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科技傳播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遺傳基因】(轉貼)耳垢:東亞人乾
 瀏覽6,034|回應10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單一 DNA 決定耳垢 亞洲人乾 非洲人溼


編譯陳世欽∕紐約時報卅日電

一般人覺得耳垢不值一提,日本研究人員卻發現耳垢大有文章,牽涉到人種、體味和人類族群的大遷移。

耳垢分乾濕兩種。百分之九十七的非洲人與歐洲人有濕耳垢,東亞各國人民多是乾燥型,南亞與中亞人乾濕各半。研究人員比對乾濕兩種耳垢的日本人 DNA ,進而找出足以決定耳垢種類的基因。

長崎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遺傳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個基因內的單一 DNA 足以決定耳垢是乾是濕。此一基因的功能似乎是輸出能夠分泌耳垢的細胞物質,基因內的這個 DNA 改變,會關閉此基因的功能,如此耳朵就會分泌乾耳垢。

研究人員研究並比對卅三個不同族群的基因。他們發現,非洲人與歐洲人大多擁有濕耳垢,而這可能是現代人五萬年前離開非洲大陸前,最原始的耳垢種類。

研究人員指出,乾燥型耳垢可能此後才出現在亞洲北部,因為他們發現,亞洲北部的漢人與朝鮮人幾乎全都擁有乾耳垢。越往南,乾耳垢越少,可能是因為擁有乾耳垢基因的北方人與擁有濕耳垢基因的南方人通婚。

另外,美洲原住民是乾燥型,足以佐證他們的祖先大約一萬五千年前自西伯利亞橫越白令海峽移民而來的其他基因證據。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影響耳垢種類的基因,與另外三種基因並列於 DNA 形成的長鏈中,差異甚微。DNA 序列缺少差異,往往是新基因的特徵,而由於新基因攸關生存,以致整個族群普遍可見它們的蹤影,同時消弭長期演化過程累積的一切差異。

然而耳垢充其量似乎僅負責阻止塵埃與小蟲侵入耳朵。另外,由於耳垢種類似乎不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耳垢基因或許具有某些更重要的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耳垢也會影響排汗,而且與腋下的氣味有關。東亞人多有乾耳垢,排汗量比較少,無體味或體味輕微,擁有濕耳垢的非洲人與歐洲人排汗量比較多,體味可能比較明顯。東亞人鼻孔比較小,可能是適應寒冷氣候的演化結果,排汗量比較少可能也是另一個適應寒冷氣候的演化特徵。

【2006/01/31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41498
 回應文章
(轉貼)熱心公益性格 與基因有關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各國平均長相 南非攝影拍上網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
2011.02.11 03:22 am

想知道各國男女的平均長相嗎?南非攝影師麥可架設的The Face Of Tomorrow網站,讓你可以一探究竟。

麥可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就讀時,想到這個藝術計畫的點子,於是花費數年造訪20多個國家,拍下超過一百名當地男女的臉部照片。接著利用高科技軟體將影像進行重疊,描繪出各國男女的平均長相。

47歲的麥可說:「當時我坐在地鐵中,對倫敦的人口多樣化感到好奇,於是想出這個點子。」麥可從這個藝術計畫中發現所有人類臉孔都有基本的關聯性,女生的臉孔也有個平均的長相。另外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各國移民增加,許多國家的平均臉孔也可看出該地區的人種分布。


南非攝影師麥可,以一百名各國男女的臉部照片,用電腦軟體將影像合成,描繪出各國男女平均長相。
資料來源/the Face of Tomorrow網站
【2011/02/11 聯合報】

熱心公益性格 與基因有關

【聯合報╱編譯組/法新社巴黎9日電】
2011.02.11 03:22 am

最新研究指出,無私和熱心公益的性格可能會遺傳,尤以女性為甚。

換句話說,你人好不好,可能跟基因有關。

這項研究刊在9日出版的「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期刊。這項研究和愈來愈多研究機構研究成果相仿,顯示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先天」往往大於「後天」。

為分析基因因素,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科學家路易斯(Gary Lewis)與貝茨(Timothy Bates)檢視美國近1000對同卵與異卵雙胞胎,讓他們自我評估3項「親社會」領域:社會公益感、工作熱誠以及關心公眾福祉。

路易斯解釋:「同卵雙胞胎基因100%相同、異卵則是50%,因此可以藉由這項生物事實來檢視基因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員詢問受試者的問題,包括他們是否願意負擔更多費用,好讓窮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能夠享有醫療資源。受試者必須以1-10指標,回答他們對問題的看法。

研究顯現,最慷慨的是女性同卵雙胞胎;男性的差異則較不明顯。

若同卵雙胞胎所得結果與異卵雙胞胎如出一轍,則表示環境因素是塑造人格的主因。

【2011/02/11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499203
(轉貼)幹細胞大突破 華人女科學家領銜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突變降低 人類停止演化

英國研究認為,人類將停止演化,因為現代人所處環境大大優於過去的人類,減少了物競天擇、基因突變而形成演化可能性。

英國每日郵報7日報導,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作家試圖描繪未來的人類,把他們設想成超級人,或是只會看電視的小妖精(goblin)。但根據基因學者,兩者都是錯誤的,因為人類已停止演化,如果一百萬年後還有人類,看起來將跟現代人無異。

英國大學(UCL)瓊斯教授表示,因為物競天擇和基因突變,不再在現代人的生活扮演重要角色。

他6日說,我們現在已了解很多過去的演化情形,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未來的演化。

物競天擇是讓人類在困苦環境中競爭求生存的一個力量。例如在冰河期,基因突變賦予嬰兒抵抗嚴寒或饑荒的優勢,讓他們更有機會把基因傳承下去。但是現代,到處都有中央空調,這樣的基因突變,不再算是一項優勢。現代也不像古代有很多高齡父親,讓基因突變可能性變低。

【2008/10/08 聯合報】

幹細胞大突破 華人女科學家領銜
率領美國團隊利用「基因直接重組」技術,成功的把皮膚細胞轉變成人工幹細胞的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華人女科學家俞君英。
路透

日本和美國研究團隊分別宣布幹細胞研究的空前突破,利用「基因直接重組」技術,成功的把皮膚細胞轉變成人工幹細胞。其中日本團隊是用老鼠細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團隊則是用難度較高的人類細胞,讓率領美國團隊的華人女科學家俞君英一夕暴紅。

俞君英表示,這項研究目前能直接運用的,是提供藥廠做與遺傳相關試驗,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更有效對抗疾病,還可降低健康保健費用,但還有更多的研究仍待努力。

卅三歲的俞君英來自大陸浙江,一九九七年自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二○○三年取得賓州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後開始在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參加研究。她所加入的實驗室由湯姆森主持,湯姆森在一九九八年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分離出幹細胞的科學家,被學界譽為「幹細胞始祖」。

俞君英說,她從二○○五年開始在湯姆森指導下展開這方面研究。俞君英團隊的論文在上月九日送出,「科學」期刊本月十四日就決定發表,可說是受到少有的重視。俞君英掛名第一作者,湯姆森教授為主要研究人員,團隊中還有多位華人。

另一個競爭對手來自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的團隊,在上月九日送出論文到另一著名期刊「細胞」,也馬上被接受,十九日決定在網上發表。美日兩個幹細胞研究團隊,相互競爭,卻在不同的重要國際學刊同時發表,在科學界也是少見的事。

俞君英表示,他們開始研究時,並不知道有競爭對手在日本,兩組人先後發表初步研究結果後,才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她表示他們是利用人體細胞,日本團隊是利用老鼠細胞,人類細胞的培養周期較長,取得較難。

她們實驗所做的是利用病毒將四個基因運入人體皮膚細胞內,這些特定基因已知能啟動和關閉其他基因,但到底如何產生出類似胚胎幹細胞性能的細胞,其中機制依然成謎。美日兩個團隊都是使用四個基因進行「基因重組」,產生完全具有幹細胞功能的細胞。但其中兩個基因,美日兩隊有所不同。

「基因重組」簡單而言是使成熟細胞回復到類似胚胎細胞,類以「時光倒流」的返老還童。但科學家還不能進一步解釋為何「分子時鐘」會倒轉。

一般幹細胞研究的主要功用在研究胚胎發生過程、器官移植和遺傳相關疾病藥物篩選上。俞君英團隊達成的這項突破也代表巨大商機。

培育幹細胞不用毀胚胎 「重大里程碑」

日本和美國團隊以皮膚細胞培養出幹細胞,這項空前突破被科學家比喻為萊特兄弟的首次飛行。

幹細胞是醫學未來希望所寄,功能尚未分化的幹細胞被喻為萬用細胞,理論上能培育出人體兩百廿種細胞,但過去科學家要抽取人類幹細胞,幾乎一定要從胚胎抽取,因而引發摧毀胚胎的道德爭議,美國總統布希因此兩度否決用公款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立法。

如今美日科學家發現了不必借用複製技術、不必製造人類胚胎,就能製造人類胚胎幹細胞的方法。兩組團隊的方法類似,都是用病毒攜帶四種新基因加入皮膚細胞,皮膚細胞經過基因重組,已成熟的細胞出現逆轉,回復到類似胚胎的未成熟狀態,這種經過「基因改編」的細胞可用來培育各種細胞。這個過程有如逆轉細胞的生物時鐘,使科學家擺脫了對胚胎幹細胞的依賴。

這種人工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科學家已用其培育出心臟、肌肉、腦組織,日本的研究經過十二天培養,細胞變成迷你心臟組織,並開始跳動。

領導美國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團隊達成這項突破的華人科學家俞君英表示,這項技術其實很簡單,但其中機制還有待研究。她說:「現在大家都不十分清楚其間機制,但引入新基因後,細胞內的基因表現出現基本變化,改變了皮膚細胞的命運。」

俞君英指出:「這項技術讓人類更接近免於病痛的目標。」癌症、老人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糖尿病、中風、關節炎、心臟病等疾病的治療可望加速進展,新技術不僅不必再培養胚胎,而且比目前的複製技術更簡單、更容易控制,未來可能達到和胚胎幹細胞相同的醫療效力,而且皮膚細胞容易取得,未來可讓醫療個人化,降低排斥的風險。

然而,這項新技術必須仰賴病毒攜帶基因,由於採用的病毒是逆轉濾過性病毒,研究人員尚不清楚病毒會否導致基因變異,而有致癌或其他副作用。未來必須設法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去除所添加的基因,並找出為什麼美日兩個團隊使用的基因有兩個不相同,卻得到類似結果。

進行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先進細胞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藍薩說,這項成就是重大的科學里程碑,在生物學界,有如萊特兄弟的首次飛行,但距離真正的航空還有一段距離,短期內還無法提供醫療效用。

俞君英則樂觀的表示:「未來也許還需要數年研究,但我們已找出導致基因重組的基因,可說最困難的部分已解決。」


【2007/11/2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517254
(轉貼)基因剔除 治病新路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創「基因剔除鼠」 3傑奪諾貝爾醫學獎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八日在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美國的卡沛奇、史密西斯與英國的伊凡斯共同獲得。三位科學家因為發明「基因標的」技術,並利用這種基因改造技術創造出「基因剔除小鼠」(knockout mice),共同贏得此一殊榮,將平分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五千萬元)。

諾貝爾委員會在頌詞中表示,三位科學家「發現如何對老鼠的胚胎幹細胞進行基因改造」,讓「心血管與神經退化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五百多種人類疾病,得以複製在實驗室老鼠身上」。

三位科學家發明的技術稱為「基因標的」(gene targeting),又稱「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科學家利用基因已被改造的「基因剔除小鼠」,來開關老鼠和人類共有的特定基因。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基因改造的老鼠提供研究人員一個實驗模型,藉以對阿茲海默症、癌症等疾病產生根本的認識,進而研發新的藥物。

委員會在頌詞中說:「對老鼠基因標的技術如今已廣泛應用在生物製藥的各個領域,拓展了人類對胚胎發展、人體生理學、老化和疾病方面許多基因的認識。這種技術在增進對基因功能的了解和造福人類方面的貢獻,在未來許多年仍將持續擴大。」

自從第一隻基因剔除小鼠在一九八九年宣布製成,迄今已有一萬多組老鼠基因被標定剔除,差不多是老鼠基因數量的一半。

三位得獎者當中,八十二歲的史密西斯是英國出生的美國公民,現在北卡大學研究。他告訴瑞典廣播電台,自己「很高興能與旁人共同得獎」,還說多次獲提名皆未得獎,差點就放棄了希望。

義大利出生、現年七十歲的卡沛奇則表示,八日一早獲得諾貝爾委員會通知時,他還在睡覺,感覺是「神奇的驚喜」,對他的實驗室和任教的猶他大學來說,得獎是「莫大的殊榮」。

卡沛奇表示:「希望這些發現未來能夠帶給人類更好的藥物和更健康的生活。」

在英國加地夫大學任教的伊凡斯形容,獲獎是對他研究生涯的「最高表揚與肯定」。

六十六歲的他打趣道,八日原先計畫幫女兒清理房子,現在得爽約了。

諾貝爾醫學獎揭開諾貝爾獎的序幕,物理獎得主將於九日宣布,十日是化學獎,十一日是文學獎,十二日是和平獎,壓軸的經濟獎將於十五日宣布。頒獎典禮將於十二月十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2007/10/09 聯合報】

基因剔除 找到治病新路

二○○七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美國猶他大學卡沛奇、英國卡地夫大學伊凡斯及美國北卡大學史密斯博士,肯定三位學者,利用胚胎幹細胞,於老鼠體內發現導入專一基因改變的準則,成功地研發基因剔除技術,建立動物研究模式,使科學界能進一步了解,特定基因在生物發育及人類致病機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提供生技製藥公司,探討藥物對某特定基因改變動物的影響,有利研發新藥及療程,以對抗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癌症及遺傳等疾病。

六十至七十年代,科學家發現畸胎癌細胞,含有多種如皮膚、肌肉及頭髮等組織的特徵,有別於一般僅含一種組織的癌細胞;這特性和胚胎幹細胞(簡稱ES細胞)相當類似,間接肯定ES細胞的存在。三十年前,研究人員對ES細胞的分離培養,並不清楚。

七十年代伊氏專心於尋找ES細胞,並和同事考夫曼博士發現,延緩胚胎植入子宮的步驟,將使胚胎累積更多的細胞以供研究。一九八○年代,兩位於體外培養早期胚胎,並從中找出和ES類似的細胞,伊氏經多年的努力,終於找到ES細胞,並能分化成其他細胞,且能於體外長期培養。這結果發表於一九八一年的「自然」雜誌。

三十年前,研究人員僅能期望藉著「隨意嵌入」的方式,加入片斷的DNA於染色體上,並無法專一地將原來的基因改變或刪除。同一時期卡氏及史氏,則利用「同源基因重組」技術,意即若插入的DNA排列順序和目標基因有相同片斷時,彼此將進行互換,進而將目標基因替換。一九八二年,卡氏證明哺乳類細胞中,也具進行此重組的能力。然而當時大部份的學者,均不表樂觀。

史氏發明一耗力費時卻相當敏感的方式,能找出含一段DNA嵌入染色體正確位置上的細胞。一九八五年,史氏從四千四百個細胞中,逐一分門別類,成功地在人類第十一對染色體珠蛋白基因預期的位置上,找到嵌入的DNA,證明有可能專一地改變染色體上的基因。

卡氏則採取另一策略,以增加篩選的成功率。一般而言,DNA隨意嵌入染色體的頻率是同質性基因重組的一千倍。卡氏設計一簡單且有系統的模式篩檢。此方式不僅能找到發生同源基因重組的細胞,並能同時排除嵌入錯誤位置的細胞。經由「正及負」雙重選擇,篩選成功機率大增。更重要的,幾乎所有的基因,皆適用此法予以剔除。此結果並發表於「自然」雜誌,為基因剔除技術,建立一落實的里程碑。

卡氏及史氏更進一步將此技術,應用於ES細胞上,將特定的基因剔除後,送入代理孕鼠上,再觀察胚胎發育成老鼠個體後的結果,對分子遺傳學上乃一大貢獻。一九八九年,有四組研究團隊,分別發表基因剔除老鼠的結果。

一九八九年迄今,已產生數千多個不同基因剔除的老鼠。人類和老鼠基因排列順序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五相同,研究該特定基因對老鼠的影響,也間接協助科學家了解該基因和人類生長發育及致病機制的關係,更進一步也提供研發製造新藥資訊。人類基因解碼後,兩萬五千多個基因,未來也將藉此技術以了解基因在動物個體的表現及功能。

總而言之,三位學者承先啟後不屈不撓,研究領域彼此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終為二十一世紀醫學研究領域中打開另一片天空,榮獲諾貝爾獎乃實至名歸。

【2007/10/09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47328
(轉貼)從西方心理學派到宋明理學到佛教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由Kagan的研究說起--從西方心理學派到宋明理學到佛教 
2007/06/26 00:16 
栗子鼠 

美國的心理學大師Jerome Kagan曾作過一系列嚴謹的實驗,證明人或動物的「氣質」,有許多是「先天「就已形成的,這樣的學說和佛洛伊德一派所謂「氣質「多受後天環境影響的講法大相庭逕;也就是說,一個有抑鬱傾向的人,其實在非常早的時代,或許才幾個月大時,就可以觀察出來。 

Jerome Kagan 的論點,其實早在194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容格就提出過,他說:「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兒童即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典型態度,這項事實令我們不禁假設,人類並非為了求生存才產生某種特定的態度。」容格的說法,直接否定佛洛伊德的理論,佛洛伊德一派主張「有憂鬱氣質」的人,是在童年時期受了某些創傷而導致,而容格的看法相反,可是他的學說由於被當時的種族主義者所借用,加上容格與納粹的曖昧關係,使的這種看法在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是文化論戰中的「政治不正確」,所以常被曲解成「遺傳決定論」,是另一派「文化決定論」或「自由意志」陣營的頭號大敵。 

可是經過20年後,Jerome Kagan卻在「自然」期刊裡,主張遺傳會左右人格,更令人感到有趣的是,60年代Kagan是高舉反對「遺傳決定論」的,卻在80年代想法大轉彎,因此這項研究成果也更令人震撼。後來,索米等人利用恆河猴來作實驗,並測量一些非常客觀的數據,例如心跳、荷爾蒙的分泌等,結果發現,猴子在四個月大,還沒受足夠環境的影響時,就已經有一定比例的猴群有「神經緊張」的氣質,而且終其一生都如此,到此,遺傳決定論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 

所以氣質或個性,是不是真的天生早已帶來?科學家給了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但這不表示,後天環境不會影響這先天的氣質,我對這兩派的理論,有些同意,有些不同意,所憑據的,卻不是儒家的看法。 

在儒學裡,「性善」或是「性惡」吵了許久。好比說陸象山走孟子一派的路數,強調「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好像這種氣質是不用教導的,天生就有的,似乎跟遺傳決定論相近。但這派說法卻只強調在善的一面,所以講「尊德行」,以為心即理,理即善,盡心即是至善;朱子的一派,雖不像荀子那樣強調「性惡」,卻比較像「文化決定論」那樣,認為「氣質」非天生,而在於後天的教育與「格物致知」,認為要了解「心之理」,必須「道問學」,在萬事萬物的理上去體就,學得一樣是一樣,而非靜坐誠心,就可止於至善,還必須經過學習。 

不過西方人的偉大是,用科學證明了「遺傳決定論」,而非只是像理學家一樣,以自己的思維卜度去思考先天後天,但是不論「遺傳決定論」或「自由意志決定論」都有其極限,這方面來說,唯有佛家能提供最圓滿的解答。 

我們仔細思考,小孩在僅僅一歲,還未受教育時,已經有了搶棉被的動作,這時「我」的觀念已經有了,甚至可以說,在「意識」未經過教育之前,「氣質」已經產生,這可見有另一心體,早在意識形成之前存在,這種類似「本能」的心體,與意識心截然不同,佛家叫它「第七意識---末那識。 

末那識的功能並不難察覺,好比說談戀愛時發自本能開心的微笑,與應酬式禮貌的笑臉完全不同,應酬時由於為了討好老闆或客戶,必須由意識心作主,來產生微笑,由於不是心甘情願,通常笑的勉強;而想到戀人時開心的微笑則屬於本能,那就是末那識的作用,現有的神經科學也證明此兩種笑容所依循之迴路不同。 

末那識的思惟能力遠不如意識,但是作主的卻常常是它,好比一個貪杯的人,明明意識告訴自己說這是不對的,可是末那的力量(慣性太強),所以最後還是受不了酒精的驅策,貪杯去了。這個原理適用於好色的人,好賭的人,都是由於意識不能說服末那識的緣故,導致不斷做出與自己意願相反的事。 

其實強迫証的病人,妄想證的病人或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除了器質性本身的病變之外(如大腦裡神經傳遞激素的改變),並非只能靠藥物治療,在佛家的理論裡,這些精神病理所當然不能忽略如來藏大種性自性的種子流住,可是末那識其實佔有相當大的因素。好比說,經歷過越戰的美國士兵,因為末那識不斷執取那些死傷的畫面,使得即便在經過好幾年後,儘管意識想要忘掉那些殘忍的畫面,但是由於末那識的功能極強,所以那些畫面不斷在夢裡出現,而致精神崩潰。 

在佛教裡,有許許多多的方法可以減輕末那識對一些「法」的執取,好比說剛剛提到的殘忍畫面,或是自己的被害妄想等,都有許多方法,可以讓意識慢慢的說服末那識。 

佛洛伊德了不起之處,是他發現末那識的部分功用,像是在心裡諮商的過程裡,經由治療師的導引,而使過去引起末那識執取某個「法」的原因被解開來了,而導致病人的好轉。 

佛教裡講,「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白話一點的講法,就是外在行為導致內部機制的改變,而內部機制再去影響外在行為,所以只偏向遺傳決定論或是自由意志論,都昰僅僅只看到一邊,見樹不見林。 

前面已說過,由於末那識無量劫來輪迴生死未曾斷過,所以每個人的氣質(習氣)在剛出生時當然會有不同,這些都是不待意識教導或環境影響的。 

可是末那識儘管頑強,卻並非不能受意識左右,這些說服的秘訣和方法,筆者不懂,但可以確定,有種智的菩薩識一定可以了知的。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有對也有不對,「本性」(即「末那識」)也只是無量劫來「現行薰種子,種子薰現行」後到今世的一個狀態,既然還有無量世的未來,末那識再頑強也有被影響的一天。 

末那識並非全都是壞的,人們的生存,自我尊嚴的維護,都必須靠它,如果推測沒錯,杏仁核等掌管情緒與基本欲望的器官,應該就是末那識透過運作的器官。 

所以不妨「遺傳決定論」和「文化決定論」兩案並存,也不妨「藥物治療「和」心理動力分析治療「雙管齊下,但是如果能對末那識作更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那麼對於精神醫學將會有劃時代的意義。筆者修學基因工程,深深知道「遺傳決定論」在美國的地位,一方面它是目前最能被實證的學問,連許多大學心理系都因此改成「生物心理學系」,我一方面景仰讚嘆科學的偉大,但同時不放棄批判和質疑它的機會,然而這些超乎於「遺傳決定論」之上的看法,放眼當今學說,也只有佛教能作到。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栗子鼠,留美博士候選人,目前在加州唸書。簡介上表示,因為讀書生活有時無聊,所以左手不免風花雪月,右手偶爾談談國家大事,月旦人物一番。作者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ledeparis,也歡迎有興趣者可進入討論。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栗子鼠特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81127
(轉貼)恆河獼猴基因 九三趴同人類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99.9%一樣 族群還搞對立?

聯合報十八日的社論「和解共生:每一個台灣人皆有作台灣人的權利!」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為什麼我們的立法院藍綠對立,為什麼政治可以凌駕親情,為什麼大家對政治冷漠,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政黨政治,難道民主的果實就是分裂?

今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學生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演講,柯林頓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觀察,在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中,最嚴重的就是因為意識形態和感情的分割,造成我們共同生活的意義被貶低,也讓我們無法去解決人類共有的問題,如全球暖化和資源耗竭等問題,這都是因為我們過於強調彼此間的不同甚於重視我們共通的人性。

人類基因解碼計畫在柯林頓總統任內完成,在人類三十億的基因組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基因組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任何兩個人的不同點只有佔百分之零點一,可是為什麼我們不去想大家共同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而卻專注在百分之零點一的不同,因而造成世界上的許多對立和悲劇?

如果馬英九能夠告訴謝長廷,或謝長廷能夠告訴馬英九,我們其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地方相同,那應該可以作為和解共生的開始。

身為台灣人,大家共同的基因組絕對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如果你罵別人豬就代表自己也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豬,所以我們還要彼此憎恨和攻擊嗎?所有的政治人物,所有的人民,大家都要想想我們共通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要知道我們是相同遠大於相異,況且合作都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了,不合作國家還有希望嗎?

【2007/07/19 聯合報】

分化後 黑猩猩演化優於人

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自共同祖先分化之後,黑猩猩演化的範圍比人類更廣泛。此說挑戰現代人占有天擇優勢的傳統看法。

倫敦泰晤士報十七日報導,研究人員比較黑猩猩與現代人的基因組後發現,黑猩猩占有演化優勢的基因數量遠多於人類。這項結論使科學家大感意外,因為學術界一向認為,使人類有別於黑猩猩的多項特點,包括腦容量大及直立行走等,必然是演化壓力下的結果,而人類承受的演化壓力又高於黑猩猩。

密大研究人員比較一萬四千個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探討兩者分化後,如何受到演化的影響,結果發現,人類有一百五十四個占有天擇優勢的基因,黑猩猩則有二百卅三個。現代人約於十五萬年前形成。

前述研究報告指出,黑猩猩反而可能因為天擇而更能適應環境,演化並不是邁向一種目標的進步,而所謂比較聰明的物種「演化更甚」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主持這項研究的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張健希(譯音)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占有天擇優勢的基因數量低於黑猩猩。這項結論挑戰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研究報告已透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報發表。

研究結果可能意味,黑猩猩環境適應的變化能力高於學術界的想像,黑猩猩這些能力可能因為人類比較熟悉自己而未受注意。張健希表示:「與一般看法不同的是,黑猩猩在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基因適應變化程度高於人類。」黑猩猩與人類的功能基因有百分之九十九相同,是人類最親近的現存物種。兩者的共同祖先生存於大約七百萬年前。

【2007/04/18 聯合報】

恆河獼猴基因 93%和人重疊

全球一百七十多位科學家通力合作解開恆河獼猴的DNA序列,顯示恆河獼猴的基因有百分之九十三和人類重疊。

這項發現不僅有助人類了解自身的演化過程,並讓醫學界找到治療多種人類疑難雜症的鑰匙。

「科學」期刊十二日報導,由休士頓貝勒醫學院人類基因組定序中心主任吉布斯博士領銜的跨國團隊,繪製出恆河獼猴的完整基因圖譜。黑猩猩的基因和人類有百分之九十八相同,但科學家表示兩者同質性太高,要研究哪些基因突變導至人類某些重大疾病,從黑猩猩身上反而找不到答案。

吉布斯表示,醫學界需要其他靈長類來比較,恆河獼猴和人類的親等比黑猩猩只次一等,大有用處。

黑猩猩和人類的演化路徑大約在四百萬到七百萬年前分道揚鑣,恆河獼猴則在二千五百萬年前就和人類分歧。從大處看,科學家比較可以了解人類比較高的腦力,以及直立行走的能力從何而來。從細處看,則比較容易探討分道揚鑣以來,哪些基因出現突變或修正,而這對了解人類疾病是重要關鍵,例如:

●每一萬四千個新生兒裡有一個遺傳到苯酮尿症(PKU),因為缺乏苯丙胺酸羥化酵素,不治療將有智障的後遺症。但是恆河獼猴出現同樣的基因缺陷卻是無害的,牠們一定有人類沒有的辦法來彌補這缺陷。

●引起人類致命囊腫性纖維化和多種血液疾病的基因突變,對恆河獼猴卻沒事。某些代謝失調會損害人類大腦,對牠們也不構成問題。

●恆河獼猴體內維護免疫系統的基因是人類三倍,對疫苗的開發和愛滋病的研究將有重大啟發。

●恆河獼猴的致癌基因數量遠少於人類和黑猩猩,對癌症研究有重大意義。

●獼猴的基因序列既已解開,今後不需要用那麼多猴子來供應生物醫學實驗,對彌猴是福音。猩猩、大猩猩和長臂猿的基因圖譜正在繪製中。

【2007/04/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66643
(轉貼)二精一卵→「半同卵」雙胞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28 
發現「半同卵雙胞胎」 全球唯一
黃建育/綜合報導

醫學界已發現一對介於異卵雙胞胎與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半同卵雙胞胎」(semi-identical twins),而這項發現也讓遺傳學者訝異不已。

介於同卵與異卵之間

最新一期英國《自然》周刊廿六日報導,這一對「半同卵雙胞胎」是全球迄今僅知的個案,而其產生原因幾乎可確定是由兩個精子細胞與單一卵子融合之後,受精卵再分裂成為兩個胚胎而形成,過程中兩個精細胞都將基因傳給兩名嬰兒

由於上述過程的每個階段都不太可能在正常情況下發生,因此科學界認為這對雙胞胎的確是相當獨特的個案。

主導研究這對雙胞胎的美國遺傳學者莎特博士說:「兩名嬰兒的相似度,大約介於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之間。」她並承認,看到這對雙胞胎讓她不禁懷疑,目前遺傳學界對雙胞胎的分類方式是否過於簡化。 除了《自然》外,《人類遺傳》期刊也報導了這個案。

雙胞兄弟一為陰陽人

這對目前尚在學步年齡階段的雙胞胎,其中一個兼有睪丸與卵巢組織,被認為是外陰性別不明的「半性人」(陰陽人),另一個則是性器官發育正常的男嬰。他們出生美國,但居住地與身分都未透露。

異卵雙胞胎是由兩個獨立的卵子與兩個獨立的精子在子宮內分別結合後,受精卵發育為兩個獨立的胚胎。

同卵雙胞胎則是一個卵子與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於早期發育期間分裂成兩個胚胎,最終產生兩個各擁有精卵一半相同基因物質的胎兒。

絕大多數的狀況下,卵子只會接受一個精子,偶爾,也有兩個精子對一個卵子授精的情況發生,不過機率並不高(大約只有一%)。一般而言,由這種方式形成的胚胎無法存活。不過醫師表示,個案中這對雙胞胎目前卻很健康、發育也很良好。

皆正常受孕「嵌合體人」

這對雙胞胎雖屬正常受孕,但由於其中一個是半性人、另一個卻是正常男嬰,才引起醫學界注意。不過,基因檢測顯示,兩名嬰兒其實都是「嵌合體人」(也稱「奇美拉」chimera,指由不同基因型細胞所構成的生物體),都擁有雄性體細胞(有一對XY性染色體)及雌性體細胞(有一對XX性染色體 )。

美國東卡羅萊納大學研究雙胞胎現象的波克拉吉博士表示,研究這對雙胞胎有其醫學價值,能讓人們了解「這種事情確實會發生」。而他也極端懷疑,往後還會有這種個案存在。

2精子1個卵→「半同卵」雙胞胎

遺傳學者首度發現一對「半同卵」雙胞胎,兩人身上有四分之三基因相同。

這對雙胞胎出生於美國,最可能的原因是兩個精子同時讓一枚卵子受孕,然後受精卵分裂成兩個胚胎,因此他們的相似度介於異卵和同卵雙胞胎之間。

這樣的半同卵雙胞胎非常罕見,科學家不認為能再發現第二對,因為要發現半同卵雙胞胎,以下三種條件缺一不可,而這三個條件各自可能性都極低。

其一,一枚卵子必須同時和兩個精蟲結合,且能發育為能存活的胚胎;其二,接著胚胎必須如同卵雙胞胎般分裂為二;最後,這對雙胞胎必須能引起科學界注意並予以確認。前述雙胞胎所以會被發現,是因為其中一人外陰性別不明,即同時擁有男女兩性的生殖器官,另一人則為性器官發育正常的男嬰。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廿六日在網站上報導全球首次發現半同卵雙胞胎的消息。研究小組並未公布這對雙胞胎的身分和詳細居住地點。醫師表示,這對全球僅見的半同卵雙胞胎目前發育良好。

領導調查這對雙胞胎基因組合的美國科學家蕭特爾表示,半同卵雙胞胎的發現顯示,目前的雙胞胎分類法可能過於簡單。

檢測發現,這對雙胞胎身上的基因似乎來自兩個人,都包含同時擁有X與Y染色體的男性細胞,以及擁有兩個X染色體的女性細胞。

此現象的最可能解釋,是擁有單一X染色體的卵子和分別擁有X、Y染色體的兩個精子結合。兩個精子讓同一枚卵子受精的機率約只有百分之一,這種受精卵通常無法存活,但若存活下來,就會變成同時擁有兩性器官的雌雄同體。

另個可能是,卵子在受精前就開始分裂,但尚未成為兩個獨立卵子,結果卵子的兩個部分分別和一個精子結合,彼此的基因互相混合,最後受精的卵子完全分裂為兩個受精卵。

在這個發現的半同卵雙胞胎案例中,兩個精子和一枚卵子結合的受精卵不但存活發育為胚胎,還分裂為兩個,導致這對雙胞胎的相似度超越擁有百分之五十相同基因的異卵雙胞胎,卻比不上基因百分之百相同的同卵雙胞胎。

【2007/03/28 聯合報】





全球物種登錄 破百萬

全球科學家六年多前展開登錄現存物種的合作計畫,目前物種數已突破百萬大關。

美國政府出資成立的「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 (簡稱ITIS)」於2000年開始登錄物種,從高等動、植物到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都在記錄之列,但不包括保存在化石中的物種。

已登錄的物種迄今累積100萬9000種,計畫預計於2011年前完成,登錄數目屆時可望達175萬種。這項計畫約有三千名各國生物學家參與,領導人為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專家歐瑞爾和英國瑞丁大學的畢斯比。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納入不同科學機構的分類資料,大家審核後把公認的名稱登入目錄。畢斯比表示,訂定國際通行的物種名稱,有助研究人員比較世界各地物種的多樣性,製作細菌、種子、基因來源的統一目錄。他表示,專家們很少因名稱或主觀因素發生爭論,但有時爭議很難解決。

現代生物分類法為18世紀瑞典科學家林奈所創。在「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查詢灰狼,可得知其學名為Canis lupus,進入細看則知道此學名是林奈1758年所定,另有兩個學名。整合系統也列出灰狼的英文、西班牙文、法文俗名。

同一動物或植物在不同地區有不同俗名,容易造成混亂,分類學家把物種的學名和各種俗名詳細列出解決問題。

整合系統目前數量最多的物種類別是鱗翅目,也就是蝶、蛾等,共有25萬3680種。鯨魚的食物磷蝦只有86種,是種類最少的物種之一。

歐瑞爾表示,分類學雖然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世界上迄今卻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已知生物目錄,許多人都覺得驚訝。畢斯比表示,他們現在的工作有如超市老闆在盤點所有貨物。

【2007/04/09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1241
(轉貼)人腦演化比黑猩猩慢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2.27  中國時報
顛覆「人是萬物之靈」 中研院研究:人腦演化比黑猩猩慢
朱立群/台北報導

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基因演化(改變)速率比黑猩猩緩慢。研究成果昨日刊登在生物領域排名第一的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第一作者是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弘毅,研究團隊包括中研院院士吳仲義與沈哲鯤。

這項研究結果顛覆「人是萬物之靈」的傳統想法,曾遭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自然》退件。事實上,研究成果證明人類大腦基因結構改變緩慢,將使人類大腦研究焦點從「基因本身的改變」轉向到「如何控制基因表現的量」,為大腦疾病製藥研發提供新方向。

研究團隊首先定序四千六百個會在日本彌猴大腦發生作用的基因,再分「人類、彌猴、小鼠」與「人類、彌猴、黑猩猩」二組,研究這些基因的演化速率。研究成果顯示,就大腦基因演化(改變)速率而言,人類(一一%)低於黑猩猩(一五%);再經與全身基因(全基因組)校正後,人類(六一%)仍低於黑猩猩(七六%)。

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小腦症、帕金森氏症等大腦疾病治療藥物的研發,也因為這項發現而看見曙光。王弘毅表示,人類大腦基因演化速率比黑猩猩慢,顯示過去針對「基因結構」本身的研究未來進展有限,必須轉移焦點,研究如何控制基因表達的「量」。亦即研究大腦基因去氧核醣核酸(DNA)到「核醣核酸」(RNA)轉錄量。

由於人類大腦發展居所有動物之冠,早期研究推論是,因為人類大腦基因演化速度最快。王弘毅等人的研究推翻這個說法。人類大腦基因演化速度為何比黑猩猩慢?研究團隊初步推斷,因為人類大腦結構複雜,基因結構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不易發生改變。

王弘毅說,研究成果出爐時,他「嚇了一跳」,拿給吳仲義、沈哲鯤看,兩人蹙眉不置可否,要他重做。多次試驗後,結果還是一樣,讓吳、沈兩人心服口服

2006.12.27  中國時報
王弘毅用生物學 回答人類存在的問題
朱立群/台北報導

「人為什麼是人?人與動物有什麼不同?」問這個問題的,是年僅三十五歲的新銳科學家王弘毅,他選擇用生物學的角度回答。昨日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的論文,就是他試圖提出的回答。

王弘毅畢業自東海大學生物系、研究所,取得台灣師大生物學博士後,進入中研院服「國防役」,投入中研院院士沈哲鯤門下,開始進行人類與黑猩猩大腦的研究。

為什麼不用哲學、心理學的角度回答「人類存在」的問題?王弘毅說,「哲學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所以,我選擇生物學。」

王弘毅進入大學之前,就立志要一輩子研究生物學,大學聯考填的十四個志願都與生物學有關。能有論文發表在生物頂尖期刊上,王弘毅謙遜表示「幸運」,慶幸求學過程一路順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11684
(轉貼)左撇子 果然比較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2.09  中國時報
左撇子 果然比較強
閻紀宇/綜合外電報導

人們常認為慣用左手者(左撇子)比慣用右手者更聰明、更具創造力,現在這種說法有了更具體的科學根據。「美國心理學會」最新一期《神經心理學》雜誌刊登論文,指出左撇子在進行快速、困難且需要大量吸收資訊的活動時,思考速度確實略勝慣用右手者一籌。

「澳洲國立大學」契魯賓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左撇子大腦左右半球間的互動,要比慣用右手者更具效率,因此也更能夠同時運用兩個腦半球來應付多重刺激,慣用左手傾向越強者,優勢也越明顯。

一百位受試者,實驗方式為讓受試者比對左右眼兩個視域所見的英文字母,辨識出相同者,這種活動需要左右腦半球同時並用。結果發現,慣用左手傾向最強者,辨識速度比慣用右手者快千分之四十三秒。

英國學家威廉斯指出,左撇子善於左右腦半球並用,尤其是在語言功能;這是他們思考速度略勝一籌的原因。在足球場上,能夠以左腳傳球射門是一大優勢;在網球場,左撇子反手拍通常也更具威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983070
(轉貼)天生瘺管感染 開刀一勞永逸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生瘺管感染 開刀一勞永逸


耳前瘺管在感染後紅腫,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圖片提供/楊士維醫師
【楊士維/基隆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耳前瘺管是種先天性的疾病,最早在西元1864年即有醫學記載。在耳廓的前方可以見到一個很小的洞口,瘺管往下鑽通常像是一個漏斗樣的結構。若是單側耳前瘺管,則以左側較為常見,約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病患是兩側耳朵都有耳前瘺管,雙側瘺管情形較會遺傳。

在台灣,發生率約在1.6%-2.5%,男女發生的比率差不多。瘺管是天生的,照道理說,應是出生時就可以看得到,但事實並非如此,若瘺管開口太小,有時要等年紀大一點才會看得到,所以千萬不要因此而誤以為耳前瘺管是後天的疾病。

瘺管若沒有感染時,開口常是乾燥的;有時耳前瘺管的開口會有一些角質化的分泌物流出來,這類情形也比較容易感染。

臨床上最困擾的地方就在於瘺管本身會感染,感染後常會引發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見圖),切開紅腫的膿包,引流出裡面的膿液再配合抗生素治療是唯一的方法。待急性感染期復元之後,外科手術切除瘺管是唯一能完全擺脫日後再度感染化膿噩夢的不二法門。

【2006/09/0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840555
(轉貼)舞者常人 基因相異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色列專家發現基因決定人是否會跳舞


中央社特拉維夫二日專電

有的人就是有節奏感,他們比一般人會隨著節奏起舞,而一些人就是學不會怎樣跳舞,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研究人類基因的心理學教授艾伯司坦說,人類有兩個基因與會跳舞與否有關。

艾伯司坦和他所指導的博士研究生 Rachel Bachner-Melman 和其他的研究者發現,經由 DNA 的比對,跳舞專家和一般普通人的基因有兩個基因有明顯的差異。

艾伯司坦說,舞者的基因和一般人不同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地方,就像音樂家與運動選手的基因也和一般人有所差異是一樣的情況。

艾伯司坦與他的研究團隊在抽取八十五位以色列的舞蹈家和資深跳舞學生的基因後,發現舞者的傳導資訊給神經原的基因與一般人不同,這種基因讓血液中的複合胺在人腦中產生一種特殊的功能,可以讓人對精神層面有更不一樣的感受,協助舞者較一般人會跳舞。

艾伯司坦研究團隊將他們所發現基因造成人會跳舞與否的研究報告,發表到美國公共基因科學的期刊上,在期刊上列舉出舞者與一般人基因上的差異。

【2006/02/02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