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食物藥害與設備篇】(轉貼)牛奶害人 多喝豆漿
 瀏覽72,268|回應108推薦4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龍女CHANG, HSIU-FEN
boxer
早早安(顏俊家)
曾太公

救命飲食》牛奶喝愈多,骨折率愈高


【文/摘自《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湯馬斯.M.坎貝爾著/柿子文化出版】本文來自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2135&f_ART_ID=140589


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若是沒有骨頭,你可能只是地上軟趴趴的一團東西?或者你也聽過那首關於人類骷髏的流行歌曲:「踝骨跟脛骨相連,脛骨跟膝蓋骨相連」。總之在你小時候,可能都聽過喝牛奶有助強健骨骼和牙齒的說法,因為我們都不想變成沒有骨頭的一團東西,而且很多名人都拍過宣揚牛奶益處的牛奶廣告,所以我們才喝牛奶──牛奶之於骨頭健康,就像蜜蜂之於蜂蜜。


平均每位美國人消耗的牛奶和乳製品都居全球之冠,照這樣看來,美國人的骨頭都應該非常強健才對囉?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最近一項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美國女性,髖骨骨折的比例居全球前茅,而其他高比例的國家則在歐洲和南太平洋(澳洲和紐西蘭),這些國家的人喝的牛奶比美國人還多,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牛奶的迷思


「髖部骨折的超出率」通常可做為衡量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可靠指標,這種骨頭疾病通常是因鈣質攝取不足所致,尤其常發生於過了更年期的婦女。因此,負責擬定健康政策的人士往往會建議民眾多攝取鈣質,而由於乳製品含有豐富鈣質,乳品業者無不極力支持因這項政策而做的相關努力。


某些地方顯然出了錯,因為這些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人口,不但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在一項報告中找到的可能解釋是,即使是不同國家的婦女,如果動物蛋白攝取愈多,骨折機率也愈高,兩者間具有強烈關聯。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1922年做出一份關於蛋白質攝取和骨折率的報告,資料來源是16個國家的三十四份獨立研究(散見於29種經過同行審查的刊物),而所有研究對象都是50歲以上的婦女,結果發現70%的骨折皆與攝取動物蛋白有關。


身體的酸性負荷


研究人員的解釋是,動物蛋白跟植物蛋白不一樣,會增加身體的酸性負荷,如此一來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就會愈呈酸性。由於人體不喜歡酸性環境,就會開始反擊,利用鈣這種強效成分去中和酸性,但是鈣一定要取自身體某處,因此就從骨骼中取鈣。然而少了鈣質,骨骼漸形脆弱,就變得很容易骨折。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證據顯示動物蛋白會損害骨骼健康。舉例來說,最早在1880年代就有人提出動物蛋白會產生過量代謝酸,到了1920年即有文件佐證;此外,


我們也知道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會增加體內代謝酸負荷。


2000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發表一項研究,一共集結33個國家87份關於動、植物蛋白攝取比例與骨折率之間的調查,結果發現若植物蛋白的攝取量愈高於動物蛋白,則愈不會出現骨折。


鈣太多不一定好


我們幾乎每天都被耳提面命,必須攝取乳製食品以補充骨骼強健所需的鈣質,而大量評論分析也警告大多數人並未擁有標準所需的鈣質,尤其是那些懷孕或是哺乳的婦女更是不足。但是鈣質的好處尚未得到證實,因為一項針對十個國家的研究顯示,鈣質攝取量愈高,骨折的比率也愈高,而非愈低。


馬克.海格斯戴(Mark Hegsted)是哈佛大學的資深教授,他從195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鈣的相關議題,海格斯戴教授相信長期過度攝取鈣質,有損身體控制鈣的攝取量,以及何時攝取鈣的能力。在健康的狀況下,人體會使用活性維生素D(即calcitriol)調節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以及應該分泌和分配到骨骼中的含量。


活性維生素D是一種荷爾蒙,如果體內需要較多鈣時,它就會提高鈣的吸收量,並且限制鈣的分泌。但如果長期攝取太多鈣質,體內可能就會失去調節活性維生素D的能力,而永久或暫時性地破壞鈣的吸收和分泌。若以這種方式破壞調節機制,就會造成更年期和更年期後的婦女出現骨質疏鬆。


綜觀上述發現,如果人類過度消耗動物蛋白和鈣質,則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不幸的是,乳製品是唯一一種富含這些營養物的食品。以前述關於鈣的研究證據做後盾,海格斯戴於1986年的論文指出:「……髖部骨折通常出現在乳製品消耗最普遍,而且鈣攝取量相當高的國家」。


三大原則預防骨質疏鬆


顯而易見的,乳品業宣傳乳製品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建議,現在都遭到文獻研究的強烈質疑。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以下三點可以做為您的參考:


1、保持身體活動,多運動。做完運動後,你會覺得比較舒服,骨骼也會更強健。


2、攝取不同種類的全植物性食品,並且避免動物性食品,連乳製品都不要碰。豆類和菜葉蔬菜等植物性食品都含有大量的鈣質,只要能遠離精製碳水化合物,像是糖果、麵條和白麵包等,應該就不會有缺乏鈣質的情形出現了。


3、食鹽攝取量保持在最低限度。高度加工和包裝食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鹽,請盡量避免,而部分研究顯示,一旦過量攝取食鹽,身體就會出問題。


評論


   這篇報導證實了我多年來一直在說的牛奶的壞處,台灣不實廣告充斥又氾濫,每天都在鼓勵民眾多喝牛奶,連衛生署都同意這種說法,真是壞透了。讀者看完這篇報導後就應該了解到台灣有一群研究牛奶者,這些所謂的專家們,終其一生都沒有擔當過在美國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所以他們做的研究是閉門造車的研究,真正是錯誤的研究,直到目前為止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台灣百姓,而衛生署卻還沒有任何反應,甚至於還在替牛奶商背書,這種只知保護商人利益不知要保護人民利益為優先的單位,真是一群昏官的組合,台灣的總統如果繼續讓這些昏官在把持醫療政策的方向,我告訴讀者,未來的台灣必將出現更多的骨質疏鬆症跟乳癌患者,這就是台灣人民的悲劇。


      請大家相信我這虛擬中醫衛生署說的建議。我警告所有藝人們,當你們再替牛奶商在電視中做代言時,一定要想想後果,一但被我看到,我就會將你或是妳列入白目藝人名單中,讓你被人民當成笑話,請勿再犯。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07月11日


Hit Counter


嬰兒腸胃道出血 牛奶蛋白惹的禍


更新日期:2009/07/17 04:09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3個月大的「小平」中斷母奶,改餵食一般嬰兒奶粉後,竟出現腹脹、嘔吐、輕度發燒,以及多量血絲便。經緊急送醫檢查,證實為牛奶蛋白過敏症,改換高度水解蛋白配方後,狀況才明顯改善。(牛奶又惹禍了)


高醫小兒部主治醫師陳秀玲表示,在新生兒時期,由於腸道的防衛系統發育仍不完善,「嬰兒配方」中,來自於乳牛的牛奶蛋白質就成為刺激腸道的過敏原。牛奶蛋白質經由不成熟的腸道吸收而進入人體,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尤其是對過敏症有高危險因素的嬰兒。


「小平」出生時,開始喝母奶,兩個月後,因母乳量不足,改餵食一般嬰兒配方奶粉,才出現有強烈的過敏反應。小平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及血清牛奶蛋白特異免疫球蛋白E抗體皆上升,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症。


陳秀玲指出, 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常在臉頰或皮膚皺褶處長濕疹,也就是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有人甚至在軀幹上長蕁麻疹,在呼吸道方面則會有鼻炎、打噴嚏、咳嗽,或後續會發展成氣喘等症狀。胃腸道症狀會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其中更有10%的孩子會出現嚴重解血絲便或吐血情形,需要住院檢查及治療。(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來源了)


陳秀玲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母乳,因為母乳具有全方位營養,也有增強免疫力、預防過敏症功能,嬰兒出生後,立即哺育母乳至少6個月,可以大幅降低奶蛋白過敏反應;若沒有母乳可哺育者,建議出生後6個月,餵食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然後再慢慢添加一般嬰兒奶粉,讓新生兒慢慢適應一般嬰兒奶粉。(錯了,應該讓媽媽吃中藥來增加奶水,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還是母奶最好


    上篇報導中就是沒有說到一重點,就是中藥可以幫助奶水不足的媽媽,大量產生奶水,只有母乳是絕對對嬰兒最有利的,也絕對不會製造出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與蕁麻疹,由於台灣現在是西醫立國,一切都聽西醫的,所以大家已經忘記掉過去沒有西醫學的年代,請問讀者,我國在古代遇到母親無法產生足夠的奶水時,當時是如何處置的,除了找奶媽以外,就是利用中藥來幫助媽媽增加奶水,千年以來都是如此做的,但是現在的中華兒女似乎已經忘記這些老一輩的經驗了,學去喝牛奶的後果就是造成更多的問題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07月18日


Hit Counter


101歲中醫師 1天6杯牛奶不吃飯


高齡百歲的姜通,是國內年紀最長且仍在看診的中醫師。沒老人病纏身的他,養生之道很特別,五十年來滴米未進,但一天要喝六杯牛奶,每周固定燉土雞進補。 (這種做法就跟青藏高原人民每天喝奶茶一樣,他們從不吃米飯等食物。)


中醫藥學會昨天舉行研討會,同時切蛋糕慶賀姜通百歲,蛋糕上的蠟燭數字是一○○ ,但老人家說若算虛歲:「我是一百零一歲囉!」他還說:「我沒什麼特別的健康秘訣。」長壽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樂,一個人要健康,就要「多笑、多動、少欲望」。(這是非常正確的觀念。)


姜通曾在大陸獲選為「海峽兩岸十大技術名醫」,出身中醫世家的他,已是第十一代行醫,他每周固定看診五天,專長過敏性鼻炎,不少患者慕名而至,許多人一家兩、三代,老老小小都找他看病。


姜通寫書的習慣也從沒斷過,還堅持一定要用毛筆。老人家常有的老花眼、糖尿病跟高血壓,姜通一樣都沒有,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但他精神奕奕、動作俐落,走路速度之快,讓年輕人都自嘆弗如。


因為看診占去大部分時間,沒多餘時間運動,姜通接受一位老和尚建議,每天早晨掀開棉被第一件事,就是做「床上運動」,先騰空踩腳踏車一百下,接著雙手交握繞頸運動及深呼吸各一百次,再起床。


姜通最特別的飲食習慣是「不吃飯」。早晨做完運動,姜通會先來一杯烏龍茶或人參茶,早餐則是一杯好立克牛奶,偶爾加上幾片餅乾或一小塊蛋糕。他喝牛奶的本事,讓周遭人嘖嘖稱奇,幾十年來,每天至少沖泡六大杯五百西西的牛奶喝,挺直的背脊、腰桿,就跟年輕人一樣。(如果每天喝如此多的牛奶,必須不吃其他食物,你們可做得到嗎)


姜通說,近幾年來,他吃魚、吃雞,不吃牛肉、豬肉,最常吃的水果是洋香瓜、柳丁跟番茄。另外,姜通每周一定會為自己跟家人燉土雞湯,補充營養。(每週一次喝雞湯,還是不足的。虛勝於實。)


評論


   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如同睡覺時保持餓的狀態,遠比吃飽睡要健康許多,人體是寧可不足也不可以有餘,這位長壽的中醫師他了解到清心寡欲,是養生之道,同時也知道虛勝於實的道理,只喝牛奶不吃米飯,這是不足,如同住在青藏高原的人,每天必須喝奶茶才可以在高山頂上生活,但是他們知道光喝奶茶是不足以應付高原酷寒的氣侯,所以每天需要吃青稞之類的榖類才行,如果這位中醫師住在平地,每天喝牛奶加上吃米飯與麵類,他的身體必然無法承受這些高劑量的營養,只喝牛奶是可以度日的,因為缺少其他營養的攝取,這就是虛勝於實的概念。


   讀者們不要學他,如果你只喝牛奶度日,堅決不吃任何其他的食物,尤其不吃任何米麵類當主食,你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你願意這樣做嗎?民以食為天,吃是種享受,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如果你是一位愛吃的人,絕對不可以這樣喝牛奶,過度的攝取營養只對身體更壞。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2009年07月26日


Hit Counter


 第一次看到西方的科學研究對牛奶的負面報道,轉過來。



 


眾所周知,給剛斷奶的孩子喝牛奶是安全的。所以,一個世紀以來,人們都認為成年人飲用牛奶飲料也不會有害。然而,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腫瘤學家邁克爾·波拉克指出,過去10年在成人身上的研究已經把牛奶與癌症風險聯繫在一起——牛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



  科學家正在尋找解釋這種聯繫的某些嫌疑成分——比如牛奶中的激素、生長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學物質,但一直沒有確鑿的證據。現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一項新研究對此提供了關鍵證據。



  雌性激素導致癌症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提摩西·維尼斯達和同事化驗從商店裡買來的幾種牛奶飲品,經化驗分析發現裡面含有15種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酮、雌二醇和其他13種雌性激素的代謝衍生物。



  雌性激素代謝產物(EM)水平與生殖系統癌症有關,而雌性激素代謝產物的一個潛在食物來源正是牛奶。



  雌性激素可以刺激多種腫瘤的增長,特別是對男性的前列腺——雌性激素在非常低的濃度就可以致癌。要鑒別出各種雌性激素的含量如何隨著乳品種類而變化,和這些雌性激素究竟是以甚麼形態的化合物出現,還需要進行新的檢測。



  利用色譜分析技術,他們發現,各種雌性激素在乳品中的含量變異範圍很大。全脂牛奶含雌性激素最少,從乳脂2%的牛奶到脫脂乳再到酪乳(牛奶提取奶油後剩下的酸味液體),雌性激素總量是逐漸增加的,其中以酪乳最高。



雄性激素加大作用


  在達特茅斯醫學院任教的皮膚科專家F. 威廉·丹柏則擔心牛奶中的另外一種性激素——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可能會刺激生殖組織的腫瘤生長,而某些特定的雄性激素——丹柏在這裡指的是5α-還原型雄性激素——“具有增加雌性激素受體數量的能力”。丹柏表示,牛奶中至少含一種受體增殖型類固醇激素:5α-孕甾二酮。



  他解釋道,額外的受體,會允許更多的雌性激素——包括牛奶中的任何一種——打開啓動腫瘤生長的細胞系統。



  生長因子替代生長激素


  牛奶最有爭議的一面是它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影響。很多研究都將IGF-1濃度的提高與癌症風險聯繫起來。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內分泌學家大衛·克萊因伯格指出:聽起來這裡面似乎包含著很多科學內容,但實際上IGF-1和牛奶的故事並不複雜。



  通常情況下,IGF-1的生產是在腦垂體產生的生長激素作用於特定組織時才被啓動的。IGF-1變成了能在局部刺激細胞生長的生長激素物質。


  克萊因伯格說:在乳腺組織中,“我們發現,IGF-1可以完全替代生長激素”。換言之,IGF-1可以在沒有外在線索的情況下觸發細胞生長。



雖然雌性激素與乳腺發育有關,但是,在沒有IGF-1的情況下,雌性激素就無能為力。他的研究小組已經發現,雌性激素與IGF-1一道可以加大乳腺和前列腺的細胞增殖作用。



  克萊因伯格和同事撰文指出,當IGF-1或雌性激素過多發生在其他情況下時,人們就會出現乳腺增生——主要是細胞分裂過度。“當你得了乳腺增生,就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不過這種風險很輕微,可能還沒有到加倍的地步。”



  還要不要喝牛奶?


  波拉克指出:“複雜的是,人體內自然產生的IGF-1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儘管我們相信喝牛奶會增加IGF-1水平,但牛奶對IGF-1水平的貢獻與人們之間的差異相比也還是微不足道的極小一部分。”



  這就意味著,人們遺傳學上的差異遠勝過牛奶攝入。所以,有些人就算不喝牛奶,他們體內的IGF-1產量也會自然地排在最高之列,與那些每天喝牛奶的本身低水平者比起來,他們的IGF-1水平還是比較高。



  那麼,愛喝牛奶的人應該怎樣做呢?波拉克說,由於對牛奶飲品在人體中生物活性知識的瞭解還處在初期階段,所以,人們也只能是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



  由此看來,到底該不該喝牛奶,還需要自作定奪。你可以反問自己,喝牛奶有甚麼好處?波拉克建議:除了那些在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可能真的並不需要太多地喝牛奶,他說:“我從來不會說比這更重的話了。”


 


評論


      這ㄧ篇報導轉貼自大陸支援網站,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於牛奶的研究結果是非常正確的,我早就說過美國是牛奶大國,也是世上最高科技國家,結果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還是居高不下,美國人愛喝牛奶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信西醫學的人,請盡量多喝牛奶,相信中醫學的人,請多喝豆漿吧。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2009年08月25日


Hit Counter










牛奶含酸性脂肪、蛋白質 多喝有反效果


更新日期:2009/11/13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並不見得有益。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當人體缺少鈣質,就容易影響到骨骼、牙齒的健康,同時肌肉也會出現抽筋、異常收縮,細胞的通透性、凝血功能也會變差,這時有些人會多喝牛奶以補充鈣質,但事實上預防流失比補充還重要,且牛奶含脂肪、蛋白質,喝太多恐出現反效果。(解說的非常好,值得稱讚啊。)


他指出,原則上,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約1200毫克,可從深綠色植物中獲得補充,但很多民眾卻誤以為要喝下大量的牛奶才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其實剛好相反。(這就是說實話的人。)


謝東明強調,因為在牛奶裡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都是屬於酸性食物,喝太多易使血液、體質偏酸性,當鈣質遇到酸後會形成結合鈣,這種固態鈣人體非但無法吸收,還須費很大的勁才能排出。(這就是腎結石的來源啊。)


若無法完全排出,就很可能會留在腎臟、膀胱等器官裡,到時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結石問題。另外,人體為平衡血液中的酸鹼值,會將原本存在骨骼內的鈣質釋出來,因為鈣質是人體內屬於強鹼的物質,釋出後將可達到中和酸鹼的作用,但這樣一來,鈣質就會漸漸的流失掉。(這就是骨質疏鬆症的起因啊。)


謝東明認為,預防鈣流失遠比補充重要,防流失首先維持弱鹼性體質,進行適當的運動就有助於將人體內酸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減少酸性物質攝取也是方法,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醣類等食物。(說的非常正確。)


評論


    很感謝這位謝東明先生的詳細解釋,做為一位醫療人員,首先第一要件就是要說實話,此人就做到了,真是很不簡單,請民眾改喝豆漿吧,補充鈣質是可以少些,絕對不可以補充過頭,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是這個道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牛奶含酸性脂肪、蛋白質 多喝有反效果


更新日期:2009/11/13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並不見得有益。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當人體缺少鈣質,就容易影響到骨骼、牙齒的健康,同時肌肉也會出現抽筋、異常收縮,細胞的通透性、凝血功能也會變差,這時有些人會多喝牛奶以補充鈣質,但事實上預防流失比補充還重要,且牛奶含脂肪、蛋白質,喝太多恐出現反效果。(解說的非常好,值得稱讚啊。)


他指出,原則上,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約1200毫克,可從深綠色植物中獲得補充,但很多民眾卻誤以為要喝下大量的牛奶才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其實剛好相反。(這就是說實話的人。)


謝東明強調,因為在牛奶裡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都是屬於酸性食物,喝太多易使血液、體質偏酸性,當鈣質遇到酸後會形成結合鈣,這種固態鈣人體非但無法吸收,還須費很大的勁才能排出。(這就是腎結石的來源啊。)


若無法完全排出,就很可能會留在腎臟、膀胱等器官裡,到時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結石問題。另外,人體為平衡血液中的酸鹼值,會將原本存在骨骼內的鈣質釋出來,因為鈣質是人體內屬於強鹼的物質,釋出後將可達到中和酸鹼的作用,但這樣一來,鈣質就會漸漸的流失掉。(這就是骨質疏鬆症的起因啊。)


謝東明認為,預防鈣流失遠比補充重要,防流失首先維持弱鹼性體質,進行適當的運動就有助於將人體內酸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減少酸性物質攝取也是方法,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醣類等食物。(說的非常正確。)


評論


    很感謝這位謝東明先生的詳細解釋,做為一位醫療人員,首先第一要件就是要說實話,此人就做到了,真是很不簡單,請民眾改喝豆漿吧,補充鈣質是可以少些,絕對不可以補充過頭,中醫認為---虛勝於實---,就是這個道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孩童每天飲480cc牛奶 補充鈣質高人一等


更新日期:2009/11/13 13:50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3日電)董氏基金會今天表示,國小學童有「橫著長」的趨勢,體重明顯增加,卻長不高。攝取足夠鈣質長高要素之一,家長應讓孩子每天喝480cc牛奶,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少喝含糖飲料。(大家不要聽這董氏基金會說的建議,真是在害小朋友變成小牛一頭。)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教育部的統計,95學年度各縣市小學生平均身高、體重資料發現,學童身高較94學年度平均增加0.2公分,成長約0.15%,但平均體重增加0.2公斤,成長幅度約0.59%,顯示孩子有「橫著長」的趨勢。(此人不知,小孩會橫著長的起因,就是因為喝牛奶過多才造成的。)


許惠玉表示,攝取足夠的鈣質是長高的要素之一,但基金會調查發現,47%的4到6歲幼兒每天至少喝1杯飲料,最愛喝的分別是碳酸飲料、奶茶、含糖茶飲,卻忽略奶類攝取。(這句話是對的。)


許惠玉強調,台灣過敏兒多,家長擔心孩子過敏,不敢讓孩子喝牛奶。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表示,牛奶過敏現象,大部分發生於2 歲以前孩童,且只佔5%到8%。(這就是證據證明牛奶是不適合人喝的,居然被西醫拿來做文章,說成是什麼對牛奶過敏)


楊曜旭強調,幼兒會對牛奶過敏,主要是腸道未成熟,但長大後,牛奶大分子蛋白質會被發育成熟的腸道分解,過敏原就會被破壞。


為了讓孩子高人一等,許惠玉呼籲家長,讓孩子每天喝2杯240cc的牛奶,補充鈣質,並配合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奠定成長好基礎。(這是錯誤的宣導,請民眾不要聽信她說的建議。)










錯誤的觀念


     喝牛奶會高人一等,這是笑話一則,我來跟讀者說明吧,喝牛奶只會讓小孩橫著長,多運動才會讓小孩高人一等,這才是正確的觀念,多吃蔬果,多喝豆漿就是最好補充鈣的來源,絕對不可以利用喝牛奶來補充鈣質,這是極端錯誤的想法,本來這個工作應該由衛生署來做,但是台灣衛生署已經淪為西藥廠的打手,所以民眾不用寄望他們會說實話,請大家小心些。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1月14日


Hit Counter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1929
引用者清單(1)
2010/02/03 03:04 【曾太公落美洲】 人体污染比起地球污染﹐情勢更嚴峻呢﹗
 回應文章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豆漿是仙丹 牛奶是毒品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打破迷思 牛奶營養利多於弊

【中央社╱台北24日電】2009.01.25 01:42 am

    陸續有養生專家聲稱喝牛奶補骨頭,愈補愈糟,在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有人從此改喝豆奶,喝牛奶到底好不好?學者提出中肯的建議,跟其他飲料相比,喝牛奶利多於弊。(說出這種話的學者就是白目學者,牛奶不好就是不好,怎能跟其他飲料去比呢? 這樣比法,就好像是詐欺犯與勒索犯放在一起比一比,看誰比較壞? 對民眾來說,這二者都在監獄中,有何不同呢? 這是哪門子的中肯建議,根本就是在替牛奶商說話。)

    近年書市出版的養生書籍中,指責牛奶無益健康的最主要論點,就是全世界吃最多乳酪、喝最多牛奶的國家,例如美國、北歐,就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盛行國家,所謂喝牛奶有益健康,是酪農與乳品業編織的天大謊言。(這是事實,已經被證實了。)

    有的論者認為圈養乳牛密集產乳的方式,乳牛沒有間隔授乳與懷胎的時間,既不人道也違反自然,又使得牛奶可能殘留不必要的抗生素與荷爾蒙,再經過加熱消毒,營養價值所剩無幾。(這也是不能喝的因素之一,但是還不是主要原因。)

    不論是基於宗教、動物權、環保等因素,還是腸胃不耐乳糖、牛奶蛋白質,養生專家的看法加上中國大陸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都使得一部分的奶製品消費者改喝豆漿等豆製品。(本來就該喝豆漿之類的飲料最好,中國人已經喝了幾千年了,結果近一個世紀來才被西洋人改變,現在只是改回來而已。)

    台安醫院所隸屬的基督教安息日會擁護牛奶無益論,推動無奶蛋、低油鹽糖的素食,院內營養室認為,蛋白質和鈣質有個消長關係,就是蛋白質攝取太多時,就是奪走骨頭中的鈣質,看看歐美國家,牛排吃得多,抵消了牛奶補鈣的效益。(非常正確的理論,這是現在已經發生的事實。)

    台安醫院指出,國人飲食的蛋白質佔熱量比重超過3成,魚、肉吃太多,就不需要從同為蛋白質來源的牛奶來補充鈣質;若要補鈣,不如「素素看」,大豆的礦物質有利骨骼健康,大豆異黃酮化學結構類似雌激素,有助於促進骨質的合成,再加上海藻、芝麻、深綠色蔬菜的植物鈣,多吃豆類蔬果也能補骨。(說的好,非常正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其實牛奶是個全營養食物,國人的營養問題之一是鈣質攝取不足,蛋白質又吃得太多,一個排骨便當一大片排骨卻沒有幾片青菜,所以重點在於每天只要少吃一點肉,多些新鮮蔬果,再來兩杯低脂奶,就很均衡了。(此人真是白目,大家不要去聽她說的,低脂奶比一般的牛奶更壞,她居然還不知道,真正是錯誤的觀念會害人,她說的話必須要修正,否則又將有無辜的人因此而犯錯)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對於孕婦、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而言,鈣質的需求尤其殷切,常常見到不愛喝牛奶的人,鈣質的攝取本來就不夠了,又經常喝些會減少鈣質吸收碳酸飲料、茶、咖啡,更是缺鈣。(這位許主任也是一位白目營養師,我們有許多方式可以攝取鈣,但是絕對不可以用喝牛奶來補鈣,因為這種動物鈣不但無法補充我們人體內的鈣,反而會打擊我們人體內的鈣,也就是說牛奶喝的越多,骨頭就越會失去鈣)

    許惠玉認為,與許多飲料食品比較來,牛奶還是相對好的食物,那些在鼓吹牛奶不能喝的人,不如先叫孩子少喝泡沬紅茶、汽水、可樂等飲料。(此人說出這種話,真正是白目,牛奶就是牛奶,不好就是不好,為何要跟其他不好的飲料放在一起做比較呢? 就好像是雞與鴉來比一比,目的為什麼呢? 如果按照她的邏輯,那為何不將牛奶跟陰溝裡的水,放在一起比一下呢?)

    有的牛奶以乳鐵蛋白、初乳為賣點,蘇秀悅說,雖然細胞實驗顯示乳鐵蛋白可促進腸道免疫,醫學實證卻嫌不足,除非臨床醫師有特別建議,否則一般人要省錢又要營養,普通低脂鮮奶就夠了。(請這位蘇主任去多讀一些有關低脂奶的研究論文,一定會發現現在所有的研究都已經證實,低脂奶比一般的牛奶還壞,更不可以去喝)

錯誤的醫學觀念

    上篇中提出喝牛奶可以補鈣的論述是錯誤的,必須要替它做出修正,我想這些人會犯這種錯,主因是新的論文她們讀得太少,加上沒有在美國做過第一線臨床醫師的工作,也就是她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受到喝牛奶造成傷害的病人過,所以才會這樣被誤導,也就是說這些營養師在閉門造車,根本就不了解動物鈣與我們人體內的鈣不同,不是因為牛奶是高脂才不能喝,這跟脂肪完全沒有關連,所以就算是低脂奶也不可以喝,只有在一種狀況之下,大家必須要喝牛奶,就是長年居住於高原帶的人民,像是藏胞之類,該地氣候酷寒,生存環境很惡劣,必須要有高脂的營養來幫助人體抵抗外在的環境,所以可以喝,也必須要喝牛奶才行,居住在其他地區的人民就不用喝了,請讀者切記一個大原則,就是我們必須要 [ 寧可虛,不可實 ],中醫認為陰實者死,意思就是你想要補身體,結果補太多或是補錯營養,就是造成體內長腫瘤,這就是陰實,希望讀者在補身體之前,請先想清楚,千萬不要去信一些白目營養師說的話[ 禍從口入 ] 是一句經典銘言。

     讀者請看這位百歲的老兵,他時常是只吃一個大饅頭,結果卻非常健康又長壽。台灣已經出現貧民長壽,富人短命的現象。像鴻海的郭家,和信的辜家等都是血的明證

 日飲500CC牛奶 預防阿茲海默症

更新日期:2009/03/02 04:0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2/78/1fao3.html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顯示,每天喝至少五百CC牛奶,有助於避免記憶損失,以及上了年紀後罹患阿茲海默症。( 讀者千萬不要上當,這是牛奶商人花錢去買通這少數的敗類,所做出的不實研究,牛奶喝得越多,記憶就會越差,骨質就越爛。)

維生素B12可減少導致各種形式失憶的腦部神經損害,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牛奶是最佳的B12來源;體內B12含量不足的老年人腦部萎縮的機率,是體內含量足夠者的一倍。(就是這種不正確的研究造成無辜大眾受到傷害,根本就在胡說八道,大家不要相信他們說的。)

B12是八種維生素B群之一,魚、肉、奶製品皆含豐富B12。該研究指出,儘管肉類的B12含量豐富,但食用時很難被人體吸收。史密斯與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與伯根大學的研究同僚發現,儘管牛奶的B12含量低於肉類,但就人體吸收量而言卻是最高的,五十五%的牛奶B12進入血液。B12吸收量第二高的是魚類,其次為奶製品。(大家多吃天然食品來補充身體營養就好了,千萬不要吃維他命跟喝牛奶。)

史密斯說,肉類的B12與蛋白質緊密結合,必須靠胃酸才能將之分開進而被人體吸收;但老年人的胃酸相對較少,所以較難從肉類中攝取B12;若改喝牛奶,此一結合可以輕易逆轉。 (編譯張沛元}(真是胡說八道,此人該打屁股。)

錯誤的醫學理論

   美國是牛奶消耗的大國,舉世無出其右,結果最好笑的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喝牛奶,因爲牛奶實在太便宜了,但是結果呢? 每年人數不斷增加的老人痴呆症與骨質疏鬆症,早就已經證明了喝牛奶跟吃B-12是完全沒有幫助的,這已經是鐵ㄧ般的事實,無庸置疑。現在居然還會出現這種專門誤導民眾的研究,肯定是來自牛奶商的傑作,大家不要相信這種超爛的研究,牛奶喝得越多,你的骨頭就越差,記憶也會更差,牛奶只會造成人體的負擔,對人體傷害很大,還是給小牛吃最好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1940
(轉貼)豆漿是仙品,牛奶是毒品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infinite light

醫師、營養師:半歲前 光喝豆漿不夠

豆漿能不能取代母乳或嬰兒奶粉?新生兒科醫師及營養師不約而同表示,豆漿應該是副食品,做為六個月以下嬰兒主食,營養會不夠。(如果因為母奶不夠,而必須找替代品時,豆漿絕對比牛奶好。)

台中榮總新生兒科主任、本身也是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陳昭惠說,嬰兒期是生命成長過程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階段,六個月以上嬰兒有吃副食品,喝豆漿或許可以,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只喝豆漿,營養絕對不夠。 (寧可不夠,也不需要喝牛奶,喝牛奶越多的小孩,毛病就越多。)

「嬰兒最好的還是母乳,沒法子喝母乳,應優先選擇跟母乳成分較接近的嬰兒奶粉。」陳昭惠說,母乳含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跟抗體等,可以增加嬰兒抵抗力,豆漿含植物性荷爾蒙,難保不會影響嬰兒性器官發育。 (此醫說的第二句話錯了,沒有母奶時,喝豆漿比喝牛奶好。)

跟嬰兒奶粉相比,豆漿不管是在蛋白質、鐵跟鈣質的含量上都相對較低,令醫師跟營養師更擔心的是,營養成分結構與母乳相距太遠。

署立新竹醫院中醫科主任彭姵綸也表示,乳製品營養價值高於豆漿,不論牛奶或母奶都一樣。乳製品可補五臟六腑、補虛損,生津潤燥,對補虛弱、解口乾舌燥效力好;豆漿有補虛潤燥、清肺化痰、通腸利便等功效,也可補鈣。但整體來說,仍以乳製品營養價值較高。(人就要喝母奶,如果母奶不夠,當然選擇喝豆漿,牛奶製品太營養,喝了反而造成小孩營養過剩,反而容易生病。)

署立新竹醫院小兒科主任謝德貴指出,一歲以下嬰兒以豆漿當主食,可能脹氣、腹瀉或異位性皮膚炎,也可能影響嬰幼兒腦部發展。 (這位西醫就在亂說話了,臨床上看,小孩得到脹氣與腹瀉或異位性皮膚炎,還有鼻過敏等,都是喝牛奶造成的,喝豆漿就完全沒有這種問題存在。)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連啟宏表示,豆漿的鈣、磷和乳糖含量低,嬰幼兒吸收不佳,容易骨質疏鬆。 (不正確,此醫沒有帶過小孩,只是坐在診療室中做臆測之詞。)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母乳含有的是動物性鐵跟鈣,比起豆漿有的植物性鐵跟鈣,吸收率本來就比較好,況且,嬰兒消化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能吸收豆漿裡多少營養,也是未知數,也無法進行這類研究。 (母奶是第一優先,當然是最好的,但是缺少母乳時,寧可選擇豆漿也不要讓小孩喝牛奶。)

極力宣導喝豆漿的新竹市民黃成義則不認同,指他的三個兒子喝牛奶長大,很小就近視;但兩個孫子出生就喝豆漿,現在就讀國中及小學,身體健康也沒有近視。

【2008/09/29 聯合報】

正確的醫學臨床看法

    我在美國臨床多年,不知看過多少美國小孩的病,最多的就是鼻過敏跟異位性皮膚炎,從一開始我要求他們的父母,停止給這小孩繼續喝牛奶後,病情就迅速的得到減緩,加上使用中藥後,就很快的恢復正常了,上面有許多西醫,可能一生從未在美國開過診所,不知道所有美國小孩都是靠打疫苗跟喝牛奶長大的,很多都體弱多病,皮膚過敏,鼻子也過敏,中耳炎,扁桃腺炎等等毛病終年不斷,直到遇到我後,強烈的要求停止喝牛奶跟吃所有乳製品後,有時連中藥都還沒有開始吃,病就好了一半。

   母奶絕對比任何乃都對小孩好,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如果將豆漿跟牛奶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豆漿是仙品,牛奶是毒品,這樣夠明白了嗎?

作者:蒂埃里.蘇卡 
原文作者: Thierry Souccar 
譯者:陳懿禎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07 年 10 2 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 9789861249421 

牛奶,真的能讓你喝出一身病! 

沒錯,牛奶能讓你在三十歲達到骨密度的高峰, 
代價卻是中老年以後骨質多孔的風險! 
喝牛奶就像替細胞安裝了加速器, 
它讓你長得高又壯,卻同時加速腫瘤的生長!
是誰綁架了你的健康,你還能裝作不知道嗎? 

  這本大爆食品工業內幕的書將會使你大開眼界!作者鎖定農產食品市場區塊最大種類 ──乳製品,大膽挑戰揭露這個龐大產業試圖隱瞞的內幕。 

  這本書包含科學證據和國際級的好資料,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在書中將能了解到,由於過量攝取牛奶中生長因子所產生的全部壞處,甚至會看到過量攝取乳製品可能會讓骨質疏鬆症的病情更嚴重。作者以研究作為支持,披露乳品工業和營養學論述是如何運用一些錯誤的觀念誘導大眾購買越來越多的牛奶。然而,究竟牛奶的營養價值到底為何?是否真的喝越多越好?這本書也將從正反兩方的研究數據,告訴大家真相。 

  作者意圖不在於告訴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牛奶工業的行銷手段,這個強大的牛奶遊說團如何說服官方,創造普遍認為牛奶是營養飲料的迷思。在知道牛奶真相之後,你可以因它的美味選擇喝它,但絕不要因為是被規定。況且,過量攝取牛奶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癌的機率。這些引發各種疾病的事實,對於必須愛惜身體健康的我們,也是不得不注意的。 
 

  本書最後也從最新的科學文獻取材,提出另一種營養配方,讓大家不用猛灌牛奶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和其他文明病。作者對於牛奶工業歷史引人入勝的撰寫,以及對牛奶引發疾病始末的描述,精采好讀,注重健康飲食的你我一定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蒂埃里.蘇卡( Thierry Souccar  

  法國知名科學線記者,《新觀察家》( Le Nouvel Observateur )周刊「健康新知」專欄主編,長期為《科學與未來》( Sciences et Avenir )月刊撰述與健康和營養議題相關的論文,也是「美國營養學院」的會員之一。


《牛奶,謊言與內幕》推薦序二:是時候打破牛奶神話了!  王宥驊(本文作者為自然醫學博士) 

長期以來牛奶廠商結合了西方醫學以及媒體,創造出了牛奶神話。他們找來了明星和名人來代言,每個人的唇上都長了白亮亮的牛奶鬍子。彷彿是害怕世人不知道牛奶是萬靈丹,提醒大家喝了可以治百病。 

姑且不談牛奶商人荷包滿滿,明星名人各個因為高額的代言費笑不攏嘴;西方醫學人士更因為病人喝了牛奶而使身體更加糟糕,看診開藥更是使他們的收入暴增。然而背後的真相到底有誰知道了呢?大眾的病苦又有誰真正去了解問題的根源了呢? 

牛奶是給牛喝的。這在自然醫學內已經是國民生活需知般穩固,如鋼鐵般堅硬的法則。簡單來說,牛奶裡面的蛋白質跟養分都是專門為了使小牛成長而設計,跟人類一點關係都沒有。也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這些不適合人體的蛋白質產生過敏的現象,例如:鼻塞、腹瀉、紅疹等等。 

牛奶裡面也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荷爾蒙、抗生素、感染源及化學藥劑等, 喝多了容易提高婦科問題發生機率,也會增加身體毒素的累積。 

牛奶因為是產酸性的食物,也因此身體為了中和由蛋白質所產生的酸性,必須損耗身體裡面的鈣質,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的問題。過多的乳製品攝取會讓身體變成酸性,而酸性體質是形成所有疾病和問題的基礎,更會造成身體排毒的問題。比較輕微的會有過敏症狀,嚴重的,則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疾病、糖尿病,還有腫瘤的形成。 

東方人因為體質的不同,乳糖不耐症的比例比白種人高出很多,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有這樣的問題。(人類斷奶後沒有辦法分解乳糖更是人體不需要攝取奶類的鐵證!)基本上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喝牛奶就會過敏而且腹瀉,牛奶裡面即使有再豐富的鈣質也都付諸流水了,又怎麼會補充到身子裡呢? 

如果喝牛奶可以補充到鈣質的話,試問為什麼美國、英國、瑞典、芬蘭這些在全世界消耗牛奶最多的國家,卻也同時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國家呢? 

人體吸收鈣質的過程是很複雜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有力的證據指出喝牛奶能真正補充到鈣質。但真正要補充到鈣質還有很多方法:像是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綠色葉菜、魚類、豆類,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問題。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關於牛奶的謊言了,然而事實的真相卻一直被那些既得利益者想盡辦法瞞天過海,為的只是讓自己銀行存款尾數多加幾個零。更可悲的是號稱為人民健康把關的西醫們也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關於牛奶的來龍去脈,只是盲目地崇拜著先人錯誤的結果。 

很高興有記者蒂埃里.蘇卡先生把血淋淋的真相寫出來,也感謝商周出版把這麼一本珍貴的書翻譯成中文,讓全球華人有機會接觸到正確的知識。當大多數西醫都是盲目的時候,從客觀角度、經過追根究柢精神所寫出來的書,這本警鐘想必會在保守的醫學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或許下次去看醫生時,可以送一本《牛奶,謊言與內幕》給他/她。更可以大聲的對牛奶鬍子說不! 

如果看完了書,您還是不相信乳製品對人體的壞處,不妨試試自然醫學中的「七日牛奶排毒法」。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短短的七天內,完全不攝取牛奶跟乳製品即可(包含起士、冰淇淋、巧克力、優酪乳等)。只要這麼做, 
大約四公升的黏膜就會從您的腎臟、脾臟、胰臟、還有其他的部位排出。 您會發現身體內部好比做了一場大掃除!大部分的人只要進行七天牛奶排毒計畫,都能很快發現到明顯的不同,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狀態,比如睡的比較安穩、比較有精神、情緒比較穩定、性慾增強等。 
 

挑戰一下自己,只要七天就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何樂而不為?您可以仔細的記錄好與不好的過程與變化來做比較。如果您懷疑七天後所感受到的改變,或認為這只是個巧合,只要您夠勇敢的話,大可以在七天牛奶排毒計畫後開始攝取奶類製品。開個 party,點些pizza,享受一下冰淇淋。在十五個小時內,保證不舒服的老毛病都會回來! 

牛奶到底可不可以喝?請您在七天後告訴我!


重建對牛奶攝取的正確認識 
 
消化生理之剖析重建對牛奶攝取的正確認識 
姜淑惠 醫師


  此篇文章與傳統對牛奶觀念差異極大,就如姜淑惠醫師在後記中所言, "雖千萬人吾往矣!明知這冒犯許多乳制業者,奶粉販售者...."依然堅持自己一貫的主張「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全文有點兒長喔!請有空時好好研讀吧! 
  在臨床行醫生涯裏,因所學之故,經常容易遇見幼兒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腫大、皮膚發疹、成年人關節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統失調等病例,每當病家本身或父母親屬,詳細尋問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飲食時,我通常會建議他們 -「暫時停止攝取牛奶或乳類製品」,多數的人最初都是投以驚訝疑惑的眼神,或有駁斥道:「牛奶乃極端完整的食物,歐美人士長得高大壯碩,就是從小攝取牛奶代替茶水飲用。你這位醫師到底有沒有搞錯?」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並且付諸實踐,結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癒,進而體悟「知難行易」的道理。其實牛奶本身營養分相當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嬰幼兒期的利用;猶如人類的母奶,所提供的養分亦有一定期限,超過嬰兒期再攝取就不適宜。其中蘊涵深遠的道理,牛奶乃至乳類製品到底適合不適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將逐步分析說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學上的通則;沒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無法獲得完善的營養。 
從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較談起 二 . 攝取牛奶與疾病之關係 
攝取牛奶無法阻止骨質疏鬆症 四 . 人類應當儘早放棄乳類製品之理由 
  
 從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較談起: 
  蛋白質:牛奶總蛋白質含量高,為人奶的三倍。牛奶的蛋白質,主要以酪蛋白 (Casein)為主,人奶以白蛋白為主。人奶味道較甜,因為碳水化合物含量較牛奶高。在礦物質方面,牛奶缺乏碘、鐵、磷、鎂,人奶含量豐富。人奶含有二種物質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質 (Lecithin),屬於磷脂質,一者Taurine,屬於一種胺基酸,這二種物質參與嬰兒腦部發育,哺乳人奶攸關嬰兒智慧發展,又豈是牛奶可以取代?人奶中另有二種胺基酸,其含量為眾奶之上,其成分為 CystineTryptophan,他們提供嬰兒極佳的營養分。 
  從人奶與牛奶成份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給小牛或嬰幼兒飲用。仔細觀察小牛與小嬰兒成長的差異,可以發現牛奶原是發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後飲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體重量的急速發育,每個月增加一倍, (出生後前三個月均如此),但腦部發育少且慢;相對地,人類小嬰兒卻需要六個月時間,體重才會增加為出生時的一倍大。嬰兒的發育,身體成長成熟度緩慢,但腦部卻以最快速發育,超越所有的動物。小牛肢體骨骼的快速成長,故需要大量蛋白質;相對地,嬰兒腦部成長勝過肢幹,故需要卵磷質及Taurine等特別物質的輔助。 
  臺灣社會經濟發達,乳類製品充斥市場,現代的小孩子發育極好,高大的軀幹,呈現早熟的徵兆。常見如十二歲的外表,卻僅有八歲的智能內涵,此及乳類製品,如牛奶等高蛋白質的賞賜,但相對地腦部發育,智力啟發卻大不如矣! 
  從消化的觀點來考量,牛奶中含有二種成份,一種乳糖 (Lactose),另一種酪蛋白 (Casein),這二種成份,均得仰賴特定酵素的分解。如乳糖經由Lactase(乳糖黴),酪蛋白經由Rennin,分解成較單純之成份。人類僅在嬰兒期(稚齒尚未長齊之前 ),其胃內含有這種足以消化酪蛋白的酵素Rennin,孩童約三到四歲時,乳齒已長完備,這二種酵素就會從消化道中消失,終其一生不再分泌。 
  此時應當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類製品,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如果仍舊繼續使用牛奶,將會埋藏許多痛苦的病兆。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中,大多數是酪蛋白 (Casein),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緻密、極困難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酪蛋白"適合含有四個胃結構的牛,利用不斷反芻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質成分單位相當小,屬於性質柔軟的凝乳,即使消化系統尚在發育中的新生兒,均很容易就能消化。 
  牛奶與人奶,其酪蛋白的含量,牛奶為百分之三百,這種堅厚粗糙的東西,誠如粘合木器膠質。哈威醫師指出牛奶中酪蛋白因數乃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因為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及脂肪,會與所有食物進行極不適當的組合。 
  牛奶進入胃後,會自然形成凝乳,凝乳會形成一種把胃中殘存食物包圍起來的作用,這種隔離現象,造成孤立狀態,會阻礙其他食物之消化,直到凝乳被消化為止。 
  從牛奶與人奶成分分析中,顯示新生兒至六個月間,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腦部發育及營養狀況才能健全。六個月以上至幼齒長成期間,可以牛奶替代。三歲以上,或幼齒長齊則應放棄牛奶的攝取,而以天然穀物及豆類、蔬果等取代之。 
攝取牛奶與疾病之關係 : 
  牛奶及乳類製品,含有至少二十五種以上不同成分類型的蛋白質(異類蛋白質 ),此乃造成人類過敏反應的重大原因,乃至自體免疫疾病,均有關聯性。 
  牛奶及乳製品為食物過敏的元兇。過敏反應幾乎不曾見於餵食母奶的嬰幼兒。倘若母親仍是乳製品的大量消耗者,過敏反應會透過奶水的餵食,造成嬰兒腹痛等疾病。 
  消化性潰瘍者,假使攝取乳製品,常會惡化潰瘍。其原因乃是乳類製品含有高濃度蛋白質,蛋白質的消化,必需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 (主要是鹽酸)及消化酵素方能分解消化。因此民眾錯誤的認知以為「胃潰瘍應多喝牛奶,以令胃壁形成一層膜,可以抵抗發炎且可幫助潰瘍的癒合。」乍聽似有道理,仔細推理則是一派胡言。 
  神經醫學上有一種疾病,至今仍舊令人感到沮喪難治者多性硬化症,其發生率與孩提時代攝取過多乳製品有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吃人奶者極少見有罹患此病者。 
  成年人糜爛潰瘍性大腸炎,兒童經常發作的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竇炎,淋巴腺發炎腫大,慢性中耳炎‥‥這些頑固且反覆發作惱人的疾病,不論何種年齡層,只要單純地從飲食中剔除牛奶以及相關的乳類製品,短則或一個月,長則或三個月,就可以得到非常神奇的改善與效果。譬如兒童腫大的扁桃腺,不須藉助扁桃腺摘除手術,或長期抗生素治療,假以時日就會明顯的縮小而回復正常大小,永絕再患。 
  W.Walker醫師是美國一位世界知名的內分泌專家,他以其六十多年長期行醫的豐富經驗中體認到,許多疾病尤其甲狀腺腫大之形成,或其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棘手疾病,除了碘代謝以及賀爾蒙因素之外,直接導因於牛奶中所含酪蛋白者,經常為人們所忽略。 
  這種現象在牛奶及乳製品大量採用巴斯德消毒法之後,更為顯著。Walker醫師在三十到四十年代,提出這種想法及呼籲,誠為高瞻遠矚。由前面闡述吾人已瞭解酪蛋白是一種堅厚如繩索,粘膩如膠水的粘液組織,其會附著在粘膜壁上而形成身體的阻塞,造成組織器官的病變。人體組織中並沒有這種機轉的設計,足以消化崩解酪蛋白,因此對人體而言,他們是無法被利用且會阻塞全身各種系統的粘液。不論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或病人,取用乳類製品,均會有不良副作用。孩提時代,呼吸道及消化道在免疫系統上屬於較為脆弱的組織,並且首當其衝,當粘液分泌物過多時,這二處所形成的障礙也相對增加。因此不論大小醫院,小兒門診所見,通常儘是這些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嘔吐或感冒,氣管炎,氣喘,鼻塞等。總之,不論什麼年齡層,粘液阻塞通常選擇在每個人較脆弱的組織,此乃定則。 
  中國醫學談論病機時,在黃帝內經記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此可見,中外古今自然界所共同遵循的軌則,同出一轍也。因為牛奶與人奶在成份組成上之差異,加以人與牛消化器官功能上的差別,酪蛋白的腐化,釀成許多健康的問題。在我們品嘗牛奶,乳酪,奶油等香醇迷人的乳類製品時亦當省思「病從口入」的諦理事實,讀者諸君自能領悟健康之道,建立於手口之間的抉擇。 
攝取牛奶無法阻止骨質疏鬆症 : 
  「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多吃魚骨頭,小魚幹可以補充鈣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營餐不缺了」,「 XXX高蛋白高鈣奶粉,病中的補品,平日的食品」打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眼所見,耳所聞,廣告中不斷教導大眾,多喝牛奶攝取足量鈣質,可以杜絕骨骼疏鬆,強化骨骼;營養專家,醫護人員教導,政府衛生教育宣導,再再強調補充蛋白質,補充鈣質,多喝牛奶,多攝取乳類製品,年青人可以強化骨骼,老年人可以揮別骨骼疏軟。這種耳熟能詳的廣告辭,早已為蛋白質、鈣質及牛奶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恐慌者"奉為圭皋,並且天天力行實踐。何以如此賣力實踐,骨科門診及病房中,仍舊有許多不慎扭傷或滑倒,就造成骨折的病人呢?坦白說,每當後學對醫學研究報告讀得越多越仔細越深入後,越感到誇大不實,虛偽廣告對眾生的殘害。以訛傳訛,錯誤觀念,所謂專家一言九鼎的信條,也只是扭曲事實,自大腐化的認識,殊不知營養醫學的革命,早已默默地在有良知的改革者大力推動中,如在美國研究飲食與疾病關聯方面權威之一的麥都果醫師 AJohnMcDougall),曾做過一個全世界各地區人民攝取鈣質與骨質疏鬆症的大型研究計畫-歷經多年的研究調查,提出幾個事實,以資參考。乳類製品販售的基本理由乃在鈣質之提供。 
  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人民,他們的飲食中並沒有乳製品之存在,也未面臨骨質疏鬆的侵害。人類鈣質缺乏,導因於人類飲食中攝取鈣質不足者,極為有限。攝取蛋白質越多,骨質中流失的鈣質也越多。血液中鈣的濃度,不能代表骨骼鈣質流失的程度。保持體內鈣質正性平衡,維持骨骼硬朗,根本政策 -改變飲食內容,減少每天攝取蛋白質的量,卻不是增加鈣質之攝取。 
  從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資料顯示,亞洲及非洲社會,在工業大事發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見的食品,當時他們都具有堅強的骨骼及堅固的牙齒,所謂富裕社會的文明病,極少發生在他們身上。如非洲斑圖 (Bantu)的婦女,他的健康狀況乃很好例證,在她們的日用飲食裏,從來沒有見過牛奶,他們鈣質的來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二五到四○○毫克鈣質,他們鈣質吸收量不及西方社會婦女的一半。 
  斑圖婦女,一生當中平均生育十個子女,每個孩子都是親自哺乳十個月。即使如此的鈣質流出及相對性地低量的鈣質攝取,骨質疏鬆症 (多數骨頭表現薄又脆弱的婦女,幾乎不曾見到過。相當有趣的是,假使斑圖婦女移民或遷徙到其他西方國家,並且改變他們的飲食狀況,改以文明飲食(所謂高蛋白質,高糖分,高油脂,高鹽,營養豐富飲食)為主時,骨質疏鬆症及牙齒的毛病,就變成稀鬆平常啦!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是一個很理想的指標,代表任何一種文化背景社會中,其骨骼中鈣質存留的狀況,間接反映飲食營養文化。 
  在醫學界及公共衛生學家們,對全世界做廣泛研究後,顯示骨質疏鬆症最常見之國家為美國,英國,瑞典,芬蘭,他們也正是乳類製品消耗最多量的國家。相對地,骨質疏鬆症極少見於乳製品消耗量最低的國家,如亞洲及非洲。 
  在美國受到骨質疏鬆症侵害者,大約有一億五千萬~二億人口,然而美國人民的乳製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位男子,女子,小孩,其一年的總平均消耗量約為 三百磅。 
  由此顯示飲食中鈣質足夠與否,並非骨質疏鬆症之誘因,其真正原因在那?骨質疏鬆症與蛋白質消耗量多寡有直接關聯性。換言之,倘若蛋白質攝取愈多,鈣質流失就愈厲害,骨質就愈脆弱疏鬆。愛斯基摩人給我們很精彩的範例,說明蛋白質效應與骨質中鈣的存留之間的關係。愛斯基摩人因為地理環境使然,他們的飲食含有全世界最高的蛋白質 -每天二五到四○○公克,取自魚,海象,鯨魚等,鈣質攝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過二○○○毫克,取自魚骨頭及肉類,他們的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是世界之冠,平均二十歲不到,就可見到彎腰駝背且比比皆是。相對地,非洲斑圖人民,每天蛋白質僅四十七公克,鈣質僅四○○毫克,未聞有骨質疏鬆症。由此再次說明牛奶及其他乳類製品 (包括乳酪、奶油、霜淇淋、肉類等)飲食中含有高量 (高濃度)的蛋白質,乃是造成骨質中鈣質大量流失元兇。 
  素食者倘若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造成骨質軟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質較動物性蛋白質,對骨骼有保護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類製品,肉類,蛋,魚類,除了蛋白質外 A還有其他會促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質比例太高(請參考健康之道(),為了保持血液酸堿平衡,維持弱鹼性,骨質必然要游離 (所謂抽取)更多的鈣質,以達成此目標。在此特別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臺灣蛋白質平均攝取量,均屬過剩之慮,絕無缺乏之憂,千萬不要擔憂自己或孩子沒有足夠蛋白質,為了安撫這種偏差心理,進而加倍給自己或孩子補充大量牛奶,優酪乳,乳酪及蛋。請記得,得自乳製品額外的蛋白質,勢必造成鈣質及其他礦物質,流失體外之傾內,造成身體負性鈣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質攝取,會造成骨質沖刷外流外,缺乏運動,停經,喝汽水,可樂(碳酸,磷質含量太高 ),吃加工精製垃圾食物,過量的鹽及其他酸性食物,均為骨質疏鬆症的致病因素。長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頭酸軟無力,牙齒鬆動,齒齦退縮,容易扭傷,閃腰,骨折‥‥代表骨質中鈣質及其他礦物質之流失,此刻應當重新檢討我們的飲食,減少蛋白質,魚肉類,乳類製品攝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人類應當儘早放棄乳類製品之理由 : 
  商業性現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類製品,對我們人體有極大危害,除了前面敍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顯示我們應當儘早丟棄牛奶、乳酪、奶油等乳類製品,今列舉四點理由說明之。  
        
巴斯德消毒法的害處。 
           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1) 巴斯德加熱消毒法的害處:
 
  細菌學家巴斯德創立消毒殺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變成熟奶,雖然有利於保存及減少傷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熱後的牛奶或乳酪等、改變酵素性質,酵素及蛋白質、脂肪的結構成分,加熱後會形成不穩定物質,且牛奶加熱至 170℉ ( 約攝氏 62℃)會破壞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統,諸如 Cystine,Tryptophan,Lactase等。其他維生素,礦物質,也大多數摧毀殆盡。又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 (凝乳)形成堅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腸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壞,最後牛奶變成非常困難消化,易致過敏,對人類有害無益的東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衛生單位為了強調安全、清潔的產品所設計。但是並不能提供人們有助益健康的產品,更何況巴斯德消毒法並不能完全排除毛髮,灰,花粉,黴菌,昆蟲,肥料等環境的污染。總之,巴斯德消毒法僅僅提供劣質,即使原本唯一仰賴吸食牛奶的動物 -小牛,假設餵食消毒過的牛奶後,在其成熟成壯牛前就會死亡,人類應當覺察這些事實,任何人只要即時覺悟而拒絕再喝牛乳製品,都不算是太遲。 
  雖然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較比牛奶對於人類消化道,前者較為優勝,但是事實上對人類真正理想飲食而言,仍舊差距甚遠,因為他們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應避免。假使真的要攝取,則可使用少量生的,無添加鹽分的乳製品。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現代畜牧業與過去完全不同,限宥於空間,管理,經濟效益,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為了避免密集式畜而造成傳染病意外,故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殺蟲劑,為了促進肉質肥美,乳汁增產,故自主的添加生長促進劑及賀爾蒙,如此無法確知的化學品,添加劑亦會流入牛奶中,殘存的毒性物質,隨著人類攝食又進入人體。畜養方式的改變,飼料取代牧章,牛群的生態環境及生理現象也會改變。 
  在有一次參觀牧場的經驗中,發現牛眷裏牛只所排出的糞便稀鬆,不成型,猶如腹瀉般,缺乏小時候在鄉間所見所聞,那陣陣泛著草香,曬乾後可以整團撿回家當燃。纖維質的減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變,脂肪含量增加 (因為牛群飽食終日,缺乏活動),尤其飽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對地未飽和脂肪反而大量減少,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Acid)。換言之,破壞性脂肪遠比建設性脂肪為多,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統癌病變的增加。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所謂牛奶均質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斷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壞後令其解散的一種製作法。雖然在乳制工業中,此乃一種新的製作過程,但是質化乳會破壞人類的動脈管壁,對於發展均質化乳,實為致命一擊。 
  Kurt Oster醫師研究最為精闢,他發現有一種酵素 (Xanthin OxiDase)簡稱XO,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飲用非均質化乳時,XO只會存於腸道間,不會被回吸收入血液迴圈中。但是牛奶若經過均質化之後,這個均質化過程會減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釋放出來,進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攝取均質化牛奶,吾輩血中 XO濃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飲用非均質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AXO濃度均低。 
  XO被視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會誘發脂肪物質沉澱,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進一步造成瘢痕,粥狀化,最後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狹窄。 Ostcr及哈佛大醫學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攝取均質化牛奶是美國人罹患心臟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國家,如芬蘭,他們的乳製品也是全面採用均質化過程,故心臟病發生率亦極高。又法國極少用均質化制乳,其心臟病比率較美國、芬蘭明顯降低。 
   4)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維生素D(irradiated ergosterol),此乃經由放射性處理過的維生素添加劑,多年來一直被使用於添加入大多數商業用乳類製品或其他食品及常見合成性的多種維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維生素 D呢?以前畜牧業以野外放牧方式為主,牛羊們一年到頭在戶外吃草,天然的維生素D及胡蘿蔔素,可以透過陽光照射在體內自然合成。再從擠出的新鮮乳汁中製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豐富的夏季,製成的奶油為一種天然的鮮明的黃色成分)。這種天然的奶油,無法長久儲存及運輸到遠地,故凡是能運送者,多半所含維生素 D極少量且顏色較淡。隨著野外放牧時間減少,吃野草機會減少,曝曬日光機會縮短,維生素D合成量減低,所製成的奶油,在質及維生素D含量上,皆隨著顏色褪去而減少,最後制乳業者只得添加色色素及放射性D以補其不足。 
  動物體內的維生素D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成分,他們的活化過程,需要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活化催促由 D1轉成D2再轉成D3,分別在肝臟,腎臟中進行,最後活性的D3,負擔執行鈣磷代謝,鈣質再吸收,骨質鈣化等等過程。 
  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維生素,與自然形成的維生素在結構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並無法攝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維生素 D,因此吾人在臨床上常見關節炎病患,其產生問題通常都是鈣質的利用有所障礙,顯示添加的合成性維生素D,不論取自牛奶或其他乳類製品,都不是根本解決之法。 
  在一九三年代,發現懷孕時,攝取維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盤有鈣化現象,合成維生素 D的危險性,逐漸為人所瞭解。數年前,在英國因為不正常鈣質代謝,導致新生兒致死,發現與放射性維生素D,被過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國際單位增加為一千國際單位/每品脫)有直接關聯性,因此放射性維生素 D2添加品,在英國已被廢除且禁用。 
  近年來乳製業者,又以合成性維生素D3,取代放射性 D2為添加品,但其事實結果,對人類健康之利害影響尚未知也。 
後記: 
 後學撰寫此文時,曾為自己不斷打氣加油,雖千萬人吾往矣!明知這冒犯許多乳制業者,奶粉販售者,醫護營養學者專家及行政衛生單位,仍舊完成了。也算為自己一向主張「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寧願採用其他含鈣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製品,因為他們的弊端遠大過利益。在此總算做了一次較詳盡的說明。重建牛奶攝取觀念。

 

非常好的研究

 上篇中的西醫師就是良醫,只要敢說出真話的就是好醫師,我向上面這位醫師敬上最高的敬意,如果世上所有西醫都是如此真誠,不為西藥廠所收買,人類怎麼會有如大的浩劫呢? 請大家去買本去年十月出版的商業週刊來看,其中有更仔細的說明。

 如果講實話會被排擠,會被攻擊,讀者想想這是什麼社會?什麼國家? 如果只有假的才能走遍天下,真的就不受歡迎,那自此以後將無人願意再說真話,大家一起來騙人吧。

     十年前我就說過,牛奶是給小牛吃的,不是給人吃的,因此人類越吃牛奶,病就'越多,命當然也就越短。

漢唐中醫 倪海廈敬上08/19/2008

 救命飲食》牛奶喝愈多,骨折率愈高 (不對這是要命飲食)

【文/摘自《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湯馬斯.M.坎貝爾著/柿子文化出版】 2008/08/08

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若是沒有骨頭,你可能只是地上軟趴趴的一團東西?或者你也聽過那首關於人類骷髏的流行歌曲:「踝骨跟脛骨相連,脛骨跟膝蓋骨相連」。總之在你小時候,可能都聽過喝牛奶有助強健骨骼和牙齒的說法,因為我們都不想變成沒有骨頭的一團東西,而且很多名人都拍過宣揚牛奶益處的牛奶廣告,所以我們才喝牛奶──牛奶之於骨頭健康,就像蜜蜂之於蜂蜜。

平均每位美國人消耗的牛奶和乳製品都居全球之冠,照這樣看來,美國人的骨頭都應該非常強健才對囉?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最近一項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美國女性,髖骨骨折的比例居全球前茅,而其他高比例的國家則在歐洲和南太平洋(澳洲和紐西蘭),這些國家的人喝的牛奶比美國人還多,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一些笨蛋學者沒有Common snese)

牛奶的迷思

「髖部骨折的超出率」通常可做為衡量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可靠指標,這種骨頭疾病通常是因鈣質攝取不足所致,尤其常發生於過了更年期的婦女。因此,負責擬定健康政策的人士往往會建議民眾多攝取鈣質,而由於乳製品含有豐富鈣質,乳品業者無不極力支持因這項政策而做的相關努力。 (中醫學中認為環跳穴是骨之初,也就是骨細胞最初開始生長的地方)

某些地方顯然出了錯,因為這些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人口,不但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在一項報告中找到的可能解釋是,即使是不同國家的婦女,如果動物蛋白攝取愈多,骨折機率也愈高,兩者間具有強烈關聯。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1922年做出一份關於蛋白質攝取和骨折率的報告,資料來源是16個國家的三十四份獨立研究(散見於29種經過同行審查的刊物),而所有研究對象都是50歲以上的婦女,結果發現70%的骨折皆與攝取動物蛋白有關。 (我沒有說錯吧。台灣西醫師沒有真正在美國臨床過,所以沒有看過這些實例)

身體的酸性負荷

研究人員的解釋是,動物蛋白跟植物蛋白不一樣,會增加身體的酸性負荷,如此一來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就會愈呈酸性。由於人體不喜歡酸性環境,就會開始反擊,利用鈣這種強效成分去中和酸性,但是鈣一定要取自身體某處,因此就從骨骼中取鈣。然而少了鈣質,骨骼漸形脆弱,就變得很容易骨折。 (我早就說過不知多少次,酸就是問題所在,所以牛奶根本就不能吃)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證據顯示動物蛋白會損害骨骼健康。舉例來說,最早在1880年代就有人提出動物蛋白會產生過量代謝酸,到了1920年即有文件佐證;此外,我們也知道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會增加體內代謝酸負荷。

2000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發表一項研究,一共集結33個國家87份關於動、植物蛋白攝取比例與骨折率之間的調查,結果發現若植物蛋白的攝取量愈高於動物蛋白,則愈不會出現骨折。 (因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是鹼性)

鈣太多不一定好

我們幾乎每天都被耳提面命,必須攝取乳製食品以補充骨骼強健所需的鈣質,而大量評論分析也警告大多數人並未擁有標準所需的鈣質,尤其是那些懷孕或是哺乳的婦女更是不足。但是鈣質的好處尚未得到證實,因為一項針對十個國家的研究顯示,鈣質攝取量愈高,骨折的比率也愈高,而非愈低。 (這些動物的鈣,正好將人類骨頭中的鈣釋放出來,所以吃越多奶製品,骨頭就越容易骨折)

馬克.海格斯戴(Mark Hegsted)是哈佛大學的資深教授,他從195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鈣的相關議題,海格斯戴教授相信長期過度攝取鈣質,有損身體控制鈣的攝取量,以及何時攝取鈣的能力。在健康的狀況下,人體會使用活性維生素D(即calcitriol)調節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以及應該分泌和分配到骨骼中的含量。

活性維生素D是一種荷爾蒙,如果體內需要較多鈣時,它就會提高鈣的吸收量,並且限制鈣的分泌。但如果長期攝取太多鈣質,體內可能就會失去調節活性維生素D的能力,而永久或暫時性地破壞鈣的吸收和分泌。若以這種方式破壞調節機制,就會造成更年期和更年期後的婦女出現骨質疏鬆。 (這段符合了中醫學的虛勝於實的觀念,這就是經方家一直在說的理論)

綜觀上述發現,如果人類過度消耗動物蛋白和鈣質,則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不幸的是,乳製品是唯一一種富含這些營養物的食品。以前述關於鈣的研究證據做後盾,海格斯戴於1986年的論文指出:「……髖部骨折通常出現在乳製品消耗最普遍,而且鈣攝取量相當高的國家」。 (當骨受到傷害時,必然出現在環跳穴位,這就是我為什麼能夠知道,牛奶喝多反而傷骨的原因)

三大原則預防骨質疏鬆

顯而易見的,乳品業宣傳乳製品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建議,現在都遭到文獻研究的強烈質疑。那麼,我們該如何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呢?以下三點可以做為您的參考:

1、保持身體活動,多運動。做完運動後,你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1937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