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以「婦女配額」為主題的漫畫出現在德國媒體,諸如3名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瞠目結舌地瞪著一名上半身穿西裝打領帶,下半身著短裙,足蹬高跟鞋的男同事。後者卻很驕傲地站在辦公桌前,說道:「親愛的先生們,實施婦女配額,只能一步一步來!」
對於這些嘲諷,德國家庭事務、老年公民、婦女暨青年部部長曼紐拉(見圖,美聯社) 表示: 「法律已經擺在眼前了,但從過去一段期間的各界反應顯示,仍可以看到男性是如何主導整個文化。」
對於由女性執政,內閣成員中有40%是女性的德國來說,這些事實,不但令外界感到詫異,德國女性自己也感到不平,一如曼紐拉指出,「我們是受過良好教育,堅毅不拔的女性,可以從事任何工作,但是,我們的頭頂上仍有一道玻璃天花板需突破。」
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教授格魯諾,對這項足以改變德國社會對女性角色認知的新法案表示歡迎,他說:「德國人對女性的觀念,仍停留在傳統的孩子、廚房、教堂(kinder,kueche,kirche)三者間。」
堅持反對新法案者,像是德國製藥巨頭默克藥廠董事長克里就直指,「這項法案,毫無經濟概念可言。」但支持法案的德國電信公司表示,該公司將提前在今年初就達到新法的要求,讓女性在董事會中有30%席位,此外,該公司還將增加女性主管名額。
有趣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原本反對這項新法案,但最後改變了心意,她告訴國會,這項法律不但將改變職場文化,也是男女平等的重要一步。這位歐洲當前最有權力的女性說,「我們不能沒有女性貢獻的技能。」
提升女性在企業董事會中的名額已成共識,挪威10年前在歐洲率先引進這種政策,但最近挪威發表的研究卻指出,硬性規定配額的做法對縮小兩性薪酬差距沒有影響,對董事會之外女性的職場地位也改變有限。
董事會配額制看似對女性、企業管理和國家都有利,多篇研究也顯示,女性董事會成員越多者,營運越好,但原因並不明朗。可能的理由是,董事會越多樣化,可激發更多火花,帶動更好的決策;也有可能因董事會有更多女性,代表這家公司更先進。
不過迄今研究指出,「強迫」企業任命女性進入董事會,對在企業內力爭上游攀上領導地位的女性,以及公司本身,可能沒有幫助甚且有害。
設定配額的目標之一,是希望提高女性的職場地位和薪酬,但挪威最新報告卻稱,無證據顯示,該政策對女性高成就、或結婚生育生涯規畫能產生「滲透效應」。事實上,這種制度若導致女性被視為董事會內不夠格、不必要者,反倒殃及女性的機會。
在挪威,許多企業寧願下市,以避免受制於該配額制。一篇報告稱,那些依然掛牌的大企業中,配額和企業糟糕的表現脫不了關係,因為可能會產生「年輕、缺乏經驗的董事會,公司增加舉債和收購,營業表現每下愈況」。
在美國,女性少有機會在大企業居大位,因為缺乏制度保障。美國不強制提供女性有薪產假,且育兒費用極昂貴。而在歐洲,女性則面臨相反的問題:公共政策對女性應盡的母職責任過度保護,到頭來讓人母在職場多半擔任兼差、非管理或粉領族職位。
德國便是一個極端例子。德國女性可享至少8周有薪產假,還可請育嬰假到孩子滿3歲,其他政策和規定也都鼓勵婦女退出職場,其中包括剛通過的新法,提供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補助金。因此,德國企業不樂於聘雇女性來從事要求高且高薪的職務,也鼓勵女性擔負照顧子女的主要責任。
專家認為,若要協助女性爬到領導階層、且充分運用珍貴的人力資源,不應以法律硬性規定方式來創造出結果;提高女性在董事會的席次,應該透過獎勵,企業結構和性別規範來產生。
側寫/科技部長徐爵民 跨領域整合高手
2015-01-24 03:01:02 經濟日報 記者 李珣瑛
新任科技部長徐爵民在工研院院長任內,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與前瞻技術研發,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讚許,徐爵民擁有科技產業化的專業,出掌科技部長,可望為國家定位產業技術研發的願景。
徐爵民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與前瞻技術研發,並聚焦在綠能與生醫領域的發展,以及強調系統、軟體與服務的整合。近來工研院更協助科技部,推動教授研究成果產業化、台灣–矽谷重新鏈結計畫,以及智慧聯網(IoT)的小蘋果園育苗計畫等,讓徐爵民勇於任事的長才得以發揮。
徐爵民不但是工研院「綠化」最重要的推手,自己也帶頭示範低碳生活,包括辦公室少開冷氣,離開座位一定隨手關燈,並隨身攜帶環保杯,中午儘可能在餐廳用餐,不外帶便當製造垃圾。
只要天氣好,徐爵民每天會到學校操場跑步,他都是步行前往,當做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放鬆。熟悉徐爵民的人都知道,他非常關切同仁,沒有長官架子,對外行事維持一貫低調風格。
徐爵民回任院長後,發現6,000人的工研院有高達三分之一未婚,於是在院內催生「男女拉拉對」未婚交友網站,展現徐院長細心、關懷同仁的用心,四年多來,促成12對新人步入禮堂。
徐爵民在工研院院務會議,總是大力倡議工研院人應該從「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愉快」做起。他鼓勵工研發投身公益活動,2012年起,在院內實施「志工假」,鼓勵全院員工踴躍參與社會志工。
女警不能綁馬尾?「警署規定」惹反彈
2015-03-06 02:40:26 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頂著髮髻戴安全帽女警執行機車巡邏勤務時,頂著髮髻會讓安全帽戴得很不舒服。 記者劉星君/攝影
分享
高雄市警察局日前下令要求女警如蓄長髮,一律梳髻不得紮馬尾,引起基層反彈;高雄市警局澄清,這是警政署的規定,高市只是「重申前令」。據了解,其他縣市警局並未強制要求女警「梳髻」,女警紮馬尾情形相當普遍。
臉書粉絲頁「靠北警察」昨有高雄基層女警爆料,指高市警局督察室二日發出「最速件」公文,引述警政署十二年前的儀容禮節要求事項「女警不編辮、穿著制服時髮長不過肩;過肩時應梳髻,並採用黑色髮飾」,文中並指近來發現有女警著制服執勤時綁馬尾要求改善。
爆料女警譏諷「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規定梳成髮髻,要讓女警執勤前花多少時間打扮,「外勤是需要效率,不是你的好看好嗎?」「大家要變師姐」;且騎機車巡邏時,「是要怎麼戴安全帽?」
高市警局督察長李永癸說,因發現有女警的馬尾長度過肩,且為數不少,督察室僅是「重申前令」,對基層同仁表達關心提醒,會將同仁意見向警政署反映,再進一步研議。
李永癸解釋,女警執勤時綁馬尾,萬一遇歹徒,可能遭拉扯頭髮,有安全疑慮,但現階段不會祭出處分。
近日高雄市的派出所都接到各分局督察組「告誡」,有制服女警提出質疑,只得到「這是規定」的答案。
基層女警說,紮馬尾很方便、快速,她不曾因紮馬尾影響值勤安全,「把馬尾跟安全問題扯一起太牽強」,且梳髻麻煩、耗時,還要用髮夾固定,很容易凌亂。也有女警氣憤說,難道女警會因為紮馬尾就被歹徒制伏嗎?根本是以男性思維來思考女警工作模式。
基層女警認為,女警執勤時綁包頭,戴安全帽很不舒服;若警局強制規定,也只好剪短髮。
爆料女警在發文中提到,希望在不影響實質形象之餘,給女警相對的自主性,「這明顯不合時宜了,請只注重外表門面的長官們,好好想一想吧!」
警察、海巡等國考 擬先體測再筆試
2015-04-03 14:11:54 聯合晚報 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
圖為2013年警察特考體能測驗,女性考生考撐單槓項目。 報系資料照
分享
考量擔任警察、法警、調查、國安、海巡等工作職務人員必須具備良好體能,考選部研擬將體能條件列為應考資格,先確定考生具有良好基礎體能後,才進行筆試,考選部表示,正在研議以警察人員考試優先施行的可行性。
現行國家考試採行體能測驗計有7種公務人員特考及1種專技人員高考,測驗項目多以測驗應考人基礎體適能為主,包括800、1200或1600公尺的中距離跑走,立定跳遠、負重跑走、引水梯攀登等項目,考試錄取後,再透過訓練加強各項職務所需體能訓練。
現行體能測驗採固定標準及格制,測驗結果雖不納入總成績計算,但一旦測驗成績不及格,即使第一試筆試成績雖佳,還是會被淘汰,不予錄取。
考選部指出,體能測驗具有門檻一樣的決定性質,關乎應考人錄取與否,且需通過第一試筆試,並經體格檢查合格者,才有機會參加第二試體能測驗,但發現有不少考生因為緊張等心理壓力,表現失常跌倒或受傷,還有人因身體不適,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受測,在第二關體能測驗慘被刷掉。
考選部說,現行體能測驗項目,多偏向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如心肺耐力與肌耐力等,和現實的核心職務情形有極大落差。像是警察在巷弄中追趕歹徒,或是取締違規等都需要良好體能才能應付,如果能確定考生具有基礎的體能,可使後續的體能訓練事半功倍,順利達到任用所需的體能水準。
考選部表示,美加兩國警察人員採行以警察職能為導向的體能測驗,項目繁複且難度高,模擬真實情境,才能實際測出應考人的速度、持久性與靈活度,且無論男女應考人均必須通過體能測驗,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甄選。去年考選部已與內政部以及警大和警專校長討論,已組成專案小組評估,以警察特考優先施行的可行性。
花蓮/女消暴增5倍 男頭痛、女難為
聯合報/記者游婉琪、邱立雅/專題報導
前言:
一場無情大火奪走年輕的消防員性命,讓國內消防員艱困處境再度浮上檯面。花蓮縣除長期以來人力短缺,近來新進女消防員數激增,消防局不禁擔憂,女消防員比例過高,恐影響山區海邊救難戰力。
透過本報願景在地追蹤報導,由駐地記者全面總體檢,為花蓮消防人力問題「把脈」,盼花蓮的女消防員比例偏高情況能引起中央注意,進而檢討現行消防員分發制度,促成正向改變。
|
隨著女消防員越來越多,火場上時常可見女消防員打火英姿。 記者游婉琪/攝影 |
|
花蓮縣政府消防局統計,去年全縣新進32名消防員,多達17名女性,不僅破紀錄,也讓山難搜救任務為主的消防分隊「聞女色變」;消防局不免憂心,情況若沒有改善,花蓮未來恐怕會由女消防員撐起半邊天。
體能拉低總成績
原本以男性為主的消防工作,因女性在消防特考時的表現比較佳,近10年來女消防員占的比例暴增5倍。然而女消防員選填分發志願時,卻因體能分數拉低總成績,因而離鄉背井,到後山花蓮服務。
「不是要歧視女性,但我們真的很頭痛」,花蓮縣消防局人事室主任鄭秋燕指出,縣內消防人力本來就很吃緊,女性隊員比例在短短幾年間快速增加,致使本來就沉重消防工作負擔,更雪上加霜。
消防局不時接獲各分隊長反應,指女隊員因受限體力等因素因素,「1個頂多當成 0.6個男隊員用」,拜託女生「賣擱來啊」。
分析花蓮女消防隊員集中後山成因,鄭秋燕表示,受到性別平等工作法與經濟不景氣影響,女性參加消防特考比例增加。雖女性多半擅長紙筆測驗,卻受先前體能限制,導致在分發過程,因體能成績輸給男性,無法留在家鄉或到都市服務,「被迫」分發到花蓮。
消防廳舍缺女廁
花蓮許多分隊建築都是早年興建至今,很多地方根本沒有專屬女性的廁所或淋浴間,女消防員進駐常感不便。
位於花蓮市區的花蓮分隊,空間相對其他分隊大。加上花蓮分隊轄區為人口商家都比較密集市中心,承接較多消防安檢與救護工作,讓花分成了吸納最多女隊員的分隊,男女隊員比例相近。
男性心態未調適
花蓮分隊長朱哲明表示,女消防員仍有不可取代的強項,因此在工作分配上,他儘量安排女性負責救護、安檢任務,表現往往比男性勝任。與其計較性別差異,素質與態度反而比較重要。
一名小隊長表示,女性員額激增是趨勢,不少資深同仁還無法適應潮流變化,心態上未調整過來,私下埋怨「薪水一樣,為什麼不能做一樣的事?」消防出勤屬團體作戰,女性一樣衝火場;當救護勤務遇上女患者,女救護員處理較妥。
性別該等比分配
隨著民眾對於救災救護的要求提升,消防員出勤時個個繃緊神經。鄭秋燕說,假若來年花蓮分配到的新進人員,女性比例又如此高,長期下來將嚴重影響救災救護整體戰力,盼中央政府能儘速修改現行的消防員分發規定,如依照性別等比例分配,別再把大量的女消防員「塞」給花蓮。
|
圖/聯合報提供
花蓮/男消:怕她不夠力 救人得「多救一個」
聯合報/記者游婉琪、邱立雅
|
花蓮女消防員越來越多,照樣要開水車,打火工作也得扛。 記者游婉琪/攝影 |
|
隨著女消防員人數逐年攀升,基層消防人力受到影響。花蓮曾傳出有一男一女隊員到民宅救護,無法將體型較龐大的病患扛上擔架,只好緊急調派一名男隊員協助,才完成任務。
一名新秀分隊男消防員表示,分隊轄區幅員廣大,每當深山裡頭出現有人失蹤或落難,從分隊入山、把人救出送醫,動輒6、7個小時以上,想要派女隊員支援,還會擔心屆時還得「多救1個」。
有男消防員表示,曾偕同女同仁將一名毒蟲送醫,原本他負責開車、女同事坐後座照護,結果毒蟲疑借酒裝瘋,試圖對女救護員毛手毛腳,他趕緊跟女同仁調換。
每逢春節連假排休時,因不少女消防員不會開「大車(泛指雲梯車、水車等大型消防車輛)」,因此在人力調配上,分隊長必須多費心思,否則一旦有火災,值班的沒人會開「大車」,後果難以想像。
花蓮縣不少分隊廳舍老舊,欠缺女性專用空間,導致當女消防員進駐時,還要爭取預算改建內部,或特別挪出套房供女隊員使用。
「這樣洗完澡,就不能打赤膊走來走去了」,問及純陽剛的分隊,假設未來有女同事加入,一名男消防員半開玩笑表示,雖還不到非常不便的程度,但生活上難免要互相遷就,例如錯開洗澡時間,才不會尷尬。
|
消防廳舍只有男廁,讓男女消防員得共用一間衛浴,生活上難免尷尬不便。 記者游婉琪/攝影
花蓮/女消:分發制不公 只能痴等申調機會
聯合報/記者游婉琪、邱立雅
|
女消防員為了打火救人,再高梯子也得爬。 記者游婉琪/攝影 |
|
一名女消防員說,特考筆試幾乎前幾名都是女生包辦,但分發制度的不公,讓男性靠體力取得優先選擇權,女性只好先分發到後山,再痴痴苦等申調機會。
「其實我非常不想分發到這」,另一名出身高雄的女消防員,特考分發到花蓮,離家遠、工作量超出想像,生活環境也相當不適應。
「西部的分隊人數多,可能20人只有1名女性」,有女消防員表示,自己曾在西部實習,女消防員數極少,且多半從事內勤或文書行政類工作,相較之下,差異性不會如此被凸顯。
然而到了花蓮,因分隊本身人力不足,一旦出現女性,難免成為矚目焦點,好像稍不注意,就會成為拖垮戰力的「老鼠屎」。
女消防員認為,分發制應改成各縣市按比例分配,才能避免單一性別集中分發到某縣市,造成困擾。
「一開始我們常被當成0.5個人力」,有女消防員說,剛下單位時,可能因還不夠熟練,只要有女生上班,長官都會多排一個人,不過隨經驗累積,女消防員能力逐漸被肯定,就比較不會出現被當半個人力看待問題。
女消防員說,通常在進入消防工作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然而消防工作內容千奇百怪,一開始難免會有些心理障礙,但隨著時間久了之後,「看到蛇也照抓」。
願景在地→花蓮
【2015/04/0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