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內閣選制修憲聯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修憲】(轉貼)張亞中:不怕一黨獨大
 瀏覽7,083|回應18推薦3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玉狐狸
曾太公
胡說八道

專訪張亞中:要責任政府,不怕一黨獨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2 00:55:42  


台大教授張亞中認為,台灣目前須要的是責任政府,不必擔心一黨獨大。(張亞中提供)
  中評社台北2月2日電(記者 林淑玲專訪)新一屆“立委”藍綠席次懸殊,針對民進黨以防止“一黨獨大”、“制衡”為322大選催票,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認為,不應用“制衡”一詞來理解“總統”不屬“國會”多數黨的狀況,如果真有這樣的結果,是行政權的“分割”,而不是“制衡”,只會是政黨惡鬥的持續。 

  張亞中指出,相信大多數人並不必擔心“一黨獨大”,因為台灣的民主制度已經不可能允許一黨永遠獨大,只要做不好,四年後它就會被人民趕下台。台灣已經落後其它東亞國家很多了,應該思考的是,未來四年是否需要一個能夠會人民專心拼經濟的“責任政府”?  

  對於“一黨獨大”的思考,張亞中認為,第一,“多黨政治”基本上已經承認了這個“國家”是個“民主國家”,政黨可以在公平的情況下競爭。如果我們要對“一黨獨大”做討論,先要確定它是“制度”使然,還是投票後的結果。如果“一黨獨大”是制度使然,它的問題在於缺少“制衡”;但如果所謂的“一黨獨大”是人民投票後產生的結果,我們關切的重要應該在於如何“檢視”或“監督”這個大黨。 

  他表示,對於英國等歐洲民主國家,我們會稱某個政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在國會享有絕對多數”,而沒有人會用某黨“一黨獨大”做為界定,更不會用“制衡”來討論。因為經由選舉,人民已經不要小黨“制衡”,而願意給予大黨執政的權力。小黨只能“監督”,而沒有權力“制衡”。 

  張亞中認為,其次要討論的是“制衡”還是行政權的“分割”?美國是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強調行政、立法與司法三者之間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但是對於歐洲的內閣制民主國家而言,國會的多數黨承擔執政權,即立法與行政為一體,所謂的“制衡”,是指在司法獨立下,在野黨經由議會的辯論或監督,透過民意支持、倒閣或下一次的改選而獲得“國會”多數並取得執政的機會。 

  他表示,台灣目前使用的傾向“雙首長制”,源於法國。由於人民分裂投票而產生出的一種特殊“左右共治”,這種“左右共治”本質上並不是“制衡”,而是行政權的“分割”。因此,我們不應用“制衡”一詞來理解未來的“總統”與“國會”多數分屬不同黨派,如果真有這樣的結果,其實是行政權的“分割”,而不是“制衡”。 

  第三,張亞中指出,政黨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對於目前在“國會”居絕對多數的國民黨而言,應該想到是“承擔”與“責任”。對民進黨而言,當然可以繼續拚“總統”,但必須認識到,即使當選也必須尊重“國會”多數,不可再“有權無責”,也不需接受國民黨召委施捨,專心在“國會”扮演“監督”的角色,承認在“國會”居於少數的事實,重新檢討路線並找回社會認同的價值,在下一次選舉中爭回政權。 

  最後,張亞中認為,重點在人民怎麼看待未來,要的是“責任政治”,還是“政黨權力分割”?“民主政治”在表象上是“政黨政治”,但是在精神上是“責任政治”。過去八年來,由於行政院長任命不需要“國會”同意,“總統”又不需要接受“國會”監督,我們制度根本上既無“制衡”,連行政權的“分割”都沒有,是一個完全違反民主政治基本原則的“總統”“有權無責”制度,已讓台灣嚐到了苦果。 

  他認為,人民目前要思考的是,是否要給“國會”多數政黨充分的執政權,還是要讓台灣的政治持續分割,簡單來說,要一個“有責有權”的“責任政府”,還是繼續分割的政府。人民要把“制衡”的權力保留在下一次“立法院”選舉,還是這一次就要以“制衡”為名而不惜創造一個“分割”的政府?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11548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自認可以連任 馬桶自打嘴巴 兩年修憲承諾 已經完全跳票(轉貼)總統:現無修憲準備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與五院茶敘 總統:現無修憲準備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2010.06.18 10:15 pm

總統馬英九今天與五院院長茶敘時表示,雙首長制到目前為止,運作相當順暢;憲政運作上,修憲只是方法之一,「我們現在並沒有要做修憲的準備」。

馬總統自從去年5月5日首次與五院院長茶敘後,晚間再度安排與五院院長茶敘。他致詞時,希望每半年定期舉辦1 次,「這也是總統跟五院院長互動慣例的建立」。

總統致詞時,除提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外,也一一談到行政、立法、考試、監察、司法五院重大事項。此外,也特別闡述他所提出的「六國論」、當中的「憲政固國」理念。

他指出,這兩年來,「我沒有一刻忘記在宣誓就職的時候,我特別第一句話就是『余必遵守憲法』」,這是他當總統非常重要的承諾,尤其是在五院關係上,憲政運作的重要面向。

總統表示,他競選總統時曾提出要推動台灣第二階段民主的政見,等「單一選區兩票制」實施2 年後再來檢討有無修憲必要,但現在經過2 年的觀察,「我們現在並沒有要做修憲的準備」。

他說,政府將透過立法、大法官的解釋、或憲政慣例的建立,一樣可將憲政的運作推向更完美的運作。

此外,總統也提到考試院正在推動多項文官改革。他說,考試院長關中積極推動改革,對於這類改革,基本上都是支持。

他也重申,雙首長制到目前為止,運作的相當順暢。他與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每1個月見面3、4 次,有時候更多,電話次數也更多,經過密集溝通後取得共識。

此外,總統也提及監察委員調查台北捷運文湖線一事。他說,監察院進行相關調查,希望能夠到總統府,「我們也採取一種茶敘的方式,讓監委了解我在市長任內對這些議題所做的決策背景」。

【2010/06/18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16864
王本是無腦蛋頭(轉貼)王院長,少說話吧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修憲前,何不先改革憲政運作?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外國智庫刊物訪問時,首度提出憲改日程表,希望從二○○八年開始,能啟動台灣民主第二階段改革,在總統及立院改選兩年後,成立憲法評估小組,檢討現行憲法施行的優缺點和國會減半的議事成效。我們不是很清楚所謂第二階段的改革內容為何,但在第八度更動現行憲法以前,先花兩年時間對民主憲政的基礎結構作一番改革,我們認為是穩健而必要的作法;因此,試就當前幾項屬於基礎憲政結構的議題,提出我們的看法。

首先就是國會改革。我們認為,國會的問題從來就不在人數,而在其運作的方式。今天站在一個背負極高期望的新政府後面的,是一個「結構性」無能的國會,請問:全世界有哪個國會是每半年改組一次委員會,議員像走馬燈一樣輪流當召集人?有哪個國會總質詢的場景,是部會首長排排坐,共同面對一個議員,以當天報紙的焦點話題詢答半小時,每半小時換一個重來一遍,而稱之為「政黨質詢」,如此鬧劇一年要搞兩個多月?又有哪個國會把委員會和院會都變成秀場,真正作決定的地方卻在只容幾個人的密室?台灣立法委員的平均學歷、經歷和智慧,絕對在民主國家國會議員平均水準之上;所以,顯然問題不在人,而在結構。立法委員何嘗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何嘗不想接續十年前的國會三法,完成真正的改革,但你怎能期待一個脊椎彎曲的病人自己治好彎曲?

其次是府院平台。依民國八十六年修憲後建立的雙首長制,當總統所屬政黨為國會多數黨時,府院間該建制何種平台,作合憲的互動,照理是在一定程度上「轉軌」到總統制;亦即,一方面讓行政院長保留「一般性」的最高行政首長地位,另一方面,如大法官闡明的,「總統候選人於競選時提出政見,獲選民支持而當選,自得推行其競選時之承諾,從而總統經由其任命之行政院院長,變更先前存在,與其政見未洽之施政方針或政策,毋迺政黨政治之常態」,又必須把行政院長變成執行其大政方針的CEO。然而,馬政府組成都快半年了,我們依然看不清楚這中間分寸的掌握。唯一的先例「李蕭體制」,就因為沒有建立很清楚的決策架構,以致終其任期,有權無責的批評從未間斷過。行政院背後總統的身影過於龐大,固然不妥;但像現在這樣「退到二線」的說法和作法,又怎能算是真正的負責?如果憲法上實在少了互動的平台,如法國的部長會議(國安會功能太窄),是不是乾脆就通過政黨的平台去領導大政方針?這個問題是雙首長制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可以繼續諱莫如深。

站在歷史的高度,我們也期待馬總統像土耳其的凱莫爾一樣,催生一個現代化的、以人才及政策的競爭為核心的政黨制度;但這牽涉到另一個有歷史包袱的政黨,恐怕也是改革最困難的一部分。馬英九其實並沒有摧毀民進黨,因為仍然有五百多萬選民把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但民進黨賴以執政的本土政黨神話的確已經被徹底粉碎了。民進黨的失敗其實在於沒有理解一個重要事實:當憲法在國民黨主政下已經從「中華民國等於全中國」修改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時,兀自主打「賣台集團」這類明顯過時的議題,就只是作為不再發掘其他替代意識形態的藉口,或自我麻醉的安非他命,而一旦選民不買帳,民進黨就突然變成什麼都不是了。因此,對現階段的中華民國民主憲政而言,如何脫掉假議題、假對立,重建真正能反映多元利益和價值的政黨競爭制度,才是最大的挑戰。對民進黨而言,也唯有找到在社會經濟議題上足以和國民黨產生真正區隔的新路線,才有可能重新執政。像現在這樣,連阿扁這塊狗皮膏藥都還揭不掉,人民如何寄予改革的希望?對殷殷望治的民眾來說,一個幾近糜爛的反對黨,又豈是一件幸事?但如果馬英九對民進黨的家務事無置喙餘地,至少要開始思考國民黨的改革吧。

以上三個改革議題,都不涉及修憲,但攸關民主憲政的程度,都比形式的修憲還高。馬總統必須勇敢地站出來宣示其方向,全民才能知所抉擇。

【2008/11/01 聯合報】

2006.04.28/ 中國時報/ 孫善豪




中國時報 報導:「有多位立委不分藍綠,希望將國會席次從一一三席增至一六四席,並確立『內閣制』的中央政府體制。」此外,也「外傳」:「 國民黨 主席 馬英九 對黨籍立委醞釀串連修憲『高度警戒』,甚至可能對連署的立委開鍘」。而且,此處所謂「多位立委」,據說已「多」到足以跨過修憲案門檻了。


這裡有幾個值得釐清的問題:


首先,立委人數問題。在「立委減半」這種粗糙的思維下得出的數字「一一三」,誠然是有問題的。但這並不表示「一六四」就沒有問題。如果只是因為「單一選區制下,我很難當選」,所以就主張增加立委名額,則這個「背後的骯髒動機」,不僅不能挑戰「一一三」,反而只是更凸顯「立委減半」的正當性而已。


立委人數究竟若干,其實應該取決於:一、每一名立委究竟代表多少選民,才是適當的?二、多少議席的議會,才是適當的?對一個兩千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一千席以上的議會,代表性是夠了,但是顯然議事效率會太差;但是五十席的議會,議事效率固然會提高許多,但代表性卻又顯然太低了。在五十席到一千席,究竟多少席,才能又有代表性、又有議事效率?


其次,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考量下,還有另一個問題:「區域立委」(第一票選出者)與「不分區立委」(不分區選出者)比例若干?一比一嗎?二比一嗎?三比一嗎?比例愈低,意味「黨性」愈弱、「共同性」愈低,以及「個別性」、「地區性」愈強。比例愈高,則反之。


換言之,如果「不分區立委」只是 立法院 裡的「弱勢」,則「台灣作為整體」,是出現不了的。能出現的,永遠都將只是地方的、特殊的利益。反之,如果「不分區立委」可以和「區域立委」在數量上分庭抗禮,甚至,如果像德國,區域立委候選人可以同時列名於不分區名單中,以致:即使他區域沒選上,卻仍可以從「不分區」名單中選上,則「區域立委」之傲慢(我就是有xxxx的選民支持,不然你怎樣?)或許就可以稍稍收斂了。


此外,關於內閣制。內閣制的本質,是「立法權與行政權合一」。現在,如果傾向修憲的藍綠立委之所以中意內閣制,只是因為立委權力可以比現在更大、甚至可以兼管行政,那麼,這個理由,只不過增強了一般人對「政治黑暗」、「政治骯髒」的信念而已。


不是的!「立法權與行政權合一」並不是議員(立委)可以兼任 行政院 長、部長、政務次長;而是反過來: 行政院 長、部長、政務次長都必須同時是立委。亦即:不是讓(素質很差的、沒有專業背景的、難堪大任的)立委來當行政院長、部長、政務次長;而是所有有素質的、有專業背景的、堪當大任的政治人物,都來當立委。


為此,第二票乃是重要的:只有當有素質的、有專業背景的、堪當大任的政治人物,都可以依第二票而(不必費太多力氣就)成為立委,並且,這種不分區立委不會成為「次等立委」,反而是「重量級立委」的時候,「內閣制」才是可能的。


如果,在現在的 立法院 中,無論藍綠,「已經」有某種修憲聲浪,要把憲法改成內閣制了,那麼, 國民黨 中央與其阻擋,或許倒不如從善如流。要改,就改得徹底:第一,立委名額不在憲法中設限;第二,區域立委與不分區立委比例定為一比一;第三,所有預計的內閣閣員,包括閣揆,全都列入不分區名單--因此,不是「立委擔任行政院長、部長、政次」,而是反過來:「行政院長、部長、政次,都是立委」。


剩下一個問題(這或許也是國民黨中央或「馬團隊」的盲點):若果如此,則誰還要選總統呢?答案是:不必擔心。中過風的、頂了蔣家冠冕的、為台灣民主坐了半輩子牢的、長得漂亮的、慈悲為懷的、得過諾貝爾獎的 …… ,都會是適當人選。無論是誰,他/她都只(能)是虛位元首,享受全民愛戴:因為他/她什麼也不(必/能/該)做。


想做事、肯做事、該做事的,就把自己列入不分區立委、進而擔任行政院長吧--受人愛戴的蔣經國,難道不也是以「蔣院長」的形象,而流芳百世的嗎?


王院長,少說話吧

  • 2008-08-07
  •  
  • 中國時報
  •  
  • 【林濁水】

     本來大家期待很高的王建煊,現在成了歷屆以來最喜歡放話的監察院長,通過提名到就任這幾天,短短的時間放的話大概比過去歷任院長加總起來只有多,不會少。

     這種行事做風實在很不得體。從事監察工作和檢察工作的人,固然要有嫉惡如仇的個性,但所從事的到底是準司法或司法工作,重則定人生死,輕則攸關當事人的一生名節,對所承辦案件必須非常謹慎小心地偵察求證後,才決定心證。

     因此,無論檢察官、法官包括監委在案情明朗之前,對承辦的案子絕對要少說話,何況是放話。然而,王院長卻連偵辦還沒開始就一一細數要辦的案件,而且口氣聽來,對案子早就有定見了,這實在非常不得體,讓人覺得與其說在辦案,不如說在營造公眾的政治氣氛。

     其次,他宣布不但將不依歷任院長不親自辦案前例,甚至還要廣泛參與不同領域的案件,言下之意是唯恐監委辦案不力所以要以上級長官身分親臨監軍。這真是奇怪也哉的做法。由於監察權是準司法權,監察委員辦案就如同檢察官辦案、法官辦案一樣,是獨立行使職權,怎麼可以有個長官就近對個案進行監督?

     再者,他一再宣布辦案「先辦前朝,再辦現任」,這也非常不通。一般國家設置彈劾權,目的在於一般法官、檢察官常無力對當權政治人物進行法律訴追審判,所以把對當權高官的法律訴追工作委由在政治上有強大抗壓能力的國會、御使或監委來行使。

     如今,王院長對一些已下台失去權力保護的前朝官員窮追猛打,但對當權的現職官員卻擺在後頭,完全違背了各國彈劾權設置的目的。

     試想,當時特偵組在承辦特別費案時,都懂得除了最先被檢舉的陳總統國務機要費案和馬英九特別費兩案之外,其餘大量的案子都先由當時在朝的綠營官員偵辦起,而在野的監營擺後面,以致於綠營早已有多人被起訴,而當時在野的藍營迄今均未結案起訴。

     小小檢察官都知道辦案這種輕重緩急的拿捏,才符合對正義的要求,也才能使自己免於物議,不料被期待能發揮比檢察官更能抵擋當權者壓力的監察委,現在辦案次序卻反而先放過當權高官,而從失勢者辦起,道理真是怎樣也講不通,連特偵組檢察官都比不上。況且,王院長列為待辦的前朝「大案」看來還不少,這些案子辦下來會不會馬總統四年任期早已結束,而王院長任期也差不多了,以致於根本就不必辦了。

     最近,綠營檢舉了國民黨黨庫通國庫的案子多起,王院長又早有結論地認為這些案子是做秀,根本不必辦。心證竟下得如此快速輕率,讓人強烈感受到王聖人的嫉惡如仇是有非常明確的陣營的選擇性。

     王聖人在前述種種行為諸如違背司法常軌的放話,意圖干預監委獨立行使職權的做法,不符彈劾原則的辦案方向,乃至選擇性的未察先判,在在都已嚴重傷害了王聖人個人的聲名,如不好好地改善,更進一步對國家的彈劾權、監察權甚至司法權都將造成嚴重的傷害。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972857
垃圾馬桶 虛偽矯情(轉貼)上任快滿月 馬憲政學分剛開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任快滿月 馬憲政學分剛開始

1997年修憲後,我國憲政體制轉為「半總統制」,總統與閣揆分享行政權,推動國家大政。然而在這種制度中,府院權力難以廓清,稍一不慎將形成憲政危機,考驗著總統府與行政院。

拒下指導棋 風格異於扁

在李登輝時代,國民黨掌握國會多數,身兼執政黨主席的總統掌控黨政機器,問題不大;但陳水扁時代,執政黨未能掌控國會,陳前總統逕行任命少數內閣,六易閣揆與國會對抗,結果造成憲政運作的混亂。

有鑑於此,馬英九總統上任前就強調釐清府院分際,他強調,就任後不會站第一線發號施令,會由行政院長在第一線對立法院負責,「這樣憲政制度才能健全而完整地運作」;就職演說更強調總統最神聖的職責就是守護憲法,「未來一定會以身作則,嚴守憲政分際,真正落實權責相副的憲政體制。」

馬總統上任後不越雷池一步,連與環保團體座談時,幾經逼問,都拒絕評論個案,顯示他尊重行政院。相較前總統陳水扁動輒下指導棋,還吶喊「蘇花高一定要蓋」,馬總統的風格確實不同。

新閣頻凸槌 府嚴守分際

但馬總統預期的「太平盛世」並未馬上出現,新政府上任一個月,屢屢左支右絀,各部門協調性與潤滑度都不夠,讓人看了捏把冷汗。劉內閣常無法在第一時間消弭危機,總統府則保持一貫低調,府方人士強調,「這就是嚴守府院分際」。

在油價事件中,行政院在囤油危機的壓力下,打破先前公開的時間表,臨時提前宣布漲價,引起不小民怨;但馬總統始終保持沉默,連重話都沒有說一句,府方人士在轉述五巨頭會議時,都數度強調馬只是「關心油價議題」,沒有任何決策,總統想法諱莫如深。

綠卡事件不像油價事件是「政策」爭議,而是「政治」問題,但劉內閣同樣處理不好,甚至還有「犧牲說」這種擴大風暴的發言,總統府依然不置一辭。

難安民心 綠譏不知疾苦

連日豪雨造成中南部水災,馬總統為了尊重行政院,堅持第一時間不下鄉勘災。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強調,救災工作應交由行政院處理,府方幕僚更指出,「此時勘災會被批評是作秀」,府不勘災,行政院長劉兆玄也是在上周日才展開下鄉行動。

在這三個事件中,劉內閣顯然危機處理能力有問題,但總統府也沒有損害控制的觀念,任憑火勢延燒,傷害新政府聲望;馬總統堅持府院分際,被綠營譏為總統府「宅男」,既未把握時機安定人心,反倒給人「不知民間疾苦」的錯覺。

聯合號事件海巡署與外交部協調出現嚴重落差,總統府強忍數天,終於發出四點聲明。四點聲明發出後,新政府總算讓人感覺有些方向感,外交單位終於硬起來,船長也被日方釋放,但這已是「黃金七十二小時」之後的事情。

周三會立委 馬終於出場

在民意需求與憲政體制中求取平衡,馬總統終於決定下鄉了;原先有意邀劉揆共同參與,但顧慮到府院分際,前天仍踩煞車。府方高層強調,下鄉只是聽取民眾建言,一切問題仍交由行政部門處理,「總統僅聽聽基層意見,不會有何政策指示」。

而行政與立法部門極不協調的問題,馬總統也準備出手相助,從總統的制高點上,希望發揮院際潤滑的效果。

馬總統預定在本周三與全體國民黨立委與無盟立委座談,並在晚間宴請立委們,府方人士坦承,「確實需要好好溝通一下了」。

【2008/06/15 聯合報】

冷眼集》沉默的馬 尊重憲政?過於理想?

322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進入「韜光養晦期」,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曾批評馬「話說太多」,讓馬英九更加惜話如金,馬總統上任第一月的謹言慎行,往正面解釋是尊重憲政,但另一方面也難逃「消極總統」之譏。

憲政運作中,府院權力的分際,並非來自總統在幕前的沉默演出,實質上總統有無決策指揮、以及是否勇於擔負責任,才是判斷重點。當總統與國會多數同一政黨時,要總統在憲政舞台完全噤聲、沒有角色,不是過於理想主義,就是矯情做作。

細究半總統制國家,總統除了行政角色之外,還有元首角色,在行政權力上可以畫清界線,在元首一職卻不可能置身事外。當選後,總統本應致力消弭選舉所遺留的對立緊張,讓社會回歸正常,上任後,總統更該敦促各憲政機關穩定運作,並適時發揮穩定人心的力量。

但馬英九對行政權欲拒還迎的態度,也讓制度運作平添不確定性。行政、立法兩院關係緊張,部會協調不夠順暢,如果扞格超越了行政院層次,總統就不能逃避責任。

如果總統堅持要退居幕後,最好祈禱有個夠能幹的行政院。新政府的表現,不只將衝擊內閣滿意度,也會反映在總統的支持度上,南韓總統李明博殷鑑不遠。馬總統不必「憋」得這麼難過,該說的還是要講,該管的仍然得碰,在府院分際與民意觀感間找到平衡點,大開大闔追求自己的歷史定位。

【2008/06/15 聯合報】

新閣震撼月 先學放下身段

對一個滿朝多是「博士」,高學歷又自信滿滿的劉內閣而言,上任的第一個月,無疑是「震撼月」,也是接受「再教育」的開始。

劉內閣一上任,提前宣布調漲油價挨轟、馬上道歉,閣員頻說錯話而道歉,再加上行政,立法兩院關係緊張,都讓劉內閣產生很大的衝擊。

劉揆的核心幕僚分析,「上任即上手」,幾乎已是一般民眾對新內閣的期待,加上選前馬蕭強力播送「準備好了」的競選文宣,新政府的表現和各界的期待明顯出現落差。另一方面,劉揆嫻熟於政策,卻未必專精處理政治議題,也是劉內閣頻頻受創的原因。

劉兆玄曾在剛上任的院會中提示閣員,「不必太在意媒體的負面報導」、「與民意代表來往只要拿出誠意即可」,經過這一個月的震撼教育,已明顯調整,開始主動與媒體接觸、與立委溝通、餐敘搏感情,讓立委諸公「奇摩子」好一些。

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觀察,劉揆確實作了調整,例如,首次到立法院備詢時,與民進黨黨鞭柯建銘火藥味十足的強硬對話,到現在不再針鋒相對,力求語氣平和,甚至在答詢時,從一開始的凡事都由劉揆主答,到現在只談大原則,再由閣員協助答詢,做補充等,也在漸入佳境中。

此外,行政院上任主打的擴大內需方案,立意雖好,但匆促上陣,引發各方爭議和討論,劉揆今天決定不陪同馬總統下鄉,把心力放在行政院主持擴大內需會議,對政策做嚴格把關,也可看出內閣拚政策的壓力。

劉內閣將滿月,一個月的「再教育」,邊施政邊調整,誠如閣員們最近常掛在嘴上的「才幾周而已」,希望外界能多給新內閣時間,但對於正在「度小月」、望治心切的民眾來說,新內閣當然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2008/06/15 聯合報】

五巨頭會議 府院黨待磨合

馬英九總統520就職後,府院黨每周一中午舉行便當會,被稱為「五巨頭會議」,參與人士包括馬總統、副總統蕭萬長、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行政院長劉兆玄、立法院長王金平等。

馬總統對這類「黨政平台」,小心翼翼。據了解,馬總統在就任前就委託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研擬黨政平台機制,但僅有概略的內容,僅由總統府秘書長召集協商;但黨中央認為無法達到「充分協調的功能」,因而提出黨版。

黨中央當時由政策會與智庫主導規畫,將黨政平台分三個層次,由低至高分別是委員會議、政策協調會報及高層會議,前兩者屬立法實務,高層會議則由總統府主動召集。不過,馬總統對高層會議有疑問,遲未點頭,整套計畫在中山會報卡了好幾周。

馬營幕僚指出,前總統陳水扁八年任內,曾多次召開黨政高層會議,其中不乏秀味十足的「大溪會議」,也有因應罷免危機而決定「權力下放」的黨政高層會議,最後都淪為橡皮圖章,或扁迫黨內人士就範的戰場,馬總統認為這種「干政」方式不妥。

馬總統深怕踰越分寸,最後採取「五巨頭會議」模式,也儘量淡化色彩,強調「意見溝通」的功能。第一次聚會時,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就特別強調,這只是定期聚會,大家交換意見,「但不做決策」。

據指出,對此一會議總統府傾向不訂名稱,稱呼這是「府院黨的定期聚會」,黨中央則定位未來扮演總統府與立法院溝通的潤滑劑,希望發揮協調功能,一個高層會議,府院黨各自表述,彼此對會議功能都有不同期待。

然而,無論府方再怎麼淡化色彩,五巨頭會議畢竟是體制外產物,要外界相信五個男人只是在「蓋棉被純聊天」,恐怕民眾也不會接受。尤其府院黨三方在磨合,再加上府方轉述機制不夠健全,在沒有監督、又不夠透明的狀況下,五巨頭每周吃便當,能吃出什麼效果,會不會走味,真有待觀察。

【2008/06/1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906891
混馬白臉 作繭自縛(轉貼)強勢總統、強勢閣揆 遇上強勢黨魁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憲法有說「兩岸、國防、外交」是總統職權嗎?
2008/05/01 13:26 瀏覽49|回應0推薦2

卜算子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YST
 齋貓

敝人老是在這裡提問題,現在,我又有一問題啦!

中華民國憲法有說「兩岸、國防、外交」是總統職權嗎?我記得這是李登輝提出來的。恐怕快二十年了吧,大約是李登輝與郝柏村「肝膽相照」的時候,那時馬英九還在陸委會當「政務副主委」吧?

李登輝的依據是:憲法說「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於是外交,兩岸(這也是「外」?)成了總統的職權。憲法又說「總統是三軍統帥」,於是「國防」也成了總統的職權。

李登輝的這種見解,被當時的憲法學者笑死。我記得非常清楚,朱高正就曾指李登輝完全曲解憲法。李登輝的話一邊被人當笑話(比如他說祕書長是為他「跑腿的」),沒人當一回事兒;另一方面又沒人真正去反駁,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李登輝因為「本土」而取得了無尚的正當性,輿論都在寵他,所有的外省舊官僚都非常識相不去攖其鋒。結果,這麼一段毫無憲法常識的話。居然就成了現在的「金科玉律」。

李登輝是個非常不要臉的人,還記得在「委任直選」與「全民直選」爭執的時候,法學學者提出憲法是內閣制,全民直選會指總統權力過大,不符內閣制精神…。李登輝透過他的祕書長黃昆輝說全民選的總統也可以是虛位,還舉出世界上那些那些國家為例。結果直選了,他又說,得那麼多選票的總統,當然不能是虛位…。對每一件事事前事後說法不一,就種例子太多了,(如廢省,之前說是節省行政成本,之後又說省沒有了,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省了等等十足意淫的話。總之,這類例子多的不勝枚舉,是標準的李氏權謀。)

今天的憲法早已非驢非馬了,但認真追究起來,還是偏內閣制。不論如何,「總統管外交、兩岸與國防」完全在憲法裡找不到依據。號稱一切守法的馬英九,要如何說服自己?

也許,馬英九早已不在乎憲法了,他也許忘了「統一是憲法義務」這句話正是出自馬英九自己。在李登輝成立國統會的第一次會議上,就是由馬英九負責提出報告,這句話就白紙黑字的寫在這報告中。

國統會被陳水扁廢掉了,看來馬英九也無意恢復。「憲法義務」再大,也大不過馬英九自以為是的算計吧!


冷眼集》強勢總統、強勢閣揆 遇上強勢黨魁

新政府團隊的府院高層人事喬不攏,表面上看似一場黨內各系統的權力拉鋸,但關鍵仍在於府院黨高層人事,攸關未來黨政平台的運作架構,這不只是馬總統與吳主席權力平衡的課題,更是國民黨能否擺脫「以黨領政」體質的重要觀察指標。

總統府秘書長一職曾被李登輝形容是「跑腿的」,但這個跑腿的職務卻讓黨內高層「起心動念」,關鍵不僅在於可上達天聽,更重要的是,該職務更是閣揆的重要跳板,算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重要職務。

連日來擁吳與拱胡兩派勢力拉扯,背後牽扯出省籍考量與派系平衡,原先胡看似機會濃厚,擁吳派卻在吳伯雄與蕭萬長出國期間積極運作,讓吳敦義轉進總統府只差「臨門一腳」,結果伯公堅持不放人,府院三長人事再度陷入膠著。

表面來看,黨中央「卡」吳敦義轉進總統府的宦途,避免引發骨牌效應,畢竟縣市長與立委爭相入閣後,各選區補選也將打亂後續的權力布局,這是黨中央的原始盤算。

深一層來看,吳主席藉「留小吳」動作明確將未來府院黨權力位階定調,黨秘書長高於府院,「沒犯錯為何要去總統府?」一語禪機,點明出未來府院黨平台上,究竟是誰站在發號施令的高度上。

目前擺在權力平衡上的現狀是:黨中央可對府院人事斷言可否,但握有七百六十多萬票的總統卻不能也不宜介入黨的人事。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府黨人事的磨合過程中,還有馬、吳以外的政治山頭有意推出明星人選來卡位,著眼的當然不只是那烏紗帽,而是那個未來決定執政、人事的黨政平台權力樞紐。

儘管目前黨政平台機制尚未出爐,未來政局可能形成「總統府、行政院」vs.「黨中央、立法院」兩大集團,府院若要立院配合,仍得透過黨務系統,這是未來執政黨運作的基本結構。

換言之,府院黨秘書長將是兩大系統主要溝通平台,具體來看也就是代表馬蕭、劉揆與吳魁三大勢力的平衡與拉鋸。

在這個邏輯下,新政府團隊籌組過程中的人事上下角力,便有其權力脈絡可循。

過去的國民黨,府院黨人事與政策都在中常會上先拍板,才有後來行政院院會、立院院會核備、核定的程序。只是這黨國體制,如今變成新政府組織過程中尾大不掉、又不能大刀砍斷的基因缺陷。

當吳伯雄說出「黨秘書長沒犯錯,為何進總統府」,儘管玩笑性質居多,卻也暴露未來黨政運作機制的基本矛盾,強勢總統、強勢閣揆加上強勢黨魁,三人若無法維持動態平衡的權力結構,府院黨運作就會出問題,這是執政團隊必須嚴肅面對的挑戰。

【2008/04/17 聯合報】

府秘書長、副閣揆 喬不定

正副總統當選人馬英九、蕭萬長、準閣揆劉兆玄三人昨密集磋商並展開徵詢動作,但包括府院高層人事仍處於膠著,也讓藍營內部瀰漫詭譎氣氛,目前關鍵仍卡在總統府秘書長與副閣揆人選,馬蕭劉仍未達成最後共識。

據指出,總統府秘書長無法拍板,也讓黨內呈現不安氣氛。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堅決不放人,使黨秘書長吳敦義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希望落空,府秘書長成為詹春柏、胡志強二搶一的局面,儘管地方勸進胡的聲音大,黨內也傳出,詹春柏有勇於任事的強烈意願。

但據出馬也思考「第三人選」的可能,前提是該人選必須能與馬充分配合,也得在政壇夠份量,才能擔任府院黨協調角色。

於副閣揆部分,儘管馬劉兩人昨兩度磋商,但消息來源透露,馬劉仍未形成共識,關鍵在於劉有自己的口袋人選。據指出,劉的口袋名單並非外傳的蔡勳雄,而是一名具財經背景、並與劉「交情很好,理念契合」的前閣員。

馬則認為,副閣揆應著重協調與行政能力,尤其與立院協調能力,畢竟內閣已有包括經建會主委等諸多財經幕僚。

據了解,馬英九對於詹啟賢協調能力很肯定,是副閣揆的人選考量之一,但在連動考量下,也曾傳出有入府的安排,但詹個人意願較傾向在行政系統,詹的進退安排也牽動這一盤布局。

馬、蕭兩人昨日一早闢室密談,隨後馬又兩度與劉磋商,原先預期包括總統府正副秘書長、副閣揆、政院秘書長等府院人事案可望明朗化,但由於三人口袋名單仍有出入,人事案尚未有最新進展,四月底前公布的時程表面臨挑戰。

消息來源透露,馬蕭劉上午密集磋商後,馬下午開始就府院高層人事展開徵詢,但各方勢力暗潮洶湧,各有推薦人選,也推遲決策時程。藍營人士納悶說「府院高層只有五個職缺,考量人選頂多十個人,怎會喬這麼久?」

由於人事案拖延時日,也讓黨內傳言四起,例如擔任政權交接小組召集人的詹春柏始終非總統府秘書長熱門人選,傳出詹接手政權交接工作有些「意興闌珊」,藍營內部替打抱不平聲浪四起。記者昨天追問詹,若總統府秘書長另有其人,是否仍續任政權交接小組召集人,詹僅回以「高層有需要,就會通知我」,語帶玄機,也讓外界好奇。

據透露,倘若詹春柏能順利接任總統府秘書長,詹啟賢接行政院副院長只差「臨門一腳」,蔡勳雄將接政院秘書長,人事布局將回到最原始的方案。

儘管詹春柏目前擔任政權交接小組召集人,黨內分別傳出總統府秘書長人選包括胡志強、吳敦義,詹春柏始終並非最熱門人選,黨內替詹打抱不平的聲音四起,更有人說「政權小組交接時,春公要用什麼身分呀?」

【2008/04/17 聯合報】

轉進總統府? 胡志強「三個沒有」

面對記者再三逼問是否會轉戰總統府,台中市長胡志強昨天數次強調「三個沒有」,表示入閣的事情「沒有任何新的發展,沒有改變態度也沒有鬆動」,他還無奈地說,在國民黨中常會裡沒人提到組閣的事,不過倒是有很多人「吃我豆腐、開開玩笑」。

他昨天透過副市長蕭家旗,向台中的媒體重申「兩個沒有」,沒有人直接徵詢他到總統府任職,他留在台中的心意沒有變。胡志強昨天人在台北,下午特別打電話回台中,請副市長蕭家旗說明,他會做到市長任期結束,入府話題要低調,不要再吵了。

胡志強前往台北市立美術館參觀日人伊東豐雄的建築展,他笑說:「我是受到很多壓力,不要誤會是來自新政府。」陪同參觀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則勸進說,胡市長是難得的人才,不管在中央、地方服務,都是全民之福;只是如果服務的人越多,對國家貢獻越大。

台中市國民黨、台聯黨等市議員力拱胡志強到中央服務,民進黨市議員曾木川、范淞育、紀麗玉、王岳彬等人昨天開記者會,高舉「胡市長不要走!」「台中市民要承諾!」海報,反對胡志強任期未滿就落跑。

曾木川等人說,胡志強和市民有約,台中市重大建設仍待推動,如果此時去中央,誰來完成這些重大建設?曾木川說,如果國民黨沒人才,非要胡志強不可,請馬英九出面背書,必須兌現胡志強所有承諾的建設,地方就願意「放他一馬」,讓胡志強到中央「胡九萬」。

【2008/04/17 聯合報】

吳伯雄不放! 吳敦義「來日方長」

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傳將轉任總統府秘書長,不過昨天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卻公開留人,面對媒體詢問挑明說「我不會放(人),我依賴他太深了」,陪同在旁的吳敦義則是苦笑回應,「我不能講話,因為主席已經講話,我還能講話嗎?」

吳敦義稍早單獨面對媒體詢問時表示,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不必講個人意願。吳敦義還自暴夾在馬、吳之間的尷尬處境,他說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時找他來當秘書長;吳伯雄則是他的長官,兩個人的決定他都必須尊重,一切交由他們兩人處理。

繼前天公開表示「吳敦義又沒犯錯,為什麼要被送到總統府去」後,吳伯雄昨天更強調黨秘書長的職務,無論對黨或國家,甚至是馬英九,可能都要比總統府秘書長的幫忙更大。

吳伯雄表示,吳敦義轉任總統府秘書長,剛剛選出來立委又要重選,對南投選民也不好交代,強調國民黨要顧及社會感受,不能開這樣的例子。

媒體再追問有關未來是否會對吳敦義委以重任,吳伯雄則是笑笑說,「吳敦義比我年輕,而且來日方長」。

內閣人事也成了昨天國民黨中常會的焦點,吳伯雄有感而發地表示,「這個時候誰去接部長,我都不會羡慕,因為經過這八年,政府都已經被民進黨掏空,都是一堆爛帳」。

吳伯雄還意有所指地點名在場的胡志強說,「不信你們可以去問問胡志強,台美關係變得這樣緊繃,誰去接都很辛苦」。胡只能苦笑。

【2008/04/17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20668
【凡炎黃子孫,皆不能置身事外】(致梅峰) .
推薦0


t1906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當年馬英九從基隆開車送你回台北,一路上苦口婆心勸你努力上進,
但是你後來不爽,現在整天說他「斷背馬」

馬若選不上、倒了,以後你也不必「言必稱」斷背馬如何、如何了,
這家城也可以走入歷史了

再怎麼說,也該為你自己的事業、前途著想,
人家知道你「選舉日不投票」,以後你憑什麼要人家辛苦的去投票給你?

你辦座談會很辛苦,至少你希望人家到場表達意見,對吧

「怪叔叔比干」也教訓峰侄:「不去投票﹐有點助紂為虐」

你不看曾面看佛面,就看在長者詹公份上,也該去投下「神聖的一票」

想想大陸同胞,人家是不能投票,你是不願投票?

國父的「民權初步」你很清楚吧,難道都是白講的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78119
二十年都空轉沈淪過﹐何再乎多浪費四年﹖
    回應給: 梅峰《中國人》(MeiFeng) 推薦0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到我網誌﹐看最近一﹑二日新文﹐當知吾意。

就算蔡諤再興護國軍﹐恐亦已遲﹐無補時局﹔今日﹐也試過兩位網友﹐面對事實﹐皆無辭可辯﹐只是顧左右言他﹐以渠等理智﹑識見及心胸﹐都仍然如此沈迷執著﹐何能期望一般百姓清醒﹖

中國不能強盛﹐誠受柏楊所謂『醬缸文化的影響。小草放屁﹐再努力﹐相信也是沒用的﹐就閉嘴旁觀﹐順自然吧﹗

 

註﹕反正﹐一切世事﹐都沒那麼嚴重的﹔中華民國國運﹐也一向昌隆﹐二十年都空轉沈淪過﹐何再乎多浪費四年﹖就靜待選舉結果﹐盼事能如太公所願﹐人民有智有福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71055
痞瘋願洗耳恭聽太公錦囊!
    回應給: 曾太公(et1380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公 大鑒!

謝謝太公留言!

太公感時悲世,並鼓勵大家花時間提供精簡的比較,客觀分析對未來情勢發展的優缺可能性?甚而探究國家真正病因,並研擬政策。

痞瘋敬佩,亦可從中推論出太公必已有錦囊,願洗耳恭聽!

痞瘋 謹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70981
引用者清單(1)
2008/03/20 08:48 【曾太公落美洲】 優秀黨員對阿九的質疑(二)﹕投一票給國家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那才夢長喔
    回應給: 梅峰《中國人》(MeiFeng) 推薦1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久遠

從經國總統逝世﹐迄今剛好二十年又一個月。這前十二年﹐由國民黨主政﹐修憲癈國代﹐黨一再的分裂﹐國會打鬥﹐衰敗紛爭﹐在政治生態形成﹔緊接著阿扁胡搞﹐藍綠胡鬧。這二十年﹐是什麼情勢﹖根本原因何在﹖是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問題﹖看問題﹐要如大長今﹐找出病源﹔別那麼表象﹑情緒化﹔頭痛醫頭﹐或喊口號﹐解決不了問題的。

國父創建民國後﹐前二十餘年﹐中國也是一團亂﹔有進步力量﹐要追求民主共和﹐當然﹐也有反動勢力﹐要回到往日的榮光﹐如張勳﹑袁世凱搞復辟。今天﹐誰都會說張﹑袁不對﹐但處在當時﹐也是有不少時人﹐又愚又瞎﹐受舊勢力迷惑﹐大搞民意鼓惑。誠乃當局者迷也。

處今日之勢﹐讀國內政治學者﹐如胡佛﹑張麟徵﹑張亞中之見﹐豈不讓人糊塗﹖政黨再次輸替﹐換下民進黨﹐就萬事OK﹐事情有如此好辦﹖又豈知這不會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如何分辨好壞﹐最好是看政策﹐可是﹐又有人能提供很精簡的比較﹐客觀分析對末來情勢發展的優缺可能性﹖又有多少國人﹐肯花時間研究﹖人人像上聯網﹐鬼扯胡談﹐雞屎洩憤﹐爽就好﹐那來理性與愛國心﹖

唉﹗人要是能知未來﹐會不會少去煩腦﹖太公不知﹐但可以肯定一事﹕世界會沒有符經﹐蓋人人不必喊口號﹐再催魂麻庳自己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70478
(轉貼)胡佛:是一黨主政 不是一黨獨大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一戰爭」:「一黨獨大」與「一中市場」

藍綠攻防聚焦在「一黨獨大」與「一中市場」兩大議題,可以稱為「兩一戰爭」。

先談「一黨獨大」。這是一個欺騙對政治學毫無常識者的「假議題」。因為,例如在世界多數民主國家採行的「內閣制」中,「一黨獨大」根本是「常態」,也是「正統」。內閣制從國會多數黨中產生內閣,內閣植根於議會,行政權與立法權皆由多數黨獨攬,正是道道地地的「一黨獨大」。在內閣制中,唯有在出現「聯合政府」時,才不能說是「一黨獨大」,但那卻是內閣制的「變體」,不是「正統」。倘若「一黨獨大」是民主禁忌,全世界的民主內閣皆應收攤。另以總統制而言,行政權與立法權雖是「權力分立」,但總統與國會皆屬同一政黨的事例也是司空見慣,亦可稱作「一黨獨大」;但從來未聞甲黨在國會居多數,總統即非由乙黨擔任不可的說法。

何況,所謂「一黨獨大」,其實亦未必與國會席次有關。民進黨八年來皆是立院的少數黨,但民進黨不僅是「實質」的「一黨獨大」、「一黨獨霸」,且是徹底的「一人獨大」,遂有「陳家政權」、「陳家黨」的說法。未來國民黨若是「一黨獨大」,恐怕也不能想像會發生如陳水扁這般無法無天「一人獨霸」的樣態。再者,過去八年,民進黨連自家的陳水扁都「制衡」不了,且成共犯結構,現在又如何有主張非由謝長廷當選總統以「制衡」國民黨的正當性?

當然,倘若未來出現「馬英九總統/國民黨國會」的「府院合體」,是否得以「有效制衡」,確實頗受關注。但是,若要著力於「制衡」「一黨獨大」,即必須強化司法、輿論及在野黨等機制,而未必須以「分裂政府」為手段;因為,全世界的內閣制國家及府會合體的總統制國家,皆是如此。

再談「一中市場」。「一中市場」是「兩岸共同市場」的汙名化與妖魔化。若非要冠以「一中市場」之名,充其量也只是指「大中華共同市場」,或「一中各表市場」。問題是:「兩岸共同市場」也許是一個前瞻的政策議題,卻不是一個討好的選舉議題;在台灣的民粹政治手法操作下,甚至可能變成票房毒藥。

如果摘掉「一中市場」的紅帽子,這個議題的核心價值其實是欲將兩岸經貿關係「對等化/法制化」。眾所周知,兩岸經貿即使在陳水扁的「鎖國政策」下,其不利台灣的傾斜狀態亦已發展至極端危險的境況,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在筆直的曲線上有升無降;且民進黨近日為了選舉,又瘋狂鬆綁兩岸經貿阻禁,這亦必將使傾斜更趨惡化。所以,台灣絕不可繼續在壓力下不斷片面「出血」,而必須設法建立一個兩岸經貿交流的「對等節制體制」;若不叫做「自由貿易區」,或可為「最緊密夥伴關係」,或稱作「綜合經貿合作協定」,要不然就是「兩岸共同市場」。若無此類「對等節制體制」,台灣將永遠「出血」,兩岸無以「循環」;且台灣更無以透過「兩岸機制」建立「全球連結」。

因而,「兩岸共同市場」這個少說也需二十年始可能實現的想像境界,應當獲得重視的是其開放的精神與對「體制化/對等化」的逐步追求。但是,民進黨卻以「找無工/找無尪」如此輕佻膚淺的手法來面對這個嚴肅的議題;這是取巧的選舉手段,亦是極度輕賤選民智慧的愚民手法。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民進黨正在大力鬆綁兩岸經貿阻禁,卻完全否定了兩岸應當建立「對等節制機制」。綜觀謝長廷的政見,對內只是一方面減稅、一方面燒錢搞社福;在兩岸則是片面鬆綁「放血」,卻全無建立「對等機制」的主張。這是謀殺台灣,這是死路一條!

「一黨獨大」,確實應當關注「完全執政/完全責任」的風險;但那種風險未必會大於「小總統」強銷「大使命」的風險。至於「兩岸共同市場」,若因「一中市場」而汙名化,就被抹殺了對兩岸經貿關係「對等化/體制化」的追求,那麼,台灣將永遠不可能「止血」,直到邊緣化至血盡氣絕為止。

【2008/03/14 聯合報】

胡佛:是一黨主政 不是一黨獨大
文◎胡佛. 記錄◎王茗緣‧楊明浩‧紀穎如  2008-03-12
調整字級:    
編按 立委選後,國民黨贏得立院三分之二席次,加上相關淵源之立委,泛國民黨已居四分之三。民進黨面對此一形勢,以「一黨獨大」訴諸總統選戰,藉此籲求力圖扳回頹局,得以繼續執政。 實則,台灣經過民主改革之後,即使一黨掌握行政與立法權,也非如以往缺少制衡與替換機制下之狀況,故而「一黨獨大」之說祇在將過去的不良印象移植到現在,使人心生畏懼與抗拒,影響選舉結果。
  

政治穩定要追求絕對多數 定期改選就是最好的制衡

未來即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居國會多數,正確的詞語描繪應是「一黨主政」,而非「一黨獨大」。此種「一黨主政」的狀況,在內閣制國家根本是其制度的精神所在,在總統制國家也經常透過選舉而發生,從未受到「一黨獨大」之質疑。

本專題製作即為釐清有關「一黨獨大」之疑慮,並解析若不能「一黨主政」,以致形成「朝更小野更大」,對於政治運作與發展將益為不利。

立委選舉國民黨大勝(在立院超出三分之二,整個藍營超出四分之三),不僅達到修憲門檻,還可以彈劾、罷免總統;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高唱「一黨獨大」是怪獸,甚至直指台灣將返回過去的威權時代。

日前李登輝接受日本媒體的專訪時,更進一步指出,如果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中勝選,民進黨慘敗,民主將倒退二十年。民進黨則藉此大肆宣傳,強調祇有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才能制衡國民黨在立法院的一黨獨大現象。果真如此嗎?由於這些問題牽涉到有關民主的基本概念與知識,我覺得我有必要做一些澄清。

 

最佳詮釋 - - 一黨主政

民進黨所謂的「一黨獨大」,應該指的是國民黨在立院掌握絕對多數,而民進黨則不到三分之一席次的現象。這樣的政黨結構,是否有礙於民主進步呢?我的看法是,任何政黨政治都是在求國會超過半數,實施多數意志,才能政黨主政。這就是所謂「多數統治」原則(majority rule),所以應該說是「一黨主政」!

無論是「一黨主政」還是「一黨獨大」都要先放在結構裡來看,現在的立法院,國民黨占絕對的多數,民進黨居少數,小黨都消失了。國民黨的絕對多數與民進黨的少數,是否會對民主政治造成傷害,我的瞭解是沒有問題的。要討論這個問題,要先討論這樣的多數是怎麼來的,這才是我們真正要討論的。

任何政黨政治都要在國會追求絕對多數,才能主政。而這個多數無論是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二,還是四分之三的多數,都是民主政治的表現,怎麼反而被說成是民主政治的破壞呢?

民主政治的理論如此,實踐上也是如此,那就是反映一個原則 - - 主權在民,民眾是最大的。而選舉就是反映主權在民的最好方式。選舉就是民眾透過一票一票來表達同意(consent) 。國民黨現在國會的多數是一票一票由主權者(民眾)「同意」而選出的,不是靠槍桿子出政權,這完全是符合民主多數統治的「同意」原則。

而這樣的多數是不是有充分民意,就要看選舉是不是一個自由的選舉。現在台灣的選舉是自由的,而且是一人一票(同意),所以是相當平等的,民意被充分表達。另外要考慮的是,多數統治能否為所欲為。像昔日納粹也經過選舉,還達到百分之五十幾的支持,不過選上後卻無所不幹,成為一個真正的怪獸。

......

《詳細內容請看本期周刊》

張麟徵:馬英九若能贏 不能只贏30萬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3 21:33:32  

張麟徵認為,馬英九現在更需要把專注力放在322後政權的和平接收上。(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記者 何耀雄)台灣大選倒數第9天,民調和民意均一面倒向藍,仿佛馬英九的勝選已經不成問題,但張麟徵認為,馬英九要是能贏,不能贏得少過30萬票,因為這會影響到520台灣政權的和平移交。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麟徵今日應邀出席“香江論壇”,並發表題為“大選後的台灣政局演變與兩岸關係”的演講。 

  張麟徵認為,雖然從台灣目前的氣氛來看,馬英九贏的機會比較大,而馬謝的民調差距也很大,有學者更預測馬將會贏謝10%(約130萬票),但從更實際的地下“總統”選舉賭盤看來,馬謝輸贏的差距其實不過是在3%到5%(40-70萬票左右)之間,變數還有很多。 

  另外,張麟徵認為,馬英九最後贏謝長廷的票數差距也很重要。若最後馬能贏謝100萬票,那當然沒問題,但若贏的票數太少,像陳水扁2004年的“總統”選舉一樣只贏幾萬票,綠營依然會有藉口為難馬英九,到時綠營反對時可不會像藍營一樣斯文,只是靜坐一下、唱唱歌和發表演講。從昨日的“踢館”事件可以看出,綠營支持者衝撞的爆炸力是很強的,鬧起來將會很可怕。 

  張麟徵認為,若馬英九在大選時真的只能贏出30萬票,到時候520政權的平順移交都將會成問題。與2000年不同,李登輝當時是甘心樂意的將政權交給陳水扁的,但如今的陳水扁會心甘情願的將政府平順的交出來嗎?這個很成疑問,因為民進黨在“國安局”、情資單位內還有不少見不得光的機密檔案。 

  故此,張麟徵認為,馬英九現在更需要把專注力放在322後政權的和平接收上。 

  放眼大選過後,張麟徵認為民進黨除了會進行黨的路線和權力鬥爭外,民進黨可能會藉著提出“修憲”來東山再起,修改“總統制”和選舉制度。 

  第一,對於台灣現時的“總統制”,藍綠八年以來已經受陳水扁這個有權無責、無視“憲政”規定的“大總統”害得慘了,民進黨很有機會藉著這個議題爭取藍綠支持,將政府改為“內閣制”。 
   
  第二,民進黨也或許會提議修改目前的選舉制度,目前的“國會”議席太少,這是藍綠政治人物都感同身受的。透過“修憲”,民進黨將可以將目前的藍綠政治生態完全改變。 

  另外,公投也將成為民進黨東山再起的一個議題,322入聯、返聯公投若其中有一個公投有過半數投票,將會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而即使兩個公投也不過半數,民進黨也會以入聯、返聯投票人數加起來過半來解讀,並利用公投的結果來累積自己政治動員的資本。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68745
不懼失敗 方或為榮
    回應給: 曾太公(et13808)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說八道

太公 大鑒!

很抱歉遲回,主因在束裝返國與雜事纏身!

痞瘋未用電腦看韓劇,完全不知如何下載,且痞瘋蘋果電腦,有時這方面好像稍不方便!

至於有關「讓馬白臉落選,以強迫國民黨修憲為內閣制」之看法,痞瘋尚在評估,因為老師提醒痞瘋,國民黨無能,鬥不過老謝,所以即使馬白臉落選,也難以修憲!加上痞瘋目前必須處理自家選舉債務等等許多問題,所以就暫擱此事,待日後再議了!

提到老唐阿德,痞瘋這次去了馬德里三天,買了許多有關他的紀念品送人,對他確是想多多了解,不過痞瘋不會以「失敗」為榮,僅會以「不怕失敗」為榮,且會以失敗為借鏡,策勵自己更加努力,並檢討失敗因由,尋求改善,以盼下次之成功!

痞瘋 謹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5116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