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廣告才子范可欽,昨天出任倒扁靜坐發言人,他強調將讓世界看到劃時代的新群眾運動。 記者潘俊宏/攝影 | | | | |
| |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倒扁總部確定九月九日發動靜坐,這次靜坐將有別於過去一成不變的群眾運動形式,將帶進創意。廣告鬼才范可欽自願加入倒扁活動,負責整體活動設計,他強調未來會將凱道變成一個「民主聖殿」、「台灣劇場」。
行動不便的范可欽昨天坐著輪椅出席倒扁記者會,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表示,范可欽雖不能像他這樣站著呼喊,但范熱情響應倒扁,坐在那裡才華就遠超越他。
范可欽說,大家可以來拍拍他的輪椅,像他這樣殘障的人都可以來參加倒扁運動,可見活動絕不會有任何暴力、危險性,活動歡迎各種人,老人、帶孩子的媽媽,有人要下班趕來一下也可以,惟獨不歡迎想推動其他政治訴求的人。
范可欽說,他過去做過大量的政治文宣,如今卻跳出來擔任反扁活動發言人,也是因為「看不下去」。
他信心滿滿地表示,九月九日「一場歷史性的活動即將在凱道展開」,現場不會有任何讓大家覺得暴力、混亂的場面,攝影記者可自由捕捉畫面,不必擔心挨打。
他表示,倒扁總部希望這是真正全民都可參加的運動,過去覺得參加群眾運動一定要年輕力壯,「否則大熱天坐一小時就會變水煎包或烤肉」,這次不用擔心,活動設計會愉快、輕鬆、舒服,讓全民都能來此自由向陳總統提出沉默的抗議。
他表示,活動另一重點是讓國際媒體看見台灣人集結在一起反抗貪腐,讓世界看到劃時代、革命性的新群眾運動,人人都會互相邀約參加,因為活動是如此神聖,「此次運動會寫下紀錄,是台灣民主一個很好的作品」。
【2006/08/29 聯合報】
人物特寫》辛辣范可欽 嗆得你永生難忘
聯合報記者粘嫦鈺
廣告才子范可欽是個爭議性人物,他創意強,說服力高,思維邏輯轉得很快,加上用詞遣字辛辣、直接,被他嗆上的人,往往永生難忘;他拍廣告惹出不少糾紛和官司,和前妻打贍養費官司,和崔苔菁大談姊弟戀,和蕭薔也傳過緋聞,感情生活多采多姿。
一般人認識的范可欽,是從他和劉嘉玲、蕭薔等美女合作「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我每天只睡一個小時」等朗朗上口廣告詞句開始,速食、速度並重的廣告圈讓他爆紅;涉入競選廣告,尤其是二○○○年總統大選一役,最後關頭他以「鐵漢柔情」系列四支感人至深的阿扁廣告,扭轉選情。
但選後他和陳水扁很快劃清界限,他的名字再次出現政治圈時是二○○二年幫國民黨拍文宣廣告,但後來演變成帳目不清,雙方各說各話,對簿公堂。當時他曾說過不再碰政治廣告。
能言善道的他,雖行動不便,但談吐幽默,才華洋溢,名字常和女星掛在一起,予人風流印象,但他和前妻贍養費官司卻一打多年才結案;他和電視才子王偉忠也因廣告涉及抄襲問題鬧上法庭,最後他被判敗訴,儘管如此,他卻是好友李四端眼中的「張老師」,李曾在徬徨時尋求范的協助,范可欽會給予good idea,讓好友走出晦暗時刻。
【2006/08/29 聯合報】
何不早靜坐?》施:率百萬軍 怎能打游擊戰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確定九月九日發動倒扁靜坐,面對民盟等團體質疑為何不提早上路,他表示,百萬人是力量,也是龐大責任,「要率百萬正規軍,一定要有充分準備,怎麼能打游擊戰呢?」
外傳「倒扁運動」將改名為「反貪腐運動」,施明德表示活動不會改名,反貪腐是發動運動的理由,要扁下台是訴求,都是主軸。
施明德說,民盟一直希望趕快上街頭倒扁,害怕這股民氣會散去,但他抱持不同看法。施明德認為,在未宣布前,民意是一直「蓄勢待發」的壓抑著,隨時準備爆發,「這樣的民氣,怎麼會流失?」
他說,他昨天致電民盟副總召兼執行長張亞中,很不客氣的向張亞中說,「你們在亂喊什麼東西啊!」他表達「倒扁並非一鼓作氣就能成功」,因此他必須仔細考量後勤工作與目標達成的可能性。
施明德表示,他跟龍應台長談兩小時以上,龍應台希望扁下台的心情跟他是一樣的,只是龍應台期待的方式不同。至於暨大教授李家同認為如果靜坐倒扁,將來大家也可以用此模式對待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或任何領導人,施明德說,這個看法他不同意,因為他認為要匯集一百萬民意不是那麼容易。
施明德指出,倒扁運動絕對是體制內的政治手段,合乎憲法也合乎治安法,行政院長蘇貞昌當初要求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下台時,龔照勝也以任期保障為由拒絕,陳總統如今就是依循「龔照勝模式」,不願意下台。
他表示,正因為民怨如此高,他才不願倉促上街,重蹈二○○四年三廿七抗爭的覆轍,讓群眾走得很失望,他懇請大家多給他一點時間,「到時候各方高手都到齊了。」
對於傳聞有人要刺殺施明德,他淡然說,他從年輕時就做好赴死的準備,難道現在來發起這運動,會沒有任何準備、這麼愚蠢嗎?但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06/08/29 聯合報】
凱達一遊 倒扁已自廢武功!
宋國誠/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北縣深坑)
由於「林正杰扁人」事件和猖狂化的反施戲碼,倒扁總部產生過度「去暴力化」的自我矯正,一時之間,「反暴力」的自我辯白勝過了「反貪腐」的弔民伐罪。
也許感受到暴力陰影下靜坐人數會銳減,或受倒扁民調唱衰影響,倒扁運動開始轉音變調、向下修正,特別是范可欽經手運動後,所謂創意倒扁、預約靜坐、每人一小時,已使原本施明德揭竿而起的「聖戰」,演變成一場「倒扁嘉年華會」。可以預見,即使屆時百萬空巷,倒扁運動也已提早自廢武功:從實戰變成了演習。
把倒扁運動行銷化、娛樂化,乃至綜藝節目化,用意雖非不善,但將嚴重稀釋和淡化倒扁的崇高目標:打倒貪腐政權,重建清廉國家。倒扁運動「嘉年華化」之後,將使一些原本嚴肅以對的人,因為變成像排隊看電影一樣而失去莊嚴的動力。
相對的,把倒扁弄成像露營、野餐,全家踏青郊遊去,將吸引一些看熱鬧的閒人雅士,以「轟趴式」的心情,去凱道坐一坐、玩一玩。如此一來,倒扁也就「玩完了」!
社會運動從來就是不可預測的,一種對抗式的反政府運動,往往更是一觸即發且一發不可收拾。正是這種不可測的力量,正是這種不可知的後果,才使當權者膽戰心驚。在社會運動之前,沒有人可以進行「暴力控管」,也沒有人可以「預除暴力」,因為社會運動是野火式的、意志型的,而這也是「人民抵抗權」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倒扁的主事者如果擔心害怕,人民如果心懷顧忌,那就坐在自家沙發,吐吐牢騷、怨天尤人吧。看到倒扁發言人在算一日幾人?十日幾人?好像在作成本效益分析的倒扁企畫案,更像在預告一場倒扁產品發表會。這是一種「政治雅痞主義」和「政治消費化」的自我陶醉。
反貪就反貪,倒扁就倒扁,在貪腐已不成人形,阿扁宣稱不看報紙也很快樂,每年四千人自殺的今天,哪來的創意倒扁、快樂倒扁、另類倒扁?如果靜坐者都是帶著散心、遛狗、湊熱鬧的心情,把「凱達一遊」當作寫歷史,那貪腐的統治者會莞爾一笑、穩若泰山。
【2006/08/30 聯合報】
民主盛會 快樂希望扁下台!
胡幼偉/台灣師大大傳所所長(台北市)
倒扁靜坐將展開,好多人期待參加這場民主盛會;也有人憂心忡忡,深怕弄出暴力流血事件。既然倒扁靜坐本質上是場民主運動,就讓所有人以快樂心情參加這場倒扁民主嘉年華!
首先,施明德應先快樂起來。有這麼多人支持你,人生至此,夫復何憾?倒扁總部的工作朋友,一億多捐款也是對你們的肯定,也應備感欣慰。
其次,泛藍支持者當然可以快樂地來參加這場活動。如果目標成功,貪腐瓦解,國家幸甚,人民幸甚!要是扁堅持不下台,民進黨又不肯自清,以後的選舉對泛藍是大利多。所以,不管運動能否達成目標,都應快樂地來靜坐。
泛綠支持者也應該快樂地來參加活動。扁如果下台,民進黨可以更自清;扁如不下台,依照一些人的講法,本土政權可以維繫,所以,綠營來靜坐的人也沒有不快樂的理由。還有,呂副總統的支持者也可以快樂地來參加靜坐。如果扁下台,呂即可接掌大位;扁不下台,也可以先來蒐集民意,做為呂日後競選總統時的參考訊息。
至於在現場維安的警界與情治人員,平時受夠了單面訴求的政治教育課程,到靜坐現場聽聽真正民間的民主心聲,提昇民主素養,所以也應高興才對。
主辦單位何不把現場安排成一個大型的社會教育場域,除了請名嘴開講外,也請星雲法師、周聯華牧師等宗教領袖演講,為民眾闡釋如何以健康的心靈,扮演好公民角色;曾志朗及黃光國教授則可以為公眾說明教改失敗的真正原因。晚上可邀請藝術團體表演,以提升在場及電視機前觀眾的文化素質。同時,廣場邊應該安排書展,不但讓民眾靜坐時不會無聊鬧事,也可提倡閱讀文化。優質的民主政治需要有素質的公民。
大家要有點創意、要樂觀,千萬不要滿腦子暴力流血悲觀論調。民主就是進步,進步就該帶給人快樂。誰說靜坐就一定要滿面愁容呢?阿扁不是說要「快樂、希望」嗎?那就讓全世界看看,我們如何辦一場高水準的「快樂、希望、陳水扁下台」的台灣民主嘉年華盛會!
【2006/08/30 聯合報】
阿珍、恩典、范可欽…
彭懷真/東海大學學務長(台中市)
一九九四年美國時代雜誌選了史蒂芬史匹柏與比爾蓋茲為年度風雲人物,並說:「如果你對執政的民主黨和反對黨共和黨都失望,別忘記,只要有這兩個人,美國還是令人期待的。因為他們的創意源源不絕,美國的未來也充滿希望。」看到范可欽與楊恩典最近的表現,我對台灣的未來也樂觀了。
范可欽擔任倒扁活動的發言人,台灣的民主運動將在這位廣告界才子的策劃下,多了喜氣,多了動能,也有了無限的可能性,也為抗爭賦予新面貌。史蒂芬史匹柏的點子只用在娛樂事業上,范可欽還用在社會正義的訴求中。
沒有雙手的楊恩典不僅用豐富的乳汁哺育女兒,還在最近建立了母乳互助網絡,造福許多家庭。多少年來,楊恩典一直是台灣最感人的傳奇,又是最美麗的奮鬥。這兩年,她結婚、生育,擁有幸福,還能主動出擊,讓別人也幸福。比爾蓋茲的付出有財大氣粗之感,楊恩典的付出在細膩之處見真愛。
四年前,楊恩典去范可欽主持的公共電視節目,伶牙俐齒的廣告才子被口足畫家深深感動。自信的才子看多了有權有勢的聰明人,卻在沒有手的楊小姐身上看到恩典。此後,范可欽的創意不再為了商業或政治的利益,轉而以鼓舞人為生活重點。自幼罹患小兒麻痺卻刻意堅強的他,不再艱苦地撐著柺杖,以輪椅代步。從一百七十六公分到一百二十公分,范可欽看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自己,和不同的陳水扁與吳淑珍。
吳淑珍的身高也在十七年前的一場車禍之後降低了幾十公分,但是她看到了什麼?車禍後,她擔任過立委、市長夫人、乃至第一夫人,她天天看到的都是權力與財富,是禮券、珠寶、以及無數渴望權力者的諂媚表情。她忘了還有很多像楊恩典的人,她從未集合力量去幫助身心障礙者。她丈夫領導的政府,對障礙人士所做的太少了,更因為政府無能,使無數家庭更弱勢。
楊恩典發現她的乳汁豐富到可以幫助人,她不在乎自己的限制,立即行動。范可欽發現他的才華可以喚醒社會正義,他不在乎政府的打壓,也立即行動。吳淑珍卻沒有發現她獨特的身分可以行善、可以感動、可以促使社會進步。她也行動了,不過走錯了方向。
在這三個人身上,我們重新體會施明德的話:「承受苦難易,抗拒誘惑難。」其實,承受苦難怎麼會容易呢?身心障礙者與他們家人的苦難都不是外人能承擔甚至是理解的。政府的責任之一就是要給他們更多的能力,減輕他們的苦難。但是,民進黨從阿扁、阿珍到無數既得利益政客,都在權力的誘惑中迷失了,甘心淪為權力中的侏儒。
看到阿扁與阿珍,無數人都嘆息。看到政府與反對黨,無數人都痛心。但是,別忘記:台灣還有范可欽與楊恩典。
【2006/08/3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