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托育收養資料】 (轉貼)迫童吃屎
 瀏覽12,319|回應31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祖父母帶小孩 「阿嬤子」至少125萬人
圖/聯合報提供

小威(化名)就讀台南縣某小學四年級,他和兩個弟弟從小由爺爺、奶奶扶養。小威的父母離異,父親為了家計在外工作奔波,難得回來一趟。

小威的學校有一百多個學生,大約有兩成多的學生都像他這樣,而且台南縣多數偏遠學校也都是如此。孩子的父母離異或亡故,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甚至是父親或母親入獄,教養重擔落到老人家肩上。

近年來,由於國內婦女婚育情況出現顯著變化,主計處特別以專案方式,結合內政部資料,對國內已婚生育婦女進行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樣的「阿嬤子」愈來愈多。

根據主計處最新調查發現,現階段十五到六十四歲、擁有學齡前子女(不滿六歲)的婦女,超過三成將其子女交由(外)祖父母照顧,目前國內學齡前(不滿六歲)的隔代教養兒童約四十五萬人,就算是年滿六歲以上,也有高達八十萬人曾由(外)祖父母教養長大,總計約有一百二十五萬人,創歷年新高紀錄,國內隔代教養趨勢漸明顯。

官員解讀,「隔代教養」一般又稱為「隔代家庭」或「祖孫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可概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父母親很少或根本沒有履行親職,完全由祖父母負起孫子女照顧及教養責任;另一種像三代同堂,或晚間父母、周末父母、假期父母等情形,父母親多少仍履行若干親職。

專家指出,祖父母無法取代父母的教養工作,甚至因為知識上的落差,祖父母除了關心愛護外,對孫子女的學校生活或其他部分一無所知。

以小威為例,小威的奶奶和爺爺都種田,為讓小威的爸爸專心在外打拚賺錢,撐著老骨頭拉拔小威和兩個弟弟。對孩子的功課無能為力,奶奶只得仰賴學校的課後輔導。

數據指出,近半個世紀,台灣約有三十八萬名媽媽,放棄親自照顧寶寶、參與子女零到三歲間成長過程的權利,而改為(外)祖父母、其他親屬,或專業保母代為照顧。

【2007/07/09 聯合報】

今日晚報 2007.04.20 

英婦強迫寄養孩童吃屎換來14年牢飯
中廣新聞/劉剛

英國一名婦女強迫3名寄養她家的孩子吃大便跟嘔吐物,被法院判處14年徒刑。史普麗現在62歲,十幾年前,社會局把3個孩子,兩女一男交給她照料。史普麗認為這3個孩子是魔鬼附身,就不斷折磨他們,包括強迫他們吃大便、吃嘔吐物,還用木棍捅進他們的喉嚨,用砂紙磨他們的皮膚,極盡虐待。這3個孩子忍受了虐待19年,現在他們已經成人,搬出史普麗的家,才揭發此事,法院判處史普麗14年徒刑。法官說,他擔任法官40年,這是他審理過最殘忍的虐童案。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6047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棄兒調查 每年近伍佰位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oxer

棄兒調查 每年平均481位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即時報導】
2010.10.14 11:15 pm

兒福聯盟基金會調查發現,台灣有四分之一遭父母遺棄的孩子,想等到一個家庭,卻要等上七百多天。兒盟調查發現台灣每年平均超過四百八十一位棄兒,平均每天就有一點三的孩子遭遺棄,且棄兒在找到收養家庭前,多半流浪過三個以上住所,有的甚至達六個。

兒盟今年欲募集一千五百萬元的棄兒生活照顧基金,投入棄兒的生活安置、緊急醫療照顧、心理諮商輔導等,盼民眾伸出援手。愛心專線,○二-二五五○五九五九轉一。

【2010/10/14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22634
(轉貼)沒人帶孩子 誰敢生孩子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oxer

「養不起小孩」 婦團要求平價托育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2010.10.04 02:57 pm

少子化嚴重,多個婦女團體上午表示,少子化的主因之一,是許多父母怕「養不起小孩」,因為托育費用太高。因此婦團要求建立平價、優質的托育制度,並在中央及直轄市、各縣市都設「公共托育服務委員會」,以協助婦女兼顧工作與育兒,並有效提振生育率。

呼應婦女團體的訴求,立委黃淑英、林淑芬、陳亭妃、田秋堇、陳節如等人表示,將在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中,設置中央與地方「教保服務審議委員會」,定期審定幼托機構合理的服務內容、收費金額、人員薪給等事項。立委更表示,政府應負起責任,讓勞動家庭得到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展現國家支持家庭的決心。

【2010/10/04 聯合晚報】

托育大利多!明年增設公幼

【聯合報╱記者吳佩玲/桃園報導】
2010.09.21 03:45 am

桃園縣政府根據民情反映公立幼稚園太少,弱勢民眾無法支付私立幼稚園高昂托育費用,縣府教育處決定5年內要新增58所國小附設幼稚園,明年將會增設10至15所公立幼稚園。

教育處長吳林輝昨天在縣府主管會報作出上述報告。吳林輝表示,桃園縣國小有187所,但現行國小附設幼稚園僅54所,不到三分之一,且多數集中在偏遠鄉鎮市,未充分發揮照顧弱勢家庭幼兒的功能。

未來,教育處擬在5年內新增58所國小附設幼稚園,將集中在都會區、新興發展區的鄉鎮市。主要原因是,都會區人口密集、外來人口也多,就業便利,更有托育需求,但過去,公立幼稚園少得可憐,經濟弱勢家庭因付不起高昂學費,不敢把幼兒送往私立幼稚園。

教育處表示,明年是建國100年,縣府配合中央釋出托育利多,將編列2000萬元,在中壢市青埔、桃市中正藝文園區、南崁地區大幅增設公立幼稚園,預計新增10至15所公幼,增聘20名以上保育員師資,讓念幼稚園變普及化、平價化,充分照顧弱勢幼兒。

據了解,公立幼稚園每學期(五個月)的學費、月費、餐點費最貴為1萬9000元,幾乎是私立園所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收費。教育部今年在復興鄉試辦5歲幼兒免學費政策;明年起,家戶所得在110萬以下者,幼兒讀公幼免費,讀私立幼稚園可獲每學期1萬5000元至3萬元不等補助,增設公立幼稚園變成地方政府的必要措施。

【2010/09/21 聯合報】

離島、原民5歲幼兒 9月起免學費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10.08.26 03:45 am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宣布五歲幼兒免學費計畫,今年九月起,離島及原住民鄉鎮即可免學費,雜費(月費)則依家庭年收入不等,最高補助每年三萬元,受惠約一萬人;明年九月起擴大至全國年收入在一百一十萬以下家庭,受益人數將達十五萬四千人,占全國五歲幼兒數的四分之三。

吳清基表示,分階段逐步實施是因政府財政困難,優先補助所得較低家庭,一○一年將爭取擴大辦理。且除提供學費補助,吳清基強調,還將提升幼稚園師資水準、交通車、公幼課後留園補助等配套措施。

教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部分公立幼稚園中午或下午三、四點就放學,教育部將鼓勵公幼開設課後留園,並補助家庭年收入三十萬元以下幼兒的留園費用;且補助離島、山地鄉公幼提供交通車,讓偏遠地區幼兒也有機會跨學區入學。

在提升幼稚園水準方面,楊昌裕表示,將補助離島及偏鄉教師參加教學觀摩的代課費、差旅費;補助只有高中職學歷的教保人員,攻讀大專的幼保科系。

楊昌裕表示,五歲幼兒補助只發給公幼及經教育部審核通過的四千八百多所私立幼稚園,合作園所不得因教育部的補助而變相調高收費。目前約有百分之六私幼尚未成為教育部的合作園所,一部分為都會區的貴族私幼,還有一部分為未合法立案園所。

教育部表示,本年度的受益對象為九十三年九月二日至九十四年九月一日出生幼兒,免學費部分開學就不用繳費,月費部分則可能要先繳第一個月,再視核定後的年收入退費。

為讓家中有五歲幼兒的家長了解補助內容,教育部將在下月中旬寄送一套四本的手冊到幼兒戶籍地址。補助計畫明年預計支出六十億元,如未來要全面免費,需再增加二十億經費。

【2010/08/26 聯合報】

5歲幼托免學費 家長盼:國教儘早向下延一年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10.08.26 03:45 am

教育部昨天宣布五歲幼兒讀幼托免學費政策,家長團體都表示支持,但也希望儘早實施國教向下延伸一年,讓五歲幼兒接受國民義務教育,「否則有人有補助、有人沒補助,且幼稚園水準良莠不齊,家長還是會擔心。」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表示。

李秀貞說,這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恐怕還是私立幼稚園,因部分私幼的收費並不透明,很擔心私幼收了教育部補助,又變相向家長收錢,「如校外教學過去遊覽車一台一萬二千元,現在就說漲到一萬五千元,因全班都要去,家長也沒有選擇。」

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現在很多家長不想讓小孩讀公幼,是因公幼只有半天,下午還要另找一家托兒所或安親班,這點希望教育部也要協助解決。

北市教大幼兒教育系副教授林佩蓉表示,目前沒有讀大班就進小學的幼兒,約占百分之十,多半身處偏鄉、原住民鄉鎮市,且多由年邁的阿公阿嬤帶,這部分不是光給學費就能解決,還需在沒有公幼的偏鄉設置幼稚園;未來也期待政府能儘早完成幼托整合,將補助再向下延伸至三、四歲幼兒。

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表示,去年已在原住民地區開辦小型的社區托育班,經費由原民會全額補助。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期許在九月開學前,完成各界對幼托整合的意見整合,過去的歧見主要在零至二歲的托嬰部分,但二至六歲部分較有共識,最好讓二至六歲的幼托整合先上路;至於國民義務教育如要從五歲為起點,也要克服目前公、私幼為三比七的比例失衡問題。

【2010/08/26 聯合報】

5歲娃資優教育 北市擬試辦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陳智華/台北報導】
2010.08.26 08:51 am

北市教育局擬從今年九月新學年起,試辦兩年的「幼兒優勢才能發展方案試辦計畫」,以五歲的小朋友為對象,將在四所幼稚園選出優勢才能學生,幼稚園採不分班的方式,每周安排半天,將幼兒集中起來,以活動或遊戲方式進行資優課程。這也是全國首創資優教育向下延伸到學齡前。

至於如何選出小小資優生,教育局表示,會在松山國小附設幼稚園、市教大附小附設幼稚園、南海實驗幼稚園、育航幼稚園等四所試辦幼稚園內,透過老師及家長填寫檢核表、實施幼兒團體測驗、進行多元才能觀察課程等三種方式鑑定,鑑定項目包括語文、數學邏輯、視覺空間、自然觀察、音樂等五項。

教育局並表示,一旦幼兒被鑑定出具優勢才能,園方將請鄰近國小資優班教師、社區特殊專才教師進行優勢才能發展課程,

北市教育局局長康宗虎表示,為避免五歲小小資優生被標籤化,造成假性資優的流弊,這項方案將不涉及升學上的跳級,換句話說,即使在幼稚園被鑑定為優勢才能學童,國小時也無法跳級。但這些幼兒小一入學時,將以補助鐘點費,及外加課程的方式,針對他們的優勢才能繼續輔導。

教育局特教科長楊麗珍表示,北市的智能資優資源班的鑑定從小二開始,小三入班,這些被鑑定出具有優勢才能的幼兒,若要在進一步確定是資優生,仍需透過小二的資優鑑定來確認。

針對外界質疑是否會出現「假性資優」情形,楊麗珍表示,因為未分班,且觀察期相當長,應會減少假性資優的事件發生,若有疑慮也會找來家長學者討論。

家長對台北市幼兒優勢才能發展試辦計畫看法兩極,有的家長反對資優教育向下延伸到學齡前,但也有家長贊成,表示很有興趣。

胡姓家長認為,小孩年紀太小,應該多元探索,而不是很早進行資優鑑定,反對這項政策。

但黃姓家長表示,以往孩子如果有特殊才能,要滿六歲才能鑑定、考試,現在五歲就可提早探索、鑑定,相當不錯,她的兒子數理、識字能力,都已超過小一,她也很想提早了解孩子的性向及潛能。

※延伸閱讀》
‧資優生IQ高數理強 運動、同理心較低
‧競爭 謀殺資優生
【2010/08/26 聯合報】

北市學前資優教育 怕補習「假性資優」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2010.08.26 03:45 am

北市九月試辦幼兒優勢才能發展方案,學者昨天表示,幼兒教育本來就應該適性適才,但也擔心檢測鑑定方式、課程安排等若未做好,容易教出僅有「才藝」的假性資優生。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表示憂心,質疑與其用同樣的資源幫學生「分類」,不如將資源集中在弱勢學生,還比較有幫助。

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學理上來說,試辦幼兒優勢才能教育沒有問題,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檢測鑑定方式、課程安排、家庭配合、師資培育等作法的配合,要找出真正具有潛力的學生,而非教出只有「才藝」的學生。

吳武典強調,檢測鑑定方式應避免傳統的紙筆測驗,反而要注意學生的人際關係、創造力、學習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試辦過程也應盡量減少標籤化,避免造成學生的壓力。

市教大幼兒教育學系教授林佩蓉則認為,就像發展慢的學生需進行早療,發展快的學生也應該給與機會。

不過由於華人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心態仍舊存在,試辦幼兒優勢才能教育可能造成家長大規模補習,造成「假性資優」,因此她也希望學前資優教育可以緩步進行。

謝國清說,北市一試辦,相信其他縣市也會跟進,但在幼兒階段去挑選優勢才能學生,是否真有學理上的依據,該方案對孩子未來發展是否有幫助等,都頗有爭議,更何況鑑定過程也有可能讓孩子提早面對競爭壓力,恐抹煞孩子學習的興趣。

【2010/08/26 聯合報】

沒人帶孩子 誰敢生孩子

【聯合報╱王任賢/醫(台中市)】
2010.08.26 09:00 am

罹癌化療的外婆,無預警殺了她照顧的外孫。這個悲劇讓我想起,小時候我也是由外婆帶大的。

那時外婆裹著小腳,有一回看到我玩到馬路中間,踩著小腳搖搖擺擺的跑步把我抓回來。這時外婆遭遇的危險程度,可能絲毫不亞於我。因此在台灣,隔代教養的問題,仍有很多值得探討的空間。

隔代教養之所以普遍存在,是由於其成本低廉,又能解決一些政府不願意去碰觸的問題,因此廣為存在。但是隔代教養仍存在很多問題:兩代的觀念是有差距的,照顧的老人家有時很難為,形成有功無賞、弄破要賠的窘境;吃力又不討好。

更何況若是碰到老人家有病,身體的負荷更吃不消。為了成全兒女的事業,老人家通常都會勉力而為,但這種作法對老人家並不公平。

加上近年來台灣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女性工作已成為必然趨勢。照顧家庭可由餐廳、洗衣店替代,無可取代的是照顧子女。如又碰到長輩仍是具有產值的,不可能照顧孫子,此時婦女就必須面臨事業與家庭的痛苦抉擇。在兩者不能得兼,最後可能會選擇不生,這就是台灣出生率屢創新低的原因。

若要挽救出生率,好好解決婦女生孩子沒人帶才是重點。政府有責任做到婦女只要生下小孩,政府就保證托嬰至六歲。若國家有經費,可以社會福利支付;若國家沒有經費,可以保險方式支付。總之,經費不是問題,端看為政者有沒有決心而已。

人才是國家發展命脈。沒有足夠的人,就選不出足夠的人才。解決婦女生小孩衍生的問題,才會有意願生小孩。那些老人也才有機會休息,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境界,一舉三得。

【2010/08/26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38383
蛋頭馬桶 不知病因(轉貼)六成叫不出阿公阿媽名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oxer

6成叫不出阿公阿媽名 祖父母節拉近祖孫情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10.08.19 03:56 am


台灣很多小孩由祖父母照顧,卻不知祖父母的生日、姓名,教育部明訂今年八月廿九日為祖父母節,盼孫子女多探望、關心祖父母。
記者周永受/攝影
教育部一項調查指出,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叫不清阿公、阿媽的名字」,超過六成的孩子「說不出阿公、阿媽的生日」,甚至有一成七孫子女的祖父母仍健在,但卻從未謀面。

教育部今年首度發起「祖父母節」,希望孫子女能在八月廿九日寫張卡片、或打通電話關心祖父母。

台灣將邁入老年社會,很多小孩都是祖父母帶大的,但教育部委託中正大學教授李藹慈於六月底至八月初,針對孫子、父母、祖父母三代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有效樣本三千八百多人,發現受訪祖父母中,有八成能完全說出孫子女的名字,但只有三成六的孫子女能全部說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名字,有四成知道二至三位的名字,一成二只記得一位,還有一成完全不知道。

調查也顯示,近四成祖父母記得所有孫子女的生日,但記得所有祖父母生日的孫子女只有百分之五,有六成二的孫子女答不出任一位祖父母的生日。

祖父母及孫子女出遊的頻率,多數都答只有逢年過節見面,李藹慈表示,台灣的祖父母常在孫子女年幼時擔任主要的生活照顧角色,國小階段的孫子女與祖父母相處的頻率也較高,但隨著孫子女年紀增長,與祖父母的互動就愈來愈少,關係日漸疏離。調查也顯示,僅有三成左右的孫子女喜歡與祖父母相處。



教育部表示,今年把祖父母節訂在開學前的最後一個周日,就是希望祖父母與孫子女可趁這一天共聚,教育部長吳清基鼓勵祖父母能在開學第一天,陪著孫子女去上學;以後祖父母節則固定選在八月的第四個周日。

李藹慈建議,除了發起祖父母節,社會各界也可多舉辦如學電腦等祖孫可一起參加的活動。教育部所屬的社教館所也配合祖父母節,在本月前推出多項參觀優惠。

【2010/08/19 聯合報】



6成叫不出阿公阿媽名 祖父母節拉近祖孫情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10.08.19 03:56 am


台灣很多小孩由祖父母照顧,卻不知祖父母的生日、姓名,教育部明訂今年八月廿九日為祖父母節,盼孫子女多探望、關心祖父母。
記者周永受/攝影
教育部一項調查指出,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叫不清阿公、阿媽的名字」,超過六成的孩子「說不出阿公、阿媽的生日」,甚至有一成七孫子女的祖父母仍健在,但卻從未謀面。

教育部今年首度發起「祖父母節」,希望孫子女能在八月廿九日寫張卡片、或打通電話關心祖父母。

台灣將邁入老年社會,很多小孩都是祖父母帶大的,但教育部委託中正大學教授李藹慈於六月底至八月初,針對孫子、父母、祖父母三代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有效樣本三千八百多人,發現受訪祖父母中,有八成能完全說出孫子女的名字,但只有三成六的孫子女能全部說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名字,有四成知道二至三位的名字,一成二只記得一位,還有一成完全不知道。

調查也顯示,近四成祖父母記得所有孫子女的生日,但記得所有祖父母生日的孫子女只有百分之五,有六成二的孫子女答不出任一位祖父母的生日。

祖父母及孫子女出遊的頻率,多數都答只有逢年過節見面,李藹慈表示,台灣的祖父母常在孫子女年幼時擔任主要的生活照顧角色,國小階段的孫子女與祖父母相處的頻率也較高,但隨著孫子女年紀增長,與祖父母的互動就愈來愈少,關係日漸疏離。調查也顯示,僅有三成左右的孫子女喜歡與祖父母相處。



教育部表示,今年把祖父母節訂在開學前的最後一個周日,就是希望祖父母與孫子女可趁這一天共聚,教育部長吳清基鼓勵祖父母能在開學第一天,陪著孫子女去上學;以後祖父母節則固定選在八月的第四個周日。

李藹慈建議,除了發起祖父母節,社會各界也可多舉辦如學電腦等祖孫可一起參加的活動。教育部所屬的社教館所也配合祖父母節,在本月前推出多項參觀優惠。

【2010/08/19 聯合報】
國外怎過祖父母節「回去看外婆 陪下廚種菜」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10.08.19 03:56 am

俄羅斯、波蘭、美國都早有「祖父母節」,孫子女向祖父母賀節的方式多半是送卡片、打電話問候。在政大學中文、來自俄羅斯的奧爾佳說,外婆mima是她在世界上最愛的人;來自美國的薄瑞安則表示,他因撰寫二次世界大戰的報告而採訪外公,讓他重新認識外公及家族歷史。

教育部昨天舉行「祖父母節」記者會,並在室內點燃小型天燈,為台灣所有祖父母祈福,並請奧爾佳等三位外籍學生,分享他們在家鄉歡慶祖父母節的回憶。

奧爾佳說,俄羅斯十月之後天氣就會變得很冷,因此,十月最後一個周日的祖父母節,也是最適合去探望祖父母的時候;許多孫子女會送些健康食品、魚子醬、蜂蜜或花藝品給祖父母,祖母也都會親手製作蛋糕、糖果給孫子女。

奧爾佳說,她八歲時從小鎮烏拉爾搬到莫斯科,也遠離了外婆,但她最開心的就是趁著夏天或放假,回烏拉爾探望外婆,陪著她在菜園裡栽種蔬菜水果,或在廚房裡做餡餅,「她是我在世上最愛的人!」

攻讀台大法律研究所的美國學生薄瑞安說,小時候對外公講的陳年故事總不感興趣,一直到因撰寫二戰報告,採訪了外公,才重新認識這位享壽九十七歲「世界級博物館」的人生經歷。來自波蘭、目前就讀中興大學的戴純真說,波蘭阿嬤多半擅長烹飪,一直到現在,她還忘不了已過世外婆的手工餅乾。戴純真的祖母今年已九十幾歲,因分住不同城市,一年大概只能見面兩次,「儘管我已經長大了,但每次見面她還是塞零用錢給我。」



【2010/08/19 聯合報】

隔代教養/萬元薪養六孫 阿嬤也要康乃馨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羅紹平、王慧瑛、劉星君、葉英豪、謝瓊雲/連線報導】
2010.08.19 03:56 am

「阿嬤,我愛您!」「阿嬤您賺錢累,我幫您捶背!」屏東縣念小二的「小文」,從小由阿嬤帶大,祖孫相依為命,阿嬤外出打零工,他總叮嚀阿嬤小心。

台東縣忠勇國小五年級男童張誌良因父母在外地工作,由祖父母帶大,祖孫感情好,每天凌晨五點起床幫忙煮早餐,假日跟著祖父母到山上砍竹子,今年獲選全國孝親楷模。

新竹縣尖石鄉婦人古黃美華當清潔工,一萬多元薪水養六個孫,每個孫子都很黏阿嬤,她一個晚上換三個房間,輪流陪孫子睡。

台東縣偏遠鄉鎮隔代教養家庭多,學校老師說,這些鄉下孩子從小和祖父母生活,祖孫感情濃密,有些孩子出生後連生母都沒見過,由祖父母撫養照顧,根本不知道外祖父母是誰,何況外祖父母的姓名與生日!

多名教師指出,現代家庭都是小家庭,三代同堂情形不再,孫子和祖父母的互動少,無法說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姓名,不讓人意外。

住南投的「秀蘭嬤」也是隔代教養,她說,兒子和媳婦子因工作關係常飛大陸,「我以前也不主張幫兒媳帶小孩,但帶了之後真的非常快樂。」

「要孫輩記得我們,還要靠節日才想得起來,未免太誇張了!」秀蘭嬤認為,親情的維繫靠親密互動,父母當橋梁,製造機會讓祖孫間常聯繫,如阿嬤不舒服時讓孫子陪去看醫生,「保證知道阿嬤的名字與生日」。

南投縣廖奶奶唯一金孫從小與父母分開,與爺奶同住,她說隔代教養對體力負荷較大,但只要經濟無虞,「其實很幸福」;現代許多爸媽是在無奈情況下把孩子交給祖父母,「帶孩子的明明是奶奶,康乃馨卻送給媽媽,祖父母其實很需要被鼓勵」。

【2010/08/19 聯合報】

家扶主任「祖父母教養和情感 社工無法替代」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新竹市報導】
2010.08.19 03:56 am

「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找不到可以替代父母功能的人,教導他們如何生活,有可能走偏。」新竹市家扶中心主任沈俊賢說,阿公阿嬤能給孫子親情的溫暖,但礙於年紀差很大,升學、生活資訊等有代溝,孩子向外尋求慰藉時,常是誤入歧途的開端。

沈俊賢說,若是三、四歲就跟祖父母住,祖孫感情會很親密;若是小學時父母離開,孩子常會怨恨「父母拋棄了我」、「找不到聽得懂我話的人」,此時社工會介入,當父母角色的「代理人」,輔導他們社會化,但「祖父母對孫子的教養和情感,是社工無法替代的!」

並非隔代教養的孩子都走上歧途,新竹縣泰雅族小蓉,三歲時父親過世、母親離家,阿公阿嬤拉拔她和兄妹長大,小蓉也靠著家扶中心的獎學金,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

她課餘時打工賺零用錢「不想再讓阿公阿嬤這麼辛苦」,也參加熱舞社團,生活很充實。

【2010/08/19 聯合報】

祖母扛父母職 養大我兄妹

【聯合報╱許俊輝/大學生(基隆市)】
2010.08.19 03:14 am

教育部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孫子女連祖父母的名字也說不完整,因此發起「祖父母節」活動。

母親在九年前因血癌過世,而父親在今年四月也因中風過世,那段時間祖母沒有撇下筆者兄妹,從彰化老家到台中來打理一切,穩住家裡,否則我們差一點就要出外流浪了。

她為了我們的生活與學業,拚命省錢,還騎著五十小綿羊,作資源回收,由於載很多東西,機車不穩,險象環生,只為了一天兩趟賺取五六百元而已。當時筆者不懂事,很抗拒這些資源回收的東西,認為很不乾淨、很佔空間,常為此與祖母爭執不休。後來想起來,覺得自己很不孝,很汗顏。

要是沒有她這樣付出,哪有現在的筆者呢?

其實有許多家庭的孩子,像筆者一樣,是被祖父母身兼父母職分,扶養長大的。期望我們不要只是在祖父母節時才尊敬祖父母,平時就應打通電話關心一下,甚至多陪陪他們,這樣他們也會感到溫暖的。

【2010/08/1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25621
(轉貼)安親班餵過動藥 學童受害達三年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搶救生育率 育兒津貼不如育兒貸款

(2010/04/04 00:18)

(●作者宇珩,桃縣龜山,大畢,工。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宇珩 

內政部長江宜樺因搶救生育率,提出「百萬徵口號」活動因而於愚人節,經網路票選獲選為「愚人殿軍」,恐怕內政部搶救生育率的方式,該要對人民提出點有點實質意涵的協助,方可從根本上解民所苦。另針對行政院在97年核定「人口政策白皮書」中「少子女化社會之對策」所提出的「研議實施兒童津貼的可行性」作法,只能讓筆者感慨我們的政府除了會花納稅人的錢來補貼之外,難道沒有更貼近人心的作法了嗎? 

筆者認為,對於搶救生育率,應從人民根本的人權議題上解決才行。 

筆者建議內政部可參考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以鄉村銀行的理念,提供窮人微額貸款,成功扭轉了全球一億人口的命運的方式,其作法與現行的助學貸款類似,筆者亦是在助學貸款下,成功地完成學業。 

相信對有養兒育女的家庭,提供百萬額度的低利貸款並可提供只還利息至少5年寬限期的作法,可讓生養兒女有較高負擔的家庭,能夠透過低利貸款用較少的利息,負擔因養育兒女而增加的支出,並對申請育兒貸款之家庭,提供社區保母服務,協助轉介政府輔導的合格保母,讓養兒育兒都能有配套措施,使孩童生存權受到保障。當人民在感受到政府保障,對未來生存權的疑惑解除,人民自然願意以「增產報國」,來報效國家。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宇珩,桃縣龜山,大畢,工。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安親班餵過動藥 學童受害達3年

安親班餵過動藥 專訪受害學生家長 / 張祐齊

安親班劉姓學童母親表示,女兒遭服用利他能兩年多,經常頭痛、注意力也不集中,讓她心疼,如果驗尿出現不良反應,考慮對趙姓女老師求償。
記者張祐齊╱攝影
中和市未立案的一家安親班負責人趙麗珠,為管教學童,涉嫌提供安親班學童第三級管制藥品「利他能」,警方調查至少有六名學童受害,已將學童尿液送驗。

由於安親班九十五年六月起招生,可能有學童受害長達三年。

警方前晚七時許在永和市趙麗珠(五十二歲)住處逮捕她,並前往中和市的安親班起出十五顆半的利他能、六顆舒肉筋新錠及四顆不明藥物,檢方初步認定趙女並無餵食學童毒品意圖,但餵食學童藥物有觸犯醫師法之嫌,昨依醫師法命趙女以廿萬元交保候傳。檢方並追查相關藥品來源。

據悉,趙女坦承拿藥給學生吃,但她堅決否認餵毒,趙女說,「利他能」是以前有家長放在安親班,要給自己小孩吃,班上還放有維他命,她聽家長說這種藥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由於藥還有剩,她才把這些藥分給學生,她說只有給三個學生而已,她不知道含有三級管制藥品成分。

警方調查,中和某國小五年級陳姓女導師,七日發現班上一名學生帶著不明藥物,學生說是安親班趙老師給的「維他命」,並稱已吃了一個月,且趙老師稱這個藥是聰明藥,可提升注意力。

陳老師請校護查看後,發現竟然是用來治療過動兒的處方藥品「利他能」,經查該安親班另外三名九歲至十三歲的學童也吃過。據了解,除兩名疑有過動兒症狀的學童外,該安親班有六名學童疑遭餵食「利他能」。

其中一名被害劉姓學生母親昨晚向記者表示,趙麗珠交保後還和她通電話,堅稱給學生吃的都是維他命,不要相信媒體報導,但如果女兒驗尿後呈現出不良反應,她考慮聯合其他家長向趙求償。

歷史新聞╱安親班 爆體罰

編按:本文原刊於【2008-04-18/聯合報/A19版/社會】

南投縣埔里鎮一家未立案安親班驚傳體罰學童受傷,安親班蘇姓負責人被控涉嫌持羽球拍握柄把一名小二學童臀部打得瘀青紅腫;媽媽幫兒子洗澡時才看到,緊急送醫,至昨天紅腫未消仍無法上學。

幼童父親說,前晚送兒子就醫驗傷,已向埔里警分局報案,不排除提傷害告訴,同時請求埔里鎮調解會調解,要求安親班加倍歸還安親費,並賠償身體與精神損失,埔里鎮調解會已受理。

男童父親說,安親班明知他兒子患巨大結腸症,為重大傷病,還用球拍柄重打八歲小孩,威脅孩子「再哭就再打。」直到小孩不敢哭才住手,他認同適度管教,但把小孩打得無法安坐,讓他無法接受。

涉嫌體罰學童的安親班蘇姓負責人昨天一度拒絕採訪,她丈夫還用英語髒話「fuck off」喝令記者離開,記者走出安親班,他還追出叫罵,最後蘇姓負責人才出面說明。

蘇姓負責人承認體罰,指前天傍晚幼童與一名小一生在二樓低年級班做功課時,不斷大聲談笑,吵得樓下其他學童無法專心聽課;她告誡不聽,才持球拍柄各打兩童十下屁股,幼童再犯,她才再打一次。

她說,平常只用「愛心小手」打屁股管教,這次確實太用力且施力點不對,她願意向家長道歉,今後不會再這樣體罰小朋友,會妥善處理家長要求。安親班尚在申請立案,相關設施符合安全。

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長魯信,今天會勒令停止招生,並派稽查小組調查。南投地院少年法庭法官說,無照停招有何用?教育官員是空口說白話。幼童被打傷須家長提告,才能依兒童少年保護法處理。


>>上聯合便利貼 (iPost.udn.com) 週週送筆電!

【2010/01/13 聯合報

藥品遭醜化 過動兒家長憤慨

北縣某安親班老師涉嫌餵食學童管制藥品「利他能」,媒體報導此藥是「兒童古柯鹼」,過動兒家長和醫師直跳腳,擔心藥品和過動兒病童都遭醜化。

利他能被醜化為「兒童古柯鹼」,已造成許多家長恐慌,包括馬偕、署立桃園醫院等兒童心智科門診都接獲家長詢問,甚至有用藥多年的個案想要停藥,醫護人員費盡唇舌解釋。治療過動症的處方用藥被講成毒品,醫師認為對過動症患者不公平,過動兒家長團體「赤子心協會」昨天也表示,不排除向中國時報及撰稿提告。

衛生署指出,利他能抑制過動症狀,卻無法提高智力;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說,利他能上市逾五十年,是目前健保給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第一線用藥,在醫師診斷及處方下有一定療效。

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高淑芬說,利他能的化學結構與安非他命相似,才會以管制藥品管理,但過動症孩童服用後不會有興奮感,也不會成癮。臧汝芬強調,若正常小孩誤食,也不會有不良後果。


>>上聯合便利貼 (iPost.udn.com) 週週送筆電!

【2010/01/13 聯合報】

懸空吊、手輕薄 安親班「壞叔叔」虐4女童

桃園縣一家安親班負責人的陳姓同居男友,以托育女童太皮、偷吃食物等理由,把女童綑綁,再於背後打結,懸空吊起凌虐;還趁女童午睡時輕薄,被檢察官起訴求處十一年半重刑。

桃園地院前天開庭,被凌虐的四名女童異口同聲說:「他是壞叔叔,我們很怕他。」其中有小朋友在隔離審理庭隔窗看到陳姓男子時,還嚇得發抖,露出畏懼表情,對陪同的媽媽和社工說:「不想再看到他。」

涉嫌凌虐幼童的這家安親班,社會處已註銷立案。社工員表示,這家安親班經營不善,曾在網路上招生,強調廿四小時托育。受虐女童因為家長工作關係,孩子得長期委託安親班照顧,才上門託育。

桃園地檢署調查,去年四月初,一名三歲女童因翻爬嬰兒床,陳姓男子(卅九歲)嫌她太皮,以棉繩從女童胸前繞過腋下,再在背後打結,將女童雙腳懸空吊在二樓一個多小時。

同月中旬,陳又以另三名女童偷吃東西、沒寫作業、吃飯打翻碗、食物弄髒地面等理由,以相同方式凌虐三名女童,時間約卅分鐘,直到女童痛苦掙扎哭喊才放下。

陳姓男子還恐嚇女童趕快睡午覺,否則要處罰,等女童睡著時以手指輕薄其中二名女童,女童痛得哭出來,還被恐嚇「不能講出去」;其中一名女童遭玷辱二天後,由阿姨帶出去遊玩,為女童洗澡時,發現女童下體紅腫追問,才知被凌虐和輕薄而報警。

陳姓男子承認綑綁女童吊起凌虐,否認玷辱女童,辯稱是和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碰到,但二名女童清楚陳述遭輕薄經過,診斷證明也有挫傷、紅腫。


>>上聯合便利貼 (iPost.udn.com) 週週送筆電!

【2010/01/13 聯合報】

歷史新聞╱一把火燒出安親班多少問題

編按:本文原刊於【2001-04-09/聯合報/19版/省市生活新聞】

桃園市佳育兒童心算慈文分校遭人縱火案,燒出了安親班及補習班未立案的問題,據統計,僅在桃園縣內,未立案的補習班多達五百四十三家,未立案的托育機構也有一百卅三家,家長要怎麼選擇才好,實在是一門學問。

佳育兒童心算中心一場無名火,燒掉了兩條寶貴的生命,也燒出安親班及補習班是否立案的問題。其實類似的事件,曾發生在民國八十七年間,台北縣中和市未經立案的慈民安養中心深夜發生火警,十一名安養老人被燒成焦炭,安養院未經立案即違規營業的問題,當時曾引起廣泛討論。民眾是健忘的,隨著災難事件一波波地發生,人們對類似問題早已麻木和淡忘,直到罹難者由老人轉變為稚齡兒童,才讓有子女的家長驚覺問題的嚴重。

安親班未立案的情形有多嚴重?說來諷刺,以安親班多如牛毛的台北縣為例,有立案的安親班僅廿六家,那麼未立案而遭到縣政府列管的安親班有幾家呢?答案是廿九家。民眾會問,其他上千家的安親班到哪去了?這一點,恐怕連政府官員、業者也答不出來。

桃園縣政府表示,其實大部分業者都想立案,但業者碰到的問題不容易克服,常見的是建物用途不符及消防設備不合格,因為房子大都是租來的,房東往往不同意業者變更格局或拆除違建,不過也有的安親班、補習班業者是全權委託代書代辦,光是申請建物用途變更就要二年,一般程序花不了一個月就可以辦出來,業者根本被代書蒙在鼓裡,以為要花錢打通關節,於是乾脆擱置。

台北縣社會局指出,安親班無法立案,原因在都會區寸土寸金,部分安親班因土地、建物空間有限,無法取得使用執照,另外,學生數和廁所數的比須為十比一,很多業者認為占用太多空間,不敷成本,以及供應餐點者,須聘用廚工,都讓業者以投資成本過高而卻步。

既然安親班未立案,對外營業招生就屬違法,那政府相關單位為何不抓?答案就在安親班的定位始終屬於「灰色地帶」。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少年福利課課員徐明進指出,依照省政府頒布的安親班管理辦法,經營項目才藝類超過一半是屬補習班,主管單位是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才藝類未超過一半則屬安親班,由縣市政府社會局管理。業者得以在夾縫中求生存,遇到教育局人員稽查,則說自己是安親班,遇到社會局人員,又搖身一變成了補習班,業者在法令中左閃右躲,政府單位對這些業者有時也莫可奈何。

桃園縣政府對未立案安親班的態度,過去是以輔導為先,但是社會局自去年八月開始對未立案的托兒機構處罰,至今一共罰了一百卅九件,每件都罰三萬元。其中也碰到不少補習班兼作安親班,或是安親班兼設才藝中心、課輔班、家教班,藉此規避稽查和處罰,教育局及社會局決定改以聯合稽查的方式執行,杜絕業者的僥倖心理。

桃園縣承辦人員指出,不管補習班或安親班,都有其社會需求,縣府還是會輔導業者立案,單靠公務員稽查,效果有限,而且法律只限被法院宣告禁治產的人才不能登記,有前科或交往複雜的人無法排除,如果家長也能多注意業者的身分背景,應更能保障小孩的安全。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呼籲家長,為孩子選擇安親班,一定要認明「合格標誌」,有立案的合法安親班,建物和消防設備起碼都是通過檢驗的,加上有定期的檢查,又有投保意外險等等,比較能讓家長放心。

高雄市政府目前有提供「安親班定型化契約範本」,供課後照顧業者與家長雙方參考,目前都已經函送到各立案課後托育中心參考,社會局也呼籲家長能與課後托育單位訂定契約,以妥善照顧學童的課後托育。另外高雄市政府每年都會定期執行托兒機構聯合稽查,稽查項目包括立案及未立案安親班的建管安全、防火分隔、緊急避難逃生設備、衛生保健、幼童專用車的安全滅火設備及保養維護記錄等。

(記者林文義、李玉梅、金武鳳、李光展、謝梅芬採訪,徐柏棻整理)


>>上聯合便利貼 (iPost.udn.com) 週週送筆電!

【2010/01/13 聯合報】

歷史新聞╱補習班立案 卻做安親班

編按:本文原刊於【2001-04-26/聯合晚報/22版/台北都會】

您孩子上的是安親班還是補習班?台北市議會好小子問政聯盟上午前往光復南路一家安親班突檢,當場發現這家安親班是以補習班立案,不符規定,要求市府重視,保障孩子權益與安全。

包括王浩、林奕華、陳孋輝、陳惠敏、賴素如、吳世正等6位議員為突顯北市未立案安親班林立問題,上午突檢安親班。上午的會勘,議員們發現這家案親班是以短期美語補習班,向教育局申請立案的,但做的卻是安親、托兒工作。議員們說,一旦發生事情,受害者要向那一單位投訴?

他們說,這家位於光復南路46巷內的安親班,本來在32巷,但是因為未立案,被社會局取締過,沒想到經過遷移後,安親班愈作愈大。

上午也前往會勘的社會局、教育局官員則面有難色的說,確實有不少安親班因申請立案不易,改以補習班申請立案,業者拿到証照後再從事安親、托兒工作,走法律漏洞的情形相當普遍,他們會檢討改進。


>>上聯合便利貼 (iPost.udn.com) 週週送筆電!

【2010/01/13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93112
三個和尚沒水吃!(轉貼)英親職團體:廿年內 「大家」集體育兒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親職團體:20年內 「大家」集體育兒

英國的親職團體預測,核心家庭制將不再是「正常現象」,10到20年內,叔叔、伯伯、阿姨、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將會以「集體育兒」形式,負起照料兒童的責任,形同「公有父母」。

英國「家庭與親職協會」的雷克博士表示,隨著離婚率上升結婚率下降,以及同性婚姻增加,非婚生育率的居高不下,傳統的家庭模式將淡出歷史舞台。

該協會發佈「家庭趨勢」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現在四分之一的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與1970年代的十四分之一相比顯著增加。大約一半的孩子是非婚所生,上一代的這個比率還不到十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家庭是單親家庭,其中九成的家長是女性。

報告還指出,預估到明年英國的母親有七成會就業,與1990年代相比,單親母親的就業率也將增加40%。

雷克說,母親就業勢必減少在養育後代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今後10年,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將發生巨大變化,程度不亞於1950年代以來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地位變化的程度。

據統計,英國現在有200萬個家庭依靠老一輩協助扶養小孩,約有20萬名祖父母獨力照顧孫兒,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上升。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2/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63696
生而不顧 母親失職(轉貼)北縣未立案托兒所女童猝死 縣府開罰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北縣未立案托兒所女童猝死 縣府開罰

台北縣五股某托兒所15日發生女童疑因窒息死亡案,台北縣政府社會局表示,托兒所並未合法立案,今天將依法開罰。

社會局表示,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但在行政處分,已確定該托兒所無立案,將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處新台幣6萬以上30萬以下罰鍰。

社會局說,已派社工前往死亡女童家中,對女童家長進行心理輔導及法律上協助,女童父母目前的情緒穩定,正等候檢調相驗女童死因。

社會局兒童少年福利科科長蔡秋敏表示,未立案托育機構,無論托育環境或照顧人力皆無安全保障。她呼籲家長切勿貪小便宜,應選擇有立案的托育機構,社會局網站公布立案機構名單,家長可上網查詢。

【2009/10/15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652890
(轉貼)台灣的養女制度及風塵女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陳鎮慧哭倒扁珍

樓下這位以「生父、養父」駡人的就是很典型的少數不知生父是誰的深綠份子,請對照一下我介紹過的典型6,一般正常人是想不到這樣駡的,外省人是沒有養父風俗的,你露餡了。 
【2009-03-22 08:04 | MaG8 】 

+++++++++++++++++++++++++++++++++++++++ 
6. 台灣的養女制度及風塵女。台灣人尤其是閩南人,是特別重男輕女的,生活環境困苦的時候,往往將幼女送人或是賣人當養女,圖個温飽,有些近似大陸百年前的童 養媳。養父母清一色是福佬人,對養女視如己出的絕不過半。不幸的養女年幼時做牛做馬,受養父、養兄性侵的情况非常普遍。運氣好的,成年後嫁給養兄。運氣不 好的就給賣入風塵,這些女子在1960至1980前常常接待日本客人,當時日本常常組買春團赴台渡假,每年以十萬人次為單計。這些日本人多為中下日人,常 常跟著導遊的小旗子去那些中低檔的「一翻兩瞪眼」的風月場合消費,他們一隊一隊的秩序很好,也不分美醜由領隊決定上場次序,而且人人都是二分鐘之內就出來 歸隊了,非常乾脆。有些女子出來還會連呼「喔計、喔計」(好大) ,惹得日人及旁觀的嫖客、龜公、老鴇一片哄笑,氣氛溫馨融洽。很多日人和風塵女子發生感倩,生下小孩後還會固定寄錢撫養。在這些不幸的養女眼中,日本確實 是她們一生中碰到最好的人,對自己的不幸往往以痛恨外省人抒解。早年很多年老珠黄的風月女子最後淪落至小地方當暗娼,這些女子的客人多為上了年紀又沒什麽 教育的老兵,老兵手頭不寬,白嫖耍賴的糾紛非常普遍,對本省人中「欺負本省苦命人」的惡劣印象要負絕大責任。部隊中有些老兵還合夥替一名女子贖身分享,年 紀大了,由出資最多的結婚了斷。這些教育低又偏激的老兵喜歡駡政府,這些就成了現在很多台獨的仇中口頭禪。極少數的風月女子是懷了日本恩客的孩子,才委屈 從良於貧窮的外省人,生下的孩子空有外省籍,在慈母多年哀怨的評比中,對養育他的外省父親是深惡痛絕,對「不知是誰」的日本生父却是無盡的緬懷。這些人是 深綠仇中的主力,這種怨恨是說不出口也無法化解的,將來如有族群正面暴力衝突,對這種人不能幻想「和解共生」。這些人由於自已出生的背景及成長的環境,最 常引用的語言暴力就是「雜種」,「豬、狗」,「生父、養父」,及種種色情下流話,非常好認。

2009-03-22 08:47 | 刼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54453
根本在國家並未有福利政策
    回應給: 梅峰《中國台北議員擬參選人》(MeiFeng) 推薦0


天煞孤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幹天王藏鏡人的政策主張,麻煩馬英九請研究辦理(支持本人政策理念,煩請一人一信寄給各位藍軍立委)


1女性懷孕從產前5個月,每月請領國家薪資補助及支出增加補助15000元至生產完一年半





2學前托兒托育由政府與民間業者完全承接,完全免費





3家務有己制(數年前我率先倡導)如未托兒托育,每名幼兒得每月請領15000元補助,以兩名為限





4徵募雙行制(80年念台大時研討)男生募兵以專職戰力為主需熟研武器運用戰技戰略服役25年得退役


義務役男八至九個月為限以體能基本戰力協防以正勢戰武力為主


5社會服務福利役(男女均得服此役)國家之戰力分有形及無形


此役以建立無形之制度戰力及國民之福利基礎為主


男女均得受訓進行托兒救護安養各方訓練建立福利制度基礎能量


受此訓練於役畢亦得回國家社會福利局就業或於民間社福機構就業
(建立國民福利待有志之士奮起)

6受刑人更生人學習護照--全面性教育其職業訓練,讓其得重新做人,有一份謀生的事業


社會上難免會有謀職的排斥性,不能忽而不視,讓其自生自滅或重蹈覆轍


現今完全當受刑人其是廉價勞工搶外界老人工作,入社會後完全無一技之長


造成惡性循環與國家更大財政負擔


7比照社會主義國家,失業者由政府提供伙食票可至公共食堂用餐


失業保險根本是空口白話,很多人是被老闆工作壓力逼走,節省遣散費的,


政府不能申張正義,起碼要扶助過度,非自願性失業的都是惡性倒閉的員工


被剝削壓迫的勞工卻一點保障都沒有


8全民健保完全免費--落實公醫制度,讓經濟建設成果確實讓民眾享有,避免繳健保不 看白不看心理


9國民年金2010年起每月領一萬,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世界,軍公教每月月退俸三萬元 以上,沒有理由國民年金每月領不到一萬,


在此並鼓勵於民營企業工作未能領取退休金者,對國家進一步提出國家賠償訴訟,貧富不均對退休金提撥管控不力,國家體系


必須負起責任





全國反貪污扁聯盟


https://city.udn.com/3934


歡迎小額贊助


帳戶斗六石榴郵局


戶名鍾佑林


帳號0301039-028037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22773
婦女回家 唯一解藥(轉貼)什麼原因要將新生嬰兒「全日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什麼原因要將新生嬰兒「全日托」?

這真是天下父母最驚懼的噩夢:死亡的寶寶由不稱職的保母像廢棄物般置於門口的塑膠箱裡,本該柔軟的身軀竟然在冰箱凍成「像冰棒一樣」。

隨著保母夫婦落網,同樣托嬰給這名「盧老師」的父母,這才赫然發現:親手託付照顧重任的對象,竟然是一對通緝犯。這個情節,勢必讓眾多同樣透過網路尋求「親職外包」的家庭同感驚愕,還有多少不合格的保母正在網路上招攬生意?

悲劇發生後,一定有反省與質問。近年來,在歷次的保母虐童、托嬰猝死事件之後,總跟著「如何挑選好保母」的撇步教戰,似乎意指是父母「識人不明」、「所託非人」,才導致這些意外的個案。事實上,保母、托育難題絕不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應是政府及整個社會的共同承擔。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出生人數首度跌破廿萬人,創下歷年新低。在政府力挽少子化的狂瀾時,更該檢視這個社會提供父母怎樣的育兒資源?親職與工作之間,如何能夠兩全?

根據報載,冰凍女嬰才三個月大,但父母卻選擇廿四小時寄放保母家,選上的也是托兒價碼不到一般行情一半的廉價保母;可以想像年輕的勞工雙親,可運用的育兒資源不多。我們想問:是怎樣的原因,讓新生嬰兒父母必須違反常情地選擇「全日托」式托嬰?

政府近年對托育政策的著力,包括「社區保母系統」、育嬰假、近日剛通過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相對於人民的托育困境,只能說這些美意皆是「看得到、吃不到」。

以實施了七年的育嬰假來說,根據統計,勞工請育嬰假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三,五成六的企業未提供育嬰假申請,能申請育嬰假的婦女倒有百分之十六選擇自動離職;敢享受育嬰假美意的,只有鐵飯碗的公教人員、國營事業員工。剛上路的育嬰假津貼只怕是同樣狀況,有多少人敢提出育嬰假,還要六成薪的津貼呢?

育嬰假既形同虛設,新手父母若在意收入,就得重回職場;托兒問題就接踵而來。若家中長輩無法代勞,在缺乏「公共化托育」的台灣,就只能求助保母市場。

近年內政部委由民間團體在各縣市設立了五十六個「社區保母系統」,協助保母接受訓練、取得證照,並在媒介給父母後負責督導。合格保母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接受急救訓練且投保第三人責任險,降低嬰兒猝死的職業風險,實務上也有保母當場施行嬰兒CPR,救回小生命的例子。

內政部一心想推動「保母證照化」,去年四月起開跑的「托育補助」,還將「補助」與「保母管理」、「父母就業」綁成一串,年收入一百五十萬以下、且就業的夫妻須托用「社區保母系統」的合格保母,才能領取每月三千元的育兒補助。但拖著「保母管理」、「父母就業」的兒童福利終究是走不遠的。內政部原本估計,全國約有四萬名幼兒有托育需求,領有保母執照人數已達五萬五千多人;但如今檢視成果,進入社區保母系統的合格保母仍只有一萬三千多人,可見誘因不足;不論家長多麼希望領這三千元補助,還是有兩萬多個寶寶找不到合格社區保母,發出的補助不到預算的一半。

更多家庭只好捨棄津貼,改找廉價的無照保母。以台北縣市看,一般行情,十小時的托育費約一萬六千元到一萬八千元,廿四小時則在兩萬四之譜;「盧老師」低了一半的價碼是比三千元補助更實惠,難怪眾多非典型就業、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父母會趨之若鶩。

政府今年三月已將「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審查,法中明訂居家式保母的各項規範,雖然條文仍有爭議,卻是管理「無照保母」的第一個法源依據,應是全面提升托育品質的另一個起點。

在生育率不斷下滑的困境中,政府更有責任要讓台灣成為一個適合生養小孩的地方。生得起,也要養得活!

【2009/05/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22646
(轉貼)為兒童的安全 開啟一扇窗!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兒童的安全 開啟一扇窗!

無照的盧姓保母大刊網路托嬰廣告,竟無法可管?讓不知情的父母因低價的誘惑,將自己的孩子推向了死亡之路。

保母證照制度推行已久,因無法可管,成效不彰,但自去年四月起每月三千元的托育津貼上路後,可以看到「居家保母—社區保母系統」與「機構保母—合法立案的托嬰中心」逐漸納入兒童局的全國保母資訊網管理,但不願加入的保母無論有照無照,仍無法可管。

政府今年三月已將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送進立院一讀,雖然草案尚有改善空間,不過該法卻將是無照保母不可從事居家照顧的重要法源依據。

近日立法院為了大陸大學學歷認證問題,大玩關門開門遊戲,浪費公帑,是否可以先為台灣的兒童開啟一扇窗?別將兒童法案扯上政治的顏色,不顧百萬兒童福祉,將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長期「冰凍」起來,間接成了「冰凍棄嬰案」的魔手。

兒保安全事件一再發生,讓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小天使,用他們生命,喚起全國民眾對兒童安全的重視,催促立法院應該盡速通過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五月十五日落實台灣兒童安全日。

※延伸閱讀》
‧冰凍棄嬰案》保母曾做CPR 竟壓到吐血
‧冰凍棄嬰案》自稱盧老師 網登愛心廣告

【2009/05/06 聯合報】

保母曾做CPR 竟壓到吐血

保母夫婦陳泳安(左)、盧怡珊(右)昨晚被警方押回偵訊,兩人下車後掩面低頭走進警局,並對媒體記者高喊「不要再拍了」。
記者盧禮賓/攝影
台北縣新莊市呂姓女嬰猝死並遭棄屍案,涉案保母夫婦陳泳安、盧怡珊昨天上午在藏匿的台北市延平北路新租屋處被警方查獲;兩人落網時,身旁除自己的一對孩子外,還有兩名托育的小孩。

警方查出陳泳安、盧怡珊發現女嬰沒有呼吸時,曾按壓女嬰胸口做CPR(心肺復甦術)急救,但可能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用力不當,反而將女嬰壓到吐血和嘔吐;檢方將查明是否因此導致女嬰死亡。

警方研判,極可能是陳泳安睡著後沒注意,女嬰不慎被棉被悶住或遭陳壓到口鼻窒息死亡,但也可能和兩人壓到吐血的不當急救有關。

警方調查,陳泳安與呂姓女嬰同睡,四月廿八日凌晨五點多,盧怡珊起床要幫女嬰餵奶,發現女嬰沒有動靜,身體冰冷,急忙叫醒丈夫;兩人慌張不知所措,急急忙忙想幫女嬰做CPR,但壓了女嬰胸口幾下,女嬰竟吐出血來,並夾帶嘔吐物,兩人再仔細察看,確定女嬰已經斷氣。

陳泳安、盧怡珊說,因為他們都是通緝犯,又不知女嬰死因,一時害怕才決定先「藏屍」;為防屍體腐爛發出臭味,在幫女嬰穿好衣服後,用大賣場購物袋包裹塞到冰箱冷凍庫冰存。

四月廿九日,盧怡珊為防東窗事發後身分曝光,即以雙方契約書有誤為由,到女嬰媽媽上班的地方取走契約書,並搬到新租的延平北路住處。

陳泳安、盧怡珊夫婦昨天落網後,一名黃姓家長趕緊將托育給陳家的女兒帶回。
記者林俊良/攝影
陳泳安、盧怡珊說,對於如何處理女嬰屍體一度很猶豫,最後認為還是應該送回她父母親手中;兩人以為前天是女嬰的「頭七」,便用收納箱裝好屍體送到呂家大門口,並留下道歉字條。

盧怡珊供稱,她從事保母工作兩年,帶過十個小孩,呂姓女嬰是在三月廿四日交給她帶,一個月保母費一萬兩千元;女嬰媽媽因一度沒有工作,在她家分租一個房間,加收房租三千元,住了兩周順便陪女嬰,後來在樹林市找到作業員的工作才搬走。

【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科長張美美表示,現行法令並未規定幫人帶小孩要有證照,導致保母素質參差不齊,建議中央修改「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落實證照托嬰制度。

社會局多年前結合民間團體成立「社區保母系統」及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協助家長媒介合適的保母及托育機構,可以讓父母覺得安心些。


【2009/05/05 聯合報】

女冷靜 男哭喊「不是故意的」

冰嬰棄屍案意外偵破,台北市大同警分局原是接獲檢舉指稱該處有通緝犯,上門查訪,陳泳安(廿八歲)開門一見警察竟大喊「我不是故意的」。

呂姓夫婦是透過網路將三月大女嬰送給租住台北市伊寧街的盧怡珊(廿七歲)全天托育照顧,前天凌晨女嬰屍體被裝在收納箱送回台北縣新莊市呂家門口;警方追查,發現陳泳安、盧怡珊都是通緝犯。

陳泳安、盧怡珊夫婦說,兩人育有一對三歲和七個月大的兒女,另外托育三個月大的呂姓女嬰、郭姓男嬰及四歲黃姓女童,平常五個小孩分兩張床睡。

陳泳安說,上個月廿八日他與呂姓女嬰同床,清晨五時許醒來發現女嬰沒氣息,不知怎麼辦才先冰屍,等到本月二日從伊寧街搬到延平北路後,才在三日將女嬰遺體送回呂家。

警方已聯繫台北市社會局安置陳泳安夫婦的兩名小孩,並通知托育的兩名嬰童父母帶回小孩。黃姓女童母親說,當初是從網路找托嬰,因盧怡珊說她是幼保科畢業又快取得保母執照,且月薪只要一萬四千元,托嬰環境也不錯,才會同意托嬰,沒想到這麼恐怖。

陳泳安落網後不時情緒激動,數度落淚,並大喊「我不是故意害死女嬰的」,請求原諒;盧怡珊則異常冷靜。兩人先被解送通緝他們的士檢、北檢歸案,再由新莊警分局移送板檢追查女嬰死因。

士林檢方說,盧怡珊涉嫌在大賣場行竊被判處罰金一萬元未繳,盧母昨天已為她繳清結案,陳泳安則另涉竊盜案仍在偵辦中。

【2009/05/05 聯合報】

可憐女嬰 像冰棒一樣

通緝犯陳泳安、盧怡珊夫婦受雇照顧女嬰死亡案,檢方發現,陳泳安夫婦在裝屍的收納箱上貼字條,提醒女嬰父母「周一是女嬰頭七」,而夫婦倆就在昨天女嬰頭七日落網。檢方相驗發現,女嬰屍體「像冰棒一樣」,疑已冰凍多日,下周一解剖。

檢方查出,陳泳安、盧怡珊夫婦沒有保母證照,陳在北檢有偽造文書通緝、士檢有竊盜通緝,而盧女在北檢也有偽造文書、詐欺、竊盜通緝、士檢還有竊盜案一萬元罰金的執行通緝,簡直是「六條通」夫妻檔。

據查,陳姓夫婦有兩個小孩,還托育三個小孩,且托育廿四小時收費僅一萬五千元,比市價需兩萬元以上便宜。檢方發現,托育的三個小孩,一個自己睡,一個睡嬰兒床,死者則和陳姓夫婦一家四口擠一張床。

根據相驗,女嬰疑因長期遭冰凍,即使前晚十時檢方相驗時仍像「冰棒」一樣,手腳僵直無法挪動。

檢警判斷,女嬰起碼被放置在塑膠收納箱十六個小時,懷疑女嬰可能在上個月廿八日死亡後,一直擺在冰箱冷凍室。

從外觀來看,女嬰並沒有外傷,而且口鼻乾淨,沒有疑似溢奶情況,檢方下周將解剖調查。

另外,盧怡珊在網路上自稱「盧老師」張貼保母廣告,有網友早在一年多前爆料,指「自稱『盧老師』全名『盧怡珊』的保母是通緝犯,千萬不可雇用」。

網友指出,她從網路找到保母『盧怡珊』到府服務,三個月內卻偷竊她家財物約十八萬元,盧婦的老公還是共犯;後來東窗事發,兩人假裝後悔,還保證限期償還,最後逃之夭夭。

【2009/05/05 聯合報】

同名盧老師 網登廣告遭誤認

通緝犯保母夫婦陳泳安、盧怡珊受托照顧女嬰死亡案,警方查出盧怡珊在網路上自稱「盧老師」張貼保母廣告,有網友早在一年多前爆料,提醒大家注意「自稱『盧老師』全名叫『盧怡珊』的保母是通緝犯,千萬不可雇用」。

由於網路上以「盧老師」刊登的保母廣告不少,警方追查盧怡珊刊登的廣告,搜尋發現在「KIJIJI奇集集分類廣告網」一頁「盧老師」的「Baby家庭托嬰招收零至三歲小朋友」保母廣告,懷疑出自盧怡珊,並提供媒體參考,經媒體報導,登此廣告的盧小姐,被誤為與該案有關聯,引起親友關切,盧小姐緊急澄清,此盧老師非彼盧老師,她是遭「無妄之災」,強調與盧怡珊一點關係都沒有,警方稍後也查出該網頁確與盧怡珊無關。

【2009/05/05 聯合晚報】

自稱盧老師 網登愛心廣告

通緝犯夫婦陳泳安、盧怡珊當保母照顧一名三個多月大女嬰致死案,警方查出盧怡珊長期以來自稱「盧老師」,在網路上到處張貼保母廣告,聲稱「我的用心、愛心、細心、關心、責任心,可讓家長您放心把寶貝交給我」,相當諷刺。

警方說,住台北縣新莊市的年輕夫婦呂長恩與陳秋樺,有兩個小孩,因都忙於工作,透過網路找到住北市大同區伊寧街的保母盧怡珊,全天照顧今年1月27日所生的女兒,從2月初讓女嬰與保母同住,一個月1萬5000元。

警方調查,保母盧怡珊和丈夫陳泳安均為竊盜通緝犯,陳泳安同時是偽造文書通緝犯。不過,有網友早在2007年12月爆料,提醒大家注意「自稱『盧老師』全名叫『盧怡珊』的保母是通緝犯,千萬不可雇用」。

【2009/05/04 聯合晚報】

誰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最近,和嬰幼兒相關的幾則新聞,都令人十分悲傷。其實已經不只是「最近」了,很久以來,台灣兒童受虐、受害、被疏於照顧的情形,都和文明社會的標準相去甚遠。

昨天令人不忍聽聞的「冰凍嬰屍退還父母」事件,當然是罕見的惡質保母的個案。但同時又有「五歲男童代母職,小妹妹肺炎病死」、「阿嬤販毒,十二歲外孫交貨」等新聞,再加上之前的父親把女兒丟到沸水鍋裡燙死之事,社會憤慨有過之,施援卻不及。兩個月前,我們才寫了「不能保護兒童的社會很可恥」的社論,起因於一名遭家暴而被安置的女童,竟然在寄養家庭附近連續被不同的社區工作人員性侵。諸如此類,令人忍不住要問:台灣的保護兒童工作,怎麼做成這種樣子?

社會上為早先的醫院「人球」邱小妹、被滾水燙死的黃小妹等而痛心高呼檢討之時,類似的兒童受虐事件並未稍減,不論是法律、社會工作、還是社區鄰里的援救之手,不易伸入施暴的家門。追根究柢,出於文化結構上的原因,國人仍多將兒童視為父母的私有財產;包括很多父母強迫帶著幼兒全家自殺的例子,都是出於同樣的心理。直到今天,我們習於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去應對很多明明就是父母不適任、甚至成為加害者的例子。

的確「天下父母心」,很多兒童受害的情節,未必出於父母的惡意,很多可能只是「貧賤家庭百事哀」的後果,其情可憫。例如不時發生父母迫於生計,雙雙外出工作,將幼兒反鎖家內以致出事的新聞;每次有那種「家人自責,撫屍痛哭」的畫面出現,的確令人悲傷又無奈。但另一方面,現代文明社會,多將兒童視為具有獨立的人權需要保護,兒童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這條人權的基本線一旦被侵害,就要以社會的力量介入去護持。我們不能再盲目地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為由,因而漠視兒童受害的情景,從法律規範到社區的警覺意識都應加強,要把保護兒童當成社會共同的責任。

【2009/05/05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21341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