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變性同性戀資料】(轉貼)同志
2007/04/21 00:31 瀏覽267,730|回應797推薦3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嘻嘻嘻
早早安(顏俊家)
angelefly天使鷹-親愛的孩子





看看同性婚姻對家庭危害之大


文章摘要:令人擔憂的是新法案除了刪除宗教為養育子女之考量因素,另外,八九法案還將「性別認同」、「性別表述」,視為「孩童最佳利益」因素之一。 若父母不予支持,政府則有權將小孩從父母身邊帶走。



本文:加國安大略省八九法案進入二讀 若通過將剝奪父母以自身價值觀養兒之權利


加拿大「八九法案」將「性別認同」、「性別表述」納入兒童福利法中,將造成無可避免之家庭衝突。(示意圖/圖片來源/The Front Porch)


吳雯淇 民國一〇六年三月廿一日


加拿大一條攸關兒童權利新法「八九法案」即將進入二讀階段,若該法案通過,將會取代原有的「孩童與家庭服務法」(Child and Family Service Act)。令人擔憂的是新法案除了刪除宗教為養育子女之考量因素,另外,八九法案還將「性別認同」、「性別表述」,視為「孩童最佳利益」因素之一。 若父母不予支持,政府則有權將小孩從父母身邊帶走。


新的法案載明,若小孩有性別認同及性別表述問題,而導致情緒傷害,或父母要求他們改變,則視同虐待。另外,若以上述現象父母未提供變性醫療服務,或其他協助,也等同虐待,那麼政府有權將孩子帶離原生家庭,進行安置至他處。


針對這項新法案,加拿大護家團體「真女人」(REAL Women)出面表示,八九法案(Bill 89),無疑是安大略女省長凱斯琳.韋恩(Kathleen Wynne)將兒童視為國家所而非父母所有的最佳例證,「她已盡她最大的力氣將孩童與父母分開」,這也是她「將其意識型態觀點強加在無辜兒童身上」的另一個例證。


凱斯琳.韋恩先前已利用令人震驚的性教育課程來宣揚她個人的性價值,現在她利用控制兒童援助協會(Children’s Aid Societies,CAS)來擴大其影響範圍,她的目的就是打擊傳統家庭及其價值觀。


加拿大「父母是第一個教育家」(Parents As First Educators )機構主席坦雅.格蘭尼克.艾倫(Tanya Granic Allen)認為,新法案竟將「性別認同」、「性別表述」,此兩者視為「孩童最佳利益」因素之一,令人無法接受。坦雅憂心表示「該法案真正的問題是,它可能將會毀滅很多家庭。」她補充,該法案還同時刪除宗教信仰作為養育子女的考慮因素,明文規定兒童保護服務僅限「考量孩子自己的信念」。坦雅提出反對八九法案的請願書,希望在出席常設委員會作證時當面提交。


事實上,法律專家表示該法案表明了政府機構將對兒童援助協會進行更大的干預。 「政治行動改革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Reformed Political Action)指出,該法案將性別認同塞進了兒童服務領域,且將攔阻父母從性別觀念撫養,或是收養孩童。


更嚴重的是,當八九法案增加「性別認同和表述」作為考量孩子最佳利益因素時,它就成為法律的指導原則了。如此則引發了「父母如何回應孩子性別認同障礙」以及「政府將如何回應」的關切。


八九法案以孩子的信念為父母養育孩子原則,而非父母的宗教信仰或價值觀,將會導致家庭衝突的增加。可以想見的是,孩子可能會因墮胎、性別認同,甚至輔助自殺等問題與父母衝撞,而要求離開父母、接受保護。


該法案鉅細靡遺列出了兒童權利,卻未提供勾勒父母權利的平衡條款。令人驚訝的是,八九號法案還擴大了國家的管轄權,允許省長發布命令,強制CAS遵守法律和法規。若該協會未遵守命令,省長可替換該協會的董事成員。


該省的兒童援助協會向來是社區兒童生活的一部份,對兒童福利有興趣的人可以加入社區的兒童援助協會,選出具決策能力的董事會成員,並聘任可反映該社區價值的員工。如此一來等於是硬將政府的意識形態藉由該協會而強加於兒童身上。這項法案無疑是對傳統家庭的控制,並篡奪父母根據自身的價值觀養育孩子的權利。(吳雯淇/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清單


 

發稿時間:2015/06/27 17:58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今天裁定同性戀婚姻適用於全美各州,使13州現行之同性婚姻禁令無效。



美國成為全球第23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如果把除了北愛爾蘭的英國也算進去的話。英國除了北愛爾蘭地區之外,皆已通過對同性婚姻的立法。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以下為同性婚姻合法的完整國家清單,以及每個國家承認或允許同性婚姻的年份。每個國家對婚姻的法律定義不同,有些組織和個人對同性婚姻是否合法或同性婚姻權是否被承認的國家清單稍有不同。
以下清單大部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6月的調查報告:
荷蘭-2001 比利時-2003 加拿大-2005 西班牙-2005 南非-2006


挪威-2009 瑞典-2009 葡萄牙-2010 阿根廷-2010 冰島-2010


丹麥-2012 巴西-2013 英格蘭-2013 法國-2013 紐西蘭-2013
烏拉圭-2013 盧森堡-2014 蘇格蘭-2014 芬蘭-2015


斯洛維尼亞-2015 愛爾蘭-2015 墨西哥-2015 美國-2015
*荷蘭2000年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全球第1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法案於隔年生效。
**英國由英格蘭、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組成,然而這3個區域都有自主的立法機構。
***墨西哥高等法院裁決,規定婚姻只限於一男一女的結合為歧視行為,違反憲法,有些法律分析師對此有疑問。然而,墨西哥高等法院6月的判決被廣泛解讀為,同性婚姻在墨西哥是合法的。(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40627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2017/06/14 15:03 修改第 1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5968
 回應文章 頁/共8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2005歷史上的今天】加拿大通過同性婚姻法
2016/06/29 01:41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歷史上的今天】加拿大通過同性婚姻法

2016/06/28 09:57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字級 字級大 字級中 字級小 

一塊來回顧歷史上的今天。

2005年6月28號,加拿大國會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繼荷蘭及比利時後,是藉第三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2013年,北京圓明園青銅鼠首與兔首,由法國富豪皮諾捐贈大陸,結束153年海外流浪,返回北京,在外流浪153年的北京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終於回到大陸,先前因為英法聯軍,焚毀北京圓明園,掠奪獸首,從此12生肖獸首,在海外失蹤,大陸花了好大功夫,才將獸首一一尋回,這次法國富豪皮諾透過捐贈儀式,讓鼠首和兔首,再度回到大陸,入住北京國家博物館,也因為皮諾家族是無償捐贈,這場儀式別具歷史意義。

2014年,當時的總統馬英九,主持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典禮,普悠瑪號擔綱首航,台北到台東只要3.5小時。耗費新台幣200多億元的花東鐵路電氣化,正式通車,普悠瑪號擔綱首航,當時的總統馬英九,還主持通車典禮,台北到台東只要3.5小時,不只縮短時間,透過鐵路電氣化,還能降低空氣污染,提升運輸量,促進當地觀光發展,有效帶動東部經濟開發。

2015年,歐元區財長會議拒絕延長希臘紓困案到期時間,希臘總理期普拉斯宣布實施資本管制,29號起關閉各大銀行,提款機每日限領60歐元,直到紓困協議敲定。

快去退掉「萬人中正紀念堂送小白」!
Knowing
楊宏彥 2016-06-28 14:53

高雄西子灣的陸戰隊防空警衛群憲兵驚傳集體虐狗事件,受虐的「小白」在堤防活活國軍用鐵鍊吊死。主嫌張姓士兵傳line給朋友說:「每天被揍他(指小白)也痛苦」,還說他決定要把牠「做掉」。事件曝光後群情激憤,已有憤怒民眾包圍壽山營區,要求道歉,甚至有網友發起活動,要上凱達格蘭大道幫小白討公道。

 

然而活動發起人應鳴天,被人發現他舉辦這個活動只是要嘲諷台灣人!今天(28日),臉書「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粉絲專頁發文指出,如果有人要參加「萬人中正紀念堂送小白」的活動,應該趕快去退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8522
(轉貼)歷史上的今天/新北市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
2016/06/28 01:10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上的今天/新北市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6.06.27 / 11:04

歷史上的6月27日,過去的歷史造就現況。以下為重大事件彙整:

一1214年:金朝將汴京作為金朝的新首都
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遷汴京(今河南開封)。

一1858年:中國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法天津條約》
1858年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俄國、美國、英國、法國在天津所簽訂的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委派大學士桂良和各國代表談判並簽約。

一1950年:美國參加韓戰
參戰的國家包括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各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提供援助的國家包括聯合國成員國、蘇聯及其盟國。韓戰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兩韓的分治,以及冷戰初期所形成的緊張國際形勢。它是冷戰開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

一2010年:冰島成為世界上第九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目前實施同性婚姻的主權國家以及自治領地:芬蘭、愛爾蘭、皮特肯群島(英)、紐西蘭、法國、丹麥、冰島、瑞典、南非、西班牙、荷蘭、哥倫比亞、美國、盧森堡、烏拉圭、巴西、阿根廷、葡萄牙、挪威、加拿大、比利時。

一2015年:台灣新北市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
由「玩色創意國際有限公司」與「瑞博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所舉辦的「Color Play Asia—彩色派對」活動中[4],疑似因以玉米澱粉及食用色素所製作之色粉發生引爆粉塵爆炸及迅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此次事故共造成15死484傷,是繼1999年921大地震以來台灣受傷人數最多的意外。

菲首位變性眾議員 將推同性民事結合

發稿時間:2016/06/27 19:49

最新更新:2016/06/27 20:03

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菲律賓史上第1位變性女眾議員表示,她正考慮提出法案,將「同性民事結合」合法化,並准許同性夫婦領養小孩。(取自Geraldine Roman臉書www.facebook.com/geraldine.roman.90)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7日專電)菲律賓史上第1位變性女眾議員表示,她正考慮提出法案,將「同性民事結合」合法化,並准許同性夫婦領養小孩。

現年49歲的羅曼今天在記者會上說,基於現實考量,她正研究立法批准「同性民事結合」的可能性,以代替較難實現的「同性婚姻」。

羅曼說明,「同性婚姻」這個詞在菲國仍有爭議性,在眾議院很難過關,因此她決定先從民事權益出發,為同志族群爭取婚姻的權利與義務。

她補充,「同性民事結合」可以避開宗教敏感性,在眾議院過關的機會比較大,領養子女也將是她爭取的民事權益之一。

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教會反對同性婚姻,稱婚姻是男性與女性的神聖結合。現任眾議院議長貝爾蒙特(Feliciano Belmonte Jr.)早前也說過,在菲國文化之下,同性婚姻是「不可能的事」。

另方面,羅曼也將在國會推動「反歧視法」,她表示,同志族群只要求平等待遇,而不是特權。

羅曼於今年5月9日的全國大選中,成功當選巴丹省(Bataan)第1區眾議員,成為第1位進入菲律賓國會的變性人,也是菲國政壇公開承認性向的「同志」中,職位最高的1人。

有人認為羅曼的當選顯示菲國民眾已接納同志族群,但因羅曼出身政治世家,父母親也長期擔任過當地眾議員,因此也有人認為,她的當選只是家族影響力的延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7986
(轉貼)美誕生首個紀念性小眾權利國家紀念園
2016/06/25 14:10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誕生首個紀念性小眾權利國家紀念園

06月25日(六) 05:59
石牆酒吧已成為紐約市地標。(美聯社圖片)
1/3

【on.cc東網專訊】 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五宣布將紐約市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及其周邊街區命名為石牆國家紀念園,成為全美首個紀念LGBT(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權利的國家紀念園。
  
石牆酒吧是紐約市格林尼治村一家歷史悠久的性小眾酒吧,是「石牆暴動」的起源地。1969年6月,紐約警方搜查該酒吧並拘捕民眾,導致雙方發生嚴重衝突,引發性小眾群體規模浩大的抗議示威,最終發展為爭取性小眾權利的運動,「石牆暴動」被認為是美國同性戀解放運動的重要標誌。
  
歐巴馬說,「石牆暴動」和此後的同性戀權利運動已成為美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石牆國家紀念園也已成為國家公園體系一部分,國家公園應反映美國精神的「豐富、多元和獨特性」,美國民眾「團結一心」將讓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白宮的聲明顯示,紀念園將覆蓋石牆酒吧、旁邊的克里斯托弗公園及周邊街道,它們是當年「石牆暴動」的發生地。
  
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在奧蘭多槍擊案嫌犯本月在一家同性戀夜店殺害49人的背景下,歐巴馬此刻命名一座同性戀權利紀念園具有特殊意義。此外,最高法院裁決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即將迎來一周年紀念日,石牆國家紀念園的誕生可說是「恰逢其時」。

【央廣RTI】百慕達公投 拒絕同性婚姻合法

百慕達總理鄧克利(Michael Dunkley) (圖:取自維基百科)

字級:

 
 
 

本內容由中央廣播電臺提供英國海外自治領地百慕達24日舉行公民投票,大部份選民拒絕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不過由於投票率低於50%,因此這項咨詢性公投並不具效力。根據計票結果,百慕達選民在兩項問題中,分別拒絕了讓同性婚姻和公民結合。百慕達總理鄧克利(Michael Dunkley)在2015年5月表示考慮讓同性婚姻合法,但遭到強烈反對,因此決定舉行公民投票,徵求人民意見。鄧克利說,有69%的選民反對同性婚姻,63%反對公民結合。但他說,百慕達政府考慮以法律途徑解除同性婚姻的禁令。



本文於 2016/06/25 19:3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6937
(轉貼)【新聞稿 】留英台灣遊子 聲援倫敦同志遊行 支持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2016/06/23 22:4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3518273_10154242123031838_743083085_o

文 / 倫敦講臺

儘管日前美國爆發奧蘭多激進份子威脅事件,倫敦同志驕傲遊行,依然於6月25日如期舉行。2016年的封街遊行,吸引超過75萬人、300個團體報名,在倫敦的臺灣遊子,也以「倫敦講臺」(Formosa Salon)名義參與,訴求「臺灣同志婚姻合法化」(Legalise Same Sex Marriage in Taiwan)。為讓世界看到臺灣在LGBTQ+議題上走在亞洲前端,倫敦講臺發起照片串聯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一同支持臺灣成為繼美國、歐洲各國之後,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將海外支持「婚姻平權、多元成家」的力量傳遞回臺灣。

2013年,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提出的「多元成家法案」,使婚姻平權與LGBTQ+議題成為注目焦點,多元成家法案不只涉及同性婚姻立法,也包括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這樣不限於性別、親屬,而以共同居住為主要「成家條件」的進步概念,不僅是尊重多元、追求平等權益的象徵,實際上更貼合當代社會的人際需求。可惜的是,這些進步概念,仍因部分民眾固守舊有觀念而遲遲無法突破。

為破除部分臺灣民眾對「婚姻平權與多元成家等同打破社會倫理秩序」的誤解,倫敦講臺決定在今年以行動發聲,走進倫敦同志驕傲遊行,將歐洲經驗傳遞回臺灣,並將臺灣的訴求放諸國際,希望再次捲動臺灣在性別運動上的能量。針對本次行動,倫敦講臺也獲得總統府轉達總統予以肯定之意,並重申蔡英文總統支持婚姻平權的立場:「因為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根據統計,目前臺灣已有超過半數臺灣公民支持婚姻平權,倫敦講臺這次行動,除了希望喚醒社會討論之外,更希望在競選期間,曾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在臉書發表短片,表態支持婚姻平權的總統蔡英文,可以落實「讓臺灣成為多元平等、性別友善國家,是520就職總統後,要努力實踐的事」之承諾,讓這塊土地離平等成家夢想最近的時刻,盡快到來。

倫敦同志大遊行從1972年第一次號召群眾走上街頭,距今已45年。這些年來,英國的社會氣氛、法律狀況,都有了非常大的轉變。最顯著的,是2013年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通過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但此立法並沒有停下遊行的腳步,同志大遊行仍致力於倡議更友善的社會、更平等的權利,為世界上永無止境的人權議題持續發聲。

「倫敦講臺」(Formosa Salon)於2014年成立於倫敦,取其倫敦公共論壇及在倫敦談論臺灣事務之雙重寓意;成員主要是倫敦及周邊城市約十餘所大學學院的跨科系之臺灣留學生、研究人員及社會人士。倫敦講臺旨在促進以臺灣為主要關懷的公共討論,它不為特定的政治立場服務,但鼓勵深刻的思辨與開放的態度,藉由對話面對歧見。參加者除臺灣旅英學人外,亦有對臺灣議題有興趣的香港、新加坡及中國友人。雖然臺灣向來被認為是對LGBTQ+相對友善,並引領亞洲地區推動LGBTQ+權益的指標國家,但我們也有更多深切的期許,期盼這片土地更加平等、公義與多元,支持與接納每個人身而為人的基本尊嚴和條件。

「倫敦講臺」包括倫敦政經學院(LSE)、倫敦大學學院(UCL)、亞非學院(SOAS)、國王學院(KCL)、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金匠學院(GOLDSMITHS)、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等校,並旁及牛津、劍橋、萊斯特、布萊頓、坎特等地學府。

  Taiwan: Be the first in Asia to legalise same-sex marriage

Formosa Salon, a group of Taiwanese who study or work in London, will be taking part in the capital’s Pride march for the first time to speak up for LGBTQ+ community and same-sex marriage in Asia. Our hope is that Taiwan will become the first country in Asia to legalise same-sex marriage.

Although in the past ten years, Taiwan has made a huge progress in protecting LGBTQ+ rights, LGBTQ+ people are still unprotected by the law in many circumstances. Formosa Salon will march in Pride to send the message back to Taiwan and also to our first female President Tsai Ing-wen to keep her promise, and support marriage equality.

13467680_10154242123036838_944458719_o

On 20th May 2016, the newly elected Taiwanese President Tsai Ing-wen was officially sworn into office as the first female President in Taiwan’s history, and the first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ho has publicly expressed her support for marriage equality. President Tsai’s victory represents a huge opportunity for Taiwan to legalise same sex marriage. President Tsai’s promise can be accomplished by her political party,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which won a majority of seat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the Taiwanese Congress) in the last election. Having secured the political advantage the chances of getting legislative support have improved. That is why many believe that Taiwan could be the first Asian country to legalise same-sex marriage.

However, it is not only the same sex marriage bill that is being presented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the other two bills, the civil partnership bill and the multiple-person household bill, are also waiting for the public and legislators’ attention. These two bills progressively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arriage which is only constituted by romantic love between opposite sex partners or even by sexual obligation, and focus on a mutual supporting and caring form of partnership and further reinforce the social safety net in the society.

In terms of LGBTQ+ rights, Taiwan has the most progressive policies in Asia.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or gender identity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has been banned since 2003 and 2007 respectively.

Starting from 2011, LGBTQ+ rights are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of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gender diversity. The more liberal and progressive work environment in the education arena for the LGBTQ+ community is evident by the case of a transgender teacher, Tseng Kai-Hsin, in a 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he underwent reassignment surgery in 2015. Contrary to her concerns about being forced to retire, Tseng’s decision was met with support from students, parent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chool. She is often invited to share her life story on the media and became a well-known role model.

Several poll results also show a more liberal and friendly attitude towards LGBTQ+ rights in Taiwanese society. One poll carried out by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between August and October 2015 reveals that around 71% of Taiwanese support same-sex marriage.

The wide public support for same-sex marriage encourage local governments to take initiatives to protect same-sex couples before legal marriage is available. As of May 2016, 10 local governments, covering over 79% of the population, have recognise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 same-sex relationships. Although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s far from marriage or civil partnership, it nevertheless facilitates same-sex couples to deal with legal issues whenever a certificate of relationship is needed, such as signing medical consent on behalf of one’s partner.

60 members of Formosa Salon are standing in solidarity with Orlando’s LGBTQ+ community and LGBTQ+ supporters in London. We will line up with Taiwanese press and LGBTQ+ advocate groups (e.g. TAPCPR# and Hotline*) to launch a photo campaign, ‘LOVE FOR ALL’ on social media and live tweet our parade pictures and videos on 25 June. Our aim is to raise awareness of LGBTQ+ communities’ circumstances in both Taiwan and Asia as a whole, and speak up for ’Legalising Same-sex Marriage in Taiwan’, speak up for the right to love, and the right to be loved.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6230
(轉貼)澳大選兩總理候選人硝煙不斷 醫保鬥爭進行到底
2016/06/23 01:5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澳大選兩總理候選人硝煙不斷 醫保鬥爭進行到底

北京新浪網 (2016-06-22 17:24)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澳大選兩總理候選人硝煙不斷 醫保鬥爭進行到底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截至22日,澳大利亞聯邦競選活動正在經歷最後關頭的倒計時。兩位總理候選人當天又各自轉戰兩地,叫賣各自的政策和立場。特恩布爾當天再次「進軍」昆州,他公佈了總價值達2.5億澳元的撥款,帶動當地就業及基礎設施建設。而對手肖盾則回到悉尼,誓將醫保鬥爭進行到底。

  與此同時,聯邦兩黨有關強硬邊境及難民政策的鬥爭也在當天爆發。雙方在為自己辯護的同時,極力嗆聲對手。此外,同性婚姻公民投票的話題也在近日鬧得滿城風雨……

  放眼邊緣 特恩布爾大方撥款VS肖盾緊抓醫保

  截至22日,距離7月2日大選投票僅剩一周半的時間,兩位總理候選人仍保持著每天換一個拉票目的地的競選節奏。

  為吸引選票,特恩布爾當天在凱恩斯宣布了針對昆州總價值接近2.5億澳元的撥款。他透露,聯盟黨在昆州的席位仍處於「激烈的交戰」之中。其中,他承諾,將為解決昆州遠北地區的失業問題,撥款3000萬澳元。

  同時,他還前往昆州東南部,承諾撥款2.15億澳元用於該地M1高速公路的升級建設,從而方便往返於布里斯班至黃金海岸之間的通勤者。

  據悉,聯盟黨的新「就業投資改革包」將為新成立的價值5000萬澳元的「凱恩斯創新中心」提供1000萬澳元資金。

  特恩布爾表示,緩解交通堵塞對小企業行業至關重要。這將支持就業及經濟的增長,並確保人們可以更方便地上班,以及在晚上下班后早點回家見到家人。

  與此同時,身在悉尼的肖盾在面對媒體時,再次提及了醫保政策。針對澳洲醫療協會(AMA)支持醫保支付系統私有化的言論,他表示:「人們有權就支付系統是否由政府管理的問題,抒發自己的見解。」

  然而,肖盾沒有理會近日有關負扣稅改革的報導,並表示,工黨廢除負扣稅的做法是經過謹慎考慮的。此外,他還談到了氣候變化政策。他說,特恩布爾本是處理氣候變化的專家,但因採用前總理阿博特的專家意見也已變得不再可靠。

  聚焦難民 兩黨就強硬邊境政策爆發舌戰

  除醫保問題外,難民問題22日上升為聯盟黨與工黨間鬥爭的又一大爭議話題。先是聯邦移民部長都頓當天確認了上月截獲的難民船隻現已安全遣返回越南的消息,緊接著表示,正是因為工黨拒絕支持臨時保護簽證的做法,為人口走私者重啟貿易開了綠燈。隨後,工黨發起攻擊稱,特恩布爾政府故意引導「蛇頭」相信,工黨將在上台後更改現有的強硬邊境政策。

  據悉,澳大利亞海軍在6月初時截獲了來自越南的難民船,都頓22日在布里斯班表示,現在該難民船上的21名難民已安全遣返至越南。

  都頓表示:「人們覺得把難民船遣返,問題就解決了,但並非如此。」同時,他還譴責了工黨欲取消在澳難民臨時保護簽證的計劃,他表示,還有1.4萬名難民準備從印尼偷渡來澳。

  對於這一說法,工黨黨魁肖盾(Bill Shorten)在悉尼的競選活動中指責道,特恩布爾政府故意讓人口走私者以為,工黨政府上台後將改變強硬的邊境政策,「都頓和特恩布爾都試圖讓人們相信,如果7月2日工黨政府上台,將有不同的邊境政策。他們應為此行為感到可恥。」

  他堅稱,工黨將與特恩布爾政府採取相同的政策,嚇退人口走私者,「現在澳洲已經有不少持有臨時保護簽證的難民,特恩布爾你應該知道,現在你正在讓納稅人承擔他們的留澳費用。而這些人根本不被允許工作,或做其他任何事。」

  肖盾還說:「在去年7月舉行的工黨全國大會上,我們就表示將支持遣返難民船隻,我們將震懾人口走私者。自由黨也知道這些,但將人口走私牽涉進黨派政治鬥爭中,他們應為此感到羞愧。這一事宜本應高於政治,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同性平權 黃英賢斥公投或引發恐同熱潮

  此外,同性婚姻也在近日成為聯邦競選活動的熱話題之一。已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工黨影子商貿部長黃英賢21日在澳洲國立大學(ANU)發表演講時表示,若舉行同性婚姻公民投票,異性戀政客們是無法阻止仇視同性戀的人發表偏激言論的。聯邦財長莫里森22日回應稱,包括自己在內的保守派人士也會遭到與之相同的仇恨與偏見。

  報導稱,和自己的同性伴侶共同撫養兩名女兒的黃英賢,在21日晚發表演講警告稱,同性戀澳人在面對仇恨言論時並不會心不在焉,而許多公投倡導者並不會理解。

  她在演講中表示:「這些仇恨言論是真的,真真切切發生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早就預言了這場反婚姻平等公投的發生。只需簡單的140個或更少字元就能實現。支持公投的異性戀政客們根本不會了解處處遭遇仇視與偏見的我們。」

  在被問及黃英賢的講話時,出席五旬節會教會(屬於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活動的莫里森表示,自己對她所提出的同性婚姻問題很關注,但仇恨言論並不只限於辯論一方。他說:「坦白說,持非常強硬宗教觀點的人們,同時也遭受著可怕的仇恨言論攻擊。我理解黃英賢提出的問題。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那些與我有著不同觀點的人,也對我實施過言語暴力與偏見。」

  選票羅盤:澳人怎麼看? 有關同性婚姻的7件事

  澳大利亞政壇近日有關同性婚姻的話題愈演愈烈。特恩布爾此前承諾,將在連任后舉行同性婚姻全國公投,而肖盾則發誓在接管政府100天內引入相關法案。那麼,澳大利亞民眾到底是怎麼看這一問題的?「選票羅盤」(Vote Compass)給了我們答案:

  數據顯示,56%的受訪澳人支持同性婚姻。其中,44%的人強烈支持。

  墨爾本大學政治科學家馬丁(Aaron Martin)認為,根據以上數據,公民投票或實現婚姻平等。

  數據顯示,所有受訪者在「強烈支持」和「強烈反對」的問題上態度鮮明,沒有人回答「不知道」選項。

  女性受訪者(65%)比男性(47%)更支持同性婚姻。

  年輕人是支持同性婚姻的主力軍。年齡段在18歲至34歲之間受訪者,有68%的人讚同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支持者自2013年後有所上升(從52%上升至56%,漲幅為4%)。

  在受訪者中,天主教徒(58%)比新教徒(41%)更支持同性婚姻。而沒有信仰的人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最高,為8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5822
(轉貼)段宜康批同性伴侶法 如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2016/06/22 14:56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段宜康批同性伴侶法 如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2016-06-21  21: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務部長邱太三日前表態支持訂定「同性伴侶法」,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不過卻在總質詢時,遭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批評,將同性戀排除在婚姻制度外是「歧視」,更是另一種不平等對待。

  • 段宜康表示,伴侶法應作為婚姻制度的另一種選項,而非同性戀者唯一的選項。(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段宜康表示,伴侶法應作為婚姻制度的另一種選項,而非同性戀者唯一的選項。(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 段宜康批評,訂定同性伴侶法是一種歧視,也是不平等的對待。(圖擷自段宜康臉書)

    段宜康批評,訂定同性伴侶法是一種歧視,也是不平等的對待。(圖擷自段宜康臉書)

段宜康在書面質詢上指出,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婚姻是一種選擇的自由,而同性戀在近幾年也逐漸被視為天生的性取向,自應平等對待而擁有選擇的自由。

段宜康批評,同性伴侶法即因其性取向,而採取隔離,不同於婚姻的伴侶制度,除了不對等的對待外,更排除同性戀者忠於婚姻制度的承諾,就如同南非過去的種族隔離政策,基於種族採取兩套不同制度。

段宜康表示,伴侶法應作為婚姻制度的另一種選項,而非同性戀者唯一的選項,像是法國的伴侶法,對於雙方的權利義務皆較婚姻制度低 ,而是讓雙方的關係有另一種共同生活的選擇。

胡晴舫:愛的權利

字級:

 
 
 

美國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僅次於紐約911雙塔恐怖攻擊,很快陷入了總統大選的口水戰,膠著在伊斯蘭國、美國槍枝條例的爭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同時是一場專門針對同志族群的大規模屠殺。「脈動」這類夜店是同志們的避風港,唯有在這類場所,他們才真正覺得自由,覺得解放,可以完全當自己,結果此次他們卻在他們以為最安全的場所被射殺。雖然比起從前,當代社會對同志已較為友善,不少國家包括美國也終於將婚姻權還給同性戀人,但,即使在態度最寬容的開明社會裡,大多數同志在公眾場合仍多少必須隱藏自己的性向,不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異性戀情侶散步牽手,女孩向男孩撒嬌,擁抱接吻,見怪不怪,卻不常見到同性伴侶們膽敢散步牽手。槍手的父親說,案發前不久,兒子看見兩個男人在他三歲孩童面前接吻後深感憤怒,就像台灣有些人不知道該怎麼應對自己不習慣的事物就搬出「這叫我以後怎麼教小孩」的說辭。為什麼會強烈「關注」他人的性生活,而且自認為有權干涉、強行管制,實在匪夷所思。尤其以神之名說出道德譴責的人,難道不會退一步想想,如果你的神果真創造了世間萬物,既然同性戀存在於我們周圍,那一定是祂決定將同性戀也放進這個世界裡來。他們跟你一樣,都是神的孩子。他們在俗世所應享的權利,必不少於你。人類歷史上,有多少宗教遭到迫害,我們好不容易走到今日學會尊重每個人的宗教自由。而世上每種宗教向來只宣揚愛。人有愛神的權利,也有愛人的權利。每個人有權愛不同神,自然也有權愛不同人。更何況,社會的法律向來由人類自行擬定,與時常不在場的神根本無關。當這類令人心碎的悲劇發生,更凸顯同性婚姻權的重要性,他們需要最基本的伴侶權,像是領取遺體、治理喪事、處理遺產等等。兩個人之間的愛,本是私事,無需國家認證,但,婚姻不是用來處理人類的性慾(君不見世上許多異性戀時時刻刻在婚姻外尋求快感),而是一份正式的社會契約,確認兩個人共同生活的意願,以法律界定伴隨伴侶角色而來的相關社會責任。「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謂的婚姻平權,即以現代法律落實文學詩歌的美好想像。每年世界各地同志大遊行都熱鬧非凡,嘉年華狂歡氣氛濃厚,但我總是在想,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等到一年一度大遊行來慶祝自己的愛情,原因很簡單,因為異性戀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有權做這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愛情這件事如此庸常,庸常到令人厭煩想吐,異性戀婚姻早已千瘡百孔,哪個異性戀不是從小就從父母的日常互動、自行發展出一套憤世嫉俗的婚姻觀?讓台灣的同性戀人結婚吧,讓他們也懂得任何金玉婚姻都可能敗絮其中的滋味,讓他們跟我們異性戀一同墮落,一起聯手讓愛情走入墳墓,一道過俗氣的日子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5486
(轉貼) 七 月若贏大選 澳總理承諾舉行同性婚姻公投
2016/06/21 13:53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七月若贏大選 澳總理承諾舉行同性婚姻公投

翻攝網路

字級:

 
 
 

澳洲總理特恩布林(Malcolm Turnbull)20日承諾,如果執政黨在7月的選舉中獲勝再度執政,將在今年舉行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特恩布林表示他們的政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每一名澳洲人可用選票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表達意見。   報導稱,特恩布林向來支持同性婚姻,他傾向於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舉行公投,而不是只在國會中由議員表決,不過在野的工黨堅決反對公投,並誓言若在選舉中獲勝,將在100天內就修改婚姻法舉行國會表決。   澳洲將在7月2日舉行大選。最新民調顯示,以自由黨為首的執政聯盟與反對黨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均為50%。這份在6月16日至19日進行的民調顯示,在受訪的1805人中,有46%認為特恩布林是比較理想的總理人選,31%則選擇工黨領袖肖盾。(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澳工黨候選議員被曝與極端組織有關聯 退出大選

北京新浪網 (2016-06-20 17:1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澳工黨候選議員被曝與極端組織有關聯 退出大選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在被曝光與極端伊斯蘭團體「Hizb ut-Tahrir」有關聯后,澳大利亞一名工黨議員候選人20日宣布退出聯邦大選的競選活動

  據了解,這位名叫孔德(Christian Kunde)的工黨候選議員曾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自己與「Hizb ut-Tahrir」團體富有爭議的發言人巴達爾(Uthman Badar )互為朋友。

  他還在曾在悉尼大學的講座中表示,同性婚姻與伊斯蘭教不兼容,將同性婚姻與近親亂倫相提並論。

  此前,孔德一直在競爭新州西南部的Farrer席位,而該地是聯盟黨衛生部長萊伊(Sussan Ley)所佔據的安全席位。此前,該席位從未被工黨贏走過。在被新聞集團進行背景調查後,孔德選擇做出讓步。

  他2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己願意「靠邊站」,從而不讓工黨的競選活動受到打擾,「我並不恐同,我堅信澳大利亞民主。但我不喜歡自己的言論被這樣報導出來。事實上,這種扭曲的解讀是我一直以來都警告可能發生的。」

  他表示,新聞集團20日發表的頭版內容沒有如實進行敘述,而自己不應對自己熟人的言論負有責任。

澳工黨候選議員被曝與極端組織有關聯 退出大選
2016年06月21日 11:24:25 作者:綜合外電 來源:國際日報  字號     打印   關閉 

據澳洲網報導,在被曝光與極端伊斯蘭團體“Hizb ut-Tahrir”有關聯後,澳大利亞一名工黨議員候選人20日宣佈退出聯邦大選的競選活動。

據瞭解,這位名叫孔德(Christian Kunde)的工黨候選議員曾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自己與“Hizb ut-Tahrir”團體富有爭議的發言人巴達爾(Uthman Badar )互為朋友。

他還在曾在悉尼大學的講座中表示,同性婚姻與伊斯蘭教不相容,將同性婚姻與近親亂倫相提並論。

此前,孔德一直在競爭新州西南部的Farrer席位,而該地是聯盟黨衛生部長萊伊(Sussan Ley)所佔據的安全席位。此前,該席位從未被工黨贏走過。在被新聞集團進行背景調查後,孔德選擇做出讓步。

他2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己願意“靠邊站”,從而不讓工黨的競選活動受到打擾,“我並不恐同,我堅信澳大利亞民主。但我不喜歡自己的言論被這樣報導出來。事實上,這種扭曲的解讀是我一直以來都警告可能發生的。”

他表示,新聞集團20日發表的頭版內容沒有如實進行敘述,而自己不應對自己熟人的言論負有責任。



本文於 2016/06/22 00:21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4743
(轉貼)被兩位「爸爸」撫養長大的感覺 他說:「很無聊」
2016/06/19 02:3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被兩位「爸爸」撫養長大的感覺 他說:「很無聊」

Zachary Matheson分享自己和兩位「爸爸」的生活,左邊是Tim,右邊是Bill。(圖片擷取自《Quora》)

2016-06-18  13: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同性婚姻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議題,許多人關心同性婚姻如何撫養孩子,國外一名男子現身說法,指出:「很無聊,平淡無奇」。

近日網友Zachary Matheson在線上知識平台《Quora》發言,引發大眾關注。他被同性家庭撫養長大,有兩位「爸爸」。Zachary Matheson說自己通常不談這類話題,因為答案其實很無聊,但為了讓大眾更了解同性如何撫養子女,因此發文分享。

Zachary Matheson說Bill和Tim在1987年收養他,Bill是一家大型物業管理公司的律師,Tim則是一名心理學家。Bill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小孩,Tim則賺錢以供家用。

Zachary Matheson說自己求學時,Tim每天早上會準備早餐,Bill則穿著西裝準備去上班,Tim重視養生,Bill則會帶他去看電影,吃速食。

Zachary Matheson表示Bill較為嚴肅,不擅表達情感,Tim則會擁抱他,親吻額頭。Zachary Matheson說自己上大學時,很少跟家裡連繫,Tim為此感到難過,Bill則沒有表示意見。Zachary Matheson參加國民警衛隊時,Bill叫他好好享受,分手時Tim擁抱他,Bill則帶他吃好料。

Zachary Matheson總結,被兩位「爸爸」撫養的感覺其實很無聊,這裡所說的無聊是指單調,就像一般異性戀家庭的父母,只是自己的「媽媽」與「爸爸」性別一樣而已。

〈愛情軍師團〉彩虹下的婚禮

2016-06-19

彩虹旗飄揚,彩虹下的同志戀人們衷心嚮往一個被祝福的婚禮,也許此時此地,合法的同性婚姻還只能是夢想,儘管這條路坎坷崎嶇,只要戀人們心連心緊握彼此的手 ,對他們/她們來說,有愛的地方就能成就一個家!

〈有你在的地方 就是家〉

文/小皮蛋

「有一種愛,叫做我愛你,因為你是你。」

為了讓我們能真正牽起手,你開始接觸藝術、開始聽你不曾聽的音樂、開始用我的視角看世界,最重要的是,你不停地傳遞正面能量給我,更不停地告訴我:「我們要為自己而活!」

這段日子以來,你從未對你給的承諾食言,你總能在我動作的前一刻,幫我排除掉在我面前的任何障礙;也總是能在我每一次的回頭,迎上我的目光,並給我一個溫柔的笑。這無限度的寵溺,總能讓嘴角弧度上揚次數多過於眉頭的緊縮,我讓你捧在手掌心上呵護著,即使知道我們的這條路不好走,就算不是披荊斬棘地前進,也無法免於被路途中的小石子劃傷,但再艱辛也敵不過我們倆想緊握彼此的心。

享受著在睡前枕著你的臂膀勾勒我們的家、我們的未來,只要我們一起大步往前走,一定可以抵擋外界異樣的眼光。不一樣又怎樣?你的肩頸畫出的弧度,正好與我的側臉相契合,讓我能貪婪地吸取你帶給我的安全感,安穩地依靠入睡。對我而言,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我們跟其他情侶一樣,我們呼吸、我們相擁、我們接吻、我們生活、我們愛著彼此,即使我們都是女生。

〈妻妻伴侶已註記 貼近彼此的生命〉

文/陳怡茹

「寶貝,如果我們可以結婚,你希望我們的婚禮會是甚麼樣子?」

「好難想喔,但我不想要邀一些很不熟的親戚,可以幾個好朋友一人一菜帶酒開趴祝福就好嗎?」

「好啊!這樣就不用像我哥的婚禮花那麼多錢,禮金也不用在意多少。我都跟我的異性戀朋友說我不包紅包喔,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甚麼時候才可以回收。」

「可我希望我爸媽到場耶!」

「……那也要你先出櫃,而他們也願意接受,才有可能啊!」

我想起那天,攝影師拍下你望著我單膝下跪向我求婚的那刻,在人來人往的臺北街頭上,我說「Yes, I do!」我要與你一起生活,無論快樂哀愁都想與你分享,我們擁抱彼此就如同連續劇常常會出現的畫面,只是主角有點不一樣——你說以前跟男生交往時,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跟情人求婚,但因為我們都是女孩子,跪下來求婚時也就沒這麼奇怪了。

每天與你起床後一同準備早餐,與你下班後一起擁著入眠,我們的「妻妻」生活看似平淡,卻是最貼近彼此生命的溫柔。

「我不想要一個穿西裝一個穿婚紗,我們可以都穿婚紗嗎?還是旗袍?」

「好啊,多換幾套!」

「婚禮上一定要有很多六色彩虹旗,或是小裝飾。」

「可以在海邊嗎?」

「那不要選在冬天,感覺會很冷。」

不同於已經登記的「配偶夫妻」,我們「註記」了卻沒想過要「補辦」婚禮,法律上我們依舊被視為「單身」,爸媽親戚依舊卡關。甚麼時候可以跟你一起接受眾人的祝福?在同性伴侶尚未有任何保障前,我們只能牽著彼此的手一直走下去,等待彩虹帶來雨過天青的平權,我們的愛才能在陽光下燦爛耀眼。

〈期待婚姻平權日 同性婚愛在陽光下〉

文/雙子葉

一名新娘邀請了我和男友參加她的婚宴,讓我感動萬分,對於同志而言,這是多麼珍貴的機會。看著她穿著華麗的婚紗,和另一半坐著南瓜馬車進入禮堂,畫面就像童話故事般,美得令人陶醉,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真替她感到開心。原來,真正的朋友只希望你幸福,不會在意你的性向,可以攜伴參加朋友的婚禮,已經讓我心滿意足,而我自己卻不敢奢望能擁有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

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結婚,沒有盛宴、禮服都無妨,只求在身分證上能留下彼此的名字,此生便毫無遺憾。由於尚未出櫃,我們的戀情無法曝光,近三年相愛的甜蜜日子,只能和少數朋友分享。到了適婚年齡,長輩對感情狀態的關心,只能以工作繁忙等藉口推託,這輩子註定演戲,角色是單身工作狂。

請各位長輩不要擔心,我很幸福,兩個男人也可以共築一個家,即使不能傳宗接代,世界也不會因此毀滅,好嗎?我們與生俱來就是同志,相愛從來沒有影響他人,愛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想追求平等的權利而已。但歧視依然存在,明知道性向無法選擇,卻還是有人擔心同性婚姻合法化後會使價值觀偏差,讓人「成為」同性戀。如果法律真有那麼神奇,身為同性戀的我們,為何沒有因此「變成」異性戀呢?

如今,同性伴侶能一同參加婚禮,我相信婚姻平權的概念,已經落實在我們這一代中。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二十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期許台灣能成為亞洲第一!

支持同性婚姻平權 段宜康籲政院:別不當一回事

記者邱明玉/台北報導
2016.06.20 / 18:05

為了節省總質詢的時間,民進黨立委包括柯建銘、陳亭妃、段宜康等人,分別將口頭質詢改為書面質詢,段宜康今(20)日在臉書po文表示,「遵守黨團的決議,我把對行政院長的施政報告總質詢,改成書面質詢,在上個星期提出來了。提醒行政院,別因為沒有在議場對院長大小聲,就不當一回事。該做的事,遲早得做」。

段宜康就同性婚姻平權提出質詢,他表示,依憲法保障,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婚姻是一種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結婚,亦可以不選擇結婚,而同性戀,在近幾年已逐漸不被視為精神病,而視為天生的性取向,不需也不應被矯正,自應平等對待,而擁有選擇的自由。

段宜康指出,就外國經驗而言,美國2015年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同性婚姻應受到美國憲法保障,法國2013年通過同性婚姻,認為國家不應過度介入之外,更應該盡可能的去維護跟保障契約自由。

段宜康認為,同性伴侶法是歧視,更是另一種不對等的對待,他指出,同性伴侶法及因其性取向,而採取隔離,不同於婚姻的伴侶制度,除了不對等的對待外,更排除同性戀者忠於婚姻制度的承諾,就如同南非過去的種族隔離政策。

段宜康表示,伴侶法應作為婚姻制度的另一種態項,而非同性戀者唯一的選項,法國的伴侶法,對於雙方的權利義務皆較婚姻制度較低 ,而是讓雙方的關係有另一種共同生活的選擇。

段宜康呼籲,行政部門應就同性婚姻權利之保障,提出具體的政策及檢討。



本文於 2016/06/20 22:28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3799
(轉貼)毋需順應同婚潮 歐洲人權法院:一夫一妻的婚姻非歧視
2016/06/16 00:4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毋需順應同婚潮 歐洲人權法院:一夫一妻的婚姻非歧視

Kairos 風向新聞 (2016-06-15 17:2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同性及多元婚姻意識正在高漲。不僅在美國,過去婚姻的定義也挑戰歐洲各國家。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LGBT社運人士爭取以人權為基礎的性傾向歧視法。然而,日前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ECtHR)公佈了一項裁決:同性婚姻只是表現平等價值,但並不代表一男一女的婚姻定義就是歧視。

這個判決起源於2004年轟動一時的「貝格勒市婚禮案(mariage de Bègles)」。當時法國同性伴侶蔡平(Chapin)及夏邦傑(Charpentier)到貝格勒巿議會申請結婚登記,因同性婚姻在法國不被允許而遭駁回。最後2人向歐洲人權法院控訴政府歧視同性戀。

經過多年訴訟,上週歐洲人權法院宣佈法國最高法院的裁定結果。依照公約第12條「婚姻僅指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的定義判決,該國否決2位同性成人者的婚姻申請,並不構成性取向的歧視。

然而,歐洲最具法定權威性的機構–部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Ministers)及威尼斯委員會(Venice Commission)也表示立場相同,以不違反歐洲憲法基礎,認定在克羅地亞、馬其頓和匈牙利的婚姻制度以一夫一妻結合為定義,並不承認同性婚姻的成立。

判決結果對於承受來自聯合國壓力,而被迫改變婚姻制度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歐洲聯盟天主教家庭協會(European Federation of Catholic Family Associations, FAFCE)總裁雷納德(Antoine Renard)最後則表示,歐洲人權法院的決定顯示家庭及婚姻獨特的重要性。同時他也認為,聯合國強勢介入各國政治已到了無法可管的地步,呼籲其他國際機構也堅持立場作出決定。

你也許想知道:
關於歐洲人權法院針對貝格勒巿婚禮案的判決書,請點此觀看。(謝婷婷/綜合外電報導)

政Whats噏:周浩鼎與黃之鋒父站同一陣線

06月16日(四) 17: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周浩鼎與黃偉明竟然在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上,站在同一陣線。(徐家浩攝)

【on.cc東網專訊】 社會上對性傾向歧視條例是否立法爭議不休,多個反對立法的團體趁平等機會委員會今日(16日)召開例會踩場抗議,其中一個名為維護家庭價值關注組是新成立的團體,召集人正是身兼平機會委員、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聲言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另一團體則是由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爸爸黃偉明任召集人的「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勢估不到建制派與傘兵組織的政見南轅北轍,周浩鼎與黃偉明竟然在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上站在同一陣線。

周浩鼎作為平機會成員,可謂是近水樓台,他任召集人的維護家庭價值關注組首先到場,並拉起橫額及高呼口號,周浩鼎指同性婚姻合法化涉及倫理關係,對社會帶來衝擊,但此舉絕不代表歧視同性戀者,反而條例一旦通過,會造成逆向歧視。

可能因為是「自己人」的關係,陳章明親身接收周浩鼎的請願信,認真「畀面」;隨後踩上平機會的另一個團體愛護家庭家長協會,就由周浩鼎接收協會召集人黎浩華遞交的請願信,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的待遇相對較差,只由平機會職員接收請願信,足見親疏有別。

黃偉明指出,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於3月中就曾向平機會親身遞交意見書,但事隔3個月平機會仍未回覆,質疑意見書被丟進垃圾筒。該關注組又批評陳章明對立法的立場反覆,一時說支持家庭價值,一時又說支持立法,有時又說對立法內容持中立,搖擺不定,尤其陳章明作為平機會主席,不應出席上月中舉行的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活動,事件令人遺憾。關注組又批評,應否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應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處理,由平機會推動相關事宜是僭越權責。



本文於 2016/06/17 13:1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2549
(轉貼)從不被接受到合法結婚 美同志爭取多年
2016/06/14 13:31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不被接受到合法結婚 美同志爭取多年

記者  林芳穎  報導 
2016/06/13 22:05

從不被接受到合法結婚 美同志爭取多年

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震撼全美,事件發生後6小時,洛杉磯也傳出一名男子疑似要對同志遊行發動攻擊,遭到警方逮捕,美國同志在多年前還被各州視為不合法,多半只能隱藏身分過活,從不被社會接受到現在全美同性婚姻合法,中間的爭取過程花了50年。

就在奧蘭多夜店槍擊案發生6小時後,洛杉磯警方逮捕了一名20歲男子詹姆斯浩爾,警方在他的白色轎車內起出多把來福槍大量彈匣,以及用來製造炸彈的化學物質,懷疑他目標鎖定同志大遊行。

洛杉磯市長賈塞提:「他說他正前往洛杉磯驕傲遊行持有大量武器,被聖塔莫尼卡警局官員逮捕。」

警方根據一通匿名電話,在浩爾前往同志遊行前攔下他,找到他的第一時間浩爾還說自己正在等朋友,他向警方坦承計畫前往同志遊行,但警方沒有證實他是否計畫攻擊行動。

洛杉磯警方:「我們沒有其他資訊和他的意圖有關連。」

CNN記者:「警方現在有新的擔憂,上千人集合在洛杉磯驕傲同志遊行,在奧蘭多槍擊案以及這起逮捕事件後,警方增加了多層警戒加強警力,洛杉磯也決定遊行照原定計畫進行。」

同志遊行隊伍掛上替奧蘭多祈禱的牌子照常舉行,儘管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名男子和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有關,警方還是加強巡邏提高安檢。

同志紀錄片:「現在很難想像在不久之前,同志是不惜一切代價被隱藏的。」

美國同志從不被社會接受,到可以公開舉行同性婚姻走了好長一段路。

同志紀錄片:「50年前同志行為在加拿大各省,和美國各州被視為不合法,成為一名同志就是被主流社會放逐生活。」

50年前社會風氣不開放,美國同志多半隱藏身分不公開出櫃,因為一旦貼上同志標籤難以在主流社會生存。

同志紀錄片:「成為一名出櫃同志的代價是貧困,只能有糟糕的工作像是服務生,很多人奉獻一生當一名同志付出可怕的代價。」

許多同志選擇低調過活,有的為了融入社會甚至假裝和女性交往結婚。

同志紀錄片:「我在19歲唸高中的時候結婚,那是一段很難熬的時間,因為內心深處我知道自己是同志,但是我隱藏了多年才能繼續在社會生存。」

隱藏身分過活當然不輕鬆,因此有些父母將身為同志的子女送去醫院治療。

同志紀錄片:「許多父母以為這樣做是對孩子好,他們知道如果兒子是同志,他會被譴責過著艱困和不快樂的生活,事實上我是同志,我想要改變。」

終於在1965年幾位同志社區的先鋒主動發起抗爭,向社會表達身為同志不是罪過。

同志紀錄片:「在1965年發生了北美歷史上第一個同志抗議,為了表達同志是可被尊敬,可被雇用的男性參與者戴上領帶穿上夾克、女性穿裙子。」

經歷多年抗議奔走,如今美國同志身分可以被攤在陽光下也能享有婚姻平權。

美國總統歐巴馬:「我們現在生活的美國是我們所有的婚姻和家庭,公認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歧視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

歐巴馬回顧任期說最大一項政績就是讓同性婚姻在美國合法化,每每討論同志議題總是有正反聲浪,這次又因為奧蘭多槍擊案再次引發話題。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許佑生:坐視恐同 等於幫兇

法新社

字級:

 
 
 

許佑生/作家、性學研究者長久以來,一些恐同言論攀附在各種似是而非的名目下,人們坐視的結果,終於蓄積仇恨能量,成為一顆超級原子彈!美國周日清晨,一名男子闖入佛州奧蘭多的同志酒吧,射死50人,輕重傷53人。根據CNN的報導,「這是美國在911恐怖攻擊後,最慘的集體掃射屠殺(in worst U.S. mass shooting)。」這是不折不扣的恐同,沒有任何其他藉口可以轉移焦點。這樁事件震驚全球,也將改變世人的觀念,重新認知「恐同基本上等於一種恐怖攻擊」,不能再坐視這種不管以何種理由,而仇恨不同性傾向者的任何暴力形式。如果世人繼續坐視恐同,維持以往的緘默、視而不見,無異相當程度助長了這種仇恨擴大,在這當中的每一份子都該分攤責任。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屠殺,在當時都有自認合理的理由;直到人類理性越來越發展,回頭檢視歷史,才看透無論當時祭出政治、宗教、種族的各類理由,屠殺就是屠殺,沒有理由可以合理化。8年前,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成了所謂第一位黑人總統;但回顧半世紀前,美國三K黨甚至還以「老子就是看不順眼」,活生生吊死黑奴。即便,南北戰爭之後,黑人全面從奴隸桎梏中解放,仍然頻傳暴力事件,黑人種族有很長的時間,依然活在「恐黑」的陰影中。人類從歷史中學到了教訓,試圖去修正以往的錯誤;但這似乎都是選擇性的學習教訓,並未全面幡然醒悟。如果女性不是佔人口一半,如果非洲裔不是佔美國人口相當比率,並非量化上的少數,得罪不起,今日仍有人會振振有詞反對女權、反對黑權。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公開聲明維護同性戀性傾向者的平權,是繼女權、黑權之後的人權第三場戰役。美國最高法院也因此通過了《同性婚姻法》,具體體現了第三場平權的戰役果實。然而,就算舉世潮流漸趨一致,已有多國立法承認同性婚姻,還給虧欠同性戀者已久的人權;世界各地仍有人磨刀霍霍,起碼擺出摩拳擦掌的戰鬥姿勢,企圖推翻同性戀族群備極辛苦爭取到手的人權。五月底,美國一名牧師薩克斯頓(Dean Saxton)因反對同性戀,在一所學校外舉著「你被強暴是活該」的牌子傳教。在號稱文明的今天,這樣的仇恨居然還可以躲在言論自由權保護傘下,而人們也居然見怪不怪。如此公然高舉恐同大纛,在發生奧蘭多的同志恐怖大屠殺後,益顯荒謬之至。台灣近年來,也有這樣的現象,打著宗教與其他旗幟,用盡藉口阻礙國內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可議的是,連導盲犬協會在其文宣上亦公然散布恐同,並宣稱要申請服務者必須認同其宗旨,這對「沒有私心,服務每一個主人」的導盲犬真是一大諷刺!
人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是公認的真理。但在奧蘭多屠殺事件後,很多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都將歷史倒退幾百年,被迫活在恐懼中,何等不公不義!坐視恐同,等於幫兇,沒有一絲灰色的空間。

奧蘭多槍擊案:是什麼陷美國於不安?

北京新浪網 (2016-06-14 07:4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激進主義惡化美國社會安全

    美國東部時間6月12日凌晨2時,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同性戀酒吧發生惡性槍擊案。目前,槍擊案已造成50人 死亡,53人受傷,該起事件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槍擊案,可謂舉國震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6月13日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槍擊事件造 成重大人員傷亡,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奧巴馬總統、美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誠摯的慰問,並向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

    依照 美國警方的說法,槍擊案嫌疑人為生於紐約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丁,現年29歲,父母均為阿富汗移民。FBI仍在調查其與ISIS的關係,有證據表明馬丁的 思想傾向於極端主義,但並未發現其正式加入恐怖組織。而據馬丁的父親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說,這與宗教無關,但馬丁確實反對同性戀。幾個月前,看到兩位同性戀 人接吻,馬丁表現出異常焦躁、氣憤。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如此大的一起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勢必會成為選戰辯論中的重要議題。美國總統 奧巴馬,參與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都在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發表了講話。不出所料,除了對暴恐分子表示憤慨,對死傷者表 示慰問之外,各方都從事件本身中提出了有利於自己的政策建議。局內如此,局外亦然。所有對暴恐事件表達關注的人,也會有相當部分人,將注意力轉到事件對選 情影響的觀察上。

    與之前頻發的美國本土槍擊案有所不同,手持衝鋒槍進夜店掃射的馬丁,很可能是一名「獨狼」,即沒有嚴密組織的單人 恐怖行動者。另一大不同點在於,馬丁射擊的目標是同性戀群體,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去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投票通過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事件。此次事件是否與過 去若干激進政策的「副作用」有關?

    「9·11」之後,美國本土安全問題被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布希政府不但跨越國,主動出擊, 同時也在國內布下天羅地網,提升安全警備。FBI等安全部門的勢力也順勢擴張,譬如有一個值得指出的數據變化:「9·11」之前的美國,中情局暗殺名單上 的人數為7人,「9·11」之後,一路上升到超過1000人。儘管美國主流價值觀並不願意挑動種族矛盾,但大規模的反恐措施,客觀上讓很多美國人在內心建 立起了「假想敵」思維。

    共和黨領導人執政時期對反恐的熱衷和執著,不可避免地會誤傷乃至激發起許多人的反感和自危。而奧巴馬上台之 后,為了極力促進社會公平,包括推進同性婚姻合法化,某種程度上也存在激進主義的風險。與歐洲社會對同性戀更為包容的態度有所不同,美國社會相對保守,奧 巴馬最終藉助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投票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5:4的投票結果,以及支持率剛剛超過50%的民調都顯示,勝出只是微弱的。由於民眾對待同性戀 群體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二元對立,要麼支持,要麼反對,中間地帶並不寬廣,奧巴馬強推之舉,可能帶來很多反對人士的激進化。

    總體 上,維護一個國家的安全,是一件充滿無數變數的事情。反恐不力還是反恐過度,支持控槍還是充分的持槍自由,同性婚姻合法化有無太過激進,包括這些因素在內 的其他種種變數,都可能會導致悲劇的出現。2015年,美國因為涉槍事件造成1.3萬人喪命,但為何奧蘭多槍擊案會激發人們數倍的關注,原因除了人數眾 多,更重要的是「獨狼式」恐怖襲擊對於過去反恐策略的瓦解,以及針對同性戀群體暴恐的新狀況。過去4屆政府在上述兩個議題上的激進作為,所產生的副作用相 互交織,奧蘭多槍擊案的這一背景不可忽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91622
頁/共8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