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討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同性戀 單身不婚 同居不育 討論區】單身無子 應付代價
 瀏覽11,303|回應33推薦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小白兔(雞兔同籠)
夜未眠 Sleepless


梅峰(留學瑞典學生﹚

在這個節骨眼寫這篇文章,是自討苦吃,但在立委及輿論對「單身稅」儘是情緒之反應,而不甚想了解並思考其內涵的態度,是筆者出來說話之因由。

蔣介石之「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孟子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數千年的道理,如果選擇單身無子可以不負任何代價,那麼人類之存續恐怕都有問題。

歐洲現在極右政權開始聲勢鵲起,主因在反對移民,但歐洲社會為什麼要引進移民呢,跟中﹙華民﹚國一樣,在填補出生率下降所欠缺之勞動力,因為其所生之稅金,是整個福利政策最大開銷中的老人年金之重要來源。結婚生子者,含辛茹苦,犧牲自己賺錢享受的機會,所換來之結果卻是,讓自己長大的孩子,去付別人之老人年金。而拒絕生育或領養子嗣之諸君,年輕時比前者有更多的時間與更大的精力去「自我實現」,老時卻讓別人子女的勞動所得之稅金來付自己的年金,說得過去嗎!諸君或辯稱自己也有繳稅來付現在老年人的年金!但各位怎知您付的稅金較前者多呢,即使在瑞典,一般勞動階層之薪資所得稅也很少是逃得掉的,倒是有錢人逃稅容易。

「養兒防老」其實有它的道理,至少是非常的公平。養自家的子孫,防自家的老,表面上好像很勢利,但這只是結果,一般人在過程中是不會去想這麼多的,自己從小被父母拉拔長大,山羊都會反芻,何況是人類。西方人看起來大公無私,認為生兒育女只是責任,且應該讓青年人離開自組家庭,下一代在法律上沒有扶養父母之義務,但偏偏卻有繼承遺產的權利,而政府才應該去養老年人。大話是會吹,大家繳稅去扶養整個社會之老人,但結果卻是讓別人的小孩來養我,我沒時間,沒精力又養不起這些「國家之子」呀!

誠然,「單身稅」之字眼太過尖銳刺眼,造成輿論反彈,不無道理,現在亦非適當之施行時機;但鼓勵結婚生子對實施年金之國家都有思考之必要。其實將社會資源津貼補助家庭之下一代,就是相對的讓單身無子者付出代價,與直接抽稅的結果是差不多的。這只是對某些有能力成家生子,但因為個人之選擇,無法對民族存續盡匹夫之責者,相對於結婚生子者對社會之付出的一種彌補罷了,當不適稱之為「懲罰」吧!

當然,選擇單身無子不是人所願意的,尤其生在家國主義的儒家文化裡,這其中國家社會之整體大環境,包括治安,景氣,福利,教育等等,當然都有絕對之責任。但是觀諸幾乎沒有黑社會的北歐福利各國對個人無微不至之照顧,但至今仍然得靠移民來「增產」,就知出生率下降之嚴重現代現象,沒有如此之單純。貧富懸殊、婦女勞參率當然都是極重要因素,但仍無法解決問題。要知北歐國家之貧富差距應該算是全球最小的;婦女勞參率則牽涉到西方個人主義之男女平權觀念,即以瑞典女性吸菸率之高,可知即使在如此優越之條件下,仍有這麼大之壓力,得見還須有更多的思考去解決她們的困難。

筆者無意反對福利國許多在此方面的努力,事實上反而極為贊成他們克服人類在工業革命後,所造成現代社會家庭解體的大部分做法;只是感嘆他們下了這麼大的工夫,卻仍深陷在西方個人主義的泥沼中,尋找不出未來之出路,而猶不自知也。

中國目前出生率遽降,人口快速老化之困境,在毫無西方這些福利措施的前提下,結果當然是迅速的後來居上,並超越西方。筆者對此極為悲觀,原因在中國自辛亥革命建政以來,從三民主義開始就惟西方馬首是瞻,幾乎完全忘記自己民族在十四世紀以前的國力與科技均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民族沒有了自尊心,當然一切抄襲西方,結果好的東西不容易學,其惡果卻學得青出於藍。是故今天順著西方的興衰步調,自然不由自主的走到現代社會這個出生率遽降的田地,如果再不依西方對此的方案而行,能解決問題嗎!

其實超越西方之整體方案不是沒有,但對連基本福利措施都欠缺的中國而言,卻是多說無益。誠如許教授言,家庭政策絕非單一,而須整體考量,因此如果政府只是為應付輿論而欲敷衍了事,那真倒不如什麼都不要做,免得再對整個欠缺規劃及配套措施,變相買票之福利政策造成反效果。目前或許就作些無關體質改變的有益枝節,如辦聯誼活動增加結婚率,補助不孕症等等;這些內政部之暫時解決方案,應該是很適合現在這個難有大作為的政府,免得將來再讓後人收些不必要之尾巴。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03098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加稅救人口?網友推丹麥「即刻抱孫法」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稅救人口? 網友推丹麥「即刻抱孫法」

#政策 #不生小孩 #少子化 #鬼屋 #楊志良 #丹麥

好房網News記者陳佑婷/整理報導

加稅可以提高生育率嗎?為了鼓勵民眾「增產報國」,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投書媒體應該增加房屋稅等稅賦,長期來說可提高生育率,增加民眾購屋意願,卻遭到網友痛批還不如直接送房子來的實際,甚至有網友推薦可仿效在丹麥爆紅的旅遊廣告,保證「即刻抱孫」!

有丹麥旅遊公司推出「即刻抱孫」專案,認為旅遊可提高生育率。(圖/擷取自YouTube)

有丹麥旅遊公司推出「即刻抱孫」專案,認為旅遊可提高生育率。(圖/擷取自YouTube)

為了不讓台灣重蹈日本因為少子化,而出現800萬戶鬼屋的覆轍,挽救年年下降的生育率,成為台灣目前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投書蘋果日報表示,與其發放育兒津貼,不如增加資產持有稅收,包括提高房屋稅、地價稅來挹注孩童補助,不但有助穩定人口,還可以提升購屋人口及能力。

然而,這個方法遭到網友痛批,就是因為高房價、高物價,才讓人養不起小孩,「加稅救人口」只會讓人更買不起房,有網友表示「買不起房子,生了孩子是要丟路邊嗎?」、「不如生一個孩子就送一棟房子,生育率一定100%!」更有網友建議,可以仿效丹麥爆紅的旅遊廣告,提出「即刻抱孫計畫」。

丹麥政府近來也因為國內少子化問題而越來越頭痛,有旅遊公司趁機推出讓年輕人多旅遊,就可以讓父母提早抱孫的創意廣告。丹麥旅遊公司 Spies Rejser 指出,有 10% 的丹麥人是在父母渡假時受孕的,因此便推出「為老媽生一個」的廣告,教父母們立刻執行由該公司推出的「即刻抱孫」專案,「送你的小孩去度假,九個月後等著抱孫子!」與其發錢補助,不如想想如何創造一個適合生育孩子的環境比較實在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47883
(轉貼) 不生小孩的後果! 日本現八百萬戶「鬼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生小孩的後果! 日本現800萬戶「鬼屋」

#政策 #租售 #少子化 #房地產 #鬼城 #空屋率

好房網News記者陳佑婷/整理報導

台灣人再不生小孩,人會消失,房地產也玩完了,看看日本就知道!紐約時報報導,日本五年內人口減少近百萬人,空房率也瘋狂飆升,有800萬戶空屋無人居住,形成「鬼城包圍都市」的現象,房市受到嚴重打擊,連負利率也救不了。台灣人若不解決少子化問題,恐怕將步本後塵。
台灣人再不生小孩,恐步日本後塵。(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台灣人再不生小孩,恐步日本後塵。(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連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都憂心忡忡的投書媒體表示「台灣人再不生小孩,就等著消失吧!」而少子化最直接衝擊到的就是未來恐面臨「房比人還多」的窘境,這個現象造成後果有多嚴重,看看現在的日本就知道。
紐約時報報導,日本人口五年內減少近百萬,造成空房率攀升,有800萬套住房無人居住,甚至出現「鬼城包圍都市」的現象,東京等主要城市的人口雖不斷攀升,但是農村地區遺棄的房屋和關閉的商店令人頭痛,甚至造成日本政治及經濟上的緊張,也造成房地產業很大的衝擊,迫使安倍政府把提高女性生育率做為目標政策之一。
因為少子化嚴重,日本沒人居住的「鬼屋」越來越多。↓(圖/引用自紐約時報
目前台灣的生育率為全世界第二低,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在10年內將減少12萬大學生,將來更可能消失近180萬個就業人口,未來恐怕沒人買房,對台灣的房地產無疑也會產生相當大的衝擊。為了解決人口問題,近日許多政治人物都提出一些方法,像是立委葉宜津就提出可發「少年津貼」,作為育兒經費補助。
不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卻投書蘋果日報,批評這個政策將會「債留子孫」,不如增加資產持有稅收,包括提高房屋稅、地價稅來挹注孩童補助,不但有助穩定人口,還可以提升購屋人口及能力。但是增加相關稅賦,可以預期將會受到現在持有房屋屋主及建商的強烈反彈,恐怕還會降地民眾買房意願,是否能「加稅救人口」,恐怕還需從長計議。

葉宜津提育兒津貼 楊志良:好政策,但只對了一半

2016-03-01 09:1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為了提升生育率,立委提出每月3000元育兒津貼,外界批評討論聲浪大。 報系資料照

分享
為了提升生育率,立委提出每月3000元育兒津貼,外界批評討論聲浪大。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投書蘋果,表示兒少扶養津貼是項好政策,但只對了一半,應該要提出財務規劃,不然只能算是個假政見。他建議從長遠看,應增加房地產持有稅,甚至表示「每隔一代少一半人口,台灣就等著消失吧!」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憂心少子化將成國安問題,提出兒少撫養津貼方案,引發外界發零用錢的批評。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開福利支票卻未提出財務規劃,至多只是半個政見。在不加稅情況下,這筆預算將排擠到政府其他施政或債留子孫;若提高所得稅,因台灣資本利得幾乎不繳稅,變相懲罰的是受薪階級;提高消費稅,反而可能對景氣帶來負面影響。

楊志良建議,最適合的應是調高房屋稅與地價稅至實價的千分之二或三,將有助於穩定人口,提升購屋人口與能力。另外,楊志良也批評,地方政府寧可把錢花在放煙火、政府買票,攸關民眾福利的經費只會跟中央要,屆時就算有錢,是否要排富?排富訂定標準何在?恐怕又會吵很久。

台灣社會邁向老齡化與少子化,楊志良甚至說重話,「每隔一代少一半人口,台灣就等著消失吧!」

若繼續忽視少子化危機 他說:台灣就等著消失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認為葉宜津的育兒津貼半對半錯,但也直言台灣若再繼續成為無子社會,「台灣就等著消失吧」。(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6-03-01  09: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綠委葉宜津為了挽救台灣少子化危機,日前提案18歲以下兒童每月可領3000元津貼,受到外界兩極評價,葉表示會撤案修改。而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對此認為葉宜津的政策半對半錯,但也直言台灣若再繼續忽視少子化,成為無子社會,「台灣就等著消失吧」!

楊志良今投書《蘋果日報》,他指出這項育兒津貼的好處在於台灣的孩童目前有35%以上,生活在家庭收入中位數60%以下的家庭,因此若能有每月3000元補助,可以讓貧窮孩童得到好的照護和學習環境,而且觀察過去世界各國若發放孩童津貼,貧窮兒童率會立即下降。

不過楊志良也說,此政策的大問題就是「錢從何而來」,畢竟每月每人3000元,1年就要1670億左右的開支,逼近全年政府預算10%,而且還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協調以及是否排富的爭論。因此他認為若只提出想法,但缺乏財務規劃,自然會引來許多爭議。

對此楊志良則提出建言,他表示這筆經費的籌措不能來自於提高綜合所得稅,而可以考慮資產持有稅,畢竟台灣的房屋稅加上地價稅只有實價的0.1%左右,所以才讓炒房橫行,若能調高到0.2%到0.3%,就能有財源匯入。

但楊志良也直言,這樣做會讓炒房投機客和建商群起反對,雖然說增加房地產持有稅,來增加孩童津貼,能穩定人口並提高小孩將來的就業狀況,進而讓年輕人提升購買房產的機率,使得房地產業也受惠,不過相關業者難有這樣的遠見。

楊志良強調,就前例來看,北歐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育兒補助,造就了每位婦女生育2人的成功結果,然而若台灣始終不處理少子化危機,將會「每隔一代就少一半人口」,他更直言若繼續下去,「台灣就等著消失吧」。

台灣人再不生小孩 就等著消失吧!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資料照片

字級: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提出「少年津貼」,被罵到臭頭;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這是項好政見,但只對一半。

 
楊志良今投書《蘋果》,他質疑,葉宜津的想法錢從何而來?「開福利支票,沒有一併提出財務規劃,就是假政見,至多是半個政見。」
 
楊志良表示,不加稅,這筆預算將排擠政府其他施政或債留子孫;提高綜所稅,台灣因資本利得幾乎不繳稅,等於變相懲罰受薪階級;提高消費稅,恐對景氣帶來負面影響。
 
「最適合的應該是資產持有稅」,楊志良強調,若將房屋稅、地價稅調高至實價的千分之二或三,就有相當財源。「從長遠來看,增加房地產持有稅,挹助孩童補助,有助於穩定人口,提升購屋人口及能力。」
 
他憂心,地方諸侯都做濫好人,寧可把錢花在放煙火、政策買票,攸關民眾福祉的經費只會跟中央伸手,「就算有錢,發放對象要不要排富?排富要訂在哪個水準?又不知道要吵多久。」
 
「台灣培養出無子西瓜,卻也同時發展出無子社會,每隔一代少一半人口,台灣就等著消失吧!」(王嘉慶/綜合報導)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免治馬桶這樣用 她血尿痛慘送醫
雖沒夫妻之名 她分到「老公」的1800萬
她閱莖無數 「女人最愛的不是30公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446910
(轉貼)美長老教會變更神話語、支持同婚 逾萬教會切割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長老教會變更神話語、支持同婚 逾萬教會切割
2015/4/2 下午 07:00:00 編譯邱子雰/綜合報導 我要分享: 推文到FaceBook推文到Twitter推文到LINE推文到Google+推文到plurk推文到MY SHARE推文到HEMiDEMi
訂閱此新聞分類  RSS訂閱 轉寄 列印 點閱(640)
字級設定:   

      美長老教會更改婚姻定義,引發爭議。

在美國長老教會(PCUSA:the Presbyterian Church USA)投票通過變更婚姻定義,以及將同性婚姻納入其法規之後,含括15個宗派、會友數高達1,570萬的「全美黑人教會倡議聯盟(NBCI:the National Black Church Initiative)」,已決定切斷與美國長老教會的聯繫,並宣佈該會因接納同性婚姻,而犯下違背整體教會與會友們的罪,因此他們不再與長老教會有任何團契關係。 

該聯盟主席依凡斯(Rev. Anthony Evans)說,「NBCI與會友的根基是以基督的心為心,單單建立在神的話語上。我們迫切呼籲美國長老教會的弟兄姐妹們悔改,並恢復與我們的團契關係。」 

使徒保羅在《聖經》加拉太書1章8節中,曾就這件事上作警告:會有一些人傳揚另一個福音。他傳的另一個耶穌,並非是我們所傳揚的耶穌,他接受的另一個靈,並非是我們所領受的聖靈,或者傳的是另一個福音,並非是我們所領受的福音。這些都是化身成基督使徒的「假使徒」,而這現象並不令人訝異,因為撒旦自己就曾假裝成光明的天使。 

「沒有人有權變更上帝的話語。」依凡斯表示,美國長老教會已不再建基於其2千年來的聖經與傳統教導上,也不再稱為是基督的身體,因為他們犯下這罪,棄絕了他們的權利。同時呼籲其他基督徒也要與美國長老教會切斷團契關係。「因為他們刻意投票而變更上帝的話語,以及關於一男一女之間聖潔婚姻的詮釋,這正是我們必須與他們斷絕、並呼籲全體基督徒都如此做的原因。」

美長老會(PCA)申明遵行聖經婚姻

美國有許多長老教派教會,成立於1973年的美國長老會(PCA: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America),在3月19日發表聲明,「我們擁有如其他福音教派,保守、正統與傳統基督徒一般的信仰,相信上帝在創造時,就預定了一男一女獨一無二聯合的婚約,並且這項聖經的理解,教會已經相信與教導。」 

美長老會辦公室已接獲無數封電子郵件,是關於美國主線的長老教會近期重新定義婚姻的行動。這事起因於今年3月17日,「美國長老教會」准許其牧職人員,在教堂內主持同性婚姻儀式,這項改變是繼「大會」(the General Assembly)之後而來。 

在該大會上,長老總數171人中,經大多數長老同意,通過對「法規書」作出一項修正-將婚姻描述改為「兩個人之間的獨特關係,傳統上是一男和一女。」美國長老教會在修正法規書的數日後,就立即在當地特拉華州威明頓的第一與中央長老教會(First & Central Presbyterian Church in Wilmington,Delaware),按立第一對女同性婚姻牧師。 

在同婚議題上,目前於美國擁有超過7百萬會友的「聯合衞理教會」(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曾於2012年拒絕同性婚姻,相信2016年的大會也不太可能接受同婚;美國浸信會也不接受同性婚姻;而聖公會(the Episcopal Church)、基督聯合教會( the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與美國長老教會,卻將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之間的婚姻視為聖潔;擁有380萬會友的美國福音派路德教會,則是授權各教會會眾自主權,自行決定。 

請為美國眾教會代禱,求主發出祂的亮光和真實,保守並引領眾教會行在真理與聖潔的光中,使祂的兒女一生遵行他的誡命與旨意,直到永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9131
(轉貼)印第安納州法律爭議與宗教自由概念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間 17:13 2015年04月02日星期四

新聞 / 美國

印第安納州法律爭議與宗教自由概念

2015-04-01 美國之音視頻新聞:印第安納州法律爭議與宗教自由概念
索科洛夫斯基

印第安納州政府通過的一項法律在美國全國引發爭議,批評人士認為,這項法律目的是允許歧視男女同性戀者。據美國之音宗教問題記者索科洛夫斯基報導說,爭議的根源在於對宗教自由的不同理解。

過去十年來,美國經歷了態度上的巨大轉變,目前三分之二的州允許同性戀者結婚。

網絡雜誌《宗教快報》(Religion Dispatches)的薩拉‧龐斯納(Sarah Posner)說,辯論的核心現已轉向宗教自由。

她說﹕“問題的根源部分來自那些反對同性婚姻的人,他們認識到,平等婚姻發展至此,用他們的話說,他們正在尋找途徑,在變革面前,堅守自己的宗教信念和做法。”

這些反對者主要是保守的基督徒,他們引用的是為保護美國原住民一項與麻醉性植物有關的宗教禮儀而通過的法律。

反對法律的示威者在集會上高呼“我們的州內無仇恨!”

但有人認為,印第安納州改變了這項宗教自由法律,企業因此可能將同性夫婦拒之門外。

印第安納州州長麥克‧彭斯(Mike Pence)強調﹐事實並非如此。他說﹕“顯然,對這項法律存在誤解,混亂和誤讀。”

華盛頓律師克里斯蒂納‧阿里加亞(Kristina Arriaga)說,同性戀活動人士自行製造出這種被歧視的可能性,以此詆毀印第安納州的“宗教自由與恢復法”(Religious Freedom and Restoration Act﹐簡稱RFRA)。

她說:“22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依據《宗教自由和恢復法》條款,不適用反歧視法的情況。”

但是印第安納州的爭議表明,宗教自由可能有不同的含義。阿里亞加等保守派人士認為,這事關在任何地方保障信仰自由。

阿里加亞說﹕“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家中,人們都應當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不只是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而是星期三也能這樣。”

但是龐斯納認為,另外一種看法是,美國人有時必須得到保護,不被宗教所困擾。

她說﹕“當人們的宗教自由政府行為侵犯時,自由派人士贊成強力保護宗教自由,但是當宗教自由對第三方產生負面影響時,他們又不贊成擴大這種保護。”

美國最高法院將很快考慮州政府是否可以禁止同性婚姻。假如法院裁決州政府不能這樣做,那麼一個人的宗教自由和另一個人的公民權之間的界限可能將更加難以界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8483
(轉貼)結婚啊結婚,結婚為什麼要戴鑽戒呢?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結婚啊結婚,結婚為什麼要戴鑽戒呢?


編按: 
有沒有想過,愛一個人,為什麼要結婚呢?婚姻制度又是如何開始的?Life Noggin製作的影片,告訴我們婚姻的歷史、人們何時以及為何決定要永遠在一起。

其實呢,婚姻這個概念,比人類的歷史記載更古老。以前結婚不是夫妻兩人自己說了算,家族會藉由聯姻與別的家族聯盟、合作。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4.50.57

當時的婚姻,無關乎愛情與情感,而是跟金錢與土地有關。結婚,是挺嚴肅的事情。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4.52.38

因為工業革命的關係,這種婚姻情況直到18世紀才有所改變,工業革命不僅跟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也促進了戀愛結婚。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4.56.09

工業革命促使中產階級的崛起,男人財力提升。比起以往,男人更有能力結婚、能自由選擇伴侶,比較不用擔心父母的認可了。但令人難過的是,至今傳統指腹為婚仍存在,像是在印度仍存在這種現象。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4.57.54


了解婚姻的歷史後,來講婚姻制度。首先是多偶制,多偶制在過去非常興盛。在九世紀之前,一夫一制不算常態呢! 

螢幕快照 2015-02-17 下午5.40.30

而同性婚姻可以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當時就有同性婚姻的存在。2001年荷蘭是第一個合法同性戀婚姻的國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合法化同性婚姻。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5.09.26

一提到結婚,大家可能會先想到結婚戒指以及訂婚儀式。古埃及人,在葬禮時會將戒指戴在死者左手中指上,因為埃及人相信這根指頭有條血管通往心臟。 

螢幕快照 2015-02-17 下午6.11.07

歷史上首次用傳統訂婚戒指是在1477年,奧地利公爵用鑽戒向法國勃根地公主瑪麗求婚。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5.18.47

而戒指真正流行起來要等到1930年代,當時美國ㄧ家鑽戒公司找來名人代言戒指,漸漸地到了1965年8成的新娘都會炫耀自己的鑽戒,以象徵愛情的永恆不變與雙方堅定的婚姻關係,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螢幕快照 2015-03-31 下午5.20.24

其實,不管婚姻制度如何地變化,對「相愛」的兩人來說,婚姻是一種溝通的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

實習編輯:李欣澄 
核稿編輯:吳承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7933
(轉貼)東京澀谷區將承認同性婚姻 為日本第一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東京澀谷區將承認同性婚姻 為日本第一區

中廣新聞網 (2015-03-27 15:4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Tjen penger på å kjøre

uber.com/Sign-Up-Today

Vi fører sjåfører og kunder sammen.Fleksibel jobb. Vær din egen sjef!

日本京都「澀谷區議會」,已經初步表決通過承認「同性伴侶婚姻關係」的議案,將在下星期二,送區議會確認,正式通過。報導說,一旦這項條例施行,澀谷區將會成為日本「承認同性婚姻」的第一區。澀谷區預計,從四月一號開始接受同性伴侶登記結婚,並且今年夏天起,發放結婚證書。

澀谷區區長「桑原敏武」表示,雖然在議案提出之後,各方都有不同的意見,不過最後區議會有半數以上的區議員,都表示理解,也願意通過,他相當感謝。

不過澀谷區政府表示,這份發給同性戀伴侶的結婚證書,只是證明兩人「有婚姻關係」,但並不具備法律效力。

 
 

日本東京澀谷區26日召開議會委員會,投票通過在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關係,並為其頒發結婚證書的條例草案,在日本國內開創承認同性婚姻之先河澀谷區政府將會在3月31日的正式會議中對該條例草案進行表決成立,草案成立的話,即於4月1日開始實施,年滿20歲,在澀谷區居住的同性伴侶即可申請

澀谷區政府稱,由於同性伴侶在申請租借公寓同居、去醫院陪伴住院伴侶等場合,因無法認定是家屬經常被拒絕,損害同性戀者的權利,因此有必要向其發行相當於承認婚姻關係的證明書。為徹底貫徹條例的理念,附帶決議中還加入了召開澀谷區居民的說明會、加強對渴望變性的性心理認同障礙者的關懷等相關內容。(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海蒂的紐約河岸紀事】當聯合國也認可了同性婚姻

聯合國秘書處職員只要是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結婚,已婚身份可以獲得聯合國承認。

字級:

 
 
作者:海蒂(蘋果國際觀察員,紐約)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去年頒布了一項名為《計算聯合國應享福利時適用的個人狀況》文件,根據這份文件,聯合國秘書處職員只要是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結婚,已婚身份可以獲得聯合國承認,其同性伴侶也可以享有與異性配偶相同的福利待遇,這放寬了過去雇員的所屬國籍必須是同性婚姻認可國的規定。
 
不過,具有堅決反對同性婚姻國情背景的俄羅斯,日前卻在聯大主管行政和預算事務的委員會中提案,要求秘書長收回這項規定。這項提案依照程序於24號在委員會中表決,最後以80票反對、37票棄權、43票贊成的結果,遭到駁回,也就是潘基文的這項新規定將得以保留並且施行。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了我的日本同學K君。K君從哥大畢業後,進入聯合國體系工作,早先幾年一直派駐在非洲,分別在象牙海岸和肯亞待了一陣子,甚至還到過衝突戰亂頻繁的剛果,前兩年才調回紐約總部。
 
K君當年可以說是全校公認最受歡迎的日本男生,長得高高帥帥,活脫就是個偶像劇裡走出來的江口洋介,而且個性溫文有禮,看到人永遠笑嘻嘻的熱情打招呼,老師同學都喜歡他,畢業前他的照片還被登到了學校的招生簡介上,成為學校強打國際文化背景多元的亞洲面孔代表。
 
暗戀K君的女生很多,跟我最要好的日本朋友M是其中之一,但K君的感情世界始終成謎,一直到快畢業前的某一天,M哭喪著臉跑來跟我說,她輾轉打聽到,K君其實早有「男朋友」了。K君是來自日本的「慶應寶寶」,也就是從幼稚園到大學一路都在著名私校慶應系統裡頭完成的孩子,他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貴,家人絕對不可能接受他的性別傾向,M說:「也許我可以當他的"幌子"?」
 
年輕時的傻話終究會被時間的河流沖刷逝去。畢業後,K君去了非洲,M回到東京,幾年前M來紐約出差時提及,聽說K君的前男友結婚了,對象是另外一個男人。至今一直單身的M和K君多年來保持著好朋友的關係,幾乎無話不談。唯一不談的,大概就是K君自始至終都沒有承認過,他喜歡的是男生。
 
K君回到紐約後,我們一起吃過幾次飯,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總覺得他每次看似陽光的笑容裡,彷彿藏著一朵小烏雲。上一次在聯合國裡頭採訪時碰到他,是某天安理會加開緊急會議,晚上九點多了,見他一個人拎著公事包準備下班。他一如往常,很元氣的跟我笑嘻嘻打招呼,還停下來聊了幾句,直到我準備切進電話連線的現場,目送他的背影離去,我也一如往常,嗅出了那股淡淡的憂鬱和孤寂。
 
看到提案的表決結果,我想到了K君,默默希望他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支撐和勇氣。而在為聯合國、為潘基文、還有那投下反對票的80個國家喝彩的同時,我不禁想,如果連聯合國這樣一個,薈萃了最複雜的文化背景、種族、國情、宗教信仰的機構,都可以小步小步的向前推進,那麼無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我們是不是也有可能看見愈來愈多的寬容和同理心?
 
因為每一個像K君那樣善良的人,都應該享有選擇所愛的權利吧,我一直這樣相信。
 

東京澀谷區 認可同性婚姻

點閱219
我要評比
2/10
2
分享

據中新網3月31日報導,東京都澀谷區條例在區議會全體會議上,以多數決達成共識,贊成同性伴侶相當於婚姻關係。條例雖然在4月1日施行,但證明書發行時期等則需要今後區政府規定來決定。

區政府將在實施條例後,除了製定規則外,還將成立由專家組成的男女平等多樣性社會推進會議​,向區民、企業說明內容,尋求配合。

條例在倡導男女平等、尊重多樣性之外還寫明了要實行伴侶關係證明項目。條例解釋同伴關係為與男女婚姻關係並無不同的有實質關係,要求房地產商、醫院與對待夫婦一樣對待同性伴侶。條例中也寫入在有違反條例宗旨的行為、且不聽從勸阻的情況下,將公布企業名稱。

這一措施旨在解決拒絕同性伴侶入住公寓、醫院會面等問題,但伴侶證明沒有法律效力,區政府方面稱「和憲法規定的婚姻是完全不同的制度」。

日本首例! 澀谷區承認同性伴侶關係


日本東京都的澀谷區議會,通過認可''同性伴侶''關係的條例,同性伴侶有「等同於婚姻關係」的地位。不過、由於全國的法律沒有類似規定,因此這只能限用在澀谷區。

根據澀谷區議會通過的條例,凡是年滿20歲、戶籍在澀谷區的同志伴侶,區公所可發給等同於婚姻關係的證明文件。讓這些同志伴侶可藉此申請租賃公營的社會住宅,也可向雇主要求親屬扶養津貼等福利。從4月1號開始生效。

這是日本第一個、由政府認可同性伴侶關係的立法,在澀谷區議會外聚集的同志團體大表歡迎。

==女同志 東小雪==
異性伴侶可以決定要不要結婚,希望同性伴侶也可比照辦理。我希望可以打破這樣的不平等。一旦日本(法律)認可同性婚姻,我想馬上和裕子結婚。

也就是因為這次通過的條例,有效範圍只限於澀谷區,在日本其他地方,事實上還是沒有法律效力,同志團體認為,她們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同志團體代表 杉山文也==
我們沒想要成就什麼千秋偉業,只是想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就算這不能成為重大議題,也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能促進社會的對話。

除了通行全國的法律,還沒有認可同性伴侶關係,一些相關的配套措施也還不到位。例如承租社會住宅以外的一般住宅,兩個同性的單身朋友合租,跟有婚姻關係的伴侶同居,就有不同的規定。這些都還有待立法機關逐一檢討。

記者 徐家仁 報導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06423
個人心理性別認同,否定天賦生理機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個人心理性別認同,否定天賦生理機能?

梅峰(健保免費連線總召)

近來施明德丁守中等頗具社會聲望之士認為,現今變更性別之內政部行政命令,需要割除性器官,這樣會傷害人體,過於殘忍,所以對人權有損害!其實施丁等之主要目的就是在為施老婆陳嘉君所極力護持主張,但目前極難通過的同性婚姻開方便法門罷了!政府如果有腦無筋,接受這樣冠冕堂皇之違反人權要脅,好像政府非常殘忍似的,則國家亂象更劇,完全可以預期!甚至這麼重要的事情,可僅憑蛋頭政府一紙行政命令改變,也真是荒唐至極!

個人人權的行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廿二條:「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及第廿三條:「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是以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為前提。

是故,我們當檢討的是,如果連性之基本分別都可以不依照外在生理準據,只為了一時幾個人婦人之仁,讓我們為了極少數個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況,而造成整個社會滅毀了基本的性別識別功能,以致爾後男女不分陰陽難別,太陽月亮日夜顛倒的紊亂情況,這難道「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這難道不是嚴重違反「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的整個社會之公共利益!

我們首先談談性別之功能為何?正名與識別是人類社會形成之基本要務,因為每一個物件,不管是生物或非生物,都有其不同之作用與功能。婚姻,性別,年齡是人類之主要識別要素,否則為何斯蘭教與少數民族,甚至中外古今都要有明確之分別。因為男女授受不親、通姦、強姦、婚姻、生殖、傳宗、公廁、公共浴室、火車婦女車廂與捷運婦女保護區等等,在在需要男女之清楚識別!

性別,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在人類生物之性向上面當有所分別,自古男人生產(Production),女人生殖(Reproduction),男耕女織,男有分女有歸,男主外女主內等等,大家各司其職,社會才不會紊亂,而分別自然首先就需要識別,識別當然主要是依生理外型,且剛生出來的嬰兒,就可以分別,即使有極少部分病態原因,也多半可以解決。

是故性別本來就極易依造外表之生理來識別,至於極端少數人有心理認同問題,這就不知是真是假,或是否永久是這樣認同了,所以即便如此,真要有另一心理性別,我們或許可以在基本識別之外,對這極少數特殊人物給它更深入的做區分,讓其有另外一個第二層次的識別標記,卻沒有必要讓大家為了這一小撮人也要做此毫無意義之分別!

如果這一群極少數人,一定要在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性別識別層次中佔一份子的話,那最應該的方式,當然就是要做器官的改變與重建,因為即使是這樣,都只是在外型上的改變,要知道男女性徵包括:乳房、子宮、輸卵管、喉結、陰莖、睪丸、鬍鬚、胳臂、大腦、身材等等,光是主要性徵乳房與陰莖之割除,也只是外表受到影響,性別主要之生殖功能則還是完全無法更易的。

因為這是上天的禮物,就像是人或畜牲,如果想要完全變成畜牲或人的話,這還真是強天所難,史無前例!否則既要在外型上變性,做違背眾人認知而根本不能真正改變之事,又不願意付出代價,甚至以人權當作搪塞,那這樣整個社會連這最為簡單主要的識別功能都失去的話,則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可以信任的事情,國際上又會怎麼看待我們這是非不分男女不別的國家!

政府依法認定性別本即應當是依生理決定,是故如果要改變基本之性別識別,自然也當依個人之生理決定,如今有人提議要依個人之心理決定,則是否全民都當同一標準,均要重新依造每個人之心理狀況去做審查與測驗,甚且心理是會依造教育與認知甚至社會政策而隨時改變的,這時是否我們每位國民每年均當去做心理測驗!所謂少見多怪,換句話說,少見自然就是怪異,為了這極端少數的怪異需求,要讓整個社會去適應做改變,甚至紊亂掉整個社會秩序,整個國家制度,有這個道理嗎?

性別問題既然影響社會深廣,自然也會牽涉到許多相關法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換句話說,我們是男女「實質」平等,而非「絕對」平等的國家,否則女性不會有免服兵役之權利,甚且憲法並無男女外之性別。所以在結婚與退休年齡、生理假、不孕假、產檢假、陪產檢假、安胎假、流產假、產假、陪產假、育嬰假、家庭照顧假、颱風照顧假、家長日有薪假、單親津貼、育嬰津貼、婦女選舉保障名額等等,有關婚姻、福利、津貼、職業、兵役、生育、育嬰、稅務與選舉等等之問題,在民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服務法、公務人員服務法、勞動基準法、兵役法、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等等法律上,男女都有不同規範,受到嚴重之影響,怎能隨隨便便的去變更性別。

至於為何現今社會,有人想要改變性別,甚至搞同性戀與同性婚姻,則多半是家庭社會國家出了問題,與馬桶政權所謂之先天即為,而非後天使然,完全背道而馳,馬桶與其老公金溥聰兩人均生活在女人家庭,即可證明這是後天環境造成。所以我們首先當檢討的是,為何會有這些人,想要去幹這種怪異的事情,總要分析出原因,想辦法解決,而不能任令這樣莫名其妙的要求繼續不斷地下去!筆者對此剛好略有研究,在此就教各位先進!

小弟批柯匹的心態,兼談救國救民之道!http://blog.udn.com/MeiFeng/20742737

中華民國一〇四年二月九日晨

梅峰推薦:安全無虞非基因改造之東方牛奶寶豆豆漿;
請回電郵,並告知姓名,電話,地址,箱數,與口味。
每箱廿四瓶,每瓶四五〇毫升,兩箱以上,免費宅配;
購單箱宅配費一一五元,貨到付款,每箱批發價如下:
有或無糖八一六元,蕃薯九一二元,核桃一四四〇元;
限臺灣本島地區採購宅配,如欲經銷代理,另有特價。


無恥政客,只看選票!

元禧評論

如果一場同志晚餐個案,就能讓梅克爾對同婚改觀,而就在選前不久,且在對手社民黨黨魁舒爾茲支持同婚的壓力下,可見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無恥政客行徑,類同歐巴馬,為了選票,為了繼續掌權!

如果男女都有差異,斷袖與蕾絲邊當然亦有絕大之不同,請問蕾絲邊會照顧了八名寄養兒孩,這是女人的母愛天性,而斷袖可能會嗎?

讓八位小孩活在沒有爸爸的家庭,這種教育豈不會更加扭曲他們的價值觀,如果他們能同時擁有父與母的不同情愛,對小孩不是更好!

這就像在孤兒院長大的小孩,這是不得已,如果有健全之父母家庭,哪個小孩願意去孤兒院,蕾絲邊家庭剝奪了小孩得到正常家庭的權利!

西方根本不懂同志議題之嚴重性,且如果以基督教之觀點去看問題,無法探源斷袖與蕾絲邊的差異,這樣要如何去解決,所以最後必定會屈服於壓力!

民國一〇六年六月廿八日

https://www.facebook.com/MeiFengNorway/posts/10208208263079271

本文一

不再阻擋婚姻平權法案:同志晚餐,讓梅克爾對同婚改觀?

民國一〇六年六月廿八日 轉角廿四小時

「在我家鄉選區,我遇到了一次改變人生的邂逅。」梅克爾表示,日前他曾在德東的老家,受邀與一對女同伴侶共進晚餐,這個同志家庭一共照顧了八名寄養兒孩,但每一個孩子都相當健康、快樂,這才讓自己驚覺:同志家庭照顧的小孩,和異性戀家庭並無二致。 圖/歐新社

【民國一〇六年六月廿八日 德國】

不再阻擋婚姻平權法案:一場同志晚餐,讓梅克爾對同婚改觀?

德國的婚姻平權之路,將迎來關鍵轉折!一向對同性戀婚姻法制化抱持「保留態度」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二公開表示自己對同婚問題已經改觀,並稱自己與基民盟不會再要求黨籍議員阻攔國會同婚法案,而要讓大家「憑著良心作決定」。政壇認為,梅克爾的「良心發言」等同於對同性婚姻亮綠燈,力挺婚姻平權的社民黨、綠黨與自民黨,更隨即宣布將於本周五——也就是本屆國會議程的最後一天——發動表決,力拼同婚法本期過關。

儘管德國在二〇〇一年就通過《同性伴侶法》,以專法形式保障了同性戀伴侶的結合權利,但在部份租稅以及子女的共同領養等議題上,卻仍僅限「婚姻」申請,而非同志伴侶可享之權利。因此,以德國綠黨、自民翼黨與社民黨為首的幾個自由派政黨,長期以來也致力於推動「婚姻平權」,試圖讓同志婚姻在德國也能合法。

然而在過去十二年內,同婚法案卻在國會一再卡關;其中,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保守的基民盟的反對立場,也被認為是阻擋同婚法的關鍵因素。

在同婚議題上,梅克爾的態度一向保守、甚至強硬。在二〇〇五年的一次訪問中,梅克爾甚至表示:

丈夫與妻子,婚姻與家庭——這些要素,是我們社會模式的核心。除此之外,其他的生活方式並不應與之享有對等的憲法保障。

儘管梅克爾隨後對同性戀的態度有所調整,並強調自己與基民盟絕對無意排擠性少數,但德國的同婚議題,卻仍因同志伴侶是否能比照婚姻夫妻享有「共同領養」的權力,而陷入膠著。梅克爾表示,自己對於同性戀婚姻最大的疑慮,仍在於收養問題,在二〇一三年大選前的一次選民交流會上,被問到相關議題的梅克爾就曾尷尬地坦承:

……我對完全的(領養)平權感到非常掙扎……我個人不會提出領養平權的法案,我知道這對許多同性伴侶很難理解,但我就是不太確定我們是否該把異性夫妻和同性伴侶的領養平等對待。

然而本周二在德國女性雜誌《Brigitte》的座談會上,應邀出席的梅克爾,卻在對同婚議題丟出了震撼發言,聲稱自己對於同志伴侶的收養問題已大幅改觀,若國會要表決同婚議案,自己與基民盟將不會向黨籍議員下達指令,而會讓議員自己照著「良心投票」。

但一向對同婚議題消極抵制的梅克爾,為何會突然打開平權綠燈?這一切都來自於一場「同志家庭的晚餐邀請」。

「在我家鄉選區,我遇到了一次改變人生的邂逅。」梅克爾表示,日前他曾在德東的老家,受邀與一對女同伴侶共進晚餐。雖然梅克爾婉拒邀約,但短暫的交流過程,她發現這個同志家庭一共照顧了八名寄養兒孩,但每一個孩子都相當健康、快樂,這才讓自己驚覺:同志家庭照顧的小孩,和異性戀家庭並無二致。

如果專業的兒福單位,能信任這對女同性戀伴侶,讓她們照顧這八名寄養的孩子。那麼德國政府也不該再用兒童福利為理由,藉以阻擋同志伴侶的收養權利。

德國《時代周報》的分析認為,雖然梅克爾的發言強調了自己的個人經驗;但在模糊的故事之外,真正讓她對同婚「轉向」的原因,仍是選舉考量。德國即將在今年九月廿四日舉行國會改選,包括聯合政府中的社民黨,以及自由派的綠黨、自由民主黨,日前都將「婚姻平權」列入選舉政綱,並宣稱「不會與不挺同婚法案的政黨談判組閣」,希望藉此激發同婚派選票對基民盟的抵制——也因此,梅克爾此刻的轉向雖令人意外,卻也「釜底抽薪」的巧妙對策。

然而梅克爾對同婚大開綠燈,卻也激發了基民盟內部的路線之爭。像是基民盟在巴伐利亞邦的聯盟政黨「基社黨」(CSU),其黨魁拉姆紹爾(Peter Ramsauer)就強力反彈,除了指責梅克爾背離的傳統價值,更誓言將全力封殺同婚法案的國會議案:

德國的問題還不夠多嗎!黨部高層怎還想在此刻摧毀德國傳統價值的最後信條...。

至於有意挑戰總理大位、但眼下卻遭梅克爾「收割」同婚選票的社民黨黨魁舒爾茲(Martin Schulz),在梅克爾公開轉向後,也於同日動員黨團,要求社民黨與其他左翼政黨於本周五發動同婚法案的國會表決,試圖打鐵趁熱、逼迫還沒反應過來的基民盟對同婚法攤牌。

舒爾茲表示,如果梅克爾與基民盟對於婚姻平權是「真心誠意」,那麼最快在本周五德國就能通過綠黨所提出、但卻困在國會一年多的同婚平權法;但《南德意志報》卻認為,德國國會本屆議程只剩下三天,周五之後就將進入夏季休會,而在七十二小時不到的最後時刻,這困在國會許久的同婚法案,也很難因為梅克爾的「晚餐故事」而就輕鬆過關。

根據德媒《時代週報》指出,若卡關一年的同婚平權法能於周五前順利進入記名表決,屆時梅克爾將無可避免地被迫表態其立場。

「為什麼大家何苦那麼著急呢?」基民盟的國會大黨鞭葛羅瑟.布魯姆(Michael Grosse-Brömer)表示,同婚法案茲事體大,在國會即將休會的此刻,沒有道理「倉促過關」。葛羅瑟.布魯姆強調,基民盟黨團當然會讓議員自由表態,但對於同婚法案的的決議,應該還是等到秋季大選結束後,另行安排才更是妥當。

根據德國政府二〇一六年的民調顯示,超過八成三的德國民眾支持「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但基民盟內部,卻也曾提出「再動用專法來開放同志伴侶收養」,以避免觸及保守派敏感的「婚姻」定義。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2550980

本文二

德國同婚有望?梅克爾「被同志感動」:黨員要憑良心投票

▲▼ 梅克爾態度轉彎,德國通過同婚看見希望。(圖/美聯社)

▲ 梅克爾對同性婚姻的態度似乎「轉彎」。(圖/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一直以來都對同性婚姻秉持強烈反對態度,但在廿六日的一場活動中態度大轉彎,表示覺得同性伴侶可以跟異性夫妻一樣,擁有相等的權利,未來會讓所屬政黨的黨員們可以自由表達立場,並「憑著良心投票」,不需要顧及政黨或宗教,讓德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看見希望。

梅克爾所領導的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也表達過明確的反同婚立場,但是國內高漲同婚合法化聲浪,讓她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廿六日出席雜誌社《Brigitte》採訪活動時,被台下觀眾問到相關議題,仙逝重申傳統的基督教信仰價值,接著提到,「我覺得這個問題更像是個人的良心問題,我不會施壓任何人做出投票的決定。」

梅克爾對這個議題態度突然轉彎,讓人很驚訝,她表示,之前曾經在故鄉受到一對女同志的邀請,一起共進晚餐,當時看到這對伴侶共同收照顧了八個孩子,每一個都很健康活潑,讓她很訝異,當下覺得這表示孩子們只要有愛就能開心成長,不論雙親的性別,比起被寄養機構丟來丟去好多了。

雖然梅克爾分享了這個溫馨的故事,但德國媒體普遍認為,讓總理態度轉變的原因還是九月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目前除了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另一右翼政黨外,其他政黨都將婚姻平權列入政策中。若是這些政黨都真的「憑良心投票」,德國很有可能會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

德國在二〇〇一年就通過《同性伴侶法》,允許同性伴侶登記,但其他如領養或稅務等權利,仍然僅限婚姻形式。

▼ 德國柏林去年舉辦的同志遊行。(圖/美聯社)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628/955196.htm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275013
(轉貼)專家:凶嫌多半複雜 別妄下定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專家:凶嫌多半複雜 別妄下定論  


圖/聯合報提供
相較於台灣出現首例大規模濫殺無辜案例,美國近十多年來濫殺案例層出不窮,專家指出,凶嫌的心理多半極其複雜,切忌妄下定論,如要了解凶手心理,必先了解凶手的意圖,且得承認人的不可知。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蘇洛蒙(Andrew Solomon)曾深入研究美國校園濫殺個案,他以發生在二○一二年美國康乃迪克州新鎮小學的濫殺案為例,指出廿歲的凶手藍薩看似是出於仇恨而舉槍犯案,造成廿人喪生,但凶手最恨的人其實是他自己。

蘇洛蒙認為,許多青少年都曾有過自我憎恨情緒,少數人會向他人表達這種極具破壞力的不安;他們對待父母尖刻,可能酒駕,完全無視於自己可能給別人帶來危險。藍薩的行為反映了這種青少年正常的憎恨,只不過是放大版。

蘇洛蒙還引述精神醫學家曼寧格的分析說,一些濫殺再自殺的個案,凶手須得有三個條件同時存在:想死、想殺人、想被殺;在藍薩的案例中,雖然他最深重的罪行是殺了許多人,但其中首要悲劇,卻是他想自殺。

人的複雜難解,也正是紐時另一位專欄作家考倫(Dave Cullen)針對類似案件,向讀者提出的忠告。

【2014/07/22 聯合報】

觀察站/死刑拉鋸戰 別有下個鄭捷  

鄭捷案引發社會恐慌,理應速審速結;不過,正如起訴因鑑定而稍費時日,審判仍須注重正當法律程序,經由充分的量刑辯論來定鄭捷的生死。

鄭捷在眾目睽睽下犯案,沒有冤案的可能,全案的重心就在鄭捷應否判處死刑。

從起訴事實來看,鄭捷想以殺人博取眾人目光但不敢自殺,自戀又自私,預謀犯案且手段凶殘,視人命為無物,犯後毫無悔意、被害家屬都不肯原諒他。

況且經過鑑定,鄭捷並無足以減刑的精神問題,以過去死刑判決的標準來看,好像馬上可以判他死刑,擇日槍決。

然而審判的可貴,就在於由客觀的一方重新審視對被告有利不利的事實,並在量刑時,縱觀各種因子,充分論證。

比如,鄭捷有無起訴書記載以外的犯罪動機、精神鑑定完足與否、鄭病態人格的成因,有無矯正教化的可能性等,並讓被害人參加量刑的辯論。

這場鄭捷生或死的拉鋸戰,最終或許仍判鄭捷死刑,但給鄭捷上一堂生命課,讓他看看社會如何透過制度慎重做出死亡的選擇,且讓他真實面對被害人家屬的慘痛心聲。

此外,從鄭捷的起訴內容可知,鄭捷成為恐怖殺手並非一夕而成。他以殺人訴求吸引朋儕注目,最後釀成真實殺人事件,有誰注意到他的異常不只是玩笑,而是日形恐怖的惡念集結?

鄭捷為什麼成為一個面對血淚哀號無動於衷、享受主控權力、玩弄弱者的殺戮者?從國小心生殺念到大學下手犯罪,父母、師長、友朋、教官,為何沒有人可以對他施以援手,協助他放下心中屠刀轉念?是鄭掩飾太好,還是現今社會太過疏離,家庭功能崩解?

鄭捷案後接續的模仿犯,不管是尋求聚光燈的跟隨者或是潛藏的罪犯,都提醒這個社會,在審判鄭捷的同時,不要忘了檢省每一個可能促成今日鄭捷的原因,才能避免下一個鄭捷。

【2014/07/22 聯合報】

觀察站/一場廢死議題的拉鋸戰  

犯下台北捷運連續殺人血案的鄭捷,在兩個月的羈押期限屆滿前,被新北地檢署以4個殺人罪、22次殺人未遂罪起訴。 一心求死的鄭捷,結果被檢方起訴並求處死刑並不令人意外,檢方試圖將他送精神鑑定,以卡死他未來在司法審判的脫罪空間。未來就看法院在審判時,能否讓鄭捷「如願以償」,也考驗著民眾在法律的感情上,對廢死議題的拉鋸戰,最後究竟是誰勝誰敗。

檢方在起訴鄭捷前,特地將他送往台大醫院進行精神鑑定,結果證實鄭捷沒有心神喪失,殺人行為時也未達精神耗弱的程度。鄭捷在捷運上隨機殺人,實屬駭人聽聞,手段更是令人髮指,在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立場上,檢方對鄭捷求處死刑,已是必然。

雖然檢方試圖從鄭捷的犯案動機,去交代他為何犯下隨機殺人的彌天大罪,但對於罪犯而言,如鄭捷這般具有強烈反社會人格傾向的人,他在逞兇之際,對毫無怨隙的乘客,痛下殺手,甚至是殺紅了眼般,欲致人於命,已經足以說明他有與社會永久隔離的必要。

最近幾年來,最高法院慎重其事,數度召開死刑生死辯論庭,只要有接受教化的可能,甚至是能深刻承認過錯,與被害人或其家屬達成和解,獲取被害人家屬的諒解,都有可能逃過一死。

鄭捷一案,如同犯下八里雙屍命案的蛇蠍女謝依涵,都具社會的高度矚目性,在未來的司法審判中,鄭捷有無可能,終於發現他不想死,而有尋求脫死的空間,答案當然是存有可能的。

在審判的觀察指標上,有無以人權為名的律師,會否願意為鄭捷的免死,跳出來辯護;廢死團體常掛在嘴邊的人權二公約免死金牌,聲音會不會出現在法庭內,都是未來審判的觀察重點。而鄭捷案的未來定讞判決,可預期的,勢將牽動國內對廢死議題的板塊移動。

【2014/07/21 聯合晚報】

鄭捷的反社會人格留給司法和社會的挑戰

檢方日前以「大規模殺人罪」將捷運殺人案被告鄭捷求處死刑,鄭捷當庭仍不在乎地抖腳、冷笑;許多人看到這幕,也許會覺得法官若速判其死並不足惜。有立委表示,鄭捷殺人的目的就在「求死」,判其死刑,只是遂其所願,其實已無法彰顯「正義」。廢死聯盟則仍努力為他發聲,希望外界減少干擾,留給法官公平審判的空間。

在五十六秒之間奪走四命、並刺傷廿多人,鄭捷除了留給家屬無盡的傷痛、民眾無以名狀的驚恐外,也留給司法一個極大的課題,要對這起捷運連續殺人事件作出更多發現、解讀與究責。事實上,許多民眾心中都懷著一個莫大的疑問:像這樣沒有前科、沒有動機卻任意揮刀殺人的冷血青年,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成長出來的?除了鄭捷,台灣其他角落是不是還有這類暗藏殺機的新人類?這樣的心理和行為有沒有矯治可能?

從這次檢方的起訴書,人們其實看不到太多新的線索,也看不到更具深度的犯罪分析。起訴報告中確定的是,鄭捷具有「反社會人格」及「自戀人格」特質,因國小時期與兩名女同學發生糾紛而立誓報仇,因無法殺害對方,而決定以「隨機殺人」代替。此外,鄭捷在行凶時意識清楚,經鑑定並無精神疾病,在偵訊過程中他也表現得「毫無悔意」,不時冷笑,並堅拒向被害人家屬致歉;檢方因而認為他罪無可赦,而以四個殺人罪和廿二個殺人未遂罪求處死刑。

在這起當眾殺戮事件中,鄭捷之罪行並沒有遭冤屈或錯抓的可能;然而,比起誤判,如何論斷他應生或應死的課題,其實更加艱難。過去,法官形成死刑的定見通常放在心裡,充其量籠統交代;前年底,最高法院開始公開辯論上訴的死刑案件,隨後做出的定讞、發回或自為判決等,遂逐漸建構出判死的觀照因素,死刑審判始粗具可供觀察的指標。諸如,法官更重視偵審過程的正當法律程序,除嚴格的證據調查,還要求應先審問被告的犯罪事實,才能詢問審酌科刑的資料,以免先入為主;對證據的提示、辯護功能之確實踐行,也都不放過。

此外,最高法院要求對刑法第五十七條科刑應斟酌的事項「盤點清查」,就犯案動機、目的、所受刺激、手段,犯罪者的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與被害人關係,對所造成的危害及犯罪後的態度等逐項釐清,才能作出裁罰。最高法院並引聯合國兩項決議,要求對被告的精神鑑定不僅限於犯罪時,也包括裁判時的狀態;前者是減刑或不罰事由,後者涉及可否判處或執行死刑。最高法院並要求,若判死刑,檢辯要經過量刑辯論,不能由法官遽下裁判。最高法院也挑剔被告接受矯正教化的可能性,要求下級審須提出被告「無從矯正」的憑據,不能以一句「非死刑不可」帶過。

觀察這次新北地檢署的做法,除進行了精神鑑定,並蒐集鄭捷童年至今的成長資料,論述他犯罪時確有辨識違法能力及犯案動機的形成,並經由解剖確認鄭捷刺刀在被害人體內翻轉的確定殺意,也論及被害人家庭所受的損害等,論證可謂較以往充實許多。至於鄭捷的人格異常,是否符合國際公約不得判處死刑的精神障礙範圍,以及有無教化矯正的可能性,均將影響他最後的生死。

鄭捷案備受社會矚目,也因此,偵查一開始就細緻深入,進行精神鑑定。從此案起,我們重新審視死刑審判的過程與執行,除了鄭捷案,也希望每一件可能判決死刑的案件都能遵守嚴格的法律程序,盡可能以一致的標準完成艱難的生死拔河。

最令人遺憾的是,鄭捷犯下如此凶殘的暴行,但他行凶動機至今依然沒有清晰的答案。若說是從小對女同學的恨意累增至今,由於被退學的挫折及對就業的無望而再度被激發,然後隨機發洩在素不相識的同車乘客身上,鄭捷的行為仍叫人百思不解。這究竟是殺人動漫無意中播下的凶殘種子,或是年輕世代無法因應現實挫折的厭世暴行,仍有待社會心理學家進一步探索。

【2014/07/28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144929
(轉貼)李茂生: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是社會結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捷運血案 北捷向鄭捷求償2千萬

台北捷運公司昨向新北地院遞狀聲請支付命令,向連續殺人的凶嫌鄭捷求償「運量損失」2061萬餘元。

北捷總經理譚國光說,北捷也是受害者,統計5月21日至30日減少94萬5千多旅客人次,損失2千多萬元,因此對鄭捷求償。

譚國光說,若受害家屬也向鄭捷提出民事求償,無論法院裁定多少金額,北捷都同意優先賠償家屬,再向鄭捷求償。

議員童仲彥透露,北捷在事發後,原僅賠償每位死者560萬元,市府高層前天開會敲定進行募款以提高補償金,正由交通局研擬「捷運意外事件募款辦法」。

市府高層昨證實此事,表示因市府公帑已無其他名目可支付慰助金,市長郝龍斌也認為有必要提高金額,才決定募款;前天由祕書長陳永仁跨局處會商,由交通局盡速擬定募款辦法。

交通局說,這項針對捷運事故的「募款辦法」屬行政命令,無須送市議會審議,已開始草擬,正式名稱未定,但本月應可提報市政會議通過,送議會備查後實施。

據了解,市府打算由市長郝龍斌向中央、民間募4百萬元,另由民政局向宗教團體募4百萬元,再平均慰助死者家屬。一旦募款到位,每位死者可由家屬領取760萬元。

北捷說,公司除支付560萬元,也聘兩位律師連繫死者家屬,願免費協助向鄭捷求償,但目前尚無家屬回應。

【2014/06/05 聯合報】


2014-05-25  08:04

北捷喋血》李茂生: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是社會結構

〔本報訊〕北捷血案震驚社會,輿論矛頭指向兇嫌鄭捷的家庭教育和從小遭遇的挫折,導致21歲的他萌生殺人念頭。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昨晚在臉書PO文表示,「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不是父母家庭,也不是教育,而是更大的一個社會結構,一個偏安的、保守的意識形態(經濟上的新自由主義與政治上的保守主義)。」

  •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茂生認為,「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不是父母家庭,也不是教育,而是更大的一個社會結構,一個偏安的、保守的意識形態。」(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茂生認為,「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不是父母家庭,也不是教育,而是更大的一個社會結構,一個偏安的、保守的意識形態。」(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李茂生認為,突然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件,社會的反應不外有三:「一、人渣,殺,免得有同類的人學習。」「其二是父母親的教育態度不對。」第三,也是最高層級的反應是「責難整體國家社會的機制,檢討為何沒有辦法在早期就發覺問題,並且積極地予以對應,以防止惡行的發生。」

李認為,他要和學生、網友討論北捷事件之前,有個前提,「就是政府或社會必須撫平被害人或其家屬的傷痛,並且提供有效的危機處理機制,讓大眾感到平安。」

在「反社會性格」的探討上,李茂生說,「我們對於反社會性格者的定義通常都是負面的,更專業的人士會提及精神病質或社會病質的意涵。不過,重點不在於科學的定義,而在於一般民眾的恐懼。」「其實,世間有許多影響後世甚深的名人,都是具有反社會性格,有些人就是只有一個突出的才能,在接受一般的教育(社會化、規訓)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排擠,此際即需有人能夠理解他們,並給與一個得發揮特定專長的環境。這是一個社會往前邁進的動力。」

「不能引導或寬容的話,那麼就只會排擠他們,讓他們失去立足點,進而成了透明人,所有的人的眼光都會穿透他們的身體,而不會停留。」「而這些失去認同眼光的特殊分子,於日後若不是自殺就是成為『邪惡』的犯罪人,最好的結局或許就只有藥物濫用而已。當然,社會也會失去一個往前邁進的契機。」

李茂生總結他的看法:「製造出隨機殺人魔王的不是父母家庭,也不是教育,而是更大的一個社會結構,一個偏安的、保守的意識形態(經濟上的新自由主義與政治上的保守主義)。」「用國家暴力殺了北捷『魔人』一事,非常簡單,或許也大快人心,但是大家會失去一個透過生命歷程的解析,而逐步讓人們生活得更有尊嚴的機會。」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104307
鄭捷事件受害家屬當申請國家賠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鄭捷事件受害家屬當申請國家賠償

梅峰(臺中市長擬參選人)

張主席惠鑒

謝謝張主席指教

鄭捷尚是一位不經世事的年輕人,又是隨機毫無目地的殺人,加上這麼多粉絲當眾頌揚,可以知道他的行為已經是一種嚴重普遍的社會病態的冰山一角,而非傳統財情仇恨之殺戮可以比擬,這是當前執政團隊的問題,造成這樣的社會氛圍,殺了鄭捷如真能解決問題,市長絕對支持,但您敢發重誓保證嗎?

這絕對主要是「父母疏於家教」而造成,但我們馬上要問,是只有鄭捷一人如此,還是現代的小孩多是這樣,您其實應該了解,後者成份絕對居多,而道理亦甚簡單,兩性平權的社會,幾乎已經讓婦女不生不婚,能夠少婚少生已是不易,但婦女蠟燭兩頭燒,如何周到的相夫教子呢!

鄭捷只是小康之家,他沈迷電玩,身體已經嚴重受到影響,消瘦的身軀與下三白之面相,都證明他身體有病,以致於早即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他根本就已經病到無法控制自己,可是卻仍頑抗,而不願接受治療!

您要了解,中國所有能夠傳承到今日的學問,當然不能說一定是真理,但如果毫無用處,也早被拋棄掉了,那裏能數千年這樣留下來,相術是數千年之歷史經驗,下三白更是許多兇神惡煞的普遍面貌,懂得醫理的人更能完整解釋其病因,自然能夠將其治療復原,黃老師正要為文分析,市長到時再分享各位!

所以說,我們的社會,尤其是掌管人民生殺大權的執政當局,有何資格去殺鄭捷,因為這都是馬桶政權不當施政的後果,遲早會發生,如果不正確之檢討改善,保證會如同美帝之校園槍擊案般繼續發生,所以受害家屬絕對要申請國家賠償,向執政當局討公道,因為四條人命,大體上無辜的鄭家要如果賠,當然要向這個垃圾馬桶政權求償呀!

梅峰 謹敬

鄭捷事件誰該殺?

劉檢察官惠鑒!

首先市長要先聲明,市長並不支持現在即廢除死刑,因為我們的社會進展,尚未到這樣可以廢死的地步,所以最起碼的殺雞儆猴死刑,還是必須的!

但市長以為,鄭捷不該殺,該殺的是這個社會,這個執政黨!

為了防止更多的鄭捷發生,一定要瞭解其行為之動機與歷程,設想防範之道,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鄭捷有病,非常嚴重,都是這個社會造成的,我們該憐憫他,治療他,殺他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是煙滅緣由,將他長期監禁,想法治療他,矯正他,並以此公告社會,導正社會,才是正道!

發生這樣沒有目標,而隨機殺人的案件,與冤冤相報的其他殺人事件是有很大之不同的,真正該給與制裁的是執政黨,受害家屬應該向執政黨求償,我們應該要執政黨檢討,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執政黨當如何改善,如果執政黨說不出來,我們當馬上換掉這個垃圾政權!

下列前五點是黃老師說的,最後一點是市長說的,真正有問題的是:

一、醫生,專門給孩子藥吃;

二、資本社會製造黑心商品,便利商店冰品飲料店;

三、學校不正常的教育;

四、父母不懂教育孩子,放任他們玩電動、手機;

五、電玩廠商。

六、最最重要的是,現代母親無法專心照顧小孩!

市長淺見,尚請指教!

梅峰 謹敬

鄭捷如果殺的是我家人?

梅峰(臺中市長擬參選人)

拉公公先生惠鑒!

謝謝回應!

小弟早知會有這類的問題,小弟先請教您,鄭捷與我家人有冤有仇嗎?他是發了瘋,誰碰到他誰倒楣,這就像是碰到土石流,颱風,您恨他,殺死他,真能幫您解除喪失家人之痛嗎!您難道不希望政府借這個機會反省,讓爾後這類事情不要再發生嗎!

甚且,我們更現實些,今天人已經走了,無法復生,能夠求償才是現實的吧!這叫做「冤有頭,債有主」,您總要搞清楚,誰當為此事負責,才有辦法求償吧!

所以小弟一再強調,真正該負責任的是這個掌握稅收、監獄、警察、教育等等手段的政府吧!殺了鄭捷,求償目標變成鄭家人,您不但拿不到錢,甚至淹沒了為爾後防止類似事件找蛛絲馬跡的線索,這種無頭無腦的做法,聰明嗎!

所以,如果事情真的發生在小弟家,或許小弟也絕對難以承受,如果這時有人像小弟這樣的點醒小弟,小弟至少會轉移目標到有能力賠償的單位吧!

不知這樣能夠讓您心服嗎?

梅峰 謹敬

協助賠償打官司 侯友宜促北捷設窗口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劉峻谷/連線報導】
2014.05.27 03:27 am

「雙北要一起合作解決問題!」針對北捷隨機殺人案善後,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表示,北捷要盡速成立專案窗口,統一協助家屬請律師,「不要讓家屬為了官司各自跑來跑去!」

「北捷應站在被害人的立場思考」,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是台北捷運公司的董事之一,事件發生後,新北市府除給予死傷者撫卹,提供社工諮商輔導,更希望北捷能積極替家屬處理後續事宜,畢竟「被害者多數都是新北市人!」

侯友宜說,死傷的被害者除了保險相關給付外,北捷應該負責後續的喪葬和醫療費用,甚至提供精神撫慰金。

法律層面上,北捷要盡速成立專案窗口,幫家屬請律師協助處理後續刑事和民事訴訟的法律程序。

此外很多當天目擊慘案發生,受到驚嚇的民眾,他認為「他們也是捷運慘案隱形的受害者」,北捷的專案窗口也需提供長期的心理諮詢服務,讓這群心靈受創的民眾願意慢慢走出來。

侯友宜說,他已指示交通局和法制局與台北市府相關單位積極溝通,也曾和台北捷運公司代表見面,希望雙北市府一起讓北捷加快腳步,協助受害民眾。

另針對鄭捷的父母該不該負責?國策顧問許文彬認為,鄭捷的父母雖無法律責任,但有社會道義責任,最重要的就是釐清鄭捷冷血殺人的原因。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則舉日本秋葉原殺人事件,凶手的弟弟自殺、父隱居母發瘋,各界不應給凶手家屬太大壓力,此時國家應跳出來,撫慰所有被害人和設法補償損失。

【2014/05/2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協助賠償打官司 侯友宜促北捷設窗口 | 北捷隨機殺人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02363.shtml#ixzz32wPDzO6u
Power By udn.com

慰問金沒共識 家屬批北捷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
2014.05.29 03:43 am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造成4人死亡,死者家屬向北市議員陳情,指北捷應允死者家屬可獲400萬元保險理賠、160萬元慰問金,及所有喪葬費用實報實銷,事後卻改稱慰問金已含喪葬費用,痛批北捷「說謊」、「面子裡子都要」。

議員李慶鋒昨邀死者李翠雲、潘碧珠家屬與北捷協調。雖然北捷總經理譚國光一開始就表明,「對雙方溝通產生誤解表達歉意」,但也堅持160萬元慰問金已含喪葬費用,若家屬要向凶嫌鄭捷提出民、刑事告訴,北捷願協助相關費用。

家屬無法接受譚國光說法,潘碧珠的丈夫一度當場退回北捷前天送到他家的50萬元現金,以示抗議。雙方協調破裂,將再擇期協商。

潘碧珠長子邱錦宗說,北捷一開始承諾協助家屬善後費用,喪葬費可實報實銷;但父親收到北捷送來的50萬元慰問金,還簽下寫著「喪葬費」的領據。他說,北捷根本是人前說一套、背後做一套,公然說謊。

他表示,再多錢都喚不回家人,但北捷前後說法不一,甚至向家屬強調北捷也是「受害者」,只會打太極拳、忙著推卸責任,毫無誠意。

【2014/05/2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慰問金沒共識 家屬批北捷 | 北捷喋血案追擊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07142.shtml#ixzz336fKsbl9
Power By udn.com

預防下一個鄭捷 父母應該這麼做

‧今周刊 2014/05/28
不到一周,台灣與美國相繼發生青年隨機濫殺民眾事件,日本也有青年持鋸子砍傷偶像藝人團體。青少年真的是不定時炸彈嗎?他們內心真實的聲音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從這些事件中學習,阻止日後再度發生悲劇?


【文/何欣潔】
台大教授李茂生:
每人都有反社會傾向
關鍵在如何導引

父母親的心態要正常!你要知道,小孩若有反社會性格,並不是一件壞事。愛因斯坦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希特勒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同樣是反社會人格,為什麼有人變成愛因斯坦、有人變成希特勒?

這不是一個遺傳問題,也並非某一個人天生就為惡魔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反社會的傾向,關鍵是父母親在發現小孩有反社會人格跡象:不願意或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對某些事物異常執著(可能是特別愛打電玩,也可能是熱愛研究蟑螂)時,有沒有順著他的性格,順著他的「偏差」,去認識他、了解他的與眾不同之處,而且與他溝通?

培養自信 怪胎變奇才

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去肯定小孩,發現他的優點,而不是壓抑他,他就有自信面對社會,不會受到傷害,進而走上正確的道路。學校老師、同學也必須多花一點力氣,養成「容忍異端人格」的習慣,而不是把這樣的同學排除在正常班級之外、認定他是怪胎,而是要認識他,甚至欣賞他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人。

舉一個例子,台灣教育界最近很喜歡談ADHD(過動症)。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有反社會、跟父母與學校作對的傾向,老師就來建議父母,應該帶他去做ADHD的檢查,然後吃藥。

我就跟這位父親說,那藥一吃下去,這孩子就完了!他會昏昏沉沉、整個人像被抽乾了一樣。你的孩子,一定有非常優秀、過人的地方,你順著我說的話去做,去待在他旁邊、好好認識他,看他到底「怪」在哪裡、優秀的地方又在哪裡,引導他發揮天賦,他會比任何乖巧的孩子都表現更突出。

這位爸爸相信了我的話,開始了解他、肯定他,後來這個孩子,因為父母的肯定,長出了第一層的保護機制,他活得很有自信,不會受到外界的傷害,現在在某個領域表現非常突出,老師跟同學也都嚇一跳,「原來你這麼厲害」,另眼相看。

這種帶著反社會色彩的孩子,如果能夠順著以上過程,找到與這個社會相處的方法,他可能會是大放異彩的天才,成為優秀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像貝多芬、尼采,這些人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作品會流傳一、兩百年都還影響後世。

忽視存在 孩子變惡魔

反之,如果父母不願意了解他,反而去壓抑他那份過人的「執著」,他就會變得沒有能力應對這個世界,覺得自己變得「透明」而不被看見。

變得透明的孩子,他會感覺到自己發出的訊息,沒有人能回應,他會變得恐慌,覺得他人的眼光彷彿都穿透身體、看不見自己,最後發展出一套異常的為人處事方法,去證明自己的存在,悲劇就會發生。

事發後,鄭捷父母出來道歉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不好的作法;聲明說「我們家被毀了」、「怎麼賠也賠不起」,還是在想社會對他求償的事情。沒有去反省鄭捷的成長歷程中,究竟父母、老師、社會做錯了什麼,鄭捷又經歷了什麼,這些沒人想了解,是一種糟糕的作法。

希望社會不要再汲汲營營在「揪出惡魔」,然後極力把他排除,讓這些孩子走上「有路無厝」的處境,只能在路上一直跑、一直跑,卻無處容身。

【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910期;訂今周刊電子雜誌;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101827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