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揮軍各市議會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民族主義當效法之(轉貼)戰後戴高樂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瀏覽1,596|回應0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戰後戴高樂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在嚴重的民族災難中,戴高樂再一次被賦予拯救國家的責任和權力。1958年戴高樂上台後,首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創立了第五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隨後就開始了一系列全面貫徹和發展其理想的實踐,在與超級大國、與歐洲建設...
【文/張旭】

戴高樂主義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期間主要表現為反法西斯主義、反民族投降主義,即要將法蘭西民族從法西斯的奴役下解放出來,給法國以獨立和自由。法蘭西是一個將民主和自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珍貴的民族,他們怎麼能夠甘心作亡國奴呢?於是二戰期間,在戴高樂「自由法國」(1942年改名為「戰鬥法國」)領導下,法國人進行了堅苦卓絕的抵抗運動,終於在1944年迎來了祖國的光復。緊接著,戴高樂採取了一系列關鍵性的措施:6月3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在阿爾及利亞成立;7月27日,頒布在法國恢復共和國體制合法性的法令;8月25日,戴高樂進入巴黎市區,接受德國遞交的投降書;8月31日,他把政權中心遷回巴黎,組成多黨聯合臨時政府。之後,面對初露端倪的美蘇對峙、他通過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稱霸野心」的一次反擊,證明了法國的地位和份量。

1944年12月,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首腦的身分訪問莫斯科,與蘇聯簽訂了互助條約。面對戴高樂控制的幾十萬武裝並實際上掌握著法國政權的事實,考慮到戰後與蘇對抗的需要,美英被迫允許法國成為德國停戰協議的簽署國之一,在德國劃有一個占領區,並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歷史的發展證明,以上這些強硬舉措對二戰之後法國爭取和維護獨立的大國地位意義重大。至此,激盪人心的戰後戴高樂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初見端倪。可惜不久,厭惡法國傳統政黨政治的戴高樂暫別政壇。貧弱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僅僅跌跌撞撞的走過了12個春秋,就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所引發的政治危機中極不光彩的悄然終結了。

在嚴重的民族災難中,戴高樂再一次被賦予拯救國家的責任和權力。1958年戴高樂上台後,首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創立了第五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隨後就開始了一系列全面貫徹和發展其理想的實踐,在與超級大國、與歐洲建設、與第三世界的關係中,一直旗幟鮮明,充滿對無理的拒絕,對霸權的藐視,並始終強調尊嚴和獨立。直到1968年戴高樂再次下野,其十年間轟轟烈烈的行動,對法國和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就試圖勾勒二戰後戴高樂主義復興、發展和完善的完整輪廓,並探討其精神實質。

獨立防務——獨立研發核武器和退出北約

戴高樂在追求國家獨立自主的過程中,一直把軍隊、特別是新式武器裝備作為實現國家獨立自主和維護民族利益的重要工具。面對二戰後美蘇先後擁有核武器的事實,戴高樂自然將法國擁有自己的核武器作為當務之急。戴高樂先斷然拒絕美國在法國領土上設置帶有核彈頭的中程導彈,並要求與美國分享核秘密。遭拒後法國便在「以小懾大」的核威懾理論下,開始了獨立研發核武器的歷程。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撒哈拉沙漠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子試驗,為此戴高樂在給國防部長的賀電中稱:「法國的防務必須屬於法國……為法蘭西歡呼吧!從今天早晨開始,法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自豪。」

成為有核國之後,法國政府便致力於進一步擴充本國的核實力,不但制定了第一個核軍備五年計畫,還開始籌建一支由攜帶原子彈的轟炸機組成的戰略空軍。原子彈、氫彈試爆成功之後,法國逐漸建立了陸基中程導彈、導彈核潛艇和攜帶氫彈的戰略轟炸機在內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而面對美國在核問題上的威逼利誘,戴高樂始終堅持發展自己的獨立核力量,絕不當「聯盟的士兵」,絕不將本國置於北約的「美國司令之下」。戴高樂在核問題上扔下的最重砲彈無疑是對部分核禁試條約的抵制。1963年7月,美蘇英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簽定《莫斯科禁止核武器條約》。面對三國維護核大國的壟斷地位的企圖,戴高樂迅即明確聲明,法國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簽署這個條約,而且將繼續發展本國獨立的核武裝。之後,法國還拒絕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十國特別核政策委員會和美國創建的核防務委員會和核計畫小組。可以說,作為民族獨立的象徵,戴高樂將獨立核力量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此外,在北約體系內,戴高樂對法國僅僅被稱為大西洋團結霸權主義統治下馴服的角色也深感不滿。為此,他提出改組北約的領導體制,使巴黎直接參與北約的政治和戰略決策。意料中的否決答覆終於促使戴高樂採取行動。1959年,法國開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撤回受北約指揮的法國地中海艦隊;不同意美國在法國領土上儲存核彈頭和安裝導彈發射器;要求美國將駐法國的200架轟炸機撤往英國和德國;拒絕北約防空一體化,宣布重建本國的軍事航空系統;拒絕把從阿爾及利亞遣返的部隊置於北約一體化司令部的管轄之下;本國大西洋艦隊撤出北約;從北約駐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峽的各級指揮部撤走自己的海軍參謀官;宣布將不再參加北約組織的戰略演習。

最終,1966年3月7日,戴高樂在致詹森總統和所有北約盟國的信中,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組織,駐西德的法軍不再受北約的指揮,所有法國軍官及參謀人員均從北約指揮部撤出,而北約歐洲盟軍最高指揮部則應從巴黎附近的羅康庫爾及楓丹白露撤走,所有外國駐法國的軍隊、基地也一律撤走。自1966年7月1日起,法國的地面部隊暨空軍均不再受北約的指揮;10月1日起,法國代表不再參加北約的軍事會議,次年1月1日起,法國不再向北約支付軍事費用;1966年7月至1967年4月1日,北約完成了從法國的大撤退,共撤出7萬名軍事人員和家屬及80萬噸軍用物資。

正像戴高樂指出的那樣,法國撤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是為了恢復在它的領土上全面行使安全防衛主權,為了擺脫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對美國的依賴,同時從集團政治中脫身出來,成為超越美蘇集團的獨立政治力量。這一行動使法國在東西方關係中處於一種十分有利的特殊地位,為法國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創造了條件。

獨立外交——在美蘇之間維持平衡

戴高樂認為,世界和平、避免戰爭不能靠美蘇兩個大國來實現,如果僅由它們來主宰世界,只會給世界帶來更大的危險。每個國家都應當發揮自己的作用,特別是法國,更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要實現戴高樂主義的理想,就必須打破來自兩個超級大國主宰世界事務的局面,因此,同東方國家發展關係,不僅顯示了法國的世界性作用,還能增強同美國抗衡的籌碼;而且,戴高樂希望建設的是一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歐洲,為了建設這樣的歐洲,不把蘇聯吸引過來是不可能的。在此基礎上,戴高樂執行了一套獨立於美國控制之外的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政策,即「東方政策」。

於是,在戴高樂的反美鬥爭走向高潮時,法蘇之間也開始了互相接近的步伐。1960年他邀請赫魯雪夫訪法,在雙方會談中戴高樂提出了著名的「緩和、諒解、合作」的三部曲政策。他指出,要緩和兩大集團的對立,應該在歐洲範圍內依次地推動緩和、諒解和合作。1965年4月,在蘇聯大使舉辦的宴會上,戴高樂以極其熱情的語調稱頌了法俄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不久,兩國簽訂了為期5年的貿易協定。1966年6月,戴高樂親赴莫斯科訪問。自1812年莫斯科大火後,法國的三色旗第一次飄揚在克林姆林宮上空。雙方高層舉行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稱:「兩國政府一致認為,歐洲的問題首先應該在歐洲的範圍內即以考慮……蘇聯和法國應為全歐洲有成效的合作做出決定性的貢獻。」法蘇兩國從此開始廣泛的合作,簽訂了貿易、文化、空間探索和科技合作協定,成立蘇法委員會,負責定期研究在執行政治、經濟和科技協定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並在克林姆林宮和愛麗舍宮之間建立直接通信的線路。戴高樂的行動奠定了法蘇長期友好合作的基礎。

相比較法蘇關係的正常化,1964年法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所引起的震動就更大了。戴高樂對中國及與中國建立正常關係的重要性,很早就有了明確的認識:「中國本身的龐大、它的價值、它目前的需要和它將來的廣闊前途,使得它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心和注意……顯然法國應該能夠直接聽到中國的聲音,也讓中國聽到法國的聲音。」因此,在阿爾及利亞問題解決之後,戴高樂就決定不再顧及西方盟國的壓力,加速打開中國的大門。經過嚴密的準備,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同時發表聯合公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雙方不僅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都有了持續、迅速的發展,地處歐亞大陸兩端的兩國在反對美蘇雙重霸權中相互呼應,法國的全球戰略布局也逐漸趨於完整。

除了在與蘇聯、東歐國家和中國的關係問題上,法國奉行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之外,在其他許多國際政治的熱點地區,法國也力爭在美蘇之間維持平衡,以實現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比如為了取得阿拉伯國家的好感,並在中東地區實現阿以之間的平衡以保障法國的石油供應,戴高樂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就站在與西方大國截然不同的立場上,公開譴責以色列發動的這場戰爭,並實行針對以色列的軍火禁運。而60年代美國擴大在印度支那的戰爭時,戴高樂也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他先拒絕了甘迺迪提出的在印支「共築」反共「堤壩」的建議,又在甘迺迪訪法時試圖勸阻美國的行動。1967年9月1日,戴高樂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發表了轟動世界的「金邊講話」,強調美國在越南進行的侵略戰爭是沒有出路的,「亞洲人民絕不會屈服於太平洋彼岸的外國的意志」。他要求美國在「適當的和確定的期限內」從印度支那撤出其全部軍事力量,這一舉措對扼制美國在東南亞的擴張的打擊美國的霸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非殖民化——與前海外領地建立新型關係

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號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主要在非洲,總面積相當於本土的21倍。戰後,亞非拉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在這股洪流的猛烈衝擊之下,長達幾個世紀的西方傳統殖民體系迅速土崩瓦解,非殖民化成為戰後國際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第四共和國的當政者在非殖民化政策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肯放棄作為宗主國對其領地的支配地位。因此,面對阿爾及利亞和中非、西非等地人民迅猛發展的爭取獨立的鬥爭,法國軍隊只能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大規模的對外殖民戰爭及其失敗,又反過來加深了母國自身的社會矛盾,嚴重削弱了法國的國際地位。在1958年的阿爾及利亞叛亂中上台的戴高樂當然最清楚殖民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他迅速衝破統治集團內部的重重障礙,果斷結束了曠日持久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並進而實現了整個法蘭西殖民帝國的非殖民化。

戴高樂非殖民化政策的推行,有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他先試圖建立一個較為鬆散的「法蘭西共同體」,在承認前殖民地為國家,並默許了其獨立及退出共同體的權力的基礎上,給予成員國有限的權利。不久,隨著馬里和喀麥隆等國宣布獨立,法國不得不對憲法進行修改,承認共同體的成員國可以成為獨立國家,把一個聯邦式的共同體變成一種邦聯式的共同體。於是1960年成為法屬非洲國家的獨立年,先後有14個國家宣布脫離與法國的附屬關係。在這些國家爭取自由的運動中,戴高樂政府未派一兵一卒前去阻撓或鎮壓,因此被西方人稱讚為「對西非的黑人的寬宏大量簡直賽過英國」。黑非洲殖民地問題的和平解決,有助於法國與其建立新型的合作關係,實際上給法蘭西民族的整體利益帶來了更大的益處。

相比較黑非洲,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石油等自然資源豐富、與母國聯繫又異常緊密的阿爾及利亞,其問題就更加複雜。戴高樂起先試圖實行安撫懷柔與軍事打擊並舉的策略,把阿爾及利亞納入法國的戰略發展軌道。但在與阿民族解放陣線曠日持久的戰爭未果之後,戴高樂逐漸意識到法國不但再也無法抵抗阿人民對獨立的渴望,深陷殖民戰爭泥潭還影響了法國外交政策的整體規劃。從法蘭西整體利益出發,1962年3月18日,法阿雙方終於達成《埃維昂協議》,實現了停火。7月3日,戴高樂致函阿臨時政府主席,正式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困擾法國內政外交幾十年的阿爾及利亞問題終於徹底解決。

非殖民化似乎使法國喪失了很多既得利益,但戴高樂的高瞻遠矚恰恰表現於此。通過法非「合作」政策,法國在非殖民化之後的非洲仍保持傳統的影響和優勢地位,這給法蘭西帶來了更加穩定的利益。法國的軍費負擔隨戰爭的結束而大大減輕,國內社會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得到了緩和,社會和經濟都更加穩定。非殖民化的實現還有助於提升法國在第三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從而擴大其在整個第三世界的影響並爭取同盟軍,以此在全球範圍內平衡美蘇力量的消長、維護法國的自由與獨立。總之,法國的非殖民化,才是實現法蘭西民族長遠根本利益的正確途徑,正如戴高樂所言:殖民事業的告終,寫下了我國歷史的一頁,在翻過這一頁的時候,法蘭西既對過去感到遺憾,又對未來充滿希望。

歐洲人的歐洲——法德和解、共創歐盟

戰後初期,深受戰爭創傷一時難以恢復世界大國地位的法國,其首要任務是制訂一項能有效確保其安全、復興和強盛的歐洲政策。在這個問題上,戴高樂認為,無論從政治、經濟或戰略的觀點出發,歐洲都應自成一體,形成一個「把靠近萊茵河、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國家聯合起來」的歐洲,唯其如此,才能實現優勢互補,並可形成一股合力,使歐洲成為世界三大勢力之一和美蘇之間的仲裁者。對於歐洲聯合的方式和程度、領導者及美國的作用等方面,戴高樂都有一套與自己對內對外政策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這套思想不可能脫離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爭取法國的大國地位這個實質性主題,因此也是「戴高樂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歐洲聯合的方式問題上,在聯邦主義和邦聯主義的論戰中,熱情的法蘭西民族主義者戴高樂顯然站在後者的立場上,反對建設超國家式的歐洲聯邦,而主張建立一個堅持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多祖國的歐洲」,特別要保持法國主權的獨立。他說:「如果歐洲不包括法國人的法國,德國人的德國以及義大利人的義大利,我不相信這個歐洲還能有什麼存在的現實性……祖國是一個有情感的名詞,而建設歐洲是要以能行動、有權力、負責任的因素為基礎的。具有這種因素的基礎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國家!……在現實情況下,除了分為各個國家的歐洲之外,既沒有、也不可能有其他形式的歐洲。」

此外,戴高樂主義的歐洲建設思想,始終都包含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擺脫霸權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控制和影響。他反對將歐洲建設的步驟和目標納入美國領導的「大西洋」體系中,強調歐洲的事務應該由歐洲自己來解決、希望歐洲成為「歐洲人的歐洲」、真正獨立自主的歐洲。除非發生戰爭,美國應該置身於歐洲事務之外,尤其不要過問西歐聯合問題。戴高樂既然堅決反對美國的介入,對於一直與美國保持特殊關係的英國,自然也持排斥的態度。因此,為了不讓英國——這個美國安置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進入「歐洲人的歐洲」,法國在1961年和1967年,兩次否決了英國加入歐共體的申請。歐洲絕對不應該由美國或英國來領導,那麼未來的一體化歐洲,其天然的領導者又是誰呢?在戴高樂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容置疑的:當然是其深愛的祖國。他曾說過:「我們的法國,對歐洲有根本性的意義,自由世界是非有它不可的;只要法國不居於領導地位,歐洲就無法形成;應該建立一個西歐集團……這一集團自然的和道德的中心,正是法國。」

至此,戴高樂在心目勾畫的未來歐洲,只缺少一根支柱了,那就是法德合作。只有把德國納入一個歐洲一體化進程和機構中,才能消除德國復興和強大的威脅、才能防禦來自東方的可能威脅、也才能獲得充足的資源供應。在這樣的考慮下,戴高樂於1949 年秋的演講中提出歐洲的統一,假如可能,而且無論如何都非包括德國人不可。之後不久,法國政府就開始一系列推進歐洲經濟聯合的行動。從舒曼計畫到煤鋼聯營、從《羅馬條約》到《法德友好條約》,歐洲一體化終於走上迅速推進的道路。

學者雷蒙把戴高樂主義比作波拿巴主義,認為他們的共同點是:無限崇尚民族的偉大,極力維護民族的團結,並通過強大國家的權力來達到上述目的。戴高樂的親信德勃雷把戴高樂主義歸納為一種強烈的民族主義,指出戴高樂主義的精髓中有著某種法蘭西的思想,依靠著這種思想便表現為努力保障民族的物質力量和道義上的權威。換句話說,戴高樂主義的核心便是保障法蘭西的命運。以上觀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肯定戴高樂主義的客觀思想基礎是法蘭西民族主義,它植根於法蘭西民族之中、表現於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之中、又服務於法蘭西民族。可以說,戴高樂主義的所有實踐,都是法蘭西民族主義延伸的結果,其他的實質主要就是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

戴高樂曾經說過:只有我們,能夠對美國的保護說「不」;不論德國人、義大利人、比利時人或荷蘭人都不能說「不」;只有我們一家能這樣,這也是我們的義務。由於法國的獨立自主,它不僅在第三世界國家中贏得了友誼,在西歐國家中贏得了領導地位,而且也迫使美蘇對它另眼相看。即使戴高樂走下政壇後,戴高樂主義也一直盛行不衰,其後的所有總統都繼承了他的政治遺產,蓬皮杜被稱之為「現實的戴高樂主義」,德斯坦被稱之為「新潮的戴高樂主義」,密特朗則被稱之為「社會黨色彩的戴高樂主義」,而希拉克的上台則乾脆被評為是「戴高樂主義」的復興。沃勒斯坦認為,戰後各屆法國政府都在不懈地推行「戴高樂主義」的外交政策,無論是戴高樂、戴高樂派人士,還是其他任何人主政。戴高樂自己也曾經說過,全法國所有人都曾經是、現在是、將來也將是戴高樂主義者。

冷戰結束後,以「天下為己任」的法國堅持不懈地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影響和帶動了世界上很多國家敢於向美國的霸權主義說出「不」,用「軟實力」制約了美國的「硬實力」,極大地遏制了單邊勢力的惡性膨脹。我們希望,未來的戴高樂主義能夠對建立一個和諧、平衡的國際新秩序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完整內容請見《歷史月刊》258期】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53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