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生育性別資料】(轉貼)粵娶妻難
 瀏覽88,380|回應252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oxer

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廣東男性娶妻不易

重男輕女觀念讓廣東省的男女出生比例嚴重失衡,據報導,目前廣東男女失衡比例已達到130:100,是中國男女比例最不平衡的省份,推估20年後將有三百萬廣東男性在當地找不到老婆。

統計顯示,2005年中國出生男女性別比例為119.7:100,廣東是130:100,比國際公認的正常值103或107:100高。

廣州信息時報報導,目前廣東有戶籍人口8000多萬人,常住人口9300多萬,僅比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河南少一百多萬人,比山東少幾十萬人。估計今、明兩年廣東很可能變成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其中又以粵東和潮汕地區生育最多。

【2007/04/26 世界日報】

35歲後才想當媽 爆多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現代女性受教育時間拉長,不少人晚婚,婚後先努力在職場衝刺,待有成就後才想生小孩,卅五歲到四十五歲才想當媽媽的女性愈來愈多。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主任張昇平提醒,高齡懷孕要承擔更多產下唐氏症兒風險。蔡鴻德也說,高齡媽媽容易產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等疾病。

蔡鴻德說,婦產科醫學會統計,九十六年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女性有七千九百多位,九十七年八千兩百多位,一年增加三百多位,逐年上升,但成功率只有三成。

張昇平說,他治療過年齡最大的試管嬰兒媽媽,是五十四歲的新加坡婦女,借台灣婦女的卵子做出試管嬰兒;還有一位女病人,在四十五歲仍想生孩子,吃盡苦頭,最後用自己卵子受孕成功。。

他提醒,女性過卅五歲,卵子便逐漸老化,生出唐氏症兒機率為五百分之一,四十歲機率更高,為兩百五十分之一,婦女真想生育,還是趁早好。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84671
 回應文章 頁/共2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馬:少子化成國安問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去年新生兒創新低 馬:少子化成國安問題

新生兒再創新低!內政部昨天公布我國最新人口指標,去年新生兒數量僅十六萬六千餘人,下探到我國有史以來最低紀錄。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轉述馬英九總統的憂慮說,「馬總統認為,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


圖/聯合報提供

江宜樺表示,解決少子化問題,需要跨部會合作協調,馬總統已責成經建會研擬「少子化因應對策方案」,相關辦法最快月底出爐。

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指標,我國去年新生兒數量僅十六萬六千八百八十六人,與前年相較,新生兒數量銳減二萬餘人,顯示台灣社會少子化問題嚴重。

江宜樺表示,前天他與相關部會首長前往總統府,與馬總統商議縮短所得分配差距及因應少子化問題等具體作為;馬總統認為我國少子化問題嚴重,政府須以「國安層級」妥為因應,絕不能等閒視之,放任問題惡化。

江宜樺強調,因應少子化問題,絕不是單一部會就能竟其功;例如婦女懷孕期間申請留職停薪、育嬰假等事宜,屬勞委會職權;規劃保母托育補助方案,則由內政部主導;教育部負責五歲幼兒入學免學費政策。他估計,經建會統籌因應的具體辦法最快月底就會出爐。

去年新生兒數量創下歷史新低,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認為與民間習俗有密切關聯:前年是所謂「孤鸞年」,新人結婚對數相對較少;去年又逢農曆「虎年」,很多父母會刻意避開在虎年生產,上述「雙重效應」可能是導致去年生育率「慘不忍睹」的重要原因。

雖然生育率創下新低,不過去年結婚對數較前年暴增兩萬餘對,結婚對數逼近十四萬對。去年底全國人口為兩千三百十六萬餘人,較前年增加四萬餘人;總戶數七百九十三萬餘戶,也較前年增加十三萬餘戶。人口密度以北市每平方公里九千六百餘人最高。

【2011/01/09 聯合報】

國人不「做人」 經濟大隱憂

台灣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去年新生兒不到十七萬,全年婦女生育率恐跌破千分之一。政府雖然推出各種獎勵措施,但顯然民眾不買帳。

從經濟學理分析,生育率長久不見起色,影響絕對不止「人口衰退」。

首先是嬰幼兒商機大減:婦產科、小兒科、幼兒園、童裝業等,都可能因為少子化面臨衝擊。

之後,學生數減少,教育事業跟著出問題,招生不足(導致學校倒閉)、教職員人數過多(衍生失業問題),都將成為後續嚴峻課題。

足夠的人力才能提供勞動力,國家經濟才有繼續成長動能,沒有人、消費市場將萎縮殆盡,經濟也陷入一片死氣沉沉。

依照目前制度,下一代人一出生就負擔著上一代的健保與年金支出,退休人數沒有減少、負擔成本的人數變少,表示每個人的負擔壓力變大,勢將進一步影響生育意願,長此以往,台灣人總有一天會像許多絕種動、植物一樣自然消失。

總統說,少子化問題已危及國家安全,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2011/01/09 聯合報】

北京護兒 兒童定位手機免費發

大陸失蹤兒童數目高居不下,大陸研發一種專為兒童定位的手表型手機,只要按一下求救鍵,家長可在二分鐘內鎖定兒童的位置。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宣布,將在北京市免費發放這款兒童定位手機。

京華時報報導,家長即日起在基金會網上登記,或攜帶身分證和孩子學籍資料就可申領,具體流程會盡快公告,預計今年發放十萬台,使用期二年。

雖說是免費,但還是要交每個月卅五元人民幣(約一百六十元台幣)的服務費。基金會人員解釋,服務費是和通訊公司協商後的最低價格,外邊單是衛星定位系統(GPS)的服務,一般手機每月就要三、四百元人民幣,且手機是完全免費的。

報導稱,中國每年失蹤兒童超過廿萬,尤其前兩年在廣東深圳動輒發生學童遭綁架事件。為了有效減少孩童被拐騙及火災、踩踏、暴力傷害和虐待等突發狀況,大陸決定先在北京實施這個項目。

【2011/01/0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398484
女人專心持家 生養育都有解(轉貼)談「生育」 不如談「養育」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養兒開銷大 南韓少子化
2011-01-03 新聞速報 【中央社】
 據統計顯示,南韓在國內養育一名子女到大學畢業花費的費用為2.6億韓元(約675萬新台幣),昂貴的開支迫使南韓社會少子化。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據保健社會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金勝權在「保健福祉問題與焦點」發表「韓國人養育子女的責任界限和養育費支出的實際情況」論文中,作前述表述。

 這篇論文表示,以2009年的物價計算,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養育一名子女共需要2億6204萬4000韓元。

 上述支出不包括休學、復學、海外學外語等。根據上述計算,養育兩名子女共需要5.2408億韓元、三名需要7.8613億韓元。

 金勝權表示,對於養育子女,南韓父母設定了過高的責任標準,因而自行提高了養育負擔,也因此拉低了生育率。另外,高額的養育費使南韓人傾向於少生育,由此發展出了低生育率的社會。1000103

生養教護 挑戰施政100

【聯合報╱詹惟鈞/國小教師(宜蘭市)】
2011.01.02 12:51 pm

報載經建會擬提出三百八十億元的「催生」方案,並打算分成「育兒津貼」與「平價托育」兩個部分補助。咱家去年才剛迎接第二胎,雖然領不到這筆錢,但我卻樂觀其成。

台灣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老年人口比率增加,代表未來勞動的人口比例減少,新生嬰兒出生數不斷降低,長久下來肯定會影響國內經濟及產業。

我國的低生育率名列世界前茅,年輕人不婚、晚婚、不生、怕生的情形非常嚴重,政府的確有必要從催「生」方案下手,鼓勵生育同時也是挹注國內各級學校的招生來源。若經建會推出的「催生方案」能及早通過,那麼民國一○一年實施時,恰好遇到龍年生育潮,是國人拚生育的好時機,筆者樂見新生兒能為國家注入新活力,一個充滿「生氣」的國家才有光明的未來。

有學者擔心生育補助會排擠到其他教育項目,其實,大學錄取率現已突破九成多,那「十二年國教」有必要嗎?若出生率一再探底,屆時恐怕有大學會關門,考生們全部直通「十六年國教」列車。

當一個國家的適婚者「性」趣缺缺時,就該是政府挺「生」而出的時候了。期待各級政府的助「孕」催「生」方案,能幫助年輕夫婦「生生不息」。

助孕催生慶百年,有更多的祖抱孫,中華民國才能萬萬歲!

王如君/家管(台北市)

近日八旬翁釘死久病愛妻的新聞,閱後感觸很深。回想十一年前,先生任職軍中,為了年邁的公婆,榮退在家中照顧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八十歲婆婆,長達十多年不分晝夜的照顧,加上公公的一些老年慢性病,兩老的照顧責任,他一肩扛起,無怨無悔的到公婆四年多前相繼過世。

民國一百,希望一百。希望新的一年,政府對於家中有老人的中低收入家庭能有更完善的長照政策,應給這些家庭足夠的社會資源,伴他們同行這條迢迢之路!

莊美雲/家管(中縣太平)

中華民國一百歲了,舉國上下歡喜迎接這個嶄新的日子,許它一個願景,一願國運昌隆,再願國人安康順頌。

跨入民國一百年,台灣為了追求美好的未來,仍需努力不懈,繼續未完的使命,如重建兩岸關係、雙邊經貿合作、修補社會正義、司法改革等任務,亟待朝野共同攜手努力,為後代子民留下一片淨土。

陳義丁/社會工作者(台中市)

一百是個幸運數字。在評定成績上是一個滿分,所以迎接一百年,應該有好的開始,希望政府重視社會福利,關懷弱勢族群,把錢花在刀口上,從縮短貧富差距開始做起。

現在政府都已債台高築,但是看到的都是歡樂昇平亂花錢,各級政府都假借名目舉辦煙火秀耗費巨資,只見曇花一現;還有花大錢蓋了一些「蚊子館」,卻忍心見路有凍死骨,弱勢族群挨餓受凍,釀成家庭人倫悲劇,已屢見不鮮。希望一百年是個社會充滿溫暖,富有者有慈悲心,貧困者有得助。而在政治方面能夠藍綠共治,族群融合,政府就是一個大家庭,用心用情呵護家庭中的每一份子,尤其是孩子能夠在安定中成長、發展。

要解決救苦救難的問題千頭萬緒,可先由內政部編列急難救助基金,成立專戶專人專線,並透過各縣市社會局(處)或各地慈善團體建立起縝密的救助網,讓急難貧困待援的民眾能夠適時獲得救助,這就是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2011/01/01 聯合報】

年輕勢力 打造印度盛世
2007/04/20
【富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對投資經理人而言,他們最想要的國家「建築」結構,最好要是像埃及古文明的金字塔,年輕族群占人口比率愈高愈好,印度在金磚四國裡,25歲以下人口占全國總人口逾三分之二,不僅沒有工業國家關切的少子化問題,更重要的是印度強勁消費力,吸引外資競相投入…

印度雖是舊大陸、文明古國,但卻擁有全球最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當全球關注中國和印度經濟崛起之際,印度年輕族群的潛在消費力,沒有中國迫近的社會老化問題,其內需消費市場,更令人期待。

零售處女地 外資爭搶進

年輕勢力的崛起,象徵財富的積蓄力量。印度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要算是山雨欲來的零售市場革命(Retail Revolution)。根據摩根士丹利2006年12月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零售業將持續吸引民間業者擴大投資,除了既有領導廠商Pantaloon外,近來更多上市公司將從綜合產業跨足零售業,這包括從事石油工業的信賴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以及Birla集團等近來陸續宣布將在未來5年總計投資100億美元,在印度廣設零售據點,爭取快速成長的消費商機。

印度政府在去年元月開放外資投資印度零售連鎖業,惟持股最多只有51%,還等不到全面開放,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和英國特易購(Tesco)也將與印度業者合資,迫不及待要搶攻印度零售市場。

印度何以深深吸引歐美零售巨人跨海要搶進?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印度民間實質購買力,去年約有2,210億美元,約占印度GDP的28%,其中批發和零售約占全國GDP的13%,從業人員約4,000萬人,全國零售市場極度破碎,從手推車到小型商店,家數多達1,200萬家。

特別是在零售消費產業中,不少企業投資價值被低估。根據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Research)2月的研究報告顯示,印度零售業產值約達2,700億美元,但目前滲透率只有4.6%,預估未來四年,在每年年薪超過五千美元的年輕家庭雙薪成員不斷成長下,將為零售業帶來強勁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達38%),滲透率可望提升到11%。

印度商人的精明,與猶太和中國商人齊名,但對國際零售巨人而言,印度零售市場卻是一塊處女地。近年來,因為中產階級快速崛起,個人收入增加,取得授信變得容易,帶動消費型態的改變,零售連鎖店在近3、4年來如雨後春,一家家開設起來,外資進入印度零售市場,勢將掀起印度這個產業大革命,更可望帶動強勁消費力。

人口不老化 新中產崛起

歐美或不少亞洲國家目前都面臨戰後嬰兒潮(baby boom)的退休問題,但麥格理近期的研究報告卻點出印度擁有最大消費潮(great consump-tion boom),若這兩年印度經濟如預期是8-9%,個人可支配所得到2010年將可每年成長8-10%,實質個人消費成長將有7%的年增率,較過去任何時期的成長都快。

所得增加,除受惠外包產業蓬勃發展外,新中產階級出頭,另外女性投入生產作業,增加家庭所得,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口沒有老化問題,15歲到60歲的人口比重從1990年到2015年幾乎不變,15歲人口可望保持在40%比重,社會不時有新血,年輕人消費力還不斷提升。

(本文由富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07-03-28/經濟日報】

印度75%人口 不到40歲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據美國國會報告,中國經濟面臨的五個考驗中,首推人口高齡化和出生率低,未來恐怕將出現勞動力不足,而無法維持低薪經濟。在這方面,印度有75%的人口年齡不到40歲,顯示出生氣蓬勃潛力。

在全球人口不斷老化、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印度的勞動力資源及成本優勢將是經濟發展的源源動力。

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國實施嚴格的人口政策,加上追求現代化,改變了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目前中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是1.7個,而多子多孫觀念仍然盛行的印度則超過3個。

照這個速度,預計印度人口將在2030年超越中國,2050年時將達15.93億。目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13億人口繼續增加後,預估2050年將回落到13.92億。

【2006-07-28/聯合晚報】

獎勵生育 各國政策一覽表
2007/04/20
【聯合新聞網/許惠雯/製表】
刺激生育率 各國獎勵政策一覽表
在少子化潮流下,鼓勵生育已成當務之急,各國政府祭出各種辦法「催生」,包括發放各種津貼、獎金、獎牌、放育嬰假、改善醫療和托兒所環境等。
現況
政府政策
法國
●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INSEE)2007.01.16發表的統計數字指出,法國以婦女平均生育2個孩子的比率,成為西方國家生育率最高的一個國家,稍領先美國。
●產假:除了生育第1及2胎均有16週產假,第3胎及以上則有26週的產假外,並保證獲得84%之工資。
●育嬰假:生育第1胎後,母親有6個月的育嬰假,第2胎及以上有3年的育嬰假,且政府每月給付3000法郎的管家津貼,並保證育嬰假後回到原有工作單位及保持年資。
●稅賦:自2004年開始,附有托兒所的企業可退稅。由社會共同協助負擔大家庭及單親家庭之部分稅捐。
●普及幼托及提供免費全日幼教:全國2~3歲幼童,可獲得全日免費的幼托服務;所有3~5歲以上幼兒,均可獲得免費參加幼教的課程。
瑞典
●1999年婦女平均生1.5個孩子,2004年則增為1.71個。
●產假:最高可以請到672天。
●育嬰假:450天,小孩滿8歲前都可以利用。450天的假期中至少30天必須由父親請領,強制「準爸爸」要休假。
●補助金:女性請產假,男性請育兒假,或是父母請假照顧生病子女,可領取類似補助金達18個月。
德國
●德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36個嬰兒,是歐洲出生率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育嬰假:2007年1月1日起,生孩子者,可請12個月帶薪產假,其伴侶陪產假則為2個月。
●育嬰津貼:無論是父或母請育嬰假,期間每月可領原薪的67%,等於1個月平均領1800歐元 (約台幣7萬7000元),如果有一人再請2個月,福利順延2個月,也就是最高可領14個月(2萬5200歐元)。
俄國
●俄國人口從1993年起至2006年,快速下降580萬。
●補助:凡是生養第二胎以上的婦女,從2007年1月1日起,可以在小孩滿3歲時,領到25萬盧布的福利津貼。
台灣
●2005年台灣每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達到全世界最低的1.12人。
●經建會推估,2017年人口將零成長,之後開始衰退。
●育嬰假:工作滿1年、家有3歲以下小孩的勞工,最長可請2年育嬰假,不分性別、婚姻狀態皆可請。育嬰假屬留職停薪性質,但若為公務員,年資可以「折半採計」。
●育嬰津貼:請假期間每個月可領1萬多元津貼,最高可領6個月,以育嬰人數為計算單位。
日本
●生育率目前已掉到二次戰後谷底,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26個嬰兒。
1994年和1999年分別推行「天使計畫」和「新天使計畫」,以鼓勵生育。
●育嬰假:女性生育時,可請1年育嬰假。
●育嬰津貼:請育嬰假期間,目前可領40%薪水,2007年10月起可領50%薪水。
●育兒金:新生兒及未滿2歲的幼童,每個月政府會發給父母5000日圓的育兒金,第三胎將發1萬日圓,直到小孩滿12歲為止。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
【2007/04/20 聯合新聞網】
觀點》是要三個臭皮匠?還是一個諸葛亮?
2007/04/20
以質代量?寧要三個臭皮匠
【陳耀昌/台大醫學院教授】

當舉世為人口結構憂心忡忡;當台灣人口負成長時代將提早來臨;當日本已經把「少子化」的問題當做部會的名稱、絞盡腦汁研究對策時;當新加坡的李光耀已經說「影響21世紀全球的安全或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是人口結構而不是民主政治」,並預言在未來,各國政府將別無選擇,被迫全面插手生育等過去一直被視為私領域的事務時;當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已出版專書,警告高齡化社會將產生30年後的經濟大風暴;當彼得杜拉克及派崔克布坎南已表示,已開發國家人口出生率的崩潰,將造成西方國家緩慢步入死亡而不自知時;當台灣的學生因為父母「望子成龍」,因為當今的教改政策,而承受巨大壓力,連星期天都要補習時;當七、八分之一的「新台灣之子」的母親不會講中文、寫中文,無法教導自己的小孩時,我們政府對人口政策的發言委實令人失望。

政府主其事的官員竟然把專業的人口學者「人口數目減少,代表國家生產力降低,一定會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產毛額,主張透過生育補貼,以提高生育率」的建議擺一邊,而去附和「優生學家」和「女權運動者」對政府人口政策提出的說法,要「以質代量」,要「重新分配教育資源,藉人口素質大幅提高,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並公開說「生一個諸葛亮比生一個臭皮匠好」!

「優生學家」?有沒有搞錯,這是什麼時代了。

亞洲最早注意到人口結構問題,在十多年前就甘冒大不韙,公開提出「教育程度高的婦女應該多生幾個小孩」的,正是李光耀。他最近更進一步提出「放任主義的生兒育女將不復存在」,顯示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是對年輕夫婦的道德勸說所能解決的。而人口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政府官員更不應該以「金字塔頂尖」的立場,去為「人口品質」下定義,去明示「程式製造」下一代成為「諸葛亮」,而視社會基層默默奉獻的階級為「臭皮匠」。

社會人口結構應該是平等的多元。說一句尖酸一點的話,現在台灣中年一代兄弟手足中,品質好的「諸葛亮」大多到外國、上京城,做大事業去了,品質差的「臭皮匠」就是留台灣、留故鄉照顧年邁父母的主力;而台灣政府從來沒有負起老年照護的責任。人生的成就,怎麼是所謂「人口素質」來決定的?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成就,但如果金字塔頂端的人公然自本質上看不起金字塔底部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這句話,還有實質意義嗎?

其實政府官員的錯誤說法正好誤打誤撞,說出了「正確」的人口政策精髓:「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要的恰恰是家庭有三個平凡正常的小孩,而不是每個家庭都養一個天才兒童。更何況,身為「諸葛亮」就幸福嗎?至少歷史上的諸葛亮是「食少事繁」、要「六出祁山」,不怎麼幸福。未來的一對「諸葛亮」夫婦,要供養好幾位老人家,要生兒育女,還要應付眼前的經濟風暴,不一定「食少」,但一定「事繁」,大概也不會幸福。只有替他們生一兩個弟妹,才是讓他們更幸福的最佳方法。

【2005-12-27 聯合報】

李遠哲:能源有限 人口少較好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李名揚/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在院士會議演講時指出,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50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人口減少一點比較好,政府以無人奉養老人來鼓勵民眾生小孩的想法是錯的,台灣的人口政策應重新檢討。

李遠哲並建議政府,要想辦法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才不會造成年輕人的負擔,他以自己的妹妹為例,55歲退休後,就要靠政府養,現在妹妹看到他70歲還在工作,都會不好意思。

中研院昨天舉行第27次院士會議,李遠哲和院士毛河光、陳垣崇各有一場主題演講,李遠哲主講「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時提到前述觀點。

李遠哲說,資源有限,地球過度開發,預估再過40到60年,石油就會用完,天然氣也會在80到100年後耗盡,因此20年內石油供需會嚴重失衡,能源爭奪戰開始,有效利用能源十分重要。

李遠哲表示,回到太陽懷抱很重要,地球吸收太陽一小時產生的能量,就足夠人類一年能源消耗量,但即使運用風力、地熱和太陽能等,台灣因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有600人,50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所以減少一些人口比較好。

他對政府因為少子化而鼓勵生產的政策不以為然,他說,不少人55歲就退休,靠政府養到80歲,造成年輕人很大的負擔,建議政府應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

【2006-07-04 聯合報】
日美女閣員 要提升生育率
2008/09/26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編譯林沿瑜╱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的新內閣名單中,最受矚目的就是34歲的小淵優子出任少子化對策大臣,成為日本歷來最年輕的內閣大臣。

這位身高170公分的年輕美女大臣是已故前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的女兒,育有一名一歲大男嬰,她說,身為母親的經驗,將有助於她勝任新工作。

日本是女性參政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麻生內閣中亦只有2名女性閣員。小淵優子得知自己中選後向記者表示:「我沒有料到,首相真的自己撥了電話請我加入內閣」,這是「我只有在電視上才會看到的事」。

小淵優子將致力處理日本出生率越來越低的問題。她在記者會中說:「因為我年輕,所以我精神飽滿、幹勁十足」,「我能夠理解與我同輩的人,看到他們面對的各種問題。我將全力以赴,以免有人說『她太年輕了,還是不行。』」

這場上任後首次記者會,她顯得有點生嫩,日本記者觀察到她講話時會臉紅,記者會結束後還如釋重負的舒了口氣。

小淵優子出生政治世家,從祖父開始就深耕基層,在距離東京100公里遠的群馬縣擁有廣大的支持群眾。因此,擔任國會議員的祖父過世後,父親小淵惠三繼續在群馬縣贏得選舉,並以26歲的年紀成為日本史上最年輕的國會議員。

小淵惠三後來當了首相,曾在電視台工作的小淵優子後來也專任父親的私人秘書,還曾經為了協助父親主持2000年7月在日本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而遠赴英國學習英語。

2000年4月,小淵惠三於首相任內因中風病逝總理府,小淵優子代表家中3個孩子繼續活躍政壇。她回憶父親過世當時的情景說:「當他的遺體運回家中,而我再度看到他的臉龐時,我就決定要繼承父親的志業。」

2000年,小淵優子在國會議員補選中順利當選,並以26歲的年紀平了父親締造的最年輕紀錄。她透露,其實父親希望她是男兒身,所以小時候還曾經以「祐太郎」稱呼她。

小淵優子2006年就在安倍晉三內閣擔任文部科學省副大臣,去年產下一子,25日由68歲的麻生首相任命為內閣大臣,年紀只有麻生的一半。

麻生顯然有意藉助小淵優子的亮麗外表,為新內閣爭取一些支持度。麻生內閣全體成員25日在總理府拍團體照時,小淵優子和另一位女閣員野田聖子一路跟在麻生左右,穿藍色上裝的小淵,在一片黑西裝中更顯出眾。

不過,據日本共同社民調顯示,新政權的支持率為48.6%,不支持率為32.9%,這項成績尚不及去年9月福田前內閣成立時的57.8%支持度。

至於新內閣成立後的黨派支持度,自民黨獲得34.9%、民主黨為34.8%支持,雙方不相上下。

【2008/09/26 聯合報】

20萬德國爸 請帶薪育兒假

‧陳玉慧 2007/08/23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二十二日電】

為了拉抬一蹶不振的生育率,德國家庭部長德列燕推出了「爸爸計劃」。從今年起,產假和育兒假不再是母親的專利,做父親的一樣可請假,假期可長達十四個月,且還可照領六成七的薪水。

「爸爸計劃」已在生育率全歐最低的德國引起效應。愈來愈多男士因無後顧之憂,相繼請假在家照顧孩子,到上周為止已逾廿萬人。德國家庭部長德列燕說:「德國終於趕上北歐國家,像是這方面一直有超越性政策的瑞典了。看到這麼多父親申請帶薪育兒假,我真的很欣慰。」德列燕本人一直是職業婦女,卻育有七個兒女。

雖然這套鼓勵生育的政策在德國引起熱烈的討論和回響,但並非人人叫好。德列燕在她自己的保守政黨裡也遭到批評,圖林根省省長亞陶斯便這麼說:「政府不應該干預及決定誰來養育子女。」

柯隆家庭經濟學者謝達說:「很多男人很願意在家帶孩子,卻礙於財務問題而不敢嘗試,在政府補助下,能領百分之六十七的薪水,很多人的心願都可以達成。」她還說:「德國境內的經濟政策意見領袖也支持這項爸爸計劃,因為他們希望婦女可以快一點重返工作崗位,只有如此,高收入雙薪家庭才有可能安心養兒育女。」

漢堡「爸爸機構」的負責人雪佛則表示,新政策不但可以提高育兒率和經濟生產力,「也為現代男性提供了另一個角色扮演的可能,現代新男性對傳統的父親角色也有點膩了」,在家養育孩子還可加深他們和孩子的關係,使他們感到更獨立,也更有責任感。

雪佛說,過去德國政府將育兒福利政策全放在婦女身上,使得德國成為全歐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平均每個婦女生育一點三七個孩子,甚至低於瑞典的一點七五個。他認為新政策將對德國新一代家庭倫理觀念產生重大影響,也有助於生育率的提高。

德國近年生育率過低,境內知識分子和意見領袖相繼強調家庭價值的重要,並呼籲德國人「勇敢」生孩子,德列燕的家庭福利政策也相對獲得歡迎和好評。

【2007/08/23 聯合報】

少子化衝擊 台師大學生半數轉行
2006/08/29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少子化問題研究小組建議,調降國小每班人數,因應少子化問題。圖為去年6月間流浪教師走上街頭,要求教育部重視孩子的學習權,重視小班教學,並將師資培育專業化。(記者張天雄/攝影)
拿著教師資格未必能捧穩鐵飯碗。根據統計,近三年來,台灣師大的學生,每兩人只有一人投入教職,扣除攻讀研究所、服兵役,有一成三投入其他職場,少子化的衝擊,成為師範學院必須積極轉型的隱憂。
台師大實習輔導處長陳麗桂指出,當老師從志業變成職業、飯碗,甚至只是職業生涯中的跳板,教師就業情操改變,師資過剩,品質下滑。她主張教育部應該適度恢復公費師培制度,以公費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師資陣容,促使師資精緻化。

近三年來 每2人僅1人可當老師 校方苦思轉型 送學生出國研習 盼恢復公費制吸收人才 讓師資精緻化

台師大是國內培育中小學師資的重鎮,陳麗桂指出,台師大學生有意從事教職的比率約占所有學生六成,但其中只有八成能順利取得教職,也就是應屆畢業生中,只有45%到50%可順利當老師。

陳麗桂指出,現在流浪教師滿街,未來還要面對出生率降低,三年後,少子化即將衝擊國小師資市場,師資減量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課題。扣除攻讀研究所、服兵役、回僑居地,台師大畢業生順利取得非教職工作者,已從5%逐年上升到13%。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教職一位難求,為鼓勵國際化、增進學生語文及專業能力,台師大今年開始提供學生機票、學雜費、生活費,選送十名學生出國修讀正規學期課程,希望在師範體系轉型時,加強就業競爭力。台師大學術發展處指出,今年開始訂定鼓勵學生赴國外進修補助辦法,不論是大學部、研究所學生,只要平均成績達到系所前10%,就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預計投入300萬元。

這十名學生分別到美國、新加坡、荷蘭、加拿大、日本、英國,展開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國外求學。為了讓學生和國際接軌,台師大也開設「進階英語課程」、「榮譽英語課程」,讓非英語系的學生修習,強化學生就業能力。

「進階英語課程」供該校大二以上學生選修,強化學生英語文聆聽、閱讀、口語、寫作的表達能力,增加未來就業及升學的競爭力。「榮譽英語課程」全程以英語授課,只有30個名額,由全校1至4年級報名學生中,選出具英語文能力發展潛能的非英語系學生修習。

【2006/08/29 聯合晚報】

少子化只想生男 墮女胎年逾3000名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10.12.30 09:11 am


台灣少子化現象,令學者擔心男女孩比例會嚴重失調,害怕父母只愛男孩不愛女孩。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再興攝影
政務委員、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昨天在少子化論壇指出,台灣不只生育率低,連嬰兒性別也失衡,從數據分析,第二、三胎每生一百位女嬰,男嬰高達一百一十位,推估每年為性別控制而墮胎的女嬰達三千名以上。
薛承泰指出,台灣生育率下滑,性別比例也逐漸失衡,將來不只對婚姻配對有影響,產生更多獨生子,教育方法也要調整。他表示,西方經驗顯示,出生嬰兒和墮胎嬰兒數約一比一 ,以台灣去年出生十九點一萬名新生兒看,墮胎可能有十九點一萬名。

至於從出生性別來看,第一胎女嬰和男嬰比例約為一百比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還算正常。但生超過兩胎,很明顯出現偏好男生現象,到第三胎偏愛男生趨勢更明顯,以女嬰一百位來計算,男嬰可能高達一百一十到一百廿,估計每年至少墮胎三千位以上女嬰,他認為這是「不必要的墮胎」。

薛承泰說,這跟社會觀念有關,其實,將來女嬰發展機會,不論是在教育、工作等機會上,都不比男生差,除應改變社會觀念,也要檢視優生保健法規定的墮胎條件,避免這種情形發生。他也指出,目前台灣適婚且未婚男性有超過十位找不到老婆,需要外籍配偶。

台大人口性別研究中心研究組長陳玉華則說,東南亞外籍配偶相當搶手,台灣新生兒外籍母親人數從民國九十三年的一萬七千多人持續下降,到九十八年只剩七千七百多人,但大陸港澳人數相對穩定,不少國家需要外籍配偶,例如韓國就是台灣的競爭者,未來大陸再加入搶人大戰,競爭就更激烈。

※延伸閱讀》
‧少子化 「台獨」勢力漸坐大
‧少子化衝擊 台師大學生半數轉行
‧少子化現象 學界盼政府來幫忙

【2010/12/30 聯合報】

少子化 「台獨」勢力漸坐大
2007/04/20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魏忻忻】

在少子化浪潮之下,「台獨」勢力日漸坐大。「台獨」指的是「台灣獨生子女」。

「請問有沒有獨生女媽媽?我女兒3歲半,但我打算只生一個,又擔心她會孤單,以後她會怪我嗎?大家有何建議?」一位媽媽上網丟出疑慮,許多人回應她,有支持不生、有鼓勵再生的;更實際的是,許多只生一個小孩的媽媽,決定仿國外成立「play group」,讓一群1歲多到4歲的孩子定期網聚,滿地撒歡。

「連搶玩具都是家裡學不到的技能,」職業婦女的「小樹媽」說,小孩跟小孩玩才自然,就算只是偶爾見面的「虛擬手足」,她也覺得心安多啦。原本覺得只生一個,對孩子有些虧欠的,現在發現「獨生子女」不在少數。

「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了,」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身在第一線的小學教師感受最深。他曾在台北縣3所小學對42個班級進行調查,最高比率是全班35人中,有15人是獨生子女。雖然小一新生未來還是有機會擁有弟妹,但是根據人口趨勢,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已是定局。

國民健康局的生育意願調查也顯示,7成受訪者認為生2個孩子最理想,但實際結婚後,卻有5成的人說1個就好,再來受不了,「養不起」是主要考量。

少子化浪潮席捲,獨生子女家庭也全球化了,在許多國家成為主流。除中國大陸是「一胎化」政策外,德國、西班牙等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義大利學者憂心大家族傳統就要消失;美國、日本為獨生子女出版的書及網站更不在少數。

當愈多父母只生一個時,「一個人長大」的經驗將變得普遍,但獨生子女並不好當,刻板印象是其一。

「為什麼每次(和朋友)吵架,就要說:獨生子女最難搞?」在全台最大的BBS站「批踢踢」上,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板」上相濡以沫,這群「台灣獨生子女聯盟」成員最想甩開的標籤是隨著「獨生」而來的臆測,包括驕縱、依賴、獨享家產等;外人卻看不見他們獨自長大的孤單,和父母緊密的牽絆負擔。

67年次的林子珣記得,小學時導師還跟班上同學說,「她是獨生女喔,各位同學要多體諒」,那時她覺得好慚愧,「到底慚愧什麼呀,好像我個性就會有缺陷似的」,讓她到現在耿耿於懷。

聽多了諸如「為什麼你爸媽只生一個?」「好好喔,以後你家財產都是你的」之類的言辭,「台獨」網友忍不住搞笑:當獨生變成主流,「非獨生」才是少數時,學者就會開始研究「非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適應問題」,人家就會問:「為什麼你爸媽要生那麼多小孩?哦,他們一定很不愛你喔!」玩笑背後是長期被「問題化」、「特殊化」的不耐。

獨生女李韋姍由己身經驗出發,完成以獨生子女對自身生命經驗主觀感受及看法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訪談11位成年獨生子女後,她指出,「孤獨」是獨生子女很小就必學習面對的,因為沒有手足,所以因應人際衝突能力比較弱、更渴望融入團體;父母完全的愛讓他們有自信,但未來也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她說,歷來對獨生子女表現的研究結果十分分歧,原因就在於決定性格的不是獨生、非獨生,而是家長生育獨生子女的原因、看法、教養態度和方式。

愛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63年次的獨生女「小古」說,父親40歲才生她,父女感情極好;如今父親70多歲了,日漸老去,「光看他駝背的背影,我就會掉淚」,她放棄出國留學的計畫,因為「很怕半夜會接到電話,趕不回來」。

老年乏人照顧,也是政府鼓勵人民多生的說詞之一:「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機會」。以對岸為例,大陸「一胎化」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適婚年齡,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被稱為「獨苗合盆」。小時他們是「421」世代,4個祖父母加2個爸媽,6個大人照顧1個小孩;如今,獨生子女夫妻肩上扛12個老人,不禁感嘆「小皇帝已成最辛苦的一代」。

前台北縣勞工局長曹愛蘭和台大教授施信民從不給他們30歲的獨子「養兩老」的壓力,因她深信「老年照護不該家庭個人化,而是社區公共化」,她努力推動照護體系,準備要在老人機構終老;政府要說服人民「手足是父母給的最佳禮物」,還得有更好理由才行。

【2006-08-28 聯合報】

談「生育」 不如談「養育」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2.29 02:56 pm

這幾天,校園霸凌、虐童致死的幾個事件成了新聞焦點,社會議論紛紛,心有不忍兼不可思議。在此同時,內政部繼續努力催婚催生的活動,在兔年即將到來之際,鼓勵年輕人「建國百年,百年好合」,然後生下「龍寶寶」。

這兩種場景並排,諷刺至極。現在台灣的人口問題,除了生育率低,還有「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問題,於社會衝擊更加強烈。政府與其高談「生育」,不如多著力於「養育」。

校園霸凌,虐童致死,看起來都是個案,但一件接一件,幾乎形成一種「趨勢」,且背後存在著共通的社會因素,可見已經變成一種結構性的問題,而非個人的、突發的、彼此不相關的單獨事件而已。以霸凌事件而言,已有青少年犯罪防治專家投書媒體指出,要治霸凌,必須先治教育工作者的「鴕鳥症候群」,可見問題根源出於教育環境。而虐童致死的多起事件,亦同樣可看出家長已無法承擔生活壓力的背景因素。這些都是社會問題,相關單位如果勇於投注資源、積極處理,多少能發生防治的效用。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當霸凌、虐童等事件像傳染病一樣地蔓延,甚至影響了社會安定氣氛,而政府卻想動用催生的口號勸人多生孩子,這種對比充滿了反差性和荒謬感。政府應更關注的是人力素質問題,以及整體社會環境問題,而不只是人口數量問題而已。目前有關國人生育態度的調查顯示,很多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不敢生的理由除了經濟因素,也擔心社會和教育環境惡化,「小孩未來會很可憐」。年輕人的這種困惑,以及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都需要從社會發展藍圖中得到一個答案、一點信心。這點如果做不好,光是抬出「龍寶寶」的口號,對於催人生孩子能有多少吸引力?

校園的教育問題,以及虐童事件反映的家庭問題,都使很多人懷疑、甚至質疑家庭價值;這個現象才是最值得憂慮的,也可能深深影響到生育率下降。生育和養育的環境必須連結好,改善人口問題才會有意義。

【2010/12/29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372820
主因是在性別 次因才是經濟(轉貼)賺太少 八成上班族不想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刺激生育 學者提議幼兒免稅額
2010/12/29 16:56:53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電)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今天建議,要鼓勵生育,可參考日本作法,讓中有6歲以下幼兒的家庭,增加每年可享的免稅額。

台灣大學今天舉行「面對少子女化」公共論壇,針對少子化的趨勢,邀請各領域的學者針對經濟、性別、托育等相關議題進行探討。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指出,提昇生育的關鍵在於「願意生、養得起」,除生育獎勵措施、健全的托育和保母制度,也要讓年輕夫婦減少生育養育的負擔,他們才會願意生。

薛承泰說,各地方政府推出的生育獎勵,還沒有普遍化,加上生育獎勵有時誘因並不是那麼大,因此,可參考日本的作法,家中若有6歲以下的幼兒,增加每年可享的免稅額,或許也可刺激生育率。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說,同樣面臨生育率下滑的日本從1999年陸續推出天使計畫等保育政策,有效地讓生育率止跌維持平盤。

然而以台灣的情況來說,馮燕說,台灣現在仍有以私托機構為主和城鄉資源差距大的問題,如能提供多元托育地點和型態、品質提升等健全托育政策,也許能幫助提升生育率。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陳玉華說,近年來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可能會降低結婚和組成家庭的機會,政府若想要提升出生率,就得提出完整的方案去改變年輕人的態度,否則情況可能會更惡化。991229

面對少子女化 政府要及早有對策

教育廣播電台 (2010-12-29 14:25)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面對臺灣的低生育率,政府應該有哪些因應措施?臺灣大學今天(29)舉辦「面對少子女化」公共論壇,與會學者建議從加強托育措施著手,並提供更多願意生養小孩的誘因。


臺灣去年總生育率已降到全球最低的1.03%,其實在2000年以前,臺灣跟日、韓等國家相比,生育率都很接近,不過近十年來,臺灣生育率卻降得特別低,臺大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認為,可能原因是臺灣高等教育就學率的提升,尤其是臺灣女性在高教就學率成為世界之冠,影響到晚婚及不婚,而提高生育率的關鍵,除了透過補貼、青年安心成家等措施,讓已婚夫妻養得起孩子外,還要有需要鼓勵年輕夫婦「願意生」。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陳玉華表示,研究顯示,1960年代以後,女性晚婚及單身比例增加,加上性別平權觀念成熟,政府如果不能透過家庭或鼓勵生育政策,生育率可能長期維持在低點。


臺大社工學系教授馮燕說,到現在才對適婚年齡人口宣導生育已經太晚,要從學校階段的家庭教育宣導著手。馮燕教授說,臺灣的托育環境有進步,但各縣市資源分佈不均、良莠不齊,建議政府對於托育的地點型態更多元,讓家長有品質好又收費合理的托育選擇,各縣市可規劃公設民營的托育機構,從好的托育政策來提升生育率。

圖為:臺大舉辦的「面對少子女化」公共論壇現場。

今年生育率 恐史上新低
較去年同期少1成2 學者憂:將拖垮國家競爭力 2010年12月10日蘋果日報
新聞快訊 列印轉寄(0)引用(1)點閱(5229)
【黃揚明、顏振凱╱台北報導】去年我國與德國並列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今年我國生育率恐再創新低!內政部統計,今年一至十一月我國出生人數十五萬一千六百七十一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二萬餘人,減幅逾一成二。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昨表示,去年結婚減少三萬多對,今年又碰上虎年,出生人數明顯降低,可能會首度低於十七萬人,但對明年正成長很有信心。學者擔心,生育率再降將拖垮國家競爭力。
低於17萬
去年我國出生人數十九萬一千三百一十人,出生率千分之八點二九,總生育率(十五至四十九歲婦女平均生育數)一點零三人,世界最低;謝愛齡說,尚未取得其他生育率偏低國家今年生育資料,無法得知總生育率是否仍世界最低,且有兩個月報戶口緩衝期,今年確切出生數據明年三月初才能確認。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昨指出,少子化會造成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力減少、青壯人口社福負擔增加,政府財政若因此受影響,甚至會拖垮國家競爭力。另包括勞保、國保等社會保險財務也可能出現危機,導致費率不斷提高。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林萬億擔憂,生育率低若被視為常態,未來提高會很困難。
藍委倡增生育給付
今年政府陸續推出鼓勵生育措施,還重賞百萬徵選催生口號。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說,明年起取消第三胎以上托育補助門檻、擴大中低收入戶托教補助範圍,後年起預計對年收入三十萬元以下家庭兩歲以下嬰兒,發放每月五千元生育津貼,就是希望生育率止跌,「未來五、六年是關鍵,若什麼都不做只會更慘。」
但林萬億質疑:「政府以口號鼓勵生育,是把少子化問題當兒戲。」鼓勵生育應分擔父母教養子女費用,如西方國家育兒津貼發到十八歲,八成以上托兒機構都是公立,提高育嬰假的所得替代率等,企業、社會也要提供友善環境,才是解決之道。
為提高民眾生育意願,藍委鄭汝芬等提案將國民年金增列生育給付;鄭昨說若通過修法,國保被保險人及配偶生育可請領生育給付,最高可領三個月的月平均投保金額五萬一千八百四十元,懷孕三個月以上流產也可請領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初估每年增加給付十二至十八億元,最快本月立院委員會就會審查;綠委黃淑英也支持修法。
「負擔太重不敢生」
但未婚的陳怡君說:「薪水低,只和生活支出打平,還要養父母,當然會不婚或不生小孩。」雙薪家庭媽媽陳之怡說,大兒子每月課後安親、才藝班要一萬多元、三歲女兒保母費二萬五千元,「負擔這麼重,難怪不敢生!」

少子化 國立大學也受影響

監察委員今天關切少子化導致學生數逐漸下降,不少大學的新生註冊率下降,甚至包括知名國立大學。教育部說,未來會推動修法,希望建立大專校院退場或轉型機制。

多位監察委員下午到教育部進行例行巡察,在與教育部進行的會議中,監察委員也針對目前的教育現象提出問題和建議。

監委趙榮耀表示,台灣少子化問題越趨嚴重,民國101年國中畢業生將跌破30萬人,此後每年約遞減1萬人,這個問題在103年也會延燒到大專院校;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提供的資料,不少大學的新生註冊率逐漸下降,其中也包含部分知名國立大學。

他認為,光是整併學校不能解決問題,應該輔導學校,建立退場機制或轉而發展其他公共目的。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少子化問題的確是未來必須面臨的課題,教育部也成立少子化因應小組,並定期開會提出因應措施。

林聰明表示,大專院校目前招收學生總額固定,但少子化導致學生數逐漸下降,註冊率難免受影響,未來也會推動修法,希望建立大專校院退場或轉型機制。

【2010/12/01 中央社】


高齡化社會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高齡化社會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2010/10/27 10:50:17 瀏覽320|回應0|推薦8

Grace的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Grace每天樓上樓下兩頭跑;K媽也是阿茲海默症患者,K雇了兩個看護,外加一個幫傭。我腦海中突然閃現出<女人四十>裡蕭芳芳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公公喬宏四處奔忙的畫面,那雙慌忙疲累的大眼睛,彷彿盯著你,盯著我,更盯住了政府問:你準備好了嗎?
Grace為G媽疲於奔命,好在她還有一個外傭當幫手,住山下的大哥一周上山陪G媽吃一次飯,旅居國外的姊妹輪流回來當替手;K則為K媽請了3個人幫忙,還不放心地在母親房中裝了監視器,即便如此,Grace和K猶不免有大喊<吃不消>的時候。
K分享過來人的經驗:如果情緒常失控,就有可能是憂鬱症初期,要小心。妳告訴Grace,真受不了可以打1995或1999,會有社工來協助你,只是效果不大。
中產階級面臨老人照護時況且捉襟見肘,一般中下階層的受薪階級又當如何?當一己之力無力負擔又無政府照謢系統的充分支援時,是不是就得像<楢山節考>把老人揹上山般把老人送進了良莠不齊的療養院呢?而這些療養院又有多少是合格且讓人安心的?又或者更狠心的如前些時日一個不肖子把老母推到醫院棄養,鏡頭前,老母兩眼汪汪,令人看了心好痛。
當政府大力為年輕人催生,富裕城市更率先推出<助妳好孕>育兒津貼之際,我不禁想問:生得起小孩的家庭應該不會為了每月幾千元的補助生孩子,生不起孩子的年輕人這區區幾千元又濟得了事嗎?會不會反而衍生出更多問題?相較於政府關愛的眼神多集中在催生,越來越龐大的老年人口所需的完善照護系統,政府準備好了嗎?
不管你現在幾歲,更要時時自問:迎接未來的老年生活,我準備好了嗎?

賺太少 8成上班族不想生
2010-10-17 新聞速報 【中央社】
 政府為了少子化而獎勵生育,但根據調查,近8成上班族不會因此生小孩,最大原因是錢賺太少,受訪者認為平均每月養1個小孩需花新台幣2萬8千餘元,希望政府補助1萬5千餘元。

 yes123今天召開「上班族棄養下一代?!」記者會,發布「上班族你想生小孩嗎?」調查結果。調查發現,79.2%受訪上班族不會因政府補助而多生小孩或想生小孩。

 根據調查,不想生小孩主因以「賺的錢不夠」達75.8%最多,其次是「教育體制不健全」 (38.6%)、「社會太亂,擔心小孩學壞或被綁架」 (30.1%)、「工作忙碌」 (27.3%),及「未來太競爭,不希望小孩受苦」(21.8%)等。

 近6成受訪上班族認為,養育一個小孩每月基本開銷為1至3萬元,平均每月需花2萬8875元。另外,詢問家庭每月收入多少才有能力養小孩,整體平均為8萬5626元。

 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說,她看到調查結果1個小孩每月花3萬元感到「驚訝」,不過想到自己小孩上幼稚園,光是學雜費和安親費加總,就有2萬元。

 她表示,若以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2萬2624元計算,達到調查所說家庭每月收入8萬多元水準,必須公司一年調薪5%,夫妻兩人工作13年才可能;換句話說,女性已屆35歲高齡產婦定義才能生得起小孩。

 記者會中邀請目前沒有小孩的張姓夫婦,先生是電子工程師,太太是音樂工作者,他們表示,家庭每月收入雖達12至15萬元,但因為是外縣市人在台北工作,都會區房價高,又有工作壓力等因素,目前還沒有小孩。

 此外,對於政府獎勵生育政策,調查發現,政府直接給錢對上班族最實際,高達81.52%希望政府按月發育兒津貼,其次是補助托育費 (68.7%),以及提供幼兒教育津貼 (68%)。整體平均希望政府每月補助1萬5356元。

 這項調查是yes123求職網在9月20日至28日之間執行,透過網路問卷立意抽樣調查,共得到3630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值為正負1.62個百分點。9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26900
(轉貼)盲目生育 未來更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念平台-盲目提高生育率 未來會更慘

  • 2010-10-05
  •  
  • 中國時報
  •  
  • 【吳景達】

     據報導,衛生署擬議對不孕症夫婦補助五至十五萬,以鼓勵積極尋求治療受孕、生小孩,這對不孕症夫婦和婦產科醫師都是一個鼓勵。同時,正值五都選舉之際,許多候選人也紛紛開出支票,以獎勵生產、提高生育率,在政府、輿論一面倒地鼓勵國人生育小孩之時,筆者個人卻有疑問想問:積極鼓勵生育的目的到底為何?

     如果是為了擔心人口的負成長,那倒可不必!因為以台灣的生態環境擠了二千三百多萬的人口,著實已經負荷沉重,人口的減少,相對應地就不需要再有許多的土地被開發;許多的自然環境被破壞,以長治久安的角度來看,人口的減少,對台灣環境品質的永續發展反而提供了一個契機。

     如果是怕老年化的社會降低了國家的生產力、創新力,那也不一定非鼓勵提高生育率不可。君不見「活到老、學到老」早已是全民共識,「活到老、做到老」更是業界、學界、政界盛行的趨勢,誰敢說郭台銘、張忠謀先生復出領導的鴻海、台積電比起過去更差?余光中先生的文學創造力遜於後進?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的眼光已經不具前瞻性?沒有人敢!甚至,年輕的我們面對他們只能汗顏。

     如果是為了「養兒防老」的傳統思維,那更大可不必!因為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對環境的適應力,與面對工作的挑戰,都呈現出嚴重地適應不良,與其期待他們扛起家計、肩負起國家棟樑的角色,還不如務實地為自己未來存夠老本。看看許多空有高學歷、卻無生活能力的大小孩,還繼續窩居父母家、仰仗老父、老母的荷包支付生活費的社會案例,養兒不但不防老,還是個拖累。

     所以,我不懂為什麼政府非執著獎勵提高生育率不可?國家的生產力、創新力應該是寄望於國民的素質,而不是人口的結構。政府一味獎勵生育,但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那是個不能吃的誘餌!為了區區數萬、十數萬元去生產,未來卻得獨立地面對每月至少萬元以上的支出;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機會,所需付出的還數倍於此。不僅經濟的負擔沉重,照顧小孩的心力交瘁,更是許多父母每日生活的夢靨。

     深居廟堂之上的高官們,除非養兒育女是假手他人,不然一定知道「生產容易、養育困難」的事實,既然知道還再以獎勵生產來操作議題,著實不智。認真地去解決時下父母養育的困難才是重點吧,徒生而不養,只會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確實地教養下一代,才是我們未來真正可依賴地憑藉。

     看看現在的教育環境,我們不禁要搖頭嘆息。過去我們身為學子的升學壓力絲毫未減,甚至轉型成隱而未現的巨大陰霾繼續折磨下一代的身心;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讓大多家無橫產的下一代還未出校門,就先背上沉重學貸,成為金錢的奴隸。這種惡劣的環境與未來,庶民百姓的我們豈敢生小孩呢?獎勵生產也許是一帖速效藥,但我們要的是像下水道接管的長治久安之策:請改善教育環境、縮短貧富差距,讓我們的小孩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作者為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講師)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17195
曾昭媛小姐:批評人家易,檢討自己難!您對症下藥?(轉貼)政府的「催生」力道需再加把勁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政府的「催生」力道需再加把勁

‧全球中央 2010/10/05
「育嬰津貼政策不錯啊,但希望補助時間能長一些,否則補助屆滿後,經濟壓力還是很大」,原先在媒體擔任美編工作的陳建良,今年9月沒有依原先規畫復職上班,原因就在於上班賺的錢剛好只夠付保母錢。


【文/陳舜協】
獎勵生產報國不要只挑簡單的做

「育嬰津貼政策不錯啊,但希望補助時間能長一些,否則補助屆滿後,經濟壓力還是很大」,原先在媒體擔任美編工作的陳建良,今年9月沒有依原先規畫復職上班,原因就在於上班賺的錢剛好只夠付保母錢。

陳建良有兩個女兒,分別在民國96年6月、98年8月出生,兩個女兒若都托育給保母,不算奶粉、尿布,一個月光是給兩個保母的托育費就要新台幣3萬6,000元,與陳建良每月薪水差不多。

許多年輕父母不清楚相關規定

請育嬰假有月薪六成育嬰津貼,不但沒有保母費問題,每月還有2萬元左右的津貼補助家用,而且兩個女兒都在三歲以下,可以連請兩次六個月有津貼的育嬰假。考量經濟因素及老婆月薪較高,陳建良自民國98年9月開始請育嬰假,但今年9月卻選擇暫離職場,陳建良說,「因為保母費的問題還是生活中無法解決的難題」。

不過,媒體工作日夜顛倒,親子互動時間大幅減少,也是陳建良的考慮因素之一。

陳建良說,與女兒互動親密,他無法忍受每日工作後,回家只能看到熟睡中的女兒,他給自己再一年時間當個全職奶爸,之後可能會找一般公司的美術設計工作,可以多陪陪女兒長大。

陳建良沒有返回職場工作,但能有一年津貼的育嬰假,已讓許多年輕父母羨慕不已,甚至有許多勞工對育嬰假、育嬰津貼及安胎假等相關規定都不是很清楚。

所謂的「育嬰留職停薪假」是依據91年公布施行的《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施行,《性平法》規定勞工受僱滿一年,家中有未滿三歲子女者,得請育嬰假,最長以二年為限。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則是依98年5月生效的《就業保險法》修正案規定,申請「育嬰假」的勞工,不論父或母都可申請津貼,給付標準按申請人勞保平均月投資薪資的六成計算,每一子女父母得各請領最長六個月,合計最長可領12個月津貼。

此外,考量現代婦女懷孕不易,勞委會也在今年5月公告修正「勞工請假規則」,增訂懷孕有安胎休養需求,但不必住院者,得請醫師開具「醫師診斷證明」申請「安胎假」,則可視為無薪「住院病假」,二年內請假不超過一年即可,避免婦女因懷孕失去工作機會。

擔心申請遭刁難,不易回復原職

育嬰假、育嬰津貼及安胎假等政策立意良善,但一般人都認為雇主可能會刁難,而且難以回復原職,公務、教職或外商公司員工等工作較穩定的人比較可能申請。

「若不是要餵母奶,我可能不會申請育嬰假」。在小學教書的黃老師,兩年前請了一年育嬰假,在家照顧排行老三的小女兒,去年復職重返校園。

黃老師請育嬰假的原因是為了餵母奶。她說,學校沒有適當的地方可以讓她擠母奶,再加上自己有三個學齡前子女,還要兼顧教學,實在是心力交瘁,幸好可以請育嬰假稍微喘息一下。

不過,她也說,她請育嬰假時沒有津貼,「如果不是先生在科技公司當主管,比較沒經濟壓力,我不會考慮請育嬰假」。不過,請了育嬰假後,全心全意陪著小女兒度過一整年,也多了許多時間陪當時六歲及五歲的長子、長女,她覺得是很不錯的政策,「有育嬰津貼的話會更棒」。

根據勞委會統計,91年甫實施育嬰假時,每年申請人數不超過3,000人,而且以女性居多;98年5月開始給付育嬰津貼後,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4萬3,673人申請給付,申請人數成長超過十倍以上,且其中近20%申請人為男性。

而出乎一般人預料,有約五成以上申請育嬰津貼勞工來自員工人數3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四成以上來自員工人數30人以上企業,不到5 % 才是公家機關或國營事業員工,而且高達九成以上順利復職,打破以往迷思。

至於為何公家機關、國營事業員工申請比例反而低?勞委會推測,可能是因為公家機關、國營事業員工收入較高,反而寧願請保母照顧子女,不願暫離工作崗位。

不過,還是有勞工請育嬰假後要申請復職遇到刁難的。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周佳君表示,約三年前曾輔導一個在中部某連鎖內衣店擔任行政職的女性勞工小敏(化名),申請育嬰假六個月後申請復職,資方卻沒有讓勞工回復行政職,反而要求她擔任第一線銷售工作。

發生糾紛避免「無故曠職」被解僱

周佳君表示,小敏將本身困境在網路求助,最後雖然獲得台中市政府勞資爭議委員會裁定雇主就業歧視罰款,但雇主寧願被罰、付資遣費,也不讓小敏回復原職務,立法美意無法落實。

周佳君還說,很多勞工都是因為可能被刁難、怕失去工作,就算想申請也不敢提出來,這才是真相。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處長孫碧霞表示,育嬰假結束後申請復職成功的案件,的確有不少是經過申訴才成功復職的,「很多老板其實還不了解相關規定」。

由於相關爭議層出不窮,勞委會曾做出解釋函發文給各縣市政府。孫碧霞表示,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立法精神,育嬰假屆滿勞工申請復職,應以回復原職為原則,除非資方有業務緊縮、停工、歇業等情形,才能依勞基法相關規定予以調動職務、資遣,「這些都必須取得勞工同意才行」,否則依法資方會被裁罰1到10萬元,「資方進入調解程序後,大部分都會讓勞工回復原職」。

不過,實務上常發生勞方也不了解法令規定,最後莫名其妙因曠職被解僱。孫碧霞提醒,勞工復職若不滿意雇主隨意調動職務,不要一氣之下不上工,一定要先到新崗位報到,再依法提請爭議調解,以免被記「無故曠職」,之後被解僱。

雖然育嬰假、育嬰津貼、安胎假等都是進步的立法,也頗受好評,且內政部也在思 考第三胎托育補助、教育部推動五歲以下幼兒免費入學等政策,看在婦女新知協會資深研究員曾昭媛眼中,卻是方向錯誤的政策,對提高生育率成效有限。

未感受政府提高生育率決心

曾昭媛說,以津貼、補助,試圖提高生育率,新加坡已證明無效,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以育嬰假、長達一年的育嬰津貼及由廣設收費低廉的公立托育中心,已證明是有效政策,不但國家競爭力沒有因此衰退,而且生育率位居全球前茅,國家未來的生產力不虞匱乏。

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的公立、私立托兒所比例約3:7;93年調查發現,20歲到39歲女性40.3%認為應降低托育、教育費用才能提高生育率,僅11.4%主張應提高生育補助。

曾昭媛建議,政府應妥善運用閒置空間成立公共照顧中心,如因少子化而閒置的學校教室,開辦托幼、托老業務,不要害怕被批評「與民爭利」,「國家利益要放在首位」。更何況,這些小小投資不但可以安定社會,讓年輕父母沒有後顧之憂工作,還可以創造就業機會。

看到目前浮出檯面的獎勵生育政策,曾昭媛批評「不要只挑簡單的做,要對症下藥」、「目前為止,沒有感受到政府將提高生育率當成非做不可的政策」。

【完整內容請見《全球中央》10月號;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06527
(轉貼)台灣陷入人口負債時代,你該怎麼辦?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時雜誌
台灣陷入人口負債時代,你該怎麼辦?

2010.09.23 【林孟儀】
500萬老人潮來襲! 現在台灣有二四八萬名老人,但是十五年後,老人將倍增為四七五萬人,占總人口的二○.三%,相當於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老人!對整個社會與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快速增加的老人潮,像海嘯一般襲來,但是不論政府或個人,都未做好準備。在九九重陽前夕,《今周刊》特別製作這個專題,提醒政府以及個人應該及早因應,以安度這場迫切的危機。

六十多歲的賴老先生,身體失能,頭腦失智;二○○五年時,被女兒帶到桃園大溪元福護理之家安養中心,申請為期一周的家屬喘息服務,暫時安置。 但賴老先生的三子一女再也沒來帶他回家,五年來,女兒和么子分別現身探望過一次,但留下的聯絡電話,根本找不到人。按每月二萬六千元的收費,賴老先生已經欠費一百五十六萬元,安養中心業者李建興仍繼續收容;去年,才向社會局申請到每月一萬七千元的安養補助。 幸好賴老先生不知人事,並不知道自己被子女棄養的殘酷事實。在元福,像這樣被子女「丟包」棄養的老人,共有六位。

因經濟惡化和家庭型態改變,家人無力也無暇長期照護失能、失智老人。台北市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李雄推估,台灣被棄養的老人,正以每年二千人的數量不斷累積中。 嘉義大林鎮上的獨居老人李秋冷阿嬤,滿頭白髮、總是笑容可掬。她和先生在鎮上經營建材行,辛苦拉拔六個子女長大,如今一半子女在美國,事業有成,剩下的子女在北部工作,都已成家。

一九九六年後,先生中風,李秋冷獨自照顧先生,畢竟年輕人事業忙,她不想讓子女掛心。九年前,在先生過世前,李秋冷想起婆婆當年猝逝,因買不到棺木,只好放在木板上下葬。她拿起家裡的建材木料,親手為老伴釘了一副棺木,裡頭還鋪上棉被,讓先生後來溫暖、安心地離開。 遠在美國的兒子和孫子,經常寄卡片回來關心獨居的李秋冷;她不想搬去國外或北部打擾子女的小家庭,子女也不可能放棄事業住回嘉義老家。獨居,是她成全下一代不得不的選擇。

台灣老了/社會和公部門做好準備因應了嗎?

因為家庭形態改變,年老的長輩或因子女不在身邊,或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當老伴過世之後,選擇獨居。不論城鄉,像李秋冷這樣獨居的老人將愈來愈多。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形成棄養老人、獨居老人潮;九九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快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卻日趨淡薄。面對台灣人口結構變化的新課題,政府和整個社會環境若缺乏準備和因應,將很難讓老人有尊嚴、幸福的安度餘生。 今年,內政部和經建會不約而同地發布了一連串人口海嘯警報:目前,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有二四八萬人,占總人口的一○.七%;但是十五年後,老人將倍增為四七五萬人,占二○.三%。這接近五百萬的老人,意味著走在路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五十年後,老年人口更將占四二%! 經建會人力規畫處處長陳世璋指出,台灣麻煩的地方在於老化速度太快,其他國家約花了五十年時間,從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七%)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二○%),台灣只花了一半時間! 由於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加上明年起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六四年大量出生的人口稱為嬰兒潮世代)開始步入六十五歲,形成一波可觀的老人潮,造就了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台灣。 現在,台灣是七個有生產力的青壯人口養一個老人,十五年後變成三個養一個,二十五年後就開始人口負債——每兩個青壯人口撫養超過一個小孩或老年人,幾乎是一比一的沉重負擔。而且,最大洗腎通路商佳醫集團執行長陳啟修甚至提到,這當分母的青壯人口,「還不知道有幾個是在中國工作的,根本不在台灣!」 若以全台高齡人口比率一五%居冠的嘉義縣來看,早期年輕人外流到都市打工,鄉下只剩老人固守家園。現在的嘉義縣,恐怕就是未來急老台灣的縮影;全球化讓年輕人具備國際移動的能力,遠赴國外工作,台灣未來可能變成老人島。 未來無人奉養的台灣,老化速度像坐雲霄飛車;發展如此迅速的一股趨勢,產學界不敢忽視,但政府準備好了嗎?你,也準備好了嗎? 在《今周刊》於八月底針對一○六八位五十歲以上民眾進行的「台灣銀髮照護大調查」中,高達五五.六%的受訪者認為,政府不重視人口老化的問題。 「人口老化一直是沉默議題。」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老人不會抗爭,是選舉時最易被忽視的族群。畢竟政黨只在乎今朝的輸贏,才不管明日的危機。 「不過,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沒有老人政策的候選人,就不用選了啦!」佳醫集團執行長陳啟修對政府有關老人政策的牛步化,深感憤憤不平。

長期照護險明年上路?/六成二民眾聽都沒聽過

而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老人政策話題,莫過於政府原本喊出明年就要上路的「長期照護險」,希望派出照護服務員,給付老人居家的照護「服務」,或補貼部分入住安養機構費用。但據《今周刊》同一項調查發現,竟有六成二受訪者聽都沒聽過長照險! 沒有長期照護險,家裡的長者一旦生病,就要面臨像江先生的窘境——任職於科技業的江先生,父親中風又失智,外籍看護難申請,本國看護要四到六萬元,幾乎是他一個人的薪水;為了省錢,他只好和太太、年邁的母親輪流照顧父親,但每天耗盡心力,搞到全家都快得憂鬱症! ○八年,政府先推出「十年長照計畫」應急,並培訓本國的照護服務員,受訓九十小時即可取得資格,但是參加者多是中年失業者,「而且這些人力並沒實際投入照護工作,約流失了八成。」接受經建會委託,進行長期照護需求推估的台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王雲東指出。

王雲東說,長照十年計畫只能照顧到五萬老人,實際上有二十幾萬老人需要照護;二十年後台灣將有四十萬失能失智老人,照護服務員需求極大。 一位上班族抱怨,台灣申請外籍看護條件嚴苛,政府一廂情願希望「由本國人照顧本國人」;偏偏本國人根本不愛從事照護工作。當老人潮來襲之後,照護人力短缺,將是長照險上路的最大絆腳石。

想仿效日本已實行二十年介護保險制度的台灣長照險,儘管起步太晚、太倉卒,卻不得不做;但目前政府在人力的配套規畫,和事前的宣導上,都明顯不足。

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李世代便指出,日本介護保險上路前,以約五年進行全國宣導,甚至編入教科書,讓國小學童也理解日本的高齡化危機、推行介護保險的必要性。

在人力上,日本將照護服務員專業化、證照化,還成立照護學校,專門培養照護人力。健保給付,是由專業的醫師判斷,介護保險給付服務,則由專業的照護經理(care manager)來判斷,地位和醫師平行;所以照護服務員的角色是專業、有升遷路徑、有社會地位的,自然能吸引民眾投入。

現行十年長照計畫中,受政府委託的弘道基金會北市服務處主任謝延仁感嘆,招募的照護服務員提供老人居家服務時,常被老人或其家人當作「幫傭」使喚,「要他們跑腿或拖客廳地板」。 沒有宣導、未建立照護服務員的專業地位、不破除非得由本國人照護本國人的迷思,長照險不論何時上路,都將是只聞政策響,不見人服務的空頭支票。

麥當勞賣老人餐/產業、生活環境都將大改變

「不過,長照險只是老人政策中的一棵樹。」輔大護理系副教授、老人學程的創辦人陳惠姿直指,高齡化社會到來,將全面改寫產業結構、生活環境的遊戲規則。 二十年前,陳惠姿在美國匹茲堡念書,那裡是美國最「老」的城市,當時老年人所占比率就有二二%了,「那裡很多紅綠燈要一百二十秒,就為了讓老人過一個馬路,而麥當勞還能買到老人餐(senior meal)。」 急老的台灣,卻還缺乏預想老人社會樣貌的能力。以交通法規為例,各國已意識到銀髮族開車的安全性。如英國明定七十歲以上老人強制更新駕照——須有醫師證明和視力測驗,才能取得駕照;日本則是七十一歲以上的老人,駕照效期只有三年就須更新。雙連安養中心牧師戴約信提到,日本還提供購物優惠卡,吸引老人繳回駕照。 但台灣駕照六年一換只是行政手續,每年要驗車,卻不必驗「人」。○七年,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曾研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須每年換照的法規,之後卻沒有下文。

台中前市長張溫鷹高齡八十歲的老母親,在五年前曾發生駕車連續衝撞五輛轎車的事故,雖無人傷亡,卻讓張溫鷹不得不出面道歉。這項關係銀髮族開車安全問題的駕照定期更新政策,遲至今日仍無任何行動,難道非得等到老人開車撞死人,政府才會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18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厚葬是對生者愛面子的交代/簡單最好 沈富雄的身後事SOP

被喻為台版「送行者」的國片「父後七日」全台票房衝破新台幣3000萬元。但是,今年71歲的前立委沈富雄,卻自有一套和「父後七日」完全相反的身後事SOP(標準作業流程)。 沈富雄一對子女都在美國,住小巨蛋附近的他,每天跑4000公尺,努力維持身體健康,延緩老後失能。不過對於死亡,他很豁達:「我死在哪裡都可以啊!」 2004年沈富雄的父親在奇美醫院病逝,沒有公祭,出殯時,也只通知近親約30人送行,讓叔叔很不諒解。沈富雄表明,他相信墨家的薄葬,其實「厚葬是對生者愛面子的交代,將來我會比父親更簡單!」

去年他開始思考身後事,並訴諸文字確立SOP,「我一旦忽然間死掉,最靠近我的人馬上把我的屍體帶著,不洗澡、不換衣服、不化妝,放進盒子裡,然後燒掉。骨灰用最簡單的樹葬,不留痕跡,也沒有墓碑。最後不發訃聞、不公祭、沒有告別式,也沒有相片。」 「光為了選相片,家屬都要吵翻天;而且死就死啦,灰飛煙滅,後人每年還要來祭祀掃墓?很麻煩的!」沈富雄直言。塵歸塵,土歸土,就是最簡單的人生句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93586
(轉貼)二枚財政未爆彈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二枚財政未爆彈

半個世紀後,台灣社會將浮現一幅老者眾、少者寡的人口圖象:台灣婦女一輩子平均只生一個孩子,而每二個台灣人,就有一個超過65歲。少子化與人口老化衍生許多問題,財政惡化將是最直接的一個。台灣在17年前進入高齡化社會,11年前起生育率逐步下降,迄今已是全球最低,但政府仍無因應少子與人口老化的財政政策。當人口結構改變的壓力飆升,政府該操心的何止是人民老得太快或生得太少,更該設法拆解隨著少子與老化而來的國家支出擴張、收入下降這二枚財政未爆彈。

主計處最近公布98年度中央政府決算報告,預警未來30年政府須 面對的潛藏債務總額達13.3兆元,與人口老化緊密相關的勞保與軍公教退休金給付就達13.1兆元。換句話說,政府應付未付的潛藏債務中,98%屬於退休給付,相當於現有4.9兆元國債的2.67倍;與即將破表的國債相比,兩者同樣棘手。其中,攸關900萬名勞工的勞保老年給付,98年起已經進入實質虧損,現行隨收隨付的財務處理,讓每個新生兒一呱呱墜地,就得合力扛起上兆元債務。當付款的孩子愈來愈少、請領的老人愈來愈多,勞保基金預估18年後就會面臨破產,而那時還不到 人口老化的最高峰,下一代所背負的這一老化世代引爆的錢潮壓力,已無可想像。

台灣人口的老化速度來得很急,民國82年9月時,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率已跨過聯合國對高齡化國家定義的7%門檻,之後每十年上升2個百分點,今年已達到11%。經建會推估,50年後,老年人口比重將達42%;也就是民國149年時,放眼望去,幾乎每二個台灣人之中,就有一個是老人。

人口愈來愈老的另一端,是新生兒人數愈來愈少。民國88年開始,台灣年粗生育率從千分之12一路滑落到去年的千分之8,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僅有1.03個,遠低於世代交替所需的2.1個標準。經建會推估,少子化造成人口負成長時代提前十年到來。屆時,人口紅利不再,每一個工作人口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超過一個以上,以年輕世代為主的工作人口,將面臨愈來愈大的經濟與納稅壓力。

老化固然不可逆,但也不是一天形成,政府早該為高齡社會提出財政調整之道,不能以拖待變,直到老化逼使國庫跳票、付不出為數龐大的老人年金那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社會安全而言,近年政府在鼓勵生育與老人照護方面已有作為,包括實施國民年金、提供育兒津貼等,藉由社會福利與保險機制,緩和老化與少子的問題壓力;但就建構高齡社會所需的財政環境而言,政府卻是毫無警覺,例如放任稅收流失、大量舉債 及輕忽勞健保財務虧損。

日本與歐美比台灣更早意識到高齡社會下政府的財政責任,但因為租稅負擔率已高,多數國家沒有選擇加稅;改變年金給付門檻、延後退休年紀等,則成為歐美國家因應高齡社會財政需要的主流選項。與歐美不同的是,台灣的社會保險費率偏低、稅制面的長期缺失導致租稅負擔率僅有12%,合理增稅或加費仍有施行的空間,政府不應總是迴避;要求這一代付出合理的稅費,也是維護代際公平應有的表現。

追根究柢,少子的成因複雜,老化卻是自然現象;政府施政的責任 是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其不僅是基本醫療服務與設施、養育環境的投入,還要建構安全無虞的財政基石,不怕下一代被這一 代吃垮,人民才敢放心生養。半個世紀轉眼就到,政府有義務為下一代存夠老本,而非不負責任地要下一代收拾這一代的財政殘局。

【2010/09/26 經濟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92116
傻蛋自傲禿驢 五十步笑百步 可憐現代女性 怎有未來期待(轉貼)郝龍斌:不是只花錢 助做好3育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市/蘇貞昌加碼攻婦幼 公幼擴至5成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
2010.09.25 05:06 am

蘇貞昌公布婦幼政策 / 曾吉松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昨天公布「投資孩子,投資未來」婦幼政見,比起對手台北市長郝龍斌的「助妳好孕」,蘇貞昌不僅加碼,還要擴大公共幼稚園比例。其中「玩具銀行」的概念比照市立圖書館借書,將免費提供嬰兒幼品及玩具,減輕弱勢家庭的負擔。

競選團隊把灰姑娘的故事搬到記者會,蘇貞昌偕妻子詹秀齡及小朋友一起欣賞。蘇貞昌說,婦女婚後不一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有前瞻、貼心的婦幼政策,「灰姑娘會變成灰媽媽」。

郝龍斌曾推出「助妳好孕」,每胎補助2萬元。蘇貞昌政見加碼,頭胎補助2萬元,第二胎以上補助3萬元;郝要發給5歲以下兒童每個月2500元津貼,蘇貞昌則開出6歲以下每月發2500元,第二人以上每月3000元。

育嬰費用部分,蘇貞昌將補助零到兩歲幼兒每月6000元,弱勢家庭的幼兒每人每月8000元,而郝龍斌的嬰津貼則補助到5歲,一個月2500元。

蘇貞昌說,錢不是唯一的誘因,他的政見是全面性的,還包含懷孕前免費健檢、產檢、社區照顧等措施,所以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次買單,好像「付完帳就走出餐廳」。

蘇貞昌主張,利用國中小閒置教室及國宅公共空間,擴大辦理公共幼稚園,逐步將幼兒教育及照顧的「公共化比例」提高到5成,並且訓練保母,創造婦女二度就業機會。

他也說,如果當選市長要建立以家庭、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福利網,整合行政區內的兒童服務中心、少年服務中心、婦女及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等,成立合署上班或單一服務窗口服務。

【2010/09/25 聯合報】

台北市/郝龍斌:不是只花錢 助做好3育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邱瓊玉/台北報導】
2010.09.25 03:31 am

民進黨市長候選人蘇貞昌提出婦幼補助政策,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樂見對手跟進,但生育政策不是只有花錢,也應協助家長做好生育、養育及教育工作。

郝龍斌昨天下午出席花博虛擬故事館合作記者會時表示,像助妳好孕的政策,除生育補助兩萬元外,還有零歲到5歲托育補助2500元,5歲幼兒就讀幼稚園,每人補助1萬2500元,且為減輕年輕父母照顧孩子的壓力,還有課後托育輔導的延長等。

郝龍斌競選辦公室也發布新聞稿指出,蘇的婦幼補助政策,除金額加碼外,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創新的想法。

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范姜泰基強調,市府推出「祝妳好孕」政策是經過一年以上的規畫與精算,是對260萬台北市民堅實的承諾,但民進黨一貫的作法卻是以空頭支票漫天喊價。

他說,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大開支票,導致縣府負債800億元殷鑑不遠,相信台北市民希望看見蘇陣營以更負責的態度,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政見。

范姜泰基強調,「助妳好孕」政策涵蓋的時期從孕前到小學畢業,將生育、養育、教育協助通通包辦,是全面性的政策。

【2010/09/2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90820
(轉貼)百萬「催生」標語 阿飄成遺珠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盟1/3新生兒 非婚生子女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美聯社布魯塞爾9日電】
2010.09.10 08:55 am

歐盟統計局9日指出,過去20年來,歐盟27個成員國中非婚生子女人數增加一倍,且占了該地區新生兒數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歐盟統計局(Eurostat)表示,2008年的新生兒中,35.1%的雙親沒有結婚,相較於1990年的17.4%及1998年25.1%,比率大幅成長。

在歐盟成員國中,愛沙尼亞的非婚生新生兒最多,高達59%。除了丹麥維持46%的比率外,其他26個成員國的非婚生新生兒皆有增加之勢。

歐盟統計局同時指出,歐盟地區結婚率下降,1990年,每1000人中約有6.3對夫妻;到了2008年,每1000人只有4.9對夫妻。結婚率增加的成員國只有丹麥、愛爾蘭、波蘭、芬蘭及瑞典等5國。

【2010/09/10 聯合報】

催生標語 人口政策文宣

【中央社╱台北1日電】
2010.09.01 07:02 pm

內政部催生標語票選結果出爐,內政部次長簡太郎今天說,第1名標語將成為年度人口政策宣導標語,將多元運用製成各式文宣;花100多萬元帶動社會對鼓勵生育的討論,很值得。

內政部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鼓勵生育創意標語徵選活動結果。最高票的標語「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獲9845票,投稿者可得新台幣100萬元;第2名「幸福很簡單,寶貝一,二,三!!」有7849票,投稿者可得10萬元。

第3名為「『孩』好,有你」獲3864票,投稿者可得5萬元;第4名「生個寶貝,幸福加倍!」有1745票,投稿者得3萬元;第5名「人生要美好,養兒育女不可少」有1156票,投稿者得2萬元。

簡太郎表示,第1名標語將成為年度人口政策宣導標語,將多元運用印製成各式文宣,供中央及地方各級機關、各級學校於宣傳時使用,以鼓勵民眾結婚生育。

他說,標語是宣導的一環,花100多萬元造成社會參與與媒體報導,讓生育議題引發關注,這不是花幾百萬或千萬元買得到的效果。社會運動的形成與政策的關注,難免要花錢,這是值得的。

3萬餘人投票是否反應冷淡?簡太郎說,不同於之前觀光局舉辦的特色夜市票選,內政部票選活動規定每人只能投1票,遊戲規則不同;3萬多人投票,還不錯。

【2010/09/01 中央社】

催生標語得主 經濟許可會想生

【中央社╱1日綜合報導】
2010.09.01 07:02 pm

獲得內政部催生標語徵選活動新台幣100萬元的張芝菁今天表示,這是集體創作的結果。今年仍未婚的她表示,將來如果結婚,「經濟許可會想生。」

內政部今天公布催生標語徵選活動票選結果,以「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標語獲得內政部催生標語徵選活動新台幣100萬元的張芝菁,受訪時難掩心中喜悅。

32歲未婚的張芝菁家住台中市,目前從事餐飲業。她說,這是4、5個人一起集體創作的成果。一開始她不知道有這個活動,是妹妹邀她投稿;原本想在標語中用「傳承」,但討論後決定改用較易朗讀的「傳家寶」,用她的名義參賽。

張芝菁表示,8月3日接獲內政部通知入圍,馬上號召親朋好友幫忙催票,爸爸還在社區內挨家挨戶按電鈴,請大家投她的標語1票。

「不擔心曝光,大家都知道了,接到好多恭喜電話」。張芝菁說,她很認真查過內政部網站,這是內政部活動獎金最高1筆,有機會拿到政府獎金,她會好好運用。除了飛到澳洲看弟弟,也答應母親捐10萬元給1名法師,9月17日社區要辦烤肉活動,歡迎大家來喝酒。

有民眾認為看到她的標語不會想生小孩,張芝菁說,見仁見智,經濟狀況最現實。她目前沒有男友,如果結婚當然會想生,「經濟狀況許可會想生」。

【2010/09/01 中央社】

我有話說─「傳家寶」之謬思 江宜樺的智慧在哪裡?
2010-09-01 新聞速報 【Joanna/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內政部懸賞百萬獎金的催生標語今日出爐,原本這項活動的動機與目的即令輿論高度質疑,操作技術及執行成效在在皆引發爭議,未料,結果更令人傻眼,內政部拿納稅人繳給政府的一百萬,經過數月後買到的一句話,卻是如此缺乏創意和誠意,某豪宅大剌剌透過電視、廣播、報紙打到爛的廣告詞,竟能拿來向我們英明的內政部請領一百萬元的「創意」獎金,兩者的相似度達99.999…,這樣的標語竟可一路過關斬將,「幸運」抱走百萬大獎。

觀察官方有獎活動的操作手法,最終以「網路投票」定生死的遊戲,或多或少都含有作者發動人脈網絡努力充人氣灌票之嫌;而這句「傳家寶」標語,也因為投票人氣爆冷意外,最後僅以9845票就穩坐冠軍寶座,政府送錢竟是如此容易,真是浪費了民脂民膏,也更加令我懷疑,是否該對江宜樺的智慧打折了?


全教會:政府對少子化作為不足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2010.08.26 03:25 pm

全國教師會與家長協會今天公布問卷調查指出,近8成家長與超過9成的老師認為,政府面對少子化的作為並不夠,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與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一項針對全教會理監事與地方教師會理事長,以及北中南地方性家長組織會員的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有49.79%的家長認為政府在支持生育與養育措施不太足夠,有26.81%的家長認為很不足夠;教師部分有30%認為不太足夠、66.67%認為很不足夠。劉欽旭認為,這顯示政府對於下一代誕生的作為並不夠友善,絕對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

在教育資源分配部分,有超過58%的家長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在總教育經費不變下,還分配更多經費處理國際教育,如外籍生、陸生來台與國際教育交流等問題;教師部分高達73.33%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這樣的做法。

不過,在教育總經費不變但是配置老人教育或社教經費的情況下,有超過8成的家長與6成的教師贊同。劉欽旭說,這顯示高齡社會的學習需求得到較多的認同。

對於這樣的調查結果,劉欽旭建議,如果政府要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國內部分應該要先做好,另外再以增加教育經費方式加強國際教育交流。

對於兩岸簽署教育文化協議的問題,家長與教師分別有超過6成的支持度,但是也各有近4成的反對聲音。劉欽旭認為,未來兩岸簽署教育文化協議是可以發展的方向,但是政府應該要注意不同意見者的聲音,及早進行溝通。

劉欽旭說,雖然這次問卷調查對象屬於封閉性的,但填寫問卷的對象普遍具有多年的校務參與經驗,甚至在政策規劃上也有參與,對於教育議題的熟悉度較強,相關意見表達應該受到重視,並提供給28日即將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議參考。

這項問卷調查針對全教會理監事與地方教師會理事長進行30份問卷調查,以及北中南地方性家長組織會員進行235份問卷調查。

【2010/08/26 中央社】

大女生想生 「愛神號」獲德國設計大獎
2010/08/26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台灣學生參加國際設計大賽再傳捷報,今年剛從台科大工商業設計系畢業的李珮雯,參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以「愛神號 (Eros)」動畫獲得best of the best大獎;這是台灣參賽以來首度獲得該項大獎,更有機會與其他國的8件作品一起角逐一萬歐元的年輕設計師獎,預計12月8日公布。


台科大畢業生蔡昀潔的作品「咖啡戀人」動畫奪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記者徐世經/攝影
李珮雯說,原本只想製作一個充滿溫暖感覺的動畫,她想到姊姊初次懷孕的過程,以及母親曾提及當年懷她時曾考慮要「拿掉」的過往,因此構思從受孕到出生的10個月,嬰兒要面臨多少挑戰。

為了讓動畫看起來更加有趣,她參考任天堂紅白機時期的經典遊戲「雷電」與「沙羅曼蛇」,將嬰兒化身成飛機,不斷克服各種挑戰。從動畫一開始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在一顆大蘋果結合,還有嬰兒出生過程,必須經過狹窄的陰道,細膩刻畫辛苦的表情,最後還有大魔王擋路。李珮雯表示,出生過程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設計打敗大魔王才能健康出生。

溫暖的色調,詼諧的暗喻,加上順暢流利的動畫,讓李珮雯在6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best of the best大獎。台科大表示,過去台灣學生拿過多次德國紅點設計獎,但奪下best of the best大獎還是第一遭,「愛神號 (Eros)」有機會角逐年底年輕設計師大獎。

由於德國紅點設計獎是教育部鼓勵參賽的一等比賽,李珮雯將可獲得至少30至80萬元不等的獎金。她開心地說,參賽時根本沒想這麼多,希望未來可以繼續深造,並把獎金當成讀書基金,朝專業的動畫師邁進。

台科大另有四支動畫獲得2010年紅點設計獎,分別為蔡昀潔的「咖啡戀人」、高珮雯的「迴映」、盧盈瑄的「露易絲的世界」及黃聰閔的「瘡」。

生小孩幫政府還債?張宏林(作者為綠黨秘書長)2010-8-3自由時報
人口減少,真的對台灣不好嗎?
就在大家還在討論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內政部「口號治國」百萬獎金催生徵句活動時,審計部公布的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或可解答了政府為何一直要民眾「拚生育」的疑惑。
原來目前這個家庭(或是說台灣這個國家),欠了逾四兆元的債務。這筆債務,在不增加舉債的前提下,需要六十二年才能還清,而且這六十二年期間內還不可再增加新的債務。意思是,若這家父母不願意多生小孩來接手、分攤債務,那麼這家庭(國家)恐怕會破產!
問題是,現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每年還是不斷編列數以百億、千億的赤字預算,未來國家欠債金額勢必繼續攀高。小的不出生、不繼承債務,老的又有一堆福利支出,絕對累死未來台灣社會的中壯年!這個似乎才是少子化最「不能說的秘密」!
只是出生率的問題,除了經濟面、社會面與政治面的考慮外,也不該忘了生態、土地、糧食及能源等承載極限。當政府盲目的催生小孩時,是不是我們應該先問,台灣可以承載多少人口?
一九○五年,日本對台灣實施第一次戶口普查,人口數為二九五萬,而一九四五年時總人口達六○○萬。現在,不到百年時間,台灣人口已經達到二三○○萬左右。每平方公里人數為六四○人,在全世界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中,密度僅次於孟加拉的一○二三人。
然而別忘了,台灣多數面積為高山,可以居住的平原盆地只佔三分之一,若以適宜居住的土地面積重新計算,台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其實是超過孟加拉,高達一九二○人的!用永續發展的觀點,這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台灣實在是沒有條件再增加人口了!
政府有必要嚴謹釐清:台灣的人口政策到底、應該是什麼?否則即使解決了債務與維持永不墜落的經濟神話,也將引發更嚴重的糧食不足、土地超限利用、野生動物棲地被排擠等問題。鼓勵生育,絕對不是百萬獎金、不是財政考量的問題而已!

百萬「催生」標語 阿飄成遺珠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2010.07.25 02:52 am



圖/聯合報提供內政部祭出百萬大獎公開徵求「鼓勵生育創意標語」入圍名單昨天出爐,和流行樂團「五月天」新歌歌名相同的「為愛而生」,以及簡單有力的「生!就對了!」都獲評選委員青睞,首獎可獲新台幣一百萬元獎金。

網路票選將從八月一日中午正式展開,網址是https://100.moi.gov.tw。為防止灌票,內政部規定要投票的民眾必須填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戶籍地和身分證字號,一人限投一則。投票在八月卅一日中午十二時結束,九月一日公布票選結果。

內政部民政司長謝愛齡表示,此次公開徵選,共有兩萬八千多則投稿,剔除聯絡不到和重複的,經過兩階段評選後,昨天再經近兩個小時討論、投票,選出最後廿則入圍名單。

經過層層篩選,遺珠之憾不少。本名蘇陳端的網路作家「貴婦奈奈」是評選委員之一,她說,很欣賞一則「阿飄:你不生我怎麼投胎啊?」的標語,因為「多一個小孩,總比多一個阿飄好」,但有其他評選委員考量「會嚇到人」或「有宗教意念」而出局,十分可惜。

評選委員須文蔚也說,像「關燈,此時有生勝無生」和「精子方向不應朝向衛生紙」都很有趣、也很有創意,只是有評選委員認為太聳動而無法入圍。

評選委員蔡詩萍表示,有些入圍的「共識很高」,但共識高的不一定就是最好,可能只是「沒問題」而已;如入圍的「老爸老媽我準備好了,今晚就看你們表現了!」有評選委員認為太無厘頭,經討論後才翻案成功。

內政部此次大陣仗舉辦創意標語徵選,首獎獎金高達一百萬元,第二名也有十萬元,第三名到第五名分別為五萬元、三萬元和二萬元,優選五名獎金各一萬元,佳作十名獎金各五千元。

【2010/07/25 聯合報】


關心生育率之前,先關心媽媽的憂慮!
2010/08/20 14:34:46 瀏覽1403|回應8|推薦42

0





引用:《經濟因素重自我 台灣人寧不生小孩》

也許我們不再需要煩惱教育問題了?
台灣的總生育率只有1.02,已成為全球最低,官方推估今年更將降至0.94,創歷年新低。

婦產科嬰兒室只有兩個嬰兒的情形已不稀奇了,為了「催生」,醫師也推出生小孩送紅包的活動,每生一個小孩就補助5000元。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怕生育?

除了經濟因素是最大的考量之外,我認為劣質的社會和教育環境,及令人憂鬱的生活品質,讓女性對生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已不再抱持憧憬。

生活在台灣的女性應該是全球女性憂鬱指數最高的吧?
在關心生育率年年下降的時候,先關心一下台灣女性心裡在想什麼吧?

低劣的媒體文化,重利輕義的社會,追逐金錢的價值觀,這些不利於教育的社會環境,讓「想婚」的女性「不敢婚」,因為「婚了」不敢生。

台灣的女性在孩子學齡前,就得先苦惱如何給孩子一個健康無礙的生活空間?煩惱托育環境夠不夠健全?

有些托育中心、安親班的問題叢生,部分硬體設備缺乏具人性的寬敞空間,不是多人擁擠在狹小公寓裡,就是保育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令媽媽們無法安心。孩子在狹窄的室內成長無法令媽媽開心,在障礙重重的室外散步也不能讓媽媽放心。

進入小學難道就讓媽媽安心了嗎?

好不容易盼到進入小學,以為孩子可以在校園自由奔跑,在教室吸收知識,但是從小學到中學階段,卻是令媽媽最煩惱的教育過程。

補習文化,升學壓力,整個環境擺脫不掉的士大夫氛圍,逼得當媽媽的,整日疲於奔命於補習班和學校之間的接送,也整日憂心自己和孩子無法應付那瞬息萬變的教育制度。

金錢的投資即使壓垮了家庭收入,也遠不及擔憂孩子的教育問題,壓垮了媽媽對孩子未來的憧憬。

孩子放學之後,媽媽到底在忙些什麼?

除了接送孩子補習之外,媽媽要忙的事很多,其中一項是每天一定要做的,就是叮嚀孩子,不要看電視,不要看不良的報導。

媽媽在家教育孩子:「寶寶,你不可以講髒話罵人,也不可以打架鬧事,你要當個品德優良的乖小孩喔!」

寶寶很聽話,但是打開電視看到大人在國會殿堂打架、罵髒話,寶寶想問媽媽:「為什麼他們能?我不能?難道是媽媽在騙我?」

這樣的社會教導孩子如何處理兩性關係?媽媽該如何教?

以前師長都教導我們要多閱報增長見聞,但是現在鼓勵孩子多看報已經變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君不見報紙上的頭版氾濫著劈腿、情慾和各種永遠不嫌辣的新聞?
孩子到了青春期,媽媽想要好好教導孩子如何和異性相處?如何處理兩性關係?媒體已經捷足先登,搶先替媽媽教育孩子了。這真該好好感謝各類傳媒代替媽媽行教育之責。萬分感謝啊!我們的孩子正在學習中呢!

媽媽說,要我們多生孩子?不用贊助我們5000元了,請先在新聞的標題下,用紅色的警語加註一行:「此內容與圖片均為危險動作,未成年請勿模仿!」好嗎?

不要再喊什麼台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了!
什麼不拿第一?在低生育率上勇奪全球之冠,其背後的成因又有多少值得檢討的空間。若要鼓勵生育,也得營造一個讓人想生育的健全環境啊。

深愛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生不生小孩,雖然是兩個人的事,但是生為台灣的女性,不可承受之生的原因,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如果不生小孩能讓台灣的女性免於憂鬱症的困擾,那還是不生孩子比較快樂啊!


蘋果蘇打   2010.8.20






( 時事評論|社會 )


hemidemi
myshare
del.icio.us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Twitter
推文到plurk
+udn書籤


 






引用網址: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ry313&aid=4337767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mangafish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就算生了也養不起

2010/08/22 11:59
生小孩是一件很貴的的事情.
這是很現實.
現在的人就算可以生, 也養不起.
以台北市來說, 一個一歲小孩的保母費大約要一萬二. 一個月的奶粉錢呢? 尿布錢呢? 還有一大堆拉拉雜雜的開費.  撇下這些不提, 大人的生活費呢? 房租呢?  養兩個小孩沒多大不了? 你真養過, 你就知道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2 13:03 回覆:

是,真的非常辛苦!況且花了這麼多錢,也不見得有很好的生活品質。
以前我是自己帶孩子,所以選擇自由業的工作可以彈性調配時間,雖然不見得省錢,但是至少可以給孩子一個較有品質的生活。:)








Jacarand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這的確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2010/08/21 10:34
如果不能讓女性感到安全,再如何鼓勵生育,都是緣木求魚啊!

[Jacaranda 雜記]部落格聯播
‧ 2010 澳洲聯邦大選 投票日
‧ 科學的地平線
‧ 澳洲的小學生怎麼上「民主」這一課?
‧ 小學募款 Disco Party
‧ 2010 澳洲聯邦大選 「選舉造勢」
‧ udn網路城邦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1 12:49 回覆:

Jacaranda說得對!我也認為鼓勵生育必須考慮到女性的安全感,要不然,光是一直擔心著台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又有何意義?








心中小氣痛毆填鴨湯烤火雞送到印度餵虎姑婆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還以為是一棟破舊的公寓,沒有想到竟像是商業大樓啊!

2010/08/21 00:55
不是一個大樓,建造的時候一共有 28 棟像這樣一模一樣的 16 層大樓。沿著芝加哥南邊的主要高速公路 Dan Ryan Expressway,延伸 3 km 的長度。以前從芝加哥的紅線捷運可以清楚看到。百科全書裡說一共有 4321 個公寓居住單位,全盛時期塞了 27000 人。大部分不是單親媽媽就是罪犯。不是販毒的就是賣槍的。百科全書的照片是最後一棟大樓。

如果你看周星馳,就把這個想成斧頭幫的豬籠城寨。香港當年的九龍城寨也沒這麼大,但是人口密度一定更高。百科全書說九龍城寨全盛時期有 35000 居民(等於是一平方公里一百二十五萬人,大概是台灣人口密度最高永和的三十幾倍)。

這個公寓計畫是替一般市民建的混合種族社區。原來希望能有黑有白,有貧有富。實際上這個設計完全失敗。從一開始就沒有白人敢住進去,會進去的也都是窮人。

東京荒川區南千住有個「泪橋」(Namidabashi),就是「淚橋」的意思。據說戰後期間住在那裡的都是最走投無路的人,進去以後就別想翻身。現在那個地方還是便宜旅館的集中地,但是已經沒那麼糟糕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1 01:53 回覆:

算也是龍蛇雜處之地吧?:(

只是讓單親媽媽和罪犯住在同一區的大樓裡,聽起來有點悲哀。
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在這種混雜的環境生存,那還真的是不如不生育的好啊!
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該怎麼教育?莫非最終也會被染黑嗎?

東京荒川區的淚橋?這名字聽起來也很悲哀吧?莫說住進去不得翻身,連聽到都覺得鬱悶起來了~~~

謝謝你提供這些有趣的資料!
以我判斷,這種罪惡淵擻的地方,應該也是生育率極高之地吧?













心中小氣痛毆填鴨湯烤火雞送到印度餵虎姑婆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前幾年有個研究生為了研究幫派進去,結果混成幫主

2010/08/20 21:40
以前江南案的「白狼」張安樂就是淡大忘記那個研究所的高材生。四十年前的研究生,品質絕對比現在的高。我聽認識的人說,白狼是個功課與幫派兼顧的時代青年,大家都很高興有這個同學。

芝加哥威震八方的幫派公寓是 Robert Taylor Homes。

吃了熊心豹子膽的研究生幫主是 Sudhir Alladi Venkatesh。

指導教授大概不敢刁難他的口試吧。。。。。。。。。。。。。。。

很像陳致中的男人跟很像丁小芹的女人開著很像銀色凌志的汽車到很像四季汽車旅館很像是打砲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1 00:13 回覆:

真是有趣!:)

沒有看到相片之前,我還以為是一棟破舊的公寓,沒有想到竟像是商業大樓啊!
謝謝你找來這些資料,這似乎是很好的小說題材,可惜我還沒寫過幫派的故事,不然還有得發揮呢!

話說回來,聽故事雖然很有趣,但真實的人生可沒有人願意看到惡勢力的存在。
這社會已經夠亂了,不容惡勢力禍延到下一代啊。








叮叮咚噹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還是要努力生!

2010/08/20 17:58
以前的社會,不管是務農還是上班族,即使不是很有錢,生活清苦,還是有時間生小孩!

生上五、六個小孩的,可是比比皆是!當時,小孩不乖或家長操心也不是沒有!最後,也都把孩子拉拔長大!

目前的社會,又不要求生五、六個小孩,只是要求生2個,哪算苛求?

家庭負擔只要盡量量入為出,也是可以試看看!有些人什麼都過得去,只求能生出一個寶貝,憂慮也就一掃而空!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20:24 回覆:

謝謝您的來訪!
孩子的確能為家庭帶來不少樂趣,不過要不要生育取決於當事人的評估,無論是在經濟上,或是時間、體力上的考量,最好都能適合當事人的狀況而定。
我比較不贊同有某些年輕夫妻,即使明知自己不喜歡被孩子束縛,或仍玩心很重,還生下了孩子,把孩子當玩具一般看待,那還不如不要生育。

請參考這則新聞報導,對於這樣的父母,我不知該說些什麼?:(

參考閱讀:《逼一歲娃嚼菸…「家庭親情」》









心中小氣痛毆填鴨湯烤火雞送到印度餵虎姑婆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所以才需要去養育健全的下一代來一起改造社會

2010/08/20 16:54
錯。

古聖先賢說:「一粒※※※,壞了一鍋※」。你認為要加多少米才能抵銷一粒的禍害?

大多數的社會都是劣質人口繁殖多。在歐美國家,這種現狀用分區解決。好比美國很多大都市裡,有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小社區,那些地方五、六十年前是乾淨的白人社區,但現在白人都逃走了,全都逃到遙遠的郊區,上班要開車一個小時。為什麼?

我看過芝加哥南部的一些社區,一個街區原來可能有八個房子,但是半世紀來拆掉一半以上。晚上一片漆黑,就是說剩下的房子也有一半以上沒人住。很多房子玻璃被敲碎,被人用木板釘起來,以免毒蟲溜進去。白天看起來就像是被原子彈炸過一樣。芝加哥南邊有個著名的大型公寓,完工後沒多久就成了都市設計的惡夢。因為很快就被幫派入侵,每個禮拜都有槍戰。連我鴨湯都沒那個膽進去探路。前幾年有個研究生為了研究幫派進去,結果混成幫主(Gang Leader for a Day: A Rogue Sociologist Takes to the Streets)。

靠好人多繁殖拯救治安是沒用的。隔離是民主社會唯一的選擇。但是台灣連這個選擇都沒有。因為所有人都混居在一起,交通又好到沒話講。好像是曹興誠講的:台灣有豪宅嗎?只有監獄吧?

我看過很多美國還算可以的郊區社區。沒有公車,到處都是蜿蜒的死巷,唯一的連外道路是高速公路。沒有汽車的人等於死人。為什麼?因為只要有公車,就有那樣的人會進入你的社區,大家就沒有好日子可過。

有個社會生物學家提出兩個策略:

(1) 多繁殖不教養。
(2) 少繁殖多教養。

這個模型當然也可以用來分析人類。在人類來說,其實還有另外兩個策略:

(3) 努力充實自己,徹底放棄繁殖。
(4) 徹底大量繁殖,全部倚靠社會福利。

只要社會存在極少量的 (4),就會讓 (3) 大量增加。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很像陳致中的男人跟很像丁小芹的女人開著很像銀色凌志的汽車到很像四季汽車旅館很像是打砲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9:36 回覆:

我認為( 1 )是最危險的狀態。
多繁殖少教養,那就好像買刮刮樂,多買一點,中獎的機率會比較多,但是也可能一張都不會刮中。

過去的社會比較單純,資訊取得不易,孩子也比較好教養,父母通常只要以身作則,孩子大多也能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而現在的大環境瞬息萬變,不良資訊如波濤洶湧,劣勢難擋。即使父母以身作則,都無法保證孩子能夠「願意學」,「願意看」,因為現在的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時間比過去的社會還少。即使父母接來送去,匆匆忙忙之間,能好好交談還得多花些心思。這種連以身作則都很難教養孩子的情況下,誰還敢說要多繁殖不教養?當然現在的女性連生育都沒有意願了,更何況多生?

依我看,( 3 )的情形會是將來台灣社會的趨勢。
也就是頂客族的社會即將成為一種常模,不但會廣受喜愛,也會發展出領養寵物的風潮吧。注意喔,不是領養小孩,是領養貓咪、小狗喔!:)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9:40 回覆:

文中所提的『前幾年有個研究生為了研究幫派進去,結果混成幫主』,這倒是有趣的資訊,這也算是近墨者黑吧?:)








linlis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女生就是想太多了

2010/08/20 16:52
台灣小孩之所以抗壓力弱化
男生愈來愈女性化(講話過度斯文,軟趴趴,娘娘腔太重)
整個講話`做事風格與穿著
跟女性愈來愈一樣
都是媽媽的過度保護
歡迎常來交流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7:55 回覆:

哈,現在的男孩子的確是脂粉味比較重些,不過,這應該不盡然是媽媽過度保護的結果吧?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外來文化的影響,和偶像明星的脂粉味打扮有關。

謝謝您的回應!








吶吶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看問題的角度

2010/08/20 15:40
難道我們不能反過來自問,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所以才需要去養育健全的下一代來一起改造社會?如果我們持的態度是「邦有道則多生,邦無道則不生」,那麼只怕社會永遠都不會好起來。

每個世代不都有自己的難題?我的父母輩當時的環境是不知道台灣的前途,不知道共產黨是不是會打過來;「不想送去當砲灰」不也一樣可以當做很好理由不生小孩?托嬰制度不健全?以前多少婦女還是揹著小孩蹲在地上洗衣服。

其實我個人對夫妻要不要生養小孩沒有什麼強烈主張,我總認為這是個人的決定;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的社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人民是共犯。觀眾本來就有左右電視節目走向的能力(節目經費來自廣告,廣告跟著收視率跑),但是我們一邊抱怨羶色腥一邊抱著電視不放,那麼電視台為何要改變作風?我們分明就是口非心是;民代胡鬧我們還是照選;補習明明沒用還是照樣逼著小孩去補;不是嗎?

台灣也算是民主社會,政府不能干預那麼多的事情;人民手裡其實握了很多張各種各樣的選票,可是我們除了需要身分證和圖章的那張以外,其他的不幾乎都是投廢票?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7:45 回覆:

謝謝吶吶溪的長篇回應!
歸納您的說法,就是傳達家庭教育的重要。這方面我非常贊同!
不過您說過去父母輩的環境也足以有很好的理由可以不生孩子?
這點,我持有不同看法:)

畢竟父母輩當時的環境民風淳樸,不要說電視不普及,連報紙也只有少數幾家。資訊封閉的社會固然有其缺點,但也有它利於教育的環境,尤其是孩童的品德教育,因為在知道不多的情況下,也許媽媽更能掌握教育的先機,讓孩子在比較單純的環境中長大。

還有一個前提是,那時候的婦女比較少外出工作,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孩子一放學就有媽媽在家噓寒問暖,因此安親班或托育中心的需求也沒那麼大,所衍生的成長環境問題自然也就減少許多。

當然我們可以不必抱怨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可以從自身做起,拒絕外來的汙染、誘惑,拒看新聞,拒絕孩子上補習班,拒絕所有我們認為不健全的體制。
而這些也當然都可以做到,但是,試想,當我們不讓孩子看新聞的時候,我們是否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與他討論每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當我們不想讓孩子補習時,我們也必須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學業上的困難吧?

這些抵抗外來不良因素的背後,都要有一個願意付出時間和耐力的媽媽來一起拔河。如果媽媽是職業婦女,更是加倍辛苦,這也正是許多不想生育的年輕女性所識為畏途的「不可承受之工作」。我認為「催生」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應該要評估的是,生下孩子之後,孩子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點淺見,請指教:)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81007
(轉貼)婚姻生育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婚姻生育婚姻生育姻生育婚姻生育


7.婚姻生育


臺北市人口隨著教育程度提高及就業情形普遍,年輕族群希望經濟基


礎穩固後成家,加上現代婦女對於個人成就的追求,已超越傳統之在家相


夫教子,造成普遍晚婚、生育年齡逐年提高、適合生育的時間縮短,致生


育總胎次減少、生育率逐年下降;為了確保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及個人的健


康、家庭的幸福,本市積極鼓勵民眾適齡結婚、適時適量生育,重塑家庭


生育的價值、兩性共享婚育責任及珍愛生命、尊重傳承等觀念,並建構優


質的生育保健支持環境,進而提升民眾生育意願。


民國57年底臺北市設籍人口計160萬人,15歲以上人口計99萬人,占


61.41%;其婚姻狀況,未婚者占38.27%,有配偶者占56.67%,離婚者占


1.09%,喪偶者占3.97%;至98年底本市設籍人口計261萬人,15歲以上人


口共計221萬人,占84.90%,其婚姻狀況,未婚者占35.35%,有配偶者占


52.49%,離婚者占6.68%,喪偶者占5.49%。


臺 北 市 結 婚 情 形


年 別


結婚對數(對) 粗結婚率


( )


總生育率



( )


有偶婦女


一 般


生 育 率


( )


對 象 為


大陸港澳


配 偶


對 象 為


外 籍


配 偶


57 年12,655 … … 8.95 … …


60 年14,351 … … 7.95 … …


70 年21,030 … … 9.36 1,910 123


80 年21,172 … … 7.79 1,365 81


85 年20,564 … … 7.85 1,450 81


90 年18,307 … 1,603 6.93 1,205 68


95 年16,930 1,692 1,153 6.45 1,015 64


97 年18,064 1,567 1,249 6.88 975 64


98 14,266 1,791 1,225 5.46 940 63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附  註: ① 總生育率為假定一世代的1,000名育齡婦女,依目前年齡別生育水準渡過其生育


年齡期間,一生所可能有的出生數。


民國98年臺北市登記結婚對數計14,266對,粗結婚率為5.46 ,其中有


3,016位非本國籍人士(男性928人、女性2,088人)和臺北市民結婚,占當


年總結婚對數之21.14%;若就結婚年齡分析,98年於臺北市登記結婚者,


平均結婚年齡男性為35.7歲、女性為31.9歲。另 98年臺北市登記離婚對數計


6,007對,粗離婚率為2.30 ,離婚男性平均年齡為45.0歲,離婚女性平均年


齡為40.1歲。


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假定一世代的育齡婦女,依目前年齡別生育水準


渡過其生育年齡期間,一生所可能有的出生數(率)。民國98年本市育齡


婦女總生育率為940 ,亦即平均每一育齡婦女總生育數為0.940人;較97年


之0.975人減少0.035人。


臺 北 市 離 婚 情 形


年 別


離婚對數(對) 粗離婚率


( )


有偶人口離婚率( )


對 象 為


大陸港澳


配 偶


對 象 為


外 籍


配 偶


男女


57 年951 … … 0.67 … …


60 年1,041 … … 0.58 … …


70 年3,077 … … 1.37 … …


80 年5,018 … … 1.85 8.57 8.32


85 年5,528 … … 2.11 9.76 9.50


90 年6,853 … 312 2.60 11.83 11.13


95 年6,930 816 399 2.64 12.00 11.82


97 年5,845 734 413 2.23 10.10 9.90


98 6,007 965 463 2.30 10.42 10.18


資料來源:本府民政局。


上半年出生率 創新低

政府為提高生育率,祭出多項政策利多,似乎並未奏效。內政部昨天公布上半年出生率為千分之三點五八,創歷年最低紀錄。不過,內政部不認為是鼓勵生育政策失靈,而是「虎年忌諱」所致。

為改善少子化現象,內政部開辦「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發放「幼兒教育券」等政策,希望提升生育率。

不過,內政部昨天公布的統計資料卻顯示,今年上半年出生嬰兒為八萬二千七百十二人,比去年同期大減百分之八點九,出生率再創同期新低。

【2010/07/18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063204
頁/共2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