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華府一項座談會的台灣學者今天認為,台灣總統大選最後階段的關鍵議題,仍將是「國家認同」或「族群、統獨」這個議題;另外,候選人的性格以及中國因素,也會影響選舉。
華府著名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天舉辦座談會,討論台灣明年的大選。引言人包括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CSIS中國研究專家傅瑞偉、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歷史系教授唐耐心。
三位應邀的演講人則是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重禮、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
被問到有關總統選戰最後階段的主要議題為何?是中國國民黨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蕭萬長的馬蕭配主張的「拼經濟」,還是民主進步黨主席陳水扁總統強調的「國家認同」?
吳重禮說,除了中國的態度可能影響台灣選舉之外,他認為,族群問題,即所謂的「本省對抗外省」、「本土對抗外來」這樣的論述,仍將是選戰最後階段的主要議題。他同時認為,北京面對台灣大選的最好反應,就是「沒有反應」。
羅致政也說,民進黨目前在選戰議題設定方面仍然十分成功,國民黨被拉至民進黨擅長的領域內戰鬥。他指稱,國家認同仍會是最主要的決戰議題,這是民進黨的主戰場。
另外,他也表示,候選人的性格也會在最後關頭被拿出來嚴格檢驗,例如馬英九作為領導人的可信賴度。羅致政舉例,指馬英九過去當職業學生的紀錄,選戰最後幾個禮拜一定會被拿出來討論。
現場民眾隨即詢問,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在人格上有何被質疑的問題?羅致政說,可能是謝長廷過去過於「宗教性」的行為,例如謝自己常提到整天冥想,還有他參與宗教的紀錄等,現在這些紀錄還沒有被嚴肅質問,但是最後關頭一定會被對手陣營攻擊。
葛來儀則說,候選人的過往政績也很重要,例如馬英九的台北市長表現與謝長廷任高雄市長的成就來做比較,也許謝長廷可在這方面爭取更多的選民。
卜睿哲也回應說,過去民進黨在議題主導方面的確比較成功,但面對當前台灣民眾的政治情緒,這一次需要進一步觀察(民進黨設定這些議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