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扁總部總指揮施明德今(二十三)日表示,很多人對於倒扁總部和平非暴力手段感到質疑,還有教授私下建議他,乾脆衝進總統府,把扁、呂兩人拉下來,但倒扁運動不會偏離「和平非暴力」的主軸。他並強調,陳總統有今天下場,是對權力不知敬畏,才會搞到身敗名裂,「雖然人還活著,幾乎已經蓋棺論定」,因此倒扁更需對人民的力量表示敬畏。外傳有意退出倒扁總部運作的副總指揮簡錫階,今日也出席記者會,簡錫階表示,對陳水扁總統與民進黨都不應該有仇恨,他並批評,倒扁幹部與廣場民眾不懂非暴力內涵,「懂的只是皮毛」,面對暴力應採取不起舞、不合作、不服從,他邀請所有關心倒扁運動的人,晚上到台北車站看「甘地傳」,體會非暴力真諦。
施明德表示,這段時間有人就懷疑,為何不衝進總統府,把扁呂拉下來?但施明德認為,陳總統有今天的下場,是對權力不知敬畏,才會搞到身敗名裂,「徒有總統位置,沒有治國能力,幾乎人還活著,幾乎已經蓋棺論定」,因此百萬人在街頭擁有力量,但也要對力量的敬畏,不要恣意揮霍,否則「跟陳水扁有何兩樣?」
雖然強調非暴力,不過有外界認為,讓前立委林正杰進入倒扁總部,就是「向暴力傾斜」,施明德表示,林正杰願意放棄過去想法,信守非暴力手段,才會接納他。
施明德坦言,社會的確有一些焦躁、衝動,因此希望掌權者不要愛自己的權位,多於愛台灣,他強調,李登輝前總統對陳總統的批評,是前總統對現任總統「嚴重的斥責」。施明德強調,反貪腐運動不只是把扁拉下來,而是希望為台灣社會帶來乾淨的政治空間。
區隔紅潮倒扁運動 拉出進步本土戰線 與獨派對話
林庭瑤/台北報導
親綠學者發起「七一五聲明」呼籲陳總統下台後,為有別於紅潮倒扁的運動路線,昨天召開論壇規畫,未來每兩年舉辦一場「公民社會聯合會議」,拉出一條「進步本土」的戰線,並將朝向與挺扁的台灣社等團體溝通,盼藉此壯大公民社會。
親綠學者連署七一五聲明,呼籲陳水扁請辭下台後,並未獲扁正面回應。近來,親綠學者組成「七一五論壇」,昨天與台大法律學院人權中心合辦「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與會學者在論壇中發表多篇論文,並提出對七一五聲明以來的省思。
昨日與會者主要有七一五學者,包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乃德、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范雲、清大社研所教授李丁讚、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陳芳明、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專欄作家郭宏治等人。此外,反貪倒扁運動的多位決策核心,包括張富忠、簡錫階、魏千峰等人,也到場參與座談。
相對於紅潮倒扁運動的群眾路線,「七一五論壇」另闢蹊徑。黃長玲指出,初步規畫每兩年將舉行一場「公民社會聯合會議」,結合社運界、知識界和文化界人士,達成壯大公民社會的目的;每次會議之後,並將出版「台灣公民社會白皮書」。
在「公民社會聯合會議」舉行之前,「七一五論壇」還計畫每一至兩個月舉行公民論壇或對話,形成討論社群、為公民會議暖身,而討論主題包括進步本土論述的內涵和實踐方向,例如反貪腐陽光法案的策略方向,這類重大的社會議題。
陳芳明在會中建議,公民論壇應找代表性的統獨團體對話,當前獨派的台灣社勢力漸大,而統派團體式微,七一五論壇應主動與台灣社連繫,與他們展開對話,也可以找龍應台;同時,陳芳明也建議七一五成員應該跨越濁水溪。
至於主題,或許可用「大和解」這個議題。這個建議,獲得與會學者、社運人士的熱烈回響。婦女新知秘書長曾昭媛也表示,當前台灣最大的問題,是被藍綠政治框限綁住,大家要思考如何擺脫藍綠對立框架;與他人對話不一定要有共識,但要有理性對話的基礎,進一步談論體制的改造,才不會被扣上顏色的帽子。
另有與會人士質疑七一五恐將隨時間消逝。社運界人士邱毓斌坦率地說,「民眾對七一五,都快與九一五、九一六搞混了,」七一五的知識社群們,要面對台灣社會分裂的複雜本質,很難一下子輕易解決,加上端出的菜色不夠羶色腥,很難獲得媒體青睞。
不過,七一五發起人之一的范雲強調,七一五是個知識社群,並不是社運團體,未來要拉出一條進步本土的戰線,要發展新論述,進而與草根民眾進行對話,才是最重要的方向。
選一天 電視節目不說國語
林修卉/台北報導
為何單純的反貪問題,最後竟演變成族群衝突?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昨日表示,本土文化受到壓制的問題,並未隨著政黨輪替而解決,結果造成公民與公民的緊張,這是台灣的危機。
黃長玲表示,國語是台灣公共空間與媒體上的強勢語言,在轉型正義的問題上,她建議訂定「語言平等日」,讓所有習慣使用強勢語言的人,去體會、學習接納不同族群。
黃長玲表示,民進黨執政前,「台灣人的尊嚴」此一訴求,往往是用來挑戰過去國民黨權力分配的不合理、以及本土文化受壓制。政黨輪替後,政治權力分配問題改善,但語言文化不平等問題卻未解決。
在此一背景下,藍營支持者看到綠營人士會覺得,「為何掌握權力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弱者」,老是以「被欺侮者」的姿態出現,最明顯的是操弄族群議題規避責任。
但綠營支持者卻覺得尊嚴仍未建立,因為政治權力不能創造文化平等,尤其「媒體不公」是他們最為強烈的感受。
黃長玲強調,公民社會對於轉型正義需要更多關注,也應有具體作為,如訂定「語言平等日」,由公民社會合作說服電視頻道,選一天所有播出的節目都不使用國語,但可以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印尼語、越語等。
為何單純的反貪問題,最後竟演變成族群衝突?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見圖,陳志源攝)昨日表示,本土文化受到壓制的問題,並未隨著政黨輪替而解決,結果造成公民與公民的緊張,這是台灣的危機。
陳芳明:所有族群、政治理念 都是本土
林庭瑤/台北報導
反貪倒扁紅潮暫歇,親綠學者反思當前政局。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昨天語帶「恨鐵不成鋼」的感傷,他說,民進黨奪取政權卻失去台灣,談論轉型正義畢竟是「選擇性」﹔有利於己,就狂追猛打國民黨黨產,不利於己,就把國務機要費弊端全推給國民黨遺毒。
誤解本土意涵 難有和解社會
陳芳明強調,民進黨當前的最大盲點,不只是把「本土」化為選舉工具,不斷強化閩南族群的自卑感,更甚者,民進黨竟然認為靠選舉而獲取政權的人,就擁有道德高度,這種心態才是最可怕的。
親綠學者繼發表七一五聲明之後,昨在「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中,腦力激盪、拋出論述與實踐主張,盼以壯大民間社會。
有別於多數學者的抽象理論,陳芳明用感性語言表述,他說,「我最美好的歲月奉獻民進黨,卻換來最大的傷害,既感性也感傷。」
質疑「本土政權就是最高道德」
陳芳明說,陳水扁總統被人民要求下台時,會晤獨派大老,其中一位事後居然還說:「本土政權,就是最高道德。」陳芳明對此不以為然,他反問:「本土政權的最高道德是什麼?」如果不思考這個問題,看不到和解社會的可能性。
陳芳明提出「進步的本土主義」新理念。他說,所謂「本土」,從日據殖民制、戰後戒嚴體制,直到七十年代黨外運動,台灣延續一股反抗、批判精神。而「本土的悲情」,源自於悲苦的歷史記憶,包括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黨外民主運動。
不知自我檢討 總統已不適任
至於「本土」這股反抗、批判精神,要追求什麼?陳芳明認為,在台灣反抗史中,已出現最高道德價值,這就是「族群、階級、性別解放」。
不過,民進黨贏得政權之後,完全背叛了殖民時期、黨外運動的反抗精神,從不宣稱「所有人都是台灣人」,形同把外省人、原住民當作外人。尤其,陳水扁取得政權之後,告別工農、原住民和女性,釀成十萬農民大軍反扁,不分族群紅衫軍反扁,不知自我檢討,「這位總統已非常不適任,我愛台灣,但我不愛阿扁。」
提出「進步的本土主義」的陳芳明認為,所有族群、所有政治理念在台灣,全都是本土的。例如,立委李敖也是本土的,李敖的語言對大陸民眾已很陌生,沒有台灣這塊土地,就沒有李敖;他說,「當李敖在北京演講教訓共產黨時,就是台灣人在教訓中國人,這才是本土。」
追求族群多元 民進黨未尊重
陳芳明指出,即使主張統派的學者、作家,經過台灣半個世紀滋養,也成為本土一部分。但陳水扁只會把自己關在總統府,悶死自己,唯一自得其樂的方式,就是召集深綠民眾會面,藉此不必面對台灣社會的現實。
陳芳明表示,台灣本身文化就很豐富,文化間有差異,經過殖民地、戒嚴、民主運動,都是台灣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本土的最高價值,就是民進黨所說的追求族群多元,但民進黨卻沒有尊重多元族群的差異性。陳芳明提醒民進黨,歷史受難者應對歷史寬容,不要常用報復心態,如此台灣沒有和解的可能。民進黨既然已拿到權力,國民黨也已付出代價下台了,民進黨應採取更廣闊的觀點,建立進步的本土文化。
吳乃德:統獨認同 高度浮動
林庭瑤/台北報導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乃德昨天指出,台灣民眾雖有認同差異,但仍存在「台灣自主性」的更大共識。他指出,大多數台灣民眾對認同還沒清楚選擇,雖有四成多的民眾抱持對立的兩種民族認同,可是有更多民眾可同時接受統獨;即使已有統獨認同的民眾,其認同也經常在改變。
長期研究族群認同的吳乃德,他在「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中發表論文指出,目前台灣民眾的認同分布為:三成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即使中國在政治和經濟發展與台灣相當,也不願統一;約一成五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即使台灣獨立不會帶來戰爭,也不希望台灣獨立。但這只是光譜的兩端。
吳乃德指出,目前雖有四成多的民眾懷有對立的兩種民族認同,可是有更多民眾可以同時接受獨立和統一,亦即態度不明確。重要的是,即使已經有明確民族認同的民眾,其認同態度也是高度浮動的。
吳乃德進一步表示,台灣民眾對認同仍在猶疑、衡量、評估之中,但卻有一個強烈共識,那就是:不論未來的選擇是什麼,只有台灣的民眾有權做決定。「台灣自主性」的理念被普遍接受,這也是政治社群的基礎。若能有此基礎,則對未來不同的想像,將不再是敵我鬥爭,價值與價值的對抗,而只是政治的不同選擇。
他表示,從一九九三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生命共同體」理念,一九九八年宋楚瑜競選省長期間提出「新台灣人」,一九九五年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邀新黨喝「和解咖啡」、試圖共組「大聯合政府」,二○○四年九月民進黨臨全會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因此,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都有意消弭族群對立,顯示「族群和諧」已是台灣社會的共同價值。
吳乃德指出,不同族群的台灣民眾,雖然對未來有不同的想法,但雙方其實是有共識的,而最大變數就是「政治邏輯」,因為政黨、政治領袖會利用族群動員選民,造成族群撕裂危機。也因此,「我們別對政治人物抱持太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