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文字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考古】(轉貼)我最早人類巫山人
 瀏覽8,052|回應22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法第三次聯合考古活動最近發現,二百多萬年前三峽「巫山人」已產生了文化,比過去被認為中國最早出現的人類、雲南元謀人還早卅萬年。

新華社報導,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最近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發現大量加工後的石器,已有二百多萬年歷史,證明「巫山人」已開始將石器運用在勞動生產中。

領隊黃萬波教授指出,文化是區別「是人還是猿」的重要標準,「巫山人」會使用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器,顯見已有了文化,所以「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比雲南元謀人早卅萬年。

一九八五年,黃萬波在巫山發掘到距今約二百零四萬年的「巫山人」化石,動搖考古界認為直立人源於非洲說法。

【2005/11/14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47119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蘇美爾文明的滅亡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蘇美爾文明的滅亡

作者:吳宇虹| AT 2003/01/15 17:52 | 來源:世界歷史| 點擊: 1333 
頁面功能:字號:    | 複製本頁地址 | 收藏本頁 | 關閉


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我國把開發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大西北地區列為發展的戰略目標。 開發大西北的一個重要措施是保護土地的生態環境,減少不良的農田,退田還林、還草、還湖。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的生態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土地的鹽鹼化導致農業的失敗。 
起源於今伊拉克南部的兩河流域文明和中國、埃及以及古希臘、羅馬,並稱古代世界四大文明。 從新石器時代起,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條大河哺育了許多農業村落。 約公元前3000年,從外部遷移到伊拉克南部乾旱無雨地區的蘇美爾人,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並在生產中發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從而創造出一批人類最早的城市國家和燦爛的蘇美爾文明。 在蘇美爾人的影響下,兩河流域本地說塞姆語的阿卡德人加入了歷史舞台並先後和蘇美爾人並肩建立了阿卡德和烏爾第三王朝兩個帝國。 雖然蘇美爾文明不斷向周圍擴大發展成為巴比倫文明,並把北方亞述帶入兩河流域文明圈,但蘇美爾人口卻似乎在不斷減少。 在公元前2004年,烏爾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爾薩兩王朝所取代。 從這一時期開始,以拉旮什、溫馬為代表的一批蘇美爾城市開始走向衰亡。 許多城市荒無人煙,最後淪為廢墟。 新遷入兩河流域的游牧部落王朝在巴格達附近的巴比倫城建立的古巴比倫王朝,戰敗南方的蘇美爾地區的伊辛和拉爾薩王朝,一統天下。 隨著南方大批城市被逐漸放棄,蘇美爾人完全消亡於巴比倫人之中了。 在巴比倫人和亞述人把兩河流域文明推到頂最後,該地區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 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臘文明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亞。 不久,像一千年前的許多蘇美爾城市一樣,許多古老的巴比倫和亞述的城市也被陸續放棄,兩河流域文明不久便衰亡了。 其遺物被埋在沙丘之下達2000年之久,直到19世紀下半葉經考古發掘才重見光明。3000年的兩河流域文明滅絕的原因是複雜的。 一方面,外部的新興文明如希臘和伊斯蘭文明的征服和取代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過度的農業開發惡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態環境也是一個主要的內因。 1982年,美國著名亞述學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鹽化地和灌溉農業》一書中論述了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地區灌溉農業和土地鹽化的關係,並指出這是蘇美爾人過早退出歷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南伊拉克(蘇美爾)的土地是肥沃的沖積粘土,宜於穀物種植,而氣候乾旱少雨,灌溉農業則是主要生產方式。 然而,土地和河水中都含有可交換的鈉離子和鹽。 通常,鈉離子和鹽被水帶到地下水層中,只要地下水位與地表層保持一定的正常距離,含鈉和鹽的地下水就不能危害農田。 古蘇美爾人只知澆灌而不知土地中的鹽份必須用充足的水加以過濾、輸導並完全排泄出去,結果使當地的地下水層的鹽份逐年加濃。 當過度的地表積水滲入地下水時,含鹽的地下水位就會上升,在土地的毛細管作用的幫助下侵入地表層使土地鹽鹼化。 從蘇美爾城吉爾甦的遺址中,法國考古隊發現了從蘇美爾城邦爭霸時期(約公元前2400年)到烏爾第三王朝末(公元前2004年)的大批農業泥板文書。這四百年中的文獻告訴我們,從文明一開始,隨古代灌溉農業而來的土地鹽化問題就一直困擾著蘇美爾的農民和貴族,很可能這一惡性循環最後導致了在古巴比倫晚期(約前1700年)以吉爾蘇為代表的大批蘇美爾城市被永久放棄。文明的中心由蘇美爾轉向北方的巴比倫地區使兩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蘇美爾人及其國家過早地滅亡了。 一份寫於拉旮什王烏如卡基那時的土地吏的文件①列出二塊地的鹽化面積:258公頃大麥地和約2.8公頃鹽化地,鹽地為1%;110公頃的大麥地和39公頃的鹽化地,鹽化面積為35%。 另一份文件則記載了3塊農田,其鹽化面積分別為20%、40%和100%。 一塊名叫“老麥田”的農田在城邦時還是以小麥為主要作物的無鹽地(小麥不耐鹽),經過了300年澆灌後,當它再次出現在烏爾第三王朝(約前2111 —2004年)的文件裡時②,已有6%的面積鹽化了。 
寫於伊比辛(公元前2027年)的一份文件④告訴我們,庫阿臘城的一塊259公頃的農田競帶有162公頃的鹽水池。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巴比倫時期,蘇美爾故地土地鹽鹼化給國王留下極深的印象,以至於被認為是諸神對人類罪行最嚴厲的報復之一。 在巴比倫王馬爾杜克阿帕拉伊丁獎給大臣的石刻地契中⑤,對背約者的詛咒是:“願阿達德,天地之渠長,使鹼土圍其田,令大麥飢渴,綠色永絕!”另一王的石契碑的詛咒為,“願阿達德敗其田,絕粒麥於壟上,生鹼草替大麥,取鹼土代清泉!”遠在北方的亞述地區,雨水充足無需澆灌,農田鹽鹼化不甚嚴重。 但亞述王知道鹽鹼地的可怕後果並以其為手段懲罰反叛的城市。 阿達德尼臘瑞第一(1307—1275年)和其子沙勒馬那沙爾第一(1274—1245年)都在銘文中聲稱:“我征服並催毀了(敵)城(Taidu和Arinu)後,把鹽鹼液播撒於其上。”⑦600年後,阿淑爾巴尼帕(公元前648一627)在毀滅埃蘭後,自誇道:“我使埃蘭各地荒無人煙,並散佈鹽和芥草於其上。”⑧ 
蘇美爾地區農田鹽鹼還反映在當地的作物品種和單位面積產量上。 在文明剛出現的烏魯克文化遺物中發現裝小麥的容器(74)和裝大麥的(43,39)差不多⑨。 當土地開始鹽化後,不耐鹽的小麥開始逐年減少。 在公元前2400年吉爾甦的幾塊地中,小麥佔16%,其餘則是大麥。 
在約一百年後的阿卡德時,小麥降到3%。 據一份烏爾第三王朝的文件,此時在吉爾甦的一塊地中小麥僅佔1.8%。 隨後,在蘇美爾地區人民幾乎不能種植不耐鹽的小麥了。 儘管大麥比較耐鹽,但土地的鹽化會減少它的產量。 吉爾蘇出土文獻表明:約公元前2400年,大麥每公頃收2537公升,到公元前2l00年,降到1460公升。約公元前1600年,吉爾蘇城已完全被棄,土地已經嚴重鹽化了。 此時,其鄰近的拉爾薩城某一地區的大麥產量僅為每公頃897公升。 
直到近代,南部伊拉克的農民一直和土地鹽鹼化作鬥爭。 他們長期的實踐表明,每季的休耕種草可以減慢含鹽的地下水位上升。 當因多年的澆灌使地下水終於達到地表並使農田完全鹽化時,他們就完全放棄了這些劣質農田。 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干燥,當地下水位降到相當的深度時,後代農民會再次回到這些休養好了的土地上。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中華文明與兩河流域同時崛起於古代世界,源遠流長,自強不息,歷盡磨難,長存鳳凰之涅槃,以至今日。 當今世界,西方物質文明如日中天、咄咄逼人。 對比之下,第三世界人口爆炸,生態環境逐日惡化。 中華文明的各族兒女將長期面臨著這兩大事關存亡之挑戰。 我們只有加強與西方文明的競爭意識,保護和治理好我們的生態環境,才能使古老的中華燦爛文明與世永存。 

(責任編輯:陳德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24289
(轉貼)人類開始用火 在一百萬年前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類祖先可步行 也是爬樹高手

【Upaper╱中央社】
2012.10.27 02:52 am

美國「科學雜誌」25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逾30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雖已可以直立行走,不過他們仍可像猴子一樣爬樹。

經由仔細分析南猿人屬阿法種3歲女童肩胛骨,研究人員終於能化解這個考古學家激辯超過30年的議題。這個女童被稱為薩蘭,生存在約330萬年前,2000年在衣索比亞出土。加州科學館的阿連薩吉德從薩蘭保存極為良好的骨骸中取出肩胛骨。

阿連薩吉德與研究共同作者葛林之後將薩蘭肩胛骨與早期人類近親、南猿人屬阿法種成人骨骸,及現代人猿比較,結果發現骨頭成長模式比較符合人猿,而非人類。」

葛林說:「這是很有趣的轉變:證據顯示他們能二足步行,但我們認為他們同時留住爬樹能力。他們靠攀爬躲避掠食者或找食物。」

【2012/10/27 Upaper】



全文網址: 人類祖先可步行 也是爬樹高手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57907.shtml#ixzz2AQzUmFQU
Power By udn.com

人類開始用火 研究:在100萬年前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
2012.04.03 08:54 pm

考古學家最近在非洲洞穴內發現燃燒灰燼,暗示人類祖先在100萬年前已開始使用火,比原本預估還早30萬年。人類學家指出,火的使用是人類演化史上的轉捩點,而營火旁的社交活動則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元素之一。此研究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

最近考古學家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旁的Wonderwerk巨型洞穴裡發現骨頭、工具和灰燼遺跡,顯示居住於此的直立人已開始烹飪,且可能在火堆四周進行社交活動。喀拉哈里沙漠旁的Wonderwerk洞穴一直都是考古場所,且已經發現大量人類居住的證據。

由多倫多大學及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在100萬年的地層裡,在動物骨頭及古老石器裡發現有微小的木頭灰燼參雜。灰燼分析指出,植物灰燼殘留及燃燒過的骨頭碎片是在地上燃燒,而非被水或風帶過去。另外,洞穴裡還有大量證據顯示因燃燒所造成的地表褪色。

多倫多大學人類學家Michael Chazan說,灰燼分析結果把人類使用火的時間向前推30萬年,暗指直立人對火的使用,可能已是他們日常生活的方式之一。他也指出,「對火的控制是人類演化的主要轉捩點之一。而在營火旁的社交活動可能是人類行為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人類控制火所帶來的影響,擴及人類社會所有層面。」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2012/04/03 台灣醒報】



全文網址: 人類開始用火 研究:在100萬年前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004725.shtml#ixzz1r1rQ13c8
Power By udn.com

二代健保 立院4日表決
2011/01/03 19:51:00

立法院4日將就朝野二代健保提案表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說,4日三讀通過後,國民黨團將公布最後底定的費率。 (中央社檔案照片)(中央社記者黃名璽、何孟奎台北3日電)立法院明天將就朝野二代健保提案表決,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說,明天三讀通過後,國民黨團將公布最後底定的費率。

二代健保(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歷經近1個月協商,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表示,明天上午院會將開始處理,有爭議部分表決,中午不休息,預計下午可望三讀通過。

二代健保朝野協商未達共識,但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已決定,第2條到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提出黨團版本修正動議交付表決,並有33人登記發言。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被保險人分為6類14目)是回復到一代健保的分界條文,是回到反改革架構,民進黨團不能同意,如果第10條表決後也輸掉,之後的發言也沒太大意義,民進黨團不會為此修法背書。

朝野黨團明天都發出甲級動員令,草案扣掉先前已表決的1條條文,明天會先繼續表決9條條文修正提案;第11條條文修正草案後,民進黨團可能退席抗議,僅留下1人逐條與中國國民黨團成員表決,因此,總計106條的修正草案,可能上演表決「持久戰」。

國民黨團日前提出修正動議,行政院衛生署據此提出保費費率3試算版本,最低從4.61%開始,採每年調漲費率方式,僅維持當年財務平衡,不提足1個月安全準備;另外2個版本都是5%的費率,僅差別在有無提足1個月安全準備。

不過,林益世指出,明天通過的版本,最後都不會是上述3試算版本的數字,但一定會符合三讀修正通過的條文內容,因此,明天通過後,國民黨團將公布最後底定的費率。1000103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384941
(轉貼)印度人是東亞始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腦愈來愈縮小 智慧卻愈來愈高

【Upaper╱中央社】
2011.01.03 04:02 am

有件事情不方便承認,那就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可能愈來愈笨,根據最新研究報告,人類大腦過去2萬年來不斷縮小。

英國「每日郵報」12月31日報導,在人腦開始縮小之前的200萬年間,人類頭骨曾不斷擴大,而當時此一現象普及全世界,不分性別與人種。

麥考里夫在「發現」雜誌撰文指出:「過去2萬年來,男性腦容量從1500立方公分縮小到1350立方公分,這個差距相當於1顆網球大小;至於女性腦容量縮小比例與此相同。」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人類學家霍克斯認為,人腦不斷縮小並不必然表示,人類的智慧也在衰退中。

有些古生物學家同意他的判斷,即人腦體積縮小,但功能日彰。但也有些學者認為,人類隨演進而日益笨拙。

密蘇里大學認知科學家吉里和貝里最近研究,人類190萬至1萬年前適應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期間,頭骨大小如何改變。發現當人口密度低時,也就是在人類演化的多數時期,頭骨會擴大。

但當某個地區的人口由稀少轉為稠密時,頭骨尺寸就會縮小。

他們推論,當日趨複雜的社會出現後,人腦就逐漸縮小,因為這時人類不須如同以往一般機靈,就能求生。

吉里說:「實際上我們祖先的智力和創造力都不如我們,因為他們欠缺和我們一樣的文化程度。」

【2011/01/03 Upaper】

科學家:人藏伊甸園 躲冰河期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2010.07.27 10:09 pm

據科學家表示,地球上的人類能夠逃過冰河時期浩劫,是因為當時的人類避居在一小塊稱為「伊甸園」的土地上。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引述科學家報導稱,這一小塊土地位於非洲南岸,位於開普敦東方約240英里,是在毀滅性的冰河時期,地球上唯一適宜人類居住地區。

約在19萬5000年前,由於氣溫突變,導致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眾多生物滅絕。

報導說,研究人員相信,這或許可以說明一項事實,即比起其他生物,人類較少基因多樣性。

若干科學家甚至相信,當時人類的人口,可能只剩下少數幾百人,這些人都躲在同一個地方倖存。

據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University)人類起源研究所教授馬雷恩(CurtisMarean),在南非南岸一個叫做尖峰(Pinnacle Point)的狹長地區,在附近一些孤立的洞窟裡,發現遠古人類的文物。

馬雷恩說:「在演化出智人 (現代人學名)後不久,嚴酷氣候變化幾乎滅絕了所有人種。」

他說:「最近的發現暗示,讓所有人種能夠繁衍延續至今的那一小撮人口,是利用非洲南部海岸特有的各種資源,倖存了下來。」

研究小組說,人類所以能夠倖存,是因為當地可取得豐富的植被資源,以及沿岸養分充足的洋流,供應他們充裕的魚。

馬雷恩表示,尖峰地區洞窟裡的人類遺跡,至少可以追溯到16萬4000年前。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專家史特林格(ChrisStringer)表示,在早期人類進化論上,他同意馬雷恩的觀點。

但他也表示,要說現代人起源於一小撮人的說法,他難以苟同。他說:「我不認為在非洲某個地區單一的一小撮人口,是我們所有人的唯一祖先。我們知道,例如,衣索比亞在16萬年前也有早期現代人居住,其他如摩洛哥也有,那些人口也可能與我們的祖先有關。」

許多研究人員相信,現代人是約19萬5000年前在東非地區演化出現,並在5萬年內散布到非洲大陸其他地區。

【2010/07/27 中央社】

希臘文明/要了解歐洲,先認識希臘
2010/06/03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華滋出版《希臘文明》】

書名:希臘文明
作者:王尚德 出版社:華滋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10日
內容介紹:

西方自文藝復興之後,興起了一股古希臘文明的學習風潮:從政治、經濟、法學、戰爭、神話、藝術、文學、神話等,凡一切古希臘遺產,莫不竭盡所能地探索,以期從中發掘新意,再造發明。

近代以來,人們更從考古挖掘驗證了神話傳說中的古希臘歷史。

從愛琴海邊神秘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起,直至亞歷山大帝國統治下的希臘化時代,希臘人在各個領域都創造了不朽的功績。後人在形容古典時代的希臘時說:「在世界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地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裡湧現出這麼多形形色色的天才,取得了這麼多輝煌的成就。」

編者從生態地理環境與人種入手,努力抽絲剝繭,一步一步探索分析古希臘文明高牆背後的種種問題與文化特點。綜覽全書,便能對此一文明有一清晰的認識。

古希臘人是一個敢於思考、敢於挑戰、敢於實踐的民族,他們的文明是在不斷學習與繼承之中開創的,它的兼容並蓄與創新精神也許是最值得後人學習的。

時過境遷,過往的榮光也許不再燦爛,但古希臘人的創造精神卻如永恆的聖火一般,生生不息。

新書內容搶先看:

愛琴文明
西方文明的源頭

處於地中海東部西北隅的愛琴海,其東面是小亞細亞,西邊是希臘半島,南面與埃及、利比亞一海之隔。愛琴文明也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是指公元前20—前12世紀間出現在愛琴海上,以克里特島和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兩地為中心的上古青銅文明。當愛琴文明形成以後,愛琴海與希臘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文化圈,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古希臘文化區。愛琴文明既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又是西方文明之源。

愛琴海素有「多島海」之稱,海上島嶼數量眾多,大小島嶼共計400多個。克里特島是其中最大的,好似愛琴海的門戶,它東西長約250公里,南北寬12—60公里。該島對外交通便利,是愛琴文明的發源地,愛琴海地區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就誕生在這座島上。

在南希臘亞哥里斯地區的福朗荷提洞穴中發現了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遺址,這說明愛琴海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人類的蹤跡。愛琴海地區約在公元前6000年開始步入新石器時代,其農業技術極有可能是從西亞經小亞細亞半島,而後由海路和陸路傳過來的。該地區的原始居民並不是希臘人,而是那些被後來的希臘作家稱為卡里亞人、勒勒吉人、皮拉斯基人的非希臘語居民。據說他們可能是克里特文明的創造者。

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愛琴海地區步入了早期青銅時代。該時期內,曾有兩種文化活躍於愛琴海地區。一個分佈在愛琴海東北部,例如利姆諾斯島、列斯堡島、開俄斯島、薩摩斯島和特洛伊所在的半島;另一個是活躍於中部愛琴海諸島的基克拉迪文化。到公元前2000年的青銅時代中晚期,先後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出現了最早的文明和國家,即後來所稱的「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徜徉於神話與現實之間

古希臘文化史其實就是一部神話史,古希臘人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神話故事。現存最早的歐洲文學巨著——《荷馬史詩》就是一部描寫古代希臘神話的巨著。據說它是由古希臘的一位盲人——荷馬所作。《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有的學者認為書中所描述的神話確有其事,因為它與現實暗符。

《伊利亞特》的主角是希臘英雄阿基琉斯,主要描述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交戰第十年的故事(特洛伊人生活在小亞細亞西北沿海)。《奧德賽》描述了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經歷了10年海上漂泊的故事。荷馬的這兩部敘事詩曾提到許多史前希臘城邦的名字。他提到的那些地名,有的沿用至今,如斯巴達、雅典、科林斯;有的已消失,如克諾索斯、邁錫尼、太林斯、特洛伊。

1871—1890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謝里曼依據《荷馬史詩》裡所描述的特洛伊戰爭以及戰爭發起者——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相關傳說,先後發掘了位於小亞細亞西部的特洛伊、南希臘的邁錫尼和太林斯等地,取得了令人吃驚的成果。其考古報告,頗受當時考古界的重視。後來,有的考古學家嘗試尋覓曾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提到的克里特島的克諾索斯王宮舊址。其中,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依據《荷馬史詩》和神話傳說,在1900年終於找到了位於克里特島北部的克諾索斯王宮舊址。隨後,一些考古學家又通過對希臘半島、愛琴海島嶼和小亞細亞等地進行卓有成效的發掘,讓愛琴文明的內容得以進一步豐富,消失了幾千年的愛琴文明又得以重見天日。

據此我們可以認為:古希臘文明是穿梭在神話和現實間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
一枚印章帶來的遠古文明

在邁錫尼文明被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發現之前,許多人認為古希臘文明的興起是歐洲史的開端。然而,19世紀70年代,謝里曼發現了古希臘人的祖先邁錫尼人建造的邁錫尼古城,這一發現使得這種認識發生了改變。歐洲歷史也因邁錫尼文明的發現而提前了至少1000年。在19世紀的最後幾年裡,考古學家們對邁錫尼遺址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們中的有些人開始尋找另一個問題的答案:邁錫尼人的祖先是誰?

在《奧德賽》裡有這樣的描述:「在遠處暗藍色的大海上,浮現著一個島嶼,那就是克里特……米諾斯王住在島上的克諾索斯城。」《奧德賽》中所描寫的這個謎一樣的國家很可能就是邁錫尼文明的前身。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揭開了這個謎底。

1851年,伊文思生於英國的一個村莊,家境殷實。伊文思的父親是造紙商,對歷史和古董文物情有獨鍾,他將這一愛好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伊文思從7歲開始,他的父親就支持他收集和鑽研古幣。伊文思青年時代就讀於英格蘭的牛津大學和德國的哥廷根大學,畢業後,他前往東歐旅遊,寫了數本與該地區有關的書,並在那裡結婚、居住。後來,他在牛津大學的阿什莫爾博物館做了25年的館長。在這期間,伊文思憑著自己飽滿的熱情和過人的才幹,把這座藝術品上堆滿灰塵、陳列物幾乎被人遺忘的博物館變成了在全世界博物館中排名領先的高水平博物館。此外,他也利用工作中大量的空閒時間,繼續自己的旅行,從事研究工作。

1883年,藉去希臘旅行之機,伊文思夫婦參觀了學者謝里曼在雅典的家。謝里曼拿出自己在邁錫尼找到的引以為傲的文物給伊文思夫婦看。這些文物中有很多雕石印章,有的呈環狀,有的成塊狀,還有的在黏土或者石蠟表面刻有圖案。伊文思用他那雙好奇而又渴望的眼睛細細地審視著那些雕石印章。雖然他高度近視,看遠處的事物有些困難,但是他卻擁有能識別近處物體每一個細節的高超本領。在審視邁錫尼出土的印章時,伊文思注意到這些印章上的很多符號和圖畫與邁錫尼和希臘文物珍品中所見到的不太一樣!印章上的那些圖案是某些海中生物的形象,如小章魚,有的符號類似於埃及的象形文字。另外他還發現在一些邁錫尼壇罐上的符號,更是晦澀難懂,充滿神秘色彩。

伊文思很快想起,考古學家們也曾指出邁錫尼文物上的某些設計及其特點好像與典型的「邁錫尼風格」迥異。他們表示,這些標誌屬於一種未知文化的遺跡,並且這種文化曾深深影響過邁錫尼人的文化或者說兩種文化曾經相互影響。因此,伊文思覺得,這種未知文化的線索可能就在謝里曼的印章裡。他甚至還推斷,那些印章上的印記展現了歐洲書寫文字的源頭!

此後數年裡,伊文思從地中海東部的那些遺址中收集了很多相似的印章。他從希臘、埃及的商人那裡知道,這些印章來自於克里特島。這個島嶼非常大,距希臘本土130千米。伊文思還瞭解到,坐落在克里特島北邊海岸附近的一個大型遺址——克諾索斯曾發現過陶器碎片,傳說中的克里特島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就在那裡。

幸運的伊文思

然而,第一位推測「克里特過去」的考古學家並非伊文思。謝里曼在成功發掘特洛伊和邁錫尼遺址之後,就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克諾索斯遺址上。

謝里曼對古代傳說相當重視。失落的特洛伊古城就是他依據《伊里亞特》中所敘述的線索找到的。《奧德賽》中是這樣描寫克里特島的:「在遠處暗藍色的大海上,浮現著一個島嶼,那就是克里特。可愛而富饒的土地的四周,拍打著一陣陣巨浪。島上有90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克諾索斯……米諾斯王掌管大權,他與萬能的宙斯神十分友好。」謝里曼認為,與特洛伊傳說一樣,米諾斯王與克諾索斯城的傳說也是有事實依據的。於是他遍尋克諾索斯王宮遺址,細細搜索陶器碎片和露出地面的小石塊,以期能在此次考古中獲得與發現特洛伊和邁錫尼遺址同樣的成功。1888年,他曾在書中寫道:「我多麼想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對這一偉大遺址——克里特島上的克諾索斯王宮做點什麼!」但他始終沒能把它從遺址擁有者手裡買下來,於是只得放棄了自己的計劃。

伊文思就比較幸運了。1894年,當他第一次踏上克里特島時,就吃驚地發現島上的一些商店裡出售著品種繁多、琳琅滿目的古代雕刻印石,甚至在有的農民脖子上也戴著這樣的印石作為裝飾。他認定,在這片土地下一定埋藏著考古學上的秘密,於是他開始費盡心機地與遺址擁有者討價還價。對他來說很有利的是:遺址主人中有幾位是土耳其人,而19世紀90年代末克里特島人正反抗土耳其的統治,並最終將這些土耳其人趕出了克里特島。1900年,伊文思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的所有權。當時,伊文思的妻子已去世多年,他自己也已48歲,而且沒有孩子,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一生獻給這處遺址的考古工作。儘管伊文思缺乏發掘經驗,但他擁有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很快,他就在當地雇了一批工人,開始著手發掘。

偉大的發現

一些頗有作為的考古學家依靠堅持不懈的挖掘,短則數月,長則幾年,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但伊文思卻有些不一樣:他和他的工人在動手挖掘的第一天就挖到了建築物的牆和部分藝術品。第二天,又挖到了一面繪有壁畫的牆和一些印有圖形的石膏作品,儘管它們已經褪了色,但還是能夠辨認。第五天,他們發現了一片遺址,裡面埋滿了石器,好像每鋤下去都會挖出來一件古董。該王宮遺址掩埋得非常淺,發掘出來的文物古董多如牛毛,有大量雕刻印石、花瓶、陶罐和泥版。泥版上面有兩種從未見過的文字,因為這些文字皆是由直線組成,所以伊文思便以「線形文字A」與「線形文字B」來命名它們。

剛開始,伊文思就已意識到,他將翻開歷史新的一頁,因為他挖掘出來的文物古董與他以前見過的大相逕庭!在發掘4天之後,他寫道:「這是一種異乎尋常的現象,不像古希臘,也不像古羅馬……也許,它的全盛時期至少可以追溯到邁錫尼時期之前。」隨著又一組壁畫的出土,一個纏著白色條紋腰布、優美高雅、黑髮的人像面世了。人像繪在一幅真人大小的圖畫上。伊文思曾在埃及見過此類圖畫,在那裡,法老統治期間的壁畫上所畫的有些人物就穿著這種類型的衣服,埃及人稱其為「島人」。伊文思深信,「島人」和克諾索斯王宮的建造者淵源頗深。後來的證據表明伊文思的判斷是對的,克里特島人與埃及人之間曾是親密的夥伴關係,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

挖掘工作歷時1個月之後,伊文思和他的工人覺察到,這片遺址並不是一些單個存在的建築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建築群,也就是後來考古學家所說的「宮殿群」。最初的3個月,伊文思在宮殿群的遺址上挖掘了約8000平方米,最後他挖了至少24000平方米,發現了總計1400多個房間,其中包括不同層次的住房、庭院、通道、樓梯、地窖和陽台。如此巨大的宮殿群十分像一座迷宮,行走其間稍不注意,便會迷路。伊文思認定,這就是迷宮傳說的原型。他甚至認為自己找到了王宮的正殿——遺址的西面是精心裝飾過的正廳,裡面靠牆放著很長的石凳,其中一張石椅比別的都高。

伊文思將他的重大發現公之於全世界。之後,他以當地國王米諾斯的名字把當地人命名為「米諾斯人」。伊文思的發現引起了強烈反響。英國倫敦的《泰晤士報》曾報道說:「克諾索斯的發掘,在重要性上若不能說是超過,也至少不遜色於謝里曼的發現。」考古學家們認為,伊文思發現的不只是一座遺址,還是一個全新的文明。因而,考古學家們從各個大學和博物館急急忙忙奔向克里特島並開始工作,只要是與傳說有關的任何地方,他們都絕不放過,全都掘開。當時,克里特島上熱鬧非凡,隨處可見考古學家,隨處可見發掘者,猶如一座荒蕪的花園霎時湧入了數不勝數的鼴鼠。

在伊文思的帶領下,克諾索斯的發掘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1901年,他又在大型中央庭院一側的樓梯間發掘出了大量壁畫,這些壁畫上繪有宗教儀式和民間生活場景。此外,伊文思還在這裡發掘出了一塊由象牙、銀、金、水晶石嵌合而成的遊戲板。該板的出土表明古米諾斯人也玩遊戲,並用它測試技藝和運道。伊文思後來評價這塊遊戲板是克諾索斯遺址中所發現的考古學上最具價值的單件工藝品。

1906年,伊文思在遺址附近蓋了間住所。這樣既可以使自己住得舒適些,也方便客人的到訪,還不會影響他的工作。他在克諾索斯不知疲倦地干了30年,獲得了全世界學者的敬佩和尊重。1911年,他因在考古學上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爵士爵位。

依據伊文思及後來的考古發現,人們瞭解到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島進入了銅器和石器並用的時代,原始社會慢慢解體。考古發掘證實,在當時克里特島上的某些地區已出現城邦,並有了階級分化的現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島步入了青銅器時代,這時出現了最早的國家,它是由農村公社結合而成的,克里特文明由此逐步形成。

神秘的消亡

公元前1450年,克里特島遭到了致命重創。當時,島上許多城市的宮殿和所有邊遠定居建築物以及鄉間別墅都變成了廢墟,只有克諾索斯城倖免於難。伊文思查閱資料後認為米諾斯人是遇上了地震。1926年,克里特島再次遭遇了地震。親歷可怕的地震災難後,伊文思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地震災難說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克里特島和愛琴海其他島嶼地處地震頻發區,這裡時有地震發生。伊文思堅信,沒有其他人為因素可以使繁盛的米諾斯王國瞬間滅亡,而且這可能對解釋地下迷宮中牛首人身怪的傳說來源也有幫助。

20世紀中期,更多自然災害說的證據被發現。當時,考古學家們開始對愛琴海上原名桑托林島的錫拉島遺址進行發掘。在該島南面海岸的阿克諾堤銳,他們找到了一座被掩埋的城市,裡面堆滿了工藝品和壁畫,和克諾索斯遺址出土的古物極其相似。該城可能是克里特的前哨,也可能是與米諾斯人文化和貿易聯繫密切的居住區。

據考證,公元前1500年前後,桑托林島上的這座城市被火山大爆發時產生的火山灰所掩埋。那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渣覆蓋的面積達62.5平方千米。厚厚的火山灰幾乎將島上的城市瞬間埋葬,地中海沿岸及島嶼也被波及。據載,當時埃及上空在3天裡都是一片漆黑。此外,火山爆發還引發了大海嘯,浪高50米,席捲了克里特島上的城市、村莊,米諾斯王國因此滅亡。

現代的一些學者們卻拒絕接受克里特文明是因一場自然災害而毀滅的這一解釋。他們認為,在公元前1470—前1380年,希臘內地的邁錫尼文明剛剛興起,米諾斯人與邁錫尼人進行了一場爭鬥,最後克里特被邁錫尼人佔領,幾乎所有的米諾斯住宅區都被破壞了,克諾索斯也被邁錫尼人統治了。

不管怎樣,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災難使克里特文明迅速衰落下去。迄今沒人瞭解這場災難的具體原因,可能是地震或者內戰,也可能是外敵入侵。雖然邁錫尼的阿凱亞人依然保存著米諾斯人的迷宮和牛首人身怪的傳說,並且這些傳說在他們的後裔——希臘人的文化中再度出現,但是從那時開始,人們的注意力已開始轉向希臘半島。

印度科學家:印度人是中國人和日本人祖先

  • 2009-12-11
  •  
  • 新聞速報
  •  
  • 【中央社】

     印度科學暨工業研究委員會主席柏拉姆查理(S.K. Brahmchari)今天闡釋新加坡基因科學家的一項人類基因分析研究報告說,印度人是中國人、日本人等所有東亞人種的祖先。

     柏拉姆查理是在與印度科技部長查文(Prithviraj Chavan)出席一項記者會後,向媒體作了上述表示。

     他說:「根據這項分析,人類是從印度大陸遷往東南亞和東亞,他們都有共同的基因起源,也顯示印度是亞洲人基因多樣化的一個小世界。」

     查文則表示,報告顯示人類移居東亞是循由源自東南亞的一條主要途徑,並非稍早認為是從非洲直接進入東亞。他說:「這說明了東南亞是東亞人和北亞人的主要發源地。」

     這項分析報告是由新加坡科學研究局基因組研究院院長劉德斌與美國能源部主導成立的人類基因體組織(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 HUGO),根據包括台灣與印度等10個國家共90多位科學家合作完成的亞洲人基因圖譜資料,經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據這項刊登在學術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網頁上的報告表示,由「人類基因組織泛亞單核甘酸多態性」小組在5年前,根據1928名東南亞和東亞人種的基因進行分析後,發現人類最早源於非洲,6萬到10萬年前開始遷往歐洲、亞洲和美洲居住,其中亞洲人的祖先多從非洲東遷印度大陸後,才遷徙到亞洲各地。981211


10國研究 印度人是東亞始祖

一項台灣人員也參與的10國合作研究結果顯示,印度人是東亞和東南亞所有民族的始祖,包括中國人和日本人。

根據11日公布的研究結果發現,約10萬年前某單一族群從非洲南部經陸路遷徙到印度,定居在印度沿海地帶,慢慢擴展到印度南部,再移居到東南亞和東亞。這說明亞洲人的始祖是一次整批移入亞洲大陸,而不是多次陸續移入,也推翻了先前認為人類由非洲分別進入印度、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的理論。

這項研究整合10國30多個研究機構的90名研究人員,包括台灣、中國、日本、南韓、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歷時5年,發表在《科學》期刊。

【2009/12/1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30183
(轉貼)四四○萬年前證據:人猿非人類祖先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440萬年前證據:人猿非人類祖先
「雅蒂」原始(左)及重建後(右)的骨盆對照圖。
(路透)
 
科學家繪製「雅蒂」的可能外觀。
(路透)

科學家在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具44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骨骸顯示,人類並非從類似黑猩猩的祖先演化而來。

他們表示,這個消失的環節,也就是人類與現代人猿的共同祖先,與兩者均有不同,而且由那個共同祖先到目前,人猿的演化程度不亞於人類。

科學家強調,1992年出土的「雅蒂」(Ardi)也許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原始人,但她並非就是上述的消失環節。協助率領研究團隊柏克萊加大的懷特表示:「這有440萬年之久,我們找到很接近(消失環節)的東西。」雅蒂腦容量很小,身高120公分,體重約50公斤,住在林木茂盛區,利用四肢爬樹,以兩腳行走。

他們描述,這個僅有部分的骨骸出自於一名女性「拉密達猿人」(Ardipithecus ramidus),也就是「雅蒂」。這名古人類440萬年前居住在現今的衣索比亞,存活年代比科學家1970年代發掘的古猿人「露西」早100萬年以上。

科學家在透過「科學」期刊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雅蒂顯然是人類祖先,而且後代並未長大成為黑猩猩或其他人猿。

報告指出,她有類人猿的頭部及相對的腳趾,使她得以輕鬆自如的爬樹,然而她的雙手、手腕及骨盆顯示她的步伐類似現代人類,且未如黑猩猩或大猩猩般,用手指關節輔助行走。

【2009/10/03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638502
(轉貼)四千年前 養狗畜豬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史前壁畫 費時2萬年

義大利畫家米開蘭基羅花了4年才完成他在西斯廷教堂的壁畫「最後的審判」。現在考古學家發現新方法測定壁畫年代,竟發現在歐洲許多山洞發現的石器時代壁畫,是耗時兩萬年不停塗改、加工而成。

英國星期電訊報5日報導,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考古學者派克說,大部分史前壁畫非一次完成,而是歷經兩萬年的增修塗改,且很可能製作壁畫處跟居住場所不同,代表這些壁畫有特殊符號意義。

傳統的年代測定法是碳定年法,但只能由顏料中的碳測出顏料製作年代,而不能測出作品年代。派克說,即使今天走進洞穴,地上還遺留有過去的顏料,所以繪圖者也有可能是用過去的顏料再繪製,這樣難以準確為壁畫定年。

新的定年法名為「鈾系定年法」(uranium series dating),最早是地理學者用來為鐘乳石、石筍定年。原理是利用水滲進岩洞後形成的碳酸鈣中,有極微量的鈾輻射,隨著時間,碳酸鈣在壁畫上沉積成一薄層,當中含有鈾,這些鈾會漸漸變成另一種元素釷(thorium,原子序90,符號Th),測量這一層碳酸鈣中鈾及釷含量的比例,可以較正確定年。

研究人員也用此法,為英國德比郡(Derbyshire)的克雷斯韋爾懸崖(Creswell Crags)的雕刻作品定年,這是英國僅存的冰河期藝術作品,發現是至少1萬兩千年前的作品。

西班牙的坎塔布里亞大學石器時代學者亞歷亞斯表示,在10年前左右,還只能從壁畫風格去推測年代,現在布里斯托大學的發明,終於可以較正確逼近年代。

【2008/10/06 聯合報】

以媒:千名猶太後裔 世居河南開封

據以色列網路媒體「y Net」 今天報導,世居河南開封的千名中國猶太籍後裔,據信他們的祖先自西元八世紀,是由波斯經絲路先抵達西安,再輾轉至此開枝散葉;但久經同化後,多數人的先祖為誰已不可考,確定為猶太後裔者僅剩千人。

開封是北宋建都所在地,報導說,開封城當時為全世界最富庶、先進、人口達六十萬人的大城。如今的開封雖有人口七十萬,但對照北京一千五百萬人與上海二千萬人口,相形見拙,而且連一座機場都沒有,對外交通不便。

繁華不再的開封古城,卻因住著千餘名中國籍猶太後裔,考古人類學界極為重視。

y Net 報導,據信這群猶太人的祖先於八百多年前即已定居此地,未遭遇迫害、屠殺或種族歧視;當時他們來到中國,受到統治者與民眾的歡迎,並完全尊重他們的猶太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報導說,或許因與當地人民相處融洽,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他們的祖先已幾乎與當地民眾完全同化;直到二十年前,僅剩一千多人的猶太後裔,才又再度找回屬於猶太的文化和傳統。

不過,第一批到中國的猶太人究竟在何時?目前仍是個待解的謎。報導稱,「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四十九章第十二節記載:「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原文作希尼)國來」,此處的「秦(即希尼)」英譯為「中國人」。

但報導說,多數聖經學者考據後主張,不見得「希尼」一詞即指中國,他們斷言,世居開封的猶太後裔,其祖先應為「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

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指原以色列人分十二支派,後因以色列分裂為南北二國,當中有十支派歸屬北方的「以色列王國」,遭亞述帝國滅亡後,不見於聖經記載。

報導表示,根據DNA 的化驗結果證實,世居開封的猶太後裔,其血緣和亞美尼亞、伊朗與伊拉克的猶太人相近。多數學者包括開封的猶太後裔都據此推測,他們的祖先應原在波斯經商,經絲路輾轉來到西安後,才漸居開封。

史料與考古學界也有憑據佐證,波斯猶太人於西元八世紀(約唐末)首度抵達中國,他們打算找個地方永久安身立命,於是選擇在開封成家立業。開封自西元九百零七年至一一二七年,也就是自五代十國至北宋亡,曾先後為後梁、後晉、後漢、後周與北宋的建都所在。

【2008/09/02 中央社】

四千年前養狗畜豬 跨海找石材

  • 2008-09-03
  •  
  • 中國時報
  •  
  • 【周曉婷/南縣報導】

 台灣第一狗▲南科考古遺址挖出距今5000年至4500年左右的狗骨化石,當時的狗是石器時代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周曉婷攝)

     一般認為石器時代人類主要為填飽肚子而終日忙碌,但考古學者從南科考古遺址出土文物研究發現,四千多年前人類已養狗、養豬,八成以上生活所需都來自方圓一公里範圍內,且為尋找品質好的石材,甚至渡海到澎湖取得石斧、石錛等器物。

     前南科考古隊長、現任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說,以南科考古遺址來說,出土獸骨以狗骨頭最多,被考古人員戲稱為「台灣第一狗」的狗骨頭化石,就在南科南關里遺址挖掘出土,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另也挖出許多豬骨化石,從豬骨化石發現當時豬隻都在一歲左右死亡,可能是當時飼養的家豬,約一歲即宰殺食用。

     朱正宜說,南科考古遺址距台江內海很近,遺址出土的魚、貝化石以近海魚為主,再加上出土的稻米、小米、豆類化石及豬、狗等獸骨,大約可拼湊出石器時代人類取食範圍大都在方圓一公里內,即使出門,也是天黑之前可回到家的範圍。

     朱正宜等研究人員從南科出土文物推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並非想像中為了填飽肚子而終日忙碌,因飼養狗、豬,且可撈捕台江內海魚、貝類,且懂得種植稻米、小米、綠豆等,填飽肚子並不難。倒是曾文溪流域一帶石材極缺乏,但南科遺址卻挖出產自澎湖橄欖石製成的石鋤、石斧、石錛等工具,朱正宜認為,四千多年前的人已可划船直達澎湖。

     朱正宜認為,有石鋤等農耕用具,石器時代人類可節省耕作所耗費體力,相形之下,也有更多時間可以從事其他活動,且因生活所需都來自周遭環境,連狩獵都可視為是體能訓練或娛樂,並非只為填飽肚子而獵捕其他動物。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012101
(轉貼)稻米育種 石器時代就有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南科考古 遺址發現 稻米育種 石器時代就有

  • 2008-09-03
  •  
  • 中國時報
  •  
  • 【周曉婷/南縣報導】

 ▲南科大批出土文物等待建館保存,部分文物暫陳列在南科,透過解說員導覽經常令造訪的國內外人士備感驚奇。(本報資料照片)

 ▲南科出土的稻米化石,顆粒愈來愈大,研究人員推測當時人類已有育種觀念。(周曉婷攝)

     南科考古遺址自二○○○年以來,陸續挖出稻米化石,總計數量將近廿萬顆,研究人員發現,稻米化石年代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五百年,從最早的大小不一到顆粒愈來愈大,推測石器時代人類已有育種觀念,且連同出土的小米、綠豆等化石,都是當時人類主要植物營養來源。

     最早稻米化石 距今四千五百年

     前南科考古隊長、現任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解釋,南科出土的稻米化石,年代最久遠的距今約四千五百年,是台灣現今考古遺址中,所挖掘出最早的稻米化石。在南科周邊卅多處考古遺址中,都曾挖出稻米化石,但以南關里東遺址及右先方遺址兩處最多。

     朱正宜說,兩處遺址的稻米化石挖掘出土當時,地上密密麻麻的碳化稻米,呈散落狀,各約十萬顆,推測兩處發現地點可能都是「意外事件」現場,所謂意外事件,指的是可能有人打翻盛裝稻米容器,致稻米散落一地。

     還有小米綠豆 百餘種植物種子

     朱正宜指出,研究人員在清點及鑑定稻米化石過程中發現,四千五百年前的稻米化石顆粒很小,但隨著年代演化,稻米化石顆粒愈來愈大,由此可推測,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已栽種稻米,且技術愈來愈進步,當時人類已有育種觀念。

     南科考古遺址除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稻米化石外,也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小米及綠豆化石,還有一百多種無法判別種類的植物種子,朱正宜表示,稻米、小米及綠豆可能是當時人類主要的植物營養來源,加上南科遺址出土的魚、貝類化石,推測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人類食物呈多樣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012098
(轉貼)最大古城遺址 良渚比夏朝早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12.01  
最大古城遺址 良渚比夏朝早
徐尚禮/上海報導

     中國考古專家歷經近十八個月的發掘,在浙江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古城可能就是良渚國的首都。考古界視為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後中國考古界的另一重大發現。

     據《新華網》報導,新發現的古城大致以良渚遺址區內的莫角山遺址(九十年代初發現)為中心,城牆東西長約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公尺,南北長約一千八百至一千九百公尺,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這是迄今中國發現最大古城遺址。

     考古發現將改寫中國歷史,也就是由現在認定的最早朝代夏、商、周,改成良渚為最先。因為根據出土的陶瓷碎片,古城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距今四千年以前。

     良渚文化距今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年,中國本土上目前發現這一時代的古城約有六十多座,小的只有十幾平方公尺,良渚古城達兩百九十萬平方公尺是最大的。

     由於良渚古城遺址的建築群從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有「中心祭壇」和「中心神廟」,不少人認為良渚時期的中心就在這裡,上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

     考古專家認為,以良渚文化覆蓋面之廣,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首都,良渚既為國就改寫中國斷代史。因此新發現非常重要。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抗杭良渚,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

     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表示,良渚文化並沒有消亡,而是在歷史的過程中,逐漸發展繼承下來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537826
(轉貼)西漢的花生 漢陽陵出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西漢的花生 漢陽陵出土

花生一般被認為是十六世紀從南美洲傳到中國,但近日經專家確認,距今兩千一百多年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有花生。

換言之,早在西漢時期,民眾就能種植花生,從而把中國種植花生歷史提前約一千六百年。

新華社報導,陝西漢陽陵博物館副館長王保平表示,漢陽陵至今探明各類從葬坑共有一百九十三座,已發掘或試掘有廿多座,其中二座內有糧倉。

帝陵東側的十五號坑出土有導官令印(導官為漢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大量侍從生活用具和豬狗羊等陶俑,以及大量的糧食,其中有稻、麥、穀、糜子等。在南區十七號坑出土有六十四件著衣式鎧甲武士俑。據考證,這些武士俑象徵守護軍隊糧倉的部隊。主坑南部有廿多公尺長用木板分隔成十個大小不同的空間,內裝滿不同種類的糧食,以穀為主,也有麥、糜子等。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這項發掘的結果,引起美國俄勒岡大學一位從事玉米研究專家的注意。他對照片中的穀物研究後,認為其中含有玉米。根據他的說法,考古人員從中提取一些穀物樣本進行研究,但並沒有發現玉米,卻發現廿多粒類似花生的植物種子。這些種子保留完整清晰的外形,與現今常見的花生極相似,只不過年代久遠,已經碳化。

考古人員把這些種子交給西安文保中心鑑定,直到最近才被確認是花生。近日東亞農業史研討會在楊凌召開,已引起專家關注。

王保平說,由於漢代事死如事生,隨葬品多按照現實生活的式樣入葬,在高級別墓葬中經常能發現碳化的糧食作物,但發現漢代有花生,還是第一次。

【2007/10/1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51752
(轉貼)秦始皇遺體 或保存完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學者:秦始皇遺體 可能保存完好

蓋了近四十年的秦始皇陵寢內有什麼,始終是人們猜測的對象。大陸秦漢史專家郭志坤大膽推測,秦始皇遺體至今可能完好保存,而作為墓室防盜裝置的「弩弓」仍能自動發射。

三秦都市報報導,郭志坤認為,秦始皇遺體保護完好並非不可能,主要根據是:一、秦始皇時代的貴族墓塚都使用水銀等「不敗朽」之藥了;二、秦王朝高官,如:李斯、趙高、胡亥以及醫術高超的御醫夏無且在場;三、如今在秦陵地宮裡被測出有大量水銀。

秦始皇擔心有人盜墓,因此地宮中不僅充斥著有毒的水銀,而且還安裝了「伏弩暗器」。這些暗器會不會日久失效?郭志坤認為,根據秦朝先進的冶煉技術,有理由相信秦陵地宮裡的弩弓至今仍可自動發射,算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

至於陪葬寶物,郭志坤說,八十年代末,考古學者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連地宮外都有如此精美的陪葬品,地宮內隨葬品的豐富和精致程度可想而知,可能超越史記裡所記載的金雁、珠玉、翡翠等珍寶。另外,還藏有大量的竹簡等典籍。

郭志坤認為,秦陵地宮裡有三道墓門。根據史記,中羡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羡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三道羡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至於秦陵的封土高度,秦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認為「陵高五十丈」只是工程最初的設計高度,但是蓋到一半時遇到敵軍來襲,秦二世緊急讓封土工程的參建者匆匆迎戰,導致封土工程停工。

【2007/10/0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47313
(轉貼)江西春秋大墓出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江西春秋大墓 47棺出土

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時期的大墓發掘工作日前結束,有多項重要發現。中央電視台報導,這座埋葬四十七具棺木的大墓,是迄今為止大陸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

考古工作者已從墓葬中發掘清理出土絲織品、漆器、竹木器、玉石器和金器等珍貴文物六百多件。

報導指出,墓葬中出土了一種呈灰黑色,手感很硬的結晶體。結晶體都出現在棺木中屍骸的鎖骨、膝蓋骨、顱骨和牙齒根部。經測試分析,結晶體的主要元素為磷、鐵和氧,為磷酸鐵鹽類物質。這是大陸考古首次發現這類晶體,為考古界提出全新的研究課題。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四十七具棺木中,發現九份人體大腦組織,十具人體遺骸,這是大陸考古界首次在中國南方酸性土壤中,發現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的人體。棺木裡還出土三百多件紡織品。這些帛布和墓主人的服裝,製作工藝十分精湛,通過紅外光譜檢測,其中大部分為真絲織品,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真絲紡織品。專家指出,檢測時發現這些織品每公分中經線二百四十條,在當代織造工藝是不可想像的。

專家表示,隨著DNA鑒定工作等進一步展開,棺木中死者身分及族群屬性等謎題,將逐漸被破解。

【2007/10/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44035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