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問題】(轉貼)十一悲劇…誰讓顯影劑變險影劑
瀏覽170,075 |回應458 |推薦4
【聯合報╱李怡嫺、朱顯光/台灣醫改會研發組研究員、組長(台北市)】
2009.12.01 04:04 am
昨日聯合報頭版報導,健保局將開放高危險群病患接受電腦斷層時,可使用較安全的非離子性顯影劑。讓爭議十多年,顯影劑變「險」影劑的老問題,再次浮上檯面。
醫改會曾接過這樣案例,八十歲且腎功能不佳的老人照斷層時,被要求自費用非離子顯影劑;家中經濟困難,只好選擇傳統顯影劑,最後過敏猝逝,事後向健保局詢問,才被告知其實符合健保條件、毋須自費,然而卻已太遲…。家屬最深沉與無助的質問:「如果健保已有給付非離子性顯影劑給高風險病人,為什麼醫院沒有告訴我們,反而要求病患自費呢?」
國際研究指出,離子性顯影劑的過敏率為百分之四至十二,遠高於非離子性顯影劑的百分之一至三;國內藥害救濟統計,至九十七年度為止已有十一件因使用離子性顯影劑,導致嚴重疾病或死亡的悲劇。
這樣的傷害更容易發生在高風險的重症病人,健保局雖已將這類患者納入給付資格,可免費使用較安全的顯影劑,但卻在實務給付上設立門檻,要求各醫院不得申報超過該院每月檢查人次的百分之十,導致許多符合資格的病患排不到,甚至有醫院直接要病人都自費。
百分之十的齊頭式給付門檻,未考量各醫院間差異,對收治重症為主的醫學中心也不公平,不但造成醫事人員執業困境,更損及病患的權益並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問題的根源,在於健保給付決策不以品質為核心,與醫界協商妥協,更勝於科學實證與病安考量。總額預算實施後,醫界更不願意答應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以免稀釋了大家既有的「健保點值」。醫改會曾數度與健保局溝通,發現該議題雖在健保相關會議中討論,卻因出席成員多是醫界或醫院經營者代表,紀錄也不透明,民眾需求與專業意見常遭漠視。
健保制度攸關全民福祉,顯影劑給付爭議提醒我們,對於現行健保協商機制整體檢討的迫切性。希望這次報導能促使健保給付協商機制與過程透明化,並讓醫療給付回歸到最基本的品質與病人安全的考量,避免不合理自費與傷害。
【2009/12/01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轉貼)去年健保費 近三成用在重大傷病
推薦0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2.06.27 03:00 pm
健保局統計,100年國人所繳的健保費,每100元就有27元用於重大傷病患者,若比較全年每人平均醫療費用,最高的是血友病,平均一年花274萬元、是198名民眾的保費支應,第二、三名則是呼吸器及洗腎患者,分別要花66萬、50萬元。
去年每人平均交1萬5000元的健保費,全民交的健保費花到哪裡去?健保局今天發布100年重大傷病相關統計資料,平均每100元保費,就有27元用在重大傷病上。
若以全年每人平均的醫療費用來看,平均一人花2萬2000多元,但重大傷病中醫療費用最高的血友病患者,平均一人一年要花約274萬元,等於動用到198個民眾的保費支出。
排名第二是呼吸器依賴患者,一人一年要花66萬元,相當於仰賴48名民眾的保費支應,排名第三的洗腎患者,一人一年花50萬醫療費用,相當於40名民眾的保費。
健保局醫管組專門委員林阿明表示,重大傷病核發目的主要是減輕罹患重病、需要長期就醫民眾的負擔,展現健保的互助精神,避免因病而貧,因為領證人數增加,去年已突破91萬張,導致整體費用較99年成長5%。
國人健康最大威脅的癌症,也反映在重大傷病的醫療利用上。林阿明說,因為癌症領有重大傷病卡的人數最多,去年新增3萬多名,占整體重大傷病費用超過三分之一。
【2012/06/27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去年健保費 27%用在重大傷病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187297.shtml#ixzz1z3kuhP7Z Power By udn.com
【中央社╱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8日電】
2012.06.28 11:41 am
健保局今天表示,民眾發生交通事故,健保局提供醫療給付後,會向肇事者的汽、機車第三人強制責任險產物保險公司請求賠償給付,平均每年約25億元,不是由全體被保險人負擔。
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林芳郁日前在中華醫學會指出,健保不能全包,例如汽車交通事故應由商業保險支付,「健保是社會福利還是社會保險,要清楚區別」。
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財務組專門委員賴立文表示,民眾投保汽、機車第三人強制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健保局提供醫療給付後,都會向肇事者投保的產物保險公司請求賠償給付,因此不是由健保全體被保險人負擔。
為了落實全民健康保險法中的代位求償權,健保局表示,已定期就各產物保險公司提供理賠結案的資料,勾稽受害者的就醫醫療費用並計算可代位求償金額,向肇事者投保的產物保險公司代位求償。
賴立文說,統計近3年每年代位求償金額,民國98年約新台幣23億元、99年約25億元、100年達10萬9576件,共計約27.56億元,平均每年約25億元。
【2012/06/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車禍醫療 健保每年求償25億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189526.shtml#ixzz1z3lpKFwP Power By udn.com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2012.06.28 11:41 am
行政院衛生署指出,7月1日起,健保及食品藥物管理多項醫藥衛生新措施上路,其中,延遲繳納健保費的滯納金比率,將由15%降為5%,降低民眾負擔,預估受惠人數約75萬人。
衛生署也公告實施「藥商於虛擬通路販賣醫療器材應登記事項」,有條件開放網路虛擬通路販賣醫療器材,業者應依藥事法取得實體店面的藥商資格,再依公告內容向各縣市衛生局申請核准在虛擬通路販售,現階段僅開放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絕大多數是非侵入性,進行虛擬通路販售。
另外,乳粉、發酵乳及煉乳加工食品業自中華民國101年7月1日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進行生產流程的風險管控,以促進乳品安全。
【2012/06/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醫藥新措施 健保降滯納金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189532.shtml#ixzz1z3lz4Wd5 Power By udn.com 全民健保與公醫制度
全民健保度中,中央健保局是公家的保險公司,老百姓是被保險人,出險時,保險公司不會金錢給付理賠被保險人,而是由保險公司委託特約醫療院所的醫師為被保險人提供醫療服務當保險給付,日後再由特約醫療院所向保險公司申請金錢給付.因為全民健康保險也是健康險的一種 ,如果能單純化一點,出險時(即被保險人生病時),中央健保局保險司依DRG論病計賠方式,給付金錢予被保險人,如懷孕生產一次給付新台幣十萬元整,再由被保化險人拿這筆錢去量力而為,要省吃節用也好,要錦上添花也行,各取所需,其實也並非不可行。
如果中央健保局委託的特約醫療院所是署立醫院,等於保險人與醫療給付提供者合而為一,這其實正是美國眾多HMO(健康維護組織)的相同架構,差別只在美國都是由民營的大型保險公司出面,自己開設大型綜合醫院,提供母公司必須給付被保險人的保險給付而已.今天中央健保局自設署立醫院,直接提供醫療服務的保險給付,即已儼然形同公醫制度,符合憲法增修條文,其 中 HMO最大的缺點就是裁判兼球員,事主兼公親,當然弊端連連.反之台灣公家的HMO卻反其道而行,反而把保費最高,號稱健保局三大錢坑的洗腎,復健,呼吸治療的醫療業務給付都平白拱手讓人,讓生意人與財團掛勾坐享其成,署立醫院自己苦哈哈,開設年年賠本的門診作業與民爭利,把金雞母圖利他人,自己當然虧損連連.建議不如把全國的署立醫院,全部改為洗腎中心,復健中心及呼吸治療中心,不但可以降低保險給付成本,又可回收利益差額,何樂而不為?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醫院企業化 健保局承認(轉貼)健保局:醫院集團化 也是浪費原因
推薦0
健保局:醫院集團化 也是浪費原因 記者張耀懋/報導 經營之神」王永慶最近提出全民健保萬言書,對健保浪費頗多所指責;在沈默兩天後,中央健保局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全力消毒,並意有所指地將矛頭指向企業集團所屬的財團法人醫院,正是誘發醫療浪費的主因之一。大醫院與健保局因明年即將實施醫院合理門診量的歧見與抗爭,也因王永慶的萬言書急遽加溫。 對王永慶將健保財務困境歸咎於醫療浪費,醫療浪費又因民眾重複就診、檢查及領藥所致的說法,健保局昨日重砲回應指出,民眾重複就診,固然是醫療浪費的主因,但醫療院所不斷地增加服務量,擴充病床規模及重複用藥、檢查等,也不能脫誘發浪費之實。健保局並以書面聲明強調:「部分醫院且以朝向企業化、集團化發展,不僅醫療人性關懷喪失,且造成醫療品質低落。」健保局認為,這些均是浪費的原因。 為掃除這些醫療浪費,除已實施各種部分負擔,減少民眾的就醫浪費外,對醫療服務提供者也將實施醫院合理門診量及總額預算制,以控制醫療費用的上漲。 王永慶並主張「免保費、定額自費再定率部分負擔」,並以美國台塑公司經驗為例,先訂定一定額度的醫療費用自付額,超過的費用由雇主負擔八成、個人負擔二成。對此議案,健保局則反駁,這種設計是對財團最有利方案。健保局強調,美國台塑經驗根本無法全面適用台灣,因為國外成功均是大企業的雇主和員工,這些收入不錯的族群,健康狀況不錯,醫療費負擔也不重,雇主也有財力負擔。 但是,台灣中小企業佔95%,員工只要做一個手術,動輒要數十萬,雇主即負擔八成,恐怕很多的企業都會關門大吉。另外,台灣一半以上的民眾無一定雇主,屆時全要政府負擔,政府也會破產。王永慶的議案雖可解決現存健保的一小部分問題,卻失去台灣健保中最基本的自助互助、風險分攤的精神,衍生的社會問題將更嚴重。 對於大醫院近日極力抗爭的合理門診量制,健保局總經理賴美淑則強調,各項調查均顯示,醫師看診時間過短,是民眾最不滿意的地方,60%以上的病患獲得醫師的診察時間不到五分鐘,因此,實施醫院合理門診量的目的,即是希望合理量內門診給付額提高,讓醫師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為病患診察;而且,健保局的估算公式,未來門診量控制合理的醫院,每一合理量可達廿五人,絕非醫院團體所稱的三至五人。 【2000/11/09/民生報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醫院合理門診量 明年元月鐵定上路 中央健保局計畫明年元月實施醫院合理門診量,醫療院所持續反彈。昨在一場「醫院合理門診量政策討論會」中,部分醫院質疑,這套未以照護行為為基礎的合理門診量制度,根本「不合理」,不僅影響醫院營生,更可能排擠重症病患就醫權益;健保局則反駁,以價制量的給付制度,才能讓醫師有時間照顧重病患,提升醫療品質。 醫院合理門診量儼然是一顆「健保核爆」,在醫療院所掀起巨浪。醫界表示,此一制度實施,醫院收入將嚴重受影響,不少醫院已著手試算明年盈收;一家醫學中心估計,明年收入將短少一億,計畫在院內祭出「節流」措失,員工薪資結構也連帶受影響,讓醫院員工個個人心惶惶。 不過,中央健保局總經理賴美淑重申,健保局明年元月實施醫院合理門診量的決心不變,但會持續與醫院溝通,就合理門診量計算公式、係數等細節討論,希望能在月底前達成初步共識。 但昨天在中華民國醫療精算學會主辦的「醫院合理門診量妥適性之探討──政策討論會」上,健保局官員與醫療院所仍各說各話。國策顧問、長庚醫院總管理中心主任莊逸洲指出,健保局為抑制醫療費用「拿斧頭就砍」,祭出醫院合理門診量,讓醫界「隨魔鬼起舞」;以醫學中心為例,健保局可以要求加強其照護急診、重症的比例,但未將醫療照顧角色定義清楚,極可能導致醫學中心在限號看診下,一般疾病患者排擠掉重症患者的反效果。 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林金龍說,醫院合理門診量並不能替健保節省多少錢,以醫學中心層級為例,一年總共才節省五億餘;且據健保局依醫學中心現行病床、醫師及平均開診數統計,每名醫師每診合理門診量約在三十人次,且十五家醫學中心中,還有六家門診診察費收入不減反增,影響並不如醫界想像的大;基層醫師協合理事長石賢彥也抨擊醫學中心一味「危言聳聽」,事實上,超出合理量的部分仍可繼續看診,健保也給付,各國均有類似制度,非台灣獨有。 醫療精算學會理事長、台大機構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蘇喜則認為,不論就實施合理門診量的時機、手段,目前確有欠考量,因為在未建立分級轉診及家庭醫師網絡制度之前,健保局若未有配套措施而只限制醫院門診量,無異剝奪民眾就醫的自由與權利;而且,健保局只考量減少醫療支出,卻未針對支付標準設計失當的弊端予以改革,也會增加醫界與健保局的對立。消費者基金會名譽董事長邱清華則提醒,健保局不要刻意壓縮健保給付,而降低病人的醫療品質。 【2000/11/08/民生報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專家建議 健保改採被保險人計費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面對健保現行論口計費方式,造成眷口數多的家庭負擔沈重,因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全民健保體檢小組建議,保費改採論「被保險人」計費,但是十二歲或十八歲以下,及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且未就業者,不用繳保費,所有保費將由全體經濟活動人口負擔。 未來保費課徵單位若依照此建議做調整,則單身者的健保保費將大幅提高,有家累者的負擔可獲減輕。 健保體檢小組並認為,健保財務吃緊,當務之急應加強查核投保金額,避免「高薪低報」情形,以及適時調整第二、三、五、六類被保險人的投保金額。而修法擴大費基的優先性遠優於調整費率。 政大財政學系副教授周麗芳昨天指出,體檢小組的財務精算研究發現,如果健保給付不變,長期而言,民眾的財務負擔能力將無法隨物價指數成長的醫療費用而調整。 因此,健保財務制度必須重新思考,落實「量能付費」原則。 國家衛生研究院全民健保體檢小組昨天下午召開健保財務給付組期中座談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黃耀輝指出,為了減少眷口數多的家庭負擔,因此體檢小組建議保險對象、雇主及政府的保險費一律改採論被保險人計費,但是考量現在地下經濟嚴重性,也就是現在很多是以眷屬身份納保者實際上是有生產能力的,如擺地攤或家庭代工等從事地下經濟活動未納稅者,因此體檢小組建議,扣除十二歲或十八歲以下,以及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未就業者不必繳保費,其餘納保者都要繳保費。 至於健保補助款宜透過修法改由中央統籌直接撥付健保局,各級政府積欠的保費補助款建議以遞延債務的方式,由中央政府分期償還。-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高價醫療檢查 將改採事前報備制 記者楊美珍╱台北報導〕為抑制醫療浪費,健保局自今年七月起,對電腦斷層掃描(CT)及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採即時報備制度,施行幾個月來,費用大幅「縮水」,單月申報減少一千多萬元,健保局決定明年元月起改為事前報備制,並將超音波心臟圖、腹部超音波等五項昂貴檢查項目也納入,以節省更多醫療資源。 為避免健保昂貴檢查遭濫用,健保局規定自七月起,各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造影兩項檢查時,須在施行後廿四小時內向健保局即時報備,施行幾個月來,醫療院所配合報備已達百分之百。 更令健保局振奮的是,在施行報備制後,統計今年七月的申報量,門住診比六月或去年同期有下降情形,其中門診CT數量較六月負成長三%,與去年同期相比,負成長達十一%;MRI數量較六月負成長二點三%,比去年同期負成長五點六%。 住診CT數量也分別負成長三點四%及十二%;住診MRI則較六月上升零點八五%,但比去年同期負成長十一%。 健保局醫管處指出,在尚未施行即時報備制度前,CT及MRI申報數量及費用成長率,都將近二十%,遠比藥費及總體醫療支出成長率超出甚多,但以目前台灣人口結構穩定成長的情況分析,這類昂貴檢查的成長率沒理由那麼高,顯見當中確有浪費。所幸在施行報備制後,成長率大幅降低,甚至出現負成長。 在節制醫療浪費見到成效後,健保局也決定自明年元月起,將CT與MRI檢查,改為事前報備制度,另外將超音波心臟圖、腹部超音波、婦產科超音波、杜卜勒彩色心臟血流圖及上消化道泛內視鏡等項目,也納入報備制度。-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報主小記 各位訂戶,由於最近報主比較忙碌,為各位送上簡報數則,有時間在為各位寫稿,在此向各位訂戶的期待致上深深的歉意
日期:2000/11/14 【在兩大報發表萬言書 為自己醫院爭錢 動機可議】 陳水扁總統十二日在台灣醫學會第九十三屆總會開幕典禮中表示,「唯有人性關懷,才能充實人類文明意義,希望醫界以聞聲救苦,視病猶親的精神,為健保的永續發展注入生機」,總統從人性關懷的角度談健保的永續發展,的確是一針見血的卓見,尤其相對於數日前台塑王永慶先生在報上發表的萬言書中,所透露的「純經濟」健保觀,兩者的觀點無論就社會正義、公平的追求,或照顧弱勢者的人性面上,都呈現極大的歧異,可惜總統只是提綱挈領,並未深入談及人性關懷的健保到底何所指,反而王先生的意見,卻是以萬言書的姿態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以王先生的社經地位,其發言常有一言九鼎的影響力,難免滋生誤解,際此健保新制推出在即,盼能藉報端就王先生的建言,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作為健保改進的參考。 王先生的萬言書中,首先反對的是提高保費,所持的理由是「投保人及雇主的負擔已經不輕,不該再增加人民的負擔」,王先生將「雇主的負擔」等同於「人民的負擔」,明顯是模糊焦點的手法,也是企業主為求節省成本的說詞,並未如實反映繳交保費的實情,何況健保既然要照顧弱勢者,則雇主及有能力交費者,理應多繳,而非斤斤計較於保費的多寡,更不該以自身的健康狀況,而一味主張有利於健康且高收入者的健保費率政策。 至於醫療費用快速成長的問題,王先生認為是健保制度造成的,但一般研究公共衛生的學者都知道,醫療資源的浪費肇因於健保制度的設計、醫療提供者的醫界以及受服務者的病人三方面,並非制度單方面的問題,王先生將一切的浪費完全歸諸制度,猶如瞎子摸象,既昧於事實的全貌,當然無法找出醫療浪費的癥結。何況,健保實施五年以來,業務成長最快,業績衝得最高,向健保局領取最多醫療費用的,正是王先生旗下的長庚系統,無論依門診、急診或手術的病人數量來看,三項統計指標排名全國第一的,都是林口長庚醫院,其中是否有如王先生所說的「激發非必要的就醫行為,導致醫療浪費」,吾人未敢斷言,但全國服務量排名的前十五大醫院中,長庚的林口及高雄分院即分別佔據了第一及第三名,若謂其中全無醫療浪費,恐怕很難讓人信服,而醫院若只有衝業績的考量,醫護人員成了生產線上的機器,病人則成為量化的「醫療成品」,所謂人性化的醫療關懷豈非奢求? 其次王先生以國人平均門診就醫次數較國外為高,而認為有浪費醫療資源之嫌,此說雖有部分接近事實,但應知國內民眾每次就醫的費用,幾乎僅及國外的十分之一,診療費用偏低,則病人就醫次數必然提高,此是舉世皆然的現象,非僅台灣如此,而長庚本身也會要求病患,只為了看檢驗結果,就得重新跑去掛號看診,這難道不是醫療浪費?王先生在正人之前,實在應該先改進長庚本身的回診制度,至少應倣效部分大型醫院,把一些當天之內可以有結果的檢查或檢驗報告,在當日之內告訴病人,免得病人徒勞往返。畢竟要認真計算醫療成本,則不止醫療費用才是醫療成本,對病人而言,往返醫院之間的交通費用、時間,以及等待看診的時間,甚至陪病家屬所花費的時間及精神,也都是醫療費用以外的「隱含成本」,這些「陰影價格」(shadow price)若一齊計算在內,其間的浪費雖未必能用精確的數字計算、顯示,但病患遠赴交通不算方便的林口長庚就醫,又豈是件便宜合算的事?至於院內人擠人、加護病房外面的吵雜,又何來人性關懷可言? 再者,王先生對於將在明年元月實施的「醫院合理門診量制」也全面反對,並謂合理門診量制是健保局要「強制將各醫院的看診數減至過去的一半以下」,顯然王先生尚未完全弄清楚合理門診量制的意義,因此其所擔心的病人無處看病、招致民怨等,都係無的放矢的想像之談,不值一駁。 至於有關總額預算制的實施,同樣也遭到王先生的反對,理由有二:一者是擔心醫院不能優先獲得預算額度的分配,其次則是擔心診所看的病人少,卻領得較多錢,這兩個論點,若非未通盤了解總額預算制的規劃,就是完全出乎為自身醫院賺錢的考量,以致凡事只從錢的觀點出發,忽略了整體醫療品質的提昇,以及健保照顧醫療弱勢者的本意和永續經營的必要性。 作為一位企業主,當然可以有將本求利的盤算,但若所有有利於全民的興革皆要全力反對,凡事錙銖必較,則難免淪為市儈,王先生縱無藉此萬言書,為自己的企業賺取更多錢財的打算,但手中握有全台灣最龐大的醫療團隊,難道不應有所避嫌,而非要在兩大報上放言高論?王先生為個人企業爭取「商機」的企圖昭然若揭,相對於陳總統在醫師節大會中人性關懷的愷切期許,王先生的萬言書更讓人覺得相形見拙,萬言雖多內容卻嫌拉雜,甚至連核四的廢建也論及,限於篇幅部分旁枝細節就不再一一討論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強制加保 本即無理(轉貼)美強制健保案 遭是否違憲裁決
推薦1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2.06.26 03:15 pm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將在28日本議事期最後一天,就備受矚目的歐巴馬總統健保改革法是否違憲爭訟,做出裁決。由於此法是歐巴馬最引以為傲的立法成就,裁決結果勢必衝擊總統大選選情,更將對每一美國民眾將來的醫療產生立即和長遠影響。
這項裁決關係重大,人盡皆知。喬治‧華盛頓大學憲法教授柯爾說,把關係重大的「重頭戲」留在議事期的最後一天,「也許不是出於政治考量,但大法官確實了解戲劇性」。他說:「這也是最難於決定的案子、最重要的案子,他們可能需要幾天額外時間,以確定他們對撰寫的裁決書感到滿意」。
大法官已在3月針對歐巴馬引起很大爭議的健保改革法舉行三天政治意味濃厚的聽證,最主要的爭議針對該法「強制國民購買健保否則受罰」條款。支持者辯稱,如要健保改革法得以運作,強制購買健保是必需的措施。反對者則堅稱,此舉違憲,因為它侵犯了個人自由。
經過冗長和激烈的辯論,國會於2010年3月不顧健保業者和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在黨派色彩分明的表決下通過此法。共和黨人士幾乎全部反對「歐記健保」,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穆尼誓言,如果他當選總統,必定推翻健保改革法。
民主黨人士宣稱,此法將使數以百萬計的「無保族」獲得健保。共和黨人士則指稱,強制購買健保顯示政府越權。
有關健保改革的爭議凸顯民意兩極化。法學人士分析大法官的辯論後也認為,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可能都帶著「定見」參加辯論。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進行的民調顯示,支持健保改革法者似有增加,但反對者仍占50%,支持者占43%,7%沒有意見。將近四分之三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大法官至少推翻一些條款,但又沒有指明哪個條款。
【2012/06/26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美健保案將裁決 恐衝擊總統大選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184551.shtml#ixzz1yxZ0Toau Power By udn.com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2.06.27 03:18 am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招牌健保改革法是否違憲,聯邦最高法院即將做出裁決。白宮今天表示,已做好面對裁決出爐的準備,並稱仍深信這項立法將會獲得支持。
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在美國總統座機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如同我過去所說的,我們深信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是合憲的。」
卡尼又說:「我們持續依法行政,且已做好面對最高法院裁決的準備,不論結果將會如何。一旦最高法院的裁決出爐,我們將會針對該如何回應做出決定。」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預定28日宣布,針對2010年健保法爭訟的裁決。由於此法律是歐巴馬最引以為傲的立法成就,這項裁決結果勢必會衝擊總統大選選情,更將對每位美國民眾未來的醫療保健產生立即和長遠影響。
最高法院大法官已於3月針對歐巴馬引發重大爭議的健保改革法舉行三天聽審,最主要爭議是針對該法「強制國民購買健保否則受罰」條款。支持者辯稱,如果要讓健保改革法得以運作,強制購買健保是必要措施。反對者則堅稱,這種做法違憲,因為它侵犯個人自由。
【2012/06/27 中央社】
全文網址: 健保法裁決將出爐 白宮有信心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186557.shtml#ixzz1yxZE2SIc Power By udn.com
(轉貼)健康險七月漲定了?藍委籲江宜樺管一管
推薦1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2012.06.25 02:00 pm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蘇清泉今天說,近10年國內私人健康保險賠付率最高才約3成,保費最近又傳將上漲;金管會說,各種保險商品種類很多,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
蘇清泉與國民黨籍立委羅明才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蘇清泉表示,全民健康保險禁止自費項目愈來愈多,私人保險公司可理賠項目減少,但新一回的壽險業生命表擬自7月實施;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在7月調整準備金提存率,使私人保險公司傳出調漲保費。
蘇清泉說,民國99年度國內私人健康險保費收入達新台幣2348億元,但保費支出只有707億元,賠付率約30.1%,「私人保險公司賺很大」;但美國規定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成以上須用在理賠,否則要退費。
他要求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各家保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每年給付金額以及醫療賠付率,並邀集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仿效美國訂定合理賠付率政策。
金管會保險局主任秘書張玉輝表示,美國醫療賠付率規定是針對一年期商品,用當年度收入與理賠計算;國內私人健保多是長期險,用單年度的保費與要支付終身的保費來計算,可能無法反映實際賠付率。
針對羅明才要求金管會7月1日「凍漲保費」,張玉輝說,各種保險商品不同、種類很多,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各種保單雖有商品審查機制,但屬於事後備查。
健保局專門委員李純馥說,健保局研議,在自費項目透明公開、與全民健保給付不重疊的前提下,有些項目或許可以自費。
【2012/06/25 中央社】
全文網址: 私人健保 立委:賠付率低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182084.shtml#ixzz1yuGsZUzp Power By udn.com
私人健保 立委批賺很大
【本報台北訊】立法委員蘇清泉昨天說,近十年國內私人健康保險賠付率最高才約三成,保費最近又傳出將調漲保費,「私人保險公司賺很大」;金管會說,各種保險商品種類很多,無法統計七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 蘇清泉表示,全民健康保險禁止自費項目愈來愈多,私人保險公司可理賠項目減少,但新一回的壽險業生命表擬自七月實施,金管會將在七月調整準備金提存率,使私人保險公司傳出調漲保費。 蘇清泉說,民國九十九年國內私人健康險保費收入達二千三百四十八億元,但保費支出僅七百零七億元,賠付率約三成;美國規定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八成以上須用在理賠,否則要退費。他要求金管會公布各保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給付金額以及醫療賠付率,並邀集衛生署健保局、消保處,仿效美國訂定合理賠付率政策。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美國醫療賠付率規定是針對一年期商品,用當年度收入與理賠計算;國內多是長期險,用單年度的保費與要支付終身的保費來計算,可能無法反映實際賠付率。 健保局則說,研議在自費項目透明公開、與全民健保給付不重疊的前提下,有些項目或許可以自費。
醫療險要漲 立委想擋
2012-06-26 01:21
工商時報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國內 醫療 險醞釀7月起漲價,引發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羅明才關切,他們質疑近10年國內商業醫療險賠付率最高僅3成,再加上健保實施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後,民眾「自付選擇」變少,保險公司已飽賺1600億元,保費漲價不合理,金管會應拿出魄力凍漲。
蘇清泉說,配合最新壽險業生命表準備在7月起實施,金管會在7月調整準備金提存率,不少保險公司6月底將停賣舊費率醫療險保單,數百種醫療險保單要調整費率,7月重新開賣,保費平均上漲至少1成。
他引用財團法人保險發展中心資料,全台平均每人約有3.2張私人健康 保險保單,但台灣30家出售商業醫療險者,99年保費收入高達2348億元,是全民健保的一半,保費支出金額僅707億元,賠付率才30.1%,估計業者狂A了1600億元。
蘇清泉說,健保實施DRG、同種疾病分類採同病同酬之定額支付後,許多醫院都把醫療費用包裹成單一收費項目,無法再如過去詳細列出各項收費項目,提供民眾依購買商業險狀況,決定部分項目由醫療險負擔,享受較好待遇。不少醫院如今甚至只剩兩選項,一是完全健保給付,否則即完全自費,但完全自費金額不斐,保險公司未必全額買單,最後只能選健保給付,民眾花大錢買商業醫療險,未必派上用場。
蘇清泉說,美國政府在2011年初推行新健保改革法,規定醫療險收入的80%至85%以上應用於理賠,否則保險公司必需退費給保戶。他要求金管會應仿效訂定合理賠付率政策。
羅明才則對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喊話,政府都有能力讓民生物資降價,怎會無法讓保費降價?江宜樺應儘速出面,凍漲商業醫療險費率。
儘管立委大聲疾呼,但政府代表回應卻很「淡定」。金管會保險局主任秘書張玉輝說,美國醫療賠付率規定是針對一年期商品,以當年度收入與理賠計算,但國內私人健保多屬長期險,兩者難以對照,亦無法反映實際賠付率。
至於羅明才要求「凍漲」,張玉輝回應,商業保險商品不同、種類又多,金管會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漲或降,雖然各種保單有商品審查機制,但都是事後備查,7月調漲保費是業者決定,金管會無權要求凍漲,但會嚴格審查。
健保局專門委員李純馥則說,未來在自費項目透明公開、與全民健保給付不重疊前提下,健保局會研議部分項目「或許」可自費。官員回復令立委不滿,金管會若不儘速擬定合理賠付率,立委不排除新會期提案修訂保險法明確要求,確保民眾權益。
私人健保傳漲聲 藍委:政府應凍漲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國民黨立法委員蘇清泉、羅明才今(25)上午召開記者會,他們質疑,近10年國內私人健康保險賠付率最高僅3成,但最近卻傳出保費將調漲非常不合理,立委要求「凍漲」。圖:立法委員蘇清泉國會辦公室提供
新頭殼newtalk 2012.06.25 楊宗興/綜合報導 國民黨立法委員蘇清泉、羅明才今(25)上午召開記者會,他們質疑,近10年國內私人健康保險賠付率最高僅3成,但最近卻傳出保費將調漲的消息,非常不合理,他們要求「凍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此表示,各種保險商品種類很多,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而且屬於事後備查,金管會無權「凍漲」。 羅民才並痛批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他說政府都有能力讓民生物資都降價,怎麼會沒辦法讓保費降價?江宜樺不是打漲價高手嗎?他要求江宜樺出面處理,儘速凍漲私人健康保險的費率,把江宜樺凍漲民生物價的能力發揮出來。 蘇清泉指出,全民健康保險禁止自費項目愈來愈多,私人保險公司可理賠項目減少,然而最新的壽險業生命表準備在7月起實施,金管會也將在7月調整準備金提存率,這都使保險公司紛紛傳出調漲保費的聲音。 蘇清泉進一步表示,台灣30家私人健康險2010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348億元,但給付金額只有707億元,且近10年來賠付率只有三成;再加上健保局實施新政策將健康險理賠項目縮水,保險業者7月將調漲私人健康險費率極不合理。 蘇清泉說,美國政府在2011年初推行新的健保改革法,就規定健康險保費收入的80%至85%以上應用於理賠,否則保險公司必需退費給保戶。因此他要求金管會公布各家保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每年給付金額以及醫療賠付率,仿效美國訂定合理賠付率政策。 金管會保險局主任秘書張玉輝解釋,美國醫療賠付率規定是針對一年期商品,用當年度收入與理賠計算,但國內私人健保多是長期險,用單年度的保費與要支付終身的保費來計算,可能無法反映實際賠付率。 羅明才則希望金管會可以承諾,對7月1日即將調漲的私人健康險費率進行「凍漲」;張玉輝則回應,各種保險商品不同、種類很多,金管會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此外各種保單雖然有商品審查機制,但屬於事後備查。
【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
2012.06.25 04:20 pm
針對金管會調降壽險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以致保費應聲上漲,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和羅明才今天召開記者會,質疑漲價的合理性。蘇清泉指出,99年度保費收入與給付金額相減,發現業者狂A了1600億,醫療賠付率僅3成,與美國法律規定的賠付率相差5成以上,要求金管會說明。
對此質疑,金管會主秘張玉輝回應表示,台灣多為長期保單,賠付率的算法與美國不同,而7月保費調漲是依業者而定,金管會沒有權利提出凍漲要求。
金管會7月1日將調降壽險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連動保費漲價,為更新保單費率,舊費率的保單本月底全面停售,包括台、外幣各式傳統壽險保單、一般及終身醫療險等,合計逾400張,這些保單調整費率後,7月重新開賣,保費平均上漲至少1成。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全台平均每人約有3.2張私人健康表險保單,觀察台灣30家私人健康險,99年保費收入高達2348億元,為全民健保一半,但保費支出金額僅707億元,賠付率才30.1%,與美國法律規定的相差5成,估計業者狂A了1600億元。
對此,張玉輝表示,美國保單多為一年期商品,而台灣健康險是支付終身保障,採平準式收費,賠付率的算法不應與美國混為一談。7月新契約責任準備金調降,帶動的保費調漲是依業者商品內容與經營策略而定,調漲的部分不一定會全部響應。
國民黨立委羅明才現場要求金管會針對保費漲價一事提出凍漲聲明,張玉輝說,由於調漲與否是由業者決定,金管會沒有權利提出凍漲要求,但會嚴格審查。
會末,蘇清泉提出兩項訴求,第一,要求金管會在7月1日調漲保費前,公布各家保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給付金額以及醫療賠付率,讓民眾有充分資訊判斷,第二,請金管會盡快邀請健保局及消保處,研擬仿效美國制訂的合理賠付率制度,保障民眾權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2/06/25 台灣醒報】
全文網址: 保險業者賺很大! 金管會:未全部調漲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182409.shtml#ixzz1yuI0g8KM Power By udn.com
藍委:健康險7月調漲,江宜樺快出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5 12:53:47
羅明才(右)點名江宜樺處理健康險調漲的問題。(中評社 倪鴻祥攝)
國民黨“立委”質疑健康險費率調漲不合理。(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6月25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最近多次肯定“行政副院長”江宜樺打壓物價成效,被解讀高層有意安排江接棒選台北市長。國民黨“立委”羅明才今天上午質疑健康險費率將不合理調漲,點名江宜樺既然是打漲價高手,應該趕快凍漲費率。 藍委羅明才與蘇清泉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30家私人健康險2010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348億元,但給付金額只有707億元,且近10年來賠付率只有三成;再加上健保局實施新政策將健康險理賠項目縮水,保險業者7月將調漲私人健康險費率極不合理。 羅明才原本要受邀出席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官員承諾7月1日凍漲私人健康險費率但未獲保證,因此直接點明江宜樺。他說,政府都有能力讓中華電信、油價都降價,怎麼會沒辦法讓保費降價?江宜樺不是打漲價高手嗎?應該趕快出面處堙,凍漲健康險費率呀! 蘇清泉指出,美國政府在2011年初推行新的健保改革法,就規定健康險保費收入的80%至85%以上應用於理賠,否則保險公司必需退費給保戶。相形對照下,台灣保險業者實在賺很大,根本沒理由再調漲。他要求“金管會”應在7月1日前公布30家保險業者醫療賠付率;並仿效美國訂定全理的醫療賠付率政策。
▲藍委蘇清泉與羅明才25日呼籲即將調漲的私人健康保險要凍漲。(圖/取自中評社)
記者黃湘淇/台北報導
藍委蘇清泉與羅明才25日要求即將在7月1日喊漲的私人健康保險需凍漲,他們表示,國內私人健康保險賠付率近10年最高只有3成,要調漲不合理,並點名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要出來管一管,但金管會委員表示,保險商品種類很多,調漲或調降屬於事後備查,金管會無權凍漲。
蘇清泉與羅明才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30家私人健康險2010年度保費收入有2348億,給付給全民健保的金額卻只有707億元,且近10年來賠付率僅3成,但金管會與私人保險公司卻以「利率飆高」、「死亡率下降」為由,要在7月1日調漲保費,再加上健保局實施新政策後,要將健康險理賠項目縮水,蘇清泉痛批,保險業者7月還要調漲私人健康險費率「極不合理」。
羅明才更直接點名江宜樺,他說政府都有能力讓民生物資都降價,怎麼會沒辦法讓保費降價?江宜樺不是打漲價高手嗎?羅要求江宜樺出面處理,儘速凍漲私人健康保險的費率,呼籲江宜樺把凍漲民生物價的能力發揮出來。
蘇清泉也舉出美國的例子,他說美國政府也在2011年推行健保改革法,就規定健保收入的80%至85%以上都得應用於理賠,否則保險公司就得退費給保戶;相比之下,台灣保險業者實在賺很大,根本沒理由再調漲;他也要求金管會要在7月1日前公布30家保險業者醫療賠付率,並仿效美國訂定全理的醫療賠付率政策。
對於凍漲,金管會保險局主任秘書張玉輝表示,保險商品的種類很多,金管會無法統計7月後那些要調漲或調降,他也強調,各種保單雖然有商品審查機制,但屬於事後備查,因此無權凍漲。
張玉輝也解釋,美國醫療賠付率規定主要是針對一年期的商品,只能用當年度收入與理賠做計算,但國內私人健保多是長期險,如果用單年度的保費與支付終身的保費來計算,恐無法反映實際賠付率。
原文網址: 健康險7月漲定了? 藍委籲江宜樺管一管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25/65179.htm#ixzz1yuIOQTnt
隨著高齡化的時代來臨,保險公司預計從7月1號起,傳出將調高醫療險的保費,估計漲幅在1到3成之間,今天有立委表示,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就高達23億元,但賠付率卻只有30%,立委認為實在很不合理。 為了減輕生病時的醫療經濟負擔,不少民眾都會買醫療險,但因為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保險公司預計從7月1號起,將調高醫療險的保費,估計漲幅在1到3成之間。 ==金管會保險局主秘 張玉輝== 7月1號開始我們有兩個措施 一個是關於所有的新契約的 責任準備金的調整 因為業者必須提存準備金 所以7月1號開始 長期健康險費率 到底是會調漲還是調降 並不是不一定的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發展事業的資料,全台灣共有7千3百多萬件的醫療險保單,平均每人就有3.2張,如果以台灣30家保險公司99年所推出的個人健康險來看,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就高達23億元,但賠付率卻只有30%,立委認為實在很不合理。 ==立委 蘇清泉== 健康理賠的項目 已經隨著健保制度而變動 自費品項越來越少 指定醫師費不用理賠了 理賠項目越來越少 然後它的保費還要上漲 立委呼籲金管會應該與健保局展開討論,仿效美國訂定合理的醫療賠付率,對此,金管會表示將會針對保險商品做嚴格審查機制,也已經要求各保險公司將各個保險別公開在公司網站,讓保險資訊透明。VIDEO
(2012-06-25 12:00) 中晝新聞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轉貼)醫療困境 林芳郁籲重建體制
推薦0
短 評-健保大崩壞
2012-06-26 01:2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沉痛地說,台灣把醫療人員當外勞看待,再不檢討改善,五到十年內醫療體系就會垮台。
目前,醫科還是許多年輕學子的第一志願,但是,內、外、婦、兒四科卻已越來越冷門,反而是有「醫美 」錢途的皮膚科炙手可熱。結果是,國家花大筆經費培養醫科學生 ,他們畢業後卻去幫富人整型美容。
我們能怪醫科學生「現實」嗎?走內、外、婦、兒四大科,一出校門就是「隨扣隨到」,責任永遠不會「下班」,工時比藍領還長的人生,當照顧 病人健康 必須犧牲到自己的健康時,誰能苛責他們內外婦兒「四大皆空」?
更何況,懸壺濟世還未必贏得感激,反而要面臨醫療糾紛。醫科學生當然要出走,轉投醫美行列。
我們的健保制度,全球稱羡,歐美國家人 民都沒受到這麼好的醫療照顧。不過,這是透支下一代人的利益,「偷」來的福利。寅吃卯糧終究會出問題,現在的希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健保制度是台灣人共同的驕傲,但大家也要知道,光憑目前繳的微薄保費,絕對撐不起這樣的驕傲。朝野政客一直當爛好人,其實就是當坐視健保破產的爛人。
從楊志良到林芳郁,當過衛生署長的都看到迫在眉睫的健保「大崩壞」,政客們不要再內耗空轉,想想辦法吧!
【聯合晚報╱社論】
2012.06.24 02:11 pm
健保是「台灣之光」,連外國人都羡慕。台灣人還如此自我陶醉之時,健保這個形象華美的大廈,卻出現了內裝斑剝、甚至樑柱傾圯的危機。繼「血汗護士」集體控訴、醫學院「四大皆空」等事件引發議論之後,最近一場專業的論壇中,台大醫院院長批評現行健保的設計,對醫學教育造成「從根爛起」的影響。這個說法何其嚴厲,如果屬實,健保危矣!
大家都有「健保不能倒」的認知,所以每一討論健保財務危機,就從「開源」動腦筋,二代健保明年開始實施,即將造成很多人的健保費支出暴增。但是,關於健保給付的合理分配、藥價黑洞、減少浪費這幾部分,卻始終未見大刀闊斧的改革。醫護人員現在將問題矛頭指向健保齊頭式的給付,也有人直指醫院資方的營利心態是病因之一。這些問題,有待專業和良心的診斷來進行健保內部改革,否則,負面影響及於醫學教育和專業的板塊挪移,則後遺症真的會禍延下一代。
不過,還有一個棘手問題屬政治層面:民眾依賴健保的心態推波助瀾民粹風氣,所以健保改革不敢碰觸改變民眾就醫習慣的根源問題。各界批評已久的台灣民眾喜歡「逛醫院」的習性,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其實很容易用制度改變來導正就醫模式。最近專家建議健保給付不應「全都保」;多年前王永慶針對健保的萬言書,也特別建議過定額自付。但台灣的健保,一步一步走向傾向課稅手段再進行重分配的福利精神,遠離了依風險計算的「保險」的原則,也因此加重了很多人對健保的依賴性,減低了醫師希望推廣「民眾應為自己身體負責」的誘因。
這是當前社會風氣和政治壓力使然,健保改革若不能針對於此作深度改變,財務缺口會越來越大,後果還是會落在民眾身上。
大家都愛健保,但健保快破產的憂慮從來沒有斷過,縱然保費一再上漲,仍見惡化的趨勢加速。作家張愛玲「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的形容用語,會不會落在健保制制度上呢?深層改革不能再拖了!
【2012/06/24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健保「華美的袍子爬滿蝨子」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80348.shtml#ixzz1yuELZQP5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施壽全/馬偕醫院副院長(台北市)】
2012.06.26 03:13 am
廿四日防疫學會王任賢理事長對「健保與醫學教育」之相關性的評議,其觀察與台大醫院陳明豐院長相左,似乎也與醫界一般認知不同,幾個論點需予以釐清。
我國幾乎全民納保,大家都是被保險人,都會對健保有感受,何況是日後從醫的醫學生,更容易從各種管道認識健保。有些兼為醫學院老師的醫師上課時或許會對健保抱怨幾句,但醫療核心人員並無必修的健保課程,說老師會強烈影響或誤導學生對健保的了解,與事實悖離甚遠。健保基本上與醫學專業教育的關係不大,但是因為健保制度是醫學生未來就業職埸的遊戲規則,當然會影響其選科意願,以當前五大皆空態勢看,醫學人文與倫理教育是失敗的,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說是「根爛了」。
齊頭式平等指的是不同資歷或經驗的醫師,處理同一疾病報酬相同。如果此一狀態合理,那麼大飯店牛肉麵賣五百元與路邊攤五十元,豈不有違公平原則?DRG固然有部分撙節支出的效果,但也有漠視專業成就的缺點。
事實上,世事難料,人事更難料,許多疾病病情變化多端,絕難以DRG規範,這才是DRG無法全面推廣的最主要原因。
健保沒有完美的給付制度,「論量計酬」也不例外。不過,王文有點過度渲染其「拚業績」的缺點,恐已侮辱了「視病情需要」才執行診療動作的大多數善良醫師。如果人性真是這麼醜陋的話,國家也可以強制規定醫師「固定薪資」,但如此一來,人性醜陋的另一面就會出現:除非急重症不能不處理,否則病人看病就要等很久很久,因為「醜陋」的醫師會想:反正多做少做都領一樣的錢,何必那麼忙呢?這就是健保制度設計不好需要改善,我們所期待呈現的樣貌嗎?
【2012/06/26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健保 影響醫學生選科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183807.shtml#ixzz1yuEa572p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
魯永明 /嘉義市報導】
2012.06.26 03:32 am
嘉義市長鴻診所負責人李長鴻與妻子梁璇醫師夫妻檔,去年遭人檢舉,李長鴻從91年起長達8年單獨看診,卻連同未看診妻子名義,向健保局詐領健保費,檢方傳訊近百患者證明由李看診,並非妻子。
嘉義地院昨天宣判,因李長鴻夫婦犯後態度良好,又主動繳回25萬2358多元詐領額,各依詐欺取財罪判緩刑2年,另各應付罰金20萬、15萬元。
「尊重判決,我們不上訴,將心力用來照料病患。」李長鴻夫婦昨天照常看診,病患多,對判決坦然面對。李長鴻(58歲)說,他和妻子都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在同診間共同看診,患者只需1次掛號,即可享他們2名醫師整合性診療服務。
宋姓女患者為他們被判緩刑罰金抱不平,她認為「誰看診不都是一樣嗎!」
【2012/06/26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醫師夫妻檔 詐健保費判緩刑 | 利字當頭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7183763.shtml#ixzz1yuErVEDq Power By udn.com
健保有惡有善 衛署:共業一起承擔
【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為解決五大皆空,衛生署加碼,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24日說,這是挖東牆補西牆。衛生署回應說可能誤會了,但每次要調整健保費率就有許多壓力,今日的惡果是共業,大家要一起承擔。 中華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林芳郁指出,健保局為解決五大皆空(內外婦兒及急診)問題,加碼健保給付與相關費用,但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是拿其他科別的來補,「這是揩別人的油,非腳踏實地的方法,這種做事方法屬便宜行事。」 衛生署中央健保局長戴桂英表示,這可能有一些誤解,沒有砍其他科別的費用,也沒有揩別科的油,這次的加碼並不會排擠到別科,不過,明年二代健保上路後,每年依年度醫療支出估計隔年的健保費用,可改善投入不足的問題。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全民健保要上路時,仍有許多衝撞,但後來還是施行至今,健保有調整費率的機制,卻因政治因素該調而不調,才累積到今日這樣的「惡果」。 石崇良認為,每次要調整費率時,民意反彈,民意代表有壓力所以通通被擋下來,每調一次就換一個署長,歷經15年才調了2次,「這是不對的,依規定是5年要調一次」,「這個都是共業,是大家要承擔的」。2012/6/25 健保醫療如鐵達尼 衛署謹慎行 【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24日以「鐵達尼號」形容國內醫療制度,如今已承戴太多人遠超過健保所能提供的服務及醫療體系所能負荷的量,希望在撞冰山前調整航道。 石崇良出席台灣急診醫學會發表「建立緊急傷病患轉診模式」,他說,健保開辦時獲得世界各國讚譽,就如同鐵達尼號出航時受到的讚美,但如今已承戴太多人遠超過健保所能提供的服務及醫療體系所能負荷的量。 電影中的鐵達尼號不幸撞上冰山沉沒。石崇良說,眼前的冰山包括醫療糾紛、賠償、訴訟案、補償制度、人力問題、五大科(內、外、婦、兒、急診)給付重分配、醫療資源投入不足要解決、民眾就醫態度等都要解決的。 石崇良表示,在現實生活中衛生署為確保航向安全彼岸,希望醫療制度能永續運作,目前正調整航道,不過船上的利益團體太多,每個團體或組織都有不同聲音,而「資源卻是有限的」,還有已搭救生艇離去的也想指揮航向。他說,要解決問題仍需訂出優先順序,不可能一朝一夕全部解決。 石崇良指出,為讓醫療體制永續,鐵達尼號不能沉,謹慎航行,掌舵遠離冰山,衛生署仍持續推動轉診制度及相關改革。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陳日昌以「急重症分級後資源研析」為題,報告曾執行衛生署「急診責任醫院分級評定業務試辦計畫」並收集2006至2009年健保資料,評估醫院急重症醫療能力。 陳日昌認為,從2006年到2009年間,國內急診就醫人數持續增加,以兒科增加最多;在實施急診責任分級制後,影響最大的是地區醫院。 為推動轉診,才將醫院急救能力分重度、中度、一般的三級,石崇良指出,民眾心態認為付的保費是一樣的,因此不分疾病程度以為都要往重度級醫院送,且寧願在大醫院急診等床、也不願轉到有床的區域醫院。2012/6/25
「婦產科就快沒了」/北榮林芳郁 接力砲轟健保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前衛生署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林芳郁指出,國內醫療環境惡劣,已達臨界點,醫療人員看不到未來,忍無可忍而不斷出走;若國家不徹底檢討改革、重建醫療體系,大約五到十年,醫療體系就會崩盤,到時候要重建就來不及了。
醫療體系不重建 5到10年崩盤
繼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前天重砲批健保制度使醫學教育「從根爛起」,林芳郁昨出席中華醫學會年會時也批評,我國醫療支出投入比例過低,目前不只五大皆空,醫療環境惡化,使各科都面臨危機,年輕醫師紛紛出走,「以後真的看不到醫師,例如婦產科就快要沒了。」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質疑,最大問題不在健保制度,而是醫院營利化與醫療商品化的發展。如今各大醫院都喊窮,卻又矛盾地砸錢不斷擴張,不斷設立分院或接管其他醫院,也變相使醫療支出不斷攀升,營利化已扭曲醫療本質,更使健保入不敷出。
大醫院開砲 督保盟要求先自省
滕西華批評,醫療人員勞動條件惡劣而出走,與醫院營利化不無關係。這些大醫院院長怪罪健保前,應先反省自己是把醫院利潤用來擴建大樓分院、做業外投資、發展自費與觀光醫療?還是用來提升醫療人員待遇與病人安全?
林芳郁表示,醫療費用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例過低,不到六%,健保把醫護人力當廉價勞工,致人力不斷流失,衝擊醫療體系。如今人口老化,醫療支出持續攀升,國家應精算醫療體系承載,建立好制度再逐步重建,否則五到十年內,醫療就會垮掉。
針對健保局表示,對五大科健保給付或費用,今年再加碼十二億。林芳郁則批評,健保總額固定,這是挖東牆補西牆、非腳踏實地的做法,應另編預算,避免排擠效應。健保局長戴桂英則反駁,健保本次加碼不會影響其他科別;此外,明年二代健保上路後,將依年度醫療支出預估來設定健保費率,可改善投入不足的問題。
醫療資源投入有限,但民眾就醫需求卻不斷增加,供不應求。台灣急診醫學會年度研究會昨發表一項調查發現,國內十三家醫學中心急診,有二十二%患者未能在六小時內完成治療,當中又有十二.八%滯留急診超過二十四小時;換言之,約有二.八%急診病患,在急診室等床超過一天。醫學中心急診壅塞,肇因民眾就醫過度集中醫學中心。
衛署:改革不能太大 以免翻船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我國健保受全球讚揚,卻因超載、提供太多醫療服務,又礙於政治因素干擾,無法依法調整費率,導致投入不足;如今醫療體系像鐵達尼號已見到「冰山」,勢須改革調整航道,但不能太大,以免翻船。
醫事處長:醫療制度如鐵達尼號
‧聯合新聞網 2012/06/25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日前直言,健保制度讓台灣醫學教育「從根爛起」,扭曲醫療生態。林芳郁昨出席中華醫學會年度會員大會後受訪指出,歐美等國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逾百分之十,台灣連百分之六都不到;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完全看不到未來,只好出走...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衛生署前署長林芳郁昨天表示,台灣把醫療人員當外勞看待,再不檢討醫療人力、財務與勞動環境,五到十年內醫療體系就會垮台。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日前直言,健保制度讓台灣醫學教育「從根爛起」,扭曲醫療生態。林芳郁昨出席中華醫學會年度會員大會後受訪指出,歐美等國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逾百分之十,台灣連百分之六都不到;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完全看不到未來,只好出走。
健保局加碼給付,希望改善內、外、婦、兒與急診五大皆空問題。林芳郁表示,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只是拿其他科別的錢來補,挖東牆補西牆,「是揩別人的油,不是腳踏實地的做法。」
他說,不只是健保,政府應檢討整體醫療制度問題。
林芳郁還表示,健保不應包山包海,要先釐清健保究竟是福利還是保險,例如罕見疾病、車禍求償,分別由社會福利及商業保險解決。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每次要調費率,政治人物又不敢調,「這惡果是歷史共業,大家要一起承擔。」
石崇良還以鐵達尼號比喻國內醫療制度,眼前冰山包含醫療糾紛、資源投入不足及分配不均;為確保航行安全,不能一下就右滿舵,要慢慢調整才能遠離冰山。他說,問題不可能一夕解決,醫療體制要永續發展,須定出優先順序。
健保局長戴桂英則表示,每年健保醫療費用都經過協商,沒有排擠其他科別費用,明年二代健保上路後採收支連動,費率將可反映實際支出。
至於國內醫療支出比率比歐美國家低,戴桂英說,除民眾繳納保費的高低,醫療支出還會隨景氣變動,各國比較也應該考慮人口老化程度不同。
全文網址: 醫事處長:醫療制度如鐵達尼號 - 醫界話題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8252#ixzz1yuFVO0uT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即時報導】
2012.06.25 12:10 am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以鐵達尼號比喻國內醫療制度,衛生署將謹慎修正航道,避免撞上冰山。
石崇良說,眼前的冰山包含醫療糾紛、資源分配不均、投入不足;為確保航向安全彼岸,不能一下就右滿舵,要慢慢調整才能遠離冰山。
石崇良表示,問題不可能一夕解決,為了讓醫療體制永續發展,仍須定出優先順序;衛生署將持續推動改革,讓台灣醫療體制安全靠岸。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醫療體系改革 衛署:緩慢航行防冰山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181218.shtml#ixzz1yuFdETQY Power By udn.com
台灣醫療五大皆空!榮總院長:體制不重建10年內將瓦解
點評: 相較於許多高薪行業,醫療人員真的是非常辛苦!
▲由於醫療人員的不足,連某些醫院的急診都有時間限制。(圖/翻攝醫勞盟臉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面對醫師及護理人員不斷出走,各界說法都把矛頭指向台灣整體醫療制度的缺陷,讓吃力不討好的醫療人員如廉價勞工,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24日表示,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已是事實,若不立即重建醫療制度,「醫療體制將在5年到10年內瓦解。」
中華醫學會24日舉辦「會員大會暨聯合學術研討會」,議程安排除針對內、外、牙科進行專題研討會,也增加醫學人文教育與中西醫整合治療的討論。理事長、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在會後表示,各科別的醫護人力都因整體醫療制度與環境,面臨危機,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
林芳郁指出,醫療費用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不到6%,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或外勞運作,所以就只好走出醫院另尋其他跑道。他說,整體制度需要重新檢討,一起討論如何建立好的制度,現在重建還來得及,「否則在可預見的5年到10年間,醫療體制將會瓦解。」
林芳郁指出,健保局解決五大皆空問題的方法是加碼健保給付與相關費用,但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的費用只是拿別科別的來補,「這是揩別人的油,非腳踏實地的方法。」
他也強調,「健保是社會福利還是社會保險,得先釐清。」健保不能全包,社會福利應該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補給,例如罕見疾病可由社會福利支付、車禍則讓商業保險支付,建議健保局腳踏實地,另編預算。
原文網址: 台灣醫療五大皆空!榮總院長:體制不重建10年內將瓦解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24/64568.htm#ixzz1yuFkMQ9B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2012.06.24 05:30 pm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今天表示,整體醫療制度與環境都面臨困難,醫療人員如廉價勞工。他說,若不立即重建醫療制度,「醫療體制將在5年到10年內瓦解。」
中華醫學會今天舉辦「101年度會員大會暨聯合學術研討會」,議程安排除針對內、外、牙科進行專題研討會,也增加醫學人文教育與中西醫整合治療的討論。
中華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林芳郁在會後受訪時表示,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是已知的,還有急重症醫療、癌症治療等方面醫護人力都因整體醫療制度與環境,面臨危機,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
林芳郁表示,醫療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不到6%,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或外勞運作,所以就只好跑了,因為還有其他的選擇。
他說,整體制度需要重新檢討,大家一起來討論如何建立好的制度,現在重建還來得及;若沒有想辦法解決,在可預見的5年到10年間,醫療體制將會瓦解。
林芳郁指出,健保局為解決五大皆空問題加碼健保給付與相關費用,但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是拿別科別的來補,「這是揩別人的油,非腳踏實地的方法,這種做事方法屬便宜行事。」
他說,醫療強調團隊合作,加碼是拿別的科的錢來補給另一科別,建議健保局腳踏實地,另編預算。
他指出,健保不能全包,社會福利應該是由政府編列預算,例如罕見疾病可由社會福利支付、車禍是由商業保險支付,「健保是社會福利還是社會保險,這個要先釐清楚」。
【2012/06/24 中央社】
全文網址: 醫療困境 林芳郁籲重建體制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180482.shtml#ixzz1yuFudeyy Power By udn.com
(轉貼)當陳冲面 王金平開砲:政治影響生技
推薦0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2.06.25 04:54 pm
行政院長陳冲(右)上午出席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論壇,由身兼大會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左)陪同進入會場。 記者邱德祥/攝影
立法院長王金平上午出席2012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系列論壇,他致詞說,現在很大值得檢討的地方,是政治影響了生技、醫療產業,造成很多人不樂意再參與有政府資金在裏面的產業與基金,加上政府各部會本位主義、各自為政,無法整合發揮國家力量,相當可惜。
這場論壇除了王金平外,包括行政院長陳冲、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都應邀列席。2012總統大選前因政界舉發「宇昌案」一度波及的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也擔任論壇引言人。王金平的「有感而發」,令台下人士表情一度肅然。
王:國發基金承諾給的投資減一半,育成中心延攬的旅美生技專家張有德想走人。
王金平表示,行政院的生技產業鑽石起飛行動方案,規畫育成中心與創投基金,但在落實方面是值得檢討。政府設立育成中心延攬旅美生技專家張有德領軍,但過去所承諾的國發基金給予40%的投資,結果卻減了一半,只有20%,當時也是政治關係,所以他曾呼籲政治不要影響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現在已經造成影響,很多人不樂意再參與有政府資金在裏面的產業與基金,形成這些基金都不動,張有德因此萌生不如歸去的感受。
王:產業與自行研發的新藥,健保如何容納採用,都已做過檢討,建請行政院採納。
王金平說,在育成中心之外,政府有好的行動方案,卻沒有做好體制規畫,無法具體落實,政府方面各部會仍有本位主義、各自為政,無法好好整合在一起,發揮國家整體力量,相當可惜。
王金平表示,國內健保支出在醫藥方面,一再削減藥價,導致國內醫療、醫藥傳統產業,呈現虧損,陷入無法與國外藥廠從事競爭的困境,這些產業與自行研發的新藥,健保如何容納採用,都已做過檢討,建請行政院採納。我國與大陸簽署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已為產業界開拓了大市場機會,但兩岸合作協議內容落實上,仍有相當大落差,如何推動兩岸進一的談判與協商,非常重要。
陳冲致詞時回應說,行政院團隊願全力推動支持此事,中間有些整合問題,將透過行政院科技會報會來處理。面對張有德希望離開的問題,行政院會看還有沒挽回餘地。
陳冲說,國內生技產業的研發能量已有強化,創投基金也是各界關心的重點,他在財政部服務,深知有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其實不只是國家,任一行業資金都是重要生產要素,但在生技產業上更為複雜,因為其中有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研發燒錢時間會比較長一點,確會引發投資人的顧慮。
【2012/06/25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當陳冲面 王金平開砲:政治影響生技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182163.shtml#ixzz1ynuO2E8Y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黃淳楷/醫師(台北市)】
2012.06.25 02:54 am
拜讀昨日「醫學院老師健保中載浮載沉 」一文,有些話不吐不快。
明明可以簡單的身體檢查就能達成,卻還是要去做一大堆昂貴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醫生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原因就在於防禦性醫療。醫療糾紛判賠金額每每創新高,令醫師聞之色變。家屬常主張某項檢查沒有做導致病人預後不佳,而法官採信這種說法,以致醫師面對高額賠償。
以盲腸炎為例,就是只要靠簡單身體檢查就能診斷,但沒有急診醫師敢這麼做,一定會加做電腦斷層,雖浪費醫療資源,卻不得不然。醫師並不是龜毛,只是被告到怕了。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醫師被告到怕了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181444.shtml#ixzz1yo4XEiMW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台中市)】
2012.06.24 02:02 am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痛批健保齊頭式的給付,是造成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的加劇原因;更會造成醫療教育、生態嚴重變形,影響整個醫學教育「從根爛起」。
其實,醫學生在學校受教育時,根本沒有碰到健保,影響學生價值觀最劇的是老師。若要強說健保會影響到醫學教育,那一定是要先影響到老師,這才是整個問題的關鍵。
醫學院老師,都是在醫院中打滾多年的人,也在健保中載浮載沉許久,自己受不了利益的誘惑,進而影響到後輩的學生,這才是醫學教育從根爛起的根源。要把這些完全歸因到健保制度,未免太過牽強。但若因健保制度設計不當,經由影響老師,到影響醫學教育,間接有關當然是脫不了關係的。
健保的齊頭式給付到底對不對?
不論哪一科的醫師,在面對病人時,都是要做整體評估的,肯定不能頭痛看頭,腳痛看腳。所以五官科及皮膚科也不例外,這些都是老師教的。所以齊頭式給付是合理的,也是應該做的。
病人的整體評估可快可慢,端看看診醫師的聰明程度而定。有些醫師就是龜毛,該自己問兩句就能判定的不敢判,非得靠昂貴的檢查才敢說是或否;該摸摸肚皮就能知道的,也非得抽一大堆血,驗個電腦斷層才敢說。這樣的醫師,人家看十個,他才看一個,還嚷著說齊頭式給付不公平,你說這像話嗎?
所以,若要說健保制度設計不良,應該是設計了鼓勵這種醫師的制度。其實醫院的院長,是爽在心裡口難開,因為靠這些醫師作為,讓他賺了更多的檢驗費,還可以有事沒事把醫師抓來罵一頓,說你怎麼耗用了這麼多的資源。
那麼健保該如何改,才能減少這些這些醫師呢?最好的制度就是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讓每個疾病有統一的給付。這些醫師要做再多的檢查都隨便他,因為超過限度的費用會由這些醫師埋單。此時就會逼得醫師減少非必要的檢查,多用腦筋去思考,多關心病人,避免院內感染。把醫師都強迫變成聰明的傢伙,此時齊頭式的給付方式就不會再被視為不公平了。
非常可笑的是,這麼好的DRG制度,我國原本要五年內全面到位的,反對最力的就是醫院資方。希望台大醫院能帶頭倡議此制度,拯救從根爛起的醫學教育吧!
【2012/06/24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醫學院老師 健保中載浮載沉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179979.shtml#ixzz1yo5Jssvk Power By udn.com
健保瀕臨垮台 全因民眾醫學常識不足?
葉立斌
2012年6月26日 00:02
醫院效率低,出走醫師:被健保綁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健保面臨崩盤,更直接地反應在護士與醫師荒上。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直批,健保讓醫師看不到未來,但是讓醫師看不到未來的,到底是誰?《2100全民開講》名嘴陳鳳馨直批,林芳郁自己也不清楚醫師是因薪水,還是醫病關係而看不到未來?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醫界問題在於:因老年化造成醫事成本上升、醫療科技進步、以及醫病關係惡化。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目前醫學中心擴張太快,簡直到了壟斷地步。衛生署放任醫學中心擴張至22家,將區域醫院併吞,民眾當然只能到大醫院。衛生署長石崇良則表示,因區域醫院有其設備與經費之不足,醫學中心基於社會道義與回饋,自然需伸出援手。 陳鳳馨認為,目前醫療制度,出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狀況。雖外界常批評健保讓醫療太便宜,導致大家都往大醫院擠。但她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民眾無法正確判斷自己的病情。例如許多疾病症狀都很像感冒,一般人如何知道自己只是感冒,還是得了更大的疾病?另外,他以自己的父親當例子:他父親至附近的區域醫院就診,醫師卻無法確定是否為心肌梗塞,陳鳳馨氣得直接轉院到醫學中心,他們立刻確定這是心肌梗塞,並裝上心導管,撿回一命。他大聲疾呼:如果耽誤了,區域醫院等於是害了父親! 對此,石崇良表示,醫院依急救能力分為重度、中度、輕度,輕度醫院無法執行的心導管手術,到中度以上醫院就能執行。 目前五大科(內、外、婦、兒、急診)皆陷入人力荒,記者實際訪查板橋某醫院,竟發現如有病患需動手術,則須轉到另一院區動手術的荒誕現象。前立委沈富雄仍強調,目前有15萬名合格護士不務正業,但有9萬的護士缺額。如院方能開出高薪,自然有人願意放棄生活品質配合!另一方面,常有管理人員批評,如提升五大科補助,將排擠其他科別,石崇良則表示,未來將避免此一狀況發生。 另一位在第一線服務的醫師表示,現在許多民眾知識不足,專往大醫院擠,甚至急診病患還在門診處等待。因此,出現「中心擠,區域空」的現象。陳鳳馨認為,如要獲得解決,應落實家庭醫師制度,教導民眾尋找信賴的家庭醫師,由他分析病患狀況以決定要去哪裡就診。 林芳郁炮轟,如不改革醫界生態,年輕醫師不肯救命,十年內健保便會垮台。滕西華認為,要改善健保浪費,不應單靠調高自付額,而應徹底教導民眾「大病到大醫院,小病到小醫院」的觀念。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轉貼)大醫院像迷宮 老人轉科繞半天
推薦0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2.06.25 08:20 am
民眾急診習慣往大醫院擠,研究發現,醫學中心急診室,每五名患者就有一人超過六小時還沒完成治療;百分之二點八的急診患者苦候一天還等不到病床。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天舉行研討會,理事長陳日昌分析二○○六至二○○九年健保資料,醫學中心未在六小時內完成治療的急診患者有百分之廿二,其中甚至有百分之十二點八的患者,滯留急診室廿四小時仍沒等到病床。換句話說,每一百位急診病患,百分之二點八的患者等床超過一天。
區域、地區醫院急診室的情況則相對好多了。陳日昌說,六小時未完成醫療處置的患者僅百分之七點八,逾廿四小時等不到病床不到百分之一,「民眾看病過於集中醫學中心」。
陳日昌表示,大醫院急診壅塞是因民眾看病過於集中醫學中心,若疾病沒那麼嚴重,到醫學中心治療或等住院時間反而較久。
奇美醫院副院長林宏榮說,台灣未建立完善家庭醫師制度,國人急診多自行就醫,造成醫學中心急診壅塞。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都擠向醫學中心 2成急診患者苦等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40.shtml#ixzz1ymNSV9SM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2.06.25 08:20 am
衛生署前署長林芳郁昨天表示,台灣把醫療人員當外勞看待,再不檢討醫療人力、財務與勞動環境,五到十年內醫療體系就會垮台。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日前直言,健保制度讓台灣醫學教育「從根爛起」,扭曲醫療生態。林芳郁昨出席中華醫學會年度會員大會後受訪指出,歐美等國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逾百分之十,台灣連百分之六都不到;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完全看不到未來,只好出走。
健保局加碼給付,希望改善內、外、婦、兒與急診五大皆空問題。林芳郁表示,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只是拿其他科別的錢來補,挖東牆補西牆,「是揩別人的油,不是腳踏實地的做法。」
他說,不只是健保,政府應檢討整體醫療制度問題。
林芳郁還表示,健保不應包山包海,要先釐清健保究竟是福利還是保險,例如罕見疾病、車禍求償,分別由社會福利及商業保險解決。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每次要調費率,政治人物又不敢調,「這惡果是歷史共業,大家要一起承擔。」
石崇良還以鐵達尼號比喻國內醫療制度,眼前冰山包含醫療糾紛、資源投入不足及分配不均;為確保航行安全,不能一下就右滿舵,要慢慢調整才能遠離冰山。他說,問題不可能一夕解決,醫療體制要永續發展,須定出優先順序。
健保局長戴桂英則表示,每年健保醫療費用都經過協商,沒有排擠其他科別費用,明年二代健保上路後採收支連動,費率將可反映實際支出。
至於國內醫療支出比率比歐美國家低,戴桂英說,除民眾繳納保費的高低,醫療支出還會隨景氣變動,各國比較也應該考慮人口老化程度不同。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醫事處長:醫療制度如鐵達尼號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38.shtml#ixzz1ymOFJxi4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
廖雅欣 /宜蘭縣報導】
2012.06.25 08:20 am
兩年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就任,看到醫院病患半數是老人家,電梯兩部輪椅就塞滿了,看診動線也不佳,看病轉科要繞好久,讓他整個傻眼,決心募款蓋座「全親老」的醫療大樓,下月動工。
這座號稱全台第一座以「親老」為出發點的醫療大樓,預計要募款五億元,目前仍有二億缺口,但院方對台灣散布各角落的愛心有信心,陳永興說「這股看不見的暖流,常大到讓人驚訝!」
聖母醫院「幫助老人就醫、照護老人下半生」的訴求,從發想就得到許多人的認同,知名導演吳念真幫忙拍募款廣告,歌手「范范」協助錄MV、幫忙設計T恤義賣,還有畫家捐畫、花農送花義賣。
「我們也都在老!」吳念真說,他很感動天主教靈醫會的神父和修士,「他們一輩子都在為台灣努力,現在還要為台灣的老人付出」;歌手「范范」也說,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力量打造一座親老醫院,「感動長輩、感動自己」。
為打造老人醫院,陳永興找來老人福利聯盟共同調查,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指看診時間太長,就醫環境不友善;七成受訪者憂長期照護與失智照顧資源不足。
「全台老人專科醫師僅七百多位」,一位醫師平均要照顧三千多名老人,是小兒科醫師的三倍。陳永興說,他自己到台北的醫學中心看病,也覺得動線對老人很不友善,這和早期規劃醫療大樓時,沒考慮到未來是高齡社會有關。
未來的「全親老大樓」,將規劃整合式的老人門診,從停車到領藥出院,都儘可能在同棟完成,裡面也設計老人專用病房;聖母醫院還希望能打造老人醫療的社區主義,做好更綿密的居家照護,甚至送餐服務網。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我們也在老…聖母催生「全親老」醫院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33.shtml#ixzz1ymOn8dzf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
翁禎霞 、蔡容喬/連線報導】
2012.06.25 08:20 am
老人家不懂得操作電腦,志工會協助代為掛號、領處方箋藥單。 記者蔡容喬/攝影
清晨八點,高雄榮總門診大樓服務台前的志工,為應付問路的、借輪椅的老人忙到不可開交;前立委蔡豪的助理蕭尚伶被封為「看診達人」,正忙著招呼一群來自屏東的老人各就定位。
「老人看病難!」屏東老人「組團」看病,每周固定三天,搭前立委蔡豪提供的專車,到高雄榮總、義大醫院看病已成習慣;幾年下來,隨車服務的蕭尚伶,早已將哪個醫生看診仔細、哪個護士可讓高齡者優先,都列入口袋名單。
八十一歲林老先生是忠實團員之一;他說,有次光等抽血就等了一個小時,他眼睛、耳朵不靈光,要看懂標示相當吃力,又沒有人帶,在醫院待了一天才看完病。
「人老了,連看病都是折磨!」聽說高雄榮總七月要蓋高齡醫學大樓,後年完工,以後老人看病、檢驗都在同棟樓,仍不免感嘆:「不知能不能活到那時候?」
前立委蔡豪有感年邁母親就醫不便,開辦老人醫療專車,許多屏東縣老人「組團」搭乘,還有時刻表。 記者翁禎霞/攝影
「老人家看病真的很辛苦。」前立委蔡豪表示,開辦專車想法來自母親;廿多年前母親生病,需要經常回診,但兄弟姊妹分散各地又忙事業,抽不出時間陪同,母親有時得自己搭車到高雄榮總或義大,來回得換上六趟車。
他發現許多老人都像他母親有相同情況,開辦老人醫療專車,每周一、三、五一早從屏東麟洛出發,沿途接老人到高雄看病,中午十二點再全部載回,老人們口耳相傳相約看病,目前每月有一千多人次搭乘。
蕭尚伶隨車陪診,很多老人把她當「護士」,有老人到了醫院眼花撩亂,抽血、拿藥搞不清楚方向;曾有老人家一到醫院就走丟,蔡豪與蕭尚伶只好規定老人一定要帶識別證,留資料及連絡方式,萬一走失也好找人。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進醫院就走丟…屏東老人組團專車看病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31.shtml#ixzz1ymPIzYpj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2012.06.25 08:20 am
國內醫療環境對老人不友善,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副院長趙庭興等人呼籲,提供老人整合性門診服務;台大醫院表示,兩年後動工的健康大樓,會把門診及各項檢查集中在一起,避免奔波找不到地方。
趙庭興指出,至二○一九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可能達百分之十五,未雨綢繆,應該將老人醫療科別加以整合,仿效歐、日等先進國家,為高齡人口打造友善醫療環境。
台大表示,台大舊院區為古蹟,院方無法任意拆建,去年已在醫院大門入口處設置一層樓高的指示牌,以不同顏色區分各大樓,服務台也有專人服務。
目前台大計畫在兒童醫療大樓旁興建健康大樓,兩年後動工。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說,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新大樓所有空間規劃及醫療動線都以老人家為考量,會把門診及各項檢查集中在一起。
王明鉅說,一九二一年完工的舊大樓,最初設計根本沒把這些規劃進去,因是古蹟一磚一瓦都無法動,「只能像小孩長大,衣服得東一塊、西一塊補。」
榮民等老人家經常就醫的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天雄說,北榮有七百名志工在門診及檢查區附近,主動協助老人就醫。由於老人家常合併許多慢性病,一次得看好幾科,北榮成立高齡醫學中心、整合看診,讓老年人一次解決。
高雄榮總老人醫學科主任盧玉強表示,高榮由神經內科、復健科及精神科等組成團隊,為高齡患者量身訂作看診、用藥計畫,不必趕場二、三科。
曾獲國民健康局高齡友善醫院認證的高市大同醫院,將骨科、神經內外科、牙科、復健科,整合成長壽門診,高齡患者可由單一窗口掛號看診。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榮總怎麼做…整合門診檢查 省去奔波趕場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29.shtml#ixzz1ymPSEMc8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2012.06.25 08:20 am
老人到大醫院就醫相當不便,看診與相關檢查如果不在同棟大樓,老人家常走錯,往來奔波花費不少體力。 記者修瑞瑩/攝影
「小姐,這個檢查要去哪裡做?」「阿伯,你走錯了,這要去對面大樓」,一名老先生拿著檢查單據問了半天仍一臉霧煞煞,「到大醫院看病像走進迷宮」,這幕場景已成「白色巨塔」永不下檔的劇情。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整體就醫環境,對老人不夠友善!」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去年針對「老年就醫不友善調查」,七成五直指就醫環境不便,最困擾是老人毛病多,須分多科掛號、看診流程複雜。
「醫學中心那麼大,老人真的會在裡面團團轉!」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年過六十但還不屬高齡族,他回憶幾年前到台大醫院看診,需要做好幾項檢查,每項檢查不一定在同棟樓,護士給了他張地圖,讓他按圖前往。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地方排隊等檢查,接著又要找下個檢查處再排隊,「一直到下午五點,所有檢查才完成。」這樣的經驗讓陳永興印象深刻。立委陳亭妃的奶奶高齡九十歲,老人家基於同樣理由,多年來就醫寧願選署立台南醫院。
統計顯示,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醫療給付已居健保之首占百分卅三點九。以國人平均壽命八十歲計算,未來十五年,即使扣除「新增」高齡者,至少有兩百多萬名老人會經常「光顧」醫院,但就醫環境似乎並未跟上高齡化的脈動。
走進成大醫院院區,七十八歲的廖先生在連接檢驗大樓與新建門診大樓間的天橋上踽踽獨行,走幾步就休息,問他要去哪?他說,剛才有人跟他說他走錯了,要去對面才能看診,他腿不好、走不快。
許姓阿嬤是子宮頸癌初期患者,因家人都忙上班,她自行到醫院化療,第一次到醫院,轉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門診,花了三小時看完,找結帳與領藥處又花了一小時,「沒子孫陪實在悽慘」,她自怨自哀地說。
台南楠西區七十二歲的蔡阿惜,老伴過世、子女都不在身邊,老人家不時有病痛,在診所拿藥沒效果,鄰居勸她去大醫院檢查,「不要啦!那會丟掉」。蔡阿惜以前去過一次,不識字根本搞不清楚,嚇得不敢再去,病只好拖著。(記者修瑞瑩、簡慧珍、蔡蓉喬、林麗如、楊德宜、董俞佳、高堂堯、李惠君、張念慈、謝恩得)
【2012/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大醫院像迷宮 老人轉科繞半天 | 大型醫院像迷宮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181436.shtml#ixzz1ymPe7sOg Power By udn.com
又抓錯藥方把錯脈 門診塞爆才是緣由(轉貼)急診資源遭濫用 醫界籲以價制量
推薦0
急診資源遭濫用 醫界籲以價制量
把救護車當成計程車,把急診當成「便利診」,躺6小時就可有保險理賠,急診醫界感嘆急診資源遭濫用,又無法拒絕病人,籲調整收費標準及健保給付,以價制量。
台灣急診學會理事長蔡維謀今天指出,10年前,1年急診為320萬人次,到了去年高達650萬人次,急診人次倍增,醫學中心急診室人滿為患,但是基層急診萎縮,急診責任醫院苦撐。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指出,急診檢傷分類分5級,依急迫程度區分治療順位,病患即使分類在最不急迫的第5級,急診醫師 也不能拒絕病人,因此有的病人只為了診斷證明,或是白天沒空看病、掛不到門診,進了急診室。
「反正急診只比門診貴200元」,陳日昌說,醫學中心的急診太廉價,促使民眾把急診當成「便利診」。台北榮民總醫院人員透露,有的老人家心急而不是病急,門診沒掛到號,轉身到急診來拿慢性病藥,急診醫護人員也莫可奈何。
壽險保單也誘使病人掛急診,終身醫療 險日額型保單普遍提供急診住院保險理賠,病患只要急診躺了6小時以上,即可以申請理賠。如果病患搭救護車急診、轉診,有些醫療險保單額外提供救護車給付。
非緊急使用 救護車收費,桃園縣消防局今年5月率先實施收費制,預期能夠遏止濫用救護資源的歪風。由於這可能會衍生民怨,其他縣市觀望是否跟進。
陳日昌說,保險理賠誘因、濫用救護車,是醫學中心急診擁塞的次要原因,緊急救護及醫療人員如果拒載拒收病人,都會擔心引發糾紛;不如提高急診收費標準及健保給付,教育民眾珍惜急診資源,衛生署近期也將會提出解決方案。
急診醫界在臉書、網站分享歐美的作法,有急診醫師赴英國深造,看到手指割傷病患在急診久候,醫師終於露面卻不給病患縫合傷口 ,理由是「自己會好」;還有衛生官員留學時孩子生病,電話求助再送急診,最後收到的電話診斷、急診收費的帳單,都是天價。101 0623
年資滿十年 急診醫師爆離職潮
一項調查指出,急診科醫師 離職率為一科外科及放射病理科的4到10倍,急診醫師年資滿10年時,就出現離職潮,歷練成熟的急診醫師頭髮 還沒白,紛紛離開崗位。
台灣急診醫學會上午舉行年度學術研討會,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發表「急診專科醫師有較高比例離開專科領域」,他說,體力負荷不來、急診爆滿或急診暴力等職場壓力、個人生 涯規畫等因素,是急診醫師退出的原因。
李宜恭指出,急診、一般外科、放射病理科都是在醫院才能發揮所長的專科,這3科醫師在執業的頭10年,每年退出比率都約為3%;服務滿10年後,只有急診醫師出現離職潮,退出率約7%到8%。
李宜恭是以1997到2010年健保資料庫「專科醫師申報記錄」做分析,結果顯示,當服務滿10年,急診主治醫師的退出率是一般外科的4倍、放射病理科的10.26倍。
急診科住院醫師不算少,但為何留不住資深主治醫師?李宜恭認為,會選急診的醫師多半具有熱心、熱血的個性,喜歡自由自在,急診下班可以做自己的事,可以吸引年輕人 加入,不像內外科要隨時待命。然而,任職10年後,急診經驗夠了,體力卻變差,日夜輪班吃力,就會覺得「夠了,該另做打算」。
他表示,急診專科1997年成立,現役主治醫師大都在44歲以下,超過這個年齡者,大多自行開業、改走第二個專科,或乾脆轉行;相較之下,相同年齡層的外科醫師步入職涯精華,放射病理科工作日益穩定,二者繼續累積年資。
資深主治醫師流失,李宜恭覺得是醫界及病人的損失,他認為,醫院可以採取獎勵夜班、夜間包班、轉診疏散等管理方法,減少急診負擔,讓資深急診主治醫師覺得「留下來,也很幸福」。101 0623
【中央社╱台北23日電】
2012.06.23 11:16 pm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批評,健保制度扭曲醫療生態發展,衛生署和中央健保局今天表示,內、外、婦、兒、急診等5大科的健保給付或相關費用,今年再加碼。
健保局今天指出,繼去年投入新台幣14.87億元後,健保局與醫界最近完成協議,今年投入醫院總額12.83億元,提高內、外、婦、兒科的住院診察、新生兒照護、嬰幼兒抽血及婦產科腹腔鏡手術等項目的健保給付金額。
此外,醫師施行緊急手術,以及醫師治療6歲以下兒童,健保局也決定給予2到6成的加成給付。
為加強照顧山地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民眾,就近獲得內外婦兒科和急診醫療,健保局決定投入6.7億元,保障健保給付點值,提供服務的醫院每家全年可得700萬至1500萬元額外給付,以利聘請醫事人力。
衛生署說,已調整「專科醫師容額」,確保內、外、婦產、兒、急診等5大科人力,並對完成訓練者給予每人每年12萬元的獎勵金。
【2012/06/23 中央社】
全文網址: 搶救醫界5大科 健保再加碼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179599.shtml#ixzz1ydQzP7AR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即時報導】
2012.06.23 11:10 pm
高雄榮總急診部外傷醫學科主任黃豐締23日在台灣急診醫學會研討會上發表一項研究,他分析高雄榮總去年8萬6千多名急診患者,其中檢傷分類被歸為三級至五級、醫療處置較不急迫的病患,有308人急診死亡或住進加護病房,個案占所有急診患者的0.36%。如果只計算非緊急的四、五級急診患者,病重或死亡比例仍有0.03%。
【2012/06/23 聯合報】
收到這封轉寄信,轉給馬諾林看,結果把他氣得七竅生煙,立刻衝到圖書館借書回應反駁。剛好這個 Black Report 是他之前好好讀過的。哈哈。
等一下貼出馬諾林的回應,原回應發表在某 mailing list 中。以下為該轉寄信全文,文章最原始來源已不可考,內文中引用其他說法的來源亦十分混亂,閱讀有點困難。大家參考看看吧。
-------------- 健保局上每年編列高達26億台幣天價的宣傳廣告預算來收買攏絡媒體; 這些記者寫的健保分析討論說穿了根本就是健保局的宣傳文宣 戳破全民健保的謊言--- 看到網上有人討論全民健保;但對全民健保的討論和分析不夠透徹常常被一些搞社會福利的和醫療保險的刻意誤導;對全民健保的認識有根本的錯誤;首先我們一般在報張雜誌看到一般記者評寫的健保分析討論;常常指責醫療院所和病人的行為,卻從根本上刻意忽略健保局和社會福利公衛學者制定和執行健保政策的角色;原因很簡單,這些記者對健保根本一竅不通,那裡會寫這些分析文章??再加健保局上每年編列高達26億台幣天價的宣傳廣告預算來收買攏絡媒體;這些記者寫的健保分析討論說穿了根本就是健保局的宣傳文宣而以;所以我們會有一個天天喊破產天天修法,健保局官員的年終獎金全年年增加的全民健保,聽說今年要發到7個月!! 有這種貪財如命,要錢不要臉的健保局和社會福利公衛學者;台灣的健保那裡可能不破產?? 現在的全民健保問題叢生,天天喊要健保改革;要改革一定要有所本;不然就是自己憑空推想拿老百姓的健康當白老鼠來實驗;全民健保又不是台灣第一個做,如果台灣是第一個做,什麼錯誤都可以原諒,問題是台灣的全民健保几乎是世界上進步國家中最後一個做的其他先進國家做全民健保沒有40年也有20年; 台灣要做全民健保大可從這些先進國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怎麼台灣做全民健保連這個最起碼最基本的動作都不做,反而是匆匆忙忙上路,完全不把全台灣老百姓的健康當一回事?? 很簡單,只要你參照這些先進國家施行全民健保的經驗,就會發現這些健保學者寫的和事實完全相反,首先台灣的全民健保是抄自加拿大的全民健保,為什麼要抄加拿大的全民健保??理由是因為加拿大的全民健保是全世界最好的: =========================================
http://twrf.formosa.org/kuoming/nhi-pre.htm 全民免費醫療可不可行?--加拿大的經驗啟示加拿大著名的醫療經濟學家伊文斯(Robert Evans)這樣描述他們的全民健保體系:全民健保無疑地是加拿大最重要也最受歡迎的社會制度;它是這個國家團結的象徵,具體的表現所有國民互相幫助、彼此關懷的精神。政治的分裂力量在撕裂加拿大這個國家,但全民健保卻把加拿大人團結在一起。因為,這個制度體現了社會的集體責任與承諾:任何一個加拿大國民,只要遭逢死亡與疾病的痛苦,所有其他的國民就能透過公共健康保險體系,竭盡所能的幫助這些不幸的、受苦的人。全民健保,因而成功地成為加拿大人國家認同的象徵。 為什麼加拿大人對他們的全民健保體系這麼驕傲?為什麼全民健保體系,竟可以做為國家認同的象徵?原因無他,因為加拿大建立一個「全民免費醫療」的公共健康照護體系。在加拿大,全民健保的費用完全由政府財政來支應,民眾不必繳交保費;每一個人,從出生起,就自動成為這個健保體系照顧的對象,直到死亡。民眾就醫時,完全不用付費(除非是住頭等私人病房享受額外服務);沒有掛號費、沒有部份負擔,也不必遭受醫院和醫師額外收費的敲詐。 ===================================================== 其實主管全世界衛生事務的世界衛生組織從來沒有正式做過全世界各國保健體系的研究;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頭一次做,結果馬上把加拿大全民健保世界第一這個謊言拆穿,原來加拿大的全民健保不只不是世界第一,反而是全世界先進國家的全民健保中的倒數第一;換句話說;全加拿大的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被加拿大健保局;加拿大健保局雇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福利學者;加拿大政府連手騙了30年!!連帶著台灣的人民也被台灣健保局;台灣健保局雇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福利學者;台灣政客騙去做加拿大式的全民健保,這一騙就快10年!! ======================================================== 來源: ( 日期:2003-08-07 09:49) -- 加拿大政客最喜歡吹噓的偉大成就就是「我們的健保制度」,可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加拿大健保排名不但不是世界第一,還落到第三十。 根據這份「排行榜」,加拿大的健保制度不但比不上法國〈第一〉、意大利〈第二〉、西班牙〈第七〉、英國〈第十八〉等歐洲先進國,也比不上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如聖馬利諾、安道爾和馬耳他─它們分別排名三、四、五。 亞洲國家當中,新加坡排名第六,成績最好,日本其次,排名第十。在一百九十一國當中排名三十也算不壞了,可是全民健保制度建立已三十年的加拿大人,通常都以為「我們的健保制度世界第一」,這可能是比更有錢、更強大的美國 (第三十七) 好的關系。加拿大醫師協會會長史嘉利說,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對加拿大是一記警鐘,我們得用心檢討,要不然會更糟。」聯邦及省政府衛生官員不久即將開會,看來他們要討論的事情又多了一項─如何重振加拿大的「健保名聲」。 ============================================================= 這份報告也打破大家以前印象,一些傳統中全民健保辦的很好的北歐福利國家 .老百姓的保健反而吊車尾,一些印像中社會福利辦的亂七八糟的國家,老百姓的保健反而排行前面,怎麼會這樣??誰對誰錯?請聽下回分解!! 大家可能會問加拿大人真的生大病的時候怎麼辦?? 1:在家裡等死,然後加拿大健保局會拿你的看病錢在電視打廣告說加拿大因為有全 民健保所以加拿大沒有一個人會看不起病,因為加拿大健保局已經安排好你半年後看病,要是你抱怨,加拿大健保局會跟你說,你只排半年已經很好了,正常 情況要等一年以上--- 2:在加拿大自費看病 3:跑到美國看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長這位省長平常大罵美國沒有全民健保所以美國窮人都沒辦法看病,結果他閣下皮膚長了腫瘤,要在有全民健保的加拿大看病,結果加拿大的醫生告訴他,根據閣下設計出來的這套全世界最優秀的全民健保,要做切片判斷是不是研皮膚癌要等半年!這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長可不願留在有全世界最優秀全民健保的加拿大等死,跑到沒有全民健保的美國看病,才檢回 一條小命;這件事剛好發生在美國要搞全民健保的時候,成為全民健保的大笑柄 所以美國的全民健保當然辦不成,所以台灣搞全民健保的人絕對不敢讓台灣老百姓知道其他先進國家全民健保的狀況--,問問你自己,你知不知道英國,加拿 大,德國,法國,瑞典等先進國家做了全民健保超過40年後的狀況?? 至於你跑到美國後不用擔心醫生對你的狀況不熟,因為几乎加拿大比較好的醫生都跑到美國去了!! 台灣很多人都不知道,全民健保這個謊言20年以前,在全世界先進國家早就破產了; 要搞全民健保的人常常宣稱全民健保是要讓窮人能看的起病,還常拿美國當比較;說美國有多少人沒保險就沒辦法看病云云,其實有保險跟能看病完全是兩碼子事,跟能看什麼病更是差的10萬8千里! 英國政府在1980年代就由當時執政黨工黨要英國健保局做一個對英國健保制度全面的調查,要查明全民健保對英國窮人到底有沒有幫助;這個調查是由DR.BLACK 主持的所以叫 BLACK REPORT (DR.BLACK 當時是英國健保局的首席科學家),調查出來的結果震撼全英國後來波及到全世界,結論居然是:全民健保對窮人的健康不只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於大大有害,對英國窮人健康的摧殘甚至於比1930年代造成英國超過 30%失業的經濟大蕭條還嚴重!! 這個研究是把英國人按照經濟狀況分成5組,調查英國全民健保NHS從1950年實施30年後對英國有錢人和窮人死亡率的影響,結果證明中產階層以上的死亡率確實比30年還好,中產階層以下死亡率反而比30年前上昇!!這意思就是30年前英國經濟大蕭條時,一個英國00人就算長期失業什麼收入都沒有變成要靠乞討為生的乞丐,萬一這種乞丐生病,有機會看病的機會居然比1980年代一個領著政府救濟金還有全民健保的人機會還高很多!!大家想想;這有多恐怖?你能想像你活在現在的台灣,沒錢看病眼睜睜死去的機會居然會比日據時代的乞丐還高?? 這是怎麼回事??請看下回分解!!(BLACK REPORT 英國出名的企鵝出版社有出版;以前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敦煌書局有賣) 比方說盲腸炎好了,台灣和美國還是很多人沒有健保,那個人聽說有人會因為沒錢開刀,活活死在外面的??就算有,那也是特例;要是你住在英國就會聽到一天到晚有人因為盲腸炎沒辦法開刀活活等死的消息--- 醫藥分業更是一場騙局,其實什麼用藥安全完全是騙人的幌子;我在全民健保規劃書裡面從來沒有看過"用藥安全" 四個字; 真正的原因是要賺錢!! 搞健保的常會提出一個數字說台灣的藥費占健保開支的25%遠比醫藥分業的美國15%高,所以台灣也要搞醫藥分業來抑制醫療費用成長;我看了實在是看不懂;一個人看完醫生跟醫生要藥單去藥房拿藥,這叫一隻牛剝兩次皮,只會更貴怎麼可能更便宜??健保開辦之初,衛生署長張博雅請了加拿大3個國會議員來台灣參觀,他們聽了這種高論直呼不可思議,當場吐張博雅的嘈,說加拿大就是因為有醫藥分業所以藥價貴的不得了,非常羨慕台灣的醫藥合一制度讓台灣的醫療費用遠比加拿大便宜 !!後來我才知道是怎麼省錢;原來只要是搞醫藥分業的全民健保國家,一般藥錢健保局是不幾付的,要病人自己掏腰包買!!至於怎麼搞,以英國來說;並不是明文規定而是只要醫生膽敢開好藥,健保局一定會找醫生麻煩;醫生只能開爛藥,病人拿到藥局,英國健保局還要跟病人收5鎊的部分負擔;所以一般英國醫生根本不敢開健保局的處方牽,都是叫病人自己買藥;大部分英國人根本不曉得這點,還以為英國的健保不幾付藥費;久而久之;英國病人除非真的大病根本不會去看醫生,只會到藥房買成藥;英國的健保局根本連醫生的診療費和藥費通通賺起來; 原來搞醫分業省錢是這種省法!
戳破「戳破健保的謊言」的謊言/by 林文源
收到一位醫生轉寄來的攻擊健保的信(請見以下附件)。
內容主要是說加拿大與英國的健保有多少問題,意指健保本身是大有問題的。我想這跟近日醫院、醫師對健保與總額預算制的不滿與抗爭有關。
這位醫生會花功夫轉寄,想必是認為對他們的行動的社會支持有所幫助。
雖然加拿大狀況我是不懂,現在也沒時間去找資料。但是,看到其中一段關於英國健保,尤其是BLACK REPORT的一段,剛好很久前研究過一陣子。根據這段的談法,我感覺這應該全篇是一篇旁徵博引的網路謠言。
在此,我想做一切釐清。我想或許list上的朋友會有點興趣。
或許,STS上的其他專家,尤其是醫療社會學者,也可以就其他部分就自己的專業提出反駁(我看裡面被拿來當箭靶,講加拿大經驗那一段很眼熟,似乎是抄台大林國明教授某篇論文的前言)。然後再合併、轉寄出去。
林文源
原信,關於BLACK REPORT的一段。 「台灣很多人都不知道,全民健保這個謊言20年以前,在全世界先進國家早就破產了;要搞全民健保的人常常宣稱全民健保是要讓窮人能看的起病,還常拿美國當比較;說美國有多少人沒保險就沒辦法看病云云,其實有保險跟能看病完全是兩碼子事,跟能看什麼病更是差的10萬8千里! 英國政府在1980年代就由當時執政黨工黨要英國健保局做一個對英國健保制度全面的調查,要查明全民健保對英國窮人到底有沒有幫助;這個調查是由DR.BLACK 主持的所以叫 BLACK REPORT(DR.BLACK當時是英國健保局的首席科學家),調查出來的結果震撼全英國後來波及到全世界,結論居然是:全民健保對窮人的健康不只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於大大有害,對英國窮人健康的摧殘甚至於比1930年代造成英國超過30%失業的經濟大蕭條還嚴重!! 這個研究是把英國人按照經濟狀況分成5組,調查英國全民健保NHS從1950年實施30年後對英國有錢人和窮人死亡率的影響,結果證明中產階層以上的死亡率確實比30年還好,中產階層以下死亡率反而比30年前上昇!!這意思就是30年前英國經濟大蕭條時,一個英國00人就算長期失業什麼收入都沒有變成要靠乞討為生的乞丐,萬一這種乞丐生病,有機會看病的機會居然比1980年代一個領著政府救濟金還有全民健保的人機會還高很多!!大家想想;這有多恐怖?你能想像你活在現在的台灣,沒錢看病眼睜睜死去的機會居然會比日據時代的乞丐還高?? 這是怎麼回事??請看下回分解!!(BLACK REPORT 英國出名的企鵝出版社有出版;以前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敦煌書局有賣)」 以上為原信的一段。這段主要以英國一九七0末期執行,一九八0出版的BLACK REPORT的例子,用來說明實施全民健保,民眾看病機會減少。整段充滿誤用、亂編的證據與論證。 以下,我先解釋一下這個報告的政治與學術背景。其次,我介紹一下這個報告的內容、發現與建議。最後,據此 ,我再指出原文整段的胡說八道之處。BLACK REPORT有很多版本,在此,我用的是Black, D., J. N. Morris, S. Smith and P. Townsend共同掛名的 1983出版(1980第一版), Inequality of Health: The Black Report. 是企鵝出版的。以下簡稱BR。 一、背景: 首先BR的產生背景是在七0年代,英國的福利計畫中醫療機構社區醫療大幅擴充後,左派社會學者及批判學者質疑,這種藉由醫療機構服務擴充的社會福利措施,是否真正解決社會不平等。而產生一股所謂rediscovery of poverty 的批判浪潮。(例如,BR的研究團隊之一的Townsend就在一九七九年出版了the 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是在這股浪潮下,在一九七七年,當時工黨的衛生部委託Sir Black, Douglas, 與Morris, S. Smith and P. Townsend等人合作,進行了調查希望瞭解階級與健康差異間的關連。結果,等到一九八0這本報告出爐,工黨已經下台,換柴契爾執政,由於BR的內容指出階級差異影響生存率,因此,保守黨政府在一個國定假日,僅僅印出三百本BR,希望讓這個報告的發現不聲不響地消失。但是,BR並未被消失,至今仍是英國醫療社會學者討論社會不平等的重要依據。 (以上簡介濃縮自Bury, Micheal. (1997) Health and Illness: in a changing society Routledge. Ch2.。本章還有對BR引起的方法論、解釋的辯論) 二、內容: 關於BR的內容,必須指出的是,他使用的資料來源。關於階級方向的討論,在此不是重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他使用的是Standardised Mortality Ratios。因此,由於其取用資料的方式(標準化過的死亡率比例),BR的分析方式並非關於「醫療資源的取得」,而是「以死亡率的分佈狀況,顯示健康的階級分佈」。 在這個方向下,BR各章分別是關於: 1. Concepts of Health and illness 2. The pattern of Present health inequality 3. Trends in the inequality of health 4. Inequality in the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the health service 5. Internation comparisons 6. Towards an explanation of health inequalities 7. The need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8. Planning the health and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9. The wider strategy 在此不一一介紹其內容及發現,僅需指出的是,其中針對「醫療服務使用」進行討論的只有第四章,但是,第四章討論的其實是,以GHS(general household survey,自一九七0年開始進行的年度抽樣調查,關於健康、教育、工作、住宅與移民等議題)的資料,討論各階級民眾使用醫療資源的差異。因此,探討的並非NHS本身如何影響各階級的使用,而是各階級在使用NHS的分佈狀況。前者探討的對象是NHS本身,後者探討的是階級的差異,醫療使用只是一個指標。 三、發現: BR的主要發現是什麼呢?「雖然NHS三十年來致力於提供全民平等的照顧,但是在階級間仍有顯著的健康差異。」(p15)那麼,哪裡出錯了呢?BR的研究提出「大部分的問題不在NHS本身。社會及經濟因素,諸如收入、工作(或失業),環境、教育、交通,以及今日被稱為『生活風格』等等,都對健康有影響 ,而且對生活較優裕者的健康有利。」(p15-16)其中原因出在,勞動階級較少利用健康服務,那麼,改進重點應該放在「預防、基礎醫療,以及社區醫學,以及,最重要的是,藉由提高或引進現金津貼,如兒童津貼、母職津貼以及幼兒照顧補助,以及全面的殘障補助,並發展新的日間照護、早產兒、庇護所、居家環境,以及工作與社區環境的改善計畫,以大幅改進較貧窮者的生活的物質條件,尤其是兒童以及殘障者。」(p.16) 所以,主要的政策建議是:「一、全面的,並非只是服務提供,取徑去解決健康問題。二、全面檢討健康與相關服務之間的失衡資源分配與活動。」(P.16) 因此,事實上,BR的研究動機、關心議題、研究發現、以及政策建議,都不是關於NHS的不足,而是關於在已經有NHS去平衡社會不平等之後,不同社會經濟條件者的健康差異是已經被減少了?而結論是,整體來說健康狀態有增進,但是仍有階級間的落差。所以,問題不是NHS的方向是錯的,而政策建議也不是廢除NHS,相反地,BR建議應該有更全面的社會福利,應該更全面地引入諸如預防醫學、基層醫療等,以在醫院診療之外,解決社會經濟條件差異造成的不平等,以擴充健康照護的平等。 對BR的介紹到此為止,以下為對該謠言信件的反駁。 首先,根據以上摘要,原信中,「全民健保對窮人的健康不只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於大大有害,對英國窮人健康的摧殘甚至於比1930年代造成英國超過30% 失業的經濟大蕭條還嚴重!!」等聳動字句,完全是胡說。首先,BR指出整體健康有改善。其次,根據其第三章的跨時比較,也完全不是呈現這結果。在整體的死亡率降低中,他呈現的是在專業階級健康改善幅度較手冬、非技術勞動階級幅度為大。 其次,同理,「這個研究是把英國人按照經濟狀況分成5組,調查英國全民健保NHS從1950年實施30年後對英國有錢人和窮人死亡率的影響,結果證明中產階層以上的死亡率確實比30年還好,中產階層以下死亡率反而比30年前上昇!!」這一句話,在全書中,找不到任何佐證。 最後,乞丐比喻。該書分的五個階級,是按職業分類。因此,乞丐並不在這分類裡,用此做比喻,完全是危言聳聽。 總之,該書最大的論點是,只有NHS是不夠的,只有仰賴醫療是不夠的,因為社會經地位造成的不平等,必須以更為全面廣泛的福利、資訊提供,與社區醫療、照顧的協助。這跟該謠言信中要藉此指出NHS有害英國窮人健康,完全是南轅北轍。 另兩段,也是英國例子。雖與BR無關,但是也是造謠。 原信: 「原來只要是搞醫藥分業的全民健保國家,一般藥錢健保局是不幾付的,要病人自己掏腰包買!!至於怎麼搞,以英國來說;並不是明文規定而是只要醫生膽敢開好藥,健保局一定會找醫生麻煩;醫生只能開爛藥,病人拿到藥局,英國健保局還要跟病人收5鎊的部分負擔;所以一般英國醫生根本不敢開健保局的處方牽,都是叫病人自己買藥;大部分英國人根本不曉得這點,還以為英國的健保不幾付藥費;久而久之;英國病人除非真的大病根本不會去看醫生,只會到藥房買成藥;英國的健保局根本連醫生的診療費和藥費通通賺起來; 原來搞醫分業省錢是這種省法!」 首先,關於醫生開藥的這些說法,完全沒有依據。英國的NHS制度是,除了有各項減免者,每單項藥,要自付六磅四十P。這項收費規定是必須在由內政部公告的物價調漲過程中協商討論的,沒有明文規定之說從何而來。又,由於醫藥分業,而且有自付額規定,所以,沒有制度誘因鼓勵醫生濫開藥物以賺取藥錢,而病人也不會被引導而濫服藥物。 其次, 「「比方說盲腸炎好了,台灣和美國還是很多人沒有健保,那個人聽說有人會因為沒錢開刀,活活死在外面的??就算有,那也是特例;要是你住在英國就會聽到一天到晚有人因為盲腸炎沒辦法開刀活活等死的消息 ---」 我實在完全不知個說法從何而來。 最後,我想補充的是儘管NHS完全不是這些謠言中描述的樣子,但也不是沒有問題。但是,NHS這種福利醫療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是受到英國社會肯定的。以最近英國大選為例,各黨候選人的政見中,沒有人要廢掉NHS,也沒有人否定NHS對社會平等的貢獻。爭議的焦點反而是諸如保守黨提出的,如果有病人想要更快獲得治療,而去找私人醫生,NHS是否應該補助?等議題。這個政見,顯示的是有錢人而非窮人對NHS的不滿。 事實上,如果英國NHS可以給台灣健保什麼啟示的話,我認為應該是:一、落實轉診。讓大醫院不至於成為門診工廠,賺取暴利,而醫生成為開藥機器。二、落實醫藥分業。減少濫開藥、濫服藥的制度誘因。讓病患有專業藥師詢問、解釋用藥與藥品。三、 以醫療團對中護士、營養師、社區照護專業與醫師等合作的社區醫療為中心,而非醫師為主的方式思考如何全面提升醫療品質。四、提升病患自覺與知的權利,以及制度性管道參與醫療服務的改進與監督。五、醫療專業與經營者角色區分。英國NHS是以稅收提供資源,各地區成立獨立的基金(NHS Trust),然後以這些經費去經營、支付各地區的醫院、基層醫療等支出。在這架構下,醫師是受雇於醫院或診所,跟NHS是契約關係,只管看診。如此,醫師的醫德也不至於在利益引誘下淪喪殆盡。六、以稅收支付健保。避免利益團體抗拒高所得者對健保應負的貢獻,而間接轉嫁負擔到所得較低者身上。 當然,NHS也有問題,例如:一、組織過於龐大,管理階級過多。她是全世界最大的組織,而且其組織疊床架屋,倍受詬病。二、等待時間過長。可以理解,因為醫生、護士、營養師等等沒有業績壓力,或業績獎金,因此,會堅持專業判斷,提供更仔細的檢查與看診。醫生平均每小時看四到五個病人。去年英國政府更因為有老人需要動寬關節手術等待時間超過一年,成為醜聞,而必須動用特別預算,將他們送到歐洲去動手術。上個月保守檔則揭發一位老太太的手術被醫院延了數次的陳情,引起社會討論(但,許多評論是關於保守檔很無恥,不談制度問題,用老太太作為human shield去打選戰)。三、最近的熱門問題還包括院內感染的問題。這問題的焦點是:當院內感染發生,感染專業人員是否有權立即關閉醫院。這牽涉到會因此延長手術、門診等待時間,而使政府的「業績」難看。這是「醫療專業」跟「政治考量」的衝突。 總之,關於英國、關於NHS的部分,這封EMAIL全篇謠言。希望大家如果收到以下信件,請也循轉寄管道,將以上反駁轉寄回去。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轉貼)政策總體檢:健保不該全都保
推薦0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2.06.23 02:41 am
健保給付包山包海,造成沈重財務負擔。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昨舉行首場政策總體檢論壇,多位與會專家及醫院代表都認為,健保不該全都保。
健保局前總經理朱澤民說,近十年健保醫療費用給付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七,但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平均成長率僅百分之三,無論健保藥品給付或醫療費用皆高於GDP成長率,「全民健保不能全部都保。」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也說,台灣民眾喜歡「逛醫師」及「逛醫院」。依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布二○○九年各國看診資料顯示,台灣人每年平均就診十五次,遠高於日本的十三點二次、韓國十三次、美國三點六次,民眾就醫太自由,難免重複看病及用藥浪費。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說,因為有健保,民眾看病很便宜,造成國人不重視預防保健,健保醫療支出不斷攀升。他認為,民眾應為自己健康負責,慢性病患若不能定期追蹤,應加重其部分負擔費用。
鄭守夏說,建議不妨透過公投,讓民眾決定要多繳保費,使用較好的醫療資源,或者少用一點醫療資源。
對學者專家的看法,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研究員邱宜君則在會外呼應,不贊成齊頭式給付。不同的病都可選擇最有效的醫療協助及健保給付。唯政府須先讓民眾了解風險分擔及成本概念,才會接受不再全保的健保。
邱宜君以膝關節置換術為例,通常年輕人活較久,可考慮使用最好醫材,提升生活品質;老年人活動力不強,不見得要用到最頂級的膝關節,但仍可保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健保局長戴桂英則回應,二代健保已通過特殊醫材可差額自費負擔,許多民眾對新科技不了解,並非不願自費使用。
【2012/06/23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政策總體檢:健保不該全都保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178716.shtml#ixzz1yYqsa1rg Power By udn.com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2.06.23 02:41 am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說,健保制度影響整個醫學教育「從根爛起」,造成醫療生態重大扭曲。
陳明豐昨天出席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政策總體檢論壇,他說,健保制度讓國人就醫便利,但包山包海的醫療給付方式,讓民眾養醫療「隨你吃到飽」習慣,加上健保總額限制擠壓各項醫療項目給付,造成醫療教育、生態嚴重變形。
「花時間的科別很吃虧。」陳明豐說,健保採平頭式給付,例如同樣看一個病人,耳鼻喉及皮膚等只看一眼就可診斷,腫瘤科門診卻得做各種檢查,健保給付竟相同。齊頭式給付造成費時費力的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情況加劇。
他說,政府沒有配套健全的轉診制度,健保規定不得拒絕病人看診,民眾無論大小病都往醫學中心跑;陳貴明強調,健保制度若是以滿足全民基礎醫療,就不該給付先進、昂貴的醫療;如果是提供重大疾病的醫療救濟,就不該給付日常小病的醫療費用。
健保局長戴桂英說,目前已請各醫學會針對複雜度高的醫療處置,提供成本相關資料,等到基本資料蒐集完整,將根據醫師的勞心勞力情形,分為三種給付方式,或初診、複診給予不同的醫療給付,這些皆是未來考慮的方向。
戴桂英也表示,健保非醫學教育的單一因素,「學生會遵從老師,把師長當作楷模。」不見得是健保制度不佳所致。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研究員邱宜君說,政府未讓民眾了解轉診制度,且家庭醫師及基層醫療體系配套也沒做好,國人無足夠的資訊選擇,是造成民眾往大醫院跑的主因。
【2012/06/23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台大醫院院長:齊頭給付 害醫學教育從根爛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178715.shtml#ixzz1yYrYwg6A Power By udn.com
健保謀財害命 竟敢到處吹噓(轉貼)邱文達:守護國民健康 推動醫療外交
推薦0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2012.06.19 01:49 pm
衛生署長邱文達接受央廣專訪,暢談近日備受各界關注的美牛進口問題以及台灣的醫療外交成果。有媒體報導,府院黨考慮直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訂定肉品含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為美牛議題解套,邱文達在專訪中否認這種說法。
邱文達署長說,萊克多巴胺在美國、日本、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已經食用十幾年,都沒有發生食用引起不治或中毒的病例。它的含量非常少,可以說是安全的;邱署長強調,只要各國間有任何一個中毒病例,一定立即停止美牛進口。
邱文達署長否認以行政命令訂定肉品含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的說法,並強調衛生署不會做這樣的決定,會等到立法院有所決議,再擬訂標準。他說,起碼這個會期我們不能以行政命令來做安全容許量的訂定。
今年五月邱文達署長再度代表臺灣參加WHA世界衛生大會,他在大會中特別以臺灣的健保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臺灣這項備受各國矚目的健康保險制度,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反應。
【2012/06/19 中央廣播電台】
全文網址: 邱文達:守護國民健康 推動醫療外交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169529.shtml#ixzz1yGJdaMDG Power By udn.com
健保 有沒有第2個10年? (2005)
http://www.udn.com/2005/3/5/NEWS/LIFE/LIF7/2543420.shtml 健保10周年》健保 有沒有第2個10年? 【記者詹建富、楊惠君/專題報導】 入冬以來最強的寒流,這兩天籠罩全台,刺骨的寒風讓人直打冷顫,這個冬天似乎特別長,卻也同時反應了健保財務困境,在短期間健保費率難以調升,健保安全準備金即將破底,如同只剩灰燼的火爐,補充的柴薪卻仍看不到,如何讓國人繼續取暖?許多人 (特別是醫界人士)不免憂心忡忡:健保的春天何時才會來?會不會繼續冷下去?
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回顧十年前健保開辦之際,當時行政院一聲令下,宣示3月1 日要健保上路,卻在開辦前兩、三天,許多民眾一窩蜂趕著到醫院去看病,擔心領不到藥;即使健保上路了,但許多醫院的電腦還是沒準備好。這顯示了健保這項政策,不僅讓民眾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就連醫界也是在「亂中有序」中應付民眾求診。
健保10年,共提供全民30億人次的門診及2億多人日的住院需求,以去年為例,健保更花費高達859億元來照顧重大傷病患者,而民眾對健保的滿意度,也由健保開辦初期的不到四成,如今躍升到八成左右。但由於健保財務赤字日趨嚴峻,在健保屆滿第一個10年之際,已有人開始懷疑:健保是否還有第2個10年?
去年10月,當地區醫院以健保局對大小醫院待遇不平對待,造成中小醫院難以生存,進而走上街頭,其實醫界所擔心的,不外誰是第一塊傾倒的骨牌?但不同於醫界對健保財務搖搖欲墜的焦慮,爭取病患權益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卻又對去年不斷衍生的限診、限號、換藥及醫療人球等問題,憂心醫界拿降低醫療品質來換取更高的獲利空間。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表示,10年前,民眾就醫只獲得「三長兩短」的待遇、用藥浮濫;10年後的今天,卻依然如此。「許多醫院把健保收入移做醫療軍備競賽,軟體的改善和服務的提升卻很少,其中的健保支付制度是重要的幫兇之一」,她強調,健保要能永續經營,應該回到醫療照顧的基本面,並公布醫院獲取健保給付的財務資訊,讓社會大眾了解健保哪些給付低於醫療服務成本?哪些醫療服務的獲利卻又過當?否則一味要求健保調高費率,實在不具說服力。
台大衛生政策暨管理研究所教授鄭守夏指出,若考慮到政治及社會環境,健保未來在費率不調的前提下,勢必得走上「保大不保小」的路,應以重大、對民眾財務會造成危機的疾病為主,至於醫療浪費的抑制,除了靠健保局監督外,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全民一起監督浮濫檢驗、拿藥的行為,幫健保看好荷包。
當然,更多人寄望於「二代健保」改革方案,在健保財務平衡改以家戶所得繳交保險費,且政府及雇主依一定公式來分擔保險費,以達到保費收入的公平性。但住在南投竹山的林姓筍農對此新制,卻是一頭霧水,他說,政府政策有無改變,他不清楚,只要不增加保費,生病有醫師看,就夠了。
林姓筍農的話,道盡了一般民眾對健保的態度。問題是,健保財務困窘的陰霾,從兩年前一直籠罩到現在,何時能撥雲見日,恐需行政部門、立法部門、醫界和民間團體,開誠佈公地共同協商解決之道,否則立場歧異,可能永遠看不到健保的春天。(系列五) 【2005/03/05 民生報】
對於健保的未來,醫界普遍抱持悲觀的想法。區域醫院協會理事長、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指出,健保安全準備金即將見底,而台北、高雄兩市欠費總計超過300億,但健保局卻已向銀行借貸,融資金額高達900億了,等於是實質的「負債」,但政府對於調高健保費率卻投鼠忌器。醫學中心協會祕書長陳雪芬直言,如果再照這兩年的總額預算持續運作下去,健保馬上就會垮掉。
在台南縣佳里鎮開業近40年的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南河表示,健保實施總額預算制度,雖可一時發揮抑制醫療支出上漲的趨勢,但健保收入增加的比率如果遠低於醫療費用成長率,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醫院的經營和民眾的就醫品質,「當多數醫療院所倒閉了,健保也倒了」。
「總額預算是控制醫療費用的良藥、卻也可能是毒藥」,張煥禎說,放眼實施總額預算的國家,多數沒能成功,加拿大的病患等候開刀、做檢查的Waiting List一長串,德國也已宣布2008年要取消總額制度;反觀衛生署和健保局竟在沒有配套措施之下,貿然推出總額預算,在財務固定之下,又讓民眾無限消費,注定是徹底失敗。
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呂信雄指出,台灣尚未建立良好的家庭醫師制度,又缺乏轉診制度的引導,至於總額制度更因缺乏配套,變成各醫院爭食健保大餅。他不諱言表示,曾有一名精神科醫師一個月申報了近2千萬元的診察費和藥費,「只要病歷寫「『完整』一點,健保局也查不出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