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生育性別資料】(轉貼)粵娶妻難
 瀏覽88,378|回應252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oxer

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廣東男性娶妻不易

重男輕女觀念讓廣東省的男女出生比例嚴重失衡,據報導,目前廣東男女失衡比例已達到130:100,是中國男女比例最不平衡的省份,推估20年後將有三百萬廣東男性在當地找不到老婆。

統計顯示,2005年中國出生男女性別比例為119.7:100,廣東是130:100,比國際公認的正常值103或107:100高。

廣州信息時報報導,目前廣東有戶籍人口8000多萬人,常住人口9300多萬,僅比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河南少一百多萬人,比山東少幾十萬人。估計今、明兩年廣東很可能變成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其中又以粵東和潮汕地區生育最多。

【2007/04/26 世界日報】

35歲後才想當媽 爆多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現代女性受教育時間拉長,不少人晚婚,婚後先努力在職場衝刺,待有成就後才想生小孩,卅五歲到四十五歲才想當媽媽的女性愈來愈多。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主任張昇平提醒,高齡懷孕要承擔更多產下唐氏症兒風險。蔡鴻德也說,高齡媽媽容易產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等疾病。

蔡鴻德說,婦產科醫學會統計,九十六年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女性有七千九百多位,九十七年八千兩百多位,一年增加三百多位,逐年上升,但成功率只有三成。

張昇平說,他治療過年齡最大的試管嬰兒媽媽,是五十四歲的新加坡婦女,借台灣婦女的卵子做出試管嬰兒;還有一位女病人,在四十五歲仍想生孩子,吃盡苦頭,最後用自己卵子受孕成功。。

他提醒,女性過卅五歲,卵子便逐漸老化,生出唐氏症兒機率為五百分之一,四十歲機率更高,為兩百五十分之一,婦女真想生育,還是趁早好。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84671
 回應文章 頁/共2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女性不婚不生 去年再創新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變性法律》歐美通過評估 就可換身分

2008/09/24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性別學者指出,歐美各國都只要通過醫師精神評估,就可變更身分證,其他國家也至多做完第一階段手術、摘除乳房,就可改換性別,內政部的行政命令簡直明定「有老二才算真男人」,大開性別政策倒車。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指出,日前美國有位男人懷孕,就是還保留子宮的女變男跨性人,顯現性別的多樣化。台灣第一階段手術已規定摘除子宮,如今還得重建陰莖,再度強化性別刻板形象,「若有男性因意外陰莖受損,難道就不算男人?」

加妃整形外科診所院長王茂山直言,美國那位懷孕男人「有如打內政部和全國戶政機關一個耳光」,顯現台灣性別意識的刻板。他坦言台灣過去對審核女變男身分是「一國多制」,有的醫院要求陰莖重建,有的認為摘除性徵加精神評估即可,他則屬後者:「這樣生理、心理已跟男性無異」。

何春蕤強調,有沒有那一根對女變男跨性人日常生活並不重要,反而常有反效果。

【2008/09/24 聯合報】

16歲陰陽人的掙扎

2008/09/07
【聯合晚報/Sunny】
To be (man)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

當她和父親四目交集,雅莉絲明白,父親終於發現了她的秘密…。

父親失魂的逃離現場─—當他無意間窺視到雅莉絲和阿爾瓦多交纏在床上,而她的女兒竟趴在那個同年齡男孩的背上,如男人一般…。

片名為「XXY」,中文譯為「我是女生,也是男生」,講的是雌雄同體的青春困境,16歲的雅莉絲一身女兒裝扮,卻有著她自己也弄不清楚的男性特徵及衝動;這困境同樣讓她的父母親不知所措,母親瞞著父親,情商性別專家的醫生朋友一家人來家中「作客」,希望在最自然的狀況下尋求醫學上的諮詢;深愛著女兒的父親雖不以為然,卻是在撞見雅莉絲與醫生兒子的親密行為後,驚覺到孩子性別衝突的嚴重性。

無意間在長春戲院看到這部片子,故事中最讓人動容的是那位困惑的父親。

沒有對孩子講一句重話,壓抑的情緒在向太太吐露真相後稍微尋到出口,漫漫深夜裡,父親似乎突然想到什麼,急切切的鑽進老爺車,開了好長好長的一段路,熄火停在街燈下,遠遠望著加油站裡的男人,許久許久,他終於開了車門走進加油站,鼓足了勇氣問:你過得好嗎?

原來,這人曾經有過相同的困境,最後他選擇做為男人,父親想要知道,如果女兒變成男兒身,會幸福嗎?

上帝好像總喜歡開玩笑,困惑的父親雖發現真相,卻找不到確切的答案;而另一位父親,原本是來提供性別認同諮詢的專家,對兒子的境遇仍渾然不覺,一向對父親敬畏有加的阿爾瓦多,毫無心理準備下觸發了雅莉絲的男性衝動,驚疑中卻發現自己竟然並不排斥同性戀情。

雅莉絲究竟是女生還是男生?阿爾瓦多的同性戀傾向是一時的情境衝動或是啟蒙的開始?導演在故事的結尾並沒有給觀眾答案,但做為旁觀者,我的疑問是:父母親不清楚孩子的性別取向,是真的蒙在鼓裡抑或是不願面對真相?

雌雄同體的雅莉絲一出生,全家大概就陷入to be man or to be woman的抉擇中,父母親雖沒有當下就為孩子的人生定調,但她畢竟以女兒身生活了16年,在父親心中,雅莉絲是他的寶貝女兒!真相,對這位父親來說,是多麼難以承受啊!

有趣的是,這部探討性別認同的電影雖然在國際影展大受好評,英文片名卻引來醫學專家吐槽,網路報導指出,電影的英文片名「XXY」,指的染色體排列呈現XXY的克林菲特氏症(Klinefelter syndrome),一位義大利學者說,這樣的患者並不會如電影主角雅莉絲有著如此明顯的女性象徵,因此依據醫學觀點,片名應改譯成「我是男生,也是女生」才對呢!

XXY是染色體的組合代號,在人類染色體中,XY代表男生(只要有Y就是男生),XX代表女生,因此,XXY是指男性原本XY的染色體多出一條X染色體,所以產生男性荷爾蒙分泌不足、雌激素過多的現象,使男性具有女性的性徵或睪丸發育不全。

撇開醫學的爭論,當孩子陷入類似的性別認同困境,父母親該替他們做出決斷?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呢?

【2008/09/07 聯合晚報】

我是女生,也是男生

2008/09/07
【聯合晚報/王慧倫】
阿根廷電影「我是女生,也是男生」,描述一個16歲的少女雅莉絲,天生同時擁有男女性器官,開始面對尷尬的青春期,而她的父母除了歉咎與心疼外,同樣深陷迷惘,不知是否該讓她動手術,抑或是就算動了手術,又該讓她選擇當女生還是男生?

這部電影在導演露西亞普恩佐(Lucia Puenzo)細膩的鏡頭下,描述雌雄同體人面臨的青春迷惘,其實多數的人在出生時性別已被決定,鮮少人會去思考自己真正想當的性別,或是思慮究竟該愛男生還是女生,不過片中雌雄同體的女主角雅莉絲,卻得在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時期努力摸索、瞭解自己想要保留的性徵,和她的父母同樣迷惘、痛苦的透過一連串的認同與選擇,使得青少年比一般人更為苦澀。

雅莉絲因青春期荷爾蒙分泌,身上同時具備的男女性器官益發明顯,尤其這個被全村人當作小道八卦流傳的秘密被揭開時,逼不得已讓雅莉絲一家人搬到海濱,遠離是非閒話,也逼使她和恐慌的父母,得盡快為她的性別做出決定。

母親偷偷請來專業醫生,進行變性手術前的專業諮詢,孰料,隨醫生父親來到海濱作客的16歲兒子阿爾瓦多,也同樣面臨性別選擇問題。

阿爾瓦多生長在極度父權的家庭,從小渴望醫生父親的肯定與認同,偏偏他個性陰柔,總得不到父親青睞,讓他轉而思考自己的真正性別。於是,兩個對性懵懂的年輕人,在朝夕相處下,因有著同樣好奇與迷惘,進而發展出一段曖昧情愫,當雅莉絲的雌雄同體被阿爾瓦多發現後,對兩人、兩個家庭又是另一次巨大衝擊。

最後雅莉絲的秘密,再度被粗暴的男性同儕暴力脫下褲子「驗明正身」之後發揮極致,究竟她該不該報警處理掀開這團迷霧?還是默默走完這極具震撼的青春?導演並未清楚下筆著墨,全憑觀眾感受於心。

只不過,這場用海天連色精細描繪出兩個家庭彼此親近又疏離、溫暖卻尷尬的微妙關係,寫實帶出父母與小孩在青春期面臨的迷惘與選擇,既不在宣揚傳統道德倫理,也未沈溺感情漩渦、灑狗血製造悲情,讓電影上映後引發不少討論效應。

【2008/09/07 聯合晚報】

「我明明是男生,卻要換衛生棉」

2008/09/07
【聯合晚報/台北訊】
完成變性手術的阿文(化名),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男生,還會在家裡裝男生或畫鬍子,舉手投足也是男孩樣,生理的性別卻是女生,讓她覺得老天爺是開了一個大玩笑。念書時,她就討厭上廁所,若剛好碰到生理期,更讓她覺得尷尬。

「我明明是男生呀,卻還要換衛生棉。」阿文無奈說,撕衛生棉時不敢太大聲,還要把垃圾藏起來,她心裡一直很掙扎。阿文向性別人權協會求助,並嘗試告訴父母這個事實,剛開始,觀念傳統的母親無法接受,父親更是氣炸了。

透過不停地溝通,阿文的母親已能體會女兒的不同,也成為女兒傾訴的對象。現在阿文已完成手術,從她變成他。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教授何春蕤指出,多數家長希望孩子可以多元發展,但碰到性別問題,就無法放開心胸,像是有家長看到兒子擦指甲油、留長髮,會暴力地將頭髮剪掉;女兒穿著較中性,還有可能把衣服都丟掉。

【2008/09/07 聯合晚報】

「我兒子被取笑是娘娘腔!」

2008/09/07
【聯合晚報/邱瓊平】
「我兒子被取笑是娘娘腔」、「我女兒都不穿裙子!」近年來,社會掀起一股跨性別與性別多元潮流,走在路上偶爾能看見穿裙子的男生,或是剪超短髮、打扮中性的女生。但面對孩子的性別表現,多數家長還是不能認同。對此,學者勸家長,「愛他 (她)就要接受(他)她」,不要當開倒車的家長。

超偶冠軍張芸京中性的打扮吸引媒體,蘇打綠樂團主唱吳青峰有著雌雄莫辨的歌聲,同樣讓人陶醉。他們打破性別界線,更被不少青少年奉為圭臬。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儘管性別平等法已通過,但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要堅強、勇敢;女兒則要溫柔、有氣質,卻不了解新的社會現象已經形成,每一個人除了有生理性別,也有心理性別,像不穿裙子的張芸京,就已得到社會認同。

【2008/09/07 聯合晚報】

女性不婚不生 去年再創新高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1.03.07 03:40 am

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去年廿五萬名適婚的單身女性擁抱「獨身主義」不結婚;近七萬名已婚女性不打算生孩子,女性不婚、不生的人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主計處去年「婦女婚育與就業」大調查,在廿五歲至四十四歲單身女性方面,雖然到了適婚年齡,卻有合計廿五萬八千人、約百分之十八點四六的受訪者,決定獨身,一輩子不結婚。

就算結了婚,也不想當媽媽;調查顯示,約六萬八千人的受訪已婚婦女,只願與老公共享兩人世界,成為「頂客族」,不要生孩子。

官員說,國女性不婚、不生人數、比例明顯增加,應與平權觀念高漲、女性自主意識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普及有關。

教育部二○○九年調查數據指出,在四十五到六十四歲的中高齡族群中,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女性比率,只有同等學歷男性比率的六到七成。

在廿五到卅四歲的年輕人中,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卻高於男性。也就是說,從性別角度觀察,高等教育普及對女性的正面影響遠高於男性。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說,隨著社會結構改變,愈來愈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並在職場上出頭天,但女性結婚生子的「機會成本」也跟著增加,例如婚後,為遷就老公的工作,或維持家庭和諧,女性可能必須犧牲或調整部分工作內容,生了孩子之後,更是如此,許多職業婦女陷入工作與親職兩頭燒。

這表示對許多事業有成的女性來說,結婚生子的「代價」愈來愈高,因此,「不婚、不生一族」的人數自然會愈來愈多。

【2011/03/07 聯合報】

台灣性別失衡嚴重 10個郎搶7個妹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到二○○九年為止,適婚年齡(廿五至四十四歲)的男性比女性整整多了四十三萬多人,等於十個台灣郎搶七個台灣妹,婚配市場嚴重傾斜,而這種男多女少的情況,仍在惡化中。

主計處說,由於「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作祟,一九八六年起,國內男女嬰每年出生比例都在一百零八比一百以上,出生百名女嬰對應至少一百零八名男嬰;而在一九八六年出生者,今年剛好廿五歲,並將陸續進入適婚年齡,可以預見的是,「台灣郎娶無某」現象將愈來愈嚴重。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何碧珍把台灣男人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身材高、學歷高、薪水高「三高」的男性,根本不需要擔心婚姻問題。

第二類是身高、學問與薪水偏低水準的「三低」男性,在國內不容易找到結婚對象,只得向「外」發展,藉著家庭或父母支援,娶回外籍新娘。

第三類是身高、學問與薪水都屬「中等」的男性,既不願娶外籍新娘,本身條件又不足以逼退婚配市場上眾多競爭對手,由於結婚難,許多中等男性非自願不婚或晚婚,成了「新一代羅漢腳」。

主計處說,男女嬰兒比例失衡直接影響三層面,第一是,婚配市場傾斜;第二是,外籍通婚普遍化,社會結構質變;第三是,經濟失衡,例如大陸男女嚴重失衡,父母親為幫兒子娶媳婦兒,拚了命儲蓄,結果竟導致大陸流動資金不足。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的觀察,雖然男女平權已經是普世價值,但近廿年來,亞洲人口性別失衡仍較其他地區嚴重,恐衝擊亞洲國家未來的教育、社會與經濟發展。

聯合國數據指出,二○○五至二○一○年間,全球嬰兒出生性比例為一百零七,亦即出生一百個女嬰對應一百零七個男嬰;但大陸的嬰兒性比例卻高達一百二十,男多女少非常嚴重,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他亞洲國家,只有日本落在正常區間(一百零三到一百零七),其餘國家都偏高。

主計處加入台灣資料比對之後發現,台灣嬰兒出生性比例為一百零九,僅次於大陸,男女失衡排名全球第二。

※延伸閱讀》
111:100 男女嬰性別失衡 急遽惡化 
男多女少》性別混淆 女摔角男下棋 
男多女少》醫師反省 拒性別篩選 

【2011/03/07 聯合報】

男多女少》性別混淆 女摔角男下棋
【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校園男多女少,體育課內容讓學校傷腦筋,小學生跳土風舞都得男生和男生配。(記者于志旭/攝影)
「我們班廿個人全是『男』生,下課女生玩摔角、男生下象棋,怪吧!」台中縣東新國小四年級導師吳俊宏無奈地說,他們班上有六名女生,但「比男生還粗魯」。

學者指出,男女失衡問題在校園漸浮現,小女生「中性化」傾向明顯。

朝會升旗,心細的女生總是提早幾分鐘就位,小男生老捱到最後一分鐘衝上台,台南縣頂洲國小曾發生兩個男生眾目睽睽下,把掛反的國旗升上去,全校師生傻眼。這些微妙的轉變,老師點滴在心。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統計,台灣三年前已成全世界性別失衡最嚴重國家之一。據美國去年一項統計,台灣拚生男比率,與阿爾巴尼亞併列第四,緊追一胎化的大陸之後。大陸男女嬰比為一一二比一百,台灣為一一○,高過聯合國標準的一百零五。

因應男女生個性差異,部分學校體育課得設計兩種課程。(記者于志旭/攝影)
過去廿年來,台灣平均每年男嬰比女嬰多一萬二千七百人。

台中縣教育處長王銘煜說,「走到那裡,每班男生都比女生多三到五個」。長期維持這樣的比率,「全國加起來不得了」,只是分散各地,一般人感覺不到,很容易忽略嚴重性。

台南縣鹽水鎮仁光國小有個班級,男女生是十比一,唯一的女生被薰陶得比男生還「豪邁」。

台中縣永安國小校長李永烈說,男女失衡已衍生教學問題,尤其是體育課。上土風舞或配對玩遊戲時,都得男男配,老是被相中當女生的矮小男生,成了取笑對象。

小男生「活跳跳」,遇到男生特多的班級,學校得挑選阿諾史瓦辛格般的男老師壓陣。中縣和平國小去年六年級男老師都是一百八十公分以上壯漢,「這樣才有精力與小男生耗」。

【2008/06/22 聯合報】

男多女少》醫師反省 拒性別篩選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修瑞瑩、黃寅、苗君平/連線報導】

醫界表示「太多的女娃被拿掉了」,國小校園明顯呈現男多於女的現象,已有醫師拒絕以性別為由的墮胎手術。(記者于志旭/攝影)
「太多女娃被拿掉了」,少子化加上性別失衡,台灣社會已向男性傾斜;部分婦產科醫師反思後,拒絕替年輕孕婦做羊膜穿刺術鑑別男女墮胎,也有醫師認為應修法。

人工生殖法去年公告實施,規定人工生殖不得在事前篩選性別,但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仍有產婦偷偷篩檢,發現女嬰再墮胎。台南市一名女子的丈夫是獨子,傳宗接代壓力大,結婚多年不孕,前往台南市郭綜合醫院進行試管嬰兒手術,要求醫師幫她一舉得男,但依照新法,醫師拒絕做性別篩選。

這名女子好不容易受孕後,私下到外面診所檢查性別,發現胎兒並沒有「那一根」,非常沮喪,沒想到引產後卻發現胎兒是男嬰,她跑回郭綜合醫院向醫師哭訴,懊惱「難道命裡真的沒辦法生兒子?」醫師只能再幫她做試管嬰兒。

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雖然法令有嚴格規定,但孕婦仍有「變通」辦法,法令規範形同具文;他認為人工生殖法應有修法空間,例如三代單傳或連生多女的情況,是否能開放事前做性別篩選。

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國人第一、二胎,男女比還算正常;但第三胎男嬰比女嬰多了二成,第四胎多達近四成,人為操作「一心求子」現象明顯。

台中縣生命線前主委林義雄是退休婦產科醫師,他說產婦懷孕三個月時做穿刺檢查,除了解胎兒有無疾病,也可確知胎兒性別,有人藉此決定是否墮胎;他堅持除非說得出非作不可的理由,同時訂出「第三胎以上的產婦才作穿刺」的規則。

【2008/06/22 聯合報】

性別話題的「潛規則」
【聯合報╱黑白集】

電影「唐山大地震」裡有一撕裂心肝的故事主線,做母親的在救兒子還是救女兒之間只能選擇其一。有人批評導演馮小剛設計了重男輕女的情節,他自己倒不諱言社會實況如此,他說自己的姐姐長年任勞任怨照顧母親,但母親眼裡的心肝寶貝就是他這個兒子。

偏差的觀念足以殺人,而這種「殺人」的情節,今日台灣竟亦還在上演。衛生署公布資料,台灣男、女嬰比例失衡的情況繼續惡化,多半是在篩檢胎兒性別的階段就「處理」出這樣的趨勢。

全世界推動性別平權運動,一直存在著「消失的女嬰」這個悲慘話題。一般人的想像裡,大約是在極度性別歧視的落後國家如印度,或是嚴厲實施一胎化的極權國家如中國,才有這種事。但台灣男女嬰比例失衡的狀況,竟然高居全球第九名,如此「名列前茅」,然則台灣的文明程度不能說令人驕傲吧?

公開宣稱「包生男」的相關人等,可能不認為處理胚胎和「殺人」有何關聯。但從另個角度看,「唐山大地震」裡那個母親,尚且是在逼不得已之下的被迫選擇;而「包生男」的想法和做法,乃是自由意志之下的主動取捨。媒體的八卦話題討論中,三不五時津津樂道,女星嫁入豪門要等生出兒子才能「地位鞏固」,說者和聽者都把這種「潛規則」視為當然吧?

台灣不管造就出幾個呂秀蓮或者蔡英文,只要「消失的女嬰」現象存在一天,就證明這裡殘存著某種頑劣的「舊文化」有待徹底淘汰。二十一世紀還在談此話題,實在令人心酸。推動平等人權,台灣還要加油。

同志禁婚 易生焦慮、引發酗酒
【元氣周報/記者徐柏棻/輯譯(摘自美國微軟新聞)】

同性戀者也希望享受婚姻生活,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一些明令禁止同性戀者結婚的州,州內的男同志或蕾絲邊可能出現明顯的焦慮和心理失調。

這項由美國國家流行病學調查中心於2004年至2005年間,針對男同志、蕾絲邊及雙性戀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在2004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後,部分州政府通過禁止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憲法修正案,已對同性戀者的心理造成極大影響。

這些禁止同性婚姻的州,無論男同性戀或蕾絲邊,甚至雙性戀者,普遍出現心理失調、焦慮以及飲酒過量的問題。而且在那段時間,產生心理焦慮的同性戀者,幾乎增加一倍。

「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項歧視性立法,會對同性戀者產生如此大的心理衝擊」,哥倫比亞大學資深流行病理學家黛柏拉‧哈辛說,同性戀者不只需要性,更需要婚姻和家庭帶給他們的歸屬感。

【2010/03/14 元氣周報】

女變男 沒那話兒沒關係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何定照/台北報導】

女變男,何時才算變性完成?衛生署決定從寬認定,不再以外生殖器分辨,只要經兩名精神科醫師認定,摘除所有性腺器官,就算完成變性。

本報上個月獨家報導,內政部發文要求各機關認定女變男,必須重建人工陰莖,但此舉費用既昂貴又耗時,而且影響變性人的工作權益,造成極大困擾,性別團體也提出抗議。內政部立即表示將會檢討,並尊重衛生署意見。

衛生署昨天邀集相關醫學及性別平等團體代表討論,做出「靈魂可能裝錯身體,應該要尊重心理性別」的共識,決定不再以外生殖器判別變性人,不再以重建人工陰莖為女變男的必要條件。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會議共識將由內政部決定採行與否。

石崇良說,三年前內政部曾行文衛生署詢問性別變更程序,衛生署當時建議,除了兩名精神科醫師鑑定性別傾向,還要摘除乳房、卵巢、子宮等性腺器官,並完成性器官重建。

昨天會議上,整形外科醫學會代表一度擔心,沒有外性器官,怎麼判定男或女?石崇良說,男變女的手術相對簡單,可以一次完成,不像女變男,做完乳房、卵巢及子宮後,還需重建陰莖、龜頭,要花新台幣近百萬元,不是想變性的人都付得起。

石崇良指出,已有一些國家採從寬認定,例如荷蘭,只要精神科鑑定,甚至不須動變性手術;美國各州規定不一,有些州接近荷蘭的極寬鬆;至於日本,根本不接受變性。

石崇良說,昨天會議已達成共識,經過兩名精神科醫師的心理鑑定,證實並非暫時性心理不穩定,而是有變性必要,且摘除所有性腺器官,取得重大不可回復手術證明後,就算是完成變性。

對衛生署會議的結論,性別團體TG蝶園及中央大學教授何春蕤表示,政府終於真正尊重性別自主權,懂得用「心理性別」而非「生理性別」看待性別,「這是政府性別概念的一大進步!」

【2008/10/14 聯合報】

變性人:還是想裝 但真貴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十多年前做女變男變性手術的阿雄(化名),和女友相戀八年才修得正果,兩人結婚七年,有做人工陰莖的阿雄說:「那個東西做好,老是硬挺挺在那兒,但婚姻生活還是需要啦!」

阿雄說,變性是因為靈魂裝在錯誤的軀殼裡,為了求得身心靈合一,像他想裝人工陰莖的女變男,還是占大多數,只是手術真的很貴,一整套做完,得花六十萬元到八十萬元。

曾做過一百多例變性手術的醫師王茂山說,現在為變性人做人工陰莖,大多還是取小腿的腓骨和皮膚,包上部分肌肉筋膜、脂肪,再保留神經,讓人工陰莖日後「派上用場」時,雖然不會射精,能仍有真實的高潮感,而且不必靠充血,就有堅硬感。

變性人的另一半,是否會在意「那話兒」有多長?王茂山說,台灣女性陰道長度,約八到十公分,他替變性人再造陰莖,通常會建議做八公分即止,免得過於「突兀」,穿褲子蓋不住,反造成生活不便。

做人工陰莖的代價,是出院後半年至一年內,得天天帶著尿管,因為傷口未癒合穩定,必須用短尿管擴撐尿道接口,防止疤痕增生,避免尿道狹窄堵塞而無法排尿。

阿雄也曾在變性圈子聽說,有些男同志為了和另一半結婚,取得法定的結婚證書,也會去做變性手術,其實他們的心靈還是「男男相戀」,不像變性人是追求「徹底換一個人。」

王茂山說,他做過的變性人手術,女變男約占三分之二,男變女較少,和日本情形差不多。不少變性人想當男生,都說到在台灣當男性較吃香,可能和我們是父權社會有關。

【2008/09/24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54524
國民兩黨女性主義:強勢高階族群壓榨 弱勢族群低階婦女(轉貼)拚生育 經建會:第二胎可聘外勞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育有三個以上小孩家庭 免費逛花博

為了鼓勵生育,內政部再出新招!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3日宣布,為慶祝建國百年兒童節,將4月2日兒童節前夕,招待100個育有3個以上小孩的家庭免費參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至於為什麼選擇有三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張秀鴛表示,現代家庭孩子生的少,以2009為例,出生嬰兒第一胎占54%,第二胎占36%,第三胎以上僅占10%。她指出,現代家庭不僅生的少,願意生第三胎的父母更是少之又少,政府有必要對願意生且多生的家庭給予獎勵。

【2011/03/04 聯合報】


拚生育 經建會:第2胎可聘外勞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天表示,少子化議題已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經建會最快本月底整合相關部會提出少子化因應策略,方案包括研議讓有第二胎子女的家庭,可以聘請外籍勞工照顧小孩。

經建會官員表示,將在二月底或三月初整合相關部會的意見,討論開放生第二胎家庭可聘請外勞的可行性。不過,官員坦言,外勞主管機關勞委會還不同意以聘僱外勞的手段來因應少子化問題。

現代人普遍晚婚,生的孩子也比較少,「少子化」成為普遍現象。劉憶如表示,台灣首要檢討,為什麼在少子化的潮流中,台灣人生得特別少?她認為,這和生了孩子以後所付出的時間、金錢,父母付出心力等養育成本,都有直接的關係。

劉憶如說,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能讓大家養得起小孩;所謂「養得起」,不只是金錢上養得起,也包括養育沒有後顧之憂。她認為,少子化不單只是金錢的問題,如果父母不能把小孩送進托兒所,一方就必須辭職在家帶小孩;有些人因為這些考量,甚至連一個小孩都不願意生。

她指出,台灣婦女教育水準非常高,女孩子結婚後大部分希望繼續工作,在小孩養育的問題上,是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時需要解決的主軸。

外界關心,為何要生第二胎,才能申請外籍勞工照顧小孩?經建會官員說,經建會估算,每對夫妻生二個小孩,再開放聘請外勞照顧,「才是比較划算的做法」。

勞委會反對:排擠國人就業

勞委會職訓局副局長廖為仁表示,經建會日前確實曾針對少子化議題,找過勞委會評估擴大開放外傭的可行性。不過,勞委會與專家學者評估後認為衍生的問題眾多,目前傾向不開放。

廖為仁指出,國內托育服務產業已相當成熟,加上幼托人員多數為婦女就業,一旦開放外傭照顧第二胎,勞委會擔心會對幼托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並排擠國內婦女就業。過去許多研究兒童心理的學者也認為,外傭照顧孩童所產生的後遺症大,父母將照顧責任推給外傭,未來勢必影響親子關係,對兒童發展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勞委會認為,若擴大開放外傭,讓一般家庭也有能力聘僱外傭照顧第二胎,屆時進來的外傭數量相當可觀,我國社會資源恐怕無法承受。日前勞委會已與經建會溝通,認為不適宜用外傭照顧第二胎,來解決少子化。

開放外傭就能提高生育率?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開放外傭來提高生育率的假設令人質疑,開放外傭就想生小孩的誘因到底存不存在也有待檢視;即使開放,能夠請得起外傭的高收入家庭有限。

辛炳隆指出,不應將少子化與擴大開放外傭混為一談;台灣的土地能夠承載多少人口,未來的產業結構是否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在少子化議題上都需一併納入檢視。

第2胎可聘外勞 勞團罵:圖利有錢階級

經建會研擬開放聘請外籍監護工照顧第二胎,引起民間團體撻伐,並堅決表達反對立場。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認為,一旦開放僅能照顧極少數聘得起外傭的優勢階級,可能增加社會分化、引發一連串社會問題。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政府開放聘請外傭照顧第二胎的正當性薄弱,有能力聘請外傭的年輕家庭有限,該政策排擠一般大眾需求,還剝奪了本國保母、幼托人員與家庭照顧工作者的工作機會。更嚴重的是,可能自幼對孩子潛移默化形塑「女人等同奴工」的刻板印象。

劉毓秀舉例,身旁就有小學老師發現班上的小朋友發生爭執,其中一個孩子指著同學要求他過來「賞巴掌」,一問之下,孩子才說「我媽媽都是這樣打菲傭的」。另一社區媽媽則發現自己的孩子頻繁出入鄰居家,回家後出現伸出腳要媽媽穿、脫鞋的行徑,才發現孩子把鄰居家外傭的照顧方式學回家,「對女性形象、角色、尊嚴的傷害非常大。」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表示,該政策明顯圖利有錢階級,外勞將淪為家奴,還會加劇托育成本私有化;提供公共、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應是政府的責任,此舉恐有卸責之嫌。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認為,目前一個家庭想養兩個孩子,絕大多數都是雙薪家庭;若能善用公共空間,提供平價的托嬰、托兒及課後照顧,才有助解決少子化。

【2011/02/19 聯合報】

【2011/02/19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20124
(轉貼)生育率創新低 少子化危機衝擊台灣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少子化 經建會研擬2胎聘外勞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2011.02.18 08:57 pm

經建會預計 2月底彙整完成少子化因應對策,主委劉憶如今天表示,減少養育小孩成本是改善少子化主軸,策略應多管齊下,開放生第2胎可聘外勞照顧也在討論範圍內。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憶如說,總統馬英九說「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造成少子化原因雖是世界潮流,即「晚婚、生的小孩少」;但在此潮流下,台灣生的小孩「特別少」,這是需要檢討之處。

她指出,生完小孩之後需要養育成本,包含直接的金錢成本以及花費心力的成本。台灣婦女教育水準高,大多數婦女婚後仍繼續工作,養育小孩將是解決台灣少子化問題的主軸。

劉憶如表示,政策不只要讓大家在經濟上養得起小孩,還要盡量減少「後顧之憂」,減少養育小孩的成本,一定要多管齊下。

她說,例如有些人就是不想將小孩送到托兒所,但若自己帶小孩,一定要辭職,最後只得不生小孩;有人提議生第 2胎後是否開放聘請外勞照顧,這牽涉檢討外勞政策開放性,都在未來討論議題內。

劉憶如表示,經建會將在2月底、3月初整合各部會提出的策略,再共同討論可行方向。

【2011/02/18 中央社】

生育率創新低 少子化危機衝擊台灣
【中時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2011.02.18

  根據內政部公布「2010年我國重要人口指標」,出生人數僅16萬6886人,與前年相較下,銳減2萬5000名新生兒,創下歷史新低,台灣也成為全球最低的生育率國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部主任蔡鴻德醫師指出,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為婦女晚婚、政府政策不明確所導致。與台灣相比,許多國家對於少子化情況都有不同的應對措施,法國、新加坡、日本等地,對生育、孩子就學等進行補助及規劃,讓家庭可以減輕生育負擔,而台灣一直以來都以口號呼籲婦女生育,並無實際政策,直到今年開始有5歲幼兒全面免收學費等教育優惠政策。

  雖然政府長期以來呼籲婦女多多生育,但是隨著教育、經濟水準的提升,許多婦女即使已婚也因為經濟問題而不敢生育,少子化的情況因此產生,少子化也代表著消費之萎縮,社會中所需要的牛奶、糧食、衣飾、服務也因此減少,使經濟成長動力受挫,經濟發展便會遲緩。蔡鴻德醫師說,因為醫療技術的進步老年人口將越來越多,未來一個年輕人奉養4個老人的情況將會造成龐大的經濟壓力,同時生育率會更加低靡。不只是社會競爭力的退化,獨子在家族中會受到大家族的寵溺,可能會影響孩童的人格發育問題,導致孩子無法在家庭中學會分享、分工、團結的概念,一直要到學齡階段才會與同儕相處,延伸出自我主義高、惡性競爭的結果。

  許多婦女在婚後做好為人母的準備時,積極努力做人,卻遲遲沒有結果,這時可能就需要就醫檢查,是否不孕。何謂不孕?若結婚一年,在正常性行為且無避孕情況下未懷孕,就稱為不孕。通常建議就醫提高懷孕率,可能的方法有口服或針劑排卵,增加卵子量提高受孕的可能。若還是無法懷孕的話,可考慮人工受孕的方式。傳統上對於人工受孕過程多有負面感受,其實現在醫療的進步人工受孕療程已較人性化及輕鬆,施打方式也較過去容易,可自行在家施打,整個療程只需9天,比起過去的21天著實減輕婦女的負擔,提高人工受孕的意願。

  一名婦女直到36歲時才決定生育,卻一直無法如願受孕,經過檢查後發現兩邊卵巢都有巧克力囊腫問題,因此受孕不易。原先希望切除後再進行人工受孕,但蔡鴻德醫師表示,傳統上都會選擇開刀再進行人工受孕,但其實若腫瘤大小小於5公分並不建議開刀,因為開刀可能破壞其他好的卵巢,因此婦女採納醫師建議,直接進行人工受孕,目前已順利懷孕20多週。

  根據統計,台灣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29歲,但許多婦女對於生育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只要每個月經期準時,就能生出健康的孩子,但是蔡鴻德醫師指出,其實婦女只要過了34歲即是高齡產婦,而蒙古症的發生就是卵子老化影響孩子健康。還是建議婦女若有生子打算,請提早準備,若努力一年仍無懷孕,一定要詢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能健康孕育出的可愛的寶寶。

到中時健康新聞網粉絲團 看看大家怎麼說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31&id=12949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18364
(轉貼)十六年內 一年輕人得養兩老人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年1月出生數 比去年同月低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即時報導】
2011.02.14 10:31 pm

內政部發布1月登記出生數,只有1萬4,703人,比去年1月的1萬5,603人還要少。出生數並沒有回升,還在繼續下降。

【2011/0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16年內 1年輕人得養2老人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1.02.14 03:08 am



主計處統計,國內潛在勞動力占非勞動力的比率,去年只剩下百分之七十點六,創下歷史新低紀錄,如同「勞動力儲蓄簿」餘額已降到史上最低,凸顯「少子化」與「高齡化」惡果逐漸浮現;不到民國一百一十六年,台灣可能一個年輕人,得養兩個老人。
「潛在勞動力」指的是,扣除「高齡及身心障礙者」之後、十五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但尚未進入職場的人。

學者解讀,潛在勞動力降到歷史新低,是「少子化」與「高齡化」負作用發酵,退休、或無法勞動的老人愈來愈多,年輕人愈來愈少,使得近十年來,潛在勞動力比率如坐滑溜梯般一路下滑。

學者也擔憂,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結果,不僅勞動市場失色,「勞力儲備」愈來愈單薄,「人口紅利期」期也可能提早結束,也就是不到民國一百一十六年,台灣就會變成一個年輕人養兩個老人。

主計處表示,去年潛在勞動力有五百六十四萬兩千人,占非勞動力人口的比率降至百分之七十點六,廿年間下降十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國內高齡人口快速增加所致。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潛在勞動力比率不斷下降有兩個原因。一是結構上的變化,現階段先面臨「高齡化」的問題,很快就會碰到因「少子化」帶來十四歲以下人口銳減的更大困境。

第二是政府近年來推出各種促進就業措施,吸引許多不具工作意願的非勞動力,投入職場成為勞動力,對這幾年的經濟成長多少有點幫助。

他強調,由於「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負面因素加乘發酵,恐造成國內勞動來源減少,人口紅利期提早結束的隱憂。

「人口紅利」是指,被扶養人口(十四歲以下少年與六十五歲以上老年)占勞動人口(十五到六十四歲)的比率小於百分之五十。

成之約說,「人口紅利」的重要性在於,勞動力多寡是影響一個經濟成長的根本因素。因為國內生產毛額(GDP)是加總一國所有工作人口所生產的附加價值,當工作人口不斷減少,該國經濟自然也無法繼續成長。

根據經建會先前推估,台灣到民國一百一十六年就會結束「人口紅利」期。

【2011/02/14 聯合報】
障長者變少 內政部也不解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2011.02.14 03:08 am

台灣逐漸邁入老人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比例、人數都逐年提高。不過內政部公布去年身心障礙人數,六十五歲以上的身心障礙人口不增反減,少了近三千人,近年首見,內政部也不解為何出現這種狀況。

內政部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從二○○三年的百分之七,上升到去年的百分之十一,加上生育率降低,台灣逐漸邁向「老人化」國家。

加上社會福利措施增加,六十五歲以上身心障礙人口增幅十分可觀,從二○○四年的二十九萬餘人,增加到前年的三十九萬餘人,增幅超過三成。

但這個趨勢卻在去年「逆轉」。內政部公布去年國內身心障礙人口統計,六十五歲以上的身心障礙人口數為三九萬三七七九人,比前年的三九萬六四七九人,少了二七○○人。

對於為何老人統計上「變健康」?內政部社會司長黃碧霞也表示不解。她說,沒有政策因素影響老人申請身心障礙手冊意願,死亡率也沒提升,為何「逆勢減少」,她得仔細比對細部資料才能看出端倪。

【2011/02/14 聯合報】

14年來 女人生子延遲了5歲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1.02.14 03:08 am

晚婚及不婚,讓國內女性生育年齡不斷往後延。衛生署指出,十四年來,育齡婦女生育年齡晚了五年;找不到合適對象、缺乏經濟基礎等因素,則讓女性遲遲不敢婚或不婚。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廿歲至四十九歲未婚女性,進行「第十次家庭與生育率」調查,共訪問一千四百廿四人。

調查顯示,女性年紀愈大,愈不想結婚,四十五歲以上女性不婚意願更高達七成一。

女性遲遲沒結婚,卅歲以前的年輕女性,以「尚沒有經濟基礎」占大宗;年滿卅歲後,則以「還沒有遇到合適對象」為主因。

至於未婚女性裡,想婚及不婚者約各占一半。進一步分析想婚原因,五成五受訪者認為,「一生中有人可以互相照顧」,其次為「結婚可帶來經濟保障」,占兩成二。值得一提的是,已婚婦女裡,四成受訪者認為獨身比結婚好。

國內少子化問題已提升至國安層次,內政部統計民國九十八年國人總生育率,每對夫妻平均擁有子女數為一點零三人,遠低於替代水準的二點一人。國健局婦幼及生育保健組組長黃蔚綱說,早從民國七十三年起,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就已低於替代水準。

此外,國健局人口與健康調查研究中心主任洪百薰也說,七十四年時,育齡婦女生育年齡高峰為廿五、廿六歲,九十八年已延至卅歲以後,足足晚了五年。

國健局指出,有配偶婦女的生育率變化不大,女性晚婚與未婚比率攀升,才是導致生育率下降、少子化主因。今年適逢建國百年,結婚有百年好合涵義,希望未婚的人能盡快找到另一半,結婚生下可愛的兔、龍寶寶,提振生育率。

【2011/02/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06683
唯家國主義 能解決問題(轉貼)催生新招 建國百年推新婚蜜月券?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拚生育 總統鼓勵企業設托兒所

【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1.02.09 08:41 pm

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鼓勵生育必須多管齊下,包括12年國教、5歲幼兒入學免學費等。此外,他認為,企業附設托兒所,值得鼓勵,指示行政院帶回去研議。

中國國民黨下午召開中常會,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就「少子女化趨勢與因應策略」專題報告。與會者會後轉述,多名中常委關心少子化問題,中常委陳幸進建議應結合民間力量,辦理托育嬰中心;智庫社會安全組召集人詹火生建議,讓職業婦女彈性上班,以方便托嬰。

中常委呂學樟指出,過去政務委員林政則擔任新竹市長時,提出生育補助,生一胎補助新台幣1萬元,生2胎補助2萬元,現在成果出來了,新竹市的出生率大為提高。

與會者轉述,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表示,鼓勵生育必須多管齊下,包括12年國教、5歲免學費入學等等,都是方案之一。

總統表示,育嬰假目前已實施,實施彈性工時,也可請行政院帶回研議,尤其企業附設托兒所,也值得鼓勵,請行政院也一同研議。

對於因應少子女化措施,薛承泰在報告中提出「幸福婚,願意生,養得起」的口號。他認為,為了鼓勵結婚,建議多項立即可行的策略,包括建國百年推出「新婚蜜月券」、「百年寶寶贈百寶」等活動;各級政府舉辦相關活動,例如台北市在花博期間,免費開放新人拍婚紗照,舉行百對金婚、銀婚、鑽石婚等活動。

此外,薛承泰也建議,在年輕人喜愛的偶像劇中,多注入一些家庭觀念的戲碼,即便是置入性行銷,也希望能在偶像劇中加入家庭觀念。

薛承泰認為,民國99年9月9日的「愛情九九」,增加了不少結婚新人,今年10月10日則有「十全十美」意涵,加上明年適逢龍年,都是鼓勵結婚、生育的最佳時點,不宜錯過。

【2011/02/09 中央社】

馬總統指示快提出搶救生育率對策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即時報導】
2011.02.10 12:10 am

總統馬英九9日表示,生育率下降應該趕快採取對策。今年是「百年」,明年是「龍年」,結合起來,「今年婚、明年生,那是絕配」,他指示相關單位趕快提出策略。

國民黨中常會9日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報告「少子女化趨勢與因應策略」,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聽取報告後,做上述裁示。

【2011/02/09 經濟日報】

催生新招 建國百年推新婚蜜月券?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2011.02.09 03:01 pm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今天警告,真正的挑戰在民國105年到130年,高齡化的速度將快得驚人,政府應把握今年與明年關鍵期鼓勵結婚與生育,透過因應措施讓人民幸福婚、願意生、養得起,立即可行策略除可推出建國百年「新婚蜜月券」外,建議在偶像劇中多注入家庭觀念。

105年到130年 高齡化倍增


薛承泰下午在國民黨中常會就台灣社會少子女化及高齡化問題,提出因應策略報告。薛承泰指出,台灣從民國82年起步入老人人口占人口比率7%的高齡化門檻,到民國98年底,老人人口比率增加為10.6%,還不算高。真正的挑戰在民國105年至130年,因為估計老人人口從7%增至14%只要23、24 年。

薛承泰:今明兩年 催生良機


他說,要改變高齡化趨勢,就要對少子女化提出因應措施,今年及明年(即民國100與101年)兩個關鍵年必須把握,因為民國99年民眾討「愛情九九」與「十全十美」的諧音吉利,結婚對數回升了兩萬餘對,今年建國100年與明年龍年,更是鼓勵結婚與生育的最佳時間點,如果錯過,將再沒有類似機會。

薛承泰建議,在建國百年可請各縣市與企業配合推動新婚蜜月券、百年寶寶贈百寶等活動,北市也可在花博期間,免費開放新人拍婚紗照、舉行百對金婚等活動,提振婚因與家庭價值。據統計,結婚三年內離婚者大多是無子女狀況,協助年輕夫婦營造幸福婚並減少離婚,也有助於生育。

【2011/02/09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95488
(轉貼)立委江玲君拍催生影片 開全裸條件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內政部今年月月鼓勵婚育

繼去(99)年一系列的鼓勵婚育的宣導活動之後,內政部預計在今年每個月都有相關的宣導活動。內政部表示,今年是建國百年、明年是龍年,結婚與生育率勢必會增加,政府也將把握這一波婚育潮,營造「樂婚、願生、能養」的社會氛圍。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今年第一波將以形塑「孕育下一代是偉大的任務」、「孕育下一代是美好的負擔」作為宣導主軸,特別情商立法院江玲君委員入鏡,製作拍攝台灣版的「黛咪摩兒」。

江玲君表示,能為台灣永續發展與生育率盡一些心力,是很歡喜的,強調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的變化是非常奇妙的,對於這一次能夠參與內政部拍攝催生的宣導影片,表示肚子裡的寶寶來得好又來得巧,也對於自己經歷人生婚育階段感動幸福。她也一再鼓勵適婚男女,積極努力找尋「下一站」的幸福,愛情是可遇也可求的,工作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幸福的婚姻是給積極努力的人,她希望建國百年帶給適婚朋友「十全十美」「百年好合」「永浴愛河」。

簡太郎再三感謝江玲君願意為國家貢獻她的「第一次」,這支影片預計將在過完年後拍攝,影片將在3月中旬正式上映,預期將為帶動一波懷孕潮。

【2011/01/27 經濟日報】


立委江玲君拍催生影片 開全裸條件

美國藝人黛咪摩兒懷孕時的全裸照令人印象深刻,受邀拍內政部催生宣導影片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江玲君今天說,若全年嬰兒數達20萬人,她會考慮拍看看。

內政部積極催生與催婚,預計今年起每個月都有相關宣導活動,首波將情商已懷孕 7個月的江玲君入鏡,拍攝宣導影片。

江玲君在下午的內政部記者會上,拿著當年黛咪摩兒的懷孕全裸照片表示,去年出生嬰兒不到17萬人,內政部將今年目標訂為19萬人,若可以達20萬人,她生第2 胎時,「會考慮來拍這張」,不過,她擔心拍出來沒人敢登。

至於這次拍攝影片的最大尺度,江玲君笑說,頂多露肚子,不能再多露了。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說,去年總生育率(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0.9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提出10 年計劃,預計將生育率提升為 1.2人,且呈穩定成長。雖然今年達1.2人有困難,但今年應該會比去年高。

另外,「國民教育法」修正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江玲君表示,下學期起是反校園霸凌學期,除加強宣導,專任輔導教師等也將駐校。

【2011/01/27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64373
我生育率 世界最末(轉貼)中國女權 亞洲第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性平權 台灣亞洲第一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1.01.17 02:52 am



聯合國去年底首度發布全球「性別不平等指數」排名,我國雖未被納入評比,但主計處以我國資料比較後發現,我國性別平等程度排名全球第四、亞洲第一。
主計處指出,這分調查是附屬於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去年底發布的「二○一○年人類發展報告」中,首度調查各國性別平等程度;但由於各國資料蒐集時間存有落差,因此僅能公布二○○八年的世界排名。

主計處為衡量台灣程度,比照聯合國標準,自行將台灣資料進行評比,發現我國二○○八年的性別平等程度,在全球一百四十個國家中,排名高居全球第四、亞洲第一。

我國加入評比後,全球前五名分別為荷蘭、丹麥、瑞典、中華民國與瑞士。

性別不平等指數選用的指標有五大項,包括:孕、產婦死亡比率、未成年婦女生育率、國會議員女性代表比率、廿五歲以上受過中等教育以上的男女人口比率、男女性勞動市場參與率,分別用以衡量兩性在「生殖健康」、「賦權」與「勞動市場」三個面向,因為性別不平等所造成的發展損失。

官員指出,日本、南韓的重男輕女觀念遠比台灣嚴重,所以在「國會議員女性代表比率」與「男女性勞動市場參與率」兩項指標上,排名遠遜於我國;新加坡則由於其國內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如我國,所以在「廿五歲以上受過中等教育以上的男女人口比率」一項上,表現不如台灣。

再加上我國健保制度實施已久,在「孕、產婦死亡比率」及「未成年婦女生育率」方面,甚至贏過法國、美國等先進國家,所以相對在世界排名表現突出。

在衡量國民基本潛能拓展的速度的「人類發展指數」方面,台灣也未納入評比,但主計處自行以我國資料比較,我國在全球一百七十個國家中排第十八,屬「極高度開發國家」。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自一九九○年起開始編製這項指數,每年公布一次,涵蓋健康、經濟與教育等三大面向,人類發展指數將全球分為:極高度開發國家、高度開發國家、中低度開發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四個等級。前四十二名的國家都屬極高度開發國家,台灣是其中之一。

去年的排名由北歐的挪威奪冠,二到五名分別為澳洲、紐西蘭、美國與愛爾蘭。主計處帶入我國資料後自行評比,去年中華民國排名全球第十八,在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與南韓。

陳添枝:數據參考就好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昨天表示,我國「人類發展指數」與「性別不平等指數」表現優異,與衡量指標選取有關,但畢竟不是聯合國正式發表結果,主計處數據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2011/01/17 聯合報】

台灣女權 亞洲第1 世界第4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1.01.16 02:47 pm

台灣未成年女性生育率較低,女性國會議員超過三分之一,這些成就讓台灣的女權全球排名第四,僅次於荷蘭、丹麥和瑞典等歐洲國家,遠較美國的第38名優異許多。

聯合國公布HDI的同時,也公布2008年性別不平等指數(GII)。GII以婦女生殖健康、政治參與權利、教育和勞動市場參與機會4個面向做評估依據,排名越前面表示性別發展差別越小,也就是女權較為領先。

其中婦女生殖健康主要參考孕產婦死亡率和未成年女性生育率兩項,我國因為醫學進步,又實施全民健保,孕產婦死亡率很低,加上未成年女性生育率與非洲和美洲等國家相較,也相對很低。

國內本屆國會女性立委席次逾3成,為歷年最高,與亞洲國家日本的12.3%,韓國的13.7%相較,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權利比較高。台灣25歲以上受中等以上教育男女比率分別為87.3%和75.1%,兩性受教育程度差異不大;鄰近的韓國,男性受中等以上教育高達91.7%,但女性則僅79.4%,顯示重男輕女的歷史包袱在韓國的情況仍較台灣嚴重。以上各項因素,都是台灣在GII排名超越日本韓國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向來被認為民主國家表率的美國,性別不平等指數竟然全球排名第38,主要原因是美國未成年少女生育率較高,把美國的排名大幅往下拉;另外,美國女性國會議員所占比率只有17%,在全球表現上也不夠突出。

GII評比,主要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兩性發展的情況,我國排名全球第4,顯示台灣在兩性發展上落差不大,不論在健康、參政權、勞動市場等面向,都沒有因為兩性不平等造成較大的發展損失。

【2011/01/16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18689
個人主義男女平等 才是主要問題所在(轉貼)百年不老:催動台灣「生」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百年不老:催動台灣「生」機

人有生老病死,一個家庭也會興衰起伏;國家則不然,並沒有一個成長、茁壯、衰老、滅亡的模式可循。因此,有些國家,如當今首強美國,歷經200餘年仍國力強盛,絲毫不見老態;也不乏興盛未及百年,即垂垂老去的國家,如日本。其間的鏈結,頗值玩味。

一個家庭從青澀到衰老的關鍵,就是這個家庭的主人翁。從眷侶締結鴛盟開始,在他們歷練未豐、事業草創、子女尚幼的階段,雖然鬥志昂揚、生產力可觀,但因收入尚屬微薄、養兒育女支出浩繁,不免寅吃卯糧,經濟負擔沉重。一直要到家中幼兒成為青壯勞動力,可分擔家計,而父母進入壯年,事業充分開展,家中收入豐厚,開支更大卻綽綽有餘。其後父母老去,子女自立成家,承繼奉老育幼之責,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因此,一個原生家庭若無後輩繼起,就必定失去支撐力量,終致衰萎沒落。

我們常說,「國者人之積」,國家就是由全體家庭組成;當一國充滿年輕有活力、昂揚上進的家庭,就是個國力蒸蒸日上的國家;反之,當愈來愈多的家庭步入衰萎階段,這個國家自也老態龍鍾。

日本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由於日本最早出現少子化危機,老年人口比重以驚人速度上升,目前已占近四分之一;與此同時,總人口卻從五年前開始負成長。將此二者結合,這個國家明顯是食之者眾而生之者寡,具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人口不斷萎縮,又怎麼可能不老化。因此,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睥睨群雄,自詡日本第一,不到50年即陷入兩個「失落的十年」,迄今難脫泥淖。

相對日本,美國從二次大戰崛起成為全球首強,歷久不衰,迄今無人可望其項背,其不老的家庭應是關鍵。

美國的生育率雖未低如日、台,但與每個先進國家一樣,也是持續下降。但美國藉兩種方式引入源頭活水,因而得常保青春。其一是數十年極為寬厚的留學生政策,將各國金頭腦利誘而來,為美國創造知識財富的同時,還建立無數年輕家庭,成為美國社會中的生力軍。其二是美國開放明確的移民政策,吸入多元的外來人口,也為美國社會補充了充滿活力與幹勁的年輕家庭。

然而,台灣卻正一步步走向日本模式;少子化的速度超乎預期,老人比重快速增加,青壯勞動力的補充卻愈來愈慢,不出十年,總人口就可能轉為負成長;再不儘速發展年輕家庭,台灣社會也將出現欲振無力的老態。

面對此一情勢,除了催生以促進自然人口增加外,在社會人口的增補方面,台灣對國外留學生的吸引力不足,更視大陸學生如毒蛇猛獸,對外來移民亦嚴加防杜,缺乏明確的政策指引。

海外移民政策因尚無社會共識,一時難改,唯有從提高生育率著手。十餘年來,年輕家庭不樂生育,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對兩岸情勢、台灣政局及政治人物的作風難以樂觀,不願下一代生活於危邦、亂邦;另一是經濟情況低迷,收入停滯不前,養兒育女的成本卻飛漲,即使夫妻都辛苦掙錢,仍無法安心養家。

兩年前政權輪替,兩岸情勢緩和,如果不再發生劇變,凶險的氣氛將可掃除;馬政府標榜清廉,政風有所澄清,也消除許多原有的顧慮;如果經濟真能振衰起敝,讓年輕家庭的收入更寬裕,加以政府部門真能大幅改善托育設施、提高托育補助、降低教育成本等,才能讓民眾不再視生育為畏途。

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在台灣茁壯發展更只有60個年頭,不能未老先衰。如果今年能見到生育率由降轉升的契機,年輕家庭將重新成為這個國家的主力,我們才有望見到光明的未來。

【2011/01/16 經濟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16486
黃睿靚是真女人(轉貼)黃睿靚理想是生四個孩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政府還有幾年可以提升生育率?

2011-01-15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內政部日前公布台灣去年出生人數降至16.6萬人,這非但是歷史新低,且僅為十年前的一半。滑落速度如此驚人,這已然不是虎年、孤鸞年等風俗所能解釋。面對生育率長期的滑落,政府這些年所採取的卻是隨興零星的政策,顯示當局迄今仍不清楚生育率驟降的原因,也不清楚提升生育率的黃金時間已沒幾年。

 政府這些年提出什麼振興生育率的措施?遠的不提,去年內政部為提振生育率,推出百萬獎金徵選標語的活動,江宜樺部長呼籲各界共襄盛舉,希望能創造一個讓人聽了就想生小孩的標語。政府耗費人力、財力所徵選的這些昂貴的標語例如:「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幸福很簡單,寶貝一、二、三」等。這些詞句雖有些意思,但江部長期待藉由這些標語來提升生育率,顯然是不明白台灣生育率驟降的原因。

 台灣這些年生育率下滑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青年人失業率持續升高、薪資持續下滑、房價持續升高,這樣的大環境莫說生小孩,恐怕連結婚也要有些勇氣才行。十年前台灣的生育率1.7(平均一位婦女生1.7個小孩),比日、韓、星、德、義等國都來得高,但如今已跌破1.0退居世界之末。十年之間變化如此之大,想透過幾則標語來提升生育率,未免過於天真。

 除了標語,政府這些年也採行了一些零星的托育津貼政策,例如給零到二歲幼兒每月三千元的托育費補助、給五歲幼兒免學費入幼稚園。然而這些措施都有些門檻,並非家家都能適用。至於二到四歲這個階段,政府兩年來雖有多種擬議,但在國庫空虛、財主單位反對下,這些擬議始終只能在部會間公文旅行,難以拍板。

 儘管政府一再強調少子化的嚴重,但總是沒有提出完整而像樣的政策,日前馬總統還表示要把這個問題提高到國安層次,但這有什麼用呢?少子化由來已久,如果有決心,早該有完整的方案了,何竟延宕兩年而一事無成,到現在才說要提升到國安層次?才突然又恍然大悟,又要將其列為黃金十年計畫?令人不解。

 我們觀察這些年政府對少子化的因應態度,政府大員們對少子化的發言好像安上了定時器一樣,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面關心一下,跨部會討論一下,委託學者研究一下,惟不久即音訊杳然,無人聞問。細查這些部會的提案,不外是生育津貼、托育補助、租稅扣抵等老生常談的內容,而這些提案所以難以拍板,原因在於一旦實施,國庫每年需編列兩、三百億元的預算。

 國庫每年編兩、三百億元多嗎?當然不少,否則何以少子化的因應方案會一直無法定案。但兩、三百億元真的多嗎?從馬總統對軍公教人員加薪的那種豪氣看來,一點也不多。據估計軍公教人員如果調薪3%~4%,就得找到三百億元的財源。由此可知,決策當局口裡雖大談少子化有多嚴重,但其實並沒有解決少子化的決心,缺了這種決心,台灣生育率年年下滑,甚至創下全球最低,豈偶然哉。

 我們在此要提醒決策當局,從台灣人口各年齡層分佈看來,28~34歲之間每個年齡總有41萬人,而13~25歲這個年齡層的每個年齡已降至33萬人,至於9歲以下每個年齡的人口僅有20多萬人。這些數字告訴我們,現在處於適婚年齡的人口還在水準以上,及時改善就業、所得及住宅大環境的問題,對於提升結婚率、生育率為時未晚。一旦過了三、四年,隨著適婚年齡人口下降,政府就算提出再高妙的政策,也無力回天了,屆時台灣人口加速下滑已是必然的宿命。

 台灣出生率驟降源於結婚率下滑,十年前台灣每年結婚總有17萬對以上,近年適婚年齡人口還在水準以上已降至13萬對。當未來適婚人口劇減,結婚對數豈不跌破10萬對?隨著適婚人口下滑、結婚率下降,台灣必將陷入結婚率、生育率互為牽引的衰退循環。

 由此可知,時間已經不多,決策高層不能再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提不提升到國安層次來討論不重要,重點在於當局必須了解扭轉台灣出生率僅剩三、四年,一過了這個黃金時段,大勢已去,時不我予。而此刻在位卻無作為的決策官員,必將載入台灣經濟發展史,成為歷史罪人。

 我們要再次籲請馬總統瞭解人口與經濟的利害關係,台灣未來人口的驟降或緩降決定於今天,不容須臾輕忽,而提升結婚率、生育率的根本之途仍在於創造好的就業機會、讓青年人對未來有願景可期、同時遏止房價的狂漲;至於政府相關補助也應跳脫託育津貼、免學費的思維,若能設計一個機制,讓小孩的出生不再成為父母心中的負擔而成為資產,則台灣生育率的回升,仍指期可待。

聯合筆記/歧視單身才是壞示範

【聯合報╱梁玉芳】 2011.01.12 02:49 am

立委翁金珠擔心「少子化」,質問單身的青輔會主委王昱婷,指她「是青年的不良示範」。這逼得王昱婷只好承諾會「深自檢討」,並策略性拿出同是單身的反對黨主席蔡英文為擋箭牌,說要「一起努力,為國家少子女化略盡棉薄之力」。

怪哉!選擇單身竟是不良示範,這是哪門子道理?如果這段對話是過年團圓飯桌上親友團的逼婚,也就算了;但它在制訂國家政策的立法院上演,才令人憂心。原來,政治人物是拿著上個世紀的傳統價值當作政策圭臬,難怪少子化問題總是搔不到癢處。

立委不妨花時間了解一下社會現實:第一,結婚,早已不是人生的必要選項或穩定狀態,「有偶」與「單身」是循環變動的狀態。君不見,七十歲的台灣阿嬤才在寡居多年後,不是在澳洲找到黃昏老伴嗎?人生可難說得很呢!

「婚姻」成了「非必要」的婚戀安排,已是世界趨勢。美國「佩優研究中心」調查,三成九的美國人認為婚姻已不合時宜。人口普查局統計,十八歲以上美國成人結婚率僅五成二,是歷史新低。英國則在人口普查的婚姻狀況選項裡加入「同居」一項,真誠回應日漸增多的同居族群,公共政策才更符合現實。

第二,「養兒育女」不必然與「結婚」掛鉤。同居家庭、單親家庭日漸增多,美國人類學會發現,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社會秩序須以異性婚姻為唯一基礎。相反地,五花八門的家庭類型——包括同性伴侶組成的家庭——有助於維繫社會的穩定與仁愛。

美國國務院日前才決定,把護照申辦表格中的「父母」欄,改成性別中立的「家長」欄。這種決定,台灣立委很難想像吧?

官員與立委不妨如實看待社會變貌,接納人民的各種人生安排。單身就像結婚、出家一樣,只是人生選項之一;開放的社會應讓人民做出自己的選擇。

日本新成人124萬人 創新低

【中央社╱東京10日專電】
2011.01.10 04:45 pm

日本今天過「成人節」,1990年誕生的新成人約124萬人,首度跌破人口的1%,連4年創新低。這20年來日本經濟停滯不前,目前也面臨挑戰,這批新成人的未來備受期待。

日本總務省統計顯示,截至1月1日為止,20歲新成人約124萬人,比去年少了約3萬人,連4年創新低。男性約63萬人、女性約61萬人。這項調查始於1968年,新成人最多的紀錄是1970年約246萬人,現在幾乎減半。

今年這批新成人是於1990年誕生,當年東京股市新年開張股價暴跌,日本泡沫經濟開始瓦解,股價、地價跌跌不休。在經濟被視為「空白20年」長期停滯的情況下,日本漸漸邁入少子化、高齡化的時代,目前日本國家債務龐大、年金及醫療費負擔重、就業機會少等問題陸續出現。

東京台東區今天在淺草公會堂舉行成人儀式,許多新成人都盛裝出席。會場也安排一名曾住進少年感化院的男藝人現身說法,勉勵新成人要懂得做自己人生的主角、當一個有用的人。

中央社記者問到,變成成人的感想如何?新成人小田原茜回答說,「要思考如何孝順父母」。被問到現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她答說:「電腦」。她說,還沒找到工作,但也不怕,船到橋頭自然直。

男生山本曾在國中、高中時住過美國,後來回到日本唸早稻田大學,畢業後想進外商或到海外上班。

山本說:「因留學海外的日本年輕人變少了,大家也了解到中國、南韓突飛猛進,日本可能贏不了,但能了解到這一點也好,今後只有靠我們這一代好好加油、多到海外闖闖。」

一項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日本人留學海外的學生約6萬7000人,是2004年巔峰期時的8成。其中最明顯的是,留美人數明顯減少,遠低於中國、印度、南韓的留學生。這對於強調智慧財產立國的日本而言是一大隱憂。(本文附照片及影音)

【2011/01/10 中央社】

中評社專訪:黃睿靚理想是生四個孩子
2011-01-10 新聞速報 【中評社/張啟芳專訪】

前總統陳水扁的媳婦黃睿靚2日主持廣播節目,首播專訪陳水扁母親陳李慎。圖為黃睿靚步出廣播電台心情顯得相當愉快。(謝明祚攝)

陳水扁媳婦、高雄市議員陳致中妻子黃睿靚接受中評社專訪,打開內心世界談家庭、心境。她說,最大的理想就是生4個孩子,但她32歲了,恐怕沒辦法。至於有很多聲音鼓勵她選立委,這不是她人生的選項,她是有自我想法的人,如果外界蜂湧而來的壓力大於她的想法,她的想法會被稀釋,但希望不要有這個結果。

黃睿靚目前在高雄快樂聯播網主持節目,她同時還是台南科技大學的鋼琴、音樂欣賞講師,在高雄中學、鳳新高中、新莊高中、新興高中教鋼琴,算鐘點費薪水,她說賺取的薪水夠她和孩子每個月的開銷。

黃睿靚與陳致中的女兒陳潔歆,已經滿4歲。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孩子,結婚時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生4個小孩,最好是2男2女,也曾跟陳致中討論過這個問題;但陳致中是學者型的人,個性很怕吵,說不要生太多,說她32歲了,沒辦法生那麼多個。

黃睿靚說,陳致中參選議員期間,她遇到選民,選民鼓勵她要選立委,也鼓勵她趕快再生一個男孩。她有問阿嬤,到底是選立委重要?還是再生一個,最好是男孩重要?阿嬤回答說,兩個都重要,但她向阿嬤說,她哪有時間?沒辦法兩全其美。

她表示,做陳致中的助選員時,才知道選舉真的很累,她結婚前43到45公斤,在結婚籌備期間瘦到41公斤,選舉期間只有40公斤,她吃東西都很正常,也吃很多,胖不起來的原因可能就是來自自我的壓力。

黃睿靚指出,她要求自我很高,是完美主義者,有自我的個性、自我的想法,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後,就要求自己把這件事做得完美,不會像個半吊子,所以她的壓力很大,她也是一個不多話的人,其實嫁到陳家後,在家都是媽媽找她談一些事,很少主動自己找話題。 對於支持者要她選立委的聲音從不間斷,黃睿靚笑著說,選舉真的很累,在人生規劃上,她也沒有從政、從事公職的打算,雖然她有自我的想法,不過一些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的時候,她的想法會被稀釋掉,可能也會犧牲自我的想法、隱藏自己的想法,但希望這種情形不要發生。

訪談中,黃睿靚對是否參選立委雖然沒有明言,但從其中含意,只要有多數人鼓勵,不是沒有參選的機會。

黃睿靚還說,她主持電台節目後,從受訪者變成訪問者,其中心境轉折很大,她也對之前被訪問時,藍、綠媒體各自設定的立場表示非常不適應,她認為,媒體有雙重、甚至三重、四重標準,有些訪問完和播出來的意思完全顛倒,企圖引人入罪,讓她對媒體不是很信任。 她指出,媒體給她塑造形象,很多人從媒體得到的信息來看她,她在為陳致中助選時走到大街小巷,讓民眾知道真正的她後,就有民眾跟她講,在媒體上和實際上的她其實落差很大,民眾還會怪媒體亂報,讓她稍有安慰。

黃睿靚表示,她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公益,去年8月26日教自閉症的孩子彈琴,參加慈善晚會,去年11月26日腦性麻痺兒童也有來邀請她,但因27日選舉她無法參加,今年一定會去參加,也要多多幫助這些弱勢的孩子們。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03571
兩性平權不平義 才是真正有問題(轉貼)搶救生育率 兩性平權做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ㄟ型少子化 國安土石流

【聯合報╱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管理所教授(台北市)】
2011.01.10 02:58 am

去年新生兒僅十六萬六千多人,創我國歷史新低。馬英九總統憂慮的表示:「解決少子化,必須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有朋友說,這會不會小題大作?回曰:不但不是小題大作,相反的,此時不正視,將來後悔都來不及。試問,一個國家的財政負債累累,社會退休及福利制度崩解,是不是國家安全問題?

教授未來學多年,持續呼籲,少子化將對社會造成兩大衝擊,可用兩個數學圖形表達:倒金字塔型及ㄟ型。

由於少子化,社會的人口結構從農業社會的金字塔型轉為倒金字塔。也就是從以往多數人工作養少數老年人,反轉成少數人工作養多數老年人,這將導致國家財政崩解。

台灣人口結構在一九五一年時,平均約二十二點七個工作人口養一位老人。到了二○○八年,平均約六點九人養一位老人;到了二○一四年將是約三點五個人養一位老人。日本因為人口老化,現在國家財政赤字已高達兩年的國家GDP。所以,被許多財經部門評為財政危險國家。我國財政近年來快速惡化,人口老化正是主因之一。

在倒金字塔的人口結構下,稅收減少,支出增加。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財政赤字會屢攀新高的原因。政府財政再不檢討,開源節流,將導致社會崩解的土石流。

另一個問題是「ㄟ型社會」。內政部指出我國今年比去年增加四萬多人,為什麼出生少卻增加人口數?因為醫療發達,死亡數低於出生數。為什麼是「ㄟ型」?因為科技增長壽命,所以雖然少子化,總人口數還是微幅上升。但是科技有其極限,所以如果繼續少子化,幾年後,台灣人口將會大幅下降,從現在往後看就是「ㄟ型」。

經建會五年前公布民國一九五年台灣人口將只剩八百萬人。五年前公布的數據是一○七年後總人數才開始減少,現在,要提前減少了。八百萬人口的台灣,與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所能承擔的治安、交通、國防、國土規劃、公共工程及社會安全體系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馬總統將少子化提升至國家安全層次是正確的。政府應全面應戰,在增加人口方面,訂定鼓勵生育及吸引優秀外籍人士方案。在財政上,訂定透明且能有效減少債務的財政方案,讓全民共同努力。政府部門再不正視少子化帶來的嚴重財政黑洞,將來全國人民都會被捲入黑洞的深淵,因為,財政一旦崩解,社會體系會跟著崩解,無人可以置之事外。

【2011/01/10 聯合報】

少子化 恐步日本衰退後塵

【聯合報╱何思慎/輔仁大學日文系所教授(新北市)】
2011.01.10 02:58 am

台灣少子化日益嚴峻,馬總統將此問題定位為國安問題正面以對。台灣若不能有效因應少子化問題,未來經濟發展將失去動能,進而引發連串難解的政治、社會問題。

其實,日本二十年來的經濟不振,其引爆點雖為一九八○年代的經濟泡沫化,但究其根源則為人口老化。目前,日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已達二千九百萬人,約佔日本總人口百分之廿三,而日本的老年人口估計將在二○二五年超過人口數三分之一,邁入老人國家。再者,日本厚生勞動省新年公布人口統計數字顯示,二○一○年,日本總人口減少十二萬三千人,連續四年出現人口負成長,且減少規模更甚二○○九年的七萬一千八百人,顯示日本人口正加速老化中。

人口老化的日本,內需市場萎縮,令其經濟陷於難解的通貨緊縮。日政府採貨幣寬鬆政策,零利率幾乎成日本利率市場常數,但此舉無助刺激日本國民擴大消費,進而帶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此外,零利率政策更令退休族將荷包拴得更緊。在日本失落邁向二十年之際,此問題不僅未獲緩解,反而日趨嚴峻。因過去創造日本經濟榮景,支撐日本內需消費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將進入退休高峰期,此將加劇日本的老化問題,使日本經濟持續向下探底。

尤有進者,二○五○年日本的人口將減至九千萬人,其中高達四成屬老年人口,工作年齡人口預估降至五千二百萬,退回二戰結束時的低水準,債臺高築的日本未來將無法有效維持社會安全網的正常運作,引爆財政金融風暴,構成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因此,馬總統認為,「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提升至國家安全層次」,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台灣能否永續經營的死活問題。

台灣的育齡婦女生育率已是世界最低的零點九人,甚至遠低於為人口負成長所苦的日本之一點四人,若未能及早有效緩解少子化,台灣必步上日本後塵,而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將是目前對生兒育女裹足不前的生育族群。因此,年輕朋友應認識到「增產報國」實為「利己」的理性經濟行為,當然政府相關因應政策將生育成本合理的「外部化」,亦應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手段。

【2011/01/10 聯合報】

搶救生育率 兩性平權做起

【聯合報╱莊祐端/實習教師(台中市)】
2011.01.10 02:58 am

台灣生育率下降之速度令人怵目驚心,如此劇烈的人口變遷勢將造成台灣社會的莫大衝擊,但我們的政府卻只是花錢買口號、發放生育補助金,效用極其有限。其實兩性權益不平等,正是造成台灣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現今社會的專業分工和物價水平已讓雙薪家庭成為必然,但是傳統的家庭分工觀念卻將家務和教養子女的責任都歸屬於女性。現代女性要走入婚姻生育子女,得承擔工作、家務、教養子女的三重壓力,而且還必須為家庭擔起工作報酬被剝削、甚至失去工作的風險。同樣都受過高等教育、工作表現同樣傑出,但是家庭勞役分配不均、工作待遇不平等,處於雙重弱勢的女性毫無尊嚴可言,要女性如何敢踏進婚姻?如何敢生育下一代?憑什麼犧牲個人理想只為家庭付出?

其實,新世代的男女可能較上一代更樂意共理家務,可是結婚的意願卻會被傳統家庭分工的想像所阻礙。

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保障婦女請安胎假的工作權益,這才是提振生育率的根本,但也不過是兩性平權的一小步,要深化兩性平權還是得從教育著手。

越來越多大專院校將戀愛、婚姻、兩性關係列入正式課程,幫助學生建立新的家庭分工想像,兩性共享同樣的義務。過去總以為這些東西不教自然也會,年輕人自行摸索即可,殊不知這反讓兩性關係被僵化的傳統觀念所牽絆。

法律和教育多著墨保障女性權益,才能長遠且有效地提振生育率。

【2011/01/10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03210
頁/共2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