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林旻柔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是全球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至2015年7月為止,國內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全國人口的12%;估計到2020年,台灣的高齡人口將從現在的六分之一變成一點二分之一,也就是說,幾乎平均每一個年輕人就要照顧一位老年人,高齡化問題值得重視。行政院自11月起啟動試辦「長照2.0」政策,透過三級單位串聯,分別是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以及C級「巷弄長照站」,提供社區居民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居家護理、預防失能、在宅醫療等;喚醒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風險意識。

事實上,年老後不論是疾病或老化等引起的失智、中風、殘廢等案例不在少數,需要長期照護的情況更是常見。不過,說到長期照護,看護費用動輒2至3萬元,每個月1.5萬起跳,平均每個月大約3萬元,一般家庭不容易負擔得起,家中若有需要照護的長者,經常造成家庭經濟困頓。因此,不少有保險觀念的民眾,已開始留意、投保長期照護相關保險,不過,市場上除了長照保單外,也有不少壽險公司推出「類長照」保單,即以病名作為理賠標準的特定傷病險,與依殘廢等級作為理賠標準的殘扶險,目前這二大類保單銷量已超越傳統長照險,其理賠標準、優劣勢亦各有不同,民眾投保前應先評估自身需求、了解保單特性後再進行投保,才能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單。
%e9%95%b7%e7%85%a7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長期照護的對象不見得僅為銀髮族,國內有將近約46萬名30至59歲的青壯年,因疾病或意外導致殘廢,被歸類為「身心障礙人士」,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2015年全台身心障礙人數共有115萬人,若以年齡別來看,30至59歲的青壯年人數占了將近4成。青壯年族群往往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若健康出了嚴重問題,更將拖垮一個家庭,因此,長期照護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民眾應及早檢視保單,補足殘扶保障缺口,降低殘廢、長期照護風險所造成的重大家庭財務損失。尤其,一般人在規劃保單時,通常會買傷害險來降低意外造成的殘廢風險,但因傷害險提供的保障通常為一次性的保險金給付,而事故導致殘廢發生後,可能會需要長期照護,因此衍生而出的費用,卻不在一般傷害險所給付的範圍內,因此,民眾審慎規劃保單,做好人生風險管理,不論是青壯年或是老年人,都不致因無預期發生長期照護需求,而讓人生與家庭不堪負荷。

附註:長照險與失能險及殘扶金,到底哪裡不一樣?請參見保險e聊站-
http://forum.i835.com.tw/forum-f6/topic-t304.html

長照險與失能險及殘扶金,到底哪裡不一樣?

小明因為車禍而導致殘廢,而小明的爸爸則是診斷出患有失智症,因此都被迫先暫停工作,而家中成員只有小明媽媽一人,無法分身照顧,只好聘請看護;此時,小明的媽媽想到,過去曾幫小明及爸爸皆投保了殘扶金(註1)、長期照顧險(註2)以及工作失能險(註3),目前他們倆都無法工作,且又有看護的需求,應該都能夠成功申請理賠金吧?但後來的理賠結果,卻不是每一個險都有理賠,小明的媽媽感到困惑,明明這三種險都是類似的,為什麼理賠結果會有所不同呢?

【理賠認定】

◎ 殘扶金
不論疾病或是意外導致的殘廢,都在其保障範圍內。當殘廢狀況發生,保險公司審核通過後,即會按時給付殘扶金,可用做殘廢後修復期間的看護費用、照護相關花費等等。
此險種是以殘廢等級表(註4)做殘廢認定,會附於保單的附表,通常與意外險的殘廢等級表一樣,其殘廢分為十一級。但要注意的是,殘扶金並非所有十一級的殘廢都會理賠,依各家條款不同,常見的是較嚴重的一到三級或是一到六級殘廢,才在理賠範圍內。
以小明為例,因車禍而導致右臂截肢,其殘廢程度相當於殘廢等級表中「一上肢肩、肘及腕關節中,有二大關節以上缺失」的五級殘。其保單理賠之範圍為一到六級殘,故小明符合理賠條件;而小明罹患失智症的爸爸,經醫師診斷為神經遺存障害,屬於三級殘,故符合殘扶金之理賠條件。

◎ 長期照顧險
長照險是針對身體或心理失能,需要長期照護的人,給予理賠金,以支應長期的照護相關費用或是生活支出。「長期照顧」的狀態判定,根據長照險的示範條款,可分為兩種。但要注意,這些判定並無統一標準,因此常會有爭議發生,如被保人若為心理失能者,但當條款是採用較適合肢體障礙評估的巴氏量表時,就會不易判定其狀態是否達到理賠條件。
1)「生理功能障礙」指專科醫師採巴氏量表經醫師診斷,或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表,診斷符合下列三項(含)以上:
1.進食:須別人協助取用食物或穿脫進食輔具。
2.移位:須別人協助才能由床移位到椅子或輪椅。
3.如廁:須別人協助才能保持平衡、整理衣物或使用衛生紙。
4.沐浴:須別人協助才能完成盆浴或淋浴。
5.平地行動:須別人協助才能操作輪椅或電動輪椅。
6.更衣:須別人協助才能完成穿脫衣褲鞋襪,包含義肢、支架。

2)「認知功能障礙」指專科醫師診斷符合失智狀態,依臨床失智量表或簡易智能測驗在意識清醒時,符合下列兩項(含)之條件:
1.時間:經常無法分辨季節、月份、早晚時間等。
2.場所:經常無法分辨自己的住所或現在所在之場所。
3.人物:經常無法分辨親近的家人或平常在一起的人。

另外,小編提醒,除了上述長照險之外,還有以「罹患特定傷病」為基準的「類長照險」,只要符合其疾病定義,即可獲得理賠金。
如因車禍而截肢右臂的小明,雖然生活不便,但可自理生活,並不符合條款中需看護之狀態,故保險公司拒絕理賠;小明的爸爸,則是被醫師判定為器質性癡呆,於清醒時無法辨別時間及人物,故保險公司予以理賠。

◎ 失能險
失能險,在失去工作能力時,其理賠金能補貼失能期間的生活支出。但失能險的理賠條件,並無判定的統一標準。依各保單條款不同,常見的工作失能條件為:
1.依醫院出具診斷書判斷喪失工作能力者
2.兩年內確實不能從事其原來工作者
3.不能從事依其教育程度、技能訓練或經驗所得從事之任何工作」

隨著各個失能險的條款不同,有的會保障因疾病與意外,造成的工作失能,有的僅保障因意外所導致之工作失能。若不幸殘廢而導致失能,也有依照殘廢等級,而可以申請理賠的失能險。
如遭遇車禍的小明,經醫師判斷右臂雖被截肢,但其還是擁有工作能力,不符「依醫院出具診斷書判斷喪失工作能力者」,故保險公司不予理賠;而罹患失智症的爸爸,經過醫師判斷,確實喪失工作能力,符合其保單之理賠條件,因此,保險公司予以理賠。

【理賠事項】
這三種險種的保險金,是為了補貼遭遇事故時的這段期間,所產生的薪資損失或是開銷等費用,故為持續性給付。申領保險金時,皆需提出狀態診斷證明;若已不在該狀態,或已達金額、給付期數上限,即會中止給付。注意長照險與失能險在狀態判定後,需等待一段時間,保險公司才開始給付保險金,稱為等待期,或是免責期。殘扶金則有投保生效後30天等待期的限制,在這當中因病而殘廢,保險公司是可以不理賠的喔。

◎ 殘扶金
被保人向保險公司提出殘廢診斷證明後,保險公司會依固定時間給付殘扶金。通常只要被保人活著,定期提出生存證明(如戶籍謄本),保險公司就會持續給付殘扶金予被保人。其中,殘扶金常為附約,依附在主約之下,故需注意是否主約失效,附約的殘扶金,也會跟著失效。

◎ 長期照顧險
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且免責期過後,只要定期提出醫師診斷書等理賠文件,保險公司就會持續給付,直到金額、給付期數達到上限。

◎ 失能險
免責期過後,需定期提出理賠文件,保險公司才會持續給付理賠金,直到上限。若發生事故造成第二次失能,則要注意有些保單條款,是否有規定免責期需重新計算。另外,失能險的給付起始日時亦要注意,有的條款會追溯至失能診斷確定日,有的則是免責期終了翌日才開始計算。
雖然殘扶金、長照險以及失能險,都是用來轉嫁事故期間,其薪資損失及生活開銷之風險,但依險種的不同,保障範圍亦有些微差異,835小編提醒,在評估自身需求後,務必了解其險種特性,才能規劃適當的保險來轉嫁風險唷!

註1:好文回顧-「你知道什麼是殘廢險嗎?」
註2:好文回顧-「針對長期照護,買長照險就對了嗎?」
註3:好文回顧-「失去工作能力的失能險是什麼?」
註4:殘廢等級表,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第五條

劉鳳和專欄】殘廢險、長期看護險...您想的理賠跟保險公司一樣嗎?

最近一兩年還蠻熱門的話題,就是殘廢險、殘扶險、長期看護險跟長期照護險。已經有超多的讀者打電話來諮詢我這些保險值不值得購買?其實在買任何險種的時候,保戶都犯了一個通病:就是只看保險的名稱就覺得自己有這個需求,而不去深究保險實質的理賠內容。

殘廢險跟殘扶險,最大的問題在於你想的殘廢與保險公司所訂定的殘廢,中間有很大的落差。殘廢險、殘扶險、長期照護險…… 最近幾年會這麼熱門,就是因為大家都想到萬一老年的時候;萬一我不能工作的時候;萬一我需要請外勞的時候…… 如果我身邊沒有錢,現在先買個長照險、殘廢險…… 到時就可以靠保險公司的理賠金來 cover 申請外勞所產生的費用!

目前台灣的外勞,大約有 20 幾萬人是屬家庭類的。滿街都會看到一些外勞朋友用輪椅載著生病的雇主在公園散步。看到這種情形大家都會擔心,再加上保險業務員的鼓吹,所以很多人會去購買長期照顧險、殘廢險…… 以備不時之需。

在台灣請一個家庭外勞平均一個月要花費 3 萬元,一年要花 36 萬,10 年的話平均也要 360 萬,這對一個家庭來講算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所以保險公司就順勢推出這種殘廢險、長期照護險或長期看護險…… 等等之類的。再加上現實的環境也經常在公園、馬路、醫院… 看到許多外勞的朋友,就會讓保戶私底下想到萬一哪天自己也老了,到時候拖累家庭、小孩怎麼辦?

買保險的觀念基本上沒有錯,但是老年的時候,所發生的各種殘廢或疾病,與保險公司理賠的標準是不是一樣?我希望所有的讀者朋友要仔細的去思考條款內容,到底符不符合自己所想像的需求。

殘廢險、殘扶險中的殘廢,簡單的講就是因病或意外所造成的殘廢。重點是你想的殘廢與保險公司所訂的殘廢標準一樣?(保戶可以自行查閱保險公司的殘廢等級表)。各位有沒有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肢體的殘廢才可以理賠。這個殘廢表設計的內容是照意外險所設計出來的,所以大部分都屬於肢體或外觀的缺損,才排入這個表中。可是因疾病造成的殘廢居然也沿用這張表。翻譯成白話來講,常見的老人失智、中風、心肌梗塞、癌症… 可以理賠嗎?輕、中度的中風算殘廢嗎?老人失智算殘廢嗎?如果都不算,那我們所認為的殘廢,與保險公司所認訂的殘廢是不是一樣的?

所以說大家不要自以為殘廢了,保險公司就一定會理賠。這是極度錯誤的認知。另有一個重點中的重點: 以上所列的險種,身故都是不理賠的。(身故的重要性可參閱【劉鳳和專欄】爭議性最小、保障最完整的「一年期壽險」http://news.cnyes.com/news/id/3573328 及【劉鳳和專欄】第一選項也最平民化的─純意外險 http://news.cnyes.com/news/id/2159076)

長期照護險、長期看護險也類似同樣情形,大部分的保險公司因為都是銷售終身型的,所以保費並不便宜。理賠的標準也算模糊!上面說的殘廢表最起碼還有一張表可以讓大家看到內容。但長期照護險和長期看護險理賠是用幾個字來敘述,例如日常生活的吃飯、上廁所、穿衣服、上下床或是走路…… 等。要有 2~3 項需要他人協助者才可理賠。特別要強調「需要他人協助者」,會不會事情發生了之後,家屬自認為需要他人協助,但保險公司認為還不太需要他人協助,這時候理賠就會產生很大的糾紛。

還是那句話:「你想的長期照護跟保險公司所想的長期照護可能會不一樣!」 我相信長期照護險和長期看護險這些的理賠內容,很多保險業務員也不一定會說得很清楚。因為每位病人的狀況在不同的醫生解釋下也都會不太一樣,更何況是一般的保險業務員。

年老因病如果符合殘廢、長期照護的理賠,會不會在 0~10 年左右就往生,一個月只領 1~2 萬元,一年才領 12-24 萬,10 年呢……?

再次強調買保險要先買「低保費、高保障、理賠明確」的險種。理賠不清不楚的保險不是不能買,它應該屬於購買的第二順位才對。

*再次提醒: 萬一不幸身故,家人還小,責任丟給誰呢?請大家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