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是最偉大的,伊拉克將贏得勝利,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這是伊拉克前總統,自稱是巴比倫之獅的海珊,昨天在巴格達時間凌晨六點,被送上絞刑台,脖子套上繩索吊死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海珊在他從一九七九年到二00三年的廿四個統治年頭裡,為了保護權位,殺害異己;但從海珊被送上斷頭台臨死的前一刻,卻如此平靜與勇敢,不忘懷他的堅貞信仰—伊斯蘭,心繫祖國—伊拉克,念念不忘還被以色列佔領下的阿拉伯領土—巴勒斯坦,因此海珊在很多伊斯蘭與阿拉伯世界裡,還是被認為是條漢子。
漢子也好,巴比倫之獅也罷,如今海珊已被處決,他一身的功過,應可蓋棺論定。海珊真的就像美國總統布希所描述十惡不赦,一無是處的大惡魔嗎?恐不盡然。
海珊在一九七九年取得伊拉克政權之時,伊拉克正處於動盪與分裂跟內亂的時代,海珊卻能樹立國家軍警制度與安全體系,防止什葉派作亂,阻止庫德族人獨立,全力維護領土完整與統一。海珊並利用出售石油與天然氣所得,進行全國基礎建設,發展全國免費的教育。
海珊執政期間,伊拉克曾是阿拉伯世界中,工業較為發達,教育最為普及的國家之一。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除此之外,海珊並以石油的收入,經援非產油的阿拉伯國家,尤其是巴勒斯坦。
雖然他發動了自一九八0年到一九八八年對伊朗的兩伊戰爭,但此戰之目的,還是為了保護伊拉克唯一石油輸出河道的航權。更何況,當年,海珊對伊朗的這場兩伊戰爭,美國是支持的。
一九九0年,科威特欲索回在兩伊戰爭期間援助伊拉克的軍費,但伊拉克認為援助軍費不應索回,雙方因此不悅,伊拉克大軍佔領了科威特,美國介入,翌年,第一次美伊戰爭爆發,伊拉克戰敗,並遭經濟制裁,海珊則以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以色列非法佔領阿拉伯領土情緒,激勵阿拉伯世界反美浪潮。
二00一年,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布希總統發動反恐戰爭,先對付阿富汗,欲擒拿凱達組織頭目賓拉丹,但苦無進展,二00三年,布希進行剷除國際異己,鎖定對以色列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伊拉克是阿拉伯半島上,武力最強,最可能威脅以色列生存的國家,於是布希硬咬海珊與凱達組織有掛鉤,並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不顧國際輿論反對下,入侵伊拉克。
很多人認為,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利益,恐不盡然。若美國只為石油利益,直接攻打沙烏地阿拉伯即可,況且攻打沙烏地阿拉伯的理由更加充足。因為九一一事件的十九位執行者中,有十五位是沙烏地阿拉伯國籍;況且伊拉克每天石油輸出,不過廿萬桶;沙烏地每天輸出原油則高達一千二百萬桶。阿拉伯世界普遍認定,美國入侵伊拉克的真正理由是在保護美國中東真正的盟友—以色列。
如今,大家關心的是,海珊死後的伊拉克將會趨於平靜,還是更加惡化?若以阿拉伯的民族性分析,海珊之死,對現今伊拉克反抗軍士氣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他們的目標是要把美軍趕出國境,而不是為海珊復辟。
相反的是,美國對海珊堅持迅速絞刑,勢將激發伊斯蘭世界遜尼派的反美情緒;因為他們認為,美國絞死阿拉伯領導人,是對他們的侮辱,伊拉克反抗軍即已揚言,海珊死後,反抗軍的行動,不侷限於伊拉克境內,美國在全世界的設施,都將是他們攻擊的目標,如此一來,美國將永無寧日,越反越恐。
布希一意孤行的錯誤政策,不但導致數千美軍客死異鄉,更導致伊拉克數十萬無辜百姓傷亡。國家領導人制定與執行政策,不可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