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檢驗過度】(轉貼)斷層掃描 做太多易致癌
 瀏覽21,508|回應6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嘻嘻嘻

斷層掃描 做太多易致癌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指出,病患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時由於曝露於放射線之下,過多的斷層掃描恐導致癌症病例增加,每年使數萬名美國民眾罹癌,更使近一萬多人死於癌症。

研究人員指出,2007年全美民眾使用電腦斷層掃描高達7,200萬次,估計導致2萬9千例癌症,其中近1萬5千個癌症病例具致命風險。

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提供清楚的圖像,有助於醫師掌握病情。不過,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最新的研究卻提出警告,電腦斷層掃描的放射線量是一般胸腔X光的100倍以上,病患罹患癌症風險因此增加

研究指出,除非美國醫學界能降低電腦斷層掃描的使用率,或者減少患者每次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時的放射線量,否則電腦斷層掃描所引發的致癌風險,每年在美國都會繼續發生。

國家癌症研究所這項研究將刊登於本周出刊的美國「內科醫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該期刊編輯雷德柏格指出:「我們每年使用數千萬次電腦斷層掃描,且次數持續上升,死亡人數亦隨之增加。」

這項研究發現,兒童、年輕人以及婦女接受電腦斷層掃描的風險最高,因為電腦斷層掃描而引發的癌症病例當中,有2/3好發於婦女。雷德柏格表示,部分電腦斷層掃描其實並非必要。

一次斷層掃描=照500次X光 醫:非必要別做

美國研究發現,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會增加罹癌的危險,台北國泰醫院高階醫學影像健檢中心主任鄭慶明指出,由於照電腦斷層比照X光的輻射曝露劑量高出百倍,國外屢有專家提出警告,但兩者的關聯性仍需時間驗證,民眾若要自保就是「非必要的斷層掃描不要做」。

鄭慶明表示,一般胸部X光的輻射劑量約為零點零二毫西弗(mSv),電腦斷層的輻射劑量,依掃描部位不同,頭部電腦斷層的輻射曝露約二毫西弗,若是胸部、上腹部、骨盆腔或脊椎電腦斷層則各約十毫西弗,如果是心臟血管的電腦斷層則是15毫西弗左右。整體而言,照一次斷層掃描的輻射曝露量相當於照五百次胸部X光。

不過,他強調,雖然電腦斷層有輻射是眾所皆知,但它與引發癌症的關聯性,仍缺乏直接的證據,而且罹癌屬於多發性的因素,如果僅以電腦斷層的單一因素,似乎過於牽強。但要注意的是,除非是低劑量的肺癌篩檢電腦斷層,其輻射劑量較低。他認為,民眾仍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斷層檢查,以策安全。

※延伸閱讀》
‧看透眼病變 斷層掃描免散瞳 
‧專家:健檢改用磁振造影 降低罹癌風險
‧顯影劑擬全面給付 照電腦斷層不再被坑
‧影音/64切高階斷層掃描儀器 救心救命利器

【2009/12/16 聯合報】

看透眼病變 斷層掃描免散瞳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以往眼底檢查必須要點散瞳劑,要等待三十分鐘瞳孔放大,才能檢查;若以最新的3D光譜眼底斷層掃描儀,病人不必用藥,也不必打針,就可確切掌握視網膜及視神經有無病變,目前健保已有給付。

七十二歲陳媽媽長期點藥、良好控制青光眼,日前突然右眼視力模糊,拖了兩周檢查才發現視網膜局部性靜脈血管阻塞,併發黃斑部水腫,經藥物、雷射治療、眼球內注射抗新生血管增生劑後,視力才從零點零五回復到零點四。

台北市書田眼科診所主任顏敏芳說明,眼底增生的新生血管非常脆弱,易破裂引發黃斑部水腫,其他眼底病變還包括黃斑部裂孔、出血以及視網膜、視神經方面的病變,最終都可能導致失明。

不過,以往眼底檢查必須要點散瞳劑,除了要等待三十分鐘瞳孔放大,還得六小時之後才能恢復正常,對上了年紀者,是不小的折磨,書田眼科診所副院長林嘉理表示,新型的3D眼部斷層掃描儀,使得眼底掃描及眼底影像定位,更為準確,也更能快速診斷病變範圍、程度,且廿分鐘就可以完成檢查。

顏敏芳解釋說,這就像在顯微鏡下看病理切片,每兩秒鐘攝影一次,醫師即可診斷,亦有利持續追蹤,在經由間接眼底鏡、螢光攝影檢查等發現病變,或是病人發現視力中間缺損、視野扭曲時,已經太慢;而眼睛的斷層掃描,則確切了解病變程度,目前健保已有給付,症狀輕微亦可自費檢查。

顏敏芳提醒,有眼底病變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年長者皆應半年至一年追蹤檢查,避免過度疲勞、均衡飲食、多攝取維生素A、葉黃素、睡眠充足,且不要以為雷射手術降低度數,就沒有眼底病變的風險。

【2008/02/23 聯合報】

專家:健檢改用磁振造影 降低罹癌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電腦斷層掃描 (CT) 可能提高致癌率。台北榮總癌病中心主任顏上惠建議健檢民眾,全身健檢可改用不具放射線的磁振造影 (MRI),以免防癌篩檢反而增加罹癌風險。

外電報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新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的研究顯示,電腦斷層掃描時的放射線暴露,會增加罹癌風險,全美民眾使用斷層掃描7200萬次,估計導致2萬9000例癌症,其中1萬5000例具有致命風險。

顏上惠說,民眾做1 次電腦斷層掃描所接受的放射線劑量,相當於照數10張的X光片,如果為了治療疾病而做的診斷,或是高危險群、癌症追蹤而需要檢查,且利大於弊,那麼該做的電腦斷層掃描還是要做,不要因噎廢食。

近年來,許多健檢中心推出菁英健檢,使用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心臟病、癌症,收費不貲。顏上惠提醒,已有研究顯示,一般人的全身健檢改做磁振造影也可達到類似效果,卻沒有放射線暴露之虞,因此最好不要使用全身電腦斷層掃描。

【2009/12/15 中央社】

※延伸閱讀》
‧看透眼病變 斷層掃描免散瞳 
‧專家:健檢改用磁振造影 降低罹癌風險
‧顯影劑擬全面給付 照電腦斷層不再被坑
‧影音/64切高階斷層掃描儀器 救心救命利器

【2009/12/16 聯合報】

顯影劑擬全面給付 照電腦斷層不再被坑

健保給付電腦斷層費用一年逾五十億,但對非離子顯影劑給付限制嚴格,僅十分之一有機會得到給付,部分醫院要求受檢者自費。
記者侯永全/攝影
民眾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大多同意自費購買非離子顯影劑,避免民眾成為醫院肥羊,健保局今將與醫界協商,全面給付非離子顯影劑,給付價格由一千五百元,降到九百廿元,如通過,每年預估約數十萬檢查電腦斷層人次,可省了這筆錢。

根據統計,二○○七年國內共有三百一十八部電腦斷層,當年度檢查人次達一百三十六萬。一位急診醫師表示,檢傷分類為第一、二級的病人,幾乎每三人就有一人安排電腦斷層,「如果不 
非離子顯影劑。
記者侯永全/攝影
照,還會被病家質疑」。國內一年給付電腦斷層費用逾五十億元,每年以百分之十速度成長。

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的患者中,約六成需顯影劑,顯影劑分傳統顯影劑及非離子顯影劑,都有健保給付,但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指出,為避免浮濫,與醫界協商後,非離子顯影劑限定各醫院每月檢查人次的百分之十,才可申報給付。

由於標準籠統,不少醫院遊走灰色地帶,例如告訴病患健保不給付非離子顯影劑,要求患者自費,至於可申報健保的「額度」,則預留給VIP病人或當公關使用,比較「敢」的醫院,則一邊向病患收自費,另一邊又向健保請領給付,等於兩頭賺。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學中心主任強調,現行健保給付非離子顯影劑規定早已不合時宜,也徒增醫病困擾,何況近年來非離子顯影劑價格大幅降低,有的醫院進價只需三、四百元,卻向病人收一千五百元,形同「暴利」。

健保局也接獲不少民眾投訴,為避免醫病困擾,今天將邀集專家舉行會議,討論是否全面給付非離子顯影劑。

台北榮總消化系放射科主治醫師李潤川指出,顯影劑可讓組織間對比更清楚,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或泌尿系統攝影都會用到顯影劑。根據國際大型研究發現,傳統離子顯影劑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是非離子顯影劑三到五倍。

※延伸閱讀》
‧640切電腦斷層 中國附醫啟用 
‧e目瞭然 高醫引進3D電腦斷層攝影
‧篩檢肺炎 不能只靠電腦斷層 
‧健檢 免費自費聰明搭配
‧低劑量電腦斷層 抓出早期肺癌

【2009/11/30 聯合報】

低劑量電腦斷層 抓出早期肺癌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年後,石綿肺癌將充斥全世界!醫師警告,1997年前,不分國內外,全世界的建築材料大量使用石綿,20年後,這些石綿暴露的肺癌病患將大量出現。醫師呼籲,高危險群應從40歲後,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911時,兩架飛機撞垮紐約世貿大樓,灰飛煙滅的大樓殘瓦盡是石綿。醫師警告,過去建築廣泛運用石綿瓦、石綿隔熱板,可以預見,不分國內外,20年後,石綿肺癌將大量出現。

新光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謝義山指出,除了石綿暴露之外,抽菸、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患,都是肺癌的高危險群。

謝義山說,傳統的X光片與驗痰已經被證實無法早期發現肺癌,從影片上,看出有異常時,肺腫瘤已經長到2公分到3公分,八成都已經是晚期或末期,只能再活一年半載。

謝義山說,若能及早發現2公分以下的腫瘤,病患還有十年存活率,因此積極發現2公分以下的腫瘤,才能達到延長病患壽命的效果。

他建議,高危險群應該從40歲後,每年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一般人則從50歲後檢查。

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發現0.1公分的腫瘤,由於偽陽性高達二成,發現有小陰影時也無須緊張,0.5公分以下只要每年追蹤即可,超過0.5公分,小於1公分則要積極追蹤,改為三個月追蹤一次,超過1.5公分就要立即侵入性切片檢查,即使確認為肺癌,五年存活率仍高達九成。

【2009/06/21 聯合晚報】

健檢 免費自費聰明搭配
【聯合報/陳世昌/永和耕莘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蕭萬長副總統日前自費接受磁振造影(MRI),意外發現肺部腫瘤,這讓標榜正子造影(PET)、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造影(CT)等高科技的「高級健檢」,再度成為討論話題。

但高級健檢動輒要價數萬,往往讓市井小民卻步,尤其目前景氣低迷,消費得起的人又更有限了。

不過,無力負擔昂貴的高級健檢,未必就會淪為健康的次等國民。在全民健保開辦後,提供了多種免費的健康檢查,受惠對象下至肚子裡的胎兒、上至70歲的老人,幾乎各年齡層都已涵蓋,包括婦女周產期篩檢、新生兒篩檢、兒童生長發育篩檢、成人健康檢查及老人健康檢查等。

這些免費健檢的項目雖不比自費檢查五花八門,但對身體健康的基本掌握,依然具有參考價值。例如,40歲以上每3年一次健檢,內容包括詳盡的身體理學檢查、病史及藥物史、抽血檢驗(全血檢查、肝指數、腎臟功能、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尿酸)、尿液檢測等,幾已涵蓋各類常見疾病。

65歲以上的老人健檢,除上述項目,更可以享有每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檢查等,有助於偵測銀髮族好發的慢性病及癌症;每年秋冬的流感疫苗注射、肺炎雙球菌疫苗注射等,對老人健康更提供進一步保障。

除了針對不同族群的一般健檢,政府對於某些國人好發的癌症,也提供了基本的篩檢,例如:婦女子宮頸癌抹片篩檢、高危險族群的口腔癌篩檢、更年期婦女乳房篩檢及骨質密度篩檢等,都是全民皆可享受的福利。

現代人對健康的要求,不再只是傳統有病求醫的模式,而應提升至預防疾病的層次。在這搶救荷包大作戰的非常時期,民眾若能善用各項健保或政府提供的健康檢查,其實對健康已有一定的保障。

事實上,每年透過上述免費健檢而發現疾病者不在少數。當然,若經濟許可,不妨與醫師討論,針對個別的狀況與需求,增加額外自費項目,就能換得更多安心。

【2009/06/26 聯合報】

篩檢肺炎 不能只靠電腦斷層
【聯合報/鄭鴻鈞/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蕭萬長副總統最近因肺癌第三期住院切除,引起很多人聯想恐慌:「要不要肺癌篩檢?」「每年的健康檢查夠不夠?」「怎麼會一發現就是第三期呢?」

醫學研究已經證明,乳房、子宮頸與大腸篩檢,可以早期診斷並降低病人死於這些疾病的機會,因此,醫師多建議篩檢。但是,肺癌篩檢,專家意見就不一致了,主要是目前並無足夠證據,證明肺部篩檢可以減少病人死於肺癌的機會。

肺癌篩檢,早年是利用胸部X光及痰細胞學檢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綜合分析,這些檢查並無法減少病人死於肺癌,還可能有4-15%的假陽性,也就是沒病者被認定有肺癌,讓病人接受不必要的侵襲性檢查與手術。

近年研究則集中於「低放射劑量」的胸部電腦斷層為篩檢工具。但是,這方法是否可減少病人死於肺癌的證據依然不夠;原因是胸部電腦斷層可能只偵測到一些低惡性度、不具致命危險的肺癌;但是,對致命肺癌,又因敏感度不夠,當胸部電腦斷層能偵測時,常已演化成晚期腫瘤。

此外,胸部電腦斷層也可能給病人帶來風險。對於抽煙或曾抽煙的高危險民眾,胸部電腦斷層篩檢,可以發現20%至60%不正常影像;經過多次追蹤檢查,胸腔穿刺,甚至開胸手術,大多數皆被證明為抽煙造成的疤痕組織,過去的發炎及其他良性病變。在這過程中,病人及親屬的心理焦慮與煎熬,更非外人可以想像。因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及美國癌症協會,即使針對高危險的民眾,在沒有更好的研究證據前,都不推薦胸部電腦斷層作為肺癌篩檢的有效工具。

蕭副總統每年一定有健康檢查,我合理推論,他去年不僅有胸部X光,可能也有胸部電腦斷層檢查。那為什麼去年沒辦法診斷呢?他的狀況有可能是前文提及無法早期偵測的肺癌。另一種狀況是,可能有看到肺部陰影,但缺乏胡適實是求事的基本精神:「在不疑處有疑」。這時就不是儀器不夠精良,更不是學識不夠淵博的問題,而是台灣的醫療教育與制度須要徹底檢討的時候。

※延伸閱讀》
.64切斷層掃描 檢出早期肺癌
.高危險群 適用電腦斷層檢查

【2009/06/08 聯合報】

e目瞭然 高醫引進3D電腦斷層攝影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引進新型牙科3D錐束電腦斷層儀,是牙醫放射線的最新利器,不僅可「 e目瞭然」,還可減少病患的幅射暴露量和傳統洗片的過程。

高醫口腔病理診斷科醫師林立民今天說,X光檢查是牙醫師診斷與治療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進入數位化時代後,數位化式的牙科X光機不但可大幅減少病患的幅射暴露量,且可免去傳統洗片的過程,因此,數位化式的牙科X光比傳統牙科X光更環保。

林立民表示,如果需要進行植牙或口腔顎骨腫瘤切除等手術時,以往會利用電腦斷層攝影,並透過影像重組以提供三度空間的影像,但患者相對受到的幅射量就會增高。

為提供患者更精細、安全的檢查與診斷,高醫牙科部引進牙科3D錐束電腦斷層X光攝影,有別於傳統的16至64切面扇形X光射束電腦斷層掃描儀,患者可採站姿或坐姿,照射範圍則可依據需求選定,以減少不必要的暴露。

林立民說,牙科3D錐束電腦斷層X光攝影是 1種特別設計於口腔顎顏面部位的低暴露量掃描系統,以單束或部分旋轉的錐狀X光射束穿過組織,將擷取的影像投射於後方的 1個板狀偵測器上,患者就定位後,只要20秒即可完成檢查,影像資料便開始整合。

這些所擷取的影像資料可依臨床需要再作重組,林立民表示,例如可轉換成類似傳統電腦斷層、牙科全口環顎X光片和咬合片及各部位根尖片等,這類組合的各類口內及口外片影像,讓患者不必重複幅射暴露。

【2009/09/24 中央社】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38526
 回應文章
(轉貼)國健署:立體超音波產檢非必要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費產檢好賺 醫師不願接生

2014-12-22 14:49:28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自費產檢項目商機大,越來越多醫療院所投入產前診斷;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健保給付十次產檢才兩、三千元,但自費高層次超音波一次就三、四千元,唐氏症的母血篩檢一次兩萬多元,使得願意做產前診斷的醫師越來越多,願意接生的醫師人力恐怕減少。

自費產檢項目包括肌肉萎縮症、子癲前症、羊水晶片、基因檢查、超音波檢查等,全都作要花好幾萬,讓不少準媽媽感嘆,寶寶還沒出生,荷包就大失血。

開業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科技日新月異,篩檢項目也翻新,但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十多年未進步,包括肌肉萎縮症、弓漿蟲等國外已是常規檢查;她建議準媽媽若是經人工生殖等過程好不容易懷孕,可以考慮自費檢查項目避免風險。

婦產科醫學會注意到,投入產前診斷的婦產科醫師越來越多,造成準媽媽困擾,例如若透過基因篩檢檢出胎兒智力差機率高,也徒增父母的煩惱。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歸根究柢是健保給付產檢費用太低,十次產檢才給付兩、三千元,實際到醫師手上的更少,不像自費產檢項目利潤高;加上接生風險大,不少醫師寧可做產前診斷也不願意接生。

黃閔照說,已有醫師只負責「前端」人工生殖、不孕症治療,等孕婦懷孕20周後,就轉給其他產科醫師接生;他建議健保給付應考量產科人力流失危機,以免以後不容易找到產科醫師接生。

國健署:3D、4D超音波產檢非必要

2014-12-22 14:49:26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在新版媽媽手冊表示,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進行標榜可看到寶寶長相的3D、4D超音波。 報系資料照

分享

不少準媽媽會自費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還有3D、4D超音波可替胎兒「拍寫真留紀念」;衛福部國健署在新版的媽媽手冊提出建議,除了有妊娠糖尿病、羊水過少等才需要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不建議進行標榜可看到寶寶長相、動態的3D、4D超音波。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超音波是利用高頻的音波進行檢查,在國外發現,過去十年自閉症兒增加與產科超音波使用有同時上升趨勢,雖然關連性還有待研究,但最近世界超音波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也呼籲,非醫療使用的超音波應避免。他說,坊間3D、4D替胎兒留影像的超音波,有時一拍就是一個小時,建議應避免。

生得少、生得晚,準媽媽們越來越在意胎兒健康,願意花錢自費檢查,其中高層次超音波是常見的自費產檢項目,有些媽媽為了先看胎兒的影像,也會要求醫師「多照一下」。

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陳麗娟表示,高層次超音波其實與一般產檢超音波的設備相同,是對胎兒的頭頸部、胸部腹部器官、臍帶、四肢等項目進行更精密的細部構造檢查,檢查時間約需要半小時至一小時,建議20到24周進行。

3D超音波雖可呈現出嬰兒五官與立體樣貌,4D超音波還可播放成動態影片,但3D與4D超音波不是醫學診斷上的依據。黃閔照說,一般懷孕20周左右,健保給付一次超音波,他建議若觀察到有異常再自費檢查,39周到40周如果還未生產,也可以再照一次。

產檢M型化 10幾萬vs.只1次超音波

2014-09-23 16:37:46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產檢也出現M型趨勢。部分產婦花了十幾萬元,接受昂貴產檢。但經濟弱勢的孕婦就只能依健保局規定,整個懷孕週期僅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

週產期醫學會秘書長鄭博仁曾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聯合記者會上,發表「懷孕早期產前照護的新金字塔模式」專題報告,直指國內貧富差距過大,已影響產前檢查。

鄭博仁指出,產前檢查是一種風險評估,即使沒接受產檢,大約近九成產婦都可順利分娩,就像古時候的婦女一樣。目前產檢運用的超音波、基因篩檢等技術,就是希望提早篩檢高危險群的胎兒及孕婦,及早解決問題。例如透過羊水穿刺、超音波檢查,可篩檢出近九成的唐氏症寶寶。

但受限於經費,政府提供的免費產檢項目陽春,也造就出昂貴產檢的市場。

鄭博仁指出,有些孕婦一進診間就表明,只要胎兒健康,花多少錢做產檢都沒關係,所有能做的都要做。基因診斷、染色體晶片、染色體檢查,外加高階超音波、立體超音波,全部加起來十多萬元,花得毫不手軟。

相較之下,經濟能力差的孕婦,只能依國健局建議及健保局給付,接受超陽春產檢。健保局目前只給付孕婦一次超音波檢查及抽血,只能粗看胎兒整體發育狀況,並確定媽媽是否罹患海洋性貧血。

由於大部分產檢都需自費,為讓每個孕婦胎兒都能擁有妥善照護,婦產科醫學會最近與國健局多次開會討論,制訂產檢優先順序,希望能先做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檢,由國健局補助。

此外,國健局只給付產婦一次超音波費用,只能看看胎兒大小,產檢效果不大。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懷孕過程至少接受五次超音波,減少媽媽及胎兒的罹病風險。

蘇怡寧/照超音波,胎兒易得自閉症?五大問一次解答

2015-01-23 10:23:51  聯合新聞網 蘇怡寧

前陣子有條新聞,標題就大剌剌寫著「4D超音波夯,自閉兒變多」搞得人心惶惶,我最近在門診看診時,常常就會被孕婦憂慮的詢問,「蘇醫師,我這樣會不會太常照超音波啊?」「到底照超音波會不會對胎兒怎麼樣啊?」

我不想去談論太嚴肅的科學問題,但我還是必須強調:

「幾十年來,合理常規下使用超音波,沒有文獻與證據指出造成胎兒異常之研究報告。」

「幾十年來,合理常規下使用超音波,沒有文獻與證據指出造成胎兒異常之研究報告。」

「幾十年來,合理常規下使用超音波,沒有文獻與證據指出造成胎兒異常之研究報告。」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就請大家千萬不要再自尋煩惱啦。

不過,超音波的應用會不會有問題是一個議題,但是「到底需不需要做?」那就又是另外一件事了。產檢做超音波,基本上是沒有疑問的,因為健保在產檢當中給付一次免費的超音波,很清楚的告訴我們,超音波在醫療上,自然有它的必要性。不然,國民健康署怎麼可能會給付呢?這樣大家應該對超音波在產前診斷之重要性,應該沒有疑慮了吧?

現代專業的產科醫師,必須透過超音波,作為胎兒生長健康評估之依據。既然國民健康署給付一次,下一個問題就是,「一次夠嗎?」但這世界上的問題就是這樣,過去在沒有超音波的時代,大家還不是就這樣生小孩?

所以,我應該說,其實並沒有夠不夠的問題,問題應該要回到,你希望有多少的保障。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思考與討論了。如果,您能接受,過去母胎兒周產期照護的罹病率與致死率的水準,那當然什麼也不必做。

舉例來說,沒有超音波,就無法察覺前置胎盤;沒有超音波,就無法察覺是否胎位不正;沒有超音波,就無法察覺羊水量是否適當;這些都跟生產之高度風險性息息相關。

此外,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在產前看到又怎樣,反正還不是只能生出來之後才處理?」但是,我必須很嚴肅的說,其實有許多疾病,事先知道跟不知道,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能夠在生產前就知道先天心臟病,在生產時預做規劃,請新生兒科醫師第一時間接手處理,絕對會比出生之後,臨時發生狀況,才知道急急忙忙來處理要好上許多。事先知道先天性橫膈膜疝氣,處理起來預後就差很多。除此之外,乳糜胸、膀胱阻塞等,都可以透過胎兒治療,未來,這個專欄會談到更多的胎兒治療。

您能夠想像新婚夫妻在診間看到這個影像,兩人雙手緊握瞬間的感動嗎? 圖/蘇怡寧提供

分享

我相信一定又有人要問,「超音波不就都是一樣嗎?高層次、3D/4D又跟一般常規的超音波有什麼不同?」

一般門診做的常規超音波,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測量胎兒的生長及羊水量等等基本評估。我相信,絕對不會有醫師看到有問題,卻故意不說。但是,要在這麼有限的時間裡,看到所有的問題,我想,您也不會相信。再加上門診超音波基於預算成本上的限制,解析度仍然還是有其限制。所以,如果寄望在門診超音波,做一個全面性評估,基本上是奢求了。

到底高層次超音波跟一般常規超音波有什麼不一樣?我喜歡這樣解釋,大家知道一級方程式賽車,在這樣等級的賽道上,要拿冠軍,就是每個面向都必須到位。沒了專業的賽車,舒馬赫也絕對拿不到冠軍;反之,若不是專業的車手,即便給最高等級的賽車,也是沒輒。高層次超音波何嘗又不是如此,必須同時具備高階等級之超音波儀器,再加上專業訓練之醫師,才得以成就。

「我一定得做高層次超音波嗎?」我的回答是,當然不一定喔!但是,相對的,胎兒異常就必須等生出來才能知道與處理了。所以,這個答案就是,如果您覺得沒有差別,那當然就不必做。

至於進一步來談談3D/4D超音波,3D超音波就是立體超音波,利用影像資料重組出寶寶的外觀,就和照相一樣,而4D超音波則是再加上動態的錄影,一般的3D/4D並不具診斷的功能,而是一種讓準爸媽提早與寶寶見面的立體動態影像工具。

所以,有醫師會說,傳統二維超音波就足夠做診斷的用途了,3D/4D只有娛樂價值、噱頭啦。其實沒什麼好爭辯的,基本上,我對於要不要做也沒什麼特別看法。只是,我本就是大嘴巴,所以還是多嘴補充一下,能做3D/4D 的超音波,一定都是高階等級儀器,因為畢竟要重組影像一定要有優良的二維影像解析能力,所以如果大家搞不清楚醫療院所超音波儀器之好壞,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式了。畢竟二維影像的解析度,就大大關係著診斷之品質嘍。 (嗯,我會不會透露太多了,呵呵。)

您可以想像這對夫妻求子七年之後,看到這個影像熱淚盈眶的滿足嗎? 圖/蘇怡寧提供

分享

其實,理論人人會說,但依我接觸臨床工作二十年來之經驗,很多事情,就不是這麼容易講得清的。對我來說,不必多說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感謝老天爺賞賜給我這份工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266676
(轉貼)別讓顯影劑 變「險」影劑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別讓顯影劑  變「險」影劑

研發組研究員  李怡嫺

林老先生已八十歲且腎功能不佳,被要求自費用非離子顯影劑來照斷層掃瞄;家中經濟困難,只好選擇傳統顯影劑,最後過敏猝逝。事後向健保署詢問,才被告知其實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毋須自費,然而卻已太遲…。家屬最深沉與無助的質問:「如果健保已有給付非離子性顯影劑給高風險病人,為什麼醫院沒有告訴我們,竟還要求病患自費呢?」


使用顯影劑的電腦斷層(CT)高居九十七年健保十大檢查排行榜首,一年花費健保二十億元,顯影劑風險、不良反應、不同類別顯影劑選擇、自費問題,也常受到民眾關注。

健保原應是購買健康,並以臨床實證訂立符合品質與成本效益的給付項目,讓費用能花在刀口,降低可避免的醫療傷害以節省成本。國際研究指出,國內傳統上使用的離子性顯影劑其過敏率為 4~12%,遠高於非離子顯影劑的 1~3%,而罹患特定適應症或高齡的民眾,更成為施打顯影劑時更需小心的高風險族群。

醫改會近年屢接到民眾與醫事人員申訴,抱怨健保給付規範中,雖有明定適應症患者有權免費選用非離子性顯影劑,實務上卻因健保署限制醫院落實控管 10% 的檢查人次,造成醫院常以此為由,要求符合給付條件的患者,還須自費施打非離子性顯影劑的問題。

針對特定適應症,健保擴大給付非離子性顯影劑

經醫改會向健保署反應及媒體披露後,衛生福利部於九十八年十二月已正式公告取消 10% 的人次限制,自九十九年一月起經醫師診斷符合下列任一條件(如下表一),可免費施打較不會過敏的非離子性顯影劑。希望透過新制上路,讓顯影劑劑給付回歸到品質與病人安全的考量,減少不合理自費、不必要的醫糾、與醫事人員執業的困擾。

表一、符合健保給付非離子性顯影劑之九項條件
一、多發性骨髓瘤 五、年齡大於 75 歲及小於 3 歲
二、腎臟功能不全者
  (Creatinine 指數 > 2mg/dl)
六、曾對離子性對比劑過敏者
三、充血性心臟衰竭(NYHA 心衰竭分期 >= Ⅱ)、嚴重心律不整、惡性高血壓、不穩定性狹心症、心肌梗塞或肺高壓之最近病史或風險者 七、有重要器官衰竭者,如肝臟、肺臟、心臟、腎臟
八、多重外傷併有低血容性休克之患者
四、糖尿病合併心、腎功能不全者 九、氣喘急性發作期

醫改會的叮嚀

 當醫師為您安排顯影劑相關檢查時,建議您可主動詢問自己是否屬於適用非離子性顯影劑的九大高風險族群。
 若醫師表明您的資格符合,卻藉故要求自費,您可檢具收據向健保署(電話:0800 030 598)檢舉。

顯影劑不良反應頻傳,潛在風險不可不慎

最後提醒您,即使是風險相對較低的非離子性顯影劑,也仍有發生不適的風險。建議您在檢查前與醫師、醫事放射人員充分溝通,瞭解檢查過程的應注意事項及後續照顧事宜,才能保障您在檢查過程的風險降到最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7835
(轉貼)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不要亂用斷層掃瞄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榮總3月1、2日辦理免費老人健檢




























臺北榮民總醫院3月1日起一連2天,在該院中正樓一樓大廳辦理免費老人健康檢查,歡迎設籍臺北市年滿65歲以上長者,或年滿55歲以上的原住民踴躍參加。


榮總表示,配合北市府「101年度免費老人健康檢查」活動,3月1、2日兩天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5時辦理免費老人健檢,自上午6時起開始發放預約號碼牌,每日限額900名。符合條件之長者,皆可攜帶國民身分證及健保卡(原住民身分者需加帶戶口名簿正本)至該院辦理。  此次健檢項目共分A、B兩套擇一,A為胸腔X光檢查等11項,B為腹部超音波等7項,其中B套健檢需相隔一年才可再做,如民國100年已做過B套者,今年只能選擇A套,詳細資訊可至榮總網址查詢:http://www.vghtpe.gov.tw/



 



【2012/02/2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榮總3月1、2日辦理免費老人健檢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6931654.shtml#ixzz1nnat06VE 
Power By udn.com 


黃達夫強調,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總醫療支出高達七千多億元,自費醫療占卅七%、近三千億元,其中不必要的健檢占相當部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電腦斷層檢查










沒事不要亂用斷層掃瞄,我上次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難得有有醫德的醫生願挺身而出,說出事情的真相!願所有收到這封信的朋友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貴的健檢就是好的健檢」實為錯誤觀念。快樂不是註定的事,而是一種選擇輻射風險高.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








國內癌症專科醫院和信醫院醫師執筆出版《癌症大祕密─醫師很想說、你很想問的六十五個問題》一書。「貴族化健檢真的有必要嗎?」篇章直指國內近年浮濫使用磁振造影或正子攝影健檢的弊端。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但目前國際醫界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只有大腸癌糞便潛血、腸胃癌內視鏡、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及攝護腺抗原檢驗。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健檢項目應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目。醫院不應本末倒置,以篩檢工具為中心,忽略了患者的個別差異性。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








「貴的健檢就是好的健檢」實為錯誤觀念。」黃達夫強調,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總醫療支出高達七千多億元,自費醫療占卅七%、近三千億元,其中不必要的健檢占相當部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








親朋好友們大家好!請大家告訴大家!












本文於 修改第 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793149
(轉貼)防訴訟 美國九成醫生過度檢驗治療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事健康檢查 壞處多過好處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2012.07.25 09:02 pm

前加拿大總理穆爾羅尼(BrianMulroney)2005年做健康檢查時,醫生讓他做了電腦斷層掃描。這次檢查發現他肺部有兩個小腫塊,醫生建議動手術,但胰臟發炎讓手術變得複雜。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他在醫院待了6週,後來因為有囊腫必須切除,一個月後又進入醫院。這顆囊腫是因為胰臟發炎而長出。

如果他們早點發現這些腫塊並救了穆爾羅尼一命,這些手術、掃描、病假與檢查不就值得了嗎?問題就在這裡。這些腫塊不是惡性腫瘤,而是良性的。

本質上來說,穆爾羅尼為實際不是問題的「問題」動手術,並承受之後帶來的併發症。

英國醫師麥卡尼(Margaret Mccartney)說,你可能會認為,身為家庭醫師,我可能會建議他們再次確認或及早診斷出問題。

不過,有數以百計的高級私人診所提供「身體檢查」,有各式各樣讓你「心安」的驗血、超音波、甚至是核磁共振攝影(MRI)與電腦斷層掃描,費用加起來可達到100英鎊到好幾千英鎊不等。

有些檢查可能有益,但許多檢查並非如此。有些對我們有害,如同發生在穆爾羅尼身上的事一樣。

無害的檢查怎麼變成有害?

在完全健康的民眾身上尋找異常,部分問題就在於,並不是很多人身上都有反常情況。

重點在於,大部分的異常不會對我們有害。

舉例來說,如果你對健康成人的大腦做核磁共振攝影,就會發現有1.8%的人動脈有腫塊,也就是動脈瘤,有1.6%有腦膜瘤(meningioma),腦瘤的一種。

不過,這些人都沒有出現症狀,大多數的人也都不會罹患掃描所顯示的相關疾病。

【2012/07/25 中央社】



全文網址: 沒事健康檢查 壞處多過好處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249559.shtml#ixzz21fEfdR52
Power By udn.com

防訴訟 美國91%醫生過度檢驗治療

【世界日報╱美聯社芝加哥28日電】
2010.06.29 08:09 pm

一項調查顯示,91%的醫生說,因為害怕醫療失誤訴訟,而對病人過度檢驗和過度治療。

這項28日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中的調查,是由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內科醫生塔拉‧畢夏普和其同僚進行的。他們去年6月從美國醫學會 (AMA)的醫生名單中,隨機選擇2416名醫生,包括內科、外科、專科、急診室與初診醫生,寄出問卷,問卷上只有兩個問題,分別是:「醫生是否為保護自己不被控告醫療失誤,而要病人做超過所需的檢驗和療法?」和「為減少不必要的診斷檢驗,是否需要保護醫生免於無根據的醫療失誤訴訟?」

結果有1231人回答問卷,其中91%的人都對兩個問題表示同意。有93%的男醫生和87%的女醫生說,醫生為擔心醫療失誤訴訟而要病人做不必要的檢驗。這項調查並未詢問醫生個人是否要病人做不必要的檢驗,或主張如何改善此情況。

畢夏普說,在醫生聚會的場合,對醫療失誤的恐懼,和對醫療失誤訴訟制度的厭惡,是常見的話題。防禦性醫療使美國保健系統每年損失數十億元。

【2010/06/29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31560
(轉貼)狗兒狂嗅左胸 意在「癌」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狗兒狂嗅左胸 意在「癌」外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縣報導】
2010.06.28 03:48 am


台南縣顏姓婦人今年初就醫確診罹患腫瘤,但在超音波攝影確定前半年,陪伴她十五年的愛犬毛毛就已「察覺」。
記者周宗禎/攝影台南縣四十五歲顏姓婦人,今年初檢查發現罹患乳癌,而讓她警覺身體有異狀,是她收養的三隻流浪犬。牠們在一年前就向女主人「示警」。

顏姓婦人有毛毛、寶寶、欣欣三隻流浪犬,去年七月初某天,她蹲著為牠們準備狗食,狗兒不像往常猛嗅食物,狗鼻子卻直往她左胸左上側靠近腋下淋巴處,不斷嗅聞,她以為是衣服沾到食物有味道,不以為意。

接下來幾個月,狗兒不時對她左胸同一處嗅聞,她感到不對勁,之前曾看過國家地理頻道節目報導狗能嗅出癌細胞,懷疑她的狗「嗅」到她身上有異狀,「狗兒若能說話,一定想告訴我哪裏有問題」。

但自己未感覺有任何不舒服,「我總不能告訴醫生是我的狗聞到腫瘤」,顏姓婦人說只能安慰自己,狗兒的行為只是巧合;不過她時時留意身體狀況,尤其乳房的變化。

今年一月,她發現狗兒多次嗅聞的左胸有細微突出物,到奇美醫院進行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及切片,確認左胸上方有直徑一點六公分、第一期C級腫瘤,所幸淋巴未轉移,切除腫瘤後定期接受化療。

獸醫黃嘉玲說,她也看過國外有關狗嗅出癌細胞的研究報告,個案雖不多,但相信狗兒能偵測到人體異常,值得深入研究。

她表示,早在一九八九年,英國就有醫師發表狗提早發現皮膚癌案例;今年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大會,法國巴黎Tenon醫院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狗能自尿液中嗅出攝護腺癌細胞特有味道」,對未來研究癌症早期篩檢極有研發助力。

顏姓婦人的主治醫師表示,沒看過相關文獻,不知狗有嗅癌的能力。奇美胸腔外科主任馮瑤指出,狗有沒有這種能力,要經過一定數量個案實驗研究,才能確定。

顏姓婦人說,原本對狗兒嗅出癌細胞的報導存疑,當被告知罹患乳癌,才確定狗兒有察覺癌細胞的能力,希望醫界協助進行相關研究。

【2010/06/28 聯合報】

受訓犬緝癌 國外有例子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0.06.28 03:48 am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國外媒體多次報導狗嗅出主人罹患癌症的新聞,狗甚至能聞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是否太低。國外研究顯示,受過特殊訓練的狗,可從癌細胞分泌酸味嗅出人類癌症,正確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九。

英國婦女莫琳發現她的狗一直聞她的右胸,並不停推揉,她好奇心去醫院檢查,竟檢查出罹患乳腺癌。

澳洲婦女寶拉養的沙路奇獵犬老是愛聞她的腋下並磨蹭,後來發現有淋巴結癌早期徵兆,如今寶拉抗癌成功,認為是愛犬救她一命。

美國加州松樹街基金會以八十六名肺癌患者和乳癌患者,以及八十三位健康者做研究,發現狗嗅出癌症病患的正確率,是介於百分之八十八到百分之九十七之間。

由於癌細胞會分泌酸味,許多受過訓練的狗可以從乳癌和肺癌患者的口氣中嗅出癌症,準確度高達百分九十九,並可從膀胱癌患者的尿液中嗅出。

南韓RNL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複製四隻可以嗅出人類癌症的幼犬。四隻小拉不拉多犬的母親名叫「水兵」,已六歲半,曾在日本接受訓練,用鼻子就能嗅出病患是否罹患癌症。

由於水兵的子宮已摘除無法生育,RNL複製了四隻擁有和水兵一樣基因的複製犬,將送到日本,接受和母親一樣的訓練,其中兩隻未來將會以每隻五億韓元高價出售。

英國訓練十七隻搜救犬,在糖尿病患出現低血糖症狀時,以哀鳴、吠叫、舔臉等方式示警,成功率約百分之六十五。英國六歲女童芮貝卡就是靠一隻受過訓練的狗,在她血糖太低或太高時舔她的手示警。

【2010/06/28 聯合報】

名醫不信:潰爛才可能聞得到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0.06.28 03:48 am

狗能嗅出乳癌患者?「不太可能吧!」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俞志誠說,早期乳癌患者乳房外觀並無異狀,如要靠狗的嗅覺分辨,恐怕要到乳房外部出現潰爛,但這時已是第三B期。

乳癌高居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亡率第四名。在台灣,每年約有七千五百人罹患乳癌,一千六百人死於乳癌;即每天平均廿名婦女確診罹患乳癌,四名婦女因此喪命。

現階段,衛生署國健局提供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婦女,以及四十到四十四歲有乳癌家族史婦女,每兩年可以做一次免費乳房X光檢查。

要盡早發現乳癌,身兼乳房醫學會理事長的俞志誠說,最好的篩檢工具還是乳房X光及超音波檢查,乳房自我檢查也不能偏廢。他說,自摸不能取代儀器篩檢,但有些癌細胞生長速度快,乳房超音波檢查的間隔為三個月到半年,乳房X光則是一年,其間還是要做乳房自我篩檢,才能盡早發現。

【2010/06/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28465
(轉貼)黃達夫:高價健檢 身體擔風險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達夫:高價健檢 身體擔風險

台灣流行貴族化健檢,一般人動輒花數萬元,使用昂貴儀器如磁振造影、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但和信院長黃達夫昨天指出,部分高價健檢有偽陽性,反而讓受檢者徒增困擾,效益不如糞便潛血、腸胃內視鏡、子宮頸抹片等檢查。


圖/聯合報提供

每隔一陣子,名人透過健檢揪出癌症的報導就會出現,每當這類消息曝光,醫院、診所的健檢中心就爆滿。

黃達夫昨天在一場新書發表會上點名,各大醫學中心推廣高價位健檢,但並非國際癌醫界所認同,病人花了冤枉錢,身體有時還可能承擔風險。

他舉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費用不便宜,但受檢者只要身體某部位發炎,或只是良性病變,都可能出現亮點,造成病人和家屬恐慌,醫師為了確診,必須做更多侵入性檢查。有的侵入性檢查,必須切片,反而引發併發症,如院內感染;而肺部穿刺,有時可能引起出血、氣胸,要插管急救。

黃達夫認為,正子掃描偶可檢測到早期癌症,但應做為偵測癌症轉移追蹤之用,而不是像「散彈打鳥」,以為貴的健檢就有效。黃達夫也批評,現在有所謂的腫瘤指標,事實上常是「嚇病人」,他表示,國外就有報告,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在正常值四以下者,仍有四分之一可能得攝護腺癌。

「國人需要的是用心的健檢,不必迷信貴族化健檢,」黃達夫說,找到癌症,還必須有醫師詳細探詢病史、周延理學檢查和長期追蹤觀察,最可靠的是找一家值得信任的醫院,定期做癌症篩檢。

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健檢也是醫療行為,具有風險,病人應依個人狀況選擇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健檢 黃達夫:貴族不如傳統 
‧傳統健檢取代高階 國健局舉雙手贊成 
‧自然美上海員工組團來台健檢 
‧Blog/健檢市場 商機潛力空間無限大


【2010/04/07 聯合報】

判讀找病灶 健檢貴≠好

圖/聯合報提供

醫師指出,健檢最重要的是醫師對檢查結果做適切判讀,並非愈貴的儀器就能找出病灶。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弟弟郭台成因白血病過世,他的亡妻林淑如也和乳癌纏鬥數年後撒手人寰,這些年媒體陸續報導郭台銘重視健檢,會輪流到不同醫院健檢,這些健檢中心私下會跟受檢民眾打廣告,說「郭董也在我們這裡健檢過。」

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健檢儀器只是輔助工具,重點在於檢查技術、醫師對結果的詮釋,「拿同一張片子給兩名醫師看,可能判讀出不一樣的結果」,這時醫師的專業和經驗就很重要。

吳明賢舉例,血中胎兒蛋白是現今被認為判斷早期肝癌的利器之一,但國外報告,有三成肝癌病人不會分泌胎兒蛋白,所以它僅是參考數據之一。沒有所謂「最好的檢查」,健檢也是醫療行為,有其風險,不是只談好處、不提壞處。

吳明賢也提到,美國健檢不如台灣盛行,是因為台灣健檢「俗擱大碗」,以台灣兩萬元的健檢而言,美國可能就得收費六十萬元。

※延伸閱讀》
‧健檢 黃達夫:貴族不如傳統 
‧傳統健檢取代高階 國健局舉雙手贊成 
‧自然美上海員工組團來台健檢 
‧Blog/健檢市場 商機潛力空間無限大


【2010/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96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