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光復大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漢疆兩中】一個中華疆域 兩個主權中國
 瀏覽73,061|回應243推薦8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Abr
早早安(顏俊家)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貪汙無罪嫖妓有理(一邊一咯,叫雞聯盟)
sunism
天煞孤星
久遠
曾太公


 「一疆兩中」與「中國台北」


梅峰/罷免護扁立委行動聯盟召集人


2007/04/28


民進黨以對岸用「中國台北」,而非奧運正式的「中華台北」名稱,來矮化我國,且未「國進國出」,因而拒絕聖火入境,筆者為陳水扁政權的睜眼說瞎話,忘記以小事大需用智慧,且嚴重輕忽參與奧運對兩岸和平與選手志業之重要性,感到極端遺憾!


其實,老以為自己是「台灣國」而自稱「台灣」,並以「中國」稱呼對岸之民進黨,至今仍活在虛幻與謊言中,才是真正的中共同路人,因中共始終以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部份,是臣屬於他們的地方政府,故絕不會稱呼我為「中華民國」,而永遠以「台灣省」之「台灣」稱之,而民進黨更以避免混淆當藉口,為了去中國化,而樂得與對岸唱和,結果吃虧上當,還自以為聰明,其實「行不更姓,坐不改名」,怕混淆為何不讓中共去變,而多數百姓只是不願「被」併吞,失去我國得來不易之民主政體,且對到底應稱呼為台灣國或中華民國,並不那麼計較,也都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台灣省人,更是中(華民)國人。


顧名思義,國家即代表「國」是「家」的組合,再由「國」是「囗」、「口」、「一」與「戈」四個部件組成可知,國家之要素為疆域、家口、一統政權及國防武力,而自簡體字「國」之組成部件是「囗」與「王」亦可看出,對中共專制國家來說,其最根本要素僅需疆域與獨裁者,其他都是次要。而除非填海造陸或地層下陷,否則疆域應是最神聖,且無法分離拆分或更改的,領土分佔更是國與國間之最大分別,國旗與國號甚至可說是象徵性的,國防武力則基本上附隨於政權,至於政權更是會政變、流亡或改選的,而家口也是會生離死別、投誠或移民的。


首先,岩里正男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綠軍的「兩國論」與「一中一臺」,都無法明確呈現當前兩岸憲法,均相互強調原始疆域包含對方管轄領域之現實,也才因此衍生綠軍「正常國家」之「正名」及「制憲」要求,與當前兩岸政治與軍事之對峙困境,這相對於世界上多數國家,應該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三者都是綠軍未來之終極願景,而絕非政治現實!


再者,黃光國的「一中兩憲」、張亞中的「一中兩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宋楚瑜的「兩岸一中」、馬英九的「一國兩區」,與新黨的「一國兩治」,亦都絕非實況,因為「一中」或「一國」均指「一個中國」,但「中國」是啥?到底是「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或者我方所說的「中華民國」?還是中共所稱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信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兩國憲法卻率皆強調具對方轄區之所有權,所以「一個中華疆域」之「一疆」,確為雙方憲法與多數人民之認知共識,因為現實是最重要與再清楚不過的。


而「兩憲」、「兩國」、「兩岸」、「兩區」、「兩治」與「各表」之定義,基本上都模糊不清,全是單方面欲讓仗勢欺人之中共接受,逃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具備各自不同體制之國家要素,因而「兩個中國」之「兩中」才是真正現況,且其代表性更是全面的,此即「兩個中國政府」,「兩個中國人民」,「兩個中國轄區」,「兩個中國憲法」,及「兩個中國主權」等等,全都說得通!是故筆者以為「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所謂之「一疆兩中」,方為無人敢否定的兩岸政治現實,與我國不畏強權並維護雙方立場的最真確描述!


更有甚者,「一疆」符合藍軍期望,「兩中」掌握綠軍立場,「一疆兩中」綜合藍綠雙方原則,是終結我國兩岸問題無休止爭戰的萬靈丹,如此團結一致,矛頭向外,方能終止多頭馬車之無效統獨口水,以致力於人民福祉之牛肉政策研討,至於中共是否枉顧現實,繼續穿著「一個中國」之「國王新衣」,此時就全看其自信心足夠否,否則如果連現狀都不敢承認,又將如何擴及兩岸之中程協議與未來目標呢!


至於各種不同之終極政治主張,如臺獨、獨臺、左統、右統甚至中華家國等等,都只是各方期望而尚未達成的不同「理想」;而政治是要進步的,所以中華民國不可能屈服於一個政經,尤其是政治,現皆落後之不文明政府,甚且中國大陸是中共政權竊據自中華民國,我們怎可枉自菲薄,自願做敗家子呢!


總之,奧運只有明年是中共辦,下一次不知又要隔幾年,因此嘴長在他的臉上,我們人在屋檐下,就暫時低個頭,不如隨他去亂報他的,我們就自家報自個正確的,且奧委會是大家的,我們只要照著奧運「中華台北」之規章行事,公道自在人心,何必去理睬他的瘋人哮語;因此他喊他以為的「(紅色)中國台北」,我有我認定的「(自由)中國台北」;他說他的「越南進,中國入」,我有我的「越南進,中國出」;大人們彼此各說各話,睜隻眼,閉隻眼,滿足對方難解之政治面子,但卻務必讓子弟快快樂樂,安安心心的比賽競技,國人輕輕鬆鬆,興高採烈的加油觀戰,這才是政府家長的莫大功德,何苦搞得風聲鶴唳,雞飛狗跳,甚至斷送先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奧運國際舞臺呢!


「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之「一疆兩中」


2005/07/15 04:47


立梧先生! 謝謝您的回應!


小弟很不喜歡花太多時間討論這個令人生厭之問題,但今天既然是小弟激起先生對此事之興趣,小弟就勉為其難花點時間就教於先生吧!因為有些似是而非之言論是很容易誤導讀者的,尤其是邏輯之錯亂。


若有「正名」之議即可否定「名正言順」,這個邏輯如果成立的話,則任何辯論都可免了,因為先生之邏輯即是說,只要有人質疑,則所質疑之事必定正確,而不必再講道理,不必再去辯論,來求得正確之結論了。


中華民國憲法是客觀存在之事實,不是嗎!小弟有以個人之好惡否定此事實嗎? 「中(華民)國」不代表「中國」,那代表什麼?今天不能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代表「中國」,就否定「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事實吧!這不但不可恥,更是鐵的事實。小弟想請教的是,「南朝鮮 (ROK - Republic of Korea)」有因為「大韓(人民民主共和)國(DPRK -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代表「韓國」,而沒出息的說自己不代表「韓國」嗎?因此重點是旁人如何區分它們,而非自己自甘墮落吧!


「中華民國」如果是「台灣」,那先生何不說「秋海棠」是「香蕉」,或「日本 」是「北海道 」呢?現在之事實是,「中華民國」之控制區域僅及臺澎金馬,但依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更改之。」,兄台想當敗家子,將自己的領土丟掉嗎?兄台能夠因為強盜以武力強佔自己的家園,就說那些家園不是自己的嗎?小弟說得不是事實嗎?


中華民國並未消失,只要一氣尚存,就不能放棄自己的權利,否則就是敗家子。


大陸朋友稱您是台灣人,而自稱是中國人,如果您接受的話,您就是上了他的當的敗家子。您必須正色的告訴他:「我是中國人,您是大陸人」,這是要讓他知道,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我們終有收回的一天,否則您就是在自取其辱,自願做敗家子。


所以「兩個國家,兩個主體」是錯誤的,「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才是正確的現實。至於未來兩岸欲如何發展,各種之不同政治主張,如臺獨(台灣共和國)、獨臺(中華民國放棄大陸領土)、左統(解放台灣)、右統(收復大陸)甚至中華家國(以家主政治統一中國)等等,都只是各方期望而尚未達成的不同「理想」,又如何能說是現實呢?


至於『同為華人族裔,何不順其自然,不搞政治統戰,我們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促進民主化的發展,促進彼此間的協作,拉進彼此的距離』之說法,小弟同意,因為發動戰爭是罪惡,而統獨是為達到人民幸福目的之手段罷了!而「距離」與「炎黃子孫」、「國家」甚或「政治」之相關性,小弟不予置評,因為是第一次聽到,實在不知有何相關。


小弟粗淺見解,就教於先生!


梅峰 敬草


若名正言順何以有正名之議?


立梧 letwo


2005/07/14 01:19


我們要以客觀來面對事實,而不以自己心中的好惡來面對事實,否則事實將會走樣,走樣的事實會影響我們判斷的基準,最後得到萬劫不復的結論,將有損我們的共和國,有損人民福址。


世界華人本是系出同源,無論身在何處,我們有宗親會,我們情感相通,互助提攜,就算遠在印尼的華人受難,我們感同身受,政府相挺,民間出錢出力。我們也都會希望華人同胞族裔都過得光榮、有尊嚴與幸福的日子。


但是,中華民國如何能代表中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沒有什麼好可恥的,這只是事實而已,有位大陸朋友,也許這樣的大陸朋友很少,他稱我台灣人,而自稱中國人,並把台灣與中國完完全全的分開,這令我突兀,因為這樣強調有點作做,但我可以感到他是為了向我釋放善意,他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又必需尊重我們中華民國與他的國家是對等的兩個國家、兩個主體,我很感謝他的善意,這很難得,雖然就算他把台灣當做中國不可拆分的一部份,我也不會跟他生氣,但這件事給了我感想,同為華人族裔,何不順其自然,不搞政治統戰,我們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促進民主化的發展,促進彼此間的協作,拉進彼此的距離,我們只是國家不同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也沒什麼多大的差異,華人的特性就是很重宗族觀念,無論美籍、日籍、印籍、德籍、大陸、台灣的華人族裔,從來都是有出自本能的向心力。


印尼暴動期間,一位印尼華僑同學跟我說過,同為華人,他很羨慕中國和台灣的同胞,因為中國的華人與台灣的華人都有自己的國家,這是印尼患難的華人所缺乏的。 我想,炎黃子孫,國家不是距離,「政治」才是距離。 「政治」的距離,才是造成今日兩岸問題的根源。



附註:以上五位推薦人與痞瘋修正後加入之文章與圖說無關,很抱歉!



由以上所列舉的史實可知,領土的獲得依賴實力,翻開古今中外的史冊,各民族為了爭取領土,亦即生存空間(Lebens Raum)莫不奮戰不懈,血跡斑斑。中國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土地寶劍,有德者居之」這句話,意即無德之人是保不住土地或寶劍的。至於這「德」字應作何解釋,常可因人而異。現代國際通行的「主權」(Sovereignty)這名詞所代表的觀念是一種舶來品,它是西洋各國在相互爭戰之間,為了休養生息,維持勢力平衡,由妥協而形成的產品,即互相承認權力範圍,起初是默認(Understanding),後來演變為承認(Recognition)。它的重點是「國際承認」,但承認與否還是要看實力。



姚立明也是留德的:他的一中兩國論就是一個中華民族 兩個獨立國家(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加坡? 三個中國:中非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疆兩韓、一疆兩中、一疆兩德、一疆兩越。 一疆兩中一蒙。 新加坡?

本文於 修改第 3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10566
引用者清單(2)
2008/09/07 12:35 【不平則鳴】 看豬走路和吃豬肉的差別: 以馬總統兩岸發言, 請教尋王爽城巧克力!
2007/07/30 03:48 【曾太公落美洲】 本主欄﹐原為梅峰答立梧文﹐現經增加二三文﹐已失原旨﹐太公撤銷原推薦﹗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OC in the Charter of UN(轉貼)CHAPTER V & XIX of UN Charter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HAPTER V

THE SECURITY COUNCIL

COMPOSITION

Article 23

  1.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consist of fifteen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ance,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hall b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The General Assembly shall elect ten other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be non-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due regard being specially paid, in the first instanc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o the other purpos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lso to equitabl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2. The non-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be elected for a term of two years. In the first election of the non-permanent members after the increase of the membership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from eleven to fifteen, two of the four additional members shall be chosen for a term of one year. A retiring member shall not be eligible for immediate re-election.
  3. Each member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have one representative.




CHAPTER XIX

RATIFICATION AND SIGNATURE

Article 110

  1.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be ratified by the signatory sta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2. The ratifications shall be deposited with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hich shall notify all the signatory states of each deposit as well as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Organization when he has been appointed.
  3.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come into force upon the deposit of ratifications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ance,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by a majority of the other signatory states. A protocol of the ratifications deposited shall thereupon be drawn up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hich shall communicate copies thereof to all the signatory states.
  4. The states signatory to the present Charter which ratify it after it has come into force will becom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on the date of the deposit of their respective ratifications.

Article 111

The present Charter, of which the Chinese, French, Russian, English, and Spanish texts are equally authentic, shall remain deposite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uly certified copies thereof shall be transmitted by that Government to the Governments of the other signatory states.

IN FAITH WHERE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signed the present Charter.

DONE at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the twenty-sixth day of June, 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forty-five.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651
"China" but not ROC in UN(轉貼)List of UN Member States & Security Council
    回應給: 曾太公(et1380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List of Member States

Following is the alphabetical list of the 192 Member Stat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th, between parentheses, the date on which they joined the Organization.

Note: If Javascript is enabled, the links below will open a pop-up window; otherwise, it will open the page it is linked to in a new window.

A

  • Afghanistan (19 November 1946)
  • Albania (14 December 1955)
  • Algeria (8 October 1962)
  • Andorra (28 July 1993)
  • Angola (1 December 1976)
  • Antigua and Barbuda (11 November 1981)
  • Argentina (24 October 1945)
  • Armenia (2 March 1992)
  • Australia (1 November 1945)
  • Austria (14 December 1955)
  • Azerbaijan (2 March 1992)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B

  • Bahamas (18 September 1973)
  • Bahrain (21 September 1971)
  • Bangladesh (17 September 1974)
  • Barbados (9 December 1966)
  • Belarus (24 October 1945)
  • Belgium (27 December 1945)
  • Belize (25 September 1981)
  • Benin (20 September 1960)
  • Bhutan (21 September 1971)
  • Bolivia (14 November 1945)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22 May 1992)
  • Botswana (17 October 1966)
  • Brazil (24 October 1945)
  • Brunei Darussalam (21 September 1984)
  • Bulgaria (14 December 1955)
  • Burkina Faso (20 September 1960)
  • Burundi (18 September 1962)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C

  • Cambodia (14 December 1955)
  • Cameroon (20 September 1960)
  • Canada (9 November 1945)
  • Cape Verde (16 September 1975)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20 September 1960)
  • Chad (20 September 1960)
  • Chile (24 October 1945)
  • China (24 October 1945)
  • Colombia (5 November 1945)
  • Comoros (12 November 1975)
  • Congo, Republic of the... (20 September 1960)
  • Costa Rica (2 November 1945)
  • C?te d'Ivoire (20 September 1960)
  • Croatia (22 May 1992)
  • Cuba (24 October 1945)
  • Cyprus (20 September 1960)
  • Czech Republic (19 January 1993)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D

E

  • Ecuador (21 December 1945)
  • Egypt (24 October 1945)
  • El Salvador (24 October 1945)
  • Equatorial Guinea (12 November 1968)
  • Eritrea (28 May 1993)
  • Estonia (17 September 1991)
  • Ethiopia (13 November 194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F

  • Fiji (13 October 1970)
  • Finland (14 December 1955)
  • France (24 October 194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G

  • Gabon (20 September 1960)
  • Gambia (21 September 1965)
  • Georgia (31 July 1992)
  • Germany (18 September 1973)
  • Ghana (8 March 1957)
  • Greece (25 October 1945)
  • Grenada (17 September 1974)
  • Guatemala (21 November 1945)
  • Guinea (12 December 1958)
  • Guinea-Bissau (17 September 1974)
  • Guyana (20 September 1966)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H

  • Haiti (24 October 1945)
  • Honduras (17 December 1945)
  • Hungary (14 December 195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I

  • Iceland (19 November 1946)
  • India (30 October 1945)
  • Indonesia (28 September 1950)
  •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24 October 1945)
  • Iraq (21 December 1945)
  • Ireland (14 December 1955)
  • Israel (11 May 1949)
  • Italy (14 December 195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J

  • Jamaica (18 September 1962)
  • Japan (18 December 1956)
  • Jordan (14 December 195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K

  • Kazakhstan (2 March 1992)
  • Kenya (16 December 1963)
  • Kiribati (14 September 1999)
  • Kuwait (14 May 1963)
  • Kyrgyzstan (2 March 1992)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L

  •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14 December 1955)
  • Latvia (17 September 1991)
  • Lebanon (24 October 1945)
  • Lesotho (17 October 1966)
  • Liberia (2 November 1945)
  • Libyan Arab Jamahiriya (14 December 1955)
  • Liechtenstein (18 September 1990)
  • Lithuania (17 September 1991)
  • Luxembourg (24 October 194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M

  • Madagascar (20 September 1960)
  • Malawi (1 December 1964)
  • Malaysia (17 September 1957)
  • Maldives (21 September 1965)
  • Mali (28 September 1960)
  • Malta (1 December 1964)
  • Marshall Islands (17 September 1991)
  • Mauritania (27 October 1961)
  • Mauritius (24 April 1968)
  • Mexico (7 November 1945)
  • Micronesia, Federated States of... (17 September 1991)
  • Moldova (2 March 1992)
  • Monaco (28 May 1993)
  • Mongolia (27 October 1961)
  • Montenegro (28 June 2006)
  • Morocco (12 November 1956)
  • Mozambique (16 September 1975)
  • Myanmar (19 April 1948)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N

  • Namibia (23 April 1990)
  • Nauru (14 September 1999)
  • Nepal (14 December 1955)
  • Netherlands (10 December 1945)
  • New Zealand (24 October 1945)
  • Nicaragua (24 October 1945)
  • Niger (20 September 1960)
  • Nigeria (7 October 1960)
  • Norway (27 November 194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O

  • Oman (7 October 1971)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P

  • Pakistan (30 September 1947)
  • Palau (15 December 1994)
  • Panama (13 November 1945)
  • Papua New Guinea (10 October 1975)
  • Paraguay (24 October 1945)
  • Peru (31 October 1945)
  • Philippines (24 October 1945)
  • Poland (24 October 1945)
  • Portugal (14 December 195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

  • Qatar (21 September 1971)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R

S

  • Saint Kitts and Nevis (23 September 1983)
  • Saint Lucia (18 September 1979)
  •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16 September 1980)
  • Samoa (15 December 1976)
  • San Marino (2 March 1992)
  • Sao Tome and Principe (16 September 1975)
  • Saudi Arabia (24 October 1945)
  • Senegal (28 September 1960)
  • Serbia (1 November 2000)
  • Seychelles (21 September 1976)
  • Sierra Leone (27 September 1961)
  • Singapore (21 September 1965)
  • Slovakia (19 January 1993)
  • Slovenia (22 May 1992)
  • Solomon Islands (19 September 1978)
  • Somalia (20 September 1960)
  • South Africa (7 November 1945)
  • Spain (14 December 1955)
  • Sri Lanka (14 December 1955)
  • Sudan (12 November 1956)
  • Suriname (4 December 1975)
  • Swaziland (24 September 1968)
  • Sweden (19 November 1946)
  • Switzerland (10 September 2002)
  • Syrian Arab Republic (24 October 1945)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T

  • Tajikistan (2 March 1992)
  • Thailand (16 December 1946)
  •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8 April 1993)
  • Timor-Leste (27 September 2002)
  • Togo (20 September 1960)
  • Tonga (14 September 1999)
  • Trinidad and Tobago (18 September 1962)
  • Tunisia (12 November 1956)
  • Turkey (24 October 1945)
  • Turkmenistan (2 March 1992)
  • Tuvalu (5 September 2000)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U

  • Uganda (25 October 1962)
  • Ukraine (24 October 1945)
  • United Arab Emirates (9 December 1971)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24 October 1945)
  •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14 December 1961)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4 October 1945)
  • Uruguay (18 December 1945)
  • Uzbekistan (2 March 1992)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V

  • Vanuatu (15 September 1981)
  • 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15 November 1945)
  • Viet Nam (20 September 1977)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Y

Z

  • Zambia (1 December 1964)
  • Zimbabwe (25 August 1980)
  • Go back to the top of the page.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and on Press Release ORG/1469 of 3 July 2006

Growth in United Nations membership, 1945-present

Note: If Javascript is enabled, the links below will open a pop-up window; otherwise, it will open the page it is linked to in a new window.



1945

51 Members

Argentina, Australia, Belgium, Bolivia, Brazil, Belarus*, Canada, Chile, China, Colombia, Costa Rica, Cuba, Czechoslovakia*, Denmark, Dominican Republic, Ecuador, Egypt*, El Salvador, Ethiopia, France, Greece, Guatemala, Haiti, Honduras, India, Iran, Iraq, Lebanon, Liberia, Luxembourg, Mexico, Netherlands, New Zealand, Nicaragua, Norway, Panama, Paraguay, Peru, Philippines, Poland, Saudi Arabia, South Africa, Syrian Arab Republic*, Turkey, Ukrain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ruguay, Venezuela, Yugoslavia*

1946

55 Members

Afghanistan, Iceland, Sweden, Thailand

1947

57 Members

Pakistan, Yemen*

1948

58 Members

Myanmar

1949

59 Members

Israel

1950

60 Members

Indonesia*

1955

76 Members

Albania, Austria, Bulgaria, Cambodia, Finland, Hungary, Ireland, Italy, Jorda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Libyan Arab Jamahiriya, Nepal, Portugal, Romania, Spain, Sri Lanka

1956

80 Members

Japan, Morocco, Sudan, Tunisia

1957

82 Members

Federation of Malaya*, Ghana

1958

82 Members*

Guinea

1960

99 Members

Benin, Burkina Faso, Cameroon,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had, C?te d'Ivoire, Cyprus, Gabon, Madagascar, Mali, Niger, Nigeria, Republic of the Congo, Senegal, Somalia, Togo, Zaire*

1961

104 Members*

Mauritania, Mongolia, Sierra Leone, Tanganyika*

1962

110 Members

Algeria, Burundi, Jamaica, Rwanda, Trinidad and Tobago, Uganda

1963

113 Members*

Kenya, Kuwait, Zanzibar*

1964

115 Members*

Malawi, Malta, Zambia

1965

117 Members*

Gambia, Maldives, Singapore*

1966

122 Members*

Barbados, Botswana, Guyana, Lesotho

1967

123 Members

Democratic Yemen*

1968

126 Members

Equatorial Guinea, Mauritius, Swaziland

1970

127 Members

Fiji

1971

132 Members*

Bahrain, Bhutan, Oman, Qatar, United Arab Emirates

1973

135 Members

Bahamas,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1974

138 Members

Bangladesh, Grenada, Guinea-Bissau

1975

144 Members

Cape Verde, Comoros, Mozambique, Papua New Guinea, Sao Tome and Principe, Suriname

1976

147 Members

Angola, Samoa, Seychelles

1977

149 Members

Djibouti, Viet Nam

1978

151 Members

Dominica, Solomon Islands

1979

152 Members

Saint Lucia

1980

154 Members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Zimbabwe

1981

157 Members

Antigua and Barbuda, Belize, Vanuatu

1983

158 Members

Saint Kitts and Nevis

1984

159 Members

Brunei Darussalam

1990

159 Members*

Liechtenstein, Namibia

1991

166 Members*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Estonia,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Latvia, Lithuania, Marshall Islands, Republic of Korea

1992

179 Members

Armenia, Azerbaija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roatia*, Georg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Republic of Moldova, San Marino, Slovenia*,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Uzbekistan

1993

184 Members

Andorra, Czech Republic*, Eritrea, Monaco, Slovak Republic*,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1994

185 Members

Palau

1997

185 Members*

1999

188 Members

Kiribati, Nauru, Tonga

2000

189 Members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Tuvalu

2002

191 Members

Switzerland, Timor-Leste

2003

191 Members*



2006

192 Members

Montenegro*

Based on "Basics facts about the UN", DPI, 2004,

Sales No. E.04.I.7,

and Press Release ORG/1469 of 3 July 2006



MEMBERSHIP OF PRINCIPAL UNITED NATIONS ORGANS IN 2007




General Assembly


The General Assembly is made up of 192 Member States. The States and the dates on which they became Members are listed in Press Release ORG/1469 issued 3 July 2006.

Security Council

The Security Council has 15 members.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designates five States as permanent members and the General Assembly elects 10 other members for two-year terms. The term of office for each non-permanent member of the Council ends on 31 December of the year indicated in parentheses next to its name.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are China, France, Russian Federation,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10 non-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Council in 2007 are Belgium (2008), Congo (2007), Ghana (2007), Indonesia (2008), Italy (2008), Panama (2008), Peru (2007), Qatar (2007), Slovak Republic (2007) and South Africa (2008).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has 54 members, elected for three-year terms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The term of office for each member expires on 31 December of the year indicated in parentheses next to its name. In 2007, the Council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Albania (2007), Algeria (2009), Angola (2008), Austria (2008), Barbados (2009), Belarus (2009), Benin (2008), Bolivia (2009), Brazil (2007), Canada (2009), Cape Verde (2009), Chad (2007), China (2007), Costa Rica (2007), Cuba (2008), Czech Republic (2008),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2007), Denmark (2007), El Salvador (2009), France (2008), Germany (2008), Greece (2008), Guinea (2007), Guinea-Bissau (2008), Guyana (2008), Haiti (2008), Iceland (2007), India (2007), Indonesia (2009), Iraq (2009), Japan (2008), Kazakhstan (2009), Lithuania (2007), Luxembourg (2009), Madagascar (2008), Malawi (2009), Mauritania (2008), Mexico (2007), Netherlands (2009), New Zealand (2007), Pakistan (2007), Paraguay (2008), Philippines (2009), Portugal (2007), Romania (2009), Russian Federation (2007), Saudi Arabia (2008), Somalia (2009), South Africa (2007), Sri Lanka (2008), Sudan (2009), Thailand (2007), United Kingdom (2007), United States (2009).

Trusteeship Council

The Trusteeship Council is made up of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 China, France, Russian Federation,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independence of Palau, the last remaining United Nations Trust Territory, the Council formally suspended operations on 1 November 1994. The Council amended its rules of procedure to drop the obligation to meet annually and agreed to meet as the occasion required, by its decision or the decision of its President or at the request of a majority of its members or the General Assembly or the Security Council.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as 15 Judges, elected by both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the Security Council for nine-year terms.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of the Court, with terms expiring on 5 February of the year in parentheses, is as follows:

Ronny Abraham (France) (2009), Awn Shawkat Al-Khasawneh (Jordan) (2009), Mohamed Bennouna (Morocco) (2015), Thomas Buergenthal (United States) (2015), Rosalyn Higgins (United Kingdom) (2009), Shi Jiuyong (China)(2012), Kenneth Keith (New Zealand)(2015), Abdul G. Koroma (Sierra Leone) (2012), Hisashi Owada (Japan) (2012), Gonzalo Parra-Aranguren (Venezuela) (2009), Raymond Ranjeva (Madagascar) (2009), Bernardo Sepulveda Amor (Mexico) (2015), Bruno Simma (Germany) (2012), Leonid Skotnikov (Russian Federation) (2015), Peter Tomka (Slovakia) (2012).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638
(轉貼)List of UN Permanent observers
    回應給: 曾太公(et1380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Non-member State having received a standing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as observer in the sessions and the work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maintaining permanent observer mission at Headquarters

  • Holy See
    • Permanent Observer of Mission of the Holy Se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25 East 39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6-0903
      Telephone: (212) 370-7885
      Telefax: (212) 370-9622
      E-mail: office@holyseemission.org
      Website: www.holyseemission.org
      Permanent Observer: His Excellency Archbishop Celestino Migliore, J.C.D., D.D., Apostolic Nuncio
      National holiday: 19 April (Anniversary of the Pontificate of His Holiness Pope Benedict XVI)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Entity having received a standing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as observer in the sessions and the work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maintaining permanent observer mission at Headquarters

  • Palestine
    • Permanent Observer Mission of Palestin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15 East 6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1
      Telephone: (212) 288-8500
      Telefax: (212) 517-2377
      E-mail: mission@palestine-un.org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Riyad H. Mansour, Ambassador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ing received a standing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as observers in the sessions and the work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maintaining permanent offices at Headquarters

Note: The title “Ambassador”, if used with respect to the representative of an entity other than a State,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indicating in itself an entitlement to diplomatic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 African Union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African Un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 3 Dag Hammarskj?ld Plaza, 305 East 47th Street, 5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Telephone: (212) 319-5490
    • Telefax: (212) 319-7135/6509
    • E-mail: africanunion@un.int, au-newyork@africa-union-nyo.org
    • Permanent Observer: ???
  • Asian-African Legal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of the Asian-African Legal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 404 East 66th Street, Apt. 12C, New York, NY 10021
      Telephone: (212) 734-7608
      Telefax: (212) 734-7608
      E-mail: bhagwat@un.int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K. Bhagwat-Singh, 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
  • Caribbean Community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Caribbean Community to the United Nations
    • 801 Second Avenue, Suite 501,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685-4313
      Telefax: (212) 779-1134
      E-mail: pomcaricom@gmail.com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Miles Stoby, Ambassador
  • Caribbean Community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Central American Integration System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31 West 70th Street, Suite 2A, New York, NY 10023
      Telephone: (212) 874-3042
      Telefax: (212) 877-9021
      E-mail: ccampos@sgsica-ny.org
      Permanent Observer: Mr. Carlos Campos
  •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 Office of the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at the United Nations
    • 800 Second Avenue, 4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599-6190, 682-3658, 338-9410
      Telefax: (212) 808-4975, 972-3970
      E-mail: comsec@onecommonwealth.org
      Permanent Observer: ??
  • European Community
    •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 222 East 41st Street, 20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371-3804
      Telefax: (212) 758-2718
      E-mail: delegation-new-york@cec.eu.int
      Website: www.europa-eu-un.org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Fernando M. Valenzuela, Ambassador, Head of the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INTERPOL)
    • Office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INTERPOL) to the United Nations
    •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2610,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917) 367-3463
      Telefax: (917) 367-3476
      E-mail: m.ragg@interpol.int
      Special Representative: Mr. Klaus Ulrich Kersten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22 East 42nd Street, Suite 1610, New York, NY 10168
      Telephone: (212) 681-7000, Ext. 200,
      Telefax: (212) 867-5887
      E-mail: unobserver@iom.int
      Website: www.iom.int, www.un.int/iom Permanent Observer: Mr. Luca Dall’Oglio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la Francophonie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la Francophoni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801 Second Avenue, Suite 605,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867-6771
      Telefax: (212) 867-3840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Herv? Cassan, Ambassador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to the United Nations
    •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1140,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6470/6411
      Telefax: (212) 963-0908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Satya N. Nandan, Secretary-General
  •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to the United Nations
    • Two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434,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3972
      Telefax: (212) 963-5847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R?diger Wolfrum, President of the Tribunal
  •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 404 West 66th Street, Apt. 12C, New York, NY 10021
      Telephone: (212) 734-7608
      Telefax: (212) 734-7608
      E-mail: bhagwat@un.int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K. Bhagwat-Singh, Ambassador
  • League of Arab States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League of Arab Stat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 866 United Nations Plaza, Suite 494,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838-8700
      Telefax: (212) 355-3909
      E-mail: arableague@un.int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Yahya A. Mahmassani, Ambassador
  • 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30 East 40th Street, 5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6
      Telephone: (212) 883-0140
      Telefax: (212) 883-0143
      E-mail: oic@un.int
      Website: www.oicun.org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Abdul Wahab, Ambassador
  • Partners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Partners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22 East 42nd Street, Suite 4005, New York, NY 10168
      Telephone: (212) 268-1082
      Telefax: (212) 268-1079
      E-mail: jsingh@ppdsec.org, rgarvey@ppdsec.org
      Website: www.south-south-ppd.org
      Permanent Observer: Mr. Jyoti Shankar Singh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ing received a standing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as observers in the sessions and the work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but not maintaining permanent offices at Headquarters

  •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States
  •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 Agency for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dean Community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
  • Black Sea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
  •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ommunity of 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 Community of Sahelo-Saharan States
  • Council of Europe
  • 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 East African Community
  • Economic Community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
  •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 GUUAM
  •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Migr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aw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
  • Latin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 Latin American Parliament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rganization for Eastern Caribbean States
  •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 Pacific Islands Forum
  •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Other entities having received a standing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as observers in the sessions and the work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and maintaining permanent offices at Headquarters

Note: The title “Ambassador”, if used with respect to the representative of an entity other than a State,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indicating in itself an entitlement to diplomatic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 Deleg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to the United Nations
    • 801 Second Avenue, 18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4706
    • Telephone: (212) 599-6021
    • Telefax: (212) 599-6009
    • E-mail: email.nyc@icrc.org
    • Head of delegation: Mr. Dominique Buff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 Deleg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 800 Second Avenue, Suite 355,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338-0161
      Telefax: (212) 338-9832
      E-mail: ifrcny@un.int
      Permanent Observer: Mr. Encho Gospodinov, Head of delegation
  •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to the United Nations
    • 220 East 42nd Street, Suite 3002,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557-5880
      Telefax: (212) 557-3954
      E-mail: ny-office@mail.ipu.org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s. Anda Filip, Ambassador
  • 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 Office of the Permanent Observer for the 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to the United Nations
    • 216 East 47th Street, 8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355-6213/4601
      Telefax: (212) 355-4014
      E-mail: orderofmalta@un.int
      Permanent Observer: H.E. Mr. Robert L. Shafer, Ambassador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Specialized agencies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maintaining liaison offices at Headquarters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 ILO Office for the United Nations
    • 220 East 42nd Street, Suite 3101, New York, NY 10017-5806
      Telephone: (212) 697-0150
      Telefax: (212) 697-5218
      E-mail: newyork@ilo.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Mr. Djankou Ndjonkou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FAO Liaison Office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1125,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6036
      Telefax: (212) 963-5425
      E-mail: fao-lony@fao.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Ms. Florence A. Chenoweth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Two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900,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5995
      Telefax: (212) 963-8014
      E-mail: newyork@unesco.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Mrs. H?l?ne-Marie Gosselin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Two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970,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4388
      Telefax: (212) 963-8565
      Representative of the Director General to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and other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Mr. Andrey V. Pirogov
  • World Bank
    • Office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World Bank to the United Nations
    • One Dag Hammarskj?ld Plaza, 885 Second Avenue, 2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355-5112
      Telefax: (212) 355-4523
      Special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Mr. Oscar A. Avalle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885 Second Avenue, 2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893-1700
      Telefax: (212) 893-1715
      E-mail: rmunzberg@imf.org, rbrauning@imf.org, lnielsen@imf.org, lhernandez1@imf.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Mr. Reinhard H. Munzberg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 WMO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866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A-302,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9444, (917) 367-9867
      Telefax: (917) 367-9868
      E-mail: zbatjargal@wmo.int, batjargal@un.org
      Representative and Coordinat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other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Mr. Zamba Batjargal
  •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 WIPO Coordination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Two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2525,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6813
      Telefax: (212) 963-4801
      E-mail: wipo@un.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Mr. Orobola Fasehun
  •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IFAD Liaison Office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 Two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1128/1129,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0546
      Telefax: (212) 963-2787
      E-mail: ifad@un.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
  •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 UNIDO Office at New York
    •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1110,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6890/6891
      Telefax: (212) 963-7904
      E-mail: sabriy@un.org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and Director: Mr. Alberto Di Liscia
  •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Office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 304 East 45th Street, Room 1513,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06-5375
      Telefax: (212) 906-6705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 Mr. Rafeeuddin Ahmed
  •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 IAEA Offi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oom 1155, New York, NY 10017
      Telephone: (212) 963-6012/6011/6010
      Telefax: (917) 367-4046
      E-mail: iaeany@un.org
      Representative of the Director General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rector: Mr. Gustavo R. Zlauvinen

Bas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s Blue Book

"Permanent Miss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No. 295", April 2006

Last updated with ST/SG/SER.A/295/Add.5 (3 October 2006)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636
太公不是小馬
    回應給: 斷背馬叛黨賣國《梅峰》(MeiFeng) 推薦0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呵﹐梅峰兄想扮豬吃老虎﹖

 

詩的境界﹐有李白詩仙﹐有杜甫詩聖。法通或不通﹐有『小馬法匠說』﹐也有彭明敏『吃撐不化說』﹔您認為太公的法之水平﹐應為仙﹑聖﹑匠﹑丘八的那一格﹖

 

太公追隨老和尚﹐給您答案了矣﹗深思之﹐有悟。

 

 

依聯合國官方網站﹐聯合國憲章﹐明確登載﹕

 

 

 
 


第五章
安全理事会


组织

第二十三条

  一、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大会应选举联合国其他十会员国为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首宜充分斟酌联合国各会员国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本组织其余备宗旨上之贡献,并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匀分配。

  二、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定为二年。安全理事会理事国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后第一次选举非任理事国时,所增四国中两国之任期应为一年。任满之理事国不得即行连选。

  三、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代表一人。

 

其官方網站﹐亦列出會員名單﹐在C這兒是這樣的﹕

  继黑山共和国于2006年6月28日加入为会员国之后,联合国现在一共有192个会员国。

全体会员国和它们的加入日期如下:

会员国--(加入日期)

阿富汗--(1946.11.19)
阿尔巴尼亚--(1955.12.14)
阿尔及利亚--(1962.10.8)
安道尔--(1993.7.28)
安哥拉--(1976.12.1)
安提瓜和巴布达--(1981.11.11)
阿根廷--(1945.10.24)
亚美尼亚--(1992.3.2)
澳大利亚--(1945.11.1)
奥地利--(1955.12.14)
阿塞拜疆--(1992.3.2)
巴哈马--(1973.9.18)
巴林--(1971.9.21)
孟加拉国--(1974.9.17)
巴巴多斯--(1966.12.9)
白俄罗斯--(1945.10.24)
比利时--(1945.12.27)
伯利兹--(1981.9.25)
贝宁--(1960.9.20)
不丹--(1971.9.21)
玻利维亚--(1945.11.14)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992.5.2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 ,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博茨瓦纳--(1966.10.17)
巴西--(1945.10.24)
文莱达鲁萨兰国--(1984.9.21)
保加利亚--(1955.12.14)
布基纳法索--(1960.9.20)
布隆迪--(1962.9.18)
柬埔寨--(1955.12.14)
喀麦隆--(1960.9.20)
加拿大--(1945.11.9)
佛得角--(1975.9.16)
中非共和国--(1960.9.20)
乍得--(1960.9.20)
智利--(1945.10.24)
中国--(1945.10.24)
哥伦比亚--(1945.11.5)
科摩罗--(1975.11.12)
刚果--(1960.9.20)
哥斯达黎加--(1945.11.2)
科特迪瓦--(1960.9.20)
克罗地亚--(1992.5.2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627
引用者清單(1)
2007/06/12 08:52 【馬白臉沒資格選總統】 請教曾老: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嗎?
請教曾老:聯合國中國席位之名是「中國」或「中華民國」?
    回應給: 曾太公(et1380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公 鈞鑒!

目前只有這麼多,星期三我去座談會再向他要!

想請教曾老下列兩個說法誰對?尤其是『聯合國中國席位之名是「中國」或「中華民國」?』

今日聯合國中國席位之名還是 Republic of China,我國要以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之名進入聯合國,或進入國際組織,或與他國建立邦交,都等於是在挑戰聯合國決議,明顯是與全世界為敵。這就是為何很多自由民主國家為何無法與台灣建交的主要原因,我國使用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如同盜用他國國號,自由民主國家如何與一個盜用他國國號的國家建交呢?」

「(注意:在聯合國裡,中國是會員國,其英文名稱是 China,而非 Republic of China,亦非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可見國號或朝代名稱並非重點,重要的是代表那個民族及其成立的國家。英文中 Nation 主要是指民族,Country 則主要指國土,但同一民族的國土會隨時間而變更,所以 Nation 更重要)。」

痞瘋 謹敬

東亞區域整合前景與美日中之競合關係

2007-06-05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公告 
座 談 會 公 告

時 間: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三日(星期三)上午九時三十分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地 點: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暨會議大樓新簡報室
主 持 人:鄭端耀主任

座談來賓:李景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教授)
李寶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時殷弘(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教授)
黃嘉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教授)
陳 岳(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處長,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楊光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房樂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
蒲 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
馬 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主任)

討論主題:東亞區域整合前景與美日中之競合關係
歡 迎 踴 躍 參 加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合交組 敬啟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588
統一前提 主權在家 一黨專政 無正當性(轉貼)中華民族始於孫中山∕黃嘉樹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專家視點:中華民族由衰到興的歷史性轉折
今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日。中國抵禦和反抗日本欺侮從1937年算是8年,從1931年算是14年,從1895年算則整整50年。

“中華民族”概念的最終形成

記者:今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日。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用多種方式回顧和紀念這個非同尋常的日子。抗日戰爭勝利意義重大。中華民族也從中總結和提煉出許多慘痛的經驗和教訓。

黃嘉樹:中國是抗日時間最長的國家,從1937年算是8年,從1931年算是14年,從1895年算則整整50年。中華民族在近現代從一個“自在”的民族變成一個自覺、自強、自新的民族是在反抗外侮的鬥爭過程中逐步實現的,而抗日鬥爭又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侮的鬥爭中佔有最重大的地位。

1895年的失去台灣,刺激當時中國的先進分子產生“合群自強、保國保種”的意識,於是在梁啟超、孫中山等先賢的話語中,漸漸出現了“中華民族”的概念,經由最初的強調滿漢之辨和排滿,到梁啟超的主張“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再到孫中山的“五族共和———將漢族改為中華民族”,終於使“中華民族”的概念成為我國56個民族所組成的生命共同體的代稱。

但是,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還要到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才最後完成(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三點原因導致:1,大規模抗戰使大多數中國人有了共同的歷史命運與集體記憶;2,國共聯合與全民族的統一戰線使中華民族主義深入人心;3,戰爭造成的人員遷徙打破了原來的地域隔絕)。抗戰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祖國,標誌著中華民族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艱苦奮鬥,終於完成了由衰到興的歷史性轉折。

而今,又過去了60年,兩岸雖然在政治上沒有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為中華民族的事實沒有改變,兩岸的中國人通過各自的艱苦努力,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業績,都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正如胡錦濤主席所說:“現在,兩岸共同發展繁榮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也更有條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兩岸同胞必須抓住機遇、團結一心,努力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繁榮昌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弱則台灣丟,中國強則台灣歸

記者:近代中國羸弱,“割地賠款”成了列強肆意掠奪支解中國的客觀寫照。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日本從中國版圖上割佔了台灣,給中華民族留下至今難以平復的創傷。

黃嘉樹: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人的意識中佔主流的還是傳統的“天下觀”,對現代民族國家所秉持的主權、領土觀念了解並不清晰。割讓台灣使中國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了質的轉變,自此以降,中國歷屆政府再也不曾也不敢向外國割讓領土,維護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漸漸成為每一個中國人溶化在血液中的神聖使命。

在中華民族50年抗日的歷史中,也曾經發生過偽滿洲國、汪偽政府之類的鬧劇,但其主事者很快就統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與這些敗類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台灣,有簡大獅、羅福星、莫那魯道等成百上千的抗日英雄;在大陸,有楊靖宇、張自忠、左權等難以計數的抗日英雄,他們的英名共同彪炳中華民族的史冊,永遠為後人懷念和欽敬。1945年8月15日日本剛宣佈戰敗,台灣同胞就自發地張燈結綵、燃放爆竹、舞獅舞龍,面向大陸跪拜祭祖,慶祝回歸祖國。兩岸同胞前仆後繼50年抗日的歷史告訴我們:台灣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結,由於台灣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往往成為外國欺侮中國的踏腳板,中國弱則台灣丟,中國強則台灣歸。

在60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外國勢力對台灣虎視眈眈,台灣內部也有人企圖把台灣從中國版圖分裂出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自在”的民族,而是一個有高度凝聚力的自覺、自強、自新的民族。在60年前,尚處於貧弱境地的中華民族能通過堅忍卓絕的抗日戰爭收回台灣失土,今天已經初步繁榮昌盛的中華民族決不容許一寸國土淪喪,決不可能坐視台灣“獨立”。那些企圖借外國軍艦的保護讓台灣脫離中國版圖的人們應當吸取偽滿洲國、汪偽政府的教訓,誰膽敢挑戰13億中華兒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中國決不能分裂,中華民族決不能分裂

記者:現在台灣某些人熱衷於搞所謂“去中國化”,這雖然不一定直接導致兩岸開戰,但從長遠角度看終究是對兩岸和平的潛在威脅。因此,凡真正希望兩岸關係能夠穩定發展的人,必須反對和抵制“去中國化”。

黃嘉樹:當務之急是要在台灣建立“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共識,反對把“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對立起來,反對把“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對立起來,反對把“台灣人”與“中國人”對立起來。

對於“去中國化”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當年台灣同胞抵制日本搞“皇民化”的史實告訴我們,台灣同胞的中國心、中國情是難以動搖的,台灣人當然是中國人,這本來不是問題,至今台灣的多數人對此也不持異議。另一方面,由於“中華民族”的概念成為我國56個民族所組成的生命共同體的代稱,是在甲午戰後才逐步落實的,而從甲午至今100多年的時間內,台灣走了一條與大陸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台灣同胞有一些不同於大陸的歷史情懷和集體記憶,許多台灣本省人儘管從血緣地緣、文化習俗、歷史傳承等多方面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對“中華民族命運與共”的觀念架構仍覺陌生,缺乏認同這一點的個人經驗;而1949年以後的兩岸對峙,使台灣同胞更難體會到“中華民族是個命運共同體”;這就為有些人搞“去中國化”提供了方便,以致現在的台灣有30%左右的人只承認自己是台灣人而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也是不容諱認的事實。

針對這種情況,胡總書記在會見新黨鬱慕明主席率領的“民族之旅”訪問團時指出:“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中國決不能分裂,中華民族決不能分裂,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在我的記憶中,這是首次提出“中華民族決不能分裂”的問題,顯示了對“去中國化”的高度警惕和對台灣民意的高度重視。

這兩個“決不能”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的部分自不待言,區別的部分則在於:要制止“中國的分裂”即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但防範“民族的分裂”則必須解決人心認同的問題,這不是靠武力能處理的。所以在政策選擇上,對前者是“硬的更硬”,對後者則是“軟的更軟”。(記者 鄭固固 專家 黃嘉樹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海峽之聲網 責編:梧桐】


本網專稿:著名台灣問題專家黃嘉樹讚新黨“民族之旅”意義重大




海峽之聲網 2005-07-1616:43:29

  新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大陸訪問團日前結束“民族之旅”,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著名學者在接受本台記者專訪時表示,新黨此行意義重大,值得稱道。 他說:

  新黨主席鬱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的講壇上高舉中華民族的旗幟,強調中華民族要復興,強調反對“台獨”,這些激情的表現都給在場的聽眾留下很深的影響,這在台灣當局去中國化的背景下,他們高舉“民族之旅”的旗幟,這聲音在台灣還是有一定的壓力的。

  這次新黨訪問大陸和國親不一樣,新黨是自發組織的,但接待規格上,中國共產黨還是給新黨較高的規格,包括最後總書記的會見。 但是沒有像國親那樣,兩黨領導直接會談,因為中國大陸講重的是道義,重的是原則,不是看黨的大小區別對待,是以義會友。 總書記肯定他是台灣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因為新黨能夠在台灣島內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旗幟,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第一個反對李登輝的台獨路線,第一個提出泛藍要整合,所以他在整個泛藍陣營中,的確提出一些理念和價值。 他講反對台獨,不是簡單的從利益方面,而是從道德,價值層面,就是我們身為中國人不能做數祖忘典的事情,不能斷送我們的家人,這些都是新黨很可貴的地方。 新黨成員多數都是形象好有思想,在台灣政壇有清新的一種形象,這是對這些政治人物在台灣島內追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擁護統一的,給他們一個鼓舞和支持,也是對台灣人民期待,同是一家人,不忘骨肉親。

  一、新黨在島內,雖不像在極盛時期有21個“立法委員”時有影響力,但是它有特殊的作用。

  二、在台灣島內,新黨是最堅定地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政治力量,他們的訪問有助於強化中國人的認同,是針對島內某些人搞的所謂“去”中國化這樣一個傾向,所以他們重新提起民族,中國人的和兩岸文化的認同,在這個基礎上,促進了政治和經濟中國的設想,所以在島內有它的現實針對性。

  三、新黨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活動作為掀起第一股熱潮,全國人民緬懷歷史,展望未來,回顧當年,中華民族的團結,共抗強暴,求世界和平,戰勝侵略的歷史業績,當年被外國人欺凌的歷史教訓和經驗,溫故知新,探求中國富強的歷史經驗,使整個中華民族進行反思,他們還提到釣魚島問題,東海油田一些主權爭議的問題。 同時也提醒我們大陸當權者,我們周圍面臨著能源,安全各方面等外部世界對中華民族的威脅。

  四,兩岸的交流進一步升溫,此行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連主席到北大,宋主席去清華,鬱主席到人大的演講也感染很多學生,他本身就做了一交流的媒介。 大陸民眾都很關注此行的演論,對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新黨主席鬱慕明此行的現實意義,在島內的所起作用會逐漸顯示在歷史過程中,他沒有連宋那麼大的影響,再加上台灣當局的對此封鎖,所以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才能顯現出來。 (景艷)

黃嘉樹:紀念台灣光復是兩岸和解的新出發點

人民網記者 張海燕



2006年01月16日15:19
黃嘉樹
人民網記者 張海燕 攝

  2005年,台海兩岸大事不斷令人矚目。其中,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暨台灣光復60周年,再次喚醒兩岸骨肉同胞共御外侮、捍衛國家和民族生存與尊嚴的共同記憶,是兩岸關系中的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部分,紀念台灣光復在兩岸關系史和兩岸發展具有著怎樣的意義?為此,本網記者走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黃嘉樹教授。(下文記者簡稱“記”,黃嘉樹簡稱“黃”。)

  兩個原因使得2005年的紀念活動尤其盛大

  記:黃教授,我們注意到,以往大陸很少大規模的紀念台灣光復,為什麼呢?

  黃:這裡面有歷史的原因。之前為何不太提台灣光復呢?可能是因為光復節是國民黨定的節日,1945年也是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收回的台灣。之前大陸回避談台灣光復,可能是礙於國共兩黨政治上的分歧。

  記:但在2005年,我們注意到“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暨台灣光復60周年”的提法,把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道英勇抗戰、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寫進了歷史,這是為什麼?

  黃:我認為其中有兩個主要的背景。一個是《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制定有一個歷史認知的前提,即在1945年,台灣已經光復中國了,中國在主權和領土上就是統一的,兩岸的分歧是政治分歧,兩岸在主權和領土上是統一的,所以要維護國家的統一,而不是去實現國家的統一。維護統一的首要任務就是反分裂,反分裂是保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是防御性質的。因為《反分裂國家法》對祖國領土主權的統一“現狀”有了更明確的認知和再次強調,才有了2005年紀念台灣光復60周年這樣盛大的活動。

  再一個就是去年4,5月間連宋的來訪。連、宋都是中國國民黨的背景,雖然連、宋跟胡錦濤主席會面議題是向前看的,沒有過多牽扯以往的歷史恩怨,但這畢竟體現了國共兩黨一定程度的和解,也使得中國共產黨能重新評價當年國民黨抗戰的歷史功績了。慶祝台灣光復既得益於國共關系的改善,反過來,這種慶祝活動也更明確了一個中國原則。所以在這樣的背景變化下,大家都注意到,2005年特別來紀念台灣光復了。

  台灣光復在兩岸語境中就是“統一”

  記:“台灣光復”四個字在兩岸關系語境中有怎樣特殊的寓意和蘊涵?

  黃:台灣以前就有光復節了,國民黨年年10月25日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台灣光復”在兩岸語境中最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台灣早在1945年就已經回歸了,統一了,就已經成為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最基本的,是法理和事實上的一個現狀。

  記:我們注意到,2005年的台灣光復慶祝中,島內不同黨派態度迥異?

  黃:正因為紀念光復意味著承認統一,所以島內不同的黨派對光復節採取不同的態度。國民黨主政台灣期間,也年年紀念光復節。但自從民進黨上台后,他們在逐步弱化“光復”,甚至選擇性遺忘“光復”二字,就是因為承認“光復”,也就承認了“統一”。民進黨希望“台獨”,他們從來不承認光復節,所以他們用日本人的說法叫:終戰。他們故意抹煞在1945年秋天發生的這件劃時代的事情——台灣從被日本強佔去的中國領土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而這完成了主權的統一。

  慶祝光復向島內和國際傳達一個信號

  記:李登輝主政后,光復節在島內被逐漸低調處理,民進黨執政后,光復節更在無形中被“蒸發”。在“文化台獨”及“去中國化”的雙重驅動下,您認為,在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身上,對光復還有多少認知?

  黃:目前,台灣光復畢竟已經60年了,當時十幾歲的孩子現在都已經七十多歲了,加上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了很慘烈的歷史傷痕,這對台灣民眾的影響頗深。我們得承認,很多台灣人對光復的觀念已經比較淡薄。

  記:那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陸進行如此盛大的紀念活動,能把多少信息傳達到島內?

  黃:很多問題要慢慢處理,在兩岸承認大家都是中國人的前提下,不妨以寬大的胸懷來看待。這也是紀念台灣光復的一個重要的意義。我們的心態上已經換了一個看法了,我們認為,現在中國在主權和領土上已經是統一的了,現在台灣就是一部分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自我治理。兩岸的問題是台灣的這部分中國人不認同大陸的中央政府,這屬於中國人內部的政治分歧。兩岸將來要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發展出一個“和平互動”架構,通過平等商談逐漸實現政治統一。另外,台灣問題不單單隻是台灣本身的問題,它還涉及到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如何突破國際牽制。當中國還沒有成長到能突破這種壓力的狀況下,當然在島內的民意會有一些反應,我們反“獨”的方法會有限制,我們的做為能產生的功效也會打一些折扣。

  我們紀念台灣光復傳達的最重要的一個信息就是:台灣現在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之爭不是領土和主權之爭,而是政治分歧。如果台灣方面也同意這樣的說法,兩岸就可以存異求同,通過加強交流慢慢來尋求對政治分歧的化解之道。但是,如果台灣當局堅持要改變台灣問題原本的性質,挑起關於台灣的主權之爭,問題就復雜了、嚴重了。我們慶祝光復節在向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再次傳達這個信號的同時,也因為大陸率先採取超越兩岸政治分歧的做法而更顯大度。

  紀念台灣光復開啟了兩岸和解新時代

  記:過去一年的兩岸關系大事要事層出不窮,您認為“台灣光復暨抗戰勝利60周年”在過去的2005年中處於怎樣的地位?您如何評價它?

  黃:我在參加另外一項“2005年度兩岸十大新聞”的評選中,就在眾多的候選新聞中選擇了這一條。當時我給的點評是:“化解歷史的積怨要從重新認識歷史開始”。它可能不如《反分裂國家法》或是“胡四點”等事件“石破天驚”,但其在兩岸關系深層底蘊中的作用卻是影響深遠的,可謂是“於無聲處聽驚雷”。所以,我覺得這是今年兩岸關系的一件大事,它背后所反映的不是這個紀念活動本身,它體現了大陸對歷史的一種重新審視,一種更實事求是的認知和詮釋,是結束歷史恩怨,開啟兩岸和解的新的出發點。
來源:人民網(責任編輯:趙綱)
兩岸人民的抗日愛國情


  2000年10月6日20:30分四套播出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5週年,在那場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鬥爭當中,台灣同胞和祖國大陸人民一起,同仇敵愾,並肩奮戰,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家門。 那麼今天我們演播室就台灣同胞反抗日本侵略者、反抗殖民統治這一話題邀請了兩位專家,一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紅先生,另外一位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先生,在我們的談話開始之前,先介紹一段有關的背景資料。

  1895年日本強迫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從此,寶島台灣淪落在日本殖民者手中。 在以後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間,台灣同胞從未停止過反抗侵略、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

  早期台灣同胞反對割讓台灣的鬥爭中,台灣同胞抱著“與台地共存亡”的信念,與登陸日軍展開頑強鬥爭。 從1895年6月到10月,台灣義軍和清軍官兵前仆後繼,歷經大小百餘仗,持續5個多月。 為了佔領台灣,日本侵略者先後出動了7萬大軍進攻台灣,但由於台灣抗日軍民的誓死抵抗,使侵台日軍付出了傷亡3萬餘人的慘重代價,超過甲午戰爭傷亡人數近一倍。 1895年8月26號,日軍近衛師團長北白  川宮能久在台灣南部彰化八卦山被台灣抗日軍擊傷,不久斃命。

  日本殖民統治在台灣確立後,台灣同胞繼續進行著反對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 1896年元旦,日本六位教育官員到今天的台灣士林地區從事宣傳教化活動,被抗日的台灣農民殺死。 台灣北部義軍首領簡大師於1895年12月31號起事失敗後,堅持游擊戰爭,打擊殖民者。 台南義軍首領林少貓於1898年12月27號在潮州莊向日本殖民者發動了自日據以來最大規模的抗日行動,與日軍血戰三日才退。台南人余清芳、羅俊、江定以台南西來庵為基地,組織齋教,廣募黨徒,進行抗日活動。 1915年5月,余清芳等發布諭告,樹幟抗日。 7、8月間率所部千餘人圍攻?吧年市街,遭到日本殖民者鎮壓,犧牲慘重,這就是西來庵事件,又稱?吧年起義。

  日本殖民者對台灣少數民族實行殘暴的“理蕃”政策,企圖以最殘忍的手段迫使其屈服。 1930年10月27號,飽受欺凌與侮辱的霧社泰雅族同胞1236人,在莫那魯道的領導下憤然起義,襲擊了霧社週邊各部落的日本警察駐在所、郵局和製樟腦公司,殺死日人134名,奪槍180支。

  1937年7月7號,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日本殖民者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嚴密控制、泯滅台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主要內容包括信仰、語言及日常生活的日本化。 這是一幅當時台灣同胞在過節時被迫參拜日本神社的圖片;這是一幅當時“皇民化”運動強迫台灣同胞學習、使用日本“國語”的圖片。 台灣同胞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始終為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 台灣義勇隊是唯一一個由在祖國大陸的台灣同胞組成的抗日武裝,從1939年2月成立後,一直戰鬥到1945年抗日勝利。 他們主要在東南各省從事抗日宣傳、為抗日軍民提供醫療服務等工作。

  1945年8月15號,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即,中國政府收復台灣,台灣終於擺脫了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回到祖國的懷抱。

  台灣同胞50年的抗日鬥爭構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波瀾壯闊的反抗外來侵略鬥爭的重要內容。 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為反抗侵略、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為傳承中華民族的綿長文明而進行的殊死抗爭,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台灣同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兩岸人民在抵禦外來侵略的鬥爭中,共同捍衛了民族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

  楊東:那麼現在台灣當局對於台灣反抗殖民統治這段歷史,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黃嘉樹:現在應該說是這樣,就是“兩蔣”時期,蔣介石、蔣經國時期,他對日本侵略台灣這一段歷史,他還是嚴厲批判的。 但是,他當然對當年抗日的這些台灣的愛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有一些矛盾的做法。

  楊東:矛盾的做法。

  黃嘉樹:因為當年抗日很多代表人物比較傾向於社會主義,所以他基於反共的立場,他對這些人有一定的迫害。

  楊東:他又不敢否定他抗日的舉動,但又對他的政治觀點又不能不去壓制。

  黃嘉樹:同時,他比較利用一些原來跟日本資本比較扶植的或者說是當年在台灣當地,在日本統治下所謂地位比較好、比較優越的人來作為他統治台灣下層的基礎。 所以,客觀上李登輝就是這一類人。他父親當年是日本的警察,替日本人做事情的。 這些人後來在“兩蔣”時期也得到重用。 所以,這對於後來有一些潛在的影響,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李登輝執政之後,開始美化日本人的殖民統治。

  楊東:他為什麼要美化,這是怎麼回事?

  黃嘉樹:因為李登輝他在這個問題上,他跟“兩蔣”還是不一樣的,就是說李登輝基本上是一個反中國人、反華、反中的一個意識形態,所以,他自認為自己22年,22歲以前是日本人,他認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那麼事實上他把台灣人作為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所謂生命共同體來看待,認為台灣有它自己的發展歷史,所以他為了反抗中國的統一,那麼他需要美化日本人的統治,包括對外國的、外來的這些支持,他都是比較採取爭取的態度,相反,對中國採取排斥、敵視的態度。

  楊東:您是說在李登輝執政時期,他把台灣反抗殖民統治的歷史否定掉是不是這樣?

  黃嘉樹:應該說他是故意不提了,一方面他不提台灣同胞抗日的歷史,或者故意少提,同時他在提的時候,也把他同所謂反抗外來政權相提並論,混在一起談,那麼這中間有一個要害的問題,就是他把中國接收台灣主權也認為是外來政權。

  楊東:他不是說去反抗侵略,而是反抗外來政權了。

  黃嘉樹:荷蘭、日本、國民黨政府他都認為是外來政權。

  楊東:他故意混淆這樣一個概念,他不是正義地反侵略,而是反政權。

  黃嘉樹:他把中華民族反對外來奴役壓迫的帝國主義的侵略,這是一個問題,和中華民族內部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矛盾、階級的鬥爭,把它混淆了。 本來國民黨政府和台灣人民的矛盾它是一個階級的鬥爭,是中華民族內部的事情,他把它等同於好像日本人來統治台灣或者荷蘭人來統治台灣一樣,都說它是外來政權,這樣的話,就把台灣人民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把它扭曲了。 光這麼說還不夠,他實際上還要反對那些也是假的,實際上他還要感謝日本人的統治,還要說日本人統治留下這樣的好處,那樣的好處,包括呂秀蓮還要跑到日本馬關去感謝日本人佔領台灣,給我們帶來近代化的成果。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排斥、敵視祖國大陸。

  楊東:這就是大家所說台灣島內出現的所謂“皇民化”這麼一種思潮,是不是這樣?

  黃嘉樹:當然應該說是一種親日的傾向,實際上也不完全是親日,他基本上是一種只要是外來勢力能支持我跟中國對抗,我就親。

  楊東:您是說他這種對抹殺歷史、抹殺歷史的真實,這種行為出於的目的是為了還是搞“台獨”的目的。

  黃嘉樹:當然應該是。 過去我們叫做“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所以要歪曲歷史。 剛才劉教授講了台灣同胞反對日本壓迫的50年英勇奮鬥的歷史,這是作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整個鬥爭史的一部分,當然現在他把這扭曲成為台灣這個生命共同體反對外來的一個政權,包括反對從大陸來的,這就完全把事情搞混亂了。

  楊東:那麼劉先生現在講到台灣反對殖民統治這段歷史,往往提到“悲情意識”,這是怎麼一回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劉紅:這個問題你提得很好,日本殖民統治50年裡面,(台灣同胞)一直處於被殖民地位,他什麼基本權利都沒有,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等,這叫被殖民統治嗎。 那麼在國民黨專制統治將近40年,38年裡面,那麼台灣同胞也可以說處於無權的地位,政治上無權,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自然產生一種二等公民的想法,自己是二等人,老是處於被欺辱的狀態,所以我覺得台灣特殊的背景下,出現台灣“悲情意識”這是正常的,那麼這裡面有一個什麼問題呢,有一個我們要看到,台灣悲情的產生是跟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連在一起。 鴉片戰爭以後整個中華民族積貧積弱,清王朝腐敗無能,在這種情況下,慘遭西方列強的凌辱,所以祖國大陸也是處於一種被欺辱的狀態,所以台灣同胞也有了痛苦的遭遇。 我們也有悲情,所以悲情的出現並不是說祖國大陸不要你台灣了,是因為當時清政府腐敗,是因為當時中國的貧弱,所以才有這個結果。 那麼,現在確確實實有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說到底就是分裂勢力、台獨勢力在利用台灣悲情把它作為挑撥台灣同胞敵視祖國大陸,對抗統一的武器。 他說台灣悲情,在這個悲情基礎上我們要形成台灣人的國家,要組成新台灣人,要什麼台灣魂,台灣精神。 就是他在利用這個“台灣悲情”,把它誤導到對抗統一上來,那麼說到底,這個“台灣悲情”要想徹底解決,實質上也跟整個中華民族的振興是連在一起的,我在這裡講,祖國不統一不也是我們民族的悲情嗎? 我們祖國統一了,民族振興了,那我想跟民族發展過程中特定歷史下產生的悲情也就自然而然解決了。

  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島內確實有一部分人企圖把這種“悲情意識”引導到對抗祖國統一的方向上去,甚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如果那些抗日先賢們地下有知的話,會為此感到非常痛心的。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584
查証實際說法
    回應給: 斷背馬叛黨賣國《梅峰》(MeiFeng) 推薦0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梅峰兄﹐有無此人發表的正式論文原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572
中共必須承認「一疆兩中」(轉貼)中共學者:「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算承認一中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曾太公

中共學者:「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算承認一中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兩岸和平學術研討會」,曾參與反分裂法制定和對台政策的中共智庫學者黃嘉樹發表論文稱,只要民進黨當局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就可以視為已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商談也可以隨之恢復。

黃嘉樹認為,兩岸要建立和平穩定架構,首先還是要解決「基礎」問題,雖然大陸不可能改變「一個中國」原則,但是如何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則保持彈性。只要「堅持中華民族不分裂」,就等於堅持了一個中國原則。

黃嘉樹建議,兩岸可以考慮以「民族認同」為新的尺規,只要民進黨當局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兩岸關係是中國人之間的事情」,就可以視為台灣方面已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一但兩岸達成「同屬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就意味著在國家的政治統一實現之前,先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兩岸商談也可以馬上恢復。如果民進黨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有困難,那麼至少可以不要講「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之類的話。

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黃嘉樹表示,大陸目前並不急於在短期內完成政治統一。換句話說,就是「促統不怕拖」。

黃嘉樹表示,中共領導層已經體認到,台灣民眾內心的「兩岸最大公約數」是合作、和解、和平,「統一」並未排入優先順位,因此近幾年中共對台重要文告和黨政高層領導的對台重要談話,提及「統一」的次數明顯減少,而「和平發展」的出現機率明顯增加。希望兩岸放下敵意、培養善意。

黃嘉樹表示,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架構的認知前提是:在一個主權、領土統一的國家內部,存在兩個互不隸屬的法政系統。

他說,大陸對於台灣的民選公權力機構不能總是視而不見,而台灣如果堅持只能在「國與國關係」的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根本就談不下去。

【2007/06/12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56562
「一疆兩中」與「中國台北」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梅峰/罷免護扁立委行動聯盟召集人

民進黨以對岸用「中國台北」,而非奧運正式的「中華台北」名稱,來矮化我國,且未「國進國出」,因而拒絕聖火入境,筆者為陳水扁政權的睜眼說瞎話,忘記以小事大需用智慧,且嚴重輕忽參與奧運對兩岸和平與選手志業之重要性,感到極端遺憾!

其實,老以為自己是「台灣國」而自稱「台灣」,並以「中國」稱呼對岸之民進黨,至今仍活在虛幻與謊言中,才是真正的中共同路人,因中共始終以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部份,是臣屬於他們的地方政府,故絕不會稱呼我為「中華民國」,而永遠以「台灣省」之「台灣」稱之,而民進黨更以避免混淆當藉口,為了去中國化,而樂得與對岸唱和,結果吃虧上當,還自以為聰明,其實「行不更姓,坐不改名」,怕混淆為何不讓中共去變,而多數百姓只是不願「被」併吞,失去我國得來不易之民主政體,且對到底應稱呼為台灣國或中華民國,並不那麼計較,也都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台灣省人,更是中(華民)國人。

顧名思義,國家即代表「國」是「家」的組合,再由「國」是「囗」、「口」、「一」與「戈」四個部件組成可知,國家之要素為疆域、家口、一統政權及國防武力,而自簡體字「國」之組成部件是「囗」與「王」亦可看出,對中共專制國家來說,其最根本要素僅需疆域與獨裁者,其他都是次要。而除非填海造陸或地層下陷,否則疆域應是最神聖,且無法分離分割或變更的,領土分佔更是國與國間之最大分別,國旗與國號甚至可說是象徵性的,國防武力則基本上附隨於政權,至於政權更是會政變、流亡或改選的,而家口也是會生離死別、投誠或移民的。

首先,岩里正男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綠軍的「兩國論」與「一中一台」,都無法明確呈現目前兩岸憲法,均相互強調原始疆域包含對方管轄領域之現實,也才因此衍生綠軍「正常國家」之「正名」及「制憲」要求,與目前兩岸政治與軍事之對峙困境,這相對於世界上多數國家,應該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三者都是綠軍未來之終極願景,而絕非政治現實!

再者,黃光國的「一中兩憲」、張亞中的「一中兩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宋楚瑜的「兩岸一中」、馬英九的「一國兩區」,與新黨的「一國兩治」,亦都絕非實況,因為「一中」或「一國」均指「一個中國」,但「中國」是啥?到底是「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或是我方所說的「中華民國」?還是中共所稱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信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兩國憲法卻率皆強調具對方轄區之所有權,所以「一個中華疆域」之「一疆」,確為雙方憲法與多數人民之認知共識,因為現實是最重要與再清楚不過的。

而「兩憲」、「兩國」、「兩岸」、「兩區」、「兩治」與「各表」之定義,基本上都模糊不清,全是單方面欲讓仗勢欺人之中共接受,逃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具備各自不同體制之國家要素,因而「兩個中國」之「兩中」才是真正現況,且其代表性更是全面的,此即「兩個中國政府」,「兩個中國人民」,「兩個中國轄區」,「兩個中國憲法」,及「兩個中國主權」等等,全都說得通!是故筆者以為「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所謂之「一疆兩中」,方為無人敢否定的兩岸政治現實,與我國不畏強權並維護雙方立場的最真確描述!

更有甚者,「一疆」符合藍軍期望,「兩中」掌握綠軍立場,「一疆兩中」綜合藍綠雙方原則,是終結我國兩岸問題無休止爭戰的萬靈丹,如此團結一致,矛頭向外,方能終止多頭馬車之無效統獨口水,以致力於人民福祉之牛肉政策研討,至於中共是否枉顧現實,繼續穿著「一個中國」之「國王新衣」,此時就全看其自信心足夠否,否則如果連現狀都不敢承認,又將如何擴及兩岸之中程協議與未來目標呢!

至於各種不同之終極政治主張,如台獨、獨台、左統、右統甚至中華家國等等,都只是各方期望而尚未達成的不同「理想」;而政治是要進步的,所以中華民國不可能屈服於一個政經,尤其是政治,現皆落後之不文明政府,甚且中國大陸是中共政權竊據自中華民國,我們怎可枉自菲薄,自願做敗家子呢!

總之,奧運只有明年是中共辦,下一次不知又要隔幾十年,因此嘴長在他的臉上,我們人在屋簷下,就暫時低個頭,不如隨他去亂報他的,我們就自家報自個正確的,且奧委會是大家的,我們只要照著奧運「中華台北」之規章行事,公道自在人心,何必去理睬他的瘋人哮語;因此他喊他以為的「(紅色)中國台北」,我有我認定的「(自由)中國台北」;他說他的「越南進,中國入」,我有我的「越南進,中國出」;大人們彼此各說各話,睜隻眼,閉隻眼,滿足對方難解之政治面子,但卻務必讓子弟快快樂樂,安安心心的比賽競技,國人輕輕鬆鬆,興高采烈的加油觀戰,這才是政府家長的莫大功德,何苦搞得風聲鶴唳,雞飛狗跳,甚至斷送先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奧運國際舞台呢!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86627
中共過他的我國,我指我的中(華民)國(轉貼)央視:過「我國的」台灣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敵人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敵人是全世界 
2007/06/12 00:04
吳龍

近日我國與位於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斷交,外交問題又再次成為焦點,雖然台灣人民了解這是中國的打壓,但是在黑心泛統媒體和黨國政客的言論中,全然成為鬥爭本土執政黨的材料。國親兩黨的言論和做法,不但模糊了台灣外交問題的核心,也成為媚中的表態,形塑台灣必須向中國投降才能有國際空間的矛盾假象。黑心泛統媒體和黨國政客簡直是荒謬到極點。

根據黑心泛統媒體和中國黨的說法,台灣必須和中國談判,以一個從不存在的〔九二共識〕來當談判基礎,制定兩岸協議,才能加入國際組織,才能有國際空間。然而,這種談判根本就是投降。

因為〔九二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以這個不存在的東西去談判,只是為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背書,造成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國際假象。而所談出來的兩岸協議,其實只是宣告台灣是第二個香港,成為中國合法侵略台灣的保證書,設下中國併吞台灣的時間表。

因此,這種兩岸協議明顯並非是兩國協議,所謂的國際空間,不過是讓台灣擁有今日香港所擁有的國際空間而已,請問,台灣人民要的國際空間是這種嗎?這不是擺明在賣台嗎?真是令人髮指!

我們否決了黑心泛統媒體和黨國政客的〔賣台外交論〕後,再回頭想一想,既然中國黨和黑心泛統媒體對台灣外交的看法是錯誤的,是賣台的,但民進黨這7年來執政的外交如此不順利,請問台灣的外交空間和國際空間要如何突破呢?筆者認為台灣人民應該先看清台灣外交的困境到底為何因素所造成的,勇敢面對問題,才能找到方法突破台灣外交困境和擴展國際空間。

1971年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由共產中國取得,蔣介石政府不願更改國號,以便留在聯合國,因而被聯合國趕出來。蔣介石政府一再堅持〔漢賊不兩立〕原則,不自量力的和中國玩外交零和遊戲,導致今日的〔政治鎖國〕的現狀。由此可知,不願更改國號和玩外交零和遊戲是台灣外交困境和國際空間萎縮的兩大關鍵。

我們可以推論出,只要更改國號,不再使用中華民國國號,並且拋棄〔漢賊不兩立〕原則,不與中國玩外交零和遊戲,應該能解決台灣外交困境和國際空間萎縮的問題了。民進黨上來後,開始不再與中國玩外交零和遊戲,可以接受邦交國一方面與台灣建交,也能同時與中國建交。不過,中國反而玩起外交零和遊戲,要逼台灣於死地不可,以致於這個中國黨和蔣介石所遺留下來的外交困境,今日依然存在,難以突破。顯然,不堅持〔漢賊不兩立〕原則的玩外交零和遊戲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敢面對國號問題,才能有所突破。

由於共產中國擁有聯合國中的中華民國席位,國際公認共產中國可以繼承中華民國種種權力和權益,因此1971年後在國際上有中華民國之名的財產和物品,共產中國可以要求歸還給他們。這導致1971年後屬於中華民國的外交館或財產,共產中國將可以合法的接收,而共產中國也確實這樣做。

為了因應這個局面,才有台灣一部份外匯以私人名義存放,或是台灣外交使館以私人名義存在的怪現象。自此台灣對外貿易都不得以中華民國之名進行,只能以台灣之名進行貿易,否則會被國際認為是〔盜版〕行為,將會面臨沒收或轉移給共產中國的處罰,造成財產損失。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是使用台灣之名,不再使用中華民國國號,才免於〔經濟鎖國〕的困境,而我國使用中華民國國號是被國際認定為盜版的愚蠢行為,這個中華民國國號很明顯是造成我國〔政治鎖國〕的最大元兇。

今日聯合國中國席位之名還是Republic of China,我國要以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之名進入聯合國,或進入國際組織,或與他國建立邦交,都等於是在挑戰聯合國決議,明顯是與全世界為敵。這就是為何很多自由民主國家為何無法與台灣建交的主要原因,我國使用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如同盜用他國國號,自由民主國家如何與一個盜用他國國號的國家建交呢?

是以如此,台灣只能用經貿外交和金錢外交來建立邦交國,借用台灣經貿實力,才能維持少數的邦交國。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貿實力大增,加上台灣內部出現掏空經濟的西進中國風潮,導致台灣經濟衰退後,這個經貿外交和金錢外交已經面臨必然失敗的局面了,台灣再不面對國號更改的問題,一再逃避中華民國國號是〔政治鎖國〕最大元兇的事實,任何外交策略都注定要宣告失敗的。

台灣人民必須明確的了解到,我們使用中華民國國號是與全世界為敵,中華民國的敵人是全世界,只要我們拋棄中華民國國號,台灣才有國際空間和外交空間,如果死抱中華民國國號不放,只會被繼承中華民國的共產中國所併吞。

或有人問,台灣外交困境是共產中國強力的打壓,而外交講的是實力,改國號就能免去共產中國的打壓,擁有打倒中國的實力嗎?何以確定台灣不用中華民國國號就能拓展外交呢?

我們需要了解到一點,台灣的敵人是中國,不論台灣用中華民國國號,或是更改國號,中國都不會放棄打擊台灣外交的,因此,台灣更改國號絕對不能免去共產中國的打壓,只不過,台灣人民應該自問一點,台灣應該與全世界為敵,還是與中國為敵呢?

台灣拋棄中華民國國號後,以台灣之名進入聯合國,或進入國際組織,或與他國建立邦交,這將不會挑戰聯合國決議,不會與全世界為敵,台灣面對的敵人只有中國而已。相反的,我國要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之名進入聯合國,或進入國際組織,或與他國建立邦交,就是在挑戰聯合國決議,與全世界為敵。

要解決台灣外交困境和國際空間萎縮的問題,是與全世界為敵比較好解決呢?還是與中國為敵比較好解決呢?

過去中國黨和蔣介石時代,其外交策略如手抱糖果而被困在瓶口的小孩一樣,死握中華民國國號的糖果不放,卻無法脫離與全世界為敵的瓶口,近30年來都只會哭泣和悲憤的譴責國際現實,譴責國際不講道理,卻從不反省自己的愚蠢。

我國只要放棄手中握有的中華民國國號糖果,就能脫離與全世界為敵的瓶口,把手伸出來,然後再一點一點的自糖果瓶中掏出屬於台灣應有的外交空間和國際空間,這麼簡單的道理,何不去做呢?台灣人民何不支持和要求民進黨政府這樣做呢?

我們拋棄中華民國國號不會立即有很多國家能建交,也無法擺脫中國的打壓,但是台灣只要努力,很多民主自由國家是很樂意和台灣建交的,至少他們不是與一個〔盜版〕的國家交往。值得台灣人民注意的是,台灣一直都以〔台灣〕之名與他國通商貿易,讓我國不至於〔經濟鎖國〕,這個成功經驗更證明我們拋棄中華民國國號拓展外交空間和國際空間的必然成功性。

尤其是中國的〔霸權崛起〕,已經引發民主自由國家的警覺,開始擔憂中國對國際社會的侵凌,對全球經濟的傷害,對地球環境的破壞,這種種國際效應逐漸發酵,不少自由民主國家的國會主張與台灣建交,來影響中國的〔霸權崛起〕,讓中國受到壓制,得以專心於國內動亂和環境污染問題,不以侵略台灣,擴張國際權力為優先,進而轉化中國的〔霸權崛起〕為〔和平興起〕。

台灣不需要擁有打倒中國的實力,只要不與全世界為敵的拋棄中華民國國號,以台灣之名進入聯合國,或進入國際組織,或與他國建立邦交,就能重蹈以台灣之名擺脫〔經濟鎖國〕經驗,進而擺脫〔政治鎖國〕的現狀。台灣人民只要認清〔台灣的敵人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敵人是全世界〕這個事實,選擇不與全世界為敵,勇於面對中國這個侵略者敵人,快一點拋棄中華民國國號,台灣就能突破台灣外交困境和擴展國際空間。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而且改國號是台灣的內政,台灣人民是否有勇氣行使自己的權力呢?台灣人民應該捫心自問是否看清台灣外交困境和國際空間的問題核心,是否有勇氣去執行這麼簡單的方法,向台灣子孫交代呢?

台灣子孫正在看,全世界也正在看!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吳龍,雲林人,水電業者,工專畢。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吳龍特區)

憲政改造工程刻不容緩--人民主權與臺灣新共和
 
2007/05/22 00:25
曾建元

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第一階段黨員投票,在五月六日完成,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以44.66%的得票率脫穎而出,行政院長蘇貞昌、民進黨黨主席游錫?與副總統呂秀蓮等其餘參選人則皆先後停止競選活動,同意中止第二階段民意調查的辦理,支持謝長廷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在黨內競選過程中,四位候選人皆曾經對於憲政改造提出主張,並且有過精彩的辯論。

台灣的憲法秩序存在著兩大問題,始終是憲改辯論的焦點,也可以說是台灣民主深化與國家正常化的最後障礙,一是深陷在國家認同分歧結構和國家定位爭議當中而不斷惡化的政黨惡鬥問題,另一則是憲政體制定位不明而因政黨惡鬥所惡化的民主治理失靈問題。國家認同的問題,則因為夾雜了臺灣海峽兩岸的主權爭議而更形複雜,但卻因此而使民主治理失靈的問題無從解套,國家行政效率與整體競爭力皆受牽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公布的二○○七年世界競爭力排名,我國全球排名連年下滑,今年落居第十八名,更首次落後於排名居第十五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不免令人為國家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事實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分析已經指出,我國的政黨惡鬥,正是導致臺灣國力衰退的重要原因。

國家認同的分歧,和國家主權的定位,本屬不同範疇的問題。國家認同的分歧固然會影響到國家的團結,但國家認同主要淵源自不同族群的歷史經驗和集體記憶,而再由於戰後中國國民黨黨國體制的威權統治,而依此一社會分歧線切割形成特殊的政治經濟利益集團,故而國家認同的解決,首先必須認清,民族主義意識型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以政治手段來處理,況且這也屬於〈憲法〉所要保障的思想自由,所以,除了耐心地通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社會化過程去重建以自由民主法治等憲政主義價值為其內容的國家認同基礎外,別無他法。我人期待於本土政權民主進步黨政府者,只能是要求其為憲政主義價值的落實,在法制和國家政策上能有所堅持,舉例而言,政黨競爭環境必須公平,只要能解決國民黨坐擁龐大黨產的問題,還財於民,則國民黨便無法再以煽動台灣內部或兩岸之間中華民族主義情緒之方式來維護其既得之不當政治經濟集團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無法利用台灣內部民族主義的矛盾來分化台灣與干涉台灣內政,台灣不同族群的民族國家認同分歧便會成為純粹的思想自由問題,同受〈憲法〉之保障,而任由人民在言論市場中選擇,台灣人民方可在自由民主法治的憲政主義價值上,找到區隔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差異和團結台灣的公民國家認同基礎。

國家主權定位的問題,本質上則與國家統治權和憲法秩序的界限有關,而不屬於思想或意識型態的範疇。從人民主權之實踐及國家統治權的事實,皆可認定,我國主權範圍或〈憲法〉實施法域,就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其附屬島嶼,我國憲法秩序全然奠定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我國主權之威脅與干涉,固然對於我國國際法人地位及行為能力的充分實現有所影響,但並不因此而使我國的國家性格遭到否定。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毋庸置疑,只是受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在國家主權定位的憲法論述上有一清楚的界定爾。所謂的憲法一中論、憲法一台論,或是事實主權論、法理台獨論,即呈現出我國國家主權論述上的紛亂。然而,此皆屬於國家主權的詮釋學,可以放諸言論自由的範疇去辯論,而並不影響及我國憲法秩序本體的運轉。處理國家定位論述和處理民族國家認同的邏輯一樣,應當從根本處著手,依本人之見,以台灣為我國憲法法域重建一長治久安而可以保障台灣人民自由幸福的憲法秩序,讓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資源的配置和國家憲政秩序及權力的安排,無一不從台灣的現實需要出發,才是我國國家定位的根本解決之道。就此而言,在憲政改造工程中處理國家定位問題的路徑,並不是去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新國家,而是在現行的憲法秩序中去建立台灣的新共和,使台灣成為正常的國家。

台灣新共和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則是國家民主治理失靈的問題,換言之,也就是要去處理當前的憲政僵局和無力於解決政黨惡鬥的憲政體制問題,重振台灣的總體國力,這才是憲政改造的優先議題。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都應當誠懇而謙卑地面對這一問題,而在藍綠的分歧結構下,他必須先排除阻礙社會和解和政治鬥爭的意識型態因素,進而利用權力資源去化解歧見、促進政黨的合作,為台灣的憲政體制定位尋找出政治菁英與人民的共識,其最終目的,則為重新釐清政治權力的遊戲規則,而其手段,則縱使依照現行《憲法》,亦是以台灣人民為國民主權主體通過憲法的公民複決程序來完成,而這也是台灣人民國民主權的集體實踐,台灣新共和的締造。任何無視於台灣憲改首要問題的憲改主張,任何妨礙不同的政黨和民族國家認同族群的合作推動台灣憲改的言行,都會阻斷台灣人民集體締造國家新共和以及創造台灣新國家意義的機會。我們要睜大眼睛,看謝長廷如何不辜負台灣人民對他延續本土政權執政的期望。

(●作者曾建元,苗縣竹南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北京城拚奧運】聖火北京 央視播報:過「我國的」台灣
 

台灣在這次奧運聖火傳遞路線中,到底有沒有被北京方面稱為「中國台北」?除了大陸中央電視台,上午曾以聖火經過「我國的香港、澳門、台灣」來描述,其他大陸各官方媒體都直接以「台北」來稱呼。

大陸中央電視台:「聖火將經過全球五大洲,19個國家的19個城市,以及我國的香港、澳門和台灣。」

大陸中央電視台的說法,聽來有點刺耳,這句「中國台灣」,正是聖火被拒入境台灣的原因!不過大陸官方媒體人民網的報導中,提到「中國台北奧委會」,特地加了上下引號;除此之外,新華網與北京奧組委官方網站上,再也看不到「台北」城市名之前,冠上「中國」的字樣。而台灣拒絕聖火的消息,也只佔很小的版面。

但大陸網友們反應激烈,認為拒絕聖火對台灣沒有好處,甚至有大陸網友喊出「拒絕台灣參加奧運」。主辦國是否有權拒絕會員國參賽?還是個疑問,但因政治理由拒絕奧運聖火入境,會不會影響台灣運動員參加奧運,將是關注焦點。

(修改:2007/4/27 21:33:12)

 

北京奧運台灣還去嗎》體委會:拒中國台北

台灣拒絕北京奧運聖火入境,明年的北京奧運我國的運動員還有沒有出賽機會?中華奧會與體委會已經出現立場不同調的場面。

中華奧會:不應缺席

中華奧會主席蔡辰威表示,基於我國是國際奧會會員國之一,本來就具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權利與義務,明年北京奧運,如果我國的運動員取得參賽權,那是一定會出席賽會,中華奧會不會,而且運動員也不願意在國際奧會的舞台上缺席。

但是體委會楊忠和表示,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如果參加北京奧運會遭到中國矮化及打壓,對是否參賽還保有討論空間,楊忠和強調,台灣不能受到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對待,包括對我國代表團的稱呼及用語。

體委會昨天列舉多項大陸非官方媒體的用語,指出對岸一直用「中國台北」稱呼我國,而非使用正式的「中華台北」名稱,所以我國的名稱遭到矮化,不能接受聖火入台的路線規劃。

【記者李濠仲/台北報導】

政府核心官員上午表示,聖火傳遞只是兩岸奧運角力的第一關,接下來我方應力守國際奧會明訂「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台灣參賽中英文名稱。

政府核心官員表示,聖火傳遞路線只是兩岸奧運角力的開始,台灣已經清楚表達態度,即路線行經台灣,不能遭矮化為中國國內路線,也不能被稱為「中國台北」。

據了解,4月中,我方掌握北京將在聖火傳遞路線上執行政治操作,因此我方原本可接受「第三國進、或第三國出」,留有各自表述空間的原則,在4月23日最後一次府院黨黨政協調會報,遂直接限縮成「第三國進、第三國出」,即不讓中國有將聖火行經台灣操作成國內路線的空間。此底線由陳水扁總統交付負責主導此案的國安會秘書長陳唐山,再由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向府院黨說明。

結果昨日北京公布路線,除把台灣歸為國內路線外,且稱台北為中國台北,這便是政府預想的「最壞結果」,我方遂悍然拒絕。

官員表示,第一階段的角力,政府算是守住了,但如果當成考試的話,才考完第一科而已。接下來將面對嚴守台灣參賽名稱不得被更改的問題,以及北京國內、國際宣傳的壓力。

【2007/04/27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86405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