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長照法資料】蛋頭呆腦政策 家庭倫理崩潰 失業加少子化 誰來繳保險金(轉貼)劉:年底提長期照護保險法
 瀏覽12,717|回應25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人照護後年開辦 強制納保

行政院長劉兆玄有感高齡人口照顧問題日趨嚴重,昨天宣布將設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並指示今年底前提出「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民國99年籌備,100年開辦。

經建會所提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是以社會保險方式辦理,傾向採全面強制性納保。未來將獨立設長期照護保險局,或委託中央健保局承保,依失能程度有不同的給付標準,給付項目以服務給付為主,現金給付為輔。

至於保險對象,經建會初步提出幾項方案,一是全民、二是20歲以上、三是30歲以上國民,目前以20歲以上或40歲以上兩方案為主,20歲以上繳費較少,約每個月60元不到,40歲以上因經濟基礎較厚實,每月繳費較高,可行性也相對較高。

劉揆裁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主管機關為衛生署,但在開辦前,先由衛生署、經建會、內政部等單位組成籌備小組。

劉兆玄也要求相關單位建置照護服務輸送系統,及長期照護保險的的資料庫。

政務委員蔡勳雄建議,「不能因經濟能力的不同,而被排除在給付之外」。對失能老人的服務給付,分三級給付,主要是依ADLS及IADLS兩種評鑑區分,前者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如吃飯、上下床、穿衣服、洗澡等,後者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如煮飯、洗衣、購物、打電話等能力,只要有這兩種任何一項以上評鑑功能受損,即為長期照護的對象。

劉兆玄昨天聽取經建會所提「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規劃」。依經建會推估,我國老年人口在97年為239萬人,占總人口的10.4%,117年將達到536萬人,占總人口的22.5%。

【2009/01/22 聯合報】

因應高齡社會 劉揆:年底提長期照護保險法

行政院長劉兆玄今天表示,為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今年底前將提長期照護保險法案;行政院財經官員進一步說明,下半年將召開公聽會,進一步討論保險服務等內容。

劉兆玄聽取經建會報告「長期照護保險規劃初步構想」,據推估,台灣老年人口去年約239萬人,民國117年將達到536萬人,占總人口數22.5%,是現在的2倍。

由於人口快速老化,劉揆裁示在今年底提出長期照護保險法案,以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及減輕民眾照護負擔。

行政院官員說明,行政院目前在老人照護方面有2個措施,一個是在民國96年已實施的「10年長期照護計畫」,以及新政府預計在今年底推出的長期照護保險法;前者是採稅收制,依政府稅收去分配相關照顧資源,偏重在各項軟硬體的基礎建設。

保險法則是相當於健保的觀念,每人以繳納一定保費方式以獲得所需的居家照護。

官員補充,今年底提長照保險法的方向是確定的,但法案的內容目前還在評估,需有共識的項目包括保險服務內容,例如除提供被照護者洗衣、打掃、簡單醫療外,是否還要再提供更進一步服務,目前並未有定論。

此外,官員說,長照保險費是要在年輕時開始繳,還是中年以後再繳,目前各界意見也不一,年輕繳的好處是負擔低,但繳費者通常會「心不甘情不願」,而中年繳則是配合度高,但負擔較重。

官員說,將在下半年召開公聽會,希望透過與社會對話過程獲取共識,順利在年底提出法案。

【2009/01/21 中央社】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228110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失智症協會 促長照法盡快通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照若完善 將減少社福外勞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即時報導】
2011.02.14 09:26 pm

台灣的外勞人數在去年創下新高,多達38萬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天表示,這是因為台灣老化人口照顧需求增加緣故,若未來國內有足夠的長期照護資源和人力,勞委會將會逐漸減少外籍看護工來台數量。

王如玄表示,我國外勞人數增加主要都為家事外勞和社福外勞,由於台灣長期照護制度和系統尚在起步階段,仍由外籍勞工擔任看護工;未來若國內長照產業能夠發展,當本籍看護工投入更多,供給量自給自足時,就可縮減外籍看護工來台人數。

【2011/02/14 聯合報】

失智症協會 促長照法盡快通過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2011.02.08 03:03 pm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失智症患者目前在台灣已經達到16萬人,影響家庭生活,如以1戶4人計算,全台有68萬人受到失智症影響。她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社會正視失智症,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給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喘息空間。

湯麗玉說,失智症目前是可以緩和的,目前協會也提供很多這方面的協助,讓患者和家屬本身都可以更認識失智症,對失智症不再懷有恐懼或排斥。

失智症協會帶著兩位失智症患者與會,大法官許玉秀的母親也在其中,許玉秀的哥哥許榮陽在現場疾呼醫療體系和健保局,不應該把失智症當成醫療垃圾,透過訓練和復健失智症可以緩和,社會也不會對失智症懷有恐懼。

長期照護法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失智症家屬要求將失智症患者納入照護系統中,發揮社會關懷的功能。謝國樑表示,會敦促立法院盡快通過長照法,讓長照系統盡快落實。

【2011/02/08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94602
(轉貼)開辦長照保險 勞團有異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推動長照 不必排斥外勞
2011-03-23 中國時報 【張宜信/高雄市(退休人士)】
 行政院日昨宣布將加速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法》上路,未來會從嚴審查外籍看護引進,以減少對外勞的依賴。

 現行家庭申請外籍看護條件可說是極為嚴格,不知道還要「從嚴審查」的意思為何,希望不是在申請資格上限制更為嚴苛,否則對於亟需看護的家庭可能是項「災難」,將只會增加更多問題而已。不能理解為何每回提及長照的推動,第一個就會想到外勞太多必須要緊縮,外勞何辜!

 推動本土長照產業,不免又會和促進國內就業機會掛勾,彷彿是外勞搶走了國人照護的工作,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國內符合資格的看護工有四萬多人,但只有五千多人從事這項工作,國人為何捨語言文化相通的本土看護,而就外籍看護,癥結在哪裡?應不是大砍外勞就能解決的,行政部門要想清楚。

薛承泰:長照建置 把握未來5年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1.03.21 02:56 pm


「推動長照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公共論壇上午登場,陳長文(左)強調,家屬期盼的是執行,太多的討論都只是「天邊的雲彩」。
記者嚴文廷/攝影
「未來五年,台灣老年人將成長至14%,現在不做長期照護,將錯失最佳良機。」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今天表示,未來五年如果無法建置長照體系,老年人口將快速成長,屆時要推動長期照護難度倍增,政府要花的錢也會大增。

台大今天召開公共論壇討論「推動長期照護的困境與挑戰」,薛承泰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的11%,遠比日本的20%還低,但是未來五年內,台灣的老年人口將攀升至14%,薛承泰並以數據表示,114年,台灣的老人將達到480萬人,比97年的240萬人倍增,一旦通過這個時間點,長期照護推動更加嚴峻。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則表示,他自己的家人就亟需長期照護,家屬期盼的是執行,太多的討論都只是「天邊的雲彩」,家長乞求「長期照護、不能長期規劃」,對於家屬來說,每一秒都要繼續過下去,只希望政府能協助並減輕家屬的負擔,並把長照制度列入優先的施政目標。

薛承泰也透露,根據行政院的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將不會取消「外籍看護」。他坦言,短期內要完全取代外籍看護有困難,將會採取漸進式取代,並從目前17萬外籍看護家庭,提供評估與訓練。

至於將來如何以長照制度逐步取代外籍看護,薛承泰表示,目前有17萬家庭使用外籍看護,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多人申請外籍看護不只做看護工作;長照服務法上路後,將針對外籍看護訓練,提升品質,並嚴格篩選新申請外籍看護的家庭,避免外籍看護做非看護的工作,減少外籍看護的濫用,但不衝擊目前舊有的外籍看護。

薛承泰表示,目前長照服務法草案已經審議完成,3月底前行政院會會通過,並立刻送立法院審議,行政、立法也有共識將長照服務法列為優先法案,希望今年可以完成立法,盡快趕在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前推動。

【2011/03/21 聯合晚報】

長照服務 不排除外勞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即時報導】
2011.03.21 10:23 pm

行政院這個月底前將通過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確定不排除外籍看護。不過,政務委員薛承泰說,未來會從嚴審核新申請案,新到外籍看護還要接受「職前訓練」。

國內目前約有十八萬兩千名外籍看護,只有近萬名在護理之家、養護等機構裡,其餘十七萬名全進入家庭。這些聘有外籍看護的家庭,薛承泰說,不會受影響。

【2011/03/21 聯合報】

薛承泰:五年內應建立長照制度

長照納入郵政業務? 台郵局:不適合
【簡體版】 【打印機版】 【字號】大 中 小



【大紀元2011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郵局從97年與各地社會局合作,在執勤的同時,順便慰問、關懷獨居老人,必需時可隨時通報,輔助社會局無法觸及之處。但要分擔長照業務,送便當、送藥,中華郵政總經理胡雪雲表示,藥有專業,不容出錯,而便當有時間性,與郵差送信路線及時間無法協調。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4日審查中華郵政業務。立委楊麗環詢問胡雪雲,郵差人員在送信的同時,為獨居老人送便當、送藥,是否有可能。
胡雪雲表示,郵差雖對所服務的區域非常熟悉,但便當有時間性,郵差要在中午停下所有送信的動作,送便當會有困難,路線的調整也會是相當大的問題。而藥是非常專業的項目,錯不得,所以郵差加入長照系統不合適。
網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寫信的人口銳減,但中華郵政投攬科長盧宏哲表示,郵局的人數並未減少,最近就要招考一批人員。他說,郵差雖然送信量少了,但網購卻是另一項新業務。而郵差的工作量,會因地制宜,劃出一天的工作區域範圍。
日本郵件檢測無虞
胡雪雲在立法院也回覆立委的質詢,日本郵件是否受到核污染一事,她說,基本上,海關在入關時就已檢查一次,22日進入郵局還會再檢,截至目前未曾發現任何值得疑慮的信件。

長照牛步化 落後高齡化速度
2011/3/23 | 作者:吳庸(嘉義市/文字工作者) | 點閱次數:103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報載行政院預計月底前通過「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雖然外籍看護確定納入體系,但未來將從嚴審核新申請案,新到外籍看護需受職前訓練,以提升品質;內政部社會司將修訂二○一二年至一五年的長照中程計畫,五十歲以下的身心障礙失能者納入照顧範圍,預計有近十萬人受惠。

筆者雖樂觀其成,但認為,目前政府的長照計畫的經費,一年約十多億元,而且需要十年推動,加上計畫並非全面涵蓋身障、失能及老年人,而是逐步增加,看不出長照計畫的架構與發展,未來能否支應未來的需求。

修訂長照中程計畫後,僅納入十萬名五十歲以下身障者,可是高齡人口也有長照需求,目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一成,而經建會推估,五年後年將占兩成以上,而且,台灣老化指數從二十年前的兩成五,目前已近七成,顯示台灣老化的速度相當快,未來幾年即可看到有相當比例的高齡人口將有長照需求,但照護法規修訂的速度,顯然跟不上高齡人口成長的速度,加上產業發展也缺乏扶植,勢必會讓長照計畫遠落老化速度之後,使需要者興嘆。

其次,但在缺乏有系統的長照計畫,及未發展本國照護產業下,有需求者只有申請外籍看護,雖然外籍看護較為省錢,但對一般受薪家庭來說,等於是一個人薪水,負擔仍重,但不聘請外籍看護,家屬會因工作與家庭兩頭燒,而心力交瘁。

況且,行政院雖把外籍看護確定納入長照體系,可是要從嚴審核新申請案,以「漸進式取代外籍看護,發展本國照護產業」,方向是正確,卻緩不濟急,恐怕會造成照護人力青黃不接。

建議嚴審新申請案,也要採取幾項措施,例如補助雇本國看護的家庭,或讓需要照護人力時數較短的幾個家庭,共同雇用一名本國看護。

此外,內政部必須先要籌措足夠支應十年長照計畫的經費,否則,未來龐大的長照支出,未必年年都有第二預備金可支應,屆時財務左支右絀,恐怕為德不卒。

吳庸(嘉義市/文字工作者)

長照需求增 學者擔心資源分配不均


放大照片
更新日期:2011/03/21 19:03
【台灣醒報記者張亞萱台北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近20年來長期照護成為熱門議題,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億表示,政府正推廣長照十年計劃,但社區式服務方案仍不夠普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則呼籲,政府應「苦民所苦」,加速推廣長照制度。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戴玉慈提到,長照十年計劃包括11項照護服務,且在25縣市都有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但目前社區照護在家中提供的服務還有不足。她也表示,社政與醫政的做法不一,將阻礙相關工作發展。

對於即將成立的衛生福利部,戴玉慈表示,有助於長照體系整合,但最重要的是從業人員對整合需求的認知。「資料系統的整合更是重要,」她表示,內政部雖有長期照護資訊系統,有些服務單位的業務內容沒有登錄,資料提供不全。政府除了將整合列為優先,還要提升效率。

「需要長照的人口必定越來越多。」台灣護理健康大學所長李世代建議,美國與日本在長照制度方面,已有相當成熟的發展,我國政府為因應急迫需求,可參考其立法制度及照護項目分類。

針對我國推動長照的困境,林萬億談到,「社政、衛政與退輔體系整合不易」、「社區式服務方案不夠普及」、「各縣市區域資源分配不均」、「照顧品質評鑑指標尚未建立」、「失智者與年輕嚴重身心障礙者未納入範圍」等都是關鍵挑戰。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政務委員薛承泰則表示,需要長照的人口,預估在2025年將達到頂點,我國須預先做好準備。「人口老化,是指人們存活率提高,若健康情形能維持,壓縮老年階段疾病與失能的時間,社會負擔未必會明顯增加。」他強調,評估需求者的需求、訓練照護人員,能有效減少資源濫用、提升長照品質。

正視長照需求 政府別再缺席
回應
2011-03-22 07:26:48 台灣立報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行政院預計3月底完成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並送立院審查,為長照十年政策建立法制基礎,提供穩定的資源。台大公共論壇21日舉辦「推動長照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座談會,邀請學者提出研究觀察和建議方向。

觀念跟不上實際脈動
長照政策邁入第4年,學者認為台灣長照體系人力資源不足、過度依靠外籍看護,提供的服務不夠多元,資源整合尚待加強,如要建全長照體系,政府必須投入更多心力。
擁有12年社工服務經驗的廖小姐直言,台灣把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視為沒有價值的人;照顧者則是低階勞動者,這樣的觀念讓台灣對長期照顧制度缺乏想像,對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一種折磨。
據統計,目前台灣失能人口約有44萬8千人,以每年5%的增加比計算,5年後將有90萬失能人口需照顧。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表示,雖然台灣已邁入老齡化社會,照護需求量大增,但供給面卻相當稀少,一旦家中出現需長期照護的親屬,就會影響整個家庭,失能者影響的人口超過180萬人。
台灣照護人力短缺,頂多只有5千名照顧者;機構照顧僅能提供8萬個床位;居家護理和服務才只有2、3萬人力,這個缺口由外籍看護補足,目前台灣約有18.2萬外籍看護,協助台灣照顧失能者的生活起居。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台灣暫時無法停止外籍看護提供服務,政府打算進行專業訓練,提升照顧品質。

台灣沒有社福政策
社工廖小姐直言,照護服務不只是生理上的照顧,還有心理上的照顧,並非單純提供勞動照顧案主即可。她強調政府只想依靠便宜勞動力填補長照人力需求,顯示政府把這些被照顧者視為沒有價值的人。
台灣長期照護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單一,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吳淑瓊指出,歐美國家已發展出消費者導向的服務系統,包括:居家服務模式、社區服務模式和機構服務模式。台灣不論在居家和社區服務上,所能提供的服務方案並不多。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表示,區域資源不平等,機構品質參差不齊,價格落差從每個月1萬到6萬不等,是目前台灣長照面臨的問題。
廖小姐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社會福利政策,許多「社會福利」都是變相撒錢綁樁,「以老人年金為例,政府一個月給健康老人6千元,卻沒把資源花在需要照顧的老人身上。」台灣社會福利政策定位不清,沒人知道社福體系究竟是國家提供的服務,還是民間市場供應的商品,社福機關是弱勢單位,導致台灣有錢人才有辦法享受到好福利。

社工職場停滯無進步
在台灣社工員即使考到證照、成立事務所,卻無法承接政府的委託案,因為政府部門只願意和大型慈善團體合作。廖小姐指出,整個社福市場被幾個民間組織聯合壟斷,他們一方面壓榨社工員;一方面讓整個市場缺乏競爭,無法進步。
廖小姐表示,社會不支持實務工作人員,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勞動條件過差,結果大多數社工系畢業的學生只想進入工作條件穩定的公部門,但公部門的社福單位較少提供實務服務,這是台灣社福人力資源不足的結構性問題。
她感慨以台灣這樣邁入老齡化的社會而言,長期照顧體系一旦建全,可以創造相當多就業機會,因為它不只涉及照顧,也包括醫療等其他細緻的工作項目,但政府寧願花大把鈔票去搞一個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的建設,還宣稱那是國家重大投資,卻不願意好好關注社會福利產業。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即時報導】
2011.03.21 11:51 pm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21日在台大公共論壇表示,未來五年,台灣老年人將成長至14%,現在不做長期照護,將錯失最佳良機。

薛承泰說,未來五年如果無法建置長照制度,老年人口將快速成長,屆時要推動長期照護難度倍增,要花的金額也會攀升。預估114年台灣老年人口480萬人,比97年240萬人倍增,過了這個時間點,長期照護更難推動。

【2011/03/21 經濟日報】

推動本土長照 嚴審外勞申請
2011-03-22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未來五年,台灣人口將飛快老化,老年人成長至十四%,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廿一日表示,行政院三月底前一定會通過「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並送立法院納入最優先審查的法案,未來將從嚴審外籍看護新申請案件,整合現行法規,推動多元長照服務,逐步減少對外勞的倚賴。

 台灣大學昨天舉辦「推動長照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公共論壇,中華民國紅十會總會會長陳長文以家屬身分列席,他強調長照絕對比大陸攻打台灣更急迫,再不做就「來不及了」,政府有必要調整資源分配,完成長照法解決家屬燃眉之急。

 薛承泰指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人口的十一%,但未來五年內,台灣將快速老化,老年人口將攀升至十四%,到民國一一四年,老人將達四百八十萬人,較九十七年的二百四十萬人倍增,長期照護再不上路,未來推動會更加嚴峻。

 薛承泰表示,台灣現有十八萬名外籍看護,其中十七萬人進入家庭,長照服務法對於照護人力的部分,將採「漸進式取代外籍看護,發展本國照護產業」,不會取消「外籍看護」,但將透過施行細則,規定新申請的外籍看護,將比照本國籍看護,需通過看護訓練才能上工,原則上不影響目前的外籍看護。

 國內曾培訓本國籍看護四萬多人,但只有五千多人進行居家服務,失能家庭幾乎都仰賴外勞。台大教授林萬億說,台灣是全世界外勞量最多且比例最高的國家。台大副教授楊培珊估計,國人一年至少花四百卅六億聘用外籍看護,國人應掌握本土長照產業的龐大工作機會,千萬別錯失長照產業的經濟機會。

長照 須允諾人民可尊嚴生活
a.. 2011-02-08
b.. 中國時報
c.. 【王幼玲】
 李姐是獨居的肌肉萎縮症身障者,夜裡沒人幫忙,年前她睡得太熟從椅子上跌落,她無力坐起,電熱器近在鼻尖不遠處,想到上回她就是被電熱器燒傷手臂,扯開嗓門喊救命,其間那個縣政府特別為獨居老人裝設的定時回報監測系統,因為她無法搆到回應鈕沒有回報,卻過了一個小時才有人打電話來詢問,這時候她已經呼救三個小時了。

 小葉是脊髓損傷者,年後他將成為一個工作團隊的新成員,透過輔具可以操作電腦,坐電動輪椅行動也不成問題,可是上廁所、進食需要協助,居家服務員不能到辦公室提供服務,而且他需要的是二十四小時間斷式的服務方式,目前的照護服務模式都無法滿足他的需要。

 劉爸有個罕病的小孩,每天跟時間賽跑,孩子的狀況多變,稍一不慎,就要送醫急救,縱然照顧工作再累,做父母的說什麼都捨不得送機構;他最期待熟練且有耐心的照顧服務員來當幫手。

 至九十九年六月止,台灣共有一○六萬四千多位身心障礙者,其中重度及極重度約有三十一萬人;九十九年衛生署的長照需求調查顯示,領有手冊的身障者有三十八.八%需要長期照顧(尚未包括五至十四歲有認知及日常活動功能障礙者),內政部則粗估需要社區照顧的約有二十四萬人。

 所以保守的估計身心障礙者需要長期照顧者有三十萬之譜,其中不同障礙類型的身心障礙者所需要的照顧型態不一。獨居的失能者需要安排社區居住,確保夜間人身的安全;意識清楚行動不便者要有個人助理的協助,讓障礙者可以在社區或工作崗位,參與社會貢獻心力;而心智障礙者要在社區中,維持和其他人聯結的社會關係及活動;有生理身體疾病的身心障礙者,一方面不能剝奪他們正常生活的規律,還要有長時間細心的醫療護理照護。

 可是不論是現有的「十年長期照顧計畫」還是「失能身心障礙者居家照顧服務計畫」,不但照顧補助的對象有年齡限制,提供的時數不能滿足障礙者需要(每個月最高九十至七十二小時不等),居家照顧服務提供在宅定點的服務方式也無法符合障礙者的需求;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呈現資源不足及城鄉分配不均的情形,許多城鎮沒有就近的日間照顧中心及社區居住服務。

 荷蘭在一九六八年實施「特殊醫療費用支出法」,是世界最早採取長期照護保險的國家,在二○○七年又再通過「社會支持法」,目的是協助所有的人都能獨立自主的生活。目前台灣十年長照或是長期照護保險的規畫,都只關照「身體失能者」的「照護」問題,我們要再次提醒,身心障礙者不只需要身體照護,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社會支持,需要社區生活,需要全人發展,這是聯合國身心障礙權利公約上重要的人權指標,也是衛生社會福利部成立後不能再推諉的責任。

 造物者雖然沒有允諾萬物蒼生一個美好的玫瑰世界,可是一個號稱重視人權的政府必須允諾人民可以尊嚴生活的玫瑰園,至少要盡其一切努力灌溉。

 (作者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秘書長)


開辦長照保險 勞團有異見

國人對重殘、癱瘓等長期照護需求日益殷切,政府規劃長照保險法,擬比照健保方式,解決民眾長照財務負擔;不過,有民間團體主張,應100%由稅收支應長照財務。

落實年金長照制度是總統馬英九在競選時的社福政策,衛生署主責擬定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等長照雙法,建構長照制度,去年送行政院審查;行政院已退回長照保險法草案,留下長照服務法草案繼續審理。

衛生署參事曲同光說,長照保險法比照健保的財務架構,由政府、雇主和民眾3者分攤;然而,健保修法轉折,因此行政院要求,衛生署應配合二代健保,調整長照保險法相關條文。

衛生署以2010年國民長期照護需求問卷調查顯示,大約6成4的受訪者支持開辦長照保險。

這份調查也推估,如果今年就開辦長照保險,經費需求低推估約新台幣477億元、中推估約667億元、高推估約1024億元,約等於今年5000億元健保費用的9.5%到20.4%。隨著人口老化,愈晚開辦長照保險,所需費用愈高。

衛生署根據檢測推估,5歲以上台灣民眾的失能率約3.13%,估計約有60萬到70萬人需要照顧;但費用是透過長照保險由全民分攤、或是限由中高齡民眾買單?仍未定案。

全世界目前只有荷蘭、德國、日本、韓國採取社會保險方式提供長照服務,如果台灣跟進,可能是第5個開辦長照保險的國家。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勞陣反對由保險方式挹注長照保險財源,希望政府參考加拿大模式,公辦長照服務,以稅收挹注財源。

孫友聯說,勞陣並不反對長照制度,只是健保財務壓力沉重的前車之鑑,新版健保法複製1代健保的不公平,為穩定的長照財源,政府應考慮以稅收做為長照財源。

【2011/01/14 中央社】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14818
(轉貼)長照計畫 政府補助比率提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照保險 延到101年立法

長期照護保險開辦時程確定延後。為求更周延的準備,原訂在民國九十九年完成立法,一百年實施的長照保險,至少延兩年,最快在民國一○一年才會完成立法。

耕莘醫院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所主辦的「世界華人地區長期照護研討會」,昨天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和衛生署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副召集人戴桂英,主講長保的進度。

薛承泰表示,長照險實施需考量國家財政和人口需求,日本實施長照險時,老人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七;台灣預估在一百零四年時老人人口達百分之十三,之後快速上升,因此需及早規畫。「希望能在一百零一年完成立法」。

另依籌備小組規畫,未來保費分攤比例,甲案比照現行健保,勞、資、政負擔比例各是三、六、一,乙案則是三、三、四,乙案雇主負擔比例最低。

至於眾所關切的給付對象,戴桂英表示,目前是依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來界定,依患者失能程度擬定照顧計畫;若有特殊狀況需由家人照顧者,可依居家服務的給付標準折現金給付,但頂多只能領取該服務費用的三到四成。

戴桂英表示,老人失智形同失能,因此長照險已確定納入失智症患者;至於中風病人的亞急性照護,則將由健保支付,但期限擬只有半年,超過該期限且病人仍處於半癱瘓,才改由長照險接手。

【2009/12/04 聯合報】

10年長照計畫 政府補助比率提高為7成

內政部今天通過,從明年1月起,政府對長期照顧10年計畫一般戶的補助比率從現行60%,提高至70%,以減輕民眾負擔。

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內政部推展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修正草案,以及「內政部99年度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修正草案,將自明年1月起實施。

現行長期照顧10年計畫補助原則,低收入戶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由政府補助90%、民眾自行負擔10% ;一般戶是政府補助60%,民眾自行負擔40%。

為有效建構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並銜接長照保險的規劃期程,內政部通過一般戶使用者部分負擔比率由40%調降為30%,政府補助的比率提高到70%。

為鼓勵設置日間照顧中心、失智症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內政部通過增列補助開辦設施設備費、充實設施設備費、修繕費,最高可補助90%。

內政部也增列日間照顧服務提供單位開辦設施設備外,並補助照顧服務員服務費,以提高辦理意願,減輕提供單位的人事成本。

內政部說,為減輕居家服務提供單位對於照顧服務員投保勞、健保、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的經濟負擔,並強化照顧服務員勞動權益保障,於長照保險開辦前,補助部分雇主應負擔照顧服務員的勞、健保費用及勞退準備金。

內政部表示,考量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提供服務所需交通及時間成本較高,增列補助這些地區照顧服務員的交通費。為鼓勵老人福利機構聘用復健及營養專業人員,提升服務品質,對於進用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人員及營養師者給予服務費補助。

此外,內政部將婦女福利項目名稱修正為「婦女福利及單親家庭」,另為讓單親家長下班後無需再忙於為子女準備晚餐,減輕其負擔,於「單親子女課後照顧服務」方案項目下增加補助餐費。

【2009/12/03 中央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6681
獃腦局長 蛋頭政策(轉貼)區區都有「托老所」 北市擴大長照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區區都有「托老所」 北市擴大長照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指出,至今年十月止,北市老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二點五六,已達卅二萬七千五百廿七人,是全台老人密度最高城市,為了因應銀髮族需求,台北市擬增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師豫玲表示,未來十二個行政區都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師豫玲表示,北市已有八個行政區設有日間照顧中心,中山區日間照顧中心明年開幕,中正、大安、北投等三行政區正積極規畫。

因應規畫增建銀髮族日間照顧中心,社會局找上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要地,財政部官員表示,北市府只要提出土地需求,國產局會予以協助。

官員指出,國有地開發有四大方式,包括招標設定地上權、參與都市更新、結合各機關合作開發、釋出土地權利與民間合作開發,北市府希望國產局出地協助蓋照顧中心,就是合作開發的一種。

師豫玲指出,日間照顧中心就是「托老所」,主要服務輕度失能、失智老人。許多銀髮族因子女就業無法在旁照顧,白天就可送到日間照顧中心,晚上再接回家中。每月自付費用約一萬,另可申請補助。

北市針對不同需求老人,開辦不一樣的服務。師豫玲指出,針對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北市設有文山、兆如、至善共三處公辦民營老人安養護中心,可照顧數百人,有專業護理人員協助復健。

此外,針對行動不便、輕度失能的老人,北市也設有六十多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社區、區里內就近服務。師豫玲表示將爭取學校閒置教室作為老人服務據點。

至於健康老人,北市共有十四處老人服務中心,其中大安、松山、中山則由市府公辦,其餘委託民間辦理。除規畫老人學習成長的研習課程,還提供餐飲。

北市更結合社會局、衛生局設有「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北市四百多名照顧服務員會到府評估,擬定照顧計畫、並連結資源,提供「到府」照顧服務。

老化速度驚人 生醫業搶銀髮商機

國內人口老化速度驚人,估計廿年後,每百人就有廿三人超過六十五歲、其中更有十人超過七十五歲,國內生醫業者搶食銀髮族的長期照顧商機,紛紛與跨國公司合作,或是採取異業結盟模式。

國內生醫業者競相投入搶食龐大的長期照顧商機,中化生醫與世界最大非醫療性居家照顧公司Home Instead Senior Care結盟,鎖定非醫療性居家照顧市場,在台北市有一個經營據點,專門訓練本土居家照顧員。

中化生醫總經理李宗勇表示,居家服務不如機構式單位有利潤,但由國人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對長輩身心健康較有幫助;中化生醫以培育本國籍專業居家照顧員為主,訓練主要以照顧失智老人為主、其次為家事服務。

中化生醫明年將在北部地區再拓展一處,最快下半年也會將觸角擴及高雄與台中地區,最終目標是希望全台能有卅個經營據點;中國大陸也是未來的重點市場。

佳醫公司則與龍巖集團合資五億元成立新公司,以大中華區長期照護醫療為主要市場。佳醫董事長傅輝東曾表示,未來可能加碼至十億元,引進策略投資性夥伴。

佳醫副總經理王明廷說,佳醫著重是全面性醫療照護,以護理之家的型態經營,目前已與北部兩間醫院合作、共三百卅九床,明年起將拓展到中南部,預計有一千床規模。

連保全業也對老人照護商機充滿興趣。中興保全利用旗下通路做為平台,與醫院合作,快速將銀髮族的居家照護需求通報醫院。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1/30 聯合報】

長照保費分擔 比照健保

行政院討論長期照護保險保費,衛生署提出將雇主分擔比例由六成降為三成,政府由一成提高為四成,以降低雇主的社會保險負擔。不過,最終受挫於公平原則,只得維持現狀,比照健保。

行政院長期照護推動委員會委員會議昨(24)日討論激烈,長照保費負擔比例部分,衛生署在會中提出甲乙兩案,甲案比照現行健保,以受僱者為例,雇主負擔六成、政府一成、受僱者三成。

乙案是降低雇主負擔比重至三成,受僱者也是三成,政府負擔四成,讓政府補助對各種身分別「一視同仁」,不特別針對農漁民、榮眷、低收入戶提供較高補助。

負擔比例的調整只在雇主和政府間挪移,為避免民眾負擔過重,行政部門早有共識,一般民眾負擔比例將不超過三成,也就是與現行健保的負擔比例一致。

衛生署會提案降低雇主負擔,是認為雇主負擔過重,對有雇主的投保對象,政府的補助成數偏低。但最終與會者認為,若不與健保接軌,是另一種不公平,所以會議結論選擇甲案,分擔比例和健保一致。

健保要漲價,只要費率在6%以內,無需經過修法。但長期照護保險保費開收,就得先經立法院這一關,衛生署年底將提出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明(99)年完成立法,後年實施。全民健保法規定的費率以6%為上限,如衛生署建議的,費率先行調升至5.13%,行政院核定即可辦理,政府很快就能調升。但若要調升至所謂的合理費率6.97%,就得修法並經立法院同意。長照要收保費,就得先經立院這一關。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1/25 經濟日報】

長照保費 與健保合併收費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圖╱聯合報提供

經建會規畫,未來長期照護保險將與健保合併收費,並以提供各種「實物給付」(照護服務)為主,只有家庭照顧者才能申請現金給付。另外,政府將開放外籍家庭看護工,但聘用外勞者僅能申請實物給付(服務),不得請領現金給付。

經建會推出多種長照保險方案,提供民間討論、廣泛收集資料後,才會確定最後政策方向。不過,目前已確定一些基本原則。

官員指出,長期照護保險保費將與全民健保合併收費,未來納保民眾向健保局繳交費用時,收據將明列兩筆費用,一筆是長照保險保費,另一筆是健保保費;兩筆費用會分別進入長期照護基金與全民健保基金,專款專用。

另外,長照保險的給付方式,在開辦初期將以提供各種照護服務的實物給付為主;只有家庭照顧者在接受一定時數專業訓練後,才能申請現金給付,且給付金額為居家服務給付的三成或四成(尚未確定)。中長期可能全面取消現金給付,改為提供照護服務,只保留例外情況,例如居住在長照資源不足的偏遠地區。

例如,家中若有失能者,經評估確認後、可給付價值兩萬元的居家服務,但該家庭卻未申請任何長照服務,僅由家人接受一定時數專業訓練後親自照顧,此時可向政府申請每月六千或八千元的現金給付。

官員說,所謂的「實物給付」是指,機構照護(全日型機構照護)、社區照護(日間照顧、社區復健)、居家照護服務(居家護理、復健、服務及喘息服務),以及其他包括家庭托顧、免付費照護課程、營養、藥師諮詢等創新服務。

給付水準則分為四級,是整合巴氏量表與認知功能行為量表,分為需支援(零級)、照護一級、照護二級與照護三級共四級,以決定實物給付的給付上限。

此外,經建會也確定,開放引進外籍家庭看護工,透過完整的訓練與管理,全面開放各類長照服務申請一定比例的外籍看護工。

至於保費分擔比率,經建會規畫三種方案:第一是比照現行全民健保分擔比率。第二是比照一點五代全民健保。第三是由政府補助四成、受雇者負擔三成、雇主分擔三成;沒有雇主者則需自行分擔六成。

※ 延伸閱讀》
‧60萬人需長照 多少家庭身心煎熬 
‧廉價、無休… 十多萬家庭靠外勞盡孝道 

【2009/07/13 聯合報】

長期照護 一通電話包辦
市長郝龍斌(右二)與副市長吳秀光(右)昨天主持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揭牌儀式,市府將加強服務失能市民。
記者林秀明/攝影

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昨天揭牌啟用,將整合過去衛生局與社會局所提供的服務,讓失能民眾需要居家護理、居家照護等服務時,可在單一窗口直接申請,一案到底。

過去接受服務的,無論是一般戶或中低收入戶,都可以和低收入戶一樣,不需繳費,但今後則需支付部份負擔。

市內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從87年9.2%到97年1月12%,成長約2.5%,約增加65萬人。

因應人口老化的趨勢,北市86年全國首創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至今近10年時間,一共為9萬多位民眾提供服務。

為擴大服務人數到每年3萬人,並且配合中央政府大溫暖計畫,衛生局與社會局進行業務整合,自即日起,民眾本人或親友,若因行動不便需要,無法執行自我照顧而需要居家照顧、居家護理、居家復建和暫託喘息服務等服務,不用再分別向衛生局和社會局申請。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說,本次整合除簡化行政部門的業務流程,對民眾來說,最大的利多應屬「一通電話、全人照護、一案到底」的申請和服務方式。

只要撥打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電話:25222202 ,就有專門的個案管理師線上評估申請人的情形,兩周內市立聯合醫院將派專業人員到府進行訪視和評估,由評估結果來為申請者量身打造適合的照護計畫。

高偉君指出,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由專業醫師、復健師、營養師和家事人員提供的居家照顧、日間照顧、暫托喘息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和轉介長期照顧機構等服務,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加以利用,來彌補健保給付的不足。

舉例來說,剛出院的亞急性病患,身上可能還有未癒合的傷口或留置型的管線,需要護理師到府給予傷口護理和管線消毒,但健保給付的居家護理次數一周只有兩次,這時就可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一個月兩次的居家護理來彌補不足。

申請上述服務,必須是符合大溫暖計畫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及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經評估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等條件;或非屬大溫暖計畫對象,但日常生活需他人服務的失能者。

低收入戶費用全免,中低收入戶需負擔10%以內的費用,一般戶則需付高於中低收入的費用。

【2008/04/08 聯合報】

長期照顧…減壓 有喘息服務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日前發生媳婦因無法承受照顧婆婆的重擔,一時衝動用枕頭悶死婆婆的人倫悲劇。為了減輕長期照顧者家人的壓力,台北市推出短期「機構喘息服務」,減輕長期照顧者家屬的壓力。

台北市有一位王先生高血壓已20多年,王先生從年輕時,就必須靠太太時時提醒服藥、量血壓,到50多歲時,又罹患中風臥床,到現在已10年,生活功能完全仰賴妻子,而王太太因為長期照顧的壓力下,完全沒有個人的生活空間,親友聚會無法參與,甚至照顧過程也把腰扭傷了,需要復健。

為了減輕長期照顧者負擔,讓家屬有一個短期喘息的機會,台北市衛生局整合社會局資源,成立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表示,希望可透過「機構喘息服務」機制提供的服務,讓照顧者的家人,可以有多一點的空間,減輕照顧壓力。

衛生局表示,台北市成立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分設東、西、南、北、中五區服務站,提供民眾就近性長期照顧服務,只要是設籍且實際居住在北市,生活無法自裡由家人照顧一個月以上者,沒有傳染病、精神疾病、攻擊行為等個案,就可以提出申請。低收入戶身分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補助九成,其他對象補助最高60%。

有需要的民眾可參考網站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521查詢。

【2009/02/1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10562
(轉貼)調查:新加坡人愈年輕愈不想照顧老人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山,好水,好照謢

  • 2009-08-04
  •  
  • 中國時報
  •  
  • 【■高克培】

     政府為因應即將來臨的台灣人口老化導致失智、失能照護的社會問題提出「長期照護保險」,將於民國一百年開辦。社福團體等不及政府開展服務,今年以來,以老憨兒為主,紛紛成立了「終老家園」,讓「智障老者」老有所終,他們的愛心和自力救濟的作為令人動容,希望全國百姓予以祝福和政府從旁協助。

     筆者認為還有一個族群需要祝福和幫助,就是住在原鄉的原住民;以「健保」而言,由於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使得「都會講保健,偏遠求保命」。原住民住的原鄉最為偏遠,不要談即時的、現代化的醫療,或是社區式「日間照顧、喘氣服務、居家護理…」等健保的福利,很多地方連基本的醫護人員都沒有。如果狀況持續不變,未來各式的長照設施,例如以提供「服務給付」的社區照顧及機構更不可能設立在他們的原鄉;「居家照顧」因為年輕人外出打拚而成空談;若是「現金給付」也是杯水車薪。

     另外,以過去的統計,一般說來年齡愈大愈會失智、失能,也愈可能成為「長照險」服務的對象。不幸的是,愈偏遠地區民眾平均壽命愈短,搞不好繳交保費幾十年,還來不及失智、失能就已棄世,所以對偏遠的原住民,長照服務到頭來很可能像健保一樣,又只是個高掛天空「看得到、摸不著」的彩虹,或是「聞得到、吃不到」的美食!

     在筆者服務的醫院,照顧慢性失智、失能患者,以及打掃清潔的工作都是由平地人經營的外包公司承擔,這些公司的服務員和清潔工一半以上都是原住民,他(她)們留下老邁的父母、離鄉背井來到平地求溫飽,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開朗、勤奮而且對人友善,確實是「服務業」的最佳人選;他們曾向我誇說他們原鄉什麼都有,而且比平地都好,包括好山、好水、好空氣,可是就是沒錢。

     筆者建議,不妨由原住民,經過他們自己的公投,提供土地(應該很多)、或是廢棄的學校教室,由政府出錢建設硬體的照顧慢性失智、失能者的看護中心(不需要什麼高科技設備),然後完全由當地的原住民在政府的監督和輔導之下經營(既可以還他們一個公道,也可以刺激經濟),以他們的天性加上其他客觀條件,絕對可以吸引一些平地人將失智、失能、比較不要太多醫療的家人送交他們照顧,原住民們除了可以營生,更可以就近照顧自己的父母。

     若再能配合他們自己經營的民宿,提供探視失智、失能患者的兒女家人住處及順道的旅遊,未來「長期照護」不但不會遭致忽視原住民弱勢者的嫌疑,反而可以成為使他們走出長久以來困境的藍海!(作者為竹東榮民醫院副院長)

調查:新加坡人愈年輕愈不想照顧老人

( 2009/06/06 12:41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2009年6月6日專電)新加坡活躍樂齡理事會公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願意照顧老人,但年紀愈輕的新加坡人,卻愈不願意照顧老人。

這份調查顯示,35歲到44歲組、以及45歲到49歲組的受訪新加坡人,有82% 願意照顧老人;25歲到34歲組的受訪新加坡人,也有80% 願意照顧老人;但到了16歲到24歲組這個年齡層,只有67%願意照顧老人。

此外,16歲到24歲這個年齡層,有70% 認同家庭是給予年長者關愛與照顧的基本單位,這也比整體平均認同這項看法的79%來得低。

活躍樂齡理事會主席余福金表示,這種現象和父母從小培養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有關。他說,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如何教育他們,如何和孩子建立緊密關係,都將決定孩子長大後是否願意照顧父母。

另外,調查也顯示,71% 的受訪者認為,生病時可以依靠家人;但65歲以上年長人士持同樣看法的,只有63%。

這份調查結果和新加坡電影「錢不夠用2」 中的情節有若干雷同--兄弟因錢不夠用,購買冥紙到母親病床前祈禱住院的母親快點往生、兄弟的子女不願意照顧奶奶。一些新加坡華人認為,這齣電影頗為寫實,但這些情節卻令其他華人社會震驚。

一名不願具名的外籍華裔教授認為,這和新加坡政府、學校教育及人民都過於功利、眼睛只看到賺錢有關,難怪新加坡愈年輕的一代,愈不願意照顧老人。

活躍樂齡理事會去年底委託蓋洛普(Gallup)民調機構進行對老化問題和樂齡人士的觀念與態度調查,共有2000名16歲以上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接受面對面的調查。

在新加坡,樂齡人士是對60歲以上年長人士或銀髮族的尊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72512
(轉貼)愛的勞務誰扛?八成叫做「女人」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Q&A》長照上路 提升失能者生活品質

Q:家裡若有人需要長期照護,是該送到大型安養機構、巷口的安養院或在家裡照顧比較好?

A:這是國內長期照護多年前的第一波大論戰。前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長吳淑瓊說,大半家屬希望將病人送到機構去;但是老人家幾乎都想留在家裡。

目前先進國家長期照護的主流作法是:發展「居家照護」,由專業者到宅來協助老人,讓老人可以「在地老化」,而不是集中在偏遠的老人村裡。「在地化、人性化」,正是長照的精髓。

Q:在政府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後,為老、殘家人勞累的照顧者及失能者本身,會有何幫助?

A:長照保險上路,將可稍卸照顧者的重擔,讓失能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依目前經建會的規畫,符合一定條件,可以請領長照給付,由「居家服務員」定期至家中協助失能者療護;另外,也會有「居家護理師」、「復健師」等專業人員到府協助照護;若想請外籍看護協助照護,長照保險機構則會補助部分外傭的費用。

Q:如果在家照顧,要用外籍看護還是本國居家服務員?

A:日本和德國都是由本國人負擔照顧老人責任。「我們日耳曼民族自己照顧自己的老人,不要他國勞工代勞。」這是吳淑瓊在德國考察時印象最深刻的話。在日本,居服員大半是日本年輕人;也有以看護專業為主角的漫畫。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不少國家設立門檻限制外籍看護,甚至完全禁止;台灣卻大量使用外籍看護工,人數達十六萬餘人,預計兩年內會暴增一倍。這將引起照護品質、排擠本勞等問題。也有學者認為,長照保險給付應納入外勞,或現金補貼聘用外勞的家庭。

Q:未來長照體系的財務問題,該採稅收制或保險制?

A:兩派各有論點。目前以保險機制實施長照的國家有瑞典、德國、荷蘭、南韓等四國,其餘則是以稅收挹注,為國家的社會福利措施。民進黨執政時代朝稅收制規畫,不過,國民黨執政後,近日行政院已定調,未來採保險制,年底立法,兩年內上路。

【2009/05/29 聯合報】

廉價、無休… 十多萬家庭靠外勞盡孝道
很多家庭希望雇用外勞監護工,照顧家有臥床和行動不便的老人;為了通過嚴苛的巴氏量表評分,不惜付錢賄賂醫師出具不實證明。原因在於雇用外勞監護工的費用,只及雇用台灣看護的三分之一,可節省許多開銷。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錫銘攝影

不論是台灣頭的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還是台灣尾的屏東中山公園,或是哪個鄉鎮不知名的小公園裡,天氣好的日子,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來自印尼、越南的女孩家,推著插著鼻胃管、半閉著眼的台灣阿公、阿嬤,在樹蔭下、花叢旁排排坐。

女孩用家鄉話聊著,交換剛看完的小說,傳簡訊給今天缺席的同鄉;病著的老人多半沈默。她們是老人家屬請來的「外籍看護」,跨海成為台灣約十六萬七千個家庭失能老人的照顧者;再精確點說,她們是台灣人「孝道外包」的代理者。

長照保險制度 是否排「外」

在日復一日的看護工作中,這數十分鐘的小憩,是女孩們壓力的出口。

這正是台灣喊了廿年要發展「長期照顧體系」後的現況,「俗擱大碗、便宜又好用」的外勞大軍,支撐起長期照顧的主力;長照保險如何處理外勞、如何兼顧服務又培植本土照護人力,更是未來長照保險成敗的關鍵。

外勞決定社福 政策畸形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副教授王增勇指出,因為缺乏足夠的長照支持系統,人民一直被迫在市場上尋找廉價、可負擔的家庭照顧服務,包括早期的未立案安養中心,及現在的外籍監護工,都是人民最常購買的「照顧替代服務商品」。

長照體系發育不良,自從一九九二年政府開放外勞,市場愈來愈大,終至今日台灣倚賴外勞的長照畸形;「更衍生國家照顧政策『表面由社會福利行政制定,實質則由外勞政策決定』的矛盾現象」,王增勇如此形容。

印尼Amy來了 全家解脫

陳榮福廿五歲那年,開刀矯治小兒麻痺帶來的嚴重脊椎側彎,卻因術後感染導致肺功能大損,從此隨時都要含著氧氣管。過去廿多年靠母親照顧,但母親日漸老邁,四年前看護Amy來到陳家,全家人才由照護困境中解脫。

陳榮福和Amy的感情很好,「等於我多了一個女兒,我媽多了一個孫女」。他常和Amy結伴爭取身障者權利的活動,也一起參加印尼姊妹聯誼、甚至去PUB喝酒,「她陪我出去玩,或是我陪她出去玩」。

魏國明服兵役時受傷癱瘓,終生只能坐在輪椅上。他也鼓勵印尼看護Irene多和同鄉交朋友,魏國明說:「真的要學壞,不讓她出門也會學壞。」

不適用勞基法 沒得「喘息」

Amy與Irene只是國內十八萬名家事外勞中的兩個例子:她們來台替十幾萬個家庭承擔照顧重責,但是至今她們不適用勞基法,雇主也不能享用「喘息服務」,她們在台灣的每一天幾乎都必須工作。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秘書長顧玉玲指出,國內民眾大量聘請外勞擔任看護,其實也是不得已,「本國勞工當然在語言溝通等方面比較方便,工作表現一定更好;問題是一個外勞每月都要兩萬元以上的開銷,很多重症病患家庭已經付得很辛苦,本國看護的薪水是兩三倍,有幾個家庭請得起?」

顧玉玲強調,不少老人或身心障礙人士是獨居狀態,靠外勞才能讓他們繼續活下去。即使是有家人同住的家庭,外勞也大量分攤了家人在體力和情緒上的負擔。

社福外勞互斥 為難雇主

目前國內長照十年的發展計畫中,若聘了外籍看護,本國的居服員等長照人力會立即退出,等於是政府的福利與外勞服務互斥。

顧玉玲批評此舉根本是「逼雇主對外勞不人道」:很多雇主對外勞不能放假其實也不忍心,但是迫於現實也沒辦法,比如說,要定時抽痰的老人,若無替手,外勞等於是臥床者的生命依靠。

顧玉玲質疑:「現在的喘息服務,政府都強調資源不足,所以不能讓外勞放假;那麼過幾年就要推動全面長照保險,規模比喘息服務大太多,政府真的已經準備好了,還是又拿外勞當補充品?」

至於未來長照保險該不該排除外勞?顧玉玲表示,外勞人權團體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人權團體關心的是,外勞得到的待遇是不是符合人道?

政府統一雇用 輸出勞力

「最好不管本勞、外勞,都由政府雇用、再輸送服務給人民。」顧玉玲說。王增勇也贊成,長照服務的提供,不應分膚色與國籍。

長期照護規劃小組成員暨亞洲大學副校長楊志良說,台灣既然已有高達十餘萬的外籍看護工,新制度不可能將他們排除在外或漠視聘外勞的家庭,未來長照保險當然應將外勞納入保險體系。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說,現在談外勞要如何納入長照保險還太早,長照規模、費率等都未定案;不過,長照保險包括現金與實務給付,就可以現金補助的方式,貼補聘外勞的家庭。

【2009/05/31 聯合報】

居服員下午才來… 憋尿不敢喝水

他要大家稱他「令狐沖」就好,即使他從廿五歲那年車禍後,就癱瘓了;別提要像金庸小說裡的令狐沖高來高去、笑傲江湖,他連挪動自己、接聽電話都得靠別人。今年是他癱後紀元第廿九年。

在為外勞爭取權益的場合,常有令狐沖坐在電動車上的斯文身影,他為他的外籍看護發言。「我們脊髓損傷傷友是弱勢,外勞也是弱勢;我們是命運共同體啊。」

近卅年的癱瘓生涯裡,令狐沖歷經多種照顧形式:母親的家庭照顧、安養院的機構照顧、居服員的居家照顧,還有外勞。

在他倒下的前廿年,是母親每天幫他盥洗、餵食,每三個小時翻身、按摩;再抱著他搬到電動車上,讓他出門探索這個世界。但母親終於也老了,病了,需要別人照顧了。政府開放外籍看護工,來自越南的「阿草」成了救星,照顧一老一殘,那是令狐沖最懷念的時光。

因為有了阿草,令狐沖才覺得「恢復作為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再也不用低聲下氣拜託親友來照看;他可以每兩天洗一次澡,維持清爽,作為障礙者,他早發展出「自律」:兩天才大解一次,讓照顧者能一次為他清理。

過去,政府提供的「居家照護」,每周五天、每次只有兩小時,時數少到讓他提心吊膽,「尿袋就快滿了,可是居家服務員下午才會來,只好憋著不敢喝水」,這樣的噩夢如今還是會出現。

母親過世後,令狐沖曾經住過安養院。他說,殘障者和老人的需求很不一樣,安養院的多是失智、失憶、自言自語或不言不語的老人,夜裡常有尖叫。「住久了,我也死氣沈沈。」人活著,不只是吃喝拉撒而已。

政府在他漫長的癱瘓歲月裡,除了重殘津貼外,給的福利就是「居家服務」,但是每天只有兩小時,兩小時裡,居服員只能幫他洗澡、如廁、餵食一餐,但晚餐呢?家事呢?晚上誰為他翻身?褥瘡怎麼辦?這些需求,居服員愛莫能助,付不起全天候本勞的失能者,也不得不尋求外勞的照顧了。

對於歷任貼身照護作息的外勞,令狐沖是滿心感激的,他以平等相待;當阿草期滿回國,還常傳簡訊為令狐沖打氣,阿草用中文寫著:高興點,身體的苦就夠苦了,別再增加心裡的苦。最近她生寶寶了,用電腦視訊秀給令狐沖看。

「脊損者最依賴外勞,對我們來說,居家服務和外勞都很重要啊。」但是,政府的設計是:外勞和居家服務只得二選一。令狐沖嘆氣:「為什麼申請了外勞,政府就認定她們是鐵打的,不用休假、不用喘息服務?」他期待,長照險能讓被照顧者得到應有的照顧,給照顧提供者更多的工作尊嚴。

【2009/05/31 聯合報】

長照 難不成也靠外勞撐?

日本第卅六屆的國際輔具展上,各式高科技福祉車、協助照護機器人吸引十多萬人參觀,期待科技終能讓老者、殘者自立,恢復人的尊嚴。參觀後的台灣社福工作者自嘲:「台灣最厲害,都不用這些,我們有個萬能輔具,叫做『外勞』。」

老人福利聯盟吳玉琴感嘆,便宜又好用的外勞讓政府怠惰,讓人民不再要求,「外勞取代了所有的福利服務」;但長期照護保險就要開辦,「服務量能不足、繳了保費卻買不到服務」成了最高聲的質疑,總不能長照保險也靠「萬能輔具」吧?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反對長照保險將雇用外勞納入給付。他反問:先撇開照護品質不談,不是說國內失業率節節高嗎?政府不思考如何培植本土照護大軍,政策間接排擠本國勞工、引進外勞,「不是跟本國勞工作對嗎?」

前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吳淑瓊說,研究發現,外勞照護的老人,就醫率遠高於一般老人,到底是外勞更細心,一有病就就醫?還是因為各種隔閡,導致老人須常就醫?原因尚待細究,不過,這個結果是推動長期照護時需正視的問題。

對外勞可能納入長照保險給付,林萬億十分不解,「健保體系中,密醫可以申請給付嗎?」他抨擊,台灣的居家服務員都是經一定訓練認證,才可接案,請領給付;為何未經本國一定訓練程序的外籍看護工卻可以請領現金補貼呢?

【2009/05/31 聯合報】

團體家屋 失智老人活出自己

十六名失智老人家組成的家庭,會是什麼樣子?「你我的家是什麼樣子,它就是那個樣子。」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如此形容台灣第一個老人「團體家屋」。這是在安養機構、雇用外勞之外,失智老人更多元的照護選擇。

在台北士林一處靜謐巷弄裡,兩百坪的庭園和一百坪的平房住家,是十六名老人的新家。午後微風裡,老人家種菜、散步、晾衣服或是掐著晚上要吃的豆芽菜,各做各的。這裡沒有非照表操課不可的「行程表」;更不會時間到了,老人家集體餵食或推到浴室裡,一字排開沖澡。

「集體家屋的概念是用『生活』代替『照顧』,讓老人活得像自己。」規劃家屋的士林老人服務中心主任簡月娥說。

屋後的泳池填平成了菜圃,顧媽媽剛種了川七;女兒女婿來探望,顧媽媽展示衣櫃裡的皮卡丘,那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心智回到童年。灰白頭髮夾得整整齊齊的高奶奶,拉著人說著家鄉話,意思是:「你是我兒子嗎?」她的記憶早已混亂,不認得家人,也不記得剛起床的房間位置。

簡月娥說,失智老人常做出不可思議的事,啃香皂、忘了怎麼如廁,異常情緒也耗去家人心力,所以失智症過程像是磨人的「漫長告別」;「家人是潛在的病人,陪著生病老人飽受折磨」。

胡奶奶發病之後,除了三名兒女之外再也不認其他親人,連媳婦、女婿、孫子都當外人,她的記憶回到初當母親的時空,堅持家裡不能有「外人」,鬧得天下大亂。兒女只好為母親單獨租了套房,三人輪流到套房陪媽媽睡。三個家庭精疲力竭,直到胡奶奶入住集體家屋。

簡月娥說,失智老人的家屬需要喘息;老人對熟悉的家人會任性、耍賴,但到集體家屋,有了社交關係,也較能控制情緒,能逐漸修補和家人的關係。

失智老人有奇妙的友誼。「他們記不住彼此的名字,卻記得誰對我好。」簡月娥舉例,失語的林阿嬤不會說國語,但她對外省婆婆洪奶奶特別好,「常拉著洪奶奶坐一起」,其實兩人並不能交談,「老人在乎的,是那種被需要被喜歡的感覺」。

「人老了,體力、認知退化了,但是尊嚴還在。機構的集體管理、外勞語言不通,對失智老人家是照顧不來的。」吳玉琴說,台灣對中風等「失能」照顧已發展成熟,但對行動自如卻認知混亂的「失智」,照顧系統還在摸索本土經驗。

起源於瑞典、盛行於日本的「團體家屋」是個新起點。老盟計畫發展更多「團體家屋」,以及像是「托老所」的「日托中心」,或是可臨時住宿數天的「老人臨時家庭」,以滿足多元需求;未來的長照保險應提供更多類型的照顧服務,可別讓人民「繳了保費,什麼都吃不到」呀。

【2009/05/31 聯合報】

愛的勞務誰扛? 八成名字叫「女人」

老年人口愈來愈多,長期照護需求也愈迫切。在台灣家庭,這些「愛的照護」多由老婆、媳婦、女兒負責,女人孤單扛起照顧家人的重責,其間的辛苦與貢獻,卻往往被社會忽視。
圖/本報資料照片
住在桃園的上班族吳文敏記得,婆婆中風那天,一踏入家門,先生就對她說:「你要不要辭職,我媽中風了。」吳文敏回憶,聽到這句話,她真覺得委屈,因為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照顧生病的婆婆,當然是媳婦的責任;就算是親生兒子,「孝道是由妻子代行的」。

吳文敏說,她和丈夫一樣有工作,她寧願撙節支出請看護,「算是買分自由」,「我不想變成另一個累到崩潰、悶死婆婆的『驚世惡媳』。」

今年年初,高雄一名婦人綁住癱瘓的婆婆,再用枕頭悶死老人家,情節驚人卻讓承受「長期照護」壓力的照顧者感同身受。接來母親讓妻子照顧的丈夫說「不忍苛責」,但妻子的照顧重擔又豈是命定?

交給女兒、老婆、媳婦…

當家人倒下,立即接手照護重任的,幾乎是家中女性,不論有沒有血緣。研究指出,全台灣的家庭照顧者中,女性照顧者就占了七到八成;「照顧者女性化」現象十分普遍。甚至,「二分之一的女性照顧者是沒有其他親友可以替手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穎叡感嘆:「長期照顧是非常、非常孤獨的事。」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台灣由親人照顧的失能老人大約有十八萬人,加上由親人照顧的四十餘萬身心障礙者,台灣的家庭照顧者至少有六十萬人之多;家庭照顧者平均得照顧失能家人六年半;四分之一的照顧者甚至守在病榻十年以上。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指出,在台灣,男女婚配常是男大於女,台灣女性的平均餘命是八十二歲,男性只有七十六歲,老病都早於老妻;老男人失能,大半是老妻照顧;當老女人也失能了,照顧者就是媳婦。

失去工作、青春、快樂…

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呂寶靜研究指出,家庭照顧是「愛的勞務」,女性照顧者除了承擔體力負荷與壓力、經歷情緒感受的煎熬外,還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經濟上的依賴和老年的貧窮」。

薛小姐原本是百貨公司的「櫃姐」,但母親中風後,她辭職回家當母親的專職看護。但孝順不能當飯吃,她只能靠著積蓄和手足偶爾的接濟過日子。九年過去,她的青春流逝,母親去年撒手人寰,錯過婚姻的薛小姐發現自己一無所有,除了「低收入戶」的資格,好讓她每個月領五千元津貼過日子。

期待重新踏入職場的薛小姐說,過去九年最苦的不是體力付出,而是有太多的情緒無處訴說,當醫師說「你得了憂鬱症」,她才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快樂過了。

害怕批評、眼光、罪惡感

照顧是如此勞心、勞力又不被社會重視,女性何以成為家庭照顧主力軍?學者認為,社會的「性別角色分工」意識型態已根深柢固,當女性無法善盡照顧職責時,自己會有罪惡感,也怕遭受親友、鄰居議論。

再者,目前的勞動市場中女性的平均薪資約是男性的三分之二,所以讓女性辭職,回家照顧病人是理性的選擇;但很少人想到,「照顧家人」也該是「一份工作」,照顧者只落得口袋空空,還要忍受其他成員對照顧成果的挑剔和指責。

當政府宣布,規畫中的「長照保險」初步決議要將家庭成員照顧納入保險現金給付範圍,等於是肯定「愛的勞務」為有給職,正視他們的付出。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副教授王增勇指出,新政策代表的意義是,失能者的照顧應由國家提供,家庭成員的照顧不再是基於家庭倫理責任的無酬勞動,而是受雇於政府的有酬勞動。

王增勇認為,從這個角度看,長照保險的實施不只是財務籌措安排,更是對以女性為主的家庭照顧分工傳統「提出的文化挑戰」。長久被隱形在家庭中的照顧者,「她們」的辛苦與貢獻終於被看見了。

【2009/05/30 聯合報】

長期照護的國際經驗


圖/聯合報提供

【2009/05/31 聯合報】

肢障女守著失智媽 因為她走不開
聯合報/提供

一開始是這樣的:八十六歲的母親出門找不到回家的公車站牌、燒水忘了關瓦斯、燒菜一定焦掉;直到母親幻想的誇張情節才讓李燕驚覺:媽媽失智了。

照顧失智老人不容易,如果照顧者是殘障者,更是艱難。

李燕是小兒麻痺患者,她穿鐵鞋、拄單枴,主持廣播節目,還念研究所。在兄姊各自嫁娶,照顧母親的責任就落在她身上,即使她連彎腰都困難。

童年時的母親極度嚴厲,老來卻成了愛撒嬌的老孩子。每天總要等李燕下了夜班幫母親洗澡。李燕記得,有天實在是累了,記憶退化的媽媽在浴室興奮地講個不停。李燕忍不住催:「可不可以快一點?」

老殘二人組 火氣十足

照顧壓力化成火氣,「好想一巴掌打下去呀。」李燕被自己的念頭嚇呆了:「我一動手,就是家暴了。」李燕說,「我現在可以體會,為什麼媽媽以前常常打我們;動粗是最容易的發洩。」

母女兩人是「老殘二人組」,都能申請居家服務員。但是時數太少了,一天只有兩小時。母親失能愈厲害,她就愈無法負荷。母親站不起來上廁所那天,李燕拄枴杖問老媽:「我們包尿布了好不好?」

現代手足如何分擔照顧老去的父母,是最難的功課。「大家都覺得媽媽是我的責任,因為我殘障,小時候花家裡最多錢;其實,是因為我殘障,所以我走不開。」念心理研究所的李燕把自己的故事當個案分析。

「很多殘障者都成了老年父母的照顧者。」李燕說,像朋友文玲是輪椅族,還有嚴重脊椎側彎,在家照顧八十多歲、癌末的父親。有天父親踢翻尿壺,喊她,她推著輪椅努力爬上床,用抹布擦乾床墊;至於地上的尿漬,她和躺在床上的父親,都沒有能力彎腰清理。

奉養成天職 談錢傷心

父女倆默然對坐,就這樣等著上班的弟弟回家善後。「殘障者好無能啊,文玲說這是她那一刻最深的感受,我完全能明白。」

當母親認不出廁所方向、李燕也扶不動時,她與手足商量,「非請外勞不可了,我撐不下去了。」誰該出錢,卻變成「誰愛不愛媽媽」的親情論戰,這一幕令人難受;她提議手足出錢讓失業、失婚的姊姊照顧母親,哥哥卻質疑:「照顧媽媽是天經地義,怎麼可以拿錢?」姊姊也寧願外出工作,不願面對挑剔、失智的母親。

日夜照護讓李燕心力交瘁。直到印尼籍看護「達咪」來到家裡,李燕感激地說,她和母親都因為達咪過得「比較像樣」。

還會活兩年?竟鬆口氣

去年,李燕失業了,現在的生活和外勞費用都是「吃老本」,她很惶恐。年前,和大姊去算命,相命仙告訴她,媽媽會再活兩年,「我竟然鬆了一大口氣—只要再熬兩年?」這反應說來無情,卻讓她看見自己守著母親的無力與無助。

【2009/05/30 聯合報】

名人有準備》吳念真買長照險 林萬億存健康本

面對老年生活,導演吳念真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兒女棄養的第一代。」所以他萬事未雨綢繆,「我交代兒子,我掛了,就學聖嚴法師,燒成灰埋在樹頭就好。」

拍過「多桑」描述父親老病情景,吳念真說,他不會受得了老來躺在床上、插著鼻胃管,天天望著天花板發呆,因此,一旦病重了,老婆和兒子會放棄侵入式急救,讓他走得舒坦點。

吳念真說,長期照護老病者對家人真是折磨;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保持身體健康。不過,細心的老婆還是為兩人買了長期照護險,「不論誰先倒下,不怕『久病無孝子』,也不必拖累另一半。」

長期研究長照制度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他從年輕累積「健康本」,壓縮疾病期到幾近於零,控制身體頂多在「微恙(小病)」狀態,期待老來免於臥床折磨。

林萬億每周固定三次在台大校園散步、打拳、拉單槓,每次至少半小時,「一定要流汗」。飲食也很注意,林萬億吃沖泡的五榖粉當午餐,早餐是水果、豆漿、蛋和燙青菜,晚餐是簡單的自助餐,拒絕油炸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口味盡量清淡、簡單。

面對老年的長照需要,林萬億說,他有退休俸,還有國民年金,不論是他推動的長照十年計畫,還是目前馬政府規畫的長照保險,未來可因應長照所需。

【2009/05/30 聯合報】

照顧津貼5千 限制一大堆

「照顧失能家人,也該是有給職。」前民進黨立法委員王榮璋指出,在老人福利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早就已經明訂,應該發給照顧老人及失能者的家屬照顧津貼,正視照顧者的社會貢獻。

聯合報/提供

但是,目前政府只針對老人開辦「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只有中低收入失能老人的家人每月領得到五千元的照顧津貼。

就因為限制太嚴,開辦六年以來,全台灣每年只造福七千至八千人次的照顧者,比起全台灣約五十萬名的家庭照顧者數量,簡直杯水車薪;而且,大部分的家庭照顧者都不知道有這項福利。

王榮璋指出,以去年為例,全台灣的發放人次為六千五百一十九人次,發放金額為三千一百七十六萬元,初估發放人數僅有六百廿人而已;還曾經有縣市一年只有兩、三人申請。他認為,原因就是縣市政府要自籌預算,於是限縮發放條件,還很怕民眾知道,並且設下條件:領了照顧津貼,就不能享有任何照顧服務或補助,「這等於是懲罰孝順的人」。

目前規畫中的長照保險計畫發放照顧者津貼,若是保險給付性質,未來就不能限制領取者的收入條件。

【2009/05/30 聯合報】

60萬人需長照 多少家庭身心煎熬
長期照顧老年、失能者,須付出極大的體力及意志力,猶如全家投入一場上坡路的奮戰。
設計影像/侯永全攝影

七十五歲的馬媽媽(左)長期照顧兩個多重障礙女兒四十多年,沒有假日、出不了遠門,更不敢生病,深怕女兒乏人照料。
記者周永受/攝影
「起來走走好嗎?」七十五歲的馬媽媽彎下腰,試著幫五十歲的女兒阿珍穿鞋。阿珍是極重度殘障者,她四十七歲的妹妹阿蘭也是。五坪大的房子裡,母女三人老的照顧殘的,靠著老人年金和貧戶補助金,支撐著過日子。

七旬母 顧女兒50年

七十多公斤的阿珍不良於行,「我完全扶不動她了。」馬媽媽近來連菜籃都提不起來了。她申請每周兩到三次的居家照顧服務,由居服員幫阿珍洗澡;妹妹阿蘭總是整天盯著電視看連續劇,阿蘭轉眼也年近中年,她的尿失禁讓老媽媽忙著「善後」。

馬家一老二憨,全是藥罐子,馬媽媽幾乎像個專業護士,她略懂英文,買了厚厚的原文藥學詞典,為女兒幾大袋的藥丸查藥名和副作用。「這種藥吃多會心悸,我會挑一、兩顆出來。」馬媽媽從餐桌旁的置物盒裡找出藥袋,用日語腔調的英語念出藥名。

在這擁擠狹窄的空間裡,老病的母親為女兒忙進忙出,除了定期訪視的社工,沒有朋友。馬媽媽很久沒出遠門了,無止境的照顧工作,耗盡她的歲月。

馬媽媽並非特例。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穎叡表示,台灣需要長照對象約六十多萬人,其中失能老人逾廿四萬人、需他人照顧的身心障礙者約四十多萬人;但僅五萬人安置在安養中心、十六萬人聘外籍看護,四十萬人留在家中,由親人照料。

「因家人有長照需求而受影響的,應該再乘上三到四倍。」家庭照顧者總會理事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副教授王增勇認為,雖然失能者狀態不一,但有一個人倒下,影響的就是一整個家庭。

這些家庭照顧者,廿四小時負責失能家人,從餵食、洗澡到翻身換藥,日復一日、沒有休假,用青春和健康,換取家人生命的延續;學者形容,長期照顧像是「交換生命」的歷程。

老小都靠她 快崩潰

年近六十的阿金(化名),大半生照顧心智年齡只有五歲的獨子,最近高齡八十的婆婆骨折,行動不便,生活大小事得靠她。想起自己總是身心俱疲過日子,「連女佣都不如,女佣還有薪水和休假啊」。

阿金在極度疲累時,也曾想過「把枕頭蓋在兒子臉上,只要幾分鐘,就一了百了」,結束囚徒般的境遇。有天,她發現自己真的舉起枕頭時,她害怕到想剁掉自己的手。

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有阿金,有人真的付諸行動。    

今年二月,高雄一名婦人綁住婆婆四肢,以枕頭蓋住老人臉上長達十分鐘。見婆婆還有呼吸,再用膠帶黏貼嘴鼻,然後外出半小時,返家見婆婆仍有氣息,再次以雙手對枕頭施壓十幾分鐘,直到婆婆窒息死亡。

讓悲劇停止 該靠誰

消息一傳開,震驚社會。是什麼原因,讓她殺死親人的意志如此堅決?專家認為,過去家庭可共同承擔的照護責任,現在都落在個人身上,成為難以承受的重;多年來家庭照顧者在家裡默默承受一切,期待國家機器伸出援手,幫助卻有限。

內政部九十七年統計,除了高雄縣等少數縣市外,老人福利機構供給床數多於「需求人數」,但這需求人數僅七萬,遠比粗估認為有需求的廿四萬人少。目前負擔照護工作的,多數是外勞及家人。

許多家庭付不起外勞或安養中心費用。顏媽媽剛送走臥病五年的丈夫,現在照顧失智七年的母親,並幫兒子帶小孩。她不只一次想過,如果母親失智症狀更嚴重,她再也無力照顧,是不是帶著母親一起走?別把重擔留給兒女。

讓人民安心 盼社福

有能力去安養中心,長輩也不一定同意。小周父親中風,臥床不起,媽媽年紀大了,他和太太又要上班,和媽媽商量,把爸爸送去安養中心。但周媽媽反對,她說,在安養中心也是躺著,「要躺不如在家裡躺,幹嘛花錢去那裡躺?」

申請外勞,是許多人不得已的選擇,但條件嚴苛,過程更是艱難險阻。王增勇坦言,「外勞已是長照體系一部分。」

許多家庭需要全天候協助照顧的人力,這是一天僅四小時的喘息服務無法替代的。

馬媽媽背影沉重,重殘的姊妹倆是老媽媽此生沉重的負擔,年紀漸大,這擔子愈來愈拖不動了。長期照護保險即將開辦,但真能讓她卸下一輩子的負荷嗎?

※ 延伸閱讀》
‧健康照護升值 4年864億 
‧長期照護 擬全民納保、給付
‧全聯會:藥事照護 應納入長照體系

【2009/05/29 聯合報】

郎姑:爸失智 或許忘了洗腎苦
藝人郎祖筠的父親「郎爸」(右)退休後患失智症,負責照顧的母親(左)承擔很大的壓力;這是郎爸失智前三人合拍的照片。
圖/郎祖筠提供

「長期照護家人的辛苦和壓力,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舞台上、螢幕前的藝人郎祖筠嬉笑怒罵,只為博君一粲;回到家,她的心思全放在失智四年多的八十四歲郎爸身上,不容出一點差錯。

從確定父親失智開始,郎祖筠和家人的情緒就跟著他病情上下起伏。她說,由於老爸還患高血壓、糖尿病,飲食必須嚴控鹽量,「炒菜撒的鹽都要先秤過。」郎爸吃不慣清淡,常在餐桌上鬧脾氣,一把將餐盤推開,大喊:「我不吃了!」

「好在他一下子就忘了味道,哄一哄,他又回頭吃了幾口。」郎祖筠半開玩笑地說,後來父親糖尿病情加重,必須洗腎治療,看他受罪,很不忍心,「有時也慶幸他失智,不太記得所受的苦。」

等待看護 人仰馬翻

這段時間,郎爸有一位菲律賓籍監護工全天候看護,家人的作息未受太大干擾,但菲傭來台工作時間屆滿,等待新看護的四個月,才是考驗的開始。

半夜,郎爸起床喝水,因為膝蓋無力癱坐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61283
(轉貼)健康照護》人腦加電腦 醫療新潛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健康照護升值 4年864億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政府將推動醫療、長期照護、養生保健、智慧醫療、國際醫療、國家衛生安全六大重點範圍,今年起四年內將增加投資八百六十四億元,至一百零一年時,可讓整體產值增加三千四百六十四億元,並提供三十一萬人次的就業機會。

衛生署長葉金川在院會記者會上透露,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指示,應將推動中的十年長照計畫(至一百零六年)時程縮短,並將規畫中的「長期照護保險」延後,不一定從一百年開辦,如果在一百年開辦時,可分年齡層或地區逐年實施,讓長照計畫與長照保險的步調趨於一致。

葉金川針對最具特色的智慧醫療表示,衛生署規畫在五年內將檢驗報告、醫療影像和電子病歷全部完成數位化(目前已達四成二),兩年內建立影像交換中心,推動第二代健保IC卡,成為網路病例系統。

葉金川也表示,全國醫療的電子病例資料庫,未來可作為加值應用,將電子辨識系統應用到醫學、無線醫療照護和遠距照護上。他說,電子辨識系統產業與醫療資訊等,一百零一年產值將達一千二百九十三億元。

他說,國際醫療的利基如全關節置換、骨髓移植,或觀光旅遊健檢、植牙都很具水準。台灣所欠缺的是行銷和通路,未來可結合各部會推動,醫療觀光人數將占總觀光人數的一成。

【2009/05/01 聯合報】

健康照護》人腦加電腦 醫療新潛力

行政院通過「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智慧醫療為一大特色,醫界認為,以台灣最擅長的資訊研發作為醫療照護平台,絕對有其利基,潛力無窮。

萬芳醫院資訊副院長許明暉認為,智慧醫療結合人腦與電腦來延伸健康照護行為,除電子病歷、電子健康照護系統及遠距醫療等應用,未來在用藥安全、老人照護、復健等領域,都是可開發重點,商機無窮。

在國際醫療方面,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辦公室執行長吳明彥表示,亞洲各國都在推廣醫療觀光,限於語言、文化及地理位置,台灣應鎖定華人醫療市場,吸引美、加、港、澳及大陸地區華人來台就醫。

吳明彥強調,台灣醫療水準近年來大幅提升,特別是華人共同的疾病如肝炎、肝癌、鼻咽癌尤為擅長,另外器官移植成績也與先進國家並駕其驅,只要打響知名度,就能吸引海外華人來台醫療。

台灣醫療費用低廉,吳明彥舉人工關節置換術為例,在美國,手術費用達五萬美元,台灣只要八千美元,若能與各國商業保險公司談好,由對方支付來台醫療費用,既可降低保險理賠,還可順道遊覽台灣,是推動醫療觀光一大賣點。

【2009/05/0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13897
(轉貼)長期照護納入外勞 立委反對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期照護》家屬:希望納入外勞

預定在民國100年上路的長期照護,到底應不應將外勞納入其中,提供外勞工作機會?部分縣市政府衛生局、社會局都表示尊重中央決定,對外勞應否納入沒有特別要堅持的看法。倒是有家人需要長期照護的民眾,幾乎都希望將外勞納入,因為本勞的薪資約是外勞的3倍,一般家庭只請得起外勞,而且外勞除了照護,連帶也可兼作打掃等家庭清潔工作,這是本勞不會做的。

高雄市林姓婦人的86歲老父親中風,她最近申請外勞照護父親。她說,考量「錢」的問題,長期照護當然要納入外勞,例如請外勞來照顧他父親,一個月只要2萬1000元,但如果請本勞,一天至少要2000元,一個月就要6萬元,是外勞的3倍花費,價格相差那麼多,加上現在景氣差,幾乎有家人需要長期照護的民眾,一定站在「價格取向」立場贊同納入外勞的。

林姓婦人還說,外勞除了薪資低,另一個受歡迎原因是「較任勞任怨」,例如請了外勞長期照護,外勞除了照顧病人,還可兼作家庭清潔打掃等工作,外勞可「幫傭」的範圍較廣,配合度通常也較高;如果是請本勞,本勞除了照護病人,是不可能兼作其他家庭清潔打掃等工作的。新竹市衛生局與社會局則表示,長期照護要不要將外勞納入其中,完全尊重中央決定,中央怎麼規定,地方就怎麼遵行。

【2009/03/23 聯合晚報】

長期照護》收入越高 部分負擔越高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午進行「長期照顧10年計畫執行狀況」專案報告,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表示,今年底可將「長期照護保險法」送立法院審議,預定民國一百年開辦的目標不變。且將引進「部分負擔」作法,收入越高者,部分負擔的費用就越高;給付的內容以各項「服務」為主。

研擬全民或40歲以上納保

依照經建會「長照規劃專案小組」的構想,在「長照保險立法草案」係採用採單一保險人方式,單獨開辦長照保險,初期委託中央健保局代辦,保險對象研擬全民及40歲以上國民兩案,服務對象包括了老人及身心障礙需長期照護者。

擬以「服務給付」為主

陳添枝指出,長期照顧10年計畫屬於全民保險,人人都必須加入,不過,究竟是40歲以上,或是不分年齡,每個人都得納保,長照保險規畫專案小組仍在討論之中,尚未決定。

長照保險擬以「服務(實物)給付」為主,包括居家、社區及機構服務,「現金給付」為輔;至於給付額度,則依失能程度等級給予不同給付標準。

例如,重度失能個案每月最高可獲得90小時補助,中度失能者每月最高可以補助50小時,輕度則可補助25小時,每小時以180元計算,如果超過政府補助時數額度,民眾必須自行負擔。

超出補助額度 須自行負擔

草案中也引進健保的「部分負擔」作法。整體來說,收入越高者,部分負擔的費用就越高,一般家戶如有失能者,由政府補助六成,中低收入戶由政府補助九成,低收入戶則由政府全額補助。另外,低收入、中低收入失能老人也能享用每日一餐的飲食補助,每餐約50元。

不過,陳添枝也坦承,受到大環境景氣不佳,包括照顧服務人員勞動條件以及民眾部份負擔的意願低落等問題,都有待努力。

陳添枝指出,幾乎每個老年人都希望在家安養。因此,未來長期照護計畫仍以居家照護為主,如由子女能夠提供照護,政府將給予鼓勵,至於鼓勵措施為何?仍在研議之中。

草案預定年底送立院

陳添枝表示,今年5至7月將撰寫出長期照護保險規畫總報告,初稿完成之後,將舉辦一系列座談會,依據各界的意見來修正內容,預定在12月之前完成「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

【2009/03/23 聯合晚報】

長期照護》重度失能 每月90小時補助

低中收入戶的失能老人,未來每天都可以有一頓政府提供的免費餐點,重度失能者每個月可以獲得90小時的補助經費。由經建會主導的「長期照顧10年保險計畫」首次提出具體的服務內容,對於失能的老人及家屬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

隨著人口老化,內政部統計,民國100年國內需要長期照護失能者人數接近28萬人,民國114年,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約占了五分之一,而長照計畫服用對象正是以老人及身心障礙需長期照顧者為主。

有免費送餐及接送服務

依據內政部今天公布的長照服務項目及補助內容來看,服務項目包括了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服務、輔具購買、住宅無障礙環境改善、老人餐飲、長期照顧機構服務、交通接送、居家護理、喘息服務、社區及居家復健等。以照顧服務為例,包括了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服務,以重度失能者為例,每月最高可以補助90小時,如以時薪180元計算,每個月可獲得1萬6200元的補助。但一般家庭得自付四成。

依照長照服務計畫規定,低收入經濟弱勢民眾享有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者則需負擔一成費用,一般家戶則負擔四成。

未來送老人、失能者就醫,政府也會補貼交通費。許多失能者無法自行走路,每次到醫院就診,家人就得花上許多心力。未來長照將提供補助重度失能者搭乘巴士的來回接送服務,每月最高補助四次,來回共八趟,每趟以190元計算。

【2009/03/23 聯合晚報】

長期照護納入外勞 立委反對

勞委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約有近17萬名外籍看護工。根據經建會所草擬的「長期照顧保險計畫」,未來這些外籍看護都需通過專業認證,符合資格後,始能照顧失能者、納入長期照護。

對於「長期照護10年計畫」中,將外籍看護工也列入給付對象,部分立委批評,這種作法只增加了外勞就業機會,對於國內失業率日益攀升的問題,毫無助益。

立委陳節如質詢時表示,基於文化與語言等差異,包括德國、日本、荷蘭、韓國等已開辦長照保險的國家,都不會將外外籍看護工列入給付對象,絕大部分以本國人力為主。然而,經建會卻將外勞人力也納入長保給付對象,實在讓人不解。

依照經建會規劃,長照計畫上路之後,外勞將成為照護我國失能者的主力,比重占服務資源多達六成三,對解決國內失業問題沒有多大的幫助。

對此,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表示,目前全台約有17萬名外勞看護,一旦長照上路,外勞看護勢必被納入計畫中,不過,擔任看護工作的外勞必須通過專業認證才能照顧失能者。此外,政府也鼓勵本國勞工投入看護工作。

陳添枝強調,未來長照計畫仍以本國勞工為優先,並鼓勵子女、家屬來照顧老年人,未來不管是本國籍或是外籍看護工都需通過專業認證。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基於人道考慮,現階段恐怕還需採用外勞,但規劃過程中,一定會考量國人就業機會,希望逐年減少外勞比率。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最主要是薪水問題,聘請本國看護工一個月需花費五、六萬元,但外勞只需要兩、三萬元。此外,看護工作得把屎把尿,並不是每個本國勞工都願意擔當。


【2009/03/23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344131
性別平權荒唐!女性不去照顧!男人替母洗澡?外籍女傭聘男?(轉貼)長照保險 挑戰性別分工傳統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照保險 挑戰性別分工傳統

報載規劃中的長照保險初步決議將家庭成員照顧納入保險現金給付範圍。站在家庭照顧者的立場,我們對此深表歡迎,因為它代表著以往由家人獨自承擔的照顧責任,將由社會成員共同承擔。

這背後的意義是,長期照顧是台灣人民的基本權益,失能者的照顧應由國家提供,因此,家庭成員的照顧不再是基於家庭倫理責任的無酬勞動,而是受雇於政府的有酬勞動。從這個角度而言,長照保險的實施已經不只是財務籌措的安排,更是對以女性為主的性別化家庭照顧分工的傳統,提出的文化挑戰。長久被隱形在家庭中的照顧者,他們的辛苦與貢獻終於被社會看見。

但是,納入長照給付項目,只是提供從事無酬家務勞動的女性照顧者從性別壓迫中被解放的可能架構,對於後續規劃細節,我們有以下建議。

現金給付水準將反映社會對家庭照顧的價值評斷,國際經驗將家庭照顧給付水準原則分為三種:以照顧者以往工作薪資給付、將照顧者視同照顧服務員給薪、與僅提供象徵性酬勞。我們不敢期待依照顧者以往工作薪資補償,儘管其對性別不平等現象最具改革性;但我們期待政府將家庭照顧者視同國家聘僱的照顧服務員並給予相同的薪資。尤其家庭照顧者將被要求接受訓練,他們的照顧品質不亞於國家聘用的照顧服務員,在同工同酬的原則下,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顧不應被貶抑。

其次,家庭照顧者在照顧者的選擇過程中要有發言權。現金給付最大的危險,是讓國家用金錢將家庭照顧者視為理所當然的照顧者,反而讓女性更陷入家庭照顧者的角色。長照保險讓照顧成為權利;既然是權利,就代表家庭照顧者具有選擇權,而免於經濟、社會與文化上的壓迫。

因此,在需求評估階段,家庭照顧者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照顧資源」,而應該被視為「潛在的案主」。在選擇照顧者的過程,家庭照顧者要給予「說不」的權利。

長久以來被家庭化的照顧責任,透過國家公共化的介入,我們期待未來的失能者都可以得到應有的照顧;選擇照顧家人的家庭照顧者可以在照顧工作中享有經濟收入的保障與社會認同;而選擇讓外人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可以免於「不孝」的社會指責,充分實踐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此,長照保險就不只是為健保財務赤字解套的替代方案,或是政治人物急於兌現的競選支票,而是建立台灣兩性平權的重大文化工程。

※延伸閱讀》長期照護 擬全民納保、給付

【2009/03/14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328436
(轉貼)長期照護 擬全民納保、給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聘外勞或自己顧 長照都將獲現金補貼
根據研議中的長期照顧保險,聘外勞看護的家庭,未來可望獲現金補貼,自家人照顧的也有補貼。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程思迪攝影

聘外勞的家庭,未來在長期照護保險上路後,可望獲得現金補貼;自己照顧自家老人、失能者的家庭,也可在家庭照顧者接受一定時數專業訓練後,請領現金給付補貼。

外勞看護工是否應納入長期照護體系?一直有很大的爭議。目前內政部居家服務的作法是,只要聘了外勞,居家照護服務員便撤出。

前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長、長照宣導計畫召集人吳淑瓊說,台灣外勞投入長照人力比例之高,世所罕見。

吳淑瓊說,各國推動長照保險時,考量照護者文化與語言等差異,絕大部分以本國人力為主,但國內這幾年長照人力並未蓬勃發展,反倒是外勞照護人力大幅成長,對目前長照保險推動形成另一種挑戰。

經建會長期照護保險研究小組召集人楊志良說,目前國內外勞長照人力已達十六萬人,未來長照保險不可能對這現象採取堅壁清野的態度,因此目前經建會規畫共識,是將外勞人力也納入長保給付對象。

但考量目前有能力聘外勞者的家庭,可能是收入較高者,不可能完全由長保負擔外勞的酬勞。目前的共識與結論是,未來由長保機構評估受照顧者所需居服員到家服務的次數與金額後,折算給付金額後,再乘以一定的折扣後,發給現金補貼。

自家照護者亦同,若由家人自行照護,不另請領居服員到府照護,家庭照護者接受一定時數的專業訓練後,另發給現金補貼。

※延伸閱讀》

長照擬全民納保專題 (2009.02.23)

有人怕:老了,保險不在了

會不會步上健保後塵?

【2009/03/12 聯合報】

長照納保人民掏錢? 先建制度再說

行政院擬推動的長期照護制度擬以全民納保方式開辦,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質疑,行政院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去年才推動,政府不檢討推動成效,卻又提出全民納保的新案子,製造另一個問題,而且把政府應負的責任轉嫁給全民,她認為全民納保方式的長期照護案應緩辦。

吳玉琴表示,台灣人口老化愈來愈快,目前占總人口比率是百分之十,預計二○一七年達到百分之十四、二○二五年達到百分之廿,老人照護制度愈來愈急迫。但她認為,現階段最急的是先把服務系統、人力建構起來。這些要用稅收來做,不是新增人民的保費或稅負。

她指出,前年行政院投入八百億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推動以來問題很多,很多偏遠地區人力不足、許多低收入戶也負擔不起四成的自付額。原本推動小組每兩、三個月開會一次,馬政府上台後小組從未開過會,形同虛設,民間團體也不知如何向政府建言。

吳玉琴表示,長期照顧是否應全民納保,牽涉到世代正義的問題,應要非常細膩地精算,包括從幾歲開始繳、保費多少、給付的項目是否符合真正需求等。而且推動這個制度要著眼於建構一個可長可久的制度,不是為了擴大就業匆促推動一個不成熟的制度。


圖/聯合報提供

【2009/02/23 聯合報】

長照引批評 前衛署副署長火

仍在草擬階段的老人、失能者長期照護方案,內容才一公布,就引起外界批評。參與規畫的前衛生署副署長楊志良(圖右),上午氣憤地說,國內目前近36萬名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如果每個人都想要「隨人顧性命」,不願意相互幫助,那就算了吧!
(報系資料照片)
仍在草擬階段的老人、失能者長期照護方案,內容才一公布,就引起外界批評。參與規畫的前衛生署副署長楊志良,上午氣憤地說,國內目前近36萬名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如果每個人都想要「隨人顧性命」,不願意相互幫助,那就算了吧!

依照目前規畫中的長期照護方案,納保對象為所有國人,而不是20或是40歲以上的民眾。楊志良指出,除了失能老人之外,少部分罹患重病、或肢體殘障的小朋友也需長期臥病在床,符合長期照護的照顧範圍,因此,方案中將全民都納入保險對象。

現任亞洲大學副校長楊志良表示,要政府出錢,以公務預算來支付長期照護費用,就得要加稅,現今景氣這麼差,這根本就不可能,連提都不用提。

楊志良指出,目前能夠選擇的路就只有兩條,一是朝向全民保險制度。一是維持現狀,仍由民眾自行處理,也就是「隨人顧性命」,而類似媳婦悶死臥床婆婆的悲劇就一定還會繼續上演。

「沒有什麼可以選擇了!」楊志良指出,全民照護方案勢在必行,長期照護政策並非只是照顧目前36萬名失能老人,背後還關係著這些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員,影響的人數可能超過百萬人,長照可減輕他們的負擔。

至於保費方面,楊志良認為,如果所有保費都由40歲以上民眾來支付,那保費一定相當高,反而影響了納保意願。只有每個人都納保,每個月都繳交一點點保費,這才能讓長期照護制度走得更久遠。哪些人可以獲得長照照護?楊志良說,規畫中草案中,以日常生活活動(ADL)等六項標準為主,例如,無法自己洗澡、穿衣、吃飯、上廁所等,如果超過兩、三項以上,就可以獲得照護。如果行有餘力的話,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TL)也可以納入給付,例如單身老人無法自己做飯、買菜、或是到銀行領錢,如果需要幫忙,也能夠獲得必要的協助。

楊志良指出,長照照護方案預計在今年6月就能完成初步規畫,希望年底可以擬成法案,送交立法院審議,最快2011年就會開徵。

【2009/02/23 聯合晚報】

長期照護 可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

據統計,目前台灣地區共有16萬多名外勞擔任看護失能老人工作,專家指出,未來長期照護方案實施之後,應以聘用本國勞工為主,預計可以創造出20萬個就業機會,有助於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

參與長期照護政策規畫的前衛生署副署長楊志良指出,依據長期照護所方案所需要照顧程度,如果連「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失能者」(IATL)如跑腿性質或特別工作、時段性的協助,也能納入給付,就能釋出更多的工作機會。

「長期照護政策實施之日仍很漫長!」衛生署護理暨健康照護處長黃美娜指出,這一兩天媒體報導相關新聞,好像政府馬上就要開始多徵收保費,事實上,現在八字都還沒有一撇。

黃美娜說,長期照護方案前半段屬於經建會的工作範圍,延請專家學者草擬政策內容。今年2月初,經建會針對長期照護的實施進度及內容,召集跨部會會議,邀請內政部、衛生署、勞委會、研考會等部會,進行討論。

【2009/02/23 聯合晚報】

「有人怕老了,保險不在了」

政府加速推動長期照護保險,看在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眼裡:「制度設計不難,難在達成共識。」他說,長期照護不見得人人用得到,仿全民健保體制,很多人會考慮要不要繳保費。

民進黨執政時期負責十年長照計畫規畫及推動的前政務委員林萬億說,用到長期照護的老人約在百分之五到十,雖然不是人人都需要,但老人需要的服務卻非常多樣化,像送餐、交通接送、心理諮商、洗腎、復健等,不像全民健保,由醫療體系提供服務即可。

林萬億說,健保在勞保、公保的基礎下,開辦初期仍發生有保險、沒醫療的窘境。他說,除了偏遠地區沒有長照服務資源外,就算是都會地區,社區照護也要就近取得,不能讓老人走太遠。

「許多家庭都是靠外勞來照護失能者。」林萬億說,短時間裡,長照體系人力根本不足,訓練需要時間,相關人員的培養跟體系建立都不是一蹴可幾的。

除了欠缺配套,林萬億認為,經濟不景氣、健保虧損也是不利因子。他說,長照不是人人都用得到,要全民掏錢,尤其是薪水階段的年輕人會覺得是變相加稅,也沒把握到自己老時,這個制度還在不在。

另外,也有學者表示,基於風險分攤原則,當然是全民納保最理想,問題是年輕人危機意識低,若全民納保,幼童跟青少年的保費都要由父母出,景氣差的情況下,孩子都快養不起了,還要繳保費,還有很多需要討論的空間。

【2009/02/23 聯合報】

全民開辦? 長照系統人力不足

行政院計畫推動全民保險制的長期照護制度,藍綠立委都肯定政府照護老人的用心,但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認為,現有長期照顧系統,恐難支應這套新制。

國民黨立委徐少萍表示,台灣已逐步邁入老人化社會,推動老年照顧政策起步已晚,再加上這項政策早晚都得做,所以應儘早開辦,並加強宣導這項全民保險的重要性。

黃淑英表示,民進黨執政時期已經研擬了一個十年的老年照顧計畫,先了解老人照顧需求,再逐步建立照護系統,但去年五二○之後這個專案小組好像就沒有再開過會,國民黨執政後推出包括育嬰津貼等相關社福與保險政策都是急就章,想到就做,政策的穩定性令人擔憂。

黃淑英表示,要推動長期照護制度,至少讓要國內的老人照護系統與服務機構能夠充足,她認為長期照護系統不能與現在的醫療系統混為一談,目前國內的長期照護系統,連開辦長期照護保險的五成能力都不到,貿然定位為全民健保式的長期照護制風險極高。

黃淑英指出,日本推動長期照護制,也是等到照顧輸送系統能力初期達到六成以上時,先以國家稅收支應的方式開辦,類似社福政策,等相關系統能力達到八成以上,才轉型成為全民保險性質。

黃淑英還表示,現在國內經濟景氣極差,很多民眾連國民年金保險費都繳不出來了,更別提其他新保險的費用,她認為馬政府提出這項政策的時機根本不對。

【2009/02/23 聯合報】

20床1護士 安養院照護沒品質

沒有人忍心家人老、病受到不好的待遇,但就現有照護品質來看,即使長照保險開辦,未必能提供夠水準的照護。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穎叡指出,傳統觀念將照顧長者視為家庭責任,家中女性更是當然照顧人選,而且「長期照護十年計畫」、規畫中的長照保險都以此為前提,家庭照護者負擔依然沉重;而長照需求多樣化,長照的基礎建設顯然不足。

吳先生的父親有失智症,吳先生還來不及感傷,母親就因照顧父親而病倒,他只好安排父親住進安養中心。一開始,他找了家一個月兩萬元的安養中心,負責人拍胸脯:「你放心,你爸爸就是我爸爸!一定好好照顧他。」

但住進去不到一個月,吳先生發現父親日漸沈默,原本攙扶能走幾步路,現在不會走了。原來安養中心快廿張床,只有一名護士,其他就是外勞,安養人終日只能躺在床上,而且為了方便,他們幫父親插導尿管,這樣就不用擔心尿床。

後來,吳爸爸因導尿管阻塞而嚴重感染,緊急就醫才送回一命。吳先生後來讓父親改住一個月四萬多元、伙食費另付的安養院,但有人定期幫父親復健、和父親講話,他決定自己省著點,也不讓父親回到前一家安養中心,「那裡簡直是地獄!」

【2009/02/23 聯合報】

會不會步上健保後塵?

政府計劃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民間業者態度卻是「憂喜參半」,主因老年商機看似穩定成長,但長期照護保險是否會步上健保虧損後塵?令人關切。

政府計劃推動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曾經參考日本已實施六年的「介護保險制度」,但保險給付項目比日本制度更加限縮,所以財政負擔比日本更輕。

依照行政院規劃,新制度上路後將只針對三大老人照護內容,包括在宅服務、日間托老,及機構照護等項目,提供保險支付,而日本的保險支付項目,甚至還包括行動輔具,及營養補充品的提供。

台灣開辦健保制度多年,但健保局成為醫院及藥品的最大買家後,卻讓藥品市場交流完全受制健保局,藥品價格不再由業者依其成本來制定,未來長期照護保險是否會蹈覆轍,令不少業者擔心。

另外,自政府實施健保制度後,民眾對於國家保險及社會福利的差異認知相當混淆,甚至連政府的政策目標都未達成共識,去年民進黨仍執政時一度推動「大溫暖計畫」,各地縣政府想建立照護機構,卻只開放非營利構構參與投標,原因這些政府機構擔心背上「圖利財團」的汙名,造成有心發展照護產業的企業,被排拒門外。


【2009/02/24 經濟日報】

長期照護 擬全民納保、給付


預定兩年內上路的長期照護保險已有初步結論:「全民納保、全民給付」,未來將比照健保,所有人都有繳費義務,但也享有長期照護給付權利。

行政院經建會長期照護保險研究小組召集人、亞洲大學副校長楊志良昨天對藥師公會全聯會演講指出,經建會已接受研究小組建議,未來長保將以全民納保方式實施,至於給付範圍、雇主是否也要負擔等,仍待討論。

楊志良說,雖然很多人認為年輕人、幼兒享受長期照護機率不大,不應繳保費;也有人主張,長保應限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或失能者可以享受給付。但研究小組認為,全民納保可避免風險過分集中,也讓老年人保費也不致太高。

財務規畫組主持人、南華大學教授鄭文輝也說,全民納保是世界各國辦理長保的潮流,年輕人未來都會老,所有人都要應未來負點責任。鄭文輝也強調,年輕人對長照需求只佔全體需求三成不到,對財務影響不大,但將他們排除在保護傘外,只會製造另一種社會問題。

對於民眾關心的保費問題,楊志良強調,長保保費應在投保薪資百分之一以下。目前健保費率是百分之四點五五。

鄭文輝說,牽涉到長保給付範圍與項目未定,精確的費率報告也尚未出爐,目前粗估在健保費率的六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間,最可能的狀況是八分之一。

以此推估,未來長保費率,最可能的費率約百分之零點五七;扣除雇主與政府共同負擔的部分,每人每月長照保費約在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

楊志良以歐盟資料說明,台灣不適合全由稅收來籌措長照財源。他說,北歐國家稅收約佔各該國國內生產毛額一半,但是台灣只佔百分之十四。而且大部分稅收來自受薪階級,若再從稅收籌款,受薪階級負擔更重。

長照案由經建會規畫,預計六月由衛生署接手,最快兩年後推動上路。規畫案中依民眾失能程度不同,給付內容包括居家、社區和機構服務,並輔以現金給付。

※延伸閱讀》

長照擬全民納保專題 (2009.02.23)

有人怕:老了,保險不在了

會不會步上健保後塵?

【2009/03/12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325048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