院的實例看,真正吸引外國人前往泰國消費的理由,觀光目的仍然遠高於醫療目的。
台灣和泰國有所不同,醫療的國際水準高於觀光,想要發展台灣醫療走向國際化,除了觀光資源之外,仍有其他選項,衛生署前一陣子邀集國際醫療保險公司來台,請各公司從成本的角度思考西方醫療服務外包的可行性,說服力就勝過與觀光的整合。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告訴我,台灣進行一次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健保費用,一次是20萬元,若對外國人收費再加上一倍到40萬元,費用也僅有泰國和新加坡的八折,如果和美國及英國比較呢?美國收費是180萬元,英國是150萬元,兩國的保險公司若願意幫他們的客戶出機票來台灣,絕對比在英美當地划算許多。
衛生署前年起先在屏東恆春展開試辦觀光醫療計劃,但是成效不彰,恆春附近的墾丁國家公園,已是發展相當成熟的風景名勝,依照每年進駐當地的遊客來算,有意順便試試醫療保健的觀光客並不多。
或許政府及各醫院可以換個想法,當韓國及泰國的醫學美容市場已殺紅眼時,台灣是否應避開這一塊,從高階醫療手術開始做起,這樣的國際患者和家屬來台灣,除了休養之外,大概沒有心情及體力再去觀光,不如將醫院的住宿環境導入飯店式管理,讓病人和家屬住得舒服就很好。
泰國在觀光醫療產業的成功,有其觀光資源先天上的優勢,台灣的優勢在高品質的醫療水準,搭配超低水平的收費,是否必要非從觀光入手,值得商榷。
�X�B:除了觀光,醫院國際化還有其他選項 -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hsieh1698/994379#ixzz2A3t3G2f2
2008/02/04 03:03:05瀏覽2901|回應1|推薦11
和同事一起走入宇智顧問公司董事長徐小波的辦公室,針對醫院國際化的問題採訪他的看法,徐小波為這場訪問定了一個標題「公立醫院法人化,私立醫院公司化」。
從私立醫院公司化開始談起,徐小波說,社會對醫院的期待,是扮演公益慈善團體的角色,但這並不意謂著,醫院必須被剝奪成為營利機構的權利。
他主張,醫院應該成為台灣知識型服務業的一環,既然被稱為服務業,醫院應該具備成為公司資格,可以籌資、可以分配股利,可以上市櫃,甚至可以到海外投資,或引進海外資金到台灣。
至於公立醫院法人化,也是要求公立醫院能比照公司般,以企業化管理來經營,透過財團(或行政)法人的規範,將純粹的公家機構改造得更有效率。
徐小波說,國內的醫院應該分層分級重新定位,讓公立、非營利醫院去照顧弱勢團體,並扮演傳染疾病預防機構;至於私立醫院,應該允許創造財富,以提供更多稅收給國家,進一步利用這些稅收照顧弱勢族群。
徐小波的這項主張,一般人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不少民眾心目中,醫院不就是一個賺錢的單位嗎?
徐小波提倡「醫院公司化」的觀念已有幾年,這個主張若真要付諸實現,肯定會有不少醫生、社福團體跳出來反彈,甚或在民間團體跳腳之前,衛生署內恐怕就有一大半具醫療專業的主管反對。
醫院和公司的差別,公司法第一章第一條規定,公司以營利為目的;相對的,醫療法第一條卻是,為促進醫療事業之健全發展,合理分布醫療資源,提高醫療品質,保障病人權益,增進國民健康;第二條則明說,本法所稱醫療機構,係供醫師執行醫療業務之機構。
兩套法律,兩個機構的存在目的完成不同,醫院和公司能不能混為一談?問題其實並不簡單。
如果你看過日劇「白色巨塔」,一定會對財前醫師有相當熟悉的感覺「沒錯,很多醫師很多都像他一樣既高傲,又市儈」。但實際上,不論是民眾的期待,或是醫學教育的宗旨,醫師應該更像里見醫師那樣「視病如親」才對。
大家對台塑集團長庚醫院耳熟能詳,社會上對長庚醫院的印象,一開始就是「很會賺錢的醫院」,而忘了它其實是「財團法人非營利醫院」。
不論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或其他財團老板徐旭東、林義守、吳東進,或首富郭台銘,他們絕對會告訴你,開醫院絕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如果要賺錢,並不需要開醫院。
這些企業老板講的都沒錯,開醫院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雖然他們都很想賺錢,私下也都賺到了錢,但衛生署並不允許醫院明目張膽以賺錢為目的。
老板們其實很想透過醫院,協助集團跨入醫療產業,不過醫療產業是以產業發展,市場開拓為目的,醫院的角色能提供多大貢獻?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經驗。
醫院必須成為慈善公益機構,而不以營利為目的,現實上最大的衝突就是健保制度,任何醫院和藥商之間交易利得,一不小心就會被視為該死的「藥價黑洞」。
秀傳醫院總裁黃明和講過一個例子,幾年前屏東有一家知名的人愛醫院,擴張速度太快,財務面臨困難,做為主管機關的衛生署,卻抱持著「只要不出人命,其餘我不管」的態度,醫院是否倒閉,完全不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醫院公司化的阻力相當大,連全世界最崇尚資本主義的美國也是如此。兩名時代雜誌記者寫的「別讓醫院殺了你」,就將醫院走向華爾街後,醫院為了降低成本,造成醫療品質面臨衝擊,書中做了相當深刻的批判。
近幾年醫療法修正通過,私立醫院達到一定規模,必須改制為社團法人,社團法人醫院財務報表必須公開,也必須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醫院成為社團法人化之後,成為一個半公司、半醫院的機構。
但也有看起來很莫名其妙的限制,譬如社團法人只開放外界以自然人身份成為社員,若有一家公司想投資醫院,社團法人完全無法提供這家法人股東進退場投資機制。
�X�B:醫院公司化的省思 -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hsieh1698/1594075#ixzz2A3xjb3pr
2008/04/22 02:53:59瀏覽2469|回應0|推薦16
我應該覺得榮幸,從事新聞工作,能近距離持續觀察「生技產業」,而非「生物科技」的發展,這兩者的差別,讓我見識了科學與企業的交集與矛盾。
一位朋友在研究機構當公關,他最常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把研究成果,轉換成記者能看得懂的新聞稿。
這位公關朋友抱怨,每回為了一則新聞稿,他須往來奔走於行政大樓與研究室之間,請發表成果的專家們用更簡單的方式再講解一次,最後經過雙方折衝協調後,新聞稿才正式對外發表。
公關朋友說:「如果不經重新翻譯,讓專家自己提供新聞稿的話,很可能整篇稿子只有兩行文字帶過,不然就要記者自己去找英文期刊來看。」
我自己的經歷,有一回訪問美國東岸的華裔教授,對於我的提問,他一板一眼的回答:「你能不能重新定義這個問題,究竟是要問A,還是問B,這兩者差別很大的,如果不能界定清楚,我很難回答你。」
這是我還是菜鳥記者時遇過的例子,當時我一時語塞,心虛的想落荒而逃,在這位教授看來,我連他領域的ABC問題都分不清,怎麼訪問他?
接著我遇到另一位來自加州的科學家,向我推薦這位科學家的,是一位創投界的朋友。
朋友告訴我,這位專家在美國化學領域有相當傑出的成就,但之前的經驗,讓我對頂尖學者的訪問相當畏懼,腦子裡浮現的,又是一位白髮蒼蒼,光定義問題就可以花一小時的老學究。
有一次,這位加州科學家回台開研討會,我硬著頭皮撥通電話到中研院宿舍,他願意和我閒談一番,見了面時我相當驚訝,這位外表黑瘦,年紀只有五十初頭的科學家不和我談科學,他跟我談的是生意經,談的是他的研究一旦應用到產業界,未來的市場有多大就有多大。
這位來自加州的科學家,後來和台灣的互動愈來愈頻繁,直到2006年當上了中研院的院長,他的名字叫翁啟惠。
有一年為了採訪專題,我特地到加州聖地牙哥走了一倘,聖地牙哥是美國生技產業重鎮,此行也到了翁啟惠任職的普利克研究院(Scripp Institute),及他和另一位創業家張念慈合辦的Optimer生技公司。
聽當地台僑描述,翁啟惠在聖地牙哥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當年史普利克研究院為了提振自身在美國化學領域的地位,重金將翁啟惠從其他大學禮聘而來,當時還被聖地牙哥視為年度大事。
坐在翁啟惠的辦公室裡,他用很簡單的幾句話介紹他最新研究重點,接著又提到他的研究已經在Optimer生技公司裡展開臨床試驗。
說實在的,對於翁啟惠的研究,縱使我之前已做了很多功課,當時聽他講起來還是很困惑,所幸他也看出我的困惑,講到市場進展時,我的興趣才逐漸高昂。
我問翁啟惠:「為何你的研究能符合商業的需求」?他相當不以為然的回答:「我的研究從不以服務商業為目的,是這些商業自己從我的研究中找到價值。」
後來幾次聽翁啟惠闡述他的觀念:研究應該以服務社會為目的;研究成果如何造福人群?科學家有責任幫忙產業界來解決問題。
翁啟惠的這些論點,對於他這樣的應用化學專家而言,應當是天經地義的吧?
但是我發現,不只是台灣,連生技產業最發達的美國,對於科學家和企業家之間身分差異,以及價值認同,並不如翁啟惠所想的那麼容易區隔,兩者之間的衝突也經常存在。
�X�B:當科學家遇到企業家(一) -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hsieh1698/1804433#ixzz2A40X6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