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振興中醫打擊西禍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醫政資料】請女士注意(轉貼)
 瀏覽15,827|回應56推薦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慕亞
Vi

睡覺不穿胸罩 小心「走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女性睡覺時,該不該解放咪咪,讓乳房透透氣!專家建議,就算是小籠包姊妹,也應該乖乖穿上胸罩,避免胸型走位變形,否則時間一久,就可能成為乳房外擴一族。

整形醫師張高榮表示,門診時經常可見咪咪外擴的女性朋友,乳房並不見得很大,但就是不能向內集中靠攏,而是各往左右兩側移動,要是脫掉胸罩,情況更為明顯。

乳房外擴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夜裡睡覺時,沒穿上胸罩,要是正面正面躺著睡時,兩邊乳房往兩側移動,久而久之,兩個乳房的距離就越來越大。

許多太平公主總以為自己胸部又不大,就算睡覺不穿胸罩,也不會有問題,其實不然,張高榮建議,只要是乳房在 B 罩杯以上的女生,晚上睡覺時,最好能穿上胸罩,避免乳房往外走位。

另外,想要擁有一對堅挺不垂、不外擴的乳房,平常可透過 DIY 按摩,來維持挺而美的胸型,睡前或洗澡時,持續用手輕輕拍打乳房,合併冷熱水交替,促進刺激,保持乳房組織彈性。

張高榮特別提醒拍打的方式,是由下往上拍打,可別打錯方向,至於,塗抹一些含有女性荷爾蒙的乳液或豐胸霜,會有一定效果,但成效並無法持續,只要停止使用,就會打回原形。

張高榮表示,想擁有挺而美且符黃金比例的胸型,一定得趁早,最關鍵的時期就是青少年發育階段,此時營養攝取一定要夠,多多攝取牛奶及蛋白質。補藥效果也不錯,民間流傳的青木瓜燉排骨,不妨試看看。

【2005/08/07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34218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血漿汙染三千死 加官員被判無罪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貼中新網編譯文章》荷蘭禁毒:以毒治毒
2008/03/21 01:06 瀏覽3|回應0推薦1

方正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方正平

引用文章轉貼中新網編譯文章》荷蘭禁毒:以毒治毒
文章同步刊登
人民力量組織 轉貼中新網編譯文章》荷蘭禁毒:以毒治毒
方總統競選辦公室 轉貼中新網編譯文章》荷蘭禁毒:以毒治毒 

文章歡迎完整轉寄、轉貼、轉載。感恩喔!

【荷蘭經驗之我見】

在接觸高梁大大的文章之後,驚覺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也自己上網耙文,做了些研究。這文末所附文章是從中新網轉載而來。如果文中數據屬實,荷蘭經驗無疑地是適合學習的對象。

首先大家應該放棄「大麻合法化」的既定成見,在荷蘭,只允許在特許的場合購買及使用一定數量的大麻,除此之外,種植、販運,仍然是違法的;更別提海洛因這種嚴重危害人體的硬性毒品,根本不准販賣!

荷蘭經驗指出:毒品使用者,甚至是海洛因,不必把這些癮君子當魔鬼和罪犯看待,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進行管理。

文中還引介一個觀念──全球禁毒戰爭所帶來的危害,比毒品本身還來得大。

道理很簡單:越是管制毒品,它的市場價格就越高,迫使毒癮患者要以非法手段獲取經濟來源,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相反地,如果是由政府特許方式銷售大麻,走私大麻就沒賺頭,毒梟就沒興趣了。

海洛因危害太大,連特許都不准,那麼原有的海洛因毒癮患者該如何處理?文章這麼寫的──“癮君子必須吸毒因為他們是長期患者,你可以說他們不應該吸毒,但他們願意,所以我們想有一個安靜的、小小的、受保護的地方,這對他們,對周圍環境都更好一些。”荷蘭政府不准販賣海洛因,卻務實地讓既有的患者可以取得乾淨、安全的海洛因來源,以免這些患者危害周圍環境。

看似矛盾的做法,不許販賣卻允許毒癮患者在受保護的狀態下自行購買及施打海洛因,其實是隱含一個企圖──控制並減少海洛因毒癮患者數目。一旦吸食人口都在掌控之下,海洛因在市場流通管道自然減少,荷蘭政府的反毒政策,相當於控制了買方市場,把惡性毒梟驅逐出去,一般大眾也就不容易接觸到海洛因了。

數據會說話,相較其他以罪犯對待毒癮患者的國家,荷蘭的反毒績效好太多了。願看到此文的有緣人都能再度思考國家反毒政策問題,並轉寄/轉貼出去,影響更多人!

人民力量組織 方正平


荷蘭禁毒:以毒治毒

荷蘭是歐洲大門,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國土1/3在海平面以下。荷蘭以務實的思想保證社會團結,凝聚社會力量,修築堤壩,擋住海水。1970年以來,荷蘭人已經把這種精神提升為一種藝術,以處理更廣泛的社會問題,如墮胎、妓女、同性戀,當然還包括毒品問題。

官辦大麻咖啡店

33歲的荷蘭商人埃裏克?波士曼住在阿姆斯特丹,每天騎車從公寓到一個小咖啡店上班。咖啡店在時髦的卡爾瓦斯特拉區旁的一條小街上,名叫De Dampkring, 大意是“霧濛濛的空氣”。由於一進門就有印度大麻濃郁而苦甜交雜的香味瀰漫過來,這個名字倒十分合適。在這你能買到最多5克的大麻或大麻製品,有一個單子供人挑選,上面全是異國情調的名字:佛妹、霧濕婆、白寡婦、撒哈拉、超級坡倫、哈桑國王和黃色黎巴嫩。單子還列有適宜室內、室外、溶液培養和生物培養的各種麻醉品種子,並詳細說明麻醉品的香味和藥效——半醉的、迷幻的、高醇香的、全醉躺倒的等等。

荷蘭允許開大麻咖啡店已有25年歷史,De Dampkring是一個典範。在荷蘭812家咖啡店中,De Dampkring是一家政府知情、法律允許的大麻咖啡店,是荷蘭政府通過一家私人新聞機構向澳大利亞記者推薦的咖啡店。

90年代末,經過兩年的競選,De Dampkring因其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阿姆斯特丹的“大麻杯”。開店16年,De Dampkring的品質越來越好,它的顧客有外國遊客、當地警察、外科醫生、律師以及波士曼65歲的嬸嬸。波士曼說:“為治風濕病,嬸嬸每天都吃太空餅(一種含有少量大麻的食品)。過去因為疼,她每天睡眠只有3-4小時,現在她每天睡8小時,她的醫生也注意到了她身體的好轉。”

而且,波士曼的嬸嬸將不用每天去她外甥的咖啡店買太空餅。2001年10月,荷蘭通過法律,成為繼加拿大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允許醫生給病人開大麻做藥品的國家。藥商也將獲得供貨權利。荷蘭衛生部醫用大麻管理局將監督大麻的生產、品質保證及分銷。

極樂片生產國我行我素

荷蘭人認為道德譴責並不能代替好的政策。必須尋找最好的辦法去降低這類社會問題的危害,而不僅僅是減少對邊緣人群的危害。正如荷蘭司法部最近所說:“我們的原則是法律程式對社會的傷害不能超過犯罪本身。”具體到毒品問題,這一哲學要求開展廣泛的教育運動,不鼓勵使用毒品,對毒品的危害體提出警告,並提供一套完整的治療和預防的辦法。

從1976年開始,荷蘭把毒品分為硬毒品和軟毒品。硬毒品如海洛因、可卡因和安非他明,它們對公眾健康構成難以承受的威脅;軟毒品如大麻。這一政策的目的是向人們提供一個有管理的出口,減少人們接觸街頭軟硬毒品販的機會。這樣還能集中有限的警力面對極大的貪污和有組織的犯罪。以去年為例,荷蘭政府繳獲了40000公斤大麻,66000株印度大麻和550萬片極樂片。

雖然從技術上說進口、出口、生產、收藏和銷售非法毒品都是犯罪,但荷蘭政府也給與De Dampkring這樣的咖啡店特殊許可,讓他們在一定的、嚴格的條件下銷售少量的軟毒品。條件包括不許銷售硬毒品,不能給周圍鄰居帶來不便,每人每次購買量不超過5克,嚴禁賣給18歲以下未成年人等等。荷蘭的《鴉片法》還區分了以個人使用為目的的儲藏少量毒品和商業目的的收藏毒品。因此荷蘭人很少因為個人使用和儲藏少量毒品,不管是硬毒品還是軟毒品而帶來法律方面的麻煩。

阿姆斯特丹大學毒品研究中心主任彼得?科恩是荷蘭毒品法改革的領導人之一,他說,“系統地尋找另一種方法”是典型的荷蘭做法。“運用荷蘭法律系統的特殊性,我們可以免於起訴(除非是為了國家利益)。我們建議不要逮捕吸食大麻的青少年,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我們並不想在他們有可能放棄吸毒的情況下抓他們,監禁他們,然後由此產生更多的問題。因此我們決定尋找另一種方法。”

這一寬容的政策激怒了荷蘭的鄰國,因為很多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的年輕人跨國去荷蘭的咖啡店,法國總統希拉克走得更遠,罵荷蘭是“毒品國家”,認為荷蘭的毒品政策超過法國的核子試驗,是世界和平的更大威脅。最近,禁毒主義的瑞典和美國攻擊荷蘭毒品管理經驗半生不熟。前美國緝毒沙皇巴裏?麥克弗裏將軍認為荷蘭的方法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

荷蘭人堅持了他們的典型態度,禮貌的傾聽,同時承認他們還存在缺點,比如承認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極樂片生產國,然後我行我素。他們相信他們有正當的理由。根據荷蘭衛生部的數據,在合法化後,荷蘭經常使用大麻的人上升,開始使用的年齡逐漸下降,這與其他沒有合法化的國家一樣。但總部設在葡萄牙的歐洲毒品和吸毒者檢測中心和阿姆斯特丹的調查顯示,在青春期第一次嘗試之後,荷蘭長期的吸食大麻者開始穩步下降。國際比較更令人印象深刻,沒有實行合法化的德國、法國和比利時,因為是荷蘭的鄰國,吸食毒品的人數也比英國和美國少。

還有一個例子是瑞典。前幾年瑞典仿傚美國的處理方法,宣佈使用毒品是錯誤的、不能容忍的(和美國一樣,在瑞典抽一支大麻葉捲煙也要被判刑)。雖然瑞典使用大麻的人數比荷蘭少,但增長卻很快。因為沒有完善的減少毒品危害的政策措施,瑞典每年毒品致死的死亡率是每百萬人20-30人,而荷蘭是2-3人,超過了整整10倍。

荷蘭吸海洛因的人也在減少,不像澳大利亞等國,年輕人仍流行吸海洛因。荷蘭人口正在收縮、老齡化。過去10年,阿姆斯特丹幾乎沒有新的海洛因吸食者。荷蘭成為歐洲癮君子最少的國家。

這些趨勢支援了禁果理論——嘗了以後,吸引力也就不大;被允許後,抵抗也就沒有意義。荷蘭人還批駁了禁毒主義者的說法:使用大麻合法化將為其他硬毒品鋪路。科恩專門研究了鋪路理論,真相正好相反:在阿姆斯特丹,超過75%的大麻使用者沒有再去嘗試一次硬毒品。“大麻幾乎滿足了所有的好奇心。”大麻現在甚至對阿姆斯特丹25-35歲的年輕人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大麻不是酗酒,它只是人生的階段性現象而已。”

科恩最近完成了舊金山和阿姆斯特丹的比較研究。研究顯示,儘管美國對吸毒者的懲罰比荷蘭嚴得多,舊金山消費可卡因卻比阿姆斯特丹高3倍,大麻高2倍。這說明毒品政策對毒品使用水準沒有影響。毒品政策是一種哲學,是關於什麼是好的生活的哲學,但它對毒品使用水準沒有影響。

癮君子不是魔鬼

澳大利亞管理吸毒的方法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大學裏教預防毒品的知識,通過了戒毒法,為癮君子康復提供機會。監獄裏也提供有關治療,而且經過艱苦的爭論,還提供了一個安全注射室。

從表面看,澳大利亞對這個異常複雜、極具爭議的問題採取了一種文明的處理方法。但一些專家認為,把使用毒品定為犯罪是走錯了方向,這就是為什麼澳大利亞警察只跟30%的海洛因吸食者有聯繫的原因之一,而荷蘭的數字是70%。因此澳大利亞的癮君子仍在採取一些高危方式吸毒。

阿姆斯特丹市立健康服務局的高級醫生沃特?巴蘭特斯說:“我們不把他們看成罪犯,而是有健康問題的病人。”70年代,荷蘭警察起訴所有使用海洛因的人, 10年後,他們看到吸毒者不是魔鬼。他們區別做大筆毒品生意的人和小量毒品使用者。再10年後,變成了照顧吸毒者,不再起訴他們。

今天荷蘭的警察和醫務人員認識幾乎全部海洛因吸食者。當他們輕微觸犯法律時,警察能保證他們都是登記在冊的,並小心處理他們的任何毒癮發作,把他們交給合適的照管人員或戒毒中心。

絕對的癮君子有機會被納入由警察、自願者組織和市立健康服務局聯合管理的特殊計劃之下。59歲的朱裏斯?索馬斯是阿姆斯特丹一個主要警區毒品管理部的警官,他說:這項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吸毒者提供監控點,如為海洛因吸食者建立老齡之家,給他們一份合法的收入,以便他們買食品和毒品。另一個目的是確保有一個吸毒者能去的安全和乾淨的地方。澳大利亞只有一個安全注射室。阿姆斯特丹人口是澳大利亞人口的1/6,總共有8個安全注射室。索馬斯說:“癮君子必須吸毒因為他們是長期患者,你可以說他們不應該吸毒,但他們願意,所以我們想有一個安靜的、小小的、受保護的地方,這對他們,對周圍環境都更好一些。”

最近三年,荷蘭還開始為吸毒犯建立一個還押中義務管教系統,不久將在荷蘭的五個城市推行。這個系統為最難管理的吸毒者提供戒毒諮詢和治療,在他們刑期結束後提供職業培訓和工作。索馬斯參與這項工作,至少跟蹤8個吸毒者,他說:“這是最後的一個地方,大多數吸毒者請求法官把他們判進這個特殊的監獄,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單靠他們自己不可能戒毒。”

全球禁毒成效甚微

國際毒品貿易是一項年均8000億澳元的大產業,主要被恐怖主義組織、犯罪辛迪加、貪污腐敗的警官和緬甸、柬埔寨、阿富汗等國的一些團夥控制。這項產業僅次於軍火工業,佔國際貿易總額約10%。

澳大利亞海關、警察和執法者,澳大利亞國家犯罪管理局和毒品專家早就承認了禁毒戰爭失敗。阿姆斯特丹斯奇普爾機場海關情報處負責人鮑林恩?克雷伯格同意這種看法:“毒品仍有路子進入市場。務實地看,執法機構只繳獲了僅30%的毒品,這並沒有真正影響吸毒者的人數。”

3年前,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國際媒體、政治、法律、科技、社會和犯罪學等方面的名人利用聯合國禁毒大會召開的機會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他們呼籲重新思考國際毒品政策。“我們相信現在全球禁毒戰爭帶來的危害比吸毒本身大。”

每隔十年,聯合國都通過協議,把吸毒定為犯罪,要求進行懲罰,這限制了各國獨立地尋找解決當地毒品問題的有效方法。每年政府都採取更具懲罰性的、花費更大的禁毒措施,每天政治家們都在思考更嚴厲的禁毒戰略,結果是什麼?毒品產業反而強化了有組織犯罪、各級政府部門的腐敗,危害國際安全,刺激暴力,扭曲市場和道德。這不是使用毒品帶來的結果,而是數十年來失敗而無效的禁毒政策的結果。

編譯/國岩

血漿汙染3000死 加官員判無罪

加拿大廿多年前引進汙染血漿,造成三千人死亡、兩萬多人罹病的重大公衛案件,安大略省高等法院二日判決當年負責的公共衛生官員與藥廠主管等四人無罪,加國社會一片譁然。

加拿大紅十字會與衛生部於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六年間,引進新澤西「鎧甲」藥廠(Armour Pharmaceuticals )的治療血友病用血漿,沒想到這一批藥品已經被汙染,造成一千兩百餘人感染愛滋病毒,兩萬多人感染C型肝炎。一個統計數字指稱,迄今約有三千人因這起血液汙染造成的悲劇過世。

這起被稱為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在民事部分,因為不斷有新增的確定或疑似病例出現,直到二○○一年才開始塵埃落定,加國聯邦政府前後於一九八九年與一九九八年撥款一億五千萬加幣(約四十九億台幣)與十二億加幣(約三百九十億台幣)用於賠償。但在刑事部分,加國警方遲至二○○二年將三位公共衛生官員與一位藥廠主管起訴。加國法院從去年二月開始審理此案。

被起訴的四人分別是當年加拿大紅十字會輸血部門主管裴洛,兩位加拿大衛生部主管福瑞斯與瓦克,與鎧甲公司前副總裁羅得爾。

主審法官瑪莉‧班諾圖在判決書中說,她並未在該案中發現怠忽職守的行為,也沒有發現超過正常行為標準,相反的,在一年半的審理過程中,法院仔細研究當年的情形,發現被告等四人當時的行為是理性與負責任的;案發後的行為與反應也合於職業規範。

本案原告加拿大血友病協會約翰普萊特表示,這是荒謬的判決,這麼嚴重的公共衛生悲劇,法院竟然認為沒有人應該負責。許多當年因此過世或重病的犧牲者親友,看到二日下午加國各大電視網播出判決新聞時,都表示不可置信。

【2007/10/0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38846
(轉貼)提升台灣醫療產業質量以因應人口老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保守派痛批英國健保 英人火大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佩斯/倫敦電】

在美國醫改辯論中,英國的醫保體系成了一個參照物,美國保守派抨擊說,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是社會主義,是邪惡的、奧威爾式的無時不在的政府監督。英國人對此感到憤慨並紛紛發言反駁。

普通英國人對本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存在的缺陷經常是牢騷滿腹。但是美國保守派人士對英國全民醫保的猛烈攻擊卻引起反彈,英國人紛紛表態,力挺自己的國民保健服務。在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網,一場輿論攻勢正在轟轟烈烈展開, 就連首相和他的夫人也加入進來。

英國朝野力挺本國醫保

首相戈登‧布朗打破對美國政治保持外交沉默的常規,也加入了推特網的評論。他說,「國民保健服務在疼痛與安寧、絕望與希望、生與死之間做出了選擇。謝謝它讓我們隨時能有依靠」。

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星期五也加入到這場爭論,他也表示支援國民保健服務。卡梅倫說:「事實是,在我們英國你可以走進一家醫院,你可以去看一個家庭醫生,他們不會問你銀行裡存了多少錢?你是什麼人?是男是女?住在城裡還是鄉下?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的偉大制度之一。」

卡梅倫曾因沒有對國民保健服務表示足夠的支援而受到過批評。

工黨籍大臣彼得‧門德爾森說,國民保健服務比美國的醫療保健要優越得多。他形容美國的醫療保健對有錢人來說還不錯。而對沒有錢的人來說,就不同了。他說,「我們英國不是這樣。我們的國民保健服務讓我們非常自豪。」

美保守派批英全民醫保是社會主義

美國的保守派人士形容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是「社會主義」,官僚充斥,看病要定量分配。他們說,歐巴馬目前力圖帶給美國人的醫療改革計劃就是推行這樣的制度。

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制度創建於1948年。有人批評說,這一龐大的全民醫保體系存在種種問題,包括在非緊急情況下,看病求醫要等很長的時間,醫院不夠整潔,等等。但是總的說來,英國人不希望國民保健服務被取代。他們希望的是對其加以改進。國民保健服務的支援者經常提醒說,這一制度的成本比美國的醫療保健服務要低得多。世界衛生組織把英國的醫療保健排在世界第18位,而美國則遠遠落後,排在第37位。

【2009/08/16 美國之音中文網】

美公營健保 歐巴馬挺不住?
歐巴馬15日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鎮民大會中,大力推銷他的健保改革力案,但現在傳出,在共和黨的壓力和民眾的不安與反對下,他可能放棄公營健保的構想。
路透

共和黨施壓 民眾不安反對

屈服於共和黨的壓力和民眾的不安與反對,歐巴馬政府16日暗示,已準備在健保改革中,放棄公營健保計畫的構想。政府官員不排斥與共和黨達成妥協,包括以非營利的健保合作社來取代公營健保計畫。這種讓步可能激怒歐巴馬的自由派支持者,但也可能使他的首要內政議程─健保改革獲得通過。

歐巴馬16日在紐約時報投書指出,他有信心經過充分的辯論和推廣,可以獲得共識來達成健保改革的目標,美國現在是歷來最接近達成健保改革的時機,國會中對健保改革計畫的80%,已達成廣泛的協議。

衛生暨福利部長凱瑟琳‧西比列斯16日在CNN和ABC的新聞節目中說:「公營健保計畫不是政府整頓醫療保健體系的核心要素,白宮對健保合作社保持開放的態度。」這是民主黨願意妥協的跡象,藉以換取通過健保改革,並且宣稱這是民主黨的勝利。

根據國會參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康拉德的提案,將由消費者擁有的非營利合作社出售健保計畫,來與私人健保公司競爭。這種健保合作社類似電力與農業的合作社組織。

在開始時由政府提供30億至40億美元援助的健保合作社,將是全國性的結構,各州有分支機構,但獨立於政府之外。健保合作社必須有與私人公司一樣的儲備金,用以支應理賠。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拒絕說明公營健保計畫是否為政府健保改革的成敗關鍵,只表示健保必須要使人民有選擇,健保業有競爭。歐巴馬15日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鎮民大會中也為自己預留後路說,公營健保計畫,不論最後是否存在,都不是健保改革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個面向。

考慮健保合作社替代方案

雖然民主黨領袖和白宮主張公營健保計畫,但國會議員對健保合作社已討論了數月,康拉德說,爭論公營健保計畫是一種浪費,參院已有足夠的票數支持健保合作社計畫,「它不是由政府經營和政府控制,是由會員經營和會員控制,但它確實對營利的健保公司提供一個非營利的競爭者,這是它對兩黨都有吸引力的原因。」

【2009/08/17 聯合晚報】

工商時報 2007.09.30  

提升台灣醫療產業質量以因應人口老化
工商社論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快速老化,民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正逐年顯著增加。而台灣朝此方向發展,似亦頗具有「比較優勢」。一九九九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岱爾教授,日前來台參加「為台灣及亞洲的經濟發展把脈」研討會,與國民黨總統及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及蕭萬長對談。孟岱爾指出,台灣雖小,但在亞洲佔有一定戰略地位,也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他舉例,上次來台時,因為腳有問題赴醫院檢查,發現台灣醫療水準很高,醫療費用卻只有美國十分之一。他建議台灣可以出口醫療服務,不僅可以出口大陸,服務台商大陸當地人,也可考慮出口至亞洲甚至北美,孟岱爾的構想頗值得深入討論。

     討論台灣醫療服務品質,顯然與台灣目前醫療技術、醫療費用及全民健保制度有關。美國因醫療科技領先,大藥廠也投入大量資金及資源研發新藥,因此一般公認美國醫療技術領先全球,但美國民眾要享有醫療新技術及高品質服務卻須付出高昂代價,主因是美國健保制度複雜且無效率,民眾要付很高保費,如無健保,一般家庭難以負荷昂貴的醫療費用。稍早一項跨國統計顯示,美國的國民醫療支出,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一成四,但美國民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在經合組織會員國中卻排在倒數後幾名,可說「價昂質差」。

     相反的,台灣因有全民健保,中央健保局以「買方獨佔」強勢地位,有效壓低健保給付及醫療支出。據統計,台灣醫療費用支出佔GDP不到百分之七,比率僅約美國一半,但民眾對醫療服務的品質滿意度在全球居第二,僅次於瑞典。有外國媒體甚至以「醫療的烏托邦」形容台灣的全民健保,因其具有「便宜又大碗」的特色。至於英國雖有「公醫制度」,民眾可免費就醫,但醫療人員工作意願低,公醫系統提供的服務不足,民眾申請住院有時要排在幾個月之後,只好自掏腰包,有時甚至赴海外就醫。孟岱爾顯然看到美、英及台灣的情況,覺得台灣目前醫療服務品質(相對其成本),在國際間甚為優越,因此認為台灣應把此一長處發揚光大,出口醫療服務至亞洲、大陸甚至歐美。

     實際上,早些年台灣有識之士,曾建議「發展台灣成為亞太醫療中心」,與孟岱爾所見略同。但實際瞭解台灣醫療現況者,卻沒有那麼樂觀。例如,若干社會領袖指台灣許多醫生對病人欠缺熱情及愛心;全民健保係「按件計酬」、「不同工卻同酬」,迫使許多醫生超時工作、大量看診,因此醫療服務品質下降,有人甚至以「三長二短」形容(即掛號時間長、等候醫生時間長、領藥時間長,以及醫生問診時間短、用藥說明時間短)。為了避開醫療糾紛風險,外科及重症醫療部門,欠缺專科醫生及醫護人員。在供給短缺情況下,短期內台灣出口醫療服務似有困難。

     就我們的看法,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係以「獨佔的買方」,壓低對醫療院所的給付,對民眾降低醫療支出及家庭負擔助益甚大。但相對的,對台灣醫療產業的長期發展,可能產生傷害。近年有許多中小型醫療院所、診所,紛紛關門歇業。醫界對全民健保亦「毀多於譽」。近年醫學系的熱門程度大減,年輕人多半想當「科技新貴」,而不是醫生。長此以往,我們擔憂台灣醫療產業的質、量與總供給將逐年下降。

     現今改革全民健保須面對很大阻力。因民眾已習慣低保費、低部分負擔、一卡到處走透透、重覆看診。這使得健保支出逐年增加。在未來人口老化趨勢下,健保財務更令人擔憂。據統計,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約二百二十五萬人,二十年後會增至四百多萬人,四十五年後會增至約七百萬人。國內醫療服務需求會三級跳增加。但從何處產生足夠的醫生及護理人員?到時恐怕非靠進口不可。

     為今之計,仍在及早進行全民健保及其它醫療制度基本改革,例如仿日本之例,醫生診查費及藥品費採「比例部分負擔」,而非台灣目前「固定金額部分負擔」,期能使民眾胡亂看診、浪費醫療資源現象減少。如此也可充裕健保收入提升醫護人員待遇,以及醫療服務的品質與數量。政府也有必要編列更多預算,支持中研院、大學、教學醫院研發創新醫療技術及藥品。民間企業及慈善家亦應共襄盛舉,不久前鴻海集團負責人郭台銘先生捐款一百五十億予台大,研發新技術對抗癌症,值得高度肯定。至於台塑集團創辦的長庚醫院體系,在台灣甚為成功,長庚亦有意赴大陸發展,如台塑能提供管理經驗、營運模式及人才培訓,善用大陸當地醫療人力,則台灣出口醫療服務,仍有成功機會。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433096
(轉貼)英婦女為美花錢居歐盟之冠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原村醫計畫》馬背顛簸 難產村讓心難受

「今天這邊都在下冰雹,大得可以把玻璃打破!」四十歲的村醫江措說到在青藏高原行醫,嘆口氣。

「我住的地方偏遠、落後,到處都沒有藥,要去幫人看病,得騎在馬背上七、八個小時,冬天還得翻過大雪山!」江措說,行醫多年,最難受的經驗是到「難產村」。「難產村」所以有此名,是因為位居高地,一旦有難產情況,即使把孕婦放在馬背上拖出來,也要花兩天才能到縣城,「二○○四年,六個送出來生產的,有一半過世」。

藏民既有文化、生活習慣也是大問題。江措指出,「難產村」許多婦女全身癱瘓,有人已兩年多沒下床。究其原因,是因為藏人沒有坐月子觀念,婦女產後立刻開始作粗工,最後全身是病。「看她們那麼年輕,我心裡好同情!」

藏友會駐當地負責人林楚安也說,藏人醫療環境中,生產是個大問題。藏人婦女習慣在家接生,而且是在一樓養牲畜的地方生產,環境髒亂不說,家人也沒接生經驗,等出問題再去找醫生,「常常來不及」。

每天騎馬騎驢上上下下,江措還得抽空去挖冬蟲夏草,「掙點生活費!」林楚安強調,村醫要靠看病賺錢,真的很不容易,「老鄉沒錢付,總不能不幫他看」,於是大半都得靠副業,採松茸、伐木,都很常見,江措算是少數光靠看病就能養活自己的了。

林楚安說,一對香港來的情侶來高原拍婚紗,幫他們開車的四川司機很興奮,私下直對林楚安說:「他們拍得高興,一定會資助幾位藏族小朋友上學!」然而,一看女方只為攝影師不願和他們上山嘔氣,林楚安就知道「這下沒望了」

【2007/06/13 聯合報】

培訓「馬背上的醫生」 藏友會拍賣募款
台灣有一群人組成藏友會,幫藏人訓練醫師看病。
圖/藏友會提供

「有錢掙的地方,總看得見你們台灣人;但需要幫助的地方,就看不見台灣人!」

一九八七年,當時還是攝影師的王志宏,被法國記者調侃,心裡一震。這一震,種下往後「藏友會」援助青藏高原醫療的種子,一走就是十幾年,在當地培訓出兩百多位「馬背上的醫生」。

今晚,藏友會將在會員大會上拍賣募款,拍賣標的是和王志宏、邱文輝一起去青藏高原,得標金額在支付得標者旅費外,全用以培訓高原村醫計畫;另外,也將邀會員認購當地十間衛生室。有了台灣的協助,今年的高原會更溫暖。

平均高度四千公尺的青藏高原,空氣稀薄、環境艱苦,「缺醫少藥」是數千年來的常態,藏人病、死的比率遠比平地高。一九九四年,在高原奔走數年的王志宏,出版當地人文觀察實錄「在龍背上」,當年法國記者那句調侃,越來越盤旋心上。「我拍完照,拍拍屁股就走了,到底能給藏民什麼回饋?」

王志宏之前看過太多藏民終年病痛,「我總把身上帶的藥全給光,但還是有很多我使不上力的時候」。醫生騎馬兩天到達病人家,患者卻已過世;或是好不容易把病人送到山下,才發現已沒了氣息;要不就是沒錢看病,只能等死。

於是,王志宏帶著自己的存款、向親朋好友的募款,拉來攝影同好邱仁輝醫師同赴高原,到有「世界高城」之稱的四川甘孜州理塘縣,規畫醫療援助方案,一九九六年正式上路。

一開始的計畫很簡樸。王志宏二人組提供經費、方案規畫、技術指導,和當地衛生局合作培訓村醫,給予藥品補助。「我們沒想到,自己只付出一點點,對他們卻幫助那麼大!」王志宏回想,當「台灣醫師看診」的消息傳開,求診村民一下就擠滿帳篷。

計畫執行起來,難處不少。藏人所在地分牧區和農區,本來希望培訓的村醫對象,要能中學畢業,才好上課,在牧區卻連小學畢業的藏民都難找。好不容易花了十個月培訓完,村醫生活不易,常常收不到醫藥錢,幾年下來,當年培植出的廿名村醫,剩下個位數。

高原的特殊文化,也得花很多功夫克服。藏友會駐當地負責人林楚安說,有位喇嘛(當地稱阿克)村醫「所呷」,每次遇上婦科病人,什麼也不做,只幫患者念經祈福。他們一開始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才知道他是因為宗教的關係「不近女色」。「我們找活佛開導他,他才解開心結,現在是位名醫了。」

一路走來辛苦,最高興的是「看到藏民的笑容」,王志宏說,當初他對自己說「幫個五年」,沒想到成了「不歸路」。二○○一年,他出「在龍背上」新版,加入幾年來的醫療紀錄,感動許多人主動加入計畫、捐款,促成二○○五年「中華藏友會」成立。

從一開始只有一個人投入,到現在會員上百;從一開始鎖定理塘服務,到現在擴及附近六縣城,並在培訓村醫、醫藥協助外,建立醫療室、推動個案協助,現任藏友會理事長辛智秀說,支撐會員走下去的,是這個信念:「做一件一輩子想起來會笑的事!」

「台灣人其實不冷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例子可循,大家不相信靠個人也能慢慢做出成績」,王志宏說,藏友會證明「幫助人不是特定財團的事,人人都能做」。

【2007/06/13 聯合報】

英婦女為美花錢居歐盟之冠

一項調查顯示,在四十歲上下的英國婦女當中,有多達五分之一的人使用已經用了五年以上的脣膏或其他化妝品。專家警告說,這種捨不得丟掉過期化妝品的習慣,對女性的健康和美麗都構成威脅。

倫敦「觀察報」引述專家蘇珊.布雷克尼的話說:「很諷刺!女性花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在化妝品之上,為的是讓自己美麗,但在使用化妝品時,她們讓自己受到一點也不美的感染的威脅。」

英國驗光學會的顧問布雷克尼說:「食物都有使用期限,當牛奶的使用期限一到,人們想都不想就把它丟掉。你使用的化妝品應該跟你吃的食物一樣新鮮,但女性的化妝品一用好幾年,更不用說跟朋友共用,而且用可能導致嚴重傷害的方式來使用它。」布雷克尼說,睫毛膏使用三個月到半年之後就應該丟掉,因為壓出睫毛膏的幫浦式動作,會把細菌混入產品中。粉底會被皮膚所吸收,而脣膏會在你吃東西的時候進到口中。

她說,她有一名病人,眼睛好幾年來一直泛紅、易流眼淚,後來偶然因素使她停用睫毛膏一個月,問題才獲得改善,現在她每三個月換新的睫毛膏,眼睛也不再出現以前的狀況。

英國婦女花在化妝品上面的錢,超過歐洲聯盟其他國家的女性,一年塗在臉上的化妝品價值高達十億英鎊。

歐盟法律規定,化妝品必須標示最短使用期限,但每項產品最長使用期限並無規定。根據Makeup Scenes提供的參考資訊,以下是各種化妝品在開封後會變質的時間:三到六個月:睫毛膏;六到八個月:粉底液、粉底乳、遮瑕筆、潔膚品、潤澤液;一年:粉餅、蜜粉、閃粉、眼影、胭脂、脣蜜、脣膏、緊膚水;一年半:眼筆和脣筆。

【2007/06/07 歐洲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49645
(轉貼)美將准避孕藥 完全擺脫月經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了爭遺產 不讓老母拔管

「與其成為植物人或四肢癱瘓,不如讓我走!」第三度中風的沈君山,曾預立遺囑,希望有尊嚴地走。他不願「維持一個打了折扣、甚至沒有生活的生命。」

有位七十三歲老太太罹患乳癌,自知來日無多,不但簽下「不急救」的意願書,並且交代兒孫在她往生之日,不要驚擾她。沒想到,老太太瀕臨死亡前,有個兒子聲稱遺產尚未擺平,要醫師不能讓她斷氣,否則就要控告醫師有醫療疏失,醫師只得搶救。這位太太死前幾乎已被震得「粉身碎骨」。

另一位老人樂天知命,早就寫好遺囑,希望子女在他臨終前,不要給他插管開洞,讓他安返天國。然而子女擔心被鄰居批評不孝,同時為了讓住美國的大哥見老爸最後一面,硬要醫師救到底。

這名老人死前意識清楚,光溜一身插滿管子,無法說話,幾度要自行拔掉管子,護士只好綁住他的雙手;他又腳踢表達怨憤,護士於是綁住雙腳。結果他被五花大綁躺在加護病房兩周,不斷流淚。

更離譜的是,有個老人已屆彌留,子女相信相士斷言,老人如果在某月某日前死亡,家道會衰敗,乃拜託醫師搶救。經過多次急救,光是強心針就打了一千多支,護士打到手軟,拖過相士講的那一天,子女終於同意拔掉管子,讓他辭世。

類此悲劇各醫院每天都在上演,可說四輸:病人不得善終,家屬事後愧疚,醫師在醫療糾紛的陰影下無奈為之,違反了倫理,健保資源也無端被糟蹋。

國人每年死亡人數約十三萬人,占總數百分之零點六,但其臨終一年醫療花費約四百億,約合醫療總數的百分之十,當中應有相當比率係用於不具治療效果、只能延長生命跡象醫療行為。醫療資源是公共財,臨終搶救不具實質醫療意義,卻大量耗用醫療資源,確有不妥。

臨終搶救雖說活著,毫無生命尊嚴可言,身後縱然有事也無法交代。何如任其自然撒手,帶著晚輩的哀思奔向上帝?

【2007/07/11 聯合報】

美將核准新避孕藥 完全擺脫月經

紐約時報廿日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預料下月將批准第一種無須間斷服用的避孕藥「來不了」(Lybrel,暫譯),婦女服藥期間可完全擺脫月經的困擾。不過此藥尚未獲准上市,就已在美國引發爭議。

許多女性認為Lybrel是值得歡迎的里程碑。也有人認為月經是生育能力與健康的象徵,寧可和生理期繼續愛恨交加的共存關係。醫師表示,並無證據顯示,Lybrel會造成健康風險。但有研究人員認為,月經周期是女性體內荷爾蒙分泌變化的外在表徵,不應把月經當作可以任意開關的水龍頭。

目前市面上已有避孕藥可將月經周期延長為每季一次(一年四次),但在口服避孕藥的市場佔有率不高,顯然多數女性無法輕易決定放棄生育能力表徵。

生產Lybrel的惠氏藥廠十九日表示,食品藥物管理局預料會在五月核准此藥,但拒絕透露此藥上市後的行銷計畫。市場人士認為,藥商將發動大規模廣告攻勢,說服女性利用避孕藥完擺脫月經的困擾。

惠氏的調查發現,三分之一受訪女性對終止月經有興趣。這個結果和麻州綜合醫院附設衛生專業研究所教授琳達.安卓斯特的研究發現吻合。安卓斯特表示,現代婦女非常忙碌,無須繼續忍受生理功能造成的不便。

許多醫師表示,婦女每月暫停服用避孕藥期間出現的出血現象,其實並非月經;從醫學角度看,採取節育措施的女性無須有月經。多項研究也未發現避孕藥造成的停經會引發健康風險,不過仍有醫師警告,目前尚無研究探討利用避孕藥停經可能引發的長期效應。

此議題也引發美國「月經周期研究協會」內部出現辯論。該會在二○○三年發表聲明,主張應進行更多研究,以釐清婦女能否在獲得充足資訊的前提下,選擇是否以避孕藥終止月經。該會六月將在加拿大溫哥華開會,屆時可能會修改前述聲明。該會理事表示,影響月經周期的荷爾蒙也會對大腦、骨頭和皮膚產生作用,醫學界目前還不確定以人為方式中斷月經可能引發哪些長期效應。

【2007/04/22 聯合報】




中國時報 2007.05.01 
邁可波特批評:台灣醫生 平均看個病人三分鐘
彭漣漪/台北報導



國際管理大師邁可波特(Michael Porter)昨天批評,台灣的醫生診療一個病人的平均看診時間只有三分鐘,令人感到驚訝。但台灣健保減少對醫生的給付費用,最後逼醫生只好多看病人以增加收入,可說是這個行業的「癌症」。

他也強調,台灣平均每人花在醫療方面的支出過低,比起瑞典、美國等先進國家顯得不足,這不利於台灣進行醫療的整合服務、或採取更有效益的預防醫學作法。

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波特曾經擔任台積電的監察人,昨日受邀在台積電的二十週年慶上,以「重新定義醫療保健:對台灣的涵義」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他首先讚揚台灣健保普及率達九十九%,在全世界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時也提醒,未來醫療勢必走向整合,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波特表示,全球都很注重醫療成本改善問題,但他認為,「控制成本最好的方式是創造品質,而不是減少花費。」

波特以競爭力理論聞名,最近非常關注醫療體系的競爭力問題,他認為目前醫療體系的效率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例如,在美國有一三九家醫院可以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其中技術較好的醫院,病人在手術後一年的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有的醫院比例則低到幾乎是零。他覺得應該只保留二十家醫院做心臟移植手術即可,醫院不應該都做相同的事。

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普遍性醫療體系問題,波特表示,大家都是按照專科別的分工方式,一個牽涉多部門檢驗的病人,在各醫生、各部門間被轉來轉去,醫療方式非常的「支離破碎」,這不合理,應該要以病人為中心做整合,就像過去企業的組織一樣,曾經是以功能別區分,但現在都依照客戶的需求轉變成單一窗口的服務。

未來五年、十年,波特認為醫療保健界必須進行很大的改變,必須提供病患整合的醫療服務,而不是讓病患不停逛醫院。醫院對單一技術必須能提供大量且穩定服務,達到規模經濟,而且,服務的提供必須能夠跨領域,例如某個城市的某個醫院對特定病症可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這個醫院也可以在別的城市設立分支機構,提供同樣專業的服務。

應改門診衝量作法,採提昇門診品質文化特色醫療 
2007/05/23 00:51
劉競明

日前國際管理大師邁可波特批評:「臺灣醫生診療一個病患的平均時間只有三分鐘?健保對醫師診療費的給付也偏低,逼使醫生不得不多看病人以增加收入。」

面對健保給付日少,在總額支付制度體制下,打開吾等病患的健保醫藥費收據,診察費新台幣213元;藥事服務費新台幣40元,此數目堪稱得上全世界最便宜的醫療服務。多年來總額預算的定額給付搞得醫院經營者苦不堪言,這種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社會主義式的健康保險制度,大概只有臺灣健保局做得到,也難怪雖年年虧損但是民眾滿意度仍達七成。

其實醫師尊嚴的維護與門診品質在於每位醫師對品質意識的覺醒,參與構築醫院或診所品質提昇與價值創新是每位執業醫師責無旁貸之職責。波特在演講中也隱約呼應筆者多年來提倡的「病患為中心、跨專科領域的服務、整合式的特色醫療照護」。將疑難重症及老年病患罹患的多種疾病從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的角度去思索、診斷及治療;經由不同專科別醫師團隊的照會、關照、討論研擬出對病患最佳的治療計劃,根據最新的實證醫學研究的成果,讓病患的治療成果有成效及根據且讓治療品質的成果「看得見」!這樣的醫療模式才能讓臺灣醫療照護能力提昇至國際認可的水準。那麼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從門診醫療文化的革新做起,摒除「三分鐘打發病人」的業績導向的作法,而代之以病人關懷、跨科際合作、整合性的醫療照護,才是未來臺灣民眾的福氣。

其實筆者認為:盱衡醫師行業的過去、現在及不久的將來,似乎也無需擔心挨餓受凍,用不著還用論量計酬Fee-for service之心態每人看診三分鐘似的「拚業績衝量」!與其做為「業績與金錢」之奴隸,倒不如打開心胸做好醫病溝通及關懷。先從門診診療品質與病患尊嚴及隱私維護價值的提昇做起,從雙向溝通中促進醫病和諧;讓病患從價值創新中感受到受尊重與協助;護理人員也無需疲於奔命於應付病患數量與加班及積借休鐘點的服務,此乃是醫生、護士與病患三方的「三贏」境界。

「臺灣的醫生您可以不生氣,當然也可以不必太計較金錢點數與業績衝量之得失,應從『心』開始,先將每個門診的病患看好,做好以「病患為中心」的門診醫療,提昇門急診的治療與照護品質,方才是增加醫者尊嚴與執業價值的不二法門。」
(●作者劉競明,現任林口長庚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台灣醫務管理學會高階醫管師認證及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劉競明特區)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7426
人民常運動 應降健保費(轉貼)員工運動 可請津貼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靠機器人… 遠距看診OK啦
美國巴爾的摩市西奈醫院甘瑟斯醫師在不克分身時,會利用圖中這種配備攝影機、螢幕與麥克風的機器人遠距看診。
美聯社

美國部分醫院開始有機器人在醫師分身乏術的時候代替醫師視察患者,讓醫師根據機器人身上攝影機拍下的影像進行遠距診察,提升看診效率。根據臨床研究,患者十分樂於接受機器人醫師,而且在它幫忙下復原迅速,住院時間減少。

目前有約一百廿個能遠距傳訊的機器人在全球各醫院服務,巴爾的摩市西奈醫院一年半前引進配備攝影機、螢幕與麥克風的機器人協助醫師。該院專精減重手術的甘瑟斯醫師上下午親自診察患者,夜間或患者出現問題時則出動機器人,由他遠距看診。他說,「患者愛死它了,寧願透過它讓我看診」。

患者威廉斯說,有機器人幫忙,有疑問時看得到醫師親自回答,醫師也能巨細靡遺掌握患者情況。護士福特也說,患者可透過機器人見到醫師,「信心大增」。

甘瑟斯的機器人助手由操控桿控制,每具造價十五萬美元(約台幣四百九十萬元),由華裔王育倫博士(音譯)創設的InTouch科技公司研發,全名是「PR七遠距機器系統」。

甘瑟斯調查三百七十六名患者,發現有機器人助手額外診察而住院時間較短的多達九十二人。

在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醫療機器人則用來引導中風患者做治療,也幫助患者打電玩當作復健。機器人還可協助醫師與口譯員連線,為語言不通的患者診療。

【2007/07/15 聯合報】

星企業鼓勵員工運動 可向政府申請津貼

根據調查,新加坡大部分的上班族對體育活動並不熱衷,現在新加坡政府準備以金錢做為誘因,來鼓勵企業員工運動強身。新加坡本地企業如果在工作場所推動保健計畫並鼓勵員工運動,將可向政府申請一萬新元(新台幣二十一萬餘元)的鼓勵津貼。

根據新加坡體育理事會二零零五年所做的全國性調查,新加坡大部分上班族對體育活動不夠積極。

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和體育理事會今天宣佈一份聲明指出,凡聘用至少三十名員工的新加坡企業,如果在工作場所推動保健計畫,並鼓勵員工運動,將可向保健促進局申請職場保健計畫補助金一萬新元,用來推廣保健教育、疾病防治等宣導工作,並為員工舉辦體育活動。

不過,聲明指出,申請的機構和企業也必須支付同額或更高的金額,也就是最少也同時要支出一萬新元,來推動相關的保健與體育活動。

保健促進局表示,六年前,保健局就設立了職場保健計畫補助金,這和體育理事會推動新加坡人多運動的目標一致,因此雙方決定整合資源,方便企業參與這項計畫並申請補助。

【2007/04/19 中央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4176
安眠藥撐場 女強人悲歌(轉貼)安眠藥下肚 文茜大妹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安眠藥 半睡中開車…忘了
失眠已成現代文明病。外表坊去年六月推出睡衣劇場「失眠等於睡著」,造福晚上睡不著覺的夜貓族及失眠族。
照片/外表坊提供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十四日提出警告:服用市面上十三種安眠藥可能導致半睡中駕車或飲食行為,及臉部嚴重腫大等致命的過敏反應。FDA已下令生產Ambien、Lunesta及其他十一種安眠藥的廠商在仿單上加註可能有副作用的警語提醒消費者。

FDA核准用於治療失眠等睡眠障礙的十三種安眠藥。其中七種在台灣有售,而且銷路甚好。

美國聯邦眾議員派屈克‧甘迺迪去年五月曾在服用安眠藥Ambien和一種鎮靜劑後,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開車出了車禍,事後也沒有記憶,使安眠藥的夢遊副作用成為關注焦點。

光去年,Ambien和Lunesta在美國的營業額就超過卅億美元(約台幣九百九十億元)。自二○○○年以來,安眠藥在美國的使用量增加六成以上;藥商去年砸下六億美元(約台幣一百九十八億元)猛打廣告。

FDA未明確指出有多少夢中駕車案例與安眠藥有關,但其神經科主管凱茲表示,該局已發現逾十二件報告,並憂心會有更多案例。一些服用Ambien的民眾抱怨他們夢遊,還吃下一堆東西,或夢中駕車被捕,但對所做的事情卻毫無記憶。不過凱茲強調,Ambien不是唯一會造成夢中駕車的安眠藥,所有屬於「鎮靜催眠類」的短效藥物都有此副作用。

凱茲表示,在有數百萬人使用安眠藥的情形下,該問題仍屬少見,也未傳出致命案例。但因為夢中駕車有高度危險,並為了使服藥病患能預先防範,FDA下令採取一系列嚴格的新措施。

FDA要求藥商必須標明該藥會產生夢中駕車或打電話、飲食和性行為,以及致命的過敏反應及臉部腫脹兩種副作用。第二項措施是藥廠從本周開始寄給醫師有關該項警告的通知。

而所有安眠藥在今年會附上「用藥指南」小冊子,以淺顯易懂文字向患者說明有關風險。

凱茲指出,為降低夢中駕車的風險,他建議患者服安眠藥時切莫同時飲酒或服用其他鎮靜劑,另外,服用安眠藥也不可超過醫師建議的劑量。

【2007/03/16 聯合報】

安眠藥恐致夢遊 將加警語

美11藥品加註 台灣下半年實施


 

用藥安全
【甯瑋瑜╱台北報導】國內每天至少有三十萬人,須靠安眠藥入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昨下令,包括使蒂諾斯、酣樂欣等知名安眠藥在內的十一種安眠鎮靜劑成分,須加註初用者可能導致過敏及夢遊相關警語,國內也將要求藥廠在今年下半年須加註新警語。專家指出,這類副作用常出現在服藥的前幾個月,提醒病患與家人特別留意。

 


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說,國內共核准其中七種成分、五十九張許可證,含知名藥物如使蒂諾斯、悠樂丁、當眠多、酣樂欣等,衛生署將在一個月內公告須加註「初使用該類藥品,可能發生致命性過敏反應及血管水腫(嚴重臉部紅腫)」與「夢遊行為」兩項警語,藥廠均表示願配合。

 

睡夢中傷害家人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期刊曾刊出,部分患者使用後有失憶、精神疾病症狀,除半夜狂吃猛喝,打電話聊天、騎車出門卻不自知,甚至出現夢遊時傷害家人、出現幻覺等病例。
三十歲的王小姐昨表示,「曾在服藥後打電話、寫電子郵件給親友,但隔天卻不記得」。睡眠醫學會理事長陳濘宏說,藥物導致夢遊的原因仍不明,但開藥前都會特別提醒。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說,曾有住院病人用藥後夢遊,甚至吃塑膠袋,「這些藥物門診開藥量高,相信發生這類後遺症的人不少」,她呼籲衛生署與藥廠,應針對安眠藥製作衛教單張。

 

服用後應即入睡
精神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喬琪強調,應找出失眠原因,而非持續服藥。此外,若吃藥後還不開始睡,就可能會跌倒或在失憶時做其他的事,「應在睡前一刻再服藥」。
另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針對癌症化療患者會使用的「血紅素增生刺激劑」,提出有較高比率發生嚴重或致命血栓、腫瘤惡化、血壓升高,甚至死亡副作用的警訊。國內衛生署也將要求藥廠加註警語,提醒醫療人員注意。

 

安眠藥加註警語與使用須知
警語內容:最初使用階段可能發生致命性過敏反應、血管水腫(嚴重臉部紅腫);可能引發夢遊行為,如夢中駕車、打電話、吃東西。
需加註警語之藥物:國內共核准7種成分的安眠藥、共計59張許可證,知名藥物如使蒂諾斯、悠樂丁、當眠多等。
注意事項:
˙勿自行購買或服用他人藥物。
˙應正確使用,服藥後立即上床。
˙應留意若有幻覺、夢遊、失憶、半夜暴食等,應告知醫師換藥。
資料來源:陳昭姿藥師、精神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喬琪、睡眠醫學會理事長陳濘宏、衛生署


中國時報 2007.03.16 

安眠藥下肚 陳文茜女強人變慈母
江昭青、黃庭郁、李盛雯/台北報導

安眠「使蒂諾斯」的副作用威力有多大?有減肥婦女服後,無意識地「進攻冰箱」,狂吞猛吃。媒體名人陳文茜吃了使蒂諾斯後,竟會對趙少康輕聲慢語說:「你小心點喔」、「要注意啊」,當場從女強人變成慈祥母親

國內失眠人口多,吃安眠藥的更多,名嘴陳文茜正是「使蒂諾斯」一族。她說,從二○○二年擔任立委開始,每天感覺壓力很大,常為了準備資料,忙到深夜兩、三點,然後就睡不著覺,看醫生後開始吃使蒂諾斯。

一對空姐 忘了穿衣逛超商

她說,醫生早就跟她說,吃了使蒂諾斯會有些副作用,例如夢遊、失憶、情緒變化。她吃藥後,說話速度變慢,甚至會說一些平常根本不太可能說出的話,然後事後都全不記得。

陳文茜說,有一次趙少康問她:「你昨天是不是吃了安眠藥?」原來前一天她在電話中對趙說:「你要注意喔」、「要小心喔」,語氣溫柔,講話速度慢,簡直就像個慈母。陳文茜說,她根本不記得曾跟趙少康「講過這種話」。

她笑說,也許這種溫柔的個性才是她的本性,是使蒂諾斯讓她「恢復原形」;如果夢遊,她大概會開冰箱把巧克力吃光光。

陳文茜也說,不少好友吃使蒂諾斯後,個性有蠻大的轉變,本來是很「溫暖」的人,變得很不快樂或具批判性。她認為,即使加上警語,對倚賴安眠藥的人「又能怎樣」,還不是要吃?

其它人狀況更多。曾有一對空姐服藥後精神恍惚,忽然覺得肚子餓,兩人幾乎「沒穿什麼」就出門到附近超商「補貨」,看得路人和店員目不轉睛,差點報警處理。剛好遇到其中一名空姐的哥哥回家,看到兩人衣衫不整,趕緊將她們帶回家,結束這場令人臉紅心跳的意外演出。第二天,兩人完全不記得前一晚發生過什麼事。

節食中女性 進攻冰箱狂吃

幾年前,一名捷運司機因為前晚吃了安眠藥,開車時睡意發作竟睡趴在駕駛座上,好在未發生意外,捷運公司事後立刻要求在司機例行健檢中,加強安眠藥使用衛教。

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節食中女性,會在使用這類安眠藥後二、三十分鐘內大舉「進攻冰箱」狂吞猛吃,體重直線上升才發現自己的行為有異。或者業務員服藥後狂打電話,第二天上班才發現「怎麼生意都已經談好了?」

陳文茜如今逐漸減少使蒂諾斯用量,只是心理上還是要「有個藥來安慰心理」一下,因此睡不著又不想吃安眠藥時,吃顆維他命,就好像可以入睡。她說,真的可以不必那麼依賴安眠藥。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表示,夢遊現象不是安眠藥獨有,所有鎮靜藥物都有類似現象喝酒喝到半醉不醒或藥物劑量不穩定,都會產生混亂情況,稱為「去意志現象」或「釋放現象」。多半發生在癲癇、產前產後曾受傷者、毒品使用者或腦神經不穩定者身上。換言之,安眠藥後遺症和體質有關,不單純是藥物造成。

反射性動作 不一定有知覺

陳家駒說,安眠藥夢遊的動作是基於慣性行為,通常都是很簡單的反射動作,例如上廁所、洗手,是一種「有程序、有目的,但不一定有知覺」的行為。但開車一種較精細複雜的動作,通常不是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可能和精神狀態等因素有關。

中國時報 2007.03.16 
美官方研究證實 吃安眠藥可能夢遊失憶
楊明暐、黃庭郁/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十四日宣布,包括Ambien(中文的商品名稱叫使蒂諾斯)、Lunesta在內的十三種安眠,須在外包裝和仿單加註「可能導致怪異夢遊行徑」等強烈警語,廠也須印製說明手冊,提供赴藥房購買處方安眠藥的病患。

FDA表示,服用安眠藥導致怪異夢遊的案例很罕見,但有關失眠病患服用安眠藥後,出現不尋常副作用的報導愈來愈多,包括夢遊駕車、夢遊飲食和夢遊交歡等。

我國衛生署昨天也宣布跟進,共有七種成分、五十九種安眠藥將加註警語,包括全球使用量第一的「使蒂諾斯」。

包裝須加註警語 台灣跟進

FDA經過近一年研究,認為夢遊副作用未嚴重到需要禁售安眠藥的程度,但有必要對這種藥品加註新警語。

FDA並未說明究竟發生多少起安眠藥引起的夢遊駕車事件。該局神經藥理類用藥主管拉索.凱茲博士表示,他們得知這類案例有十幾起。夢遊駕車非常危險,FDA決定採取幾項新措施。

首先,十三種安眠藥製造商須在外包裝和仿單加註警語,服用這種藥物可能會出現兩種罕見卻很嚴重的副作用:一、夢遊駕車及其他較不危險的夢遊行為,如打電話、烹煮和吃下食物,還有在睡眠狀態下與人交歡;二、出現可能致命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或臉部腫脹。這兩個情況可能首次服藥即出現,也可能服用多次後才發生。FDA第二項措施是,本周起致函有關醫師,告知他們該局已發出上述警告。接著,今年稍後,病患向藥房購買處方安眠藥,都將獲得一本用藥指南手冊,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服用這些藥物有哪些危險。

美國每年開出數以百萬計安眠藥處方箋,在藥商廣告攻勢下,二○○○年迄今,美國人的安眠藥用量增加了六○%。僅去年一年,Ambien和Lunesta銷售額便超過卅億美元

隨著安眠藥銷量大增,安眠藥導致怪異副作用的案例也增加。不少服用者透過網路或向醫師抱怨,他們出現夢遊,產生幻覺、暴怒、在睡眠中進食以及最糟糕的夢遊駕車等。

夢遊駕車飲食 闖禍猶不知

有些夢遊進食者宣稱,他們醒來時,發現床上有墨西哥玉米片或巧克力包裝紙,要不就是食物無故失蹤,廚房洗碗槽水滿為患,甚至爐子的火還在燃燒。夢遊駕車者說,他們記得自己明明上床睡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穿內衣褲或睡衣,在路邊被警察銬上手銬。

早在去年三月,美國媒體就曾報導,服用Ambien後會出現夢遊、甚至夢遊駕車,不少交通事故肇事者在意外發生前曾服用Ambien。

FDA神經藥理類用藥主管凱茲博士說,並非只有Ambien才會造成服用者夢遊駕車,任何具鎮靜和催眠作用的藥物,都可能導致這一結果。FDA至今未接獲夢遊駕車致人於死的案例。

中國時報 2007.03.16 
使蒂諾斯「太好用」 有人環島囤積安眠藥 月領4000顆
黃庭郁/台北報導

新一代安眠「使蒂諾斯」因為效果優良,迅速在病人間建立口碑,也衍生濫用疑慮。健保局上一年度異常稽核赫見,病人遊走各醫院、甚至「環島領」囤積,一個月看病卅次、領取四千多顆藥,還有病患一年內領九千多日份的用藥。

上萬人年領藥超過三六五天

官員表示,這類藥物屬第四級管制藥品,健保局與管制藥品管理局已組成聯合勾稽機制,將有濫用管制類安眠藥物嫌疑的病人「建檔」,並告知全台各醫院注意這群特殊「嗜藥病人」。

隨著使蒂諾斯等非苯環類(Non-benzodiazep ines)的新一代安眠藥物引進,因副作用低,成癮風險相對較小,病患接受度大增,卻衍生濫用問題。藥廠專利期過後,台廠搶進,更讓市場一片蓬勃。

因為這種安眠藥「太好用」,精神醫師發現,門診幾乎常見病患以憂鬱症、失眠為由,遊走醫院向醫師「索藥」,甚至一個月內遊走十二處門診,順利領取上千顆安眠藥。

事實上,這類藥物濫用幾乎已不是秘密。健保局去年分析民國九十四年一到十二月各醫療院所申報的該類藥物開藥量,赫然發現,竟有上萬人全年領藥天數超過三六五天用量。

健保局提醒各醫院加強監控

健保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指出,異常用藥狀況在這類藥物上層出不窮,健保局與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合作稽查,健保局不定時監測用藥量「有點怪」的病人,並將包括病人與開藥醫師在內的完整名單交給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會將掌握的異常開藥單位名單交給健保局,健保局會即時發文提醒各健保分局、醫院注意這些病患。

為什麼有人費盡心思到處看病拿安眠藥?官員坦言,不清楚這群病患的個別意圖,自用、分給他人使用、或販售圖利都有可能。健保局嘗試透過分局控管這類病患的就醫與領藥,但病患也不是省油的燈,乾脆「環島」拿藥,試圖用「跨區領藥」方式破解健保局的封鎖。

中國時報 2007.03.16 
安眠藥加警語 我宣布跟進
黃庭郁、李盛雯/台北報導

國外傳出服用鎮靜安眠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包括嚴重過敏甚至夢遊駕車,美國食品管理局(FDA)要求相關藥廠加註警語。衛生署昨天宣布跟進,共有七種成分、五十九種安眠藥將加註警語,包括全球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24238
女人正當需求 為何不能抵稅(轉貼)整形美容 不得抵稅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使蒂諾斯」助眠…做什麼卻忘光光
圖/聯合報提供

台中市有對情侶,女方工作壓力大,服用安眠藥使蒂諾斯助眠,日前服藥後,藥效發作神智不清,穿著清涼睡衣去購物,隔天完全不記得,還怪男友亂買零食,鬧到調監視畫面對質;醫師指出,服用使蒂諾斯最好立即入睡,否則容易出狀況。

這對情侶上周到神經內科診所求診,男方指著女友對院長王博正說:「她的腦子要檢查,自己做過的事,卻不記得。」

他解釋,女友最近反常,有天入睡前,竟穿睡衣去便利超商買了一大堆零食,他喚她不理,只好尾隨保護,看起來像睡著了,但付錢找零都正確,折騰了半天,才上床睡覺。

隔天一早,兩人大吵一架,女友責怪他亂買零食,把冰箱塞得滿滿的,浪費錢又不健康;他沒辦法理解女友怎會「睜眼說瞎話」,明明自己穿得少少的出門,讓路人眼睛吃冰淇淋,亂買東西竟賴到他頭上。

男友說,兩人為此爭吵,最後相偕上超商調閱監視畫面,女友見自己穿小可愛、短褲入鏡,驚訝得說不出話,當場落淚委屈地說:「我不記得了啦。」

王博正聽完,直問「最近有吃安眠藥嗎?」女子點頭承認,最近因工作壓力大剛開始服用使蒂諾斯。王博正表示,使蒂諾斯是台灣最暢銷的安眠藥,屬短效助眠劑,作用時間約廿分鐘,這種藥有種戲劇化副作用,當服用後沒立即入睡,這段期間做過的事,會完全不記得。

醫師游文治說,使蒂諾斯得在真正要睡覺前才能服用,有人習慣睡前上廁所、看電視、看書或打電話,有此習慣的人,最好做完這些事後才服藥,否則服完藥做過的事,隔天會忘光光。

【2007/04/22 聯合報】

小病看老師傅 大病看菜鳥醫師?

聯合報廿八日「小病跑醫院二十次」的報導,其中病患雖沒明講,但也看得出「都是醫師的錯。」

絕大多數醫師都希望幫病人解除病痛,但很多醫師因環境影響,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像許多大醫院的門診常人滿為患,每位醫師在三個小時內要看診六十到八十位患者,甚至更多。他如果不上廁所,不接外面電話,不停地看病,最多也只能給每個病患三分鐘。這三分鐘必須包括患者敘述病情,醫師做檢查及病歷書寫,甚至包括病人進出診間的時間,所以就剩沒多少秒鐘給醫師開金口。

為何如此?其中與高級醫療行政人員也有關係。像以前曾為了疏解醫院的看病人潮而喊出「小病到診所,大病到醫院」的口號,讓民眾以為只有醫院能看大病、比較高明,而蜂湧到醫院。

而健保局又規定大醫院可以做所有的檢驗,診所只能做少數檢驗項目,病人當然會選擇到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其實醫院是醫師學習臨床技術的練習場所,所有的菜鳥醫師都到醫院去等病人來讓他練習,練到技藝純熟後,只有少數醫師得到好職位而留在醫院,大部分醫師會因對醫術有信心而離開醫院自行開業。

像我以前在醫院治好一位罕見疾病的患者,讓她生下一位健康的寶寶後,我就離開醫院自行開業,五年後,她又來找我,希望再生第二個寶寶,她說她其實已經回到原來的醫院治療三年都無法再懷孕,才到診所來找我。

所以,應該是病人先到診所看病,醫師若認為需要開刀或住院,才轉診到醫院去,而不是小毛病給診所的老師傅看,重大疾病反而給在醫院的老師傅的學生看。況且民眾真能自己分辨自己的病是大病或是小病嗎?

人人都會生病,都須找醫師看病,如何做?則請多聽聽醫師的意見吧!

【2007/01/31 聯合報】

整形美容費用 不得抵稅

整形、美容費不能減稅,但是,如果是因為車禍受傷或燒燙傷的整形手術或醫藥費用,財政部表示,只要有醫院證明的診斷書,就可以在申報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列為醫藥費支出。

財政部表示,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形體美容中心在坊間愈來愈常見,許多愛美人士不惜花費鉅資雕塑身材。但是,具有美容目的的整形費用,不具醫療性質,不可以從綜合所得列舉扣除。

在這樣的原則之下,財政部說,單純為美容目的所做的整形,包括割雙眼皮、拉皮、隆乳、隆鼻、抽脂、雷射換膚等非屬醫療性質,所支付的醫藥費用,均不得在年度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申報為醫藥及生育扣除額。

除了美容目的之外,財政部指出,其他具有保健或復健等醫療性質的醫藥費支出,例如因車禍受傷整形手術、燒燙傷或牙病所為鑲牙、假牙、植牙等製作及齒列矯正的醫療費支出,因為皆屬為恢復身體健康所做整形手術,與單純美容整形費用不同,這類型的醫藥費,可以檢具收據減稅。

財政部規定,醫藥費或生育費支出必須有合乎規定的支出證明,因此只有支付給公立醫院、公務人員保險特約醫院、勞公保險特約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醫院者,所出具的診斷證明及收據,才可以做為綜合所得稅的列舉扣除額減稅憑據。

今(96)年5月即將申報95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財政部提醒民眾,若在95年有相關的醫藥費支出,記得保存收據以便節稅。如果憑證遺失或漏未向醫院要求開立診斷憑證者,也可以在報稅之前,儘快向醫療院所申請補發。

【2007/01/29 經濟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61849
肺癌女性死者增(轉貼)美癌症死亡人數 連年驟降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癌症死亡人數 連年驟降

美國防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17日報告,2004年美國的癌症死亡人數連續第二年減少,而且降幅為歷年最大,因癌症死亡者比2003年減少3014人。專家表示,這個報告可能顯示,癌症死亡「持續下降」的趨勢已經開始。

布希總統特別前往華府郊外的國家衛生總署(NIH),參加慶祝此事的圓桌會議,對這個成就表示嘉許,他並藉此場合敦促國會立法,禁止「遺傳歧視」(ge-netic discrimination),不准健保公司基於遺傳傾向(例如患癌機率)拒保。此舉的用意在於鼓勵美國民眾對重大疾病早做檢驗。

防癌協會的報告指出,與2003年相比,美國的癌症死者減少了3014人,其中男性減少1160人,女性減少1854人。但是,2004年的癌症死亡總人數達55萬3888人,顯示在對抗癌症的防治方面仍待積極努力。美國防癌協會的副醫務總監萊欽菲醫生(Dr. Len Lichtenfeld)說,癌症死亡人數下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儘管取得進展,預估今年將有55萬9650人因癌症病魔喪生,相當於每天超過1500人死於癌症。

去年的報告顯示,2003年的降幅小很多,癌症死亡只減少369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是一個分水嶺,研究人員70餘年前開始蒐集這類資料以來,這一年的癌症死亡首次減少。2004年的數字是距今最近的有關統計數字,資料來自全國衛生統計中心(National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防癌協會指出,癌症死亡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減少抽菸,以及偵測和治療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和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的技術改善。它說,2004年,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死亡人數減少最多,男性死者比前一年減少1110人,女性死者減少1094人。

攝護腺癌和乳癌的死亡人數也出現減少。在肺癌方面,男性死者減少,但女性死者略增。

【本報記者那凌紐約報導】美華防癌協會會長楊明德表示,威脅美國白人生命的第一疾病是心臟病,第二是癌症,與威脅亞裔男性的病症一致。而威脅亞裔婦女的第一疾病是癌症。她解釋,美國白人癌症病發率、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亞裔癌症病發率及死亡率則僅微幅減少,亞裔女性甚至有微小上升。

她並表示,亞裔整體癌症病發率雖少於白人,但肝癌、胃癌的病發率及死亡率都是白人的二至三倍。

【2007/01/18 世界日報】


今日晚報 2007.01.18 
美國癌症死亡人數連續兩年下降
中央社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內的癌症死亡人數在二零零三年微幅下降後,於二零零四年有更明顯的下降趨勢

登錄在癌症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Clinicians」上的資料顯示,二零零四年全美癌症死亡人數較前一年減少三千零一十四人。二零零三年的癌症死亡率較前一年少了三百六十九人。

癌症協會執行長瑟瑞夫表示,連續第二年死亡人數下降,且降幅較大,顯示第一年破紀錄的減少情況絕非僥倖。

他強調,在全心全力推動預防癌症、及早發現和採用有效的方式治療等宣導後,終於有了正面的回報。

資料中同時預測,在二零零七年全美會有一百四十四萬四千九百二十個新的癌症病例產生,五十五萬九千六百五十人死於癌症。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44126
(轉貼)家犬的癌症啟示錄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朱瑞民(台灣大學獸醫系教授)(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本期《科學人》)

《科學人》2007年元月份封面(科學人提供)
為社會型態的變遷,家犬已被視為家庭中的一份子。由於家犬長期與人類一起生活,加上溫馴的個性及與飼主緊密的感情,人們除了對牠們寵愛有加之外,在維護家犬的健康及疾病的治療上,也不遺餘力,投注醫療資源。在西方國家,動物健康保險已是正常運作的項目。這方面台灣正急起直追,最近並陸續推出動物健康保險計畫。

癌症對家犬的健康已造成嚴重威脅

由於營養及疫苗的改善、普及,家犬的壽命已與人類一樣逐年延長。與壽命延長呈正相關的疾病,例如癌症,家犬也不能倖免,而且情況持續地惡化。事實上,癌症已經是家犬最重要的死因。2005年,瑞典的35萬隻有保險的犬隻中,死亡率約4%,腫瘤居死因的首位,佔18%,其中又以乳癌發生率最高,一萬隻犬中有111例。較早英、美兩國的統計顯示癌症的死亡率更為驚人。10歲以上的家犬45%會死於癌症,如不限年齡則有23%將死於癌症。另一研究也顯示癌症居犬(40%)、貓(32%)死因的首位。美國紐約州的研究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癌症發生率增加高達150%,再發病的犬隻中只有5%存活超過一年。10萬隻犬中有166隻是屬惡性腫瘤的病例。

台灣犬隻之飼養數以150萬隻為基礎,取瑞典較低的癌症死亡率計算,每年因腫瘤而死亡的家犬隻可高達一萬隻左右。每年需要治療的應數倍於此。因此,癌症對犬隻造成的威脅,不容輕忽。台灣家犬的數量正快速增加,相信短期內將會超過200萬隻。如以每兩個家庭就養一隻狗,則台灣家犬隻數要達到300萬也非遙不可及。針對犬類癌症的發生、治療、控制及預防等相關研究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

與狗同行抗癌症

家犬與人之相似點,成為癌症研究模式的可貴之處

2003年發表於《科學》的犬基因體資料指出,犬類的基因體較鼠類更近似於人。動物模式上,犬類的免疫系統較鼠類更為完整,在癌症免疫的研究上較具價值。因為家犬與人類生活一起已有數千年,居住環境幾乎與人相似。家犬的遠親(out-breeding)配種,自然(spontaneous)發生腫瘤的情況與人類也近似。犬癌症的發生率頗高,可取得的癌症研究樣品也相對的多。骨癌、某些乳房腫瘤、攝護腺癌、淋巴腺癌等的一些特徵與人類的近似。再者,犬類癌症發生及生長期較人類短,研究較不費時。犬的生理及代謝方面也與人相似,在癌症治療藥物研究上可佔優勢。這些資料在在指出,研究犬類癌症除能減緩犬類第一死因的威脅外,對人類相關癌症的治療及控制,極可能收到他山之石的效果。

癌症的治療中,最具有潛力的方法之一是基因療法。目前基因治療研究最常使用的動物為小鼠,但毒性問題、與人的相似性不足及壽命太短(不利於做長期性的研究)等因素,嚴重限制了小鼠研究成果的應用範圍。在癌症的研究中,器官太小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如兒童的腦為小鼠的1000倍,但僅是小犬的10倍。因此需要一再取樣檢查時,在小鼠身上就是一個大問題。以上的種種原因,使犬隻成為目前癌症研究中最具潛力的大型實驗動物,尤其在基因治療方面更是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

從基因強化對癌症的免疫作用

由於癌細胞對身體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及抑制,以致癌細胞雖然有異於正常細胞,卻無法被本身免疫系統分辨並加以破壞與消滅。

癌細胞對免疫系統的破壞幾乎可用無孔不入來形容,包括削弱抗原呈現細胞(APC)的吞噬作用、分泌一些抑制免疫反應的細胞素,使APC死亡或使APC分化能力減少而不能成熟。因為APC無法執行吞噬或呈現抗原的功能,免疫細胞不能被活化。同時癌細胞能減少、改變或不表現組織相容複合體(MHC,位於細胞表面,能用於辨識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分子),因此T細胞認不出癌細胞而無法執行毒殺作用。這些都促使免疫力的減弱,使得腫瘤能在動物體內長期生長。

美國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一個觀念:腫瘤細胞在體內會營造一個特別的環境,包括免疫細胞、腫瘤細胞、間質細胞及細胞外組織,在體內構成一個使腫瘤生長、繁殖及轉移的微環境網,模仿免疫系統的訊號傳遞,使腫瘤細胞能抵抗免疫作用。他們發現雖然黑色素細胞瘤有抗原存在,但腫瘤微環境使「毒殺細胞」無法發揮作用。能使免疫細胞功能不彰的腫瘤還有卵巢腫瘤、乳房腫瘤、腎細胞腫瘤、攝護腺腫瘤等。某些肺癌也會造成免疫細胞的死亡,因而抑制免疫力。

限制或消除癌細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就成為治療癌症的重要策略之一了。我們統一稱呼這種治療方法為免疫療法。以免疫療法治療腫瘤的研究,長久以來受到研究人員重視的主因是免疫療法具有特異性,理論上不會對正常細胞產生毒殺作用,只傷害癌細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許多腫瘤在動物體內長期的生長,是因為該腫瘤發展出一種或數種逃避宿主免疫反應的機制。

針對這一點,研究人員積極研發對抗的策略,如改變腫瘤細胞的基因或給予強化免疫能力的基因,這樣能辨認出腫瘤細胞抗原,並且能對其抗原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在基因免疫基因治療的原則下,發展出癌症疫苗的觀念。癌症疫苗作用方式是強化免疫機制,或改變腫瘤細胞抗原性,產生對抗腫瘤細胞的特異免疫力,達到免疫的效果。此類疫苗與傳統傳染病疫苗略有不同,它是以治療為主,目前除了人類子宮頸癌疫苗等少數例子之外,尚未有預防功能的癌症疫苗問世。

選擇適當的免疫基因,只針對癌細胞,對正常組織不具破壞性,可大幅減少副作用,也才能發揮基因免疫療法的優點。基因免疫治療及癌症疫苗在治療犬隻癌症上,雖仍然在起步階段,但已有一些結果(見左頁表表〈研究中的犬類癌症基因免疫療法〉),未來仍然需要有更好的成果,才足以應用於實際的臨床治療。

癌症免疫研究及治療的新模式:犬類傳染性腫瘤

在癌症的治療研究中,以小鼠所得到的有效結果,通常不易應用到人類身上。要取得有用的研究資料,優良的癌症研究模式是必備的條件。犬類傳染性腫瘤(CTVT)就是癌症研究上一種非常有用又特別的犬類腫瘤。

CTVT有異於其他腫瘤,它可在犬隻間互相傳染,在自然界很少有這種情況。經基因的分析、病原的分離等證實,它只能由活的腫瘤細胞傳染,但它在犬隻身上能生長約3~5個月,之後進入消退期,此腫瘤能逃避犬隻免疫系統高達數月之久,之後卻又被宿主排斥並自然的消滅。因為有這樣的變化,使它在腫瘤細胞與宿主免疫的互動關係研究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腫瘤細胞如何能逃避免疫系統而持續生長?犬隻最後對它又如何產生免疫力將腫瘤消滅?這些問題如能透徹了解,則對腫瘤細胞的控制及治療必有極為重要的貢獻。因此,研究人員針對此腫瘤做了一些研究。

CTVT為了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將MHC的表現抑制到最低(小於5%),使T細胞無法有效的認出腫瘤抗原。但自然殺手細胞會毒殺不具或低表現MHC的細胞,然而CTVT分泌高量的T細胞生長因子TGF-β,抑制了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作用,因此CTVT才能在犬隻體內持續生長。3~5個月之後,在未知的機制之下,犬隻淋巴球居然生產出高濃度的介白素IL-6,抑制了TGF-β的作用,使得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作用恢復,CTVT細胞上MHC的表現也隨之增加,T細胞的毒殺作用就恢復了。針對CTVT的治療,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實驗,將兩種介白素基因腫瘤細胞。其中一種介白素抑制腫瘤分泌的TGF-β。第二種介白素可強化自然殺手細胞作用。以這種雙重介白素的作用,強化免疫力,研究結果頗為理想。另外並設計了第二種治療方法,遞第三種介白素基因,約兩星期CTVT即出現明顯消退現象,至三星期後則完全消退。組織切片可見淋巴球的大量浸潤,其中能毒殺腫瘤細胞數量提高近40倍,而且具MHC分子腫瘤細胞從原先低於4%,治療後上升到45%。這些現象代表第三種介白素能促進腫瘤細胞的MHC增加並讓毒殺細胞數量變多,使腫瘤消退。

犬類癌症的威脅日趨嚴重,犬類癌症是目前對家犬健康維護上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結果又有機會應用於人類最棘手的疾病上,更增加這個領域的重要性。世界各國開始正視這個極具潛力的方向,目前國內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起步時機,研發新的基因治療組合及癌症疫苗,以期未來的研究對家犬癌症能治療並且也能預防,更進一步希望這些結果在治療人類的癌症上有所貢獻。

家犬的癌症啟示錄

文/華特斯(David J. Water )、維達辛(Kathleen Wildasin)
翻譯/黃榮棋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本期《科學人》)

像一個60歲的人,在經歷攝護腺癌手術後回家休息,與身旁年邁的黃金獵犬相依相偎著。這個人或許知道,幾年前美國國家癌症院賦予癌症研究人員一項挑戰,希望他們能夠找出法子,「在2015年之前消弭癌症造成的苦難與死亡」。但他或許不知道,身旁的狗狗可能在這項重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想要達到在2015年能治癒癌症的遠大目標,研究人員必須進行所有嘗試、用盡各種方法,還要接受新概念。研究人員對癌細胞行為的知識,目前累積的速度已經遠超過以往,但在將這些知識轉換成救命方法時,卻緩慢得令人難以接受。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到,許多藥物可以治癒齧齒動物身上人為誘發的癌症,可是一旦把這些藥物拿來進行人體試驗,之後的路就變得非常的崎嶇。想利用齧齒動物當模型來模擬人類癌症的想法,就是一直無法達到預期標準。看來想要打敗癌症,我們需要另闢新路。

現在來看看以下幾項事實。美國有超過1/3的家庭養狗。科學家估計,2006年約有400萬隻狗診斷出罹患癌症。家犬與人類是「唯二」會自然發生致命攝護腺癌的物種。家犬會罹患的乳癌類型,特別喜好轉移到骨骼中,就和人類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6085
(轉貼)家犬的癌症啟示錄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比較腫瘤學者藉著家犬之助,要將橫在「2015終結癌症」路上的障礙一一清除。他們心中的議題,包括找到更好的療法、決定最佳療效的藥物劑量、確立誘發癌症的環境因子、了解有些人不會罹患癌症的原因,以及預防癌症的方法。就在2015年要能治癒癌症的期限逐漸逼近,比較腫瘤學者問,何不讓今日癌症奪走家犬生命之痛,轉變成國家的明日資源,以協助其他的寵物及人類?

為何要以狗為師?

數十年來,科學家在人類身上研究癌症新藥之前,都會先在實驗用小獵犬身上測試毒性。比較腫瘤學者有理由相信,自然發生癌症的家犬,同樣也可以變成好用的動物模型,來測試可能有效的抗癌藥物。

其中一個原因與人體試驗的方式有關。由於研究人員必須確定實驗療法的可能優點會高過風險,他們試圖面對的,都是其他藥石罔效的疑難末期癌症,這種評估藥物的方法,就像手上拿到一副爛牌,註定要失敗。相反的,比較腫瘤學者可以針對早期癌症來試驗新療法,以將來會應用在人身上的方式來投送藥物。一旦在寵物身上證明藥物有效,研究人員就比較清楚哪種療法最可能幫助癌症患者。因此,比較腫瘤學者保持著樂觀的態度,認為狗的研究要比齧齒動物的研究更具指標性,並可以協助加速找出該與不該進行大規模人體試驗的藥物。

家犬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人類的癌症,部份原因是牠們似乎會罹患與人類同樣類型的癌症。這樣的例子很多。狗兒最常診斷出的淋巴瘤種類,與人類的中高度惡性的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類似。大型犬與巨型犬最常見的骨癌是骨肉瘤,其出現在骨骼的部位與嚴重程度,都與青少年的骨肉瘤十分類似。青少年的骨肉瘤癌細胞與黃金獵犬的骨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看不出差異。人與狗都會罹患的癌症還包括膀胱癌、黑色素瘤與口腔癌。人犬之間還有其他相似之處。比起未割除卵巢的雌犬,在青春期前割除卵巢的雌犬比較不會得到乳癌;割除卵巢、月經來得晚或較早停經的女性也一樣,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較低。

家犬與人類的癌症,還有另一個相似之處:轉移(metastasis),也就是癌細胞擴散到全身各處,常有致命之虞。解開腫瘤細胞為何轉移到特定器官之謎,是癌症研究的首要之務。人們還不十分清楚的是,有些種類的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時,似乎會選擇到特定組織。因為轉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自然想更明白轉移的調控機制。罹患攝護腺癌或乳癌的家犬,在這方面的研究或許特別有幫助,因為這兩種腫瘤在家犬身上常會擴散到骨骼,就像在人身上發生的一樣。的確,家犬的研究已試圖了解腫瘤細胞與骨骼的互動關係,藉以明白骨骼為何會受到癌細胞的青睞。

科學家還有更堅實的理論基礎,可以支持家犬是人類癌症的合理模型。演化生物學者指出,狗與人就像美國的印地越野賽車,終點是成功繁衍下一代。人類身體是設計來繁衍,之後身體的毀壞速度並不重要,因此我們無法阻止、修復身體累積的基因傷害,到頭來這種傷害所引起的細胞錯亂,多到會造成癌症。我們古早的祖先壽命不長,所以不會罹患與年紀相關的癌症。但當代的衛生與醫療環境,讓長壽與癌症變得普遍。在寵物身上的情況也差不多。家犬不受掠食者與疾病的威脅,因此壽命也比其野生的祖先長,更容易在年邁時罹患癌症。因此,說到一生罹癌的風險高低時,家犬與人的命運是ㄧ致的。

家犬除了會罹患與人類似的癌症之外,也因為其他原因而能提供寶貴的資訊。家犬的壽命比人短,因此科學家可以更快判斷新的預防策略或療法,是否能夠增加人類的存活率。最後,現在的獸醫雖比以往有更多方法治療癌症,但是許多犬類腫瘤的標準療法依然沒有效果。因為多數診斷出罹患癌症的家犬,通常難逃一死。狗主人經常願意讓自己的寵物參加臨床試驗,抓住拯救愛犬生命的一線希望,同時也可能藉此提供所需的證據,讓可能的療法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從家犬改進人類癌症療法

各種有家犬參與的癌症治療研究,有的已經在進行了,有的則剛起步。早期有些研究把重點擺在拯救罹患骨癌的青少年的四肢。25年前,診斷出罹患骨肉瘤的青少年,必須面對的是截去受侵的肢體,如果無效或未接受化療(藥物經由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去攻擊腫瘤),幾乎難逃一死。現在則可以刮除受侵的骨組織,並以骨骼移植與金屬植入物來取代,不一定要截肢。這種手術過程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威斯洛(Stephen Withrow)及同事,從家犬手術部份改進而來的。威斯洛團隊創新的技術,例如在移植骨骼的骨髓腔填入骨泥,降低了併發症的機率。這些研究人員也指出,手術前直接投送化學藥物到動脈,可以將無法手術的腫瘤變成可以動手術。現在青少年骨肉瘤的治癒率大幅增加,歸功於威斯洛團隊的研究工作

腫瘤的局部效應經常可以由手術或放射療法加以控制,但轉移後就困難多了,得靠藥物治療研發中的新藥物,目的在於干擾調控轉移的腫瘤存活與生長的關鍵細胞事件,及這些細胞對抗癌藥物的敏感性。ATN-161這種實驗藥物會抑制血管新生,以阻止腫瘤生長與轉移,目前正在罹患骨癌且已擴散到肺部的大型犬身上進行試驗。ATN-161增強傳統化療療效的能力,也在研究當中。這些試驗要是成功的話,就可以順利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癌症研究人員也注意到較為人熟悉的藥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在內的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某些非類固醇消炎藥對多種狗腫瘤都具有顯著的療效。例如,在罹患膀胱癌的家犬上發現,非類固醇消炎藥速得健(Soltilen,學名為piroxicam)的抗癌作用很強,現在已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以確定這種藥物是否可以阻止膀胱的癌前病灶變成致命的膀胱癌。

發展新的癌症療法不只是發現新藥物,還要找到最佳的藥物投送方式。是要靜脈注射?還是以鼻吸入?試驗肺癌新藥的科學家需要知道的正是這類資訊。正確劑量的藥物如果無法到達腫瘤,組織培養皿內再好的殺癌藥物,也對人類的癌症發揮不了作用。此外,將藥物直接投送到目標(局部療法)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全身治療所產生的毒性。

研究人員已經研究了由鼻投送一種稱為介白質素-2(IL-2)的細胞素(免疫系統的一種小分子),用來治療家犬身上自然發生的肺癌。研究得到的正面結果,讓吸入性IL-2在癌症轉移肺部患者的臨床試驗,變得可行,也促成另一種細胞素「顆粒球聚落生長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的臨床試驗。家犬還協助了研究人員找到最佳的藥物劑量與投送方式,這些目前都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另一個由家犬協助克服的挑戰,是確立腫瘤擴散的程度,稱之為臨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準確分期對於治療方式的設計非常重要,因為這樣設計出的療法可以在患者身上發揮最大效果,同時將該階段不可能受益的嚴酷治療減到最少。例如,罹患骨肉瘤的青少年,如果能夠準確判定腫瘤轉移到肺臟的程度,並且在之後接受移除手術,那麼就能增加存活的機率。

醫師通常會以非侵入性的造影技術(像是電腦斷層),來確定癌細胞是否轉移以及轉移的程度。為了評估掃描的準確度,我們其中一人(華特斯)連同印地安那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蒐集了罹患轉移性骨癌家犬的肺部電腦斷層影像,然後再比對屍體解剖取得的組織,以確認電腦斷層所認定的「腫瘤」是真腫瘤,而非誤認。結果顯示,最先進的電腦斷層影像分析(也用於青少年骨癌的臨床分期上),明顯低估了肺部的腫瘤數目。家犬的研究指出,現有技術以及實驗技術的準確性有限,因此對於設計出最佳的下一代技術來改善腫瘤的偵測,大有助益。

看門狗,預警致癌因子

不過,癌症研究人員的目標不只在改善偵測方式與療法,還希望能夠預防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6081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