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他山之石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東 非洲】落後家國 命如敝屣(轉貼)埃輪沉沒 逾千罹難
 瀏覽6,286|回應13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者:啟航九十分鐘就失火 船長太大意
































   
 
一名埃及人聽到搭上死亡渡輪的親人已喪生大海,忍不住悲從中來。
(美聯社)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載有一千四百人的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三日凌晨在紅海北端沉沒,埃及交通部四日表示,船難發生之前渡輪曾失火,目前僅三二四人生還,死者可能逾千,但目前只找到一八五具屍體。


交通部長曼蘇爾指出,這起火災並不嚴重,亦未發生爆炸,調查人員仍在調查失火是否和船難有關。


薩蘭姆九八號的乘客多是到沙烏地阿拉伯打工的埃及人,還有許多是到麥加朝覲的穆斯林。大約一四○名生還者四日抵達埃及港口赫哈達,許多赤著腳,戰抖不已。僥倖撿回性命的乘客齊克說:「渡輪啟航約九十分鐘就失火,船長卻決定繼續開往目的地,真是太大意了。」


另一名生還乘客拉伯則說,引擎室在離開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半小時後失火,當時是二日晚間十時左右,凌晨二時渡輪開始下沉。還有生還者向媒體高呼「簡直是鐵達尼號失火」。


警方試圖阻止生還者接受記者採訪,但許多人忍不住怒火的怒責救援太遲,讓他們在水中苦撐廿四小時,他們的命簡直不值錢,還有人在救援船上斷氣。數百名心急如焚的家屬聚集在渡輪的目的地埃及薩法加港,對當局遲遲不發布消息鼓噪不已。


船東表示,失事渡輪最後一次檢修是在上個月,完全符合國際航運法規和標準。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發言人指出,由沈船速度和船上沒有足夠救生艇研判,安全有缺失無庸置疑。


埃及當局的救援工作引人詬病,一艘英國戰艦在事發時趕往失事地點,但遭埃及回絕,於是轉向離開。等到埃及方面決定需要幫助時,已經緩不濟急,以致英艦並未加入救援工作。埃及救援人員在船難發生後十小時才趕到,紅海海水二月平均溫度為攝氏十九度,晚間溫度降低,仍在海中掙扎的人可能凶多吉少。

【2006/02/04 聯合晚報】


埃及渡輪沉沒 逾千罹難


































   
 
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二日在紅海沉沒,船上共一千四百人,已知僅百人生還。許多乘客是去麥加朝覲返國的穆斯林。圖為這艘渡輪的檔案照。
歐新社
 

 

【編譯呂理甡∕綜合三日外電報導】

一艘載有一千四百人的埃及渡輪,二日晚上由沙烏地阿拉伯駛往埃及途中,在紅海北端沉沒。搜救人員雖從救生艇上救回一百人,但也撈起數十具屍體,當局擔心死者可能逾千。


海事人士說,「薩蘭姆九八號」渡輪上有一千三百名埃及、沙國、蘇丹、敘利亞等國乘客,及一百名船員,另還載運約兩百廿輛汽車。乘客多數是自沙國返國的埃及勞工,還有許多是到沙國麥加朝覲的穆斯林。


埃及駐倫敦大使館發言人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大規模搜救行動已展開,並證實「數十具遇難者屍體」已從海裡撈起。紅海海水二月平均溫度約為攝氏十九度,多數乘客應是在睡夢中沉到海裡。


包括一艘英國戰艦在內的五艘船隻,三日下午趕抵距埃及港口赫加達約七十浬的沉船處,加入搜救行動,埃及海岸防衛隊也參與搜救。


這艘渡輪的船齡卅五年,排水量六千六百五十噸,是埃及薩蘭姆海運公司所有。該公司發言人說,渡輪可營運到二○一○年,完全符合維護保養規定。


據說出事前,與該船在同一航線反方向航行的另一艘渡輪「聖凱薩琳號」,曾接到薩蘭姆九八號的求救訊號。不過船東表示,未收到求救訊號。


薩蘭姆九八號在二日晚上七時左右離開沙國杜巴港,原定三日凌晨三時左右抵達埃及薩法加市。渡輪最後一次和外界聯絡時,位置在距杜巴約九十浬的海上;由於逾時未抵薩法加,且無法在雷達上找到船隻蹤跡,當局於是展開搜救。


蘇伊士運河海事官員說:「渡輪離開杜巴後不久,我們就和船隻失去聯絡。」


薩蘭姆九八號的姊妹船薩蘭姆九五號去年十月在紅海與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後沉沒,造成兩人死亡,卌人受傷。

【2006/02/04 聯合報】


出事原因:船身設計有問題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埃及政府派出廿名法醫、五名刑事鑑定專家及海事安全局的高級官員,組成專案小組調查渡輪「薩蘭姆九八號」失事原因。有專家指出,這艘有卅五年船齡的老舊渡輪船身設計有問題,可能是停放汽車的船艙進水,造成船身傾覆。


事故發生原因目前尚無定論,但瑞典海事局的安全專家法蘭森指出,這種渡輪的設計上存在平衡問題,為了方便汽車直接開上船,船頭和船尾汽車出入口的門都十分靠近水面,一旦出現縫隙,就可能進水。而且只要少量水進入船艙,由於水會集中在一側,愈晃愈就厲害,最後失去平衡翻覆。


一九九四年造成八五二人喪生的愛沙尼亞渡輪也屬同樣設計,在強風吹壞船頭艙門後,渡輪數分鐘內就沉沒。這起船難發生之後,先進國家已大幅改進渡輪的設計,即使進水至少也可維持廿四小時不沈。但落後國家往往接收二手的老舊渡輪,加上超載和維修不佳等問題,因此存在安全隱憂。

【2006/02/04 聯合晚報】


埃及渡輪在紅海沉沒 恐數百人遇難



中央社三日法新電


一艘搭載約一千三百名乘客的埃及客輪昨晚從沙烏地阿拉伯航向埃及途中,在惡劣氣候中沉沒於紅海,恐怕有數百人遇難。


這艘巴拿馬註冊渡輪的經營者說,已有三百人到四百人獲救,但海事官員說,由於夜晚降臨,使得援救行動更加困難。


目前已經發現數十具屍體,當局擔心喪生人數還會增加,使這件意外成為近年來此一區域最悲慘的海難。


海事官員說,這艘駛向薩法加港的渡輪載運一千三百名乘客,大部份是埃及人,另外包括大約一百名沙烏地阿拉伯人、兩名蘇丹人、一名加拿大人以及人數不詳的敘利亞人。


消息人士說,乘客中包括剛結束麥加朝覲準備返國的回教徒,以及在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波斯灣國家打工的埃及人。


許多乘客的家人聚集在薩法加港,焦急的等待親人的消息。


【2006/02/04 中央社】


失事渡輪 不符安全規定



編譯呂理甡∕綜合三日外電報導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三日表示,失事渡輪薩蘭姆九八號並不符合安全規定,他已下令當局立即調查失事原因,並確保其他類似船隻都符合安全規定。


穆巴拉克的發言人阿瓦德告訴公共電視台說:「薩蘭姆九八號沉沒時的速度和船上沒有足夠的救生筏,證明該船有安全上的問題,但我們不能事先預測調查結果。」


海事人員說,仍有許多生還者待在救生筏上等候救援,但因風大浪高,夜幕又漸降臨,增加援救困難。不過因氣溫相對溫暖,有助救生筏上人員生還的機會。


薩蘭姆九八號的船東薩蘭姆海運公司說,渡輪二日午夜時分在沙國海岸外的紅海自雷達幕上消失,推測失事時間應是在午夜至三日凌晨二時之間。


據表示,當渡輪失去蹤跡時,海浪洶湧,風力強大,天候極為惡劣。


美國軍方說,他們將派出機船協助搜救。設在巴林的美國海軍中央指揮部與埃及政府接觸,表示願提供協助,埃及已接受。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則說,英國軍艦「堡壘號」在渡輪沉沒的消息傳出時曾轉往紅海北端,支援搜救及打撈工作,但現已奉令恢復原先任務。「堡壘號」原本在紅海執行維護國際貿易路線暢通的任務。


蘇伊士港務局長莫佐克說,渡輪應該不可能在這條擁擠的航道與他船相撞。他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不可能是相撞,因為這個地區都在我們的雷達監視下。如果發生撞船之類的事,當然會有另一艘船或求救信號之類的東西。」

【2006/02/04 聯合報】


船東:技術和風浪 導致失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在紅海沉沒,該船所屬的薩蘭姆船運公司負責人阿瑪德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因技術原因導致船隻失事,也有可能是因當時海面上惡劣天氣造成。


據了解,事發時,紅海海域風大浪高,有時還在下雨。


據報導,發生沉船事故後,埃及海軍派出四艘艦艇和數架直升機在紅海海面上進行搜救,目前已經從失事船隻放下來的救生艇上,救起至少一百名生存者,並在海面上打撈起數十具遇難者屍體。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獲知事故後指示,加緊搜救海難生存者的工作,同時對船隻失事原因進行緊急調查。


埃及紅海省省長拉希迪對記者說,當地已經在薩法加港成立救援指揮中心,此外,該省所有醫院已經做好一切準備,隨時準備接受傷員。據悉,英國皇家海軍也已經派出一艘軍艦前往事發海域協助救援。

【2006/02/04 聯合報】


老船遇大風浪 躲不過



編譯楊清順∕報導


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失事沉沒的原因不明,但該船開航時沙烏地阿拉伯西岸風強浪大,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出事的原因之一。


也有專家認為,薩蘭姆九八號是散裝船,容易出現穩定性的問題,只要少量進水就會導致船隻快速沉沒。


還有人指出,渡輪沉沒可能是船上載運汽車移動所致,因為天候很惡劣。


此外,薩蘭姆九八號船齡卅五年,渡船老舊也引起關切。據經常往來於這條航線的乘客說,埃及的海運公司多向外國買舊船,行駛這條航線的船隻泰半老朽。


不過,埃及運輸部長宣稱,薩蘭姆九八號安檢合乎規定,載客一千四百人,也沒有超過規定的兩千五百人。


紅海是重要海運路線,過去也發生過船難。


薩蘭姆九八號的姊妹船薩蘭姆九五號去年就撞到貨輪,有人傷亡。一九九一年更發生客輪觸礁沉沒,四百多人失蹤。

【2006/02/04 聯合報】


以為恐怖攻擊 杜巴亂成一團



編譯田思怡∕
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邀請讀者提供有關埃及渡輪船難的訊息和評論,以下為部分內容:


沙烏地阿拉伯杜巴港的克拉克:杜巴港附近都是警察,我們以為有恐怖攻擊事件。這裡亂成一團,希望搜救人員能多救出些生還者。


布魯塞爾的史密斯:這不是此地區渡輪第一次船難,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現代科技無法用於改進這類船難的救援工作真可惜,肯定有這樣的科技,但和往常一樣,經費不足不但導致意外,也延誤救援。


倫敦的阿布都拉:這起船難震驚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因為船上不僅有從沙國返鄉的埃及勞工,也有許多去麥加朝覲回來的穆斯林。


英國的馬哈古布:走這條海路的大部分是從麥加朝覲返鄉的人,攜帶沉重的行李,還有埃及勞工的家人,他們去沙國過宰牲節假期回來,以及街頭小販和商人。


新加坡的海斯洛普:這艘船應配備自動無線電信裝置,船沉時就會發出信號,商船都有這種裝置,有助於找到船的位置。


葡萄牙的佛林:陸地雷達的監視範圍不可能偵測到渡輪的行進,因此報導說這艘船在雷達上消失是錯誤的,因為雷達根本偵測不到。

【2006/02/04 聯合報】


失事渡輪無兩岸人民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新華社報導,該社記者在埃及紅海薩法加港務局得到的名單顯示,在紅海失事的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上,沒有台灣及大陸公民。


根據名單顯示,渡輪上一共有一千四百一十四人,其中包括一百零四名船員和一千三百一十名乘客。乘客當中有一千一百九十三名埃及人、九十九名沙烏地阿拉伯人、六名敘利亞人、四名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蘇丹、印尼、約旦、加拿大和菲律賓的公民各一人。

【2006/02/04 聯合報】


歷來最大及最有名的船難



聯合新聞網





【2006/02/04 聯合新聞網】


小檔案》薩蘭姆九八號



台北訊


● 載客量:一四八七人
● 最高時速:十七浬
● 建造年分:一九七○年
● 船公司資料:埃及薩蘭姆船運公司有十五艘渡輪,每年載運一百萬人次乘客
● 在巴拿馬註冊(巴拿馬籍)
資料來源:薩蘭姆海運公司

【2006/02/04 聯合報】


埃及版鐵達尼?百死上千失蹤
陳文和∕綜合開羅三日外電報導











載有至少一千三百名乘客的埃及客輪「瑟拉姆九八號」二日晚間疑因天候與海象不佳而在紅海沉沒,至少有一百人罹難,但喪生者人數恐將持續增加。而埃及海軍也在失事水域這艘客輪釋出的救生艇上發現了二百多名生還者。這起事件令人聯想到史上最著名的「鐵達尼號」船難事件。圖為該輪檔案照。(歐新社)

及紅海港務局局長馬哈福茲.塔哈三日宣布,當地時間二日晚間失蹤、載有一千三百七十二名乘員的埃及客輪「瑟拉姆九八號」已於紅海沈沒,至少有一百人不幸罹難,但喪生者人數恐將持續累增。而埃及海軍也在失事水域該輪釋出的救生艇上發現兩百多名生還者。

塔哈說,「瑟拉姆九八號」係於當地時間二日晚間七時卅分從沙烏地阿拉伯西岸的杜巴港出發,預計三日凌晨二時卅分抵達紅海東南部的埃及塞法傑港。但該輪在駛離杜巴港大約六十二海里的海域時,即從雷達屏幕上消失。而船上工作人員並未發出任何通告船隻危難的訊號。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表示,該船下沉極快,且救生艇顯然不足,顯示不符安全標準。他已下令調查真相。


失事客輪卅五年船齡 穩定性堪虞


失事客輪已有卅五年船齡,後來曾於一九九○年翻修更新設備,去年六月間也通過了國際船舶安全營運及預防海洋汙染管理規則相關認證。「瑟拉姆九八號」總噸位一萬一千八百噸,最大載客量為二千五百人,事故發生當時,船上除一千三百多名乘員外,還載有二百多部車輛。


任職於英國船業報刊的歐斯勒指出,這種可以搭載車輛的客輪,穩定性向來堪虞,船隻一旦發生意外,即使只有少量進水,就足以毀掉整艘船。歐斯勒也強調,這類客輪的失事率極高。


瑟拉姆九八號暗夜沉沒 死亡將增


據推估,「瑟拉姆九八號」大約是於三日凌晨零時至二時之間沉沒,當時多數乘員已就寢入睡。埃及的救難船隊大約是在三日下午抵達客輪失事水域,與推估的船難時間約已相隔了十個小時。


雖然目前尚無法確認客輪失事的肇因,但據了解,客輪航行期間海上有強風大浪,而且沙烏地阿拉伯西部海岸地區二日晚間還出現沙塵暴。船難發生當時,紅海海域的水溫大約為攝氏十九度。


據埃及海事管理當局官員以及運輸部長指出,失事客輪符合所有必要的安全要求,約有一百人分乘五艘救生艇逃生獲救。


乘客多為朝聖返鄉 英加入搜救


「瑟拉姆九八號」的艙單顯示,船上載有一千二百七十二名乘客,另外還有約一百名船員。乘客泰半是結束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朝覲活動後返國的埃及人和蘇丹人。此外,在沙烏地阿拉伯工作的埃及人,也常從失事客輪出發的杜巴港搭船返鄉。


塔哈指出,「瑟拉姆九八號」失去聯繫後,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海軍都緊急出動救援直升機和軍艦在紅海海域搜救。據悉,埃及救援直升機已經在距離塞法傑港五十海里的海域發現了漂浮在海面上的屍體,和載有倖存者的救生艇。英國當局已特遣一艘戰艦馳援,但美國所提派遣海軍巡邏機協助搜救之議,則遭埃及當局婉拒。


據新華社記者三日在埃及紅海塞法傑港務局得到的名單顯示,「瑟拉姆九八號」上沒有中國公民。該輪乘客中有一千一百五十九名埃及人,九十九名沙烏地阿拉伯人,六名敘利亞人,四名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蘇丹、印度尼西亞、約旦、加拿大和菲律賓的公民各一人。


「瑟拉姆九八號」屬於埃及的薩蘭海運公司,據該公司負責人伊斯梅爾指出,這艘義大利造的客輪是在巴拿馬註冊。薩蘭海運公司另一艘載送伊斯蘭朝覲客的渡輪去年十月間航行至蘇伊士運河南端入口處時與一艘貨輪對撞,造成船上成員驚慌逃竄相互推擠踐踏,結果有兩人喪生、卌人受傷。


生還者:埃及渡輪下沉前 曾發生火警


中央社


埃及渡輪「薩蘭姆九八號」海難的生還者今天表示,這艘客輪在紅海沉沒前至少三個小時,船上曾發生火警。


四歲的埃及乘客沙耶德告訴法新社:「在我們駛離(沙烏地阿拉伯都巴港)後兩個小時,引擎開始冒出濃煙。」


他表示,渡輪工作人員要求乘客登上橋樓,以便撲滅大火。


另一名卌八歲的埃及乘客艾斯卡瑞說:「但是大火燃燒好一段時間,工作人員不斷的說他們正在控制火勢。」


在紅海城市赫加達醫院接受治療的生還者表示,這艘巴拿馬註冊渡輪繼續向薩法加港航行,船身向左舷傾斜,然後突然在不到十分鐘內沉沒。


承平時期大船難 十五年內十四起


楊明暐


載有一千四百多名乘員的埃及客輪「瑟拉姆九八號」二日晚間在紅海沉沒,恐將造成慘重死傷。


這起事件不禁令人連想起史上最著名的「鐵達尼號」船難事件。號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安全郵輪的鐵達尼號,於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首航,自英格蘭南安普敦駛向紐約,途中卻因為撞上冰山,而沉沒於北大西洋。船上共有二千二百多人,只有七百多人獲救。


以下為過去十五年內,全球所發生的承平時期重大船難事件: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廿日,菲律賓:「和平夫人號」客輪在錫布延海域撞上「維克托號」油輪沉沒,客輪四千三百七十五名乘員喪命,油輪十三名船員死亡,為全球承平時期最慘重的船難。


一九八八年十月廿四日,菲律賓:「和平夫人號」的姊妹船「瑪麗蓮夫人號」客輪在雷伊泰外海沉沒,二百五十人死亡。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埃及:「撒冷快捷號」於埃及紅海塞法傑港外海觸礁沉沒,四百六十四人喪生。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七日,海地:載有八百至二千名乘員的「海王星號」客輪於首都太子港西部的小格亞韋鎮外海沉沒,數百人死亡。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日,菲律賓:馬尼拉北方的波卡厄河舉行宗教慶典,一座在河面上浮動的寶塔倒塌,二百七十九名進香客淹死。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日,南韓:「西海號」客輪超載,於扶安外海翻覆,二百九十二人喪命。


一九九四年四月廿九日,肯亞:一艘客輪在蒙巴薩港附近海域翻覆,二百七十二人死亡。


一九九四年八月廿日,孟加拉:一艘超載的客輪在梅克納河捲入旋渦沉沒,逾三百人喪命。


一九九四年九月廿八日,愛沙尼亞/芬蘭:載有九百八十九名乘員,從塔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客輪「愛沙尼亞號」於芬蘭尤托島外海沉沒,八百五十二人淹死。這是歐洲承平時期最嚴重的船難。


二○○○年六月廿九日,印尼:滿載難民和其他乘客的客輪「查哈亞巴哈里號」於蘇拉威西外海沉沒,近五百五十人喪生。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印尼:一艘滿載難民的船隻在爪哇附近海域沉沒,三百五十三人喪命。


二○○二年五月三日,孟加拉:一艘客輪在梅克納河沉沒,至少四百五十人淹死。


二○○二年九月廿六日,塞內加爾:國營客輪「朱拉號」因超載而在甘比亞外海翻覆,一千八百六十三人喪命。


二○○三年七月九日,孟加拉:一艘客輪在梅克納河沉沒,四百人淹死。


埃及船難》火燒渡輪 「情景像鐵達尼」


































   
 
渡輪沉沒獲救的生還者,四日披著禦寒毯子抵達埃及赫加達港區。
歐洲圖片新聞社
 

 

【編譯陳世欽/綜合四日外電報導】

載有一千四百多名乘客及船員的埃及「薩蘭姆九八號」渡輪,二日晚間自沙烏地阿拉伯前往埃及途中,在紅海北段海域失事沉沒,約八百名失蹤者研判可能已凶多吉少。


搜救人員已在冷冽的渡輪沉沒海域尋獲將近兩百具屍體,至於獲救人數,埃及薩法加港務局統計是三百八十九人,搜救作業仍在持續進行。


倖存者指出,沉沒前渡輪曾冒出大火,長達幾個小時,他們利用救生圈或救生筏逃生後,在海上漂浮了廿幾個小時才幸運獲救。


大約一百卌名獲救者已於四日破曉前抵達埃及赫加達港,許多人赤著腳,渾身顫抖,上岸後立即送醫,有些人躺在擔架上送醫。


數百名失蹤者的家屬三日在渡輪原訂目的地薩法加港徹夜焦急等待消息,許多人對把守港口大門的員警咆哮,對渡輪沉沒後當局遲遲未發布最新消息及生還者名單極度不滿。


部分倖存者指出,渡輪二日晚間離開沙國杜巴港不久就開始傾斜,但仍繼繼前進約兩小時,渡輪繼續傾斜,接著迅速沉沒,船員顯然嚴重怠忽職守。


獲救的卅歲埃及勞工瓦哈布說:「火苗自渡輪停車區冒出。我們告訴船員:『折回吧。我們必須求救。』但他們不聽,表示已經控制局面。」他又說,乘客開始驚慌失措時,船員將部分婦女鎖在船艙內。「船身不久開始傾斜,船員無法控制火勢。我們接著聽到一聲爆炸。渡輪五分鐘後沉沒」。


另一名生還者嘶吼:「情景有如鐵達尼號失火。」


卅四歲的埃及人沙耶德表示,渡輪離開杜巴港後約兩小時,船上引擎突然冒出陣陣濃煙,船員要求乘客登上橋樓,以利他們滅火,船身此時已經嚴重傾斜。他說:「一切來得非常快。渡輪不到十分鐘就沉沒。」他又說,船上的救生衣不敷使用。


廿幾歲的埃及人艾魯表示,他在渡輪沉沒剎那間跳海,泅水幾個小時。他說:「我看到許多人在我四周載浮載沈,有些人行將滅頂。」


部分乘客指出,火苗自渡輪的貯藏室冒出。


一名生還者說,他們待援期間,搜救人員一直袖手旁觀。他說:「他們任由我們泡在水中廿四個小時。一架直升機在我們頭上盤旋。我們向機員求救,對方卻相應不理。」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已經趕往赫加達探視倖存者,並下令有關當局徹查渡輪沉沒原因。埃及交通部長曼索爾表示,官員正在調查火勢是否渡輪翻覆沉沒的主因,他並否認船上曾發生爆炸的說法。


專家稍早指出,強風與海象惡劣可能是渡輪翻覆沉沒的原因之一。

【2006/02/05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45102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逆轉的阿拉伯之春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逆轉的阿拉伯之春

這兩天陸續發生反美暴亂的國家: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葉門,也正好是之前美國讚許的「阿拉伯之春」革命國家。雖然別國也有零星反美示威,但未如這幾個國家如此強烈。

這不是偶然,而是政治結構變化的必然。

先看前兩天喪生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他是國務院數一數二的北非通,年輕時在摩洛哥學語言,加入外交行列後,在利比亞大使館服務。革命期間,他開設與叛軍的聯絡辦事處,革命勝利後,因功升為大使。

史蒂文斯也許心儀阿拉伯勞倫斯,希望仿效他,在奧圖曼帝國崩解後,一舉創造阿拉伯的新世界。但是阿拉伯之春後的北非,卻成了他葬身之地。

阿拉伯之春,本來是這些國家推翻高壓專制的革命,美國亦以「民主」之名支持。獨裁時代唯一的「好處」,恐怕是壓制宗教運動,讓它不能挑戰政權,從而也避免了基本教義派過度偏激的影響力。

但由下而上發生的阿拉伯之春,卻讓政教關係做了翻轉。表面上是推翻專制,事實上卻是宗教力量起了顛覆的作用。凡人的王國崩潰後,以神為名的帝國開始建立起來。在革命後的權力真空中,剩下來只有宗教力量,所以世人看到:在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逐步趕走軍頭,掌握政權;突尼西亞的宗教政黨,在選舉中獲勝;連利比亞都在攻擊班加西美國領事館的同一天,選出親基本教義派的總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西方目睹政教關係此消彼長,之前阿富汗與伊拉克,即使西方派兵占領,扶持傀儡政權,最後都還是要與什葉派、遜尼派、塔里班、哈卡尼派等等教派打交道,他們才是真正的權力核心。

西方世界自認幫助阿拉伯之春的革命,趕走了獨裁者,也自認可以憑著援助,打進影響力;但他們所希望扶持的自由派力量,根本沒有一席之地,即使有,也很快被宗教力量,像泡泡般壓碎。

利比亞大使遇害,殘酷地提醒西方,革命後,沒有西方的一席之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論這次悲劇,說「怎麼會發生在我們幫助解放的國家」,這「怎麼會」的疑問其實有著明白的答案!

【2012/09/14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逆轉的阿拉伯之春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363099.shtml#ixzz26Rb2sStP 
Power By udn.com 


又是九一一

九一一事件十一周年當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演講說:「九一一留給我們的,不是恐懼、仇恨與分裂,而是更安全的世界,更強大的美國。」

又是九一一,就在當天,數百名利比亞武裝暴民縱火襲擊班加西美國領事館,美國大使史蒂文斯喪命於被火箭彈擊中的座車內,另有三名美國官員殞命。闖進領事館的暴民有人高喊:「我們都是賓拉登!」

這難道就是歐巴馬口中所說的「更安全的世界」、「更強大的美國」?

最諷刺的是,史蒂文斯大使是利比亞革命的支持者,曾與「全國過渡委員會」共事,如今「義士」變成了「暴民」。此景此情其實幾乎是美國在今日阿拉伯世界千篇一律的處境,在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皆是如此;美國在對立勢力中依違操縱,最後兩方都對美國記恨在心,大局失控,野祭巷哭,美國人成了第一個問責遷怒的對象。

此次慘案是因美籍猶太作家及導演巴賽爾的新片《穆斯林的無知》而起,他也公開承認這是一部「政治電影」,刻意用來挑釁伊斯蘭教。如果不是這些財大氣粗的猶太基本教義派,學者杭廷頓《文明的衝突》的預言就不可能那麼靈驗。但是,倘非數十年來美國恃其強大,在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之間始終有所偏袒,美國的世貿雙子星大樓及史蒂文斯大使也不會成為犧牲品。

即以目前的東海風雲言,美國恃其強橫,於日本對釣島列嶼的「主權」不置可否,卻竟然「授予」「行政管轄權」,又將之納入《美日安保條約》之中;這豈不也形同是強將「中東模式」,蠻橫地套在台陸日之上,天下豈能不大亂?

【2012/09/14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又是九一一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362341.shtml#ixzz26RcQSpDn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869631
(轉貼)阿拉伯電視台 齋戒月狂播連續劇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衝突熱點/以色列肯拚 膽量、放肆、有魄力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
2010.06.15 04:00 am


以色列初創企業耐滴芬公司,開發出可在貧瘠的荒野種植蔬果的技術。
記者侯永全/攝影


耶路撒冷猶太區古城內,處處可見水果攤販,以色列水果甚至可以外銷。
記者侯永全/攝影
以色列有極多不利經濟發展的條件:國內市場狹小,「奶與蜜之地」有一半是沙漠,缺乏石油等資源,政治因素導致大筆國防支出,國際市場也常被抵制;阿拉伯裔與極端正統猶太教徒,造成失業率偏高、勞動參與率偏低。

世人都認為「猶太人」很會賺錢,但對「以色列」,往往只記得很會打仗。許多人印象是以色列通貨膨脹嚴重,靠美援與海外猶太僑民匯款支撐經濟,但現在以色列財政好轉,雖未年年出超,但負債與通膨等幅度都改善不少。

GDP用於研發 全球第一

經濟起飛主要拜高科技產業興起,美國那斯達克權值股當中,以色列企業數已達第二,比歐洲各國加起來還多,也超過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印度的總和。以色列平均每一千八百多人就有一家初創企業,人均創業投資金額是美國的兩倍半、歐盟的卅倍,百分之四點六五的GDP用於研發,全球第一。

歸結以色列經濟結構特性,耶路撒冷郵報專欄作家辛格(S.Singer)認為,一是猶太人的「chutzpah」性格,這個字意思是「膽量、厚臉皮、放肆無禮、魄力」。有人開玩笑說,以色列人是不懂「Excuse me」的民族,猶太傳統文化鼓勵爭辯、發表看法與冒險挑戰,「溫恭謙退」可不是褒詞。

替以色列代工的和碩科技軟體部門張雅清,被派到特拉維夫出差,她回憶跟以色列客戶打交道的經驗:「英文很好,都很會講話,邏輯性也很強;不過如果你講得出道理來,他們會接受。」

創意見長 企業觀念突破



辛格說,以色列企業也以創意見長,例如Icecure醫技公司開發出液態氮治療乳房腫瘤的技術,即將獲得美國FDA許可上市,「液態氮不是新技術,『凍死』腫瘤的點子是新的。」

台灣徵兵制常遭批評浪費人才,以色列軍隊卻被認為對經濟發展有正面功能,除軍火外銷外,國防需求也帶動以色列的航空、電子、通訊、保全、精密加工及聲紋辨識等技術。

滴水灌溉 沙漠灌出綠意

自然資源的匱乏,讓以色列人極度重視教育,且重視資源回收,全國七成五廢水都用於農業灌溉,還開發獨特的滴水灌溉系統;特拉維夫市郊的巨型垃圾山最近正在移除,政府努力從陳年垃圾清出可用資源。

以色列外交部經貿司長哈斯克勒(G. Haskel)指出,以色列希望與全球拓展貿易;「經濟是一座橋,即使那些政治上與我們敵對的國家,我們還是試圖與他們建立經貿關係」,他強調,「不管怎麼說,做生意總比打仗好。」

【2010/06/15 聯合報】

衝突熱點/台灣機車 在以色列大行其道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
2010.06.15 04:00 am

中國近代化過程,猶太商人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上海最熱鬧的南京路商圈,就是哈同(Hardoon)於一九○六年開闢;外灘和平飯店本名「華懋飯店」,由沙遜(Sassoon)興建,曾是東亞第一高樓;哈爾濱鬧區當年最豪華的馬迭爾賓館,是加斯普(Kaspe)的投資。

其實猶太人並非近代才到中國,至少唐宋就有東來例子,有些還定居下來。目前有跡可尋的,是河南開封的六個家族、約兩百人;雖已忘記希伯來文,不再遵奉教規,長相也跟一般華人無異,但還記得先祖是猶太人。

納粹時代,擔任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的何鳳山為協助猶太人逃離魔掌,在兩年內發出近萬張「救命簽證」;經以國政府調查屬實,追贈他「國際義人」頭銜。

以色列屢次以寡擊眾戰勝強敵,又與中華民國同屬國際孤兒,因此一度軍事往來密切。我國海軍在一九七○年代的雄風一型飛彈、海鷗級飛彈快艇、「武進二號」驅逐艦改良計畫,都是引進以色列設計。

以色列與台灣去年六月簽訂關稅互助協定,是第三個與我國簽約的國家。二○○八年,台以雙邊貿易總額約十二億美元,主要是高科技產業;駐以代表甘若飛曾形容,雙方都是小國,但都是「高科技強權」。除了資訊產業,台灣機車也在以色列大行其道,光陽與三陽共搶下八成市場,遙遙領先對手。(系列三之三)

【2010/06/15 聯合報】

伊斯蘭市場 全球大躍進

‧國際商情雙周刊 2010/06/03
全球信奉伊斯蘭教(回教)的穆斯林(回教徒)約超過16億人,當全球經濟走向多元文化發展,台灣廠商還在摸索清真(Halal)認證時,其他跨國連鎖企業早已紛紛推出清真產品,瞄準這塊潛力無限的市場。


【撰文/林彥光】
全球信奉伊斯蘭教(回教)的穆斯林(回教徒)約超過16億人,當全球經濟走向多元文化發展,台灣廠商還在摸索清真(Halal)認證時,其他跨國連鎖企業早已紛紛推出清真產品,瞄準這塊潛力無限的市場。這個在人口、消費力上,與中國大陸相比一點都毫不遜色的伊斯蘭市場到底具有什麼吸引力?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與金融時報預估,今(2010)年全球的清真產品市場將超過1兆美元。其市場的基礎在哪兒?本期封面故事將作深入的分析。

非伊斯蘭國家 穆斯林成長快

根據最新的美國華府的佩尤宗教與公共生活論壇(PEW Forum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指出,全球每4人中,就有1人是穆斯林。該機構估計全球現有68億人口,而住在超過200個國家的穆斯林總數則有15億7,000萬人(占23%)。該機構的於去(2009)年發表的全球穆斯林人口分布報告(Mapping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指出,超過60%的穆斯林住在亞洲,20%分布於中東與北非,中東與北非也是穆斯林密度最高的地區。

報告中也說明,約五分之一的穆斯林,有較少數居住在一些非穆斯林國家,但其人口總數也不容小覷。以中國大陸為例,境內的穆斯林人口(近2,200萬人)就超過敘利亞的總人口數;俄羅斯境內的穆斯林人口(1,600多萬人)也超過約旦及利比亞的人口總和。此外,近年來,穆斯林人口在歐洲地區的成長率也相當驚人。根據泰晤士報的研究指出,近年來穆斯林在英國當地與其他的人口相比,成長快上10倍,到去年底已超過240萬人,其他如德國與法國,也有超過5%到6%的人為穆斯林。

非伊斯蘭國家 賺穆斯林荷包

隨著油價上漲,產油的伊斯蘭國家已累積豐厚油元,民生消費力增強,各項消費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中位於中東阿拉伯地區的國家,大部分的消費品市場都依賴進口,其他北非伊斯蘭國家也因經濟和政治條件改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國際金融統計(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FS)指出中東平均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已達66.75%;另一項世界經濟調查(World Economic Survey,WES)也顯示中東13國人均GDP近10年來平均成長率也有近7%。

隨著中東、南亞、北非等國消費力增加,對台灣廠商來說代表了新的潛在商機;再加上清真消費品的市場與貿易量,目前成長率超乎想像的高,在亞洲、歐洲、美洲一些非穆斯林國家也都著重在這一塊新大陸。美國時代雜誌去(2009)年報導,非穆斯林的跨國公司,如麥當勞、特易購、雀巢等,掌控了近90%的Halal產品市場。世界經濟調查(WES)於去年進行一項中東7國(伊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耳其)預測未來6個月景氣調查,詢問全世界88國共1,026位經濟專家,將近7成對伊斯蘭市場經濟成長抱持樂觀的態度。

【完整內容請見《國際商情雙周刊》第293期】

阿拉伯電視台 齋戒月狂播連續劇

阿拉伯電視台在齋戒月開始前後狂推電視劇,希望利用齋戒月收視熱潮,大賺廣告費,撈回因為全球危機失去的部分營收,但若干虔誠的穆斯林憂心忡忡,希望把信徒從電視機前拉回禱告墊上。

今年的齋戒月從8月22日開始,因此整個月裡阿拉伯電視圈熱鬧非凡,競爭激烈,有超過400家電視頻道推出約60齣電視連續劇,原因是電視製作人利用龐大製作預算和大明星推出大製作,吸引廣告主。

收視黃金檔期

開羅電視評論家阿巴斯說,齋戒月是最能吸引廣告主大花廣告費的月份,埃及廣告主光是在齋戒月裡,花的廣告費就高達5億埃及鎊(1億美元),等於花掉年度廣告預算的40%。

專家指出,齋戒月裡日落後穆斯林恢復飲食,全家人圍在電視機前,因此8月每30秒電視廣告費用高達3,362美元。

根據阿布達比國家報的統計,今年上半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廣告支出受金融危機影響,減少26%,沙烏地阿拉伯則減少5%。

大賺廣告收入

埃及郵報報導,「齋戒月收視率是全年最高的時候,電視頻道都極力爭取最高的廣告營收,設法支撐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傷害的預算」。

專家說,沙國擁有的MBC1電視台希望靠著齋戒月,彌補先前的虧損,動用每小時7萬美元的製作費。埃及一家廣告雜誌社甚至設立只在齋戒月播出的電視頻道。

MBC1電視台連續16年主打超級賣座的諷刺喜劇Tash ma Tash,嘲諷沙國社會保守的價值觀。

※延伸閱讀》
‧大馬女模喝酒被判刑 齋戒月鞭刑暫緩
‧齋月期 中共官員:新疆不開審

【2009/09/01 經濟日報】

齋戒月晚宴 穆斯林借錢辦
上周起進入穆斯林的齋戒月,中東地區的餐廳、超商門庭若市,許多穆斯林即使經濟困頓,依舊舉辦傳統晚宴與親友歡聚。圖為巴勒斯坦女子在齋戒月第一個周五聚在耶路撒冷舊城禱告的情景。
歐新社

儘管這波經濟衰退也衝擊到中東地區,但許多穆斯林不畏經濟困頓,即使得借錢度日也照舊在齋戒月期間舉辦傳統晚宴。

齋戒月自上周開始以來,在盛產石油的波灣地區,各地超市擠滿人潮,民眾忙著採購晚宴食材。

齋戒月晚宴有時會選在奢華帳棚或飯店大廳裡舉行。甚至有人會為此舉債,因為對穆斯林而言,齋戒月不僅是祈禱和自我省思的時刻,親友趁此時透過飲宴聯繫情誼。

杜拜的家庭主婦薩依德說:「這一個月期間,親友在晚宴上歡聚,忘卻所有煩惱。人們在此時也競相邀約,好像在比誰採買的食材或烹煮的食物較多。」

住在杜拜的蘇丹人麥奇也說:「不管是否有經濟危機,食物就是食物,民眾採買的量和去年相同,這就是齋戒月。」

另一波灣國家卡達的情況也一樣。32歲的公務員阿爾薩達認為齋戒月是「特殊情況」,要在此時撙節支出簡直「無法想像」。他說:「每年齋戒月都有固定採買的物品,就算沒錢也先刷卡再說,下個月再節約以彌補此財務缺口,但我們並不打算改變齋戒月的傳統。」

此外,在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等中東地區,齋戒月的活動也如火如荼展開。咖啡館和餐廳到了夜晚生意興隆,人們一邊抽水煙、喝茶、享用甜點,一邊和友人高談闊論。

但在今年初受到以色列攻擊導致數百人死亡的加薩走廊,齋戒月更加凸顯其經濟困窘。當地居民愛西亞表示,這是家族度過最糟的齋戒月,當地市場的物品普遍短缺且物價飆漲。自哈瑪斯於2007年佔領加薩後,以色列和埃及就封鎖不讓物資進入當地,僅容許少數基本貨物進來。

不過在齋戒月期間,中東地區也普遍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即使是像米、蔬菜和麵包等基本食物,也因需求上升,商家趁機漲價。

杜拜居民卡里法說:「我們最需要的物品漲最凶。」每年一到齋戒月,各國政府就會採取措施抑制物價。例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經濟部會在齋戒月期間監控蔬果價格以確保物價穩定,並對漲價商家處以罰款。

※延伸閱讀》
‧大馬女模喝酒被判刑 齋戒月鞭刑暫緩
‧齋月期 中共官員:新疆不開審

【2009/09/01 經濟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594492
(轉貼)陸以正專欄-南非選總統 只是形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以正專欄-南非選總統 只是形式

  • 2009-04-27
  •  
  • 中國時報
  •  
  • 【陸以正】

 (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美聯社資料照片)

     要談非洲,離不開南非。這個比台灣大三十三倍,卻只有我們一倍人口的國家,豈但在非洲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是富國俱樂部G8每年年會的特邀來賓,G20經濟體的正式成員。聯合國如果修改憲章,她肯定會擊敗奈及利亞,成為安理會中代表非洲的永久理事國。

     今晚,南非駐台北連絡辦事處代表梅葉(Petrus Meyer)夫婦將在遠企大飯店舉行酒會,慶祝「自由日」,我們稱為國慶。因為一九九四年四月廿八日,南非各族人民首度平等投票,選出「非洲民族大會黨(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ANC)」主席曼德拉為總統。其實一九九○年二月,戴克拉克把他從監獄裡放出來後,世人都知道:黑人占人口七成的南非,只要票選總統,非曼德拉莫屬。

     再過九天,即五月六日,南非國會將投票選舉總統。世人也都知道,當選人必定是ANC主席朱瑪(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投票不過是形式而已。朱瑪能上台,要怪曾任兩屆總統的姆別基(Thabo Mbeki);去年九月南非受通貨膨脹衝擊,他犯下平生最大的政治錯誤,妄想以退為進,宣布辭職。結果弄假成真。由國會選出議長莫嵐德(Kgalema Motlanthe)代理總統職務。舉國不知所措之際,曼德拉寫了封信給莫嵐德,表示支持,後者才能坐穩這個位子。

     南非總統採間接選舉制。一九九六年才制定的憲法第八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設置相當於上議院的「各省參議院」,不論人口多寡,每省選出十人,共九十名參議員;與相當於下議院的「國民議會」。總統由國民議會議員中互選產生,任期五年。這也是世界各國獨一無二的總統兼為議員的制度。

     上星期三即四月二十二日,南非已經普選出新一屆的國會。到下周三即五月六日,國民議會的四百名議員在立法首都開普敦開議,分批在首席大法官郎格(Plus Lange)主持下宣誓就職。然後執行憲法賦予的權力,選朱瑪做總統,這一切都毫無疑問。問題在於朱瑪當選了總統,今後五年裡,南非會變成什麼樣的國家?大家都在懷疑。

     問題之一是:朱瑪是個無惡不作、標準的「土皇帝」型非洲政客。他所涉入的民刑案件多達數十起,包括貪瀆、走私、逃稅、洗錢、詐欺等等。其中最不可思議的一案,是他在副總統任內,有位好友夏宜克(Shabir Shaik)前後給了他四百萬南非鍰。夏宜克因拿他的名義在外招搖撞騙,被捕判刑,朱瑪卻無罪。姆別基競選連任時,就因此案換掉了副總統候選人。

     去年九月,朱瑪當選ANC主席後,勢不可擋。本月六日,南非的「獨立檢察署」以選舉在即為詞,撤銷對朱瑪的所有懸而未決的控訴案,讓他可以安穩當選總統。三月裡,夏宜克也重獲自由,否則朱瑪肯定會特赦他。

     朱瑪好色,人所皆知。第二任妻子Nkosazana Dlamini在曼德拉時代做過外交部長,曾來台訪問,早被他離掉。他是個公開的多妻主義者,有人說他結過九次婚,另說只有五次。現任妻子Nompumeleli Ntuli,年僅三十三歲,比朱瑪小了一半還不止。他的情婦更不計其數。

     問題之二是,得天獨厚的南非如今正遭遇各種困難。南非白人有百分之七十是荷蘭人後裔的斐人,所操斐語也與荷蘭語有別。這些自認為土生土長的非洲白人,雖然接受黑人執政,卻對治績感覺失望。近十五年裡,白人出走了八十萬人,大多數移民到紐西蘭和澳洲,另謀生計。白人占人口比例減到只剩九%,黑人則從七十%上升到七九.六%。

     最低層的黑人,日子也不好過,南非在世界各國中,犯罪率排行第十;強暴婦女罪高居世界第一,謀殺紀錄則占第二。黑人性生活隨便,性病流行,成人中有廿%感染愛滋,懷孕婦女竟達卅一%,全國帶愛滋病原的高達五百七十萬人。另一個麻煩是非洲各國人民大批非法入境,辛巴威、剛果、和蘇丹人為逃避各自本國的動亂,其它非洲國家人民則苦於本國求生困難,來南非非法打工,使南非失業率高達廿%。

     問題之三最難預測,南非有十一個種族。曼德拉和姆貝基都是秉性溫和的柯薩族(Khosa)人,這一族以農業為主,世居西開普省(Western Cape)。朱瑪卻是黷武善戰的祖魯族(Zulu)人,出生在夸祖魯.那他省(Kwazulu/Natal),率領過ANC的游擊隊,他的戰歌「拿我的機關槍來」燴灸人口。他思想一向左傾。ANC三大支柱之二的南非共產黨和南非總工會看不慣姆貝基任內保護工商業,因此特別支持朱瑪。他會因而走極左社會主義路線嗎?還是會挑起南非內部的種族紛爭?今後十年將是關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407670
(轉貼)實現非洲一家? 格達費的算盤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實現非洲一家? 格達費的算盤
2月9日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 (Col. Muammar Gaddafi) 終於如願的當上非洲聯盟主席 (Chairman of African Union. AU). 他豪氣干雲的說,要努力實現非洲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USA) 的理想,並表示「傾聽非洲之聲的時機已經到了」。
2月9日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 (Col. Muammar Gaddafi) 終於如願的當上非洲聯盟主席 (Chairman of African Union. AU). 他豪氣干雲的說,要努力實現非洲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USA) 的理想,並表示「傾聽非洲之聲的時機已經到了」。真有可能實現嗎?還是,仍如一條「瘋狗」般的亂叫而已?

2004年以前,這位在美雷根總統眼中有如「瘋狗」的人,因為極端的反美立場且資助恐怖主義活動,一直是美國的眼中釘。直到伊拉克海珊政權被美武力推翻,且經濟長期受到制裁,格達費才不得不投降,開始修補對美關係。但也因雙方關係的回穩,憑著其石油蘊藏量居世界第八位,非洲第二的籌碼,格達費才又開始活躍起來,希望走出孤立,重新發揮影響力。

有人說,格達費建立非洲合眾國的理念是受到西方國家默認的。但實際上,格達費想要建立非洲合眾國的想法,早在2002年非洲聯盟正式成立時就已經說過了。當初非洲聯合組織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OAU) 在轉型成立聯盟的過程中,格達費就是重要的推手。他認為,與其聯盟內53個國家一起討論,不如先分成中、西、南、北非四塊經濟體,各自發展,然後慢慢融合為單一貨幣的非洲合眾國,來得快速、簡單。

沒錯,非洲是需要一個有力且有效率的組織,來積極處理例如愛滋病防治、霍亂根除、難民、飲水等單一國家所無法完成的問題。格達費當時的想法雖然引起少數非洲領導人的共鳴,認為此舉將會有效提升非洲在國際之間的影響力,但由於非洲各個國家之間的發展差異太大,加上主權至上的觀念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傳統,大多數領導人還是對格達費的提議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

再加上,當時美利關係尚未回溫,格達費的想法根本有點異想天開。如今冷戰結束,美利關係也已改變,利比亞不僅成為美國在非洲展開反恐、能源取得、牽制中東、伊朗局勢的重要戰略國家之一,國家領導人地位水漲船高,非洲也成為各國互相競逐的經濟戰場。這次,格達費的想法是否能在聯盟內部獲得廣泛支持,順利推動,只有時間能夠給答案。但從以下幾點來看,恐怕會再度曇花一現。

首先,格達費的當選充滿賄選傳聞。根據非洲《每日獨立》(Daily Independent) 報的報導,格達費的新職務,很明顯是因為支付石油金錢給予與會領導人的結果。「格達費是在15輛車的伴隨且攜帶兩袋裝滿黃金當作禮物的情況下,參加會議的。」有觀察家認為,就算不是賄選好了,此舉也是幫助他當選的原因。格達費擔任主席的公信力著實已經減了一大半。

再者,聯盟主席的任期其實只有一年,雖因自身國家強壯與否,而擁有不同的影響力,但主席在 聯盟組織內部並無實際的權力;執行日常事務的非洲議會 (Pan-African Parliament) 也只有建議權,並無立法權。所以,期待格達費在這一年中能有多大的貢獻,實是強人所難。看看前任主席,坦尚尼亞總統基克維特 (Jakaya Kikwete) 的表現就知道,他既無力協助他國改善情況,也無力改善自身國家內部貪污、貧窮嚴重的窘境。根據2008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所公佈的全球179個國家人類發展指數(HDI)排行中,坦尚尼亞名列第152名。

第三,非洲聯盟追求民主價值的理念受到挑戰,異議聲四起。聯盟主席的產生其實是採內部共識決,且以閉門會議的方式產生。聯盟不公開其過程,若與會的人在會後堅守秘密,外界根本不知內部的真實情況。但這次根據《每日獨立》的報導,會議中其實有多數國家領導人,反對推舉格達費為聯盟主席,但由於自2000年起,主席一職尚未有北非國家來出任,這些反對者因而轉為沉默,利比亞才會出線。

反對者認為,格達費自1969年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後,就被多數人認為是一軍事獨裁者。至今,利比亞內部的民主與人權狀況也無任何顯著的提升,若格達費出任主席一職,對聯盟推動民主的過程來說,會是一大諷刺,也對提升非洲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上,不會有任何的助益。

支持泛非洲意識 (Pan-African Consciousness),曾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政治學,現已退休返回奈及利亞擔任時政評論員兼詩人的欽維祖教授 (Chinweizu Ibekwe)說的露骨。他認為,格達費是要阿拉伯化非洲;他的當選,對非洲是害處多於好處,「會吸引更多阿拉伯國家入侵且殖民非洲」。

另外,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 (Yoweri Museveni) 以公務理由缺席會議的現象,值得注意。傳聞他是為了要避免陷入推舉格達費為主席的爭議中。他認為,非洲合眾國的概念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非是一群領導人聚在一起開會就可以決定的。況且,攸關國家主權的議題是否可以在會議中決定,穆塞維尼其實是相當質疑的。

除了自身的問題,加上發展差異、傳染病防治、區域衝突、叛軍、貧窮、宗教、種族等問題,其實非洲聯盟本身也有嚴重的組織及財務上的危機。

以聯盟在索馬利亞達富地區的維和部隊為例,原本各國領導人承諾派遣共8千名的維和部隊,但根據美外交關係委員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的資料,至今也只有烏干達1500名及蒲隆地200名被派遣至當地加入聯合國的維和任務。財務上,也沒幾個國家願意正常繳費。委員會說:「各國領導人只想享受組織的好處,而不願付出」。

與其劃大餅,格達費倒不如好好協調各國共同解決問題,致力組織改革,還來得實際一些。

【2009-02-22 聯合新聞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305016
(轉貼)辛巴威的老酋長 反殖民的老革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辛巴威的老酋長 反殖民的老革命

  • 2008-07-22
  •  
  • 中國時報
  •  
  • 【郭崇倫】

     在辛巴威發行千億元面額新鈔應付物價飛漲的同時,政治上也有新進展,反對黨領袖茨萬吉拉同意與穆加比總統展開權力分享的談判。

     在非洲,這是很平常的事,過去種族隔離的羅德西亞(現在的辛巴威)與南非,及剛剛發生選舉糾紛的肯亞都是採取非選舉的方法,談判達成妥協。

     歐美西方政府強調要對穆加比制裁、恢復茨萬吉拉勝選的合法地位,如此一來,當然大失所望,但是茨萬吉拉心裡清楚,這些前殖民母國是口惠實不至,經濟制裁沒有用,尤其是鄰國南非與莫三鼻給不合作的情形下,更不可能,而軍事入侵?沒有非洲部隊的參與合作,沒有西方國家敢冒「二度殖民侵略」的指控。

     至於非洲諸國對掌權28年老酋長穆加比的尊敬,則是超乎外界想像的,每次開非洲國家高峰會,無論是去年在贊比亞,或是今年在埃及,比他年輕的非洲元首們,都謹尊「不公開批評」的傳統,即使私底下意見很多,對仍然在位的老酋長,非洲傳統是等他退位,或自然老死。

     在非洲大陸,選舉僅僅是替換領導人的方法之一,而且不是很有效的方法,當政廿幾年的非洲元首,所在多有,許多是獨立建國,力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就像穆加比一樣,還有些在革命期間託庇於早先獨立的國家,如當時流亡在莫三鼻給與辛巴威的現任南非總統姆貝基,他們有共同革命情感。

     在黑人當家做主之後,很不幸的,無一例外的面臨了相同的內部問題,貪汙無效率經濟衰敗,民不聊生,老酋長穆加比並不了解現代經濟體系是怎麼運作的,他依然以馬克思共產主義解決問題,著重分配土地,不重生產,有人問到辛巴威民不聊生,穆加比漲紅著臉辯護,「我們經濟比非洲平均經濟水準要高一百倍,缺的只是貨架上的貨品,僅此而已」。

     可是這時反對勢力出現,在民眾當中取得支持,威脅到執政黨,甚至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從外人眼中看,這是民主。

     但是,慢點,非洲的民主,不是像歐美成熟的政黨輪替,也不是東歐或東亞的民主轉型。非洲反對黨的支持基礎常常是另一個種族,反抗目前的統治種族,選舉催票更常是在各族打手脅迫下進行的。

     老革命穆加比是不會靜待接受選舉結果的,他從解放武裝抗爭中得到經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於是計票舞弊、關押反對人士,反正手中有權力,不用待何時。

     但是穆加比同時也是政治人物,知道什麼時候該妥協,目前國際壓力極大,南非總統姆貝基願意出來調解,是對自己有利的,只要不否定自己新選上的總統地位,反對黨要的無非是權力;過去對付ZAPU領導人恩柯莫,穆加比可以吸收進來當副總統,現在針對茨萬吉拉,未嘗不能如法炮製,外面壓力真的再大,也可以仿效肯亞模式修憲,讓反對黨領袖擔任總統之下的總理。

     西方國家想把權力談判,視為穆加比退位下臺的過渡安排,但談判主導者是姆貝基與非洲聯盟,他們對姆貝基都是抱著同情的理解,目前國際法院對蘇丹總統的起訴,更是火上加油,不只是非洲國家不滿,阿拉伯聯盟也做出決議支持蘇丹總統巴希爾,目前情況發展,有演變成亞非拉對抗前殖民母國的態勢,而這個情勢對老酋長是有利的。

     2005年由妮可基嫚、西恩潘主演的電影【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片中非洲馬圖布國總統祖瓦尼就是在影射穆加比,祖瓦尼綽號「老師」,穆加比則真的教過書,片中祖瓦尼與真實世界的穆加比都被告上國際戰犯法庭,祖瓦尼要來聯大發表演說,替自己遭國際戰犯法庭起訴辯護,片中情節就是圍繞著聯合國發現有人要刺殺祖瓦尼而展開。

     電影結局是祖瓦尼被審判以違反人道定罪,但是穆加比看來未必,老酋長看來還有好一段日子才會下台。

     (clkuo@mail.chinatimes.com.tw)

朝野簽協議 辛巴威新政有譜

  • 2008-07-22
  •  
  • 中國時報
  •  
  • 【閻紀宇/綜合廿一日外電報導】

 ▲辛巴威總統穆加比(左)與反對黨領袖茨萬吉拉21日共同簽署雙方開始談判備忘錄,這是兩人十年來第一次見面。(美聯社)

     非洲南部辛巴威共和國政治動亂露出一線曙光,兩大敵對陣營領導人-現任總統穆加比與反對黨「爭取民主變革運動」(MDC,簡稱「民革運」主席茨萬吉拉,21日在首都哈拉雷的「彩虹塔大飯店」簽署協議,開啟雙方合組「全國團結政府」的進程,斡旋成功的南非總統姆貝基在場見證。

     今年3月29日辛巴威舉行總統選舉,茨萬吉拉雖然擊敗在位28年的穆加比,但得票率未超過50%門檻,須在6月27日進行第二輪決選。後來情勢急轉直下,民革運指控政府以暴力壓制反對陣營,至少殺害120人、逮捕5000多人。6月22日茨萬吉拉宣布退選,5天後高齡84歲的穆加比以85.5%得票率四度連任。

     辛巴威政情引發國際關注,美歐積極推動對穆加比實施制裁,俄羅斯、中國與南非則主張外交斡旋化解僵局。姆貝基雖然代表14國「南部非洲發展組織」擔負斡旋重任,但茨萬吉拉指控他偏袒穆加比,要求擴大斡旋代表性。

     姆貝基上星期同意納入聯合國、非洲聯盟(AU)的代表,斡旋工作終於出現突破性進展。穆加比領導的「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簡稱「民盟」)要求民革運承認穆加比的總統地位;民革運則要求政府停止政治暴力、釋放遭逮捕的支持者、讓該黨國會議員順利宣誓就職。

     不過21日簽署的協議只是一份諒解備忘錄,並未觸及未來新政府權力如何分配的敏感問題。分析家認為,民革運可能會要求讓茨萬吉拉出任總理或副總統,並將新政府定位為「過渡政府」,推動儘快舉行接受國際社會觀察監控的新選舉。但老謀深算、手段狠辣的穆加比,恐怕不會讓民革運予取予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954844
(轉貼)伊朗核子計畫 專家疑吹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隔十餘年 庫德人重返土國會

土耳其執政黨正義發展黨獲得國會大選勝利,再度贏得選民的付託,卻也即將面臨多項嚴厲考驗,包括選舉總統,如何因應庫德族的反政府暴力行動,及化解伊斯蘭社會定位問題引起的對立。

伊斯蘭色彩濃厚的正義發展黨得票率百分之四十六點六,可望拿下五百五十個國會席次中的三百四十席; 主張政教分離的世俗派在野黨共和人民黨與民族主義行動黨,各一百一十二席與七十一席; 庫德族政黨民主社會黨支持的獨立候選人獲得廿四席,重返暌違十餘年的土國國會。廿二日的投票率超過百分之八十四,過程順利。執政黨籍總理厄多岡今年五月提名具有伊斯蘭背景的外長古爾為總統候選人,引起以軍方為首的世俗派陣營強烈反彈,厄多岡決定提早大選,以化解政治危機。

厄多岡選後矢言捍衛土國的世俗化傳統,竭盡所能對付庫德分離叛亂分子,持續推展經改,並促使總人口七千三百萬的土國早日加入歐盟。他在首都安卡拉的一項勝選慶祝場合中表示:「我們在人民的價值觀與共和國的基本原則上,絕不會有絲毫退讓。這是我們的承諾。」他又說,正義發展黨獲勝主要是因為土國軍方干政,引起選民強烈不滿所致。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洛索對厄多岡的勝利表示歡迎。他說:「值此土耳其持續推展政經改革之際,這是土耳其人民的重要時刻。」

土國主流政黨幾乎全數排除與庫德族國會議員合作的可能性。庫德斯坦工人黨領袖卡拉伊蘭廿三日在伊拉克表示,土國軍方很可能近期內對伊北的庫德族游擊隊發動攻勢,他的部隊準備迎戰。雙方一九八四年交戰至今,已造成數萬人死亡。

土國新國會開議後的首要之務是選舉總統。土國總統是虛位元首,現任總統卻可以否決法案與政府的人事任命案。

【2007/07/24 聯合報】

非洲血鑽石 流入印度加工後出口

非洲政客為搶奪鑽石開採權及走私管道以換取內戰所需的武器,使晶亮的鑽石蒙上血腥之名,也導致聯合國發起禁購非洲鑽石的運動,但印度調查局官員坦承,印度境內全球最大的鑽石切割及拋光中心蘇拉特市,有不少走私進口的非洲鑽石,經加工後出口到世界各地。

位於印度西部古茶拉底省南方的蘇拉特市,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鑽石暨寶石出口地,據印度國家稅務調查局表示,全球每十一顆鑽石有九顆必定是由蘇拉特加工後出口,也為該市創造每年高達四千五百億盧比(現值一百一十二億五千萬美元)的交易額。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鑽石原料,都是非洲或俄羅斯鑽石礦廠開採出來的,四分之三的鑽石成品是由印度勞工完成切割和拋光加工後出口。

據稅務調查局表示,蘇拉特市的鑽石暨寶石工業,涵蓋了大大小小超過六千家的切割和拋光工廠,雇用員工達七十萬人。

官方消息靈通的英文「印度快報」今天引述國家稅務調查局局長麥可的話說,當局有情報顯示,來自非洲地區的鑽石可能先經過英國的倫敦、比利時的安特衛普以及以色列等地交易後,再走私進入印度市場,走私方式則是由蘇拉特地區的鑽石商在古茶拉底省西岸外海,從漁船接駁走私上岸。

麥可透露說,調查局已掌握若干工廠和出口公司名單,這些工廠將加工過的鑽石賣給出口公司之後,再由出口公司貼上聯合國證明非產自非洲鑽石的「金百利認證」標籤後出口到世界各地。但麥可拒絕進一步透露這些工廠和公司的商號,僅表示涉案者都已在當局的監視與調查中。

報導說,蘇拉特的鑽石加工業者多數否認麥可的指控,並堅稱遵守聯合國的「金百利認証」程序。也有業者表示,是從南非進口原料鑽石,再在國內進行拋光加工,然後將成品出口。 

聯合國在二零零三年一月發起停止向非洲進口鑽石運動的同時,也提出「金百利認証」程序,以分辨市場上的鑽石並非來自聯合國所謂「衝突地區」的若干非洲國家。共有五十四國家簽署支持這項程序,印度是其中之一。

不久前在世界各地上映的電影「血鑽石」,背景是一九九零年代末期的獅子山共和國,當時政客為了搶奪鑽石礦開採權和走私管道以換取戰爭所需的武器,獅子山爆發殘酷內戰,死亡近十萬人。

實際上,除獅子山之外,其他非洲國家如安哥拉、賴比瑞亞、剛果民主共和國,也都為了鑽石而戰火綿延,人民死傷無數,因而使得華麗晶亮的鑽石蒙上血腥外衣。

【2007/06/25 中央社】

伊朗效應 中東一片核能熱

紐約時報說,十數個中東國家最近要求國際原子能總署助其展開以發電為主的核子計畫,專家指出,這是因為伊朗的核子計畫已對該區域構成核武隱患,以致鄰邦有意跟進。

沙烏地阿拉伯兩年前還公開表示應無發展核能的必要,如今卻急著找尋核能承包商,引進核能硬體設施,並為建立區域核能反應爐系統尋求輿論支持。同時,土耳其正準備興建首座核電廠,埃及也打算在地中海邊造一座核電廠。

紐約時報十五日報導,目前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擁有核子反應爐,僅有部分阿拉伯國家從事民用核能研究。最近卻有十來個中東國家最近要求國際原子能總署助其展開以發電為主的核子計畫。約旦國王阿布都拉最近表示:「遊戲規則已經改變;各國都需要核子計畫。」許多國家對核能的興趣有增無減,中東各國尤甚,包括巴林、埃及、約旦、科威特、阿曼、卡達、沙國、敘利亞、土耳其、葉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核能具有軍、民雙重用途。專家說,伊朗的核子計畫已構成區域隱患,促使鄰邦有意跟進。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費茲派屈克表示:「國際社會始終不排除伊朗終將握有核武的可能性。這促使部分國家亟思跟進。」

部分專家認為,握有龐大油藏的波斯灣國家明白,油藏終有枯竭的一天,它們必須未雨綢繆,然而在什葉派當家的伊朗逐漸崛起的局面下,以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另有他圖。中東各國官員最近表示,伊朗全力發展核子技術可能揭開中東核武競賽的序幕。美國總統布希認為,部分中東國家可能向唯一握有核武的遜尼派國家巴基斯坦求助。

中東此前曾經出現核武競賽的前奏。以色列四十年前首次取得核武後,部分中東國家立即採取跟進的步驟。專家說,眼見伊朗對核子問題毫不妥協,中東各國決定以豐沛的油元收益挹注核子計畫。華府政策研究機構「尼克森中心」的中東問題專家坎普表示:「令人憂心的時刻已經來臨。伊朗同樣必須擔憂。所謂伊朗將蔚為區域霸主的說法愚不可及。其他國家勢必嚴肅思考反制之策,包括傳統與核子武力。」

專家指出,中東不見得必然出現核子連鎖仿效的局面,因為中東國家似乎決定暫時觀望,視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之間的核子僵局如何發展再定行止。即使中東國家取得核能,政治聯盟與武管協定仍能使各國思之再三,許多國家甚至可能認為,研發核武弊大於利。南韓、台灣、南非、利比亞都是往例。

【2007/04/16 聯合報】

伊朗核子計畫 專家疑吹牛

伊朗宣布已開始用三千台離心機展開工業規模的鈾濃縮作業後,十日又矢言將進一步擴大核子計畫,表示伊朗的最終目標是安裝五萬台離心機。但俄羅斯、法國以及許多核子專家認為,伊朗聲稱的核子計畫進展可能是吹牛,目的是在與國際談判時討價還價。

專家指出,如果伊朗果真已有三千台離心機,並決定製造武器而非發電,則伊朗一年至少可生產出製造一枚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級鈾。但鑑於伊朗過去的說法有些並不正確,加上伊朗目前又刻意表現出不理會聯合國的姿態,德黑蘭當局這些說詞可能有部分是虛張聲勢。

伊朗的核子活動一向諱莫如深,有關其本身核子科技進展的說法很難查證,這可能使伊朗官員為戰略目的而誇大其製造核子燃料及武器級鈾的能力。

例如伊朗假使實際上沒有三千台離心機,卻宣稱自己已有三千台,在與國際社會談判時,只要達成讓伊朗操作少於三千台離心機的協議,伊朗便可說這是自己大幅讓步。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家柯德斯曼說:「伊朗經常針對傳統武器發展和生產說謊,還把只有兩三萬人的演習說成有十萬到十五萬人參加。」

外交關係協會禁止武器擴散專家李維也警告說:「我們不應只根據伊朗的說詞就驟下斷語。」

有關伊朗濃縮鈾計畫現況的已知事證,以及知悉伊朗核計畫技術問題困擾的外交官說法,在在加強上述懷疑。

專家說,伊朗的核子計畫進展遠不如九日所說的那樣先進,伊朗充其量只連接了五百台離心機。

【2007/04/11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61904
(轉貼)伊朗釋放十五英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伊兩國 大玩搖擺狗策略

【歐洲日報社論】

在德黑蘭的英國大使館前,伊朗學生手持標語,表達支持國家核子政策的立場。標語為:「核子科技:YES,核子武器:NO!」圖片來源:法新社。
伊朗核危機本來已有和平解決的趨向,但因牽涉的國內外因素錯綜複雜,且美國又開始拉高姿態,以致情勢再度陷於撲朔迷離。美國在波斯灣舉行大型軍演,英國也宣稱將採「必要行動」,所幸伊朗及時釋放一名被俘女英軍以示並無立即決裂之意,一度又欲飆漲的油價才稍形穩定。(編按: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已於4月4日宣布將釋放15名被扣英軍。)

聯合國安理會24日(2007.3.24)無異議通過擴大對伊朗制裁的決議案,不但禁止伊朗出口傳統武器,也凍結了伊朗28個實體和個人的海外資產,並限令伊朗在60天內停止提煉濃縮鈾及核廢料再處理等活動,否則將採取進一步制裁。這個最新的制裁案,其實是去年(2006年)12月通過的制裁伊朗決議案的延伸,將禁止伊朗從事敏感核原料與彈道飛彈的交易,擴大為包括出口傳統武器在內的軍火交易,並增加了凍結海外資產的名單範圍;但因原決議案所設定的90天限期已屆滿,安理會既提出新案,又可產生60天的觀察期,故而對伊朗尚談不上攤牌。

本來,在布希因伊拉克問題遭到民主黨嚴厲批評,且美國民意要求撤軍的比率達到70%,一時右翼鷹派的氣焰大為收斂,國務卿賴斯宣布派遣大使級代表出席在巴格達舉行的中東國際會議,討論穩定伊拉克局面及區域和平等課題。因伊朗及敘利亞代表也應邀該次會議參加,與美國代表面對面溝通,一般以為,美國與伊朗、敘利亞的關係即使不能迅速改善,至少已略為紓解劍拔弩張的緊繃狀態。

情勢轉趨惡化,主要是由於美國與伊朗仍是毫無互信,而法德中俄等有意斡旋的大國又因各有顧慮而不便介入過深。巴格達會議過後,由美國設計、伊拉克出面召集的外長級中東和平會議,顯然因層級及議題所限,無法談判化解伊朗核危機的相關條件安排,從而美國也便難以片面要求伊、敘關閉與伊拉克的邊境,禁止武器、人員出入。

事實上,這些好戰團體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大多是透過走私管道取得伊朗軍火,形式上的禁運根本無濟於事,故而,安理會的新制裁案不過是具文;美國明知實況如此,卻仍堅持納入,無非重新將伊朗定性為「邪惡軸心」。華府先前擺出的溫和姿態,至此似又將變臉。

究其原委,與布希近日在國會的劣勢處境,應是互有關聯。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眾院在通過布希所提軍費撥款法案的同時,附加了「限大部分美軍於2008年9月前撤出伊拉克」的條款,不啻對布希的中東政策表明了不信任。布希雖可否決此項附加條款,但民主黨將撤軍期限與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撥款法案掛鉤的作法,獲得多數民意支持,使布希陷於政治窘境。他是否會採取所謂「搖擺狗」策略,藉由升高外部衝突與危機來轉移視聽,便成為值得關注的動向。而若要採取這樣的策略,則對伊朗進行「先制攻擊」,便是最可能的選項。

另一方面,由於在外交上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長期孤立,伊朗內部對於究竟是否仍要繼續與美國正面對抗,其實也有不同的聲音;尤其,主張經濟發展為重的溫和派在上次大選雖然落敗,最近又加強了對激進派總統阿馬丁加德的批判,使後者不無變生肘腋的恐懼。於是,藉由美英可能入侵的理由,阿馬丁加德展現強勢,出動多艘小型攻擊艇及潛艦,在波斯灣頻繁軍演;並在逮捕誤入領海的15名英國海軍後,大肆渲染,聲稱要以間諜罪舉行公審。凡此,均是以凸顯外在危機來鞏固一己權力的作法,可謂伊朗版的「搖擺狗」策略。

布希與阿馬丁加德均有利用外在危機來轉移人民視聽的動機。但因國際社會對於美國發動另一次波斯灣戰爭,企圖將兩伊的油田都納入掌控,早已表明強烈的反對態度;而若美國按兵不動,軍力遠遜的伊朗當然沒有先行挑釁之理,所以情勢尚非不可逆轉。

其實,法德中俄等大國雖在安理會無異議通過新制裁案,但俄國即曾明確表示伊朗核問題仍應以外交手段解決,絕不同意美國逕自訴諸武力;而法國迄仍在華府與德黑蘭之間進行穿梭調停,試圖在60天的限期屆滿前尋出一項折衷方案,使情勢不至惡化到全然失控的地步。

目前,美國已有兩個航母戰鬥群部署在波斯灣外海,另有一個亦正在馳赴中;同時,以施壓索回被挾持的15名海軍為由,英國在當地的海空兵力仍在持續擴增。伊朗當然不肯示弱,其近海的巡弋艦艇甚至刻意駛近英艦,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的遭遇戰。

由於布希和阿馬丁加德都是玩兩手策略的能手,一面擺出不惜對決的態勢,一面暗中透過俄法斡旋,短期內雙方都仍以應付內部的權力危機為首要考量。但如此作法,不啻將情勢繃緊到接近引爆點,一旦擦槍走火,恐將禍延整個中東。布希正在增兵伊拉克,若評估有把握速戰速決,則解決伊朗以拔除他心目中的「邪惡軸心」,對他確會有揮之不去的吸引力!

【2007-03-31/歐洲日報】

伊朗護核 各核武國家立場
【聯合新聞網/許惠雯/製表】
核武國家對伊朗核問題所持立場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1737號)限令伊朗於2007.2.21前停止核子計畫,伊朗未從,2007.3.24再通過擴大制裁伊朗新決議案(1747號),要求伊朗在60天內中止濃縮鈾活動。伊朗則表示,核子計畫純供民間發電,即使祭出最嚴厲的政經制裁或其他威脅,伊朗仍將繼續從事「和平」的核子活動,這是伊朗合法與正當的權利。
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
核武發展現況
美國
●美國指控伊朗「企圖製造核武」,是「邪惡軸心」的一員。
●傳美國可能攻打伊朗,但五角大廈強調,美國目前未有開戰計畫;增兵波斯灣只是為了保護在伊拉克的美軍,非為針對伊朗。
2007.3.2美國選定不必進行地下試爆的「安全替換彈頭」(RRW)替換現有核武,預計2010年開始生產。此舉遭批評:「美國阻止北韓和伊朗研發核武,自己卻研發替換彈頭,向世人發出了錯誤訊息。」
英國
●應進一步制裁伊朗。希望以談判解決伊朗核子問題,尋求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更多措施,以「進一步孤立」伊朗。宣布添購新一代的核武潛艇,同時亦承諾削減核武。
法國
●應進一步制裁伊朗。希望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新的對伊朗制裁的決議案。2006.11.9成功試射潛艦用新式M-51核子彈道飛彈。法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說:「這項試射符合法國對國際社會所有有關安全、透明及禁止核子擴散的承諾。」
俄國
●要求伊朗遵守聯合國安理會令其停止鈾濃縮作業的決議案。
●在伊朗凍結鈾濃縮作業前,俄國將暫不交運核電廠燃料。此決定雖被外界認定有政治理由,但俄國官方說法是:伊朗遲未付費,才有此決策。
●伊朗有權取得核子科技。
俄軍高層巴魯耶夫斯基將軍透露,俄將考慮退出中程核武協議(INF)。中程核武協議是冷戰時期產物,旨在限制在歐洲發展短中程飛彈。
中國
●中國尊重並承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權利,但對伊朗未積極回應安理會要求感到失望。
●聯合國決議的目的不是懲罰伊朗,而是促其重返談判。
2007年起部署可攜核武彈頭的機動陸基東風31A、東風31A的潛射型巨浪二型等兩型洲際彈道飛彈。
主張「不率先使用核武」,但對於以武力干涉台灣問題的美日軍隊,則拒絕給予不使用核武的承諾。
印度
●呼籲在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框架內解決,反對以軍事途徑解決。未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印度擁有30到35枚以鈽為原料的核彈頭。
巴基斯坦
●應以談判方式解決,不支持對伊朗動武。未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巴基斯坦2007.3.22成功試射「哈塔夫七型巴布爾」巡弋飛彈。這型飛彈可裝載核子彈頭。
以色列
●以色列2007.1.2為聯合國測試設在尼格夫沙漠的地下儀器,以觀測伊朗核子試爆活動。這個測試中心位於紅海埃拉特海灘附近的山區。以色列總理歐梅特2006.12.11承認,以色列擁有核武。
北韓
●傳北韓協助伊朗進行核開發,但遭其否認。2006.10.9北韓宣布已成功進行首次核子試爆。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

【2007/04/06/聯合新聞網】

新聞眼》鷹派總統 聽進務實派意見

美國紐約時報四日刊出一篇分析指出,從德黑蘭處理被俘英軍事件的過程,可以看出伊朗內部以總統阿馬丁加德為首的激進派,和擔心伊朗越來越孤立的務實派官員之間,出現權力鬥爭。

伊朗俘虜十五名英軍,顯示阿馬丁加德及其盟友,尤其是革命衛隊,主宰伊朗政局的優勢地位。不過德黑蘭後來以外交途徑化解危機,意味務實派扳回一城。

英軍事件顯示伊朗內部在所有政治問題上都出現分裂的現象。阿馬丁加德在二○○五年當選總統後不久,就失去國會強硬派的支持。但革命衛隊內的強硬派支持阿馬丁加德,在他當選總統後,這些強硬派的政經影響力與日俱增。阿馬丁加德在以前革命衛隊成員為主的力量支持下,創造一個新的政治階級。

在德黑蘭和倫敦為英軍被俘地點究竟是伊朗或伊拉克水域僵持不下時,革命衛隊很快就取得危機處理指揮權。伊朗外交部官員私下表示,並未有人徵詢外交部意見,他們甚至一度弄不清楚英軍被俘地點。連阿馬丁加德或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是否在危機爆發前就知道英軍被俘,也不無疑問。

紐時指出,伊朗的激進派與務實派之爭,表面意義大於實質,因為雙方都支持伊朗發展核子科技,也都不信任英國。雙方的鬥爭彷彿翹翹板,總是傾向能為伊朗帶來最大利益的一方。這或許可解釋德黑蘭當局最近幾天放低音量,反對阿馬丁加德的人士卻勇於公開發表意見的原因。

【2007/04/05 聯合報】

復活節禮物 伊朗釋放15英俘
被伊朗劫持的十五名英國水兵四日與在伊朗總統府與阿馬丁加德總統會晤後,向媒體揮手。阿馬丁加德宣布,這些水兵的獲釋,是伊朗送給英國的復活節禮物。
美聯社

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四日宣布,伊朗政府將釋放十五名被扣英國士兵,當成給英國人民的復活節禮物。英國、美國與歐盟都對英軍獲釋的消息表示歡迎。

阿馬丁加德在一場專為釋放英軍舉行的記者會指出,十五名英軍將送往德黑蘭機場,然後搭機離開伊朗。但是伊朗駐倫敦的一名外交官員透露,伊朗政府將把十五名英軍交給駐德黑蘭英國大使館。

英國首相布萊爾的辦公室表示,英國「歡迎」伊朗的釋放行動。伊朗官方電視台說,這十五名英軍收看記者會現場轉播時,翻譯轉述阿馬丁加德的話,他們聽了欣喜若狂。

阿馬丁加德說:「為慶祝我們偉大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也為了紀念基督的死而復活,我宣布,伊朗政府與伊朗人民雖有能力也有合法權利審判這些士兵,仍決定赦免這十五個人。」

阿馬丁加德指的是上星期六的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誕辰與與下周日的基督教復活節。他說:「這個赦免是給英國人民的禮物。」

阿馬丁加德還說,英國政府已經致函伊朗外交部,保證英軍闖入伊朗水域的事情絕對不會再發生。不過英國方面還沒有回應此一說法。

阿馬丁加德讚揚在三月廿三日俘虜英軍的伊朗海岸巡防隊成員,並頒發英勇勳章給部隊指揮官。阿馬丁加德說:「我要代表偉大的伊朗人民,感謝伊朗海岸巡防隊英勇保衛領土,並且逮捕侵犯伊朗水域的人。」

他嚴厲批評英國政府派遣海軍女下士費伊‧特尼到波斯灣戰區執行勤務。和同袍同遭伊朗扣押的特尼育有一個小孩。阿馬丁加德說:「讓一個母親離開家園與子女,你要怎麼為這種行為辯解?為什麼西方國家不能尊重家庭價值?」

一位不具名的伊朗駐倫敦外交官透露,獲釋的英國士兵可以搭乘英國航空公司班機返回倫敦希斯洛機場,或者取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返英,但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館與英國外交部必須協調處理。

美國總統布希的國家安全發言人約翰德羅說,布希「歡迎這個消息」。

【2007/04/05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52902
(轉貼)馬克通家族 打造免稅天堂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去伊朗 別被傳統婦女黑衣騙了
編按:關於土耳其大選的報導,有讀者提出相當精闢的見解,由於該篇發表意見的讀者未留下連絡方式,【全球觀察】在此將這篇意見發表出來,歡迎大家繼續討論,也向文章作者表達謝意。作者若有意見,歡迎您與【全球觀察】編輯聯繫。

【聯合新聞網/網友】

針對聯合報一連串對穆思林不公允的偏見報導,個人覺得有必要對伊朗的情況進行補充說明,特別是服裝檢查部份:

一如許多開發中國家,伊朗的人民也被教育/收入切割成兩大塊,部份的伊朗人民服裝傳統保守,他們遵循嚴格的宗教誡律,包含作息都完全符合傳統的穆思林教義。因此固定的朝拜儀式是隨處可見的。

但對於高教育的女性知識份子來說,她們不全然是這樣的。請參考以下圖片:伊朗現代婦女的服裝

http://www.me360.net/images/zhuanti/36/4.jpg

最近聯合報連番刊登了許多對穆思林有敵意的報導,其中一篇指稱伊朗開始施行嚴苛的服裝取締,我們認為這是扭曲,也不是常態,就像是台灣偶有搶劫,卻不該被刻意放大為全國暴動、永遠暴亂一樣。伊朗維持世俗/傳統並存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在德黑蘭街頭,婦女擁有的服裝選擇遠比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富汗等國多樣,婦女不一定要配面紗,且頭巾(傳統服飾)顏色五花八門,高跟鞋更是所在多有,你知道伊朗有多少現代女性足登三吋高的高跟鞋!甚至還把腳趾甲擦得金亮!對於街頭服裝加強取締,我不認為這能執行多久,所以才能成為西方世界大加炒作的新聞,並更容易地醜化伊朗,把它描述成殘暴無人權的國家。

從文章來源出處不難發現,這是來自於西方的譯電,個人認為這篇報導非常惡質,對於事件的持續時間、事件的影響範圍,法律的強度,以及反對派議員的抨擊聲音,完全沒有報導。這是公平的報導方式嗎?在沙烏地,(遜尼派,美國的盟邦),這樣嚴厲的服裝管制政策已經施行多久了?遜尼派的警察甚至可以當街毆打沒有面紗的婦女!伊朗絕非如此。

對阿馬丁加,他的政策原本就帶有爭議,發展核武的問題是一例,但我們寧願多談文化面與生活面,我們需要了解中東,以阿馬丁加最近的政策來說,他曾在去年下令,國營電台不准播放西方流行歌曲,但其他地方不受限制(家庭、餐廳、商店),這代表什麼?代表在我們想像中殘暴、野蠻、落後的伊朗,過去三十年來他們也一直聽美式搖滾。何梅尼並沒有禁止它。

這些強硬保守的政策來自何方呢?事實上,被認為保守勢力代表的宗教委員會,一直與阿馬丁加保持距離,在上次大選中,反對派的拉夫桑加尼在第一輪獲得了六百萬張選票,高於阿馬丁加將近一百萬張。至於阿馬丁加為何如此強硬且保守,這與鄉村的支持有關。那裡是基本教義派的地盤。

伊朗人可以批判政府嗎?可以,他們的自由不會比我們少。在上次大選中,反對派的抨擊砲火隆隆,人民分裂成兩大陣營,激烈程度可稱伊朗歷史首見,這方面的「民主表現」,伊朗絕不在美國之下。關於伊朗經濟,伊朗過去幾年維持7.5%的成長,今年預估是5.3%,指稱伊朗經濟不振導致服裝檢查,這是外電扭曲的報導。

下次去到伊朗,別被傳統婦女的黑衣騙了!德黑蘭不只有傳統女性,也有現代婦女。當你走到室內,你很快會被現代波斯美女的美麗服裝所嚇壞,這些是被宗教領袖所默許,甚至是被包容的。別忘了,巴勒維已被推翻了三十年,何梅尼是這些年的宗教領袖,他並沒有把伊朗變成你口中的地獄。

在伊朗,或許人們更需面對的是一個分裂的社會,一部份的人選擇活在宗教裡(一如以色列的猶太小帽),一部份的人選擇走向世俗,何梅尼可以接納物質與世俗,相當多虔誠的穆思林也包容他們的親人朋友走向世俗,那麼,我們這些原本就屬於世俗的人,是否也能用開明的心胸接納那些活在宗教裡的人呢?不再以鄙視、輕蔑的眼光來評斷他們,或是輕率的把他們描繪成迷信的宗教狂熱者或是需要再教育的瘋子等等……

無論土耳其大選後倒向何方,都只是兩種勢力的磨合過程,個人認為這樣的觀察角度或許較為公允。

原文出處: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77436&#reply_list

【2007-07-24 聯合新聞網】

回應》請別再用二分法看世界
編按:關於土耳其大選的報導,有讀者提出相當精闢的見解,由於該篇發表意見的讀者未留下連絡方式,【全球觀察】在此將這篇意見發表出來,歡迎大家繼續討論,也向文章作者表達謝意。作者若有意見,歡迎您與【全球觀察】編輯聯繫。

【聯合新聞網/網友】

土耳其反對黨的人更有威權色彩?

拜託作者,這是什麼樣的評論?你真的懂土耳其嗎?你知道在土耳其軍人的地位何等崇高嗎?你真的以為凱末爾將軍創造的土耳其軍隊等於拉美的政變軍閥嗎?(編按:網友指涉的報導刊載於聯合報23日【土國大選 伊斯蘭對決世俗化】)在土耳其裡,軍隊有超越宗教、政治的崇高影響力,如果作者那麼喜歡用「民進黨看世界」那套「國家機器」的思惟來分析別的國家,建議還是去自由時報寫文章罵國民黨,不要把笑話傳遍國際。

好不容易聯合報開始關心起近東,結果又是這種二分法論調,也許這才是台灣人的悲哀。

順便一提,西方學者(亨廷頓)一直希望以馬來西亞為穆思林國家現代化的範例,希望馬來西亞經驗能被其他穆思林國家借鏡,請問作者,西方人為什麼不以深具民主選舉歷史的土耳其為範本?請問答案是什麼?你如果知道,最好展現出來,讓小弟佩服佩服。

以下是中東小常識。寫給滿腦子英文美語的台灣人看。

極少數人知道,伊朗其實是目前中東最民主的國家,它遠比沙烏地阿拉伯等世襲王朝更為民主,它可以選國會、選總統,美國人一直津津樂道的「自由選舉」在這裡是被落實的,伊朗的選舉不是同額競選,他們也有世俗派的候選人。但伊朗的世俗傾向一直受到「宗教委員會」的嚴厲挑戰。

伊朗有許多職業婦女,她們化妝、打扮,穿高跟鞋,窄裙,上學也上班,並沒有變成「遜尼派」那種「神學士國家」。注意,伊朗是什葉派,與賓拉登系統的神學士有所不同,不過宗教委員會根據教義,還是希望婦女們穿著可以更保守一些,最好能獨自搭乘電梯、搭乘電車,「男女隔離」,使社會上的淫亂風氣得以減輕,但這種提議一直受到反對。即使伊朗強人總統阿馬丁加也不敢同意。

聽到這些以後,你會發現宗教委員會其實也不是神,影響力恐怕比美國的石油公司對美國本土政治的影響力還低,你還會用BBC那種思惟,把伊朗打成西方人眼中「女人地位不如豬狗」的落後地方嗎?

與伊朗相比,有趣的例子發生在日本。日本婦女希望能獨立搭乘地鐵的幾個車廂,最好男女隔離,因為日本男人的手實在太愛摸了,結果這種提議受到日本男政客的大聲嘲笑。並嚴厲反對。考慮到伊朗女人希望在地鐵裡男女交流,日本女人卻希望在地鐵裡男女隔離,也許應該把日本女人送到伊朗去,把伊朗女人送到日本去,這樣他們會更喜歡自己的國家。

了解伊朗之後,我們就更明白「土耳其世俗化」的意思是什麼了。土耳其面臨的分水嶺,就是國家發展路線要朝伊朗的道路邁進,還是朝西化國家的路線前進,這中間包含仇美情緒、穆思林悲情、世界化潮流下的貧富不均等等,都與這個議題串連,希望貴報能做出更深入的報導,無知總比偏見好,不要老拿軍頭的帽子往別人頭上送。更不要凡事都受民進黨的影響,連腦袋也民進黨化,這才是台灣人的悲哀。

另外再提供一個常識,土耳其人與大陸維吾爾人的語言完全可以相通,土耳其的流行歌曲與電台節目是新疆維吾爾人的最愛。這也是土耳其國會經常反華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維吾爾應該獨立,不應該受到漢人的統治,不過有趣的是庫德族人正在土耳其境內提出同樣的要求,他們的文化與突厥(土耳其祖先)不同,他們不想被突厥統治,結果這種乞求卻被伊斯坦堡嚴厲的鎮壓了,這讓人感到異常好笑,別人的國家(中國)應該分裂成三四百塊,而自己的國家卻應該不斷統治世界,哥倫布去美洲,不是強暴殺人掠奪,而是偉大的發現,白種人「進出」印第安人的地方,是幫助落後的印第安人提升文化,是合法、公平、正義的殖民行為。

漢民族進入西藏有一千多年歷史,卻成為掠奪、殖民與賣淫(達賴喇嘛用語),希望台灣人有更多的自覺,我們必須要有更公平的世界觀,不管日後獨立或統一,我們都應該跳脫美國人的白化觀點,這樣不論是統一或獨立,我們的想法都可以讓中國大陸的人民理解,只要我們是公平的,我們就可能說服中國人民,而不是淪為就西方傳聲筒,被利用成為「反華仇中」的炮灰,看到中國就像被火燒到一樣,那真的是台灣人的悲哀。

原文出處: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77436&#reply_list

【2007-07-24 聯合新聞網】

土國大選 伊斯蘭對決世俗化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二十二日外電報導】

土耳其廿二日舉行國會大選,由於事關伊斯蘭治國與主張政教分離的世俗主義孰輕孰重的重要問題,許多選民縮短假期,兼程趕回投票,部分投票所因選民趕在上午投票以避開正午的艷陽而大排長龍。

新國會將面臨多項嚴峻考驗,包括總統大選、決定是否鎮壓庫德族叛亂分子,以及如何收拾伊斯蘭的社會角色問題所製造的分裂。土國總統是虛位元首,現任總統則可以駁回國會法案與政府的人事任命案。

為化解因為提名具有伊斯蘭背景的外長古爾為總統候選人引發的危機,土國總理厄多岡決定提前舉行這次大選,為期三個月的競選造勢活動大致平和。近年來土國政治與經濟已有長足進步,然而部分人士擔心,此次大選可能使穆斯林居多的土國分裂更甚。

土國投票的非正式結果預定台北時間廿三日凌晨二時後揭曉。

執政黨正義發展黨被質疑有意摒棄政教分離的傳統,最新民調顯示,該黨可望保有國會多數席次,但領先幅度可能不及二○○二年。

正義發展黨全力推展西式改革以強化經濟,並據以申請加入歐盟。在厄多岡主政下,土國通膨降低,吸引創紀錄的外資,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百分之七。

許多反對黨人是傳統菁英,與法院、軍方等國家機器向有淵源。他們聲稱,正義發展黨密謀破壞土國政教分離的傳統,土國人民的個人自由已岌岌可危。然而如與執政當局相較,這些反對黨人的背景更具威權色彩。

土耳其的選擇

這次選舉為何茲事體大?

與伊斯蘭有淵源的執政黨正義發展黨希望取得修憲所需的更大幅度國會多數席次。反對者認為,果真如此,該黨將可據以破壞凱末爾一九二三年確立的現代政教分離世俗國家體制。

改革出了什麼問題?

反對者指控正義發展黨密謀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今年四月,總理厄多岡提名外長古爾接任總統。如果提名案通過,該黨將同時掌控國會、政府與總統職位。軍方出面干預。軍方將領自許為「世俗主義的絕對捍衛者」。這意味,如有必要,軍方不惜再度發動政變。行政部門退讓。

大選能否化解危機?

可能無法化解。厄多岡聲稱,古爾仍將是總統候選人。這產生軍方會不會再度採取行動,進而傷害土耳其民主政治的問題。

大選的其他相關議題?

土耳其各政黨悉數批評美國的伊拉克政策。它們認為,這項政策正逐漸造就一個獨立的庫德斯坦國,進而激起土耳耳庫德族的分離主義運動。 (星期泰晤士報)

【2007/07/23 聯合報】

中國時報 2007.03.31 

貧瘠沙漠 開創出觀光藍海
陳鳳英/杜拜採訪報導

荒蕪一片的沙漠中,杜拜屢屢「化不可能為可能」,將看似貧瘠的沙漠,開創出一片觀光的藍海。

短短六年間,杜拜填海造地,以舉世聞名的帆船飯店意象行銷全球,還在沙漠中創造特有的滑雪與滑水樂趣,入境旅客人數由三百萬倍增到六百萬,幾乎是來台觀光人數的兩倍。

台灣政府自二○○三年起,每年砸百億推動「五年五百萬觀光客倍增」計畫,聲稱二○○八觀光客要衝到五百萬,實際上卻雷聲大雨點小,去年來台旅客勉強維持在三百五十二萬人次。只有沙漠與石油的杜拜能,為什麼四季如春好山好水的台灣卻不能?

先天油源不足,卻更強化杜拜領導人轉型的決心。國內觀光飯店股王晶華店董事長潘思亮走訪杜拜後分析,杜拜政府發展觀光總動員,包括政府色彩濃厚的企業集團,如杜拜控股公司等的行銷手法,也十分具市場概念,「杜拜身處沙漠,卻避開沙漠造鎮,選擇更困難的填海工程」,不圖一時的便宜或方便,念茲在茲的只有如何使世界目光聚焦杜拜。杜拜政府對觀光業的支持,就像台灣政府八○年代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植一樣,幾乎所有政府資源都不吝投入。杜拜以帆船飯店、阿酋航空兩大旗艦,推動觀光業前進。

台北一○一金融大樓董事長陳敏薰表示,杜拜境內聚集一百五十家廣告公司、三萬名廣告人員,這批菁英成功把杜拜行銷出去,「知道杜拜的人,比知道首都阿布達比的還要多」。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鈞則強調,杜拜政府以開放的心胸吸引外國人才,向全世界「借腦袋」,「杜拜領導人的願景,配合強有力的執行力,是杜拜成功的關鍵」。反觀台灣當局,執意採行閉關自守的政策,以重重行政命令枷鎖限制台商。

對照台灣與杜拜對發展觀光的差異,潘思亮感觸更深。「觀光業最重視國際化的軟體,因為觀光業的客戶都是外國人,特別需要『以夷制夷』,杜拜可以從全世界不同領域引進最頂尖人才,複製各國最頂級的旅遊經驗,台灣卻絕對不可能」。「依現行法令,我們只能找外籍主管不能找外籍工作人員,所以不能引進印尼的SPA人員」潘思亮無奈地說。政府法令綁手綁腳,業者自然難以施展身手。

知名建築師姚仁祿走訪即將超越台北一○一的「杜拜塔」後,也不得不佩服杜拜勇於創新精神。杜拜過去並沒有「杜拜塔」這樣「三天蓋一層樓」的法規環境,但政府破格允許「杜拜塔」另立一套法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杜拜雖小,卻自信十足地融合各家之長,對外開放接納新思維,無形中也提升自己的實力。

中國時報 2007.03.30 
沙漠之星 值得台灣借鏡 杜拜轉型傳奇 引領中東質變
陳鳳英/杜拜專題報導

編者按:近期國際油價再創今年新高,擁油自重的中東產油國趁勢崛起,油元熱錢四處流竄,席捲全球。

身處全球油源最豐富的中東地區,作為阿聯七個酋長邦中的一員,杜拜石油蘊藏量遠不如鄰近各國,卻以自信開放之姿,擺脫阿拉伯國家以往只知依賴石油的發展之路,在保守的伊斯蘭陣營異軍突起,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觀光與金融中心。

杜拜經驗,令人驚豔。基本條件不輸杜拜的台灣,過去也曾暢言要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如今卻是「情盡夢碎」,與「中心」越離越遠。

在當前國內各政黨爭相「拚選舉」的狂熱中,《中國時報》與《遠見》雜誌合作「杜拜專題」,希望讓民眾對遙遠世界中興起的沙漠之星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期望能對台灣有所啟示。

香港,東方之珠;杜拜,沙漠之星。杜拜,以自信開放之姿,進軍觀光與金融領域,儼然已成中東門戶,鄰近產油國紛紛起而效尤,掀起海灣國家另一波投資狂潮。一連串的杜拜效應,催化中東質變。

進軍觀光金融 化解缺油危機

身處全球油源最豐富的中東地區,作為阿聯七個酋長邦中的一員,杜拜石油蘊藏量卻遠不如鄰近各國,甚至據說石油資源可能將在二○一○年耗竭。石油資源無以為繼的危機感,逼使杜拜不得不領頭走出中東以往全數依賴石油的發展之路,轉進觀光與金融領域。

雄心萬丈的杜拜,面積雖小志氣卻不小,締造多得數不清的「世界第一」。有名聞遐邇的七星帆船旅館;興建中的杜拜塔最快今年七月就可以超越台北一○一;被喻為「第八大奇蹟」的棕櫚島、世界島等全球最大人工群島,每年吸引逾六百萬觀光客。杜拜觀光局更估算,到二○一○年,觀光客到訪人次將增加到一千五百萬人。

杜拜崛起,無形中也加速阿拉伯世界對外開放的步伐。繼杜拜之後,包括同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及卡達、巴林等海灣國家,甚至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都競相加入這波「招商引資」的陣容,每個國家都拚命加碼,都想取代杜拜成為中東的新中心。

國際貨幣基金(IMF)初估,海灣六國到二○一○年的投資計畫金額超過七千億美元。

鄰國加碼開放 競相招商引資

鄰近杜拜的阿聯首都阿布達比,更是急起直追。在阿聯七邦中,阿布達比的土地與人口都最多,石油蘊藏量也最豐富,外界粗估還可以開採一百年。杜拜成功的經驗,激勵阿布達比加速拓展非石油產業。

不讓杜拜專美於前,阿布達比計劃將快樂島(Saadiyat),打造成波斯灣的金融文化中心,預計在島上建立四座博物館、豪華飯店和高爾夫球場,並不惜血本邀得法國羅浮宮與美國古根漢博物館同台助陣。

去年主辦亞運一戰成名的卡達,更自詡要成為區內的運動中心,有意加碼投資頂級休閒娛樂措施,還重金禮聘華裔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伊斯蘭博物館。科威特也有計畫興建一千零一公尺超高層大樓及多項世界級指標性建築。

杜拜投石問路,迴響遠超過預期。石油蘊藏居全球首位的沙烏地阿拉伯,曾因油價暴起暴落飽嘗財政赤字之苦。為了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沙國今年宣布將砸下二六七億美元,打造以領導人阿布杜拉國王為名的經濟城,創下沙國至今單一計畫投資金額最大的先例。

面對鄰近各國「以杜拜為師」的招商熱潮,杜拜工商協會(Chamber of Commerce& Industry)商業貿易發展部經理洛達(Sultan M. Lootah)表示,他們的確已察覺到其他各國,逐漸走上與杜拜相近的發展模式,「我們不覺得有競爭,因為杜拜永遠放眼未來」。

經濟發展掛帥 化解文明衝突

對中東政情頗有了解的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表示,杜拜政府歷經十多年的努力,把缺油的劣勢扭轉為發展優勢,「現在很多國家都想學杜拜,但知易行難」,光是回教教義的包袱,就足以讓很多保守的阿拉伯國家動彈不得。而油元資金熱潮發威,也讓美國與回教的「文明衝突」,在杜拜找到「和解共生」的出口。杜拜街頭隨處可見美式連鎖店,美國企業紛紛大舉進駐杜拜,以杜拜為搶佔中東市場的練兵場。曾在波灣與美伊戰爭中負責後勤支援的美國哈利波頓公司還在三月初宣布,打算將總部由德州遷至杜拜,引發美國政壇滿城風雨。

「杜拜效應」蔓延,橫掃中東地區,甚至越洋席捲美國。凌群電腦董事長劉瑞復樂觀表示,「阿拉伯國家看到杜拜成功以後,他們可能就會放棄過去一些做為,比如像是恐怖攻擊,讓阿拉伯國家的人忘記以色列,忘記以前的這些仇恨,大家都來學杜拜,我想整個地區可以發展起來,這個現象非常好,世界可以更和平」。

這番期望,也許,是過於樂觀了。但,杜拜的確在中東引領風騷,成為外界進入伊斯蘭世界的門戶,同時,影響著中東世界的改變。

中國時報 2007.03.30 
伊斯蘭禁投資酒色
陳鳳英

拜近五年國際油價多頭走勢之賜,中東油國荷包滿滿。但要賺取阿拉伯人手中的油元,得先熟悉伊斯蘭特有的文化。

在伊斯蘭教義裡,財富是真主的恩賜,因此伊斯蘭金融只能投資增進人民福祉的企業,禁止投資菸酒、賭博、色情等有害身心健康的企業,其他如軍火、豬肉、貴金屬、影音及色情產業,也在教義明文禁止之列。

同時,伊斯蘭金融也規定不得將金錢借予他人以換取利息,也不能賣出不持有的物品,因此賣空、選擇權買賣都被禁止。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海灣合作理事會(GCC)成員,二○○○至二○○五年間,產油獲利高達一.三兆美元(約新台幣四二.九兆)。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實際考察杜拜金融環境後就表示,「我看很多外資在這邊設點,我可以判斷九○%恐怕是在做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的項目,講真的如果是這一塊,我想這是必須要來的,因為畢竟這裡有很多油元」。

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估計,過去三年來,伊斯蘭金融每年以一五%的速度成長,相關金融產品如貸款、固定收益、私募基金、保險、專案融資等,總金額逾四千億美元。道瓊指數正積極推廣伊斯蘭指數,篩選成份股有兩原則,第一,是否從事煙酒交易;第二,公司的負債比率是否太高。

對當地台商而言,杜拜的經商環境,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已在杜拜居住三年半的前阿聯台商會長、唯冠電子執行經理紀長榮半開玩笑地表示,回教國家禁止飲酒,杜拜飯店和酒吧,雖有飲酒服務,但飲酒後最好還是不要在外邊露面,「與以前派駐大陸相比,現在在杜拜交際應酬變少,我的肝和胃休息了好一陣子」。

中國時報 2007.03.30 
從零開始 締造世界第一紀錄 馬克通家族 打造免稅天堂
陳鳳英/人物側寫

杜拜以一邦之力,在全球競爭版圖快速崛起,從無到有締造多項「世界第一」紀錄,長期統治杜拜的馬克通家族(Al Maktoum)居功厥偉。杜拜現任邦長穆罕默德對外預告,目前的杜拜,僅是他夢想藍圖的十分之一而已。

杜拜填海造陸,以棕櫚島、世界島等劃時代工程成功行銷自己,吸引全球目光,帶進龐大的金流與人流(觀光客),在阿拉伯世界向來不太對外開放的氛圍中,作風開明的杜拜輕易突圍,脫穎而出成為外資進出中東的門戶。

「每一個世界級工程背後,都必須要有領導人的政治支持,否則難以成事」,來自英國的杜拜捷運專案經理直言。杜拜今日的成功,馬克通家族的遠見與魄力功不可沒。

杜拜的發展,與馬克通家族密不可分。追本溯源,早在一八三三年,巴尼雅斯(Bani Yas)部落的領袖巴堤(Sheikh Maktoum bin Butti)率領族人遷移至杜拜,被視為馬克通家族的創始人。

馬克通家族很早就體認自由貿易的重要性,遠在一八九二年便與英國簽署貿易協定,免除所有外國交易商的稅負,直到今日,杜拜依舊是免稅天堂。

馬克通家族長期統治杜拜,但帶領杜拜邁向快速現代化道路的,則是現任邦長穆罕默德的父親拉希德。

在拉希德任內,他看準貿易發展的潛力,先借錢拓寬運河,方便大型船隻進出,隨後還在河邊興建杜拜第一個港口「拉希德港」。

雄心勃勃的拉希德不滿足於只是擴建港口,在眾人一片訝異聲中,拉希德片面決定在傑貝阿里沙丘開挖世界最深的人工深水港(Jebel Ali Port),為杜拜打下良好的基礎設施。時至今日,杜拜人民仍十分感念拉希德的功績,尊稱他為「杜拜之父」。

拉希德一九九○年過世後,由大兒子馬克通繼任,弟弟穆罕默德為王儲,執掌杜拜經濟發展的重任,二○○六年馬克通在澳洲病逝,穆罕默德才正式接棒。

穆罕默德以「王儲」之姿,從旁輔佐國政以來,積極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工程,投身觀光與金融領域,訂下二○一五年杜拜平均每人年所得,要從二○○五年的三萬一千美元成長到四萬四千美元的戰略目標,宣告杜拜將猛踩油門,全力拚經濟,力保每年經濟成長率維持一一%以上。

為了確保每一項世界級工程如期進行,穆罕默德親自跳上前線,不厭其煩地巡視工地,緊盯工作進度,藉此傳達他對案子的重視與支持。 勇於挑戰極限的穆罕默德曾經表示,目前的杜拜,只完成他夢想藍圖的十分之一而已,可開發的空白還很多,未來他如何帶領杜拜再創高峰,全球都在屏息以待。

中國時報 2007.03.30 
一年觀光客倍增到六百萬 帆船地標放電 一炮而紅
陳鳳英/杜拜專訪

提起杜拜,很多人映入腦海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聲名遠播的「帆船飯店」(BURJ AL ARAB)。帆船飯店自一九九九年底開幕以來,成功擄獲世界目光,將杜拜推上世界舞台,如今不但是觀光客必遊的景點,更已幾乎是杜拜的代名詞。

杜拜能在短短六年之內,將觀光客人數由一年三百萬,拉高到一年六百萬,帆船飯店無遠弗屆的魅力,絕對是行銷杜拜的最大功臣。

帆船飯店總經理德拉弗斯(Luc Delafosse)表示,帆船飯店一開始就鎖定國際市場,並與杜拜觀光局、阿酋航空密切合作,「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唯有走向國際才能致勝」。

杜拜政府八○時代決定發展觀光產業時,便決定要蓋一家能代表杜拜精神的指標性飯店。為何選定帆船造型?飯店人員解釋,杜拜長期以來都是中東的貿易港口,載送物資的帆船因此成為杜拜的精神象徵。而為了精準呈現海上帆船的意象,還刻意選在離海岸三百米的海中填起一塊小島蓋飯店;飯店的內部裝璜,則以代表沙漠的「火、水、土、空氣」四大元素為設計主調。

德拉弗斯透露,帆船飯店大約自十五年前開始籌備,光填海造陸就花了兩年,之後又花了三年才完成飯店所有硬體設備,終於趕在一九九九年底對外開幕,開幕沒多久,以無微不至的服務,被英國媒體封為「唯一七星級」飯店一炮而紅。

一晚收費兩千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六萬六千元)起跳,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旅客還是源源不絕,使帆船飯店住房率超過九成。帆船飯店只有二○二間套房,是全球唯一只有套房型房間的飯店,而且全是兩層樓式的,平均每八名員工服務一間套房。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5560
痞瘋雖極度認同 但應防西化過頭(轉貼)態度可決定高度 萬棟高樓沙漠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31 
看杜拜想台灣 再不開放就完了
陳鳳英/專題報導

二○○八總統大選卡位戰開打,政府提前空轉,基本教義派當道,政壇瀰漫權力焦慮感,企業界則對日趨邊緣化的台灣,充滿危機感。

面對迎面而來的全球化浪潮,故步自封的台灣,被推向邊緣化的險境。前證交所董事長吳乃仁更大膽預言,台灣推動開放政策的機會之窗,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就會關閉,「台灣再不開放,就來不及了」。

杜拜抓住機遇 台灣原地踏步

九○年代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曾研議要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如今十多年飛逝,原地踏步的台灣,已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杜拜卻緊抓「九一一」後難見的機遇,儼然已成中東對外樞鈕。

九一一後,世界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美國積極反恐,甚至凍結部分阿拉伯帳戶,驚動過去放心把油元放在美國的阿拉伯有錢人,油元紛紛回流中東。

台灣首富郭台銘近來也將新事業舞台目光聚焦杜拜,他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杜拜的缺點是不能搞工廠,但努力營造優美開放的環境,吸引很多投資基金管理人、律師進駐,一旦群聚效應形成,杜拜就能自己做莊,躋身全球重要的金融之都。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表示,杜拜的政策,如資金自由流動免稅、人員進出等,十分符合客戶需要,尤其杜拜政府站在國際金融投資者立場解決問題的態度相當好,「若要開發中東市場,杜拜是一個很好的門戶」。

吳乃仁親訪 對轉型戰略感觸多

吳乃仁在證交所任職期間曾親訪杜拜,對杜拜的崛起,感觸良多。他表示,在石油快要挖完的危機感驅動下,杜拜領導人帶頭積極推動轉型工作,且轉型的戰略十分明確,不只要做阿拉伯世界的休閒娛樂中心,還要升級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金融中心。

最令吳乃仁印象深刻的是,杜拜雖缺乏國際金融人才,卻不吝高薪向先進的西方借將,「杜拜的證交所董事長就是澳洲人,杜拜國際金融特區的法令,凡涉及國際交易部分,一律適用英國法律」。

吳乃仁有感而發地表示,台灣要進入國際市場,相關遊戲規則一定得要跟國際接軌,國際資金不可能為台灣而去學一套新制度,「杜拜完全照抄國際規範,吸引國際資金進駐,台灣這方面跟杜拜還差很遠」。

吳乃仁更抱怨,「台灣不要說吸引外資,即使對國人滯留海外的資金,政府的政策也不甚友善」。以遺產稅為例,遺產稅一年才收兩百多億,卻因此讓很多資金不願回流,「國人自己的錢都不進來的話,對台灣有什麼好處?」

林文淵:按兵不動就沒機會了

遠赴杜拜考察的白文正也強調「台灣有人才,也有資金,只是法規尤其稅賦方面的問題還有待突破」。

談及台灣與國際主流越來越遙,曾對民進黨政府財經決策十分有影響力的吳乃仁,語氣中也充滿無奈,「現在台灣的資本市場,已經輸給香港、新加坡,政府再不開放的話,很快地可能還會輸給上海」。

曾兩度協助陳水扁贏得總統,在黨內有「阿扁大掌櫃」之稱的台汽電董事長林文淵,也對台灣不斷流失的競爭籌碼,憂心如焚。他坦承,以當前的政治氣氛,的確不容易推行開放政策,但「台灣不開放就完了」。林文淵並直言,只要大陸市場存在一天,政府不管怎麼禁止台商西進,都無法抵擋市場潮流。政府對引進中資,應該更大膽一點,國安系統的顧慮,可以想辦法克服,「台灣的機會還在,但政府若一直按兵不動的話,就永遠沒機會了」。

杜拜以自信之心、開放之姿,從全球匯集吸收資源,從而躍上全球舞台;台灣則是自信日益下降,更懼於開放與改變,因而逐漸邊緣化。杜拜的興起,是否能給台灣一些啟示呢?

中國時報 2007.03.31 
油元商機 宏碁深耕鴻海心動
陳鳳英/杜拜採訪報導

國際油價近幾年居高不下,油元國家荷包滿滿,中東地區龐大的人口與消費力,連台灣首富郭台銘也心動,打算到杜拜設立世界一流的私募基金,甚至不排除在杜拜當地上市。

掌管全球電子專業製造(EMS)龍頭的鴻海總裁郭台銘日前透露,未來有意統領鴻海大軍前進杜拜,跨足私募基金領域。郭台銘更研判,二十年內,中國、印度與杜拜將連成一線,未來可能掀起新一波高科技中東投資熱潮。

而目前已擠身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的宏碁,也十分看好中東地區成長力道。宏碁深耕中東市場十五年,目前在中東市占率僅次惠普,宏碁杜拜總經理莫斯(Krishna Murthy)更喊出中東油元商機熱度至少會持續到二○一五年。

來自印度的莫斯,進入宏碁服務已十三年,每年都繳出亮眼的成績單。近三年宏碁在杜拜營收共成長八五○%、獲利也大躍進五○○%,堪稱宏碁最賺錢的海外市場。「阿拉伯世界有三億人口,卻至少有五○%的年齡層是低於二五歲,意味著還有一.五億的潛在買主可開發」,莫斯如此樂觀表示。莫斯分析,拜高油價之賜,中東產油國滿手現金,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大型建設計畫,潛在商機不可小覷。

「以中東地區三億人口估算,宏碁銷售額目前僅達六四○萬台,穿透率只有二%,可發展空間還有很大」,至於這波中東油元熱能持續多久?莫斯樂觀地表示,短期看不到油價大跌可能性,他研判中東油元商機起碼可延燒至二○一五年。

宏碁去年在杜拜營收約四.二億美元,目前宏碁在中東桌上型電腦市場市占率近二○%,筆記型電腦市占率也破二三%,莫斯發下豪語,宏碁今年在中東還要再成長兩成,誓言要擊退頭號勁敵惠普

宏碁十五年前就進駐杜拜自由貿易區,支援鄰近巴基斯坦等六十多個國家發展,如今已是杜拜最大台商。設在杜拜自由貿易區內的廠區,主要負責組裝PC,但員工只有一六○人,連總經理都是印度人,幾乎沒看到台幹面孔。莫斯表示,宏碁為克服零碎的中東市場採取「以夷制夷」策略,大量聘請當地人,「要在當地做生意,就需要引進當地智慧」。

中國時報 2007.03.31 
40年資深台商 見證中東起落
陳鳳英/杜拜採訪報導

中東地區截然不同語言與文化,像一堵無形的牆,阻隔台商前進。慧眼獨具的中華餐飲集團董事長韓學斌,抱著對阿拉伯世界的好奇,在中東一待近四十年,儼然已是中東「最資深」的台商,見證中東起落,個人事業也隨中東油元熱錢水漲船高。

早期大學生一股腦兒「瘋美國」,韓學斌卻對冷門的阿拉伯語文情有獨鍾。政大東方語文系阿語組畢業後,他考取公費獎學金,遠赴約旦留學,自此與中東結下不解之緣。

學成後,韓學斌轉進科威特投入貿易行列,餐館生意純粹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韓太太崇麗珠透露,早期女性在科威特很難找工作,愛做菜的她,為就近照顧先生的胃,一九七四年順勢在當地開起第一家中餐廳,「先生在哪個地方設辦公室,就在哪裡開餐廳,讓老公不愁沒飯吃。」

創業初期的甘苦,韓學斌至今仍是歷歷在目,「我們兩人都沒開過餐廳,手頭的資本也很少,記得那時忙完餐廳裝璜,夫婦身上只剩五百美元」。

打著第一家中餐廳的名號,意外吸引科威特媒體與政府高層的注意,包括科國經濟與教育部長、觀光局長都趕來試菜,蔚為一股風潮,韓老闆旗下的餐飲版圖也擴展到巴林、沙烏地阿拉伯等地,直到一九八○年才進駐杜拜。人算不如天算,九○年代波灣戰爭爆發,打亂韓學斌的布局規畫。但隨著九二年波灣戰爭落幕,顧忌伊拉克哈珊政權隨時可對科威特發動突襲,韓學斌夫婦索性結束在沙國、科威特等地的生意,將經營重心轉到杜拜,遇上「杜拜熱」,中華餐飲集團打破過去在其他中東國家的營業紀錄。如今,該集團在杜拜擁有十六個據點,一年營業額約十億元左右。韓學斌的餐飲生意越做越大,台商卻始終成長有限,「十五年來,台商人數僅由十人成長到一百三十人,中小型個體戶台商,加起來大概不到五個」。

「不只是杜拜,整個中東地區中小型台商都很少,每次回台灣探親,大家都會問『那裡亂不亂?』」,「老實講,杜拜如果亂,我也不會帶家裡的人來」。

韓學斌建議有意到中東「掏黑金」的台商,一定要熟讀當地法規,並與當地人合作,更要「入境隨俗」,尊重阿拉伯的宗教風俗,才能將異國創業的阻力減到最低。

中國時報 2007.03.31 
萬棟高樓沙漠起 態度決定高度
陳鳳英

相隔八年,二度造訪杜拜,整個杜拜景觀幾乎換了一個樣貌。地處沙漠,油源不多,面積也不大的杜拜,志氣卻不小,以「不做世界第一誓不休」的豪氣,攫取世界目光,儼然已成阿拉伯世界的發展典範。

而支撐杜拜發展模式的中心思想,不外「開放」二字。杜拜利用鄰近歐亞非三大洲的地緣優勢,大刀闊斧解除不合時宜的法令限制,開創出與過去阿拉伯世界賴石油維生截然不同的發展之路。

台灣基本面不比杜拜差,一九八○年代還曾是杜拜學習考察的對象,但礙於當局故步自封的政策,台灣經濟成長率已滑落至亞洲四小龍末位,邊緣化危機升高。對照台灣與杜拜近來的發展軌跡,更加印證「態度決定高度」。

短短幾年間,杜拜迅速崛起,但發展壓倒一切的思維,肯定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眼見「萬棟高樓沙漠起」,已有人開始反思,杜拜竭盡所能創造「世界第一」的同時,能保留多少正統的阿拉伯文化遺產?

躍上世界舞台的杜拜,一舉一動也成為各國檢視的焦點,尤其國際人權組織不斷抨擊杜拜漠視勞工權益,萬一處理不慎,隨時可能讓杜拜傳奇蒙塵。

號稱集結全球三○%起重機的杜拜,四處都在大興土木,全城幾乎都是工地,加上杜拜捷運正在施工,道路交通嚴重打結,路上等計程車等不到,勉強上了車,也是塞在路上動彈不得。

處於交通黑暗期的杜拜,讓當地人都不得不感嘆,「政府什麼事都提早規畫,只有捷運至少慢了三年」。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5553
(轉貼)波灣緊繃 嚇高油價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31 
俘虜危機第7天 伊朗播出被俘英軍「認罪」影帶
閻紀宇/綜合卅日外電報導

英國與伊朗的水兵俘虜危機進入第七天,德黑蘭當局今天動作頻頻,播出被俘英軍道歉與「認罪」的錄影談話,並公布第三封據稱是被俘女兵所寫的信件。

英國方面則在昨天促成聯合國安理會發布聲明,對這起事件表示「嚴重關切」。

這場危機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大幅波動,北海布倫特原油今天漲破六十九美元一桶。不過伊朗外交部今天表示,將准許英國外交官員探視俘虜,情勢算是略有進展。

伊朗官方阿拉伯語電視新聞網「世界」今天播出英國皇家陸戰隊員納珊.湯瑪斯.桑默思的錄影,他呼應德黑蘭當局的指控,承認廿三日當天與十四名同袍在波斯灣北端阿拉伯河水道執行緝私臨檢任務時,確實「未經許可即越界…對於闖入伊朗領海,我深感抱歉。」桑默思並表示伊朗當局對俘虜相當友善。

英國首相布萊爾得知此事之後,立即嚴辭抨擊伊朗政府,他說:「這麼做只會激起人們的憎惡。如此擺布與操控俘虜,騙不了任何人。伊朗當局如果一意孤行,只會繼續陷入孤立。」

伊朗駐英國大使館今天也公布第三封據稱是被俘英國皇家海軍下士菲伊.特妮所寫的信。特妮是俘虜中唯一的女性,伊朗政府前天一度宣布要將她單獨釋放,但後來因不滿倫敦當局的強硬作法而打消。

特妮在信中向英國民眾喊話,表示自己是因為布希與布萊爾政府的干預政策而犧牲,事發當天確實與同袍進入伊朗海域,才會遭伊朗軍方俘虜,她對此深感抱歉。特妮呼籲英國儘快從伊拉克撤軍,並強調自己被俘期間相當受到尊重,待遇遠勝於遭到駐伊拉克英軍與美軍監禁的囚犯。

聯合國安理會昨天經過四個小時的討論,總算通過一項聲明,對伊朗的行為表示「嚴重關切」。但是在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的施壓之下,聲明措辭要比英國的要求來得淡化,既沒有用到「譴責」,也沒有要求伊朗「立即釋放」俘虜。

英嗆凍結往來 伊朗不放人了

伊朗原保證很快就會釋放在波斯灣落入伊朗手中的一名英國女兵,卻於廿九日反悔,聲稱如果英國過度反應,真的凍結雙邊關係,並把此事交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處理,可能延後放人。伊朗並要求英國為闖入伊朗水域道歉。

伊朗上周在其所聲稱的波斯灣北部水域逮捕十五名英國水兵和陸戰隊員後,伊朗外長莫塔奇曾表示,很快就會釋放十五名英軍中唯一的女兵。但伊朗談判代表拉里賈尼廿九日告訴伊朗國營電視台,英國領導人「錯估這個問題」,如果他們果真一如先前威脅,凍結雙邊關係,本案「可能面臨法律途徑」。這可能意謂將十五名被俘英軍送審。

伊朗軍方首長阿夫夏將軍也說,由於英國政府「舉措失當」,釋放英軍女兵之事已中止。他說,「解決此事的合理方法是英國當局接受現實,向偉大的伊朗人民道歉」,英國也須「承認事實,承諾不再侵犯我國水域」。

阿夫夏說,「釋放這名女兵的決定,是根據伊斯蘭精神及人道價值做的…但英國卻選擇威脅及恫嚇我們,而非感謝這項人道行動」,「倫敦那些人的宣傳戰和心理戰,危及她的釋放」。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譴責歐洲「干預」此事。他說,「歐洲官員最好勸英國領袖放棄殖民態度、避免宣傳、承認各國有保護領土的權利」,「非相關方面的干預無助於解決問題」。

英國堅稱十五名英軍是在搜尋一艘商船時在伊拉克水域遭挾持,並要求安理會支持要伊朗立即放人的呼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廿九日利用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參加阿拉伯高峰會之便,與伊朗外長莫塔奇討論被俘英軍問題。潘基文的發言人拒絕透露詳情,只說潘基文在會談中談到許多問題,英軍遭留置問題也在其中。

【2007/03/30 聯合報】

伊朗再播人質告白畫面 英伊關係緊張

伊朗扣押英國十五名海軍官兵掀起的外交危機愈演愈烈。伊朗國營電視台播出皇家海軍陸戰隊員薩默斯的告白畫面,並對闖入伊朗領海的行為公開道歉;英國外交部對伊朗的挑釁行為再次表達嚴重抗議,極為憤怒地表示,伊朗此舉是「可恥的行為」。

這是二十三日伊朗革命衛隊扣押英國海軍十五名人質後,第二個人質「坦承犯行」的錄影帶,二十八日首先播出的是被捕唯一的女性水兵特尼。

身著陸戰隊制服的薩默斯說,「我們未獲允許進入伊朗領海,之後被伊朗海防人員逮捕,對此我要向伊朗民眾道歉」,「自從我們被捕後,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他們都很照顧我們,提供的飲食都很好,我很感激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

薩默斯表示,「二零零四年英軍也曾闖入伊朗水域,當時英國政府就承諾不會再犯,但這次又發生,我再次對進入你們的水域深深感到抱歉。」

英國外交部對伊朗再度利用人質影像,做不實宣傳的行徑,痛斥為「無恥的自私行為」,並嚴正否認這些被扣留的官兵曾非法進入伊朗領海。

另一方面,伊朗駐倫敦大使館公布一份倫敦致德黑蘭的正式信函,信函中伊朗政府譴責英國海軍人員闖入伊朗海域的「非法行為」;英國外交部說,這封信函應屬機密文件,現在曝光了,將會認真考慮後給予正式回應。

倫敦與德黑蘭對於這批海軍官兵究竟是否闖入伊朗水域,認定完全沒有交集,伊朗總統艾馬丹加要求英國道歉,英國則運用外交力量,試圖孤立伊朗並釋放人質。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英國積極運作下,今天終於同意發表一項對伊朗扣押英國海軍人質的聲明,不過語氣不若英國外交部要求來的強烈,俄羅斯及印尼等國家的代表強調,不支持對伊朗進行制裁。

聯合國安理會聲明要求德黑蘭同意英國官員得以探視被扣官兵,同時以釋放人質等方式,儘早解決問題,但未使用英方要求的「譴責」字眼;伊朗政府則重申,將不相干的第三者扯進來,於事無補。

伊朗政府日前原本同意先釋放特尼,並讓英國官員探視被扣押官兵,但因不滿倫敦的「不當行為」,推翻所有的承諾,使這項嚴重的外交危機未見化解的曙光。

【2007/03/30 中央社】

快速部隊 日反恐生力軍

日本自衛隊廿八日設立快速打擊部隊,以支援美國的全球反恐行動,日本政府表示將把這支隊伍訓練成精銳的反恐生力軍。

這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日本第一支隨時準備投入戰鬥行動的「戰備部隊」,這個三千兩百人的部隊成立於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僅兩個月之際。

這支部隊編制有化學武器專家,將在明年三月前開始執行任務。報導說,這支部隊可部署於日本各個城市以對付恐怖攻擊,也可訓練執行維持和平任務的部隊,並擔任海外部署的先遣小組。

部隊司令部設於東京練馬區的陸上自衛隊朝霞營地。司令官山口淨秀在就任儀式上表示,會全力把部隊訓練成一支精兵,以便隨時出勤。

日本今年元月才提高海外軍事行動的層級,改列為武裝部隊的核心任務,不再每次都得獲國會批准。在此之前,海外部署一直被視為「非常」行動,意味每次行動均需經國會通過。

【2007/03/29 聯合報】

波灣緊繃 謠言嚇高油價
伊朗表示將在一兩天內釋放被捕英軍中唯一的女兵費伊‧特內。
美聯社

伊朗逮捕十五名英軍事件讓波灣情勢持續緊張,英國廿八日宣布凍結和伊朗的所有雙邊往來,直到所有英軍獲釋為止。伊朗隨即表示將在一兩天內釋放被捕英軍中唯一的女兵費伊‧特內,但其他十四人將繼續接受調查。

英軍被捕事件加上美軍在波灣展開攻打伊拉克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造成國際油市情緒緊繃,廿七日市場謠傳伊朗向美軍軍艦發射飛彈,英軍也決定展開行動救人,造成油價在幾分鐘內從每桶六十三美元飆漲到六十八美元。美英立即出面闢謠,才讓油價慢慢回跌,但此事凸顯市場對波斯灣情勢提心吊膽。

英國外相貝克特女士廿八日宣布,英國將全面凍結與德黑蘭方面的所有雙邊往來,直到所有英國水兵獲釋為止。英國這項宣示,意味著英國與伊朗所有官方互訪全部叫停,停發伊朗官員簽證。

貝克特說,伊朗政府迄今仍拒絕向英國提供被劫英軍下落,也不准領事人員探視。僅由伊朗駐倫敦使館發表聲明,表示所有被劫人員都無恙。

伊朗外交部隨後表示,被俘的十五名英軍當中唯一的女兵,可望於一兩天內獲釋,其餘十四人已展開初步偵訊,調查結束後伊朗才會對如何處置這些英軍做出決定。

伊朗劫持英國十五名水兵事件已進入第六天,卻仍在持續發燒。廿七日有謠言指出,伊朗發射飛彈攻擊美國軍艦,英國派部隊前往援救被劫英軍,加上俄羅斯情報單位宣稱看到美國增兵伊朗邊界,使得國際油市一陣恐慌,油價一度跳空漲破每桶六十八美元。

美軍廿七日否認伊朗向波斯灣的美國軍艦發射飛彈的報導,美國第五艦隊海軍少校布朗表示,波斯灣所有船艦業已全面檢查,飛彈攻擊純屬謠言。英國政府也表示,當地英軍沒有遭到攻擊。

不過,謠言出籠時,油價立即上漲五美元,成為每桶六十八點零九美元,創六個月來新高。

【2007/03/29 聯合報】




中國時報 2007.03.28 
美國為何不向伊朗提安全保證
本報訊

如果拿伊朗與北韓核武問題來比較,無論美國或歐洲國家都有薄此厚彼的嫌疑,因為兩者所受待遇很不同。

北韓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因為美國與日本美國與南韓的軍事同盟對其威脅太大,北韓除發展核武作為嚇阻外,別無其他良法。以目前而論,儘管六方會談正在研商朝鮮半島無核化,但美、日的軍事合作更甚,美、南韓的聯合軍演也未停。

此所以在無核化談判中,北韓最大要求就是美放棄敵對政策,對北韓的安全提出法律性的保證。而美國雖不願與北韓訂立互不侵犯條約,但已在考慮某種公開書面保證。

伊朗呢?受到的威脅也是來自美國,再加上以色列。當年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國時,國際間紛紛反對,連美國最初也不願承認,國務卿與總統之間對此頗有矛盾。而如今美國已成為以色列的保護者,西方都維護以色列,連阿拉伯的重要國家也與以色列建交了,唯有伊朗仍然反猶太。但以色列不但軍力強,而且有核武,反過來可以威脅伊朗。美國則自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便成為伊朗大敵,在兩伊戰爭中支持伊拉克,這就是已故伊朗革命領袖何梅尼何以將美國視為「大魔鬼」的原因。

而美國也支持流亡在外的伊朗反革命政權勢力,隨時圖謀推翻這個革命政權,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動用毒氣等化武,美國還不是一聲不響?伊朗除了發展核武作為嚇阻外,怎能對付美國與以色列?然而,美國為什麼不向伊朗提出安全保證以化解其恐懼,反而不斷以航空母艦打擊群開至邊境海域作為威嚇?

前年第四輪朝核「六方會談」期間,美國尚提出不准北韓以後擁有任何民用核設施的條件,原因在於有此設施隨時可以轉化為軍用而發展核武,當時北韓不予理會,現在則發展出核武了。美國怕的是伊朗擁有民用核設施後,有朝一日也轉為武器用途,所以極力阻擋伊朗的鈾轉化工程。但是,提煉濃縮鈾卻是伊朗將來「自保安全」所需,它絕對不會放棄,肯定要效法北韓。美國對北韓提保證提得太遲,那麼,對伊朗何不早提保證,以免伊朗步北韓後塵?而西方也從不這樣考慮?

中國時報 2007.03.28 
沒有牙齒的美國國會
林博文

布希政府六年多來一再展現權力的傲慢、視國會如無物,以假情報侵伊,以謊言治國、濫用總統權利和蹂躪司法,已成為美國史上難得一見的爛政府。什麼原因使布希團隊如此囂張、如此無法無天?國會要負最大責任,尤其是過去六年共和黨所控制的參眾兩院。過去六年,美國實際上是個一黨專政的國家。

九一一以後,布希和錢尼處心積慮擴充總統和副總統的權利,而達到前所未見的境地,從華盛頓到柯林頓都會既羨且妒。共和黨掌控的國會在九一一以後完全淪於廁所的花瓶,讓布希和錢尼為所欲為。國會越自貶身價,布希團隊越目中無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國會好像不存在,而形成美國史上罕見的「立法陽萎」,負監督政府責任的國會形同虛設,猶如一隻沒用的怪獸!

二○○○年十月十日參院投票授權布希侵伊,正反比數是七十七票對二十三票。在美國深陷伊戰泥淖的今天,這二十三位投反對票的參議員殊值敬佩。二十三名大智大勇的代議士中,只有一名共和黨和一名無黨籍,其二十一名皆是民主黨。投機分子希拉蕊、凱瑞和愛德華茲都投贊成票,凱、愛先後道歉,唯有「變色龍女」希拉蕊仍堅持不道歉。

從四年半前的投票通過授權侵伊到今天參眾兩院畏畏縮縮地要求布希在明年秋天前撤軍,充分顯示了不管是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還是民主黨控制的國會,都是沒牙齒、沒肩膀的國會,太令人失望了!民主黨一面罵侵伊是不道德的戰爭,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愚蠢的外交失誤;但又不敢強硬要求撤軍,也不敢扣壓軍費,生怕被責備「有害軍隊」。

民主黨控制的參眾兩院在反戰問題上無法有所作為的原因是,黨內(尤其是在眾院)有不少頭腦不清的保守派,而民主黨在參院僅超過共和黨一席,並且多數黨的形勢隨時會變,因為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李伯曼(當年的副總統搭檔)是布希的走狗,比共和黨還要共和黨,他隨時會叛逃,投向共和黨的懷抱。剛去世不久的史學大師施勒辛格即曾公開指責李伯曼是他所認識的政客裡面,最偽善的一個(most sanctimonious)。

去年十一月國會期中改選民主黨收復江山,即表示選民希望民主黨能夠在國會發揮終止伊戰的力量,但民主黨在新國會的表現卻令選民失望透頂。主要是民主黨在反戰問題上一直有「麥高文陰影」。一九七二年總統大選時,激進自由派的民主黨候選人麥高文不僅高舉反越旗幟,並主張美軍撤出南韓,刪減百分之三十七國防經費。而尼克森亦打出結束越戰的符號,且以結束徵兵、自越撤出地面部隊為競選招牌。選民認為尼克森有能力終結越戰,而麥高文的激進主義反而被選民認為是孤立主義的象徵,結果尼克森贏了四十九個州。

今天的民主黨國會想要制衡布希,首先必須去除「麥高文陰影」,以高分貝和強烈行動對付布希,不應害怕反伊戰會為民主黨帶來副作用,應擔心反戰不力反而會不利民主黨明年大選。民主黨不能太過軟弱,既不敢向白宮伸出中指,亦不敢向五角大廈賞以左鉤拳,如此下來,布希政府怎麼會把民主黨控制的國會放在眼裡呢!

就是因布希團隊早已習慣視國會如無物,因此當布希的老跟班、大走狗、司法部長岡薩雷茲才敢和布希的狗頭軍師羅夫等人合作串通,無緣無故開除八名聯邦檢察官;當參眾兩院司法委員會表示,要向羅夫和已退休的女顧問麥爾絲(一度被布希提名為大法官)發出傳票,要他們到國會作證時,布希竟大聲咆哮責罵國會「做政治秀」,宣稱白宮幕僚只能關起門來私下作證,而且不能留文字紀錄。

在共和黨國會的縱容下,布希早已變成面目可憎的帝國總統。當年施勒辛格抨擊尼克森是踐踏憲法、一意孤行的帝國總統;事實上,布希的表現遠遜尼克森;而無能、腐化和愚蠢則遠超過尼克森。

目前,參眾兩院在伊戰軍費與限期撤兵以及傳喚白宮幕僚作證這兩個問題上,正和白宮展開對決。過去六年,白宮始終以強勢姿態壓制國會,權力傲慢太久了,對民主黨國會的嗆聲感到憤怒和錯愕。國會絕不能因布希的叫囂而軟弱下來,必須要向無惡不作的白宮展示決心與陽剛之氣,否則民主黨將永遠抬不起頭。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2693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