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保問題】(轉貼)十一悲劇…誰讓顯影劑變險影劑
|
瀏覽170,004|回應458|推薦4 |
|
|
| 【聯合報╱李怡嫺、朱顯光/台灣醫改會研發組研究員、組長(台北市)】 | 2009.12.01 04:04 am |
| | 昨日聯合報頭版報導,健保局將開放高危險群病患接受電腦斷層時,可使用較安全的非離子性顯影劑。讓爭議十多年,顯影劑變「險」影劑的老問題,再次浮上檯面。 醫改會曾接過這樣案例,八十歲且腎功能不佳的老人照斷層時,被要求自費用非離子顯影劑;家中經濟困難,只好選擇傳統顯影劑,最後過敏猝逝,事後向健保局詢問,才被告知其實符合健保條件、毋須自費,然而卻已太遲…。家屬最深沉與無助的質問:「如果健保已有給付非離子性顯影劑給高風險病人,為什麼醫院沒有告訴我們,反而要求病患自費呢?」 國際研究指出,離子性顯影劑的過敏率為百分之四至十二,遠高於非離子性顯影劑的百分之一至三;國內藥害救濟統計,至九十七年度為止已有十一件因使用離子性顯影劑,導致嚴重疾病或死亡的悲劇。 這樣的傷害更容易發生在高風險的重症病人,健保局雖已將這類患者納入給付資格,可免費使用較安全的顯影劑,但卻在實務給付上設立門檻,要求各醫院不得申報超過該院每月檢查人次的百分之十,導致許多符合資格的病患排不到,甚至有醫院直接要病人都自費。 百分之十的齊頭式給付門檻,未考量各醫院間差異,對收治重症為主的醫學中心也不公平,不但造成醫事人員執業困境,更損及病患的權益並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問題的根源,在於健保給付決策不以品質為核心,與醫界協商妥協,更勝於科學實證與病安考量。總額預算實施後,醫界更不願意答應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以免稀釋了大家既有的「健保點值」。醫改會曾數度與健保局溝通,發現該議題雖在健保相關會議中討論,卻因出席成員多是醫界或醫院經營者代表,紀錄也不透明,民眾需求與專業意見常遭漠視。 健保制度攸關全民福祉,顯影劑給付爭議提醒我們,對於現行健保協商機制整體檢討的迫切性。希望這次報導能促使健保給付協商機制與過程透明化,並讓醫療給付回歸到最基本的品質與病人安全的考量,避免不合理自費與傷害。 【2009/12/01 聯合報】 |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
謀財害命健保 竟敢到處宣揚(轉貼)在美參院作證 葉金川談台灣健保
|
|
推薦0 |
|
|
|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十一日電】
|
2014.03.12 04:07 am
|
|
|
|
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左)獲邀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提供台灣全民健保成功經驗。 記者賴昭穎/攝影 |
衛生署前署長、現任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十一日出席美國聯邦參議院基層醫療及老化小組委員會聽證會,說明我國的全民健保制度及概況;葉金川也是第一位獲邀到美國參議院作證的中華民國卸任官員。
參院基層醫療與老化小組委員會十一日上午舉行聽證會,討論美國的健保體系如何學習他國經驗,出席作證的國外專家除了葉金川,還有來自加拿大的瑪汀、丹麥的傑爾伯格;美國國內專家則有普林斯頓大學衛生政策專家鄭宗美、紐約大學教授羅德溫,健保專家派絲、霍伯格等人。
二○○八年,時任衛生署長侯勝茂曾出席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一場說明會,介紹台灣的健保制度。
這次葉金川出席參院聽證會,是由小組委員會主席、佛蒙特州無黨籍參議員桑德斯邀請;桑德斯為了表示對會議的重視,聽證會前一天還與葉金川在國會長談,之後並指派國會助理帶著葉金川參訪國會山莊。
葉金川作證時不忘秀出自己的健保卡,他告訴國會議員在台灣只要一卡在手,不論到小診所或大醫院,都可享受醫療服務;而且除非是找有名的醫院或醫師,否則不需要排上等候名單。
他表示,台灣目前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六的民眾享有健保,剩下的百分之零點四則是長期旅居國外的台灣公民。
葉金川說,台灣健保成功的關鍵,首先在於有規畫政策並落實的專家團隊,在政策上路初期,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再加上完善的基礎建設以推動健保政策、以及在初期建構完善的IT系統等,讓台灣有今天的健保體系。
【2014/03/12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在美參院作證 葉金川談台灣健保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41885.shtml#ixzz2vhpMAArK Power By udn.com
|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十一日電】
|
2014.03.13 04:17 am
|
|
|
|
葉金川出席美參院聽證會,會前特別秀出健保卡讓記者拍照。 華盛頓記者賴昭穎/攝影 |
衛生署前署長、現任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十一日出席美國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作證,說明我國的健保制度;和當年在立法院備詢相比,葉金川說,「這裡沒有被修理的問題,就是把我知道的向參議員說明。」
美國國會參議院基層醫療與老化小組委員會十一日上午舉行聽證會,討論美國的健保體系如何學習他國經驗,葉金川在會中分享台灣的健保經驗,他也是首位獲邀到美國參議院作證的中華民國卸任官員。
葉金川表示,會議主席參議員桑德斯會找上他,是因為有一本衛生經濟學最重要的期刊「Health Affairs」,在二○一○年左右刊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衛生政策專家鄭宗美訪問他的報告,桑德斯的助理搜尋到之後,認為台灣的制度很值得參考,因此邀請他來作證。
「我從台灣來,以台灣的醫療制度為榮。」葉金川說,這次美國參議員找了法國、丹麥、台灣、和加拿大的專家作證說明,有參議員質疑台灣健保對納入新藥的時程較慢,葉金川解釋,健保給付的確較慢,但如果自己花錢使用就沒問題了;但台灣的制度不是要提供所有效率不高的醫療,而是應該提供基本或有效率的醫療。
至於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否可以用在美國?葉金川說,沒有一個制度可以完全被複製,即使像台灣以健保署為主的單一給付制(single payer),還是有自由競爭,競爭會產生效率,效率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台灣只花了美國四分之一的經費,就獲得比美國好的結果,這是美方可以仔細研究原因的。
【2014/03/13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在美參院談我醫療 葉金川:以台健保為榮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544321.shtml#ixzz2vnaA5ivr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
|
在臉書,問了住在瑞典,斯得哥爾摩的醫學院同學。關於他們的醫療保險制度:
「瑞典看病蠻貴的,一般掛號費就要200克朗〈約台幣900元〉,藥要自己憑藥單〈電子藥單,醫院診所和藥房連線〉去藥房買,也很貴。所以沒有人會因為感冒去找醫生,去了醫生也不會開藥,除非是細菌感染,才會開抗生素,不然一般都只是叫病人多喝水、多休息。掛號費可以累積,一個年度的掛號費上限是900克朗,超過了就不必付錢了,所以對需要經常看醫生的人來說,負擔也不大。藥費也有上限,好像1800克朗/年的樣子,達到上限之後領處方藥都不用錢了,對得慢性病的人也好。大部分的瑞典醫生領固定薪水,薪水通常隨年資遞增。瑞典醫生的實領薪水不會比台灣醫生高,因為瑞典稅率很高,工作倒是比較輕鬆。」
瑞典看病記:http://vickytulip.blogspot.tw/2012/12/blog-post.html
此次看診的經驗,讓我體驗到兩個國家不同的醫療制度,在台灣因為我的醫生每次一看就是好幾百人,每次我只有不到一分鐘的診間時間,從來沒想到還能跟醫生聊天,分享一些生活經驗。這次看病一共花了一個多小時完成,也是我從來沒有這麼長的看病經驗。
--- 台灣看病太方便,太便宜了,容易浪費醫療資源,而且品質也不好。建立家庭醫師制度,落實轉診,比照北歐的「不責難的補償基金制度」,台灣的健保會是台灣之光!
瑞典醫療事故補償基金,針對醫療傷害,瑞典用稅金成立「醫療事故補償基金」,每個瑞典人平均分攤10美元。當病人發生醫療傷害,損失超過350美元時,在「不責難」前提下,此一基金就會按月給付受害人失能救濟金、復健費用,一筆精神補償金等。每年1萬2000件申請案,大約5成可獲得救濟,瑞典的醫療訴訟也「幾乎消失了」。
http://www.drkao.com/2nd_site/diary/621.htm
台灣的當務之急應是先整合「不責難風險救濟制度」,而非事故補償。衛生署只要把現行的藥害救濟(內科)、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小兒科)及生育事故救濟制度(婦產科),再加上急症風險受害救濟(急診科),手術風險受害救濟(外科),麻醉風險受害救濟(麻醉科),擴大整合為「醫療風險受害救濟制度」,六大科去除風險了就不會六大皆空。
事實上,「醫療風險」本身就不是醫師的過失所致,風險acts of God就是不可抗力,不可意料者,幹嘛責難醫師?所以整合半現成的風險救濟制度,「不責難風險救濟」馬上就可以披掛上陣,何必捨近求遠,談什麼『不責難事故補償』?
|
瑞典看病記
Vi tar gärna hand om dig. /我們很樂意照顧你 (此為瑞典診所的文宣) 上禮拜去了這邊的診所看病, 此次看病給我耳目一新的體驗, 讓我對瑞典的醫療體系重新燃起一些希望(因為之前在這邊念書時對這邊醫療制度評價不佳)。 瑞典這邊的醫療系統跟台灣不太一樣, 在台灣每人加入全民健保, 不管是否看病與否每月固定繳健保費; 在瑞典, 人人享有健康保險, 每月不必繳健保費, 只在看病時才付掛號費, 唯藥費也須自行負擔。但為了保障那些需常回診的病患, 只要在一年內看診掛號費超過1100kr (約5000台幣) 或 藥費超過2000kr (約9000台幣) 其他超出的費用就由國家負擔。 這邊的看病程序也跟台灣不同, 在這邊無法指定醫生, 每個人依所住地區分配到一個診所 (從今年開始若不滿意分配到的診所可以要求更換), 通常若感到身體不適需要看醫生, 須打電話到地區診所預約醫生, 護士會根據你的描述指派一個家庭醫生給你。經家庭醫生診療後若需要專科醫生可以請他幫你安排轉診, 但因為醫生不足, 所以常常需要等待多時才得以轉診。這跟在台灣隨時可以到醫院掛號指定專科醫生看診很不同, 我才發現在台灣看病有多幸福! 因為自己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 我必須要定期回診抽血拿藥, 所以我先預約了家庭醫生, 我帶了台灣看病的病歷摘要跟醫生說明我的病情, 沒想到很幸運的他說我們這個診所有一個屬於我的科別的專門醫生, 於是我就順利被轉到專門醫生, 幫我預約了看診時間。 照著約定的日子我到了專門醫生(免疫風濕科)的診間, 因為我是初診, 護士給我一張初診病情自評表, 是30題瑞典文健康問題, 我只好問護士小姐有沒有英文表格, 沒想到她搖搖頭, 我只好硬著頭皮寫, 拿起手機查了兩個瑞典文單字後, 其它的問題我居然全都看得懂耶, 真是太開心了!! 進去診間後, 醫生是個印度人, 我很高興我能跟他暢所欲言英文 (我的瑞典文還高深到可以看病), 他很親切的問診, 雖然我已拿著台灣醫院的診斷書, 他還是詳細的問我整個疾病的來龍去脈, 然後請我到診療間等待, 像我這種疾病的病人常有關節方面的問題, 醫生在診療間裡, 細心按壓我每一個手與腳的關節, 檢查是否有異狀, 這是我在台灣看病從來沒有的經驗! 另外我還注意到一個這邊的診療間居然都有一台音響, 然後放的是輕柔的音樂, 讓病人接受診療時能放鬆心情, 真是一點都不像醫院, 彷彿來到舒壓中心! 後來醫生還跟我聊天, 問我怎麼會在瑞典, 然後跟我說他也是過來人, 移民到瑞典重新學瑞典語, 開始他的新生活, 最後他請我不要擔心自己的疾病, 有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他, 他說我吃的藥可能會有鈣流失問題所以他也開了鈣片給我, 另外幫我安排骨質密度檢查, 然後最後跟我說了一句: I will take care of you. 聽到這句話真是讓我感動不已, 我想這是病人最想聽到醫生說的話。 瑞典全國的藥局是電腦連線的, 看完病後只要到任何一家藥局都可以拿到醫生開的處方, 電腦也會自動累計你在一年內所附的藥費, 甚至你也可以上藥局網站輸入自己的資料看看自己的處方簽, 相當方便。 此次看診的經驗讓我體驗到兩個國家不同的醫療制度, 在台灣因為我的醫生每次一看就是好幾百人, 每次我只有不到一分鐘的診間時間, 從來沒想到還能跟醫生聊天, 分享一些生活經驗。這次看病一共花了一個多小時完成, 也是我從來沒有這麼長的看病經驗。台灣若能借鏡不同的醫療制度, 或許能改善我們健保大量浪費的問題, 台灣人真應該好好珍惜我們有這麼好的醫療制度, 而不是濫用它。
|
(轉貼)藥物銷售排行 癌症用藥去年創新高
|
|
推薦0 |
|
|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2014.02.28 02:33 pm
|
|
|
近30年來,癌症始終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這也反映在藥物銷售數量。一項剛出爐的2013年「暢銷」藥物排行榜顯示,前20名藥物中,有六項與癌症治療有關,如加上治療肝炎病毒,防止日後發生肝癌的藥物,就有八種藥物擠進前20名,創下歷年紀錄。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5000多人死於肝癌,其中八成係由B肝引起,這也讓B型肝炎治療藥物「貝樂克」,2012、2013年連續兩年蟬聯暢銷藥物第一名,一年的銷售金額高達19億3000多萬元。
健保給付也是關鍵
緊追在後的是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金額為18億6000多萬元。前20名暢銷藥物排行榜中,癌症標靶藥物就占五項,除了「賀癌平」,還有「基利克」(第5名、血癌)、「艾瑞莎」(第9名、肺癌)、「蕾莎瓦」(第16名、肝癌)、癌思停(第19名,大腸直腸癌)。另一項與癌症有關的藥物是第十名的「愛寧達」,用在肺癌患者化療。
國內治療乳癌權威、高醫教授侯明峰指出,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越來越多,目前健保規定「賀癌平」給付對象為淋巴腺移乳癌患者,病人越多,當然醫療費用就隨之增加,明年很可能晉升至第一名。
另外,健保是否給付,也是主宰藥物銷售情況的主因之一。資深藥師柯明道指出,治療肝癌的「蕾莎瓦」是2013年5月21日納入健保給付,到當年年底,獲得給付的時間只有半年多,但銷售排行卻能夠由前一年的52名,一口氣上升至16名,成為去年度排行躍進幅度最大的藥物。
三高用藥 6種入榜
整體來說,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用藥仍舊為國人去年用藥大宗,共有六種藥物進入前20名,光是高血壓用藥就有三種入榜,包括第六名的「脈優」、第13名「易安穩」及第15名「得安穩」。
高血壓用藥「脈優」過去曾連續八年蟬連暢銷排行榜第一名,銷售金額一度逼近30億元,2010年仍有22億元。但過了專利期後,便宜的學名藥紛紛出爐,銷售情況明顯下滑,2012年排行第四,去年變成第六,但一年銷售金額仍有15億8000多萬。
【2014/02/28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藥物銷售排行 癌症用藥去年創新高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493.shtml#ixzz2uboutJvx Power By udn.com
|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
2014.02.28 02:33 pm
|
|
|
剛出爐的「暢銷」藥物排行榜顯示,前20名藥物中,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用藥,仍高居國人用藥大宗,共有六種藥物入榜,光是高血壓就有三種,包括第6名的「脈優」、第13名「易安穩」及第15名「得安穩」。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每減重一公斤可減少一毫米汞柱血壓,並可降血脂、血糖,呼籲全民一起減重。
北醫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陳必立則表示,三高藥品用量多,還可能與民眾習慣到處就醫、重複拿藥有關。他提醒,重複領藥吃藥,可能引發副作用,例如若有民眾看了兩個醫師,兩人都開降高血壓藥,若民眾搞不清楚全吃下,可能引起低血壓、昏倒、跌倒;若是重複吃了降血糖藥物,則可能出現低血糖、昏迷。降血脂藥物劑量太高,則會出現肌肉痠痛等副作用。
王宗道表示,國人有高血壓等三高問題的人愈來愈多,除了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因素外,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要擺脫三高問題,他建議「全民一起減重」,將BMI值控制在24以下,且女性腰圍應在80公分以下、男性腰圍90公分以下。
王宗道提醒,要避免三高,平常飲食就要避免油膩、高鹽、高糖,多吃蔬菜水果,且要養成運動習慣,像是爬樓梯、走路等,都是不錯的運動。目前已有研究證實,每天走2000步,可降低10%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若已患有三高疾病,應按照醫師指示服藥控制,加上運動及飲食改善,可幫助慢慢減少用藥量。
陳必立建議民眾,要養成固定到一家醫院看病習慣,若要到不同醫院看診,最好把原有、正在服用的藥物讓醫師看,避免重複用藥產生不良副作用,也能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2014/02/28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三高用藥居高不下 台灣人,該減重了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三高用藥居高不下 台灣人,該減重了-8516496.shtml#ixzz2ubpHHJaI Power By udn.com
|
(轉貼)健保署增編五十億 解決五大皆空醫師荒
|
|
推薦0 |
|
|
健保署增編50億 解決5大皆空醫師荒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為緩解國內內、外、婦、兒及急診科醫師缺額,造成五大皆空的問題,健保署昨日表示,於去年健保總額協商時,編列五十.五五億元,將用於調整急、重症科別的支付標準,為歷年金額最高的一次。
提高516項急重症特診點數
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這次支付標準調整案總計內科增加八.○九億、外科增加十五.○五億、兒科增加六.六九億、婦產科增加九.九二億、急診增加十.七一億,調整內容共計提高五百一十六項特定診療項目的點數,包含內科二十八項、外科三百五十八項、婦產科一百一十九項及兒科十一項。
李純馥指出,這次支付標準調整的項目中,如氣管鏡異物除去術,從二千五百七十三點調整到七千零六十六點;另提高醫院急診診察費較重症的檢傷分類第一到第三級的支付點數,分別調升八十%、三十二%及十九%,調整後急診診察費檢傷分類第一級為一千六百五十二點、第二級為九百零一點、第三級為六百零六點。
另前胎剖腹產後的陰道生產接生費自一萬三千六百二十點調整至二萬九千八百一十八點,調幅一百一十九%;六個月以下兒童原加成六十%提高到一百%,六個月至二歲從加成三十%提高到八十%,二至六歲從加成二十%提高到六十%。 李純馥表示,此次大幅調整的方案因項目眾多且金額龐大,經專家會議及與醫界多次溝通,由衛福部公告追溯自去年一月一日起實施。
|
補充保費超收 立委轟估算失準
|
|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
2014.02.25 03:26 am
|
|
|
去年實施的二代健保,健保署收取補充保費經過核算後,全年收取補充保費達三百六十億元,比起當初預估的兩百億元要高出一百五十億元。
健保署今天舉辦健保開辦十九年記者會,將公布去年全年健保補充保費收取的總額。健保署官員表示,截至去年底,補充保費的目前實收金額是三百卅一億元,估計全年進帳約有三百六十億元。
不過,對於補充保費超收的狀況,許多朝野立委都砲轟健保署當初估算失準。立委黃偉哲表示,當初立法院是因為健保費入不敷出,才勉強在健保法修正草案時加入補充保費的新制,但這一年來民眾因為需額外支出補充保費,「沒有不抱怨的」。特別是許多雇主抱怨,原本已替員工繳交四成的健保費,如今又要負擔員工薪資與投保金額差額的補充保費,「等於一條牛要剝兩層皮」,他認為這就是許多企業不願幫員工調薪的最主要因素。
國民黨立委江惠貞直言,如果像高所得者如律師、教授等高階白領去兼差,理應被扣補充保費,但若本來是低薪族為了多些收入而兼差,也要被扣補充保費,就非常不公平,她已提案要求衛福部應拉高低薪打工族的補充保費扣費門檻。不過,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則說,應回歸以家戶總所得來扣繳健保費,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對於批評,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說,究竟哪些經濟弱勢者應列入免繳範圍,扣費門檻該調高多少,都須有健保署提供明細,做為修正的參考。但他承諾,衛福部會在今年四月由二代健保總檢討小組提出檢討報告後,微調補充保費制度,「該修法的就修法」。
【2014/02/25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補充保費超收 立委轟估算失準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508333.shtml#ixzz2uKvxyakA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轉貼)前署醫弊案 黃焜璋廿年
|
|
推薦0 |
|
|
|
【聯合報╱記者 呂開瑞/桃園縣報導】
|
2014.01.26 02:57 am
|
|
|
|
醫管會前執行長黃焜璋涉嫌收賄,判刑廿年。 本報資料照片 |
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醫管會前執行長黃焜璋等人,涉嫌收賄後由廠商訂規格,讓署醫採購案被廠商牽著鼻子走,十餘億元進了廠商口袋,桃園地院前天依貪汙罪重判黃焜璋廿年徒刑。法官批這些高官不知廉恥、讓醫界蒙羞。
黃焜璋外,基隆醫院前院長李源芳判五年,樂生醫院前院長李乃樞、台北醫院前副院長王烱琅判三年六個月;基隆醫院醫師林繼敏等八人,有人認罪,有人否認,被判廿年到一年十月,多名廠商緩刑。
桃園醫院前院長陳文鍾、醫師孫盛義、柯欣榮、羅景齡,因證據不足判無罪。
捲入弊案的台中醫院前院長邵國寧、澎湖醫院前院長李明杰、嘉義醫院前院長黃龍德等人,因管轄錯誤裁移轉士林等法院審理。
桃園地院調查,醫管會前執行長黃焜璋和京讚、宜德等醫材公司負責人曾憲群、郭秀東等人熟識;二○○八年到二○一一年,新竹、台北、台中、嘉義、澎湖、樂生療養院等,陸續辦理運動心電圖、心血管攝影器材、磁振造影掃瞄儀等器材外包採購案。
黃焜璋在獲悉署醫標案後,將採購訊息透露給廠商,再協助廠商打通署醫關節,對於署醫的採購案,先請廠商做市場行情調查、成本效益分析和訂定規格,交由署醫做為辦理招標規格的依據,這些規格一公告,其他廠商就打退堂鼓。
宜德等廠商得標後,親自送標案一到一成五的賄款給黃焜璋和各醫院院長,黃焜璋被查出收賄二百五十萬元,其餘院長收賄廿萬到一百五十萬元,法院都宣告沒收。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搜索時,在部分院長辦公室搜出疑為廠商送的骨董、字畫、金條和現金,還查出廠商三節的禮不能少、得砸大把銀子幫院長送禮、贊助尾牙禮金為院長做面子,甚至看好某科主任是未來院長熱門人選,先送大禮投資,各種光怪陸離的行賄手法全都露。
【2014/01/26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前署醫弊案…法官批讓醫界蒙羞 判黃焜璋20年 | 法律前線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450426.shtml#ixzz2rRqoEki2 Power By udn.com
|
這種政府 實在恐怖(轉貼)切子宮 賺給付?
|
|
推薦0 |
|
|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陳麗婷/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21 pm
|
|
|
|
過了生育年齡,台灣平均每年約有2.2萬40至50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可請領至少十幾萬元生育失能給付。 報系資料照片 |
為請領公保勞保生育失能給付,台灣可能是全世界無子宮婦女比率最高的國家!學者調查發現,國內平均每年約有2萬2000名40至50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其中不少人是為「貼補家用」,請領至少十幾萬元生育失能給付,趕在45歲請領生育失能給付年限前動刀。
針對這個奇特現象,勞委會日前邀集婦產科醫學會、婦女團體開會討論。參與會議的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警告,勞委會應儘速修改給付,否則切子宮領錢的這股歪風,將更加氾濫。
據統計,勞保局每年平均給付3萬1000件失能個案,其中生育失能給付約占兩成(6700件),政府需支付近九億元。其中,因切除睪丸請領給付的男性僅個位數,絕大部分給付對象都是女性。
連賢明調查發現,國內每年約有2萬2000名40至50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其中44歲為明顯界線。勞委會規定,只要女性年滿45足歲,即喪失請領生育失能給付資格。
連賢明表示,根據OECD最新資料,韓國婦女平均切除子宮比率為千分之3.29、芬蘭千分之2.43、德國千分之1.77、美國千分之1.04、英國千分之0.26。台灣歷年來44歲婦女切除子宮比率約千分之4。
以2010年為例,當年共有1414名43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44歲婦女卻高達1894人,明顯增加三成多,但45歲則只有1103人。連賢明推測,少了給付誘因,人數即急速下降。
調查也發現,切子宮貼補家用怪風氣與景氣息息相關,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該年切除子宮卵巢的44歲婦女幾乎創下歷史新高,共有2147人。但45歲幾乎減了一半,僅有1193人,43歲則有1446人。
花蓮門諾醫院婦產科主任廖基元也觀察到這個現象,發現景氣越差,到門診主動要求切除子宮卵巢的患者就越多,因為開刀可以領錢,拿子宮來換取十幾萬元。
讓人驚訝的是,連教育水準較高的公保族群也是如此,公保婦女在45歲前切除子宮卵巢,可獲得20至26萬,幾乎等於許多弱勢民眾一年的薪水。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切子宮 賺給付?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02 pm
|
|
|
前言:國內嚴禁器官買賣,堅守不讓器官變成生財工具。沒想到公保及勞保等的生育失能給付,因制度設計,誘使許多婦女為了一、二十萬元的給付,切除了原可保留的子宮或卵巢,好發一筆小財補貼家用。我們希望透過深入的報導,提醒政府應正視其間的道德風險,加速檢討。
子宮切除可請領勞保失能給付,勞保婦女可領五個月投保薪資,平均約15萬元;公保則可請領六個月,超過20萬元。勞委會每年單是生育失能給付金額就近九億元,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強烈建議,應下調給付期數,降低誘因,減少道德風險。
連賢明建議,生殖失能給付應該從勞保五個月、公保六個月,分別下調至2.5及3個月投保薪資,把給付金額減半。如此一來,應可降低切除子宮手術的道德風險。
政大財政系教授連明賢分析公保勞保婦女子宮切除比率,40歲前的變化不大,但從42歲開始顯著增加,呈現上升趨勢,到了44歲達到高峰。而沒有參加各項保險的人,就未出現類似的切除子宮年齡高峰;而是在44、45歲之後微幅上升。連賢明無奈地說,從曲線圖來看,確可看出部分婦女「動機可疑」。諷刺的是,不孕症婦女反而請領不到這項補助。
健保署近五年各年齡全子宮切除申報資料顯示,從2008年至2012年中,41至45歲全子宮切除人數,都明顯高於40歲前、46至50歲、51至55歲及56歲以上等各年齡層。
「實在沒有道理給付!」連賢明表示,全世界只有台灣、日本兩國以現金給付生育失能個案,正因現金誘惑,讓許多婦女接受預防性切除,這也使台灣可能是全世界無子宮婦女比率最高的國家。
子宮切除年紀與保險給付關聯
|
圖/聯合晚報 |
|
圖/聯合晚報 |
閱報秘書/切除子宮失能給付
女性切除子宮屬於勞保失能給付第11等殘,可領投保薪資160天失能給付,以基本工資19047元計算,至少可領10萬1584 元。若是最高投保薪資43900元,則可領23萬4133元。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切子宮領錢 巧門修不修?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切子宮領錢 巧門修不修?-8432111.shtml#ixzz2qgUkvdxY
|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陳麗婷、李樹人/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02 pm
|
|
|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說,勞保的失能給付,原意是在勞工因職災、傷病住院,補償損失的勞動力,但如今卻演變成切除特定器官就能拿到錢,已經背離法條的原意。
醫改會曾接過一起「奇特」申訴個案,當事人在45歲生日前一天切除子宮,依規定無法請領生育失能補助,自認損失慘重而投訴,希望醫改會主持公道。
劉梅君說,與世界各國相較,台灣切除子宮的個案確實較多,早年不少婦女「呷好鬥相報」,告訴同事有「好康可A」,可見領失能給付確實可能是背後不當的經濟誘因。
開業婦產科醫師李茂盛分析,勞委會生育失能給付,在醫療上確實存有「灰色地帶」,此灰色地帶正好給患者切除子宮卵巢的「誘因」。原本可切可不切,但部分患者為了錢,要求醫師幫忙切除子宮。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勞保是勞工保險,應該著眼於在職場發生傷害導致失能,或是失能後會造成工作能力喪失才給予賠償,現行生育失能給付確實有違原意。 她主張應該重新思考「失能」的意涵,通盤檢討,否則藉助人工生殖,「到60歲還是可以生」,在放寬給付年齡上做文章,爭論會沒完沒了。
劉梅君強調,勞保局檢討生育失能給付,應考慮如何降低給付,而不是去討論延後婦女給付年齡。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醫改會:切器官拿錢 違背原意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醫改會:切器官拿錢 違背原意-8432110.shtml#ixzz2qgVM3VaA
|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02 pm
|
|
|
現行勞保對男性因生殖障害領取失能給付並無年齡限制,但女性切除子宮等,卻有45歲以下才給付規定。去年11月曾有立委質疑,要求取消年齡限制,勞委會表示,還在徵詢各方意見,但看法分歧。有人認為45歲以上生小孩的比率極低,目前規定已涵蓋多數案件,也有人認為應放寬年齡限制,讓更多人可申請給付,目前還沒有定論。
勞保局統計,民國97年以來,近五年失能件數約每年2.9萬到3.3萬件,其中「喪失生育能力」案件從97年7千多件降到101年的6千多件,件數逐年降低,但比率都約20%到22%,亦即約佔1/5,足見案量非常大。
勞保局表示,子宮切除領取失能給付,係從「喪失生育能力」考量,因此凡「切除子宮」、「切除兩側卵巢」及「因為化療或放療致喪失生育能力」等,都符合失能給付,但考慮女性大都45歲以後就不生育,因此限制45歲以下才給付。因此在醫界呼籲應緊縮給付之際,反而有另一派人士主張,不應有年齡歧視,不限制給付年齡。
至於是否放寬給付,勞委會表示,雖然目前女性生育年齡普遍延後,但真正45歲以後生育比率極低,約不到0.01%,可見若為了喪失生育能力而給付,45歲以下已涵蓋多數案例。但也有人認為訂45歲界線,造成45歲上下成為切除子宮高峰期,因此是否適度延後,也是一派意見。所以目前尚無定論。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45歲給付界線 有人喊緊縮 有人促放寬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45歲給付界線 有人喊緊縮 有人促放寬-8432109.shtml#ixzz2qgVeaUVI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陳麗婷、彭宣雅/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02 pm
|
|
|
「再不切,就來不及請領給付了!」台灣婦科腫瘤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王功亮說,門診收治過多名常常大量出血的子宮肌瘤患者,原本還猶豫要不要開刀,但卻在45歲生日前夕趕著開刀,原來就是希望請領勞委會的生殖失能給付。
「不拿白不拿」
王功亮說,醫師不能揣測病人突然決定開刀的目的,但確實有部分病人直接挑明說,生育失能給付不拿白不拿,如果符合摘除子宮卵巢的規定,就要開刀。
切子宮、摘卵巢貼補家用的怪風氣,中南部更為普遍常見。前嘉義長庚醫院婦科主任、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坦言,近幾年景氣欠佳,中南部地區「拿掉子宮卵巢賺給付」情況相當嚴重。
趕在44歲開刀
曾志仁觀察,44歲是子宮卵巢摘除的高峰期,從病患角度來看這可是「黃金」期。這個年齡女性即將進入更年期,其實多半再觀察一兩年,子宮肌瘤引發的各項問題就可能不藥而癒,但不少人卻趕在44歲開刀,因為「再不開刀,就虧大了!」
切了子宮有錢可以拿,不少人「吃好鬥相報」,連沒有症狀的婦人也想試試。曾志仁無奈地說,就有婦人到了診間,表明想拿子宮,儘管不符相關規定,但還是「盧」(糾纏)醫師,就是想開刀。
開業婦產科醫師李茂盛最近就收治一名子宮內膜增生患者,就是利用灰色地帶,要求切除子宮。由於切除子宮恐有骨盆腔沾黏、性生活不美滿等風險,他強烈建議這名患者,接受內科治療即可,但該婦女仍堅持切除,就是要請領勞保局給付。
亞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乙真表示,曾有一名子宮肌瘤患者41歲開始接受治療,即使大量失血導致貧血,本來還堅持採用輸血及症狀治療,但最近突然回診,要求開刀切除子宮。
莊乙真無奈地說,身為醫師雖知患者心裡打著什麼樣的算盤,但也只能就醫學專業給予建議。如果病人堅持,病情又合乎動手術標準,醫師也只能配合開刀,畢竟請領失能補助這扇巧門,並非醫界所開。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切子宮賺給付貼家用 中南部嚴重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切子宮賺給付貼家用 中南部嚴重-8432106.shtml#ixzz2qgVxeRnL Power By udn.com
|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李樹人/台北報導】
|
2014.01.17 03:02 pm
|
|
|
在生兒育女之後子宮「無用」,切了沒關係?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任趙灌中表示,子宮有助於維持及穩定骨盆腔結構,且子宮切除手術有一定風險,術後可能引起沾黏。部分女性也會因切除子宮引發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完整,多名醫師建議,即使因疾病因素考慮動刀,仍應多尋求幾位醫師的意見。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人工生殖技術進步,雖然可讓極少部分不孕症患者很晚懷孕生子,有人甚至到54歲才當媽媽。不過一般情況,45歲以後要自然懷孕的機率極低,需不需要切除子宮,不應以年齡為考量。
他指出,切除子宮後是否影響性行為滿意度,目前尚無定論。但最新研究發現,子宮全切除後,會影響骨盆的結構支撐度,日後可能增加尿失禁風險。由於子宮肌瘤發生的機率高,有些女性選擇手術根治;但黃閔照建議,婦女可先做保守療法,如果肌瘤復發,還可以再選擇其他治療方式,但一旦選擇子宮切除,就不可能再復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洪耀欽也認為,要不要切除子宮應該是看病情需要,而不是看年紀,有些婦女雖苦於子宮肌瘤,但熬過更年期就不見得需要開刀。
洪耀欽說,只要開刀,就有麻醉、輸血、感染等風險,切除子宮後至少要休養四到六周才能恢復元氣。如果勞保將給付年齡延長到50歲,恐吸引更多人開刀,對健保給付也是一項負擔。
「勞保局變相鼓勵不應有的醫療行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批評,如果取消生育失能年齡限制,利之所趨,可能讓更多人被誘導接受不正常醫療行為,台灣恐將成為「無子宮」王國。
【2014/01/17 聯合晚報】
|
全文網址: 該不該切 「看病情需要 不是看年紀」 | 生育失能給付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該不該切 「看病情需要 不是看年紀」-8432105.shtml#ixzz2qgWVeICg Power By udn.com
|
(轉貼)孕婦遭鎖健保卡 可解卡一年
|
|
推薦0 |
|
|
【邱俊吉╱台北報導】政府鼓勵生育有新招,中央健保局昨表示,即起懷孕婦女即使欠繳健保費,一年內一律不鎖健保IC卡,可安心就醫、產檢及分娩,且該局在這一年內也將協助孕婦繳清欠費,以維母子健康。
保障產檢分娩順利
健保局承保組科長程穆表示,為保障母親與胎兒在懷孕及生產期間的平安,只要是準媽媽前往醫療院所,不論過去是否因未繳健保費、使其健保IC卡遭鎖卡,現都可解卡,保障一年內的產前檢查、孕期生病、分娩及產後追蹤都可順利進行。 此外,胎兒出生後,也將享有二○一○年起啟動、十八歲以下兒童及少年一律不鎖健保IC卡的措施,看病無阻礙。 程穆說,該局已要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若發現有孕婦的健保IC卡被鎖卡,應通報該局辦理解卡。至於此政策可嘉惠多少遭鎖卡孕婦,健保局並無統計,僅強調原本約六十萬人的健保IC卡遭鎖卡,現已約四十一萬人解卡。
「算是遲來的正義」
醫療改革團體、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副組長黃經祥說,健康是國民基本權益,所有民眾都不該被鎖卡,如今孕婦一律解卡,算是遲來的正義。
不鎖健保IC卡相關資訊
◎不鎖卡對象:18歲以下兒童與少年,已辦理分期繳還健保費欠費者,經健保局核定為經濟困難者,符合經社會局認定的受暴、單親家庭等特殊境遇家庭成員 ◎即起增列所有孕婦為不鎖卡對象,若之前因欠繳健保費而遭鎖卡,現只要一就醫便即刻解卡 ◎曾遭鎖卡孕婦經解卡後,其解卡時間有1年效期,健保局在這1年內將盡力協助其繳清欠繳健保費 ◎免費諮詢暨解卡專線電話0800-030-598 資料來源:中央健保局
懷孕婦女安心就醫,一律不鎖卡
發布日期:101年03月14日
中央健康保險局表示,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在健保方面自即日起推動懷孕婦女可以安心就醫、產檢及分娩的措施,即縱使有欠費一律不鎖卡,以維護懷孕婦女的健康。
懷孕婦女可以安心的接受產前檢查,並以健保身分就醫,也是保障母親與胎兒在懷孕及生產期間,母嬰均安,健保局已洽請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給予孕婦就醫協助,如果有健保IC卡遭鎖卡的問題,立即通報健保局辦理解卡。因此,健保局呼籲,孕婦朋友請安心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去作產前檢查、就醫及分娩。健保局亦表示已函請各縣市社政單位轉知所屬社工人員或社工團體提醒孕婦安心就醫,如有轄區孕婦健保IC卡遭鎖卡時,即刻通知健保局各地分區業務組解卡。健保局免費諮詢暨解卡專線電話為0800-030-598。
此外,健保局已實施弱勢民眾安心就醫方案,18歲以下兒童及少年一律不鎖卡,所以懷孕婦女朋友,不但在懷孕期間可安心就醫、產檢及分娩,連新生的寶寶一直到18歲,也都一併給予安心的就醫保障。
|
豬頭馬桶要財團做公益 何不叫老虎照顧馬媽媽 健保免費連線一旦執政 財團醫院定將收歸國有(轉貼)財團法人醫院 假公益真謀財
|
|
推薦0 |
|
|
醫改會今天公布、針對40家財團法人醫院的財報調查,發現八成以上都有盈餘。其中最會賺錢的醫院,以長庚173億排名第一,接下來是慈濟和亞東。而醫改會同時也點名、包括長庚和國泰等七家醫院,盈餘成長、卻不肯花錢改善人力,人事費用反而逆勢減少。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有上百位護士走上街頭,抗議血汗醫院、壓榨勞工,漠視勞工權益。不過根據醫改會最新調查發現,全國40個財團法人醫院中,有八成以上、是有盈餘、賺錢的,但卻沒有努力改善血汗人力問題。
==醫改會董事長 劉梅君== 當醫院在說他們是虧錢 沒有辦法經營或是他們沒有辦法 增加醫事人力的時候 我們覺得這樣的一種說法 其實是有問題的
醫改會分析100年度、醫療財團法人財報發現,最會賺錢的醫院是長庚醫院,一年稅後盈餘、高達173億元;其次是慈濟醫院、亞東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以及奇美醫院,全台32家有盈餘的醫院,一年獲利總金額、達到233億元。
==醫改會董事長 劉梅君== 有盈餘的這些醫療院所 應該優先把盈餘 用來充實人力上面 確保醫院的經營 提供給民眾的醫療品質
而被點名的七家人力費用縮減醫院,包括恩主公醫院、台中仁愛醫院、苗栗為恭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亞東醫院,以及聖保祿醫院。,醫改會建議衛福部,應比照私校管理,指派公益監察人審核醫院財務流向,並要求醫院、將盈餘優先改善醫護人力問題,才能提高醫療品質,確保病患權益。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2013-12-25 19:00) 晚間新聞
|
遭點名醫院:看錯報表、找錯數據
醫改會︰有所本可受公評
〔記者林欣漢、鄭淑婷、謝武雄、蔡明倫、林惠琴、陳韋宗、魏怡嘉、邱宜君/綜合報導〕被醫改會點名,員工、公益放一邊的醫院都否認醫改會的指責,更有醫院直言「看錯報表、找錯數據」。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強調,所有資料都來自衛福部一百年公開資料,絕對可受公評。
亞東醫院強烈抗議根本是「看錯報表、找錯數據」。亞東醫院表示,院方一百年度稅前結餘的營收與九十九年度相較減少十七.九%,醫療人事費用卻是增加三.九%。亞東醫院強調,人事費用逐年增加,一○一年度全院還加薪三%。
亞東醫院澄清說,醫改會將包含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遠東聯合診所及亞東醫院等不同單位的合併報表,誤認為是亞東醫院獨立報表,以致產生誤解。
被指超時 恩主公︰已改正
恩主公醫院表示,完全不知道醫改會的財報數據從何而來,可能是引用錯誤,基本上醫院是年年虧損。另外,對於之前被指超時工作,醫院強調是「無心之過」,之後已經儘速改正,也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回應說,醫院營運一切都依照法令規定,長庚醫護人員的薪資水平在國內醫療體系名列前茅,醫療營收也按照規定,每年提撥固定比例做為公益用途,沒有醫改會所說的情事。
桃園市聖保祿醫院主任秘書藍章捷表示,聖保祿醫院的人事成本占整個醫院成本的五十二%,這幾年都有調薪,薪資在平均水準之上,收入雖有增加,但人事成本也增加不少。
新光醫院表示,醫改會相關數據主要以民國一百年做為比較標準,如果醫改會將過去前幾年的數據一起比較,可發現,在藥價調降及人力支出上漲的前提下,醫院的盈餘比例一年不如一年。
為恭醫院強調正調閱詳細數據,但截至昨晚仍未統計完成,將擇期開記者會澄清說明。國泰醫院則不予回應。
|
體檢「財團法人醫院」財務真相 記者會
八成醫院有盈餘、年獲利233億 但人力經費比率倒退嚕、公益社福支出難監督 醫改會籲設公益監察人 讓盈餘回歸醫療公義、改善血汗人力
醫改會25日偕同醫務社工協會與代表14個醫事團體的醫聯盟召開記者會,揭露全國40個原本應屬「非營利」的醫療財團法人醫院中,八成以上(32家)有盈餘,年獲利總計達233億,但僅18家須額外繳稅;且共編列高達23億公益支出,卻難稽核細目恐遭亂花。更有7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雙雙成長,但投入於人力經費的比率卻下降。醫改會呼籲修法設置公益監察人、明訂公益醫院細則,以免部分醫院有「假公益之名,行營利之實」的模糊空間,有盈餘卻未努力改善血汗人力或善盡醫療公益。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財團法人醫院雖然名稱上有「財團」兩字,但其實依法它應該是屬於社會大眾及社區居民的公益資產。因為當初不論是企業、宗教或個人所捐助現金、股票或土地所發起設立的財團法人醫院,捐贈當時就已享有抵稅優惠,營運後又持續接受社會捐款及享有賦稅優惠,且醫務收入近九成來自大家所繳的健保費,所以這些醫院早就不該是原捐助財團的財產或所屬的營利事業。
劉梅君說,財團法人醫院不是不能有盈餘,但盈餘或累積的資產利得應該回歸原本創設宗旨,用於醫療公益或投注於改善醫事人力;另方面,若純益率高於正常報酬率,會使其「公益」性質受到質疑。但過去30年來,各類法人醫院數目成長132%,占全國病床的百分比由16%成長至46%,並吃掉56%的健保給付。其中又以財團法人醫院成長最快、規模越蓋越大,對醫療生態與健保資源影響力與日俱增,實在有需要訂定更嚴謹標準與機制來檢視財團法人醫院,以杜絕其假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甚至濫用非營利及公益免稅保護傘,反扭曲醫療體系發展。
因此,醫改會根據已公開的醫院財報、健保申報及醫院人力評鑑等資料,進行「財團法人醫院財務獲利、人力評鑑與公益責任」之總體檢,結果發現三大問題:
八成醫院有盈餘/年獲利達233億,但「醫療酷斯拉」俱增恐扭曲醫療生態!
醫改會分析衛福部網站公布之100年度醫療財團法人財報發現, 40個原本應屬「非營利」的醫療財團法人,八成(32家)有盈餘,年獲利總計達233億,但僅18家須額外繳稅。難怪天下雜誌471 期「2011 一千大調查」,將醫療業列為第二會賺錢之服務業別。若以醫療財團法人的總體獲利金額(稅後餘絀)排行,前10名依序為長庚、慈濟、亞東、彰基、奇美、新光、門諾、國泰、嘉基與振興。
若依照成立時捐助或發起人屬性將財團法人醫院分成企業型、宗教型與一般型等三類型進一步分析,發現前十大就有五家企業型;若看虧損狀況,則以宗教型居多。
若以醫院別分析,更發現越是企業型、都會區、大型醫院之獲利均不斷成長,但宗教型、偏遠區、中小醫院卻經營困難,讓人擔心現行免稅規定變相鼓勵軍備競賽、健保總額協商未考慮醫院財報數字等弊端,恐讓「醫療酷斯拉」越長越大、偏鄉醫院越來越苦而扭曲醫療生態發展。
7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均成長,但人力經費比率倒退嚕!
劉梅君指出,醫院是「以人為本」的服務業,所以應該要有足夠人力經費投入才能維持合理運作,且如果醫療業務收入成長,代表服務量增加,則應該合理提升人力經費比率;如果醫院人力評鑑成績不理想時,也應優先考慮將盈餘用於改善醫事人力,而非亂投資擴充、捐贈或交易。
但醫改會卻發現,有7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雙雙成長之財團法人醫院,即便出現多項醫院評鑑之醫事人力項目僅勉強及格(甚至有不及格項目或違反勞基法記錄)等問題,其人事費用成本支出比例卻出現不升反降的狀況,值得主管機關結合專家及醫護公會團體代表進行專案查核及調閱人事投入資料,以瞭解實際運作狀況。
進一步以醫護人力最吃緊的醫學中心分析,各財團法人醫學中心平均醫務利益率,從94年負0.4%,攀升至97~98年的 3-4%,100年也維持2.6%,且健保門住診申報成長4.7%,但這些醫院人事費用占成本比率卻一路溜滑梯,從94年49.5% 逐年降至98年48.2%、100年僅剩47.2%,顯示院方未將營收用在改善血汗醫院、搶救醫療崩壞上頭。
23億公益支出缺乏細目難監督是否用在刀口
醫療財團法人醫院掛著公益性之名享有租稅優惠,理應履行公益責任;醫療法亦規定應提撥醫療收入結餘10%以上辦理醫療公益。但進行公益性分析後,發現幾點現象:
1.企業型醫療財團法人賺最多,但公益支出占醫務收入比率平均值卻明顯低於宗教型,僅與盈餘有限的一般型財團法人相當。 2.有6家醫院雖然醫務虧損,但仍善盡公益責任(公益支出比率高於平均值)。 3.100年當年高達23億公益支出,如果用在刀口是筆重要的社會資源。但醫療法施行細則規定公益支出的分類太粗略,加上陽春的支出明細,讓外界難稽核監督實際支用狀況;使用標準與申請方式也沒正式公開公告而流於黑箱作業或亂花掉,常讓弱勢民眾面臨看不到也吃不到的處境,甚至連基層社工都不知有多少經費可使用。
醫改會強調這些財團法人醫院創辦人,當初創設時懷抱崇高理想,出錢出力為台灣民眾健康奉獻,令人敬佩。但捐出後就是社會財產,後續經營管理者應堅守非營利公益本質,才應享有免稅待遇或評鑑資格。此外,對照美國及日本法規都嚴格規定非營利醫院應善盡公益責任與嚴守財務揭露法規、開放公眾查閱監督才享有免稅。歐巴馬的健保醫改更進一步要求非營利醫院應定期執行社區健康需求評估後提出相對的公益計畫及社區營造方案送審及公告週知,還必須提出醫療救助與較低廉的自費收費標準,才能據以抵稅。相較之下台灣的管理實在落後太多,甚至比對私校監管還鬆散。因此醫改會提出以下訴求:
1.仿照教育部對私校管理,修法由衛福部設置指派至各財團法人醫院之公益監察人,審核醫院之財務流向,稽查醫院盈餘是否真正用於改善人力與投入公益。 2.效法歐巴馬醫改作法,要求醫院提出社區健康評估後陳報公益計畫,並揭露更完整的申請使用資格辦法及實際支出明細,以免醫院亂花公益支出。 3.由衛福部統設醫療公益基金,合理重新分配管理醫療社福金之使用。
「公益」的背後 醫事人員冷暖自知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醫改會昨召開記者會揭發醫療財團法人財報真相,現場邀請兩位醫事人員代表,踢爆所謂「公益」的內幕與辛酸。
醫務社工協會秘書長施睿誼分析,根據醫療法施行細則,醫療救濟與社會服務事項包括照顧貧病者、輔導病人或家屬團體、辦理社區健康促進、提供便民服務、辦理國際援助,但並未要求前述各類服務應占多少比例。
撥經費做公關 鮮少扶助
因此,可以看到不少醫院把這筆錢大量投注在所謂的「社區公關業務」,講白一點,就是招攬生意,例如裝修門面、年節送禮、派車接送病人。用於扶助貧苦病人比例,可能少之又少,更不用說關心病人離開醫院後,家屬照護有無困難、病人復健情況如何。
砸錢買儀器 不補人力
代表十四個醫事團體的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秘書長曾中龍表示,醫事人員從來都看不到、看不懂醫院的帳目,只會不斷聽到老闆說「賠錢!」大家就一直抱著「相忍為國」的精神,把各種剝削和壓榨當作「打落牙齒和血吞」。卻發現醫院賺錢的同時,竟精簡人力的資源挹注。
曾中龍強調,醫事人員都已經快要累倒,這時最迫切的並不是提高待遇,而是增聘人力。否則醫院花大筆錢買再多、再好的儀器,沒有足夠的人員好好操作,全部都是枉然。
|
醫改會點名︰財團法人醫院年獲利233億
|
醫改會擔心現行稅負制度變相鼓勵「軍備競賽」,恐讓醫療酷斯拉越長越大。(記者劉信德攝) |
|
醫改會公布數據 |
多數獲利醫院公益支出卻吊車尾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景氣差,醫院賠錢嗎?答案是大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昨開記者會指出,全國四十家應屬非營利機構的財團法人醫院中,竟有三十二家有盈餘、占八成,其年獲利總計高達兩百三十三億元,但僅十八家須額外繳稅,而且許多獲利醫院的公益支出及人事成本都吊車尾。
七家人事費比率年年「倒退嚕」
醫改會點名,應屬非營利的前十大醫療財團法人,獲利亮眼,但作公益、卻還比不上六家賠錢的偏鄉醫療財團法人,另有七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成長亮眼的醫療財團法人,更未善待員工,人事費比率年年「倒退嚕」。
賺錢第一名的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一百年稅後餘絀高達一百七十四億元,醫務利益率高達三%,卻只用不到二%的醫務收入作公益,比率比作公益前五名的窮醫院還低。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一百年稅後餘絀僅兩千萬元,醫務收入不但沒賺,還虧五十%,卻把二十%的醫務收入都投入公益。
另外,為恭、國泰等七個醫療財團法人,相較於九十九年,一百年的醫務收入和稅後餘絀都成長,卻未善待員工,其中長庚、行天宮今年才因違反勞基法被抓。醫改會舉例說,為恭醫療財團法人醫務收入成長五.七倍,稅後餘絀破五%,顯示醫療服務量暴增,同期人事費卻砍了一.四%。
醫改會︰企業型財團法人賺最多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醫院數目在過去三十年成長一百三十二%,吃掉五十六%健保總額,其中以醫療財團法人醫院成長最快,現存四十家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八成都有盈餘,又以企業型財團法人賺最多。
衛福部︰如何修法改善 可再討論
劉梅君強調,醫療財團法人是基於捐助成立,已是公共財,非私人財產,法律上也定義為非營利組織,有盈餘應回歸創設宗旨,即投入醫療公益或改善醫事人力。無奈現行法規太粗糙,導致這筆錢的使用標準和申請方式流於黑箱,弱勢民眾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她呼籲衛福部比照私立學校法,修法設置「公益監察人」,並明訂公益醫院細則,才能杜絕「假公益,實營利」之事。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表示,目前衛福部尚未擬出更好的方案,做到什麼程度算「公益」、如何修法可更臻完善,未來都可以討論。
|
7醫院獲利豐 卻減人事費
長庚國泰遭批 亞東斥醫改看錯報表
【綜合報導】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公布醫療財團法人醫院財務體檢報告,指出以非營利為宗旨的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八成都賺錢,其中苗栗縣為恭醫院、長庚、國泰、恩主公、中巿仁愛、新北亞東及桃園巿聖保祿等七家醫院,前年醫務收入和稅後盈餘均較前一年大幅成長,人事成本佔醫務總成本比率卻倒退嚕,顯示醫院賺錢未用來改善醫護人員待遇。
衛福部應監督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昨說,全台四十家財團法人醫院中,前年有三十二家有盈餘、比率高達八成,總計年獲利二百三十三億元,其中長庚醫院含所有分院全年獲利近一百七十四億元為最高,慈濟醫院以十六億多元排第二、亞東醫院年賺近十億元居第三位。但因政府為鼓勵企業、宗教或個人捐助設立醫療財團法人,因此這些醫院都享有各項租稅優惠,雖大賺錢,但前年僅十八家需額外繳稅。 劉梅君說,非營利醫院獲利應用於醫療公益或改善醫事人力,但為恭等七家醫院前年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均有成長,人力人本佔醫務總成本比率卻較前一年下降;以營運成長居首位的為恭為例,稅後盈餘暴增百分之五百七十四點八七,人事成本佔比反減少一點四個百分點。 劉梅君指,衛福部應對財團法人醫院訂定更嚴格的監督機制,並專案稽查該七家醫院的人事費用資料。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說,會進行相關了解,並研議加強管制。 林口長庚昨說,該院薪資水平在國內醫院名列前茅,醫療收入也按規定提撥一定比率做社會公益;恩主公、亞東、聖保祿等醫院均指,醫護人員均逐年調薪,人事成未減少。亞東還指醫改會看錯報表,該院前年與前一年的稅前結餘已減少、但人事費仍有增加;仁愛澄清,一直都有在徵人;為恭和國泰醫院則不回應。
恐害員工過勞
不具名的長庚醫師說,醫院盈餘增加,人事成本卻減少,代表醫護人員工作量增加,恐造成員工過勞,院方應檢討。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說,醫院總盈餘如有增加,應適時回饋醫護員。為恭一名護理人員低調指,醫院每年至少發一個月年終獎金,近幾年福利也未縮減,並非血汗醫院。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豬頭馬桶要財團做公益 何不叫老虎照顧馬媽媽 健保免費連線一旦執政 財團醫院定將收歸國有(轉貼)全台四十家財團法人醫院 逾八成賺錢
|
|
推薦0 |
|
|
|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
2013.12.26 02:49 am
|
|
|
|
圖/聯合報提供 |
近年經濟景氣欠佳,大醫院卻是賺飽飽。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天公布民國一百年度財團法人醫院財報分析結果,稅後盈餘的醫院達八成,年獲利總金額達兩百卅三億元,其中又以長庚醫院獲利最豐,高達一百七十三億元。
不過,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點名為恭、長庚、國泰、恩主公、仁愛、亞東、聖保祿等七家醫院,在一百年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均較九十九年有成長,投入於人力經費卻不升反降,坐實「血汗醫院」之名。
醫改會昨偕同醫務社工協會等十四個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衛生福利部所公開的醫院財報,進行醫院財務獲利、人力評鑑與公益責任之總體檢。劉梅君呼籲衛福部,應修法增訂財團法人應設公益監察人,並明訂公益醫療支出的明細。
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表示,根據該會分析發現,民國一百年總體獲利有盈餘的財團法人醫院有卅二家,比率達八成,但僅有十八家醫院需額外繳稅。
一名財稅學者表示,目前政府給予財團法人醫院免除地價稅及房屋稅的優惠,又允許醫院擴充醫療設備的資本支出可以和醫療收入沖銷,只要帳面上節餘是零,就可免繳營利事業所得稅,因此造成醫療的「酷斯拉」(怪獸)。
醫務社工協會秘書長施睿誼也說,雖然從財報上可看到這些財團法人醫院共編列廿三億公益支出,卻沒有細目,實際上許多醫院並不是用於救治貧病患者,而是用於交通車接送或其他醫院公關支出。
對於醫改會點名賺錢、人事費用卻縮減,長庚醫院則說,該院醫護人員的薪資水平領先各醫院,也依照政府法令提撥社會公益;亞東醫院則聲明,醫改會誤把徐元智基金會、亞東醫院和遠東聯合診所的財報混在一起,實際上該院稅前結餘反而減少一成七,人事費用則增加近百分之四。其他如國泰、為恭醫院則不回應。
【2013/12/26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賺飽飽…人力縮水? 醫改會點名七大醫院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84870.shtml#ixzz2oXMdIluU Power By udn.com
醫院頻喊窮,健保支出年年增加。但醫療改革基金會點名苗栗為恭、桃園長庚、台北國泰、新北恩主公、台中仁愛、新北亞東及桃園聖保祿等7家財團法人醫院,民國100年財報顯示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較前年「雙漲」,人事經費比率卻倒退嚕,有假公益之名、行營利之實的嫌疑。
人事經費 卻倒退嚕
長庚醫院表示,醫院都是依照法令規定做事,長庚的薪資水平相較於其他國內同級醫學中心,已位居領先,醫療收費也會提撥一定金額做公益用途。國泰醫院昨不予回應。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檢示全國40家仍在營運的財團法人醫院財報,發現其中32家、高達8成都有盈餘,年獲利總計233億元,其中雖有23億元公益支出,但因未比照私校管理建立公益監察人制度,難保醫院不會巧立名目亂花錢。
為恭最賺 長庚第二
根據100年度醫療財團法人財報,為恭稅後盈餘較99年大幅成長574.87%,其次長庚盈餘成長57.13%,國泰成長37.53%,恩主公成長23.73%,台中仁愛成長13.88%,亞東成長13.15%,聖保祿成長10.62%,但這7家「賺錢醫院」當年人事費用成本比,卻均較前年呈現「負成長」。
人力過勞 疏失日多
劉梅君說,財團法人醫院當初可能源自企業、宗教等團體的愛心捐輸,既已捐出,就屬公共財,經營者應堅守非營利本質,除應依《醫療法》,醫務盈餘至少應提撥10%用於社會福利;美食街、停車場等非醫務盈餘,也應用來增加醫事人力,進而終結血汗醫院,提升病人照護品質。
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祕書長曾中龍表示,醫改會的報告,對於長期誤以為醫院真的虧錢,只好打落牙齒和血吞過勞工作的醫事人員來說,簡直是一大諷刺,也難怪國內的醫療疏失事件愈來愈多。
業者澄清 薪資成長
遭醫療改革基金會點名血汗醫院的桃園市聖保祿醫院,醫療部主任祕書藍章杰認為,用比例來分析並不妥,聖保祿99年至100年財務雖然增加,在人數未成長下,員工薪資,包括護理、檢驗、放射科人員的部分都是成長。
台中仁愛醫院昨晚發表聲明,醫院營收只達到收支平衡的水準,絕無有巨額盈餘,未來也會持續加強醫護人員的招聘,提供地方居民最好的醫療品質及就醫環境,所有盈餘也只會投入改善儀器設備使用。另一被點名的苗栗為恭醫院,不予回應。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轉貼)全民健康保險是個更大的騙局
|
|
推薦0 |
|
|
楊志良:健保恐撐不過15年
作者: 許純鳳 | 台灣立報 – 2012年5月16日 下午10:34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台灣健保制度若要持續,收費必需大刀闊斧改革。總統馬英九首任內通過二代健保修法,收費方式將從目前的6類14目,加入補充性保費,預計明年上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批評,二代健保改革沒到位,無法解決現行收費不公的問題,倘若政府置之不理,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台灣的健保制度恐怕撐不過15年,他對馬英九喊話:「既然要改革,就不要怕得罪既得利益者!」
二代健保收費不公
醫療改革基金會16日召開記者會,邀請楊志良、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建議馬英九如何改革醫療體制,以掙得「歷史定位」。醫改會點出,現行醫療體制最為人詬病的便是實行十多年的健保制度,先前已修改健保制度,但董事長劉梅君批評,二代健保只是「半調子」的規劃,降低永續性運作的可能。
▲醫改會16日邀請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右)談即將上路的二代健保,楊志良警告,台灣的健保制度恐怕撐不過15年,呼籲馬英九「別當不知民間疾苦的總統」。(圖文/黃士航)
楊志良提到,現行健保6類14目的收費方式,「根本就是不公不義」。當時是延續公勞保制度,同樣的所得卻因不同身分而有不同負擔比率,加上論口計費,對家庭非常不友善,即使未來二代健保加入補充性保費,也無法改善收費不公的問題,他建議改採家戶總所得的收費方式,才能接近公平。
制度未顧及高齡化
健保面臨的困境,不單是制度問題,還有人口結構改變帶來的挑戰。楊志良悲觀地認為:「即使作了那些改革,僅能延緩(健保破產)一些時間。」台灣老人佔了11%,預估2025年將達到20%,進入超高齡社會。問題是,受到少子化衝擊,很多學校已經關門大吉,預告未來就業人口將減少,超高齡人口越來越多,人口結構成為倒三角形,能否支撐健保制度,令人憂慮。
一卡在手不同命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指出,現行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公,健保給付偏重藥物、檢驗,診察費卻很低,導致醫院以多開藥、排檢驗,賺取藥價差來彌補虧損,嚴重扭曲醫療行為。此外,還有區域不正義,雖然非都會區以及都會區都享有健保服務,但於非都會區的醫療資源不足,只能將急重症病人送往都會區醫院,顯露出「同卡不同命」的現象。
針對這些醫療問題,劉梅君也呼籲馬英九應該要堅定改革信念,解決所有的醫療困境,不要犧牲了窮困病人的權益。
拯救台灣醫療系列(五)史上最大的詐騙集團──我看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
退休金大騙局
這是今週刊812期(2012.07.16~07.22)的封面故事, 叫做「退休金大騙局」. 封面的註解是你繳的勞保讓別人領退休金, 自己卻領不到. 還有, 台灣的退休制度正步上希臘的後塵, 繳納少, 給付優, 20年內, 將導致勞保基金面臨破產.「世代的掠奪正在上演, 現在不改變, 年輕人的未來注定完蛋.」 翻開內頁我們來看看, 各國的退休年齡希臘,德國,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英國都是65歲, 美國是67歲,台灣卻只有60歲. 領取全額退休金的最低工作年資門檻, 前述各國都是要工作超過35年, 台灣卻只要滿15年. 而退休金的給付計算標準, 德國,葡萄牙,日本,英國是全部的工作年資薪資平均計算, 美國是最高的35年薪資, 加拿大是最高的34年薪資, 希臘是最後5年薪資, 台灣卻是最高60個月薪資. 所得替代率(就是領的退休金相當於有工作時領的月薪的幾成)方面, 英國是28.9%, 日本是33.5%, 美國是37.1%, 德國40.5%, 加拿大42%, 希臘是93.6%, 台灣則是70%. 簡而言之, 先進國家的人必須至少要工作35年, 65歲才能領退休金, 而且領的月退是薪水的3到4成. 台灣人是只要工作15年, 60歲就可以領月退, 領的月退是薪水的7成.
由上面看來, 台灣跟希臘真的很像雙胞胎, 台灣政府與腦殘希臘政府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但是我在此要告訴各位, 台灣政府腦殘的程度是贏過希臘政府的, 獨步全球, 因為沒有考慮醫療制度進來. 台灣還有一個世界腦殘冠軍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造成台灣的醫療體系崩潰, 人家希臘的醫療體系至少不會單獨崩潰掉.
全民健康保險是個更大的騙局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是個非常獨特的制度, 它既不是保險制度(如同新加坡的Medisave), 我們個人年老之後看病所需要的費用並沒有存到自己的醫療帳戶裡. 也不是公醫制度(如同英國的NHS, 在倫敦奧運開幕式中搶盡風頭), 人家公共醫療制度政府有提供退休金還有醫療責任險給醫師, 有工時上限保障, 一個禮拜不能超過42小時, 高昂的自付額(看牙齒一次自付6000NT), 嚴格的轉診制度與超長的等待時間(關節置換手術, 白內障手術要等一年). 人家為什麼敢吹噓? 因為公平且制度永續. 反觀我們台灣的全民健保, 政府出面向醫界施壓, 壓低價格到無法保障品質的地步, 然後其他什麼都沒有做, 沒有醫師的退休金, 沒有工時保障(一個禮拜工作120小時), 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是別人的兩三倍, 然後過勞所造成的醫療疏忽風險自負. 沒有有效的限制病患的節流措施, 病人愛看就看, 直接掛醫學中心不用經過基層醫療院所轉診, 一年看診次數無上限, 檢查開刀不用等待. 居然還敢拿出來說世界第一?! 人家國際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來台灣批評台灣健保一個病人只看3分鐘, 居然10年過去了還是一樣無動於衷. 目前台灣政府準備面對醫療崩盤.
全民健保是用「特別稅和特別預算」的方式進行的, 政府向人民課稅(民眾和雇主), 民眾到醫療院所消費之後然後再讓醫療院所申請. 這就跟「政府補助節能家電2000元」一樣, 先搶先贏, 額度用光就沒了. 大家每年繳得健保費當年就會花得一毛不剩, 病人多看的部份政府就賴掉, 然後造成許多醫療院所倒閉. 好笑的是連政府自己開辦的也倒了, 高雄市的健保門診中心, 縣立板橋醫院, 縣立三重醫院等, 還有許多署立醫院排隊等著. 我想請問各位一個問題, 「每年都用的一毛不剩, 那目前的年輕人老了要看病的錢是誰繳呢?」答案就是出在我們老的時候的年輕人要繳. 而問題就出在台灣的薪水增幅跟不上通膨, 還有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 所以我說全民健康保險是個更大的騙局, 他正在欺騙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讓年輕人的錢被這個世代的老年人用光.
所有的人都想來用但所有的人都不想繳
這種「大餅分食」的設計還會產生很多的副作用, 首先, 所有的人都想來用, 阿貓阿狗都可以來用, 拿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在台滿4個月以後就能加入健保。包括陸生領取所謂「台灣獎學金」鼓勵外國人來台學習不但學雜費全免, 每個月甚至還有三萬元左右的零用錢, 並可以用最低費率享用台灣廣大醫療血汗醫護人員提供的健保. 這種誇張的福利叫我們辛苦被責任制壓榨月領22K的社會新鮮人情何以堪? 華僑, 台商只要在台灣沒收入繳最低的費率就可以用健保了, 不用繳稅給政府, 然後用少少的錢來使喚我們這些做得要死的醫護人員. 其次, 因為大家都知道健保被濫用而且花得一毛不剩, 所以大家會想盡辦法不繳.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去參加立法院的公聽會, 老人福利聯盟代表表示: 「老人常常被污名化說健保費用的提高是因為人口老年化, 老年人的智慧是國家的資產. 目前健保並沒有按照老年人口的需求做調整.」我們知道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約占11%,但是他們使用的健保醫療費用卻高達全體健保的34%,比10年前增漲121%, 請問如果都不是老年人口花去, 那難道是兒童花掉的嗎? 如果說「智慧」是用兒孫的錢來滿足自己年老退休的需求, 請問這種老年的智慧是哪門子的智慧?! 我們實施17年的健保終於「記起」來要計算入退休金為保費收入的基礎, 終於有使用者付費的機制, 可是17年已經過去了. 所謂的健保要按照老年人口的需求做調整, 就是指退休金拿來繳健保費呀! 難道是衝高生育率來繳老人的健保費, 還是多課年輕人的收入來繳健保費?
老鼠會的模式必定會破產
我們全民健保的設計者和發明人楊志良先生日前在新聞媒體上表示全民健保恐怕會破產,
楊志良:健保恐撐不過15年- Yahoo!奇摩新聞 2012年5月16日
我所要說的是這種腦殘制度當然會破產, 而且破產之後對目前的年輕人來說很不公平, 所以我主張由60歲倒扣15年, 也就是45歲以下的人有權利不參加這種預見會破產的全民健保制度. 這種收新會員的錢拿去給舊會員的模式就跟老鼠會沒兩樣, 我們的政府就是史上最大的詐騙集團. 而目前的年輕人應該成立像新加坡的Medisave醫療帳戶保險, 自己繳的, 雇主繳的, 還有自己省下來的錢都在帳戶裡看得到. 大家才會心甘情願的繳保險費, 也才會想要省錢, 替「自己」節省不必要的醫療浪費. 只要是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變成公眾的一定會拼命用, 解決的辦法就是改成個人醫療帳戶制.(本文收錄在 醫療崩壞! 沒有醫師救命的年代! 書籍當中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85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