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健康醫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健康】(轉貼)避開致癌九大因素
 瀏覽22,629|回應102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對癌症來說再恰當不過,專家歸納出九大致癌因素,只要避免這些危險,全球每年死於癌症的七百萬人可以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伊薩提博士發表的報告顯示,根據廣泛科學研究和政府報告,二○○一年全球七百萬人死於十二種癌症,其中二四三萬人和這九大因素有關,包括:吸菸、喝酒、肥胖、蔬果攝取不足、不安全性行為、缺乏運動、都市空氣汙染、室內燃燒煤炭、注射針筒汙染。

伊薩提指出:「只要避免這九大因素,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避免。預防比醫療科技更能減少癌症死亡,只要在生活形態和環境方面多加注意就可奏效。」

而這九大因素中最可怕的殺手首推抽菸,在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占了廿一%,其次是喝酒和蔬果攝取不足。由於開發中國家的抽菸人口近年來有增加趨勢,預料造成的生命損失會更大。

研究顯示,不論中低所得或高所得國家,菸、酒都是最危險因素,但中低所得國家的第三大殺手是蔬果攝取不足、高所得國家則是肥胖。

【2005/11/18 聯合晚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50317
 回應文章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蛋蛋』變大了,是『睪丸癌』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蛋蛋』變大了,是『睪丸癌』嗎?
【撰文/臺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泌尿科.陳怡光醫師】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表情靦腆地走進診間,因為他右側的『蛋蛋』破了皮,著實疼痛。追溯他的病史,他右側的睪丸直徑脹大到超過了十公分已經有好幾年了最近陰囊被撐大的部份不知是抓破了皮還是血流不順暢,竟然開始潰爛...

睪丸的大小不代表功能的好壞

睪丸對男性來說,是最重要的性別器官,沒有了它,男性荷爾蒙就沒了,男性荷爾蒙沒了,男性雄風就跟著沒了,於是古代才會有『太監』的角色。

男孩到了青春期,睪丸便會開始發育、長大,漸漸地製造出男性荷爾蒙、精蟲,這時男孩會長高、肌肉會更加發達、長鬍子、聲音開始低沉、第二性徵出現,也具備了生殖能力,男孩轉變成了男人。睪丸的大小,不代表功能的好壞,通常長軸在4~5公分是標準的大小。

睪丸『突然』腫大,可能是睪丸癌

雖然睪丸腫大,儼然宣判了『睪丸癌』一樣,先別太沮喪,因為大部份都不是,要考慮的鑑別診斷有陰囊水腫、疝氣、副睪丸發炎等。

『睪丸癌』的發生率在美國每年每十萬人口,大約是2~3個,台灣則更少,算起來是不常見的癌症。糟糕的是它通常侵犯年輕人(20~35歲),而大於60歲的男性也存在著另一個高峰。

由於大多發生在年輕人,對生產力與家庭的衝擊也較大,直得慶幸的是,睪丸癌若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五年的存活率可以高達九成以上。

有任何腫大或疼痛盡早就醫

什麼樣的男性要注意呢?統計上,患有隱睪症的男性罹患『睪丸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了7~10個百分比,而隱睪的睪丸若是留存在腹腔中的機率會更高。

『睪丸癌』有許多種類,最常見的是精細胞癌,另外還有絨毛膜癌、畸胎瘤、胚細胞癌…,而年紀大於50歲的則以淋巴癌較常見。其症狀是睪丸『無痛性』的腫大,患者通常不自覺。不管如何,『蛋蛋』有任何腫大或疼痛,還是儘早找泌尿科專科醫師診斷,才是上策。

【健康世界 2007年12月號】

摸到不明硬塊 小心睪丸癌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花蓮報導】

門諾醫院最近收治2名在臨床上不常見的睾丸癌患者,其中一名才30歲出頭,醫師建議切除硬塊,因不會影響生育,獲病患同意切除,經生理切片檢查,還好是第一期惡性腫癌,未發現癌細胞轉移。

門諾醫院泌尿科醫師鍾慧明表示,不只女性要「3分鐘護一生」,男人在洗澡時,也應該檢查私密處,是否有不明硬塊,以期及早發現治療。

鍾慧明指出,這名年輕病患在3個月前,就發現睪丸有不明硬塊,但因不會痛就沒再理會,直到最近開始愈長愈大,才覺得事態嚴重,向醫院求診。

鍾慧明說,這名病患的腫瘤指標測量正常,使用內服藥1個月後仍未見消腫情況,雖然硬塊不會痛,但因生長位置敏感特殊,在經過審慎評估後,建議病患將硬塊切除,以策安全。

鍾慧明指出,由於及早發現並求診,在腦部及全身X光片上,並未發現癌細胞轉移。

鍾醫師表示,睪丸是男人終生的親密戰友,在平時應該時常自我檢查,若發現有不明硬塊,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只要早期診斷,縱然是癌症還是可以把病治好。

【2007/11/2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612912
(轉貼)癌末棄醫 她捐百萬濟貧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癌末棄醫 她捐百萬濟貧
周珮珊決定放棄治療,並捐出一百多萬元醫療費,她說和媽媽(左)透過佛法對死亡已有心理準備。
記者鄭毅/攝影

罹患直腸癌的卅三歲女老師周珮珊,治療兩年多未見好轉,她決定自然面對死亡,並捐出原準備做為醫療費用的百餘萬元,嘉惠貧窮學子;「唯一心願是往生後,父母別為我哭壞了身體」。

她心疼父母一路相伴照顧,一句「我愛您們」,三人昨天在病房內都哭了,相約在佛國淨土再續前緣。

周珮珊是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國小老師,前年七月取得台中教育大學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因妹妹獲得美國知名大學入學許可,母女三人開心計畫到日本去玩幾天。行前她因如廁頻繁,到新竹國泰醫院檢查,竟得到「直腸癌末期」的檢查結果,讓她頓時天旋地轉。

當時醫生告訴她,約莫還有半年可活,但家人不放棄任何求醫的機會。周珮珊嘗試各種療法,包括每次要價卅萬元的nk細胞療法(自然殺手細胞療法),連續做了三次;中醫藥方每帖三百元,吃了九百多帖;三千元的細胞食物也吃了百餘次,每周遠赴台中接受中醫治療,不放過任何就醫機會。

兩年多來前後開了十次大刀,還有無止盡的化療、住院。周珮珊說,母親劉丹素衣不解帶的在醫院陪她,父親周朝基每天遠從新竹幫她準備三餐,再送到台北市內湖的三軍總醫院,「兩個六十幾歲的老人,為我如此奔波、操勞,整整瘦了一圈,我心好痛」。

最近醫院醫療團隊告訴她,她的血紅素只有六點多,身體太虛弱不宜再接受化療,且化療的效果不斷遞減,建議暫停化療,並應有心理準備。

「既知大限將至,反而心裡更清明」,周珮珊的父母為了她成為佛教徒,一再為她祈福,也藉由佛法啟發她對生死的看法,「我與父母都對死亡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周珮珊說,在生命倒數計時的日子裡,她把每天都視為是生命裡的最後一天,雖然父親一再告訴她,「生命的精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品質與過程」,但她還是對父母深深不捨。

近日她與父母徹夜長談後,決定停止任何醫療程序,自然面對死亡,並把原先準備好的醫療費用百餘萬元,捐給新竹縣政府成立語文基金會,幫助語文有天份的貧困學生。

看著逐漸枯萎的女兒,周朝基與太太劉丹素強忍錐心之痛,對女兒勇敢正視死亡和大愛之心捐出醫療費用,「她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2007/11/26 聯合報】

生命倒數 她心繫語文教學

「我想趕快回家,想再彈琴給爸媽聽。」禁錮在病房已月餘的周珮珊,生命開始倒數,她想做的事還有好多,「父母恩未報、學生等著我回去上課、認養的小女孩還未謀面…」但老天已不給她時間去完成了。

周珮珊說,她高一時就決定將來要當老師,要把自己一生的時間、心血都放在教育,因此她曾堅決地告訴父親,「我抱定獨身主義,要把一切留給更多的孩子」,她還打算編訂一份國小語文教材,讓小朋友不再只會火星文。

她常說,全世界都在流行中文,但台灣卻無動於衷,她希望能帶動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捐出醫療費就是要成立語文基金會,實現她的心願。

「該走的時候,就要走得瀟灑」,周珮珊和病魔奮戰兩年多,珍惜生命卻也明白何時該「捨得」,她要有尊嚴的迎接生命的盡頭,「只求父母原諒我未能盡孝」。

「我很感謝你們一路陪著我,從不放棄我,我真的很愛您們」,昨天她躺在病床,讓母親幫她調整臥姿後,說了這番話隨即淚珠滑落,父母陪著落淚,在場探望的同學也哭紅了眼。

她表示,從小學到大學一帆風順,讀完研究所,拿到碩士,正逐步實現作育英才的職志,卻被老天爺判了死刑;「我還有很多事來不及做,希望盡快離開醫院,回家整理從小到大的獎狀、文章、圖畫、照片,希望再彈鋼琴給父母聽」。

前些時候她一再拒絕友人、同學、學生的探病,不想讓別人看到到自己病懨懨的一面,但在她決定放棄治療後,反而變得開朗,因為她要為生命留下一個最好的教材。

【2007/11/26 聯合報】

渡二老修佛 「女兒已報恩」

「我們決定以辦喜事的心情,陪女兒走完最後一程」,周朝基與太太劉丹素作夢也沒想到,竟要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大不幸,但他們認為女兒已報恩,「她藉由身體病痛,引渡我們夫妻成為佛教徒,了解人生八大苦,脫苦離難只有看透捨。」

六十一歲的周朝基說,他育有三女,每個女兒都是他的寶,得知大女兒罹患直腸癌末期,只有半年生命時,他半個月瘦了七公斤,憔悴到自己都嚇了一跳,「多少個夜晚,我跪在地上哭喊,要老天還我一個健康的女兒,為什麼得癌症的不是我?」他寧可散盡千金,兩年來開車載著女兒到處求醫,新車里程數已快破八萬公里。

周朝基清楚記得女兒的每一個療程,他說兩年來女兒住院十六次長達一百六十八天、開刀十次、做了卅九次放射性治療、門診兩百廿二次、針灸超過五千針,最長的紀錄是在三總住院四十六天,這四十六天,他每天從新竹給她送飯,他看著女兒一次又一次忍著病痛折磨,每次問她:「怎樣?」她總是輕聲說「還好」,從未聽她叫過痛,為的就是怕兩老心疼。

從無神論者,到今天成為虔誠佛教徒,周朝基夫妻參加過無數的法會,為女兒祈福。他越了解佛法,越能體會何謂無常,認識輪迴,也讓他逐漸接受女兒不久人世的事實。

「我與女兒沒有忌諱的談論著生與死,我與太太、女兒早為死亡做了準備,也簽署器官捐贈書與安寧心願卡」,周朝基認為浪費醫療、健保資源,是沒有意義的事。

女兒決定放棄治療後,願悉數捐出醫藥費,他深受感動。周朝基說,最近整理女兒衣櫥時,發現女兒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加起來竟未超過卅件,都是舊衣服,自己捨不得買幾件像樣的衣服,卻把存起來的錢,捐給學校圖書館、認養貧戶兒童,這點讓他心疼又欣慰。

周朝基說,他已在佛光山訂下三座骨灰塔,將來夫妻要和女兒住在一起,再敘天倫。

【2007/11/26 聯合報】

千本藏書 她捐學校

癌末患者周珮珊把節省下來的百萬元醫藥費捐給新竹縣政府,希望能成立語文基金會,由於基金會至少需兩百萬元經費才能運作,周家決定再捐喪葬費用,新竹縣議長張碧琴、新竹縣長鄭永金也答應代為籌募,完成周珮珊的心願。

周珮珊從小在父親周朝基教育下,對語文很有興趣,參加各種語文競賽屢屢奪冠,而她優游於文字之美,光是藏書即超過千本;最近她捐了一批書籍給任教的學校,希望學生多閱讀打好中文底子。

周珮珊任教六年,一直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她脾氣好,從來不罵學生,學生功課跟不上,她利用課後一對一講解。曾被她教過的黃姓學生,曾吵著要到醫院看她,只因在台北路程太遠,她寫了很多卡片安慰老師,「周老師,您要趕快好起來,我要您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哦。」

這段生病期間,周朝基每個月都要代轉全校師生託他帶到醫院的慰問卡,有時是一大疊,有時是整本,這些與鼓勵,是周珮珊面對病痛折磨時最大的慰藉。

【2007/11/26 聯合報】

癌末女老師 赴縣府捐百萬
罹患癌症的周珮珊老師(右)捐出100萬元給縣府籌設基金會,希望推動語文教育,由縣長鄭永金(左二)代表接受,左為促成此案的議長張碧琴。
記者彭淵燦/攝影

罹患直腸癌的新竹縣竹北市竹仁國小老師周珮珊,昨天忍著身體病痛,捐出100萬元給縣府,希望籌設感恩基金會,培育更多語文人才。縣長鄭永金深受感動,承諾全力完成她的心願,並頒贈榮譽縣民表揚她。

33歲的周珮珊,前年7月間檢查出罹患直腸癌,隨即接受一連串治療,今年放棄積極性治療。她念念不忘熱愛的教育和學生,決定捐出100萬元,培育更多學子。

昨天上午,周珮珊由父親周朝基、母親劉丹素和議長張碧琴等人陪同到縣府拜訪鄭永金。她虛弱的身體,舉步維艱,在家人攙扶下,吃力地走進縣長的辦公室。

記者詢問她:「是否很愛學生」,她蒼白的臉龐,露出燦爛的笑容;她以微弱的聲音說「學生們也很愛我!有打電話和寫信給我」、「我想學生們會替我加油」。

周朝基說,女兒生病後,他們以宗教作為支撐的力量,現在全世界都是一片中文熱,台灣的孩子必須和世界競爭,周珮珊捐出100萬元拋磚引玉,希望結合各界一起成立基金會,讓 孩子接受更好語文教育。

鄭永金對周珮珊雖然生病依然關心教育,相當感動,承諾結合企業界和社會各界幫助珮珊完成心願。

議長張碧琴建議,縣府可以成立語文教育中心,逐年編列經費,推動語文教學。

竹仁國小校長彭寶旺代表全校師生致贈一束鮮花給周珮珊,讚許「你是教育界永遠的典範和生命鬥士」,鼓勵珮珊繼續替自己加油。

【2007/12/0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525907
(轉貼)衛生署 另類癌症地圖出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衛生署 另類癌症地圖出爐

衛生署完成民國94年台灣地區大型醫療院所診斷主要癌症個案的數量統計,在五種國人常見癌症中,林口長庚醫院在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及口腔癌等4種排名第一,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則在女性乳癌居首,這份統計資計或許可當成另類的「癌症地圖」,提供就醫民眾參考。

癌患人數與信任度成正比

衛生署這項統計,是以民國94年一整年各醫院申報的癌症個案數為主,雖然統計數目和醫院規模有關,但不容否認的是,診療數目高低也和該院專長,以及民眾對這家醫院的信任密不可分,從數字的多寡,多少可看出一些端倪。

在五種癌症的統計中,林口長庚在肺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及口腔癌等4項都排名第1,女性乳癌位居第2。對林口長庚拿下四個第一,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曹美華一點也不訝異,因為林口長庚是台灣、甚至東南亞最大的醫院,病人數原就多,加上又有很好的治療口碑,且醫療費用又管控得宜,癌症診療病人量當然最多。

林口長庚胸腔內科系肺腫瘤科主任余志騰表示,該院是桃竹苗地區唯一的醫學中心,佔得地利之便,加上去年又成立癌症中心,擁有18個專科醫療團隊及上百名專科醫師,實力堅強,在在讓癌患安心,診療癌患才較其他醫院多。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組組長孔憲蘭表示,林口長庚是國內最大醫院,癌症診療量偏高並不意外,但就因為診療量多,其癌症治療品質也會跟著上揚。她舉國外醫療文獻指出,外科的診療量和醫療品質呈正相關,癌症也是一樣。

除了要看各醫院的「量」,孔憲蘭認為「質」也很重要,因此衛生署決定明年起推動「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制度」,43家每年癌症診療量超過500名個案的醫院全都納入,凡通過認證的醫院,癌症治療品質一定不差。


【2007/11/19 聯合晚報】

癌症診療品質 明年起列醫院評鑑

面對連續24年高居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1位的癌症,衛生署決定再加把勁,明年起辦理醫院癌症診療品質認證,評核結果將納為98年度新制醫院評鑑的重要指標。最快1年,民眾只要根據這份評核資料,就能找到合適的治癌醫院。

其實,在面對癌症這個可怕的健康殺手時,衛生署早在民國90年就補助每年新診斷癌症個案超過500人以上的醫院,協助成立癌症防治中心,民國97年擴大補助到27家醫院,遍佈台灣各地。

衛生署今早邀請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及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分享他們提升癌症診療品質的經驗。其中,和信治療中心醫院是以提升解剖病理的品質為重點,設定病理危機值通報等多項院內機制,維護癌患治療權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依據國際各種癌症的治療指引,且每隔4~6個月就修訂一次,醫療團隊每隔2周再確認1次癌患期別,提供癌患最佳的治療模式。

林口長庚醫院是由院長陳敏夫親自領軍,結合多專科團隊會議的討論,只要有新癌患住院,在開始接受治療前,負責醫師就要先填寫治療計畫書,送交醫療團隊討論,經團隊負責人簽名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治療。陳敏夫常親自坐鎮開刀房門口,逐一過濾,一旦攔到沒有完成治療計畫書的個案,就不准醫師進開刀房動刀。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則以推動腫瘤個案管理師聞名,這群管理師扮演整合資源的角色,從衛教宣導、癌患關懷、追蹤到跨科別的溝通協調,提供癌患連續性的照護,癌患平均失聯率從民國93年的15.6%,降到94年的3.4%,成效不錯。

【2007/11/19 聯合晚報】

「遺失的微笑」 口腔癌患者入鏡呼籲戒檳榔

家住台南縣麻豆鎮的吳鳳源是口腔癌患者,開刀治療、化療、電療讓他失去下巴及部分左臉。知名的紀錄片導演林育賢以他的例子拍了「遺失的微笑」紀錄片,吳鳳源坦然入鏡,盼紅唇族以他為鑑,及早戒嚼檳榔。

現年四十八歲的吳鳳源,從二十幾歲開始吃檳榔,一天至少吃掉五十顆,四年半前檢查發現罹患口腔癌末期。所幸在妻子潘湘羚鼓勵、照顧下,吳鳳源重拾精神抗癌成功,失去下巴及部分左臉頰,他失去完整的笑容,不過,與老婆一起下田種菜的平淡幸福,讓他眼睛還會笑。

林育賢接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以六個月時間拍攝吳鳳源的故事。「遺失的微笑」不煽情,以自然的方式呈現,下午在台北市西門町日新威秀影城舉辦首映會,盼讓檳榔嚼食者有健康警覺,也讓社會大眾更知道檳榔文化引起的負面效應。

國健局表示,台灣每十位男性就有一點五人嚼檳榔,每十個口腔癌患者中,九個有嚼檳榔習慣,是台灣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最近十年內,每年罹患人口從一千七百人增加為四千七百人,每年死亡人數由一千人增加為兩千兩百人,民眾應注意、警惕檳榔對健康的危害。

【2007/11/18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512777
(轉貼)飢餓開關 科學家找到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飢餓開關 科學家找到

澳洲科學家發現控制大腦飢餓感的開關,可用以防止重症末期病患體重流失,或協助病態肥胖患者減重。

科學家發現利用MIC-1來控制飢餓感,MIC-1是一般癌症細胞製造的蛋白質產物,會對大腦主管關閉食慾的接受器產生作用。實驗顯示,正常或肥胖的老鼠接受MIC-1治療時食量會減少,體重因此大幅下降,顯示MIC-1可用於治療嚴重肥胖。不過研究也發現,對抗MIC-1的抗體可讓大腦接受器重新開啟食慾,顯示MIC-1可用來防止體重流失。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未被科學界發現的MIC-1會傳遞不要進食的訊號給大腦。研究小組希望不久之後,可用MIC-1來防止絕大部分末期癌症患者不斷消瘦,或是治療嚴重肥胖的患者。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這項發現在數年內研發出MIC-1的人類抗體,並展開臨床實驗。

【2007/11/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92223
(轉貼)婦女肥胖 最易患大腸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婦女肥胖 最易患大腸癌

石溪紐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15日說,肥胖是女性得大腸癌最大的一個危險因素,不過肥胖與男性的大腸直腸癌沒有顯著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肥胖的婦女大腸裡面比較容易長息肉,而且肥胖比抽菸或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更能夠預示哪些人大腸會長息肉。

主持這項研究的安德森博士(Joseph Anderson)說:「在年齡、家族史、抽菸等各種危險因素中,最重大的就是肥胖。有五分之一大腸息肉可能是肥胖造成的。」

在各種癌症中,大腸直腸癌造成的死亡人數在美國排名第三。美國防癌協會預計今年將有15萬3000名美國人得大腸直腸癌,5萬2000人將因此喪生。

家族病史、抽菸和飲食都與大腸直腸癌有關,不過專家還在尋找造成大部分病例的原因。利用附有微形攝影機的大腸鏡,不僅可以檢查出尚未出現癌細胞病變的大腸息肉,還可當場切除,防止變成癌症。

研究小組審查1252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女性的病歷,把她們按年齡、抽菸歷史、家族大腸直腸癌病史、身體質量指數(BMI)加以分類。BMI達到30以上即屬於肥胖。

他們也探究哪些人大腸息肉最多,哪些人最可能長息肉。安德森說,研究結果顯示BMI是最重大的危險因素。

他說:「我們必須建議民眾注意減肥和保持身材苗條的重要性。鑑於美國肥胖病患不斷增加,確定肥胖的高風險可能對篩檢疾病造成重大影響。」

他說,肥胖何以與大腸癌有關,原因不明,最可能的因素就是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肥胖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內臟脂肪增加,而這些人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分泌量也較高。

【2007/10/16 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61054
(轉貼)腸胃炎拉肚子拉完就沒事了?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腸胃炎拉肚子拉完就沒事了?
【文/記者張秀珍 諮詢/台北榮總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黃獻皞】

一般腸胃炎不會有細菌感染,通常是嘔吐或是拉拉肚子,待症狀緩解了也就沒事了。若是出現又吐又拉,或是吐、拉到無法補充水分,甚至合併發燒時,這就是要去尋求醫師診治或檢查的時機。

年輕人的腸胃炎表現常以嘔吐、拉肚子和腹絞痛為主。若症狀輕微,最好是空腹4到8小時和補充水分、電解質,讓腸胃休息。不要因為病患沒食慾,家人反而一直勸吃,這會加重嘔吐症狀。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經由緩慢喝運動飲料補充,若是小孩子則需以室溫水等份量稀釋。

一般腸胃炎是不需要住院的,但若是吐、拉不止或是出現發燒症狀,就是要尋求醫師診治或檢查的時機。

【2007-10-17/Upaper】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60980
(轉貼)全美癌症死亡率 下降創紀錄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美癌症死亡率 下降創紀錄
超過兩千人13日上午在德州奧斯汀參加一項支持癌症研究的集會,和由藍斯‧阿姆斯壯基金會舉辦的Livestrong Challenge五千公尺賽跑。圖為阿姆斯壯 (左)與網球名星羅迪克13日參加五千公尺賽跑。
(美聯社)

將於15日發表的全國癌症年度報告指出,由於控制直腸癌的進展,2002年到2004年癌症死亡率平均每年減少2.1%,下降速度為歷來之最,比1993年至2001年之間平均每年減少1.1%高出幾乎一倍。

雖然直腸癌死亡率仍位居全美第二高,但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快於其他惡性腫瘤,男性直腸癌死亡率每年下降近5%,女性則為4.5%。其中一個原因是較少民眾罹患直腸癌,加上由於篩檢結果能即時發現癌症前期腫瘤,予以移除即可避免形成癌症,使每年新病例約減少2.5%。

50歲以上民眾需要接受篩檢,但目前只有一半民眾接受檢查。美國防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伊莉莎白‧華德醫生說:「如果只有50%的人接受篩檢,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成效,我們認為如果可以讓更多民眾接受檢查,成效可能更好。」

另一個大幅降低直腸癌死亡率的原因是,讓末期病人存活時間增加一倍的新治療法。1996年只有一種藥物可以有效治療直腸癌,現在多了六種,提供病人多種試圖抑制腫瘤的雞尾酒化學療法。

費城Fox Chase癌症中心的腫瘤科主任,也是直腸癌專家韋納(Louis Weiner)說:「全世界的胃腸腫瘤科醫生比以前更忙,因為病人的病情獲得改善。」

該年度報告也發現男性癌症死亡率每年降低2.6%,快於女性的1.8%。肺癌死亡率降低的性別差異特別大,男性約每年降低2%,女性死亡率則終於在連年快速上升之後穩定下來,其中原因可能是男性吸煙率降低早於女性,因此男性的死亡率下降也較大幅。

就整體而言,新增癌症病例大約每年些微減少0.5%。新的乳癌診斷病例每年減少3.5%,稍早一份報告指出,降低的可能原因為女性避免停經後荷爾蒙治療,或是較少女性做胸部X光檢查。

【2007/10/16 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58370
(轉貼) 盲腸不多餘 可保護益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盲腸不多餘 可保護益菌

盲腸究竟有何作用?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認為,盲腸可製造並保護腸內的益菌。未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認為,這項理論相當合理。

杜克大學的外科醫生與免疫學家將研究結果發表於《理論生物學》期刊的網路上。

盲腸一直被認為是多餘之物,但杜克大學的研究指出,盲腸的作用似乎與人類消化系統內的大量細菌有關。這些細菌多數是益菌,可協助消化食物。有時腸道的菌群會死亡或排光,例如霍亂與阿米巴痢疾可能將腸道的益菌悉數清光,盲腸的工作是重新刺激消化系統。研究報告共同執筆人帕克教授寫道,盲腸扮演的角色是「細菌的安全室」。

帕克表示,盲腸擔任繁殖益菌工廠的功能,在現代工業化的社會中可能無用,但以前容易感染霍亂時,繁殖腸菌並不容易,必須靠盲腸協助。帕克說,在開發較低的國家,盲腸還有作用,盲腸炎的比例低於美國。

【2007/10/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44046
(轉貼)以為沒睡飽 用儀器測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為沒睡飽 用儀器測量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引進「睡眠活動記錄儀」,宛如手表大小,可讓病患帶回家,透過偵測手腕等動作,記錄睡眠狀況,以輔助醫師診斷睡眠障礙。
記者陳俊吉/攝影

五十七歲家庭主婦自訴廿年來飽受失眠之苦,每天都睡不到兩小時,但配戴「睡眠活動記錄儀」發現,她每天都睡滿七個小時,原來是睡眠認知異常,透過認知及行為治療,解決困擾。

調查顯示,台灣地區每四人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約有二百五十萬人長期失眠,半數民眾睡覺會打鼾,被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困擾的民眾達百分之二點六,顯示現代人想要睡得安穩,並不容易。看中睡眠商機,國內不少醫院都成立睡眠中心,有些醫院以胸腔內科為主,有些是精神科醫師掛帥,各有所長。

長庚醫院整合胸腔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及心理治療等團隊,為失眠民眾提供整合性治療。長庚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昨天表示,目前已知睡眠相關疾病超過八十種,有些睡眠障礙成因複雜,必須跨科別評估,透過相關儀器診斷,才能找出病因,上述「睡眠活動記錄儀」是長庚睡眠中心最新利器之一。

長庚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昨天指出,這名抱怨廿年來每天睡不到兩小時的家庭主婦,每天上床之前就會擔心睡不著。但使用「睡眠活動記錄儀」監測兩周後,發現她每天都睡滿七小時以上,雖然有些時段比較淺眠,還是有睡著。後來拿出監測數據,透過睡眠技巧教育、認知及行為治療,才改善了她的失眠困擾。

【2007/10/03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37472
(轉貼)用力 K 三小時…晚上十點睡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優質睡眠》用力K三小時…晚上十點睡


國內升學壓力大,國、高中生為應付課業及考試,常被迫犧牲睡眠、熬夜苦讀;不過,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周執中,從小學至今都不是個夜貓子,晚間九點、十點已就寢,是「早睡早起功課好」的最佳例證。

今年廿二歲的周執中表示,每個年代都有升學壓力,並非最近才加重,不少人往往為了應付隔天沈重的考試,今天開夜車,明天又有新的功課,因而越睡越晚,難免會形成惡性循環。其實,「若能掌握一些讀書的竅門,並善用每天零碎的時間,就不必為了擔心功課念不完」。

周執中表示,他從上小學開始,父親周正賢就灌輸自己和弟弟,每天晚上七到九點就是溫書時間,看完書就上床,隔天一早六點絕不賴床,這種規律的作息直到考上建國中學都如此。念高中時,家住基隆的他為了趕搭早上六點十分的國光號到台北,起床時間更提早半小時,但也沒有犧牲睡眠,往往利用這段通勤時間補眠或背英文單字。

他說,其實讀書只要專注、投入,每天花三、四個小時去念就已足夠。

根據他的經驗,物理或數學先預習,若遇到自己不懂的,就專心聽老師講解,如此就能觸類旁通。另外,他也常利用老師的「哈拉時間」,自己私下演算數學的練習題,並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讓腦中重複比較難的習題。

果然,周執中在大學聯招時同時考上台大電機系和陽明大學醫學系,後來考量自己的興趣而選擇電機。他說,上了大學後,有的同學喜歡打電動或上網路聊天室,每天「掛」在網上數小時,甚至半夜還不睡覺,但他從未在晚上十二點後才閤眼,主要是小時候建立起來的作息已固定。而且,他很少看電視,也沒跟著年輕人迷「星光幫」,自認與社會脫節。

【2007/10/03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37469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