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失業問題研究專欄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欸擱發】(轉貼)
 瀏覽1,821|回應1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欸擱發】(轉貼)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10733
 回應文章
(轉貼)兩岸金融往來 單向變為雙向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勞團:擴大社福化解ECFA疑慮

【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10.07.03 09:09 pm

總統馬英九指ECFA早收清單具庶民色彩,勞動團體今天指出,農民、中小企業和因資本外移失業的勞工因自身遭遇對ECFA仍有疑問,政府應擴大社福,才能讓民眾支持政策。

勞動團體建議政府,將兩岸經貿合作創造的和平紅利,轉化為民生福祉的社會資源,擴大辦理社會福利,民眾才能共享和平紅利,也才能發自內心支持兩岸和解合作政策。

勞動團體並呼籲在兩岸經貿合作中直接獲利的產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勞工福利,改善勞動條件。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下午在國民黨地方首長會報中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早期收穫清單具有相當的庶民色彩,因為不論是中小企業、農漁業、或縣市都可以找到利基項目。

由勞動黨、女性勞動者權益促進會和中國統一聯盟等勞動團體和統派團體發起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下午舉辦「迎接ECFA新時代,共享和平紅利」集會。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黨主席吳榮元表示,在野黨刻意放大ECFA負面衝擊效應,未來勢必在五都選戰中繼續炒作這項議題。過去兩岸經貿合作的直接受益者多半是企業界,農民、沒有技術優勢的中小企業未取得好處,因資本外移而失業的勞工更成為間接受害者,因此他們對ECFA仍有疑問。

【2010/07/03 中央社】

後ECFA的經濟戰略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7.02 03:22 am

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署後,如果在野黨的杯葛不致拖延到明年初早期收穫清單生效的期限,台灣就真正進入了後ECFA時代。誠如馬總統所說,ECFA是台灣突破經濟孤立、兩岸經貿走向互惠合作乃至加速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一大步,面對這個全新的狀態,台灣經濟要如何自處、如何發展,不僅從容因應變局,更能藉此大展鴻圖,是當前最重大的課題。因此,當馬總統宣示將提出後ECFA的經濟發展戰略時,各界都引頸盼望。

答案昨天出爐: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就是要整合政府研發單位的能量;在行政院組成「全球招商專案小組」,每季檢討招商成效;在國安會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督導創新、投資及招商等工作,並與重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兌現雙英辯論時馬總統的承諾。

如果這就是後ECFA的經濟發展戰略,實令人大失所望,因為成立兩個小組,絕非戰略,至多只是戰略規劃機構或執行單位。尤其「全球經濟戰略小組」,除早已許諾的洽簽FTA外,並未形成其他重要戰略;至於「全球招商專案小組」,循名覈實,更侷限於經濟部等早已戮力推展的工作;單憑這兩項若即構成未來經濟戰略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直言,馬政府是沒有戰略的。

我們再三強調,ECFA是勇敢的第一步,從明年起,自一小部分產品出發,台灣就要進入自由開放的新紀元;因為緊跟著第一波早收清單實現,還會有第二、三波接踵而至,開放步幅可能又快又猛;如果馬總統領軍的「全球經濟戰略小組」出師有功,則台灣簽署FTA的貿易夥伴將愈來愈多,則三、五年內,台灣就有機會全面自由開放。

從處處保護、重重壁壘的現狀,快步衝入全面自由開放,對全體企業與國人都會是猝不及防的巨大震撼。因此,任何發展戰略的第一項,都應是引導台灣人民及企業順利進入此新紀元,不致驚嘆失措,更不會受到傷害,反而能從中開創前所未有的契機,並平順過渡到新環境。

從ECFA簽署前部分民眾的疑慮與不安,可窺知很多人尚未準備好小幅度的開放,遑論百無禁忌的全面開放。因此我們大聲疾呼,政府應儘早擇定經濟發展落後、就業情況不佳的地區,優先規劃若干「經貿特區」,透過比照新加坡的全面自由開放,在限定範圍內向全民展示自由經濟的真貌,自其中窺見本身的潛在競爭條件與因應調整的方向。如果真能向上取法新加坡的優越條件,這幾個自由經濟特區即能展現更勝於彼的超高吸引力,則全球企業攘臂爭入,不勞「招商專案小組」膠柱鼓瑟而成效大彰。 兩岸經貿由完全封閉到走向開放互惠,最受人質疑的,就是對岸商品本已極為低廉,再挾減免關稅的優惠,許多在地廠商將走投無路,這是爭議ECFA的漫長期間中最令人憂心的問題;從此出發,失業人口恐將大增、貧富差距更加惡化;這正是在野黨據以挑起反對力量的主要論點,馬總統的經濟戰略不能全然視若無睹。

進而言之,兩岸互動更為密切、交流管道更加順暢,對大企業而言,早已不以為怪。但數以百萬計的在地中小企業,從來未越雷池一步,即使陽關大道橫陳面前,也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甚且一失足即可能成千古恨。政府責無旁貸,必須引導扶持乃至強化其跨境經營能力,讓開放的果實不只是大企業的禁臠。 如果馬總統認真思考950億元基金的運用之途,將做為經濟主體的中小企業拉拔起來,前述兩個疑慮將一筆廓清。從這些平實而淺近的角度出發,經濟戰略又何需他求?

【2010/07/02 經濟日報】

兩岸ECFA談判的隱憂(2010/06/29 00:06)

(●作者李武忠,北縣人,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李武忠特區)

李武忠

兩岸的ECFA第一階段談判已接近尾聲,根據媒體報導,文本沒有明定自由化完成的時間,對於貿易正常化、自由化以及國際連結等敏感字眼,也以中性模糊方式處理。國人關心的早收清單方面,台灣約539項,金額138.4億美元;中國有267項,金額約28.6億美元,台灣明顯優於中國。這恐怕也是近百年來,中華民國對外談判最成功的一次,值得列入精彩100事蹟。台灣的未來若真的透過此次ECFA協定,順利打開台灣通往世界的坦途,開創台灣黃金十年,讓台灣從世界邊陲重新站回國際舞台,歷史定會記上一筆。

反之,若簽訂ECFA以後,台灣經濟逐步和中國經濟結為一體,屆時中國經濟只要打個噴嚏台灣恐怕會得重感冒,失去自主權的台灣,凡事必須唯中國馬首是瞻,那麼主其事者必將成為台灣的歷史罪人。是以ECFA絕對不是單純的經濟議題,後續影響深遠,國人自不能輕鬆看待。由於兩岸統一尚未底定,台灣還有自主權,因此中國領導人還願意對台灣釋出善意,極力拉攏台灣民心,企圖瓦解台灣人的敵我意識,一旦台灣賴以生存的命脈-經濟掌握在中國手裡,那將會是台灣人夢魘的開始,而這正是許多愛台人士憂心之所在。

從江陳會,ECFA等談判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中方刻意讓利的痕跡,不在經濟議題上和台灣做糾葛,等經貿談判告一段落,接下來上演的將是政治談判的大戲。問題是台灣內部已凝聚共識,做足準備了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也才會有反對黨的6/26反一中大遊行。目前兩岸談判議題的設定及談判節奏似乎都由中方所掌控,孫子兵法有云:「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勝負自不難判定。

雖然已經來到21世紀,但人性並沒有改變,而歷史正是由人所書寫的。讀歷史的人當記得清朝在建國初期是如何禮遇漢人和明朝百官,一旦局勢穩定後又是如何削蕃,「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慘劇的一再發生,證實強勢者不信守承諾,實是自古以然,J主其事者不應過於天真浪漫。從古至今只有極少數人會以歷史為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於是歷史總是不斷重演,過去國共和談的最後下場是甚麼?當時的國民政府擁有最新式的武器裝備,卻在短短不到三年時間被一批土共的鳥槍、土炮打得落花流水,轉進台灣,原因不正是「領導者剛愎自用」,「背離民意」,「失民心」所致(史家所言)。

師承國民政府的馬團隊是否能以史為鑑,以兩岸領導人多次交手的經驗來看,相信人民心中已有定見。尤其中國領導人談判手腕之靈活,仍積極尋求與民進黨對話,實遠勝於馬政府的將學者善意提醒和建言視為惡意批評,給自己製造不必要的反對勢力。馬總統強調只要能掌握產業上游關鍵技術,不必憂慮貿易量增加,問題是政府有何具體有效的措施,能防範關鍵技術外流?有心掌舵的人總應略通古今之變,虛懷若谷,慎重將事,畢竟君子誤國其害更甚於小人。

台灣唯有在確保主體性的前提下,來與中國進行經貿交流,將中國視為全球貿易的一環而非唯一,努力走向世界,成為全球化的一員,才是台灣的最佳保障。前景固然荊棘密佈,卻是身為台灣人無可迴避的選擇!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李武忠,北縣人,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李武忠特區)

已簽的協定 可否決不能修改

【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
2010.07.01 02:18 am

六月廿九日,海基會江董事長丙坤和大陸海協會陳會長雲林,在重慶正式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為規範兩岸經濟合作關係,寫下新的一頁。

任何人都看得出,大陸過去只在「一中原則」的小圈圈裡打轉,劃地自限,兩岸經貿關係的開展,完全趕不上直接通航後,每年有一百多萬大陸人來台遊覽的新局面。ECFA簽字以後,情形不一樣了;兩項協議涵蓋的範圍既廣,而且顧名思義,將在可見的未來許多年,甚或更久,成為雙方建立互信互惠關係的基石。

台灣能夠與大陸簽訂這兩項顯屬長期性的經濟協議,象徵兩岸關係找到了一條穩定發展的道路。民進黨不明事理,為反對而反對,只能自暴其短。立法院只有卅三名委員的民進黨團,高喊要逐條逐字審查,不懂外交成例,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擔任公職四十五年中,有卅四年半被派駐海外,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國家,與他國簽署協定後,還再送請國會修改之例。沒錯,一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也好,協定也好,乃至議定書也好,必須送請國會通過。國會有權予以否決,但不能修改片語隻字。這是國際交往最基本的原則,從無例外。

ECFA所以重要,因為它帶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性質,但比FTA範圍更廣泛。兩岸只要簽署了ECFA,在旁排隊等候的許多國家,如新加坡、菲律賓等,就會一湧而來,搶著和我國簽署FTA,援例辦理。反之,如果台灣沒有和大陸簽ECFA,別國即使不望而卻步,也要先看看北京的臉色,再定行止。

民進黨在立法院內外,一再揚言要反對到底,不惜使用打群架、占據主席台、阻止王金平院長行使職權等手段,就是不讓ECFA過關,意圖非常明顯。在立院享有壓倒多數的國民黨,既不可姑息養奸,也必須遵守議事規則,依照規定在院會一讀後送審。但先決條件是:ECFA等同條約或協定,應該同樣辦理,

我國過去與中美洲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均送經立法院審查,有例可循。馬總統為表示接受立法院監督,贊同將ECFA送立院審查。但關鍵在於ECFA是已經簽署了的協定,立法院一讀後,依照議事規則,預算案與條約案不像其他立法案件,需要經過三讀的程序,二讀就可通過。

目前情形是本案在星期五前應可送交立法院。但是因為它屬於條約性質,立院只能在通過與否決之間,選擇一項,不可擅予修改文字內容。

這道理很清楚,任何一位政治學教授都會告訴他的學生:行政與立法兩權分立是天經地義。行政部門負責外交談判與初簽草約,立法部門則有最後通過或否決之權,這是民主國家毫無例外的分權原則,民進黨也必須予以尊重。

【2010/07/01 聯合報】

立院如何審?/依慣例前例 ECFA比照條約

【聯合報╱楊永明/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高聖惕/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2010.07.01 02:18 am

眾所矚目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甫結束談判,並在簽署後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目前的問題是:立法院應該如何處理ECFA?

首先,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七條規定:「立法院依憲法第63條規定所議決之議案,除法律案、預算案應經三讀會議決外,其餘均經二讀會議決之。」雖然ECFA牽涉有待立法院另行審議的配套修法案,但ECFA本身不屬法律案、亦不屬預算案,因此立法院不得以三讀會處理ECFA。

其次,憲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依此,ECFA應如何「定性」?考量其性質,最合理答案應為比照條約案。

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四條規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就涉及行使公權力或政治議題事項所簽署之文書,屬於「協議」,與「條約及協定處理準則」所規範的條約及協定不同。ECFA雖然不等於條約,但是回歸自由貿易協定的本質來看,確為兩個經濟實體間的經濟協定,具有自由貿易條約的形式和內容。

因此,立法院在處理ECFA案時,此案可以「比照」條約案處理,或是當成「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來處理。不論如何,ECFA經立法院「二讀會」議決,並無疑義。各國國會審議自由貿易協定,亦採整體考量方式;所以如果依照一般法案的三讀會逐條處理,不僅有違國際慣例,也不符國內法律程序。

第三,立法院在二讀會中應如何處理ECFA?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九條第二項規定:「第二讀會,應將議案朗讀,依次或逐條提付討論。」可見逐條討論並非唯一選擇。依據立法院過去審議自由貿易協定的前例,「廣泛討論、全案表決」是比較符合一致性和比例性。

論者有所謂「保留」制度,但是國際條約法中的保留,並不適用於雙邊條約,甚至在多邊公約的實踐上也普遍遭到揚棄。雙邊條約在當事國國內審議時,立法機關若認為特定條文違反國家利益而要求修改或保留,則行政機關僅能重啟談判,別無他途。

隨著國際經貿事務的國際化和專業化,經貿談判協議日漸增多,此時代表民意的國會監督,可展現主權在民之精神,但國會若過度介入,不僅會引發破壞權力分立之憲政爭議,更將導致經貿協議的拖延與扭曲,影響重大國家經貿利益,尤其會對未來簽訂的各項自由貿易協定造成負面影響。

總言之,立法院應參酌國際慣例與前例,依據相關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將ECFA比照條約案進行二讀會審議,就所有條文通盤審查與表決。ECFA不僅關乎台灣經濟的再度起飛,也代表著兩岸關係走向經濟交往和法治原則,並依此連結東亞和世界接軌,立法院如何審議ECFA是關鍵的環節。

【2010/07/01 聯合報】

2010-6-30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分享:
ECFA與CEPA同日簽 馬媚中? CEPA簽七年 成香港夢魘 失業人口居高不下 工資拉低…
記者鄒景雯/特稿

六月二十九日,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重慶簽署了ECFA,七年前的同一天,中國與其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香港簽署了CEPA,也就是「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馬英九政權為什麼非要同意在這天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這是如何一種自我作踐的承歡媚中心態?不論是何原因,都是不可原諒的重大錯誤,必須向國人鄭重道歉。

對於中國來說,在CEPA七週年,與國民黨在毛蔣雙十會談舊地,簽訂ECFA,就國共六十一年分隔台海兩岸的歷史恩怨著眼,這都是「了不起」的里程碑;對幼承父訓的馬英九而言,他把國民黨帶向承認失敗、撤旗繳械、回歸被統的強烈象徵儀式中,成就的是什麼價值?有沒有經過國民黨內決議?國民黨人若還想在台灣立足,不棄馬,恐已難以保黨。

看看一國兩制下的CEPA,「七年之癢」實不足形容。這個安排,自二○○二年元月開始積極洽談,○三年六二九簽署後,經過逐年談判增簽,到今年的五二七,已達成七項補充協議,開放的零關稅產品,從三七四項擴增到去年七月的一五六五項,港貨出口到中國的總值也不斷擴大,確實如施顏祥所言,「有助打開中國市場」,但是香港的貧窮人口,卻由○三年的一一六萬上升到去年上半年的一二三萬,創下歷史新高。貧富差距的擴大,正是CEPA帶給港人的夢魘。

港府藉由CEPA一面倒地向中國要東西的心態,與今日的馬政府「相映成趣」,當初CEPA也假設,透過更緊密的安排,可以讓投資中國的資金回流香港,製造業也將因零關稅返港設廠,增加就業機會,但經過七年實證,結果剛好相反,企業與人才群往「內地」投資發展,香港非但未因CEPA增加就業機會,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同時因為「內地」與香港人員的自由流通,工資被拉低下跌,快餐店打工仔的時薪只有十元港幣。

此外,香港本身製造業與服務業因而空洞化,至於回流的資金轉向投資房市股市,更導致經濟泡沫化,這個圖像,和吳敦義宣傳的ECFA將使台商鮭魚返鄉,尹啟銘說將增加六萬工作機會,是不是像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雙胞胎?然而我們看到的「前」ECFA效應,卻是失業率為四小龍之首,北台房市被炒成天價。

既然ECFA和CEPA這麼相像,難怪中國要選在同一天簽署,好方便其日後能台港「同慶」,但是馬英九呢?他也是「特首」?要把台灣意淫成一國兩制下的中國屬地?這點不交代清楚,不配當總統,應該立刻滾出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一二二號。

華爾街日報社論「台將成區域商業中心」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10.06.30 03:47 am

兩岸29日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FA),華爾街日報社論特以「台灣的貿易收穫」為題解析。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十年,台灣眼看著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因開放與中國的貿易而蓬勃發展,馬英九政府已開始修正這個錯誤,敲訂全面的兩岸貿易協定。這不僅是台灣人民的好消息,也是馬英九致力推動的兩岸融冰政策的一環。

該文指出,花了兩年時間醞釀的ECFA,其重要性很難輕描淡寫,最初的結果明顯對台灣企業有利,台灣並將受惠於中國的服務業開放。簽訂ECFA對台北當局是一大巨變,這個小島向來看重商業,因此出於本能的對兩岸商品、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通豎起壁壘,現在這些障礙紛紛拆除,台灣將發揮成為區域商業中心的潛力。

這篇社論引述馬英九政府的說法指出,ECFA將創造26萬個新工作,並使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1.72%,這聽起來合理,但這類估計通常不準。最重要的一點是,與全球經濟高度整合的台灣,在競相促進區域內貿易的趨勢中,不再承受屈居劣勢的風險。

該文評析,台灣是在緊要關頭簽訂ECFA:中國與東協十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在今年上路,而且最快2012年,日本和南韓將會加入。華爾街日報認為,台灣成為區域樞紐的潛力不容置疑,這個小島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成熟的勞動力和靈活的企業家。

社論建議,捍衛台灣主權人士必須更花點心思而不是假裝自己主導趨勢,台灣社會的共識仍大幅傾向維持政治現狀。然而,最好趁經濟、政治和軍事都處在有利位置時與大陸談判,這意味著,台灣必須保持生命力,並繼續在全球生產鏈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樣其他強權才會關心台灣的生存。華爾街日報提醒,馬英九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推動ECFA,他可以藉著推動更多自由市場改革提高台灣的區域競爭力,藉此鞏固近來的自由貿易成果。

【2010/06/30 經濟日報】

大前研一:ECFA是台灣經濟維他命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2010.06.22 01:50 pm

日本知名策略大師大前研一今天指出,ECFA是精心調製的維他命,可為台灣補經濟。從ECFA進化到FTA,明年是關鍵期,台灣能否攀升到世界舞台,刻不容緩,應立刻採取行動。

總統府上午舉辦6月總統府月會,邀請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以「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兩岸合作關係之展望」為主題進行演講。

對於兩岸正在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大前研一認為,ECFA可說是精心調製的維他命,可為台灣補經濟,能讓台灣繼續成功。他說,在日本也非常注意ECFA的進展。

他說,總統馬英九希望在任期內,能把會談談完,不過,以前他們都不覺得可能達成,但現在看起來則是一蹴可幾。

大前研一坦言,他們過去不預期台灣與中國大陸雙方會談能有好的成果,但最神奇的是,中國在這部分展現出無比的耐心,「我們認為這個會談進行得相當好,所以未來台灣有很多誘因可以成為在大中華區的重要樞紐。」

他指出,目前兩岸每星期有370 班直航班機、台灣營所稅率17%,未來可能也會有很多日本公司想來台灣,「我們相信ECFA、營所稅、再加上班機直航,這些都是台灣非常好的優勢」,台灣也許不能成為航空業的樞紐,但是可以成為企業界的樞紐。

他認為,ECFA應該繼續談下去。台灣必須全力往前衝,完成ECFA的簽署。從ECFA進化到自由貿易協定(FTA),讓台灣能在公平競爭場域競爭。

大前研一重申,台灣應該利用三重優勢,ECFA、營所稅、大三通等優勢進攻中國市場。此外,也要加強開發新興市場,且繼續強調創意設計。

他也認為,台海兩岸關係大幅改善,而且朝正面發展,這一點讓韓國人非常擔心。台灣在過去兩年來,兩岸直航進展快速,且在「雷曼危機」迅速復甦,台灣表現最傲人的,勝過其他國家,「所以不了解大家為什麼要抱怨?不知道為什麼有些記者在抱怨?」,台灣的成績非常亮眼,其中最大原因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很成功,使得雷曼衝擊不大。

此外,馬總統在月會前接見大前研一時,特別就外界疑慮台灣是否過度依賴大陸一事,請教大前研一的看法。

對此,大前研一在演講中指出,亞洲許多國家越來越依賴中國大陸,「整個亞洲都是如此」,他認為台灣並不會過度依賴中國,「其實台灣是在打先鋒,台灣是在利用優勢,並沒有過度依賴中國大陸。」

【2010/06/22 中央社】

黃昆輝:馬政府為財團服務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即時報導】
2010.06.14 11:24 pm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晚間指出,ECFA昨天完成第三次協商,從初步內容來看,只是再次證明馬政府為財團服務的本質,這次開放最大的贏家金融業、保險業,還有醫院經營,對台灣的就業率有什麼幫助?得利的是誰?

針對台灣與中國未來將設一個常設性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黃昆輝批評,這個委員會就是香港與中國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過程中的「聯合指導委員會」,這是國共權貴密室分贓的制度化,是國共暗渡陳倉的機構。

【2010/06/14 聯合報】

銀行業拓點速度變快 保險業開放十家登陸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李淑慧/北京十三日電】
2010.06.14 02:27 am

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三次專家會談13日舉行,金管會為台資金融業爭取到七項有利的登陸條件。其中,銀行業登陸後的拓點限制將鬆綁,有利台資銀行登陸拓點速度;保險業「532」條款重新解釋後,符合登陸門檻的保險業從六家變十家。

證券業部分,業者希望有全資全照,這部分因為門檻太高,大陸方面不願放寬。至於台資券商參股比率上限,陸方此次雖未提高,但表示未來還可再談。

總計我方針對金融業市場准入提出的16個細項中,目前達到我方設想目標者有七項。

ECFA第三次協商,金融業談判代表首度上場,在銀行、保險、證券業分別由桂先農、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證期局副局長張麗真主談。對方則為大陸銀監會國際部主任韓明智、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謝世坤、以及保監會國際部官員出席。

由於金融業相較於其他商品貿易簡單,雙方會談從上午9時30分展開,約下午2時即結束。其他行業的協商則到下午6時才告一段落。

桂先農表示,ECFA的文本、早收清單將包括金融業,內容有銀行、證券、保險、其他共四項。所謂的其他,桂先農不願意透露,但一般認為應該是指期貨投信業。

桂先農表示,在ECFA簽訂之後,兩岸金融往來,將從單向轉變為雙向。言下之意,在簽訂ECFA之後,金管會將開始受理大陸金融業的申請函。



【2010/06/14 經濟日報】

法人:金融股可望補漲

【經濟日報╱記者溫建勳、何佩儒/台北報導】
2010.06.14 02:27 am

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三次協商登場,我方的早收清單有500項,法人認為,早收清單的具體內容才是影響台股漲跌的關鍵。

另外,此波漲幅較落後的金融股,可望出現補漲。

ECFA第三次協商,金融業談判代表首度上場,銀行業登陸後的拓點限制將鬆綁,有利台資銀行登陸拓點速度。上周五金融股已出現增溫,三大法人聯手買超金融股,金融股指數上漲2 67%,居類股之冠,成交值比重放大至8.66%。

法人認為,ECFA概念股幾次反映協商利多都獨缺金融股,在國際利空因素消除,整理期已長,加上大陸浙江參訪團拜會多家金控業者,金融股是今(14)日可以留意的族群。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談判的過程當中,要有「意外」,才會讓台股大漲,例如目前塑化業納入早收清單項目很少,若項目增加,將有激勵多頭的效應。

【2010/06/14 經濟日報】

是中國讓利 還是兩岸互利

【經濟日報╱陳松興】
2010.06.14 02:27 am

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進入關鍵時刻,金融業的准入問題受到極大關注。台灣銀行業為尋找新的商機,莫不嘗試各種管道爭取進入中國市場的門票。台灣銀行業表現出來的積極程度,反映出兩個值得檢視的問題:一是台灣很高比重的企業都已進入中國,銀行業如果不能跟進大陸服務台商,將面臨主要客源的流失風險;另一項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何台灣無法提供一個可以讓銀行業獲利的環境,致銀行業必須要求中國提供優惠待遇允許台灣銀行業西進?

平心而論,如果談判是以要求對方多給些優惠為主軸,完全受制於人,也就沒有戰略可言了。其實談判成敗在於訂定遊戲規則,這在於台灣的銀行業進入中國,是大陸的「讓利」還是兩岸的「互利」。

所謂台灣銀行進入中國是「互利」的政策,其中心思想是台商在中國長久以來的投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在現階段中國試圖調整為以內需消費來帶動經濟成長時,台商無疑的也將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但問題是大陸現階段的金融體系無法滿足台商的融資需求,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將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同時,台灣的銀行業在中小企業的融資豐富經驗,也完全符合中國努力發展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

如果說開放兩岸金融業進入彼此市場之目的,是在於滿足台商在大陸及中資企業在台灣的融資需要,截至2010年4月底止,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總核准件數3萬8,074件﹐總核准金額達868.03億美元,占台灣核准對外投資總額的57.70%。但相對於製造業,台灣的金融業一直無法有效前進中國市場,不僅無法服務台商客戶,也無法把握中國經濟快速成長所帶動的廣大金融服務需求。而台灣自2009年7月開放大陸對台以來,總核准的投資是47件,總核准金額達7,230萬美元。

台灣對於金融業進入中國,除了管理辦法外並沒有特別的對外政策說明,基本上是在審慎監理的前提下,原則尊重市場,也提供台灣銀行業三選二,自行決定進入中國大陸的型態與地區,並盡量爭取對台資銀行業有利的條件,但這一切因為受制於中國願意讓利的程度,較為被動。

從政策角度, 我們有必要支持台灣的銀行業以最有利的方式進入中國,包括爭取放寬對台資銀行在大陸的業務限制,這是以滿足台商在大陸的融資需要為訴求,而不是單純要讓利。因為這除了可以提供台商穩定的營運資金來源,支援台商在大陸的持續發展外,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鞏固台商繼續以台灣為財務操作的基地。

畢竟,台商的人民幣資金需求日益增強,如果台商將來的資金逐漸轉為以大陸銀行為往來主力銀行,或是有一天必須仰賴大陸銀行業的話,台灣對於台商的掌握也會受到影響。

台灣處理大陸金融業來台問題,大致符合國際上的規範, 例如:陸資銀行在台設立分行家數以符合加權對等為原則,而陸資銀行在台業務﹐也大致依國民待遇原則,但或許是談判的需要,目前是先限制陸資銀行在台設立子行與參股,也對陸資銀行在台查詢聯合徵信中心信用資訊加以管控。

但我們其實也不必妄自菲薄,台灣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效率較高,仍有發展成為大中華經濟圈中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的條件,不妨思考如何借力使力,吸引大陸主要金融構來台,壯大台灣金融市場,才是可長可久可行的積極策略。同樣的,台灣對於陸資來台也可以有積極的策略。

台灣目前不缺資金﹐但缺乏投資意願。台灣也可以思考運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管理,引導陸資進入對台灣未來發展有意義的特定產業,將可以帶動經濟活動與投資風潮,創造就業機會,並間接帶動銀行融資業務。

(作者是寰宇財務顧問總經理,熟悉信評及兩岸金融業務)

【2010/06/14 經濟日報】

名家觀點/兩岸貿易 邁向正常化道路

【經濟日報╱陳添枝】
2010.06.14 02:27 am

簽定兩岸經濟協議(ECFA)大勢底定,這是非常好的消息,代表兩岸經貿走向正常化的道路,未來不但兩岸經貿關係可以正常發展,台灣和第三國的經貿關係也可以進一步走出去,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

早收清單台灣500項,大陸300項,由於具體清單項目尚未公布,因此,尚難論斷。主要要看早收清單占貿易總額的比率,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透露,台灣早收清單占對大陸出口貿易比重近逼15%,如果此一比率屬實的話,台灣的早收清單算是具「相當規模」的。

因為早收清單不可能太多,太多的話,就沒有後續的貨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議了。

基本上,兩岸的早收清單應該是「對等的談判」,我們不應該太期待大陸方面有特別的「讓利」,大陸也要顧及內部的產業,雖然大陸多屬國營企業,任何談判雙方都應該是「對等的談判」,我相信兩岸這次的談判也是「對等的談判」。

不過,可喜的是,據瞭解,紡織和腳踏車可納入早收清單,紡織目前進入大陸的關稅仍高,腳踏車則是台灣的強項,能夠納入早收清單是不錯的。

至於大陸未同意我方納入早收清單的項目,大陸方面主要是擔憂衝擊到內部的產業,如部分石化業等,這是典型的談判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兩岸經貿正常化、自由化、台灣與國際連結等較敏感字眼,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文本中都以經濟合作等中性字眼取代,是「很好的處理方式」,預留了兩岸在農工產品方面目前未有共識部分,未來留待在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時再協議的空間。

這也代表台灣方面日前表達可以和第三國簽署FTA的立場,大陸方面並不反對。基本上,ECFA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架構下,因此,台灣不僅可以和大陸簽署ECFA,未來也可以和第三國簽署FTA。

簽署兩岸經濟協議後,對於台灣產業來說,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過去製造業必須外移到中國大陸設廠,未來關稅減讓後,製造業不一定要到中國大陸生產,也可以在台灣生產。

台灣也可以利用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的動能,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大陸經濟成長的「力量」很大,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收清單可能只占了對大陸出口貿易的15%,未來還有85%的部分要進行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的協商,這才是「大戲」,尤其必須面對這波未納入早收清單的農工產品開放、降稅等問題。

因此,後面的協議才是關鍵,貨品貿易、服務貿易開放或降稅,一方面要符合WTO的規定,一方面又要獲得兩岸雙方面的認同,難度相當高,下一階段的談判相當重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口述,記者蘇秀慧整理)

【2010/06/14 經濟日報】

反ECFA 蔡英文號召10萬人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
2010.06.14 02:27 am

民進黨發起六二六「反ECFA大遊行」,黨主席蔡英文明天中執會將下達動員令,號召十萬民眾上街頭。

根據規畫,六二六大遊行,民進黨五都候選人將大會師,並邀請前總統李登輝出席,作這場活動的「王牌武器」,營造泛綠大團結的氣勢。

民進黨的邀請獲得善意回應,近李人士透露,李登輝日前曾表達願意參與反ECFA遊行,只要身體許可,李登輝將親自參加;但考量年事已高,李登輝可能形式上參與一部分遊行或晚會致詞,表達反ECFA態度。

民進黨人士指出,超過五成五的民眾要求ECFA公投,但馬政府無視民意,民進黨必須為人民發聲;遊行規畫兵分二路,終點齊聚凱達格蘭大道,嗆聲總統府。

【2010/06/14 聯合報】

他國FTA 都有類似設計

【聯合報╱記者郭乃日/台北報導】
2010.06.14 02:27 am

簽訂ECFA後,將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做為後續協商機制,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大年指出,這是將ECFA後續協商制度化,在其他國家的FTA中也都有類似設計。

劉大年表示,其實ECFA是跟隨東亞國家FTA模式,像早期收穫就是東亞國家的FTA才有的項目。所以ECFA設計時,有很多部分是參考中國與東協簽署的FTA架構。

而每個FTA下都設有類似的後續協商委員會,在委員會下還會針對某些重要議題成立工作小組。

至於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成員,劉大年進一步表示,委員會是官方組織,而且涉及對外談判,所以成員必須是政府官員,即使是所屬的工作小組成員也必須是政府官員,產學界的學者專家只能扮演諮詢角色。

【2010/06/14 聯合報】

兩岸經濟委員會 創協商新模式

【聯合報╱記者 李志德】
2010.06.14 02:27 am

ECFA協商昨天終告完成,在已知的文本內容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這是兩岸官方設計「海基會對海協會」這樣的協商平台後,另一個創新協商模式。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如何組成,目前外界所知有限。但如果就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將它比喻成「TIFA的兩岸版」,可以想像,委員會的基本成員,應該是經濟部負責執行對外貿易談判的官員;而每一次開會,再視議題納入主管機關官員。

這樣的機制,反映的是兩岸從二○○八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內涵不再只是隔空喊話,而是經貿、交通、文化乃至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的議題,不斷地搬上檯面。早年設計的「海基、海協」會單一窗口,已無法滿足新形勢需要。因此,在第五次江陳會簽署ECFA後,將後續協商交給兩岸經濟委員會,應是可以預期的合理分工。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課題是,就兩岸而言,經濟委員會的設計固然有其創新性,也有台美的TIFA可為對照,但外界特別是反對陣營也很難不注意到,在中國大陸與香港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過程中,同樣有一個職能類似的「聯合指導委員會」。

如將兩岸經濟委員會和CEPA「聯合指導委員會」相連結,必不為馬政府樂見。CEPA和ECFA畢竟有根本差異:CEPA簽署的前提之一是「一國兩制」;ECFA則立基於台灣做為一個WTO會員應享的權利,乃至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事實。

明乎此,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馬總統要親上火線,數度高分貝回應。

馬政府當前除了持續展現維護國格的意志,陳述ECFA去「CEPA化」的決心,並且搭建好後續的配套機制,應有機會將外界的疑慮降到最低。

【2010/06/14 聯合報】

航運、醫院、銀行 登陸鬆綁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0.06.14 02:27 am

ECFA一般服務業早期收穫清單部分有重大進展,台灣爭取到航空貨運承攬業、電腦服務業,同時,大陸允許開放部分省分讓台商能獨資興建醫院。兩岸電影放映配額也進一步放寬。

而在金融業部分也爭取到更有利的登陸條件。包括銀行業登陸後的拓點限制將鬆綁,有利台資銀行拓點速度;保險業「五三二」條款重新解釋後,符合登陸門檻的保險業從六家變十家。

ECFA的服務業早收清單,主要爭取台灣能以比WTO更優惠的待遇進入大陸市場,搶占大陸服務業商機。

關於服務業定義方面,相關官員表示,為了限縮享有優惠待遇的服務業對象,包括金融業中兩岸互設分行,規定設分行者一定要具備兩岸國民身分,不可以是第三地的居民,如此一來其他國家的金融業者就被排除在外。

另外,在大陸獨資開醫院的業者,必須在台灣也具備醫院許可,意即一定要在台灣開醫院的業者才可以赴大陸開獨資醫院,排除其他產業。

ECFA第三次協商,金融業談判代表首度上場。證券業部分,業者希望有全資全照,但大陸不願放寬。至於台資券商參股比率上限,陸方此次雖然沒有提高,但表示未來還可以再談。另外,投信業爭取申請大陸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的資格門檻,可望從管理資產五十億美元降為四十億美元;大陸QDII委外代操的投資顧問資格限制部分,在金管會爭取後,未來也可望降低。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桂先農表示,在ECFA簽訂之後,兩岸金融往來,將從單向轉變為雙向。在簽訂ECFA之後,金管會將開始受理大陸金融業的申請函。

現行陸方規定,外銀的大陸子行只能設六家分行,一旦對台資銀行鬆綁,台資銀行拓點速度將比外銀更快。這點對已經申設子行的中信銀有利。

此外,台資銀行設置辦事處時間,從兩年縮為一年。承作人民幣時間,從「三年分行中有兩年獲利」,縮短為「設立兩年分行中有一年獲利」。

【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ECFA兩岸協商,我方爭取到航空貨運承攬業,台灣兩大航空公司對此都抱持正面且肯定態度,都認為對航空業者是項大利多。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對於ECFA早收清單納入台資醫院可獨資經營一項,醫界人士普遍認為,「開放獨資一定會比現在好,但並不表示未來一片光明」,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子仁說,還須招募到好醫師、以及法令鬆綁、稅制修改等配套措施。

【2010/06/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1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