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馬白臉九七總統夢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酸馬肉】(轉貼)馬:可統一
 瀏覽12,285|回應65推薦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瘋馬俱樂部
早早安(顏俊家)


馬英九總統大選競選廣告

馬英九:統一是兩岸未來選項


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對台政策已有顯著的改變,目前重點並非「兩岸統一」,而是「防止台獨」;他認為台灣不應追求法理台獨,統一也非當務之急,維持現狀才符合台灣人民利益,最後抉擇應尊重台灣人民決定。

國民黨昨天晚間發布新聞稿,指馬英九日前與朝日新聞、產經新聞、NHK 等十多家日本媒體茶敘時表示,國民黨基於「一中憲法」和「國統綱領」的精神,以兩岸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前提下,將統一作為選項。

馬英九認為,維持現狀才符合台灣人民利益,也就是台灣不追求法理台獨,也不和中國談判統一,維持現在中華民國的現狀;未來的發展要視兩岸關係的互動情形,及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條件能否接近而定。

馬英九說,若台灣不變更現行憲法、不變更國旗、領土,不做統獨公投等中共認為挑釁的動作,對岸應不會對台灣採取任何冒險的行動;因為冒險行動對中國來說具很大風險,不但將嚴重影響東亞的安定,美國和日本也很難完全置身事外。

他表示,除了中共目前正積極籌備奧運和上海世界博覽會因素外,就其國家情勢而言,也不容許台海發生緊張,因此確保區域的和平應是雙方的交集點,「實在看不出來台灣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製造爭端?」

馬英九認為,台灣應該和美國、日本和中國都保持和平關係,才是對台灣最有利的;目前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台灣維持現狀,這就是國民黨的主張。

【2006/01/15 聯合報】

馬英九支票扁兌現 「過去7年你在幹嘛?」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開出漁業用油補助支票,陳水扁總統搶先兌現,馬英九譏為「拿香跟拜」。他質疑陳總統,「過去七年你到哪裡去了?在幹什麼?為什麼過去七年沒想到,馬英九出來競選你就想到了呢?」

馬英九下鄉搶攻農漁票源,陳總統也全力反制,前晚陳總統約見漁會幹部,把馬英九的主張全部埋單。馬英九昨天上午臨時舉行記者會,大動作反擊,「我一宣布什麼,阿扁就跟著走,我後面還有政策,希望阿扁趕快準備接招」。

馬英九表示,他四月八日提出老農津貼提高至六千元,當晚謝長廷立刻加碼到七千元;四月廿六日陳總統宣布跟進,行政院還表示反對,副院長蔡英文甚至揚言抗稅,在陳總統壓力下才同意;案子提到立法院,民進黨團還有意見,泛藍聯手才完成三讀。

馬英九說,漁船用油補貼,國民黨時代是補助百分之廿八,但加入WTO後,因為禁止各國就生產過程補貼,因此漁業用油逐年減少。他認為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四,四月八日提出後,陳總統在八月八日也宣布跟進。

他還說,七月十五日在梨山訪問時,希望就職後立刻修復谷關到德基便道,第二天交通部就提報類似計畫到行政院會。至於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馬英九說,他在五月廿三日提出,並主張五歲免費入學,教育部在八月一日提出中低收入托兒分三級補助,「還是沒有跟上進度」。

【記者包喬晉/高雄報導】陳總統昨天在高雄市談到漁業用油補貼額度時表示,很多政策都是民進黨先提出,他不反對國民黨拈香對拜。

 
 

【2007/08/12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21386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台獨選項議題《過期新聞》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2.15  中國時報

統獨的第一個焦點

李丁讚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在倫敦政經學院演講時指出,兩岸的終極統一必須由台灣人民同意決定。我們認為,這個宣稱是重要的。它與民進黨的主張,台灣命運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雖然在目標上有很大的不同(一統一獨),但在手段和技術上,卻有相近之處。也就是說,兩個政黨都主張用「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兩岸問題,兩個政黨都同意由「人民決定」台灣未來的命運。在這裡,我們看到統獨的意識型態,逐漸變成民主的實質內容和技術程序。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進步。

因為,它在統獨的抽象內涵裡,加進了具體的操作技術,降低了台灣未來的命運的不確定性,也提出了更為確鑿的努力方向。兩個黨、兩種顏色、兩樣意識型態,在這個「民主」的基調中有了第一個焦點,也在由「人民決定」的、「中性」的技術操作中,雙方劍拔弩張的對立氛圍可望降低。從這個角度來看,馬主席的談話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我們充分支持這個主張之前,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必須先行釐清,也就是說,所謂兩岸終極統一必須由台灣人民同意,必須是沒有任何「武力」威脅下的同意。如果憑藉武力威脅,像目前中國在東南沿海駐紮大量軍隊、又有數百顆飛彈對準台灣,中國高層領導人物的講話中,更隨時不忘「武力解放台灣」的恫嚇與威脅,這種透過「武力」強迫下所達成的「同意」是無效的。

其次,有一種比「武力」更隱微的「暴力」,例如透過各種政治手段扼殺台灣的國際政治空間,甚至連經濟、社會、文化的空間也不放過,這些手段雖然沒有真正使用武力,但所引發的效果卻不輸給真正的武力要脅。有一天,如果台灣因為中國多方的阻饒、打壓,因而失去各種生存權利,甚至因而被迫而必須與中國進行某種形式的妥協或「統一」,我們認為,這種「暴力」威脅下的「同意」也是無效的。

因此,筆者認為,馬英九的談話應該要有明顯的「但書」,也就是:兩岸的終極統一必須由台灣人民「同意」,但是,這個「同意」必須在沒有任何國家「暴力」的情況下行使。更清楚地說,任何暴力威脅下的同意,都不是真正的同意。因為,「民主」是不能用「威脅」完成的。

雖然,「民主」不能「威脅」,卻可以用「說服」、甚至「利誘」來完成。筆者認為,中國應該以「競選」的心態來爭取台灣人民的選票,提出各種競選政策、主張、並努力執行,如讓台灣以政治實體的身份自由地參與國際政治事務,充分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幫助台灣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供各種對台商的優惠等,甚至以「祖國」自由而又富庶的生活條件來爭取台灣人的認同,也爭取台灣人的選票。

如果有一天,台灣人民在中國各種政策的說服、利誘下,而願意選擇「統一」,我們當然要尊重這個「民主」的決定。畢竟,民主沒有潔癖,它雖然不能使用威脅,但卻經常利誘。因此,筆者認為,馬英九的話--兩岸的終極統一,應該由台灣人民同意,應該再加上一個但書:而且要以民主、和平的方式完成。

「技術」是人類面對複雜環境的解決之道。任何爭辯如果一直停留在意識型態層面,永遠無解。馬英九的談話,最大的意義在於,它讓統獨開始技術化,變成一個民主的程序與技術,而且與民進黨的「住民自決」黨綱接筍,雙方因此有了對話的「焦點」。接下來的努力,應該是民主的競爭策略,爭取選票。

藍綠雙方,以及中國政府,都應該快快離開意識形態的爭執,進入具體的政策制訂與辯論,努力說服、利誘,但不是威脅選民,讓台灣住民決定自己的顏色和台灣的方向。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

2006.02.16  中國時報

台獨選項 給個說法 中共急電國民黨

何博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央拋出「台獨是兩岸未來選項」議題後,各方反應強烈!國民黨務高層透露,中共方面獲知訊息後,昨天上午立即透過雙方建立的「國共平台」,向國民黨中央表達強烈不滿、關切與疑慮;同時,還不客氣的直指國民黨立場反覆可能違背「連胡會」共識,要求國民黨闡釋「台獨選項」訊息的思維與動機。

有違連胡共識 中共要求澄清

據了解,除向國民黨中央傳達訊息,另透過管道向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委婉表達「抗議」。據指出,國台辦人士強調,國共雙方反對台獨的立場,是連戰訪問大陸,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雙方達成共識中最重要的一項,也是中共最重視的,國民黨豈可片面改變立場。

對岸認為,國民黨台獨選項的宣示政策轉變,茲事體大,國民黨方面應迅速公開作出澄清,否則將影響未來國共之間的誠信與互動。

國民黨在去年八月中旬的中常會,通過十七全代表大會政策綱領,以「民主、和平、新希望」為總訴求,揭示六大政綱,重點涵蓋了連戰和平之旅達成的「連胡會五項共同願景」,並獲得全代會正式通過。

據了解,「台獨列為選項」消息見報後,曾主導連胡會共識的重要幕僚,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即感受到事態嚴重,急電秘書長詹春柏強調應立即澄清,而向來堅持國民黨反台獨立場的連戰,隨後也透過幕僚丁遠超致電張榮恭表達關切。連戰要求,黨中央既然進行重大政策變革,要給個合理說法。

黨務人士說明,登這則廣告過程中,曾徵詢副主席吳伯雄、關中,以及秘書長詹春柏,最後直接傳真文件給馬英九過目定稿,是由馬親自拍板決定,整個決策過程並沒有明顯不周延的地方。

馬英九捅蜂窩 連戰實在不解

據了解,連戰認為這項議題(台獨列為選項)在他黨主席任內「存而不論」,甚至前主席李登輝也不曾提過這樣的論調,馬英九去捅這樣的馬蜂窩,甚至在說出「終極目標是統一」的字眼後,又扯出「台獨選項」論調,實在讓他不解。

因為中共對國民黨這項轉變施壓態度「立即且明顯」,讓黨務系統感到困擾。有人直言,若真有過半民意「同意台獨」,那國民黨當然也必須「默認支持」,但這只能做不能說,如今搞到各方烽火,實在是自找麻煩。

2006.02.16  中國時報

「不知道是如何決策的!」台獨選項議題 連王反彈 馬鐵了心

何博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在媒體刊登廣告,首度將台獨納入未來兩岸關係選項。立法院長王金平質疑,如此重大的兩岸政策決定程序不夠嚴謹;榮譽主席連戰則更是難掩怒意地說,「我反對,從頭到尾都反對台獨是選項之一,會問我這問題實在有點莫名其妙;我事先不知情,更不知道是如何決策的!」

不過,雖然連王兩人分別針對該政策的內容、程序反彈,但據透露,國民黨中央晚間由秘書長詹春柏親自召開會議,對於國民黨內針對台獨選項議題的處理措施,仍表示相當滿意。

善後處理措施 黨表滿意

據悉,與會人士還強調,這項議題在南部已經引起國民黨本土支持者共鳴,要求黨部繼續刊登廣告,如果沒錢還願意代黨部出資。至於黨主席馬英九則似乎是鐵了心,要求對「台獨選項」口徑貫徹一致,之後,並沒有再打電話對黨務高層進行指示。

曾在黨主席選舉時提出是項說法的王金平強調,「樂見現在國民黨願意提出這項觀點,我感到很欣慰」。

不過,王金平認為,國民黨是民主政黨,黨內有一定的決策機制和程序,不是一個人說了就算。特別是反台獨詳列在黨綱,地位非常重要,「台獨是選項」這項轉變,有無經過集體程序,由中常會討論通過、或黨代表大會同意通過,「這我不知道,但應該如此」,否則就違背集體領導原則。

事先不知情 連難掩怒氣

王金平強調,他向來就不贊成也反對台獨主張,但當初會提出「台獨選項」的看法,是認為應尊重民主制度、人民的選擇。現在黨要將這提議落實為政策決定,他也不以為喜,但強調程序不容輕忽。

王金平也轉述昨晚連王會中連戰的說法,強調黨內政策成型應該要周延、謹慎,「有時討論過程還遠比結果重要」。

連戰並以過去曾爭辯過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為例,經過黨內反覆討論,最後還是在中常會被否決,但大家都充分經過民主程序進行討論。連戰言下之意說明黨決策過程的重要,對馬英九不經縝密程序輕率丟出台獨選項議題頗有微詞。

2006.02.16  中國時報

說明國民黨政策立場 馬:台獨是人民的選項

何博文∕綜合報導

台獨是未來兩岸選項議題掀波,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玉振昨天強調,台灣應該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國民黨尊重台灣人民的各種選項」,但不是國民黨以台獨為選項,台獨與國民黨政策、立場完全不符。

人在都柏林訪問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十五日兩度接受訪問,第一次在當地時間早晨時強調,相關說法是媒體解讀誤差,但第二次於當地時間中午則表示,統一、獨立目前都不太適合,我們要支持維持現狀的政策,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

馬英九表示,不論統一、獨立、維持現狀都是政治上的選項,我們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想做什麼,只要不違法,什麼可以做,此看法與前一日在倫敦被問及時相同。

但是有鑑於台北黨內外的反應強烈,馬英九在第二次接受專訪時,解釋略有不同,他表示,國民黨在自由時報登廣告,只是在說明今天台灣不論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有人支持,它可以成為部分台灣人的選項,但國民黨的政策很清楚,我們選擇的是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

馬英九指出,對若干台灣人民來說,台獨本來就是選項,但不是國民黨所採取的選項。

他認為,在台灣有部分人士支持獨立,是一個事實,這是言論自由,必須受到尊重,但非國民黨要採取的選項。國民黨所採取的選項很清楚,就是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等條件成熟時,再討論統一問題。

2006.02.16  中國時報

親民黨堅持台獨非選項

范姜泰基∕台北報導

針對國民黨刊登廣告,將台獨列為台灣未來的選項之一,親民黨昨日提出強烈批評,認為此說與陳水扁的廢統論所造成的危機並無二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強調,「中華民國是我們唯一的選項」。

宋楚瑜指出,陳水扁政府試圖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以及國民黨將台獨列為選項,這兩者都涉及國際社會擔心台灣片面改變現狀的問題,兩岸目前並沒有立即統一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條件,相對地台灣也沒有宣布獨立之必要與本錢。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質疑,民進黨將所有議題都導向統獨爭議,藉此逼迫國民黨表態,而國民黨的回應荒腔走板。黨團總召黃義交則強調,台獨並非親民黨的選項之一。

2006.02.16  中國時報

民進黨:廢統正可檢驗馬

林晨柏、林淑玲、陳嘉宏∕台北報導

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昨天表示,要檢驗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是否真心支持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就在於其是否支持廢除國統綱領,而最近馬英九和國民黨對兩岸關係說法反覆不一,民進黨會持續對馬英九「聽其言,觀其行」。

針對國民黨將台獨列為選項的廣告,副總統呂秀蓮表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最近的言論經常變來變去,大家聽聽就好。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蔡煌瑯則說,在國家主權上,馬英九稍微有進步,但如果馬英九認同台獨是選項,就應該修改國民黨黨綱內終極統一的條文,否則,馬英九和國民黨最近的動作只是為總統選舉騙選票。

2006.02.16  中國時報

台聯批馬與中共反台人士餐敘

陳嘉宏∕台北報導

台聯立院黨團昨天召開記者會,質疑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英國訪問時,參加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英國分會會長單聲認捐的歡迎餐會,敵我不分,根本把統一當成「唯一選項」。

台聯黨團說,馬英九是在十二日出席由英國中山協會及中華婦女聯合會英國分會合辦的歡迎餐會,其中和統會英國分會認捐一千英鎊。

台聯黨團總召集人黃適卓說,和統會專責分化台灣僑社、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外圍單位。英國分會會長單聲曾撰文抨擊台獨,並堅決擁護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在九六年飛彈危機時,甚至曾經要求中國以武力制裁台灣,對台灣人民極不友善。

2006.02.16  中國時報

民進黨有勇氣喊出「統一選項」嗎?

夏珍∕特稿

民主政治,正常來說,應該是「溝通政治」。語言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理性上要能爭取民眾的認同,在感情上還要燃起民眾的熱情。

可怪的是,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語言卻無限擴大成為武器,朝野各自在愈趨極端的用詞中攻擊對手;又各自發展出一套利己的詮釋學,讓自己的政治承諾充滿彈性,可以隨時轉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訪歐之際,國民黨刊登廣告,以一段其實完全符合民主程序的陳述,終於將「獨立」與「統一」、「維持現狀」,並列為台灣人民未來選項之一。國民黨不贊成,卻不能剝奪人民的選擇的權利。卻引來各方強烈反應。

細究這段由馬英九拍板的文字,「本於民主精神,台灣的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獨立、統一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和民進黨視為最重要《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目前她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任何有關現狀的變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人民來共同決定。」除了文字不同,精神幾無二致,就是強調民主、人民決定。

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還有後半段,強調台灣從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當局任何片面主張都不能強迫台灣人民接受。這段連國民黨都不能反對的「廢話」,卻成為民進黨「終極獨立」的精神依靠。

民進黨的尷尬是,他們在中華民國憲法下,透過民主程序成為執政政府,而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開宗明義就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民進黨的終極關懷「獨立」,在現實上可以是已經完成的事實,又可能是必須「改變現狀」〔修憲〕才能達到的目標。如果是後者,民進黨有什麼權力,排除人民應該有的三種選項中任何一種?

國民黨比民進黨更尷尬的是,他們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執行者、捍衛者,還是憲法增修條文的主導者,「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這樣的陳述,既合理又尷尬;但若簡單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就完全不是問題。不要以為這是簡單的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為了「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在黨內召開會議,激辯到最後「無解」。

統一當然是國民黨的終極關懷,國民黨從成立迄今百年來,這個關懷從沒變過;當年要把台灣統回去,如今要把大陸統回來;只是政治現實上,這樣的終極關懷和民進黨的獨立的終極關懷一樣:可預見的時間內,都沒有實現的可能性。這個事實,即使強調獨立絕對不是選項的親民黨都不能否認。

不過,朝野為了選票,極端地否定他黨的終極關懷,並以此做為分別敵我的界限,不僅企圖燃起己營群眾的熱情,還要以此燃起己營群眾仇恨對手的激情。台灣政局無可避免地陷入仇恨的對壘,而忘記了:如果有敵人或仇人,絕對不該是與自己民主競爭的對手政黨。

當民進黨用「反覆」嚴厲批評馬英九的同時,其實,也讓自己陷入失去正向解決問題的困境。馬英九敢於承認台灣的確有人支持獨立事實;民進黨呢?有這個勇氣公開昭告:統一也是台灣人民對未來的選項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66523
(轉貼)馬:不能只談九二共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2.13  中國時報

建立 2P3C 新典範 馬:不能只談九二共識

本報特派記者江靜玲、中央社∕綜合報導

目前正在英國倫敦參訪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十三)日將在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對當前兩岸關係的重要演說,希望為兩岸關係建立新典範,建立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的二P階段,透過從對立(Confrontation)、和解(Conciliation)到合作(Cooperation)的三C階段,建立兩岸長遠和平。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會強調回到務實點,讓兩岸關係正常化後,再積極尋求兩岸之間的合作。

呼籲北京 正視台灣國際處境

對兩岸定位,馬英九雖回到一中原則來談,但是將呼籲國際與北京,應了解並正視台灣的國際處境。

馬英九表示,兩岸問題非僅侷限在兩岸問題,而是希望解決族群、統獨、省籍、經濟的台灣內部問題以及國際問題,為兩岸關係營造新典範。

他指出,所謂新典範,並非單純回到務實的「九二共識」路線,而是希望導向新願景,國民黨希望超越舊思維,尋求新的典範。

馬英九認為,兩岸之間的問題,並非是單純的兩岸問題,而是國內、國際的問題,更代表著一種區域的和平;他希望能為兩岸關係建立起一個新典範。

他表示,過去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台灣的民主化只解決了國內的問題,但如用於兩岸關係時,也只能解決其中的一部分,反而可能製造出更多問題。目前唯有透過三個面向才能解決,包括從化解族群衝突、解決經濟的停滯不前、政黨朝野的對立,才能兼籌並顧。

他說,中共對於台灣不是只有飛彈的威脅,也有比飛彈威脅更多的東西,諸如先進的戰機等,是否因此敵意就進行軍備競賽,這樣子的結果會使情況更惡化。

馬英九說,撤除飛彈只是化解兩岸關係緊張的一環,不論兩岸敵意有多深,互信的基礎有多低,我們仍應建立一個和解對話的基礎,進行溝通與對話。他認為,溝通與對話不能在很高敵意下進行,而應要有氣氛,讓對方了解誠意。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只是一個起點,他會在這個基礎之下,努力展開積極性對話。

他表示,過去故總統蔣經國所做的改革,是採務實的路線,但在前總統李登輝時中斷了,他希望能繼續這個務實做法,但這只是一個起點,不能只有停留而停滯不前,否則,兩岸之間將沒有出路。

回到務實路線 讓國際了解誠意

馬英九進一步說明,務實路線只是一個方向,並非務實就是一種答案,他想要讓兩岸三地的人民、美國與日本了解我們的誠意與決心。

目前人在歐洲參訪的馬英九,已在英國進行多場的座談,由於倫敦政經學院是英國頂尖高等學府,是培養英國乃至世界各國菁英的搖籃,學術地位崇高,邀請的演講者大都是世界級的領袖,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任時,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都曾在此發表演講。馬英九是是近年來第一位在政經學院演講的華人。

2006.02.13  中國時報

馬「不撤彈 不談判」論 綠:立場反覆 橘:兩碼子事

高有智、范姜泰基∕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主張,兩岸「不撤彈就不談判」,綠營昨日痛批其立場反覆,自相矛盾。民進黨團幹事長陳景峻說,馬英九十分善變,在國內說要與對岸談判,還提出「終極統一論」,到了國外卻說中國不撤飛彈就不談判,外界根本就莫衷一是。

台聯黨團總召黃適卓也說,馬英九日前才提出不排斥中國人加入國民黨的言論,在國外又提「不撤彈不談判」,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他也批評,馬英九言論全是為二○○八總統大選鋪路,但卻自相矛盾,甚至只為討好中間選民,經不起時間考驗,言行不一,遲早會露出馬腳。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也認為,馬英九言論仍有待檢視,因為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還不是在飛彈威脅下拜訪中國,「馬英九的話需要聽其言,觀其行。」

對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不撤飛彈不談判」的說法,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昨日表示不認同,他舉美蘇冷戰時期仍舉行高峰會為例,認為飛彈與談判根本是兩回事。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蔡錦隆認為這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中國應鄭重思考。

張顯耀指出,中國設置飛彈還有對美日戰略平衡的考量,不可能先撤。他質疑馬英九這套說法,是否已經成為國民黨的政策,如果答案肯定,便與前主席連戰的作法大相逕庭,也與美國鼓勵兩岸對話的政策方向不同。

蔡錦隆則表示,沒有人願意在飛彈威脅下生活,若中國真有誠意尋求兩岸統一,就應正視這個問題,不能一邊要求統一,一邊又以飛彈壓制、威嚇台灣。

親民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林惠官則質疑,「不談判」究竟指哪一層級議題?馬英九所指的談判若是指統獨層級,絕非一兩人說說就算。他希望政黨主席慎重發言,隨性地發表大方向主張易招致誤會。

2006.02.14  中國時報

馬:台灣以小事大 要智取

江靜玲∕倫敦十二日報導

中國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馬英九十二日晚間與英國僑界晤面時,針對兩岸關係指出,台灣因為小,所以要懂得以小事大的道理,不能單靠力敵,要智取,要務實;反之,大國則應以仁道對待小國。

馬英九引用孟子教導齊宣王,大國和小國間「以小事大要以智,以大事小要以仁」的論述指出,這雖然是老道理,但依然可以運用在廿一世紀。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十三日在英國國防部智庫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發表演說,呼籲歐盟由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觀察東亞區域和平和兩岸和解,及其變化對歐盟的意義。馬強調,未來歐盟在觀察東亞和台海和平安全時,應將兩岸和平協議共識考慮在內,注意到停滯的台灣海峽和平,已有新動力。

2006.02.14  中國時報

二○○八藍軍若勝 馬:九二共識為基 商定和平協議

蕭旭岑∕台北─倫敦電話採訪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倫敦時間十三日晚間,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發表重要演說。馬英九宣示,國民黨若在二○○八年贏得總統大選,將嘗試恢復兩岸間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政治對話;他並強調,兩岸和平發展的中程目標應在於:雙方協商出一個可行的和平協議,並以此作為指引未來數十年間兩岸和平互動的基本框架。

馬英九表示,國民黨沒有統一時間表,無論是對台灣或大陸來說,統一都不具有急迫性。台灣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要實現兩岸統一必須取得台灣人民的同意。他並高度評價連戰去年四月間的和平之旅與「連胡會談」,是一次「偉大的和解行動」,為國民黨未來的兩岸政策奠定基本方向。

一中憲法 終極統一

他進一步指出,基於「一中憲法」架構,不排除當中國大陸在政治民主和社會福祉發展可以與台灣相互調和的時候,再以兩岸的終極統一作為選項。

他認為,若要為兩岸統一創造有利條件,則「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一個已確立的民主政治實體,必須獲得尊重,作為「一中架構」下的政治夥伴的對等地位,也必須獲得承認。他表示,這些問題對兩岸而言都是巨大的政治挑戰,這更進一步說明了為什麼兩岸亟需恢復有意義的對話。

馬英九也提出師法歐盟經驗的「東亞的開放型區域主義」新論述,主張兩岸進行和解的試驗,思索「主權共享」與「開放型區域主義」的可行性。他認為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必須放在歷史與區域的脈絡中來思考,兩岸人民間的進一步交流,本質上屬於東亞人民間邁向東亞共同體的一環。

馬英九這篇演說以「跨越對立」(Bridging the Divide)為題,強調兩岸必須戮力開創東亞的新時代,一個由新願景和新典範所啟發的新時代。

他也明確宣示,國民黨現在是一個根植於台灣的政黨,有清楚的台灣認同,但不會自閉鎖國,也不會隨分離主義起舞;國民黨沒有時間繼續操弄對立,「我們會癒合傷口,跨越對立!」

對於台灣朝野高度爭議的「九二共識」,馬英九表示,這是兩岸雙方為尋求共通點與建立互信基礎,重點在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即雙方都接受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但容許、尊重各自不同的詮釋。

制憲正名 挑起仇恨

馬英九並以「分離不是解答」,批評制憲正名、切斷與中華文化臍帶、升高內部省籍對立、挑起兩岸間民族主義式的仇恨、壓抑台海兩岸日益頻繁的各項交流、藉由與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的方式,以遂行「單邊的分離主義計畫」。

他說,台灣理所當然要確保其民主的成就,但不應該與台獨分離主義混為一談,相反地,台灣必須盡力與中國大陸達成可能的和解;確保台灣民主成就的關鍵在於對話與交流,絕非「分裂與落跑」。馬英九表示,務實說來,任何兩岸和平框架要可長可久,都必須充分確保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自由。

他並重申,國民黨堅定地支持兩岸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維持台海現狀,並反對任何對現狀的片面改變,更反對所有非和平的或違憲的改變現狀手段。

2006.02.14  中國時報

吳釗燮:馬說法常自相矛盾

王銘義∕台北報導

針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發表「跨越對立」演講,提出兩岸政策相關論述,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昨晚立即做出回應強調,兩岸關係未來的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馬英九先生不應片面將兩岸統一設定為唯一選項。

民進黨籍的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指出,馬英九在強調所謂「九二共識」的重點在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但中共當局始終認為「只有一個中國」,並沒有任何「各自表述」的空間,連戰訪問中國也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可見國民黨等於已接受中共所認定的一中原則,並沒有彈性空間可言。

吳釗燮認為,在中共當局堅持一中原則之下,馬英九如認為可以推動「兩岸和平互動的基本框架」,也是因為馬英九接受中共的一中原則才有可能。兩岸目前沒有辦法達成和平協議,關鍵是中共始終不願放棄對台動武,如果中共放棄武力犯台,台海和平即可實現,馬英九應多呼籲中共放棄武力。

對於馬英九最近在接受國際媒體訪問與出訪期間提出「終極統一論」、「兩岸未來應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不撤飛彈不談判」等說法;吳釗燮認為,馬英九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說法,經常前後矛盾,民進黨政府的立場則很明確,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台灣更是實質獨立的主權國家,兩岸未來的任何解決方案,任何政黨都不能片面加以決定。

2006.02.14  中國時報

馬的第一個「試金石」

蕭旭岑∕特稿

馬英九會在距離二○○八年還有一年多就拋出具體的兩岸政見,可以說是因「終極統一論」擦槍走火,以及被陳水扁總統的「廢統」動作逼出來的。但作為藍軍問鼎二○○八年的不二人選,馬英九也的確有必要把他對兩岸關係走向的立場講清楚,因此他選擇了較不敏感的英國,拋出了第一個「試金石」。

馬英九在此次演說提出師法歐盟經驗的「東亞開放型區域主義」新論述,是馬英九首次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的「新中間路線」,將兩岸關係放在東亞共同體的大架構下,啟動兩岸人民的和解互助工程。

馬雖未提出具體作法,但他嘗試要跨越兩岸對立找出新典範,格局與企圖心均不小。和其前任連戰相比不同的是,馬英九首次表達他領導的「新國民黨」,願意為中國大陸的發展做出貢獻;他也用「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道努力」,肯定中共改革開放政策,改變了百萬窮苦農民與工人的赤貧狀態。在此脈絡下,馬英九提出的新兩岸政策,不只是和解,還是一種「共生」,一種嘗試將敵對狀態化為互助扶持的理念,充滿大膽的想像力。

然而,馬英九雖拋出許多願景,但具體作為尚未臻成熟,尤其他在與劍橋學生座談時贊同「不撤飛彈、就不談判」,但在倫敦又說「即使有七百枚飛彈對準台灣,仍要去協商談判」,顯見其發想與實際的落差。更何況,即使「連胡公報」已列入黨綱,但只要中共仍是鐵板一塊,馬要落實理念,路還很遠。

2006.02.14  中國時報

布胡會前 馬擬下月中訪美

蕭旭岑∕台北-倫敦電話採訪

權威人士透露,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擬於國民黨三月初提出黨版軍購案後,在三月中旬訪美,與四月在華府的「布胡會」錯開。

據悉,國民黨評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四月訪美時,對台灣有何影響難以預知。馬英九接受國親駐美代表袁健生與幕僚建議,將出訪時間提前到三月中旬。

據了解,美國對國民黨遲未討論軍購案,壓力與日俱增,加上美方在馬英九去年當選黨主席後,就未曾間斷地邀請馬英九訪美,馬英九上個月親自告知已離職的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請他轉告美方國民黨將於二月底、三月初提出黨版的軍購政策,屆時也是他訪美時機。

2006.02.15  中國時報

黨史第一次 國民黨:台獨列選項

江靜玲、蕭旭岑∕倫敦─台北連線報導

國民黨兩岸政策出現歷史性的重大變化!國民黨中央昨日在自由時報頭版刊登廣告,首度白紙黑字將「獨立」納為兩岸未來的選項之一。人在歐洲訪問的黨主席馬英九強調,國民黨終極統一的目標從未改變,但無論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是選項,既然獨立是選項之一,「我們就不能排除。」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曾堅定主張,「台獨不是選項」,馬英九在競選黨主席時,最重要的政見之一亦是「台獨不是選項」。國民黨高層不諱言,陳水扁總統連日來以「終極統一論」批判馬英九,促成兩岸政策重新定調。而上述廣告內容,亦經馬英九親自潤飾後定稿。

政經學院演說 未提終極統一

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十三日晚間在倫敦政經學院演說中,未提及事先分發文字講稿上的「以兩岸的終極統一做為選項」和「時至今日,該是讓台海兩岸終止內戰的時候了」,引起各方議論紛紛。

呼應馬英九的說法,國民黨昨天在自由時報刊登頭版廣告,以「台灣的務實道路」為題,將「現狀」與「和平」放在同一天平,強調國民黨主張台灣應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

特別的是,廣告中強調,「台灣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這是國民黨第一次公開宣示將台獨列入未來選項。

國民黨登廣告 力主維持現狀

廣告內容強調,在可預見的未來,統一或獨立都不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任何改變現狀的決定,都應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並以憲法程序達成,不是由任何個別政治人物、政黨或政府決定。

國民黨罕見地只選擇一家媒體刊登,訴求對象明顯。國民黨高層表示,經費有限,只能選擇一家刊登。

廣告內容也批評陳水扁總統刻意扭曲馬英九對兩岸關係務實的主張,無視於台海立即的危機,自行片面宣布「廢統論」;並陳述長久以來,國家認同與統獨議題割裂了台灣,也傷了台灣人民之間的感情。

國民黨主張,維持中華民國現狀是實行中華民國憲法的當然結論,也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政策,在統一或獨立都不可能的情況下,解決當前台灣的認同與統獨爭議,應該建立「維持現狀」的務實共識。

馬英九本人否認他十三日晚間在倫敦政治學院的演說,刻意不提終極統一或終止內戰。馬英九說,演講本來就是以聽眾了解為主,他也視現場的觀眾分布和情緒表達演說。

據了解,馬英九甚為重視此次演說,單是十三日演說當天就刪改了六次之多。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表示,馬英九演說一向不會完全照稿操練,許久以來,馬英九一直強調,兩岸終極需要經過民主程序處理有關問題。

2006.02.15  中國時報

人民選擇台獨權利 不能剝奪 政策轉折黨內激辯 馬拍板

蕭旭岑∕新聞幕後

國民黨昨日在《自由時報》頭版刊登廣告,首次將台獨納入選項。此一政策大轉彎,意味馬英九亟欲掙脫民進黨扣上的「統派」框架,直衝二○○八選舉。

反制扁攻擊 與幕僚會商決登廣告

據指出,馬英九相當在意陳水扁不斷以「終極統一」說攻擊他,也對他依據「一中憲法」架構對美國《新聞週刊》提出的說法,卻遭到扭曲感到相當不滿。但政治效應已生,泛綠媒體每天不斷質疑馬的統獨立場,幕僚均建議他必須危機處理,因此馬英九日前投書《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文《台灣的務實之道》,強調「國民黨現在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統一或獨立都不太可能,我們應該維持現狀!」

不過,這篇專文並未受到國內媒體太大重視,馬英九七日出發前往歐洲招商前,再次與核心幕僚會商。幕僚即建議應以刊登廣告方式,讓全國百姓清楚他的兩岸立場,馬英九同意,並指示以他的《華爾街日報》專文為藍本,重新擬定廣告文稿。

據透露,馬英九當時曾與副主席關中等商議,決定進一步落實台灣人民決定台灣未來的精神,國民黨應開放所有選項。馬英九親自拍板這個政策轉變。他認為台灣的未來,應該由人民決定,而非政府或任何政黨、政治人物。這是為了反制陳水扁要以制憲等舉措決定台灣的未來而發,只是馬英九在這個轉折過程中下定決心,決定國民黨可以反台獨,但不能剝奪人民選擇台獨的權利。在馬英九指示後,幕僚開始研擬廣告文字,並準備三套版本,提交工作會議討論。台獨納入選項的版本果然在會中引發激烈討論。反對者擔心,立場大轉變將引發爭議,也有人對只登《自由時報》感到不妥;但贊成者認為,這可讓國民黨跳脫民進黨設的陷阱,而且《自由時報》對馬的統獨立場較質疑,國民黨先登《自由時報》,可適當與其讀者溝通。

台獨納入選項 關中與智庫皆過目

正反意見相持不下,最後秘書長詹春柏表示,「統獨爭議留給子孫吧!我們看不到了,也不需要再爭論下去。」副秘書長兼行管會主委張哲琛也認同黨財務拮据,先登一家報紙,詹春柏遂裁示通過台獨納入選項版本。據了解,該版本隨後也給關中與智庫過目,並立即傳真給人在英國的馬英九。馬英九潤飾了一兩句後回傳台北。

全文最關鍵的幾句話,除了將台獨納入選項,就是承認「在可預見的未來,統一或獨立都不可能,也都不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因此國民黨主張台灣應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用紅筆圈出)。國民黨高層指出,這是陳水扁也未必會公開說的話,馬英九透過廣告形式表達,向全國人民宣告「這才是台灣的務實道路。」陳水扁要再將馬往「統」的框架拉,會是徒勞無功。國民黨高層透露,這篇廣告文字刻意通篇不提馬英九,也以「中國國民黨」署名,除了代表黨的最新立場,也避免讓馬英九再跳到第一線,和民進黨全黨作戰。至於親民黨或其他泛藍盟友可能的反彈,高層表示:「能引起大家討論總是件好事。」

2006.02.15  中國時報

馬往中間移動 確保最大利益
蕭旭岑∕特稿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要選總統的陳水扁前往英國展開「學術、政策之旅」,並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台灣的新中間路線:一個全新的政治視野」演說。二○○六年二月,泛藍準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也訪問英國,同樣在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兩岸關係重要演說,也是在統獨之外,往中間移動。

這是歷史的偶然與巧合。扁馬都在競選總統前,選在英國發表重要政策宣示。不同於提出折衷市場經濟與社會公平、左右之外「第三條路」的英國首相布萊爾,陳水扁是要在美日與中共之間取得平衡的「新中間路線」;馬英九則是在國內統獨傾軋、陳水扁以廢統大動作相逼的情況下,嘗試提出統獨之外的「新中間路線」。

台灣沒有歐洲國家左右派競爭的政治傳統,卻有難解的統獨爭議。馬英九原本是要等到二○○七年再碰觸統獨這塊「禁地」,但情勢變化卻由不得他。

馬英九比陳水扁空間還大的是,陳水扁雖數度想往中間移動,但獨派的力量讓他數度折返;馬要往中間移動,阻力相對少很多。第一,統派在泛藍系統內,對馬的牽制力相對較小,馬英九已在泛藍內取得定於一尊的地位,親民黨也難攖其鋒;第二,目前泛藍民眾普遍將馬視為二○○八年重返執政的唯一希望,只要馬勝選希望濃厚,他們對馬變動兩岸政策的容忍度相對較高。

就這次倫敦政經學院演說與在《自由時報》刊登廣告看來,馬的調整幅度確實很大,而且他在演說時又刪除原稿的「終極統一」等字眼,意味在○八年以前,馬已轉為堅守中間立場。

在台灣特殊的處境下,任誰都會同意,所謂統獨主張多半僅具宣示意義,缺乏實際意義。但馬這次將統、獨、維持現狀一起納為選項,企圖築起一道政治防火牆,就算罵馬騙選票,民進黨與獨派的火力也再難攻入。馬英九跳出對他而言可能是最大的罩門,雖然承擔部份政治風險,但往中間移動,確保了馬與國民黨眼前的最大利益。

然而,在陳水扁步步進逼下,馬英九以一次跳躍的大動作,將國民黨拉往中間路線,讓外界不免產生突兀之感。尤其在劍橋先同意「中國不撤導彈,台灣不談判」,隔天又改口,更難免讓人懷疑馬的兩岸政策並不穩定。未來馬英九必須提出更多輔助論述,厚實他新定調的兩岸主張,才能更紮實地取得國內和國際對他的兩岸政策立場的信任。

2006.02.15  中國時報

王:現在不宜談終極統獨

何博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訪英行程中指出,兩岸應以和平協議為中程目標,做為未來數十年互動基本框架。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回應表示,兩岸和平協議是否能達成,要看環境與彼此條件而定,現在說達到目標,不宜;說達不到,也不必這樣妄自菲薄。

王金平指出,現在無論談終極統一或終極台獨,對台灣人民都不是非常得宜的一種做法,台灣未來應待兩千三百萬人呈現自由意志,再做決定。

對於馬英九說,若國民黨在二○○八年贏得總統大選,將嘗試恢復兩岸間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政治對話。王金平強調,「九二共識」一直都是國民黨的一貫主張、立場,也期待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進行兩岸接觸、溝通、協商與談判。

王金平說,兩岸的未來如何走,應讓人民考量清楚,在自由意志呈現下做最後決定,台灣才算是真正自由民主的地方。至於陳水扁總統是否已準備廢除國統會?王金平強調,總統會更慎重考量,目前應該還沒有決定。

2006.02.15  中國時報

綠委:馬說法 一周三變

陳嘉宏∕台北報導

國民黨刊登文宣廣告,主張台灣應該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多位民進黨立委昨天抨擊,馬英九一趟英國行,有關兩岸政策的說法與意見至少變了三次;他們質疑馬英九根本沒有核心價值。

新潮流立委李文忠表示,從終極統一論到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權,再到維持中華民國現狀說,馬英九的立場在一個禮拜內至少變了三次。他指出,馬選擇在《自由時報》刊登維持現狀的廣告,明顯是要訴求綠色選民,但馬在不同時間面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話,其核心價值何在?

正義連線立委郭正亮指出,當馬英九說「不撤彈,不談判」時,他還以為馬開竅了,沒想到到英國時馬英九又立刻改變說法,宣稱無論如何都要談判,這顯示馬的說法根本沒有一致性,發言實在太隨性。

郭正亮表示,維持現狀有不同的內涵。就民進黨來看,所謂的現狀是「一邊一國,我們的國名叫中華民國」。淺綠的支持者強調過程中的民主過程,深綠的支持者則強調主權的維護,但再怎麼扯,都不會扯到「終極統一」的說法。馬會講到「終極統一」,就顯示他價值錯亂,根本不是「維持現狀」派。

新潮流總召賴清德更抨擊馬對台灣現狀的描述,甚至較國民黨主政時期還要倒退,思維邏輯完全以一個統一的中國為基礎,卻不敢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馬英九的思維不是「敵我不分」,而是根本把中國當成自己的祖國。

民進黨團書記長陳景峻質疑,馬英九提出「終極統一論」後,不斷包裝他的論述,但台灣人民不可能投票給不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總統參選人。

<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65099
(轉貼)豆渣馬腦:不撤彈 不談判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曾太公

馬英九贊成 「不撤彈 不談判」


特派記者范凌嘉∕英國劍橋十一日電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上午與劍橋學生座談,有留學生主張中國若不撤除飛彈,台灣就拒絕談判;對此馬英九表示他「完全可以接受」,他認為未來談判議題應列入和平協議,「沒有人喜歡生活在刀尖、槍尖,甚至是飛彈下。」

劍橋台灣留學生協會舉辦這場座談會,原本只有約七十名台灣留學生報名,但現場卻湧入兩百多名大陸留學生。有台灣留學生問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最想做什麼,馬英九警覺性也很高,「你這個問題太敏感,我如果答覆你,記者一定會報導我在發表政見。」引來現場哄堂大笑。

物理系博士生呂培華表示,他很高興馬英九說「統獨應由台灣人民決定」,但台灣當務之急,是要解決七百顆飛彈對準台灣的問題,台灣應該學中共堅持一中原則的精神,若對岸不撤除飛彈,就不要談判,人民有權利不要活在恐懼中。

馬英九回應,「這想法我完全可以接受」。但他解釋,兩岸商談氣氛,應一步步改善,若雙方各有堅持且堅持到底,最後一定會對衝;台灣即使軍事力量不如大陸,但如果中共真的出兵,在沒有挑釁狀況下攻擊台灣,美國日本不會坐視。

對於中共打壓,馬英九表示近年來有四次出訪遭到中共打壓,但他不會因為受打壓,就放棄追求和平的想法,這樣和平永遠得不到,「你打壓我,我咬牙和血吞,但仍然繼續堅持想法,一定要維持台灣人民應有的尊嚴。」

大陸留學生詢問什麼是統一的成熟條件?馬英九表示,統獨都是台灣人民的選項,因台灣已經是完全民主的社會,不可能有個人或政黨可強迫大家決定,「但台灣與大陸若在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有更大相似性時,也許有統一機會。」馬英九補充,雖然有機會,但能否實踐,還要看台灣人民是否同意。

【2006/02/12 聯合報】

兩岸關係 馬英九明提二P三C論


中央社倫敦十二日專電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明天將到英國政經學院,對台灣當前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談話,希望為兩岸關係建立新典範,建立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的二P階段,透過從對立(Confrontation)、和解(Conciliation)到合作(Cooperation)的三C階段,建立兩岸長遠和平。

馬英九表示,兩岸問題非僅侷限在兩岸問題,而是希望解決族群、統獨、省籍、經濟的台灣內部問題以及國際問題,為兩岸關係營造新典範。

他指出,所謂新典範,非單純回到務實的「九二共識」路線,而是希望導向新願景,國民黨希望超越舊思維,尋求新的典範。

【2006/02/12 中央社】

廢統論 反制馬英九效應


記者李濠仲∕台北報導

謝長廷口中的「馬英九現象」對陳水扁的衝擊有多大,從馬的「終極統一論」逼出扁的「廢國統會說」即可看出。

去年十二月三日,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扁成黨內眾矢之的,馬英九則在國民黨內站穩領導地位,扁不擔心馬厚實了內部權力基礎,卻極在意馬英九逐漸顯現出他在台灣社會意見領袖的分量。

對扁來說,一旦馬英九現象被「過度膨脹」,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社會上發酵,政治實力已不如人(國會、縣市長席次皆是朝小野大),要是連民意取向都發生骨牌效應,未來施政將更加寸步難行,這是扁及其幕僚間最不樂見的事。

因此,去年底馬英九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提出「終極統一目標」的說法,便被陳水扁視為對他一項相當震撼的挑戰,深怕對民進黨所一再強化的「台灣主體意識」產生衝擊。於是,扁在去年底,馬英九「終極統一論」出口後沒多久,便指示國安會加以研究因應,並清楚地要國安會以「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作為反制對策。當時豈止年初一談話還沒擬定,連元旦祝詞都還在思索中。

而在國安會研議階段,扁先遇到元旦祝詞,當時,扁的加強「台灣主體意識」一段,就是衝著「終極統一論」而來,只不過當時多數解讀,認為扁是為了防跛鴨,及轉向重拾基本教義派支持,以穩固領導地位才會如此宣示,殊不知,那已是反制馬英九效應的第一步。

緊接著,國安會對研議廢國統會、國統綱領有了初步意見,扁便立即於年初一直接拋出此議題,即便事後幕僚不斷強調只是「認真思考」階段,並未打算即刻執行,但是就當時扁談話的語氣、內容、前後文,即便沒有「廢的具體作為」,欲廢之而後快的態度也夠明確了。

隨後,因讓美方「感到意外」,扁透過管道向美溝通,但是過程中,扁並未承諾要收回成命,而是不斷強調其談話背景與源由,簡單的講,就是是被「逼」(中共因素、終極統一論等)出來的。

事後,雖然媒體報導美國反應報得沸沸揚揚,但府方內部認為美方的壓力已暫且得到緩和。接著,就是馬英九也修正了終極統一論的講法,最近一次已調整為未來由台灣人民決定。「反制馬英九效應」,沒讓終極統一論發酵,對扁而言,這樣的操作,即使被批評為是在「走鋼索」,但效果畢竟是達到了。

【2006/02/12 聯合晚報】

大陸人入黨 呂游批馬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不排斥中國大陸民眾加入國民黨。副總統呂秀蓮、民進黨主席游錫?昨天同聲質疑,游錫?並說,未來北京、上海可能會有國民黨分部。

台聯立法院黨團總召黃適卓昨天提出嚴正抗議,認為此舉可能促使中國對台灣進行「木馬屠城」。他要求內政部在本周召開政黨審議委員會,針對國民黨的違法舉動給予警告;若真有中國人士成為國民黨員,則應解散國民黨,以維護台灣民主憲政秩序。

呂秀蓮昨天出席台北市呂姓宗親會祭祖暨新春團拜活動,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大家可以公開質疑馬英九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也要鼓勵中國國民黨員加入共產黨呢?

近來馬英九一連串終極統一論、台灣前途由人民決定等談話,游錫?也說,民進黨主張台獨,但最後應由台灣人民決定,馬英九雖指「尊重台灣人民決定」,是否隱藏「中國人民也可決定」這部分沒有說出來?如果是如此,和民進黨用語不同。他到現在都還未弄清楚馬英九的原意。

【2006/02/12 聯合報】

馬:連戰和平之旅是起點 會展開積極對話


中央社倫敦十二日電

目前人在英國倫敦參訪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明天將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發表兩岸關係重要演說。馬英九認為,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只是一個起點,他會在這個基礎之下,努力展開積極性對話。

他表示,過去故總統蔣經國所做的改革,是採務實的路線,但在前總統李登輝時中斷了,他希望能繼續這個務實做法,但這只是一個起點,不能只有停留而停滯不前,否則,兩岸之間將沒有出路。

馬英九進一步說明,務實路線只是一個方向,並非務實就是一種答案,他想要讓兩岸三地的人民、美國與日本了解我們的誠意與決心。

目前人在歐洲參訪的馬英九,已在英國進行多場座談,由於倫敦政經學院是英國頂尖高等學府,是培養英國乃至世界各國社會菁英的搖籃,學術地位崇高,邀請的演講者大都是世界級的領袖,包括美國總統柯林頓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都曾在此發表演講。馬英九是近年來第一位在政經學院發表演說的華人。

【2006/02/12 中央社】

呂秀蓮:中國化是馬英九參選總統最大挑戰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

副總統呂秀蓮今天表示,二千○八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最大挑戰是國民黨把台灣帶向中國化,他如何向本土做交代,而且馬英九父親馬鶴凌的墓誌銘上寫著要統一反台獨,這句話注定二千○八年,選民會檢驗馬英九;對問鼎二千○八年總統大位,呂秀蓮重申,大位不可以智取。

呂副總統晚間接受年代電視台專訪,對主持人問到如何看待馬英九現象,她表示,馬英九是從市長、主席邁向參選總統之路,選民將檢驗他在國民黨的表現,包括黨內的團結與國會的表現,譬如說監察院怎麼可以廢掉一年,這是毀憲,軍售問題應理性討論不是全面杯葛。

呂秀蓮表示,二千○八年馬英九邁向總統之路,最大挑戰就是國民黨這個舊政權是否能蛻變、革新,現在媒體對馬英九很寬容,他做錯事,媒體會避重就輕,當他參選總統,這些都可能會被檢驗,國民黨最大挑戰是把台灣帶向中國化,如何對本土做交代,必須讓台灣主體性檢驗,對民進黨而言,則是防腐與迎接全球化挑戰。

馬英九日前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說統一是終極目標,日前投書媒體又改口說維持現狀,呂秀蓮說,檢視馬英九過去言行,說了幾百次不選台北市長,最後還是選了,選舉取向的人所說的話,最後統統要拿來檢驗。

主持人問到任何民主國家副總統都是當然下屆總統候選人,呂秀蓮是否有意角逐二千○八年總統大選?呂秀蓮說,沒有規劃,且以擔任過兩任副總統候選人的經驗,她相信大位不可以智取,端看連戰與宋楚瑜兩人,鐵板神算都說他們會當選,結果還是落選,她認為,這不是天命問題而是天理與民心。

【2006/02/12 中央社】

馬憂廢統論 重演布希批扁事件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右)十日下午忙裡偷閒,在劍橋友人與政大國關中心甘逸驊(中)的導引下,漫步劍橋卅分鐘。圖後方為國王學院教堂。
記者范凌嘉∕攝影
 
 
【特派記者范凌嘉∕英國劍橋十日電】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與劍橋大學院長、教授座談時表示,陳水扁總統提出「廢國統論」,他擔心四月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會重演兩年前美國總統布希公然批評陳總統的情形,這對兩岸關係會有爆炸性的影響。

馬英九十日傍晚這場座談有十多位學者參加,馬英九用字遣辭溫和,從頭到尾沒有批評陳總統。會後馬英九表示,他只是就事論事,他在國外一向不批評自己的元首,「但是陳總統的廢國統論所造成的影響,我也不能不說,畢竟在學府談這類事要講真話。」

馬英九分析,台獨最主要的內涵是「法理台獨」,亦即更改國號、限縮領土至台澎金馬,這些做法就會被其他國家視為法理台獨。無論台灣願不願意,國際現實就是如此,在紅線範圍內,台灣享有選舉總統、國會、地方政府之權,不會受到干預;但如果越過紅線,就會招致強烈反應,「這點謀國之士不能不了解」。

馬英九直言,他擔心四月底胡錦濤訪美,會重演兩年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時,布希當面對溫家寶批評陳總統的事件,「不管總統說了什麼話,我們國家元首被別的國家元首批評,我的心裡還是很難過。」

連戰四月要再度訪中,馬英九是否會託連戰轉達意見,馬英九回應,他回台灣後,會深入了解連戰此行的時間與目的,斟酌情況,提出必要建議。

有學者以馬英九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的投書,質疑馬英九主張的維持現狀,「現狀每天在變」;馬英九坦承,現狀的確時時改變,但美國認為台灣不應跨過紅線、總統公開承諾四不一沒有,這些都是構成現狀的要素,美中台三角關係「互信」是很重要的,希望陳總統認真考慮的廢國統論,不要真的實現。

【2006/02/12 聯合報】

藍:混淆分際 應回歸體制


記者尚毅夫∕台北報導

藍營不認同在野黨主席出席國家安全會議,認為這是破壞憲政制度之舉,不僅架空行政院、立法院,也混淆執政與在野分際,政府應首重回歸正常體制運作。

親民黨中央政策會主任張顯耀說,依據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規定,總統得邀有關人士出列席國安會議,如總統認為有必要,可邀請在野黨主席聽取國家安全大政簡報,沒有必要修法。

他表示,就目前憲政運作來看,大家已覺得國安會是太上皇,總統藉著國安會干預、架空行政院,若在野黨主席固定出席國安會議,甚至會架空立法院。張顯耀認為,大家應該遵守憲法運作與維持權力分際。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潘維剛則認為,目前國家安全會議不常開,國安會諮詢委員猶如太上部長,修法等於是替國安會的違法亂紀解套,她強調,回歸正常體制運作最重要。

【2006/02/12 聯合報】

兩岸關係 馬英九拋 3C2P


特派記者范凌嘉∕英國格林威治十二日電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追求兩岸和平穩定是國民黨的一貫精神,雖然任務艱鉅,但國民黨有強烈決心,透過和解與談判完成;他強調兩岸關係要用「以小事大」精神,發揮智慧,不能用蠻力硬碰硬,不然只有毀滅一途。

馬英九將於英國時間十三日晚上(台北時間十四日凌晨)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發表重要談話。馬英九將提出「兩岸關係新典範」,宣示將以善意與耐心,從國內、兩岸與國際三面向兼籌並顧,追求兩岸的永久和平。

馬英九將訴求「三C階段論」,主張兩岸從對抗(Confrontation)、和解(Conciliation)過渡到合作(Cooperation ),以期達成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的「二P目標」。

馬英九十三日將先後在 LSE 與英國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RUSI)發表演講。 LSE 與 RUSI 向來只邀全球重量級的政治人物演講,馬英九是近年來唯一受到 LSE 主動邀請的華人。

馬英九對這兩項行程高度重視,旅途中多次修改講稿,並頻頻與國民黨文傳會主委鄭麗文等幕僚討論,連講題也是調整後才定案。馬英九在 LSE 演講題目暫定為「Bridging the Divide 」(為分歧架橋),宣示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最新立場。

馬英九表示,兩岸問題非僅侷限在兩岸問題,而是涵蓋國內、兩岸與國際三大面向。

他認為兩岸的問題不光是中共打壓而已,因為雙方都有深厚敵意,導致瀕臨危險局面,但民進黨政府從不溝通,反而不斷挑釁,以此為炒作選舉的民粹手段,這些都需要國民黨努力化解。

馬英九指出,中共對於台灣不只有飛彈威脅,還有潛艦、先進戰機等,兩岸不能因為敵意進行軍備競賽,這會使情況更惡化。他說,撤除飛彈只是化解兩岸關係緊張的一環,無論兩岸敵意多深,互信基礎多低,應建立和解溝通基礎,進一步積極對話談判。

【2006/02/13 聯合報】

李登輝:馬英九別認為自己帥


記者何明國∕台北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昨天在台北國際書展「主題活動廣場」和讀者談讀書經驗,現場擠滿等著李登輝簽名的年輕讀者。不過現在年輕人風靡的書,李登輝沒聽過;李登輝年輕時讀的書,時下年輕人「莫宰羊」。

李登輝說,他從小喜歡看書,十六歲開始讀探討人生問題的書,影響他最多的三本書是歌德晚年完成的代表作詩劇「浮士德」、英國作家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日本作家倉田百三所寫的戲曲「出家人及其弟子」。這三本書啟蒙他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內容至今未忘。

李登輝談他早年讀的這三本書,現場年輕人聽的「霧煞煞」,主持人是出版界新秀顏秀娟,她問李登輝知不知道,文學類以外,時下年輕人最風靡的書是什麼?李登輝一臉茫然,顏秀娟說答案是「美容大王」,李登輝丈二金剛的表情;主持人只好再問他,「知不知道大S?」李登輝很誠實說:「不知道。」現場觀眾不禁莞爾。

主持人問李登輝和孫女巧巧(李坤儀)有沒有一起討論讀過的書。他說,最近和巧巧討論到日裔美籍作家福山的著作「誠信」,該書正好是巧巧在國外求學時,老師開的「書單」。

李登輝說,他讀這本書的感想是,價值觀和信賴感很重要,現在台灣最欠缺的就是價值觀,如果沒有「TRUST」,將無法立足。

他也談及領導人的要件,要有信仰、公私分明、願意放棄權力等。他奉勸政治人物不要迷信「charisma」(魅力),像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不要認為自己長得帥,魅力今天存在,明天就可能消失。

在記者追問下,李登輝還透露,今年廿六歲的巧巧還沒有男朋友。他還爆料說,巧巧到倫敦經濟學院念經濟學,金融管理實習時,「天天在銀行打電話,要人還錢」,她覺得沒意思,後來改讀流行市場「fashion marketing」。

【2006/02/13 聯合報】

赴英演講 馬英九盼台灣成歐盟思考主軸


中央社倫敦十三日電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下午將拜會英國王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RUSI),向與會智庫學者、官員與外交官演講,馬英九表示,會從經濟層面讓台灣扮演區域跳板角色,政治層面讓歐盟考慮兩岸和平的進展等觀點,希望這些看法能成為歐盟思考的主軸。

他上午接受中央社等媒體提問表示,所謂安全涵蓋面不限於軍事,主要談東亞和平到兩岸和解,對歐盟有何種意義,因為歐盟對東亞關係一直在增加中,也重視與中共關係,他們希望在這個領域與美國競爭。

馬英九指出,當歐盟與中共關係愈來愈密切時,也必須面對中國所發生的問題,這也就是它們在天安門事件時對大陸實行武器禁運,表達對人權關切,後來本來要解禁,但去年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則暫緩。

因此,從一九八九到二千○五年,歐盟對大陸最起碼都是關切人權與和平,這也成為歐盟思考的主軸。

他認為,大陸人權部分是否改善,不需要台灣幫忙,但在兩岸關係上有否朝和平邁進或悖離和平,台灣則可以提供一些看法。

馬英九說,他主要內容是去年連戰去大陸訪問所達成的願景,既然歐盟把反分裂國家法列為可考慮因素,將來兩岸在和平方面的進展,應也可以考慮進去,也就是說,反分裂國家法究竟對兩岸間關係有什麼影響,應做為歐盟觀察對象。

在經濟層面,馬英九說,與歐盟有關係的是兩岸簽訂共同市場,如兩岸能朝此方向邁進,一旦大陸與東協簽訂自由貿易區,所形成的一個大的自由貿易區或經濟整合,台灣如果不如此做,會衍生新出走潮,對台灣不利。

他強調,如能有新的結構性安排,對台灣有良性作用,也能讓台灣不要被邊緣化,因此,台灣想要突破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被邊緣化困境,務必要順勢而為。

【2006/02/13 中央社】

馬英九:訪美與軍購案 無直接關係


中央社倫敦十三日專電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上午接受記者訪問指出,美國方面早從去年起即邀請他訪問,他今年也會再訪問美國,雖然時間沒有敲定,但「與軍購案並沒有直接關係」。

他表示,由於國民黨的黨史館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有一個近代史研究計畫要揭幕,他可能會出席,至於確實的時間與地點,並沒有確定。

不過,馬英九指出,對於到國外訪問,他不排斥會見關鍵的人,就關鍵的政策,表達關鍵看法。

另外,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鄭麗文強調,國民黨的確規劃希望馬英九到美國,參訪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但確切時間沒有定案。

【2006/02/13 中央社】

國民黨版軍購案 考慮美中台關係


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

重大軍事採購條例草案將在立法院新會期闖關,國民黨預定二月底提出軍購主張,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說,詳細內容還沒有定案,將考慮兩岸、美中台關係等,並與其他在野黨溝通後再做決定。

國民黨團書記長潘維剛接受記者詢問時說,國民黨思考的方向,不僅是軍購案內容,還考慮兩岸關係、美中台三方關係等。也將和其他在野黨溝通,提出最合適的版本。

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台北市)說,國民黨軍購小組最近沒開會,已改由國民黨智庫、政策會組成的國安小組研擬軍購案。這個小組明天將集會,目前還未討論具體主張。

也是國民黨國安小組共同召集人之一的丁守中說,國民黨部份軍購主張已見諸媒體,二月底、三月初提出的看法,不會具體針對潛艦、反潛機、愛國者三型飛彈三項軍購提具體清單或方案,只有原則跟大方向。

詢及軍購主張是否等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返國才會定調?丁守中說,「應該是」。

立法院長王金平一月下旬擔任宏都拉斯總統就職特使,他在過境美國華盛頓時表示,國民黨已經定調,二月底會提出國民黨版軍購案,提供朝野黨團協商,相信軍購案在立法院很快進入實質審查。

【2006/02/13 中央社】

等軍購案底定 馬英九四月訪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中)在台英商務協會副主席耿德(右)陪同下,乘坐泰晤士河遊艇。馬英九望著沿岸風光,心中若有所思。
記者范凌嘉∕攝影
 
 
【特派記者范凌嘉∕英國格林威治十二日電】

消息人士指出,國民黨正積極為黨主席馬英九規畫四月訪問美國事宜,將參訪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並有數場黨政行程。由於時值軍購案通過與否的關鍵時刻,馬英九的訪美計畫,立刻引起國安單位高度重視。

這將是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之後,第一次訪問美國。

國民黨方面對此極度保密,相當低調,國民黨高層表示,日前蔣家把兩蔣日記交由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暫管,國民黨也提供許多重要歷史文獻與黨史資料,馬英九這次造訪史丹福大學,將參觀胡佛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究成果。

國民黨核心幕僚分析,軍購案沒有進展之前,馬英九「不方便」訪美;但黨版軍購案在二月底、三月初提出後,狀況可望明朗,國民黨與美國的關係會比較緩和,四月初將可大勢底定,因此是訪美的適當時機。

核心幕僚透露,即使馬英九不到美國,美國官方也透過智庫系統與退休官員,到台灣與馬英九積極接觸,了解國民黨的想法。

據了解,這次智庫也出面邀請馬英九訪美,再加上美國僑界殷殷期盼,馬英九行程可能會很滿,並且跟美國國務院人士在特定場合「不期而遇」。

據指出,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四月間也將再度前往大陸。時值連戰和平之旅一周年,連戰很想看看祖墳整修狀況,連戰幕僚已數次赴大陸商談此行細節,這次可能造訪北京、西安、上海與南京等地。

【2006/02/13 聯合報】

藍:麻疹早發好 難道要拖到二○○八?

何博文、郭淑敏∕台北報導

國民黨首度提出「台獨是人民選項」後,黨內高層評估,已充分達到原先預期的效果。至於引發的各項爭議,高層人士指出,「就像人一生都會發一次麻疹,早發比晚發好;兩岸統獨議題是馬英九的罩門,二○○六年發完麻疹後就免疫了,難道要拖到二○○八年前夕才發作?」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將於週日清晨返台,隨即在機場召開記者會說明此次訪歐成果。對近來國民黨刊登廣告列入台獨選項議題,引發的各方爭議,馬英九將再完整詳述國民黨維持現狀的立場。

正在比利時繼續訪歐行程的馬英九也強調,「台獨是部分台灣人士的選項」,但不是國民黨的主張,也不應該是台灣未來的方向。國民黨主張的是維持中華民國現狀,「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未來還是如此」。

馬英九昨天抵達比利時安特衛普,當他看到安特衛普港邊辦公室外懸掛中華民國國旗時,隨即與同行成員台北縣長周錫瑋等人高唱中華民國國旗歌。馬英九強調,這是台灣企業在海外投資展現經貿實力,才會有如此成果。他強調,台灣要提振經濟,避免不必要內耗,使國力更伸展。

據了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這次台獨選項論述非常有信心,還要求黨中央不需要再針對這項論述多做發言或闡述,「因為我們說得很清楚,也已經定調不會有退縮或改變。」

但桃園縣長朱立倫表達不以為然。他表示,台獨不但不該是國民黨的選項,也不該是台灣的選項,作為一個有理念、負責任的政黨,本來就應反對不利台灣的選項。朱立倫表示,等馬英九訪歐返國,他將與馬安排見面,當面提出相關的建議。他強調,「馬英九能吸引到中間、淺綠選票,是因為他的改革、清廉,不是他的統獨立場。」

台海風雲 馬:該有解決方案了

中央社

北市長馬英九今天說,他一直思考如何尋找出達到兩岸和平的路徑,跨越鴻溝,將來仍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也會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架構。他還說,「台海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真正要到了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馬英九並希望歐盟,討論解除中國大陸武器禁運議題時,能把台海兩岸在和平方面協商談判進展,考慮進去,他覺得歐洲不能自外於東亞和平。

馬英九傍晚在結束招商行程,與媒體會餐時,對歐洲之行提出看法說,台灣真的不能自己關門做皇帝,不管外面的情況,像歐洲這樣子的地方,與美國、日本相比,對台灣關切真的少很多。

他還說,愛爾蘭與比利時應該解決國家內部認同問題,也發展出本身認同模式,否則一旦打仗,勢必牽扯到其他國家,所付出的代價是沒有辦法想像的,這也代表他們有追求和平決心,目的仍在繁榮,這也許是兩岸必須追求的目標。

他表示,台灣應從更寬廣角度解決,但最重要仍是「觀念」,包括了和平、繁榮與民主。

記者詢問台灣內部問題究竟是政治、領導人或朝野對立?馬英九指出,台灣就是因為內部的統獨問題,對外的承認與尊嚴問題,處境比當年,也許五年或十年前的情況,不會好到那裡去。

他認為,台灣民主化是很大資產,至少從他過去從事對歐洲工作來說,威權時代有人對台灣戒嚴不滿,但現在很多人對台灣肯定,但為什麼反而局面不容易打開?這一方面也必須深思。

談到對英國學生演講內容,馬英九說,學生提問兩岸關係仍是重點,他一直思考如何尋找出達到和平的路徑,跨越鴻溝,但這只是開始,將來仍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也會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架構。

他並認為,「台海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真正要到了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馬英九表示,這次的歐洲行,不僅與義大利杜林市長等人接觸,也與世界經濟論壇一些官員談城市競爭力與國家競爭力,後來與瑞士當地國際組織接觸,也有收穫,因為接觸層級與機構,都是過去不曾有過的。

施明德 樂見馬「選項」

何榮幸、曾薏蘋∕專訪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提出「台獨選項說」引發軒然大波。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昨日指出,任何民主政黨都應尊重台灣前途不同選項,民進黨已經解決這個問題,「台獨選項說」可謂「馬英九的一小步,國民黨的一大步」,這是朝野形成共同外交、國防、兩岸政策的開始,他樂見馬英九跨出這一步,希望馬英九不要退縮。

此外,對陳總統打算廢除國統會,施明德強調,民進黨執政後,陳總統已經做到不提、不用、不談、不廢國統會。國統會、國統綱領已形同放在字紙簍中的木乃伊,陳總統卻從字紙簍中拿出來再丟回去,讓木乃伊又活過來,「細菌跑出來後,美中日都打噴嚏」,「台灣可以不在乎中共反應,但不能不在乎美國反應。」他認為,陳總統「很不聰明、沒有政治智慧」,接下來很難收場。

國統會已是木乃伊 扁讓它復活

他表示,如果陳總統此舉意在二○○八大選與馬英九進行統獨區隔,所有作為都耗在選舉考量,這將是台灣民主的悲哀,他希望這不是陳總統的主要考量;如果陳總統意在「逼美國出面向中共施壓」,台灣那有這個能耐?

至於民進黨即將舉辦的中國政策大辯論,施明德則質疑,陳總統接不接受結論最重要。陳總統若不接受或是僅供參考,則辯論沒有意義,甚至沒有舉辦必要;陳總統若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62164
馬想永世當島國頭目 替中共專制政權護航(轉貼)豆渣馬腦:民主化難訂時間表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BC 專訪》馬:不排斥大陸人入國民黨


特派記者范凌嘉∕英國倫敦十日電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表示,他並不排斥大陸人士加入國民黨,願檢討現行制度,建立平台討論此一問題;馬也表示,大陸民主化不是國民黨建議,大陸應自己發展民主化策略、方式與時間表。

馬英九昨天接受 BBC 中文網專訪,許多海外與大陸華人來電叩應,提問相當麻辣。

有聽眾說想參加青年團。馬英九說,大陸人士若無簽證,不可能來台,這關可能要等兩岸交流更開放才有機會;大陸朋友若有興趣參加青年團或國民黨,長遠來看可考慮,「我猜你若來台參加,回大陸會不會有麻煩?這要考慮一下。」

大陸聽眾也關心馬英九何時赴大陸。馬英九說,目前無此規畫,去年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去,與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談得很好,共識還需時間具體化實現,未具體化前現在去談,談得很有限。馬英九表示,大陸經濟發展很快,中產階級愈來愈多,「難道他們不想當家作主?不想在重要事務上決策?」

馬英九認為,中共民主化很難訂定時間表,台灣花了卌年時間民主化,但卌年前也不知要花多久。大陸有八億農民,不能把台灣模式硬加在大陸上,這是行不通的。

馬英九說,越來越多人認為國民黨的兩岸看法有道理,國民黨不排除跟大陸統一,但時間不是現在可訂;且大陸若未民主均富,台灣不會想統一,台灣人民意見不可能不聽,不是哪個人、哪個黨說了算,一定是全民決定,這在台灣已有共識。

馬英九說,國民黨執政後,會持續改善與大陸關係,將來進一步要考慮統一時,勢必要考慮時機是否成熟,這是國統綱領的精神。若兩岸政治、經濟與社會有很多差異,看不出台灣人為何要接受統一?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特派記者范凌嘉∕瑞士日內瓦十日電】台北市長馬英九十日與僑界人士會面時表示,他曾考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定「正體漢字」為「人類共同文化遺產」,但因台灣不是會員國而放棄。

對於拼音問題,馬英九示,漢語拼音雖不完美,但全世界使用率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如台灣堅持通用拼音,無法與國際接軌,終將受到傷害。

【2006/02/11 聯合報】

隨行採訪》馬牽到歐洲,還是馬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

台北市長馬英九在歐洲進行旋風式訪問,得克服時差、熬夜、無法休息與不能準時進食等各種障礙,隨行記者戲稱好像在比「極地馬拉松」。他三天內狂奔三個國家,會見當地政要、商界與僑界人士,為台灣發聲。

這次出訪與先前馬英九到南韓、印尼、日本等國一樣緊湊,不同的是他這次多了「國民黨主席」身分,且在三合一選舉大放異彩,已不可同日而語。

也因此,馬在國際上受到打壓,也慢慢從「首都市長」層次,升高為「台灣官員」層次。他昨天自承有四次出訪遭中國打壓、「滿不幸的」,並直指中國涉外單位,應該跟國台辦同步更新對台思維。

雖然中國外館處處設防,終究無法滴水不漏,許多政治人物著眼於馬英九的未來,主動表示要跟他見面。

以馬英九英國行為例,他將與上院議員史林爵士會晤,並拜會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與政府官員、智庫學者閉門深度交流;他也將與台英國會小組的下議院議員茶敘。

國際媒體對馬英九也高度關切。在瑞士日內瓦,數家媒體在晚餐時包圍馬英九,還不准國內媒體旁聽;在英國倫敦,BBC 十分重視馬英九的訪問,還列為「本年度重要節目」,該公司世界新聞亞太區主任納瑟等主管還特別到希斯洛機場接機。

當代表團成員在旅途中打盹時,馬還在與幕僚討論有關兩岸關係的講稿;大部分人好夢方酣時,他卻已經在知名的 Green park 慢跑。就像俗諺說的「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果然「馬英九牽到歐洲還是馬英九」,不管是面對各種挑戰,他依舊都是精神飽滿、馬力十足。

【2006/02/11 聯合報】

馬:研究先後怎決定 丁肇中:物理不同選舉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特別致贈雲林古坑咖啡給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右),一聽是來自台灣的咖啡,丁肇中頑皮地拿起咖啡罐搖一搖,逗得眾人不禁莞爾。
記者范凌嘉∕攝影
【特派記者范凌嘉∕瑞士日內瓦九日電】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九日進行一場「科學與政治」的對話。馬英九問,國家資源有限,該如何決定投資哪樣研究?丁肇中笑答物理與選舉不同,「物理研究必然是多數服從少數」。

馬英九瑞士時間九日下午造訪「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丁肇中用英語為馬英九簡報「超導磁鐵的磁質譜儀」研究。丁正在研究如何將超導磁鐵應用於太空的技術,這是美國太空總署登陸火星計畫的重要一環。

馬英九凝神聽取簡報,面對完全陌生的領域,他的發問也十分小心。他問,人類在特定時間點進行特定研究,推動科學進步,但怎麼判定在什麼時間應做什麼研究?國家資源有限,如何判斷當時做什麼研究,對國家會最有利?

丁肇中直率回答,物理與選舉不同,且和政治相反;物理必定是一兩個人推翻了絕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識才能前進,「就像我所做的每個實驗,絕大多數人都反對」。

丁肇中說,反對他的研究不外乎兩個理由:一是懷疑研究的重要性,二是質疑研究的困難度。他給馬英九的建議與給美國政府的一樣:「找第一流的科學家評估研究的價值,他們會給你第一流的建議。」

馬英九還問,生命科學研究有複製人之類的研究倫理問題,不知道物理學有沒有?丁肇中直言:「推動人類向前走的,是好奇心,你要用法律控制人類的好奇心,是非常困難的。」

丁肇中說,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被拿來應用在武器上,事後非常後悔,但他認為不必後悔,因為人類知識是不能被「控制」的。他指出,任何人的知識、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一個人控制全局,科學家也只能做自己熟稔的部分。

馬英九結束與丁肇中對話後,極度推崇丁肇中的學識與研究精神。他說,丁肇中是最頂尖的科學家,「這讓我感覺自己非常渺小,我的物理只有高中程度」。

【2006/02/11 聯合報】

綠質疑馬濫用市府資源


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馬英九將以國民黨主席身分,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兩岸關係演說,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顏聖冠質疑「濫用行政資源」,要求取消這場演講。

市府回應,馬英九的演說並未特定用什麼身分,只是希望能在國際為台灣發聲。

【2006/02/11 聯合報】

馬:藍將創造統一條件
廣 告
Mario Rectangle

【郭敏政、秦蕙媛╱台北報導】刻在英國訪問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台訪問時強調,兩岸現階段沒有談統一的條件,不必浪費時間,若二○○八年國民黨執政,不會立即統一,而是「創造出統一的條件」,讓兩岸逐漸摸索出交流模式,社會逐漸融合。

扁再點名馬
馬英九說,國民黨執政,首要是兩岸交流正常化、開放三通與教育,「未來要統一或獨立,時間到了,由人民來決定,現在談統一,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想法!」
陳水扁總統昨再度點名批評馬英九所提「終極統一論」,違背主權在民;扁並指出,兩岸經貿思維採「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不是「去中國化」,而是避免「去台灣化」、讓台灣不見、一無所有。
另外,陳總統、副總統呂秀蓮昨晚在總統府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王金平、考試院長姚嘉文、司法院長翁岳生四院院長及其夫人喝春酒,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伉儷作陪。據與會者指出,場面溫馨,席間並未涉及敏感話題。


北京學者:中國不會強求馬英九對統一表態


中央社北京十一日電

北京學者今天表示,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講中國統一是個「選項」,兩岸維持現狀等有條件再統一,會有人質疑馬英九是否不想統一,但是統一畢竟不是最緊迫的問題,中國大陸不會強求馬英九在這個問題明確表態。

馬英九接受 BBC 中文網訪問表示,目前兩岸沒有談統一的條件,必須先建立相關的架構,促進兩岸交流正常化,待應有的機制建立好,彼此充分瞭解,時機成熟後,再由兩岸人民決定兩岸是否統一。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馬英九強調不統不獨,維持現狀,說法含糊,但是馬英九對應各方只能這麼說,中國政府對這一點有清楚的了解。

他表示,中國大陸對馬英九,主要是看馬英九反對台獨,在台灣人氣足,又主張兩岸交流。

他說,隨著各種情況變化,馬英九對中國統一問題,有可能會更明確,更傾向贊成中國統一,不過另一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也就是馬英九對不統不獨立場會長時間凝固起來,這一點就會造成中國如何對待馬英九新的課題。

他認為,無論中國大陸或馬英九,現在當下最緊迫的問題都不是統一問題,中國大陸也不會強求,要求馬英九在這個問題上澄清態度。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表示,台灣內部情況變化很大,中國大陸看待馬英九不是和馬英九本人的關係,而是對國民黨這個政黨,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到中國大陸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達成五點共識,馬英九就任黨主席重申落實「連胡會」五點共識,這就是雙方的基礎。

【2006/02/11 中央社】

扁:不接受終極統一論


記者黃雅詩、范凌嘉∕連線報導

美方持續透過管道,希望陳水扁總統重申不廢除國統綱領的承諾。陳總統昨天再度表態指出,他無法接受馬英九提出的「終極統一論」,台灣人民更不可能被迫走回頭路,他要捍衛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遠在英國倫敦的馬英九則表示,陳總統一直認為國民黨的看法不應該是選項,認為這選項就是違背民主,其實台灣人民有很多選項,「為什麼不能選擇先維持現狀,等條件成熟時再統一呢」?他勸陳總統,趕快把廢統論的火救熄後,再來討論別的問題,「要讓台灣一直受傷,不要讓中華民國元首的國格再降低!」

陳總統昨天接見「台灣金根獎」得獎人時表示,「任何預設兩岸統一的前提或結論,都是剝奪、限制台灣人民自由選擇權利,違反主權在民」。

他表示,前幾天部分返台過年台商向媒體表示「不去中國投資是不可能的」,但在座得獎企業代表都做見證,「中國絕對不是唯一,也不會是最後的市場。」台商要不要到中國投資,應是利害相權後的自由選擇,而非迫於現實的必然宿命。

陳總統點名批評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廠商辜狗,屈服中國政府壓力,特別設置一個在中國專用、裝有自動檢查機制的搜尋引擎,「對網路進行新聞檢查,這在文明國家是無法想像的。」

【2006/02/11 聯合報】

民進黨籲馬英九 不尊重民主就無和平與繁榮


中央社台北九日電

針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訪歐時表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和平 (Peace)」及「繁榮 (Prosperity)」的雙P政策,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蔡煌瑯今天表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缺乏對於台灣民主(Democracy)的尊重與關懷,根本就沒有和平與繁榮的可能。

蔡煌瑯提醒馬英九,要認清中共才是兩岸和平的麻煩製造者,和平與繁榮之外,應該將民主也放入目標之中,不要放任中共打壓台灣民主。

他並表示,繁榮必須奠定在和平的兩岸關係上,和平又必須奠定在中國對於台灣民主的尊重上。中國不尊重台灣的民主發展,始終不放棄武力犯台,才是造成兩岸緊張的最主要因素。

蔡煌瑯批評馬英九不敢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卻又說和平繁榮為目標,根本是前後矛盾,口惠而不實;在缺乏尊重民主的前提之下,兩岸和平與繁榮都只是脆弱的假象,隨時可能被打破。

他說,台灣每一次重要的民主時刻,中國不是文攻就是武嚇,從未見過馬英九發言指責過;中國持續增加對台飛彈與軍備、干涉台灣內政,更不見馬英九關心過,如此不尊重台灣的民主發展,又如何冀望兩岸能夠和平繁榮?

蔡煌瑯呼籲馬英九,若真心要為台灣人民做事,就應該以民主、和平、繁榮為目標,支持陳總統推動廢除國統綱領,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2006/02/09 中央社】

廢統因馬目標為統一?馬系立委護主批綠


記者高凌雲∕
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提出廢除國統會主張,引起極大爭議,民進黨辯稱提出廢國統會主張,是因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提出統一為終極目標,國民黨馬系立委上午共同反擊民進黨,他們認為,馬英九的統一論調沒有違反主流民意,是依據憲法一中精神的談話,陳總統治國無方,才會搞出廢統論轉移焦點。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就有「因應國家統一前需要」的字眼,這就是「憲法一中」的精神,馬英九的談話完全依照憲法。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表示,追求國家統一原本就是國民黨的基本政策,馬英九的談話沒有脫離主流民意。

【2006/02/09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53620
陳水騙白臉 兩個大騙子(轉貼)阿舍市長:馬的統一論 目標變選項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堅守政治道德的四行倉庫 -- 與親民黨同道共勉

2006/01/16 01:16 瀏覽113|回應4推薦9

Xus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痞峰《智障白痴瘋子》 曾太公 FAYUAN28 rookielin 美東林 egjc888 阿囉哈Rebecc 齋貓 (9)

連日來,聯合報系社論先後以「為什麼要成為攪局者」、「酒店已打烊,宋楚瑜走不走」等題目來數落宋楚瑜;言下之意,此時此刻,宋楚瑜應該拿出「下台的智慧」,慎思明斷,才能保全自己僅剩的一絲聲望,同時成全泛藍的政治大業。

我的看法不是這樣。

直言之,宋楚瑜如今陷於「在消極上不能退、在積極上不能不戰」的處境,再多的智慧與權謀,都無法讓他悠然脫困或漂亮下台。此無他,情義而已,政治道德而已。

宋楚瑜,自從二○○四敗選以來,限制他個人進退的最大關鍵就是他對親民黨內「非國民黨裔」同志的道義責任,其中,以張昭雄為最主要的代表 -- 國親合併不成,固以張昭雄為主要因素,此次參選台北市長,亦是張昭雄首先倡議。

親民黨,雖說是為宋楚瑜而生,其實,更是一種「共生結構」;許多「非國民黨裔」以及「國民黨背離者」同時拱出宋楚瑜來營造自己的一片政治藍天,而親民黨的支持選民亦是因此而有一個政治依靠。這些人,固然可以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但是反過來,只要還剩一個人,宋楚瑜就不能說「合併」就合併,也不能說走就走。誰說,酒店已經打烊?

或曰:親民黨與宋楚瑜必須以「擊垮綠色政權」為最高宗旨,不得破壞「泛藍重掌政權」的機會,亦不得擔待「台北市綠化」的罪名;總之,親民黨必須犧牲小我,宋楚瑜必須知趣讓路。這是當前所謂「泛藍」的普遍民意,也是聯合報系列社論的主要旨意;然而,這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積非成是的錯誤自大觀念。

須知,上述的所謂的輿論民意,並非台灣多數民意。從選舉資料仔細分析,「泛藍」的選票大約只占全體選民人數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一為「泛綠」,另外三分之一則為「不投票族」。試問,什麼叫做最高宗旨?什麼叫做主流民意?

又或曰:「馬英九總比陳水扁好。」這也並不盡然;馬英九,只是清廉而已,其餘則乏善可陳。光是「統一」兩字,馬英九就說得千變萬化 -- 先是說「平反六四是兩岸和談的基礎」(這跟陳水扁的作風一樣,反正,提一個「不可能的條件」跟你扯。)上個月接受國外媒體訪問則說「統一是終極目標」,這句話被陳水扁挖出來之後,又說「統一有種種條件」;今天,馬英九則說「統一是選項」。

我們就以今天的最新版本來說,「選項」兩字,終究還是一條橡皮筋,終究還是選舉語言,終究還是說變就變;這樣的馬英九,好到哪裡去?

總而言之,「選舉」已經讓多數台灣人厭煩,而選舉亦已非親民黨、宋楚瑜、與支持者之間的主要依存內涵,況且,事實上大家亦是心知肚明,知道親民黨在選舉上的前途相當有限。因此,如今親民黨宋楚瑜與支持者之間,存在的也只是「政治道德」與「人間情義」。這種道德情義,無法拿來與國民黨「合併」,也不能強迫解散;這種道德情義,沒有時間表,也沒有法律約束,你愛走就走 -- 船長除外。

今天,親民黨發言人謝公秉在回應李慶安出走的問題時說,「我們要死守四行倉庫」。這句話,聽起來悲壯,但亦當然不能打動冷漠無情的「泛藍」與媒體。然而,身為親民黨的支持同道,我們不為選票、不為權慾、不隨波逐流、不依附強勢,我們只能堅守一己的「道義四行倉庫」,對自己負責。

酒店有沒有打烊,不是問題;四行倉庫在不在,才是問題。


「藍略」

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再怎麼會計算的人,總是有盲點,元旦陳水扁總統的文告,特別提到「某政黨主席終極目標是兩岸統一」,讓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因為一句話,壞了原本的「藍海策略」布局,他還不願意提前碰觸的兩岸議題,被迫被拉到檯面上,成為話題。

  馬英九的「藍海策略」,因為阿扁的出招被破了功,陷入了相互廝殺的「紅海」,甚至是被潑上一堆污水的「黃海」與「黑海」了。

  一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團隊的舊友,曾向馬英九的幕僚講過一個形容詞,大意是說,陳水扁心頭最痛的就是「跛腳」,為了怕大權旁落,他的決策模式將愈來愈封閉,也愈來愈像「盲劍客」,因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祇能閉著眼睛揮舞著他的武士刀。

  兩岸議題,馬英九不主動發聲

  面對著眼睛「看不見世界」的對手,其實風險更高,所以這位舊友提醒馬英九團隊眾人,盲劍客可是「聽聲辨位」的高手,出手更是快、狠、準,務求一擊中的,不讓對手有回招的空間。聽了這個故事,馬英九團隊有了啟發,就是「不發聲」,祇要阿扁聽不到馬英九的聲音,也就出不了招。

  「不發聲」的哲學,在去年八月間的馬團隊會談中,形成了所謂的「藍海策略」,挾著七成黨員支持,重挫對手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馬英九,面對著接掌黨主席之後的種種考驗,定了「時間換取空間」的基調,不論是國民黨內的改革,還是馬英九兩岸議題的發聲,「以靜制動」,不捲入既有戰場的「藍海策略」,就此成了指導馬團隊邁向二○○八年的最高指導原則。

  在此原則下,馬英九團隊設定了等到二○○七年再談兩岸議題的底線,時間點設到這麼久遠,馬英九方面考慮很多,對內,要讓前主席連戰有個舞台;對外,則是看陳水扁出招後,才見招出招。當時馬團隊的思考是,連戰才剛剛從北京「連胡(錦濤)會」風光回台,搶到了「兩岸破冰者」的冠冕,大搞「兩岸論壇」興致正高,馬英九一就任就去搶風采,將徒然惹「連爺爺」不快,還是等連戰興頭過了再說較恰當。

  而對外,幾乎所有的馬英九陣營都預估,為了拚歷史定位,陳水扁一定會在縣市長選舉完畢,到二○○六年底的北高市長選舉前的「黃金期」,拋出「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包機直航常態化」,爭取「三通開創者」的歷史定位,由於執政權在陳水扁手裡,既然「爭也爭不過」,馬團隊的原本算盤是,等到二○○七年,馬英九靜觀扁、連兩岸成效,不論是「兩岸共同市場」、「兩岸和平協定」,還是「爭取台灣共同參與二○○八年世界奧運」,馬英九有的是空間和時間。

  訪問失言,對手抓到話柄出招

  料不到的是,馬英九自己亂了套,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馬英九本著他一貫宣示他所信仰的「國統綱領」遠程目標,講出了「終極目標是兩岸統一」,卻沒有同步闡述國統綱領的前提:尊重兩岸人民意願,以及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陳水扁果然像「盲劍客」般敏銳,一聽到馬英九的聲音就出招,利用元旦文告出手,還「積極管理」被解讀是兩岸更緊縮,打亂了馬英九原本設定的兩岸時程,被媒體追著問他的兩岸態度,而身為最大在野黨領袖,面對各界的焦慮和期待,馬英九也不能再迴避兩岸議題,他將必須要有個說法出來。

  去年八月,馬英九團隊會商定調「藍海策略」,就是因為七月十六日馬英九當選黨主席之後,兩度公開發言「不排除到中國訪問」,又一次講出「中共不等於中國」的發言,讓政壇對手抓到話柄,猛攻祖籍湖南、在香港出生的馬英九的血統與忠誠。所以策士們才定了「二○○七年前不談兩岸」的基調,之後,馬英九更積極重學台灣史,想要建立新的「台灣論述」,化解將來必定會面對的族群議題。經過了四個多月,沒想到馬英九又對兩岸發言了,阿扁馬上抓住話柄出招,破了馬英九團隊的原本盤算。

  黨內問題,身為主席必須面對

  除了對兩岸的「藍海策略」有破功之虞外,對國民黨內部人事結構,馬英九原本的「大搬風祇是增加內鬥,對開疆拓土完全沒有幫助」的「穩定緩接班」布局,也有了鬆動之虞,檯面上,文傳會主委鄭麗文的「政媒兩棲」是導火線,馬家軍悍將吳育昇帶頭衝,加上又把台北市副市長金溥聰和詹春柏的電話給曝了光,還有原本說是「連規馬隨」的黨工強制優退,引起反彈,馬英九的「藍海」因國民黨內部的繞動,也顯得暗潮不斷與波濤漸起。

  據瞭解,馬團隊真正感到憂心的並不是鄭麗文事件對國民黨的傷害,當然,馬英九方面對於鄭麗文在處理這件事情時不夠果決、明快,讓議題發燒,掩蓋掉新聞局無法履行「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讓馬團隊有些不快外,更讓馬團隊成員感到困擾的是,國民黨內似乎有一股「放話」的內鬥風,正在成形。

  如讓馬團隊不解的是,金溥聰打了一通電話給秘書長詹春柏,就祇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理應不過第三耳的話語,竟然會被媒體如實披露,讓好久都自居「專心市政,不問黨務」的金溥聰又捲入了黨政風暴;而在選前,馬英九的老友劉兆玄建言「不過半就辭黨主席」的終極殺招,也是黨中央洩露出來給媒體,讓劉兆玄對此放話也有些許不悅。

  「什麼話都有局外人去外洩,造成了當事人困擾,會讓人不願意建言,馬英九就算有『海納百川』之量,但一點隱私都沒有,各界群英又怎麼願意來蹚渾水?」一位馬團隊核心成員抱怨道,從這些「內部爆料」、「把人拖下水」的「內鬥手法」,可以預見,當「馬英九現象」成了台灣政壇顯學後,二○○八年,馬英九攻頂的機率又不小之下,眾多泛藍陣營的「從龍之士」,提前卡位的內鬥風,不但可能會造成馬英九將來更大團隊的組成障礙,還可能會互咬、互鬥,讓「藍海」變成「紅海」、「血海」。

  更讓馬團隊替馬英九擔心的是,馬英九既然擔任黨主席,就要對從政黨員的行為「概括承受」,但大選過後,先有基隆市長許財利的「算帳風波」,又有台北縣長周錫瑋的「裝潢風波」,進入二○○六年,又爆發許財利被約談事件,眾多國民黨從政黨員的問題,馬英九也陷入了泥濘遍地的「泥海」中,恐怕再也難以自在悠遊於「藍海」,「不變應萬變」航向二○○八了。(新新聞 http://www.new7.com.tw) (tJ)

馬英九主張 讓大陸生來台念書


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表示,兩岸雙邊關係正常化是不可逆轉的方向,除了承認大陸學歷,台灣也可考慮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讓大陸學生到台灣接受高等教育,讓兩岸年輕人在更早階段相互影響。

對於軍購立場,馬英九表示,立法院長王金平赴美訪問前,他曾對王金平說明國民黨對軍購的立場,如此王金平在美國發言才有分量。二月底、三月初國民黨將與泛藍政黨及友黨協商,希望能凝聚一致的軍購立場,再和執政黨談。

馬英九昨天晚上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由於台灣高等教育還有剩餘容量,讓大陸學生來台念書,可凸顯台灣主體性,使大陸學生認識一個過去不曾認識的台灣,進一步減少雙方敵意、增加友誼,有助於兩岸和平。

馬英九警告,台灣不重視與大陸的經貿關係,這項關係並不會因此失去重要性,只是台灣將忽視決策時機,影響二○一○年後台灣在東亞經濟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他說,雙方經貿關係改善是指經貿正常化,未來可增加大陸產品輸入,並取得大陸的資源與人才,運用大陸這個腹地壯大台灣。

馬英九說,三項軍購中,或許潛艦有部分的攻擊性,但台灣不會主動攻擊,潛艦在反潛任務上也同樣有預防性;台灣的國防在戰術上或許有攻擊性,但戰略上卻一直是守勢,「國防採守勢」這點,其實各方爭議不大。

馬英九指出,軍購案價錢降低後,尋求各方意見整合出共識的機會已較大。他強調,國防不只是採購,有的目標不是只靠國防,例如兩岸關係如能和緩,就未必需要買一些太過昂貴的武器。

他說,民進黨若認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違憲,可在去年十一月十日法律生效時提出釋憲,不是在兩個月走完法律程序後,突然說這是違憲。他說,如果政府可以這樣做,人民對政府的信賴將蕩然無存。

對監委同意權爭議,馬英九說,包括考試院、監察院等獨立行使職權的憲法機關,不該有太多政治考慮,更不能變成總統的考試內閣、監察幕僚,更不是貫徹政策的地方。他說,現行審查方式無法達到篩選目標,國民黨二月底前,將提出監委產生方式的方案。

【2006/01/27 聯合報】

馬英九專文論統獨:應維持現狀


中央社台北七日綜合報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在亞洲華爾街日報上發表專文「台灣的務實之道」,針對軍購與統獨問題發表看法;馬英九認為,軍購問題必須考量兩岸關係等四大因素,而統獨爭議則需建立「維持現狀」的新典範。

馬英九說,我們應該努力促進區域的安全與穩定,以相同的務實精神,一方面降低兩岸緊張情勢,一方面藉由維持適當防衛能力,展現自衛決心。

馬英九指出,爭議性軍購案在立法院懸而未決,要處理這個議題,各方應該橫量兩岸關係、台灣的國防需求、財政能力,以及民意等四個要素。

在統獨問題上,馬英九認為長久以來,認同與統獨議題割裂台灣,台灣必須建立「新的典範」,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與別人。

馬英九說:「國民黨現在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統一或獨立都不太可能,我們應該維持現狀。」他補充指出,台灣的未來,應該由人民決定,而非政府。

馬英九歸結指出:「機會與挑戰往往併存。過去五年,台灣過於將焦點集中在挑戰,犧牲了機會。秉持更民主、更開放,更務實的精神,台灣能夠改正這個錯誤,未來的旅程也將更順遂、更快速。」

【2006/02/07 中央社】

扁再批馬終極統一論


陳水扁總統昨天參加台北市台南縣同鄉會,神情愉快向與會來賓敬酒,他致詞時表示,希望台灣人民要有信心、熱情和團結。
記者曾吉松∕攝影
【記者陳敏鳳∕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昨天參加台南同鄉會新春活動時表示,中國去年通過反分裂法,對台海安全造成威脅,美國曾要求中國予以補救,但一年以來,台灣得到的「補救」是中國分化台灣內部及增加對台部署的飛彈數目,台灣應堅持做對的事,走對的路。

陳總統昨天沒有拋出新議題,也沒有直接提及廢統論,但言談間則未軟化,尤其在美國持續對廢統議題施壓之際,陳總統還特別以舉例的方式,凸顯美國並未履行要求中國補救反分裂法帶來的威脅。

陳總統說,他知道昨天很多人都等著要聽他是不是又會講什麼,而他所要強調的是,今年三月是台海飛彈危機十年、國統會成立十五周年、反分裂法通過一周年。

陳總統說,去年美國曾大力反對中國制訂反分裂法,指其為玩火自焚、對台海安全最大威脅,要求中國要補救,但如今得來的是中共進一步分化、破壞台灣團結,並將部署在東南沿海的飛彈數由七百零六枚,增加到七百八十四枚。而包括美國最近公布的國防報告,也指中國是最具與美國軍事競爭潛力的國家,中國持續增武,使兩岸軍事失衡,嚴重向中國傾斜。

陳總統並再批評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論,他表示,他在元旦談話就曾指出設定台灣未來的前途為統一,是違背主權在民的精神,只有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才能決定台灣前途,國家主權不能分割或分享。

陳總統表示,就像火車過山洞一樣,因為一時的黑暗有人會緊張,有人會驚慌,但只有信心、熱情、及團結打拚,才能走出光明,看到陽光。他相信有心就有力,心沒有死就有力量,只要團結就不會亂,不管環境如何,我們都要非常堅定做對的事、走對的路。

【2006/02/08 聯合報】

馬英九:先維持現狀 條件成熟再統一


中央社倫敦十日電

陳水扁總統重申無法接受「終極統一論」,目前人在英國倫敦招商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獲悉後強調,陳總統一直把我們的看法認為不應該是一種選項,只要是選項,就違背民主,其實台灣人民有很多選項,為什麼不能先選擇維持現狀,等條件成熟後再統一。

馬英九表示,昨天有煤體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受訪者贊成維持現狀,百分之十六贊成獨立,百分之十七贊成統一,因此,這三種選擇都有。

馬英九指出,選擇其中一種都不違背民主原則,更何況,我們有一個重要程序與條件,就是要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

【2006/02/10 中央社】

廢統因他起? 馬:扁別推責任


特派記者范凌嘉∕瑞士日內瓦九日電

陳水扁總統表示「廢統論」是因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統一是終極目標」說,馬英九痛批陳總統,該負的責任應該自己負起,不要都推給在野黨;「陳總統還是趕快把火滅掉比較好,別讓台灣受到傷害。」

此外,立法院長王金平指在野黨提軍購清單會「貽笑大方」,馬英九則說,二月底、三月初國民黨版軍購岸談的是政策,政策就不會涉及細節,「國民黨沒有提出採購清單的計畫」,因為那不是政黨做的事。

馬英九在瑞士回應媒體詢問陳總統說法時,相當不以為然。他反問:「難道陳總統過去說『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問題』時,都不知道國統綱領的內容嗎?」

八日晚間抵達日內瓦機場時,馬英九曾表示,陳總統只是說要「認真考慮」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沒有真的要做;國民黨態度是一方面提醒陳總統如果真的廢除,必須仔細思考後果,另一方面則靜觀其變。

馬英九說,陳總統的談話對國內及國外,都造成重大影響,他提醒陳總統,「從美方反應可知道,如果真的去做,後果會有多麼嚴重!」

馬英九指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目標是「Peace and Prosperity(和平與繁榮)」,也就是「雙 P」目標,這是他此行到歐洲想傳達的訊息。

他表示,他想強調「另一種形式的第三條路線」,「不是急統,也不是急獨,而是維持現狀」,同時促進兩岸交流、增進彼此了解,這也是國民黨的一貫立場。

【2006/02/10 聯合報】

國民黨西進大陸發展?馬英九:現在不可行

中央社

北市長、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表示,在大陸未發展成為讓政黨自由組黨或自由發表意見的社會前,國民黨不會考慮到大陸發展,當務之急是先在台灣站穩腳步,獲得台灣民眾的認同。一位大陸民眾詢問是否能加入國民黨,馬英九說,不排斥並願意朝這個方向思考。

馬英九上午參加英國廣播公司 BBC 中文網全球直播專訪,主持人詢問許多大陸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希望知道國民黨何時會到大陸發展,馬英九說,將來如果有機會,會進行相關評估,但是目前大陸並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

他說,儘管目前大陸有中國共產黨以外的政黨,但他們和其它民主國家在野政黨的角色並不相同,反對黨在大陸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

馬英九認為,目前國民黨最重要的是在台灣先站穩腳步,讓更多民眾認同國民黨,如此一來國民黨才會有力量,他感謝大陸民眾對國民黨的鼓勵,但在大陸不能發展成為讓政黨自由組黨或自由發表意見的社會前,「國民黨到大陸發展的這個想法恐怕不容易實現」。

訪談過程中,一位來自中國大陸南方的聽友扣應詢問,大陸同胞能否加入國民黨,馬英九說,國民黨目前並沒有收到大陸同胞申請加入國民黨的申請,基本上並不排斥,但是目前兩岸的交流並沒有到這個階段,未來可以朝這個方向思考研究,「也許有一天可以成為事實」。

元首如不遵守承諾誠信尊嚴受打擊

有關陳水扁總統提出「廢除國統綱領」等說法,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接受 BBC 中文網專訪表示,國民黨不必隨之起舞,一個國家的元首如果不遵守原有承諾,則國家元首的誠信與尊嚴會受到嚴重打擊。

他指出,一個國家元首會做這種說法,主要是希望試探外界的反應,且陳總統目前並沒有這樣做,用意可能是要進行焦點的轉移,讓人民忘記施政上的所發生的問題。

當被詢及二○○八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有何種準備時,馬英九認為,國民黨不論從政黨改革、規劃等措施,都是一步一步推動,畢竟,「勝利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他說,國民黨包括黨產處理、兩岸關係、核心價值等改革,都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入黨,國民黨目前的聲望很高,但仍必須秉持戒慎恐懼,如臨深淵態度,才能在台北市與高雄市長選舉、立委選舉與後年的總統大選,贏得勝利。

在黨產議題方面,馬英九說,凡是不合法的都要交由政府處理,如果屬於合法且沒有爭議,就由法律、自行處理,優先處理的黨產則要優先用於安置黨工。

目前兩岸沒有談統一的條件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 BBC 中文網專訪表示,目前兩岸沒有談統一的條件,必須先建立相關的架構,促進兩岸交流正常化,待應有的機制建立好,彼此充分了解,時機成熟後,再由兩岸人民決定兩岸是否統一,而不是由雙邊領導人「高來高去,講一些場面話就可以解決」。

馬英九說,大陸同胞對於兩岸統一問題很急切,但是目前兩岸的差異仍大,對彼此的了解太少,人民的聲音也沒有出來,目前談統一仍「言之過早」,「距離現實太遠」,而且「欲速則不達」。

馬英九指出,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的大陸訪問是「破冰之旅」,但「冰仍未完全破」,後續的路還很長。未來如果中國國民黨執政,將會加強兩岸交流正常化,等應有的機制建立好,對彼此有正常的了解,同時互相尊重,屆時再決定統一或獨立。

他舉例,台灣到大陸的飛行時間應該一個多小時就可以抵達,但因交流受限,飛行時間徒然增加好幾個小時,這都是未來推動正常化需要努力的方向。

馬英九同時指出,大陸在民主政治方面還有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

馬英九上午到 BBC 接受專訪,全長一小時的訪問以網路現場直播方式進行,來自全球各地聽眾的反應十分熱烈,網友與聽友提出約廿個問題,內容主要環繞在兩岸關係與台灣政情。

兩岸都施行民主戰爭機會將很小

馬英九表示,未來如果國民黨再度執政,將以追求兩岸和平、繁榮、民主為重要目標,改善兩岸關係,對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核心價值一步也不會退讓。他相信,如果兩岸都有同樣的價值觀,邁向民主化,發生戰爭的機率就會很小。

馬英九同時表示,目前他沒有前往大陸訪問的規劃。

馬英九昨天晚間抵達倫敦後,今天上午前往英國廣播公司 BBC 接受長達一小時的現場網路直播專訪,並接受全球各地聽眾扣應提問。針對聽眾詢問國民黨未來取得執政權後的兩岸政策,馬英九說,國民黨的政策立場非常清楚,就是不能讓兩岸再發生武力衝突。

他指出,兩岸如果發生武力衝突不僅造成人民的損失,更會對區域安全造成衝擊,非各方所樂見。追求兩岸的和平、繁榮、民主是未來的重要目標,國民黨執政後一定會朝這個方向走。

馬英九同時強調,對於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核心價值,國民黨一步也不會退讓,唯有如此,兩岸的和平才能「可大可久」。他相信,一旦兩岸都達到民主化,發生戰爭的機率也就很小,這點從國際政治歷史可以得到見證。

馬英九說,他提出不排除與大陸統一的談話是有前提的,必須要等大陸達到民主、自由、均富的必要條件後,台灣同胞才會有統一的意願。而未來兩岸是否統一,台灣民眾是重要關鍵,必須透過憲法程序來決定,「不是任何的個人或政黨說了就算數」。

針對主持人詢問馬英九何時以國民黨主席身分前往大陸訪問,馬英九說,前主席連戰去年才前往大陸訪問,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多項共識,在這些共識未具體化前,他認為前往大陸訪問的綜效有限,目前沒有訪問的規劃。



本文於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23176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