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食物藥害與設備篇】(轉貼)牛奶害人 多喝豆漿
 瀏覽72,264|回應108推薦4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龍女CHANG, HSIU-FEN
boxer
早早安(顏俊家)
曾太公

救命飲食》牛奶喝愈多,骨折率愈高


【文/摘自《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湯馬斯.M.坎貝爾著/柿子文化出版】本文來自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2135&f_ART_ID=140589


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若是沒有骨頭,你可能只是地上軟趴趴的一團東西?或者你也聽過那首關於人類骷髏的流行歌曲:「踝骨跟脛骨相連,脛骨跟膝蓋骨相連」。總之在你小時候,可能都聽過喝牛奶有助強健骨骼和牙齒的說法,因為我們都不想變成沒有骨頭的一團東西,而且很多名人都拍過宣揚牛奶益處的牛奶廣告,所以我們才喝牛奶──牛奶之於骨頭健康,就像蜜蜂之於蜂蜜。


平均每位美國人消耗的牛奶和乳製品都居全球之冠,照這樣看來,美國人的骨頭都應該非常強健才對囉?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最近一項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美國女性,髖骨骨折的比例居全球前茅,而其他高比例的國家則在歐洲和南太平洋(澳洲和紐西蘭),這些國家的人喝的牛奶比美國人還多,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牛奶的迷思


「髖部骨折的超出率」通常可做為衡量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可靠指標,這種骨頭疾病通常是因鈣質攝取不足所致,尤其常發生於過了更年期的婦女。因此,負責擬定健康政策的人士往往會建議民眾多攝取鈣質,而由於乳製品含有豐富鈣質,乳品業者無不極力支持因這項政策而做的相關努力。


某些地方顯然出了錯,因為這些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人口,不但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在一項報告中找到的可能解釋是,即使是不同國家的婦女,如果動物蛋白攝取愈多,骨折機率也愈高,兩者間具有強烈關聯。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1922年做出一份關於蛋白質攝取和骨折率的報告,資料來源是16個國家的三十四份獨立研究(散見於29種經過同行審查的刊物),而所有研究對象都是50歲以上的婦女,結果發現70%的骨折皆與攝取動物蛋白有關。


身體的酸性負荷


研究人員的解釋是,動物蛋白跟植物蛋白不一樣,會增加身體的酸性負荷,如此一來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就會愈呈酸性。由於人體不喜歡酸性環境,就會開始反擊,利用鈣這種強效成分去中和酸性,但是鈣一定要取自身體某處,因此就從骨骼中取鈣。然而少了鈣質,骨骼漸形脆弱,就變得很容易骨折。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證據顯示動物蛋白會損害骨骼健康。舉例來說,最早在1880年代就有人提出動物蛋白會產生過量代謝酸,到了1920年即有文件佐證;此外,


我們也知道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會增加體內代謝酸負荷。


2000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發表一項研究,一共集結33個國家87份關於動、植物蛋白攝取比例與骨折率之間的調查,結果發現若植物蛋白的攝取量愈高於動物蛋白,則愈不會出現骨折。


鈣太多不一定好


我們幾乎每天都被耳提面命,必須攝取乳製食品以補充骨骼強健所需的鈣質,而大量評論分析也警告大多數人並未擁有標準所需的鈣質,尤其是那些懷孕或是哺乳的婦女更是不足。但是鈣質的好處尚未得到證實,因為一項針對十個國家的研究顯示,鈣質攝取量愈高,骨折的比率也愈高,而非愈低。


馬克.海格斯戴(Mark Hegsted)是哈佛大學的資深教授,他從195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鈣的相關議題,海格斯戴教授相信長期過度攝取鈣質,有損身體控制鈣的攝取量,以及何時攝取鈣的能力。在健康的狀況下,人體會使用活性維生素D(即calcitriol)調節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以及應該分泌和分配到骨骼中的含量。


活性維生素D是一種荷爾蒙,如果體內需要較多鈣時,它就會提高鈣的吸收量,並且限制鈣的分泌。但如果長期攝取太多鈣質,體內可能就會失去調節活性維生素D的能力,而永久或暫時性地破壞鈣的吸收和分泌。若以這種方式破壞調節機制,就會造成更年期和更年期後的婦女出現骨質疏鬆。


綜觀上述發現,如果人類過度消耗動物蛋白和鈣質,則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不幸的是,乳製品是唯一一種富含這些營養物的食品。以前述關於鈣的研究證據做後盾,海格斯戴於1986年的論文指出:「……髖部骨折通常出現在乳製品消耗最普遍,而且鈣攝取量相當高的國家」。


三大原則預防骨質疏鬆


顯而易見的,乳品業宣傳乳製品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建議,現在都遭到文獻研究的強烈質疑。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以下三點可以做為您的參考:


1、保持身體活動,多運動。做完運動後,你會覺得比較舒服,骨骼也會更強健。


2、攝取不同種類的全植物性食品,並且避免動物性食品,連乳製品都不要碰。豆類和菜葉蔬菜等植物性食品都含有大量的鈣質,只要能遠離精製碳水化合物,像是糖果、麵條和白麵包等,應該就不會有缺乏鈣質的情形出現了。


3、食鹽攝取量保持在最低限度。高度加工和包裝食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鹽,請盡量避免,而部分研究顯示,一旦過量攝取食鹽,身體就會出問題。


評論


   這篇報導證實了我多年來一直在說的牛奶的壞處,台灣不實廣告充斥又氾濫,每天都在鼓勵民眾多喝牛奶,連衛生署都同意這種說法,真是壞透了。讀者看完這篇報導後就應該了解到台灣有一群研究牛奶者,這些所謂的專家們,終其一生都沒有擔當過在美國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所以他們做的研究是閉門造車的研究,真正是錯誤的研究,直到目前為止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台灣百姓,而衛生署卻還沒有任何反應,甚至於還在替牛奶商背書,這種只知保護商人利益不知要保護人民利益為優先的單位,真是一群昏官的組合,台灣的總統如果繼續讓這些昏官在把持醫療政策的方向,我告訴讀者,未來的台灣必將出現更多的骨質疏鬆症跟乳癌患者,這就是台灣人民的悲劇。


      請大家相信我這虛擬中醫衛生署說的建議。我警告所有藝人們,當你們再替牛奶商在電視中做代言時,一定要想想後果,一但被我看到,我就會將你或是妳列入白目藝人名單中,讓你被人民當成笑話,請勿再犯。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07月11日


Hit Counter


嬰兒腸胃道出血 牛奶蛋白惹的禍


更新日期:2009/07/17 04:09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3個月大的「小平」中斷母奶,改餵食一般嬰兒奶粉後,竟出現腹脹、嘔吐、輕度發燒,以及多量血絲便。經緊急送醫檢查,證實為牛奶蛋白過敏症,改換高度水解蛋白配方後,狀況才明顯改善。(牛奶又惹禍了)


高醫小兒部主治醫師陳秀玲表示,在新生兒時期,由於腸道的防衛系統發育仍不完善,「嬰兒配方」中,來自於乳牛的牛奶蛋白質就成為刺激腸道的過敏原。牛奶蛋白質經由不成熟的腸道吸收而進入人體,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尤其是對過敏症有高危險因素的嬰兒。


「小平」出生時,開始喝母奶,兩個月後,因母乳量不足,改餵食一般嬰兒配方奶粉,才出現有強烈的過敏反應。小平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及血清牛奶蛋白特異免疫球蛋白E抗體皆上升,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症。


陳秀玲指出, 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常在臉頰或皮膚皺褶處長濕疹,也就是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有人甚至在軀幹上長蕁麻疹,在呼吸道方面則會有鼻炎、打噴嚏、咳嗽,或後續會發展成氣喘等症狀。胃腸道症狀會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其中更有10%的孩子會出現嚴重解血絲便或吐血情形,需要住院檢查及治療。(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來源了)


陳秀玲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母乳,因為母乳具有全方位營養,也有增強免疫力、預防過敏症功能,嬰兒出生後,立即哺育母乳至少6個月,可以大幅降低奶蛋白過敏反應;若沒有母乳可哺育者,建議出生後6個月,餵食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然後再慢慢添加一般嬰兒奶粉,讓新生兒慢慢適應一般嬰兒奶粉。(錯了,應該讓媽媽吃中藥來增加奶水,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還是母奶最好


    上篇報導中就是沒有說到一重點,就是中藥可以幫助奶水不足的媽媽,大量產生奶水,只有母乳是絕對對嬰兒最有利的,也絕對不會製造出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與蕁麻疹,由於台灣現在是西醫立國,一切都聽西醫的,所以大家已經忘記掉過去沒有西醫學的年代,請問讀者,我國在古代遇到母親無法產生足夠的奶水時,當時是如何處置的,除了找奶媽以外,就是利用中藥來幫助媽媽增加奶水,千年以來都是如此做的,但是現在的中華兒女似乎已經忘記這些老一輩的經驗了,學去喝牛奶的後果就是造成更多的問題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07月18日


Hit Counter


101歲中醫師 1天6杯牛奶不吃飯


高齡百歲的姜通,是國內年紀最長且仍在看診的中醫師。沒老人病纏身的他,養生之道很特別,五十年來滴米未進,但一天要喝六杯牛奶,每周固定燉土雞進補。 (這種做法就跟青藏高原人民每天喝奶茶一樣,他們從不吃米飯等食物。)


中醫藥學會昨天舉行研討會,同時切蛋糕慶賀姜通百歲,蛋糕上的蠟燭數字是一○○ ,但老人家說若算虛歲:「我是一百零一歲囉!」他還說:「我沒什麼特別的健康秘訣。」長壽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樂,一個人要健康,就要「多笑、多動、少欲望」。(這是非常正確的觀念。)


姜通曾在大陸獲選為「海峽兩岸十大技術名醫」,出身中醫世家的他,已是第十一代行醫,他每周固定看診五天,專長過敏性鼻炎,不少患者慕名而至,許多人一家兩、三代,老老小小都找他看病。


姜通寫書的習慣也從沒斷過,還堅持一定要用毛筆。老人家常有的老花眼、糖尿病跟高血壓,姜通一樣都沒有,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但他精神奕奕、動作俐落,走路速度之快,讓年輕人都自嘆弗如。


因為看診占去大部分時間,沒多餘時間運動,姜通接受一位老和尚建議,每天早晨掀開棉被第一件事,就是做「床上運動」,先騰空踩腳踏車一百下,接著雙手交握繞頸運動及深呼吸各一百次,再起床。


姜通最特別的飲食習慣是「不吃飯」。早晨做完運動,姜通會先來一杯烏龍茶或人參茶,早餐則是一杯好立克牛奶,偶爾加上幾片餅乾或一小塊蛋糕。他喝牛奶的本事,讓周遭人嘖嘖稱奇,幾十年來,每天至少沖泡六大杯五百西西的牛奶喝,挺直的背脊、腰桿,就跟年輕人一樣。(如果每天喝如此多的牛奶,必須不吃其他食物,你們可做得到嗎)


姜通說,近幾年來,他吃魚、吃雞,不吃牛肉、豬肉,最常吃的水果是洋香瓜、柳丁跟番茄。另外,姜通每周一定會為自己跟家人燉土雞湯,補充營養。(每週一次喝雞湯,還是不足的。虛勝於實。)


評論


   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如同睡覺時保持餓的狀態,遠比吃飽睡要健康許多,人體是寧可不足也不可以有餘,這位長壽的中醫師他了解到清心寡欲,是養生之道,同時也知道虛勝於實的道理,只喝牛奶不吃米飯,這是不足,如同住在青藏高原的人,每天必須喝奶茶才可以在高山頂上生活,但是他們知道光喝奶茶是不足以應付高原酷寒的氣侯,所以每天需要吃青稞之類的榖類才行,如果這位中醫師住在平地,每天喝牛奶加上吃米飯與麵類,他的身體必然無法承受這些高劑量的營養,只喝牛奶是可以度日的,因為缺少其他營養的攝取,這就是虛勝於實的概念。


   讀者們不要學他,如果你只喝牛奶度日,堅決不吃任何其他的食物,尤其不吃任何米麵類當主食,你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你願意這樣做嗎?民以食為天,吃是種享受,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如果你是一位愛吃的人,絕對不可以這樣喝牛奶,過度的攝取營養只對身體更壞。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2009年07月26日


Hit Counter


 第一次看到西方的科學研究對牛奶的負面報道,轉過來。



 


眾所周知,給剛斷奶的孩子喝牛奶是安全的。所以,一個世紀以來,人們都認為成年人飲用牛奶飲料也不會有害。然而,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腫瘤學家邁克爾·波拉克指出,過去10年在成人身上的研究已經把牛奶與癌症風險聯繫在一起——牛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



  科學家正在尋找解釋這種聯繫的某些嫌疑成分——比如牛奶中的激素、生長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學物質,但一直沒有確鑿的證據。現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一項新研究對此提供了關鍵證據。



  雌性激素導致癌症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提摩西·維尼斯達和同事化驗從商店裡買來的幾種牛奶飲品,經化驗分析發現裡面含有15種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酮、雌二醇和其他13種雌性激素的代謝衍生物。



  雌性激素代謝產物(EM)水平與生殖系統癌症有關,而雌性激素代謝產物的一個潛在食物來源正是牛奶。



  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多種腫瘤的增長,特別是對男性的前列腺——雌性激素在非常低的濃度就可以致癌。要鑒別出各種雌性激素的含量如何隨著乳品種類而變化,和這些雌性激素究竟是以甚麼形態的化合物出現,還需要進行新的檢測。



  利用色譜分析技術,他們發現,各種雌性激素在乳品中的含量變異範圍很大。全脂牛奶含雌性激素最少,從乳脂2%的牛奶到脫脂乳再到酪乳(牛奶提取奶油後剩下的酸味液體),雌性激素總量是逐漸增加的,其中以酪乳最高。



雄性激素加大作用


  在達特茅斯醫學院任教的皮膚科專家F. 威廉·丹柏則擔心牛奶中的另外一種性激素——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可能會刺激生殖組織的腫瘤生長,而某些特定的雄性激素——丹柏在這裡指的是5α-還原型雄性激素——“具有增加雌性激素受體數量的能力”。丹柏表示,牛奶中至少含一種受體增殖型類固醇激素:5α-孕甾二酮。



  他解釋道,額外的受體,會允許更多的雌性激素——包括牛奶中的任何一種——打開啓動腫瘤生長的細胞系統。



  生長因子替代生長激素


  牛奶最有爭議的一面是它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影響。很多研究都將IGF-1濃度的提高與癌症風險聯繫起來。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內分泌學家大衛·克萊因伯格指出:聽起來這裡面似乎包含著很多科學內容,但實際上IGF-1和牛奶的故事並不複雜。



  通常情況下,IGF-1的生產是在腦垂體產生的生長激素作用於特定組織時才被啓動的。IGF-1變成了能在局部刺激細胞生長的生長激素物質。


  克萊因伯格說:在乳腺組織中,“我們發現,IGF-1可以完全替代生長激素”。換言之,IGF-1可以在沒有外在線索的情況下觸發細胞生長。



雖然雌性激素與乳腺發育有關,但是,在沒有IGF-1的情況下,雌性激素就無能為力。他的研究小組已經發現,雌性激素與IGF-1一道可以加大乳腺和前列腺的細胞增殖作用。



  克萊因伯格和同事撰文指出,當IGF-1或雌性激素過多發生在其他情況下時,人們就會出現乳腺增生——主要是細胞分裂過度。“當你得了乳腺增生,就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不過這種風險很輕微,可能還沒有到加倍的地步。”



  還要不要喝牛奶?


  波拉克指出:“複雜的是,人體內自然產生的IGF-1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儘管我們相信喝牛奶會增加IGF-1水平,但牛奶對IGF-1水平的貢獻與人們之間的差異相比也還是微不足道的極小一部分。”



  這就意味著,人們遺傳學上的差異遠勝過牛奶攝入。所以,有些人就算不喝牛奶,他們體內的IGF-1產量也會自然地排在最高之列,與那些每天喝牛奶的本身低水平者比起來,他們的IGF-1水平還是比較高。



  那麼,愛喝牛奶的人應該怎樣做呢?波拉克說,由於對牛奶飲品在人體中生物活性知識的瞭解還處在初期階段,所以,人們也只能是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



  由此看來,到底該不該喝牛奶,還需要自作定奪。你可以反問自己,喝牛奶有甚麼好處?波拉克建議:除了那些在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可能真的並不需要太多地喝牛奶,他說:“我從來不會說比這更重的話了。”


 


評論


      這ㄧ篇報導轉貼自大陸支援網站,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於牛奶的研究結果是非常正確的,我早就說過美國是牛奶大國,也是世上最高科技國家,結果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還是居高不下,美國人愛喝牛奶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信西醫學的人,請盡量多喝牛奶,相信中醫學的人,請多喝豆漿吧。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2009年08月25日


Hit Counter










牛奶含酸性脂肪、蛋白質 多喝有反效果


更新日期:2009/11/13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並不見得有益。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當人體缺少鈣質,就容易影響到骨骼、牙齒的健康,同時肌肉也會出現抽筋、異常收縮,細胞的通透性、凝血功能也會變差,這時有些人會多喝牛奶以補充鈣質,但事實上預防流失比補充還重要,且牛奶含脂肪、蛋白質,喝太多恐出現反效果。(解說的非常好,值得稱讚啊。)


他指出,原則上,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約1200毫克,可從深綠色植物中獲得補充,但很多民眾卻誤以為要喝下大量的牛奶才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其實剛好相反。(這就是說實話的人。)


謝東明強調,因為在牛奶裡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都是屬於酸性食物,喝太多易使血液、體質偏酸性,當鈣質遇到酸後會形成結合鈣,這種固態鈣人體非但無法吸收,還須費很大的勁才能排出。(這就是腎結石的來源啊。)


若無法完全排出,就很可能會留在腎臟、膀胱等器官裡,到時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結石問題。另外,人體為平衡血液中的酸鹼值,會將原本存在骨骼內的鈣質釋出來,因為鈣質是人體內屬於強鹼的物質,釋出後將可達到中和酸鹼的作用,但這樣一來,鈣質就會漸漸的流失掉。(這就是骨質疏鬆症的起因啊。)


謝東明認為,預防鈣流失遠比補充重要,防流失首先維持弱鹼性體質,進行適當的運動就有助於將人體內酸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減少酸性物質攝取也是方法,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醣類等食物。(說的非常正確。)


評論


    很感謝這位謝東明先生的詳細解釋,做為一位醫療人員,首先第一要件就是要說實話,此人就做到了,真是很不簡單,請民眾改喝豆漿吧,補充鈣質是可以少些,絕對不可以補充過頭,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是這個道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牛奶含酸性脂肪、蛋白質 多喝有反效果


更新日期:2009/11/13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並不見得有益。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當人體缺少鈣質,就容易影響到骨骼、牙齒的健康,同時肌肉也會出現抽筋、異常收縮,細胞的通透性、凝血功能也會變差,這時有些人會多喝牛奶以補充鈣質,但事實上預防流失比補充還重要,且牛奶含脂肪、蛋白質,喝太多恐出現反效果。(解說的非常好,值得稱讚啊。)


他指出,原則上,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約1200毫克,可從深綠色植物中獲得補充,但很多民眾卻誤以為要喝下大量的牛奶才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其實剛好相反。(這就是說實話的人。)


謝東明強調,因為在牛奶裡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都是屬於酸性食物,喝太多易使血液、體質偏酸性,當鈣質遇到酸後會形成結合鈣,這種固態鈣人體非但無法吸收,還須費很大的勁才能排出。(這就是腎結石的來源啊。)


若無法完全排出,就很可能會留在腎臟、膀胱等器官裡,到時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結石問題。另外,人體為平衡血液中的酸鹼值,會將原本存在骨骼內的鈣質釋出來,因為鈣質是人體內屬於強鹼的物質,釋出後將可達到中和酸鹼的作用,但這樣一來,鈣質就會漸漸的流失掉。(這就是骨質疏鬆症的起因啊。)


謝東明認為,預防鈣流失遠比補充重要,防流失首先維持弱鹼性體質,進行適當的運動就有助於將人體內酸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減少酸性物質攝取也是方法,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醣類等食物。(說的非常正確。)


評論


    很感謝這位謝東明先生的詳細解釋,做為一位醫療人員,首先第一要件就是要說實話,此人就做到了,真是很不簡單,請民眾改喝豆漿吧,補充鈣質是可以少些,絕對不可以補充過頭,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是這個道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孩童每天飲480cc牛奶 補充鈣質高人一等


更新日期:2009/11/13 13:50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3日電)董氏基金會今天表示,國小學童有「橫著長」的趨勢,體重明顯增加,卻長不高。攝取足夠鈣質長高要素之一,家長應讓孩子每天喝480cc牛奶,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少喝含糖飲料。(大家不要聽這董氏基金會說的建議,真是在害小朋友變成小牛一頭。)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教育部的統計,95學年度各縣市小學生平均身高、體重資料發現,學童身高較94學年度平均增加0.2公分,成長約0.15%,但平均體重增加0.2公斤,成長幅度約0.59%,顯示孩子有「橫著長」的趨勢。(此人不知,小孩會橫著長的起因,就是因為喝牛奶過多才造成的。)


許惠玉表示,攝取足夠的鈣質是長高的要素之一,但基金會調查發現,47%的4到6歲幼兒每天至少喝1杯飲料,最愛喝的分別是碳酸飲料、奶茶、含糖茶飲,卻忽略奶類攝取。(這句話是對的。)


許惠玉強調,台灣過敏兒多,家長擔心孩子過敏,不敢讓孩子喝牛奶。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表示,牛奶過敏現象,大部分發生於2 歲以前孩童,且只佔5%到8%。(這就是證據證明牛奶是不適合人喝的,居然被西醫拿來做文章,說成是什麼對牛奶過敏)


楊曜旭強調,幼兒會對牛奶過敏,主要是腸道未成熟,但長大後,牛奶大分子蛋白質會被發育成熟的腸道分解,過敏原就會被破壞。


為了讓孩子高人一等,許惠玉呼籲家長,讓孩子每天喝2杯240cc的牛奶,補充鈣質,並配合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奠定成長好基礎。(這是錯誤的宣導,請民眾不要聽信她說的建議。)










錯誤的觀念


     喝牛奶會高人一等,這是笑話一則,我來跟讀者說明吧,喝牛奶只會讓小孩橫著長,多運動才會讓小孩高人一等,這才是正確的觀念,多吃蔬果,多喝豆漿就是最好補充鈣的來源,絕對不可以利用喝牛奶來補充鈣質,這是極端錯誤的想法,本來這個工作應該由衛生署來做,但是台灣衛生署已經淪為西藥廠的打手,所以民眾不用寄望他們會說實話,請大家小心些。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1929
引用者清單(1)
2010/02/03 03:04 【曾太公落美洲】 人体污染比起地球污染﹐情勢更嚴峻呢﹗
 回應文章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全豆豆漿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食物不要吃食品
  
你知道嗎?現在的廚師做菜好吃,但是不道德。在外面吃多了,會提早落葉歸根。以下的資訊,告訴你為什麼許多臺灣人容易早死。你若讀過,一定會對你的飲食習慣,造成永久的影響。

 

第一條守則:人應符合大自然的規定,吃:蛋白質:十二趴,脂肪:廿五趴,醣:六十三趴。
  
反此條件,則中年以後,會很痛苦。大自然中,蛋白質因為需求量小,創造得最少,所以最貴。大自然中,醣因為需求量大,創造得最多,所以最便宜。經常吃四成以上的蛋白質,則得癌症。應多吃符合大自然守則的食物。

 

例如:

  

 排骨便當有四成蛋白質,對腎臟負擔太重了,吃太多,人就垮了。

 麵筋、烤芙麵粉糰一直沖水,沖掉了所有的醣,產生百分之百的蛋白質,也就是麵筋、烤芙。每天吃這些,對腎臟負擔太重,很快就落葉歸根了。 

 用太白粉勾芡的食物經水分解,會變成最小的葡萄糖,被身體迅速而完全的吸收,造成百分之百醣。四十歲以上者,身體會受不了。廚師考照是不隨便勾芡的。小心!燒仙草等黏稠點心,或菜名中有「羹、膾、滑、溜」的都用太白粉勾芡,對健康危害較大。

 

謹記:

 

麵粉是粗食,不容易消化,血醣慢慢的上升,腎臟沒有負擔。

 

太白粉是細食,容易消化,血醣迅速的上升,腎臟瞬間大負擔。

 

五星級的飯店的菜——有九成以上的蛋白質與脂肪,很缺德。許多五星級的飯店今年所開出來的年菜,是六成的蛋白質,三成的脂肪,不利健康。

 

現在,中年以後得癌症、糖尿等文明病的人,多得不得了,都是因為吃錯了食物。骨骼疏鬆:原來都以為是缺乏鈣。最近研究發現,是因為蛋白質吃太多,血液變成酸性,所以骨骼的鈣,怎樣也留不住,被抓走了。怎麼治療?病因不是缺乏鈣。要由降低蛋白質下手,使血液漸趨鹼性,才能根治。

 

糖尿病:少吃糖不會好。病因是胰島素沒有發揮作用,所以醣類沒有辦法代謝。為什麼呢?因為高蛋白質吃太多,把身體裏的胰島素作用壓抑成無能。怎麼治療?要降低蛋白質,回復胰島素本來的作用。注意:不是吃低蛋白質的食物,是要吃正常蛋白質,只是降低量的攝取。並且,要減少慾望,特別是食慾。

 

癌症腫瘤:導因為:高濃度的蛋白質吃太多,例如營養補品、肉類、麵筋、種子類等。尤其營養補品是最小分子的食品,代謝困難;或者吃太多加工食品,毒素無法代謝。怎麼辦?若有癌,要降低蛋白質至八趴以下。

 

第二條守則:吃食物,不要吃「食品」。未加工的叫食物,加工的叫食品。
 
若「食品」吃得堆積如山,則一定得癌症。因為身體代謝辛苦。但是,加工的壞東西好吃,未加工的好東西不好吃。如果愛吃好味道,在今天的臺灣,不容易健康長壽。

 

要知道:一生中,食物的攝取質、量,累積時間,關係到生命的長短。

 

食品:麵包(添加人工甜味、乳化劑、發漲劑、等等)生病

 

食物:饅頭(不添加)健康

 

所以每天吃麵包的人,容易得癌症。

 

「食品」可以吃,但是不要天天吃。加工的食品,有時以健康食品的面貌出現,如何分別?什麼是缺德食品,不可以吃呢?

 

 脫脂奶粉此是缺德的食品,常吃會得結石。因為脫脂奶粉一定添加高鈣D(脂溶性)或高鐵,而脂肪已經被去除,人體就無法吸收、代謝鈣。因此這個添加的鈣,容易傷腎,成為結石。所以要吃低脂奶粉,有一點脂肪的。


 脫脂與低脂奶粉,都會添加合成香料。因為奶粉中已去除脂肪,不加點合成香料,如何能好吃?


 素食加工品因為素食蛋白質的黏性不好,所以會加添(劣等)動物蛋白質。另外,一切的造形素(素火腿、素雞鴨、素龍蝦等),不但是高蛋白質,更添加了人工色素、人工染色,合成香料、合成調味,以及葷食材料。因為人工的色素,幾乎永不退色,而自然色素會退色。若常常吃素食餐廳的合成造形素,則危害身體,容易致病早死


 米蛋白質食品是高蛋白質食品,又是加工化學物,危害身體,少吃為妙。


第三條守則:不要太注重口味與口感,否則死得早。

 
瞭解味道的來源,才知道好吃,是會吃死人。不要太講究口味。外面的好吃料理,九成以上都是很缺德的。

 

首先,瞭解味道如何來的,才能不被味道,牽著鼻子走。

 

一、蛋白質:胺基酸(提供鮮味)

二、脂肪:脂肪酸(提供香/濃味)

三、醣:簡單糖(提供甜味)

這三種味道來源,如果粒子體積越小,與舌頭接觸交涉面就越廣,味道就越叫人喜好。而可怕的是,粒子越小,身體也就越難以代謝,所以基本上,食物不應該太好吃。以前沒有那麼好吃,現在變好吃了,都是害人的。(廣告說:親愛的,我把雞精變好吃了)

 

蛋白質:胺基酸

 

(鮮味)這是最要命的好味道。鮮味只要放得重,人一輩子脫離不了那個味道。(例:味精,自從發明後,誰能沒有它?)

 

胺基酸,有必要與不必要兩種:

 

身體所需要的,叫作必要胺基酸。它的粒子大,不好吃,而且很貴,但因為人體自己無法合成,所以必須攝取。相反的,不必要胺基酸(毒),危害人體,卻好吃得不得了,又便宜,可提煉出鮮度,可以說俗又大碗。所以常常被用來做成加添味道的「鮮味劑」。

 

常見的「鮮味劑」:各種味精、蠔油、雞粉、香菇精、魚露、柴魚、雞精、高湯塊、烤肉醬、醬油(化學醬油),各種速食麵的調味包等等。其中蠔油不含蠔、雞粉沒有雞、魚露也沒有魚。它們不會壞,也不發霉,因為連細菌也不敢吃。它們是什麼?它們都是不必要胺基酸,好吃的廢棄物,對身體毒,很不容易代謝,所以食用以後,吸水性強,身體中毒,會非常口渴。

 

在外面吃東西,愈是鮮香甜的口感,愈產生口渴,愈造成身體不適。所以,吃東西時,可以先叫一碗飯吃下去,等血糖等一切上昇,飢餓感減低時,再吃其他東西,以免吃過量的食物,反而傷害身體,造成負擔。在臺灣,九成的餐廳,是不熬湯,只用雞粉、鮮味劑的。餐廳飯店每一家都看過以後,我可以告訴你:外面一切的餐廳,如果不用雞粉、鮮味劑,就要結束營業了。某些鮮味劑加水,它的味道更勝於純雞湯,你知道嗎?如果不用上述的鮮味劑,你會煮菜嗎?如果不放味精,你還吃得下嗎?中華美食要好吃而不口渴。頂級廚師的挑戰在這裏,你能好好用心去想怎麼煮嗎?必要的胺基酸貴又不好吃。對身體好。粒子大,身體必須先消化再吸收。不必要的胺基酸便宜又好吃。對身體差。粒子小,身體會先吸收,再想辦法消化,代謝非常困難。但便宜,所以普及性高。真是集一切好處於一身,只是會吃死人。

 

可怕的食品實例:

 

健康食品:所謂的健康食品,都是最小分子量的食品,粒子小而難以代謝,對人體很危險。自已要多看書,去瞭解營養的吸收,應該從多種的來源,非單一品。不要被不實的宣傳所誤導。

 

QQ的飯:好吃的飯的便當,便利商店QQ的飯團。又Q又軟又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好像日本皇家吃的好米,而且放久也不會酸。那是為什麼?因為添加了一種叫炊飯劑的東西。炊飯劑的成份是酵素、離胺酸、胺基乙酸 NH2CH2、矽力焢 silicon,屬於樹脂類的防腐消毒劑。它又是最小分子的胺基酸與酵素,要命的好吃口感,但吸水量大,所以沒有細菌,使便當的飯不容易壞,又Q又好吃又透明,外面廣為使用,只是對身體完全的負面非常不好。

 

好吃的湯頭:胺基乙酸,用買的還要錢。有一種久遠就有的味素,(卅年老店時就普及了),可以用醋和人尿合成,發酵一個星期即成。醋(=乙酸),加上尿(=阿摩尼亞,也是最劣質的胺基酸。別忘了:蛋白質胺基酸阿摩尼亞排泄)。這種胺基乙酸(古早味味素),若加在湯頭中,就變成了你所吃過最順口的自然美味,很難形容,很好吃,不像加了化學味精。只是這種胺基乙酸缺德,而且對人體非常不好,很傷腎。所以常吃這類的東西以後,有時還可能會忽然不明的腰酸。雞湯塊等:基本的雞湯塊,如果連吃上六年,則可能洗腎。而九成以上的餐廳,都是缺德的使用同類的大量高纖味精,這種味精比傳統的更鮮美(也更難代謝),所以餐廳煮的,一定能比你自已家裏煮的好吃。

 

脂肪:脂肪酸

 

(香/濃)劣等脂肪粒子很小,吃起來比高等脂肪香濃多了。小小粒子的脂肪,本來是廢棄物,是味道很香的缺德廢料。生意人想加在食品中,又不想嚇到你,所以經過某大學教授妙筆改了名字叫:乳酸,蘋果酸、檸檬酸等。誤導大眾還以為是好東西。

 

還有另外一個,日據時代以來,就一直是叫「糖渣」的廢棄物,是味精發酵而成的廢物,是不應吃的。最近起死回生,居然被業者把其變更名字叫作「糖蜜」。以前有人把大小便叫大蜜小蜜,這個糖蜜應該是同一須屬性的蜜。所以在任何食品、飲料、牛奶內,若發現有含蘋果酸、糖蜜等,不用懷疑,全部都是人身體難以代謝的廢棄物。

 

醣:糖類

 

(甜)分成單醣,雙醣,多醣。其中,糖愈小分子,愈好吃,但也愈不健康,所以冰糖比白糖好吃,也比較不健康。小一點的,比較不健康的糖是葡萄糖、果糖與乳糖

 

(廣告:果糖是好糖??)。尤其,身體吃葡萄糖,都不用消化就直接吸收,所以常吃腸胃器官一定退化。因此葡萄糖只應生病或死前吃而已。

 

最小的糖:葡萄糖。味道非常的好。(別吃)

 

小糖:果糖與半乳糖。味道不錯。(少吃)

 

簡單的糖:麥芽糖、蔗糖、冰糖、乳糖、牛奶糖。(可以吃)

 

這些對身體都不好。

 

什麼真正的好糖呢?

 

比較粗的糖:寡糖。(可常吃)寡糖不是很好吃,但很健康。臺糖有賣,可是銷路不太好。

 

可怕的食物例子:

 

 果汁牛奶:合成色素、人工香味等廢物。(學校已經不淮賣了)

 各種果汁、飲料:八成無法代謝的廢物,加上兩成的「清淡」果汁。

 奶茶:一加了奶精,則是加了飽合脂肪酸、乳化劑,香料。

第四條守則:不吃毒品,毒物。
 
愛吃色、香、味俱全的菜,可能是早死的原因。因為毒物已悄悄的摻在內了。臺灣人愛吃什麼呢?敬告各位:

 

臺灣人愛吃鹽酸

 

(就是氯化氫 HCL):鹽酸是製造酸筍、酸菜(牛肉麵)、鹹菜(鴨)所必須用的。而且你知道嗎?鹽酸也是發酵醬油、蠔油的必須品。所以吃醬油要吃自然發酵的,但市面上比較少發售。酸筍要泡水廿分,換水四次,才能用。吃鹽酸泡的這些食物,一定會早死。而且:烹製酸菜、酸筍等食物不宜用鋁製容器,加熱過的酸筍酸菜也應避免放入含苯的包裝物內(如保麗龍)。

 

臺灣人愛吃硫酸

 

(亞硫酸氫鈉):花蓮的秀林鄉,率先率在食物上使用硫酸。然後,宜蘭、臺東起而跟進,廣為用途。若以為臺灣鄉下樸實,食物應該沒有問題,那就錯得離譜了。我們所有的經驗都指出,對食物與化學用品知道得愈少的人,愈容易用毒,危害大眾,而不自知。所以身負著眾人健康責任的廚師,要多多看書學習。硫酸,簡單來講就是長生不死藥。只要加了這東西,則色澤保鮮,味道變香又鮮好吃,口感則變有彈性。

 

乾貨:金針、蓮子、筍乾(焢肉)、竹笙、柿子乾、蜜餞等等,一定必加硫酸鈉。

 

新鮮物:新鮮的蓮子,十小時即變黑。而新鮮的竹筍,挖出來後4小時內不使用,底部會變黑。這些本來都不能保存的,但你注意看,現在都不會黑了。怎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兩者都是浸過硫酸鈉以後,再上市,或塗抹泥土來掩飾。

 

海鮮魚蝦:注意看,所有的魚一下船上岸,馬上淋上一桶水。那可不是水,而是硫酸鈉。市場的魚販旁邊都有一桶的水,把殺完的魚用水桶的水沖一下,那都是硫酸鈉。淋它一下,永保新鮮、長生不老。

 

市場的肉:現在黃昏市場的魚肉雞肉,不但不發臭,而且越晚越鮮。以前媽媽教的如何看魚腮是紅色,眼睛是清楚的、肉有彈性,都不管用了。因為只要潑上硫酸鈉,魚肉雞肉永遠新鮮,有彈性,是長生不老魚,你又吃得出來嗎?而現在的蝦仁,怎麼炒都又大又肥,不會縮水,又很新鮮,為什麼跟以前不同呢?浸了硫酸鈉,長生不老了。你怎樣才能知道,你買的肉有沒有潑上硫酸鈉呢?試試一個方法吧:把自已煮好的不放鹽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不要放冰箱,就放在外面吧!如果明天它居然還是好好的,如果它三天五天都好好的不臭,它就是潑上硫酸鈉的長生不老肉。而外面賣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煮好後,會特別再浸一下硫酸鈉,這樣可以放一個星期以上,肉質都新鮮不壞,也不須要冰箱。

 

觀光區的海鮮:觀光區的飯店,現在都永遠不怕下個雨,沒客人來了。客人少的飯店,也不怕東西會壞掉了。因為肉與魚都可以放很久,還是又嫩又鮮又Q,而且,一定沒有人吃得出來。怎麼辦呢?怎麼防範呢?以前的方法都不可用了,很紅很白的色澤,有彈性的鮮口味,都是問題。只好吃活的?但現殺的,又不忍心吃。只好吃有信用的肉販賣的,甚至連吃罐頭食品魚肉也相形之下,毒害較少。蝦仁一定要自已剝皮,反而污染少。

 

臺灣人愛吃

 

(硝酸鈉):以前硝或硝酸是拿來做香腸、火腿、叉燒肉的,硝用量應該是70PBA,也就是百萬分之七十。所以香腸不要自已在家中做。媽媽做的香腸最毒,雖然不用死豬肉,但是硝的用量,無法抓到百萬分之七十嘛!所以一定會多放好幾十倍,甚至於幾百倍以上。而如果食物中含99%的硝酸鈉,其中則有廿七分之一機會會被吸收變成亞硝胺變成亞硝胺鈉,一進入腸胃,即能致癌。

 

一直以來,都有那麼多的死豬肉,怎麼處理的?好吃的香腸啦!用死豬的黑血、黑肉,先漂白,再加色,用血紅色分離法,然後加上硝,真是又甜又香,又紅又Q的。所以香腸、金華火腿、臘肉不要多吃。像香港名店阿一鮑魚的高湯,號稱用金華火腿熬煮的,含高量的硝酸鈉,吃多了,也就完了。

 

不過現在的硝,由於彰化一些餐廳的師父教授出來,已經轉身一變成了另一種「味精」,不少餐廳到處都在用了。硝是一種還原劑。用硝來炒菜,只要放一點點,肉又紅又嫩,青菜又脆又綠,味道鮮又好。而且硝的價格只有味精的一半。做高檔的自助餐,菜色一兩個小時都不變色,也不變味。除了會吃死人以外,實在太適合做菜了。

 

所以現在有一種餐廳,標榜菜都不放味精的,又有好原味、好色澤。他們承襲彰化大師的教派,菜中放的就是硝。外面是做生意的,別人放硝,你如果堅持不放,你的青菜會黑,肉又那麼不香嫩,你怎麼競爭?

 

再勸愛吃很好吃的魯肉飯,焢肉飯的人要注意了!大家都知道,豬肉加上硝,好吃得不得了,而且肉又Q嫩又香滑,肉色又好,是你最不能忘情的好滋味。但硝的含量是平常的一萬倍。所以現在外面賣的魯肉飯,焢肉飯,放硝的很多,小心為妙。另外,樟茶鴨等菜色一定放硝,所以不應多吃。

 

如果每天都吃硝炒的菜,不出一個月,就會種下癌症的因子。

 

臺灣人愛吃鴉片那麼多人都忘不了、離不開的麻辣火鍋,在中國大陸已抓到大部分的麻辣火鍋,都放著罌粟花殼粉。罌粟花殼粉就是鴉片的殼,磨的粉,非常的便宜,掉在地上沒有人要的。而一旦加在食物裏,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讓你非去那一家吃不可。你知道嗎?在臺灣,罌粟花殼粉也進了非常的多,一般都放在西點麵包裏。有放罌粟花殼粉的麵包店的麵包,實在是太好吃了,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以前的有一種蜂蜜蛋糕,是高級品,現在蜂蜜蛋糕的味道與這種麵包一比,是完全比不了的。這種麵包實在太香太好吃了。如果,你總是特別離不開的某一家麵包店的特別某一種麵包,不吃的話,過了很久都會想念,覺得別家怎麼也比不上的,這可能就有點問題。

 

臺灣人愛吃農藥

 

種菜一定要放很多大量的農藥,所以臺灣人不能不吃農藥。你到市場,怎麼選菜的?要好看的菜,還是難看的菜?這是供需問題。所以從現在起,要接受難看的菜。農藥那麼多怎麼辦?首先菜一定要「先洗後切」。我可以告訴大家,外面餐廳的菜,一定是先切後洗,比較好處理。所以外面青菜也是不行的。記得,在家要先洗後切。在家不要用清潔劑洗菜,因為一定殘留。

 

記不記得坊間流行用「鹽」洗菜,可去除農藥?這是一個誤傳。怎麼來的呢?鹽的確可以清除農藥,但是實行起來,卻幾乎不可能。那是因為,必須用清水加上,不多不少剛剛好一趴的鹽,去洗菜。其產生的物理/化學作用,可以去農藥。但是如果鹽是一.一五趴,或是〇.九八趴,就沒有任何用處了,所以其難無比。

 

還有一種笨方法,能有效的減少農藥殘留,那就是去根、去皮,把葉子一片片取下,刷表面,泡水廿分鐘,再用。但如果都做不到,可以用下面所教,較實際的方法,確實做到下列幾點,即能少吃農藥:

 

※ 多吃地下的根菜類,較少污染。

 吃外皮很厚,或要削皮的果菜。

 吃外皮很滑的菜,較不殘留(如:蘋果好,芭樂不好)

 雨後再買菜,而且買經得起雨的菜。

 一切菜都汆燙後再烹飪,可以洗去一些農藥。

 煮菜全程不加蓋,讓農藥蒸發,也就是說,不可以燜。

 吃冷凍蔬菜(已汆燙了)

 吃罐頭蔬菜(雖不好,但農藥很少)

 所以小白菜不能吃,農藥多得不得了。

 苦瓜也不好,一般都有放農藥,外皮粗,不能削皮,農藥卡在皮的縫隙裏,無法去除,又要燜煮,農藥非常多。會做菜的人,風險要分散,一天吃低風險,一天吃高風險的菜。

另外要注意,有些常吃的食品如:豆腐、豆乾、麵條、米粉等,有經漂白水、CL2、硫磺等,加色或漂白過,所以一定要汆燙,去除毒質。臺灣人歡迎基因改造的食物五年前才上市的基因改造的食物,已知能使實驗室的動物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但因為統計資料缺乏,目前對人體情況不明瞭。(DDT在五十年後才發現對人體不好。)美國的法律是,除非能證明對人體有害,才不能上市。歐洲的法律是,證明對人體無害,才能上市。因此,時至今日,美國的農產品已九成以上,全面基因改造。臺灣跟隨美國的腳步,也欣然接受基因改造的食物。其中,現在臺灣人所吃的黃豆類食品,如豆腐、豆漿等,以及所買的黃豆,除非特別加註聲明,否則都是基因改造的食物。另外,美國進口臺灣的玉米,蕃茄醬,義大利麵醬等等,以及臺灣一些標榜「生化」或「科技」的食品或飲料,都是基因改造食品。

 

WTO以後,美國基因改造的食物,包括水果與蔬菜,會全面輸入。基因改造,因為好種好收,現在也推廣至很多的臺灣農作品。到時候,如果想吃非基因改造的傳統食物,就要認真的去尋找了。

 

臺灣人大吃非食用色素

 

直至今天,不可以食用的色素,還是廣泛的被添加在食物中。如「紅花米」是不可食用的色素,卻一直用在紅龜粿上。而鹽基性介黃,亦非食用色素,還是常被使用在製造俗稱「它獷」的黃蘿蔔上。所以想活得健康,應該學習如何保護自已的安全。以下是可食用的色素的「完全手冊」。雖然可以食用,還是添加物,最好是不要去食用,更不要提那些,不可食用的有害色素了。

 

可食用藍色色素:一號、二號(或四號,目前有爭議)

 

可食用綠色色素:三號

 

可食用黃色色素:四號、五號

 

食用紅色色素:六號、七號、卌號。

 

其他,只要沒有提到的,雖有廣為使用,如紅色二號、紅色一〇三號等,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為吉。

 

第五條守則:食物周圍,不用毒物。
 
小心使用清潔用品,與食物的保鮮膜、吸管等。

 

清潔用品

 

你用什麼來洗澡?用什麼來洗碗?這些有毒的化學,怎麼由無毒的大自然提鍊出來呢?海水蒸發成為鹽=氯化鈉再用化學法,分離提鍊氯化物,與鈉化物。(毒)氯化物與鈉化物,都對人體不好,因為都有毒,無法排除。但是商人可以在兩邊的用品,大賺其錢。

 

臺灣人愛用的氯化產品類

清潔劑
消毒劑
除草劑
農藥
DDT
臺灣人愛用的鈉化的產品類
鈇胺酸鈉=味精
硝酸鈉=香腸、火腿、素香腸
己二烯酸鈉=豆乾、防腐
檸檬酸鈉=各種飲料
甲基纖酸鈉=飲料內(如芭樂汁)的濃稠物
三偏磷酸鈉=食物有Q度(硼砂的新替代物)
便當飯、粉圓、丸子類等
亞硫酸氫鈉=金針(的黃色)
其中,清潔劑愈來愈乾淨,也愈來愈毒。

 

一、早期使用 CL2 氯氣(毒)
二、其次用 HCLO4 次氯酸=以前的洗潔劑,漂白水等(很毒)
三、後來使用 H2CLO7 過氯酸(非常的毒)
四、現在則是大概都是二氧化氯 CLO2(超級猛毒大概九成以上市面架上所售的清潔劑都是。)
清潔劑,殺菌力愈好,清潔度愈高,但是愈是高度致癌。

 

包裝用品你用什麼來裝放你的食物呢?

 

名稱 用途 毒性

 

PE,聚乙烯,塑膠袋,毒性較低。
PP,聚丙烯,塑膠袋。
PS,聚苯乙烯,保利龍。
PVC,聚氯乙烯,保潔膜,絕不可加熱、毒性很高。
PVDC,聚偏氯乙烯,保潔膜,不可與油脂混合。

 

化學名中,中文筆劃愈多愈毒,英文字母愈後面愈毒。

 

要使用 PP 與 PE 產品原因:

 

PP 與 PE 是碳氫化合物,成分是臘,不會被人體吸收,就算是吃下去,也會被排出來。(所以蘋果:打臘的比農藥防腐的好)

 

PE 袋(密度小,全透明,磨擦聲小),可耐熱至攝氏一〇五度都無毒

 

PP 袋(密度大,半透明,磨擦聲大),可耐熱至攝氏一三五度都無毒

 

而一般市售的紅白條的塑膠袋,是回收而且摻有紅色色素,此色素會危害人體,不可碰觸食物。

 

小心用 PS 產品 PS(聚苯乙烯)

 

產品使用不當,會產生劇毒,影響中樞神經。PS 產品(全部含苯)包括:保利龍碗盤 PSP,各種非 PEPP 的塑膠杯碗盤 HIPS、透明塑膠杯 HIPS,透明盒(硬的,彈指會有梆梆聲,可裝水果、生煎包子那種)OPS,便當盒蓋(底下是深咖啡色或紅色那種)、養樂多瓶。

 

PS 產品是含苯器皿,會被三種的食物溶解、分解,產生劇毒、或致癌,危害人體。

 

所以,以下三種的食物,一定不能與 PS 產品接觸。

 

一、酸性(水果如柳丁、鳳梨、葡萄、楊桃,百香果等等含豐富維他命C)

芳香味道(草莓的香,精油的香,有香味的食物) 

三、脂類(油膩的食物,肉類、油炸、油炒物)


含苯的器物(包裝材料),與含氯化合物(加工食物或包裝材料),兩者加熱至攝氏兩百度後,則產生戴奧辛,所謂的世紀之毒。含苯器皿,也應避免使用,會致癌。

 

PVC 保潔膜(聚氯乙烯),不應使用在食品上。

 

保潔膜一定要買 PE 的,用在廚房食物上,才安全。市面上有很多保潔膜是 PVC(聚氯乙烯)與 PVDC(聚偏氯乙烯)的,PVC 不可加熱,PVDC 不可以包裝油脂食物加熱,會釋出毒性。買保潔膜一定要看包裝上的材質說明。

 

吸管則應使用透明的(PE),最好不要使用有色彩(包括白色)的吸管,此含有色素,如同紅白塑膠袋一樣,不應用來放食品。

 

注意:買來的油,切不可隨意裝瓶。如果沙拉油,裝在 PVC(透明瓶身,沒有皺折,底部有一平線如:Oslash;或 Θ)的瓶子內賣,亦不可買(市面有)。油要裝在玻璃瓶最好,其次是金屬瓶、或是 PET 保特瓶中或是 PPPE 瓶(瓶底有皺折,底部如 #9737;即可,可以回收)。

 

使用紙巾:(正確使用,不毒害我們的環境)

 

衛生紙(Toilet Paper):溶於水,可被水分解,可放入馬桶中沖走。

 

抽取式衛生紙(Tissue):不溶於水,不被水分解,不可入馬桶中。

 

餐巾紙(Napkin):不溶於水,不可入馬桶中。

 

粗的擦手紙(Paper Towel):不溶於水,不可入馬桶中。

 

而衛生紙不能用來擦臉或擦食物,會分解出微細毛屑。

 

第六條守則:不買所謂的有機蔬菜。
 
臺灣沒有真正的有機蔬菜。有的只是一些生意人,想多賺一點錢。因為有機蔬菜比其他一般的菜貴80%。你如果以為買的是有機蔬菜,則處理上會太粗心,又會吃到過量的農藥化肥,化學激素,又只好死得早了。

 

什麼是有機蔬菜?有機,就是有氮C氫H氧O的有機化合物。有機蔬菜,簡單的說,也就是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照燈光,沒有加生長激素(荷爾蒙),要有休耕期,三公里內沒有污染(臺灣沒有可能),一定以網式栽培的菜。有機蔬菜較甜脆,不容易變色(褐變)。而且有機蔬菜一定是黃綠色。如果是綠色的,則是騙人的。水耕蔬菜不是有機蔬菜:所有的水耕的蔬菜,都在水中加了化肥,並且只供給有限的養分,絕對不是有機蔬菜。但現在臺灣,都當做有機蔬菜來賣。

 

芽菜不是有機蔬菜:小麥草,豆芽菜,苜蓿草,綠豆芽,黃豆芽都很差勁。因為本來應該要八天才長大的芽菜類,現在一天就長大了。因為放了瑩光增白劑。這種有毒的類生長激素,會催化芽菜生長,而且芽又大又肥又不會壞,會致癌。這種芽菜,都不是有機蔬菜,但現在都當做有機蔬菜來賣。所以有機蔬菜,還是少買。多花錢,健康卻不見得有保障。

 

第七條守則:瞭解如何煮素食,吃素食。
 
吃素比吃肉健康,但前提是,你瞭解如何吃正確的素食。否則你不但不能健康,不能益壽延年,大概還比吃肉的人,容易早死。首先要知道:所有的各種豆子類,都有抗營養因子存在,經過煮熟後,才會消失。所以一切豆類都必須煮熟才能食用。廚師做菜,豆類(包括青豆、黃豆芽等等)一定要先汆燙,再煮熟。豆子不可是脆脆的口惑。(要全熟軟化)例如:黃豆有很高的抗胰蛋白質酵素,豆漿要至少要連續煮沸四次,就是煮一次加一次水,再煮,如此四次才能食用。亂煮豆漿會生病、拉肚子的。

 

吃素的時候注意:

 

一、少吃加工食品,常吃天然的青菜,水果,豆類,米食。

二、素食中,蛋白質的攝取,一定要配對進行。因為所有的天然素食,都是不完全蛋白質。要是經過配對,會轉換成比肉類更優良的完全蛋白質,幫助身體活得健康長壽。


例如:{豆類+穀類},{豆類+穀類+麵食類},{奶類+麵食類}。

 

這配對的{ }內的東西,一定要在同一餐中,一起吃下去。

 

為什麼呢?例如:黃豆有很高營養,但缺乏甲硫胺基酸。互補為芝麻。吃純素的人,一大杯五百西西的豆漿,只須要配合七顆芝麻即足夠了。那只是一小口燒餅上的芝麻而已。多吃的會增加身體負擔。

 

(注意:有吃蛋吃肉的人,不要用互補式的吃法。由蛋肉類取得的蛋白質,通常已超過你每日所需量。過量營養,是造成一切現代病的病因。)在人類的文明裏,凡是這樣正確吃主食的民族,都能存活下來。因為古時新鮮肉類,難以取得、保存,所以素食蛋白質,必須佔人類飲食的大部分。

 

民族正確飲食的例子:

 

吃豆腐配飯{豆類+穀類}的漢民族。

 

吃味噌湯配飯{豆類+穀類},豆皮壽司{豆類+穀類}的日本人。

 

吃麻醬麵{豆穀類+麵食類},豆漿燒餅油條{豆類+穀類+麵食類}的中國北方人。

 

吃咖哩豆子飯{豆類+穀類}的印度人、豆子飯{豆類+穀類}非洲人。

 

吃比薩{奶類+麵食類}、義大麵{奶類+麵食類}的義大利人。

 

吃牛奶餅乾{奶類+麵食類},吃奶油麵包{奶類+麵食類},起司三明治{奶類+麵食類}的西方人等等。另外,玉米與青豆是絕配,可以互補。玉米缺乏離胺酸(以玉米為主食,會產生癩皮病),青豆含離胺酸。所以在中西文化中,常常見到玉米、青豆、胡蘿蔔在一起所煮的炒飯,或肉邊配菜。因為它的高營養價值,這也是最常見的冷凍蔬菜。

 

吃東西是一門學問。

 

吃素更應該學習看書,瞭解如何吃素,才是正確的,而不是一味的吃醬瓜(加工食品)、麵筋(加工的百分之百蛋白質)。或是注重口味,常常吃外面餐館(大部分是加工食品)。

 

或是以為吃素的人須要多一點營養,可以大吃補品(如營養食品,或高度加工的奶類、起司等,或吃過量的豆類種子類,沈積過多蛋白質),造成身體負荷過重,排毒不易,提早駕鶴西歸。

 

第八條守則:要運動
 
最好的運動是散步。歐美研究指出,每天散步一個小時,可以減低九成直腸癌的機率發生。運動可以幫助身體代謝,不便秘。如果不想得癌症,就要動。世界上,沒有心臟癌。因為心臟時時都在動。若器官一直在用,則不會生病。鯊魚終其一生,沒有靜止的一刻。它也是地球上,不會得癌的罕見動物。建議更年期以後的婦女,運動下腹部,(例如搖搖呼拉圈)。較不容易得子宮癌。另外,婦女月經來的,如果產生經痛,還是要稍動一動,讓經血流出。不可完全靜止。經血不動,會產生倒流,久而久之,會病變成瘤。

 

第九條守則:不便秘,不忍尿
 
便秘、忍尿,就是使毒素累積,無法排除。如果正常的吃喝,而不能每天正常的大小便的人,不用再說,一定能比別人更早落葉歸根的。

 

結論
 
總之,今日的世界,要善能養生的人,必須克制食慾。首先,不要迷信好味道。要瞭解,正常的食物味道不錯,但是味道的範疇,不可能差別太大的。在家裏你用真材實料用心去煮,沒有那麼好吃的話,在外面不應該會變得太好吃。在以前的時代,沒有那麼好吃的東西,到今天,更不應該變好吃了。再來,要知道什麼是原味。你要煮菜,應該立願做頂級的廚師,挑戰自己,煮出好原味來,絕不在生食肉品內,或在烹調中,添加化學物品,來增進不真實的鮮味與色澤。然後,請幫助自已與大眾,活得健康長壽。今日健康長壽之道,有很大部分,是靠一個人對環境與食品的認識。對這方面的無知與天真,可以奪去你的健康與生命。做一個有良心的廚師,肩負大眾健康的巨責,尤其要常常吸收這方面的知識。
作者:蕭堯博士

 

現任: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國長青網節目製作主持人,社區大學養生學教授

 

學歷:美國德州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博士,休斯頓醫學中心預防醫學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主題︰防癌推廣與健康飲食

 

卅五歲於美國修博士時,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接受化療未開刀、自創排毒餐、改變生活與­飲食習慣,至今抗癌廿年。

 

蕭堯健康大學部落格

 

 

週一至週六上午十一至十二點半電腦網路收聽

 

警廣全國長青網蕭堯來開講節目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 Yahoo Blog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 Xuite 相簿:

 

  

easyfang2007雅虎部落格:

 

當心豆腐這樣吃最傷腎臟
豆腐是很多人都愛吃的家常菜,其豐富的營養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但你知道嗎,豆腐也是一大傷腎食物,中醫警告,豆腐也傷腎,吃豆腐有危害!
豆腐是許多人推崇的健康食品。它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豆腐及豆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更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
豆腐吃多了有害嗎?
美味不可多貪,好東西也要適可而止。長期大量吃豆腐可能產生如下問題:
第一,促使動脈硬化。
豆製品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它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沈積於動脈壁上,導致動脈硬化形成。
第二,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吃豆腐易導致痛風發作。
第三,導致碘缺乏。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的皂角甙,會加速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第四,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第五,增加腎臟負擔。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
豆腐是公認的營養食品。它不但天然健康,還簡單易做,是我們常吃的家常菜。豆腐做菜,口味可濃可淡,和所有食材幾乎都「百搭」。但如果想要更好地吸收豆腐的營養,在餐桌上就要給它找好「搭檔」。
第一,配點肉,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蛋白質也不會差。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消化吸收。
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互補作用,使得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讓其蛋白質更好地吸收。
第二,加蛋黃、血豆腐,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是補鈣的優秀菜餚。動物內臟,如肝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很高,所以將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非常理想。
另外,雞胗、豬肝等動物內臟也對增加豆腐的鈣吸收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加海帶、紫菜,能多補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苷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苷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排泄異常,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第四,放青菜、木耳,更防病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缺乏,單獨吃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蔬菜中的草酸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哪種豆腐最營養?
不同豆腐,營養有別。傳統的中國豆腐是將黃豆浸泡於清水,泡漲變軟後磨成豆漿,然後用鹽滷或石膏「點鹵」,使豆漿中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凝聚而成。市場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假豆腐」等幾大類。
北豆腐。
又稱老豆腐,一般以鹽滷(氯化鎂)點制,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餡等。儘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其鎂、鈣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幫助降低血壓和血管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南豆腐。
又稱嫩豆腐、軟豆腐,一般以石膏(硫酸鈣)點制,其特點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鮮,蛋白質含量在五趴以上。烹調宜拌、炒、燴、氽、燒及作羹等。
內酯豆腐。
拋棄了老一代的滷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膠之類物質保水。雖然質地細膩,口感水嫩,但沒有傳統的豆腐有營養。這是因為,一來大豆含量少了,吃起來沒有豆腐味;二來豆腐的鈣和鎂主要來自石膏和滷水,而葡萄糖酸內酯凝固劑既不含鈣也不含鎂,營養價值因而下降。
「假豆腐」。
現在市場上還有許多「花樣豆腐」:日本豆腐、杏仁豆腐、奶豆腐、雞蛋豆腐等。雖然同叫「豆腐」,模樣都是水潤白嫩,吃起來口感爽滑,但卻和豆腐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這些「豆腐食品」的原料中壓根沒有大豆。以日本豆腐為例,其實,就是用雞蛋製成膠體溶液後凝固製成的「雞蛋豆腐」。 
本文來自:養生健康網 民國一〇四年五月十五日

【一步一腳印】不濾渣豆漿創業路


豆漿業者黃雅鈴:「你要傳統口味。」在店門口直接研磨、包裝,黃雅鈴製作豆漿的方法,很不一樣,一般豆漿是把生黃豆磨成泥,把渣濾掉再煮沸,她卻完全相反,用煮熟煮透的全黃豆,直接打成豆漿。

黃雅鈴:「豆漿有比較傳統的作法,我做的是比較新式的作法,就是連渣一起吃進去,你看黃豆除了大豆異黃酮、植物性蛋白還有卵磷脂以外,它又有那麼多的纖維,可以幫助你腸道健康,你可以吃到完整的食物,所有的纖維啊、營養素啊。」

顧客:「那多少錢?」店員:「100。」

死忠顧客就是衝著「不濾渣」豆漿來的。記者:「一定要專程過來買,為什麼?」顧客:「因為這比較濃啊,對啊,這味道就跟人家不一樣,豆子的香味啊,一般豆漿比較沒那個味道。」

黃雅鈴:「濾渣的豆漿是咕嚕咕嚕就可以喝的,那你這個喝的話,會有點綿綿的、稠稠的,有些人說會像喝粥一樣,現在打的是原味。」

「不濾渣」第一個挑戰是口感,不能吃到黃豆顆粒。黃雅鈴:「其實熱的打出來的效果,會非常的綿密。」

還冒著煙,剛煮好的黃豆必須趁熱丟進果汁機。黃雅鈴:「你一開始用熱水打,它的顆粒會比較不會那麼的扎口,可是你假如用冷水打,它的顆粒會非常扎口。」

經過好幾次實驗,才找到適合的溫度。黃雅鈴:「第一段用熱水,第二段我會用冷水。」

黃雅鈴原本是銀行投顧保險員,經歷經融風暴,業績跌到谷底,才想到跳出來,把自己喜歡煮豆漿的興趣發展成事業。黃雅鈴:「一開始做豆漿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會『喲…』,然後一些男生會『喔~那麼濃,這什麼加了什麼粉?』這樣子。」

先生鍾維祥:「一個阿伯打來,用台語說,不知道我們家豆漿這麼濃,所以阿伯喝下去噎到,但是沒有事,他只是說,哇,怎麼可以這麼濃!」

「全豆豆漿」,因為沒有過濾,濃到讓人起疑。黃雅鈴:「你說濃,這件事情就是在恭維我,我沒有偷工減料,我就是濃啊,我就是自己轉換一個很阿Q的想法,對啊,我就是濃啊,有什麼好去介意的。」

她的豆漿也濃出口碑,吸引不少日本、美國顧客前來購買;豆漿原料選用非基因改造黃豆,而看似越簡單的產品,處理程序其實越複雜。黃雅鈴:「有點綠綠的、有點黑黑的,都不行,假如沒有挑掉的話,豆漿喝起來有一種臭哺味,不好、不好喝。」

黃雅鈴連水質也很講究。黃雅鈴:「我們就用逆滲透的水來泡它,然後這是最安全的,比較無菌的,因為自來水它會有氯,然後讓你的豆漿喝起來,可能有時候會有一些消毒水的味道。」

很多人可能分辨不出來的差別,她卻非常堅持。黃雅鈴:「煮好之後,這個水還是得要瀝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黃豆是一種普林很高的東西,它在煮的過程中,它所有的普林會釋放在那個湯汁裡面,所以那個湯汁建議最好不要喝。」

為了做豆漿生意,之前特別找老師傅拜師學藝。黃雅鈴:「這個是一種白白的東西,它是豆皂,摸起來滑滑的,其實它是一種鹼性東西,我真的有到市場去看,老師傅在那邊說,你看這個就是你要把它剔乾淨,你沒有剔乾淨,人家就是會胃痛、胃不舒服,你做的就不是健康的良心的豆漿。」

黃雅鈴一開始在台中大坑山步道擺攤子賣豆漿,好不容易做出口碑,卻因為地點關閉被迫搬家,得找新店面重新開始。黃雅鈴:「最慘的時候,一天兩個人上班,只賣了700多元。」

換了一個全新的地點,幾乎是再度從零開始。黃雅鈴:「會很徬徨,對,那我會想說我該怎麼辦,那這裡的客人我要該怎麼辦,而且我要怎麼再繼續經營下去,每次我回去,我父母親就會擔心,他們說,妳這樣打得過去嗎?妳能夠打平嗎?我就說可以啊,怎麼會不行,有時候聽到還是會覺得很心酸啊,就是他們都已經這麼老了,還要讓他們擔心。」

黃雅鈴相信好的東西一定有市場,每天拚命請人試喝,也開始轉型,兼做外送、宅配生意。黃雅鈴:「因為我把豆漿也當成羊奶這樣的模式經營,我希望就是每個人就是可以,一個禮拜至少要喝個幾天的豆漿。」

黃雅鈴:「我就會固定說,我禮拜二的路線是哪一條路線,然後你要幾罐,你都不用說你一定要訂很多很多,就算只有兩罐,反正我順路我就幫你送,所以我常常禮拜二,就會扛著很多很多豆漿,然後就去繞一大圈,可能兩個小時後才回到家這樣子。」

為了省錢,倉庫裡的紙箱全部都是去賣場免費要回來的,再自己調整大小。黃雅鈴:「看那個容積, 所以它不能太大,越大它越貴,不符合成本,我發現做宅配很難賺錢,所有的錢都被宅配業者賺走了,我們寄一罐豆漿的成本是13元,一罐豆漿喔,那我一罐豆漿50元,我寄過去13元,我只剩下37元,我還要人力、我還要管銷、我還要店租、我還要水電。」

為了推廣不濾渣豆漿,她選擇繼續做。黃雅鈴:「可能這個夢不知道會不會達成,可是它畢竟是個夢。」

她想把豆漿做成國際化的健康飲品,把當季本土水果加進豆漿裡。黃雅鈴:「下一批土鳳梨要什麼時候啊?」業者:「差不多再一個禮拜,等一下到果園去看。」黃雅鈴:「好。」

夫妻倆為了找土鳳梨,跑遍中南部。黃雅鈴:「那個嘉義啊、關廟啊,都去走這樣,然後就一直吃鳳梨,因為我就沿路啊,只要有鳳梨田或鳳梨攤販,我就會停車下來,然後問他們。」

找了3個月,才找到這一家。黃雅鈴:「比較無毒的、有機的,然後他沒有放賀爾蒙,這點是很吸引我們的。」

黃雅鈴:「這些都還沒長出來,這要多久?」鳳梨農:「明年。」黃雅鈴:「明年喔。」

黃雅鈴:「這個是沒有打生長激素的鳳梨,而且是土鳳梨,所以它不會長到很大,然後你看它的心這麼細啊,其實它就是因為它沒有打任何賀爾蒙,所以它生長得很慢。」

拿回來的新鮮鳳梨,還得用水沖乾淨。黃雅鈴:「你以為外皮,反正你就是要削掉,你就不洗,可是其實你在切的過程,還是會交叉汙染啊。」

一開始把新鮮鳳梨直接加進豆漿打,很失敗。黃雅鈴:「新鮮鳳梨,然後它就馬上凝固成優格,我們就只好想說用果醬試試看。」

終於做出理想中的土鳳梨豆漿。黃雅鈴:「我們現在看到鳳梨碰都不想碰的那種感覺,因為我們有連續大概有2、3個禮拜,一直吃鳳梨,然後一直喝鳳梨豆漿。」

擔心買的果醬有農藥殘留,所以自己製作,連焦糖豆漿使用的原料也自己DIY。黃雅鈴:「我們的味覺啊,其實都已經被外面的人工香精給蒙蔽了,還是自己做比較好,自己做的話,你連這個奶油有沒有反式脂肪酸,你都可以控管啊,然後有的鮮奶油的來源是什麼,糖的來源是什麼,你都可以自己清楚的知道。」

大部分的時間,黃雅鈴總是躲在廚房裡專心研發。黃雅鈴:「假如說你沒有炒夠溫度的話,有些客人就會直接跟你反映說,最近的杏仁不夠香。」

杏仁豆漿也是炒出來的。黃雅鈴:「傳遞好吃的東西給人家,讓人家覺得吃得健康,覺得很滿足,我覺得我也很開心啊,我覺得研究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啊,然後你挑戰成功一種食物,你也會覺得很開心啊。」

研發難不倒她,比較困難的是成本。黃雅鈴:「基因黃豆和非基因黃豆,它的價格就已經有落差了,至少差50%,然後我又用到加拿大進口的非基因黃豆,加拿大又跟美國的落差,又差了20%,我們東西算是比較走中低價位的,那我用的成本又很高,當然回本會比較慢,可是總不能讓它很貴很貴,然後貴到大家可能就是買這種日常飲品是有負擔的。」

儘管成本高,她的豆漿還是不肯加防腐劑。黃雅鈴:「你假如說你打好豆漿,你沒有馬上急速降溫,你是溫溫的,一直放在在室溫下超過一個小時,那個可能當天晚上,或者隔天一大早就會壞掉。」

為了理想,夫妻倆花掉200多萬積蓄。黃雅鈴:「我們想把豆漿變得很厲害,對,然後這是我們共同創造的,很簡單。」先生鍾維祥:「不服輸啦,她就是覺得人家不看好的時候,她可能越希望能夠有一些不一樣的作為跟做法,證明說這樣做是對的,我覺得說一定會過去的,我不會想說我怎樣怎樣會怎樣,我覺得一定會過去的,對,再加油一下。」

撐到現在,她的豆漿已經成為網購知名飲品,所謂「很厲害」,是每一個小環節累積起來,不能妥協的堅持。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21006
(轉貼)三年輕女稽查員 揪出「工業用」大黑幕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1顆藥 95%是賦形劑

2015-04-26 14:04:11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你吃一顆藥,多數成分是賦形劑。不少人對賦形劑很陌生,學者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抗凝血劑為例,0.22公克的藥丸裡,主成分僅有0.005公克,其他95%是賦形劑。

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教授沈麗娟表示,賦形劑的功能包括稀釋劑、黏合劑、潤滑劑、色素、矯味劑等,可以讓兒童藥水喝起來甜甜的,且有紅、紫等水果顏色,或是把藥品做成錠劑的形狀、控制藥錠的穩定度,不會一入口就崩解,影響在腸胃裡釋放時間等。

沈麗娟說,以抗凝血劑(Warfarin)為例,僅有0.005公克是帶有藥物療效的主成分,其他的95%都是賦形劑,大部分的藥物都是如此。

因此,常有相同藥物主成分的A、B兩種藥物,藥丸外觀看起來差不多,但患者卻可能對其中一種過敏,原因可能就是出自於對賦形劑過敏。例如乳糖是常見的一種賦形劑成分,但如果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服藥之後就可能會拉肚子。

沈麗娟認為,不管是食品、藥品,都要從原料的源頭管理,否則驗成品不容易發現問題,食藥署除了要求廠商公告賦形劑的成分名、品名,更應該建立賦形劑的安全規格,以免類似胃藥添加工業級原料的事件再次發生。如果民眾服藥後出現紅疹等現象,一定要回診告知醫師。

藥品擬規範需載明賦形劑資訊 違者罰3~15萬

2015-04-26 14:04:10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日前多項知名胃藥,因賦形劑使用工業級原料而下架,食藥署最近預告草案,要求藥廠年底前需將藥品賦形劑的成分名或品名刊載於仿單,最快5月底實施。如果逾期沒有辦理,就以違反藥事法,可處3到15萬元罰鍰。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祁若鳳表示,對於藥品賦形劑的管理,食藥署分三階段進行,包括眼藥水、疫苗、點滴等注射劑,以及去年新申請藥證的藥物,均需揭露賦形劑的資訊。

最近預告草案,則是要求領有藥品許可證的其他藥品,原料藥除外,都應於今年底前,將賦形劑成分名或品名,刊載於仿單,預計有一萬項藥品要補資料。不過,仿單變更前製造的藥品無須回收,可在市面流通至效期結束。這項規定在預告程序完成後,預計最快5月底實施。

對此,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廠商如逾期沒有辦理,只罰3到15萬元,比食品的罰則還要輕,目前違反食品添加物的規格等公告規定,可罰3至300萬元。藥品的賦形劑,類似於食品的添加物,應該修正藥事法,比照食品的規格。

朱顯光認為,政府鼓勵使用學名藥,但光是一查胃藥的賦形劑,牽連多家都有問題,食藥署不應該以「打地鼠」的概念處理,胃藥出問題只查胃藥,而是全面清查賦形劑的成分,並建立各種合格賦形劑的資料庫,以及賦形劑需符合哪些檢驗標準、醫療院所也必須通報賦形劑引起的不良反應。

三年輕女稽查員 揪出「工業用」大黑幕

2015-04-02 03:07:17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何炯榮/彰化縣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稽查員陳怡如、曾馨儀(左)、賴佳妤(右)。 記者林敬家/攝影

分享
不肖業者利用工業用碳酸鎂製造黑心食品、藥品,揪出黑幕的是彰化衛生局三名娘子軍稽查員,她們眼明、心細,例行稽查時發現有原料外觀寫「工業用」起疑揭發此事。

三名稽查員陳怡如、曾馨儀、賴佳妤;卅歲的陳怡如學的是生物科技,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入行兩年多,大統油案爆發時還是個新人,這次獨當一面,帶著另兩名「菜鳥」廿七歲的曾馨儀、廿八歲的賴佳妤出征。

去年十一月間衛生局執行「淨安專案」,全面稽查縣內食品工廠,陳怡如三人到彰化市進興行製粉廠時,走進倉庫看到角落有不明大型牛皮紙袋,蹲下來仔細查看,這一蹲揪出業者長期違法使用工業用碳酸鎂的食安地雷。

彰化縣衛生局稽查員陳怡如(圖)、曾馨儀、賴佳妤。 記者林敬家/翻攝

分享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上午,我們先到進興行稽查,起初我在廠房發現四個未標示的橘色桶裝物,裝著多種原料,我們產生懷疑,互看一下後很有默契地走進倉庫。」曾馨儀說,在倉庫角落又看到多包十公斤裝的碳酸鎂粉,隨手翻開牛皮紙袋,看到包裝下方印著「工業用」英文字樣,心頭一驚。三人私下交換意見後,先找現場的作業員詢問工作流程,並抄下製作配方,趁機掌握到業者將這些工業碳酸鎂,以不同的比例添加、製成產品,再批發給盤商銷售。

「閒聊才能讓業者卸下心房。」賴佳妤說,她原本在學校當助理,到衛生局擔任稽查員才一年,能參與這次稽查行動,並盡一分心力,非常高興。「你們幾點開始工作?」「賺不賺錢?」賴佳妤說,她們邊問問題邊觀察,由陳怡如不斷將現場照片和蒐集的資訊,用手機LINE傳回給衛生局內勤同仁,幫忙分析成分和尋找法源,裡外合作後讓業者認罪。

爽保樂安、樂胃如 恐也用黑心碳酸鎂

2015-04-02 14:46:28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衛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也疑似用到黑心碳酸鎂。 記者黃士航/攝影

分享

黑心碳酸鎂流入藥品,PIC/S藥廠恐也淪陷。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吳秀英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檢調發現工業鎂、工業鈣流入藥品後,立即稽查國內103家PIC/S藥廠,結果發現,強生製藥及衛達疑似使用了誼興上游的允成化工所販賣的碳酸鎂,產品分別為「爽保樂安胃腸藥」及「樂胃如」,已要求立即下架。

強生95年就向允成化工購買碳酸鎂,目前仍有10批「爽保樂安胃腸藥」在有效期限內。衛達97年向允成化工購買碳酸鎂,目前剩33批「樂胃如」在有效期限內。

吳秀英說,除了知名胃腸藥「鄭杏泰胃達樂散」、凌宇化咳散等之外,經主動詢問藥廠,結果發現新北市強生的「爽保樂安胃腸藥」、台中的衛達「樂胃如」等,疑似使用允成化工的碳酸鎂用來當賦形劑。

外界質疑工業鎂經過純化,能否用於藥品賦形劑等的製造,吳秀英說,只要是用到工業級原料均不允許,可依藥事法處6至3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還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於是否撤銷PIC/S資格,會等調查確認,並視情節狀況考量。

吳秀英說,因檢調發現有工業鎂流入藥品,食藥署緊急調查是否有其他藥廠也使用,這幾天先詢問103家PIC/S廠的原料來源,發現兩家有問題,後續將先赴強生及衛達製藥現場稽查,清查其從何時該使購買,所製成的批號及數量等;為了怕業者隱匿,近日內將赴其他藥廠稽查,包括帳冊,原料證明、製程等,若隱匿不報,可依藥事法處罰。

此外,昨天台中市衛生局與檢調追查,發現誼興貿易將工業用碳酸鈣銷售給人生製藥公司後,此公司受委託製造鄭杏泰胃達樂與凌宇化咳散,目前統計鄭杏泰胃達樂約358公斤、3403盒;凌宇化咳散87公斤、4863盒,均要求下架。

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PIC/S是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Co-operation Scheme的簡稱,該組織由各國藥品GMP官方稽查機構組成,成立宗旨為促進法規制度與稽查標準一致化,並提供國際合作平台。台灣從102年1月1日起成為該組織第43個會員,目前會員包括歐盟多國、瑞士、澳洲、加拿大、阿根廷、南非、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國家。

衛達相關品項 已先下架

2015-04-02 14:46:29  聯合晚報 記者趙蓉萱/台中報導

工業用碳酸鎂延燒到藥品,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吳秀英上午在立法院證實,強生和衛達大廠也疑似用到允成供應的工業碳酸鎂,製成膠囊跟樂胃乳。

位於台中工業區的衛達化學製藥公司是GMP大廠,目前包括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台中市衛生局等單位已到場稽查,並確認品項,先要求下架。台中市衛生局上午抵達台中工業區的衛達化學製藥公司,稽查人員指出,正逐一確認品項。另外,也疑似用到允成供應的工業碳酸鎂,新北市衛生局將確認品項。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國內工業鎂流入食品,食藥署今天表示,目前違規品項由彰化縣衛生局原先提供的39項增加為43項,多增加四品項為澄清粉行的黑胡椒鹽系列;各縣市衛生局正持續進行下架追蹤,違規產品影響共16個縣市,業者種類包含餐飲、香辛料商行及傳統零售業者等。

工業用碳酸鎂 長期使用傷肝腎、致癌

2015-04-02 14:46:30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藥廠疑似在藥品中摻雜工業用碳酸鎂、碳酸鈣當作藥品賦形劑,毒物科醫師表示,工業用的碳酸鎂、碳酸鈣最大問題在於成分不夠純,容易有鉛、鎘、砷等金屬汙染,長期使用接觸,不僅傷肝腎,也有神經毒、慢性貧血和致癌危機。

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這種化學物質都會分等級,藥品級、食品級和工業級,工業級等級最低,比較擔心的是工業級未純化的碳酸鎂、碳酸鈣常摻雜重金屬鉛、鎘、砷。若有鉛汙染,半衰期在血液中可維持1個月,但在骨頭卻可存在25年,且有腎臟毒和神經毒,一旦鉛中毒會跟患者一輩子。

顏宗海說,若裡面驗出砷,無機砷會傷肝腎,導致神經病變,甚至會肝功能退化、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肺癌,早年台灣井水裡面含有重金屬砷,民眾喝了含砷的水後,就發生烏腳病,因此政府單位應該要查清楚,工業用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到底是甚麼等級,裡面有甚麼成分。

顏宗海表示,就算碳酸鎂是藥品級的,使用過量也會腹瀉,不少瀉藥或者號稱減重的產品,裡面就有這成分。最糟糕的是,依照現行法令,藥品不用標示賦形劑,病人若吃了降血壓藥物,賦形劑至少有十多種,因為完全不用標示,連醫師也看不懂內容。

顏宗海說,病人就是不舒服才來醫院就醫、看醫生,沒想到患者吃的藥物也可能有問題,主管機關衛福部和檢調應釐清這些賦形劑使用的等級,以及哪些醫院、診所受到影響,醫師患者才能安心。

嘉義攜手台塑 建「永在食安大樓」

2015-04-02 14:46:32  聯合晚報 記者陳雲上、楊正海/台北報導

為了洽商籌建食安大樓等相關事宜,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左)去年曾親自前往嘉義縣拜訪縣長張花冠(右)。 嘉義縣政府/提供

分享

國內首座由地方政府籌建的食安大樓,確定將落腳在嘉義縣!嘉義縣政府與台塑公司今天簽訂食安大樓合作協議書,雙方將宣告攜手共創台灣食安新時代。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食安是當前台灣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也是社會大眾最在意的事項;嘉義縣身為農業大縣,除穩定供應優質的農產品給台灣各地的消費者外,更需為大眾做好食品安全的把關機制。

事實上,張花冠於102年12月就職四周年記者會時,就宣將布籌建食安大樓,不過,由於食安大樓籌建需要龐大經費,張花冠說,此事幸獲得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認同,不但肯定興建食安大樓的理念,更慷慨同意捐資興建。幨嘉義縣政府為表達感佩及紀念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在先生,已規畫將該大樓將命名為「永在食安大樓」。

張花冠表示,「沒有產地良心,就沒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維護必須同時兼顧上游的生產端,以及下游的產品端。因此,嘉義縣將引進J-GAP(日本良好農業規範),作為上游端的農業生產作業的規範標準。嘉義縣要以高標準的認證規格與檢驗機制,建構嘉義縣品牌農業認證系統,也希望藉此提昇國內農業生產水準。

嘉義縣府表示,食安大樓也成為末端產品的檢驗機構,將成立一個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的法人執行營運管理,維護食安大樓之檢驗公正性,食安大樓將發揮確保上游的生產過程環節的品質,以及下游產品末端的稽查檢驗之功能。

食安大樓將於今年在嘉義縣治特區動土興建,為一棟地上五層、地下一層之建物,其中設有食品檢驗中心,品牌農業超市、特色餐廳、廚藝教室、文物圖書館,以及食農視聽教室等設施。

幕後觀察/食安募款之路 還很漫長

2015-04-02 14:46:33  聯合晚報 記者楊正海

國內首座食安大樓今天由嘉義縣長張花冠和台塑集團風光簽約合作,不過,在「風光」的背後,之前,阮囊羞澀的嘉義縣卻為了「錢從那裏來?」傷透腦筋。

時間回到102年12月,當時食安風暴還沒有發生,嘉義縣長張花冠於就職4周年典禮上宣布,將籌建食安大樓。一個月後,嘉義縣開始向中央申請補助,但在無法獲中央金援下,張花冠只好轉向企業募款。

幾經思考,張花冠想到了在嘉義縣有長庚醫院、永慶高中的台塑集團,並展開籌款計畫,張花冠至少三次親自向集團總裁王文淵親自簡報,在感受嘉義鄉親及全台民眾的需求後,台塑同意出資,並敲訂今年動工,明年底落成。

斥資2.5億元的食安大樓開始興建後,嘉義縣和張花冠的募款之路並沒有因此結束,因為嘉義縣估計,硬體建設外,第一年人力、精密儀器等設備費就要9000萬元,以後每年還要花3000萬元維持營運。未來的經費籌措重擔依然落在縣府肩上,對此,張花冠僅告訴幕僚說,「對的事就該去做,保障食安是嘉義縣對全台民眾應有的允諾。」

疑添加工業用碳酸鈣 鄭杏泰胃達樂下架

2015-04-02 03:07:18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凌宇化咳散也中鏢「鄭杏泰胃達樂散」與凌宇「化咳散」疑用工業用碳酸鈣,衛生單位要求全面下架,業者也宣布接受民眾退貨。 記者黃士航/攝影

分享

彰化地檢署追查工業鎂粉流向,發現國內藥品安全恐破功,正長生健胃散及木村胃散添加工業碳酸鎂;人生製藥廠生產的胃散「鄭杏泰胃達樂」,疑違法添加工業級碳酸鈣。人生製藥廠為國內通過cGMP(現行藥品優良製造)的藥廠,若藥品安全因此失守,醫師批衛福部嚴重失職。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彰化地檢署發現,台中誼興公司不僅將工業用碳酸鎂販售給三家食品業者,製成卅九款胡椒粉、食用紅色色素等,還銷售給兩家藥廠製成胃散。昨天更查出案外案,人生製藥廠從民國九十七年至一百年間向誼興購買工業用碳酸鈣,接受委託製成「鄭杏泰胃達樂」胃散及「凌宇化咳散」。

正長生違法添加工業用碳酸鎂至少已七年,正長生健胃散及木村胃散至少有一千三百零五公斤仍在市面流通;至於鄭杏泰胃達樂胃散及凌宇化咳散,目前已查扣兩千多盒胃達樂,相關流通數量仍待釐清,衛福部已要求問題產品立即下架。

食藥署風管組長李明鑫表示,生產木村胃散的木村藥廠,自民國九十九年起,每年都嚴重違規,彰化正長生化學製藥廠,檢驗造假,批次紀錄也錯誤百出。食藥署藥品組長劉麗玲表示,兩家藥廠未通過「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之藥品優良製造指引」,也就是PIC/S GMP審查,在今年以前已停業、停工。

食藥署強調每年針對藥廠做風險控管,去年完成PIC/S GMP審查,全台一百零三家合格,廿三家改善中。不過,人生製藥廠屬於PIC/ScGMP藥廠,卻被發現購買工業用碳酸鈣,顯示國內藥品管理破功。

林口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轟政府嚴重怠惰,當化工行的交易量如此龐大時,完全無所察覺,令人失望。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衛福部沒有確實管理工業原料與食品原料,從食品一路淪陷到藥品,嚴重失職。

食藥署中區區管中心代主任劉芳銘表示,使用工業用碳酸鎂的進興行製粉廠、進興製粉廠有限公司、澄清製粉行,製成的卅九款產品,今天午夜前必須下架,否則將依法開出六萬元以上、兩億元以下罰鍰。

誤用?工業用碳酸鎂 價差低5倍

2015-04-02 03:07:20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何烱榮、凌筠婷/彰化縣報導

正長生健胃散添加工業碳酸鎂,已被要求全面下架。 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分享

涉嫌在胃散中摻入工業用鎂粉的正長生製藥昨喊冤,聲稱是誤用,但彰化檢方存疑。檢方說,市售工業用與食品級碳酸鎂每公斤差價高達五倍,懷疑業者是為節省成本。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檢方並表示,目前正清查上游的誼興、邦泰、彰化三家製粉廠、兩家藥廠等公司的財產,會在最快的時間採取扣押強制處分。彰化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智勇表示「過去我們怎麼做,就會怎麼做。」

被查獲使用工業鎂粉的正長生製藥董座柯建安昨天表示,藥事法未規定製藥用鎂粉種類,沒注意使用的是何種鎂粉,直到檢方搜索,才發現用了工業鎂粉。

彰化檢方指出,工業用碳酸鎂每公斤約六十元,食品級碳酸鎂每公斤價格約一百八到三百元,差價至少三倍,最高達五倍,藥廠從進貨價格,就可知道採購的是何種鎂粉,「沒注意」的說法,難以服眾。

正長生製藥一百年至今向誼興購買碳酸鎂共一七○公斤,共製造「正長生健胃散」十一批共一萬五八九七罐,目前工廠剩餘碳酸鎂八二點零四公斤。罐裝胃散分為四十五、九十克及五百克裝。

昨天稽查人員發現庫存品有四十五克的廿三罐,還在效期內的其餘健胃散仍有一萬三九三三罐在市面流通,衛生局立即下架回收問題胃散,回收以一個月為限。正長生製藥為升級取得PIC/S認證,今年初已停業。

另家被查獲胃散中使用碳酸鎂的老牌GMP藥廠木村製藥公司,卻因PIC/S認證成本過高,去年十二月九日停業,衛生局三月卅一日再次稽查確認已無生產,但該廠一○三年製造的三批產品仍依法回收。

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碳酸鎂在醫藥上被用來當瀉劑,藥廠也用來防止藥粉潮濕的賦形劑,碳酸鎂本身不具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患上抑鬱症和心臟功能紊亂。

葉彥伯表示,碳酸鎂做為賦形劑多用於胃散,但必須使用符合藥典規格的原料,否則依劣藥開罰,輕者處六萬到卅萬元,嚴重者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鄭杏泰」 製藥委託代工惹麻煩

「鄭杏泰」三個字,在台灣成藥市場名氣響亮,尤其救肺散系列的市占率非常驚人,胃達樂系列也賣嚇嚇叫,負責人謝東波很自豪,鄭杏泰是全國第一家傳統中藥製劑GMP廠,沒想到因委託人生製藥公司代工而出了大麻煩。

鄭杏泰生技公司顧名思義,最早的負責人是鄭杏泰,一九四九年在彰化縣北斗鎮成立杏泰中醫診所,以祖傳秘方「八寶奇應散」打響名號,第二年推出救肺散,有丸、膏、錠及膠囊等劑型,也受到患者肯定,後來再研發胃達樂散系列。製藥界人士說,因鄭杏泰很重視品質與商譽,早在一九六一年就獲得經濟部評定為彰化縣第一家甲級藥廠,十三年後股東增資,易名為「劦記鄭杏泰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謝東波出任董事長至今,到一九八九年再度改名鄭杏泰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杏泰的救肺散系列,市占率非常驚人,公司獲利豐,到一九九○間到台中市工業區買下八百多坪現址,以GMP規格建廠和買進生產設備。業界人士說,後來因推出胃達樂散系列,產品近二十項,鄭杏泰的生產線無法應付,才委託同是GMP廠的人生製藥公司代工。

違法用工業原料 正長生、木村都是GMP藥廠

2015-04-02 03:07:23  聯合報 記者何炯榮、林敬家/彰化縣報導

彰化縣員林鎮木村製藥公司負責人柯永豐,與和美鎮正長生製藥公司董事長柯建安是堂兄弟,都繼承父業,胃散配方一樣,都被查出添加工業用碳酸鎂。 記者何炯榮/攝影

分享

涉嫌在胃散中違法使用工業用碳酸鎂的彰化正長生化學製藥和木村藥化公司,兩家都是老字號GMP藥廠,負責人分別為柯永豐、柯建安,兩人是堂兄弟,都是從「寄藥包」起家。

寄藥包行業約在一九三○年代傳入台灣,藥廠的配藥外務員定時到各家戶「宅配到府」,更換、補充用戶所需成藥。

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多數家庭都備有家庭急用藥袋,裝有應付輕微症狀的成藥,如胃散、止痛消炎片、肚痛下痢、萬金油、小兒散等。

伸港鄉柯氏家族在台灣製藥業很有名,日據時期第一代柯財、柯樹兄弟成立藥廠經營家庭配置藥品,從事「寄藥包」生意,打出名號。而後柯財的後人成立長安堂製藥、長安化學工業公司。

柯樹的孫子,即柯永豐、柯建安的父親四兄弟共同創立正長生化學製藥公司,一九七九年分家,柯木村另起門戶,在員林創立木村藥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而正長生化學製藥由其他三兄弟柯木榮、柯木菙、柯木田等繼續經營,目前的負責人柯建安則是柯木榮的兒子。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8683
(轉貼)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造成的?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老師剛說,她雖然題目說得對,但仍隔靴搔癢,不知真正原因!


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造成的?


錯!現在一般人覺得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造成的,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觀念。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少引起的,而胃酸過少的主因則是純水攝取量過少、脫水飲料攝取過多、會化成糖的食物攝取過量(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肉類攝取量不足、不停的吃藥中和或關閉胃酸造成的。


病菌多是蛋白質,如果胃酸不足,入口後就無法被有效分解,那一種病菌都有可能讓人生病。這種人放屁大便很臭、漲氣打嗝、常得腸胃炎、胃食道逆流(灼心),小孩子很容易得腸病毒。


賴宇凡的飲食革命


我是賴宇凡,本行曾是心理諮商師,發現自己的重度憂鬱症病人幾乎都是全素者時,轉身在美國接受了營養的訓練。


我不是美國的 Dietitian,我接受的訓練是自然醫學的哲理,我堅信身體有自癒能力,它需要的不是藥物,而是完整食物中全面複雜的營養。


一般營養師要大家少油少鹽,我卻相信天然高品質的動物性油脂(如豬油、鵝油、雞油)和天然的好鹽,其實是我們現代飲食極度缺乏的。在這個另類的飲食建議背後,我有一個完整的理論。我可以說清楚,我們對膽固醇的恐懼錯在那裡。除了心理諮商師、營養治療師外,我亦是世上出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獎學金富博萊特(Fulbright)得主。在我的背後,支持我飲食理論的研究,將在未來十年內,排山倒海的登陸台灣。


問題是,我們下一代的健康,不曉得還有沒有十年可以等。這就帶到了我最重要的職稱─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是個專心安份的母親,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站出來挑戰主流,可是我親眼見到美國孩子中四個就有一個要吃藥才能專心學習、十個人就有七個過重、也親眼見到吃藥最終只能依賴更多藥物的悲哀宿命,如果我們繼續走美國的老路,那我們的健康後果就會跟他們一模一樣。


很多人問我,我是不是來搗亂的,我的答案是:「不是,我是來革命的。」這場飲食革命要成功,我們的下一代才可能有希望,我在台灣的家人和朋友,也才有脫離藥物重獲自由的可能。


跟此飲食理論相關的議題:


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造成的?


錯! 現在一般人覺得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造成的,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觀念。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少引起的,而胃酸過少的主因則是純水攝取量過少、脫水飲料攝取過多、會化成糖的食物攝取過量(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肉類攝取量不足、不停的吃藥中和或關閉胃酸造成的。病菌多是蛋白質,如果胃酸不足,入口後就無法被有效分解,那一種病菌都有可能讓人生病。這種人放屁大便很臭、漲氣打嗝、常得腸胃炎、胃食道逆流(灼心),小孩子很容易得腸病毒。


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堵塞主因?


錯! 膽固醇雖是堵塞心血管的物質,但是,你該問的問題是,這個我們肝臟自己合成的重要修復物質(你皮膚上的疤就是膽固醇做的),幹什麼要去堵塞血管呢?原因是,因為我們老是吃會化成糖的食物(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血液不停的變酸,酸血不停的腐蝕血管壁,血管壁一直變薄,膽固醇只好一直修補。最後,膽固醇無法獨立修補了,就把鈣叫出來加強支撐,這就是心血管硬化的來源,也就是膽固醇被當成悪魔追補的主因。

因為我們吃的油都不對,所以劣質膽固醇使得血管好似海沙屋的牆壁一樣,脫落堵塞血管,造成中風。


所以,心腦血管疾病主因不是吃油引起的,而是吃不對的油和吃過多會變 成糖的食物引起。我們的油吃的不對,從人人都膽結石可以看的出來。像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橄欖油這樣怕光、怕氧、又怕熱的油,不是精煉萃取時就餿掉,就是做菜遇熱時餿掉,所以大家的抽油煙機上都有一層很難擦的黑膠(shellac),由於膽固醇是膽汁的原料,而膽固醇的原料是油,所以大家的膽汁就像那黑膠一樣,把膽給堵住了。膽汁是肝臟做的,膽一堵住,肝就堵住了,肝一堵住,體內五百場戲就沒得唱了。


台灣大腸癌是第一殺手因為我們青菜吃的不夠多?


錯! 吃不對的油把膽堵住,膽汁出不來,就無法刺激大腸蠕動,吃再多的青菜也大不出便來。吃對了,你一天應該大三次,現代人卻三天也不來一次。廢物全堵在大腸裡,怎麼可能不生病?再加上不管我們生什麼病,都愛濫用消炎藥、止痛藥和抗生素,台灣人把這幾種藥當糖吃,它一進腸道就把益生菌全部殺光光,但它卻殺不死真菌類,這些壞菌就壯大造成腸道發炎,結腸炎、腸潰瘍、腸躁症全都報道,發炎最終形成細胞病變,成了大腸癌。


高血壓是吃鹽引起的?


錯! 高血壓是脫水引起的。血液91.4%是水,我們一脫水,就等於缺血。一缺血,身體就要收縮血管以補足失去的血容量,那個就是高血壓。那為什麼要把高血壓怪罪到鹽的身上呢?因為身體裡的水是靠礦物質調度的,而血管要從外往裡調度水份用的是鈉,所以我們一脫水,腎臟就要保鈉,而鈉,就是鹽。


糖尿病是胰島素過少引起的?


錯! 多數糖尿病初期是胰島素阻抗引起的。阻抗怎麼造成的呢?

胰島素應有鑰匙可以插進細胞的鑰匙孔裡,讓細胞開門,糖進去,血液裡的糖就降下來。可是,我們老是吃化成糖的東西,又沒有油或肉減緩糖分解的速度,不停的讓胰島素大量釋放,細胞受不了了,就把鑰匙孔毀掉,糖進不去細胞,不停的在血液裡上升,形成了糖尿病,這就是胰島素阻抗。也就是,不是我們沒有胰島素或胰島素太少了,而是細胞對它已經不敏感了,所以看起來好像胰島素不夠了。


骨質疏鬆是鈣不足引起的?


錯!只要你喝的不是軟水,我們從水中攝取的鈣質就已足夠。骨質疏鬆是骨頭重建過程被干擾引起的。我們的骨頭是有再生能力的,也就是鈣可以從骨頭裡被拿出來利用,也可以被放回去。可是現在我們餐餐吃大量化成糖的食物(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卻不吃肉和油減緩它化成糖的速度,血變酸會腐蝕血管壁,因此身體要從骨頭中調鈣出來中和酸血(鈣是鹼性的),鈣就是這樣一直不停的流失,來不及放回去,才形成骨質疏鬆的。

再加上我們一直餵身體吃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中最容易變成糖的就是碳水化合物),身體因此習慣燒糖而不是燒油,所以夜裡沒進食的時候,身體就把第二容易變成糖的蛋白質拿出來轉成糖燒。骨頭裡的蛋白質燒掉了,沒有蛋白質就沒有靭性,只剩堅硬的鈣,一壓就碎。


尿酸過高是高普林食物引起的?


錯!尿酸過高是腎臟除了 排泄代謝物的其他工作量過重引起的。腎臟不只是個排泄的器官,它還調節我們的血壓/血量與血液酸鹼這等悠關生死的事。如果我們不喝水,腎臟就要分身去調節血壓/血量;如果我們老是吃高糖食物(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血易變酸,腎臟調節血液酸鹼的工作量就加重了。由於這些工作與生存相關,排泄代謝物的工作就要先被犧牲。這時,本應從腎出去的代謝物如胺基酸的代謝物阿摩尼亞與尿素、血紅素的代謝物膽紅素、肌肉的代謝物肌酸酐,以及核酸(DNA/RNA 為代表,而普林則是核酸的主要成份)的代謝物尿酸等全部都會因為來不及排出去而升高。但是,因為這些代謝物中只有尿酸有不溶解的特性,所以它會在關節中結晶引起發炎腫大。


卡路里過高是肥胖的來源?


錯!血糖失衡才是肥胖的主要來源。一天到晚吃會化成糖的東西 (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又不吃會平衡血糖的肉和油,血糖上時打到胰臟,掉下來時手抖冒汗看誰都不順眼,打到的是腎上腺。

如果這個人是胰臟先燒掉,血糖就會盤旋在血糖平衡線以上,當我們血糖在平衡線的上面時,身體是儲存脂肪的,這個人就會吃什麼都胖;如果這個人是腎上腺先燒掉,血糖就盤旋在血糖平衡線以下,當我們的血糖在平衡線下面時,身體是燃燒脂肪的,這個人就會吃什麼都不胖。所以過胖或過瘦的人,其實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血糖長期震盪過度。這是為什麼,有些人一天吃不到九百卡,卻依舊愈來愈胖。


我們會一直發炎就是因為肉吃太多了?


錯!發炎不止最大的來源是胰島素循環過多造成的。胰島素過多時,消炎管道走不完,就直接跳到發炎管道。發炎加消炎等於痊癒過程,發炎和消炎過程都是靠不同種類的油脂領隊的,現在我們都不碰油或吃了不好的油,不是沒有發炎和消炎的原料,就是原料不對,發炎和消炎過程走不完,身體就一直無法痊癒。其實高品質的肉裡,好的發炎和消炎的油脂是一起來的,這樣發炎過程走得快,消炎過程也走得快,發炎快加消炎快,痊癒相對就快。



癌症是因為環境裡的毒太多造成的?


錯! 環境裡的毒,營養充足、生理平衡的人有能力化解。癌症是不喝水、老是吃會化成糖的食物(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以及吃錯油造成的。脫水等於缺血,血管裡的閘門就開始從末稍關閉,門後面的組織沒有了血水,就開始缺氧,廢物排不掉、氧份進不來。細胞在這樣悪劣的環境下生長,就像在悪劣環境下成長的人一樣,兇猛不知他人界限,會一直增長搶地盤,這就是癌細胞。巧的是,癌細胞的主食就是糖。所以不喝水、又不停的吃糖的人,無疑是給癌細胞製造溫床。環境裡的毒,要靠肝臟分解,分解後水溶性的毒走腎─尿、脂溶性的毒走膽─大便,不喝水,腎那條排毒管道就堵住,吃錯油或不吃油,膽汁穠稠,那條排毒管道也就堵住,因此體內細胞所處的環境就變悪劣,同上,悪劣環境下生長的細胞,很容易病變為癌細胞。


睡不著是因為想太多?


錯! 人會睡不著有三大可能:一是血糖失衡、二是日曬不足、三是蛋白質攝取量不足。血糖一大力不停的震盪,血糖太高很high睡不著,夜裡掉到谷底時,腎上腺大量釋放壓力荷爾蒙,人就醒過來了。壓力荷爾蒙是讓我們用來抵禦緊急事件的荷爾蒙,能讓我們亢奮集中精神,所以它在時,我們是不可能睡得著的。再來我們的睡眠激素是兩眼間松果體在調節的,它隨著光照而調節。但是我們白天都不曬太陽,夜裡又燈火通明,松果體被搞昏了,激素製造不足,當然睡不著。最後,睡眠激素是以蛋白質的最小單位胺基酸為原料的,如果這個人蛋白質不足,或是胃酸太少,無法有效分解蛋白質,那麼睡眠激素就會不足,當然睡不著。


吃肉會讓體質變酸?


錯!吃每一種食物都會代謝出酸,身體都有設計完美的緩衝機制來應對。所以消化分解速度就決定了酸在體內升高的速度。吃高糖食物(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又不跟著吃會減緩它分解速度的肉和油,代謝出的酸高升速度過快,身體來不及緩衝,形成酸性體質。


吃藥可以根治慢性病?


錯! 吃藥不但不能根治慢性病,還會引起其他病症。比如有人胃食道逆流吃中和胃酸的藥,就會因為胃酸不足而無法分解礦物質,礦物質不足,就緊接著造成各種肌肉問題,因為肌肉是靠礦物質才能自如收縮與放鬆,這時就會因為肌肉無法放鬆而形成偏頭痛、睡不著、心悸(心臟也是是肌肉)、抽筋等症狀。


過動、讀寫障礙、自閉、亞氏保加症是遺傳性精神疾病?


錯! 過動兒於過去十年來增加了500%,沒有一種遺傳基因能以這種速度轉變。這些被歸類於遺傳性精神的疾病,多源自於腸道的問題。除了基因能遺傳外,腸菌也能傳給下一代。腸菌長不全,腸壁上的淋巴結很容易被刺激腫大,大便毒素回流經血液損害腦部。腸菌失衡使得壞菌深根入腸壁,它所代謝的物質是毒素,同時能影響腦部,使得注意力、感官、情感連結異於常人。


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的人都是想不開?


錯!「想的開」也是由腦部化學支 持 的。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有許多生理機能影響腦部化學的形成。如胃酸不足無法消化蛋白質,缺乏重要胺基酸(蛋白質最小單位),腦部化學就沒有重要原料來源。又如過量的高糖飲食(五穀雜糧、低脂食品、瓜豆類、水果、加工食品)形成維生素B的流失,而腦部化學的轉換就是靠維生素B,因此又讓腦部化學匱乏。所以,我心理門診中的病人,多是食高糖飲食,以及都有嚴重的消化道問題。


- See more at:食食課課教室 第一集:血糖平衡飲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XrPy7Z_G4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5835
(轉貼)統一:食品會愈來愈不好吃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魔幻拉美》玉米:實踐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夢想

可可、辣椒、馬鈴薯、番茄、橡膠,還有讓歷史上癮500年的菸草與古柯,美洲大陸原生物種改變了人類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其中一樣還成為資本主義實踐全球化的黃金作物,那就是玉米。
作者:陳小雀2015-03-24 10:16

陳小雀

哥倫布開啟航海新紀元之際,同時也拉開作物全球化的序幕。玉米、番薯、馬鈴薯、番茄、酪梨、辣椒、可可、香草、菸草等美洲原生種植物,隨著探險家四處移植,改變了人類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形態,其中,玉米甚至實踐了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夢想。

為西班牙開拓新航道乃促成哥倫布成功橫渡大西洋的動機,而找尋黃金和香料則為開拓新航道的目的。只是,當哥倫布抵達美洲後,並未找到大量的黃金,也沒發現荳蔻、丁香、胡椒和肉桂之類的香料,卻意外闖入一個神秘的植物世界。的確,美洲的原生種植物與歐亞非大陸差異極大,例如:棉花、豆類、瓜類、玉米、番薯、樹薯、馬鈴薯、酪梨、花生、辣椒、可可、香草、菸草、橡膠等。棉花雖是世界性作物,但新舊大陸上的棉花品種不同,即便歐洲人對豆類與瓜類並不陌生,但也因種類繁多而大開眼界,更遑論其他植物。

美洲原生植物改變人類飲食與生活

隨著美洲的神秘面紗被掀開,美洲原生種植物被移植至世界各地,意外改變人類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形態。沒有可可,就少了今日最具浪漫意義的巧克力;沒有辣椒,那麼麻婆豆腐鐵定在美食中除名;沒有馬鈴薯,歐洲的飢荒時期也許會更加雪上加霜;沒有番茄,今日的生菜沙拉可能會遜色許多;沒有橡膠,汽車工業應該不會如此進步。對人類影響深鉅的還有菸草、古柯等,因含有尼古丁或麻醉成分,在不當使用下,令人類歷史上癮五百年,甚至危害健康,而被歸為「毒品」。

至於玉米,則成為資本主義實踐全球化的黃金作物。玉米含醣類、蛋白質、胡蘿蔔素、黃體素、玉米黃質、磷、鎂、鉀、鋅、維他命A、B、E等,營養極高。隨著拓殖者往外傳播,演變成全球性作物,供人類和牲畜食用,並可釀酒,亦可生產食用油、工業原料等相關副產品,近來又被提煉出生質能源,其經濟價值相當高,是今日全球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超過稻米與小麥。

自前哥倫布時期起,玉米就已是安地斯山脈重要的作物。目前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圖:維基百科)

玉米的歷史

玉米的歷史可追溯自七千年前,五千年前被馴化,為美索亞美利加(即今日墨西哥及中美洲一帶)各聚落的主食;三千年前移植到南美洲,與馬鈴薯並列為重要糧食。起初,玉米穗細小,顆粒也相當稀疏,隨著農業技術進步,玉米也越來越壯碩飽滿,顏色有白、黃、紅、青、黑、雜色等種類。玉米在美洲古文明裡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被視為神聖植物與精神食糧,各族群不僅崇拜玉米神,也流傳著與玉米相關的神話。

根據馬雅聖書所記:天神地祇摶土造人,但失敗;再刻木造人,又失敗;最後以玉米麵團成功造人,並繁衍出人類,因此「玉米人」也被稱為完美人種。美索亞美利加的原住民將剝下的玉米粒碾碎,加入石灰揉成麵團,再將小塊麵團以雙手拍成巴掌大的薄餅(tortilla),置於烤盤烘烤後,即可包捲菜餚就食。除了薄餅之外,尚有如玉米粽(tamal)、玉米鹹粥(pozole)等各種料理,連長在玉米穗表面的黑色蕈類(huitlacoche)亦被視為珍貴食材。

以玉米薄餅(tortilla)包捲菜餚就食的習慣,從前哥倫布時期流傳至今。(作者提供)

在南美洲,印加文明稱穀物女神為「玉米媽媽」或「薩拉媽媽」(Mama Sara),主宰玉米與其他作物生長,每年均舉行祈求玉米豐收祭典。安地斯山區的玉米烹調方式與美索亞美利加頗為相似,最常見的是將剝下的玉米粒加入石灰一起水煮;或將玉米粒放入陶鍋內加熱乾炒至裂開,而這種乾爆玉米粒應該就是今日爆米花的前身。也可以玉米苞片包裹玉米麵團,做成粽子。此外,以口咀嚼玉米粒至糊狀,將玉米糊吐在陶缸內,密封陶缸並置於陰涼處,存放數週,藉唾液發酵玉米糊,過濾後裝壺即成奇恰酒(chicha)。

瓦斯特克(Huasteca)文化的玉米女神像,瓦斯特克(900-1521)於發祥於今日墨西哥東部,隸屬美索亞美利加。(作者提供)

1492年,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時即發現玉米這項作物,在隔年返航時便將玉米帶回歐洲。西班牙拓殖者入主美洲之後,並不特別喜歡玉米的口感,而引進小麥等歐洲作物。然而,這個生養「玉米人」的植物不僅沒被小麥取代,反而漸漸虜獲西班牙人的心,更成為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

玉米,從神聖植物到黃金作物,從精神食糧到經濟作物,玉米實踐了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夢想。

美漢堡王兒童餐 不再供應含糖飲料

2015-03-12 03:14:16  世界日報 編譯羅曉媛/綜合10日電

為促進兒童吃得健康,漢堡王近日「悄聲無息」地取消兒童餐的軟飲料。 (路透)

分享
繼麥當勞及溫蒂(Wendy`s)等多家速食連鎖店取締「亞健康」食品及成分之後,漢堡王(Burger King)近日也「悄聲無息」地取消兒童餐的軟性飲料。這樣既能促進兒童吃得健康,又能培養兒童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漢堡王北美總裁馬西多(Alex Macedo)向今日美國報(USAToday)表示:「為努力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把軟性飲料從兒童餐的菜單上移除,兒童餐現在可選擇無糖牛奶、100%純度的蘋果汁以及低糖巧克力牛奶。」消費者仍然可以選擇軟性飲料,但不會列入兒童餐菜單。

隨著消費者及維權團體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有增無減,多家主要速食餐廳近期也掀起改善食品品質的浪潮。麥當勞上周宣布,未來兩年供應的雞肉將杜絕使用人類抗生素。「當肯甜甜圈店」(Dunkin` Donuts,又稱唐恩都樂 )也在上周決定不再給甜甜圈添加一種頗具爭議的增白劑。

維權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的營養政策主任伍壇(Margo Wootan)指出,含糖軟性飲料是兒童攝入卡路里的主要來源,飲用過多極易造成肥胖症。速食業者改變兒童餐搭配的政策,有助兒童建立更健康的飲食習慣,讓他們 不再抱有「外出用餐軟性飲料必不可少」的錯覺。

風暴之後…統一:食品會愈來愈不好吃

2015-02-12 03:00:14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南報導

統一董事長羅智先表示,民眾要有「東西愈來愈不好吃」的心理準備。 記者 陳景淵/攝影

分享
「去年食安事件過後,台灣的食品供應鏈已經徹底被摧毀了」,統一企業董事長羅智先昨表示,去年食安風波使不少上游供應商乾脆捲鋪不幹,食品廠缺乏上游供應原料,必須自己做,且未來勢必減少使用添加物,民眾要有「東西愈來愈不好吃」的心理準備。

羅智先表示,今年統一的營運重點仍在食安,將重新建構供應鏈及生產線。統一的食安工程擬定「clean label」計畫,即產品最好原汁原味,儘量不用添加物,儘量刪減原本標示的一長串成分,「能用一個添加物解決,就不要用兩個添加物」,或者採天然食材取代,減輕食安風險。

「東西會愈來愈不好吃」,羅智先表示,未來民眾在口味上必須重新適應,因為一旦減少添加物,口味絕對跟過去不同,民眾要有心理準備。

他說,台灣食品法非常嚴格,必須全部標示產品所有成分,結果引起消費者愈來愈多抱怨,因為消費者的想法是「產品成分愈長就是東西愈複雜」,成分標示太長的產品「沒死也僅剩半條命了」,再也難以取信消費者。

統一將先鎖定「味道重的東西及每天經常吃的東西」,例如泡麵等,儘量減少使用食品添加物;至於布丁這類休閒食品就不考慮刪減添加物,羅智先說,休閒食品的第一優先考量就是要「好吃」,不好吃就失去原本價值,就像偶爾吃枝霜淇淋般。

羅智先說,食品添加物有四、五十萬種,台灣僅用到七萬種,被知道的也僅幾千種,有時誤用不是故意,而是真的不知道。他也逐漸體會為什麼多數老外只吃麥當勞,因為食品演變到最後,只剩這類「標準化」的東西最沒問題,也才能被量產。

新聞眼/給我食安 消費者不再錙銖必較

2015-02-12 03:00:16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景淵

頂新旗下正義豬油,驚爆混充動物飼料用油。 報系資料照

分享

去年十月頂新掀起食用油風暴,打亂國內食品業的供應鏈,打傷下游烘焙業者、小吃攤,也打趴食品消費信心。食品業界估計,國內食安陣痛期恐怕拉長一年至一年半,「誰在食安做出成績,誰先勝出。」

食品廠各自攻山,無非希望在危機中找轉機。不過,由於食品改革工程繁瑣,從製造原料、加工、量化等產線調整,到人員再教育、改變產品包裝,全部都需要投入更多經費,屆時這些調整衍生的成本有可能反應在價格上,也考驗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如要以更高標準管控食安,雖然末端價格降不下來,但高端產品市場卻也更有活力。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曾說,食安問題讓消費者意識抬頭,未來食品消費市場M型化更趨明顯,便宜且量大的日常食品仍會存活,但高價格的天然有機食品或以此為賣點的餐廳將更蓬勃。

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也說,食安風波過後,消費者不再錙銖必較,反而更要求食品品質,大成從東南亞市場引進生態養殖、無藥殘的草蝦,過去因為高價,只銷往日本,但去年送到台灣通路測試市場,竟然超乎預料獲得消費者正面回應,「現在只怕沒貨」。

另從知名有機食材通路商天和鮮物的營運報告來看,售價高於一般通路的天和鮮物去年業績成長百分之十七點六,來客數突破五十萬人次,成長幅度達百分之廿五,均已是創新高表現。

儘管國內大多數食品廠家業績都衰退,但主打健康食品的廠家逆勢成長,已漸成另一股食品主流。

清查全台麵粉廠 發現飛蛾、老鼠屎

2015-02-12 03:00:17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布全台麵粉廠清查結果,廿二家最上游的麵粉廠中,有十一家衛生環境不合格,不僅被發現有老鼠屎,磨粉機管線中還有蟲卵,甚至已孵化的飛蛾,已請業者限期改善,否則依法可處六萬至兩億元罰鍰。

食藥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表示,這次檢驗分為四個部分,食品業者登錄、食品添加物使用情形、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以及產品原料來源及驗收,前面兩個部分,廿二家業者統統過關,食品良好衛生規範卻有半數業者不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業者分別為:台北市僑泰興公司及其楊梅廠、桃園市新生產業(豐林麵粉廠)、泰益麵粉廠、協發產業公司、第一麵粉廠、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富岡工廠)、國成麵粉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市的新竹麵粉廠,彰化縣東榮麵粉廠,台南市豐盟企業(中洲廠)、泰成粉廠股份有限公司。

馮潤蘭表示,違規多因環境不潔,如泰益麵粉廠內可以看到老鼠屎,散布在廠內各角落,也發現到處都有蜘蛛網;麵粉年產量排名全台第四的豐盟企業公司,則是機具積塵、潤麥桶蓋有黴斑。其中,最令人咋舌的是桃園協發產業股分有限公司的磨粉機管中,有活體飛蛾,還有蟲卵。

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表示,麵粉廠會出現飛蛾,通常是進口小麥時就被附著在上面,麵粉廠通常利用「震動」的方式,篩掉蟲卵或飛蛾。

麵粉廠中較常見的蟲是小象鼻蟲,一旦倉庫通風不良,蟲卵就可能孵化成飛蛾。

麵粉業者表示,麵粉通常不是生吃,經高度烘焙後食用,就算有蟲卵,也早就被殺光。

改變口味 讓孩子從小習慣天然味

2015-02-12 03:00:18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為何做吃的老是要去化工材料行買材料?」食安事件連環爆,每爆一次,大家就多認識一種化學成分,最近是「二甲基黃」,明明是工業染料,卻被添加在豆製品乳化劑中,讓產品容易上色。民眾過度追求食物的賣相與味道,導致食品添加物充斥,不但釀成食安風暴,也忘卻了食物的真味。

聽聞有企業宣布要減少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和輔仁大學食品系教授陳炳輝都表示肯定。林口長庚護理師譚敦慈表示,要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目前是不可能的事情,業者一定要如實明確標示,資訊公開透明。

起雲劑是為了增加飲料等產品的白霧感及濃稠感,粉圓加化製澱粉是為了QQ口感。許惠玉表示,台灣人愛吃美食,而業者為了吸引客人上門,不斷鑽研食品科技,讓國人漸漸習慣吃精緻、特定口感的食品,久了就忘記天然食品的味道,有些孩子甚至從來沒吃過天然食物。

許惠玉表示,董氏基金會持續宣導,不要讓六歲以下孩子,吃過度添加鹽、糖的食品,應以天然食物為主,能夠一路維持到國小最好,讓天然的味道成為媽媽的味道。她說,既然吃美食可以成為習慣,粗茶淡飯也能成為習慣。

陳炳輝表示,加工品因加工過程,增加許多風險,民眾一定要先認識天然食物,才能知道哪些食品是天然或加工的。他以貢丸為例,豬肉被絞碎後,不可能出現Q彈口感,Q彈是食品添加劑產生的效果,但如果從來未吃過無添加物的民眾,可能就不會對此起疑。

陳炳輝也提醒,豆乾明明是黃豆做的,為什麼看起來是乾淨的白色或明亮的黃色?消費者對此要有意識,產品顏色過度鮮艷,就要警覺。

食用油國家標準 將更嚴格

2015-02-12 03:00:20  聯合報 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

經濟部標檢局昨天表示,今年將全盤翻修廿七項食用油脂國家標準,油脂的酸價等規定將更嚴格,豬油列為優先修訂項目,最快上半年實施。

標檢局指出,正檢討的食用油脂國家標準,涵蓋調合植物油、苦茶油、豬油、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等。未來不只酸價,還有脂肪酸、碘價等標準,擬參考日本制度,較現行嚴格。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279169
大家吃義美 非義美不吃(轉貼)低調神秘 義美不上市上櫃的秘密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志明:政府須改造GMP 扶植小廠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記者陳正興/攝影
政府研擬檢討修正國內食品GMP制度,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表示,政府必須改造GMP制度,引進專家學者跟消費團體,並請大廠退出,把資源集中扶植小廠。

他主張,食品小廠才真正需要資源,政府的GMP制度應該協助小廠、微型攤商或餐館,輔導逐漸改善製程取得GMP認證後,可挾政府認證之名,行銷海外;一旦小廠規模擴大,建立品牌知名度,就要退出GMP,改以自主管理,將資源讓給其他小廠。

高志明說,他不認為應該廢除GMP制度,而是希望改變GMP制度,「大廠的品牌就是認證」,大廠要落實自我管理,而非靠政府認證,沒有資源的小廠才真正需要GMP的幫助。

事實上,義美因為不是GMP的會員,吃了不少悶虧。高志明表示,教育部規定要進入校園的食材,必須有CAS、GMP認證才行;儘管義美未捲入食安風暴,但因沒有GMP認證,產品始終無法走進校園。

高志明表示,義美採用國際級ISO、HACCP認證系統,上個月美國廠商為了找義美合作,花了四天到義美工廠稽核,結果均符合國際規範。他說,義美的廠區要求已達國際規範,但將國際稽核通過的表單送到GMP卻無法通過,顯示GMP的驗證制度無法接軌國際。

高志明曾向馬總統建議,坊間賣場張貼食品合格檢驗報告根本像是「貼膏藥」,還註明僅針對送件樣品負責,完全沒有效果,「不會有廠商笨到張貼不合格的報告」,因為不合格早就下架。

他說,國內大廠強調要建食安檢驗中心,但真正的食安實驗室「不是機器買來,就做得起來」;以義美為例,實驗室是跟廠區連在一起,且為避免檢測人員有先入為主的誤判,東西送進檢驗時僅是一組編碼,分送到各設備廠檢驗,等數據出爐後再判讀、組裝,最後寫成報告,有一套嚴謹的流程。

【2014/09/23 聯合報】

聯合報專訪 義美高志明攤開食安黑幕  

圖/聯合報提供

在塑化劑、混摻油、回收油等食安事件都全身而退的義美公司總經理高志明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國內種種食安黑幕都是「歷史共業」,嚴刑重罰並無法杜絕食安問題再次發生;政府應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引導食品產業走向正軌。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建議政府應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引導食品產業走向正軌。
記者陳正興/攝影
行政院會周四將通過「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將對不肖業者處以嚴刑重罰。不過,他預言,此舉只會讓非法作偽的手段移至海外國家操作,當業者被查獲時就高喊無辜,法律拿不肖業者沒轍,成為食管法漏洞。高志明直指,食安問題是「歷史共業」,政府應該出面,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幫助攤商、餐廳、食品業者提升管控能力,並依循正確處理程序,讓廠家知道「該向誰買油、把廢棄物廚餘交給誰」,引導食品產業走向正軌。

他強調深刻感受政府改革食品安全的決心;但是,他覺得,政府部會之間橫向聯繫沒有做好,食安問題牽涉各部會管轄,例如油品進口的關稅修改是財政部主管,食用油與粗油檢驗牽涉衛福部、農委會,廢油追蹤牽涉環保署等,但因為部會間缺乏統整及聯繫,沒有人願意出來向江揆說清楚。

另外,油脂合艙進口來台的問題也是一例,他說,政府明明就了解實際狀況,卻沒人出面講清楚;我國進口大宗物資,包括黃豆、玉米、小麥、油脂,因為規模不足,往往須併船合艙採購。例如,正義公司進口粗油,因為粗油精煉再製後就可以為人體食用,但業者往往為了規避進口「食用油」必須繳交關稅百分之廿,而改以進口粗油再來精煉,免去關稅,對此,油品稅則必須修改,才是此事件的關鍵點。

至於行政院修正食安措施中,提出食品廠不得進口非食用油,高志明建議,更明確的做法應該採「分廠、分照」,意即食品廠只有做食品的執照、飼料廠只有做飼料的執照。因為國內部分廠商同時具有食品與飼料廠,一張執照能進口食用油也能進口非食用油,高志明指出,如此一來怎麼也說不清,難保廠商不會混用,「難道你家人生病,你會帶他去寵物醫院?」,分廠分照才能劃清界限。

【2014/09/23 聯合報】

高志明:政府應輔導攤商處理廢油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談化學香料製作出的食品味道。
記者陳正興/攝影

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昨天受訪時,當場拿出兩瓶化學香精,一瓶有濃郁的豬油香氣,飄在空氣中歷久不散;另一瓶則是泡麵族熟悉的醬料包味道。高志明說,這就是香豬油事件的真相,「廢棄油脫酸、脫色、脫臭後,加一點香精,香噴噴地,消費者如何吃得出來有問題?」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記者陳正興/攝影
「這些事難道衛福部的專家不曉得嗎?」高志明表示,衛福部的檢驗仍以「酸價」為主,無法得知油的組成;事實上,不同屬性的油,脂肪酸也不同,若脂肪酸愈短小,油品多呈現液態;脂肪酸愈長則為固態,只要檢驗脂肪酸的組成,就可推測出混了什麼油,端看政府要不要做而已。

高志明說,國內廢棄油、回收油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是因為「政府沒告訴廠家該怎麼處理廢油」;若政府單位沒有告訴小攤商該如何處理,到最後不是賣給地下工廠,或者就直接倒入水溝。

高志明還說,台灣不會只有一個郭烈成,可能每個地區都有;換句話說,像郭烈成這種回廢棄油的地下工廠只怕全省各地都有。

他表示,數年前,因為知名連鎖速食店被稽查出炸油的酸價超標,恐怕對人體不健康,許多業者標榜經常更換新油;但沒人知道,「這些年大量增加的廢油跑到哪了?」

高志明推估,國內回收油約有八萬至九萬噸,與官方登記二萬多噸相差甚遠;這些廢食油無處可去時,就會出現很多「小蜜蜂」以每公斤十至十六元到處收油,再以每公斤加價十元,賣給各地區的「郭烈成們」。

【2014/09/23 聯合報】

教你聰明吃:選當季蔬果 看不懂成分少買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說,GMP制度應該用來協助小廠、微型攤商或餐館,大廠則要落實自我管理,而非靠政府認證,因為「大廠的品牌就是認證」。
記者陳正興/攝影

食安風暴後,消費者最想問「還有什麼能吃?」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建議,要吃當令季節的蔬菜水果,並培養對食品的基本常識,試著了解自己愛吃食物的農藥殘留情況,才能「趨吉避凶」;如果購買外食產品,包裝上若有一半成分都看不懂,最好少買。

義美今年創立正好滿八十年,前董事長高騰蛟嚴格訓練四個兒子,要求輪流「睡工廠」,培養出高志明了解實務、嚴謹作業的性格。他鮮少應酬,大部分晚餐都在義美南崁廠的餐廳吃,每天都在公司看報告,有學術報告也有國際報告,對食品上下游供應鏈動向十分清楚。

例如,因為他愛吃魚,為了解什麼魚能吃,他不僅研究各種魚類洄游習性,更一路追查全球各地水質,還要求同事出差時,順便把當地的水帶回檢測。

他分析後發現,在全球大洋流中的大魚有重金屬殘留問題,但位處出海口的小魚則有汙水廠無法分解的毒性物質殘留問題,他建議消費者,魚翅、深海大型魚的腹部和內臟都別吃,「以窮人的方式過生活,比較健康」。

至於懂食品的高志明,在家中吃什麼?他說,有時會向「台灣楓康超市」訂購蔬菜水果魚肉。特別的是,台灣楓康正是農藥大廠興農的子公司,外界好奇為何不向有機農場訂購食材,反而向農藥大廠子公司訂購?他笑說,因為義美的實驗室能檢驗出三百多種農藥,可以幫忙「盯著」,楓康知道要賣給他都非常謹慎,也等於他先替消費者把關。

他也說,其實不可能做到每樣食品都檢驗,平常就要累積食安知識,例如看到金針花顏色偏白,就要先判斷是否有用藥劑漂白。

還有,一些蔬果農藥下得特別重,消費者最好少碰為妙;蔬果也儘量以當令生產為主,才能減少農藥危害。

【2014/09/23 聯合報】

低調神秘 義美不上市上櫃的秘密

2014年09月16日 22:42

  • Plurk
  • Google Plus
屢次躲過食安風暴,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卻認為,食安問題是政府、廠商、及老百姓消費行為,三方共構的共業。(本刊2011年資料照。攝影:李智為)
屢次躲過食安風暴,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卻認為,食安問題是政府、廠商、及老百姓消費行為,三方共構的共業。(本刊2011年資料照。攝影:李智為)

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混油到這波餿油,台灣的食安風暴簡直像鄉土劇,離譜沒有極限。

歷次風暴中,義美是食品大廠中少數每次都全身而退的,此次餿油風暴鋪天蓋地,許多民眾又提起義美。其實四年前塑化劑風暴時,本刊便曾採訪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回頭看他當時談的觀點,至今適用。也難怪高志明曾鐵口對媒體說:「以後你們一定會再來找我!」

從塑化劑到餿油,原料把關一直是一大難題,下游廠商常大喊無辜,高志明卻在四年前受訪時就說:「全球農產品的價格幾乎是透明的,收成好不好都知道,價格特別低你就要懷疑啊。你明明知道柳丁一斤多少錢、幾斤柳丁榨一斤柳丁汁,有人賣柳丁汁卻特別便宜,你相信嗎?」

高志明說,義美寧可多花成本買安全原料(也因此售價降不下來),例如許多食品廠商會向越南買花生粉,「但越南雨季很長,花生容易產生黃趜毒素。台灣也很潮溼,但台灣有空調設備貯藏,越南沒有,比較窮,所以我們用本土花生自己磨。」義美也很少向中國大陸買原料,因為通常難逃五項問題:過量的重金屬、農藥、抗生素、防腐劑、摻漂白粉,「中國大陸產的原料進來,我們檢驗過,八、九成都過不了關。」他並談到,衛生單位長年只知檢驗生菌數,其實毒性物質才是當前食品業最大問題。

記者當時還曾向高志明提及,義美鮮乳的味道不夠香濃,喝過不會想再喝。高志明一聽馬上說:「問題是你要不要另外加入乳脂肪。」難道香濃是因為添加物?「對啊,喝起來好香,那個就是啊。所以我說這是消費行為與廠商的共業,用添加物解決(消費者講求的)色香味的問題。」

他並透露,在夏天,台灣生乳的產量根本供不應求,義美是跟酪農簽約,賣完就算了。「我跟你講,冬天買最保險,大概百分之百。夏天需求很高,那個量兜不起來啊,怎麼有那麼多鮮奶在賣?到底一瓶鮮奶裡面有多少真正的鮮奶?最熱的時候,我看生乳只能供應五十趴。」

義美並非每項產品都叫好,例如香腸就賣得很差。高志明無奈道:「我想做不含亞硝酸鹽的香腸,但賣不好,大家都喜歡顏色鮮紅的香腸。」他說,每次研發這類不含添加物、卻賣不好的產品,都十分挫折。

義美創立至今正好滿八十年,卻始終堅持不上市上櫃,也不熱中接受採訪、在媒體曝光,因此長年給外界低調神秘又老派之感。高志明的想法很固執:「我不是那種美式執行長,簽約後一年兩年要達到什麼績效,不然就下台,那樣無法顧及永續經營,為了拚績效拚利潤,什麼添加物都可以放進去!我的想法是,我們幾個兄弟覺得大概幾趴的利潤夠了,就好了。」但全世界趨勢如此啊?「連美國也有例外,像 M&M(巧克力大廠),全球排名前幾名的私人公司,從來不上市。歐洲更多,很多家族企業堅持不上市。」

資本市場永無滿足點的貪婪、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加上裝死的政府,共同造就了台灣食安風暴的一波波驚奇。(撰文:簡竹書)牛乳不該一味受負面新聞挨打

乳協有話要說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陳榮泰

去(2011)年8月,英國科學家珍.普蘭特(JanePlant)「乳癌與牛奶」(晨星出版社)一書,將牛乳與乳癌作不當之連結,造成牛乳的負面形象,由於書籍或網路的負面言論影響消費者對於牛乳信心的言論層出不窮。

有感於此,本會(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特致上坊間相關書籍於本會施宗雄理事長(東海大學榮譽教授)、林慶文顧問(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吳安財顧問(前農林廳畜牧科長)、鄭長義顧問(屏東科技大學畜產系名譽教授)、陳炳輝理事(輔仁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徐濟泰理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及范揚廣常務監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等專家,期針對書中內容提出可反駁之論點加以澄清,避免牛奶負面相關疑慮持續擴大。除前述「乳癌與牛奶」一書外,亦包括2007年由法國記者蒂埃里.蘇卡Thierry Souccar)所出的「牛奶,謊言與內幕」,及同(2007)年日裔美醫師新谷弘實(Hiromi Shinya)撰述的「不生病的生活」。本會將蒐集相關回應,另擇管道及場合陸續發表。

對於近來書籍或網路的對牛乳的負面言論,個人有一點意見想抒發。2007年出版的「牛奶,謊言與內幕」與「不生病的生活」兩書主要都是用來催毀牛乳健康形象、在在影響牛乳的消費,尤其是這兩書的作者,前者為記者、後者是醫生,都是社會上有顯赫的人物,他們所提出的論點,影響消費者信心甚鉅。幸而,「牛奶,謊言與內幕」已被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動物科學系博士、專長機能性食品、生理生化與細胞及生物技術著長,現任宜蘭大學動物科學系及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吳輔祐,在他的鳳頭蒼鷹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wu_eagle/article?mid=481&prev=555&next=443&l=f&fid=14)提出多個謬誤,並一一加以更正。而「不生病的生活」亦被美國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前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所長潘震澤教授,在他的生理人生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jenntser/archive/2007/12/12/225860.html)中提出重要論點,駁斥作者對於牛乳的偏頗言論。以下摘錄兩位教授相關的言論並加上個人的淺見,望能替台灣的乳業發聲,還給牛乳一個清白。

吳輔祐針對「牛奶,謊言與內幕」一書提到酪蛋白很難消化、乳牛吃的是加抗生素與生長激素的人工飼料、牛乳會誘發乳癌和前列腺癌,以及牛奶含IGF-I會加速腫瘤細胞生長等論點,一一提出反駁的論點。他強調,成人對牛奶的消化率達96.6%,不是如作者蒂埃里.蘇卡所說的很難消化;他亦認為書中提到乳牛吃的是加抗生素與生長激素的人工飼料的說法,過於偏頗與錯誤,因為台灣對於抗生素的使用管制很嚴格,生長激素亦是不被允許使用的。事實上,即使是以抗生素來治療乳房炎等疾病,酪農都會嚴格遵守停藥期,因為現行台灣的收乳情況是乳品工廠到戶收乳,是多家酪農戶的牛乳置於同一乳車中,一旦被驗出抗生素殘留,則整車牛乳全部不收,並會追出肇因的酪農負起全部賠償責任。況且如果牛乳含有抗生素,根本無法培養製造優酪乳的活菌,且會使牛的瘤胃中無法發生反芻作用。

此外,有關擠奶是母牛懷孕期,奶中含高量雌激素和黃體素,會誘發乳癌和前列腺癌的論點,吳輔祐說,血液中性激素會結合球蛋白,不會輕易跑到乳汁中,故說牛乳會誘發乳癌和前列腺癌具爭議性。至於牛奶含IGF-I,會加速腫瘤細胞生長(2011年牛乳與乳癌一書作者珍.普蘭特也是持此論調),吳輔祐反駁說,前段偏頗,後段錯誤,因為IGF-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type 1,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第一型)是生長激素(rBGH)作用的介質,而生長激素促進肝細胞分泌IGF-I,再促進肌肉、骨骼等生長、減少脂肪堆積。而惟有注射生長激素的牛所分泌的奶才有較高量的IGF-I,但誠如前面所言,台灣的酪農根本就沒有使用生長激素,意味不可能會有高量的IGF-I。

據個人了解,生長激素注入乳牛體內可使乳牛分泌更多乳汁,最高甚至可增產20%,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從1993年開始允許在牛隻上使用,所以在美國的畜牧場普遍常用。但生長激素在台灣是不被允許的(如同瘦肉精,在有些國家的法令是比較鬆的,但在台灣同樣需零檢出),因此就算新谷弘實及珍.普蘭特的IGF-I會致癌的論點如果是對的,也只有在乳牛體內有注入生長激素的國家才成立,如果直接將牛乳與IGF-I及致癌三者直接畫上等號,則有失公允。

而「不生病的生活」,由打著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的招牌的新谷弘實醫師所著,該著作被翻譯成15國語言,引來關注,幸而,台灣旅美教授潘震澤亦跳出來加以澄清,他甚至認為新谷的很多論點─很不科學。例如新谷弘實認為牛奶是給牛犢喝的,不是給嬰兒、更不是給成人喝的,神經內分泌學專家潘震澤則認為,雌性哺乳動物製造的奶,是餵養新生命用的,其營養價值一向為人重視。另外,新谷認為均質化的牛奶是造成乳脂肪氧化是「生鏽的脂肪」,以及牛奶不容易消化、喝牛奶反而導致骨質疏鬆、喝牛奶造成小孩過敏來強調「牛奶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潘震澤認為新谷的說法過於武斷,並引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報告表示,均質化反而降低了乳脂的氧化,使牛奶的風味更佳,他並從醫學文獻,從牛奶中吸收鈣仍是強化骨質的有效做法,骨折的成因還必須考慮生活飲食習慣、活動量及老人照護等因素,不能都歸罪於牛奶。

個人亦認為,新谷提到美國人喝很多牛奶,但美國人罹患骨質疏鬆比例很高,因此將骨質疏鬆與喝牛奶直接連結,卻忽略美國人是因肉類食用過多造成酸性體質,引起骨質疏鬆的論點,亦難免有以偏概全情況。

此外,現旅居美國、目前任職於奧克蘭大學的潘震澤教授2012年2月16日E-mail本會針對「乳癌與牛乳」一書,提出個人的見解。他表示,原書已是十一年前舊書 (2007年有新版);國內出版界也真是飢不擇食,題材越聳動的書越感興趣,至於正確與否,並不在其考量之內。潘震澤並提到,該書作者號稱科學家,卻是患了乳癌的地質學家,以自力救濟的方式?研究?,得出奶製品致癌的結論;因此該書論據薄弱,得不到醫學主流的認可,亦屬必然。

?潘震澤說,誰都曉得環境因子(包括飲食) 可致癌,但沒有哪個科學家敢斬釘截鐵地說,某種癌症就是由某種環境因子造成;因為除卻遺傳基因的因素不論,人之一生接觸的環境因子多不勝數,彼此之間以及與基因之間的互動頻繁,任誰也難以肯定。而從流行病學研究可以看出,西化飲食確實是乳癌(還包括大腸癌、攝護腺癌) 的風險因子之一,就算乳製品包括在內,絕對也只佔一小部分。潘震澤強調:「牛奶適量飲用,有利無害;但也不能因此把牛奶當水喝。事實上,所有食物都一樣:獨沽一味,或刻意不碰某種食材,都不是正確的飲食之道。」該論點可以為本文本人要表達的,下最好的註解。

感謝潘震澤博士及吳輔祐博士,就本身之專業,提出不平之鳴,亦直接替一路處於挨打、遭不白之冤的乳業,得以申張。

【沃草】政府任五大奶粉廠爆利寡占數十年  

立法委員林淑芬接受《沃草》專訪時直指,政府數十年來長期放任雀巢、亞培、雪印、友華生技、美強生等五大廠商寡占奶粉市場、享有將近三倍的暴利,卻不敢對轉賣奶粉到中國課稅,「行政單位有這麼多政策工具,卻只敢『道德勸說、允許促銷』,我只能說這太荒謬了!」
今(15)日立法院院會,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吳育仁表示,台灣GDP成長但與薪資脫鉤,政府應呼籲奶粉廠商用促銷做技巧性降價,讓民眾有「小確幸」。對此,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淑芬接受《沃草》專訪時直指,政府數十年來長期放任雀巢、亞培、雪印、友華生技、美強生等五大廠商寡占奶粉市場、享有將近三倍的暴利,卻不敢對轉賣奶粉到中國課稅,「五大廠商吃定台灣,利用台灣當跳板轉賣奶粉到中國,卻把台灣人當二等公民,肥肉都吃進大廠嘴裡,行政單位有這麼多政策工具,卻只敢『道德勸說、允許促銷』,我只能說這太荒謬了!」

台灣五大奶粉廠長年享倍數利潤

檢視今年紐澳期貨市場中「乳類製品離岸價格」,全脂奶粉從年初每噸5,400美元,跌至每噸2,700美元,脫脂奶粉已經從每噸5,100美元,跌至每噸2,600美元。紐西蘭、澳洲乳源價格連續三年下降,為何台灣奶粉連年上漲?林淑芬指出,依照法規,台灣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奶粉必須是原裝進口,也因此不需要其他加工程序,意味除了運費、關稅外,不會產生額外的加工成本,但數十年來國際大品牌奶粉由雀巢、亞培、雪印、友華生技、美強生等五大廠商壟斷,形成市場寡占,也讓廠商有「賣一罐不只賺一罐」的倍數利潤。例如在2006年,一罐奶粉報關的平均成本是新台幣206元,平均實際售價近850元;到了2013年,一罐裝奶粉報關的平均成本是新台幣340元,平均實際售價則是900元左右。

在十二月8日社福衛環委員會上,公平會的結論是「奶粉價格是外國總公司主導,有部分調漲是為了刺激買氣,會搭配安排優惠促銷」,林淑芬抨擊,若不打破五大廠商的壟斷,優惠促銷根本治標不治本。而經濟部的結論,是比較中國、新加坡與香港,台灣奶粉價格已經相對便宜,林淑芬直言,這種「相對便宜」的現象,是政府不願管制廠商出口行為的成果,「五大廠商吃定台灣,面對中國嚴格審查外國奶粉,就利用台灣當跳板,轉賣奶粉到中國賺錢。」

廠商出口中國賣昂貴奶粉殃及台灣

就市場規模上,台灣因少子化,每年僅有19萬新生兒,台灣市面上卻有188種嬰幼兒奶粉,選擇不成比例地多,但這麼多種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何價格都居高不下?行政院長毛治國回應質詢表示,「中國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後,就一直在全世界收購奶粉,形成超額需求。」

林淑芬進一步分析毛治國的弦外之音,「廠商把進口奶粉賣到價格較高的中國市場,變相把對台灣的供給減少,所以不管國際上乳源如何降價,台灣奶粉價格卻違反國際價格一路漲。」

「財政部提降低奶粉進口關稅,只是為已經賺很多的大廠降低成本,讓他們更能買低賣高。」林淑芬認為,政府其實有很多行政工具可以制衡廠商,除了培養台灣品牌、打破寡占,還有修法對奶粉出口課徵貨物稅,「政府有責任對台灣人交代,到底是誰真正控制奶粉價格?如果行政權只敢對廠商『道德勸說、允許促銷』,我只能說這太荒謬了!」

沃草(Watchout)希望做一個農夫,提供公民更好的參與時政的平台和工具,在這公民社會的土壤施肥灌溉,讓這個理想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滋長,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

*沃草粉絲頁面:http://fb.com/WatchOutTW
*國會無雙:http://musou.tw/
*市長,給問嗎?:http://wethepeople.tw/

【2014/12/15 沃草】

毒「豆干豆皮」風暴將越演越烈!衛福部近三十年狀況外?!

2014-12-19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食安問題在台灣已經變成反覆發生的悲劇,頂新的毒油事件都還沒落幕,「毒豆皮事件」再起、而且越演越烈。台中知名老店萬益豆干、德昌豆干,以及知名的大溪豆乾、黃大目豆干,以及很容易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福利社通路買到的唯新豆干,通通都踩到「毒豆皮」地雷!尤其是許多人超愛的維力炸醬麵,不但北海的毒油風暴沒躲過,連這次毒豆皮事件都沒躲過。但,問題不是毒豆皮,而是只要「有色」的豆製品,包含豆干、油豆腐、豆皮、花干、素雞、素肉、豆瓣醬、豆腐乳通通都可能有問題!因為,問題出在更上游的豆製品「乳化劑」,而不只是新聞標題上簡化的「毒豆皮」!

首先,我們先簡單了解這次中鏢的豆類製品的製成過程:

黃豆 → 豆漿 →(加入『乳化劑』)→ 豆腦 → 豆腐 → 半成品,如油皮製作成「各種豆製品」

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框起來的那個『乳化劑』。最前端的「乳化劑」出了問題,後面就完了。

為什麼豆漿做成豆腦的過程,要加入乳化劑?因為黃豆油脂高,為了幫助油跟水可以融合成糊糊軟軟的膏狀,變成豆腐腦,所以會加入食用乳化劑。除了豆製品外,蛋糕、餅乾、巧克力、冰淇淋也常見用到食用乳化劑。

好吧,那既然乳化劑有可食用的,到底還有甚麼問題?

問題在有家黑心廠商叫做「芊鑫實業社」,它在乳化劑中加入工業染料「二甲基黃」,他們定期向榮美化工行購買含「二甲基黃」的油脂黃粉製作成乳化劑,販售給中下游做成豆腐、豆皮、以及各種豆製品,如大家常吃的點心豆干,火鍋愛用的油豆腐、豆皮,滷味常見的花干,以及素食者常吃到的素雞、素肉,國人特愛配飯跟火鍋的豆瓣醬、豆腐乳等等。

那,這些中下游業者,為什麼要用「芊鑫實業社」的乳化劑呢?原來,用了他們加入二甲基黃的乳化劑中,可以讓豆製品的色澤更深、更漂亮、直接有顏色,下游廠商不必再花費染色成本。不然,天然的豆干只有淡黃色,也就是黃豆的自然色,古法要染色,比如用天然焦糖將豆干染成褐色,花費的焦糖與瓦斯成本可不少。既然有上游可以幫你配出漂亮顏色,大家當然樂意採用「芊鑫實業社」、或其中游廠商做出來的豆皮囉!

去年,新莊的百年老店「尤協豐烘豆乾店」為了省染色的成本,還添加了油漆染料「皂黃」呢!

而二甲基黃對人體有多傷?二甲基黃是一種工業用染劑,動物實驗顯示,吃過量可能傷害肝臟。人吃下肚,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因此絕不能添加於食品。

然後,重點來了,這場「豆」之毒害為什麼會越演越烈?

因為「芊鑫實業社」的位置太上游,中下游配合的廠商太多,導致哀鴻遍野,食藥署沒查到的可能更多!

我們看看上下游分布圖。榮美先把「二甲基黃」賣給「芊鑫實業社」之後發生的事情。

圖/聯合新聞網製
分享

「芊鑫實業社」把乳化劑賣給中盤商「松順行」,「松順行」再賣給「久元企業社」,久元作成油皮後,再賣給維力炸醬麵、萬益豆干、大溪豆干等下游,使得哀鴻遍野。但問題是,您看懂了嗎?還有11家跟「松順行」同等級的中盤商,它們的下游、下下游,都還沒查到呢!

這些知名豆干業者的出品,滷味的花干、豆皮,火鍋的油豆腐、豆皮,素食的那些素雞素肉,甚至豆瓣醬、豆腐乳,還能吃嗎?

對了,早在1987年,將近三十年前,桃園縣大溪豆類製品就爆發使用二甲基黃事件,當初政府就修改法規、禁用二甲基黃。那麼現在衛福部長蔣丙煌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說「衛福部忽略豆類製品,忘記把二甲基黃列為豆類製品的常規稽查項目之一」,食藥署長姜郁美說「二甲基黃多用在工業用途,從未發現用於豆乾製程」,又是甚麼樣的誤會呢?

有機畜牧場 雞隻每天運動不怕禽流感

2015-01-30 06:08:44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邀請亞洲植產畜牧場黃建成(右)、江文幼(左)夫婦分享有機畜牧經驗。 記者高彬原/攝影

分享

禽流感來襲,農委會將「元凶」指向候鳥,希望農民打造圍網及密閉式養殖,避免接觸候鳥。但全台唯一有機驗證畜牧場「亞洲植產」,七千隻雞在草地上放牧卻沒在怕,負責人黃建成、江文幼夫婦信心滿滿,「有運動的雞,不怕禽流感」。

江文幼說,會染禽流感的雞舍大多採密集養殖、空間狹窄,雞隻容易緊迫,疾病也擴散快,放牧養殖雖然露天,但活動空間大,雞有運動、抵抗力強,自然不易生病。禽流感疫情蔓延,牧場不但沒受影響,銷量反而略為上升。

遠見雜誌二月號選出「百大黃金農夫」,從廿個縣市中挑選符合食材安全且品質優良,銷售單價比一般市價高出五成以上的農產品。亞洲植場的有機蛋,母雞吃東石十甲有機農場的有機玉米、加拿大及美國進口的有機黃豆,「吃得比人好」,每顆要價廿五元,照樣搶手、供不應求。

另一位「黃金農夫」,田力農場負責人高世男種玉女番茄,一開始也是猛噴農藥,直到兒子哭著問他為什麼不讓他吃?他才醒悟「我叫我兒子不要吃,卻到市場賣給別人的兒子吃?」

於是高世男再也不用藥,向農改場摸索益菌、改善農法,取得產銷履歷、吉園圃雙認證,番茄也從一斤廿、卅元,提升到一五○元。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196450
(轉貼)晚期癌的治療實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章 晚期癌的治療實例,讓我驚覺到食物的力量
合併使用化學療法和飲食療法,可大幅提升生存率 


到目前為止的經驗中,依賴手術和化學療法的癌症病人,免疫力不僅無法提升,就連要恢復、變得有精神也相當困難。
年輕時擁有基本的免疫力,就算是六到七小時長時間的手術也捱得過去。但如果是高齡者,免疫力本來就比較弱,光是依靠抗癌劑等化學療法,生存率很難提升。

現在的癌症治療主要是以多科整合治療為主。手術之後,使用抗癌劑和放射線療法等各種可以消除癌細胞的療法,但效果有限。
進行多科整合治療時,當身體反應不適,就會暫停治療,之後再重啟治療,如此不斷的反覆進行。治療有效果就再好不過,若沒效的話,病人就只能等死。

抗癌劑的使用有其標準規範,不大量使用的話是沒有效果的。可是,使用抗癌劑不僅淋巴球會大量減少,骨髓造血功能也會疲弱,當然就形成貧血狀態,免疫功能降低,恢復能力自然變弱了。

由於放射線治療無法持續兩個月以上,所以抗癌劑的劑量會增加。如此一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會併發肺炎等副作用而死亡。

有一位病人在經過胃部腫瘤切除手術第十年,因為癌細胞轉移到脊椎,無法行走下,坐在輪椅上緊急住院。這位病人在五十歲時動了胃部手術,一直很有精神的每個月一次往返醫院回診檢查,但卻突然出現腳麻痺現象。做MRI核磁造影檢查(參見33頁左圖)發現,第九和第十節胸椎有癌細胞轉移,並且壓迫到脊髓內的神經叢而引起麻痺現象。

我先幫這位病人注射類固醇消腫,再追加放射線治療,改善麻痺狀況的同時也指示病人必須改變飲食習慣。實際上,能夠做的治療幾乎沒有,除了飲食療法外別無他法了。兩個月後,病人可以下床走路,三個月後就出院了。

飲食的內容是,每天要喝無農藥有機栽培的綠蔬菜汁二○○cc,和吃糙米蔬食、水果、豆腐、納豆、海帶、海藻、菇類等食物。

持續進行飲食療法的期間內,可以看見病人一天比一天有精神。第二個月再做檢查,其復原情況相當不錯,於是開始走路復健。由於病人非常努力做復健,很快就能自行走路,再經過一個月之後,就出院回家療養了。

之後每個月回診兩次,一年半左右病人的背部已能挺直,跟平常人一樣的走路。
可以肯定的,能治好癌症的並不是醫師,而是病人本身的自癒力,所以,會使淋巴球減少、免疫力降低的抗癌劑和放射線劑量,我都盡可能使用最低程度的必要量。

為了讓病人保有免疫力,大多數的病例,在抗癌劑的使用上,我都像調味般的只用很少的劑量。

對於癌末病人,通常醫師會建議接受安寧療護,安寧療護的目的不在對抗癌症,而是讓病人可以有尊嚴、盡量免除疼痛之苦,只施予止痛和麻藥,好讓病人能夠平靜詳和的臨終。

一位六十四歲的癌症病人,在某癌症中心,因食道癌已無法進行切除手術,施予一個月的抗癌劑治療後,結果導致腎臟功能不全。無計可施下,經由介紹,轉院到我所任職醫院的安寧病房。

這位病人一轉進來,就從安寧療護醫師那裡轉診到我這裡諮詢。我即時進行診療後,發現病人的腎臟功能不全狀況若能有所改善,就可進行飲食療法。因此非常謹慎的投予點滴和利尿劑。這樣做之後,一個禮拜內腎臟功能有所改善,因此,馬上進行了營養.代謝療法。

進行營養.代謝療法兩個月之後,病灶縮小了七五%顯示已部分緩解(PR),因為改善顯著,因此同年初春就出院回家療養。附帶一提,完全治癒的情況是一○○%完全緩解(CR)消失。

在家自行療養之後,隔年的正月,可能是因為症狀改善而鬆懈,病人開始吃起喜愛的鮪魚腹肉,喝了溫熱的清酒,也中斷了營養.代謝療法。因為這樣疾病於是捲土重來,四個月後就過世了。這個令人遺憾的例子,讓我深切感受到指導飲食療法的重要性,以及身為醫師的不慎。

第三章 罹患癌症的人,通常飲食不均衡
美國人的癌症死亡率在下降中
比較日本與美國的罹癌人數,日本的病人增加,而美國的癌症病人數則是年年下降中。
美國從一九七三到一九八九年間,癌症病人曾經逐年上升中,但從一九九○開始到一九九五年間,癌症死亡率開始減少,現在仍在減少中。

為何美國的癌症人口會逐年減少呢?
這可從一九七七年發表的「麥高文報告」說起。

當時的美國,心臟病、癌症、腦中風的疾病持續增加中,醫療支出幾乎壓垮國家財政。
美國的超市裡,大塊牛肉以令人驚奇的低價格出售,在餐廳點牛排的話,端出來的牛排也大到讓人吃驚。可樂和冰淇淋的分量也幾乎都是日本的三倍多。

美國人的體型比日本人還要大,當然食量也不小。
一九七五年,美國總統福特任內,當時的美國不僅有全球最強的軍事力量,醫療技術也是全球最高,然而國內的心臟病患卻在持續增加中。為了了解這個原因,國會特別設置「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並委由國會議長麥高文擔任委員長,該委員會發表了約五千頁的「美國國會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報告書」,統稱為「麥高文報告」。

其主要內容為:
◎ 以肉食為中心的飲食生活會導致癌症、心臟病及糖尿病
◎ 維他命及礦物質不足
◎ 醫學界輕忽疾病與營養的關連


報告中指出,癌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疾病的確是飲食所引起的,為了提高人體的自癒力,吃進去的食物的營養素非常重要。
因應這份報告,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FDA立刻制定政策,一九七九年提出打造「健康國民」(http://www.healthypeople.gov/)的健康指標數字,此項計畫至今已進行到「健康國民二○一○」。

此外,一九九○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提出「計畫性食品清單」呼籲民眾多多攝取蔬菜。我一直認為,美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好的事情會馬上執行。

現在的日本,也同樣面臨以肉食為中心,蔬菜攝取不足、運動不足、鹽分攝取過多、壓力過大等,跟「麥高文報告」發表以前的美國一樣的狀況。
我知道「麥高文報告」,是在東京女子醫大附設醫院的消化外科工作時,那時睡眠時間只有三到四小時,每天忙著看診及讀書。

為了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外科醫師,那時比別人多花上一倍的時間在讀書,完全沒有思考過利用食物可以治療疾病的這種想法。

然而,在我成為外科醫師後剛好過了二十年,雖然前言已說過,讓我投入飲食療法的研究與治療的契機。但藉此機會我要再次說明。一位我所執刀的肝癌末期病人,幾乎已是到最末期,癌細胞已轉移到四個地方。希望病人盡可能延長生命,因此開刀切除半個肝臟,因為肝門靜脈腫瘤有栓塞現象,沒有辦法切除更多。

手術結束後,我告訴病人,大概還有三個多月的生命,在病人本人的要求下,回到自宅療養。

我所沒料到的,這位病人身上發生了許多奇蹟。三個月後,癌症腫瘤標記值下降。而且標記數值竟然在一年半後完全正常,病變完全消失。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沒辦法開刀切除的兩個惡性腫瘤已完全消失。

我不禁脫口而出:「請問你做了什麼呢?」原來病人回家之後,太太全心全意地,早上做蔬菜汁、中午及晚上都做五種類以上的蔬菜.水果及海帶,一天一次,讓病人食用。當然,最喜歡的酒也戒掉,每天只吃太太準備的食物。

這位病人在罹患肝癌前的生活,每個禮拜有二到三天都在銀座喝酒。因為工作不得不喝酒,喝到得了癌症,現在則完全戒除銀座夜生活,吃太太煮的菜而恢復元氣。

光靠飲食,癌末病人竟能奇蹟似的重生,使我開始思考「光靠外科醫學並不能治癒癌症」,因此重拾學生時代的幹勁,開始研究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身體有形成生活習慣病的傾向  
所謂的生活習慣病、代謝症候群等名詞,幾乎每天都可在報紙、電視及雜誌上讀到,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是什麼意思。
不過,就算廣泛宣告生活習慣病是萬病根源,大多數會因此而改變飲食習慣的人,也都只有三分鐘熱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家就算順應自己的欲望,吃自己想吃的食物,也不會馬上生病。
如果是食物中毒的話,因為會很難受,所以會小心注意吃進肚裡的食物。吃下去馬上就生病的話,就不會再吃同樣的東西。

但是生活習慣病是因為每天的飲食習慣造成的疾病,就像是拳擊手一次一次進攻對手的腹部及胸部一樣。
生活習慣病的可怕,大多數人都是在經驗後才會意識到。進行中糖尿病會導致血管脆弱而失明、手足壞死,甚至血液中的自由基增加,易引發癌症,這種疾病的發展流程是很明確的。

九州大學環境醫學系的清原裕教授從一九六一年起,便在朝日新聞發表他針對生活習慣病疫學調查的「久山町研究」。
根據報導,這項調查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於追蹤率達九九%。調查的對象就算死亡,遺體的八○%也會進行解剖,可以了解死亡原因及臟器的病變,是精確度相當高的調查報告。

這項調查以腦中風的實態及了解危險因子為主,同時也進行了虛血性心臟病、惡性腫瘤、癡呆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研究。
從這項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糖尿病是萬病的根源」。

這項研究是針對福岡縣久山町沒有罹患痴呆病的六十五歲以上居民共六百二十六人,持續十五年以上的追蹤調查,現今仍持續中。
根據統計數據,十五年間,有一百八十八人罹患痴呆症,其中有九十三人是阿茲海默症。

接著,四十到七十九歲間的二千四百人,經過十二年的追蹤調查,糖尿病患死於癌症的危險性,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三.一倍、腦中風是一.九倍、心肌梗塞是二.一倍。

也就是說,生活習慣病的危險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高。肚子餓了,所以要吃到很飽,酒也要喝到爛醉才肯罷休,讓身體所擁有的基本代謝能力反過來變成代謝不全。只吃喜歡吃的東西的這種行為,不過是讓欲望得到滿足的愚蠢行徑罷了。

人類是思考後才行動的動物,因此可以把所想的事情付諸實現。
因此,甚至可以說,想吃所以行動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自己想得到生活習慣病才去吃東西。

九州大學的這項病疫學調查所提出的警示,是「進行中的生活習慣病,對人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從中我們應該要了解到,保重自己的身體,抱持著過不違逆自然飲食生活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第五章 吃繩文飲食,健康活到一百歲
海鮮素食是健康長壽飲食   

健康飲食的基本是糙米蔬食
,這對癌症病人及其他疾病的病人而言,是一定要堅守的原則。不過,對健康的人來說,為了維持自己的健康,實行糙米蔬食而不吃其他食物會覺得人生乏味,更無法感受到飲食文化的發達。

然而,要在糙米蔬食中再追加什麼的話,還是以海產、牛奶及雞蛋為主。

就算不回溯到繩文時代,日本人飲食的中心還是蔬菜跟魚。這跟西洋的健康飲食—地中海料理非常接近。現在為了預防生活習慣病,呼籲「吃更多的魚,攝取更多的蔬菜」的運動越來越熱烈,而日本的傳統飲食就是糙米蔬食跟海鮮。

對代謝症候群及癌症病人而言,動物性蛋白質和油脂是大敵,跟富含飽和性脂肪酸的牛肉及豬肉相比,魚肉所含有的蛋白質及EPA、DHA等不飽和脂肪酸,能讓血中的膽固醇值和中性脂肪下降,可以預防心肌梗塞。

這是根據一九六○年代丹麥的戴爾貝魯克博士所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在格陵蘭島上沒有辦法吃到蔬菜及水果的愛斯基摩人,死於心臟病的人非常少。這個結果相當受矚目。

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是,愛斯基摩人主要吃海豹的肉,而海豹則是以魚為主食,結果愛斯基摩人血中的EPA值相當高,膽固醇值則很低。
另一方面,吃肉及蔬菜卻很少吃魚的丹麥人的心臟病死亡率則將近是愛斯基摩人的十倍。這證明了魚所含有的EPA及DHA可以讓血液清澈。

因為這樣,魚可以預防癌症並改善癌症。少量白肉和寒帶的魚、仔魚、烏賊、櫻花蝦等可以整隻吃的海鮮,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及牛磺酸含量相當豐富的關係,能有效改善疾病。

日本人自古就以魚為主要食材,為了能夠穩定的供應,可以讓一般人都能吃到魚,江戶時代開始發展出各種捕魚法。
天正十八年(一五九○年)江戶開府前,日本橋就有人在賣魚了。當時,攝津的國佃島漁夫們在取得獻給幕府後剩下的魚的販賣權,就開始在此經營魚市場。後來因為關東大地震,魚市場才轉移到築地。

日本橋魚市場的交易量相當大,隨著江戶町的民眾也成為販售的對象,規模更為廣大,三代將軍德光誕生時,江戶城獻上了兩百尾鯛魚。十九世紀初,天保年間的賞月宴上,也留有著運送一百七十尾鯛魚、七百尾鰈魚及一千兩百尾龍蝦進入江戶城的紀錄。

在有關於魚的營養價值的評價中,明和(一八七○年)年間,被譽為名君的米澤藩主上衫鷹山,就在米澤建立了三處魚市集,並要求新鮮的海鮮類優先給病人、高齡者、孕婦及小孩食用,而流傳了照顧人民健康的美談。他認為新鮮的魚及烏賊、章魚、貝類和其他海產是能夠讓人保持健康的貴重食材。

雖然跟本書的主題有些脫節,不過有研究指出,喜歡吃海鮮類、海藻等海產的人,很少罹患阿茲海默症。荷蘭有份研究報告,在二十年間,對五千四百名病人進行研究,魚的攝取量多的人阿茲海默症較少發作,就算發作症狀也很輕微。

這是因為腦的神經細胞所需Ω–3系脂肪酸DHA比較多,吃魚可以補充Ω–3脂肪酸,進而預防阿茲海默症。

不論如何,海鮮類及生菜的效果是全世界所公認的,一旦罹患癌症,就要馬上斷絕海鮮類以外的動物性蛋白質及鹽分的攝取。為了維持健康,若能每天都在食物上用心,健康活到一百歲是可能的。

網路追追追/多「氯」了 電鍋不能用自來水煮東西?

我有謠言要報案


使用電鍋蒸煮東西,千萬不能用自來水,否則食物會殘留氯?

你知道電鍋一定要用開水蒸煮才安全嗎?這是網路上最近流傳的一則謠言,內容敘述電鍋使用自來水蒸煮,自來水的餘氯會覆蓋在食物上,對人體產生危害。電鍋真的要用開水或過濾過的水才比較健康嗎?

看原信:用大同電鍋蒸煮東西時,一定要用開水

這「又是」一則關於自來水含氯的謠言。沒錯,的確是「又是」。不久前追追追小組組內才討論過,按照之前的時間迴圈,感覺「自來水系列」應該會重出江湖。結果果然在剛進入2011年沒多久,自來水謠言捲土重來。之前我們曾經整理出近十年關於自來水加氯的謠言,各位可以先參考之前追追追小組所分析的「自來水謠言史」。

參見:偵探筆記/「自來水與三鹵甲烷」謠言史

看完上面的偵探筆記,我們先幫大家作幾個重點節錄:

1. 自來水確實有加氯,並透過氯來消除水中有毒物質。

2. 自來水經過氯消毒後,氯與有機物會產生反應,形成「總三鹵甲烷」的合成物。而三鹵甲烷確實會影響到肝腎功能、含致癌性,可能對人體產生傷害。

3. 根據環保署資料,三鹵甲烷會致癌的攝取量:假設你70公斤,連續70年每天喝2000c.c.總三鹵甲烷含量為0.1毫克/公升的水後,才會有10萬人分之1的機率致癌。

4. 台灣飲用水的總三鹵甲烷含量法定標準為0.08毫克/公升,根據環保署自來水抽驗資料,總三鹵甲烷的平均含量為:0.02毫克/公升。各位可以跟上一點的致癌攝取量作比較。

稍稍了解自來水與氯、三鹵甲烷之間的關係後,回到這次「電鍋蒸煮一定要用開水」的謠言。我們向台灣自來水公司求證,自來水公司提供我們一份公司內部的實驗數據給網友作參考。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胡南澤表示,之前他們也有看到這則消息,因此自來水公司也做了一次模擬實驗。實驗是在電鍋內放食物跟水一起蒸煮,蒸煮15分鐘後,檢測其氯與三鹵甲烷濃度,實驗結果如下:

 
蒸煮前
蒸煮後
去除率
餘氯
0.70毫克/公升
0.02毫克/公升
97.1 %
三鹵
甲烷
0.01098毫克/公升
ND(未檢出)
100 %
(資料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製表/醉月湖)

自來水公司表示,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餘氯及三鹵甲烷幾乎都已經隨蒸氣跑出、去除掉,因此民眾可以安心用電鍋煮食。另外關於這則謠言,自由時報也曾報導,報導中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環保署毒管處處長林建輝都認為民眾不必太擔心氯的問題,大家也可以作為參考。

參見: 自由時報 > 電鍋可用自來水煮食 2011-02-08

總結以上資料,自來水符合政府飲用水檢驗規範;目前也沒有可信的研究報告,能證明電鍋使用自來水蒸煮食物會對人體有害。但鑑於科學知識總是不斷前進,若有相關的更新資訊,我們也會持續跟進並向大家報告。



�������}: 網路追追追/多「氯」了 電鍋不能用自來水煮東西? | 網路追追追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n/2011/03/02/554204#ixzz38PRRHDq0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34254
(轉貼)小心!你吃的都是不人道的「壞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心!你吃的都是不人道的「壞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日前踢爆統一「元氣御選」、味全「自然牧場」、「木崗專業牧場」雞蛋,以歐盟早已禁養、虐待母雞的「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但廣告卻誤導消費者雞蛋來自人道的「放牧」飼養,賣得還比較貴,許多消費者大呼上當。
【文/朱淑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日前踢爆統一「元氣御選」、味全「自然牧場」、「木崗專業牧場」雞蛋,以歐盟早已禁養、虐待母雞的「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但廣告卻誤導消費者雞蛋來自人道的「放牧」飼養,賣得還比較貴,許多消費者大呼上當。

標示亂

制度糟,蛋農昏消費者怨

國人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90顆蛋,95%來自格子籠這種最不符合食品安全、動物福利的飼養方法。再加上農委會未建立雞蛋標示制度,導致標示混亂,消費者無所適從,蛋農也缺乏轉型意願。

蛋雞有四種飼養法:格子籠、豐富籠、平飼、放牧。格子籠飼養法在約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裡關2到4隻雞,擁擠的環境導致蛋雞緊迫,腸道、呼吸道較易感染病菌。

為了防止傳染疾病,飼料中會添加預防性抗生素,也會使用消毒用藥清理環境。為了加速產蛋率,以禁食手段逼迫雞隻換羽、代謝以繼續產蛋。

「虐待雞,怎會有好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強調,蛋雞飼養方式涉及消費者安全、環境生態、動物福利、農民,牽動國內整體畜牧產業發展方向,農委會應從整體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由於格子籠飼太過殘忍,也有消費者飲食安全的顧慮,國際間已興起廢籠風潮。歐盟早在1999年通過「蛋雞廢籠指令」,從2012年起廢除格子籠,同時規定市售雞蛋必須在蛋殼、外包裝上明確標示屬於何種飼養系統。

農友嘆

雞農拚轉型,政府不友善

不只歐盟,美國加州、密西根州已立法禁止格子籠飼養。另外包括澳洲、紐西蘭也推動廢籠政策。而美國、英國等多個大型速食業、大企業不再提供籠飼雞蛋,進一步帶動這個風潮。

然而在國內,不要說廢籠,連雞蛋標示也是一團混亂。動物社會研究會調查,市面上的雞蛋標示五花八門,TAP產銷履歷農產品、CAS優良農產品、人道飼養、花蓮無毒農業、安全農法……,很難看出這些標示的意義何在。

彰化桂園自然生態農場負責人蔡桂輝指出,希望政府能協助願意嘗試新方法的農戶,但他感覺「農友很積極,政府不友善」。花蓮無毒放牧蛋雞產銷班的班長張進義則說,東海岸的雞農很辛苦,「只希望政府給我們採用不同飼養法的農民一個標示。」

政策慢

強制標示、廢籠才有保障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林宗毅回應,目前已訂「雞蛋生產系統定義與標準草案」,定義出:豐富化籠飼、平飼、放牧等三種飼養方式,將盡快公告,明年起交由民間業者推動認證。

這個政策雖然讓國內雞蛋生產標示跨出第一步,但官方只訂出標準,不強制標示,相較於歐盟立法規定在蛋殼、蛋盒強制標示,顯得過於消極,看不出農委會有積極跟上國際趨勢廢除格子籠的意願。

農委會說廢籠無法一蹴可幾,朱增宏強調,歐盟廢除格子籠飼養也是花了十年時間,其間推動許多配套措施,例如不能新設格子籠,規定雞蛋明確標示、鼓勵大型企業使用非格子籠雞蛋等等。只要讓業者明白政府的政策方向,業者自然就會朝著相同方向去轉型。

他呼籲農委會訂定「落日計畫」,以漸進方式推動廢除格子籠生產系統,建立友善飼養環境,如此不但有利蛋農銷售,消費者吃蛋也有較佳保障,更能健全台灣整體畜牧業的永續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355期;訂閱商業周刊知識庫;訂閱商業周刊電子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8213
(轉貼)泡麵幾乎都含重金屬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心!你吃的泡麵幾乎都含重金屬(摘)
撰文 / 李建興、許瓊文、郭淑媛、賴若函
食安風暴再延燒》體檢全台十七種泡麵、醬料
出處 / 今周刊   882期
關聯關鍵字: 泡麵食品安全食安重金屬882特別企畫
2013/11/14
  • 小心!你吃的泡麵幾乎都含重金屬(摘)
  • 含重金屬的泡麵 part 1
  • 含重金屬的泡麵 part 2

含重金屬的泡麵 PART 1

123

一場劣油混摻事件已傷及政府的威信、廠商的信譽和國人的健康,殊不知,恐有更多的未爆彈!《今周刊》主動送驗泡麵油包,赫然發現,居然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這是黑心油的延燒?還是虛驚一場?政府和廠商都欠全民一個安心的交代!

正當大統油品造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一位油品相關業者向《今周刊》爆料:「你以為油的事情只是成分實不實在而已?食品大廠泡麵裡的油包,到底用什麼油和配料做的?問題才大!」

因此,在全民的焦點還鎖定在到底有多少劣油混摻了銅葉綠素和棉籽油時,《今周刊》調查小組旋即於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在台北市的一家食品行,購買深受國人喜愛的「維力炸醬麵醬料罐」,以及從家樂福採購熱賣的「康師傅香辣牛肉麵」,當天下午立刻送至SGS檢驗。十一月五日報告出爐,業者口中「問題很大」的泡麵油包內的醬料,居然含有鉛、砷、銅、汞等重金屬。

大廠牌全淪陷 食安再陷另一波危機

由於油包含有重金屬根本是始料未及,為求謹慎,《今周刊》緊急於全聯福利中心再採買了統一肉燥等十款罐裝調味醬,以及韓國辛拉麵等六款泡麵各四十包(以方便檢驗單位針對油包足量採樣),於十一月七日以特急件進行第二批全面性的檢驗。

隔天報告出爐,更令人膽戰心驚!在泡麵油包部分,《今周刊》兩批次送驗的七款產品,除了味王原汁牛肉湯麵油包僅含微量的銅,五木香蔥拌麵油包含有砷、銅外,其餘包括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韓國辛拉麵、統一老罈酸菜牛肉麵(同時檢驗油包和酸菜包)和味丹味味A排骨雞湯麵,皆被驗出砷、鉛、銅三種元素,而其中網路團購美食── 阿舍客家板條則是除了上述三種重金屬外,居然也被驗出汞。

由於目前國內並未對泡麵的油包訂定出重金屬劑量的標準,因此,我們暫且無法判定是否超量,但是,其中統一老罈酸菜牛肉麵醬包的含銅及鉛量最高,分別達一.七三ppm和○.二二二ppm,含砷量最高的則是韓國辛拉麵,數值為○.五三二pp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7607
(轉貼)棉籽油到底能不能吃?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分鐘快速了解:棉籽油到底能不能吃?

 什麼是棉籽油 (cottonseed oil) 

你們知道廟裡點燈用的油,還有媽媽的裁縫機要潤滑的油,都是什麼油嗎?

答案是,都可能是棉籽油。有些廟裡點燈用的油就是棉籽油,我們會聽到的機器潤滑劑「針車油」也是棉籽油還有肥皂和化妝品原料也都用到棉籽油

 

棉籽油是從哪邊提煉出的油?

棉籽油是從棉花種子所提煉的。就像是葵花子,棉花的種子也具有油份。

早期,大家都要棉花,誰要棉籽,這東西根本就一文不值,大部分就是任其腐壞,不要它。但在19世 紀初期的歐洲,因為工業革命帶 動了人口成長,還有遭逢拿破崙 戰爭 (1804-1815), 所以歐陸面臨了油和脂肪的短 缺。哇!物以稀為貴。脂肪和油 的需求增加,但供應卻減少了, 因此食用油的價格就大漲。這個 時候,很多歐洲人都買不起煮飯用和照明用的油。

美國人就很聰明,看到歐洲人缺乏食用油,他們就利用種植棉花所日益增加的棉籽來榨油。不過,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棉 籽外面有層硬殼,要脫殼在當時 很困難。直到1857年, 才發明脫殼機來解決此一問題。 你們知道嗎,以前西方人點燈還 有用鯨魚油、還有豬油的!從此 之後,棉籽油就被用來當作點燈 的油,早期的台灣社會也用棉籽 油來點燈用。

 

然而,一些美國的無良商人與企業卻動起腦筋將棉籽油來添加入動物脂肪之中,當然後來就被揭發。美國國會還立法,添加 棉籽油的產品都必須印上豬油合 成物 (lard compound) 的 字樣。但聰明的商人還不罷手,他們開始將棉籽油和橄欖油混合。後來惹了很多歐洲國家不悅,就將美國橄欖油列入進口關稅,甚至禁止進口,這些行政管控才使棉籽油的供應跌落下來。

 

有哪些食物使用棉籽油?

 

美國有家公司叫做寶鹼 (Procter & Gamble, P&G, 台灣音譯為寶僑)P&G公 司就是取兩個創辦人名字的第一 個英文字母而來,威廉·普羅克特是製作蠟燭的,詹姆斯·甘布 爾則是做肥皂的。他們又嗅到了 棉籽油的價格在貶低後的商機, 因為他們想要尋找取代昂貴的動物脂肪來生產蠟燭與肥皂,這兩人決定改用棉籽油。厲害的是,寶鹼公司後來發現到棉籽油 的可食用用途,寶鹼公司將棉籽 油氫化而開發出酷似豬油的植物 起酥油Crisco 在那個年代,各大報紙的廣告都 可見到Crisco, 還搭配免費食譜,甚至製播專屬的烹飪節目。

來 源:tellumo@flickr, CC BY-SA 2.0

寶鹼有項很有名的產品,很多人應該吃過,那就是品客洋芋片(Pringles)。 現在,品客已經賣給另一家公司 家樂氏(Kellogg) 了。

這也告訴我們,棉籽油已被推廣到使用在沙拉油、沙拉醬、美乃滋、甚至洋芋片等 零食上,因為具有它味道安定, 不會掩蓋原味,遇熱不易起油煙 等特質。但是到了二戰期間,由 於棉籽油的短缺和大豆油成本的 下降,使得大豆油取代了棉籽 油。

 

棉籽油氫化後可以開發出酷似豬油的起酥油,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棉籽油大約含 有70%的 不飽和脂肪酸,氫化後它的結構就改變了,轉而具有90%以 上的飽和脂肪酸。

 

要知道喔,棉花可是會產生出一種具有毒性的黃色多酚(polyphenol) 類化合物 -- 棉酚 (gossypol), 尤其在棉籽含量最多。這種化合 物會使得棉花對於自然的威脅產 生適應,因為可以用於抵禦蟲害 或病菌侵襲,因為它就類似殺蟲劑的功能,讓昆蟲死亡。

人如果吃到棉酚會中毒嗎?

會不會中毒,一定 要先知道物質足以產生毒性的濃 度要有多高。

的確,棉酚可殺蟲,也可殺精蟲。它在一定濃度下,對於人體具有生殖毒性,曾 被報告過可導致男性睪丸萎縮、 精蟲數量及活動力減少。在1970年 代,中國大陸還曾用棉酚作為男性避孕藥,但是後來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棉酚雖然可以用來避孕;但是 停用之後,男性精蟲的數量卻也無法回復回來,一旦你想要生孩 子,也沒機會了,因此禁用棉酚 來當作避孕藥。[1][2]

 

雖然,現在的油脂 純化技術可去除大部分的棉酚, 但恐怕多少還會殘留微量,只是 分析儀器夠不夠靈敏到可驗出來。

 

棉籽油精煉過後,到底可不可以吃?

 

我想,要先說沒精煉的棉籽油含有高量棉酚,絕對不能作為食用油使用。但是,如 果精煉過後的棉籽油,的的確確去除了棉酚,那是可以拿來當作食用油,很多國家都是允許的。

 

再次強調:未來的 人口會不斷再增加,世界糧食必然短缺,尋找現今食物的替代方案,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不論 如何,還是要以健康安全為第一 考量。

 

還有,近年來很多人對於反式脂肪的健康意識提升,甚至很多地方的法律也都要求強制要標示出反式脂肪,這也反而刺激了棉籽油的使用增加喔。為什麼呢?因為它僅包含很少的反式脂肪,甚至沒有。

 

[1]Ref: Waites GM, et al. Gossypolreasons for its failure to be accepted as a safe, reversible male antifertility drug. Int J Androl. 1998;21(1):8-12.

[2]Ref: Meng GD, et al. Recovery of sperm production following the cessation of gossypol treatment: a two-centre study in China . Int J Androl. 1988;11(1):1-11.

 

本文獲「 民愛健康,大家樂分享」授權轉載

作 者簡介_翁 瑞宏

學歷:台灣大學職 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博士
經歷:中山醫學 大學公 衛系所教 授,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流 行病學學會理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7604
(轉貼)蛋雞住鐵籠 統一、味全騙全放養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蛋雞住鐵籠 統一、味全騙全放養


統一、味全販售雞蛋主打「元氣」、「自然」,廣告及網站上還有雞在慢跑或站在田野上畫面,但動保團體昨公布影片,顯示兩家大廠的蛋雞飼養環境卻是髒亂窄小的「格子籠」,A4紙張大小的籠裡竟擠下二到四隻雞。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昨播放統一、味全合作牧場影片,雞籠窄小,雞隻互相踩踏,蒼蠅滿天飛,雞糞散滿走道。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統一雞蛋來自彰化、台南、南投等十四家中小型畜牧場,分級洗選後裝成「元氣御選」、「優鮮蛋」、「Dr.Egg生鮮優質蛋」等四個品項;味全「木崗專業牧場」以及轉投資福頂企業「自然牧場」等六個品項,雞蛋來源都是格子籠。

但統一「元氣牧場」廣告卻出現人與雞一同慢跑;味全轉投資的福頂企業官網中,也可見雞隻站在空曠田野上。

陳玉敏表示,統一、味全兩大企業廣告、包裝意圖誤導民眾。且一般籠飼蛋約售三至五元,統一、味全蛋每顆要賣六到十元高價,「這算是良心事業?」

衛福部科長何淑惠表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廣告不實可按次開罰四萬到廿萬元;但農委會未訂飼養方式認定標準,光從自然、元氣等形容詞很難認定為廣告不實。

農委會科長林宗毅表示,明年初將公告友善飼養方式「放牧」、「平飼」、「豐富化籠舍」認定標準,由認證單位檢驗發證,消費者未來可認證選購。

統一:品質合標準

統一澄清,販售的雞蛋來自上游供應商,會去了解並請養殖戶改善環境。至於價格過高,統一表示,為求品質合乎標準,雞蛋要經過多道關卡篩選,非一般雞蛋所能比擬。

味全:嚴管成本高

味全則表示,雞在開放式環境下有很高染病風險,養在雞籠裡可嚴格控管,味全的雞蛋全來自旗下台南新化養雞場,飼養環境符合國家規範。味全白雞蛋單顆售價約八元、紅蛋售價約九點五元,全程以低溫冷藏運送、管理,保證無抗生素,高規格控管的成本較高,因此售價較高。

【2013/11/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蛋雞住鐵籠 統一、味全騙全放養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81549.shtml?utm_source=udn&utm_medium=left3_8_news&utm_campaign=news#ixzz2jzr9rY90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5801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