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水】(轉貼)大口喝等於沒喝?你不知道的八個喝水祕密
 瀏覽2,489|回應2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時雜誌
大口喝等於沒喝?你不知道的8個喝水祕密

2010.07.01 【文.李佳欣】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在缺水的狀態下,會出現大腦萎縮的狀態,而且失水愈多,腦部萎縮愈嚴重,甚至跟患病2個多月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一樣。還好,趕緊喝上兩杯水,大腦就會逐漸恢復原本的狀態。 身體缺水?聽起來像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如果喝的方法與時機錯了,就可能讓你身體缺水。而且水分不足時,身體不一定會用口渴的方式告訴你,而是不知不覺地從其他地方吸收水分。 想要讓身體隨時隨地不缺水,學習8個喝水法,不用花力氣花大錢,就能夠靠喝水養生。
1睡前喝水,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

這是真的。 血液中有七成是水分,身體缺水時,血液就會變得濃縮、黏稠、影響血流,身體就必須提高血壓、縮小血管。睡覺時,身體依然會因呼吸、排汗等排出水分,這7~8小時中卻無法適時喝水。哈佛大學的研究曾發現,早上6~9點是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中風的時刻。 不過,為了避免有些人半夜起床上廁所會影響睡眠,或老人家可能有跌倒的風險,所以除了腎結石的人外,只要睡前1~2小時有喝水,並且早上起床時立刻喝水,也可達到預防血管阻塞的效果。 泡溫泉或三溫暖前最好也先喝水,這些活動也會流很多汗,血液變濃綢又遇到高溫的環境時,會增加心血管的壓力。
2一起床就喝水 ,改善便秘

早上喝一杯水有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秘,若前一晚先把水擺在床頭,一坐起床立刻喝下去,效果加倍。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說,身體從躺著到坐起來時,腸子會因站立反射而開始蠕動,把握這個時候立刻再喝下一杯500cc左右的水,效果會更好。 常溫冷水比溫開水更能刺激腸子蠕動,但勿低於常溫,太冷的水反而會抑制腸子蠕動。 至於喝溫鹽水,醫生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加鹽有助排便。加上睡眠中身體已經消耗許多水分,所以喝鹽水反而會令人更加口乾,尤其早晨時血壓通常較高,血壓高的人最好還是喝溫開水就好。
3運動前先喝水,表現更亮眼

大多數人習慣運動完才喝水,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在運動前就先喝一杯水。 因為運動的目的是訓練肌肉並增加血液循環,當血液中水分充足,運動時血液流動才會更順暢,供應肌肉與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讓運動表現更好,不易疲累,也可避免中暑。
4喝酒時,也要多喝水

喝下啤酒時感到清涼暢快,別以為是在補充水份。酒精含有利尿的成分,喝酒後跑廁所,排出的都比喝下去的多,因為酒精成分已經悄悄地把你身體其他地方的水分帶走了。而且酒精會使血管擴張,體溫上升,也容易造成大腦跟身體缺水。 因此喝酒的同時,也別忘了同時補充水分,可以減少隔天起床後口渴、皮膚乾燥的情況,也有助減輕隔天的頭痛。 也不要把茶、咖啡、可樂算入每天所需的水分中。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以及含高量鉀或檸檬酸的果汁,都有利尿作用,會帶走身體多餘的水分,因此不能把這些飲料算入你所需要的水分中,最多只能減半計算。 早起的第一杯水,也別用果汁、牛奶、咖啡或奶茶取代。新店慈濟醫院腸胃科醫師王嘉齊說,果汁、牛奶算是食物,喝下去後腸胃就得開始消耗能量去消化這些脂肪與糖分了。而空腹喝茶與咖啡則易傷胃。
5焦躁疲憊時,喝杯水立即頭腦清醒

劉桂蘭中醫診所中醫師樂英如說,水具有穩定、滋潤、降火的功能。只要缺水,就會有燥與熱的表現。除了口渴,舌頭或嘴唇太鮮紅、乾燥、手心與腳掌發熱、乾咳、便秘等情況,都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表現。此外,眼睛或皮膚乾澀,也需要多補充水分。 突然感到沒來由的疲累、情緒焦慮、暴躁、或者大腦沈重且注意力無法集中時,也可能是缺水的表現,試著喝一杯水來恢復活力。老人家改變姿勢而產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暈眩時,也可能是缺水造成血液量不足所引起。 一天平均約要喝2000cc左右的水才夠,但應平均分配在一天當中補充,讓身體隨時都不缺水。也要依照活動量做調整,像是泡熱水澡、夏天長時間在外或待在冷氣房內,都要多補充1~2杯水。 樂英如提醒,有些人覺得水很難喝,是因為水分運送及消化的功能較差,只要喝完一杯水就覺得肚子脹、不舒服。所以,如果覺得喝水很不好喝,也可能是脾胃功能不佳的訊號,就要針對根本的問題就醫改善。
6天黑後才煮開水,水質最佳

江守山建議,最好晚上燒開水,水質會最佳,因為水管一整天已經被大量用水清洗乾淨了。早上起來若立刻燒開水,水質最不好,因為水管靜置一個晚上後,容易沈積各種髒物、雜質。 此外,用來消毒自來水的氯在接觸水中的有機物時,可能會產生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三鹵甲烷。所以當開水煮沸至100度時,要打開蓋子多煮3~5分鐘,以去除水中的三鹵甲烷。 但打開蓋子後,你別站在旁邊,並且要同時打開抽風機。因為三鹵甲烷揮發成氣體時吸入,比溶解在水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由於無法確定水管中是否含有過量的鉛,江守山提醒民眾可考慮加裝濾水器。
7大口喝水,等於沒喝,切記要小口喝

不管是不是大量流汗後,只要喝水時,都要小口小口地喝,因為一次灌下太多水時,腎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便會加速排尿的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地。 而且喝水喝太快,也容易引起脹氣。
8瓶裝水真的容易長細菌

網路上流傳,喝瓶裝水之後,瓶口過一天就會長出許多細菌,這個說法是真的,最好的方式,還是自己帶水壺。 王嘉齊說,只要是瓶裝的飲料,開罐後都很容易長細菌,儘量不要嘴巴貼著瓶口喝,且不要連續幾天都重複使用同一個瓶子。 也不要將瓶子放在車上日曬,使塑膠瓶內的化學物質溶入水中。 不過,即使是水壺,也要記得每天清洗吸管與瓶身,不鏽鋼的材質則比塑膠的好。 ▼胃腸不好的人,怎麼喝水? 最好的方式,是餐前半個小時喝水,這樣可使腸胃道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而餐後要等待2個半小時才喝水,避免水分稀釋胃液,不利消化。 尤其是胃灼熱、胃潰瘍的人,因為水可溶解胃中自然分泌的重碳酸鹽,成為胃酸通過胃壁黏膜的緩衝劑,水分不足時,胃酸的緩衝消失,胃酸就會侵蝕胃壁,造成胃灼熱。 ▼腎臟病患者怎麼喝水? 腎臟病患者、肝硬化合併腹水或者心臟衰竭的患者,因為腎臟無法正常代謝水分,因此需依照醫生指示限定每日喝水量。 遇到很渴的時候,可以用含冰塊的方式,緩解口渴的感覺,並同時控制水分攝取。而服藥則改在吃最後一口飯時,配一口湯一併服用,一般人用200cc的水吞藥,對腎臟病人來說可能多了些。 但除此之外,依然要注意尿量,當發現攝取水分兩天後,排尿量沒有跟著增加,且出現水腫、體重增加約2公斤、容易喘的情況,就要就醫。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25484
 回應文章
(轉貼)每天要喝八杯水?六個你常犯的營養迷思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天要喝8杯水?6個你常犯的營養迷思

每天要喝8杯水?6個你常犯的營養迷思

圖片來源:鄭佳玲

「每天一定要喝8杯水」、「綜合維他命有益健康」、「吃宵夜一定會發胖」…,專家的意見可能徹底改變這些你深信的健康原則。

每天要喝8杯水?

大多數人認為,每天喝8杯水(2000cc)有益健康。

但近幾年,國外有些報導提出不同意見。有專家指出,不一定每天必須喝足8杯水,喝太多水也會為身體帶來麻煩。

一向反對每天要喝足8杯水的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認為,喝水和攝取熱量一樣,「需要多少,就補充多少,」他更直指,目前根本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說,多喝水就能多排毒。而且,水喝太多,有電解質不平衡(鈉、鉀離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及C)容易流失等問題。

究竟太多、太少是指多少量?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恰當?

科學研究指出,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cc,所以才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cc左右的水分。

但,2000cc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應該把食物裡的水分一併算進去,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解釋。

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裡攝取到300~400cc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cc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cc開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算做好基本工。

不過,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濕度)、運動量、身體健康 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標準值。

「一天不能少於500cc,但也不要超過3000cc,」國泰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馮祥華建議。

不過,有些人的確需要多喝一點水,包括痛風、腎結石患者,保險的方法是遵照醫師建議。

綜合維他命有益健康?

不少營養專家提醒大家,維他命不是多吃多補,所以不要去吃單劑補充品,如維他命E、鈣片等,但每天可以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安全又實際。

不過,現在卻又有專家警告,連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都可能出問題。

因為,某些綜合維他命裡的維生素、礦物質劑量,高到超過了安全值,而且愈來愈多研究也指出,高劑量的維他命對健康及預防疾病沒好處,反而會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

例如,最近幾個國外大型研究指出,血液中維生素A濃度高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比較高。另外有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維生素A,會增加2倍的骨折風險。而且,我們攝取的維生素A會累積在體內,不像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C)能隨尿液排出體外。

根據衛生署訂定的「國人膳食營養素上限攝取量」,及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安全攝取上限」(UL),成人每天維生素A的攝取量,包括來自食物及補充品,總計不宜超過3000微克。但有些國外的綜合維他命裡,維生素A劑量單顆就高達4500微克,已經超過安全攝取上限。

另外,國外也有研究發現,某些抗氧化維生素,如維生素C,吃高劑量(超過500毫克)反而會變成促氧化劑,增加身體氧化壓力,損害細胞,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黃士懿指出。

另一個被研究證實攝取過量會增加心臟病及癌症風險的是礦物質「鐵」。根據衛生署「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50歲以下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攝取鐵10毫克、女性則需要15毫克;超過50歲的人,不論男女都減少為每天10毫克。 至於上限攝取量則是40毫克。

所以,我們如何聰明又安全地選擇綜合維他命?

1.看營養成分標示,選擇各種營養素劑量接近100%的每日建議攝取量(RDA),最好不要高於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50%。

2.產品清楚註明適用對象、使用方法、禁忌、保存方式等。

3.購買合格產品。注意包裝上是否有「衛署藥製第XXX號」或「衛署藥輸字第XXX號」,及製造商、進口代理商、聯絡方式等資訊。

4.知名品牌、藥廠生產的產品,較有保障,黃士懿認為,並且產品應該提供客服電話,消費者不妨試打,看能不能得到關於產品的專業諮詢。

膽固醇高的人不能吃海鮮?

常聽到膽固醇數值過高的人說,他不能吃海鮮,因為蝦貝類含太高的膽固醇量。

但實際上,營養專家們說,這些人更應該注意的是飽和脂肪高的肉類及其他食物。因為,食物中飽和脂肪對膽固醇的影響,遠比食物本身含的膽固醇大許多。

營養界一般會用「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CSI)來衡量食物對膽固醇的影響,而不是單看食物裡的膽固醇含量。

若以這個指標來看,蝦、蟹等一般人認為膽固醇高的食物,其實和精瘦的紅肉或去皮的家禽肉差不多。而且,魚類、海鮮的脂肪含量都很低,還是有益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組長楊雀戀指出。

所以,你可以怎麼吃?

1.避開高飽和脂肪的紅肉(尤其是五花肉),限量吃瘦肉。

2.不吃海鮮裡膽固醇集中的頭部及卵黃。

3.少吃飽和脂肪很高的零食點心,如冰淇淋、蛋糕。

4.最後,老掉牙的原則永遠管用。「飲食均衡,每種食物的量就不會多,」趙強認為。如果心中有限量的觀念,例如每星期吃一次,且不過量,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也就不必忌口,完全不敢碰。

吃水果可以取代吃青菜?

有些人不愛碰蔬菜,乾脆吃水果來替代。但水果真的可以取代蔬菜嗎?

問遍專家,大家都不贊成,因為:

其一,水果的熱量比蔬菜高,糖分含量也高,有些慢性病人,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者反而需要控制攝取量。

有些人用喝果汁替代吃水果,更加錯誤,因為沒喝到重要的纖維,更糟糕。

其二,蔬菜中的礦物質含量比較高,尤其是深綠色葉菜,集合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性化學物質,每天不能少,相較之下,水果裡含較多的是維生素。

其三,健康飲食的基礎之一是「多元」,也就是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愈多愈好。專家提醒,即使蔬菜本身,也不是只吃綠色葉菜就能滿足,還要攝取紅、黃、橘、紫等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也是,每天2種,常變換,才能充分攝取不同食物中不同的營養素。

不過,水果最大的優勢是能生吃,不經過高溫烹調,比從蔬菜裡容易多攝取到一些遇熱容易遭破壞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B群。

纖維攝取愈多愈好?

纖維對健康很重要,日常飲食中要多攝取的觀念一再被提起。聽起來,纖維似乎是吃愈多愈好。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可錯了。

儘管纖維的好處可以列一長串,包括預防便祕、減低多種癌症風險、降低膽固醇及血脂、幫助控制血糖及體重等。不過,目前理想的纖維攝取量是每天20~35克,「不宜超過建議量,」趙強提醒。

因為,長時間大量攝取纖維會阻礙我們吸收重要的礦物質,如鈣、鐵、鋅、銅等。不止如此,蔬菜(纖維的主要來源之一)裡的草酸、植酸也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利用。

其次,纖維容易帶來飽足感,所以,當纖維類食物吃得很多,佔了胃容量,其他食物相對就會吃得少,這對一些胃口小的人或是老年人來說,反而造成熱量攝取不足,或蛋白質、脂肪及其他重要營養素也攝取不良的情況。

不過,更令人擔心的,其實台灣人纖維根本吃太少。衛生署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平均在15克以下,離建議量20~35克還有一段距離。

既然從飲食中吃不夠,吞一顆纖維錠如何?

多數營養專家不贊成依賴補充品,來增加纖維攝取量。

一來,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說,纖維補充品和食物中的纖維一樣,能帶來健康的好處。

再者,有些纖維補充品遇到水,便形成膠狀體,更容易在腸道內包覆礦物質,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另外,也會包住膽酸及脂肪,進一步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等)的吸收。

但可以考慮攝取寡醣,趙強建議。

寡醣是一種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醣類,存在豆類、洋蔥、大蒜等天然食物裡,有類似纖維的功能。因為它在腸道中會被雙叉乳桿菌(又稱比菲德氏菌)等益菌利用,讓益菌增生,有助保健腸道。而且,腸道中的益菌在利用寡糖時,會產生有機酸,使我們腸道的酸鹼值降低,更有利吸收鈣、鐵等礦物質。

市面上有售寡醣的糖漿類產品,甜度比較低,熱量也比其他糖類少一些,可以取代砂糖、果糖,做為日常調味的甜味劑。「一天10克左右就有效果,」趙強說。

不過,寡醣不宜多吃,會造成脹氣、腹瀉不適。而且,每個人腸胃對寡醣耐受程度不同,建議一開始先少量食用,再慢慢增量。

吃宵夜一定會發胖?

許多減重資訊告訴我們,不想發胖的話,晚上不要吃太多東西,尤其要跟宵夜說再見。但是國外研究調查卻發現,你在什麼時間吃比較多東西,和體重增減並沒有絕對關聯。

美國農業部將一群體重超重的女性分為兩組,一組在中午之前就吃下70%的一天所需熱量,而另一組則在接近晚餐時間吃,結果並不影響她們的體脂肪率。另一個美國官方的大型調查也指出,晚上吃了多少東西,和10年之間體重的變化無關。

專家認為,體重會增加,主要還是因為吃進的熱量比消耗掉的多,因此,維持健康體重最重要的一件事──控制每天攝取的總熱量。所以,我們可否吃了豐盛晚餐後,再大啖宵夜?

台北榮總營養部組長楊雀戀認為,「這要視個人生活型態而定。」基本上,在活動量較大的時間,攝取較多熱量,比較恰當。上班族下了班回家,多半賴在沙發上或做些靜態活動,消耗熱量並不多,相對於白天的活動量,營養專家認為,晚餐不適合吃得比早餐和午餐多。

而且,宵夜或晚上邊看電視邊吃的零食往往是多出來的熱量,吃了累積起來,當然發胖。

尤其一吃完,倒頭就睡,更不好。

因為睡眠時,我們的新陳代謝率會下降大約10%,太接近睡眠時間吃東西,理論上就容易把沒用掉的熱量堆存起來。

如果你一定要吃宵夜才能入眠,最好在睡前2小時吃完,並避免油脂高的食物,像泡麵、燒餅油條、起酥麵包等。油膩食物會讓消化變慢,延緩胃排空時間,有些人因此會在夜裡睡不好,甚至影響隔天一早的食慾,讓最重要的早餐吃不下。宵夜的熱量控制在200卡左右。比較好的選擇:一杯低脂牛奶加2~3片蘇打餅、清淡的湯麵或鹹粥、燕麥片、紅(綠)豆湯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35513
(轉貼)奪命喝水壞習慣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奪命喝水壞習慣
“你會喝水嗎?”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卻未必做得正確。你喝得水到底安不安全?你的體質該喝什麼水?三杯“救命水”有沒有被你忽略?飲水習慣和方式不正確的“水盲” ,在現代人中佔據很大比例。“別看喝水是件小事,喝不對也會帶來大麻煩。” 
  
水看上去清澈潔淨,但一樣有微生物、有害物質藏身,無論喝桶裝水、瓶裝水還是自己燒的水,都要盡量避免以下四個壞習慣。 
  
壞習慣一:飲水機從不洗。
桶裝水和飲水機無論在家庭還是辦公、公共場所都已非常普遍,你有沒有想過,用的飲水機自從放在那兒就再也沒“洗過澡”。飲水機看似讓人喝上好品質的水,實則“二次污染”很嚴重。每當打開飲水機龍頭時,聽到“咕嚕”的聲音,桶裡翻出一串氣泡,這就是有空氣進入,灰塵及微生物就會被帶入。
據國家環境衛生監測部門檢測數據顯示,桶裝飲水機內的冷熱水膽3個月不洗就會大量繁殖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月清潔一次,夏天兩周清潔一次。辦公室的飲水機因為使用頻繁,更得勤加清洗。 
  
壞習慣二:自來水一燒開就喝
國人喝白開水是種好習慣,但是你知道嗎?水不能一燒開就喝。因為我們的自來水都經過氯化消毒,其中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結合,會產生鹵代烴、氯仿等多種致癌化合物。
建議,燒水時,不妨採取三步驟:首先將自來水接出來後先放置一會再燒﹔水快開時把壺蓋打開﹔最後,水開後等3分鐘再熄火,就能讓水裡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飲用標准,是真正的“開水” 
  
壞習慣三:愛喝瓶裝水。
攜帶方便、開蓋能喝,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物質,尤其是當瓶子在高溫環境中,或開啟後沒及時喝掉,有害物質會滲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裝水一定不能受熱或暴曬。“很多人喜歡在車裡放一箱水,這是不對的。尤其夏天,後備箱溫度非常高,容易讓有害物質進入水中。建議,最好的辦法是買個質量好的水壺自己帶水,安全又環保。 
  
壞習慣四:喝千滾水
“現在用電熱水壺的家庭越來越多,很多人燒的水一次喝不完,過一會兒又重復燒開。這種千滾水最好別喝。
水燒開盡量當次喝完,別反復加熱。
很多人擔憂飲水機中的水是不是千滾水,因材料限制,飲水機中水的最高溫度一般為 九十攝氏度 左右,達不到沸騰的狀態,不是千滾水。“但桶裝水的最佳飲用時間是出廠後115天,一旦超過15天,水中的細菌過多,就不宜再飲用。 
  
壞習慣五:不渴不喝水。
國內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七成人都是發覺渴了才喝水。殊不知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你的身體至少已經流失了1%的水分。
喝水不是為了解渴,而是讓其參與新陳代謝,被人體吸收,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會越低,人就會變得越來越“乾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時補水。外出時手裡帶上一瓶水,隨時喝一口﹔辦公室或家裡多放上幾個水杯,見縫插針,有機會就喝。 
  
壞習慣六:每天喝不夠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會因工作關系疏忽了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建議每天最少飲水1200毫升,大約6杯的量。
如果活動量大,出汗多,則相應增加喝水量,及時補水。有人會問,之前一直說每天喝水不少於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為什麼現在隻有1200毫升?其實,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總量,果蔬裡含有大量水分,連主食、肉裡都有,人體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食物中。6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則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煩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緩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保持體重,運動後、洗澡後也都要及時補充水分。 
  
壞習慣七:不按體質喝水、飲料代水。
“白開水沒味,還是喝飲料吧。”很多孩子每天可樂、果味飲料不離手,用飲料代水,無異於花錢買身病
“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欲,影響消化和吸收。”趙飛虹說。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兒的水,也要根據自身體質,適當改善。
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點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夠促進腸道蠕動﹔
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綠茶、涼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紅茶、薑糖水 
救命水,不是真的喝了就能救命,而是這種飲水方式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堅持喝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壞習慣八:晨起不喝水,到老都後悔。
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命水,40歲以上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人體經過一夜代謝之後,身體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
飲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早晨這杯水最好選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清澈的水,白開水、礦泉水皆可,能夠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第二種是檸檬水,檸檬酸能夠提升早晨的食欲﹔第三種是淡鹽水,它對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壞習慣九:吃鹹了不馬上補水
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也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水腫等。如果吃鹹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純水和檸檬水,盡量不要喝含糖飲料和優酪乳,因為過量的糖分也會加重口渴的感覺。淡豆漿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還含有較多的鉀,可以促進鈉的排出,且口感比較清甜。 
  
壞習慣十:睡前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兩口,尤其是老人。當人熟睡時,由於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會變高。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減少血液黏稠度,從而降低腦血栓風險。此外,在乾燥的秋冬季節,水還可以滋潤呼吸道,幫助人更好的入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66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