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動物多妻養老資料】(轉貼)葉猴多妻
 瀏覽9,209|回應26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66wz.com 2004年09月07日 14:57

瀕危白頭葉猴安居廣西一夫多妻舐犢情深

京華時報

 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潘文石和他的科研小組提出設想的廣西崇左弄官白頭葉猴生態公園日前建成,並於8月11日正式開園。 在山峰秀麗、環境幽雅的公園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白頭葉猴地理種群,共有25群計250只左右。 該公園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一白頭葉猴的美麗家園。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頭葉猴的棲息地是位於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區,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連綿。 從石縫中長出的灌木和綠草為白頭葉猴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白頭葉猴性情機警,活潑好動,極善於跳躍。 那纖瘦的身軀、細長的四肢、發達的臀部趼子恰與樹棲和岩棲的生活相適應,在樹林或陡峭的絕壁上跳躍自如,行走如飛,長長的尾巴起到極好的平衡作用。 牠喜歡集群生活,早出晚歸,生活很有規律,天亮以後就從夜間棲息絕壁的石洞內魚貫攀沿而出,在離洞約30一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後,便開始在懸崖絕壁或樹冠間穿梭跳躍,嬉戲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雜技藝術家。

  此後,它們會分別跳到樹冠上或灌叢中,採食可口的樹葉、嫩芽、野花、野果等,由於特別喜歡吃嫩樹葉,所以被叫做“葉猴”。 它們常常一邊吃,一邊玩,兩隻手忙個不停,有時還互相親熱一陣,幫助捉身上的寄生蟲。 中午前後,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有的坐在樹上或背陽的岩石上閉目養神。 午休後再次嬉戲採食,並隨著太陽西斜逐漸向棲息的岩洞方向移動。 黃昏時分回到岩洞附近,確認沒有異常情況後,便一個接一個地爬進洞內睡覺。

  為躲避其他動物侵害,它們挑選刀切斧劈一般的峭壁上的洞穴為家。 因此,它們自己要回家也非常不容易,四隻爪子要緊緊抓住岩壁上一小點凸起或一道淺淺的石縫,使身體緊貼在直立的石壁上一步一步地向家中爬行,不慎跌落到峭壁下摔死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一夫多妻舐犢情深

白頭葉猴種群一般不超過三十隻,在這個家庭裡實行“一夫多妻制”,猴王與妻妾們帶著一群幼猴,佔領幾座山頭,自立為王。 成體對幼仔都很關愛,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幼仔,只要它們有危險,靠得最近的成體都會主動前去排險和救難。

  白頭葉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 雌性在發情期時不時地會把尾巴豎得直直的,左右搖擺。 當猴王與其交配時,其他雌性都會紛紛跑上前來,有的用前爪輕撫這只發情雌性的臉,有的則去撫摸猴王的腮,有的還會直接將猴王從雌性的背上掀下來。 這時發情的雌性對這樣的舉動沒有什麼反應,而猴王卻非常氣惱,總是出拳來打前來搔擾的雌性們。 不管發情的雌性與猴王躲到什麼地方去,其他雌性都會悄悄跟著,一旦公猴與發情雌性有交配行為,它們必然前來搗亂。

  白頭葉猴初生幼仔的全身為金黃色,在雌猴懷中吃奶或睡覺時僅頭部能自由轉動;7日齡時頭頂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轉變為乳黃色,頭部能靈活地轉動,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開始東張西望,平時兩隻手緊緊地抓住雌猴,不願意接受其他雌猴的抱撫;20日齡開始長出一些冠毛,也能離開雌猴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躍;2月齡之後背部長出一些較長的黑毛,頭頂、頰的周圍、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開始呈現出白色,並且逐漸與成體的毛色趨於一致。 到了6個月齡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生活自由採食,但仍然在雌猴的懷裡睡覺。

輔佐猴王鞏固地位

以研究白頭葉猴著稱的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潘文石說,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白頭葉猴具有獨特的利他行為,特別是助家行為,即幫助本家族共同生活的行為。

  潘教授說,從對W群的觀察和研究中發現,這一群白頭葉猴在1996年11月僅有1隻公猴和8隻母猴,發展到今天已經變成27只。 其“大兒子”已經成年,其體形、生殖器強壯,本可以到別的地方攻擊其他猴群,成為新的猴王,但它沒有這麼做,而是幫助“兄弟”、“父母”和“同父異母的姐妹”一起生活,協助“父王”維護生活區域秩序。

  潘教授認為,白頭葉猴的這種做法的價值在於,不但可以避免剛成年便攻擊其他猴群而容易夭折的危險,而且通過協助“父王”管理和幫助其他“兄弟姐妹”,使本家族的地位更加牢靠。 白頭葉猴的這種特點,顯然使這一猴類的基因形式能夠更可靠的得到延續。

綜合報道

白頭葉猴

外形酷似黑葉猴的白頭葉猴是我國特有種,又名花葉猴、白頭烏猿,屬猴科。 學名為Presbytisleucocephalus,目前僅存700只,分佈於廣西南部。

  白頭葉猴其頭部連同冠毛及頸部和上肩均為白色,像戴一頂白色風帽,手、足背面亦雜有白色,尾段為白色,有人認為他們是黑葉猴的一個亞種。 它們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叢林中,經常棲息於稠密森林和多岩的丘陵地帶,不僅能在樹上悠蕩,也會攀登懸崖,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和路線,並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一般棲息於峭壁的岩洞和石縫內。 晨昏覓食,以樹葉、花芽、野果等為食,也吃少量昆蟲。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6?7個月,每胎1仔,4?5歲性成熟,壽命約12年。 北京動物園1953年開始飼養展出,1972年繁殖成功。 為中國Ⅰ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

白頭葉猴的生活習性

餘夫

  白頭葉猴的棲息地也是位於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區,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連綿,山不高,但山峰挺拔陡峭,拔地而起,懸崖絕壁、岩溶溶洞隨處可見,雖然山上都是石灰岩石,但是從石頭縫中長出許多灌木和綠草,把石頭山裝點得青翠欲滴,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它的性情機警,十分活潑、好動,極善跳躍。 那纖瘦的身軀、細長的四肢、發達的臀部胼胝恰與樹棲和岩棲的生活相適應,在樹林中或陡峭的絕壁上跳躍自如,行走如飛,長長的尾巴起到了極好的平衡作用。

牠喜歡集群生活,早出晚歸,生活很有規律,天亮以後就從夜間棲息的絕壁上的石洞內魚貫攀沿而出,在離洞約30一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後,便開始在懸崖絕壁或樹冠之間穿梭跳躍,嬉戲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雜技藝術家。 此後,才分別跳到樹冠上或灌叢中,採食可口的樹葉、嫩芽、野花、野果等,由於特別喜歡吃嫩樹葉,所以被叫做“葉猴”。 它們常常一邊吃,一邊玩,兩隻手忙個不停,有時還互相親熱一陣,幫助捉身上的寄生蟲。 中午前後,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樹上或者背陽的岩石上閉目養神,互不干擾。 午休之後再次嬉戲採食,並且隨著太陽的西斜,逐漸向棲息的岩洞方向移動。 黃昏時分回到岩洞附近,確認沒有異常情況之後,便一個接一個地爬進洞內睡覺。 為了躲避其它動物的侵害,它們挑選刀切斧劈一般的峭壁上的洞穴為家,因此它們自己要回家也非常不容易,四隻爪子要緊緊抓性岩壁上一小點凸起或一道淺淺的石縫,使身體緊貼在直立的石壁上一步一步地向家中爬行,不慎跌落到峭壁下摔死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白頭葉猴的種群一般不超過三十隻,在這個家庭裡實行“一夫多妻制”,猴王與妻妾們帶著一群幼猴,佔領幾座山頭,自立為王。 成體對幼仔都很關愛,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幼仔,只要它們有危險,靠得最近的成體都會主動前去排險和救難。

  白頭葉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 雌性在發情期時不時地會把尾巴豎得直直的,左右搖擺。 當猴王與其交配時,其它雌性都會紛紛跑上前來,有的用前爪輕撫這只發情雌性的臉,有的則去撫摸猴王的腮,有的還會直接將猴王從雌性的背上掀下來。 這時發情的雌性對這樣的舉動沒有什麼反應,而猴王卻非常氣惱,總是出拳來打前來搔擾的雌性們。 不管發情的雌性與猴王躲到什麼地方去,其它雌性都會悄悄跟著,一旦公猴與發情雌性有交配行為,它們必然前來搗亂。

  初生幼仔的全身為金黃色,在雌獸懷中吃奶或睡覺時僅頭部能自由轉動;7日齡時頭頂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轉變為乳黃色,頭部能靈活地轉動,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開始東張西望,平時兩隻手緊緊地抓住雌獸,不願意接受其他雌獸的抱撫;20日齡開始長出一些冠毛,也能離開雌獸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躍;2月齡之後背部長出一些較長的黑毛,頭頂、頰的周圍、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開始呈現出白色,並且逐漸與成體的毛色趨於一致。 到了6個月齡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生活,自由採食了,但仍然在雌獸的懷裡睡覺。

  由於分佈區十分狹窄,資源稀少,野外總數大約僅有600只左右。 它們被村莊和農田分割得四分五裂,近親繁殖引起的退化,對它們種群的延續威脅越來越大,而且每年十月,周圍村庄里的農民都要到石頭山上去砍柴禾,山上的植被越來越稀疏,白頭葉猴的食物危機也一天天臨近。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31000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駱駝多妻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09、駱駝——沙漠之舟

 

駱駝,哺乳綱,駱駝科。反芻家畜。頭小,頸長,體軀大,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二趾,蹄有厚皮,適於沙地行走。尾細長,尾端有叢長。背有一或二個駝峰,內蓄脂肪;胃分三室。善耐飢渴。性溫馴而執拗,食粗草及灌木。能負重致遠,號稱「沙漠之舟」。壽命約30年。 

  單峰駝飼養於阿拉伯、印度及北非;雙峰駝產於我國及中亞,尚有野生者。 
  駱駝的胃裡有水囊,能貯存很多水;駝峰裡儲存有100多千克脂肪,必要時可以轉變成水和能量,維持駱駝的生命活動。因此,在沙漠裡,可以一連三四十天不吃不喝。 
  駱駝是動物中的慢性子,走起路來不慌不忙。它在速度上的缺陷被那驚人的耐力所彌補。這種名副其實的馱獸能背負千斤日行五六十公里,真稱得上是負重賽跑的佼佼者。 
  自古以來,駱駝就是人類的助手,軍人的忠實戰友。 
  當沙漠中出現大風沙時,它會自動臥下為主人擋風沙。夜晚在沙漠中露營時,它們會團團跪成「圓陣」保衛主人,讓主人鑽在它們身下安然入眠。最讓人佩服的是,無論風沙多大,路途多遠.它們從不會迷路;它能「嗅」出好幾公里外的水源。 
  至今,在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中仍有軍駝服役。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也都有數量可觀的駱駝部隊。中東一些國家將駱駝編入王家禁衛部隊,並用駱駝追捕越境者和販毒者。 
   

2.駱駝秘聞


  【暴怒的駱駝】 駱駝的忍耐力、承受力和持久力都是一流的,平時總是一副慢吞吞的溫順的模樣。一旦超出其承受限度,也會發生異乎尋常的情況。一個牧人痛打一峰離群的駱駝,使它勃然大怒,用巨頜咬住牧人的腰部在空中狂揮亂舞,將其摔落在地,牧人當場死亡。 
  【忠順的駱駝】 駱駝是忠順可靠的,沙特、巴林、約旦等國的王族都將駱駝編入禁衛部隊。利比亞的領袖卡扎菲更是一天也離不了駱駝,他每天喝駱駝奶,出國參加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也要帶上駱駝。 
  【氣死的駱駝】 一峰被主人暴打的駱駝,一直伺機報復。夜間,它找到主人睡覺的地方發起襲擊,又踢又咬。碰巧主人外出未歸,當它發現它攻擊的僅是主人的一條毛毯時,氣破五臟而倒斃。 
  【悲死的駱駝】 駱駝能在人群中識別自己的主人。主人死後,它會找到主人的墓地,跪在墓穴前悲傷而死。 
  【友情的駱駝】 發情季節,雄駱駝總要撕咬打鬥,老弱疾殘者在爭鬥中死去,只有最強壯的才能倖存。最後獲勝的雄駱駝將佔有駝群中所有的雌駱駝,至少要與50峰雌駱駝交配。 
   

3.中國的「駱駝兵」


  我國盛產駱駝的國家,現在全國有駱駝30多萬峰。僅內蒙古西端的阿拉善盟地區就養育16萬峰,佔全國駱駝總數近1/2。在歷史上,駱駝曾在保衛祖國西北邊疆的戰爭中立過戰功,在開發西北的戰鬥中立過汗馬功勞。 
  清朝軍隊中就有「駱駝兵」。清朝詩人吳嘉紀有這樣的詩句:「隴雨耕時大,人煙戰後微。年年禾與黍,養得駱駝肥。」 
  解放以來,我國西北邊境的策克、雅干、賽烏蘇等邊防站都編製有軍駝。這些軍駝長年累月和邊防戰士一道,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上,警惕地守衛著祖國的邊疆。現在,邊防站雖然幾乎都裝備了汽車,但當汽車缺少汽油或需要修理時,隨時都有巡邏任務落在軍駝的身上。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在沙漠戈壁地區作戰,油料、水等後勤保障困難,車輛還不可能完全取代駱駝,軍駝還將長期戰鬥在使人望而生畏的戈壁沙漠。 
   

4.駱駝隊西征立功


  早在公元前500多年,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前600—前529)就曾建立過一支「駱駝兵」,並在征伐中立下了戰功。波斯部落原來是屬於米底王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滅掉了米底王朝,建立了波斯阿黑明尼德王朝。征服米底之後,居魯士開始西征。他西征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呂底亞。公元前546年,兩軍位於撒爾迪斯之前。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以騎兵為主佈陣迎敵,居魯士則以載重的駱駝為前隊,雙方交鋒。呂底亞的戰馬第一次見到駱駝這樣的龐然大物,驚駭不已,任憑騎士怎麼鞭打腳踢,也不肯向前衝鋒。無奈,呂底亞的騎士們只好下馬作戰,結果慘敗。居魯士率軍攻佔了撒爾迪斯,活捉了呂底亞王克洛伊索斯。

摘自《性感--從性感看性學和性文化》,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馬克夢在書中說了一句頗有“名言”架勢的話──“然而,世界最終屬於一夫多妻者”。 不知這話有無深意? 在動物界,我們確實經常可以見到,一隻強壯有力的雄性擔任獸群首領,它同時還獨占一群雌性配偶。 人從動物中進化而來,上面那幅獸群中的圖景,仍是人類長久的記憶。所以在古代社會中,男性的性能力是力量和地位的象徵,諸侯要“一娶九女”,天子則有“三宮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禮記·昏義》),外加隨時可作、多多益善的獵豔。

由於西方社會曾長期實行一夫一妻制,那個社會中的學者認為一夫一妻制是發乎人類本性的,是亙古如斯的,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但伴隨著學術的進步,偏見和誤解早晚要被更實事求是的結論所取代,在當代西方流行的人類學理論教科書中,可以看到如下陳述:“雖然西方社會和其他高度工業化的社會都不允許一夫多妻婚,但是它卻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大多數社會中。默道克(Murdock)世界民族志抽樣調查表明,70%以上的社會允許一夫多妻婚。”(Carol 等:《文化的變異》 )

何況在這個問題上,西方社會也沒有理由被過分美化。 雖然在法律上是一夫一妻,但照樣可以有情婦、婚外戀、妓女之類的辦法來“補救”。 到了我們今天的社會,在法律上告別一夫多妻也接近一個世紀了,但上面那些辦法一樣也不少。 尤其是“婚外戀”,實際上很難明確界定,為了將事情弄得溫情一些,人們發明了諸如“紅顏知己”、“貼心的異性朋友”(女士專用的表達法)之類的說法,聽上去就容易接受多了。

男性之嚮往多妻,或者說“多配偶傾向”,很多學者相信是有生物學根源的。 當然這種信念也經常受到女權主義者,或一些非女權主義的女性的痛斥。 其實女性也未嘗沒有多配偶傾向,嚮往多夫的也大有人在。 在這個問題上,男女同樣應該是平等的。

(責任編輯:朱曉時)

草原之王——美洲野牛 [轉貼 2008-7-7 20:48:44]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草原之王——美洲野牛


  每年的8月初,早晨7時,這裏到處回蕩著美洲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那雷鳴般的吼叫聲。處於發情期的美洲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四處遊蕩,景象頗為壯觀。 
  懷俄明州位於美國中西部地區,是美洲野牛的家園。夏末,強壯的公牛發出的求偶呼聲在整個鄉野回蕩,幾公裏之外都能聽到。公牛爭強鬥狠,以博得母牛的芳心。 
  只有實力相當的公牛才會卷入激烈的爭鬥中。兩頭公牛就像兩輛巨大的蒸汽壓路機,都想將對手擊潰。碩大無比的牛頭、肌肉發達的身體,以及濃密的皮毛,這一切都令美洲野牛看起來奇醜無比。但對於美洲土著人——印第安人來說,美洲野牛是草原之王,是力量和耐力的代表,是速度和風度的化身,他們對美洲野牛充滿敬畏。 
   
  1804年至1806年,梅裏威澤和威廉等研究人員曾代表美國國會到西部旅行。他們和第一批來此定居的白人立刻被龐大的美洲野牛群吸引住了。在旅行日誌上,他們這樣寫道:“放眼望去,數英裏範圍內到處都是美洲野牛。” 
  印第安人和美洲野牛一起生活了數千年。印第安人不僅把美洲野牛作為他們的食物來源,而且還依靠野牛的獸皮、牛角和牛毛生存。但真正讓美洲野牛瀕臨滅絕的是白人。他們用槍支捕殺這些草原之王簡直輕而易舉。在美國歷史最黑暗的時代裏,白人軍隊曾對美洲野牛進行了系統的大屠殺。美國軍隊當時認為,通過捕殺數百萬頭的美洲野牛,就能令印第安人喪失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19世紀初期,北美洲大約有5000萬頭美洲野牛。僅僅70年,這種動物就幾乎被消滅光了。到1887年,大約只有1000頭美洲野牛在大屠殺中幸存下來。今天,美洲野牛僅可以在黃石國家公園和卡斯特州國家公園這兩個地方生活。 
  黃石國家公園具有壯麗的自然奇觀,公園裏到處熱水沸騰,空氣中彌漫著硫磺的氣味。黃石國家公園並不僅僅因為它獨一無二的動物才聞名世界。這裏還有溫泉和天然間歇泉,數量之多,實屬罕見。沸騰的溫泉和巨大的噴泉從巖石縫中噴湧而出,直衝雲霄。於是,每天就有數百萬升的水來到地表,滋潤大地。19世紀,首批捕獵人員從偏遠的黃石地區返回城中,他們講起了這裏的自然奇觀。這些奇觀聽起來十分離奇,幾乎無人相信。在這裏,大量的地下水以每秒大約20萬升的速率,衝進黃石大峽谷中。 
  1871年,海頓博士、攝影師傑克遜,以及畫家莫蘭對黃石地區進行了探險考察。直到那個時候,黃石地區自然奇觀的真正面目才得以揭開。基於他們的繪畫作品和拍攝的照片,美國國會起草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計劃。1882年,格蘭特總統簽署了提案文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於是,這片風景如畫的自然景觀就此納入了政府的保護之下。新建立的國家公園,變成了少量幸存下來的美洲野牛最重要的避難所。這些動物從極其少數的23頭,已經增加到目前的數量——3500頭。 
  千百年來,一望無垠的廣闊草原是美洲野牛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們的軀體和行為習性得到了很好的進化,已經適應了貧瘠荒涼的生存環境,能夠嗅到數公裏之外的水源。以前,強壯的美洲野牛在草原上四處遊蕩,連狼和熊都不敢貿然襲擊它們,但現在它們在保護區才真正安全,才不會受到掠食者的侵襲。 
  清晨和夜晚,美洲野牛會花上大量時間尋找食物。它們喜歡吃新鮮的青草和草本植物。但在秋冬兩季,它們不得不用草原上幹枯的植物來充饑。它們適應了這種毫無營養的食物,能從低蛋白食用植物中攝取盡可能多的能量,所以能在寒冷的冬季生存下去。 
  晚秋時節,美洲野牛過上了悠閑自得的生活。它們此時需要和平和安寧,以便從艱苦的交配季節中恢復過來。最遲到11月初,冬天就會降臨在黃石國家公園。氣溫驟然下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暴風雪從森林和草原席卷而過,天氣寒冷極了。美洲野牛已經全副武裝,以抵抗冬日的嚴寒。它們那厚厚的皮毛具有禦寒功能,甚至雪落在上面都不會融化。再過幾周,美洲野牛遷移到了山谷中。在那裏,它們能免受暴風雪的襲擊,安全過冬。無數的溫泉更令它們受益匪淺。 
  在冬季尋找食物往往吃力不討好。這些龐然大物不得不以地衣和幹草為食。但是,在厚厚的積雪下面,發現這些食物也非易事。與其它有蹄類動物不同的是,美洲野牛不是使用前腿去尋找食物。它們是利用頭部那強有力的側向運動來清除積雪,每一步艱苦的挪動都會消耗寶貴的能量。氣溫下降到零下30℃,天氣極其寒冷。在黃石國家公園,溫泉變成了溫暖的避難所。對美洲野牛來說,這些自然蒸汽浴極具吸引力。它們每天花上幾個小時呆在這裏,顯然是喜歡這裏的溫暖。 
  4個月後,春天來臨。坐落在黃石國家公園東部,距此1000公裏的卡斯特州國家公園,是一個具有許多西方特征、令人為之著迷的地區。這個占地300平方公裏的自然保護區是眾多瀕危物種的家園,其中包括1500頭美洲野牛。5月份,美洲野牛可以吃到新鮮的草本植物和茂盛的青草。這是一個繁殖的時期,母牛在這段時期內產下了小牛犢。公園管理人員稱這些新生小牛犢為“阿黃”。僅在出生10分鐘之後,它們就能用四肢站立起來。令人驚訝的是,它們還能跟得上團隊。同所有幼獸一樣,小牛犢也喜歡玩耍。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幾個小時當中,牛媽媽用頭連續摩擦撞擊,因為小牛需要松弛肌肉。這種行為也加強了母子關系。從現在起,小牛要在媽媽身邊呆上一整年。 
  在初春的陽光下,牛群中到處都是牛媽媽和小牛犢,很難確切地數出有多少頭。母牛大約給小牛犢哺乳一年。美洲野牛的奶水營養價值極高,奶水中的脂肪含量是普通牛奶的兩倍多。在春夏兩季,美洲野牛群幾乎完全是由母牛和小牛組成的,外加一些老牛。 
   
  8月初的卡斯特州國家公園正處於夏末。這時候正是美洲野牛一年一度的交配季節。幾個月來,人們幾乎看不到公牛的蹤影。但是現在,它們又回到了這裏。草原之王的情緒正佳,它們絕對是精神飽滿,力量充足,活力四射。 
  公牛整天都在尋找發情的母牛,沒有進食的時間。但是,如果它們要堅持長達數星期之久的馬拉松式節食計劃,那麽它們就得喝水。強壯的公牛反復不斷地吼叫著,試圖阻止競爭對手。短暫的格鬥後,問題迎刃而解。 
  當一頭公牛找到一頭母牛時,公牛從不會對母牛置之不理,直到它們交配完畢。只有最強大的公牛才能忍受長達數周的緊張壓力。在這方面,自然采用了嚴格的選擇標準,軟弱的公牛會被淘汰出局。母牛的發情期非常短暫。因此,公牛絕對不能錯失交配的良機。 
  這是一個人類保護自然成功的例子。在加拿大和美國,現在大約生存著25萬頭強壯的美洲野牛。 
  草原之王得到了拯救。

美洲野牛——在50年間有7000萬頭被獵殺


作者:[英]約翰•勞埃德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北美洲大草原上的美洲野牛群是地球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陸生動物群體,一個野牛群可以綿延到80千米長、32千米寬的範圍。但是到了1890年,美洲野牛僅剩下了635頭。

美洲野牛通常被稱作水牛,雖然它與真正的水牛沒有任何關係。美洲野牛是在40萬年前從亞洲遷入美洲的,如今成為了北美洲最大的哺乳動物:成年雄性美洲野牛的體重可達1噸,身長達3米,站立時肩高為1.8米。

美洲野牛是對飼草利用效率最高的動物。 它們的牙齒上截面大,大大增加了每一次咀嚼切磨食物的量,而且牙齒很長,防止了牙齒很快被磨損。 美洲野牛體重的40%是消化器官:它們的第四胃裡可以裝340升的草料,而一口草料就要花費90個小時以上來進行消化。 美洲野牛像家牛​​一樣進行反芻,但是卻能從同量的食物裡多攝取1/3以上的營養。

自最近一次冰河期以來,美洲野牛的天敵一直只有熊、狼及人類。 現在許多考古學家認為由於早期人類的狩獵,才使得美洲野牛集結成龐大的群體。

群體達到一定規模就意味著需要有一隻精力充沛的公牛站出來充當首領。 能力出眾的公牛擁有較大的頭部、強壯的前肢和肩部以及披有顏色較深的絨狀長鬈毛。 發情的公牛奮力奔跑,互相攻擊、撞頭,撞擊聲在1.2千米以外都可聽見。

沒有美洲野牛的糞尿就沒有北美洲大草原:糞尿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肥力。 美洲野牛的數量越多,青草的生長就越茂盛,反過來又養育了更多的美洲野牛。 北美洲大草原上的青草具有芬芳氣息,被用作伏特加酒的調味品,而它卻因為有了美洲野牛的糞尿才得以繁茂生長。

自從有了鐵路,人類便開始了對美洲野牛的大屠殺。 在19世紀中葉,建造橫跨美國的鐵路的工人們需要肉類充當食物。 就在同一時期,英國軍人堅信“水牛”的皮可以製造出最好的靴子。 獵戶們拿一張牛皮(叫做“長袍”)可賣2美元,一條牛舌可賣25美分。 一個專職野牛殺手,如美國西部警察懷亞特•厄普和綽號為“水牛比爾”的美國陸軍偵察兵科迪,一小時內就可以殺死上百頭美洲野牛。 在開動的火車上射殺美洲野牛的娛樂活動在當時頗為流行。

直到1890年,這種狀況才宣告結束。 被獵殺的美洲野牛隻有1/5作為商品買賣,其餘的都在野外爛掉了。 長達50年的野牛貿易總共給美國祇帶來了2000萬美元的經濟效益,每頭美洲野牛隻有微不足道的28美分的價值。

人類為了經濟利益導致了滅絕物種的大屠殺。 當地部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依賴於美洲野牛。 美國政府鼓勵將美洲野牛種群徹底消滅,從而導致了對這片珍貴的大草原上的物種進行了一場大清洗。

今天,北美野牛的種群已經重新繁衍到了35萬頭。 它們的大多數用於供旅遊者拍照或者為了肉用的目的而進行養殖。 美洲野牛的肉比普通牛肉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超出1/3,而脂肪含量則要低90%。 家牛與美洲野牛的雜交後代被稱作“雜種牛”或“皮弗婁牛”,也作為肉用進行飼養。


美洲野牛求生錄


發布日期: 2012-03-21發布: www.xzbu.com

中國論文網http://www.xzbu.com/7/view-1092029.htm 

初春,在黃石國家公園,一群美洲野牛正圍著一頭死去的同伴。 這頭喪命的公牛是酷寒冬季的犧牲者。 牛群似乎不捨得拋下它,但它們的最大死敵――狼群,正在逼近。 除了人類,狼是野牛的唯一剋星。 屍體的惡臭吸引著狼群前來。 起初狼群似乎將要得逞,但野牛不願放棄自己的地盤,它們回過頭去捍衛死去的同伴,至少是暫時。 

野牛與狼的宿怨曾差點因絕種的悲劇畫下句點。 野牛一度縱橫北美大陸,它的宿敵――狼群如影隨形。 數千萬頭野牛占滿了無邊無盡的草原。 但由於移民成功地開墾西部,野牛與依靠它們生存的原住民徹底落敗了。 19世紀最後10年,美洲野牛數量銳減,到1908年野牛僅剩下1千頭,而且多數都是圈養的野牛。 但是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偏遠角落,尚有23頭倖存的野牛。 它們在此繁衍興盛,現在它們的子孫大約有5千頭之多。狼群的遭遇更悲慘,黃石公園內的狼群在1926年被趕盡殺絕,直到1995年,黃石公園才又重新引進加拿大灰狼。 野牛與古老的宿敵對峙,當它們重啟彼此的久远战爭時,黃石的原始生命也再次躍動。 春天是暴力與重生的季節。 

暴風雪肆虐黃石直至春季,掠食動物早已飢腸轆轆。 死於冬寒的野牛是冬眠後飢餓灰熊的快餐,只要找到機會下手,小牛則是溫熱的點心。 窩穴裡還有幼狼等著,狼群顯得愈發飢餓。 它們出發獵食,鎖定的目標是小牛,但要到手不是簡單的事。 這裡的狼群有如街頭幫派,各據地盤,這包括泥坑溪狼群、督伊德狼群和瑪瑙溪狼群。 督伊德狼群正在覓食,和黃石其他狼群一樣,它們也是野牛獵人之一。 通常情況下,它們較為熟悉的獵物是麋鹿,那種只懂得逃跑的食草動物。 狼群從下風處潛入,找出牛群的死角。 它們突襲一頭小牛和它的母親。 狼群將兩頭野牛與牛群隔開,然後將這落單的母子趕上山脊,把它們逼入絕境。 母牛抬腿將一匹狼踢上半空,但並不能使其送命,剩下的狼群繼續攻擊。 千鈞一發之際救兵趕到了――牛群前來支援,場面陷入了僵局。 還在重溫撲殺策略的狼群懂得何時該鳴金收兵――牛群救了小牛一命。 大部分牛群都有眾多強壯成員,它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後代。 

終極大戰野牛的終極大戰並非來自於它的宿敵,而是它們自己。 野牛群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當家做主的是母牛,年紀大的母牛是統治者。 年輕母牛和它們的孩子地位低,年輕公牛需要時常被提醒:成年母牛才是老大。 在牛群中生活幾年之後,多數成年公牛就離家獨立,它們在高地平原遊蕩直到發情期來臨才重返牛群,展開真正的一場終極大戰。 

成熟公牛具備與生俱來的戰鬥裝備,它有傲人的體格、厚實的盔甲與敏捷的行動力。 它的體重約可達900公斤。 自肩膀算起,它的身高大約有2米,比母牛高出1/3米,體重也超出許多。 公牛的外型是隆肩低腰,龐大胸廓中有一副巨大的肺臟,隆背裡的脊椎可達1/3米長,由此伸出的肌腱與肌肉足以支撐粗大的頭部,並為前腿提供力量。 在這副浩大骨架外面,覆有堅實粗糙的肉身盔甲。 頭部厚毛糾結成8厘米厚的頭盔,形成天然的避震器。 它的前半身可發出強大力量,後半身則具有高速設計,肌肉發達的後腿敏捷性驚人,後蹄更可踢出致命的力量。 喜歡硬碰硬的北美公野牛是強力的戰鬥機。 仲夏,一個陌生的客人緩步踱入牛群,這頭龐然公牛隻為一件事前來。 它的體內充斥著睾固酮,連母灰熊和小熊都不敢挑戰它的男子氣概。 它身後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者,有些是身上帶著多場惡戰傷痕的賽場老手,有些則是初登場的新選手,但優勝者只有一個。 它們將展開發情期的兇猛鬥爭。 震耳雷鳴劃破空氣,不是來自天際,而是兩頭巨獸的撞擊。 公牛群將持續打鬥3個月,爭奪交配權。 這是一場複雜的關於性權力的單挑賽。 在公牛發情期,牛群中或許只有3頭髮情母牛。 它的挑戰是找到其中一頭,並且必須趕在其他公牛前完成交配。 沒有時間談情說愛了,性急的龐大公牛深吸了一口母牛的體香。 公牛的鼻腺體會告訴它,母牛何時發情。 如果母牛正在發情,公牛會寸步不離。 有時母牛會讓它苦等好幾天,有時其他公牛也想動這頭母牛的腦筋,於是格斗大戰再次展開。 打鬥不僅費力而且危險,所以它們先展示自己的男性雄風,這需要利落的動作和敏銳的時尚感:昂首闊步一向能贏得女性的傾心,中氣十足的吼聲也可以加分,側身面對敵手不算是聰明之舉但這能展示公牛的雄偉體格。 接下來就是要動動身體了――為了宣示領地權,公牛在一個小坑中撒尿,然後耙翻地面,讓飛揚的塵土盡可能地散播它的雄性荷爾蒙。 只有確定這些招式都無效之後,它們才會決定動武。 公牛用尖角沖抵對手以求趕盡殺絕。 牛群中1/3的成年公牛有肋骨骨折或更重的傷勢。 
黃石野牛群的發情期在8月初進入最高潮。 公牛群猛烈地鬥爭彷彿一切由它們做主,但最後還是由母牛挑選對象,遇上不喜歡的追求者母牛就會逃開。 一頭髮情母牛跑過牛群的結果就是隨即可以引發一場混戰。 年紀較大的老練母牛一向懂得如何挑選壯碩的對象。 有頭年輕公牛試圖引起它的注意,這個熱情的處男只有4歲大,它跳過繁文縟節跟較老的公牛直接開打。 它的優勢是年輕有衝勁,經驗仍是獲勝的關鍵。 較老的公牛發現自己最終還是會被母牛接受,它們的交歡僅有15秒鐘,為確保戰果,它會緊緊地跟著母牛大約半小時,確定沒有其他公牛與之交配。 
交配季結束了,公牛個個不僅疲累而且消瘦,發情期讓公牛消耗掉近1百公斤體重。 只有幾個贏家能在牛群中留下子嗣,剩下的眾多輸家雖竭力奮戰但一無所獲。 有些戰敗的公牛悄悄回家,有些則死於傷口感染。 倖存者走向草場補充高蛋白飲食,若不能恢復體力,即將到來的冬季就是它們的死期。 
在短暫的夏季,黃石野牛群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整日忙著為過冬儲存熱量,多吃一口算一口,青草、雜草一概下肚,連木枝也不能放過。 難怪比起飼養的牛,野牛更能適應貧瘠草原。 野牛之所以能夠在這片無情的大地上稱霸,要歸功於它們的4個胃室,這讓它們一天可消化23公斤的草木。 大略啃咬過的草木會進入第一個胃室――瘤胃。 這是個巨大的發酵桶,裡面裝滿了微生物來分解纖維素,也就是草木的堅韌細胞壁。 然後野牛會反芻,把草木嚼成糊狀。 草糊接著再通過3個胃室,將所有營養素榨乾取淨,然後送入腸道,最後排出

這場消化奇觀的傑作。 這份殘餘物是昆蟲幼蟲的食物,為了飽食一頓幼蟲,渡鴉常常會津津有味地翻找野牛糞。 

通殺10月的降雪宣告狼群的季節來臨,它們以厲嚎宣示霸權。 對黃石野牛群而言,這是最後審判日的時刻。 雪地在各方面都讓狼群佔盡優勢,卻是野牛的最大敵人。 有時覓食花費的體力在進食後仍不足以補充,但它們只能低垂強壯的頭部挖穿雪地,並減緩消化速度,藉此從木本植物中汲取養分。 冰層比雪地更危險,熟悉的小徑變得危機四伏,錯踏一步就可能跌斷腿,這無異於宣告死刑。 有些野牛懂得善用黃石的獨特地形,在此地的天然溫泉中取暖。 但火與冰的相遇隱藏著危險。 
冬季的降臨,激化了大自然的矛盾。 在夏季,競爭者或許還能彼此寬容,但在困苦的時節卻不容這般大度。 一隻小麋鹿被郊狼趕離鹿群,鋌而走險闖入野牛群尋求庇護。 但它在這裡不受歡迎,郊狼圍繞在外,野牛試著趕走小麇鹿,它們不想跟闖入者扯上關係。 可憐的小鹿無法脫身,外有平常或許能逃離的掠食動物,內有不斷驅趕它的野牛群,堆積的吹雪讓它的處境更艱難。 小麇鹿仍然選擇待在兇惡牛群中,不願面對飢餓郊狼,但年輕公牛越來越粗暴,郊狼等著讓野牛幫自己下手。 小麋鹿被致命的尖角刺中舉起,無助地癱倒在地。 野牛群終於趕走小麋鹿,也將它送上死路。 
黃石的嚴寒不留餘地,野牛群也感受到衝擊。 氣溫降低,緊張的氣氛隨之升高。 老母牛與年輕野牛打鬥爭食,年幼野牛最難找到飽腹的食物,整個牛群都變得虛弱不堪。 泥坑溪狼群很清楚這點,牛群的孱弱為它們壯膽,它們甚至敢挑釁成年野牛,讓牛群陷入持續苦戰的僵局。 落在牛群最後的母牛被狼群盯上了,狼群把它與牛群隔開,然後逼近將它團團包圍。 這頭母牛的唯一希望是牛群,但它們已無多餘力量保護成員不受攻擊。 母牛一倒地,死亡隨即降臨,它的小牛生來頭一次沒有母親相伴。 
對黃石而言,這是冷酷而矛盾的勝利,表示這裡恢復了古老的平衡,狼群再次學會獵殺強大野牛的技巧。 同時,母牛的死也讓牛群更堅強。 在狼嘴下倖存的野牛能在明年繁殖後代,再度展開原始爭戰的兩個古老死敵帶來血腥的救贖,恢復差點被人類一手破壞的自然秩序。 但狼群的季節已接近尾聲,黑額黑雁已為春季降臨吹響號角,也宣告隨之而來的新危險。 大自然再次對野牛設下陷阱。 

陷阱去年誕生的小牛隻有半數熬過了冬季,它們還須通過最後關卡才能一帆風順,那就是誤中薄冰。 這次的苦主又是一頭小牛,它在險惡的冬季失去了母親。 盲目掙扎,反而使它深陷水中,於是急忙轉頭往岸邊逃,它所屬的牛群不久就要離開。 池邊沒有落力點,它很難爬出,只有一頭公牛走近鼓勵它一鼓作氣逃出來。 小牛站了起來,又冷又落魄,但它活了下來。 牛群非但沒有上前安慰它,反而緊張生氣,準備攻擊它。 小牛沾滿污泥,怎麼看都不像自己人。 雖然母親會認得出它的叫聲,但它的母親已經不在了。 它沒有死在水池裡,卻可能喪命牛群中。 幸好,在它曬乾後就恢復了野牛的本色,也再次被牛群接納。 
春天來臨,小牛迎接第一個生日。 它撐過野牛生命中最艱苦的一年,現在它是身材瘦高的1歲小牛,距離成為貨真價實的野牛更近一步。 幸運的話,它將能活下來爭奪交​​配權為黃石野牛群增添子孫。 野牛又回來了,通過狼群和冬季的考驗,承受著進化的鞭策,讓自己變得更茁壯。 美洲野牛再度君臨黃石。

轉載請註明來源。 原文地址: http://www.xzbu.com/7/view-1092029.htm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46634
(轉貼)菲律賓老鷹 鳥類模範夫妻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都市夜鷹迷「小三」 不甩一夫一妻制
2011-04-25 中國時報 【沈揮勝/南投報導】
放大

 換了棲地 本性大變▲環境變化產生新的適應,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夜鷹選擇在民宅等建築物的頂樓繁殖,連婚配制度都調整改變。(沈揮勝攝)

 濁水溪常年疏濬環境不穩定,原棲身河床的台灣夜鷹漸往人類聚落或都市遷住,有鳥友爆料,疑似觀察到都會型夜鷹劈腿養小三;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王穎證實確有此現象,該鳥在自然環境中為一雄一雌配對,但到了都會區,常出現一雄多雌現象。

 專研生態行為學的王穎表示,都會區夜鷹雄鳥,在大樓建物間鳴叫,回聲造成雌鳥誤判訊息,以及人工光源吸引趨光性昆蟲,讓覓食更有效率,推測應是讓原先一對一婚配制度調整的主因。

 王穎解釋,動物對環境變化會產生新的適應,在野外繁殖的夜鷹親鳥,雄雌必須合力育雛;都會區食物資源豐,母鳥較有能力單獨撫育,公鳥的資源分配有了更大空間,「就好像有錢的男人,比較容易、也可能交到更多的女朋友」。

 南投縣濁水溪沿線的信義鄉地利村、集集鎮以及埔里鎮街區,近幾年台灣夜鷹的族群量明顯增加,甚至早先完全不知夜鷹為何物的魚池鄉公所、農會及衛生所附近居民,這幾年也常因穿透力超強的深夜鳥鳴而感到好奇。林務局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王穎團隊,在花蓮壽豐、南投地利、台中霧峰、台東利吉設立監測樣區,另配合特生中心、中研院、屏科大等學術單位,就各不同棲息環境的夜鷹進行研究。

 研究過程中發現荒野型雄夜鷹因忙於找食物,對配偶極為忠貞,都會型公鳥則愛偷腥;此婚配制度的轉換將否成為通則?王穎認為,有待後續資料的累積及分析。至於夜鷹為何進駐市區?調查報告認為,應為休耕地增加、農藥使用減少及河床普遍整治完成,增加育雛成功率,族群量增加擴散;加上都會區趨光性昆蟲多、建物頂樓無蛇類等天敵,環境安全使然。

菲律賓老鷹 鳥類模範夫妻

【中央社╱納卯市24日專電】
2010.10.25 12:20 am

藍眼巨喙、雄冠利爪,力大可吃猴的菲律賓國鳥-「菲律賓老鷹」,無疑是「鳥中王者」。集力與美於1體的牠卻非常專情,一生只跟定1隻配偶,可說是鳥類中的模範夫妻。

菲國納卯市位於馬尼拉以南約1000公里,進入市區後到處可見販賣榴槤的攤位和菲律賓老鷹(PhilippineEagle)的圖騰或海報。菲律賓老鷹不但是納卯市的象徵,更是菲律賓的國鳥。

平均高1公尺、重4公斤的菲律賓老鷹,是體重排名第2的老鷹,平時不只獵食其他鳥類或鼠類,成鳥更可一舉抓起1隻猴子,因此又被稱為「吃猴鷹」(Monkey-eating Eagle);牠展翼時可長達2公尺,是世界上展翼最大的老鷹。

在納卯市市郊阿波山(Mt. Apo)的山腳下,有1座依山勢而建的菲律賓鷹園,原始的森林環境裏保育了36隻菲律賓老鷹,全菲國獨一無二,由菲律賓老鷹基金會自1987年營運迄今,吸引無數觀光客及學生前去參觀。

1名鷹園志工介紹,菲律賓老鷹平均壽命20年,是菲律賓的特種鳥類,也是世界上唯1的藍眼猛禽。牠擁有俊挺的鳥冠,眼界比人類高出8倍。牠是單配偶動物,1輩子只跟定1隻配偶,以東方人的道德觀來看,絕對是模範夫妻。

然而,作為叢林食物鏈中最頂層的獵食者,菲律賓老鷹卻已被列為極危險的瀕臨絕種鳥類,估計只剩下500對,其中200對集中在民答那峨島叢林,其餘分佈在呂宋島各山區。

志工說,造成菲律賓老鷹瀕臨絕種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對熱帶雨林的濫砍濫伐,以及獵人的肆意狩獵。此外,菲律賓老鷹每2年才孵1粒蛋,費時5至7年才會成年,也是瀕臨絕種的原因。

菲律賓鷹園還飼養了另外10種珍奇鳥類、以及其他冷血動物,入園門票成人50披索(約新台幣36元)、18歲以下30披索。

保育人士呼籲,在前往納卯的鷹園一遊之餘,希望能參加菲律賓老鷹基金會的認養方案,花點錢來為其中1隻鷹命名。


【2010/10/25 中央社】

雌性動物殺害幼崽 原因或涉動物園圈養
[2011-12-12]

■多倫多動物園雌北極熊奧羅拉曾殺害兩隻幼熊。資料圖片

綜合報道
它們拋棄、傷害,甚至殺害自己新生兒,是否就是壞媽媽呢?
以多倫多動物園(Toronto Zoo)備受歡迎的雌北極熊奧羅拉(Aurora)為例。她10月時殺害了自己的兩隻幼熊,動物園職員拿走了第三隻幼熊進行人工飼養,以防重蹈覆轍。一年前,奧羅拉還曾吃掉自己新生兒部分身體,殺害了兩隻幼熊。
眾所周知,雄性動物會攻擊或吃掉自己或其他雄性動物的幼崽,但雌性動物不照顧自己的幼崽,或者殺害幼崽,對於大多數動物園來說,包括多倫多動物園,都是敏感甚至禁忌的話題,畢竟這對遊客不具吸引力。不過,多倫多動物園職員表示,這是他們要面對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可能給飼養員帶來心理創傷。多倫多動物園高級獸醫克魯蕭醫生(Dr. Graham Crawshaw)說,這並非罕見,即便對圈養動物而言,有些動物就是無法成為好媽媽。多倫多大學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動物行為、交配和侵略性專家費茲柏德力(Mark Fitzpatrick)說,動物殺嬰在野外常見,原因多種多樣,但雄性動物更有可能進行殺戮,雌性動物少見一些。
科學文獻中,有關雄性或雌性動物殺死自己幼崽的理論稱,這是「正常的」母性行為,雌性動物可能會調整幼崽數量,適宜自己撫養后代的能力。費茲柏德力指出,也有可能雌性動物只是因為想和新的雄性動物交配而殺嬰。
焦慮或成雌性動物殺幼崽主因
動物權利倡權人士指稱,圈養帶來的焦慮,是造成雌性動物殺害後代的主要原因。Zoocheck Canada主管伍黛爾(Julie Woodyer)說,動物園聲稱,圈養動物消除了動物在野外要面對的壓力,如缺乏食物,但圈養也有自己的問題,動物園飼養會產生其他壓力,因為它們會無法適應狹小環境。
為了更多了解北極熊的殺嬰問題和母嬰護理,多倫多動物園將收集北極熊的糞便和尿樣,希望能掌握其繁殖週期和懷孕。多倫多還和其他動物園、野外工作的生物學家及學者合作,對該問題進行研究。資料來源:星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38551
(轉貼)多妻多夫制的美洲鴕鳥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洲的鴕鳥


達爾文在環繞世界的航行途中,曾經到過南美洲烏拉圭及阿根廷北部的大草原。在那兒他看到了一批很高大,但是卻沒有飛翔能力的鳥。早期的拓荒者認為這些灰色的鳥是小型的鴕鳥。牠們高達五呎,重可達80磅。在解剖上這兩種鳥有顯著的差異。達氏所發現的是大型的美洲鴕鳥(great rheas),與一般所說的鴕鳥(ostriches)只有趨同演化的親緣關係。兩種鴕鳥都生長在相似的生態環境裏,美洲鴕鳥在南美洲,而一般鴕鳥則在非洲。

當達氏向南航行時,他看到了另外一種南美洲的鴕鳥。這種鴕鳥比較矮小,也沒有飛翔的能力,牠們生長在巴塔哥尼亞(南美一地區)的乾燥丘陵中。達爾文是把南美鴕鳥分為兩個不同種的第一人。據說達氏是在吃鴕鳥腿肉的時候,注意到這兩種美洲鴕鳥的股骨有所不同。這些體型較小的南美鴕鳥,今被稱為達氏三趾鴕(Darwin’s Rhea)。達氏鴕鳥的羽毛具有白色的邊緣,使牠具有斑點的外貌。牠們的體重很少超出70磅。其分佈區域相當廣闊:從秘魯、委內瑞拉、智利、阿根廷等國之貧瘠高山及叢藪草原起,一直到南美南端麥哲倫海峽為止。較大型的美洲鴕鳥則固居於南美北部較深密的大草原中。牠們的分佈區域並不重疊。

這兩種美洲的鴕鳥,共有一種特殊的群社制度。牠們實行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性別和職責也與其他動物相異。雄鳥負責築巢、孵卵、看顧雛鳥,而雌鳥的任務則只是產卵而已。為了瞭解這種雌雄職責顛倒在演化上的意義,作者特地進行了兩次冗長的旅行;深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里約薩蘭多(Rio Salado)區域。在這裏作者在主要的繁殖季節裏,觀察了大型美洲鴕鳥(great rhea)的社會系統與結構。下面的敘述,就是作者觀察和研究的結果。

在南美從六月到八月的冬季裏,可以發現美洲鴕鳥十五、四十、甚至七十隻的聚集成群。(這種成群的行為乃是承襲久遠以前的一種能力,為的是使掠奪者難於接近群體)。由於大多數的雄鳥在寒冷的冬天裏習慣過著獨來獨往的生活。因此群體都是由一些成年的雌鳥和大量的稚齡雄鳥所組成。這段時期氣候經常酷寒而食物亦是極端的缺乏,所有的美洲鴕鳥這時候所關心的只是如何尋找任何可供果腹的植物和昆蟲,以期度過這段生存艱困的時期。九月下旬,當新春的氣息開始籠罩大平原時,群體的現象即告瓦解,同時鴕鳥在交配的前期,其生理和行為呈現明顯而急遽的變化。

春天,那些在群體中的雄鳥首先離開牠們所屬的群體,所有的雄鳥外形發生顯著的改變,以致牠們和雌鳥幾乎難以分辨。牠們的羽毛變得深暗,彼此之間的攻擊行為增加了。牠們經常伸展牠們頭部、頸部以及胸部的羽毛以虛張聲勢,並且使牠們看起來比原體積更為龐大。當雄鳥為爭取成群的雌鳥時其攻擊行為益顯頻繁。像其他大多數的鳥類一樣,雄鳥間的敵對只是一連串的恐嚇與威脅動作罷了,並不至於爭鬥至死。一般遭遇戰發生時彼此以喙互啄互拉,企圖使對方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上。在爭鬥進行激烈時牠們的頸部常常糾纏的難捨難分。失敗一方的軀體並未受到很大的損傷,但是牠卻須立刻離開該地區。得勝的一方則開始高鳴,以招呼鄰近所有的雌鳥,把失敗者的妻妾據為己有。這樣的妻妾群典型上是由2~15隻雌鳥所組成的。

妻妾群剛形成時,雌鳥仍照慣例的吃睡如常,幾乎完全忽略了雄鳥的尾隨。由於雄鳥的尾隨,同時不斷的擊退一些徘徊腆的雄鳥,使得雌鳥接受了牠的存在。這時候做先生的就開始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取悅牠的妻妾們。

十月正值美洲鴕鳥春情發動時期。為了贏得妻妾們的歡心,雄鳥常低首展翅,慢步徐行於妻妾之前,以吸引雌鳥的注意。當雄鳥諂媚行為愈形頻繁時,雌鳥才會停下啄食,開始給予雄鳥青睬,但不久又掉頭啄食,不加理會。慢慢的雄鳥的努力得到接近雌鳥的機會,這時候牠的頭開始前後擺動,當這動作不斷出現時,就會吸引了一批妻妾圍繞著牠,使得牠更興奮地在這批仰慕者面前展出牠的奇門花招。這時候雌鳥可能會在牠面前待一、二分鍾後才離開繼續取食,最後,有一隻雌鳥仍留在原地,以其後腳踝節蹲踞在地上,雄鳥立刻坐騎在牠身上,咬住頸後羽毛以加強穩定;在交配後,雄鳥追趕其餘妻妾們,再開始諂媚,展示交配的行為。

一隻雄鳥至少隔2~3天與每隻雌鳥交配一次。當妻妾們中午休息的時候,做先生的卻需忙著在地下掘巢建窩,用腳踏平原地,並用腳趾挖掘一個窪坑或一個淺窪狀的精緻鳥巢,周圍堆以雜草。假如雌鳥準備好產卵,牠會接近巢邊生下一個蛋。假使所建的巢與產卵的時間未能配合一致的時候,或者雄鳥尚未進入孵卵狀況,牠將在一、二天內做好二、三個巢,然後選擇一個巢,蹲下來開始孵蛋。卵產足夠量,雄鳥停留於巢上而雌鳥仍然早晚徘徊就食,此時辛苦的孵卵工作即將開始。每隔6~8天雌鳥會在牠們中午休息的時間回到該巢,生下更多的卵。雌鳥下蛋的時間非常規律,幾乎在每天同一時間生蛋。這種精確性的理由不得而知,據推測可能是雌鳥在其最適產卵時刻前經常徘徊於巢附近達一小時之久,因此使其產卵時刻顯得規律化。

孵卵中的雄鳥,對任何接近巢之同類增加了攻擊性的防禦,甚至於雌鳥返回產卵時也必須小心翼翼的接近。雄鳥咄咄逼人,使得雌鳥不停地中止前進,然後才柔順地慢行,只有當雄鳥平靜時她才能靠近巢。雌鳥花了相當大的力量接近巢後,雄鳥攻擊性的行為僅僅變成了一種形式轉而獻出媚態,搖頭擺尾以喙調情。雌鳥蹲下來,產卵於巢邊後馬上趕緊離去,雄鳥則以喙將卵滾進巢中。在早期孵卵階段內,雄鳥會將附近牠能見到的卵滾進巢中。在紐約動物公園裏,曾見過雄鳥將卵滾進60呎外巢中的記錄。然而在野外通常僅限於雄鳥坐下來時所能見到的範圍,因此常僅限於數呎之遙。其遠近尚要看周遭環繞草的密度及高度而定。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些蛋由於疏忽被孤零的擱置。

視妻妾群的大小不同,巢中的卵數逐漸由20增加到50不等,這時候雄鳥變得格外兇悍,而雌鳥將被另外雄鳥的耀武揚威所吸引。經過這種變化,雌鳥停止返回原配偶處而追隨著新的配偶,這種轉變為期約一週。新的配偶又建立起新的家。有時候雌鳥產卵的時間未能和雄鳥築巢的時間配合,以致在野外經常可以發現一個個單獨的卵。

一群雌鳥為一隻雄鳥產卵大約7~10天後,接著又為其他雄鳥產卵,在競爭場合下落後者,只好在此交配季節輪在最後。在交配的季節裏,一群雌鳥約可為十到十二隻雄鳥下蛋。雄鳥從停留在巢上開始起並未立即孵卵。頭二、三天牠只是坐在卵上,以一層羽毛隔離著,使卵的溫度僅高於土溫一、二度而已,第三天開始,真正的孵卵工作才進行,以暖和的皮膚接觸卵,並且展開雙翅當屏風以免散熱。孵卵期間,雄鳥在每天最暖的時刻會離巢一段時間,離開期間裏不斷的取食飲水,離開時間的長短隨氣溫、日光強度而異,在較冷的時候10~15分,熱天下則可能長達一個小時。

雄鳥所建立的巢,只有少數可順利的完全孵化,很多巢因其中腐臭卵的破裂或雄鳥遭受過度騷擾而被拋棄,甚至有的根本毫無明顯的理由就遭到棄置。一月,當炎熱的夏季來臨時更多的巢被棄置,通常這些被拋棄的巢是交配秩序排在第五、六或第七地位的雄鳥所建成的。對鴕鳥而言,交配季節中的勝利者對敗落者因此形成了天擇條件下的優勢者。由於大量的巢被擱置,因此對南美鴕鳥來說,佔優勢的雄鳥應儘可能的養育較多的小鴕鳥,使得南美鴕鳥的後嗣更能適應環境的競爭與生存。

雄鳥將雛鳥孵出的正確時間約為36~37天。由於雄鳥在雛鳥開始孵出後只停留24~26小時,因此卵與卵間必須互相刺激以便於能同時孵化。這種相互刺激的效果能使相隔一週所產的卵於24小時之內先後孵化。紐約動物園的人工孵化箱及在郊野的觀察都證實,由於蛋殼的互相接觸刺激的作用能使相距產卵八天的雛鳥同時孵出。這種同時孵化的有利適應性是很明顯的。因為當雄鳥離巢而去後,留下來未孵化的卵往往死亡,甚至於許多受精卵僅僅因為不能在第一個卵孵出後24小時內孵出,而被棄置。假使氣溫相當高時,一些小鳥或能在雄鳥離巢而去後,啄破卵殼而出,但是這種幸運兒並不多,因為很少雛鳥能單獨不受刺激的啄破蛋殼,同時往往在未出殼時即被在旁等候的掠奪者就孔破殼吃掉。

成長後的美洲鴕鳥,具有相當大的軀體及快速的運動力;對他們來說,除掉人外只有少數掠奪者是牠們的兙星。對雛鳥來說若沒有長輩保護,則很容易遭到一些小型哺乳動物如狐狸及的傷害,或者受到兩種最具威脅力的食肉鷹類─獅鷹及貓鷹─的掠食。這兩種鷹,常耐心地等候那些有點破裂及遲點孵化的卵或者是離群的小鳥。鴕鳥卵殼的厚度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吋厚,卻具有相當大的保護力,掠奪者往往無法打破一個完好無缺的蛋,而必須等到蛋殼被雛鳥啄破才能加以攻擊。這副具有保護作用的薄殼對將要孵化的雛鳥來說,也形成了一項很費力的破殼工作。

雄鳥帶領雛鳥離巢後,即不再回老巢,在草原上沿途漫步取食。他將不時地注意到小鳥的安全,一旦有輕微的騷動或噪雜,馬上伸長其頭,形成直立而警戒的姿態。對危險的第一步反應是馬上招呼雛鳥集合,同時對不速之客施以威脅的動作;假使這些都來不及收到效果時,則馬上發出警鳴指示散佈在附近的小鳥馬上蹲伏於地或鑽入草叢中,此時雄鳥展開雙翅作威嚇貌將入侵者趕離附近。雄鳥緊迫的追逐想掠奪雛鳥的入侵者,牠的動作非常敏捷,當牠奔跑時始終將牠的翅膀鬆鬆的展開,然後快速的收緊一隻翅膀做一個急轉彎,使得曲曲折折竄逃的狐或無處遁形,只好怏怏離去。然後雄鳥才以柔軟緩慢的輕拍喙聲告訴小鳥危險已過,於是小鳥紛紛鑽出草堆再度啄食嬉戲。保護雛鳥頭二至三星期的鴕鳥爸爸極端兇惡好戰,凡是太接近小鳥的鴕鳥,都將受到強烈攻擊,喙是他們唯一的攻擊武器,雖然如此卻經常靠此戰勝外侮。剛孵出的小鳥,必須隨時與牠的父親保持聯繫,以免遭到傷害。由於鴕鳥爸爸一天可漫遊5公里之遠,於是小鳥必須在不落後的情況下一面跟隨一面學習如何取食。貓鷹是雛鳥安全的最大的威脅,經常等候機會掠殺落後的小鳥,因此鴕鳥爸爸見到任何太接近的貓鷹立刻採取攻擊的手段。鴕鳥爸爸對危險氣息非常敏感,以致於任何比蝴蝶大的飛翔體都會引起他的注意。鴕鳥爸爸對喧鬧而不具傷害性的阿根廷夏雞及睢鳩也慣例地向其挑戰與咆哮,甚至對企圖在雛鳥附近著陸的小飛機也凶猛的衝擊。鴕鳥爸爸的兇悍使得當地的高楚牧人們騎馬經過草原的時候,經常要攜帶著狗跟隨。狗吠聲可以嚇住鴕鳥爸爸,雖然如此,鴕鳥爸爸仍然會追擊單槍匹馬的牧人,這種追擊雖不會直接攻擊牧人或馬,卻是往往使馬驚惶失措,其結果是使高楚人常被摔下馬背,不得不走路回家。

牛群是雛鳥另一種大的威脅。牛習於見成長的鴕鳥,然而對成群的雛鳥卻感到很稀奇。只要有一隻牛衝向雛鳥,大概其餘的也將勢若奔騰的跟著成群追隨而至。鴕鳥爸爸對單獨的牛具有攻擊的能力,對牛群卻無可奈何。一旦雛鳥遇見牛群衝來就只有呼叫逃避的份,但是這將刺激更多的牛群追來,於是一場災殃難以倖免,不少雛鳥將因此被踐踏而死。

雛鳥有兩種呼叫聲,兩種都是求救訊號,但卻有完全不同的反應結果。第一種是較少用到的警叫聲,當雛鳥突然遇到緊急危險時,馬上發出此種尖叫使得鴕鳥爸爸能即時趕來救援。第二種是代表“我迷失了”的哀叫聲,鴕鳥爸爸一聽到就帶著其餘的鴕鳥尋聲前往尋找。第二種叫聲於9~10月間,在阿根廷大草原上經常可以聽到,因為鴕鳥爸爸並不能辨認牠自己的子嗣,而雛鳥也認不出牠的鳥爸爸,因此遺失的雛鳥往往到最後跟上別的鴕鳥家。由於鴕鳥爸爸與其子女彼此不能辨認,因此常在一些鴕鳥爸爸帶領的小鴕鳥中,發現其大小年齡參差不齊,有剛孵出來的,也有已經二個月大的。如果小鴕鳥間的年齡差距過大,那麼年齡較小的小鴕鳥常須忍受兩種痛苦的事實,一是不容易跟上牠的超齡兄姊,一是鴕鳥爸爸不能妥善的照料牠,因此常遭貓鷹攫奪或長得很瘦小。

雛鳥孵出後二、三天就能取食,由於鴕鳥爸爸常常為雛鳥覓食,雛鳥的食慾不斷地增加,慢慢地開始模仿啄食三三葉草(苜蓿)之類的植物,接著很快的,牠們開始追逐雄鳥和其他雛鳥所搞出來的昆蟲。雛鳥漸長所吃的東西也漸漸偏重植物性的食物,完全成長後主要賴闊葉植物、草及少量昆蟲為生。草大部份當粗糙的食料,當經腸胃排出後可以發現只有一部份被消化。成長鴕鳥甚至取食其他動物所不屑一顧的薊。雛鳥成長迅速,三到四個月時,牠的體型就有完全成長的鴕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大。冬天其成長率又慢下來,隔年春天時其體型仍比成長的鴕鳥小些,因此,在野外生長的鴕鳥,常常最少要長到二歲以後才有生殖的能力。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顯示出一妻多夫及一夫多妻制對美洲鴕鳥在適應生存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雄鳥負責孵卵使得雌鳥可以自由的產出大量的卵。鴕鳥的卵具有一項特性,即所產卵擱置的時間若長於開始孵化的一週以上,則其孵化降低來。基於此項理由,雌鳥乃只負責產卵的工作。由於孵化時間具有限制性,因此假如一隻雌鳥只和一隻雄鳥配對產卵,那麼雄鳥所能孵化的卵數將只限於4~6個,為解決此項問題,遂產生了妻妾制,使雄鴕鳥擁有大批妻妾來負責產卵。雌鳥輪流當雄鳥的妻妾,其結果可產生大量的子嗣,這在種族延續上不失為為一種良法。別種動物也許有別的方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但對美洲鴕鳥來說,這種多妻多夫制的繁殖生存方式非常成功。

(譯自 Natural History 1973年3月號)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520556
(轉貼)一夫多妻─鴕鳥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鴕鳥分業制度之探討

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秘書長

郭旭英



一、鴕鳥產業發展簡史
(一)86年12月開放進口種鳥進口
當時1組種鳥(2母1公),交易價格可達63萬元,小鴕鳥一隻約3萬元,每增加1月齡約可以加5,000至10,000元不等。
以上數據並非一個合理、穩定的交易行情,一隻12月齡適合屠宰的鴕鳥,交易價高達12萬元,平均每公斤鴕鳥肉成本4000元,當時市場上的進口鴕鳥肉上肉每公斤市價約950元,價差甚大,也顯示當時國內鴕鳥市場尚在萌芽階段,所交易之鴕鳥完全僅供繁殖之用,非供肉用,此一階段長達四年。

(二)90年12月開始鴕鳥屠宰
國產鴕鳥屠宰始自位於彰化縣埤頭鄉的峰聯公司屠宰場,該屠宰場為符合CAS標準的豬隻專業屠宰場。國內豬隻口蹄疫發生之前,以外銷豬肉到日本為主要業務,86年口蹄疫疫情發生之後,轉為屠宰內銷豬隻,部分生產線因而閒置。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因此與峰聯公司商議開始為國內鴕鳥業者代宰鴕鳥,並自南非聘請鴕鳥屠宰專家到台灣教授鴕鳥屠宰、分切技術。當時鴕鳥肉市場仍以來自美、澳的進口肉為主,自峰聯公司開始代宰國產鴕鳥後,鴕鳥肉進口量遂逐漸減少。種鳥與雛鳥的交易價格也開始下滑,並趨於合理化。

(三)91年12月本會宣布國產鴕鳥肉上市
本會於91年12月初出版第一本鴕鳥肉健康食譜,91年12月13日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一樓記者室舉辦「國產鴕鳥肉上市記者發表會」,當天由本會陳晉蒼理事長宣布國產鴕鳥肉正式進入台灣肉品市場,並於91年12月15日假台北市台糖大樓前廣場舉辦第一次「國產鴕鳥肉上市促銷會」。鴕鳥肉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肉品,儘管國人對新食品或肉品的嚐試接受度很高,但事關飲食習慣的改變,鴕鳥肉無論在市場價格定位與市場規模量化,均非短時間可速成的。不過,隨著國產鴕鳥屠宰數量的增加,雛鳥與鴕鳥肉的交易價格也逐漸「合理化」,雛鳥每隻在3000元上下,肉鳥也降至每隻8000元左右。進口的鴕鳥肉也因美、澳及歐盟的市場需求擴大不斷漲價,進口商減少進口量,也間接使國產鴕鳥肉業者受益。

(四)93年3月24日農委會將鴕鳥公告為法定家禽
經鴕鳥協會與所有鴕鳥農會員的努力,以及上級長官的支持、肯定,農委會於93年3月24日正式公告人工飼養鴕鳥繼雞、鴨、鵝、火雞之後列為我國第5種法定家禽,此一公告的意義,表示鴕鳥養殖正式列入政府的輔導、管理產業項目,這對鴕鳥農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五)94年及95年推動人工飼養鴕鳥分業制度鼓勵鴕鳥肉鳥場之設立
因台灣地區的鴕鳥場皆為一貫飼養場,包括選種、繁殖、孵化、育雛、育成等,皆由同一飼養者處理,各個飼養階段都無法專業,使得飼養成本無法降低。所以本會希望部分飼養業者轉向經營專業的鴕鳥肉,專門致力於使鴕鳥肉口感和風味增加,降低飼養成本及讓鴕鳥縮短上市時間,促使鴕鳥肉價格降低,讓國人能早日吃到更便宜的鴕鳥肉,故向中央畜產會申請推廣鴕鳥肉鳥場之設立。
(六)93年8月20日發行「國產鴕鳥肉辨識標誌」
本會特於93年8月20日於台北市LULU餐聽召開記者會公布發行本標誌,發行本標誌的主要目的是讓消費者有一個依據的東西來辨識真假鴕鳥肉,未來消費者只要看到此一標誌,即可確定所購買的鴕鳥肉為台灣地區生產之真鴕鳥肉。

(七)94年3月發行「國產鴕鳥肉辨識標誌推廣海報」
「國產鴕鳥肉辨識標誌推廣海報」分為中式、西式和湯品類,規格分為大(G4K),小(A4),讓消費者到餐廳有一辨識真鴕鳥肉的方式,並可以藉由此海報,提醒消費者可以點用鴕鳥肉料理。


二、鴕鳥產業消費市場分析
(一)我國的鴕鳥肉市場
我國的鴕鳥肉消費市場可望穩定成長,主要是鴕鳥肉有以下數項特點:
1、健康
鴕鳥肉本身較其他畜禽肉具有「3低」(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2高」(高鐵質、高鋅)的優點,且含較高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
表:鴕鳥肉與其他肉種一般營養成份的比較
種類 蛋白質(g/100g) 脂肪(g/100g) 熱量(大卡/100g) 膽固醇(mg/100g) 鐵(mg/100g) 鋅(mg/100g)
鴕鳥肉 21.5 0.7 98 59.85 2.66 25.53
牛肉條 17.3 19.5 250 64 2.8 6.1
豬小排 18.1 19 249 73 1.1 2.1
全雞 16.1 19.9 248 74 0.4 0.3
鵝肉 15.6 13.4 187 71 1.9 1.5
資料來源:
1、鴕鳥部分依據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委託試驗報告書。
2、其餘肉品部分為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布之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2、口感類似牛肉
自92年12月23日美國發現第一例狂牛症病例後,雖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被公告為狂牛症疫區,輸入國得禁止自疫區輸入牛肉產品。狂牛症疫區國家必須7年內未再發生任何狂牛症病例,方得解除疫區公告,重新輸出牛肉產品。但我國衛生署經過多次的專家會議評估,在美國狂牛症病例發生後不到2年的時間,自94年4月16日起有條件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不料衛生署剛開放許可美國牛肉重新輸入台灣後不到2個月的時間,美國農業部於6月25日又發布第二起經檢驗確定的狂牛症病例,我國衛生署因此再發布美國牛肉輸入禁令。此一發展,將使口感媲美菲力牛肉與Toro沙西米的鴕鳥肉,有機會漸次取代部分牛肉市場,並在高級紅肉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3、內臟市場潛力無窮
國外的鴕鳥肉市場,內臟的地位無足輕重。鴕鳥的各項內臟因飼料不添加藥物而具有健康、無藥物殘留顧慮的優點,加上國人對內臟產品的偏好,未來將因鴕鳥的內臟市場效益較國外高,而使國產鴕鳥肉價格更具競爭力。

本會為加強國產鴕鳥肉促銷,以及打擊假鴕鳥肉,在92年至94年間進行了下列努力。
* 92年進行國產鴕鳥肉促銷活動。
* 93年發表「國產鴕鳥肉辨識標誌」,讓消費者在選購鴕鳥肉時可依據辨識標誌,確保所購買的鴕鳥肉為台灣育成生產之真鴕鳥肉。編製內容豐富的「國產鴕鳥肉購買指南」,對鴕鳥的飼養流程、鴕鳥肉的營養價值、料理方法有詳盡的介紹,並附有可充分展現鴕鳥肉色香味的鴕鳥肉食譜。同時,補助業者舉辦數場鴕鳥肉超市試吃活動。
* 94年為讓消費者到餐廳能確定食用的鴕鳥肉為真鴕鳥肉,本會特製作「國產鴕鳥肉辨識標誌海報」,海報右下角並註明該鴕鳥肉的生產牧場資料以示負責。八月間並以健康為訴求,與西餐廳業者合作舉辦促銷活動。

(二)我國的鴕鳥皮市場
鴕鳥皮過去在台灣主要以鴕鳥皮加工與鴕鳥皮件代工外銷為主。至於鴕鳥皮的生產,因初期產量受限於生產規模,加上產業發產之初,鴕鳥農主要致力於提高鴕鳥的產蛋量及雛鳥的育成率,鴕鳥皮的品質頗有改善提昇的空間。因此鴕鳥皮的營收狀況始終處於低檔狀態,不過,只要未來鴕鳥產業在國內順利成長,當質、量俱達經濟規模時,台灣生產的鴕鳥皮市場潛力十足。

鴕鳥皮件

(三)我國鴕鳥產業的其他產品市場
1、鴕鳥蛋
(1)碩大的鴕鳥蛋每顆平均重達1.6公斤,相當於30顆雞蛋,非常滑潤好吃。
(2)蛋殼為天然質材工藝品,可加工成蛋雕和彩繪蛋。
(3)鴕鳥蛋殼含有豐富的天然碳酸鈣,如加工為人體補充鈣,高達99%可以被人體充分吸收。

鴕鳥蛋雕
2、鴕鳥羽毛 
(1)質地高雅、觸感柔細,中古時期歐洲上流社會將鴕鳥羽毛用於頭飾與服飾蔚為流行,現代的拉斯維加斯歌舞秀亦大量使用鴕鳥羽毛為表演配件。
(2)雛鳥到12月齡間之雛羽可開發為保暖用羽。
(3)鴕鳥羽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帶靜電的羽毛,目前很多電子產業均以鴕鳥羽毛做為拂塵清潔之用。

鴕鳥羽毛撢子
3、鴕鳥油 
(1)含有極豐富的天然潤膚、護膚等皮膚保養成份。
(2)鴕鳥脂肪亦可加工為純鴕鳥食用油。

台糖二加一活膚霜

以上種種附加產品都需要有一定規模的產量才能產生市場價值,所以只要我國鴕鳥產業穩定發展,上述的種種附加產品都能有效增加鴕鳥農的利潤。

三、鴕鳥產業養殖市場分析
(一)目前國內以一貫場居多
自87年第一家鴕鳥業者引進種鳥開始,陸續加入鴕鳥飼養的業者有購買種鳥繁殖雛鳥出售的,也有購買雛鳥飼養兩三年性成熟後加入產蛋繁殖出售雛鳥行列的。不論是購買進口種鳥或雛鳥的業者,在市場供需條件下,種鳥的素質標準並未獲得鴕鳥農的重視,交易價格是多數鴕鳥農決定買賣的風向球。在這樣的產業氣氛中,過多的一貫場將使產業裏的種鳥平均素質降低,當素質不高的種鳥成為多數時,意味整體產業的生產成本將呈現偏高現象,生產成本偏高,表示業者獲利愈加困難。因此,未來市場上不可避免將會有一波嚴酷的淘汰過程,管理不善,生產效率偏低的一貫場,必須轉型重新定位,否則不可避免的將因虧損嚴重而退出市場。
以南非的產蛋量標準,平均一隻種母鴕鳥年產蛋量為40~70顆,以目前一隻小鴕鳥的售價3,000元計,一組2母1公的種鴕鳥,一年平均可產110顆蛋,以60﹪的受精率和90﹪的孵化率計,約可產59隻雛鳥,市值約17.7萬元,扣除以三隻種鳥一年飼料成本約為2.1萬元與營運成本,獲利率並不差;何以多數一貫場業者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呢?
原因分析如下:
1、種鴕鳥產蛋量、受精率、孵化率及育成率未達標準
這四項數據高低及其穩定性是關係鴕鳥農能否獲利的重要指標,產蛋量雖高,但受精偏低,即使有高孵化率,也無法獲得高產值。四項數據環環相扣,必須有良好的飼養管理技術,方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產值,據此提高鴕鳥場的市場競爭力。一個可以穩定獲利的一貫場,必須有完善的飼養管理流程,記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進程的各項數據,方能準確留下高產能的種公母鴕鳥。透過明確的記錄,調整種鳥配對,提高受精率。以穩定有效的孵化管理,維持較高的孵化率。最後,必須落實雛鳥育成的每一個重要細節,方能經由高育成率換取高收益。

2、種鳥飼養的技術門檻高
有效率的種鳥飼養技術,必須有長時間的記錄與觀察,方能依據科學記錄的分析累積而成。當前經營一貫場的鴕鳥農,多數仍未達有效率的飼養技術標準,因此仍處於艱難經營的階段。在這樣的狀況下,要能獲利著實困難,但不要忘了技術是經驗的累積,只要方向正確,作法對了,技術是存在的,只要技術能落實且發揮效能,則距獲利不遠。

鴕鳥種鳥
3、飼養規模不夠大
據鴕鳥協會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鴕鳥農飼養規模隻數,以50~100隻為最多,加上50隻以下者,可以說多數鴕鳥農的飼養規模均在100隻以下。若以當前活體肉鳥的交易價格每公斤80元,平均肉鳥重量以100公斤計,每隻肉鳥的平均交易價格約8000元,每隻肉鳥毛利目標以2500~3000元計。一家年生產100隻肉鳥的鴕鳥場,年營收約80萬元,毛利約25萬~30萬元,僅夠支付一個人員的薪資。
由此可得一結論,年產100隻肉鳥的一貫場或肉鳥場,均未達獲利的經濟規模。初步估計,未來能夠達到可觀獲利的肉鳥場或一貫場,其年產肉鳥數的經濟規模應在250隻以上,而且必須在飼養成本與營運費用均在有效率的運作管理狀態下,方能順利達成獲利目標。

(二)為何我國鴕鳥隻數一直無法成長
自87年開放進口種鳥以來,各進口商總計引進種鳥約600餘隻,其中約有400餘隻種母鳥,以種母鳥每隻年平均產出30隻計,理論上每年可生產12000隻雛鳥,加上多年下來,第二代暨第三代種鳥加入生產,累計國內鴕鳥的繁殖數量應超過10萬隻,但依現實狀況看,目前國內鴕鳥隻數並未達此規模,甚至曾有肉鳥交易呈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其原因分析如下:

1、多數業者將雛鳥零售賣出
86~90年間雛鳥交易價格約在2萬~3萬元,鴕鳥農獲利可觀,當時的買方的購買隻數亦以10隻以下者居多數,部分購買10隻以上者,因飼養經驗不足,致使雛鳥多半夭折者亦不在少數。在這樣的產業發展條件下,加入產業復又因飼養失敗,淘汰出局者實佔多數。
上述現象在產業發展進程,實不可避免,是鴕鳥農發展產業必經之路,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個優勝劣敗的淘汰過程,能夠存留下來鴕鳥農,將會進一步為自己的牧場規模訂下成長計劃。雖說要有經濟規模方能獲利,但達到經濟規模的時間與進程也需細心盤算,必須考慮生產規模與肉品市場成長速度的相對關係,否則不當的經濟規模發展速度,亦有可能在達成經濟規模的同時,拖垮鴕鳥農。

2、肉品市場發展不夠快速
由於早期雛鳥交易價格偏高,多數加入產業的鴕鳥農一心投鴕鳥繁殖、交易,甚少有業者投入後端產品市場的開發。後端產品以肉品為最重要,肉品市場形成,肉鳥需求就會出現。不過,要號召一群人來消費鴕鳥肉,顯然要比號召一群人來飼養鴕鳥要困難得多。因為要號召人來賺錢當然比號召人吃肉花錢要容易,畢竟要將鴕鳥肉列入消費者的菜單,事關飲食習慣與對營養認同的改變,必須不斷的投入資源與時間,是鴕鳥農與鴕鳥肉推廣業者不可或缺的認知。
肉品市場規模的成長不夠快速,必然也將影響鴕鳥養殖規模的成長,當前國內鴕鳥隻數未達應有規模,與肉品市場規模成長緩慢有相當大的關係。


四、未來鴕鳥養殖發展的方向

        未來鴕鳥農將隨著國內鴕鳥養殖規模的成長,而適時朝分業方向發展,當分業愈細,表示市場規模愈大,產業對分業的專業技術的需求也愈高,產業架構亦將因此更加穩固。

        以下就未來國內在養鴕鳥隻數達到經濟規模時,將陸續形成的分業狀況,逐一說明。

    (一)專事培育優良種鳥的『育種場』

        育種場必須依據市場對種鳥性能需求,自國外引進優良品種的鴕鳥,進行性能改善的育種工作。

        以國內鴕鳥產業的發展趨勢看,未來國內對肉鳥的性能需求,應是以高產肉率為首要,其次為高產能。高產肉率的鴕鳥意味體型相對較大,體型大的鴕鳥相對的皮革羽毛顆粒密度較低,這樣的皮革價格較差,如何培育產肉率高,羽毛密度較高的品種,也是未來國內育種場的重要課題。

        育種場所培育的優良種鳥,將供給專業種鳥場進行生產肉用鴕鳥。 

    鴕鳥孵蛋器 

    (二)生產肉用鴕鳥的專業『種鳥場』

        種鳥場自育種場引進種鳥,進行產蛋、孵化、育成等流程,然後將雛鳥售予肉鳥場培育至12~14月齡,屠宰上市。

        種鳥場的生產效率高低,除關係種鳥場個別損益外,也會影響整體產業的產值與市場供需。生產效率高低,除因選種良窳外,飼養管理亦關係重大,年產10隻雛鳥與年產50隻雛鳥種母鳥,生產效率差達5倍之多,選種配對甚至適時淘汰不適合的種鳥之重要性可見一斑。一隻種母鳥年產100顆蛋,受精率僅10﹪;與一隻年產50顆蛋,受精率可達80﹪的種母鳥,生產效率亦有4倍之差,這樣的效率差異除可能與母體有關外,亦有可能是種公鳥的素質或配對不當所致。

        以下就種鳥管理相關因素簡述如下:

        1、選種

          可由外觀鑑別優劣,優良的種鳥應具備強壯的骨骼,脛及趾直而有力,背平腹深,眼睛明亮有神,喙及頸直,胸深,胸骨突出呈弓型、弧度大,不過而是需要觀察其父母代的生產記錄,以作為判斷依據。 

    公鳥發情

        2、配種

          鴕鳥對配對亦有好惡之別,在一夫多妻的配對關係中,種公鳥對種母鳥之「交配興趣」會有排序現象,種母鳥對種公鳥也會有「拒絕求歡」的主觀意志。因此,在一個受精率偏低或公母經常相互攻擊、過度追逐致傷的配對關係中,如果能適時重新配對,或許可改善其受精率。 

        3、助配

          部分種公鳥(尤其是初配者),會因經驗不足或種母鳥體型等因素,使交配時陰脛未能順利進入種母鳥的陰道,這時工作人員若能適時自後方施予助配動作,將可有效提高受精率,並有助於種公鳥交配技術的進步。 

        4、助產

          部分初產母鴕鳥由於生殖道較狹窄,常有難產現象,尤其是體型肥胖或產蛋特別大的種母鳥特別容易發生,所以適當的助產有時是必需的。 

    母鳥生蛋

        5、飼養空間

          種鳥的飼養空間須考慮足夠運動奔馳,有足夠的運動量,方能維持其最佳體能狀況,增加產育能力。其次,在繁殖季節,種公母鳥交配前的追逐運動,亦須有適當長度與寬度,方不易使種母鳥受傷。

          依國內近七年來的種鳥飼養經驗,1隻種公鳥配2隻種母鳥約須12m×30m的空間。 

        6、給飼

          雛鳥養至14月齡後,若將續養為種鳥則改使用維持飼糧,直至產蛋期再改供產蛋用飼糧。而產蛋飼料還要視個別種鳥產蛋量的多寡略做調整,例如高產蛋量的鴕鳥將需要較高鈣質含量的飼料,而休產期的鴕鳥則使用休產飼料。 

    (三)專業肉鳥場

        『專業肉鳥場』顧名思義是以飼養肉鳥為唯一工作,肉鳥場依產銷供需資訊以及自場設定的營運規模,決定自種鳥場進雛的時程與數量。

        肉鳥場自種鳥場購入2~3月齡雛鳥,飼養至12~14月齡出售屠宰上市。肉鳥場之營運管理優劣關係收益至鉅,茲就肉鳥場經營之要點,簡述如下: 
     

鴕鳥肉鳥

        1、慎選種鳥場供應雛鳥

          必須選擇種鳥品質優良、管理卓越的種鳥場為進雛來源;如果進雛僅一味以價格為唯一考量,不考慮種源素質與雛鳥前兩個月的育雛管理品質,那麼可能影響後續肉鳥的育成率與換肉率。若雛鳥先天條件不佳,後天的優良飼養管理成效仍有可能大打折扣,終至影響肉鳥場的收益。 

        2、妥善的飼養設施

          完善的飼養設施可以提高雛鳥的育成率,使雛鳥的生長與產肉狀況達到最佳狀況,如此,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也能提高收益。

          肉鳥飼養空間以每隻約16平方公尺為原則,每一飼養單位隻數以25~30隻為佳,隻數過多易增加肉鳥意外折損機率。單位面積以16m×30m20m×24m皆宜,這樣的飼養空間與飼養隻數,將使肉鳥的活動量不致過度,肉鳥的活動面積若太大,過度的運動量將使腿肉堅實,且飼料耗量大,對鴕鳥肉的品質與飼養成本均相對不利。

          肉鳥場的設施應避免採用尖銳凸出材質,用料不當將使肉鳥經常受傷,影響未來鴕鳥皮的品質,亦將直接影響收益,也可在飼養欄增加防止鴕鳥受傷設施,如廢輪胎即可在鴕鳥衝撞時減少受創機率。

          肉鳥場仍需適度給予肉鳥遮雨棚設施,遮雨棚除供肉鳥必要之遮陽避雨外,亦可讓飼養人員易於餵飼,飼料也不必顧慮陰雨受潮。 

        3、有效率的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的優劣將直接影響肉鳥場的收益,飼養管理者除了要有一貫的飼養流程外,亦須投入時間觀察鴕鳥的生長狀況,隨時排除不利鴕鳥育成與生長因素。 

鴕鳥在看你

五、結語

          鴕鳥產業分業與產業發展關係至鉅,產業結構未有適當分業,將使產業紊亂無序,不利產業規模化。因此,鴕鳥農與相關肉品業者,應深入探討產業發展進程,並在農政單位暨鴕鳥協會的輔導運作下,逐步為未來產業分業做好基礎工作,使產業結構穩健扎實,永續發展。

一夫多妻- 鴕鳥

鴕鳥為唯一「二趾」的鳥類。為現存鳥類中體型最大者,卵重達2400公克。通常由一隻雄鴕鳥帶領數隻雌鴕鳥行群居生活。群居熱帶稀疏草原,身高頸長、眼大視力好,常與嗅覺靈敏的斑馬、羚羊共同棲息。腿強勁有力,奔跑時速可達60公里。繁殖期在雨季,雄性會表演求偶舞,張開雙翼原地打轉像是跳大腿舞;或蹲於地面,雙翼一前一後的扇動;或鼓大頸部,發出低沈像似獅吼的叫聲。敵害來時,會逃走低頭或蹲下,長趾有爪如刀,腳勁大到可以踢死斑馬。

  • 英文名 Ostrich
  • 學 名 Struthio camelus
  • 分 類 鳥綱 鴕鳥目 鴕鳥科
  • 食 性 雜食性,以漿果、肉莖植物的根葉為主食及蜥蜴、昆蟲等。
  • 特 徵 翅小不會飛,眼大,有黑的長睫毛
  • 分 布 非洲北部沙漠地帶及南部、東部地區。
  • 小 名
  • 保 育 非公告保育類野生動物

鴕鳥的繁殖生態

一、繁殖壽命

野生鴕鳥平均壽命為30~40歲,人工飼養者略長壽些,可達50~60歲,繁殖年齡約為20~25年,甚至有到42歲。 

二、性成熟

公鳥約於25~36月齡達性成熟後每刺進入繁殖季節時,其腳脛及會喙呈紅色;母鳥較早熟,約20~24月齡可開始產蛋。 

三、夫妻制

野生鴕鳥雖有一夫一妻制,但通常以一夫多妻制為主,多為1公2母。 

四、築巢

築巢的工作主要由公鳥承擔,偶爾母鳥也會參與該項工作,鴕鳥喜歡在沙地築巢,公鳥會在母鳥開始產蛋前就在巢的附近警衛,對巢穴的安全非常警覺,故在繁殖季節公鳥會變得較具攻擊性,母鳥在產蛋期也可能較具攻擊性,但大部分時候是嫻靜、馴良的。 

五、產蛋

在野生狀態下,一窩蛋通常在2週內產完,主要和次要母鳥是該窩蛋的主要生產者,排在第3位的則貢獻不大,且最有可能離開該公鳥而與其它公鳥交配。 

六、產蛋數

野生母鴕鳥每隻每次產蛋約8~15個,因每窩有多隻母鳥產蛋,所以每窩約20~15個,年產蛋約30~40顆;在馴養的狀態下,因產蛋後就被取走,產蛋數較多,一般年平均產蛋數為60~100顆。 

七、蛋孵化

孵化期平均為42天,自然孵化時,公母鳥輪流孵化,白天母鴕鳥孵,晚上公鳥孵。鴕鳥對孵蛋的保護意識很強,孵蛋時經常將頭頸放在地上,此乃預防被發現,但此時極具攻擊性,雖受強大的攻擊,也會進行反抗保護蛋。 

八、育雛

野外由公鳥負責



畜試所突破技術成功孵化出小鴕鳥

2004-02-08

記者李金鎗/金湖報導

金門畜產試驗所於九十年三月自台灣引進十隻鴕鳥,經該所員工細心照顧,積極研究生產的鴕鳥蛋孵育方法,如今已成功孵化了十六隻小鴕鳥,所長陳世保對員工能突破技術層面,讓鴕鳥成長速度快,孵化成功率高表肯定,並指出地區養鴕鳥空間大,前景也普遍看好,該所將協助民間養殖業者技術轉移,致力推廣畜養技術。  

    陳世保也表示,鴕鳥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鳥類,其肉類成長速度遠較其他飛禽類來得快,鴕鳥經濟價值也高,皮革價值昂貴,不但含鐵量高也是低熱量的食品,值得推廣到民間飼養食用,對於民間技術層面無法突破,不能孵化幼雛,該所也樂於協助畜養戶作技術轉移,市場需求應透過品嘗來克服,讓鄉親能普遍接受食用習性。  

    該所課長莊謙恭指出,鴕鳥雌、雄的分別,公鴕鳥胸部和背部的羽毛為黑色,雌鴕鳥全身灰褐色,體型也稍小。鴕鳥的雙翼已退化而無法飛翔,但雙腿健壯、肌肉發達,每條腿有2趾,可快速持續奔跑30分鐘,奔跑速度約為60-80公里,在陸地上僅次於印度豹。眼球一個重達60g,可看清距離3-5km遠之事物,但腦小僅約40g左右,可說不是很聰明的鳥類。公鳥25-36個月齡性成熟,公鳥性成熟進入繁殖季節時,腳脛及喙呈紅色,母鳥較早熟,約20-24個月即可開始繁殖。鴕鳥是一夫多妻制,每年春季公鴕鳥會在母鴕鳥的面前表演熱情的求偶舞,雄鳥先挖巢穴再由雌鳥生蛋在裡面。每個蛋約有1.5公斤,大約是雞蛋的20倍,白天由雌鳥孵蛋,夜裡由公鳥孵蛋,種蛋孵化期42天。  

    莊謙恭說,成鳥由地面至頭頂高度約為2.1-2.5m,腿長約1m,體軀長約2m,體重約120~150kg,公鳥除翼端及尾羽末端羽毛為白色外,全身為黑色,母鳥呈棕灰色,不像公鳥那麼豔麗,幼鳥為棕灰色帶有斑紋,須經數次換羽方能達到成鳥的羽色。鴕鳥僅有兩個腳趾,第1、2 腳趾退化,僅剩3、4 趾,其中一大一小。野生鴕鳥平均壽命為30-40歲,人工飼養者略長壽些,可達50-60歲,繁殖年齡約為20-25年。鴕鳥蛋重達1300-1800g,約為雞蛋重之20-30倍,母鴕鳥年平均產蛋數為40-70個,蛋殼厚且堅硬,可承受一個60公斤的人,站立在上亦不會破裂。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520547
(轉貼)上海野生動物園推行動物養老制度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齡動物安享“天年”

——初春上海野生動物園拍攝記(續) 
日期:2009-03-29作者:洪崇恩來源:文匯報


老大熊貓佳斯正在動物“養老院”裡獨享清福。 郭一江 

獸醫們定期為老獵豹檢查身體、注射防疫針。 郭一江 

野生動物園負責人與飼養員一起研究老齡動物食譜。 郭一江 

上圖:“金絲猴老頭”嚴嚴在猴山受到特別關照。 郭一江

撰文/洪崇恩 

如果說飼養小動物或許帶有某種功利目的,那麼善待老齡動物、讓它們安享“天年”,那就不僅體現著上海野生動物園員工的動物福利覺悟,更像徵著上海日益提高的生態文明水平。 

 

“佳斯過來,開飯了!”伴隨著這呼喚的,是飼養員用蘋果敲碰鐵皮門的輕輕響聲。 

正在小院一角吃竹子的佳斯聽到了熟悉的呼喚,循聲轉身,蹣跚到門邊,熟練地接過蘋果,就地坐下,側著臉恣恣地啃起來。 

佳斯是只“曾祖母級”的大熊貓,相等於九十以上的老人。 它當年是動物園公認的首席明星,很受遊客寵愛。 而今,功成身退的佳斯,在上海野生動物園享受著“退休待遇”:在“動物養老區”獨享一間外有庭院內有空調的套房,有精配的“大熊貓營養套餐”為它增強消化功能,有兩塊特製的木板“床”供它臥躺休息、以免地氣涼肚,有專門獸醫關注它的體質狀況與生理變化。 

今年1月24日,寒流正襲上海,飼養班長馮永其經細緻觀察,發現佳斯感冒了。 飼養員和獸醫緊急採取綜合保健措施:一是開啟暖空調為之驅寒保溫,二是在牛奶中摻入“培菲康”和維生素“泡騰”片改善體質,三是採集新鮮竹葉、和入窩頭里增強食慾,還特別採購了專門的獸用抗生素針劑,每劑200元連打了三天。 幾天后,佳斯症狀緩解,重新抖起精神。 

 

在猴山中,有一隻毛髮金黃、大腹便便的川金絲猴“嚴嚴”。 嚴嚴也是上海野生動物園“開園元老”,今年約20歲,相等於人類八十來歲的壽星。 2005年,曾長期擔任猴王的嚴嚴從殘酷的王位爭奪戰裡失利,被迫退出“領導崗位”,心理上有嚴重的失落感,又患有嚴重的哮喘等病;而受慣壓迫的群猴,反過來常對它“惡語相向”。 

怎樣讓嚴嚴過上有尊嚴的“退休”歲月? 飼養員邱軍華等與動物專家一起,花許多時間捉摸猴兒們的脾性:如果把它單獨養起來,那對熱鬧慣了的老猴王無疑是一種摧殘;而倘若讓它和猴群一起生活,就必須既保證它能得到足夠照顧,免受欺凌,又防止它挑起群猴鬥毆、企圖東山再起,反而招致更野蠻的報復。 他們選擇了更為艱難的後種方案,他們在食物和住宿上讓嚴嚴享受一定程度的特殊待遇,同時又注意防備它對母猴和幼猴有導致新猴王誤解的行動。 時間一長,老猴王的心理創傷平復了,開始安於現狀;而其他金絲猴也重新接納它為一般成員。 幾代金絲猴安然相處,其樂融融。 

 

“小遲”、“小黃”、“嚕嚕”……透過野生動物園養老區獵豹籠舍鐵絲網孔,看得到老獵豹們老眼昏花、行動遲緩,一副英雄遲暮樣子。 

如同老年人一般,這些老獵豹們大多也有消化道、呼吸道、內分泌等方面的疾病。 它們是從2005年開始分期分批地從展出場館退出,住進了“養老院”。 野生動物園專門為它們配備了飼養員和獸醫,專門為它們打理食住醫療,定期為它們仔細檢查身體,注射防疫針,提高免疫力;還經常挑選一些鮮嫩的精瘦牛羊肉,切成小塊,和魚鮮甲殼類食品相佐,幫助它們消化,有時還會在肉中鑲嵌一定量的營養素為它們滋補身體。 

資料記載,非洲獵豹的野外壽命只有12年左右。 而“小遲”它們,即便從1994年引入上海野生動物園算起,至今也已有十五六年,大大超過野外生存壽命。 這些“耄耋老豹”存在的本身,就已是一個奇蹟。

上海野生動物園推行動物養老制度(圖)

2008-08-07 15:43:22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編輯:吳昀   發表評論  進入論壇>>

  老年獵豹安享晚年

  國際線上8月7日消息(駐上海記者楊靜 實習記者江家岱 通訊員蘇飛龍):據悉,1996年由南非奈米比亞落戶上海野生動物園的8隻非洲獵豹近日退出展區,入住上海野生動物園動物“養老院”安度幸福晚年。這是繼今年年初“百歲”高齡大熊貓“佳斯”告別展出生涯,光榮退休後的又一批珍稀動物退休頤養天年。

  據了解,上海野生動物園從組建開園那天起就把研究、保護、繁育野生動物當作自己的重要任務。自開園至2007年底共產下18胎70頭,成活52頭幼豹,獵豹種群數量擴大一倍,有效地增加了種群數量。展區展示新生小獵豹不斷得到充實。而現在推行的動物退休養老制度,正是上海野生動物園為保護野生動物提高它們福利待遇所採取的諸多舉措之一。

  根據資料記載,獵豹在野外壽命一般在12年左右。隨著時間的推延,這些當年風光的獵豹都已成為耄耋“老人”,它們的背脊略有“躬”“駝”行動遲緩,毛色明顯黯淡無光,牙齒鬆動脫落,腸胃消化功能減弱,已不適宜繼續留在展區繼續展示風采。為此,上海野生動物園特意為它們辦理“退休”手續,從展區移送到動物“養老院”安度晚年。

  記者看到,在“養老院”裏,獵豹們住的是一豹一間朝南走向半封閉的套間,前後二扇門,並開有通風窗,寬敞明亮。地上安放一塊1.5平方米的“床”板,供獵豹安寢休息之用。室外是一個用鋼絲包圍的露天庭院,可供獵豹自由進出、散步、活動健身,曬太陽之用。

  另外,野生動物園專門為它們配備了專職“保姆”和專職保健醫生,負責打理它們的衣、食、住、行、醫。在飲食上,考慮到它們年齡大,牙不好,消化功能衰退,飼養員就挑選一些鮮嫩的精瘦牛羊肉,切成小塊,供其細嚼慢咽,配以少量牛羊嫩骨和雞殼,補充鈣質,還定期在小塊肉中間鑲嵌一定量的金施爾康、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讓它們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

  而動物園安排的保姆對獵豹的照料更是體貼入微,每天觀察它們的神態、行為,觀察它們的進食和排泄,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配合“保健醫生”為它們治療。夏天天熱,除了打開門窗、儘量保持通風以外,地上勤灑清水散熱,一旦遇到高溫,保姆就會打開排風扇,中午時分放上冰塊,強制降溫,準備充足含有適量“十滴水”的飲用水,以防中暑。

  上海動物園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些獵豹現在都已有15-16歲,大大超過野外生存壽命,隨著動物福利待遇不斷提高,動物養老制度的推行,大多數動物的實際生存年齡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77321
(轉貼)印度建成首家「大象養老院」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機率是很弔詭的,有很多陷井與迷思,作為論述很有力,但放到現實卻沒什麼意義
統計也只是讓不顯著的結果,利用各種方式,讓結果看起來顯著 
以前統計老師說,只要結果明確,畫個圖表就一切了然,何需統計!

群居動物有種天性,個體知道快死亡之時,會離開群體,不拖累群體,例如大象塚,是快死亡的
大象等死的地方,哲學上認為,人生就是走向死亡的過程,因為知道會死,所以才能認真的活,
與其為虛幻的存活期花費巨幅的代價與心力,不如好好的認真的安排餘生
也許這樣的"死亡教育"非關醫學,應該歸屬宗教
但是巧的是,在中醫,生,老,病,死過程中的身,心,靈中醫都管
專精分工 是當今主流醫學的方向,中醫現代化也這樣搞,當然支離破碎,更不行了
常有人批評說,內經講某某狀況"死",現代醫學就能救的活
那是這個人看不懂內經之故
所謂的"死",在內經是說沒把握,要看機率的意思
隨著後代針藥技術的發展,機率都提高了
另一層含義就是要病家積極面對死亡了,因為有可能救不活
這是一種謙虛,知道自己極限在哪的態度
我覺得挺好的!

中醫的特性也許對於傳承與教育有其限制,但為了傳承與教育把特性抹除
那傳承與教育的還是"真中醫"嗎? 
這樣傳承與教育出來的中醫,就是患者口中"針灸一點"屁用"也沒有"
其實"真中醫"面臨挑戰,不是近代的事,看看內經與傷寒雜病論的記載就知道
"真中醫"一值是非主流,而很多"假中醫"充斥,現代西醫近來取代的是"假中醫"
其實我還滿樂觀其成的,要不是當初西醫的傳入,掃蕩"假中醫"
民初的經方派與日本的古方派也不會復興


印度建成首家“大象養老院”【字體:   】
印度建成首家“大象養老院”
作者:中華佛教新聞來源:中華佛教點擊數: 545 更新時間:2008-5-7 

大像在印度宗教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然而由於飼養費用較高,不少主人無力承擔“退休”大象的生活費。

為讓大象安度晚年,印度喀拉拉邦政府出資修建了印度首家“大象養老院”。

老有所養

巴布是喀拉拉邦的一頭大象。 它常常身佩金飾,背馱印度教神像,參與當地各種宗教儀式。 它已45歲,即將步入退休期,然而給大象養老並非一樁易事。

英國《每日電訊報》5日報導說,在印度,一頭大象的飼養費為每月340英鎊(約合672美元),而當地人的平均月薪只有50英鎊(約合99美元)。 當地野生動物信託組織執行理事維韋克·梅農引用喀拉拉邦一句諺語說:“如果你有敵人,就送他一頭大象。”

大象主人常常無力承擔退休大象的生活費。 梅農說:“一些鐵石心腸的主人讓大像在痛苦中死去,在它們年老體衰、疾病纏身而無法繼續工作時不願意再花錢。”

為解決大象養老問題,喀拉拉邦政府在首府特里凡得瑯附近森林修建了印度首家“大象養老院”,打算以像徵性的價格購買退休大象,讓它們安度晚年。

“養老院”將於本月迎來30頭大象。 有關負責人說,這裡還可容納更多“客人”。

喀拉拉邦野生動物部門主管V·S·韋爾蓋塞說,“養老院”裡有大量可作飼料的樹木、蘆葦和竹子,還提供“米飯、棕櫚糖和蜂蜜”等美食,“希望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大象能安享晚年,不必擔心沒飯吃”。

病有所醫

除了保證退休大像有飯吃,“養老院”還希望它們過上健康的“晚年”生活。

這裡有1000英畝(約405萬平方米)林地,大象既可自由漫步,又可享用以圍欄隔開的“單間”。 “養老院”配備獸醫和馴像人,除了為大象提供飲食和沐浴,還用椰子殼等為它們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

不少大象存在嚴重過敏反應,巴布便是如此。 馴像人會為生病大象調製口服或外用的印度草藥。

“養老院”還為那些尚未退休的大象提供療養服務,只收取少量費用。

喀拉拉邦科欽大象主人協會主席加內甚·庫馬爾說,“幾個月前,我看到一頭大像在寺院中痛苦死去”,“它全身腫脹,滿是皮疹,臨死前無人照料。如果大象養老院能成功,就可防止這類悲慘情形再次發生”。

勞有所獲

大像是印度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元素,更是喀拉拉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喀拉拉邦約有650頭受過訓練的大象,居印度各邦之首。

除少數用作搬運木頭外,多數大像用作宗教儀式。 大象為當地宗教儀式增添了幾分莊重,幾許魅力。

大象工作非常辛苦。 它們經常需要長途跋涉前往各個廟宇,還常在酷暑下連續站立數小時。

辛勤勞作的大象收穫了印度人的喜愛和尊敬。 在風景如畫的喀拉拉邦港口城市科欽,到處可見明星大象的海報。

這些大象就像搖滾樂巨星似的出盡風頭,其中不少有自己的“粉絲俱樂部”,人們還為它們組織選美比賽。

印度野生動物信託組織官員何塞·路易絲說:“現在甚至連教堂和清真寺也帶大像到處遊行。人們對大象無比癡狂。”





人們曾在熱帶雨林的深處發現累累大象白骨。 經科學考察發現,此乃大像這種高智商的動物在意識到自己末日將臨時,艱難地挪動到這個葬身之地——可能是像王國里的公約。人們把象的神秘歸宿地稱之為“大象塚”。 
遍布五洲四海的養老院,可稱之為人間的“大象塚”。 我曾參觀過不少養老院,條件有好有差,收費各不相等,但入住的老人們在裡面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悠閒日子。還配備有專業保健醫師,小毛小病足不出院即可得到治療。 行動方便,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們常在陽光下做著保健操,在棋牌室裡下棋打牌,一派夕陽無限好的風光。 逢年過節,有兒女的老人便被接回家去共度良辰美景,沒兒女的孤老在院裡吃得比平時豐盛,看看電視,接受社會各界的慰問,其樂也融融。 聽說加拿大的養老院裡還有游泳池呢,我覺得那挺搞笑的,能游泳的老人幹嘛要住到養老院裡去啊? 再好的養老院在我眼裡都有點像醫院,沒有家的感覺。 本人生性散漫,酷愛自由,餘生若是只能在“醫院”裡熬,只會讓我折壽。 
中國人歷來有養兒防老之傳統。 我們這一輩人的下一代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成人後面對的是競爭激烈的社會,職場上的拼搏已使他們精疲力竭,再要去照顧四個老人(自家及親家父母),再懂孝道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斷不能把老包袱再往他們肩上堆。 
那等到老得不能動彈時如何是好? 我想買一個機器人保姆來照料生活。 話一出口,就被親朋嗤之為“科幻”。 我可不這麼認為,按照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到我輩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時(大約還得20年以上吧),機器人肯定是無所不能的了。 
退休前我所用過的教科書裡有一篇科幻作品:若干年後,我們可以足不出戶購物、坐在自家的客廳裡與遠方的朋友“面對面”地交談、在下班的路上就可以通過遙控把家用電器啟動,甚至可以帶上一種傳感器讓遠程的名醫為病人看病…….學生們讀著這樣的文章個個興奮雀躍。 當年的科幻如今哪一項沒成為現實呀? 掐指算算不過十來年吧。 
多年前好萊塢的科幻片《未來世界》讓我連看了三遍,大呼“過癮”! 真是服了那些美國佬的想像力。 走出影院教科書裡的一段話總在腦海揮之不去:科學家們也許從沒想過,他們的發明是會給人類帶來福祉還是災難?我是樂天派,相信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應該給人類帶來的是高度文明和更為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導致自身的毀滅。 
如今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根據指令做簡單的家務勞動、演奏樂器、水下爆破、做手術、下棋打牌…….再過二十年,那機器人還不得像《未來世界》中那些man- made的傢伙一樣,不是真人勝似真人哪! 他們雖有著極高的智商,但一切都得根據主人的指令行事,決不會亂說亂動。 我雖對自己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能力充滿自信,但“人機”關係要比“人際”關係簡單得多,他(她?還是用個中性的“它”?)沒有很強的個性,不會因為老頭、老太嘮嘮叨叨而失去耐心,不會偷懶耍滑,不會偷吃老頭、老太燉的西洋參蟲草精(瞎掰呢!我從不認為西洋參會比胡蘿蔔的營養價值高到哪裡去)更不會有勞資糾紛。 
假如我對他(她?它?)說:阿寶,今天太陽很好,我們想出去走走看看。 他(她?它?)便會二話不說扶著或背著我們下樓,推著輪椅沿河邊轉一圈。 回到家裡,我說:阿寶,我們餓了,做點什麼拿手菜吃吃? 他(她?它?)便會自動搜索菜譜,精選一二,然後下廚烹飪,老頭老太只要坐等這忠心耿耿的“保姆”吩咐:“嗟,來食”便是。 此外,他(她?它?)還可以代我們上街去或上朋友家去取貨送物,萬一遇到居心不良的劫持者(假設屆時仍有不良份子存在),他(她?它? )那靈敏的虹膜識別系統馬上可以明辨敵友,用輕微不足以致命的電流擊退襲擊者…….看看! 有這麼出色的機器人保姆,養老還須愁麼? 


一個有三種生命的人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你知道你能成為一個有三種生命的人嗎?當你乍聽這個題目的時候,也許你會以為,我們今天要來談論前世、今生及來生所出現三種牲畜的生命,就好像中國人投胎轉世的佛教輪迴思想一樣,上輩子你可能是牛或馬變成人,下輩子你可能又變成一隻螞蟻,你就在動物之間轉來轉去的。這些都是荒唐不可思議的想法。

  今天我們要告訴你,神如何造了你,如何在你裡面造了生命,撒但如何進到你裡面破壞神所造的生命,以及神如何用祂的愛與智慧來恢復祂起初造人的心意。

人的存在是聯於生命

  生命是一件奧祕的事。在萬物之中沒有一種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高尚。我們今天要來談的是一個有生命的人。沒有人會說,我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機器人。為什麼人這麼特別?就是因為人有生命。中國人說「懷胎十月」,在人還沒有生出來,不叫人而叫胎,生下來以後還不能算人,只能算嬰兒,但是生命是從母腹裡懷胎時就開始有了,生下來以後,嬰孩長成少年人,少年人長成青年人,青年人長成中壯年,中壯年就長成老年人。至終,老年人走到末了,就成死人,一個死人就不叫人,而叫作屍。人一死後,形體沒有變,但是生命不見了,所以就不能再叫作人。

  簡單的說,人的存在是連於生命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根據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二十三節說,「且願和平的神,親自全然聖別你們,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這裡清楚地說到人的三個部分,就是靈、與魂、與身子。照著一般人的領會,一個人或是好人或是壞人,或是君子或是小人。一面來說,人是尊貴的,另一面來說,人卻又是下賤的,但是人有一個共同點,無論是聖人或是卑賤的人,都是墮落過的人、犯罪的人、虛空的人。

人對永遠的渴慕

  傳道書三章十一節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這裡說到神造人和萬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神把永遠放在人的裡面。譬如,在非洲有一些大象塚,大象要死的時候會走到要死的地方死了,死得很豪邁。反觀,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要死了,還敢一個人走到一個地方去死。大部分的人都怕死啊,一知道自己將要死了,就害怕得不得了。為什麼?因為人的裡面在尋求一樣東西,叫作永遠。當人沒有得著這永遠的時候,人雖然有人的生命,但是,他的生存絕不會僅僅為著受教育,作事業,有家庭,有成就而滿足,因為他還有一個永遠的需求。神造你的目的,遠超過你僅僅在世上得著人生的成就。金錢不能滿足你、車子不能滿足你、房子不能滿足你,家庭也許會讓你有某一種程度的滿足,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滿足你裡面對「永遠」的需求。

  無論人活了多久,即使是一個百歲的人瑞,天不怕、地不怕,他還是害怕「死」。這真是奇怪,難道人還不如大象嗎?不僅大象不怕死,很多動物也同樣不怕死。只有人不肯死,又怕死,死到臨頭,還想抓住一塊浮木來求生。這就是因為人裡面有一樣東西叫永遠,這個永遠還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人還不肯死。

  神造人和造萬物完全不一樣,神造萬物是短暫的,而神造人是「永遠」的。創世記二章七節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和合本)。」當神將一口氣吹進人裡面時,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神為人造了靈,這個靈是聯於永遠,也是盼望得著永遠,說明人的存在是為著永遠。這是人和萬物最大的不同。

第一種生命 ── 魂生命

  神造人的時候,外面的體和裡面的靈一接觸,人就得著一個魂生命,這是人第一種的生命。凡是人都有魂,有的人是大魂,大的人是小魂,大多數移民到北美的人都是大魂。譬如,有人蒸饅頭就嫌它不夠方,不夠正,不夠圓,他整個心都掛在怎麼蒸個好饅頭,所以他沒有那個大魂會想到移民到北美。

  然而,有的人魂很大,一手拿著地球,放眼全地,這個大魂就很有可能移民到各地去。每個人的魂不一樣,無論是大魂小魂,好魂壞魂,聰明的魂愚昧的魂,總之,每個人都有一個魂,而這個魂就給你一個生命。人生命的存在就是在於魂。比如,有的病人如同死人一樣,一點反應也沒有,可是他還在呼吸,所以有人稱這種現象為腦死,雖然他的身體還在活動,但是他已經沒有了魂生命。

  魂是在你的腦裡,人常說「我心裡真愛你」,其實是「腦裡真愛你」,所以人可以換心卻無法換腦。若是有一天,科學家把愛因斯坦的腦子放在青年人的身體裡再活過來,這個青年人就變成愛因斯坦,再也不是他自己。主導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的部分主要是腦,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也就是人的魂生命。

第二種生命 ── 罪的生命

  神為人造了一個魂生命,也在人心裡安置了一個永遠。然而,有一天人背叛神,墮落了,撒但的生命就進到人裡面,所以人還有一個鬼的生命,罪的生命。這個罪的生命就住在你的肢體裡,保羅在羅馬書七章題到肉體中內住的罪,人無法脫離罪的捆綁控制,甚至保羅都說,「我是個苦惱的人!誰要救我脫離那屬死的身體?」(羅七24)

  全美第一個民選黑人市長是在克里夫蘭,他不但是市長,也是法官。有一天他在超市偷一包狗食被逮捕了,成為全美的大新聞。你想,他會沒有錢養一隻狗嗎?他不是沒有錢,而是不偷不過癮。這就是住在人裡面的罪偷的。沒有人願意當一個小偷,然而,不偷東西,這個人裡面就難過、不舒服,這說明人的體裡還有一個撒但的生命。

  凡是人都願意立志作好人,神造人的魂生命是好的,是願意成為良善的、正直的、高品的,但是人的肉體裡卻有個墮落的生命。什麼叫犯罪?罪是根據於一個要求來的,如果沒有法律,就無法定義什麼是「罪」。例如,如果法律沒有一條叫「不可殺人」,那麼,什麼叫殺人?如果法律沒有一條叫「不可偷盜」,那麼,什麼叫偷盜?

  然而,法律是因地而異,有些法律在中國適用,在北美卻不適用,在北美適用的法律,不一定在各地都適用。譬如,有一次我在台灣開車,警察突然將我攔截下來,他說我這樣轉彎違規了。我說,「對不起,我是從美國回來的,在美國沒有這樣的規則。我早就看見你在這裡,如果我知道這樣是違法,我就不會這樣開車。」那個警察想想我講也對,就讓我走了。

神的審判

  今天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宇宙中有一位神的存在。若是沒有神的存在,那麼,人不就一死百了,愛怎麼活就怎麼活。偏偏這宇宙中有神的存在,所以人就必須經過神的審判。撒但的生命在你裡面,是會隨時叫你犯罪的。譬如,無論開車或走路,沒有人願意先禮讓別人,沒有人心甘情願吃虧。羅馬書六章二十三節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遠的生命。」罪的工價乃是死,這個死不是指肉體的死,乃是指永遠的死。神造人的魂生命原是好的,卻受到從撒但來的生命-罪的敗壞,所以神將對這罪的生命施行下火湖永遠死亡的審判。

神的愛

  然而,人也許會向神發出抗議,「神啊,你既然造了我,為何又要將我丟下火湖?我裡面這罪的性情,也不是我願意的,也不是我能掌控的,你怎麼能夠以永遠的死亡來審判我?」神會說,「不,我不是一個審判定罪的神,我乃是一個愛的神,我不是要你下火湖的神,我乃是一個要拯救你的神。」

基督的救恩

  所以,有一天神自己就來成為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主耶穌基督,祂是神的兒子,也是神的自己。神說,「人啊,你們在罪惡裡;人啊,你們在撒但裡;人啊,你們在虛空裡;人啊,你們在黑暗裡;人啊,你們在軟弱裡;人啊,你們在罪惡的轄制裡;我現在成為一個無罪的人,為你們死在十字架上,用我的死流出的寶血,成為你的拯救,讓一切的咒詛都歸到我的身上。」

  主耶穌是從聖靈成孕,由童女所生,在地上生活了三十三年半,最後,祂被釘在十字架上,背負了神對人所有的審判。當耶穌受死的那個時刻,祂不再是神的兒子,祂乃是一切罪人的總合,整個宇宙中所有人類所犯的罪,都堆積在祂的身上,所以神不能與祂同在,神要審判祂。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著,「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棄絕我?」(可十五34)

  因著主耶穌為我們死,祂所流的寶血就洗淨我們一切的罪。希伯來書九章二十二節說,「……沒有流血,就沒有赦罪。」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祂的肋旁有血和水流出來(約十34)。血是為了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水是預表祂的生命釋放出來了。約翰一書五章十二節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這個生命就是指永遠的生命。

第三種生命 ── 永遠的生命

  當你相信主耶穌的那一刻起,神就進到你的裡面,不僅祂的血洗淨你一切的罪,祂永遠的生命也進到你裡面,所以你就有了第三個生命-永遠的生命。這個生命一來,就藉著十字架拯救你脫離了撒但罪的生命。原來,你魂的生命是倚靠在罪的生命上;現在你接受了主耶穌,你魂的生命就倚靠在神的生命上。感謝主,祂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祂為我們流寶血,也為我們將祂的生命釋放出來,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多少年活在罪的生命的捆綁裡,無法得著釋放,但願今天我們都敞開我們的心,告訴主耶穌,「主啊,我是個罪人,現在我接受你作我的救主,求你解決我一切罪的問題,將我從罪的生命中釋放出來,叫我有神永遠的生命。阿們。」(韜)

(1996/4 克里夫蘭)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77275
(轉貼)企鵝的婚姻制度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安家立業


情投意合

  在南極的夏季,帝企鵝主要生活在海上,它們在水中捕食、游泳、嬉戲,一方面把身體鍛鍊得棒棒的,一方面吃飽喝足,養精蓄銳,迎接冬季繁殖季節的到來。

  4月份,南極開始進入初冬了,帝企鵝爬上岸來,開始尋找“安家立業”的寶地了。它們一邊走,一邊追逐、嬉戲,談情說愛,尋找配偶。帝企鵝的愛情生活頗有一番風趣,"三角戀愛"和"情場風波"等也時有發生。假如兩隻雄企鵝同時愛上了一隻雌企鵝,為了爭奪戀愛對象,它們常常鬥得面紅耳赤,遍體鱗傷。敗者夾著尾巴,灰溜溜地掃興而去;勝者則洋洋得意,手舞足蹈,迅速奔到戀人身邊,嘴對著嘴,胸貼著胸,緊緊依偎在一起。如果兩隻雌企鵝為了爭奪一個丈夫,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景。

拖兒帶女(卞林根攝)

  企鵝的婚姻制度究竟是什麼樣子,是“一夫一妻”制,還是“一夫多妻”制,或是“多夫一妻”制,迄今似乎沒有確切的研究和考證。不過,從帝企鵝的求偶行為來看,說它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似乎容易被人們接受。

  帝企鵝經過上述一段愛情生活的波折後,情投意合的伴侶選擇好了,繁殖地也找到了,於是,它們的愛情生活便產生了一個飛躍--開始交配、懷卵、產蛋、孵蛋和撫養雛企鵝的家庭生活了。

企鵝孵蛋(南極辦資料)

  雌企鵝懷卵2個月左右,在5月份左右便開始產蛋。帝企鵝每次產1枚蛋,呈淡綠色,形狀像鴨蛋,但比鴨蛋大得多,重約半公斤;其他企鵝每次產2枚蛋,大小不等。所有企鵝都是每年繁殖一次。

  雌企鵝在懷卵期也產生妊娠反應,食欲大減,反應嚴重的長達1個月不進食。雌企鵝產蛋後便完成任務了,孵蛋的重任由雄企鵝承擔。




雄企鵝孵蛋

  在龐大的動物世界中,雌性生兒育女似乎是一種本能和天職,人們對這種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早已習以為常了。然而,帝企鵝卻打破了常規,創造了雄企鵝孵蛋的奇跡,這不能不說是動物界的一大壯舉。

  雌企鵝在產蛋以後,立即把蛋交給雄企鵝。從此,雌企鵝的生育任務就告一段落了。事隔一兩日,雌企鵝放心地離開了溫暖的家庭,跑到海裏去覓食、遊玩和消遣了。因為它在懷孕期間差不多1個來月沒有進食了,精神和體力的消耗十分嚴重,也該到海裏去休息一下,飽餐一頓,恢復體力了。

走開!

不要惹我!

  雄企鵝孵蛋,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企鵝的生殖季節,正值南極的冬季,氣候嚴寒,風雪交加。企鵝的生殖期選在南極冬季,是因為冬季敵害少一些,能提高繁殖率,同時,到小企鵝生長到能獨立活動和覓食時,南極的夏天就來臨了,小企鵝可以離開父母,過自食其力的生活了。這也是企鵝適應南極環境的結果。

  在孵蛋期間,為了避寒和擋風,幾隻雄企鵝常常並排而站,背朝來風面,形成一堵擋風的墻。孵蛋時,雄企鵝雙足緊並,肅穆而立,以尾部作為支柱,分擔雙足所承受的身體重量,然後用嘴將蛋小心翼翼地撥弄到雙足背上,並輕微活動身軀和雙足,直到蛋在腳背停穩為止。最後,從自己腹部的下端耷拉下一塊皺長的肚皮,像安全袋一樣,把蛋蓋住。從此,雄企鵝便彎著脖子,低著頭,全神貫注地凝視著、保護著這個掌上明珠,竭盡全力、不吃不喝地站立60多天。一直到雛企鵝脫殼而出.它才能稍微松一口氣,輕輕地活動一下身子,理一理蓬鬆的羽毛.鼓一鼓翅膀,提一提神,又準備完成護理小企鵝的任務。

  剛出生的小企鵝。不敢脫離父親的懷抱擅自走動,仍然躲在父親腹下的皺皮裏,偶爾探出頭來,望一望父親的四周,窺視一下四周冰天雪地的陌生世界,很快就把頭縮回天了。雄企鵝看到那初生的小寶貝,露出了幸福美滿的笑容。一週之後,小企鵝才敢在父親的腳背上活動幾下,改變一下位置。在這期間,小企鵝沒有食吃,只靠雌企鵝留給它體內的卵黃作為營養,維持生命,所以經常餓得喳喳叫,甚至用嘴叮啄雄企鵝的肚皮。然而,小企鵝哪知道,在長達3個月的時間裏父親所受的苦難和付出的代價:冒嚴寒頂風雪,肅立不動,不吃不喝,只靠消耗自身貯存的脂肪來提供能量和熱量,保證孵蛋所需要的溫度,同時維持自己最低限度的代謝。在孵蛋和護理小企鵝期間,一隻雄性帝企鵝的體重要減少10~20公斤,即將近體重的一半。

雛企鵝

  雌企鵝自從離別丈夫之後,在近岸的海洋裏,玩夠了,吃飽了,喝足了,懷卵期的損耗也得到了彌補,又變得心寬體胖,精神煥發。一想到它的寶貝快要出世了,便匆匆躍上岸來,踏上返回故居之路,尋找久別的丈夫和初生的孩子。然而,此時此刻,雌企鵝可曾想到,它的家庭成員是禍還是福,是兇還是吉?

  雄企鵝孵蛋的孵化率很難達到100%,高者達80%,低者不到10%,甚至有“全軍覆沒”的慘象發生。這倒不是由於雄企鵝的“責任”事故,也不是由於它孵蛋的經驗不足,技術不佳,主要是由於惡劣的南極氣候和企鵝的天敵所致。

  造成災害的氣候因素有兩個,一是風,二是雪。企鵝孵蛋時若遇上每秒50~60米的強大風暴,就難以抵擋,即使築起擋風的墻也無濟於事。可以想像,強大風暴能刮走帳篷,卷走飛機,使建築物搬家,把一二百公斤重的物體拋到空中,更何況小小的企鵝呢!遇到這種天災,只能落得鵝翻蛋破,幸者逃生。特別是雪暴,即風暴掀起的強大雪流,怒吼著、咆哮著、奔騰著,橫衝直撞地襲擊著一切,孵蛋的企鵝不是被卷走就是被雪埋,倖存者屈指可數。

  企鵝的天敵也有兩個,一是兇禽——賊鷗,二是猛獸——豹形海豹。雖然,企鵝選擇在南極的冬季進行繁殖,是為了避開天敵的侵襲,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企鵝也有旦夕禍福。冬季偶爾也會有天敵出沒,萬一孵蛋的企鵝碰上這些兇禽、猛獸,也是凶多吉少,不是企鵝蛋被吞,就是蛋碎。這種悲慘景況,時有發生。

雛企鵝

  初生企鵝的幼兒階段,是在雄企鵝的腳背上和身邊度過的,雄企鵝既是父親又是保育員。儘管初生的企鵝樣子不怎麼好看,渾身毛絨絨的,灰黃色,瞪著一對帶內圈的小眼睛,走起路來,東歪四斜,但雄企鵝對它仍然十分疼愛。小企鵝出生後,有時會餓得喳喳直叫,雄企鵝又心疼,又著急,便抻幾下脖子,試圖從自己的嗓囊裏吐出一點營養物來,填充一下小企鵝的肚子。然而,這種努力失敗了,一點東西也吐不出來了。可以想像,自從孵蛋以來,雄企鵝差不多有3個來月沒有進食了,自己的嗓囊早已空空如也,哪還能擠出什麼東西來呢!它這樣做,只不過是對小企鵝的一種安慰罷了。因此,雄企鵝焦急地等待著雌企鵝的到來。

企鵝喂食(南極辦資料)

  憑著生物的本能和鳥類特有的磁性定位測向的功能,雌企鵝準確地回到了它生兒育女的棲息地。憑著雄企鵝的叫聲——企鵝通訊和交流感情的語言,雌企鵝又準確無誤地認出了它的丈夫,找到了它的孩子。此刻,雌企鵝,除了與久別重逢的丈夫親熱之外,所想到的就是它的寶貝。它給它的寶貝的第一件禮物就是一頓美餐。小企鵝見到了媽媽,本能地張開了嘴巴,雌企鵝把嘴伸進小企鵝的嘴裏,從自己的嗓囊裏吐出一口又一口的流汁食物,這是小企鵝出生以來的第一頓飽餐,也是它第一次享受到母愛。

  從此,小企鵝就由雌雄企鵝輪流撫養。雄企鵝把小企鵝交給妻子之後,也跑到海裏去覓食,此時它已顯得消瘦,筋疲力盡。

雛企鵝樂園

  由於父母雙親的精心撫養,小企鵝長得很快,不到一個月,就可以獨立行走、遊玩了。為了便於外出覓食和加強對後代的保護和教育,企鵝父母便把小企鵝委託給鄰居照管。這樣,由一隻或幾隻成體帝企鵝照顧著一大群小企鵝的“幼兒園”就形成了。在幼兒園裏,阿姨像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精心地照顧所有的孩子。小企鵝也乖乖地聽阿姨的話,在那裏過得很開心,等它們的父母回來,才把它們接回去。

帝企鵝幼兒園(卞林根攝)

  幼兒園的小企鵝偶爾也會遭受兇禽、猛獸的侵襲,此刻,阿姨們便會發出救急信號,招呼鄰居,前來增援,對來犯之敵,群起而攻之。

  儘管小企鵝在家庭和集體的精心撫養和照料下,不斷成長、健壯,然而,由於南極惡劣環境的壓力和天敵的侵害,小企鵝的存活率很低,僅佔出生率的20~30%。

  小企鵝出生3個月左右,南極的夏季來臨了,它們跟隨父母下海覓食、游泳。當南極的盛夏來臨時,它們已長出豐滿的羽毛,體力也充沛了,於是它們脫離父母,開始過自食其力的獨立生活。

人工飼養

  為了深入研究南極企鵝的生活習性和特異生理功能,許多國家的生物學家早有企圖將企鵝運回國內的實驗室進行人工飼養。最早獲得成功和飼養規模最大的是美國和英國,它們把企鵝飼養在模擬南極環境的水族館或海洋公園裏。

  早在1976年,美國聖地亞哥赫布斯海洋世界研究所的海洋公園就成功地飼養了阿德利企鵝,並已使它們繁殖了後代。後來,該研究所又從麥克默多站附近捕獲45隻帝企鵝,將其飼養在同一個海洋公園裏,目的是對企鵝進行常年的觀察研究。1980年9月16日,那裏的科學家高興地看到,帝企鵝孵出了3隻小企鵝,這是帝企鵝在南極大陸之外首次孵化成功。在1976~1980年的4年間,該研究所共孵化和飼養100隻阿德利小企鵝,加上新繁殖的3隻小帝企鵝,共103隻小企鵝。

  在海洋公園裏,科學家模擬南極的環境,為企鵝建造了特別的住宅,帝企鵝的交配、懷卵、產蛋和孵蛋等一系列繁殖過程,與在南極環境中觀察到的結果完全一致。

  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幹1985年2月從南極洲的南設得蘭群島附近捕獲4隻金圖企鵝,帶回國內,放在青島海產博物館人工飼養。1985年5月,其中1隻因病死亡,剩餘3隻一雌兩雄,生活至今。科學家們觀察研究了金圖企鵝的生活習性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21248
(轉貼)一夫多妻的象海豹社會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夫多妻”的象海豹社會

    2004年02月17日 15:42

  象海豹分佈在南極的海洋性島嶼周圍海域,在陸上繁殖,喜歡群棲。每當8~9月份繁殖季節來臨,成群結隊的象海豹便跑上岸來,開始佔領地盤、尋找配偶,此時的海灘成了象海豹的樂園。  

  象海豹的繁殖地往往是世襲的領地。離中國南極長城站不遠的西海岸沙灘就有一個,每年有300多頭象海豹在這裡繁殖。為了佔領地盤,雄性象海豹之間經常進行一場殘酷的爭鬥:勝者佔地為王,擁有成群妻妾;敗者掃興而去,另尋出路。在海灘上,人們可以看到,一頭雄性象海豹日夜守衛著數十頭,甚至上百頭雌性象海豹的情景,這都是它奪來的妻妾。它時刻警惕來犯之敵,一旦情敵相遇,便不顧一切,展開生死搏鬥。雙方怒氣沖天,吼聲動地,張著大口,立身撕咬,直至戰得遍體鱗傷,皮開肉綻,鮮血直流。  
  
  雄性象海豹性情兇猛,雌性象海豹則性情溫柔。一旦一頭雌性象海豹被雄性佔有,便乖乖地跟隨著丈夫,溫順地躺在它的身邊。如果雌性象海豹有不軌行為,被丈夫發現,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因此,一頭雄象海豹周圍往往躺著少則幾十頭,多則上百頭雌象海豹。象海豹夫妻之間也會導致毆鬥,原因是雌象海豹懷孕後拒絕再次交配。 


2000年4月24日‧自然篇‧瀕臨絕種生物與棲地復育計畫的執行
 
 
 




  鳥絕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動物,卻是不可或缺的動物,不但因為在這個地球上人類、鳥、與其他生物是互相依存的,同時鳥在人類生活各層面上,也佔有重要地位。生存在都市化、工業化社會中的人,愈來愈需要大自然帶來精神滿足,而鳥是大自然中最明顯又多彩多姿的一部份。過去一百年來導致台灣鳥類數量減少,受到威脅甚至瀕臨絕種的兩個最主要原因是,自然棲息地的破壞與改變以及人類的捕獵壓力。嚴重的棲地破壞可能導致棲地喪失,中低度的破壞可能導致棲地品質的降低。棲地破壞情況很多,包括原始林被砍除,挖掘礦產,林木被改變成單一種植的森林或農田,沼澤濕地被填土成旱田,河川水域的污染,棲地部份植被的改變,棲地面積縮小,環境中有毒物質的增加等。

  近幾十年來,台灣的淡水沼澤大部份被改變為農田或建地,水雉的天然棲地已不存在,水雉因此改在菱角田或芡實田中生存。而耕種型態改變及棲息地的消失與破壞,是水雉逐年急劇下降之主因。

  隨著1970年代高速公路興建,台南地區原有大面積的菱角田被截成小片段。 1990年4月12日行政院第2176次院會通過,6月7日核准成立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開始規劃興建高鐵,1990年10月高鐵進入為期兩年環評調查,1994年高速鐵路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定稿。在路權徵收過程(1997年台南縣發放徵收金)中,菱角田廢耕、改變種植型態或變成深魚池,喪失大片的棲地,已經對水雉的生存造成很嚴重的威脅。目前(1997年10月)台南地區水雉觀察記錄已剩下不到50隻,而高速鐵路正擬直搗水雉的繁殖區與度冬區之台南縣葫蘆埤、德元埤等,這將是致命的一擊。 

  日據時代被列為天然紀念鳥的水雉,型態輕盈、浪漫典雅,別稱「凌波仙子」、「菱角鳥」。就世界性水雉言,在印度、東南亞等濕地,尚有水雉族群量,但就台灣地區來說,則其分佈與族群量是所剩不多,根據資料,每個月份都有記錄來看,應可判斷在台灣水雉是留鳥。台灣位於水雉自然分布的地域北界,水雉數量原本就不多,分布也不普遍。過去在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地均見其蹤影,但近幾年來,原有的淡水沼澤大部份被改變為農田或建地,水雉的天然棲地已不存在,水雉因此改在菱角田或芡實田中生存。

  水雉主要棲息於池塘、湖泊、沼澤、菱角田及芡實田等水域地帶,以魚類、昆蟲、及植物之嫩葉、幼芽、種子為食,蜻蜓的幼蟲水蠆也是水雉的食物之一。繁殖季主要選擇有菱角、芡實等浮水植物生長的埤塘。非繁殖季對棲地的要求較彈性,浮水植物生長其上的埤塘、堤岸周圍有茂密芒草的埤塘,秧苗高度可供隱蔽的水稻田等都可接受。

  水雉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繁殖季通常從四月到九月,但是也有些特殊的例子是到十一月才結束,正好配合菱角成長季節。水雉一妻多夫繁殖,在面積小、環境不好的狀況下是一夫一妻,當濕地面積大,最多可以看到一妻四夫。由於一妻多夫制,故雄鳥負責孵蛋,是鳥界少有的奶爸爸,雌鳥負責維護領域、追求、防禦的任務。每一巢蛋數通常為四顆,蛋梨形,殼古銅色,極為光亮美麗,重量約12克。孵蛋為期21-22日,幼鳥是早熟型,出生之後就可以跟著親鳥到處活動。

  當今水雉繁殖的地區多半都是人工的菱角田與芡實田,當作物收成後,這些地區並不適合水雉生存,這地方的水雉就會消失不見。但自然的草澤環境,如葫蘆埤,全年都可以看到水雉。

  水雉繁殖的水域常會使用農藥、肥料,這些化學物質對於水質的污染,水雉的生存,幼鳥的繁殖,是不是會有有毒物質的累積,應該進行追蹤研究。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21181
(轉貼)畫不圓的夫妻檔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畫不圓的夫妻檔

賴孝承

 

  非洲小國摩洛哥,在歷史上出了個淫威震天的暴君 Ismail,後宮養的妻妾無數,一共給他生了 888 個小 Ismail。行一夫多妻的不僅發生在回教地區,近代西方摩門教派的長老楊,也娶太太娶得過癮,兩打妻子為他添了 47 個兒女;光是一條漢子就繁衍出這麼多後裔,難怪世界要鬧人口問題。

  另尊女卑的小腳社會,在與人類血源相近的猩猩猿猴裏,也彼彼皆是。一群讀膩了「霸王當家、眾妃恭伺」自然教科叢書老套的科學家,決定到野外揭發宮廷祕史,發現表面賢淑安份的母猴一個個皆是技高人等的出牆紅杏!在猴群裏獨攬天倫之樂的大王,原來只是被栽了滿頭綠帽子的愚公。

  坐擁鶯燕的猴王,雖說力拔山河,卻不見得是甜蜜貼心的情聖。血氣方剛的母猴們,耐不住大王厚此簿彼的不仁作風,又夢想著叢林中青春火辣的小情郎,一個個趁著老公打盹或與眾妃相好的空檔,蹭蹭蹭、偷偷摸摸的跳到林子裏找些無牽無掛的流浪漢合演香豔;猴族中階級分明,小公猴奪權尚早,又怕日後苦無出頭天,當然要盡量把握住機會,幕後製造親王骨肉,傳延香火。光是保國衛民就忙個焦頭爛額的猴王,哪裏會猜想肚皮一天比一天凸的眾嬪妃,懷著都是誰的孩子呢?

  五花八門的世界無奇不有,陰陽巔倒的姻緣婚配也有例可尋;美洲熱帶有一種喜歡在蓮花池畔漫步的長腿秧雞,當家的母鳥又大又壯,生性勇猛好鬥,專門搜集愛奴 ( 奉承其下的公雞就有六到七隻 )。母秧雞擅長生蛋,無人能出其右;一窩四個蛋,每過十天又是一窩。咕嚕咕嚕下完蛋的秧雞后,兩翅一拍,翩翩飛至他處捻花惹草;乖乖在家孵蛋的公雞,望穿秋水也抓不回佳人的芳心,只有父代母職,全心栽培自己的秧雞蛋成龍成鳳。鳥專家把秧雞蛋偷回實驗室一測 DNA,發現爹爹這回又錯的離譜啦,孵出一窩裏十有七八竟然都是一家的孩子!

  秘魯雨林住了巴掌大小的侏儒猴;黑森森的林裏四處埋伏著蠢動的饑鷹餓虎,母猴到哪兒都得帶三兩個公猴作貼身保鑣。為了慰留忠貞勇士,母猴以身相許諸位猴兄;又怕醋海生波,徒增家門內鬨,聰明的猴太太演化出一套高明的御夫術……。

  原來一般猿猴類到了發情時,可半點都不含蓄,難怪罵人常聽到「猴子不知屁股紅」;其實狒狒發春不只撅個紅不隆通的大屁股到處煽舞招風,性急的母狒狒還會阻擋眾相公的去路,向猴兄猛獻腥香濃烈的大紅燈籠。可是聰明秘魯小母猴,為了教公猴們心甘情願的留在身邊協助掌門,除了讓這兩位情郎平分嬌娘的洞房甜羹,還訓練出發情不動聲色的本領:三百六十五天,日日迎君入帳纏綿;如此一來,等母猴有孕在身,誰也搞不清是誰的骨肉,乾脆都視作親生,相輔持家,正中母猴下懷。澳洲外島的塔斯馬尼亞土雞更是厲害,母雞一向只招親兄弟入贅;肥水不落外人田,公雞孵的若不是兒子女兒也是自己的姪子姪女,怎麼都不吃虧!

  綜覽澳洲土雞跟祕魯猴的特長,一妻多夫制到了西藏社會,更加突顯邊疆的異國風情。這群住在尼泊爾西北高山部落的藏民又叫作 Nyinba,每戶都由女人當家,入門的丈夫全是兄弟拍擋;君不嫌多,男丁愈盛、女家愈發。站在女人的角度來看,Nyinba 的社會演化的確有夠前進;除了農事家事不愁沒有幫手,床第伴侶也不乏選擇對象。和祕魯猴一樣,人類也不像狒狒老愛把「我要發春」寫在屁股上;事實上,一直到近百年醫學生理發達以前,根本沒人確定排卵到底發生在哪一天。既然男人搞不清女人葫蘆裏賣什麼藥,理論上誰演的床戲愈多,勇冠親爹的機會就愈大;但如果都像 Nyinba 族男人一樣,輪番伺候床上太座次數相等,恐怕永遠也別想破解藍田種玉之謎了!要樹發芽,還得看種子播得好壞;受孕成不成功,也要看精子品質怎樣,尤其是交配對象一多,在女王葫蘆深淵裏攬金蛋的億萬蝌蚪兵,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才能分出高下,Nyinba 女人對群夫施加的此種慰安手段,剛好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拔的優生精神!精子大戰打得最如火如荼的,要算六隻腳的昆蟲了;挑剔的母蟲把情郎貢獻的精子扔到體內的儲藏室,再上路騎馬找馬。為了應付難纏的娘娘,許多公蜻蜓跟公蒼蠅練出一身祕訣陰功;交配的時候,上方寶劍的盡頭會自動亮出小老虎鉗子跟吸水海棉,把母蟲前夫留下來的小蝌蚪殺個精光!雖然 Nyinba 族的男人還沒有蒼蠅蜻蜓爭寵排外來的極端 ( 大丈夫跟小丈夫,說穿了都是親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對多少被稀釋的寵遇,難免心生不平。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之所以會演化成一妻多夫制的家庭結構,完全是外在環境的因素;Nyinba 人的土地貧脊不堪,兄弟分家能分出個什麼名堂?逼不得已,只好委屈當人家的小丈夫。假如運氣好,嫁個美嬌娘也就罷了;不然倒霉進了母夜叉或老阿嬤的家門,可真是蹧蹋青春年華。難怪現在好多 Nyinba 男人,不是逃家去當外國人的登山嚮導,就是出家作和尚喇嘛。

  其實站在家庭計劃的角度看,Nyinba 族的婚姻制度剛好能符合自然節育的原則;窮鄉僻壤種不出糧食,娶妻娶的就算再多,孩子生出來一個也養不活,還不如換個婚配方式,成全大局之外也可合併擴充祖產,這所謂的窮則變、變則通!

  說實在的,比來比去,不管是一夫多妻還是一妻多夫,還沒哪個婚姻制度能讓天下男女皆大歡喜的;難怪人世間還是流行一夫一妻的居多。雖說如此,結了婚還不改拈花惹草紅杏出牆的,也是大有人在。

  滿月不常有,永遠不渝的愛情是福氣……。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12 期 ( 139 ~ 141





2000年12月2日,由《中華讀書報》與中國優秀科普期刊《Newton-科學世界》發起主辦,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中國科技史協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中華讀書網協辦的首屆“《Newton-科學世界》杯科普圖書獎”評選揭曉。 評委們當場投票決出了1999.11-2000.10年度“十大科普好書”。 其中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從北極到夏威夷》(位夢華著)獲此殊榮。 本刊特請劉華傑先生寫的書評,是對本書有趣的“導讀”。
極地博物情懷

讀位夢華的《從北極到夏威夷》
劉華傑

位夢華是博物學家,雖然從未有人這樣稱呼他。 各種介紹文字中只說位夢華1940年生於山東平度,1962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後從事地震研究,八十年代初即到美國進修,所以他是地質學家。 從1982年到1998年他曾一次進入南極考察,五次進入北極考察,迄今已寫下20多部著作。 我手邊就有位先生的四部科普書,語言優美,敘事生動。 其中《夢繫南極》與《魂飛北極》入選卞毓麟主持的“金蘋果文庫”第一輯,這十部書中只有位先生一人獨寫兩部。 手邊另兩部是剛出版的《從北極到夏威夷》和《從宇宙到生命》。 我最喜歡的是《從北極到夏威夷》。

此書的結構很簡單,有四部分,開頭寫進入阿拉斯加,最後寫離開然後到夏威夷小島;精彩部分在中間兩部分,一篇是寫與性學博士朗格的交往,另一篇寫與著名的社會生物學家威爾遜的交往。 這交往集中在科學問題上,與普通的交往有些區別,但也充滿了人情味,甚至更多微妙的情感投入。 作者單純憑其出入兩極的經歷已夠讓人羨慕的了,能在那樣的環境中一對一地面對一位專致生物性行為研究的女博士,能與威爾遜這樣頂級科學家相遇於北極並長期生活在一起,無所不談,更是讓人嫉妒了。 但是只有機遇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知識、能力。 對了,還有我特別要強調的博物學精神:他嚮往大自然,有探險精神,並善於與人打交道。 他能夠傾聽別人講述與自己毫不相干學科的進展,進而貫通多個學科,舉一反三,對現象與事理作出有啟發意義的闡發。 位夢華的博物學情懷在《從北極到夏威夷》中表現得頗清楚。

朗格博士是位成熟女性,有著坎坷的人生經歷,也許正是這種不可預測的生活變故,使她成了威爾遜的學生,自告奮勇專心研究比較性學(書中稱性仿生學)。 朗格比威爾遜先到一步,送走了朗格來了威爾遜。 有趣的是他們先後與位夢華在一起工作,都住在北極實驗室。 朗格通過錄像,熱情地向位先生講述著各種生物的性行為模式。 他們時而停下來,作簡短的討論,或者開句玩笑。 書中提到,“人類的性行為,無論是婚姻模式,例如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群居,還是育子方法,例如雙親撫養子女,單親(母親或者父親)撫養子女,棄子或爭子,殺嬰,在動物世界都是可以找到的。”同性戀、性欺騙在動物那裡也有,如鞭尾蜥與蚜蟲就是同性戀,鮭魚排卵與射精時也存在欺騙行為。 更有意思的是墨西哥的一種娃娃魚,雄性在求愛競爭中會採取一種十分狡猾的伎倆:其中一隻娃娃魚會弓腰曲背,扮成雌性在發情的樣子,引誘情敵上鉤。 情敵游近後,這只娃娃魚就會爬到對方的腰部,使出混身解數,一邊撒嬌一邊摩擦、擠壓,使情敵在還沒有看清其真面目之時,就忍不住射精了。 這時這只傢伙趕快逃跑,等情敵發現上當,已經晚了。 情敵再生出精液與精子,至少要一周,想要捲土重來,那將是一周後的事嘍。

動物性交可從兩個層次解釋,在宏觀抽象意義上,動物都試圖使自己的基因得以世代流傳,盡可能性交是使基因盡可能散佈的基本手段,性交似乎是為了某種目的;但是動物本身並不懂這些,它們甚至並不知道性交是為了繁殖後代,它們喜歡交配完全是受體內性激素的刺激,性激素控制動物發情、性交、獲得快感等,而性激素是由活動基因控制的。 其實人類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些修飾成分,性行為和性交動機被文化更多地隱藏起來了。

人類雄性(男性)為愛情、為性交付出沉重代價的事例多得很,在文化中既被歌頌也被鞭笞。 但在動物界,一些雄性更慘。 只有最強壯的雄蟻才有權與蟻王交配,大部分雄蟻在蜜月旅行後會很快死去。 雄螳螂交配完一般要被雌螳螂咬死。 蜘蛛也是一樣,雄性射精後要立刻逃跑,動作稍有遲緩,就會成了母蜘蛛的盤中餐。 有時雌蜘蛛一邊在吞食著雄蜘蛛上半身,雄蜘蛛的下半身仍然繼續在完成交配動作。 為傳播基因付出生命,也許值得。

灰鯨交配則顯得複雜而機智。 交配期一頭雌灰鯨周圍有十多頭雄鯨,輪流與之交配,這並不等於雄性之間沒有競爭,只是競爭採取了另一種方式。 它們靠精子的多少和質量來相互競爭。 “母鯨可以輪流與多個雄鯨性交,結果是,哪個雄鯨射出的精子最多,它就可以把其他對手的精子擠出母鯨的身體,取而代之,從而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這種精子的競爭也促進了睾丸的發育,像灰鯨,一顆睾丸可重達一噸。《欺騙時間》(上海科教版)一書中提到,雄袋鼬交配過程更是不容易,雄性一口氣要“工作”12個小時,而且每完成一次交配後,就會立即尋找下一個交配目標。一隻雄袋鼬一般要連續交配十多次,有的當場死亡。實際上,它們只有兩三週的青春期,它們廢寢忘食,專心致志,好像要用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來交配似的。可是,雌袋鼬在交配期尚未排卵,好在雄袋鼬的精子能夠在雌體內長期存活,時間竟達14天。而人的精子大約能存活48小時。蝙蝠最厲害,精液在配偶體內可存活數月。

動物的性行為儘管千奇百怪,但都不如人來得綜合、花樣翻新,不但如此,在人類社會中性欺騙、性訛詐也更流傳。 我手邊有一期1994年10月17日的《時代》周刊,上面公佈了自金西報告後較權威的性調查結果。 文中說,56%的美國男性一生中有五個及五個以上性夥伴(女性為30%),54%的男性每天都要想到性(女性為19%)。 全體大學生中(男女混計)有一個性夥伴的佔24%,2到4個的佔26%,5到10個的佔24%,11到20個的佔11%,21或者更多性夥伴的佔13%,而沒有性夥伴的只佔2%。 但美國人對婚姻還是認真的,75%的男性、85%的女性對婚姻是忠誠的。 我曾開玩笑地把美國人的婚姻與性關係概括為“串聯”,把中國的概括為“並聯”。 也就是說,在美國,人們婚前頻繁變換性夥伴,婚後經常離婚,但在同一段時間內雙方還是較忠誠的。 而我們這裡,性夥伴明顯少,婚後離婚率也不太高,但不忠誠的程度可能較高,我們的文化對離婚及多個性夥伴者有強烈的貶斥壓力,人們對於破裂的婚姻不得已採取將就的辦法,於是以並聯爲補充。 權衡一下,串聯好還是並聯好? 即頻繁變換好呢,還是不忠誠好呢? 這不是某個個人決定的,是傳統和文化決定的。

在動物界,性事是生存與繁衍後代的需要。 而在人類社會,性有時本身就是手段與目的。 性交有時不是為了生育,而是要盡力避免生育。 在動物界,體力競爭決定了交配權,而在人類社會,體力競爭處於從屬地位,更重要的是智力、金錢、地位的競爭。 再蠢的君王也可以合法地擁有三宮六院,再醜的大款也可以包個二奶,拎幾個“小蜜”。 查太萊夫人式的女人不能說沒有,但多數青春少女,包括女大學生,都很實惠,她們不是試圖擺脫具有像徵意義的病身丈夫,而是想盡辦法靠近、迎合。 在現代社會中,性的社會功能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現在許多產業都與“色情”有關,中國從業小姐與色情場所數絕對世界第一多。 在這裡,“色情”取廣義的用法,也包含法律、倫理上允許的性與情的描寫、表演和交易。 脫衣舞表演與T台上的所謂“服裝”表演是一類貨色,只是一個不太合倫理(及法律),要說哪一個更自然一些,更少偽裝一些,無疑是前者。 不過,文化在某種程度上追求的就是那個味,那種紐安斯(nuance),那種含蓄,那種偽裝。 有時這偽裝也走過了頭,引向物戀、畸戀。

我們人類,對性有著多種理解和有效利用,“為了金錢,為了名譽,為了地位,為了權力,都可以以性交為誘餌,這在動物當中是絕對沒有的。”(第4頁)在現代化進程中,大力開發人類軀體,特別是青春少女的肉體,就像開發自然資源一樣。 在性事上,人類比動物到底有多少進化呢? 當然,人類也沒限於只開發軀體,還要開發大腦、靈魂,你沒見過遍布世界的採取“意念調控”的神功與新宗教? 與開發肉體相比,這開發靈魂更危險。

回到位夢華的書。 他寫的第二個人物是威爾遜。 限於篇幅,只說要點。 相關事件有三個焦點:1)威爾遜的經歷,他與麥克阿瑟的合作,他的5歲孩子戴維與妻子瑪莉的不幸等。 請注意他那隻為救主人而讓人心碎的狗巴克爾。 2)威爾遜與女學生朗格的關係。 3)威爾遜那隻比一般螞蟻要大2000倍的基因工程螞蟻。 欲知詳情,讀《從北極到夏威夷》!

(《從北極到夏威夷》《從宇宙到生命》位夢華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21174
斷背騸馬 遭騸祕辛(轉貼)蒙古馬群 騸後方馴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狼圖騰》第二十章

姜戎

連載:狼圖騰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姜戎

  吾父可汗之騎士英勇如狼,其敵人則怯懦如羊。

  ——《闕特勤碑文》轉引自(法)勒尼·格魯塞《草原帝國》

  高原初夏的陽光,將盆地上空浮島狀的雲朵照得又白又亮,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空氣中瀰漫著羊群羊羔嚼出的山蔥野蒜的氣味,濃郁而熱辣。 人們不得不時時眨一下眼睛,滋潤一下自己的眼珠。 陳陣睜大眼睛觀察新草場和新營盤陣地,他太怕母狼帶狼群來搶奪小狼和報復羊群了。

  二大隊三十多個蒙古包,扎在盆地西北接近山腳的緩坡上。 兩個蒙古包組成一個浩特,浩特與浩特相距不到一里,各個生產小組之間也很近。 這樣的營盤安排要比以往各組相距幾十里駐營間距,緊了幾十倍。 畢利格和烏力吉下令如此集中紮營,顯然是為了防範新區老區狼群的輪番或聯合攻擊。 陳陣感到額侖的狼群無論如何也攻不破這樣密集的人群狗群防線。 只要一個營盤遭狼襲擊,就會遭到無數猛狗的聯合圍殺。 陳陣稍稍放下心來,開始瞇起眼睛欣賞新草場。

  大隊幾十群牛羊馬都已開進了新草場,處女草地一天之間就變成了天然大牧場。 四面八方傳來歌聲、馬嘶聲、羊咩聲和牛吼聲,開闊的大盆地充滿了喜氣洋洋的人氣、馬氣、羊氣和牛气。

  陳陣和楊克的羊群長途跋涉以後都累了,散在蒙古包後面不遠的山坡上吃草。 陳陣對楊克感慨道:這片夏季草場與去年那塊草場真有天壤之別,我心裡有一種開疆拓土般的自豪,舒暢還是多於遺憾。 有時覺得好像在夢遊,把羊放到了伊甸園來了。

  楊克說:我也有同感,這真是個世外草原,天鵝草原。 要是沒有包順貴,沒有知青,沒有外來戶就好了,額侖的牧民肯定能與那些白天鵝和平共處的。 在天鵝飛翔的藍天下牧羊,多浪漫啊,連伊甸園裡可能都沒有白天鵝。 再過幾年,娶一個敢抓活狼尾巴的蒙古姑娘,再生幾個敢鑽狼洞的蒙漢混血兒,此生足矣。 楊克又深深地吸了一口草香說道:連大唐太子都想當個突厥草原人,更何況我了。 草原是個愛狗和需要狗的地方,不像北京到處都在“砸爛狗頭”。 我這個“反動學術權威”的“狗崽子”,能到草原紮根安家就是最好的歸宿了。

  陳陣反問道:要是沒有知青就好了,你不是知青啊?

  楊克說:在靈魂誠心誠意拜過狼圖騰以後,我就是一個蒙古人了。 蒙古草原人真是把草原當作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的大命,到了牧區以後,我覺得農區來的人真可惡,難怪遊牧民族要跟農耕民族打幾千年的仗。 我要是生在古代,也會像王昭君那樣主動請求出塞的,哪怕當昭君的衛兵隨從我也乾。 一旦打起仗來,我就站在草原大命一邊,替天行道,替騰格里行道,替草原行道。

  陳陣笑笑說:別打啦,歷史上農耕與草原兩個民族打來打去,然後又和親又通婚,其實我們早已是中原和草原民族的混血後代了。 烏力吉說過,這片新草場能讓額侖的人畜鬆快四五年,如果烏力吉立了這個大功,能重新上台就好了,我關心的是烏力吉和畢利格他們的草原力量,能不能抗過掠奪草原的勢力。

  楊克說:你太烏托邦了! 有一次我聽見父親說,中國的前途,就在於把農耕人口數減少到五億以下。 可是農耕人口惡性膨脹的勢頭誰能擋得住? 連蒙古的騰格里和中國的老天爺也乾沒轍。 這二十年不要說把農民逐漸變為工人、市民和城市知識分子了,還恨不得把城裡的知識分子統統趕到農村去當二等農民,咱們幾百萬知青不是一下子就被掃地出城了嗎? 就烏力吉和畢利格這點力量……連螳臂當車都不如。

  陳陣瞪眼道:看來,狼圖騰還沒有成為你心中真正的圖騰! 狼圖騰是什麼? 狼圖騰是以一當十、當百、當千、當萬的強大精神力量。 狼圖騰是捍衛草原大命的圖騰,天下從來都是大命管小命,天命管人命。 天地沒命了,人的小命還活個什麼命! 要是真正敬拜狼圖騰,就要站在天地、自然、草原的大命這一邊,就是剩下一條狼也得鬥下去。 相信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吧,騰格里是會替草原報仇的。 站在大命一邊,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和破壞大命的勢力同歸於盡,然後靈魂升上騰格里。 人生能有這種結局,也就死得其所了。 草原絕大多數的狼都是戰死的!

  楊克一時無語。

  小狼對視野寬廣的新環境十分好奇和興奮,它有時對排隊去小河飲水的牛群看個沒完,有時又對幾群亮得刺眼的白羊群,歪著頭反覆琢磨;過了一會兒,又遠眺湖泊上空盤旋飛翔的大鳥水鳥群。 小狼看花了眼,它從來沒有一下子看到過這麼多的東西。 在搬家前的接羔草場,陳陣的浩特距最近的畢利格家都有四五里遠,那時小狼只能看到一群牛,一群羊,一個石圈,兩個蒙古包和六七輛牛車。 在搬家的路上,小狼被關在牛糞箱裡兩天一夜,什麼也沒看到。 當它再次見到陽光時,周圍竟然變成這個樣子了。 小狼亢奮得上躥下跳,如果不是那條鐵鍊拴著它,它一定會跟著狗們到新草地上撒歡撒野,或者與過路的小狗們打架鬥毆。

  陳陣不得不聽從烏力吉的意見,將小狼用鐵鍊拴養。 小狼脖子上的牛皮項圈扣在鐵鍊上,鐵鍊的另一端扣連在一個大鐵環上,鐵環又鬆鬆地套在一根胳膊粗的山榆木的木樁上,木樁砸進地面兩尺深,露出地面部分有近一米高。 木樁上又加了一個鐵扣,使鐵環脫不出木樁。 這套囚具結實得足以拴一頭牛,它的結構又可以避免小狼跑圈時,將鐵鍊纏住木樁,越勒越短,最後勒死自己。

搬家前的一個星期裡,小狼失去了自由,它被一根長一米半的鐵鍊拴住,成了一個小囚犯。 陳陣心疼地看著小狼怒氣沖沖地與鐵鍊戰鬥了一個星期,半段鐵鍊一直被咬得濕漉漉的。 可是它咬不斷鐵鍊,拔不動木樁,只能在直徑三米的圓形露天監獄裡度日。 陳陣經常加長放風溜狼的時間,來彌補他對小狼的虐待。 小狼最快樂的時刻,就是偶有一條小狗走進狼圈陪它玩,但它每次又忍不住將小狗咬疼咬哭咬跑,最後重又落得個孤家寡人。 只有二郎時常會走進狼圈,有時還故意在圈裡休息,讓小狼沒大沒小地在它身上踩肚踩背踩頭,咬耳咬爪咬尾。

  小狼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眼巴巴地盯著蒙古包門旁屬於自己的食盆,苦苦等待食盆加滿再端到它的面前。 陳陣不知道小狼能否意識到它成為囚徒的真正原因——小狼眼裡總是充滿憤怒:為什麼小狗們能自由自在,而它就不能? 故而常常向小狗發洩,直到把小狗咬出血。 在原始遊牧條件下,在狗群羊群人群旁邊養狼,若不採取“非人的待遇”,稍一疏忽小狼也許就會傷羊傷人,最後難逃被處死的結局。 陳陣好幾次輕聲細語地對小狼說明了這一點,但小狼仍然冥頑不化。 陳陣和楊克開始擔心這種極其不公平的待遇,會對小狼心理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用鐵鍊拴養必然使小狼喪失個性自由發展的條件和機會,那麼,在這種條件下養大的狼還能算是真正的狼嗎? 它與陳陣楊克想了解的野生草原狼肯定會有巨大差別。 他倆的科學研究,一開始就碰上了研究條件不科學的致命問題。 如果能在某個定居點的大鐵籠或一個大石圈裡養狼,狼就能相對自由,也能避免對人畜的危害了。 陳陣和楊克隱隱感到他們有些“騎狼難下”了,也許這個科學實驗早已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楊克有一次偶爾露出了想放掉小狼的念頭,但被陳陣斷然拒絕。 楊克的心裡也實在是捨不得放,他對小狼也越發疼愛了。

  草原又到了牛群自由交配的季節。 草原自由神,幾頭雄壯的牛,居然在當夜就聞著母牛的氣味,轟轟隆隆地追到了新草場,找到了它們的妻妾。 小狼對近在眼前的一頭大牛很害怕,趕緊把身子縮在草叢中。 當牛狂暴地騎上一頭母牛後胯的時候,小狼嚇得向後猛地一躥,一下子被鐵鍊拽翻了一個大跟頭,勒得它吐舌頭,翻白眼。 小狼經常忘記自己脖子上的鎖鏈,等到牛又去追另一頭向它回頭示意的母牛的時候,小狼才算平靜下來。

  小狼對這個新囚地,似乎還算滿意,它開始在狼圈裡打滾撒歡。 新居的領地里長滿了一尺多高的青草,比原來的干沙狼圈舒服多了。 小狼仰面朝天躺在草上,又側著頭一根一根地咬草拽草,它自己可以和青草玩上半小時。 生命力旺盛的小狼在這個小小的天地裡,為自己找到了可以燃燒生命的運動,它又開始每日數次的跑圈運動,它沿著狼圈的外沿全速奔跑,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

  小狼瘋跑了一陣以後,突然急剎車,掉頭逆時針地跑。 跑累了便趴在草地上,像狗一樣地張大嘴,伸長舌頭,滴著口水,散熱喘氣。 陳陣發現小狼這些日子跑的時間和圈數超出平時幾倍,他忽然明白小狼好像有意在為自己脫毛換毛加大運動量。 畢利格說,小狼第一次換毛,要比大狼晚得多。

  草地最怕踩,狼圈新跑道上的青草,全被小狼踩得萎頓打蔫。

  突然,東面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張繼原騎馬奔來,額頭上紮著醒目的白繃帶。兩人吃了一驚,忙去迎接。 張繼原大喊:別別! 別過來! 他胯下那匹小馬一驚一乍,根本不容人接近。 兩人才發現他騎的是一匹剛馴的生個子。 兩人急忙躲開,讓他自己找機會下馬。

  在蒙古草原,蒙古馬性格剛烈,尤其是烏珠穆沁馬,馬性更暴。 馴生馬,只能在馬駒長到新三歲,也就是不到三歲的那個早春來馴。 早春馬最瘦,而新三歲的小馬又剛能馱動一個人,如果錯過這個時段,當小馬長到新四歲的時候,就備不上鞍子,戴不上嚼子,根本馴不出來了。 就算讓別人幫忙,揪住馬耳把馬摁低了頭,強行備鞍戴嚼上馬,馬也絕不服人騎,不把人尥下馬決不罷休。 哪怕用武則天的血腥馴馬法也無濟於事。 這匹馬就可能成為永遠無人能騎的野馬了。

  每年春季,馬倌把馬群中野性不是最強的新三歲小馬,分給牛倌羊倌們馴,誰馴出的馬,就歸誰白騎一年。 如果騎了一年後,覺得這馬不如自己名下其它的馬好,可將新馬退回馬群。 當然,這匹馴好的新馬從此就有了名字。 在額侖草原,給馬取名字的傳統方法是:馴馬人的名字加上馬的顏色。 比如:畢利格紅、巴圖白、蘭木扎布黑、沙茨楞灰、桑傑青、道爾基黃、張繼原栗、楊克黃花、陳陣青花等等。 馬名一旦定下,將伴隨馬的一生。 在額侖,馬名很少重名。 以馴馬人名字來給新馬命名,是草原對勇敢者的獎勵。 擁有最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馬的騎手,在草原上受到普遍的尊敬;如果馴馬人覺得自己馴出的是一匹好馬,他就可以要下這匹馬,但必須用自己原來名額中的一匹馬來換。 一般羊倌牛倌會用自己名下的四五匹、五六匹馬中最老最賴的馬,去換一匹有潛力的小新馬。

  在草原上,馬是草原人的命。 沒有好馬,沒有足夠的馬和馬力,就逃不出深雪、大火和敵兵的追擊,送不及救命的醫生和藥物,報不及突至的軍情和災情,追不上套不住狼,追不上白毛風裡順風狂奔的馬群牛群和羊群,等等。 畢利格老人說,草原人沒有馬,就像狼被夾斷兩條腿。

羊倌牛倌要想得好馬,只能靠自己馴馬。 草原人以騎別人馴出的馬為恥。 在額侖草原,即便是普通羊倌牛倌,騎的都是自己馴出來的馬,優秀的羊倌牛倌,騎著一色兒的好馬,讓年輕的小馬倌看了都眼紅。

  馬群中剩下的野性最強的新三歲馬,大多由馬倌自己馴。 馬倌的馬技最好,馴出的馬最多,好馬倌就有騎不完的馬。 但是遇到野性奇強的生馬,馬倌被摔得鼻青臉腫,肉傷骨折的事也時有發生。 但在額侖草原,往往野性越大的馬就越是快馬和有長勁的上等馬,成了爭強好勝的馬倌們爭奪的對象。 在額侖,哪個馬倌好馬最多,哪個馬倌的地位就最高,榮譽和情人就最多。 蒙古草原鼓勵男兒鑽狼洞、馴烈馬、鬥惡狼、摔強漢、上戰場、出英雄。 蒙古草原是戰鬥的草原,是勇敢者的天下。 蒙古大汗是各部落聯盟推選出來,而不是世襲欽定的。 蒙古人在歷史上一直從心底里拒絕接受無能的“太子”登基,蒙元時平庸無能的太子,經常被強悍的皇兄皇弟、勇將悍臣取而代之。

  張繼原一邊撓著馬脖子,一邊悄悄脫出一隻腳的馬鐙,趁生個子分神的機會,他一抬腿利索落地。 生馬驚得連尥了十幾下,差點把馬鞍尥下馬背。 張繼原急忙收短韁繩,把馬頭拽到身邊,以避開後蹄,又費了半天勁,才把馬趕到牛車軲轆旁拴結實。 生個子暴躁地猛掙韁繩,把牛車掙得哐哐響。

  陳陣和楊克都長舒了一口氣。 楊克說:你小子真夠玩命的,這麼野的馬你也敢壓?張繼原摸了摸額頭說:早上我讓它尥了下來,腦袋上還讓它尥了一蹄子,正中腦門,把我踢昏過去了,幸虧巴圖就在旁邊。 青草還沒長出來的時候我就壓了它兩次,根本壓不住,後來又壓了兩次才總算老實了。 哪想到牠吃了一春天的青草,上了膘,就又不肯就範了。 幸虧是小馬,蹄子還沒長圓,沒踢斷我的鼻樑,要是大馬我就沒命了。 這可是匹好馬胚子,再過兩三年準是匹名馬。 在額侖,誰都想得到好馬,不玩命哪成!

  陳陣說:你小子越來越讓人提心吊膽。 什麼時候,你既能壓出好馬,又不用打繃帶,那才算出師了。

  張繼原說:再有兩年差不多。 今年春天我連壓了六匹生個子,個個都是好馬,往後你們倆打獵出遠門,馬不夠騎就找我。 我還想把你們倆的馬全換成好馬。

  楊克笑道:你小子膽子大了,口氣也跟著見長。 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我想換好馬,自個兒馴。 今年盡顧小狼了,沒時間壓生個子,等明年吧。

  陳陣也笑著說:你們倆的狼性都見長。 真是近朱者赤,近狼者勇。

  馬群飲完了水,慢慢走到陳陣蒙古包正前方坡下的草甸上。 張繼原說:這裡是一個特棒的觀戰台,居高臨下,一覽無餘,跟你們說十遍不如讓你們親眼看一遍。 從前大隊不讓馬群離營盤太近,你倆沒機會看,這回就讓你們倆開開眼,一會兒你倆就知道什麼叫蒙古馬了。

  新草場地域寬廣,草多水足,進來的又只是一個大隊的牲畜,大隊破例允許馬群飲完水以後,可以在牛羊的草場上暫時停留一段時間。 由於沒有人轟趕,馬群都停下來,低頭吃草。

  陳陣和楊克立即被高大雄壯剽悍的兒馬子奪去了視線。 兒馬子全都換完了新毛,油光閃閃,比蒙袍的緞面還要光滑。 兒馬子的身子一動,緞皮下條條強健的肌肉,宛如肉滾滾的大鯉魚在游動。 兒馬子最與眾馬不同的,是它們那雄獅般的長鬃,遮住眼睛,遮住整段脖子,遮住前胸前腿。 脖子與肩膀相連處的鬃發最長,鬃長過膝,及蹄,甚至拖地。 它們低頭吃草的時候,長鬃傾洩,遮住半身,像披頭散發又無頭無臉的妖怪。 它們昂頭奔跑時,整個長脖的馬鬃迎風飛揚,像一面草原精銳騎兵軍團的厚重軍旗,具有使敵人望旗膽戰的威懾力。 兒馬子性格兇猛暴躁,是草原上無人敢馴,無人敢套,無人敢騎的烈馬。 兒馬子在草原的功能有二:交配繁殖和保護馬群家族。 它具有極強的家族責任心,敢於承擔風險,因而也更凶狠頑強。 如果說牛是配完種就走的二流子,那麼,兒馬子就是蒙古草原上真正的偉丈夫。

  沒過多久,激烈的馬戰突然開始。 馬群裡所有兒馬子,都凶神惡煞地加入了廝殺。一年一度蒙古馬群中驅趕女兒,爭搶配偶的大戰,就在觀戰台下爆發了。

  三個人坐在狼圈旁的草地上靜靜觀看,小狼也蹲坐在狼圈邊線,一動不動地註視著馬群大戰,狼鬃瑟瑟顫抖,如同雪地裡飢狼。 狼對兇猛強悍的大兒馬子有一種本能的恐懼,但它看得全神貫注。

  五百多匹馬的大馬群中,有十幾個馬家族,每個兒馬子統率一個家族。 最大的家族有七八十匹馬,最小的家族只有不到十匹馬。 家族成員由兒馬子的妻妾、兒女構成。 在古老的蒙古馬群中,馬群在交配繁殖方面,進化得比某些人還要文明。 為了在殘酷的草原上,在狼群包圍攻擊下能夠繼續生存,馬群必須無情地剷除近親交配,以提高自己種群的質量和戰鬥力。

  每當夏季,三歲的小母馬接近性成熟的時候,兒馬子就會一改慈父的面孔,毫不留情地把自己的女兒趕出家族群,決不允許小母馬跟在它們媽媽的身旁。 發瘋發狂的長鬃生父,像趕狼咬狼一樣地追咬親生女兒。 小母馬們被追咬得哭喊嘶鳴,馬群亂作一團。剛剛有機會逃到媽媽身邊的小母馬,還未喘口氣,兇暴的兒馬子又快速追到,對小母馬又踢又刨又咬,絕不允許有絲毫頂抗。 小母馬被踢得東倒西歪,只好逃到家族群之外,發出淒慘的長嘶苦苦哀求,請父親開恩。 但是兒馬子怒瞪馬眼,猛噴鼻孔,狠刨勁蹄,無情威脅,不許女兒重返家族。 而小母馬的媽媽們剛想護衛自己的女兒,立即會遭到丈夫的拳打腳踢。 最後大母馬們只好無可奈何地保持中立,它們也似乎理解丈夫的行為。

各個家族驅趕女兒的大戰剛剛告一段落,馬群中更加殘酷的爭奪新配偶的惡戰接踵而來,這是蒙古草原上真正雄性野性的火山爆發。 馬群中那些被趕出族們,無家可歸的小母馬們,立即成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其它兒馬子的爭奪對象。 所有兒馬子都用兩隻後蹄高高地站立起來,捉對廝殺搏擊,整個馬群頃刻間就高出了一倍。 它們用沉重巨大的馬蹄當武器,只見馬蹄在半空中,像掄錘,像擊拳,像劈斧。 馬蹄鏗鏘,馬牙碰響,弱馬被打得落荒而逃,強馬們殺得難分難解。 前蹄不靈就用牙、大牙不行就轉身用後蹄,那可是能夠敲碎狼頭的超級重武器。 有的馬被尥得頭破了,胸腫了,腿瘸了,但兒馬子們毫無收場之意。

  當小母馬趁亂逃回家族的時候,又會遭到狂怒的父親和貪婪的搶親者共同追咬。 兒馬子又突然成了戰友,共同把小母馬趕到它必須去的地方。

  一匹最漂亮健壯的小白母馬,成了兩匹最兇猛的兒馬子爭搶的目標。 小母馬全身雪白的新毛柔順光亮,一對馬鹿似的大眼睛嫵媚動人。 它高挑苗條,跑起來像白鹿一樣輕盈快捷。 楊克連聲讚道:真是太漂亮了,我要是匹兒馬子也得玩命去搶。 搶婚比求婚更刺激。 媽的,草原上連馬群的婚姻制度都是狼給定的,狼是馬群最大的天敵與剋星。 如果沒有狼,兒馬子犯不上這麼兇猛無情,小母馬也不得不接受野蠻的搶婚制。

  兩匹兒馬子激戰猶酣,打得像羅馬鬥獸場裡的兩頭雄獅,怒發沖天,你死我活。 張繼原下意識地跺著腳,搓著手說:為了這匹小母馬,這兩匹大兒馬子已經打了好幾天了。 這匹小白母馬人見人愛,我管它叫白雪公主。 這個公主真是可憐,今天在這個兒馬子的馬群呆一天,明天就又被那匹兒馬子搶走了,然後兩匹馬再接著打,後天小公主可能又被搶回去。 等這兩匹兒馬子打得精疲力竭,還會突然殺出一匹更兇猛狡猾的第三號競爭者,小公主又得改換門庭了。 小公主哪裡是公主啊,完全是個女奴,任兒馬子爭來搶去,整天東奔西跑,連這麼好的草也吃不上幾口,你們看它都餓瘦了。 前幾天,它還要漂亮呢。 每年春天這麼打來打去,不少小母馬也學乖了,自己的家反正也回不去,它就找最厲害的兒馬子的馬群,去投奔靠得住的靠山,省得讓人家搶個沒完,少受點皮肉之苦。 小母馬們很聰明,都見過狼吃馬駒和小馬的血腥場面,都知道在草原上如果沒有家,沒有一個厲害的爸爸或丈夫的保護,弄不好就可能被狼咬死吃掉。 蒙古馬的野性,兒馬子的勇猛戰鬥精神,說到底都是讓狼給逼出來的。

  張繼原繼續說:兒馬子是草原一霸,除了怕狼群攻擊它的妻兒之外,基本上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不怕狼更不怕人。 以前我們常說什麼做牛做馬,其實跟兒馬子根本就不相干。 蒙古馬群真跟野馬群差不多,馬群中除了多一些閹馬,其它幾乎沒太大區別。 我泡在馬群裡的日子也不短了,可我還是想像不出來,那原始人一開始是怎麼馴服野馬的?怎麼能發現把馬給騸了,就有可能騎上馬? 騸馬這項技術也不是好掌握的,騸馬必須在小馬新二歲的早春時候騸,騸早了小馬受不了,騸晚了又騸不干淨。 騸掉馬睾丸也很難,割破陰囊皮,擠出睾丸以後,睾丸還連著許多細管子。 不能用刀切,一切就感染;也不能拽,一拽就會把馬肚子裡別的器官拽出來。 馬倌的原始手法是把連著睾丸的細管子擰斷,斷口被擰成一個小疙瘩,才不會讓傷口感染,稍稍一感染小馬就會死掉。 騸馬還必須在新二歲騸,到了新三歲就該馴生個子了,把騸馬和馴馬放在同一個時候,非把小馬弄死不可。 這項技術難度太高了,你們說,原始草原人是怎麼摸索出並掌握這項技術的呢?

  陳陣和楊克互相看了一眼,茫然搖頭。 張繼原便有些得意地說下去:

  我琢磨了好長時間,我猜測,可能是原始草原人先想法子抓著被狼咬傷的小野馬駒,養好傷,再慢慢把它養大。 可是養大以後也不可能騎啊,就算在小馬的時候還勉強能騎,可小馬一長成兒馬子誰還敢騎啊。 然後再想辦法抓一匹讓狼咬傷的小野馬駒,再試。 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代,沒準原始人碰巧抓住了一匹被狼咬掉睾丸,僥倖活下來的新二歲小馬,後來長大了就能馴騎了……這才受到啟發。 反正原始草原人馴服野馬的這個過程,太複雜太漫長了。 不知摔傷摔死了多少草原人才終於馴服了野馬。 這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一步,要比中國人的四大發明早得多,也重要得多。 沒有馬,人類古代生活真不堪想像,比現在沒有汽車火車坦克還慘,所以,遊牧民族對人類的貢獻真是不可估量。

  陳陣興奮地打斷他說:我同意你的觀點。 草原人馴服野馬,可比遠古農民馴化野生稻難多了。 至少野生稻不會跑,不會尥蹶子,不會把人踢破頭,踢死拖死。 馴化野生植物基本上是和平勞動,可是馴服野馬野牛,是流血又流汗的戰鬥。 農耕民族至今還在享用遊牧民族的這一偉大戰果呢。


  楊克說:遊牧民族真了不得,他們既敢戰鬥,又會勞動和學習。 遊牧民族文明發展程度雖然不如農耕民族高,可是一旦得到發展條件,那赶超農耕民族的速度要比野馬跑得還要快。 忽必烈、康熙、乾隆等帝王學習和掌握漢文化,絕對比大部分漢族皇帝厲害得多,功績和作為也大得多,可惜他們學的是古代漢文化,如果他們學的是古希臘古羅馬或近代的西方文化,那就更了不得了。

陳陣嘆道:其實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民族,大多是遊牧民族的後代。 他們一直到現在還保留著喝牛奶、吃奶酪、吃牛排,織毛衣、鋪草坪、養狗、鬥牛、賽馬、競技體育,還有熱愛自由、民主選舉、尊重婦女等等的原始遊牧民族遺風和習慣。 遊牧民族勇敢好鬥頑強進取的性格,不僅被他們繼承下來,甚至還發揚得過了頭了。 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於民族也一樣。 原始遊牧是西方民族的童年,咱們現在看原始遊牧民族,就像看到了西方民族的“三歲”和“七歲”的童年,等於補上了這一課,就能更深刻懂得西方民族為什麼後來居上。 西方的先進技術並不難學到手,中國的衛星不是也上天了嗎。 但最難學的是西方民族血液裡的戰鬥進取、勇敢冒險的精神和性格。 魯迅早就發現華夏民族在國民性格上存在大問題……

  張繼原說:我當了馬倌以後,感觸最深的就是蒙漢民族的性格差別。 過去在學校,我也算是處處拔尖的,可一到草原,發現自己弱得像隻貓。 我拼命地想讓自己變得強悍起來,後來才發現,咱們好像從骨子裡就有些先天不足似的……

  陳陣嘆道:就是先天不足! 華夏的小農經濟是害怕競爭的和平勞動;儒家的綱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是上尊下卑,論資排輩,無條件服從,以專制暴力消滅競爭,來維護皇權和農業的和平。 華夏的小農經濟和儒家文化,從存在和意識兩個方面,軟化了華夏民族的性格,華夏民族雖然也曾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那是以犧牲民族性格為代價的,也就犧牲了民族發展的後勁。 當世界歷史越過了農業文明的低級階段,中國註定了要落後挨打。 不過,咱們還算幸運,趕上了蒙古草原原始遊牧生活的最後一段尾巴,沒準能找到西方民族崛起的秘密也說不定?

  在草甸上,原始馬戰仍打得不可開交。 打著打著,那匹美麗的“白雪公主”,終於被一匹得勝馬圈進它的馬群。 失敗者不服氣,狂衝過來,朝小母馬就是幾蹄,小公主被踢翻在地,不知道該向誰求救,臥在草地上哀傷地長嘶起來。 小公主的媽媽焦急地就要上前援救,但被惡魔似的丈夫幾蹄子就打回了馬群。

  楊克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推了推張繼原說:你們馬倌怎麼也不管管?

  張繼原說:怎麼管? 你一去,馬戰就停,你一走大戰又起。 牧民馬倌也不管,這是馬群的生存戰,千年萬年就這樣。 整個夏季,兒馬子不把所有女兒趕出家門、不把所有的小母馬爭搶瓜分完畢,這場馬戰就不會停止。 每年一直要到夏末秋初才能休戰,到那時候,最兇猛的兒馬子能搶到最多的小母馬,而最弱最膽小的兒馬子,只能撈到人家不要的小母馬。 最慘的兒馬子甚至連一個小妾也撈不著。 夏季這場殘酷的馬戰中,會湧現出最勇猛的兒馬子,它配出的後代也最厲害,速度快,腦子靈,性格兇猛。 戰鬥競爭出好馬,通過一年一度的馬戰,兒馬子膽量戰技也越強越精,它的家族也就越來越興旺。這也是兒馬子鍛煉鬥狼殺狼,看家護群本領的演習場。 沒有一年一度的馬戰演習,蒙古馬群根本無法在草原生存。

  陳陣說:看來能跑善戰,震驚世界的蒙古馬,真是讓草原狼給逼出來的。

  張繼原說:那當然。 草原狼不光是培養了蒙古武士,也培育了蒙古戰馬。 中國古代漢人政權也有龐大的騎兵,可是漢人的馬,大多是在馬場馬圈裡餵養出來的。 咱們下鄉勞動過,農村養馬的過程咱們還不知道嗎?馬放在圈裡養,有人餵水添料,晚上再加夜草。 內地馬哪見過狼啊,也從來沒有馬戰。 馬配種不用打得你死我活,全由人來包辦,把母馬拴在柱子旁邊,人再牽一匹種馬來配就得了,等配完了母馬還不知道公馬長得什麼樣。 這種馬的後代哪還有個性和戰鬥力?

  楊克笑道:包辦婚姻包出來的種,準傻! 幸虧咱們哥仨都不是包辦出來的種,還有救。 不過現在農村的包辦婚姻還很普遍,但是總算比耕馬強一點,小媳婦們還能知道男人長得什麼樣。

  陳陣說:這在中國可真算是個大進步了。

  楊克嘆道:傻馬上陣能不敗嗎? 可馬傻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傻。 傻兵騎傻馬,夜半臨深潭。

  三人苦笑。

  張繼原繼續說:戰鬥性格還真比和平勞動性格更重要。 世界上勞動量最大的工程——長城,仍是抗不過世界上最小民族的騎兵。 光會勞動不會戰鬥是什麼? 就是那些閹馬,任勞任怨任人騎,一遇到狼,掉頭就逃,哪敢像兒馬子那樣猛咬狠踢。 在馬群里呆久了就可以發現,馬群裡有不少大閹馬,它們的個頭、體重、牙齒和蹄子,跟兒馬子也差不了太多,如果它敢跟狼拼命的話,狼肯定打不過它。 可是為什麼大部分閹馬見狼就逃呢? 原因就是強悍的雄性和勇氣被閹割掉了。

  楊克贊同地說:唉,長城萬里是死勞動,可人家草原騎兵是活的戰鬥,繞個幾百幾千里玩似的。 有一次蒙古騎兵與金國交戰,攻打居庸關打不動,人家馬上南下幾百里,打下毫無防備的紫荊關,再從南邊攻北京,一攻就下來了。

  陳陣說:我覺得咱們過去受的教育,把勞動捧得太極端。 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一切。 勤勞的中國人民最愛聽這個道理。 實際上,光靠勞動創造不了人。 如果猿猴光會勞動不會戰鬥,它們早就被猛獸吃光了,哪還輪得上勞動創造以後的“一切”。 猿人發明的石斧,你說這是勞動工具還是武器?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楊克說:石斧當然首先是武器,不過用石斧也可以砸核桃吃。

  陳陣笑道:勞動光榮,勞動神聖。 勤勞是華夏民族的一大優勢,是未來民族復興的雄厚資本。 但是勞動不是萬能的和無害的,勞動之中還有奴隸勞動,奴役性勞動,專政下的勞動,勞改式的勞動,做牛做馬的勞動。 這種勞動光榮神聖嗎? 可以讚美嗎? 而奴隸主,封建主最喜歡和讚美這種勞動。 自己不勞動甚至剝削別人勞動的人,同樣也會高唱讚美勞動的歌曲。

  楊克忿忿說:我最恨的就是這種人,真應該用石斧好好收拾收拾他們。

  陳陣思索著說:勞動之中還有無效勞動,破壞性勞動和毀滅性勞動。 兩千多年以前,修建阿房宮的勞動,就把整個四川的森林砍光了,“蜀山兀,阿房出”,這種勞動多可惡。 世界上許多農耕民族的墾荒勞動,其結果是勞動出一片大沙漠,最後把自己的民族和文明都埋葬了。 而且,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東西,都不是勞動可以創造出來的。 比如,勞動創造不了和平、安全、鞏固的國防;勞動創造不了自由、民主、平等及其製度;勞動創造不了強烈要求實現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性格。 不會戰鬥的勞動者,只是苦力、順民、家畜、牛馬。 自由民主平等不可能成為他們的戰斗口號。 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勤勞、勞動歷史最長、並且從未中斷過勞動的華夏人民,卻創造不出勞動歷史短得多的西方民族所創造的先進發達的文明……

  兒馬子終於暫時休戰,都去往肚子裡填草了。 小母馬們,趁机又逃回媽媽身邊,大母馬心疼地用厚厚的嘴唇給女兒擼毛揉傷。 但小母馬只要一看到父親瞪眼噴鼻向它怒吼,就嚇得乖乖跑回自己的新家,遠遠地與媽媽相望,四目淒涼。

  楊克由衷地說:以後我還真得多到馬群去上上課。 當年威震天下的蒙古騎兵都是從馬群大學中畢業出來的高材生。

  高建中趕了一輛牛車興沖沖地回來。 他大喊:咱們賺了! 我搶了大半桶野鴨蛋! 三人跑過去,從車上拎下沉甸甸的大水桶,裡面大約有七八十個長圓形野鴨蛋,其中有一些破了,裂了口子,金黃色的汁液從蛋殼的縫隙裡滲出來。

  楊克說:你可是一下子就消滅了一大群野鴨啊。

  高建中說:王軍立他們都在那兒搶呢。 西南的泡子邊,小河邊的草里沙窩裡,走不了十幾步就能找到一窩野鴨蛋,一窩就有十幾個。 先去的人都搶了好幾桶了。 跟誰搶? 跟馬群搶唄。 馬群去飲水一踩一大片,河邊泡子邊盡是蛋黃碎蛋殼,看著真心疼啊。

  陳陣問:還有沒有? 咱們再去搶點回來,吃不了就醃鹹鴨蛋。

  高建中說:這邊沒了,四群馬一過還能剩下多少,泡子東邊可能還有。

  楊克衝著張繼原大吼:馬群真夠渾的,你們馬倌也不長點眼睛。

  張繼原說:誰知道河邊草里有野鴨蛋啊。

  高建中看到了家門口下面不遠的馬群,立即對張繼原說:哪有把馬群放在自己家門口的,把草吃光了,我的牛吃什麼。 你快把馬群趕走,再回來吃攤鴨蛋。

  陳陣說:他騎的可是生個子,上馬下馬不容易,還是讓他吃了再走吧。 他剛才給我們倆上了一課,也得犒賞犒賞他。 又對張繼原說:別走別走,這麼多的破蛋我們仨吃不了。

  高建中吩咐說:你們都過來,把破蛋好蛋分開挑出來。 我兩年沒吃到攤雞蛋了,這次咱們吃個夠。 正好包裡還有不少山蔥,野蔥攤野蛋,是真正的野味,一定特香。 楊克你去剝蔥,陳陣你去打蛋,繼原去搓一大簸箕幹牛糞來,我掌勺。

  挑的結果,一半好蛋,一半破蛋。 每人先可以吃上八九個破蛋,四人樂得像過節。 不一會兒,羊油、山蔥和野鴨蛋濃烈的混合油香溢出蒙古包,在草原上隨風飄散。 狗們全都流著口水搖著尾巴擠在門口,小狼把鐵鍊掙得嘩嘩響,也饞得蹦高,凶相畢露。 陳陣準備留出一份餵狼,想看看小狼吃不吃羊油攤野鴨蛋。

  四人在蒙古包裡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 正吃在興頭上,忽然聽到嘎斯邁在包外大聲高叫:好啊,吃這麼香的東西,也不叫我。 嘎斯邁帶著巴雅爾,扒拉開狗進了包。 陳陣和楊克立刻讓坐,請兩人坐在北面地氈主座的位置上,陳陣一邊給兩人盛鴨蛋,一邊說:我以為牧民不吃這種東西呢,來,你們先嚐嚐。

  嘎斯邁說:我在家裡就聞到香味了,太香了,隔著一里地都能聞見,饞得我像狗一樣流口水了,連我家的狗都跟來了。 我怎麼不敢吃? 我吃我吃! 說完就拿筷子夾了一大塊,放到嘴裡,嚼了幾口,連說好吃好吃。 巴雅爾更是吃得像小狼一樣貪婪。 吃在碗裡望著鍋裡,擔心鍋底朝天。 草原牧民一天早上一頓奶食、肉和茶,晚上一頓主餐,不吃中飯。 這時母子倆都確實餓了。 嘎斯邁說:這東西太好吃了,我的“館子”的吃啦。 不用進城啦,今天一定得讓我吃個飽。

  額侖草原的牧民把漢家菜叫作“館子”,都喜歡吃“館子”。 近年來,牧民的飲食中也開始出現漢菜的佐料,牧民喜歡花椒、醬油和大蔥,有的牧民也喜歡辣椒,但所有的牧民都不喜歡醋、蒜、生薑和八角大料,說大料“臭臭的”。

  陳陣趕緊說:往後我們做“館子”一定請你們來吃。

  高建中經常吃嘎斯邁送來的黃油、奶豆腐、奶皮子,也經常去她家喝奶茶吃手把肉。 他最喜歡吃嘎斯邁做的蒙古奶食肉食,這次終於得到回報的機會了。 他笑著說:我這兒有一大桶呢,破的不夠就吃好的,保你吃夠。 他連忙把破蛋放在一邊,一連敲了五六個好蛋,專門為嘎斯邁母子攤一鍋。

嘎斯邁說:可阿爸不吃這東西,他說這是騰格里的東西不能動,我只好到你們這兒來吃啦。

  陳陣說:去年我見到阿爸向場部幹部家屬要了十幾個雞蛋,那是怎麼回事?

  嘎斯邁說:那是因為馬得了病上了火,他捏住馬鼻子,讓馬抬起頭,再在馬牙上把兩個這東西打破,灌下去。 灌幾次馬病就好啦。

  楊克小聲跟張繼原嘀咕:這事壞了,咱們來了,牧民也開始跟著咱們吃他們原來不吃的東西了,再過幾年這兒不要說天鵝了,連野鴨子也見不著了。

  巴雅爾越吃越來勁,他滿嘴流油地對高建中說:我知道哪兒還有這東西,你再給我們做一碗,我明天帶你去撿。 土坡上廢獺洞的口子裡面準有,早上我找羊羔的時候,就在小河旁邊見到過。

  高建中高興地說:太好了,小河邊是有一個土包,還真有不少沙洞呢,馬群肯定踩不著。 他一邊攤著蛋,一邊讓陳陣再敲出一些蛋來。 又是一大張油汪汪厚嫩嫩的攤鴨蛋出了鍋,這回高建中把蛋餅用鍋鏟一切兩半,盛到嘎斯邁母子的碗裡,母子倆吃得滿頭冒汗。 油鍋裡油煙一冒,一大盆打好的蛋汁,又刺啦啦地下了鍋。

  等攤蛋出了鍋以後,陳陣接過鍋鏟說:我再讓你們倆吃新花樣。 他往鍋裡放了一點羊油,開始煎荷包蛋,不一會兒,鍋裡就出現了兩個焦黃白嫩的荷包形的標準煎蛋。 嘎斯邁母子倆跪起身來看鍋,看得眼睛都直了。 陳陣給他們倆一人盛了一個,並澆了一點化開的醬油膏。 嘎斯邁一邊吃一邊說:這個新東西更好吃啦,你再給我們做兩個。 楊克笑嘻嘻地說:呆會兒我給你做一碗韭菜炒鴨蛋,你們吃飽以後,再讓張繼原給你們做一鍋鴨蛋蔥花湯。 我們四個的手藝一個也不落下了。

  蒙古包裡油煙和菜香瀰漫,六個人吃撐得有點噁心了,才放下碗筷。 這頓野鴨蛋宴消滅了大半桶鴨蛋。

  嘎斯邁急著要走,剛搬家,里里外外的活兒多,她打著飽嗝回頭笑了笑說:你們可別跟阿爸說啊。 過幾天,你們幾個都上我那兒去吃奶皮子拌炒米。

  高建中對巴雅爾說:明天一定帶我去找鴨蛋啊。

  陳陣追上巴勒,悄悄地給它的嘴裡塞了一大塊攤蛋,巴勒馬上把蛋吐在草地上看了看,又聞了聞、舔了舔,確信這是主人剛才吃的好東西時,才眉開眼笑地吃到嘴裡,咂著滋味慢慢嚥下,還不忘向陳陣搖尾答謝。

  人都散了,陳陣心裡惦著自己的小狼,趕緊跑去看。

  一眼看去,小狼竟然沒了。 陳陣冒出一頭冷汗,慌忙跑近一看,卻見小狼原來是放扁了身子,下巴貼地,趴躲在高高的草叢裡。 一定是剛才的兩個陌生人和一大群陌生狗把它嚇成這樣,看來小狼天生具有隱蔽的才能,陳陣這才鬆了一口氣。 小狼探頭看了看陌生人和狗都不在了,才跳起來,上下左右聞著陳陣身上濃重的煎蛋油煙香氣,還不斷地舔陳陣的油手。

  陳陣轉身進包,向高建中要了六七個破鴨蛋,又加大羊油量,為小狼和狗們做最後一鍋攤鴨蛋。 雖然不可能讓它們吃飽,但他決定必須要讓它們嚐一嘗。 草原狗對零食點心的喜愛有時超過主餐,餵零食也是人親近狗的好法子。 陳陣攤好了蛋,把它分成四大塊三小塊,四塊大的給三條大狗和小狼,三塊小的給三條小狗。 狗們還擠在門口不肯走,陳陣先把小狼的那塊藏好,然後,蹲在門口用爐鏟像敲木魚那樣,輕輕敲了敲每條狗的腦門,讓它們不准搶,必須排隊領食。 再拿了最大的一塊蛋遞給二郎,二郎把蛋塊叼住,尾巴搖得有點擺度了。

  陳陣等狗們滿意地到草地上玩去了,又等到攤蛋完全放涼了,才把小狼的那份蛋放到食盆裡向小狼走去。 楊克、張繼原和高建中都跟著走過來,想看看小狼吃不吃攤鴨蛋,這可是草原狼從來沒見過吃過的東西。 陳陣高喊:小狼,小狼,開飯嘍。 食盆一放進狼圈,小狼像餓狼撲羔一樣,把羊油味十足的攤鴨蛋一口咬到嘴裡,囫圇吞下,連一秒鐘都沒有。

  四人大失所望。 張繼原說:狼也真是可憐,把東西吞到肚子裡就算幸福了。 狼的字典裡沒有“品嚐”這個字眼。

  高建中心疼地說:真是白白糟蹋了那麼好的鴨蛋。

  陳陣只好解嘲地說:沒準狼的味蕾都長在胃裡了。

  三人大笑。

  陳陣留在蒙古包裡,收拾剛搬來的亂家。 其他三人準備去馬群、牛群和羊群。 陳陣對張繼原說:噯,要不要讓我揪住馬耳朵幫你上馬?

  張繼原說:那倒不用,生個子很聰明,它一看我要回馬群,準不給我搗亂。

  陳陣又問:你騎這匹小馬,怎麼換馬? 它能追上你的大馬嗎?

  張繼原說:馬倌都有一兩匹老實馬,你喊它一聲或者用套馬桿敲敲它的屁股,它就停,不用追,也不用套。 馬倌要是沒這種馬,萬一一個人在馬群裡被烈馬摔下來,沒馬騎了,馬群又跑了,那就慘啦。 要在冬天,非凍死在深山里不可。

  張繼原拿了一些換洗的衣服,又跟陳陣借了一本傑克·倫敦的《海狼》,出了包。

  張繼原果然輕鬆上馬,又在馬群裡順利換馬,然後趕著馬群向西南大山方向跑去。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30041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