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一種廣泛流行於民間,且簡鍊通俗表達思想、情感及判斷與推理的一種口頭創作。諺語的「諺」字,從言彥聲,說文云:「諺,傳言也。」也就說明了諺語是各地流傳的俗語,也是前人智慧與生活經驗積累之談。其在民間口耳相傳,更用以傳授經驗、知識、教訓、勸戒為主要目的。諺語亦因其具有大眾化、平民化的特質,所以特別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在義理上不僅能夠使人心領神會,在生活中也能夠讓人感同身受。因此;藉由諺語的意蘊,去分析研究,可探尋客家族群深層的文化內涵,與傳承的精神特質。而諺語專家朱介凡先生就曾經為它下個定義說:「……一種經驗的智慧的短語,義理深刻,語詞簡白,而流傳縱橫,雅俗共賞,是即諺語。」因此,這樣的文化塊寶,是值得我們珍視的。 提及「諺語」的源流,早在先秦時代的文獻中,即有不少引用的先例,古籍《詩經》、《易經》、《尚書》、《左傳》、《戰國策》、《國語》、《孟子》、《史記》等古書中,亦都有諺語的相關記載,宋代以後,如《古今諺》等專著,則已陸續出現。劉勰《文心雕龍.書記篇》對於「諺語」的性質,曾說道:「夫文辭鄙俚,莫過於諺,而聖賢詩書,採以為談。況踰於此,豈可忽哉!」說明了諺語文辭鄙俚,有時不免粗野、土氣,但是古聖先賢言談之間,亦喜借用諺語的氣勢,增加其說服力,所以平易、親切的傳統諺語,亦自有其可觀之處。如果我們換另一個民族學的角度來看,諺語其實是一個民族文化及生活的縮影,從臺灣客家諺語研究臺灣客家族群,當可從中探尋出客家族群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態度。 在臺灣的漢人社會中,可以說是男性主導了大部分的社會活動,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婦女要熟悉一切的家事,以便能成為稱職的媳婦或母親,而出嫁前所有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婚後能善盡婦道,婦女從小就被教導去學習屬於她們的性別角色。(卓意雯,1993:65)身為客家女性,從小就接觸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客家人對於女孩的教養除了「三從四德」的要求外,還特別傳頌有「三尾」、「四尾」之說。而對於客家女性具有「婦工」之要求,實甚於其他族群,因具有客家特色,亦不妨稱之為客家女子庭訓。接著我們就約略的來談:客家女子庭訓中之「女兒」角色。 ※學會三尾好嫁人 客家話,三尾指「針頭線尾」、「灶頭鑊尾」以及「田頭地尾」。意即女孩子未出閣前,在父母家,必須先學會三尾。將來嫁人後,首先要先能夠縫補衣裳、繡花做鞋等女紅。其次還能夠燒火煮飯,烹調膳食等事。再次,也要能夠操作農事,鋤田耕種等。三尾學好,便是好兒女之謂。(徐運德編1993:127。)也有些人把三尾加上「家頭教尾」之後,合稱「四尾」或取其音而稱之為「四美」。同時為使她們都能負起「持家種田」等等的繁劇任務,客家人的傳統,對於女兒的教育,注重所謂「家頭教尾」、「田頭地尾」、「灶頭鑊尾」和「針頭線尾」四項婦工。(陳運棟,1983:17-19) 「所謂『針頭線尾』,就是對縫紉、刺繡、裁補、紡績等女紅,件件都能動手自為的意思。 所謂『灶頭鑊尾』,就是指燒飯煮菜、調製羹湯、審別五味,樣樣都能得心應手,學就一手治膳技能,兼須割草打柴以供燃料的意思。 所謂『田頭地尾』,就是撥種插秧,駛牛犁田,鋤草施肥、收穫五穀,不要使農田耕地荒蕪的意思。 所謂『家頭教尾』,就是要她們養成黎明即起,勤勞儉約,舉凡內外整潔,灑掃洗滌,上侍翁姑、下育子女等各項事務,都料理得井井有條的意思。」。(陳運棟,1983:17-19) 客家人的傳統,認為女孩子學會了這些事務,才算是能幹的女性。因此,一般的客家婦女,對於上述的各項勞作,都必須認真學習,不敢懈怠。 ※會裁會剪會繡花,會籌會算會當家 大體說,這是不分男女都可通用的客家諺語,但是用在勉勵女子在還沒有嫁人前,要把幾樣手藝來學會,最為貼切。女子要學會裁縫、會裁剪、還要會繡花;懂得籌謀,學會計算,也要會當家。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古人女子「三從四德」的三從。舊時女戒。教育女孩以「從」為理則,「在家從父」最重要的是由父親決定女孩的婚事,要嫁要贅,要她嫁給人家為細姨或是要成為童養媳,亦或要出賣為婢為娼,做女兒的都得屈從。「出嫁從夫」籠統而言是「嫁雞隨雞」的依從。要言之不外弄璋弄瓦,侍奉舅姑夫子,教養兒女,操作家事,興旺夫家門戶。陳主顯的《台灣俗諺語典》裡,亦認為家庭、婚姻和養育是人生在世之三件大事;家庭宛如樹木的苗圃,也像人生劇場的第一幕,絕大部分的人在家庭得到養育,甚至長成人,成家立業。婚姻把劇情帶到高潮,內容的豐富或貧乏,情節的悲喜,影響著這齣戲的命運。生育教養兒女,更是密切關聯到延續命脈,興旺家勢。因為這三件事是那麼重要,所以傳統社會、文化發展出根深蒂固的制度和頑強的思想或教條;當然我們台灣的傳統社會、文化也不會例外。(陳主顯,1997:5) ※女子無才,便是德 客家社會「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現象與其他族群大致一樣,客家諺語中這句「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諺語,耳熟能詳,並非客家族群獨有的現象,不過這句客諺,也表現了客家人希望女孩子不要強出頭,所謂多才多藝、拋頭露面是男人的事情,女子無才、乖順,便是婦德。此價值觀經儒家文化強化以後長遠的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規範,亦反映在語言當中,我們可以從諺語所表現內容得到印證。 ※好子毋使爺田地,好女毋使娘嫁衣 說的是一個人必需要獨立且要靠己之力成事、不必仰賴他人的庇蔭,因此說,好男子不必父母留下遺產;好女還也不必父母為她們準備很多的嫁妝。 客家婦女由於思想行動都受到傳統道德的規範和約束,她們很難亦無法對現實環境做出選擇,大都是採默默接受的態度,她們除了認命之外,也多能樂觀的面對身邊的人、事、物,努力認真且執著的過完她們的一生。(高芷琳,2000:5:23) 參考書目: 朱介凡 1981 〈為客家研究催生〉原載於1970.1.12,《台灣新生報副刊》;後收 入氏著《文史論叢》,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4 〈生活歌與敘事歌〉,《中國歌謠論》,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卓意雯 1993 《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徐運德 1993 《客家諺語》,中原週刊社出版。 高芷琳 2000 〈澎湖諺語所反映的早期婦女生活〉,《咕咾石:澎湖縣文化局季 刊》,第18期,頁22~27。 陳主顯 1997 〈婚姻家庭篇〉,《台灣俗諺語典》:5,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運棟 1983 〈有關客家婦女的言論〉,《客家人》,台北:聯亞出版社。 1992 《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