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城記錄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東森論壇】(轉貼)尹盛先
 瀏覽3,065|回應2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先生趕快省悟吧!

2007/08/09 00:52
尹盛先 

馬先生這篇演說,己經是今年二月十三日以來的第三篇的競選「宣言」,前兩篇一是二月十三日下午在馬 先生被起訴後的立即反應,完全是情緒性的反應而 已,是可以用不著計較的。第二篇則是馬先生成立競 選辦公室時的發言,可說是馬先生的初步構想,內容或有不够周全之處,不够「成熟」也可以不必計較的。但是這一次是在國民黨的黨代表大會上發言,至少是在三個月以前就可以確定的事,也就是說馬先生至少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這篇講稿的,它不應該是一篇即興式的談話,而是一篇正式的「宣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告」,可是如果從「宣言」或「文告」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的話,是令人失望與遺憾的。 

至少這是一篇既不合「時宜」又不合「場景」的文章。因為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代表大會,與會的完全是國民黨的黨員、黨工及黨官。事實上可說是國民黨的內部會議,它的主軸應該檢討上一次失敗的原因,尋求這一次勝利的途徑與方法。馬先生只是代表國民黨的參選人而已,還只是在「盍各言爾志」的階段,馬先生還不到「告訴」「台灣」、指導「台灣」如何前行的時候。 

「台灣向前行」台灣就一定贏嗎?事實上台灣倒是一定會向前行的,不管台灣願不願意,也不管台灣由誰來領導,台灣都會向前行的,也都得向前行的,台灣不可能「停滯」下來的,因為地球是在不停的轉動的。歲月總是前進的,不是嗎?問題是台灣雖然向前行,卻是不一定會贏的?再說台灣要贏誰呢?馬先生當天儘可不必管台灣贏不贏的問題,該管的是國民黨贏不贏的問題,馬先生必須先使自己及國民黨贏了,才能談台灣贏不贏的問題。 

馬先生將要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中華民國的第十二任總統,在國民黨的黨代表大會中發言,豈能忘了國民黨的立場,不談國民黨的中心思想,不提國民黨的理念,也忘了國民黨將要給台灣人民什麼樣的願景。馬先生曾誓言要捍衛中華民國,又如何能遺忘中華民國,馬先生在短短的講話中說到六十三次「台灣」,只有三次提到「中華民國」,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是民進黨的主張與行動,有其一定的意義與目的,難道馬先生不瞭解嗎?馬先生有必要師法民進黨的作為嗎?還是認為是應該的,或是用「台灣」才彰顯台灣的「主流民意」,而國民黨也必須追隨台灣的「主流民意」才行。 

馬先生參選是為了要找回「台灣的核心價值」,但是什麼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呢?馬先生的解釋是:「我們的祖先當初渡海來台為了在此生存發展,更為了後代子孫有出頭天,傳承了許多好的品德與性格,其中最顯著的有:勤奮、務實、認真、正直、堅忍、善良與包容,這些品格形成了台灣人的基本核心價值,也加速了台灣的進步與發展。」馬先生認為的「台灣的核心價值」其實是「台灣人的基本核心價值」,而馬先生認為的「台灣人」則是「我們的祖先當初渡海來台」的人,說穿了馬先生的「台灣人」,就是在台灣的外省人所認知的「台灣人」,換言之就是台灣四大族群中的「福佬人」。將「台灣人」予以定位為具有「勤奮、務實、認真、正直、堅忍、善良與包容」等美德的人,是讚美還是阿諛,只有馬先生自己清楚,各種美德是不是就是「台灣人的核心價值」,「台灣人」受不受用也不得而知,不過毋庸置疑這是馬先生的創見,即使是李登輝或陳水扁也不一定會接受馬先生的創見的。道理很簡單,台灣人不管是那一個族群,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甚至於原住民其實都是漢民族一脈相傳的各個支派,推算到更長遠的祖先就是「中國原人北京種」,從「北京人」發源出來的,都具有共同的基因的,具有同樣的優點和同樣的缺點,台灣人、外省人乃至於大陸人都是一樣,台灣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核心價值」,自然馬先生實際上也無從找回什麼「核心價值」的。談什麼找回核心價值才是唬弄人的假議題。而且對台灣族群的融合更是毫無助益的事。 

馬先生從表示要參選總統到現在有好幾年的時間了,更有馬先生的幕僚說過馬先生從小就立志要當總統的,而馬先生的老太爺也是早就培養馬先生要當總統的。照說馬先生應該是十分瞭解,總統是幹什麼的,總統該管些什麼事的。可是臨到國民黨真正推舉馬先生參選總統的時候,馬先生卻弄不清楚總統該作什麼、該管什麼了。馬先生參選總統的主要政見竟然是要重振台灣的經濟,而為了振興經濟所推出的政見,則是要「回到」以前國民黨執政的時代,豈不是要走回頭路了,那還能說推動台灣向前行嗎?就經濟而言馬先生可能自覺是外行,所以找一個經濟專家來搭檔。可問題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總統的職權是有明文規定的,(憲法第三十六條至四十三條明確規定總統之職權)不管是總統、副總統都是不管經濟的。再說如果總統致力於管經濟,那政治由誰來管呢?或許馬先生認為有關台灣的政治議題,都是假議題,可以不必去管的。正如同馬先生自認統獨問題是假議題,在總統選舉中是不必談的問題,所以馬先生不談統獨的問題。然而馬先生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的問題」有那些,那些是「假議題」、那些是「真議題」,要選總統該談那問題?不談那些問題? 

不是馬先生自己說了算的,至少馬先生該瞭解,馬先生主觀的認知,可不一定是對的、正確的、更不一定是台灣人民都認同的,要當總統馬先生必須先瞭解,不能以自己的主觀認知,強要台灣人民來同意、接受的。也必須瞭解台灣人民期待怎樣的總統,期待未來的總統能為台灣人民作些什麼事。 

馬先生這篇「文告」自始至終完全是馬先生就個人的立場與認知,發表自以為是的意見。自認為統獨問題是假議題所以隻字不提,自認為台灣人民所關心的問題只是荷包收入的問題,所以大談經濟問題,為台灣人民描繪的願景是「 我們預估二○○八年後每年經濟成長率以六趴為目標,到二○一一年每人平均所得可達二萬美元,並創造十萬人就業機會,使失業率降到三趴以下。」而己。只看到台灣人民在「衣食足」層級以下的需要,忽略了台灣人民在「衣食足」層級以上的需要。更忽略了台灣人民對「國家」的需要。 

馬先生將當前「台灣經濟發展停滯」的責任完全歸罪於陳水扁與民進黨,認為是陳水扁的「鎖國政策」所致,其實是膚淺的看法,對台灣當前的經濟情況,未作深入檢討的結果,而產生錯誤的認知。如果要指責陳水扁在「鎖國」,就得指出陳水扁在如何「鎖國」,民進黨的那些政策是鎖國政策。事實上從國民黨的李登輝,到民進黨的陳水扁,對於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問題在政策上都有一些限制,如果馬先生將這些限制看成是「鎖國政策」,是不够客觀也失之公允的,同時也高估了陳水扁的能耐了。 

馬先生曾經說過只要當選就立即開放直航,這倒是要請馬先生詳加考慮才好,如果以當前包機的模式,發展成常態化的直航模式,是不可行的,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是不能够通融的,說清楚一點那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模式。馬先生必須看出來所謂不是國際航運模式、也不是國內航運模式的特殊通航模式,其特殊之處在於中華民國的航空器,船舶,不能依國際慣例懸掛國旗、使用國家標誌,其實就是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殊的國內航運系統」而己。馬先生該想清楚點,不能胡里胡塗的墜入了中共的計謀之中而不自知。 

其實這也正是馬先生只看經濟不看政治的必然結果,馬先生如果堅持留在經濟層面,不提升到政治層面,產生徧差的認知是必然,在認知上產生了徧差對將來的「治國」也必然會徧差的。那台灣人民如何能放心的將「治國」大任托付給馬先生呢? 

馬先生提到「東協十加三」的問題,顯示馬先生看到了問題,但是將其歸罪於陳水扁的「鎖國」,則是看不清楚問題,也顯示出馬先生看問題的高度不够與寛度不够。台灣是否也能參與東協使成「東協十加四」,豈不是解決了台灣邊緣化的問題了嗎,馬先生看出來了「台灣不能」,但是沒有看出來「台灣何以不能」。自以為是陳水扁在「鎖國」的結果,看不到問題不在陳水扁,也不在「東協十國」,而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關係及兩岸問題才是台灣當前最重要的,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而兩岸問題其實就是統獨的問題,馬先生卻將其定位為「假議題」,不願意去面對、去接觸、去解決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台灣人民期待中華民國的總統解決的中華民國的政治問題,而不是台灣的經濟問題。實迷途其未遠,馬先生趕快省悟吧。 

● 東森論壇徵稿區 http://www.ettoday.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ettoday.com 

( ● 作者尹盛先先生,海軍備役少將,目前服務於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本文為 ETtoday.com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54890
 回應文章
(轉貼)從北京行看台灣青年學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北京行看台灣青年學子

 
零、錄音下載 上面網址 HTTP://HOMEPAGE.MAC.COM/MEI.FENG 


(2008/08/26 00:14)

(●作者卜正,台大外文系學生,雙主修歷史,輔修國際關係。簡介表示,他看不慣台灣各大政論節目良莠不齊的名嘴,以理性思辯及感性關懷的筆調,寫出獨家的卜正觀點。自國中起便關切時政,闢有個人網站「卜正的祕密別墅」(www.puchen.why3s.net)與各路訪客交流。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卜正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正值中華民族百年盼得的輝煌盛事──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舉辦的時刻,筆者有幸跟隨國民黨青年發展基金會一行,與其他九十餘名正就讀於台灣大專院校的同學,同組奧運青年交流團,赴北京進行五天四夜的文化體驗。此次已是筆者第四次造訪北京,除初次是在六歲時隨父親公司的員工旅遊、幾乎無記憶外,最近的兩次分別發生於去年及前年的暑假是筆者個人一時興起,與三五好友湊成一團,便自助旅行去也。八月十三日傍晚,我們青年發展基金會一行出現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鳥巢式的簍空屋頂極富建築美感,連接航廈與出境大廳間的捷運系統亦令許多隨行同學驚呼:「原來北京這麼先進!」這些建設,都是筆者去年造訪時仍未見到的。 

五日下來,我們一行人參觀了首都博物館、北京四中、清華大學、故宮、湖廣會館、王府井大街,當然也在遊覽車上欣賞了日間及夜晚的鳥巢及水立方。除此之外,筆者亦因受基金會推薦,而負責與其他三位同學搭檔主持第三日在北京四中所舉辦的「奧運同心結──京台青少年奧運體驗營暨文化交流週」開幕式。其他三位同學的構成,包括北京四中的一位男同學及一位女同學,以及台北市中正高中的一個女生,正好組成海峽兩岸各有一男一女的陣容。由於負責主持,我從第二日下午便與台灣一行人分別,在北京四中和北京的同學進行彩排演練,周遭都是北京市台辦、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相關官員及四中的老師。如此,更使筆者在短短的時間中便與四中同學相處融洽,同時也看到他們的獨當一面及成熟穩重。 

在撰寫這篇文章之前,本還想過「從北京行比較兩岸青年學子」這樣的題目。但一來是此篇文章大體為筆者個人的一些主觀想法,不適合過度學術研究的筆調;二來乃所謂「大陸」、「台灣」這樣的區分,本身便囿於我們對此類集體名稱的成見,忽略了其內部仍有很大的差異。筆者自身很大的感觸,便是周遭總有台灣同學高談闊論地說,「大陸人都……」、「大陸就是……」。此等言論,正反映了台灣多數民眾目光如豆的狹隘視野,他們從不去想大陸幅員廣大,是由好幾個不同的省、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所組成,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也有完全不識字的。事實上,就連台灣內部都還存在著不少差異,「大陸人」實在是一個太過空泛的概念。 

而恰恰是所謂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難逃台灣多數人所犯的弊病。筆者自身即是台灣大學生,身邊朋友亦多就讀於台灣的各家國立大學,因此對台灣的青年學子有一定認識。以下列出幾點台灣青年學子缺失的部分,並非一味讚揚對岸學生的優秀,而是企圖透過北京行所見所聞,對台灣大學生的表現做出反思。當然,這樣的反思也包括我自己,目前正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學生。 

※ 不夠大氣 

當我們站在巍峨的天安門廣場,佇立於過去帝都的中軸線上,很難不油然而生一種肅然之感,想像自己就在這世界的中心。筆者曾經上過托福美籍名師陶維極先生的課,他告訴我們:美國處處有廣大的草原、遼闊的田野,人的視野自然而然變得很寬、很大。台灣的學生,平日所能見到的是擁擠的高樓大廈,即便是首善之都的台北,其格局亦比不上北京、紐約此類都市;電視頻道八十幾個,轉來轉去還是在談某名人的八卦秘史。台灣的大學生,多數站出去就不具自信,談吐舉止在細微處十分照應,但就是少了一個恢宏的視野。筆者身處台灣第一首府台灣大學,參加過不少國際交流活動,看到許多同學都非常優秀,講得一口漂亮的英語,穿著得體優雅,接待身段也十分禮貌,但卻失了一個比這些表面儀式更高層的「精神」。他們背後沒有一個中心思想支撐,卻只是一直注意小枝小節,甚至流於一種過度崇洋的心態。 

北京四中的兩位主持同學所展現的雍容氣度,令我非常吃驚。他們才十六、七歲,高二都還沒念,卻能大大方方地向「領導」表示自己對學校已擬好的主持稿所持的不同意見。他們直指那一處過於煽情、那一處過於抝口,能夠條理分明地向「領導」解釋。排演及正式登場時,總有來來去去的嘉賓,他們也能闊步上前,不卑不亢地引領那些官威俱足的人士入座。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第一志願的高中,名作家李敖也曾讀過兩個月。聽兩位同學說,台灣的建國中學也常來交流。筆者即是建國中學的校友,想想自己還是小高一時,也難有他們如此大氣的展現。 

其實,大氣的展現也與說話的訓練有關。台灣對說話技巧的訓練始終不足,多數學生缺乏在公眾中清楚表達自身思想的能力。四中的兩位同學,能清晰地將事情的脈落理出頭緒,包括我們在討論最後大合唱時主持人應作怎樣的收尾,四中的同學都能拿捏住當下的氛圍應該有的語言,對我所提的文字內容進行分析,以他們才不到高二的年紀,如此絕佳的統整能力令我佩服。 

※ 不願出頭 

台灣大學生還有幾個特點,就是多數人不願出頭,不願當一個團體中突出的領導人物,出了事也不願意挺身而出。 

求學過程中,班上不乏有某人特別遭受主流排擠,大多數同學皆加入欺壓的行列,少數同學不願同流合污的,卻也懼怕惡勢力,不願意做正義的捍衛者。筆者則與眾不同,反而特別喜愛與弱勢者站在一線,生來就看不慣這種逃避的駝鳥心態。 

此次北京行,某夜獨自一人於飯店房間中看電視,突然遭遇跳電,四周頓陷一片漆黑。筆者欲探其他同學是否同樣如此,才開了門,便發現走廊上已是吱吱喳喳的喧鬧聲。房裡跳了電的同學至少超過二十名,大家都跑了出來你一言、我一句地討論著。筆著當下便問了一個問題:「有人去通知服務員了嗎?」 

大多數的同學仍繼續吵鬧著,少數幾個回答我:「好像沒有。」 

於是,筆著直接到同一樓層僅僅幾步之遙的服務台,告訴值班大姐這項消息。約若五分鐘,大家便都重現光明。 

台灣同學寧願湊在一塊兒作無意義的喧囂,卻沒人挺身而出請服務員來處理,真是百思不解。 

幾天前,在開幕式上,北京四中的同學卻不是這樣。 

當時,後台擁擠著準備演出的表演團體,其中一支北京四中初中部的小朋友,個個天真可愛,準備合唱「感恩的心」。由於帶隊老師正忙著其它事兒,小朋友們吵吵鬧鬧、亂成一團。此時,我就看著兩位四中負責主持的同學,直接上前去維持秩序,清楚地下指令:「一個一個排好隊!」 

要是台灣學生,不關自己的事,想必沒幾個願意去承擔。 

※ 人文素養低落 

筆者以為,身為大學生,一般人心目中的高級知識份子,必然要具備一定程度的人文素養。 

曾經在蔣夢麟先生的名著《西潮》中讀到類似的句子:「北京,作為千年古都,文化的魅力令人難以抵擋,全國各地有志的青年學子,都到這裡薈萃,滋養濃郁深厚的人文氣息。」我們剛到北京時,搭上機場與飯店之間的接駁遊覽車,負責接待的北京市台辦幹部,特別拿著麥克風告訴大家:「來北京就是看文化,看地道的北京人如何生活,如何慵懶地休閒;看皇帝家的擺設,古代帝都的格局,處處都是學問。」他們還特別請來一名説著標準普通話的女導遊,語音輕快,順暢地介紹北京城的方方塊塊。 

然而,大多數的同學卻好像興趣缺缺。 

當北京市台辦的老師們想和我們談談京味文化,提出不少問題想與我們互動時,大家仍是各自地聊天私語,不尊重東道主,凸顯自身文化水平的低落。 

人文素養,不僅是對於基礎的歷史文化,須有一定的知識;也包含著我們對生命、對周遭的人事物,應有的一種悲天憫人的胸懷。自己有外文系的同學,英文非常好,也跟著課堂讀了不少文學作品,但卻沒有文學家的人文關懷。他曾經告訴我,很羨慕有些人的父母是社會名流,可以通過特權未經排隊掛號,就能給名醫看診。這句話在我心中造成無比震撼:醫療衛生是關係著性命的大事,這等特權行逕,身為台大的學生不加以檢討批判,怎麼反倒還大肆讚揚? 

像這樣的想法,即便他語文程度並不低,但一樣是沒有文化,沒有人文素養。 

筆者這麼說,並非大陸人就比台灣人來得有素養,事實上,筆者接觸過一些較低教育水平或者普遍的勞工階級,有的一樣是眼中只有「錢」,缺乏高素質的文化涵養。但筆者在此次交流及之前赴美參加漢學會議的經驗中,所遇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四中、復旦大學這些菁英名校的同學,他們的的確確有著很高的人文素養。四中的兩位主持同學在語文實驗班就讀,他們定期舉行班級文化論壇,討論北京的城市設計、改革開放後北京的文化變遷等議題,對台灣名人陳文茜、李敖的文章及節目亦有收看,思想開放,絕非我們印象中共產黨僵化的那一套。 

這次北京行,與同行一名同學聊天,該位同學告訴我:「大陸好奇怪,說什麼台灣『同胞』的,我們台灣才不講這個詞,我們都直接說『台灣人』、『大陸人』。」我告訴他:「我們以前也說『同胞』啊,要『解救大陸同胞』不是嗎?」他竟無法理解,頻頻搖頭。看來,李登輝及陳水扁的意識型態洗腦,真是取得了絕對的成功。 

※ 對大陸的莫名歧視 

這幾年的所謂本土意識教育,就筆者的觀察,台灣大學生對於台灣歷史地理的了解並未明顯增長,對於台獨的法理基礎也未有理性的認知,倒是自以為是的自我膨脹逐漸盛行,以為台灣人多麼的偉大、了不起,進一步看輕對岸的中國大陸,甚至轉為仇視。諷刺的是,台灣人在嘲笑大陸的同時,時常反而暴露自己的無知。 

譬如說,此行中,第一天便安排參觀首都博物館。在入口處,標明著「無行為能力者及限制行為能力者須有成人陪同。」竟有同學大肆嘲笑說:「大陸真好笑,殘障者當然要有人陪啊!」我馬上告訴他:「所謂行為能力是指民法上打契約的法律能力,未滿七歲是無行為能力者,七歲至十八歲是限制行為能力者。」自以為人家大陸俗氣,其實是自己知識淺薄。 

又有某台大同學,在從北京準備過海關登機返台時,抱怨海關人員人數不足,使得檢查進行得十分緩慢。他喃喃念著:「他們大陸真的很白痴!」身為旅客,理應配合對方的相關規定,隨意用「白痴」罵人,自身素養高低立見。想想今日如是在美國通關,為配合防範恐怖主義而須經過繁瑣的通關程序,台灣人為何多半就視之理所當然?原因無他,乃出自淺意識中對美國的莫名仰慕,及對大陸的莫名歧視。 

台灣人長期接收CNN新聞訊息,視CNN為唯一的國際新聞,視美國為全世界,寧願同美國一起出自對中國威脅論的恐懼而醜化中國大陸,卻不願自己親身去看看事實的真相。筆者親身目睹北京的大街小巷,由於北京市民多已回家收看比賽轉播,北京反而比平日更加寧靜。但隨行的同學中,仍有人自作緊張地說:一定有很多事情被共產黨壓下來了,小心我們房間也有監聽。試問:奧運期間國際媒體雲集,共產黨就是神通廣大,能怎麼壓?我們不過是平凡的台灣大學生,監聽我們到底要做什麼? 

台灣人有種被害妄想症,覺得自己隨時被監聽、隨時被統戰。奇怪的是,如果自己立場站得穩,別人能怎麼統戰?結果是人家從頭至尾沒說政治,我們台灣學生卻一直自己嚇自己。歧視別人的同時,其實是自己的信心缺乏,自卑感作祟。 
   
有些歧視則出自對對方文化的不了解。如曾有先前自助旅行的同伴向筆者表示,大陸人都很兇,不文明。事實上,這裡的「大陸人」指的僅僅是性格較為豪爽的北京人,他們說話較直接,不像南方人特重禮貌,講個話還要彎來彎去。這樣的個性反而十分相稱筆者的作風。當然,上車不排隊、隨易吐痰等習慣是很不好的,而這也隨著奧運會的舉辦一直在改善中。再說到所謂的「不文明」,過度地講究禮節儀態反而是種病,壓抑了人性的質樸真實。許多現代都市人常患的心靈空虛,不正是起源於此? 

※ 國際觀不足 

台灣人的國際觀不足,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怕的是包括菁英學校的大學生,對國際現勢的了解也十分淺薄。 

筆者深為台大外文系的學生,常覺得自己對國際事務的了解還非常不夠,來到了北京,更加深了這層感覺。打開電視,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頻道,隨時在螢幕下方的跑馬燈中,打著最新的國際新聞,包括法國總統出訪、歐盟會議的決議內容等等……。反觀台灣,新聞頻道雖是世界之最,但跑馬燈中閃來閃去的都是垃圾新聞,一個老人觀看奧運轉播過於激動猝死的消息,可以連續播送二十四小時。中國大陸如今追求大國蹶起,將自身置於大國之林,對於世界各大強權的新聞,時時刻刻地注意著;這次辦理北京奧運,更無時無刻不在教育民眾奧運知識,包括奧林匹克起源、奧林匹克精神,都是對岸老少皆知的常識。台灣前陣子搞所謂「加入聯合國」運動,但試問台灣有幾個人對聯合國組織有基本的了解?恐怕連大學生都沒幾個答得出來。 

台灣大學生還有一個迷思,就是把英文和國際觀劃上等號。的確,英文好有利於我們吸收國際新知,但英文好和具有國際觀絕對是兩回事。當然,美國也絕對不是國際唯一的代言人。 

說了這麼多台灣青年學子的缺失,有人可能認為筆者過於自傲,又或者說筆者太過親共、親中。在此,必須澄清的是:筆著對共產黨許多作法深惡痛絕,也知道大陸目前仍存在人口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但我們絕不能將自身對共產黨的不滿無限上綱,移轉至情緒性地對中國大陸的一切加以否定。今日,中國人第一次成功地辦理奧運盛會,這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驕傲,甚至是散佈全球各地華人的共同光榮。陳文茜在奧運開幕式當日,透過電話接受中天平秀琳主播訪問時說得好:「不論你在台灣支持的是哪個立場,你都不能否定,大陸人民為了奧運的付出,那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動員起來的力量。」 

筆者自己亦屬台灣青年學子的一員,上述所列缺失,自己亦多有所犯。也許你質疑筆者所接觸的,大多為北京菁英學校的學生,當然素質相對較為優秀。但我們台灣不是向來就自認比大陸來得思想多元、開放嗎?既是如此,更該參照對岸優秀學生的表現,好好反省才是。 

筆著以為,台灣這幾年菁英教育的失敗,將為台灣學子在未來與對岸競爭上埋下不利因素。大陸幅員遼闊,但政府經費卻集中投注在重點學校上,給菁英學生最好的學習環境。聽北京四中的同學說,學校成立有「模擬聯合國社」,他們都曾作為代表到美國交流、開會,用的都是政府公費。在台灣,只有一些大學裡才有這類社團,要讓高中生出國交流更是非常少數,即便在建國中學也並不十分盛行。在作為第一學府的台灣大學,不少國際交流社團變調成為有錢人交際會,因為政府公費補助有限,台灣學生又不將精神投注在真正的外交研究,而只是在如服裝等表面東西上做文章。台灣教育部在台灣各地廣立大學,結果人人都有大學生的名,卻無大學生的實,素質不夠的台灣大學生難登國際舞台,反成笑柄。
  
這幾年在李登輝、陳水扁教育下,價值觀混亂,台灣大學生失落國家觀、遺失民族情,變得只在乎自己,沒了知識份子的靈魂。一些在文史方面見長的同學,寧願躲在文學藝術的象牙塔中,呢喃而不振作。事實上,就算台灣真要走台獨的路,光以大學生的素質與對岸比較,就相差甚遠了。如此,還喊什麼獨立建國?
  
北京,是中國的都市,也是世界的都市。站在王府井大街的書店一角,靜靜地拿起任何一本書,都會頓覺天地之寬廣、個人之渺小。大陸,已非多數台灣人心中貧窮、落後的地區,即便台灣部分大學生仍繼續以歧視的眼光看著對岸,但這終究只會成為無可救藥的自我麻痺,自困在沒有出口的死胡同裡。 

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廿二日,台北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000217
(轉貼)馬先生別再玩「長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重建社會倫理

2007/08/11 00:32
新石

最近社會新聞中常常充斥著一些暴行犯上的事件,不是兒子害父親,就是媳婦殺婆婆,以單一個案來看,好像沒什麼,可是用一種串連的聯想來思考的話,會不會是一種社會倫理崩落的具體顯現?

早上碰到一群來自高雄的退休老師,在短暫的交談中發現,這群老師有熱誠,可是抵不過社會潮流的演變,當老師的專業處處受制於社會輿論、家長意見或專家看法,搞到最後心也冷了!不如退休,眼不見為淨算了!

如果老師代表某一種權威形象,專業受質疑、人格被打問號的話,那其他像政府、警察等等的角色也好不到那裡去!就連父母親的角色,也在這樣的社會風潮當中受到了波及。

古代講君不君,臣就會不臣,父不父,子也會不子,這叫上行下效,我們社會上扮演權威角色的人,太過輕看他們風行草偃的影響力,胡搞瞎搞,讓老百姓不得不在心中將權威,或他背後所代表的角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影響所及,社會上某種秩序或規範的重要性就逐漸消失了。

在民主時代更應該強調規則,如果規則也算是某一種超然公平、不可逾越的權威的話,不然這樣的民主遲早變成暴民政治,民主應該建基在互相尊重上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規則,然後大家一起奉行,不是我當家了,遊戲規則就改成為我所用的量身訂作,這樣的民主是野蠻式的民主,是上不了檯面的。

台灣的民主既功利又野蠻,幾乎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地步,一種噬血為錢、弱肉強食的氛圍四處瀰漫,甚至為了這樣的私心連倫理道德都不顧了!在豪門大亨的眼中,員工和資金一樣,都變成了盈虧的一部份,必要時犧牲在所不惜!親子關係的存在,沒有感情,只有保險金,為了詐領保險金,有些為人子女真的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員工老了就沒有用了!退休金也可以省起來!父母老了也沒什麼用了!除了遺產和保險金以外,這種用完即丟的過度冷漠心態,不是可以從我們執政掌權者的言行舉止中看出?

怎樣重新建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怎樣重新建立家庭的功能?我覺得是現階段需要去努力的!在家庭當中每個人都要學習扮演稱職的角色,有了這個角色當基礎,才能在社會上扮演好一個好公民,簡單的講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思想!三綱五常不是不好!要看我們怎樣使用在現代社會當中!秩序始終是自然界最高的規則!反常失序就會混亂,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那些我們認為老掉牙的老生常談拿出來提倡,看能不能撥亂反正!台灣已經亂得夠久了!我想不管是中國黑貓、還是台灣白貓,反正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中國的東西又怎麼樣?只要不是黑心的東西,能救台灣的燃眉之急,拿來用又怎麼樣?這叫務實,不是嗎?

馬先生別再玩「長住」

2007/08/15 00:24
尹盛先 

馬英九先生的「長住」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馬先生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出不同的戯碼,馬先生是樂在其中,大有不可自已之勢,看來如何停止,如何收場還不知道了。因為中部去過了,雲嘉也去了,高屏當然也得去,等高屏去過了,花東自然也得去,那馬先生馬不停蹄的跑,跑到明年三月二十二日,也未必能跑完台灣的鄉鎮。馬先生今天扮農夫、明天扮漁夫,採果又種菜,捉魚又摸蝦,又趕鵝來又趕鴨,馬先生似乎玩得不亦樂乎,提前過足了「總統癮」。 

但是馬先必須趕快停下來作檢討了,從現在到明年的三月二十二日,只有半年的時間而已,在時間上是不容許馬先生這樣玩下去的。馬先生扮演過不少的角色了,但是三百六十行的各行各業不是馬先生所能演完的,比方說馬先生要不要扮勞工、小販、計程車司機、大樓警衛等市井小民呢?再說馬先生當過市長,可沒當過里長,當過黨主席,可沒當過黨幹事、那是不是要找一天當一下里長或者是基層黨幹事。 

事實上,馬先生在進行「長住」計劃前就犯了一個基本的錯誤,那就是「體驗農漁民的生活、瞭解農漁民的痛苦」,完全忽略了瞭解基層的生活狀況,並不是一定得親身經歷的。馬先生應該清楚的認知到「學問」不必完全經由自己去「實驗」。一個己經到了要參選總統階層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對國計民生都有深刻的瞭解,對社會上的各行各業的甘苦都己經瞭如指掌。不但瞭解而且有能力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馬先生此次的「長駐」活動,任由別人「導演」,表現出在扮演該角色前對該角色的甘苦與問題是一無所知的,一切要演後方才恍然大悟的樣子,對一個要爭取認同、爭取選票的是毫無助益的,請馬先生趕快省悟吧。 

馬先生也必須瞭解一個實際的現象,就是馬先生所到之處固然是人群包圍,但是簇擁在週邊人群,其實還是「少數」。馬先生在自己的圈子裡享受尊榮風光,對選戰而言意義不大。雖然也有自稱是「綠營」的人也改為支持馬先生,畢竟只有一二人而己,更別說是另有不明企圖的了,弄一張不明不白的東西就要馬先生簽署,還有人到場「嗆聲」,都是「長住」活動敗筆。 

然而最大的敗筆還是馬先生自己的「意見」,馬先生竟然對靠海為生的漁民,大談「黃金海岸」的構想,馬先生雖道要叫漁民都改行去從事旅遊休憩業,不去打漁養蚵去騎水上摩托車,在一片黃金沙灘上曬太陽固然是享受,可是總得先顧腹肚吧! 

對漁民而言,馬先生的調子可能高了些,顯示馬先生的認知和自訂的政策目標和現實狀況己有相當的落差,如果再繼續與民眾私相授受的簽訂協議或條約,將導致馬先生唯有不當選才能解決問題,如果當選勢必留下一大堆的後遺症,會讓新政府面臨無法推行政務的窘境。 

因此總而言之,馬先生應該見好就收了吧,別再搞什麼「長住」了。 

● 東森論壇徵稿區 http://www.ettoday.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ettoday.com 

(●作者尹盛先先生,海軍備役少將,目前服務於中 
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個人部落格 https://city.udn.com/blog? 
AbrahamYin。本文為 ETtoday.com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 
報立場。)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5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