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健康醫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健康】(轉貼)避開致癌九大因素
 瀏覽22,636|回應102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對癌症來說再恰當不過,專家歸納出九大致癌因素,只要避免這些危險,全球每年死於癌症的七百萬人可以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伊薩提博士發表的報告顯示,根據廣泛科學研究和政府報告,二○○一年全球七百萬人死於十二種癌症,其中二四三萬人和這九大因素有關,包括:吸菸、喝酒、肥胖、蔬果攝取不足、不安全性行為、缺乏運動、都市空氣汙染、室內燃燒煤炭、注射針筒汙染。

伊薩提指出:「只要避免這九大因素,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避免。預防比醫療科技更能減少癌症死亡,只要在生活形態和環境方面多加注意就可奏效。」

而這九大因素中最可怕的殺手首推抽菸,在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占了廿一%,其次是喝酒和蔬果攝取不足。由於開發中國家的抽菸人口近年來有增加趨勢,預料造成的生命損失會更大。

研究顯示,不論中低所得或高所得國家,菸、酒都是最危險因素,但中低所得國家的第三大殺手是蔬果攝取不足、高所得國家則是肥胖。

【2005/11/18 聯合晚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50317
 回應文章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菸+酒+檳榔 食道癌風險195倍
推薦1


V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i

菸+酒+檳榔 食道癌風險195倍
記者: 張翠芬/台北報導

鍾楚紅的老公朱家鼎因罹患食道癌而病逝,過世前暴瘦20幾公斤,飽受病痛折磨的模樣引起社會關注。醫師指出,食道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避開菸酒、燒烤及燙口食物等危險因子,是預防食道癌最根本的方法。

研究證實,抽菸、喝酒又愛吃檳榔的人,罹癌風險是常人的195倍。

●飲酒、抽菸 最大危險因子

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孫安迪表示,食道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九,若是以全世界的統計,食道癌在最常發生的癌症中排名第八,癌症死亡率則排名第五。食道癌主要危險因素是飲酒與抽菸,法國布列塔尼調查資料顯示,每天抽菸30支以上和飲酒121克乙醇以上者,食道癌的發病率比每天抽菸9支以下和飲酒40克乙醇以下者高出155倍。台灣葛應欽和楊美賞教授研究則發現,飲酒又抽菸的人,罹患食道癌危險較常人高108倍,如果菸、酒、檳榔三者合用,危險更高達195倍。

●食道癌症狀表徵

宏恩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表示,食道癌95%是屬於鱗狀上皮癌,少部分是食道腺體所衍生的腺癌,最常發生在食道中段,上段較為少見。食道癌初期並無症狀,當腫瘤長大占據食道管腔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情形,所以出現症狀時,大多數為時已晚,國人發現多屬於3、4期等末期,預後較差,平均存活期約4至6個月,積極治療存活期可達1年。

罹患食道癌對病人來說是極大的折磨,初期進食會出現輕度哽噎、異物感,剛開始吃固體食物較明顯,但吞嚥困難情形隨著病情惡化,漸漸地連流質食物也吃不下,到最後甚至吞口水都有困難,勉強吃了東西常又嘔吐出來,病人胸背疼痛、全身衰弱,導致體重急速下降,甚至脫水、貧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96648
FW..抓乳癌 35歲起年年超音波
推薦1


V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i

抓乳癌 35歲起年年超音波
更新日期:2007/09/02 07:40 記者: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癌症,乳房專科醫師昨天建議,卅五歲開始,婦女最好每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美國防癌協會建議四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接受乳房攝影及專科醫師觸診,廿至卅九歲婦女,每三年接受一次專科醫師觸診;但歐洲國家認為,四十至四十九歲做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效果仍存疑。

台灣乳房醫學會昨天舉辦十周年研討會,該會理事長陳訓徹指出,台灣一年新增約六千名乳癌患者,其中一千人在四十歲以下,有年輕化趨勢,且患者數逐年增加,昨天有兩百位乳房專科醫師共同討論乳癌篩檢新建議。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說,經表決投票,八成醫師贊成婦女卅五歲起,就應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目前市價一次約八百元,政府如能編預算免費提供最好。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政府現在提供五十至六十九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至於超音波檢查是否納入,將會請專家審慎討論。

國外已將磁振造影(MRI)列為高危險乳癌族群必檢項目,張金堅說,三成五醫師贊成有乳癌家族史者應做MRI篩檢乳癌;各有兩成五醫師認為,有BRCA1及BRCA2基因變異,或隆乳者需做MRI。

昨天也有九成醫師認為,國內乳房X光攝影會有一成到三成比率,檢查不出乳癌,張金堅表示,國人乳腺緻密、乳房較小,再加上各醫院技術水準有落差,往往產生檢查盲點。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沈志陽昨天也發表今年五月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的乳癌基因研究,他參與一項全球性計畫,發現有FGFR2基因變異者,會比未變異者多出一點五倍到兩倍的乳癌罹患率。

也有五成五醫師贊成,一旦發現BRCA1及BRCA2基因,乳房最好全部切除。台大醫院公館院區外科主任黃俊升說,一名卅五歲未婚女性,家族堂姊妹數人罹乳癌,檢查後發現一邊乳房有零期乳癌,經醫師切除後,她要求另一邊乳房也切,醫院轉介她看精神科紓解情緒,但半年後,她仍堅持切除乳房,醫師也只得同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93283
FW...果凍矽膠隆乳將開放?
推薦0


V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果凍矽膠隆乳將開放?
更新日期:2007/09/02 16:30 記者: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矽膠隆乳重回市場 就等審查會

衛生署將於9月底召開審查果凍矽膠委員會,若是委員均無意見,可望通過,讓睽違台灣15年的矽膠隆乳,重回市場。不過若委員有意見,則廠商需要再補件,通過日期則會再延遲。

觸感柔軟、自然的果凍矽膠,讓許多隆乳女躍躍欲試。但卻鮮少人知道,衛生署考慮比照美國作法,要求植入果凍矽膠之後,每年都要接受MRI(磁振造影)檢查,醫界認為多此一舉;衛生署則擔心,恐有滲漏風險,需要更多討論。

十多年前,因懷疑傳統隆乳矽膠滲漏,可能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台灣跟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禁用矽膠,只准許採用鹽水袋隆乳,但鹽水袋始終被認為不如矽膠自然。如今新型的果凍矽膠上市,美、歐、日、韓都已經開放使用,僅僅美國一國,隆乳客就暴增35%。有醫師戲稱,台灣是全世界最後一個還未開放果凍矽膠的先進國家。

矽膠隆乳 擬每年磁振照影檢查

FDA雖然通過使用果凍矽膠,卻在仿單上加註,植入果凍矽膠之後,前兩年,每年要接受MRI檢查,此後,每兩年就要做一次MRI檢查。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表示,若是台灣真的通過使用,將會比照美國相關規定。

對於滲漏風險,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靜芸指出,FDA的規定根本是多此一舉,果凍矽膠即使破裂,也不會流出,會留在原位,也沒有致癌與引發免疫疾病的風險,歐盟就沒有相關規定。

滲漏率較低 傷口較大

根據國泰醫院整形外科暨美容整形中心顧問醫師呂旭彥的研究,接受水袋隆乳者,十年間,每100個人有3個會發生滲漏,果凍矽膠的外膜與水袋相同,但沒有接頭,因此滲漏率會更低。早年接受傳統矽膠隆乳後,自覺有問題的隆乳者,接受MRI檢查後,每100個有14個確實發生破裂。

除了滲漏風險之外,果凍矽膠另一缺點為傷口較大,從腋下植入會有五公分傷口,鹽水袋隆乳的傷口則約2.5公分。呂旭彥說,也可從乳頭處殖入,但多數消費者擔心引起乳頭感覺異常,影響性生活,因此從腋下植入者較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93274
(轉貼)子宮肌瘤,要割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歐最胖 德發動減肥大作戰

德國人是全歐最胖的民族,「國際肥胖協會」最近在一項調查報告中指出,德國女性體重超重者有百分之五十八點九,男性更高達百分之七十五點四。排名第二胖的是英國,第三是捷克。全歐最瘦的民族則是義大利人和法國人。

為了一掃肥胖民族的惡名,德國政府最近擬定了許多計畫,以及號稱有史以來掃除肥胖最徹底的政策,食物營養和消費部長謝胡佛表示,「只要健康不要胖」五點計畫,將全面推動德國人注意營養,改變飲食習慣。

同時,根據一份專家報告,德國低收入家庭小孩肥胖問題日趨嚴重。比起過去,窮家庭的兒童體重問題比心理問題更嚴重,而低收入家庭雖不至於讓孩子挨餓,但已無力顧及兒童的營養。

低收入德國人的體重明顯比過去增加,德國的胖子也比過去增加,這與長期失業人口不降反增息息相關,調查報告也這麼指出。「德國是全歐洲最肥胖的民族」消息傳出,使營養問題大幅加溫,肥胖問題在德國境內引起極大的討論,謝胡佛部長隨及提出對策。

專家報告指出,調查的低收入家庭父母全都領取失業救濟金,而平均每個兒童每日飲食費用只達二點五七歐元(台幣一百一十七元),而青少年只達三點四二歐元(台幣一百五十五元)。但專家說,這些低收入父母再怎麼精打細算,平均每天為一個青少年也得花到四點六八歐元(台幣二百一十二元),才可能讓他們得到足夠的營養。

多德驀市的營養專家克麗緹表示,目前德國有百分之六的兒童有嚴重肥胖問題,而低收入家庭的肥胖兒童則達百分之十二。

但專家也說,長期而言,這些肥胖兒童未來的健康令人擔憂,「低收入家庭為了在吃上省錢,得花更多錢看醫生」。

而依據德國政府的統計,有三千七百萬德國成年人和二百萬德國兒童有嚴重肥胖困擾,四分之一的德國人有心臟病發史,而全德境內也有四百萬糖尿病患。五分之一的婦女及七分之一的男性有背疾,德國政府每年得為營養不良所帶來的疾病花費七百億歐元,這大約占掉衛生預算三成。

德國政策包括,將強化食物包裝和說明書的營養說明,將在幼稚園至大學的教材中強調食物和營養。

【2007/08/11 聯合報】

我麻醉死亡率 日本的18倍

何維莊博士因醫師麻醉疏失獲賠三千多萬元,台大醫院麻醉部主任孫維仁說,患者變成植物人,家屬心情可以理解,但過去賠償金額從沒這麼高過,「因為這案子,傅世慧醫師受到很大懲罰,家庭毀了,事業也沒了」。

同時也是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的孫維仁說,從國外判賠的例子來看,這金額或許稀鬆平常,但這要對比醫師收入、社會標準、是否有醫療糾紛保險而定。台灣並沒醫療糾紛保險,以傅世慧醫師當年收入每月只有廿到四十萬元,怎麼可能負擔得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主任吳世銓則表示,國內麻醉醫師嚴重不足,只有八百多人,像該院今年需要四名麻醉住院醫師,只招到一位。他說,在台灣,一位麻醉醫師一年要麻醉的病患約有一千七百人,在美國卻只有六百到八百名病患。

麻醉科醫師透露,有些同業一年的麻醉量多達兩千多台,同時兼顧四、五台刀稀鬆平常,大醫院還好,最可怕的是有些規模較小的醫院。他說,很多病患不知道,他們被麻昏後,麻醉醫師便開始「趕下一攤」,「若病患知道,大概會嚇得不敢躺上手術檯」。

由於麻醉醫師長年不足,台灣麻醉醫學會也曾做過調查,台灣麻醉的死亡率是日本的十七點八倍,歐、美先進國家的八倍,每一百萬名接受麻醉患者,就有一百七十八人死亡。問題是,這項調查僅限教學醫院,不包括診所。

【2007/08/10 聯合報】

拔牙不危險 就怕麻醉不專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部主任陳立愷表示,拔牙本身危險性不高,但若醫師的麻醉專業不足,就有相當的危險性。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昨天表示,牙科用的麻醉藥劑量小,醫療法並未規定牙科診所需設置麻醉醫師,大都由牙醫師執行。法院對牙科診所做出賠償千萬元的重判,因拔智齒的健保給付低,以後民眾可能會更難找到願意拔智齒的牙科診所。

【2007/08/10 聯合報】

產後拔牙變植物人 賠1162萬
牙醫師陳勇吉判賠一千一百六十二萬元,他昨天未看診,開設的診所傍晚也拉下鐵門。
記者王宏舜/攝影
 
因拔智齒麻醉成為植物人的詹淑雲,在北縣佑林醫院安養。她無法言語,能眨眼示意。
記者張祐齊/攝影

才產子兩個月的女會計詹淑雲,到牙科診所拔智齒,牙醫師陳勇吉注射麻醉劑兩分鐘,她就陷入昏迷,最後成為永久性植物人。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判決醫師應賠償一千一百六十二萬多元。

詹淑雲的家屬除提起民事訴訟,也控告陳勇吉涉及業務過失重傷害罪,由於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結果認定醫師沒有疏失,檢方已不起訴處分。

但民庭法官認為,民事案件不受刑事案件認定的拘束。陳勇吉為詹淑雲注射的這種麻醉藥劑,內含腎上腺素,一旦注入血管後,會引起血管升壓,尤其是懷孕前後的婦女會有較強烈的反應。詹淑雲產後兩個月拔智齒,醫師應注意不要將麻醉藥劑注入血管內,始終無法證明他沒有將麻醉劑注入血管內。

法官認為,詹淑雲僅卅歲,無任何心血管疾病,也沒有藥物過敏病史,在注射麻醉劑後兩分鐘就昏迷,顯然是麻醉藥劑注入血管致詹女昏迷成為植物人,兩者間有因果關係,陳勇吉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法官認定,陳勇吉為詹淑雲注射麻醉劑後,未能確保她安全甦醒,反而發生無法挽回的永久性植物人症狀,已違反醫療契約的給付義務,應賠償包括醫療費、看護費、減少勞動力的損失、精神慰撫金等。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勳政天表示,陳勇吉刑事部分不起訴,就代表牙醫師沒有過失,但法官卻判賠高額民事賠償。

詹勳政昨天跟陳勇吉通過電話,他轉述,當初台大醫院檢查發現病患本身有動脈瘤,拔牙會出事,主要是因為麻醉藥造成血管收縮,以致動脈瘤破裂,造成腦傷,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結果也認為無過失,「他的情緒多少有點低落,認為在醫學專業上並沒錯」。

【2007/08/10 聯合報】

子宮肌瘤,要割嗎?
據統計,每4~5位婦女中,就有1位子宮長肌瘤,該不該開刀摘除,一直是眾多患者的疑慮。
【文/陳淑卿】
(常春樂活/提供)

關於子宮肌瘤的處理,這幾年來婦產科醫界出現了各種看法,像是需不需要進行肌瘤切除手術?手術進行時,要保留子宮或切除子宮?保留子宮頸或將子宮及子宮頸全部切除?……等。也有不少婦女團體指控,台灣女性的健康被過度醫療化,有過多的女性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甚至有些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及其另一半,會擔心子宮切除後會影響到性生活,子宮不只是女性孕育後代的暖床,還關連到女性的尊嚴,以及夫妻間的床第生活。

根據婦產科醫師的臨床統計,約有2成的育齡婦女患有子宮肌瘤,但若把每位正值生育年齡婦女的子宮組織進行切片病理檢查,則發生率可提高到7成到7成5,也就是每4~5位婦女中有1位女性的子宮內有長肌瘤的現象。子宮肌瘤好發於生育年紀的婦女,女性到更年期後,肌瘤體積會變小,甚至萎縮。

<原因>目前還找不出答案

子宮肌瘤是一項非常普遍的女性疾病,但就如同雞肋一樣,可有可無。到目前為止,醫界還沒找出子宮肌瘤確切的發病原因,只能從表象的蛛絲馬跡理出大略和哪些因素有關。

1.女性荷爾蒙有很大的關連性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內視鏡科主任李奇龍表示,醫界迄今對於子宮肌肉組織為何會長出肌瘤,還不是很清楚,但由於育齡婦女的肌瘤組織在月經分泌期及懷孕期間特別容易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影響而增生,更年期婦女的肌瘤體積則會因為女性荷爾蒙的減少而萎縮。

2.染色體異常也有可能

最近有研究人員在進行染色體分類檢查時發現,子宮肌瘤可能是人體內第12對及第14對染色體在進行細胞分裂時,出現轉位上的異常,但仍未獲進一步的證實。

3.長時間沒有懷孕的婦女,容易長

有人推論,生育齡卻沒有懷孕的女性,因為長時間處在女性荷爾蒙中雌激素濃度高的情況下,子宮張力增加,進而提高肌瘤增生的機率。

<症狀>不一定有,因人而異

在近幾年的婦產科門診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女性是在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同時發現子宮長出肌瘤,但發現到的肌瘤體積大到如同懷孕5個月以上的案例,已經愈來愈少了。

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不見得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多數婦女患有肌瘤而不自知,但仍有許多女性是因為出血、不孕等症狀就醫,才發現有肌瘤的困擾。依據振興醫院婦產科主任石光興的經驗,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會因為以下不適症狀求診:

1.出血

大部分女性會在月經周期時,發現有出血量增多的情況,也有的是在月經周期以外的時間,發現有異常出血的現象,在門診的求診病人中,以出血症狀求診的比例最高。

2.壓迫

也有些女性會因為肚子變大、變胖,頻尿、解便習慣的改變來求診,石光興指出,這都是因為肌瘤組織增生,壓迫到大腸、膀胱等部位而引發的症狀。

3.不孕

據統計,約有2%到3%的肌瘤有可能會造成不孕及流產,主因為肌瘤組織造成子宮內膜充血及不平整,影響到受精卵的著床,並使得前列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子宮收縮的頻率,導致流產。

4.腹痛、貧血

少數婦女會因為肌瘤長大後,肌瘤腫塊中間的組織因為血液供應不足壞死,進而出現疼痛現象;也有的人會因為肌瘤組織增生需要人體的血量供應,導致過多的血量供應到肌瘤組織,反而讓人體的正常組織發生血量供應不足的問題,而產生貧血情況,再加上患者常伴隨著經血過量,更會加重貧血症狀,而產包括心悸、呼吸短促、胸悶、胸痛、頭痛等症狀。



經常胃痛,是胃癌嗎?
今年年初,陳靜文就常喊胃痛。的確,胃癌患者有許多人只出現腹脹、腹痛,甚至上腹部稍感不舒服的症狀而已。
【文/金紫學】

這一季夏天,台北名人圈熱鬧滾滾,在新光吳家第二代娶媳婦,及鴻海郭台銘女兒郭曉玲嫁為曹家婦的一片喜氣中,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元配陳靜文突然傳出罹患末期胃癌而病逝,讓人無限感傷……。

「身為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最鍾愛的長媳,加上長庚醫院又擁有相當完善的醫療體系,為什麼還無法及早發現胃癌的侵襲?」「難道胃癌是如此難纏嗎?」震驚之餘,國人不禁擔心起來,「如果連擁有完善醫療資源的王家媳婦都難逃胃癌毒手,我們這些尋常老百姓,不就更難早期發現與治療了?」

台北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朱正心表示,胃癌的確是個沉潛的「惡魔」,只因為罹患胃癌的早期幾乎沒有典型腸胃症狀可言,很難查覺,等到發覺不對勁時,往往已是中晚期了。

胃癌早期,無典型症狀

朱正心表示,早期胃癌的臨床症狀並不特異,有人會出現輕微的食慾不振,有人的飲食習慣會改變,比如以前吃一碗飯才覺得飽,目前卻只吃半碗就覺得肚子脹脹的。

此外,有人會覺得肚子悶悶的,不很舒服,有人則出現輕微腹痛、倦怠、貧血或有胃腸出血而解黑便的情形,然後體重明顯減輕。不過,有更多人則只出現腹脹、腹痛,甚至上腹部稍感不舒服的症狀而已。

雖然症狀並不特出,但只要持續超過2周以上,加上年紀又已過了40歲,朱正心建議最好到醫院做個詳細的胃鏡檢查。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陳邦基說,根據統計,小於29歲的年輕族群中,女性罹患胃癌的機率大於男性;30歲至79歲是男多於女;過了80歲,則男女比例又拉近了。

別等症狀出現才檢查

為了保險起見,陳邦基建議別等出現症狀才檢查,可選在年度例行健康檢查時,把胃鏡檢查納入檢查項目。檢查時,要看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在胃鏡檢查時,切片檢測。也可抽血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或可做同位素碳13呼氣試驗檢測。

胃鏡檢查時,若發現異樣,可順便做切片。至於另兩項檢查,健保並不給付,抽血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自費收費600多元;碳13呼氣檢測較貴,收費1千多元。(但有潰瘍合併幽門桿菌感染者,在接受除菌治療後,追蹤細菌有無消除時,此項檢查有健保給付)

朱正心表示,胃癌十之八九都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有關,其致癌機轉是一旦感染後,會引起胃的上皮黏膜發炎,進而誘發黏膜細胞變性,這些變性細胞不斷演化,胃癌就慢慢浮現。

陳邦基表示,台灣成年人裡面,一半左右曾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8、9成會出現發炎,其中又有1/10出現潰瘍,1%出現不等程度的胃癌及相關病變。胃癌是世界排名第2之癌症死因,國內的胃癌發生率並不算太低,排在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及乳癌之後,名列國人第5大惡性腫瘤。值得欣慰的是,在國人飲食內容愈來愈傾向新鮮食材,加上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治療又極具水準的現況下,胃癌的發生率有可能逐年下滑,威脅日減。

【常春樂活雜誌 第292期】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57560
(轉貼)男生常生氣 易罹心臟病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男生常生氣 易罹心臟病

美國耶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在職場發飆會被視為「失控」及能力不足;男性在職場發飆反而可能受到同事激賞。但是男士也別高興得太早,杜克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長期有高度敵意、較易生氣或沮喪的男性,血清「發炎指標」指數會增加,導致罹患心臟病風險擴大。

有意問鼎白宮大位的希拉蕊恐怕得注意了,因為她去年被某位重量級共和黨人士形容為「太容易生氣,選不上總統」。

她說:「從希拉蕊的經驗來看,專業女性若表現出憤怒,反而可能導致地位受損,而非上升。女性最好還是表現鎮靜點,會讓人覺得比較理性。」

布瑞斯柯爾的研究進行三項測驗,由隨機召募的多名男女參與者觀看應徵工作的錄影帶,再詢問其對應徵者評價,以及擬給予的薪資。第一個實驗中,應徵者對同事開會遲到表現生氣或難過,男性不論生氣或難過,評價都高於女性。

第二項實驗中,應徵者說出自己目前工作為新手或是資深主管。參與者對生氣女性主管的評價,認為其能力甚至不如生氣的新手。而生氣女性薪資也較低。第三個實驗則測試有正當理由生氣是否有差別,結果有理由的人薪資當然比較多,但女性薪資還是比男性少。

長久以來,心理因素一直被視為與心臟病有關,但經由身體何種機能來損害心臟及血管,醫學界尚無定論。

波爾及其研究小組調查了三百十三名平均五十歲男性「發炎指標」的C3及C4指數。先在一九八五年評估這些男性敵意、生氣和沮喪程度,然後分別在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七年及二○○二年檢驗的C3及C4指數。

研究最後發現,有高度敵意、較易生氣或沮喪的男性,原本身體都很健康,但在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間,指數高低和罹患心臟疾病風險成正比的C3指數明顯增加,但這些心理因素和C4指數沒有關聯。

【2007/08/0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45078
(轉貼)吃什麼 肝才有抗癌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什麼 肝才有抗癌力?
【文/林淑蓉】

對肝不好的人而言,吃對食物很重要,

醫師多警告有肝病者,紅肉不宜多吃、需遠離醃製食品,你曉得為什麼嗎?

不久前,日本研究報告指出,每天1~2杯咖啡,可預防肝癌,這是真的嗎?

聽聽專業營養師怎麼解答。

Q︰肝病患者吃肉類食物,易致癌?

有些肝病患者會從書中得知,紅肉不宜吃或不能吃肉類食物,因肉類偏酸性,易致癌,這也讓營養師啼笑皆非。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歐陽鍾美說明:「紅肉雖屬酸性,但身體還是需要肉品所含的鐵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只要多吃鹼性食物,平衡肉類的酸性即可。」

Q︰肝癌患者不能吃醃製食品?

歐陽鍾美說:「外面賣的醃製食品,防腐劑放多少、醃製或發酵過程為何、運送過程安不安全等因素,都會影響黴菌的產生,產生的細菌就可能會致癌。」所以,肝癌患者常被告誡要遠離醃製食品,她建議,最好還是選擇新鮮食材或自己醃製。若要買外面的醃製物,先瞭解製作過程較好。

Q︰每天1~2杯咖啡,可預防肝癌?

最近東京國家癌病中心發現:「每天喝1~2杯咖啡可預防肝癌,因咖啡含有大量抗氧化劑,這些複合物有助抑制肝癌的潛在作用。」歐陽鍾美提醒,咖啡是含有一些抗氧化物,但同時也含有咖啡因,為了抗氧化喝咖啡,導致睡不著、免疫力降低,實在得不償失。就算不會有失眠、心悸等副作用,「一天也不宜超過2杯,否則可能擾亂生活作息或損害腸胃。」

Q︰一杯精力湯,就對肝病免疫?

時下風行的精力湯,歐陽鍾美不排斥,但有些病人以為喝一杯精力湯就對肝病免疫,其他餐就都不忌口;或每餐喝一杯精力湯,其他食物吃得很少,都是不對的觀念。她指出:「喝了精力湯,仍要避免油炸和刺激等難消化的食物;如果用精力湯取代正餐,忽略其他食物的攝取,可能變成營養不良。」

Q︰哪些天然食物能保肝?

不論是擔心得肝病或已得肝病的人,營養師的飲食第一建議就是「均衡」。不過,什麼叫均衡?有的人以為「什麼都吃,就是均衡」,歐陽鍾美給均衡的定義是:「每天每類食物都要攝取,且要依很好的比例攝取。」

以保養肝臟來說,蔬菜水果含有抗氧化物和天然礦物質,能預防細胞被自由基破壞,應多攝取,且不必拘泥於綠色蔬果,歐陽鍾美說:「5種顏色的蔬果各有優點,像綠色、紅色、黃色蔬果,含有葉黃素,花椰菜、白花菜等十字花科,是抗癌尖兵,用餐時可多選擇、多替換。」

「做菜時,每餐有2道蔬菜類食物、1個蔬菜湯、1道魚或肉,比只有一樣蔬菜,其他都是大魚大肉健康。」用五榖飯或糙米地瓜飯取代白米飯,正餐外,可打一杯蔬果汁喝,營養素種類較完整。

對於怎麼吃對肝病最好,每個生過病的人都有一套看法,不過,她提醒:「每個人的營養狀況、免疫力、病情都不同,若能先到營養諮詢門診,與營養師討論後,針對個人情況定出一套完善的飲食計畫,對自己最有利。」

【大家健康雜誌2007年8月號】

狂減肥 無法減輕脂肪肝!

【文/陳珮潔】

有些人認為脂肪肝是肥胖所引起,

只要減肥就能甩掉脂肪肝,

事實上,減肥速度過快,反而會加重病情!

有些人會想趕快減重,減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炎狀況,可是,台北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朱正心提醒,急速減肥反而會使脂肪肝情況加劇,因很多人會從拒絕碳水化合物開始,當營養不均衡時,身體會分解脂肪細胞,產生過多脂肪酸,脂肪酸易堆積在肝臟。

所以,不只是肥胖的人,瘦子也會有脂肪肝,特別是當快速減肥時,造成相對性的營養不良。此外,素食者不吃肉,可能因蛋白質攝取不足,影響肝臟代謝功能,而罹患脂肪肝。

他建議,減肥的速度,以一週減輕0.5~1公斤為限,長期性地慢慢減重,不要讓減肥成為生理性的壓力,否則身體會產生發炎反應。

脂肪肝患者多沒有任何症狀,但少部分患者會感覺疲倦、胃口不好,甚至有噁心或脹氣的情況,但一般人不會覺得是脂肪肝所引起。想要提早發現脂肪肝,他呼籲先從檢視自身開始,以下問題,如果都回答「是」,可能就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平時是否喝酒?
□是否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
□體重、BMI值及血脂是否超過正常值?
□家人是否有代謝症候群?

【大家健康雜誌2007年8月號】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44700
(轉貼)速食文化 害美國「矮人一截」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拒絕兒童肥胖 食物廣告將設限

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美國前11大食品、飲料製造商18日主動宣布將對12歲以下兒童打廣告設限,包括電視、廣播、印刷媒體與網路廣告。這意謂全球最大速食連鎖業者麥當勞將限制快樂兒童餐廣告,米老鼠、史瑞克等知名卡通人物玩具也將從部分食品廣告中絕跡。

這11家業者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全球最大糖果製造商吉百利食品子公司Cadbury Adams USA LLC、好時(Hershey)、聯合利華、M&M巧克力製造商Masterfoods USA、金寶湯(Campbell Soup Co.)與通用磨坊 (General Mills)等。

其中7家不再以卡通造型玩具促銷產品,唯有促銷健康產品例外,其餘4家則完全不對12歲以下兒童打廣告。這項「良心行銷」策略每家實施時間不一,最晚明年底全面上路。

麥當勞表示,快樂兒童餐日後只對兩組產品打廣告,這兩組都是熱量不到600卡、脂肪含量低於35%、飽和脂肪不超過一成或糖所占重量不超過35%。

【2007/07/19 聯合晚報】

速食文化 害美國「矮人一截」

美國人平均身高過去向來為世界之最,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卻優勢不保,逐漸落後其他國家。六月號「社會科學季刊」公布一項研究發現,速食文化及健保制度不良是主要原因。

目前荷蘭是世上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男性平均六呎(約一百八十三公分),比美國高出兩吋(約五公分)。但在一八五○年時,荷蘭和所有西歐國家都比美國矮兩吋。

許多經濟學家表示,身高與一國人民福祉的眾多措施息息相關,身材較高的人較聰明、富有、健康及長壽,但身高並非主要原因,而在於營養飲食、良好產前照顧,以及健康童年,都有助成長。也因此,身高成為經濟學家衡量一國在公民成長初期,提供福利程度的絕佳指標。

一些專家指出,身高如同人類許多特質,會受基因及環境影響。孩童從出生到成年所經歷環境,對身高深具影響。研究十九世紀美國身高趨勢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史泰凱說:「環境可影響身高七至十三公分」。而成長初期最為重要。

對於孩童福祉的投資,對一國經濟未來發展極為重要。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裕國家,又處在歷史上經濟最蓬勃發展時代,身高落後令人不解。慕尼黑大學歷史教授柯洛斯和其他研究人員經多年探討,指出兒童飲食不良,以及昂貴、不公平健保制度為主因。

柯洛斯說:「美國孩童消費許多熱量高、含脂多的外購速食。此外,歐洲社福國家已提供更全面社會安全網,包括全民健康保險。」而美國估計有九百萬名兒童沒有健保。

國家富裕並不保證必然充分提供孩童所需。例如,捷克國民平均所得約僅及美國之半,身高卻仍高出美國。由於疾病及營養不良會限制身高,身高差異也與壽命有關,荷蘭為七十九點四四歲,美國為七十八歲。

柯洛斯說:「該研究觸及美國社會根本問題,亦即意識形態及其缺失。」但他指出「對兒童的照顧不應淪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2007/07/17 聯合報】


中國時報 2007.07.26 
世界第二 台灣45%兒童含糖飲料每天喝
朱武智/台北報導

「飲料有顏色與泡泡、香香的,喝起來甜甜冰冰,很舒服,爸媽比我還喜歡喝!」這是台灣許多兒童的心聲。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小朋友一天至少喝一瓶含糖飲料者約占四五%,有三%每天喝三瓶,排名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以色列。

兒盟在台北、台中、高雄與花蓮四地抽訪九所小學共一一一○名小四、小五學生,有效問卷一○二六份。

高熱量奶茶類 最愛第一

調查發現,廿一.八%台灣孩童一天喝一瓶含糖飲料,一九.九%一天喝二瓶,三%一天喝三瓶,合計四四.七%。對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的調查結果,台灣竟排名第二位。第一名是以色列的五二.%,第三名蘇格蘭四三.九%,美國卅九.六%第四,英格蘭卅七.一%第五。

調查也發現,台灣的小朋友最愛喝的飲料,第一名是高糖、高熱量的奶茶類如珍珠奶茶,其次是運動飲料、思樂冰等冰沙與綠紅茶等。五%小朋友買冰火、沙哇、思美洛等酒精性飲料,家長應特別注意。

兒盟還發現,孩子到飲料店選購飲品時,只有卅七.二%會注意飲料糖分,選擇少糖、半糖或無糖的現泡飲料,其餘由業者調製而無意見。有四.五%的孩子要求加糖,覺得比較好喝,也因之攝取過量的糖分和熱量。

小朋友為何喜歡喝含糖飲料?七一.四%說「爸媽常買」,孩子自己買的比率才五七.九%;九三.三%的孩子說家長會買飲料放在家裡或冰箱,甚至有廿三.八%的家長本身喜歡喝飲料。值得注意是,高達卅二.四%孩子答說,家長很少或從不提醒他們喝水。

學校飲水不佳 小孩排斥

調查還發現,學校提供的飲水環境與設施並不友善,導致孩子不喜歡喝水。卅二.九%孩子認為學校飲水機很髒、不乾淨,好像不曾清洗,上面還留下飯粒與菜渣;卅六.二%覺得飲水機有味道、很難聞;廿卅.六%認為飲水機距離教室很遠,不想去。自帶水壺的孩子中,卅九.八%反應,上課時間不准喝水;兒盟認為此一規定不近情理,有待商榷。

小朋友喝飲料的最主要動機是解渴,占七○.二%;其次是喝起來香香、甜甜的六占○.四%;好奇而想嘗試新口味的占五一.八%;再依序是參加抽獎、有贈品,有果粒且很好吃,或同學也在喝。

中國時報 2007.07.26 
家長身教「示範」小孩不喝也難
黃庭郁/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據基金會長期觀察,愛喝含糖飲料的孩子,家長百分之百也是飲料迷。且由於認知不清,家長選擇飲料時很容易受廠商「健康訴求」的吸引,主管機關若未嚴格把關,消費者很容易上鉤,還把這樣的習慣「代代相傳」。

許惠玉說,董氏今年五月完成一份針對全台一千五百名四到六歲幼兒、廿五歲到四十四歲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四七%幼兒、四二%家長每天都會喝超過一罐的含糖飲料。喝含糖飲料的家長與幼兒「呈現高度正相關性」,凡是小朋友喝含糖飲料,家長也一定有喝。

進一步詢問家長與小朋友最常喝的含糖飲料,差異不大,只是排序不同。家長最愛的前三名依序是加味茶、奶茶、米漿;孩子是碳酸飲料、奶茶與加味茶。

問「口渴時會選擇什麼飲品來解渴?」家長選無糖茶、白開水、含糖茶;但小朋友還是喜歡喝含糖茶、奶茶,鮮奶排第三,白開水遠遠排到第七。

許惠玉指出,小朋友的飲食習慣受大人影響極大,但飲料選擇上,半數家長「偶爾才管」,五分之一的家長根本「很少管」,推測可能原因應是「自己都在喝了,不會去管小孩子喝」。

碳酸飲料已被定位為「不健康飲料」,「未必就很健康」飲料還有冬瓜茶、水果醋、稀釋果汁、水果茶、運動飲料等,但高達七、八成孩童相信這些飲料很健康。

許惠玉強調,除了口味、價格,影響消費者最大的就是產品宣稱的「健康訴求」。基金會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關注含糖飲料迄今,眼看著當年喝含糖飲料長大的孩子就要為人父母,對含糖飲料不設防的心態勢必影響下一代,值得主管機關留心。

中國時報 2007.07.26 
拗不過孩子…連夢話都是「我要飲料」
江昭青/台北報導

「我要飲料、我要飲料…」,今夏氣溫一再飆高,平常就愛喝含糖飲料的小朋友更是每天狂買狂喝。北市一位李媽媽說,四歲的小兒子每天都吵著要喝一瓶果茶或葡萄汁、檸檸紅茶,有天晚上連說夢話都喃喃說要喝飲料,讓她傻眼。

李媽媽有兩個兒子,老大十歲,老二現年四歲,大概從六月以來,兩個兒子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飲料。她說,老大愛喝「舒跑」及「檸檬紅茶」,老二也跟著哥哥喝,後來愛上果茶及葡萄汁。

李媽媽說,暑假後更不得了,只要出去運動或到公園小玩一下,兩個兒子一定吵著「飲料、飲料」,一天最多可喝三瓶。小兒子一口氣能喝完一瓶罐裝檸檬紅茶,甚至起床後直奔冰箱拿含糖飲料喝光光,連早餐都沒吃。

李媽媽說,她知道小朋友常喝飲料不好,但天氣實在太熱,帶水出去又不是很方便。而且,現在的飲料瓶實在太可愛了,有的是kitty造型,有的是多啦A夢,有的是美少女,有的彎彎曲曲;飲料本身更是五顏六色。

她說,兒子常是為了「瓶子」去買,如果不買,大兒子不是臉色垮下來,就是露出非常傷心的表情,「要看有多狠心」,才能忍住不買給他。小兒子則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在路上號啕大哭,弄得她不買不行。最誇張的是,日前台北氣溫高達卅八.六度,小兒子當晚作夢竟直說:「買飲料…」。

還有一位醫生爸爸說,兒子唸小三,但「所有的小孩都在喝飲料」,兒子也要和同學一樣,「不喝就吃不下飯,那更嚴重,因此,就給他喝了吧。」一位劉媽媽坦承,這種夏天,自己一天都喝三瓶綠茶,「如何叫孩子不要喝呢?」

小學五年級的小衡說,他最愛喝的是檸檬紅茶、雪碧和可樂,「不只我啦,全班都愛喝。」他說,飲料甜甜的,夏天再加點冰塊,更是好喝,比白開水棒多了。另一位陳小弟說,他愛喝可樂,他不會講為什麼,反正就是超好喝。

當老師的陳媽媽說,三歲的兒子也常吵著要喝飲料,但她都當「沒聽見」,不用多久,兒子就不再吵,「反正只要堅持,孩子也沒辦法。」

中國時報 2007.07.26 
水果切片提味 引導孩子喝水
朱武智/台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二○%的孩子每天喝的含糖飲料比喝水還多,有一成的小朋友每天喝白開水不到五百CC。醫生說,即使是低糖飲料,對小朋友也不好,喝太多或長期飲用會造成腎臟負擔、心跳加快及發胖等疾病,提醒家長盡可能讓孩子喝白開水。

如何引導孩童少喝飲料、多喝水?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調查顯示,若家長不准孩子買飲料,六二.六%的孩子就不喝飲料,可見家長要帶頭示範,並少買飲料給孩子喝,必然可減少孩子喝飲料的機會。

其次,家長可在水中加入檸檬、柳丁或蘋果等水果切片,再倒一點蜂蜜,讓水看起來多一點色彩、多一點淡淡的水果香,以漸進方式讓孩子多喝水。

兒盟指出,以一杯六百CC(略多於一個馬克杯)計算,奶茶熱量約三六○卡,喝一杯就占身體每日應攝取熱量約二千五百卡的十六%;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熱量二七○卡,占當日熱量攝取的十二%。水果冰沙飲料熱量約二四○卡,一杯占每日熱量的十一%。常喝飲料,熱量可能攝取太多。

小兒科醫師王普善也說,即便低糖或零熱量的代糖飲料,也含化學物質,加上人工香料與色素,喝多了對身體實在不好。

她舉例,高糖、高熱量飲料增加孩子肥胖和罹患蛀牙的機率,也可能引發糖尿病、動脈硬化、腎臟等疾病;茶類、可樂等碳酸飲料含草酸,容易產生結石。

而富含咖啡因的茶類、可樂和咖啡,若長期飲用,將刺激孩子的中樞神經,造成興奮、心跳加快等作用,甚至影響孩子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她主張,最好的飲料,就是透明無味的水。

但兒盟調查發現,二○%的孩子每天喝含糖飲料比喝水多,也就是每五個孩子中,有一個是如此;再問是否知道喝飲料過多對身體不好,九五,四%的孩子都說「知道」,只不過他們照喝不誤。

調查指出,一○.九%的孩子一天喝又大約只有五百CC、一個馬克杯的量。以衛生署每人每天喝水量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CC計算,則合計六九.三%的小朋友每日喝水量都不及格。

中國時報 2007.07.26 
飲料業者:不如重視飲食均衡
張亦良/台北報導

喝含糖飲料有地域性、心理滿足等複雜因素的需求。飲料業者表示,與其限定兒童不准喝含糖飲料,不如多重視他們均衡飲食的觀念。家長也應該想想自己也有「愛吃甜食」的童年。

國內某知名茶飲品公司表示,該公司過無數次市調發現,有關消費者選購飲料的需求,第一名的答案永遠是「好喝」,其次是「解渴」。這二個答案幾乎可以證明飲料為什麼「一定要含糖」的現象。

至於一些機能性飲料,即使有再健康的功效掛保證,只要是「不好入口」就會被市場打回票,而要順口,只有加糖最便捷。

飲料業者表示,其實,消費者喝含糖飲料的需求,是天性,口中的甜味,會牽動心理的滿足感。以日本朝日綠茶進軍東南亞市場為例,當時日本以無糖綠茶為市場主流,沒想到天氣炎熱的泰國根本不吃這一套,當地人偏愛的加糖綠茶,甜度還高過果汁。

市場深入調查後才發現,愈是炎熱地區的民眾,流汗多,只有喝到甜味的飲料,才有提神解渴的明顯感受,所以當地含糖茶能高占八成以上市場。

國內市場也是如此,無糖的包裝茶在南部市場明顯不受青睞,有許多人仍有「喝無糖飲料不如在家喝開水,既要花錢,就要買有甜味」的觀念。

統一企業表示,當初思樂冰完全撤退北部、中部市場,而南部市場對思樂冰的需求從未冷卻過,所以能一直存在。飲料業者表示,其實限制兒童喝飲料,還不如多關心他們飲食均衡,更何況甜食取得不只飲料一途,如果偏食,吃太多高含糖量的水果,對健康也沒有幫助。

中國時報 2007.07.26 
茶飲賣得最好 競爭激烈
徐亦橋/台北報導

台灣飲料市場已破五百億元規模,以含糖飲料為大宗,高佔近九成比例。業者表示,以健康導向為名要大家不喝「糖水」根本不可能。

根據台灣區飲料同業公會統計,台灣去年飲料銷售總值已達四百九十四億元,當中成長量最高的一、二名的是包裝水及即飲茶,但碳酸飲料卻逆勢下跌,出現了八%的負成長。

統一企業表示,國內飲料市場目前以茶飲占大宗,一年有二百億元的規模,約占整體市場的四成多;其次依序是咖啡、水、碳酸飲料、果汁等。茶飲料市場競爭激烈,雖然目前市場以無糖、健康走向,但是整體包裝茶市場仍以含糖為大宗,無糖茶佔比不高。民國八十六年是茶與碳酸飲料「豬羊變色」的關鍵年,當時碳酸飲料一年仍有一百億元的規模,但是隨後市場逐年萎縮,至今只剩下七十億元。而茶飲料卻從當年的一百卅餘億成長到目前的二百億元。

一位超商主管表示,碳酸飲料市場規模雖然逐年下降,但是可口可樂今年四月推出「無糖」的ZERO飲料,市場票房翻紅,目前已有二位數的成長,也讓可口可樂股市行情連番上揚。

中國時報 2007.07.26 
六年級的甜蜜回憶 思樂冰復出熱銷
徐亦橋/台北報導

八年級小朋友最愛的思樂冰,在台灣飲料界是少見回鍋且再攀高峰的飲品,因為思樂冰首度站穩台灣市場,還得回溯到一九八五年。當年是六年級「小朋友」的最愛,如今因復古飲品的新鮮感,加上是市場少數碳酸飲料冰品,單月銷量已破千萬杯,今年還將衝上一億杯。

曾於八○年代熱賣的思樂冰,當年曾幫助自美引入的統一超商轉虧為盈,甚至創下單店一天熱賣一千杯的紀錄,是六年級生共通的回憶。後因產品陷入疲態,近六年退守到南部,今年砸下十億元打廣告,讓思樂冰又重新成為市場老少通吃的明星商品。當初對思樂冰重出江湖的計劃,是以十五至二十四歲為主訴求。沒想到推出後消費客層拉開,從五歲到四十歲都是主力客。

統一計畫今年思樂冰將普及到全省三千多家門市,光靠它就能創造出二十億元的年營業額,甚至還能幫助逐年衰退的碳酸飲料市場止跌回升。

中國時報 2007.07.26 
臍帶血是仙丹妙藥?
何信頤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醫界進行了首例自存自用臍帶血移植,而使一名腦性麻痺的幼兒王小弟弟能夠站起來。當然在媒體及部分醫護人員的報導下,這袋臍帶血好像成為這次醫療過程的仙丹妙藥。然而這樣的報導有一些觀點,是我們必須嚴肅討論的。

首先,關於臍帶血的臨床應用,目前唯一能確定有效的是血液性疾病的治療;對其他系統的疾病,尤其是神經性疾病方面,其實一直只有假說理論,而沒有真正的實驗證明。以筆者所進修幹細胞研究的英國而言,對臍帶血裏面所蘊含的造血幹細胞(或有些人所聲稱的另外一種間質幹細胞),到底能不能轉分化成神經細胞,一直有很大的疑問。不論是基礎或動物實驗,都不能確定這是一個正常和有效率的機轉;即使有,相信效率也是很低。

另外有一派的理論認為,移植的幹細胞雖然不能在病人體內存活,但有可能釋放出某些未知生長因子幫助病人自己的細胞再生。如果這個理論屬實,那麼科學研究的方向應該是把這些關鍵性的未知因子找出來製備成安全可用的藥劑,而不是把一整包什麼都有(或許什麼都沒有)的臍帶血打入病人體內。

因此,西方世界一些學者,會對東亞及南亞一些國家,動輒使用幹細胞或臍帶血來進行醫療行為,卻提不出具體證據的作法有一些質疑。一些專業期刊甚至評論,不要把幹細胞當成蛇油(snake oil)來用。

這次王小弟弟的個案,由於是自存自用,在專業血液科醫師的移植程序下,的確是一個「無害」的嘗試。但是能夠站起來的奇蹟,究意是不是這一包二十五西西的臍帶血所造成的,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很可惜的,只有少數媒體如中國時報,在這個報導中引述其他醫師的觀點:實在難以斷言這包臍帶血在王小弟弟身上到底幫了多少。可預料的是,這個案例很快就會成為各臍帶血銀行商業廣告的樣板,也令人憂心社會大眾對臍帶血的一些過度期待。

幹細胞醫學(stem cell medicine)雖然是醫學的明日之星,但是在更多基礎、動物及臨床研究能證明它的安全及可行性之前,所有這些可能受惠的病友都仍應遵循正規的傳統療法。以那位王小弟弟的例子而言,筆者相當肯定這次整個醫療、復健及照護團隊長時間的努力,使這麼困難的腦性麻痺的王小弟弟可以成功地站起來。平心而言,父母及這些幕後人員不辭勞苦不願放棄的精神,才是王小弟弟能跨出一大步的靈丹妙藥;二十五西西的臍帶血,會不會只是一顆維他命C?

(作者為婦產科醫師,英國愛丁堡大學幹細胞研究所博士)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15567
(轉貼)臍帶晚點剪 貝比更健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徐大轉貼電子報
夜間喝杯水,遠離心腦梗

據統計,腦血栓絕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時被發現的,醫學專家指出,可能是夜間缺乏飲水所致。

體內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過度黏稠、濃縮,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誘發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些老年人夜間睡了一覺醒來時,感到口幹舌燥,也是由於夜間未及時補充水分,致使血液黏稠而引起的。 據報道,日本某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男性老人進行分組研究,一組半夜起來喝250毫升白開水,另一組一覺睡到天亮,夜間不飲水,然後分別測定他們的血液濃度。結果發現,喝水的一組血液濃度明顯降低,發生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死的危險隨之下降。

由於老年人口渴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靈敏,所以,老年人應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除了白天主動飲水外,夜間也應喝上一杯白開水,使血液稀釋,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不要用溪水洗臉(非常的重要喔!)
跟你們說件很恐怖的事,希望你們以後出玩能夠很小心警慎。 朋友的朋友在做醫生。來了兩個病人說他們最近經常的頭痛,已經快受不了了。經過檢查結果,發現他們的腦中長滿了水蛭。後來發現他們的水蛭來自溪裡面。之前因為出去玩,看到一條小溪很清澈又冰涼,於是用手舀水洗了一下臉,當時並沒發現水中有何異狀。但是透明的小水蛭已由鼻孔進入他們的腦中,加以繁殖。本以為是經常性的偏頭痛,經檢查後得知為水蛭做祟。
目前一個已經死亡了,大家要多加注意呀!
---------------------------------------------
喝檸檬汁改善 骨質疏鬆

經常外食的上班族,由於蔬果、維他命C的攝取量較為缺乏,長期下來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無益,該怎麼補救呢專家建議回家後可多喝檸檬汁來補充。

跟台灣人一樣崇尚「要拚才會贏」的日本人,其國人前幾名的死因和台灣很類似,據日本茨城基督教大學生活科學部教授板倉弘重指出,撇開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不談,其實,第二、三名合計的心腦血管疾病,遠超過癌症的死亡率,所以,因動脈壁增厚而使血管變窄或喪失彈性的動脈硬化為基盤的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生命的最大殺手。

尤其很多上班族,吃的是高卡路里、高脂肪飲食,加上身心承受的壓力又很大,且運動量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導致罹患心血管這種慢性疾病者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根據他的研究,預防這類疾病發生的第一步是先從改善飲食生活開始。他建議,多吃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的檸檬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若因缺鈣而有骨質疏鬆症的人,亦可多喝檸檬汁,也可獲得改善。

此外,料理? 膍s家有元葉子也指出,在義大利的南部一帶盛產檸檬,當地人做任何料理都會使用檸檬提味,使得那裡的老年人個個身體非常健壯、頭腦清晰,甚至有人說:「在我的字典中沒有疲勞這二個字」,因而她建議上班族平時不妨將檸檬擠成汁,放在冰箱,口渴時加點水或紅茶當開水來喝,對身體是好處多多。

年輕時曾因生病只吃幾粒柚子得以不藥而癒的義美董事長高騰蛟,雖然現在高齡80多歲,但身體仍很硬朗健壯,他說,就是常吃含維他
命C豐富的檸檬、柚橘類水果。

基於檸檬對人體的血液循環以及鈣質的吸引,非常有幫助,況且檸檬價錢又不是很貴,所以,上班族與其買一堆高貴的健康食品,還不如多吃這種經濟又實惠的東西,既划算又不傷身。

【2002/01/13 經濟日報】
---------------------------------------------
到夜市買剝皮椰子要注意喔 ~~~~~~~~

我是泰國華僑,前天與一群台灣友人去逛一處夜市,看到有攤販在賣泰國剝皮椰子,一粒四十元,三粒一百元。友人們想買來喝,只見賣椰子的阿伯拿著刀子割砍洞口,並準備插吸管。

我突然想起在泰國,政府曾取締這種裝糖水的剝皮椰子。於是我檢查所有椰子的洞口,發現全部都貼有麵皮,也就是說這些可能是回收椰子殼,裝入糖水,再用麵皮貼補洞口,一再重複販賣。由於是再裝填,難免有衛生問題之疑慮。我當場質疑,那老阿伯還說他不知情。我說你既然不知情,為何還假裝砍洞口?根本用手指一戳就破? }了。

在泰國,在政府取締下,這種騙局已不再發生,沒想到卻存在於更先進的台灣。希望此文能喚起有關單位的重視與取締,也希望民眾注意。 ---------------------------------------------
史上最強的"停止打嗝法"
此為中醫穴道 ----勞宮穴

一般人打嗝都要等很久才會消失,讓人很痛苦. 現在提供一種很快就能停止打嗝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這個方法是古代一種導引術,很簡單.就是用一隻手的姆指使勁的去壓迫另一隻手的手掌中央.

(左手或右手都沒有關係,用一隻手的姆指使勁的去壓迫另一隻手的手掌中央.壓迫多次打嗝就會停止)

照書上說3分鐘內就會停止打嗝,但是我的經驗只要10幾秒打嗝就會自動停止,相當神奇.
---------------------------------------------
搓揉耳朵~讓腦袋更靈活

辦公室的空氣是一種滯留不動的離子凍結,即使有空調系統的運轉,人類的腦袋還是忍不住想要打起盹來,甚至習慣性的偏頭痛,或者突如其來的煩躁,想要做一些清晰的決策都很難。

有一回跟擅長氣功打坐的母親提及這樣的症狀,她二話不說的抓住我兩個耳朵搓揉了起來,起先有那種讓小學訓導主任逮到惡作劇一般的懲罰,沒想到耳朵一陣熱摩擦之後,腦袋竟然融合的平衡了起來,好像有個看不見的精靈在頭部周遭拿著掃把清除灰塵的樣子,奇妙般的竟是一陣說不上來的舒爽。
後來母親告訴我原理,人的耳朵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穴道,給予適當的刺激之後,很快的就可以讓緊繃的腦部獲得抒解。
不囉唆,看到這裡就馬上試試看吧!越是用力,腦袋越是靈光喔!

---------------------------------------------
吃熟一點的香蕉

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香蕉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TNF,而且,香蕉愈成熟其抗癌效果愈高。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TNF。 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
明眼護目桂圓水   ⊙沈顰 

我的工作需要一整天盯著電腦,這已經是很傷眼睛了,偏偏離了工作,我還饒不了我的眼睛,既喜歡讀小說,又喜歡打毛線,於是四十出頭時,我的眼睛便和我算起帳來了,經常乾澀酸痛,或兩隻眼睛紅通通的,或甚而眼皮沉重,睜眼無力。

一年前朋友教了一個方子,使用一年下來,竟然使我恢復了好眼力,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我的眼睛了。朋友也是在受了眼睛的磨難之後,受惠於這個方子,才介紹給我。朋友自中學起戴了隱形眼鏡,一晃便戴了三十來年。一年多前眼睛狀況不妙,乾澀難耐,診治結果,醫生說是常年戴隱形眼鏡,眼睛受損,需要半年停戴。但是朋友一停戴隱形眼鏡,視力倏地由0.6消退為0.2,醫生和朋友都大為緊張。朋友經人傳授,日日服飲一杯桂圓水,不到一個月,視力又回復到0.6。

這個桂圓水,所用的材料是十二顆帶核的龍眼乾、四粒紅棗、一小把枸杞。紅棗不必先浸泡,用小刀劃上個十字。將所有材料放入馬克陶瓷杯中,注入八分滿的冷開水。蓋上瓷蓋子,放入電鍋中,外鍋放兩格水,蒸好即可飲用。

我一年來不間斷的每日服用一杯,如今所有日子照常過,用電腦、看小說、打毛線,眼睛從來不再讓我煩惱,日子過得開心極了。
--------------------------------------------------------------------------------
改變習慣 ,趕走小麻煩 脹氣

腸胃脹氣是很令人難受的一件事,工作、學業造成的生活緊張,很容易讓你消化不良。有時有重要的會議要開,卻不停打嗝;下午要小考,卻一直想放屁。不然就是肚子脹脹痛痛的,坐立難安。
要注意的事:
 ◆學會放鬆自己、調整生活步調,壓力不要太大。
 ◆吃東西一定要慢慢來,嘴裡有東西時不要講話,以免吞嚥太多空氣。
 ◆飯後不要立即坐臥,讓胃部有時間消化。
 ◆不適合攝取過多產氣食物,例如豆類、牛奶、稀飯、碳酸飲料、洋蔥、花椰菜等。

陰部搔癢、泌尿道感染

台灣的氣候較潮濕,大多數的女性都經歷過陰部搔癢這個難以啟齒的困擾,其中的大多數人又選擇忍受它而不好意思看醫生。另外,因為工作忙碌而長時間久坐、喝水太少,或忽略良好衛生習慣而身體免疫力又變差時,也常常造成泌尿道感染。
要注意的事:
 ◆不要穿太緊、不吸汗的內褲及褲子。
 ◆泡澡要注意環境衛生,盡量改採淋浴方式。
 ◆不要常用護墊產品,若非用不可,也要經常更換。
 ◆不要使用過多香精製造的香皂、沐浴乳來清洗外陰部。
 ◆排便後切記由肛門向後揩擦清潔,以免污物沾染外陰部。
 ◆多喝開水,不要憋尿。
 ◆多喝蔓越莓汁、優酪乳,有助於將有害細菌趕出體外。

掉頭髮

不當減肥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掉髮。如果你並沒有在減肥,那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營養不均衡囉!

要注意的事:

 ◆選擇適當的梳子,不要傷害頭皮健康。
 ◆洗髮時用指腹搓揉頭皮,不要拼命用指甲抓洗。
 ◆洗好頭髮用毛巾包覆頭髮緊壓吸水或拍乾,不要用力搓乾。
 ◆適量維他命 A有助身體及頭髮健康,但攝取過多反致中毒而掉髮。
 ◆改為多吃β胡蘿蔔素,健康又安全。不過,吃太多雖然不會中毒,但皮膚會變黃喔。
 ◆中醫講氣血虛,一般說來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營養問題,蛋白質要足夠。而攝取過多辣椒、大蒜、檸檬及酒類也對頭髮有害。

抽筋
肌肉的鬆弛和收縮不正常,或肌肉過度勞累,都會引起抽筋。有些人特別容易抽筋,接下來一二天還會感到局部疼痛,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半夜抽筋甚至影響了睡眠,小問題也會變大問題喔。
要注意的事:
 ◆要注意休息,不要長時間站立,選穿舒適的鞋,減輕身體負擔。
 ◆運動要適時適量,並注意腿部保暖。
 ◆注意鈣質攝取,除骨骼所需之外,鈣質也會影響肌肉的鬆弛和收縮,所以許多人是在青春期容易抽筋,因為鈣質的需求量大。上班族不要只喝咖啡不喝牛奶喔!。

指甲斷裂

指甲容易斷裂往往也是不當減肥的副作用,若蛋白質攝取不足很容易就發生這種問題,甚至腳跟容易破皮、皮膚如鱗狀、掉頭髮等等。

要注意的事:

 ◆指甲修剪後,要以同方向修整光滑,由指甲邊緣銼向中央,不要來回銼甲。
 ◆睡前可用護手霜或凡士林滋潤一下手指。
 ◆接觸清潔劑要帶手套。
 ◆要注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喝牛奶、吃低脂起士、鮪魚罐頭都很好。
增加維他命D 曬太陽沒用

研究結果顯示,許多人即使充分曬太陽可能也無法提高體內的維他命D值。

研究人員表示,一般認為,陽光曝曬不足是體內維他命D不足的主因,不過學術界始終無法確定。

威斯康辛大學骨質疏鬆臨床研究計畫的賓克里及其同僚檢查九十三名夏威夷人體內的維他命D值後發現,儘管陽光曝曬充足,百分之五十一的人維他命D值依然偏低。賓克里表示:「這意味,即使醫學界建議民眾儘量讓手與臉部接觸陽光十五分鐘,可能也不足以確保維他命D足夠。」

研究團隊指出,民眾不宜誤以充分接觸陽光即可確保擁有足夠的維他命D。

【2007/07/01 聯合報】

臍帶晚點剪 貝比更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嬰兒出生後最好晚些剪掉臍帶,只要晚個兩分鐘,便可使小貝比罹患嚴重血液疾病的機率降低一半,大幅增進們他們的健康。

英國每日郵報十七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慢點剪去臍帶可使新生兒貧血,以及血中鐵濃度偏低的機率各降低一半及三分之一。研究報告已透過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

負責這項研究的加拿大麥可馬斯特大學助產科助理院長艾琳‧哈頓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慢點剪去臍帶能夠降低新生兒貧血的機率,並提高血中的鐵濃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好處能夠一直延續至初生期之後。」研究人員認為,稍待再剪去臍帶可使胎盤的血液流回嬰兒體內,使小貝比體內的血液量增加百分之卅。

專家對剪斷臍帶的最佳時間看法不一,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表示,並無標準答案。

【2007/06/18 聯合報】



餵貝比煮爛食物 無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育兒專家表示,以煮得稀爛的食物餵食嬰兒,其實既不符合人類的自然飲食習慣,也無必要;寶寶出生後的六個月內應只餵母乳或嬰兒奶粉,接著立即斷奶,改吃固體食物。

英國觀察家周報十七日報導,兒童基金會「友善育嬰計畫」副主任姬兒.拉普利表示,以湯匙餵寶寶軟爛的食物,可能造成日後健康上的問題。

拉普利說,世衛二○○二年的研究發現,寶寶滿六個月後,嘴巴已能咀嚼食物,無須以湯匙餵食軟爛食品。她說,這項研究促使世衛組織改變其對嬰兒餵食方式的建議,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已在一年後改用新的嬰兒餵食建議。

英國嬰兒與特殊營養品製造商組成的「嬰兒與食療食品協會」會長克拉克表示,拉普利提及的觀念仍非常新,業者有必要進一步謹慎了解。

【2007/06/18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67685
(轉貼)無肉不歡?大腸癌患者年輕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熟透的香蕉.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 TNF

您可能會發現不久的將來 ......香蕉會缺貨 !! 

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 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日本人愛吃香蕉不是沒原因的, 大、小朋友們都喜歡吃香蕉 ~真方便,每日五蔬果,疾病遠離我喔 ...... 

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香蕉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 TNF。 

而且,香蕉愈成熟其抗癌效果愈高。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 TNF。 

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 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吃熟一點的香蕉唷! 香蕉不會使白血球盲目增長,只有在數量少的時候才會大幅度增加。 因此,專家們研究認為,香蕉具有的免疫激活作用比較溫和 , 在人體狀態健康時並不會使免疫力異常升高. 

但對病人、老人和抵抗力差的體弱者則很有效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感染,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 

山崎 教授指出,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 ......... 要比表皮發青綠的香蕉強8倍

食 療 對 防 止 心 臟 病 的 重 要 性
Importance of diet in preventing heart disease
九 八 年 一 月 January 1998 

歐 洲 心 臟 學 學 會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經 過 了 數 年 的 研 究 , 發 現 地 中 海 國 家 的 低 脂 肪 及 含 大 量 魚 、 水 果 和 蔬 菜 的 食 譜 (Mediterranean diet) 對 防 止 心 臟 病 有 一 定 的 幫 助 。

法 國 的 研 究 員 對 600 名 心 臟 病 人 作 出 了 研 究 , 其 中 300 名 病 人 食 用 地 中 海 國 家 -克 里 特 (Crete) 的 食 譜 ; 而 其 餘 的 300 名 則 吃 普 通 心 臟 病 人 的 食 譜 。 地 中 海 食 譜 包 括 較 多 的 麵 包 及 穀 類 食 物 (cereals) 、 蔬 菜 、 豆 、 水 果 、 橄 欖 油 、 魚 、 少 量 用 菜 子 油 (rapeseed) 造 的 奶 油 (margarine) 及 少 量 紅 肉 。 經 過 兩 年 時 間 , 發 現 吃 地 中 海 食 譜 的 病 人 , 出 現 第 二 次 心 臟 病 發 的 情 況 比 吃 普 通 食 譜 的 病 人 低 出 75% 

研 究 發 現 地 中 海 食 譜 內 的 魚 , 含 有 一 種 α 亞 油 酸 (alpha linoleic acid ) 的 脂 肪 酸 , 它 可 以 幫 助 防 止 冠 狀 動 脈 血 栓 症 (Coronary thrombosis) 。 此 外 , 橄 欖 油 內 亦 含 有 油 酸 ( Oleic acid ) , 增 加 人 體 內 的 抗 氧 化 活 動 (antioxidant activity) , 減 低 LD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一 種 壞 膽 固 醇 (bad cholesterol) 的 形 成 , 因 而 減 低 心 臟 病 發 (heart attack)和 中 風 (stroke) 的 發 生 。 地 中 海 食 譜 亦 含 有 螯 合 劑 (chelators) , 可 防 止 吸 收 鐵 (iron)、 水 銀 (mercury) 和 其 他 重 金 屬 (heavy metals) , 而 這 些 重 金 屬 會 增 加 心 臟 病 的 機 會 。

流 行 病 研 究 專 家 (epidemiologists) 亦 發 現 在 歐 洲 , 愈 往 北 走 , 患 心 臟 病 的 人 數 會 續 漸 增 加 四 倍 , 最 多 的 是 芬 蘭 (Finland) , 而 最 少 的 是 意 大 利 (Italy) 。 這 進 一 步 顯 示 出 , 食 用 地 中 海 食 譜 對 心 臟 健 康 確 有 益 處 , 值 得 人 們 , 尤 其 是 心 臟 病 人 採 用 。

C-Science 1998 版 權 所 屬 c  Copyright


無肉不歡? 大腸癌患者年輕化
圖/聯合報提供

醫師發現,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臨床有廿八歲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找不出家族史,他無肉不歡,嗜吃燒烤,醫師懷疑罹癌與飲食習慣有關。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台中榮總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多是六十歲以上,近年則愈來愈年輕,過去接受治療平均六十八歲,三年前已降低至六十二歲,男性是女性一點四倍。

王輝明認為,除了遺傳因素,大腸直腸癌患者年輕化應與飲食、環境改變有關。過去飲食纖維質攝取量也較多,現代人愛吃肉,又攝取過多油脂,很容易刺激腸道。王輝明建議,五十歲民眾一定要做一次大腸鏡,若有家族史,受檢年齡還要提前。

花蓮慈濟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糠榮誠收治過五十多歲,沒有家族史的第四期患者,他愛吃高檔牛肉,幾乎不吃蔬菜水果。

國泰新竹分院外科主任陳樞鴻解釋,大腸是食物在人體的最後一站,負責回收水分及電解質,並排掉吸收後的食物殘渣。建議民眾避免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少吃紅肉及刺激性食物,多吃蔬果。

【2007/06/08 聯合報】

泡泡清潔劑   會害男生變娘

【聯合報╱文字/鄭朝陽】

清潔劑裡的壬基酚,外號「假性荷爾蒙」。它能在雄性動物體內假扮雌性荷爾蒙,讓雄性動物變「娘」。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長陳美蓮比較五百九十八名國中小青春期學生,發現尿液中壬基酚濃度越高的男生,越不易出現聲音低沈的雄性性徵,懷疑是壬基酚作怪。

陳美蓮還分析一百位不孕症門診的男性病患,發現他們尿液中的壬基酚濃度和精子數量成反比,揭露壬基酚是「精子殺手」的警訊。

壬基酚與女性荷爾蒙「雌二醇」結構類似。二、三十年前人們發現家庭汙水排放口母魚特多,後來才知是清潔劑中的壬基酚擾亂魚的生殖系統,使雄魚比例減少;現在部分河川也有公魚變中性魚的現象。

「這樣下去,人類會絕子絕孫。」林碧霞雖說玩笑話,但各項研究結論均明指壬基酚是導致癌症、降低繁殖力的凶手。她說,人們濫用清潔劑,除了過敏、肝腎器官等傷害,最麻煩的是製造像壬基酚這類大量又難清除的「環境荷爾蒙」。

基酚(Nonylphenol,NP)是常見的環境荷爾蒙,洗碗精、洗衣精和浴廁清潔劑靠它更容易起泡、洗淨力更好;但長年大量排入河川,由食物鏈毒害人體,許多數據證實情況嚴重。

台灣每年約使用三點三噸壬基酚製造工業和家用清潔劑,環保署調查國內四十條河川水質,五成四的河川都被檢出的壬基酚殘留量,跟歐、美、日相比,河川壬基酚濃度最高數值是美國的八十三倍、日本的十六倍、歐洲的十倍,可見清潔劑的濫用程度。

陳美蓮和毛義方教授分析超市販賣的魚、肉、蛋、牡蠣、蔬菜等廿五種、一百多件生鮮食物,發現百分之九十八都含有這種環境荷爾蒙。進一步推算台灣人平均每天吃下肚的壬基酚量達三萬五千六百多奈克,是紐西蘭的十倍、德國的四點五倍。

儘管情況嚴重,但清潔劑成分管制、標示仍舊一團亂。林碧霞直言,歐盟禁止壬基酚、螢光劑用於清潔劑中,但台灣的清潔劑標準只管酸鹼性,「落伍得像未開發國家」。

【2007/09/03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49569
(轉貼)姿勢不對 筆電傷脊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嬰兒皮嫩 勿天天洗澡

英國衛生部建議父母每周只須替嬰兒兩到三次澡,但臉、頸、手和小屁屁則每天都應仔細洗乾淨。專家也警告,家長若每天為嬰兒洗澡,可能傷害嬰兒的皮膚。

倫敦每日郵報四日報導,研究顯示,時下嬰兒出現濕疹類皮膚問題的機率是上一代的兩倍。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多數嬰兒每天洗一次澡所致。他們建議嬰兒一周洗澡不宜超過三次。

專家指出,在開始爬行前,嬰兒不可能髒得非全身都洗不可。

百分之卅七男嬰與百分之卅三女嬰有敏感性皮膚,是他們母親當年的兩倍。

多數的嬰兒每天至少洗一次澡,五分之一嬰兒兩天洗一次,一星期洗二到三次的嬰兒只有百分之十九。

「嬰兒與母親」雜誌主編艾蓮娜‧戴爾林波說:「嬰兒的肌膚比成年人細嫩五倍,需要細心呵護。嬰兒不宜天天洗澡,一星期兩三次就夠。醫護人員都會提醒媽媽們以清水為寶寶洗澡,然而嬰兒出院回家後就會開始進食,頭髮與臉部難免會沾到食物的殘漬。這時候,媽媽們可能會以其他東西為他們洗澡。」

【2007/06/05 歐洲日報】

姿勢不對 12歲打筆電傷脊
長時間使用筆記型電腦姿勢不良,正讓數百萬人面臨脊椎傷害無法復原的風險。 專家指出,因慢性神經痛求診的患者,高達五分之四的原因與使用筆記型電腦有關。圖為常見的不良姿勢。
記者侯世駿/攝影

英國最新報告指出,使用筆記型電腦姿勢不正確所引發的背部毛病,正讓數百萬人面臨脊椎傷害無法復原的風險,才十二歲的女孩就已神經受損,出現駝背現象。

背部專家表示,因慢性神經痛求診的患者,高達五分之四的原因與使用筆記型電腦有關。

倫敦知名整脊師鄧特表示,他看過數十張經常使用筆記型電腦的患者關節退化的X光片。他說:「許多母親帶著十二歲的女兒上門來看背痛,我一眼就看出女孩已有駝背跡象。許多二、三十歲的患者,駝背的樣子看起來就像個老太婆。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俯視小螢幕,才不過幾年,脖子後面已經長出肉團。」

全英脊椎按摩療法協會最近調查發現,十六歲到廿四歲的年輕人當中,高達半數為背痛所苦,三年前只有百分之十八。鄧特相信此一現象與筆記型電腦日益普遍必定有所關聯。

英國目前有五百多萬台筆記型電腦流通,占全部電腦銷售量的七成,衛生安全單位迄未適當檢討筆記型電腦引起病痛的問題,只建議使用者遵照一般電腦的使用標準,但要多休息。

很多人將筆記型電腦放在大腿上,盯著螢幕看,結果造成頸部、脊椎和腿部的壓力。筆記型電腦強調在行進間也能使用,像是搭火車或坐車,經常造成背部和頸部的毛病。

除了背部和頸部,物理治療師和醫學專家也提出警告,長期將手腕放在筆記型電腦邊緣,不當壓迫手、腕、臂的神經,可能造成重複使力傷害(RSI)。

英國健康安全部上次針對筆記型電腦使用發布綱領是二○○三年。

上個月有兩篇論文分別出現在「應用人體工學」和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應用人體工學」的論文指出,筆記型電腦的鍵盤使用起來較不舒適,更可能引起手臂有壓迫感;「刺胳針」研究則呼籲加強了解因打電腦姿勢不正確所引發的重複使力傷害。

英國健康與安全部表示,目前正研究筆記型電腦使用姿勢問題。資深人體力學專家畢托斯提出所有電腦使用者都適用的建議:定期小休息,站起來伸展身體。畢托斯表示,使用筆記型電腦的休息頻率應高於桌上型電腦,最好是每使用十五分鐘就休息一分鐘。

【2007/06/0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40171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