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失業率再創歷史新高達5.94%,急速上升2.14個百分點;就業人數自2008年來亦呈下滑趨勢,惟今年4月以來,就業人數已連3個月共增2.4萬人,暫時已不再惡化。而失業年齡層以15~24歲惡化情況最為嚴重,15~19歲今年上半年平均失業率達14.35%,20~24歲亦升至14.06%;而30~49歲主要穩定消費年齡層,上半年失業人數29.6萬人,影響民間消費成長動能。
平均薪資受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大減影響,1~5月年減幅度達7.36%,其中經常性薪資雖亦減少2.95%,惟若按月觀察,已由今年1月最低-4.63%漸縮小至5月之-2.58%;而隨景氣逐漸回溫,廠商雖尚未增雇員工,不過加班時數已增加,加班費減幅亦漸縮小;近期所得雖仍對消費持續負效果,拖累經濟復甦之步伐,惟預期可望逐漸改善。
除1985年失業率隨經濟成長回升同步下降外,1982、90、95、98及2001、05年當經濟成長率回升時,失業率仍持續攀升,乃落後指標;台灣經濟成長率自第2季起可望逐季上揚,惟失業率因畢業季影響可能續升,而薪資負效果雖拖累復甦速度,惟下半年經濟復甦步調不變。
一、台灣 6月失業率達 5.94%,再創歷史新高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6 月失業率再創歷史新高達5.94%(見圖一,自2008 年1 月之低點3.8%,已急速上升2.14 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就業人數變動不大,近年皆維持約60.3 萬人,惟製造業受外需疲弱影響,就業人數減額最高達14.4 萬人,以致就業人數呈下滑趨勢,自2008 年12 月起更轉負成長;惟今年4 月以來就業人數已連3 個月共增2.4 萬人,年增率約止穩於-1.63%,暫時已不再惡化。
就失業年齡層觀察,以15~24 歲惡化情況最為嚴重,其中15~19 歲今年上半年平均失業率達14.35%(見圖二,較2008 年平均之11.42%高出2.93 個百分點,20~24 歲亦由2008 年11.89%上升2.17 個百分點至14.06%;而30~49 歲主要穩定消費年齡層,上半年失業率則約較2008 年上升1.6 個百分點,不過失業人數29.6 萬人,則高於15~24 歲年齡層之12.8 萬人,影響近期民間消費成長動能。
源於英國的尼特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neet係指不就業、不升學、不進修年輕族群,依主計處統計,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之非勞動力人口自2003 年達高峰25.3萬人後略呈下滑趨勢(見圖三;惟尼特族並未計入勞動力,對消費影響有限,然若能回職場就業,則可望增加消費。
隨摩擦性或循環性因素影響勞動市場,進入或退出率各不同;景氣佳時可能同時擴增,而衰退時退出率反較高,惟差額則與景氣同步。網路科技泡沫時因進入率下滑明顯(見圖四,差額持續負值,4q08 金融海嘯以來,亦有同樣情形;目前差額已縮至-0.14 百分點,顯示景氣已漸趨復甦。
二、經常性薪資衰退雖影響消費,惟減幅縮小
由於景氣收縮、經濟衰退,廠商產能降低後,首先裁員縮減成本,在職員工正常工時雖減少有限,惟加班時數則顯著減少(見圖五;而景氣剛復甦時,廠商並不會馬上增雇員工,大多先採加班方式。目前平均加班時數已由低點4.3 小時提高為6.1 小時,顯示景氣應已邁入復甦階段。
平均薪資受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大減影響,1~5 月年減幅度達7.36%;其中經常性薪資雖減2.95%(見圖六,惟若按月觀察,已自今年1 月最低-4.63%漸縮小至5 月為-2.58%;而隨加班時數增加,加班費減幅亦漸縮小,顯示薪資所得部分已不再惡化。
雖然非經常性薪資常因工作獎金、福利與加班情況而波動甚大,今年2 月更因景氣衰退、廠商緊縮支出,致非經常性薪資巨幅減少73.9%;惟經常性薪資占總薪資比重長期則略維持在9 成左右(見圖七,仍是受薪階層的主要收入來源,亦為對消費支出之所得效果作用最深的來源項目。
三、所得效果拖累復甦速度,惟復甦步調不變
民間消費除所得效果外,亦受財富效果影響,不過長期而言,仍以所得效果影響最高;平均薪資年變動趨勢短期雖可能與民間消費名目年增率不同,惟長期趨勢約略與一致(見圖八。目前兩者皆已由1q09 及4q08 之低點回升,預期所得負效果拖累經濟復甦情況可望逐漸改善。
失業率向為經濟成長之反向落後指標,台灣除1985 年失業率隨經濟成長回升同步下降外(見圖九,1982、90、95、98 及2001、05 年當經濟成長率回升時,失業率仍續攀升;預期台灣今年第1 季成長率最低,第2 季起逐季上揚,惟失業率受畢業季影響,仍有可能攀升超過6%。我們認為失業率雖高,薪資所得對消費負效果亦可能拖累復甦速度,惟下半年台灣經濟復甦步調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