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健康醫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抗癌】(轉貼)唾液精液 都傳乙肝
2005/08/06 09:29 瀏覽16,724|回應42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狂老

梅峰 評論

小弟是卅多年之乙肝帶原者,但直到在瑞典上醫院,才知道別說是口交了,連接吻及一般性交之精液都會傳染。有位瑞典朋友甚至為想與小弟嘿咻,還在規定的一年半裡打了三針預防針,而小弟在台時竟然完全不知道,對前妻充滿著抱歉,真不知她被傳染否?可見自由中國之衛生署有多可惡,到現在還說謊。

口交感染 B 肝 是真的!

【記者許峻彬∕台北報導】

口交也會感染B型肝炎!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說,國內成年人B肝帶原者,估計有一半是因為性行為、打針而感染,B肝透過體液與血液傳染,若伴侶嘴巴有破皮或傷口,就可能因口交感染B肝。

肝基會昨天舉辦全民 BQ 大調查問卷統計分析結果發表會,該項調查是由匯豐汽車協助該會發放問卷一萬五千份,由一般民眾回答,共計分析五千八百七十八份問卷。所謂 BQ ,是指對B型肝炎的知識。

肝基會研究發展組組長魯惠雲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八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有沒有B型肝炎,進一步分析一千三百七十九名四十歲以上填答問卷的父親,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爸爸都誤以為B肝是飲食傳染的。

事實上,A型肝炎才是因飲食不衛生經口傳染,許金川表示,B、C型肝炎是帶原者含有病毒的血液、體液,透過身體皮膚傷口或破皮感染給沒有帶原、沒有抗體的民眾,因此如果性伴侶有一人帶原,另一人沒有帶原、也沒有抗體,未帶原且沒抗體者就應該施打疫苗預防感染。

許金川指出,肝炎病毒入侵引發感染的破皮或傷口不見得要流血,在性接觸摩擦時,即使皮膚破皮沒有流血,也可能會因為接觸到帶原者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而感染B肝。

許金川表示,調查也顯示,八成的爸爸所做的肝臟檢查並不完整,這些爸爸往往僅有抽血做 GOT 與 GPT 的肝功能檢查,若數值正常就以為肝臟正常,卻忽略應該也要抽血做甲型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

匯豐汽車總經理李榮華說,過去五年,該公司有十名同仁因為肝病過世,因此該公司員工特別重視肝臟檢查追蹤的重要,發起肝臟篩檢活動,同仁響應熱烈。

許金川指出,國內B肝帶原者估計在廿歲以上的成年人有百分之十五到廿,大約每一部車子坐的五名乘客中就有一人是帶原者,一個家庭中也平均有一名帶原者。

許金川建議,國內醫療體系應該可以仿效汽車必須定期檢查的制度,讓帶原者必須每半年接受包含抽血、腹部超音波的完整追蹤檢查,才能防止帶原者演變成肝硬化、肝癌而不自知,而沒有B肝帶原且沒有抗體的民眾,則應該儘快施打疫苗,以預防感染肝炎。

【2005/08/05 聯合報】

2004.11.13  中國時報

定期肝檢 帶原者省不得

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灣有三百萬的B型肝炎與卅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其中超過六成的無症狀帶原者,對於自己比一般人高出一百五十倍罹患肝癌風險渾然不知。國內肝病防治權威許金川提醒,定期接受完整的肝功能檢查,是慢性肝病帶原者一定要做的功課,馬虎不得。

肝癌防治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院內科教授許金川說,台灣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對肝病的觀念不夠清楚;受到傳統醫學影響,很多人以為有口臭、長痘痘就是肝不好,其實未必正確;因為肝臟沒有神經,不會疼痛,一個病人很可能已經有肝腫瘤卻還依然可以跑跳,也讓肝癌的及早發現更加困難。

他指出,慢性肝炎患者已知有比健康人高出一百五十倍的肝癌風險,務必養成定期檢查追蹤的習慣。建議健康帶原者每半年抽血一次,檢查肝功能與甲種胎兒蛋白,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肝硬化患者每四到六個月追蹤一次。長期使用抗血栓藥物、抗生素、消炎止痛藥、甲狀腺用藥、普拿疼、灰指甲用藥等藥物,也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一般民眾要避免感染B、C肝,應注意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網路一夜情,刺青、穿耳洞器材應消毒,絕不共用刮鬍刀、共用針頭。要避免傷肝,則應謹記不要自行購買西藥長期服用,不自行使用中草藥偏方,不自行摘取來路不明植物、草菇服用,日常生活注意飲食均衡,不喝酒,並且養成適度運動的好習慣。

2004.11.13  中國時報

台大治肝癌醫師 罹肝癌猝逝

黃庭郁∕台北報導

六十一年次的前台大外科醫師劉明松是B型肝炎帶原者,加上本身所學就是以肝癌醫療為主,對自己的健康一直都很小心謹慎,半年前才為自己做過檢查,一切正常。今年九月下旬,已經到義守大學附設醫院任職的他突然覺得疲勞,抽血檢查赫見發現肝指數飆高。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只見肝臟已經布滿腫瘤,並且有骨頭轉移,診斷為肝癌末期。

震驚之餘,劉明松帶著檢驗病歷回到當年接受醫學訓練的臺大醫院,向自己的老師、臺大醫院外科主任李伯皇求救。其實包括劉明松自己都知道,這樣嚴重的病情,恐怕已是回天乏術。院內同事群起搶救,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為劉明松施行化療,但劉明松很快就陷入了肝昏迷,在上月十二日病逝。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三周,不只讓群醫再感醫學時有窮盡,更令醫界不勝唏噓。

看著學生猝逝,李伯皇難過的表示,一位好醫師還來不及發揮就殞落真的很可惜。他感慨說,醫生不是神,是人,不可能免於疾病,而且醫生的環境更險惡,除了忙碌之外,醫院是一個有細菌,藥物、病毒與院內感染等問題的工作環境,現在大家都在推動動病人安全,醫師安全也必須要被重視。

他說,看肝炎的醫師得肝炎其實蠻多見的,有一些醫護人員是在幫病人開刀過程中,碰觸到帶原患者的血液而感染,因此引起猛爆性肝炎的例子也時有所聞。

他無奈地說,醫師們都應該要了解B型肝炎帶原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但是醫師多半很忙碌,包括他自己在內也是一樣,病人太多,根本沒辦法停下腳步。年輕醫生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

一位年輕醫師的猝逝,也在臺大醫院裡引起恐慌效應,很多醫師都急忙找同事幫自己檢查,開始對自己的健康有更多警覺。

與劉明松生日才差三天,一同在台大接受醫學訓練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約翰感嘆說,外科醫師的辛勞不足為外人道。別人下班的時候他們才剛走出開刀房,準備迎接病房的其他工作,這樣的辛苦對很多人來說很不可思議,卻是外科醫師生活的常態。

本文於 2007/07/04 22:59 修改第 1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32812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可惡!機會不大就不必預防?不必宣導?(轉貼)性行為傳染 B 肝 機率不高
2005/08/15 07:1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台306萬人B肝帶原 宜縣最多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根據國內一份長達10年、多達16萬人的大型篩檢報告顯示,國內B、C肝帶原率驚人,國內B肝帶原者多達306萬人。尤以宜蘭縣每三個人就有一人帶原最驚人。C肝全台帶原者也達42萬人,苗栗縣的帶原率達7%最高。

肝病有國病之稱,B型肝炎與C型肝炎是台灣肝病的主凶,一旦成為帶原者,就有可能走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但是大部分民眾卻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成為肝病候選人。肝病防治基金會利用十年時間,篩檢全國16萬民眾。

根據這份龐大的研究樣本,發現台灣B肝盛行率達17.3%,推估全台高達306萬人是B肝帶原者!其中又以宜蘭縣帶原者最多 (31.6%),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B肝帶原者,基隆市也以29.1%的帶原率緊追在後,台中縣居三。

在C肝部份,全台盛行率達4.4%,苗栗縣感染率最為突出,達7.6%,是其他縣市的兩倍多,其次有嘉義市、嘉義縣,分別也有篩檢病患出現6.1%、6%抗體陽性率。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指出,B肝的盛行率在各縣市差異不大,但是C肝明顯集中在雲嘉地區。感染C肝的真正原因至今不明,一般推測與密醫行為、針頭不潔、早年輸血感染有關。

陳健弘說,國內B肝帶原者,多數是母體垂直感染,大約經過50年的病程變化,一路從慢性肝炎變成肝硬化,接著變成肝癌,因此以年齡層來看,B肝發病率在45歲到50歲達到高峰,發病不久就可能過世。

陳健弘說,很多人忽略的C肝更是來得凶猛,C肝病程進展比B肝更快,經歷10年慢性肝炎,第20年就可能成為肝硬化,第30年就進入肝癌。由於C肝多是成年期感染,每增加10 歲,感染的機會就增加一倍,在60歲時達發病巔峰。

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指出,美國有三億人口,B肝帶原者卻只有140萬人,帶原率只有0.4%,小小的台灣B肝感染率卻是美國的40倍之多。

肝病防治基金會呼籲,台灣是肝病高盛行區,且一成是年輕型的肝癌病患,因此建議沒施打過疫苗者,就應該儘快篩檢;C肝部分,則建議從40歲到45歲開始例行性的常規篩檢。

【2007/03/19 聯合晚報】

醫師說,經由接吻感染 B 型肝炎的機會不大。(報系資料照片)

【陳健弘(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B 型肝炎的確會經由性行為傳染給對方,不過傳染率不高。所以藉由性行為感染的機會並不是很大。

雖然機會不大,也許有人仍然擔心,可能會「中獎」,那麼該怎麼辦? 假如配偶一方帶原,另一方無表面抗體,也就是說,對 B 型肝炎沒有抵抗力。在這種情況下,沒有 B 型表面抗體的一方,最好接受 B 型肝炎預防注射。現在的 B 型肝炎疫苗相當安全,效果也相當的好

另一種情況則是配偶一方是帶原者 ,但另一方已經有 B 型肝炎表面抗體,有表面抗體者表示已有了抵抗力,不怕 B 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如果雙方都為 B 型肝炎帶原者,也不用擔心傳染的問題 ,因為已經「同病相憐」、「同命鴛鴦」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要定期地追蹤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至於接吻會不會傳染 B 型肝炎?根據醫學研究,唾液中的確含有 B 型肝炎病毒,但是唾液中的 B 型肝炎病毒濃度非常低,經由接吻而傳染 B 型肝炎的機會非常的小。

(摘自陳健弘醫師所著「找回健康肝」)

【2005/08/14 聯合晚報】

本文於 2007/03/19 19:53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43283
(轉貼)孤單情人節 八成三怪罪青春痘 長痘超鬱卒!有人拿熨斗燙臉
2005/08/14 05:25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8.14  中國時報

黃筱珮、江昭青、蕭承訓/台北報導

長青春痘不是病,但卻可能要人命!一位臉上長了很嚴重青春痘的高中生,每天洗臉五十多次,把臉洗到脫皮;還有人拿熨斗燙臉,想把凹凸不平的臉燙平、甚至尋短,希望來生有一張不會長痘痘的臉。

萬芳醫院皮膚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鄭國良表示,他曾遇過一位高中男生,長了滿臉痘。這位學生覺得自己很醜,滿臉是油和痘,於是瘋狂洗臉,每十分鐘就洗一次,一天洗五十次以上,洗到臉都脫皮了,痘痘還是在。

一位皮膚科醫師說,痘痘有害人喪命的案例。曾經有位男學生,因為痘痘問題自殺死亡,他覺得此生沒有希望,只好寄望來生能有一張好看的臉。也有一位患者被痘痘困擾到憂鬱不已,竟然趁著家人不在時,拿熨斗想把臉上的痘子燙掉,讓臉平整,最後嚴重燙傷,送醫急救。

一名電視台女主播從高中開始就飽受青春痘困擾,覺得青春痘讓自己很醜,只是她吃過消炎藥、抗生素,也曾吃過A酸,覺得A酸蠻有效,當時醫生曾告訴她最多只能用三個月,而且兩年內不能懷孕。

已結婚多年,還沒有懷孕生子的她,之前還因此差點鬧出兩個家族間的革命。昨天知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羅可坦」祭出嚴格管制措施後,她最擔心的是在服藥後多久才能夠懷孕,她並大嘆:「女人愛美,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國軍澎湖醫院皮膚科醫師吳百堯也說,門診曾遇過小學四年級的女生就長滿青春痘,媽媽擔心人際關係受損趕緊去求醫。也有一位阿兵哥因臉上長滿了又粗又大青春痘,在部隊內受到排擠,別人看他好像看到怪物一樣;但也曾求醫多次卻都被認為是其它的皮膚病,老是治不好。最後經「切片」,確診為青春痘,才施以抗生素治癒。

青春痘的確是很多人的頭號煩惱。台大皮膚科醫生陳衍良曾進行過一項調查顯示,八成的受訪者認為長痘痘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學業,更有八成七的人認為只要能夠戰痘成功,自己的課業必能更上一層樓。此外,四成三的受訪者平均每週要花超過七個小時在戰痘上,也就是平均每天都要花超過一個小時戰痘,無怪乎會沒有時間讀書了。

更「離奇的是」,在情人節前後,有八三%的沒有情人受訪者,認為自己目前沒有情人的原罪,就是自己臉上惱人的青春痘,若能戰痘成功,明年就不會孤獨過情人節。

要治療痘痘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一般來說,必須連續服藥半年左右才能收效。鄭國良表示,有病人吃了幾天藥不覺有效,就自動停藥或不再看醫生,只會讓病情惡化。尤其是服用抗生素的病人,擅自停藥可能產生抗藥性,日後就更難治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42295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