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光復大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漢疆兩中】一個中華疆域 兩個主權中國
 瀏覽73,065|回應243推薦8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Abr
早早安(顏俊家)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貪汙無罪嫖妓有理(一邊一咯,叫雞聯盟)
sunism
天煞孤星
久遠
曾太公


 「一疆兩中」與「中國台北」


梅峰/罷免護扁立委行動聯盟召集人


2007/04/28


民進黨以對岸用「中國台北」,而非奧運正式的「中華台北」名稱,來矮化我國,且未「國進國出」,因而拒絕聖火入境,筆者為陳水扁政權的睜眼說瞎話,忘記以小事大需用智慧,且嚴重輕忽參與奧運對兩岸和平與選手志業之重要性,感到極端遺憾!


其實,老以為自己是「台灣國」而自稱「台灣」,並以「中國」稱呼對岸之民進黨,至今仍活在虛幻與謊言中,才是真正的中共同路人,因中共始終以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部份,是臣屬於他們的地方政府,故絕不會稱呼我為「中華民國」,而永遠以「台灣省」之「台灣」稱之,而民進黨更以避免混淆當藉口,為了去中國化,而樂得與對岸唱和,結果吃虧上當,還自以為聰明,其實「行不更姓,坐不改名」,怕混淆為何不讓中共去變,而多數百姓只是不願「被」併吞,失去我國得來不易之民主政體,且對到底應稱呼為台灣國或中華民國,並不那麼計較,也都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台灣省人,更是中(華民)國人。


顧名思義,國家即代表「國」是「家」的組合,再由「國」是「囗」、「口」、「一」與「戈」四個部件組成可知,國家之要素為疆域、家口、一統政權及國防武力,而自簡體字「國」之組成部件是「囗」與「王」亦可看出,對中共專制國家來說,其最根本要素僅需疆域與獨裁者,其他都是次要。而除非填海造陸或地層下陷,否則疆域應是最神聖,且無法分離拆分或更改的,領土分佔更是國與國間之最大分別,國旗與國號甚至可說是象徵性的,國防武力則基本上附隨於政權,至於政權更是會政變、流亡或改選的,而家口也是會生離死別、投誠或移民的。


首先,岩里正男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綠軍的「兩國論」與「一中一臺」,都無法明確呈現當前兩岸憲法,均相互強調原始疆域包含對方管轄領域之現實,也才因此衍生綠軍「正常國家」之「正名」及「制憲」要求,與當前兩岸政治與軍事之對峙困境,這相對於世界上多數國家,應該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三者都是綠軍未來之終極願景,而絕非政治現實!


再者,黃光國的「一中兩憲」、張亞中的「一中兩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宋楚瑜的「兩岸一中」、馬英九的「一國兩區」,與新黨的「一國兩治」,亦都絕非實況,因為「一中」或「一國」均指「一個中國」,但「中國」是啥?到底是「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或者我方所說的「中華民國」?還是中共所稱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信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兩國憲法卻率皆強調具對方轄區之所有權,所以「一個中華疆域」之「一疆」,確為雙方憲法與多數人民之認知共識,因為現實是最重要與再清楚不過的。


而「兩憲」、「兩國」、「兩岸」、「兩區」、「兩治」與「各表」之定義,基本上都模糊不清,全是單方面欲讓仗勢欺人之中共接受,逃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具備各自不同體制之國家要素,因而「兩個中國」之「兩中」才是真正現況,且其代表性更是全面的,此即「兩個中國政府」,「兩個中國人民」,「兩個中國轄區」,「兩個中國憲法」,及「兩個中國主權」等等,全都說得通!是故筆者以為「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所謂之「一疆兩中」,方為無人敢否定的兩岸政治現實,與我國不畏強權並維護雙方立場的最真確描述!


更有甚者,「一疆」符合藍軍期望,「兩中」掌握綠軍立場,「一疆兩中」綜合藍綠雙方原則,是終結我國兩岸問題無休止爭戰的萬靈丹,如此團結一致,矛頭向外,方能終止多頭馬車之無效統獨口水,以致力於人民福祉之牛肉政策研討,至於中共是否枉顧現實,繼續穿著「一個中國」之「國王新衣」,此時就全看其自信心足夠否,否則如果連現狀都不敢承認,又將如何擴及兩岸之中程協議與未來目標呢!


至於各種不同之終極政治主張,如臺獨、獨臺、左統、右統甚至中華家國等等,都只是各方期望而尚未達成的不同「理想」;而政治是要進步的,所以中華民國不可能屈服於一個政經,尤其是政治,現皆落後之不文明政府,甚且中國大陸是中共政權竊據自中華民國,我們怎可枉自菲薄,自願做敗家子呢!


總之,奧運只有明年是中共辦,下一次不知又要隔幾年,因此嘴長在他的臉上,我們人在屋檐下,就暫時低個頭,不如隨他去亂報他的,我們就自家報自個正確的,且奧委會是大家的,我們只要照著奧運「中華台北」之規章行事,公道自在人心,何必去理睬他的瘋人哮語;因此他喊他以為的「(紅色)中國台北」,我有我認定的「(自由)中國台北」;他說他的「越南進,中國入」,我有我的「越南進,中國出」;大人們彼此各說各話,睜隻眼,閉隻眼,滿足對方難解之政治面子,但卻務必讓子弟快快樂樂,安安心心的比賽競技,國人輕輕鬆鬆,興高採烈的加油觀戰,這才是政府家長的莫大功德,何苦搞得風聲鶴唳,雞飛狗跳,甚至斷送先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奧運國際舞臺呢!


「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之「一疆兩中」


2005/07/15 04:47


立梧先生! 謝謝您的回應!


小弟很不喜歡花太多時間討論這個令人生厭之問題,但今天既然是小弟激起先生對此事之興趣,小弟就勉為其難花點時間就教於先生吧!因為有些似是而非之言論是很容易誤導讀者的,尤其是邏輯之錯亂。


若有「正名」之議即可否定「名正言順」,這個邏輯如果成立的話,則任何辯論都可免了,因為先生之邏輯即是說,只要有人質疑,則所質疑之事必定正確,而不必再講道理,不必再去辯論,來求得正確之結論了。


中華民國憲法是客觀存在之事實,不是嗎!小弟有以個人之好惡否定此事實嗎? 「中(華民)國」不代表「中國」,那代表什麼?今天不能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代表「中國」,就否定「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事實吧!這不但不可恥,更是鐵的事實。小弟想請教的是,「南朝鮮 (ROK - Republic of Korea)」有因為「大韓(人民民主共和)國(DPRK -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代表「韓國」,而沒出息的說自己不代表「韓國」嗎?因此重點是旁人如何區分它們,而非自己自甘墮落吧!


「中華民國」如果是「台灣」,那先生何不說「秋海棠」是「香蕉」,或「日本 」是「北海道 」呢?現在之事實是,「中華民國」之控制區域僅及臺澎金馬,但依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更改之。」,兄台想當敗家子,將自己的領土丟掉嗎?兄台能夠因為強盜以武力強佔自己的家園,就說那些家園不是自己的嗎?小弟說得不是事實嗎?


中華民國並未消失,只要一氣尚存,就不能放棄自己的權利,否則就是敗家子。


大陸朋友稱您是台灣人,而自稱是中國人,如果您接受的話,您就是上了他的當的敗家子。您必須正色的告訴他:「我是中國人,您是大陸人」,這是要讓他知道,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我們終有收回的一天,否則您就是在自取其辱,自願做敗家子。


所以「兩個國家,兩個主體」是錯誤的,「一個中華疆域,兩個主權中國」才是正確的現實。至於未來兩岸欲如何發展,各種之不同政治主張,如臺獨(台灣共和國)、獨臺(中華民國放棄大陸領土)、左統(解放台灣)、右統(收復大陸)甚至中華家國(以家主政治統一中國)等等,都只是各方期望而尚未達成的不同「理想」,又如何能說是現實呢?


至於『同為華人族裔,何不順其自然,不搞政治統戰,我們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促進民主化的發展,促進彼此間的協作,拉進彼此的距離』之說法,小弟同意,因為發動戰爭是罪惡,而統獨是為達到人民幸福目的之手段罷了!而「距離」與「炎黃子孫」、「國家」甚或「政治」之相關性,小弟不予置評,因為是第一次聽到,實在不知有何相關。


小弟粗淺見解,就教於先生!


梅峰 敬草


若名正言順何以有正名之議?


立梧 letwo


2005/07/14 01:19


我們要以客觀來面對事實,而不以自己心中的好惡來面對事實,否則事實將會走樣,走樣的事實會影響我們判斷的基準,最後得到萬劫不復的結論,將有損我們的共和國,有損人民福址。


世界華人本是系出同源,無論身在何處,我們有宗親會,我們情感相通,互助提攜,就算遠在印尼的華人受難,我們感同身受,政府相挺,民間出錢出力。我們也都會希望華人同胞族裔都過得光榮、有尊嚴與幸福的日子。


但是,中華民國如何能代表中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沒有什麼好可恥的,這只是事實而已,有位大陸朋友,也許這樣的大陸朋友很少,他稱我台灣人,而自稱中國人,並把台灣與中國完完全全的分開,這令我突兀,因為這樣強調有點作做,但我可以感到他是為了向我釋放善意,他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又必需尊重我們中華民國與他的國家是對等的兩個國家、兩個主體,我很感謝他的善意,這很難得,雖然就算他把台灣當做中國不可拆分的一部份,我也不會跟他生氣,但這件事給了我感想,同為華人族裔,何不順其自然,不搞政治統戰,我們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促進民主化的發展,促進彼此間的協作,拉進彼此的距離,我們只是國家不同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也沒什麼多大的差異,華人的特性就是很重宗族觀念,無論美籍、日籍、印籍、德籍、大陸、台灣的華人族裔,從來都是有出自本能的向心力。


印尼暴動期間,一位印尼華僑同學跟我說過,同為華人,他很羨慕中國和台灣的同胞,因為中國的華人與台灣的華人都有自己的國家,這是印尼患難的華人所缺乏的。 我想,炎黃子孫,國家不是距離,「政治」才是距離。 「政治」的距離,才是造成今日兩岸問題的根源。



附註:以上五位推薦人與痞瘋修正後加入之文章與圖說無關,很抱歉!



由以上所列舉的史實可知,領土的獲得依賴實力,翻開古今中外的史冊,各民族為了爭取領土,亦即生存空間(Lebens Raum)莫不奮戰不懈,血跡斑斑。中國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土地寶劍,有德者居之」這句話,意即無德之人是保不住土地或寶劍的。至於這「德」字應作何解釋,常可因人而異。現代國際通行的「主權」(Sovereignty)這名詞所代表的觀念是一種舶來品,它是西洋各國在相互爭戰之間,為了休養生息,維持勢力平衡,由妥協而形成的產品,即互相承認權力範圍,起初是默認(Understanding),後來演變為承認(Recognition)。它的重點是「國際承認」,但承認與否還是要看實力。



姚立明也是留德的:他的一中兩國論就是一個中華民族 兩個獨立國家(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加坡? 三個中國:中非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疆兩韓、一疆兩中、一疆兩德、一疆兩越。 一疆兩中一蒙。 新加坡?

本文於 修改第 3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10566
引用者清單(2)
2008/09/07 12:35 【不平則鳴】 看豬走路和吃豬肉的差別: 以馬總統兩岸發言, 請教尋王爽城巧克力!
2007/07/30 03:48 【曾太公落美洲】 本主欄﹐原為梅峰答立梧文﹐現經增加二三文﹐已失原旨﹐太公撤銷原推薦﹗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李光耀籲馬:統獨擱四年 成就大變化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unism

兩岸若改善 台星即可談FTA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表示,新加坡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快過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是新加坡的立場,一旦兩岸關係改善,台、星討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不成問題。

馬英九當選後宣布台灣願以彈性的名稱和新加坡重啟FTA談判,李光耀六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做出上述回應。

李光耀說明了新加坡在與台灣發展關係時必須審慎的原因。他指出,總理李顯龍二○○四年七月在副總理任內訪問台灣時,台灣媒體大幅報導,北京就中止與新加坡之間所有政府間的談判以示抗議。

他說,新加坡四年前與北京展開FTA談判後,迄今未能簽署,而紐西蘭與中國的FTA談判起步較晚,卻已經完成。

李光耀說,北京會利用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來對付他們認為不利自身利益的行為。

他表示,只要台灣和中國維持穩定友好關係,加強貿易、投資和旅遊的合作,新加坡和台灣也可以增加這些方面的合作。

但他說:「不要把任何政治帶進台、星關係。因為從中華民國在一九七○年代蔣經國總統在位時,新加坡始終維持它的一個中國政策」。

對近期是否計劃訪台,李光耀也抱持類似的態度。他說,如果台海關係更加友善、合作,而且像一九七○年代、八○年代和九○年代初他經常訪問台灣的時候一樣,媒體不會公開他的訪問行程,他將赴台訪問。

但李光耀說,如果他的訪問被台灣媒體用來挑釁北京,將使台星關係受挫,也迫使新加坡一再重申一中政策。如果台灣能回到早年不對外宣傳的做法,「我們(台、星)的互動將會無聲無息,但會更有成果」。

對於台灣是否有機會參與東南亞國家協會區域整合過程的問題,李光耀認為,「不太可能」。

他指出,東協採取共識決,與台灣的任何協定,都必須經過全部十個會員國同意,這個可能性不高,因為好幾個東協國家與中國關係緊密,不會想觸怒中國。

不過,李光耀建議,台灣需要的是和東協會員國維持良好經濟關係,台灣可以利用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地位,儘可能多與東協國家洽簽貿易與投資協定。

【2008/05/09 聯合報】

評馬… 李光耀:要看如何處理危機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表示,台灣即將上任的總統馬英九除了爭取全體人民的支持,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使台灣脫離目前經濟停滯局面。他盼望副總統蕭萬長在這方面能有充分揮灑的空間。

李光耀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針對對馬英九出任總統的期待表示:「我們必須看看他在發生危機時如何回應,那才是領導人受到試煉的時刻。」

他以未曾在馬英九擔任市長期間住在台北市為由,沒有直接答覆「馬英九會是什麼樣的總統」的問題。

他表示,馬英九曾說,他要當全民的總統,因此「我們必須認定,他會想要爭取未投票給他的淺綠選民」。

李光耀接著說,做為總統,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設法使台灣脫離目前的停滯狀態。他認為蕭萬長是個好的副手,可以使台灣經濟向前發展,他盼望馬英九能給蕭萬長充分的揮灑空間。

他並說,從新政府重要財經閣員的任命看來,這些官員將很快上手,不需要浪費時間學習。

李光耀早年與蔣經國總統常有聯繫,他說,當時馬英九是蔣經國的英文祕書,因此看過他和蔣經國之間往來的每一封信。

馬英九去年六月訪問新加坡時,曾與李光耀晤談。

【2008/05/09 聯合報】

馬政府國際空間 不會變大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未被視為「麻煩製造者」,因此台灣已較不孤立,但在台灣爭取國際空間和希望中國撤離飛彈的議題上,李光耀不認為會有明顯進展。

李光耀說:「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未來四年不會增加多少。北京必須考慮到,未來再出現民主進步黨政府時,可能會利用這個多出來的空間。」

在馬英九當選後,有專家主張北京應對台北表達善意,做法包括停止在國際間強力打壓台灣,讓台灣參與部分國際組織,以及回應台灣朝野的要求,至少撤離一部分針對台灣部署的飛彈。

對於飛彈問題,李光耀說,飛彈撤離後隨時可重新部署,台灣人民應該要問,中國什麼情況下會對台灣使用這些飛彈。

他說,中國建軍主要是嚇阻美國或日本的侵犯,不是為了攻擊台灣。中國並不想要攻擊台灣,造成破壞。台灣經濟繁榮對大陸有利,藉著和平發展經濟以及民間和軍事科技的提升,中國將可使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不敢在危機時刻接近台灣。如果台灣走向獨立,中國就會攻擊。

李光耀並說,馬英九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讓兩岸情勢緩和進步,但馬英九並未重申國民黨終極統一的原本立場。他在記者追問時也說,他不認為國民黨在走向兩岸統一,「因此,不必談」。

李光耀也表示,未來四年兩岸將專注於經濟等交流,統獨問題會擱置。

對於台灣政府和人民都希望取得更多國際活動空間,李光耀說:「他們不知道你們要往哪裡去,你以為他們(指北京)會給你們更多國際活動空間嗎?」北京過去讓台灣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後來李登輝總統改變台灣立場,北京便改變態度。

他說,他並未跟北京領導人討論此事,但指出:「如果用意最終是要走向獨立,他們為何要讓你們獲得國際活動空間?」

【2008/05/09 聯合報】

李光耀籲馬:統獨擱四年 成就大變化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表示,如果他是馬英九,就會擱置統獨爭議,即使只擱置四年,台灣也可以「成就重大的變化」。
中央社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表示,如果他是馬英九,「我會擱置(統獨爭議)四年,別提這件事」,只要能擱置爭議,即使是四年,台灣也可以「成就重大的變化」。

他說,隨著台灣新政府成立,台海兩岸出現實現三通等經濟上的機會,而中國正努力追求經濟成長,台灣也該把注意力轉回到經濟,創造雙贏的局面。

李光耀六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不認為台海兩岸有任何一方急於討論「一國兩制」或相關的主權爭議,統獨問題可以擱置四年到八年,追求經濟的成長,但也無法永遠不談台灣主權。

他指出,追求經濟成長對北京而言極為重要,而這明顯可以當做兩岸推展關係的基礎。

他說:「中國和日本有許多歧見,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卻在東京訪問,為什麼?(因為)中國要(經濟)成長。」

李光耀說,中國如果能在未來廿年到四十年保持成長,就能解決內部問題,外部問題就較容易處理;如果成長速度不足創造足夠就業機會,中國國內立刻會有麻煩,國際上的問題也會複雜化。

他說,胡錦濤四月在博鰲論壇會見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時提到「四個繼續」,意思就是「讓我們擱置爭議,追求成長,創造雙贏」。

至於兩岸最終的關係,他認為,台灣人民的意願對統一問題並無決定性,真正的決定因素在於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和決心。他指出,美國政府已表明,「他們只支持中華民國的現狀,不支持獨立或以武力統一」。

他並說,科索伏最近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但中國與俄國反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世界多數國家也未予承認,「如果歐洲聯盟部隊撤離,塞爾維亞會重新併吞科索伏」。

李光耀說,如果台灣跟中國保持穩定關係,避免對立,不需要擔心遭擠壓。

他希望馬英九就任總統之後,台灣政黨之間所討論的不再是統獨或本土化等問題,而是討論促進貿易、投資和經濟上的機會。

關於近年來台灣主體意識的興起,他說,台灣人民將決定是否要重新界定台灣的主體地位,以強調跟大陸的分離。他指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使用大陸的簡體字,這並未使星、馬變成中國的一部分,保留「國語」也不會使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2008/05/0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53803
引用者清單(2)
2008/05/12 07:57 【全民之音】 什麼外交﹐國民黨權貴的思維﹖
2008/05/10 00:41 【曾太公落美洲】 請問李老光耀﹕兩岸要怎麼『擱』法﹖
熊玠『象與老鼠』的比諭﹐不如『李小龍與丁佩』傳神
    回應給: 梅峰《中國人》(MeiFeng) 推薦0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如此大環境之下,熊玠認為,馬英九在五二零就職後,儘管外界期待很大,但緩和兩岸關係之路不得不特別謹慎,步伐也會放慢,快不得。

過去十餘年關注兩岸發展的態玠表示,「兩岸融合,不是零和遊戲」,可以互蒙其利。大國不一定可以吞併小國,好比大象與小老鼠,難道大象一定勝利嗎?事實上,大象與小老鼠彼此皆具殺傷力,大象難道能忍受小老鼠從鼻子裡鑽進心臟地帶嗎?

前輩玠『象與老鼠』的比諭很好﹐但不夠好﹔因為只說明靜態﹐並不能說出動態。太公在『二問歪市長中國代表論』中﹐將以歪市長祟拜雙節棍的李小龍為例說明兩岸關係的互動。

怎麼﹖看了那兩個聯結﹐梅峰兄對『認父』及中共代表中國﹐有何感想﹖事有先後﹐一件事一件來吧。別老提兩性間關係﹐改天﹐也給您一篇杜蘭及李敖的一篇看看﹐就會豁然開朗﹐原來男女之間﹐是做事幹活﹐不是談情說愛的。

独家专访丁佩:我见证了李小龙的死亡(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08:43 新浪娱乐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晚上七点半左右拨通了丁佩家的电话,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把李小龙的死想象的过于神秘,采访丁佩的原因只是因为她是李小龙身边的一个人,当然也因为她可能是李小龙在世界上最后看到的一个人。丁佩给我的印象是比较厉害,像她年轻时照片的那种感觉。只是大概这些年来承受了很多压力,变得比较坚强。丁佩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明白我的话吗?”不过她大概没有查觉。采访开始时我告诉她我姓李,丁佩说,我和姓李的很有缘啊,李小龙不是也姓李吗?

  以下为当晚谈话记录,除删去废话若干外一字未易,这次采访实在不能算是成功,惟一的成果是:丁佩信誓旦旦地保证:一旦她准备“将从李小龙这里得到的一切与大家分享”,她会在第一时间把第一份资料交给《看电影》。

  记者:我的同事曾经跟你联系过,但我还是想再打一次电话。我知道你这三十年基本没有接受过采访,但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李小龙的李小龙迷,一直很希望有机会能和李小龙身边的人谈一下李小龙,对于我来说,你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所以还是很冒昧地给你打一个电话。

  丁佩:那没有什么,很高兴接到这个电话,我是第一次接受内地记者的采访。

  记者:我们这边的李小龙迷不是像香港那么密集,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嘛,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人知道李小龙的。

  丁佩:你能今天给我打电话来我也很开心,也很有缘份,因为大家的语言也很能沟通嘛。

  记者:是的,没有想到你的国语讲的这么好。

  丁佩:因为我就是北平人嘛,只是生下来一岁就到台湾了。我在香港三十几年了,不过我还是和我的父母讲国语嘛。

  记者:看来我们对你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你现在的声音听起来还是很年轻啊。

  丁佩:我的人也是很年轻的啊,如果你看到我的照片的话。

  记者:(笑)我们看到的都是你三十年前的照片。

  丁佩:我祖籍是在东北。我的家人很有名的,我的舅爷是张学良。我的外公是军阀时代的北平警察局局长。

  记者:(惊讶)这个我真的不知道。

  丁佩:这个别人不了解,我也不可能去告诉人家嘛。我的父亲这边三代都是医生,我母亲这边就都是军阀喽。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的呢?

  丁佩:十几岁的时候嘛,我今年已经56岁了。你好像很年轻啊?

  记者:我今年24岁。

  丁佩:我比你大一倍还多。

  记者:正是喜欢李小龙的年龄。

  丁佩:对啊,他是很值得你们喜欢的。他是个很特别的人啊。

  记者:给你打电话,因为你是李小龙身边的一个朋友,想跟你谈一下生活中的李小龙。

  丁佩:你这样问我,我还不晓得怎样回答了。我如果和你谈了,这个消息跑到香港来,我又麻烦了。还不如你也给我一点小小的时间,等我发表了,我是信佛的,已经吃斋拜佛25年了,我也不喜欢讲谎话,你明白我讲吗?你留个电话给我吧。你可以在杂志上随便写一点嘛,你就说和我通过电话了。

  记者:我想你可能有一点误会,等杂志寄到你会看到,这本跟香港的杂志完全不一样。

  丁佩:是的,内地和香港不一样嘛,这边他们爱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

  记者:我看过一本书,里面香港艺人谈李小龙,其中有一篇你的采访。

  丁佩:你放心,那不是我写的。最近要(李小龙逝世)三十年了嘛,每个人都打电话给我。你这样懂得李小龙,就随便写一点好了,如果我将来有什么想法,会通知你的。我们大家都是讲的国语嘛。我是不习惯讲谎话的,香港的记者,如果你要他不要登出来,他肯定会登出来。当时的情况(指李小龙去世时的情况),真的是逼着你跳楼的。

  记者:我看的那篇绝对是真实的。那本书几乎采访了李小龙身边所有的人。

  丁佩:那你最好不要这么肯定。

  记者:我们随便聊两句好吗?

  丁佩:好啊。

  记者:你现在已经信佛了,李小龙当年有没有跟你讲过一些他的哲学理论?

  丁佩:当然是有的,不过我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记者:李小龙有没有讲过尼采啊,还有道家的一些思想,他对这些很有研究。

  丁佩:我告诉你,李小龙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思想用他的身体完美地表达出来,所以他创立了截拳道,这是很了不起的。不过你现在问我,我实在没有准备,也许哪一天我会有准备,准备一个记者招待会,等到我想要发表一些言论的时候,是不是这样比较好呢?你给我一点时间,以后你们好好地做一个访问。

  记者:我们只谈十分钟好吗?

  丁佩:我跟你讲一些佛家的话吧。比如李小龙常常就说:就是说有一杯水,只有倒空了,才能装新的水进去。

  记者:如果你要品尝我的茶,就要先倒空你自己的杯(李小龙的原话)。

  丁佩:对,他(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就是佛家的智慧。李小龙就是把他的智慧用他的功夫表现出来嘛。但是你现在要我说的话,真的要说的很详细,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你应该给我些时间让我来准备,因为我现在也应该出来和大家接触了,我也应该跨出来这一步,把我从李小龙身上得到的东西和大家来分享。因为我是活在李小龙的世界里的嘛。他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我现在研究佛法用的就是他的思想。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告诉香港的记者,但我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

  记者:那好吧,那么我们先谢你了。

  丁佩:你问我的东西也是我非常想说的。我也在研究李小龙的思想,而且亲身研究了二十五年。你现在就可以随便写一点嘛,你也了解那么多李小龙的思想。

  记者:可是我并不了解生活中的李小龙是什么样子。

  丁佩:生活中是很难说的,生活是很广泛的,那些我不能告诉你的,我是没有办法这样讲的。你这样要求就有些太过了。

  记者:哦,这我倒没有意识到。

  丁佩:那我也不是恭维你,你这么聪明,在第一时间来跟我要这个东西(丁佩指的应该是她新书中的内容),那我是不是要整理出来再给你呢?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出书呢?

  丁佩:那我还没有决定。二十几年前就有人要我出书,对吧?可是这个出书也需要一个时间嘛,我也需要整理一下。我刚刚才回来,根本没有想到有人会给我打电话。我现在变化也很大,比如我以前也没有和写字的人做朋友,不过现在觉得也可以喽,内地的可以,香港的就不行了。有时候我想,你们需要写一些出名的人的东西,那么一些出名的人也需要你们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对吗?

  记者:等这本杂志出版后,我会寄一本给你,你可以看一下。

  丁佩:我不是说你们的不好,这二十五年来我一直在看经,我看一次就是600万字的经,是最大的经,叫《大般若经》,是完全讲智慧的,很多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嘛。

  记者:那好吧,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你再谈一次李小龙。

  丁佩:我答应你,有时间我一定给你打电话,把李小龙的事情和你分享,你把你家的电话留给我,我给你我的地址,你可以寄给我。

  记者:你可以留一个E-mail给我。

  丁佩:我没有这些东西的。

  记者:那好吧(记丁佩的地址)。

  丁佩:我很给你们面子的,我从来不给记者留地址。我是从来不写信的,但我可以给你打电话,晚上打到家里比较好吧。

  记者:可以的,谢谢。希望以后能继续这个话题。

  丁佩:当然的,我答应你了嘛,我在内地有很多朋友的,你知道吗?庄泳(国家女子游泳队队员)就是我的徒弟。

  记者:你跟你学佛的徒弟吗?

  丁佩:是啊,还有乐靖宜啊,王大力(八十年代的国家游泳队队员,曾于香港任教)啊,都是我的徒弟的。你就寄给我好了,我从来不喜欢跟人家讲大话的。如果我决定了什么,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由你做一篇访问,给你中国人的第一手资料。我讲到就会做到的。现在你想写什么就写一点什么好了。

  记者:那好,我们一言为定。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53099
馬白臉自縛手腳 老熊玠腦袋長繭(轉貼)熊玠:馬英九未上任手已被綁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最焦新聞�2008.05.08
賴幸媛風波 熊玠:馬英九未上任手已被綁住 
中央社
國民黨7日舉辦新任閣員與黨籍立委座談會,準閣員幾乎全員到齊,座談會中遭數位立委炮轟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右),會議一結束便衝至洪秀柱(左)面前致意。(陳怡誠攝)

台聯立委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風波,迄今依舊餘波盪漾。即將赴台參加馬英九就職總統典禮的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熊玠,對馬英九的處境感觸特別深,認為他很可憐,「還沒上任,手已經被綁起來了」,預判馬英九未來開展兩岸關係時,做法會特別謹慎,一切急不得。

馬英九於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與周美青結婚時,證婚人是前美國聖若望大學副校長兼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薛光前,介紹人分別是熊玠與馬里蘭大學教授丘宏達。

馬英九取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前,曾就讀紐約大學法學院,課餘曾到政治系旁聽熊玠的「國際法」課程,雖然不是直接就教,三十年下來,馬英九一直稱呼熊玠「老師」。

有了這層深厚關係,熊玠上週收到馬英九就職典禮邀請函,他感到十分榮幸,將偕同太太十九日抵達台北,停留五天,親自見證學生就任。

談到外界對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期待,熊玠說,民進黨執政八年之後,兩岸關係只有「氣氛污濁」四個字可以形容,馬英九處理起來,會比別人更辛苦、更困難。

他拿賴幸媛人事案來說,別人任命沒有問題,但換成馬英九,砲聲隆隆,無法體會為何是賴幸媛出線,因為外界總拿「賣台」放大鏡,看待馬英九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否則「兩岸共同市場」怎會被簡化為「一中市場」,開放「陸資」變成開放「外資」來台。

熊玠說,好比當年反共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簽訂上海公報,外界不敢批評,但換成別人,還沒有去,早就陣亡了。

近來十分低調的熊玠,談到此,深深替馬英九的艱難處境,感到無奈。馬英九的壓力比誰都大,「很可憐」,「還沒上任,手已經被綁起來了」,現在還在選舉啊!

他深深瞭解馬英九的為人,「是一位非常小心與謹慎的人」,絕不容許別人說他賣台。

在如此大環境之下,熊玠認為,馬英九在五二零就職後,儘管外界期待很大,但緩和兩岸關係之路不得不特別謹慎,步伐也會放慢,快不得。

過去十餘年關注兩岸發展的態玠表示,「兩岸融合,不是零和遊戲」,可以互蒙其利。大國不一定可以吞併小國,好比大象與小老鼠,難道大象一定勝利嗎?事實上,大象與小老鼠彼此皆具殺傷力,大象難道能忍受小老鼠從鼻子裡鑽進心臟地帶嗎?

熊玠建議馬英九先從技術方面著手,例如包機直航、開放陸客來台等,其次是雙方建立互信階段,再來才可能是簽訂協議之類的事。

他說,全球並非只有台灣依賴中國,但沒有大陸市場,台灣經濟勢必沒有出路。兩岸關係發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很多人都在看馬英九如何走。

除了熊玠之外,馬英九紐約大學正宗恩師、知名法學教授孔傑榮夫婦,以及在紐約柯爾迪茲法律事務所共事的律師Susan Berkwitt等,也獲邀參加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典禮。

以黨輔政?外籍新娘比喻不倫不類

陳嘉宏�特稿

黨政關係從來都是民主政府運作的核心問題,吳伯雄要新任閣員「心中有黨」的話語言猶在耳,就有黨籍立委惡形惡狀地將新內閣成員形容成隨時可以趕出去的「外籍新娘」。此時此刻,如此之黨想要「輔」馬英九之政,恐怕還是免了吧。

除了美國這種柔性政黨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民主政府可以完全迴避掉千絲萬縷的黨政關係;黨政分立固然是一個理想,不過我國憲法有準內閣制的架構,朝野兩黨也都有使命型政黨的傳統,要完全做到黨政分離,的確是有實質上的困難。

台灣的憲法不穩定,政黨屬性也跟著變異,連帶地導致黨政關係常常因人而轉;當「政」強的時候,「黨」就勢弱,當「政」弱的時候,「黨」就轉強,黨政關係常常出現拉鋸拔河的歷史軌跡。

陳水扁執政之初擁有八成的滿意度,當時他意氣風發、不可一世,還對外宣示「不參加政黨活動」;但沒過半年,先是一個八掌溪事件,接著又來廢核四,扁滿意度驟降之餘,隨即想拉民進黨一起為他的執政背書;所謂的「黨政同步」、「黨政合議」,甚至「以黨輔政」的口號都在此刻出現,最後甚至自毀承諾,自兼黨主席。但從那之後,扁的聲望也就如江河日下,一去不復返。

此次內閣人事幾無國民黨置喙餘地,任誰都看得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人事案不過是黨內立委「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標靶。只不過,將賴幸媛比喻成「外籍新娘」這種嚴重偏見歧視的難聽話,只讓外界覺得令人厭惡「老國民黨」又回來了,這樣的黨與立委還想要「以黨輔政」、「心中有黨」,實在是個笑話。

正常的民主政府應該有健全的黨政關係運作,讓政府施政得以匯聚民意、產出決策;但遺憾的是,國民黨的社會形象實在不高明,除了必要的行政立法溝通平台以外,很少人會希望馬政府的黨政交融合一的;從歷史發展經驗來看,如果馬英九有需要自兼黨主席,拉政黨來為自己施政背書的那一天,就是他施政出現危機的時候了。

藍委揶揄賴幸媛 像外娘要打拚

曾薏蘋�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與新閣員座談,多位立委再度磨刀霍霍對準準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立委李嘉進說:「有些人以前根本就是扯我們後腿。」立委紀國棟更表示,非黨籍閣員就像「外籍新娘」,但既然已是「嫁進來的媳婦,就要為這個家好好打拚」,卻忘了此言可能讓外界感覺國民黨像「惡婆婆」。

面對批評,賴幸媛還是相當低調,座談會結束後,她走到立委席與立委握手致意,她表示,立委的意見「都很好」,非常正面有建設性,她不認為是「炮聲隆隆」,也沒有感受到「針對性」。她說,不管國民黨黨綱或立法院的規章,只要身為政院的一分子都應該研讀。

幾波火力 多角度攻擊

新閣員與國民黨立委座談會,之前對內閣人事頗為不滿的立委,會中火力全開,尤其好幾波火力,都衝著賴幸媛而來,場面頗為尷尬,賴幸媛頻頻笑臉以對。

立委朱鳳芝直言:「賴幸媛被任命為陸委會主委的過程中,對黨主席及立法院長少了一份尊重。」

立委李嘉進說,看到新團隊,他感觸很深,這些人當中,「有些以前根本就是扯我們後腿」,但既然已經要上任了,就應該好好做。

他宣稱,國家政策當然需要政黨背書,國民黨無意重返以黨領政,但行政院不應在需要黨支持時就說要「黨政同步」,不需要黨時就說「行政中立」,若行政院這樣,立法院也要來個「立法中立」,「到那時,就不相信劉內閣可以撐多久」。

勸劉兆玄 做尋常百姓

紀國棟說,新閣員沒有國民黨籍沒關係,既然來到國民黨的團隊,就一同打拚;否則只要國民黨的「主人」,就是吳伯雄下令,他們會毫不猶豫口誅筆伐、嚴格監督。

他也對劉兆玄說:「在天上人間有天上人間的做法」,現在當了院長,就要「飛入尋常百姓家」,多體察民意。

吳提醒準閣員:心中不可沒有黨

曾薏蘋�台北報導

新政府內定閣員昨天與國民黨立委進行座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對著這群準閣員表示,他要避免以黨領政的刻板印象,「但不表示你們心中可以沒有黨」。他建議非黨籍閣員,「有空看看國民黨的黨章與黨綱」;吳伯雄也期許準閣揆劉兆玄,「一開始就要轟轟烈烈」,否則明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沒有辦法選。

吳伯雄指出,過去政府八年執政,不管執政績效如何,最後概括承受的是民進黨;政黨政治的常規下,閣員表現優異,是國民黨的資產,若表現不理想,馬上由國民黨概括承受。

他提醒新閣員,過去入閣當部長必須透過國民黨中常會討論,他已經避免過去以黨領政的刻板印象,「但不表示你心中可以沒有黨」,閣員心中有黨的政綱與目標,才能得到最強大支持。他也說,國民黨願意站在扶助的角色,絕對不是要管閣員,黨綱中有規定考核從政人員,這個會做,目的是要幫助從政人員。

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說,對中央政策會已擬具黨政協調平台,他相當贊同,也認為非常有必要。不過,準閣揆劉兆玄在回應時,迴避「黨政協調平台」的看法,只用憲法角度,闡述立法及行政兩者的關係。

座談會中,劉兆玄強調,有關大家關心的物價、七月周末包機與陸客來台、追加減預算案問題,希望五二○新內閣就職前,訂出整套的配套措施,上任後即通過,並立刻和立委溝通。其中七月實現周末包機與大陸觀光客來台已有專案推動,晚上都密集開會,透過相關同仁與其他管道進行中。

此外,立法院長王金平建議劉兆玄,恢復國民黨的黨政協調模式,行政院送重大法案或預算案到立法院審議前,先透過中央政策會,邀集行政、立法部門相關同志溝通,向黨籍立委說明重大法案或預算案內容,聽取意見、凝聚共識,讓黨籍立委參與決策,有助完成立法程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52158
引用者清單(2)
2008/05/09 04:02 【曾太公落美洲】 熊玠『鼠象』比諭﹐不如『李小龍與丁佩』傳神
2008/05/09 04:01 【曾太公落美洲】 熊玠『鼠象』比諭﹐不如『李小龍與丁佩』傳神
(轉貼)許惠祐:一中各表 較符當時兩岸意思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賴幸媛支持92共識 北京鬆口氣

準總統馬英九接受香港媒體訪問,表示黃昆輝要他少提「九二共識」,他沒有同意;中共涉台官員聞訊後簡單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的基礎。

中共涉台內部已定調,520前對馬蕭新政府有關兩岸言論,只觀察,不評論;520後,再看馬蕭實際作法。

昨天上午,內定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舉行記者會,中共涉台部門全程收看電視轉播,仔細聽賴幸媛的每句話。據了解,中共官員對賴幸媛再三強調支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鬆了口氣;不過,中方還是要等520後觀察一陣子,再決定開展各項交流的「速度步伐」。

中共官員對賴幸媛、馬英九先後對「九二共識」的表態,仍不評論。側面了解,中共對賴幸媛不再只說「一中各表」,而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認為兩岸總算有了「求同」;至於不同主張,最好是「存異」,國民黨新政府在進行兩岸經貿交流時,盡量少講「一中各表」,大家心照不宣就好。

自賴幸媛被任命陸委會主委以來,台灣炒作此話題,比中共還重視,甚至有兩岸交流將大倒退的說法。中共官員表示,中共重視的不是「個人」,而是馬蕭政府的大陸政策主張,馬英九是否兌現贊同「九二共識」,大幅開放兩岸經貿交流的「支票」。

【2008/05/02 聯合報】

許惠祐:一中各表 較符當時兩岸意思
「勁寒梅香辜振甫的一生」紀錄片上午在台泥大樓士敏廳舉行發表會,馬英九等出席致詞,感念辜振甫對國家無私的貢獻。
記者曾學仁/攝影

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紀錄片「勁寒梅香─辜振甫的一生」,上午舉行發表記者會,將在明晚起一連三天在中天電視台播出的記錄片,對於九二年香港會談,有關一中各表的共識,詳細記述,香港會談主角之一、如今是國安局長的許惠祐在受訪時說,「一中各表」比較符合當時兩岸的意思。

紀錄片中說,辜汪會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是一個中國的表述問題,兩岸在1992年十月底在香港舉行會談,對岸代表周寧言必稱一個中國,我方則是要求承認分裂現況,周寧說,「處理兩岸事務,及兩岸事務性商談是屬於中國的內部事務,只要確認這麼一個性質,至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我們無意與對方討論」,但許惠祐當時則說,「早上已向對方說明我方的立場,這問題與事務性協商並沒有牽連」。

記錄片說,許惠祐其後根據授權建議,提出各自用口頭聲明表述的方式,處理一中原則,海協會沒有回應,10月30日搭機離開香港,許惠祐在訪談中說,我們強調的是分裂分治,大陸強調的是統一,所以建議這種情況下,不如各說各話,而後來大陸也同意,後來媒體就解讀說是「一中各表」。

紀錄片說,四天後,海基會致函海協會:「已徵得我方政府部門同意,以口頭方式表達一個中國」,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海基會,在原來的「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外,又加了一個附件,片面宣稱台灣方面的口頭表述內容。但12月13日海基會去信表達不同的意見與立場。

片中說,台灣方面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總結九二香港會談的經過,許惠祐受訪說,「一中各表」比較符合兩岸的意思,就是說,中共比較希望有一中的底子。我們則強調各自有不同的想法,當時辜董事長也提到,把它當成一個諒解,做為一個說法與解決的辦法。

記錄片也剪輯當時的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對媒體宣稱的內容,馬英九當時宣布,今後沒有必要再另行協商一個中國的表達的方式。馬英九接受拍攝小組的訪談則說,香港會談當然形式上是失敗,因為有點不歡而散,但雙方回去後都沒有放棄,終於在後來的函電往來中確定,就是11月16日及12月3日的兩封信函中確定了,「雙方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並且願意口頭方式各自表述」。

紀錄片說,這段過程後來被蘇起稱為「九二共識」,卻也引起藍綠雙方的爭議,至今未休。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說,見面溝通協商一定有它的架構,這個架構就是九二共識,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辜汪會談舉行了。但前總統李登輝則說,「根本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中國一定要承認一個中國,我想哪裡有一個中國,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是中華民國」。

【2008/04/24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32918
(轉貼)兩岸新局 中共摘一中魔咒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聞眼》兩岸新局 中共摘一中魔咒

昨天,中共商務部工作人員不理睬會議實際情況,未與國台辦協商,擅自發出含「一個中國原則」的新聞稿;國台辦獲悉後,第一時間危機處理,除了新華社、中新社發稿均沒有「一中」字眼,商務部網站的新聞稿,也把這句話刪除。由處理過程中,可看出北京當局對「一個中國」原則,由必寫、必宣示,到模糊、不提的重大對台政策轉折。

兩岸交流廿年來,「一中」原則是中共底線,儘管內涵有所變化,但「一個中國原則」六字真言不能略去。

北京中央發現,不論怎麼表述,台灣只要聽到一中或九二,就有抵抗情緒;加強兩岸經貿交流,是中共與馬蕭新政府共同「願景」;要恢復兩岸兩會協商,中共必須袪除「一中」魔咒。於是,胡錦濤展現江澤民所沒有的務實彈性,藉由「胡蕭會」,不提「一中原則」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盡快復談。

胡錦濤話才講一天,商務部不能「與時俱進」,以為「寧左勿右」,談兩岸經貿,照提「一中」原則,險些壞了中央大計。不過,由中方對此事處理迅速來看,可見北京想與台灣恢復接觸、談判的心意,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馬上辦」。

【2008/04/14 聯合報】

博鰲會 中共急撤一中字句
前往大陸海南島出席博鰲論壇的準副總統蕭萬長夫婦(前排),昨天深夜搭華航班機返抵桃園機場。
記者陳嘉寧/攝影

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與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昨天共同主持博鰲圓桌會議,會後中共商務部片面發出新聞稿,提及「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盡快建立溝通協商平台,讓蕭萬長非常錯愕。隨後短短幾小時內,中共官方新華社正式發稿,拿掉「一中」字句,商務部也在官網中修改新聞稿,「一中」不見了。

以往中共言必稱「一中」,博鰲論壇卻出現如此微妙的變化,中共刻意營造兩岸氣氛,避免觸碰最敏感的主權爭議,十分耐人尋味。

商務部最初的新聞稿指出,雙方發展兩岸經貿有四點共識,最關鍵的是第四點,即「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

對於新聞稿的說法,蕭萬長相當錯愕,他指出,這不是圓桌會議結論,且新聞稿沒有經過台灣代表團,他強調,圓桌會議全程開放,現場媒體都可以作證。

中共國台辦知道情況後,表示完全不知道商務部何以發出此新聞稿,馬上強調一切以新華社為準。稍後,新華社發稿已不見「一個中國原則」字眼。

接著,商務部官網的新聞稿也調整,「一個中國原則」不提了,只剩下「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

原始版的新聞稿不僅令蕭萬長意外,也讓全程聆聽的台灣媒體議論紛紛,甚至有不同解讀和揣測。據了解,此份新聞稿早在圓桌會議前即準備好,商務部新聞官依據中共傳統官方新聞稿方式寫作,以為採用最保守詞彙,就不會出錯,誰知落後於最新對台形勢,和中央調子不合,連新華社都不採用他們的新聞稿。

圓桌會議其餘三項共識:更加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對兩岸有利,是大勢所趨;在當前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有利條件下,兩岸之間更應攜手合作,共謀發展;實現三通和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當務之急。

新任不久的商務部長陳德銘為人謹慎,今年三月在人大、政協兩會,他談及兩岸經貿關係,必定不會漏掉「一個中國原則」。

【2008/04/14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16065
(轉貼)從中美聯誼會淪陷看一中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一個淪陷的社團看一中
(●作者湖邊e茂仔,目前定居美國,軟體工程師。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hatbythelake/。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去逛湖邊e茂仔的部落格)

2008/04/13 00:18
湖邊e茂仔 

美國有一個華人社團叫做中美聯誼會,這個協會成立的在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前,由一群台灣的留學生所成立的,這裡的中美,當然指的是中華民國和美國,後來,愈來愈多的中國留學生來美,也理所當然地加入這個協會,因為他們解讀所謂的中美,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台灣的留學生愈來愈少,中國留學生愈來愈多,這個協會最後變成中國人的協會,協會由中國人掌控,服務的對象也是中國人,例如,節慶活動時,中國的攤位即由此協會負責,或許你會好奇那台灣的攤位?台灣的攤位由台灣同鄉會負責,這種情形並不特殊,相信不只發生在美國,也發生在世界各地。 

在台灣,我們會以為台灣和中華民國都是指同一個地方,國家沒有什麼好吵的,但是一出了台灣,面對的情形就變得較為複雜,如果我們稱自己是中國人,我們的財物很自然就是中國人的,中國來的中國人取用這些財物也就理所當然,其他人(例如老美) 也無從置喙,因為是你自己說你是中國人,可沒有人逼人,相反地,如果稱自己是台灣人,則沒有這種顧慮。 

認清現實才能找到方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首都在北京,這是事實,也是國際上絕大部份人的認知,去挑戰這種大部份人都認定的事實,並不太實際。我們是台灣人,台灣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這也是國際上絕大部份人的認定的事實,要去改變這種認知,同樣是很大的挑戰,雖然中國政府用盡各種方法要讓其他人相信,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但成效很有限,因為它不是事實,並且很容易驗證。 

沒有人能改變我們是台灣人的事實,除非我們自己放棄台灣人頭銜,沒有人能從我們的手中搶走我們的財物,除非我們的東西是貼著別人的名條。台灣的新政府要用「一中」將台灣貼上中國的名條,就像那一個淪陷的社團,台灣也會因為名稱的混淆,終會變成中國的財產,服務中國人。 

台灣的朋友,我親愛的同胞,警醒再警醒,失去了社團我們可以另外再成立,失去了台灣,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告訴你的朋友,告訴你的家人,我們要拒絕中國的名條,拒絕「一中」,因為我們不想失去台灣,不想變成中國的財產,不想成為一個服務中國的島嶼。 

●NOWnews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湖邊e茂仔,目前定居美國,軟體工程師。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hatbythelake/。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去逛湖邊e茂仔的部落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14599
馬白臉尚知用民國紀年 可卻天天滿口二○○八!(轉貼)馬日期簽錯成九十七年四月九日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總統你累了嗎? 老先生的簽名衣 日期簽錯成97.4.9
不忍心有年紀的馬迷在家門口等候多時,馬英九請隨扈將衣服拿上樓簽名,老先生如願激動下跪。

2008/04/08 17:18
記者廖峰祥/台北報導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訂下了「只握手、不簽名」的規定,今天(8日)他在家門口拒絕了一位老先生簽名的要求,或許是不忍心老人家在家門口等候多時,馬英九隨後要隨扈將衣服拿上樓,簽名後再還給老先生,拿到簽名衣物之後,老先生激動下跪謝謝馬英九為他破例,但眼尖的記者卻發現選後或許太累,馬英九把日期簽錯了,變成「未來簽名」。 

馬英九今天清晨出門慢跑晨運,照例熱情的支持民眾就在家門口等候,盼能握到手、簽到名,一名支持民眾甚至高喊著,「總統好,我是新竹客家人,幫我簽個名好不好?拜託啦!」但無奈馬英九早已訂下不簽名的規矩。 

這名支持民眾表示,「一個就好,拜託、拜託!」馬英九說,「太多人要簽。」隨扈也說,「這樣會簽不完」,「只握手就好」,老先生又說,「一個啦!一個啦!」,此時馬英九回應,「以後,以後有機會。」 

遭拒絕的老先生好失望,因為為了要拿到馬英九的簽名,他一大早就從板橋來到馬英九住處等候,或許是知道上了年紀的老先生已經等待多時,心軟的馬英九最後還是貼心的要隨扈下來,把衣服拿上樓簽名後,再交還老先生。 

這名老先生在接到已經簽名的衣服之後,雙腿下跪,雙手高舉,激動無比。據了解,老先生對馬英九的支持,是從法務部長時期開始就挺到現在,當時是法務部長的馬英九,曾經誠意十足的回信給老先生的女兒,解釋陳進興假釋案件,讓一家人都很感動,因為「(女兒)便條紙寫給他(馬英九),結果他就寫了這樣一封信。」 

後來,老先生又因兒子於去年猝死在軍中,所以對現在政府不滿,他把未來希望都寄託在當選總統的馬英九身上,他表示,「我感覺到說中華民國有救,馬總統有救,這個不是倒行逆施的政府,不是胡作非為的政府。」 

拿著馬英九簽名的衣服,老先生情緒相當激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選後忙著謝票和向各界請益累過頭而記錯日期,記者意外發現,明明應該是4月8日,但仔細看看,馬英九在外套上卻簽下「97.4.9」,雖然日期差了一天,但是對於身為忠實馬迷的老先生來說,管他4月8日或9日,只要能拿到馬英九的簽名外套,就已經足夠。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08404
可惡斷背騸馬 耳東兇手第二(轉貼)馬辦建議:郵票國名加註台灣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08  
馬辦建議 就職郵票國名加註Taiwan
陳洛薇、何醒邦/台北報導

     台灣郵政計畫在五二○發行新任正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馬蕭辦公室七日表示,依國際郵政慣例,郵票票面上應有正式國名,票面下方應註明「中華民國郵票」、英文國名應比照中華民國護照格式,改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加註台灣(Taiwan)作為說明、識別之用,避免他國人士混淆。

     馬蕭辦公室強調,若以上建議,行政院院會不同意,致使郵票票面上的文字仍有合法性爭議,馬蕭辦公室仍主張暫緩發行,俟就職後再研議是否發行。

     台灣郵政公司總經理吳民佑表示,一切尊重馬蕭陣營的意見。中華郵政工會理事長蔡兩全表示,以前沒有這種 Republic of China外,再加印Taiwan的版本,現在多這種綜合版,也要報行政院核定。

     計畫五二○正副總統就職日發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日前引發台灣郵政公司與馬蕭辦公室的爭議,馬蕭辦公室認為台灣郵政的設計稿中,只有「台灣」字樣,沒有「中華民國」,若干文字用語有合法性爭議,建議暫緩製作發行。

     經過台灣郵政與行政院溝通後,台灣郵政近日再次提供新版就職紀念郵票的設計稿,票面上方的文字為「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票面下方文字為「中華民國郵票」、「Republic of China」,郵票所附的邊框上則印有「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台灣郵政表示,該設計稿尚須提交行政院院會審定。

     對此,馬蕭辦公室認為,新設計稿上,郵票票面上文字有正式國名,合法性爭議已獲解決,若行政院也同意這項提案,馬蕭辦公室原則上將同意發行郵票。

     至於郵票所附連的邊框上印有「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等文字,馬蕭辦公室指出,該發行單位名稱雖然也有合法性爭議,但文字係印於郵票附連的邊框,並非郵票票面,並不影響郵票本身的合法性格式,所以馬蕭辦公室僅對該邊框上文字的合法性持保留意見,不因此反對紀念郵票發行。

中國時報 2008.04.08  

馬勝選對北京的挑戰
黃靖

     隨著馬英九的壓倒性勝選,兩岸關係一片看好。然而,馬英九的勝選,亦對北京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大陸政府如何應對和克服這些挑戰,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關係重大。

     首先,馬英九通過民主選舉上台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大陸政治發展的挑戰。馬英九在競選中反復承諾,執政後在兩岸交往中,將高舉民主大旗。並且,中共自十七大以來,確立了政治民主化發展方向。「民主是個好東西」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共識。但是,如何將這個「好東西」轉變為現實,仍然是待解課題。

     馬英九當選後,隨著期待中的兩岸關係大發展以及大陸自身的不斷改革開放,同樣扎根於中國文化、由華人社會支撐的台灣民主制度,必然受到大陸民眾越來越多的關注;瘋狂卻不失秩序、喧囂卻尋規蹈矩、精英與草根同台、英雄並流氓共舞的台灣民主大戲,不僅吸引大陸民眾的眼球,更會激發他們的思考以至行動。如何以台灣為鑒,順應民意,發展民主,將是大陸政府必須要認真應答的課題。

     其二,馬英九執政後,將秉持「九二共識」為兩岸交流的基礎。但兩岸對這個「一中各表」的共識有不同的解讀。北京堅持「兩岸同屬一中」;台北強調「兩岸各自表述」。民進黨執政時,國共兩黨反「獨」當先,共同高舉「九二共識」的大旗。國民黨一旦執政,差異立現。在「一中」的大旗下,首先暴露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不同表述,而更大的問題是「各自表述」的範圍。如果兩岸關起門來互相表述,似乎問題不大。

     「漢賊不兩立」是國共內戰政治遺產。在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後,這份遺產成為北京鎮世之寶。持大器者不言變,北京自然是絕不能放棄。而對台北而言,這份遺產成為不堪重負枷鎖,自然是棄之而後快,從而破除向國際社會表述「中華民國」意識形態禁錮。而兩岸向國際社會「各自表述」,在北京看來,將導致比「台獨」還糟糕的「兩個中國」。如此一來,「九二共識」豈不是又將兩岸關係帶回「主權」死結?如何化解死結,是國共兩黨和兩岸政府必須解決的問題。

     其三,陳水變執政八年來,台灣最大的損失之一,是美台關係空前的惡化。這在客觀上成就了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導致華府和北京攜手防「獨」,共同維持「管理」台海現狀。馬英九公開宣示,執政後要以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來維持台海現狀。這個政策,不僅是恢復美台關係的最佳選擇,同時也是對美中「共管」台海局勢釜底抽薪,使北京近年來行之有效的「借華府之手制台」政策難以為繼。

     在台海現狀得以維持的情況下,美國必然會根據自己的戰略利益調整對台政策,在兩岸關係中堅持自己的立場。三足鼎立固然是一個穩定的結構。但是,如果「三足」各自為政,隨時根據自身利益調節長短,「鼎」又何以穩之?

     最後,陳水扁執政以來,力圖以「台獨」綠旗代表台灣,因而將海外華人推向五星紅旗,北京在海外華人世界則實力大張。馬英九執政後,重新舉起青天白日旗,這必將在海外華人社群中重新獲得一定的認同和同情。兩岸在海外華人世界中的此消彼長,也是北京必須充分考慮到的問題。

     (作者曾任美國布魯金斯研究員,現為獨立評論員)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808103
(轉貼)一中 可各自表述了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正紀念堂 也可一中各表

中正紀念堂恢復名稱的爭議並不是只有改名與不改兩種選擇,其實還可以維持現狀,擱置爭議,讓一個中正紀念堂各自表述(一中各表),讓不同名稱彼此和平共存。至於「大中至正」的匾牌,可以放在「自由廣場」背面,正好面對蔣公銅像。

誠如作家鄭鴻生所說,一個地方可以有多個名字,隨人叫,大家互相理解就好。例如他小時候台南老家附近的大綠地,有時叫神社,有時叫忠烈祠,又聽過更早的稱呼「檨仔林」,大家都知道是同一個地方。又例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可能因為名稱過長,至今還有很多人稱其舊名「新公園」,同志社群則稱其為「公司」。中正紀念堂過去也有個充滿反威權意味的民間戲稱「中正廟」,現仍可繼續沿用。其實連我們國家都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兩個名稱交互使用,一個紀念堂有幾個名稱又何妨?

就讓某些官方文件維持「台灣民主紀念館」名稱,但是立法院擱置不完成其改名案,公車捷運站牌則維持「中正紀念堂」,時間一久,民間自然會發展出一套稱法。

改名的爭議涉及了正名、去中國化的象徵統獨意義,因此往往勾動敏感的神經。不過如果大家能看穿下面這件事情,也許就不會為了正名而爭議不休:

正名固然可能是邁向台獨,但是正名也可能是為統一鋪路。

事實上,從中共的眼光來看,台灣只是地方政府,公營事業等機構冠上「中國」其實是兩個中國的餘緒,有朝一日統一後,大概都會被正名為「台灣」,現在主動改名倒替中共省了很多事。又例如,早年台灣幾乎所有正式團體組織的名稱都是「中華民國XX」,在與大陸互動時中共都將之改為「台灣」,現在台灣的團體組織紛紛正名為「台灣XX」,倒是替中共省了困擾麻煩。

說穿了,名稱不是最重要的,名稱背後的實力才是意義的最終決定者。台灣為了名稱而內鬥內訌,只會減損台灣的實力罷了。

如果說改名應該尊重民意、重視基層,那麼公營事業的改名或正名問題,我認為應該尊重基層員工的意見,而非由政客或上層主管來決定。這符合了民主精神,也符合了工人自治的理念。同樣的,日後隨著兩岸交流更加密切,民間招牌改名也會常見,有些會強調正港台灣或地方風味,以吸引想體會道地台灣的陸客;有些會用簡體字、大陸用語或中國名稱,來讓陸客覺得親切或標新立異。讓我們都將這些民間自發的改名平淡視之,順其自然,不要再用統獨立場來爭執了。

【2008/03/31 聯合報】

一中 可各自表述了嗎

美國國務院證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美國總統表示「兩岸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美國官員說這很有意思。

消息傳來,台北大為振奮,說中國終於正式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了。

事實上,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和一中各表,「不同定義」和「各表」仍有非常遙遠的距離。九二年開始,中國從來是承認雙方對一中有不同定義,但卻從不曾承認一中可以各表。

中國迄今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但對中華民國的不合法,採取「分層次」的差別處理。

一般國家的刑法對人的自由大抵區分思想、言論表達和付諸行動三個層次。理性的國家對思想自由都充分承認;但對言論表達則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至於將思想付諸行動則嚴厲限制。

以此對照中國對一中不同定義的態度,非常明確:

一、如果台灣關起門來自表中華民國,就像台灣關門在「私領域」享受「非法的思想」自由一樣,北京只能無奈地忍受,甚至同意;

二、如果到外面去表述中華民國,就像台灣到處去宣傳非法主張,中國嚴格禁止,所以連戰到中國,中華民國必須消音,到外國,中華民國招牌必須拆下來;

三、如果台灣進一步要以中華民國名義進入聯合國、WHO等組織去表述或和美日建交,那就必須嚴厲制裁。

由於第一種關起門來表述中華民國是台灣不成問題的現實權利,台灣實在沒有什麼要向中國爭取的;因此一中各表如有意義,必須延伸第二、三項領域中去。

上述中國對一中不同定義在思想、表述、實踐三個層次的差別立場,從辜汪會談以來從未改變。不過這次布胡談話也真和過去有些不同,那便是一定程度放寬了過去堅守的一個中國內外有別的內外分際。

過去中國習慣對台灣和對國際採取內外有別的做法,如一個中國三段論,在兩岸間是「一個中國,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主權不能分割」;在國際上則是「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布胡談話並不在從此中華民國獲得了在台灣閉門私自表述中華民國以外的空間,而在把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從兩岸之間內外無別地放寬到國際上。

對中國來說,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大步;但對台灣,則由於仍只限於思想放寬,除非進一步涉及國民黨急切希望的公開表述的放寬,乃至民進黨的行動放寬,否則中國善意縱有,但在實務上的意義微乎其微。

至於中國會不會走到大家期待的一步,在短期看不出來機會,但長期來說,永遠否定分立的現實,畢竟是違背人性的行為。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常態的人類行為的調整必定在外在社會的壓力與鼓勵並行之下才可能。在「一中原則,不同定義」中,中國同意「不同定義」這一半存在一定進步性,值得鼓勵;但另一半,在實踐面,中國仍堅持傳統強硬的一中教條,則甚落伍。美國如今只有鼓勵,沒有壓力,甚至為取悅中國而過度遷就中國一中原則的強橫部份,則「不同定義」將永遠停留在實踐意義極有限的「思想自由」層次。對現狀的突破沒有幫助。

【2008/03/31 聯合報】

開放、包容 創造台灣新價值

牽動台灣兩千三百萬群眾心情的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二次政黨輪替的結果,宣告台灣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局勢,也宣告一個重寫「台灣價值」時代的來臨。也因此,如何創造或堅持「台灣新價值」,就成為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的議題。

面對這個議題,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何謂「台灣新價值」?「台灣新價值」究竟是如何被定義或呈現的?誰又有權力或是能力能夠定義「台灣新價值」?如果我們從傳統的二元論的觀點來思考,「新」價值必然是相對於「舊」價值而產生的,那什麼又是需要被揚棄的「台灣舊價值」呢?

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用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式的思維邏輯來看待「台灣新價值」的意涵,認為「台灣新價值」具有一定的內容或觀點,並且是需要被某些人所創造、確立與堅持、守護的,這樣的人,恰恰正是最最違背「台灣新價值」精神的人。

在經歷了民主轉型所面對的紛擾與衝突之後,我們應該更為瞭解,台灣新價值的出現與存在,不是為了區隔,而是為了融合;不是為了排除,而是為了包容,「台灣新價值」的內涵不是告訴我們那些具體的、僵化的、一成不變的價值觀,不是要我們區隔哪些「是」或「不是」屬於台灣新價值,而是要我們以更寬闊的胸襟和視野,來包容和面對發生在這塊土地上面的一切事物;用更積極、更多元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來豐富和充實台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因為,這就是「台灣新價值」的真正內涵。台灣新價值從來不是一個僵化、固定的產物,不是一個具有一成不變內涵符號或口號,而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被一步步的落實與豐富的,兩千三百萬人民都是它的創造者,也都是它的守護者。

「台灣新價值」不需要被刻意的創造與建構、型塑,它是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努力與實踐的過程中被逐步形成的,也因此,沒有人有權力壟斷或定義何謂台灣新價值,也沒有人能夠以教條式的方式來說明台灣新價值究竟為何?更不會有新舊價值衝突的問題,因為,台灣新價值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充滿開放、包容、多元的精神,一種具有樂觀、積極與創造的態度。這種精神和態度連結了台灣民眾的過去和現在,也將開創台灣民眾的未來。

台灣新價值的出現,不是宣告對舊價值的放棄或斷裂,而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它是通過對台灣傳統價值的反省、實踐與創新,讓台灣社會得以立基於過去的基礎上發展,代表的是台灣社會向一個更成熟、更多元的方向邁進。

也因此,台灣新價值就是一個標榜開放、包容、多元的價值,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出屬於他的「台灣新價值」,也同時尊重他人心中的「台灣新價值」。 (系列完)

【2008/03/31 聯合報】

共識 無中生有又何妨

布希與胡錦濤的熱線電話,使「一中各表」、「九二共識」議題,再度浮上政治枱面。民進黨有立委質疑,如果馬蕭據此與中共展開復談,就是進入「賣台三部曲」的第一步;陳水扁總統更反問:「哪來的九二共識?」

一般認為,對岸重提「九二共識」,是向未來的馬蕭政府表達兩岸謀和的意向。也就是希望兩岸談判能從那裏跌倒,就從那裏爬起來。

反對「九二共識」的人士,始終環繞著「有沒有共識」打轉,卻從不考慮「共識」的真正意涵為何?以及它對台灣存在的價值究竟在那裏?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在回應「九二共識」的質疑時,表示美國人對於兩岸華人能找到方式來對話,感到相當尊敬。薄瑞光說得好!「共識」不是條約或協議,不一定非要白紙黑字不可。「共識」可以看成是「默契」,彼此心照而不宣。在國際關係史上,條約和協議都有被片面撕毀的可能,何況只是「共識」。如果任何一方違背「默契」,在缺乏互信下,原先的「共識」就不存在了,必須尋找其他方式來進行對話,或是根本終止對話。

坦白說,如果九二共識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有好處,特別對台灣利多於弊,則即使兩岸沒有存在阿扁眼中的「共識」,但兩岸為重啟協商大門,都願意「無中生有」,又有何不可?何況國際對此也表尊重,我們沒有理由不讓這項「共識」順理成章。

杭廷頓曾說:「國家利益源於國家認同。」他認為隨著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移民的湧入,美國的國家利益內涵也必須在不同時期作出適當調整。台灣內部多年來對國家利益缺乏共識,問題就出在這個涉及國家認同爭議的「阿奇里斯之踵」。這次馬英九的勝選,被視為打破了省籍和族群魔咒,所謂「賣台」說,就應該從此被埋在歷史的灰燼之中。謝長廷當初提「憲法一中」時,「一中」理應指的是中華民國;馬英九所要表述的「一中」,當然也是中華民國。連對岸都尊重這項「各自表述」的權利,台灣內部實在沒有理由「自廢武功」。

馬英九強調要扮演「全民總統」,我們期待他能就國家利益的內涵,凝聚全民共識。二○○○年,「美國國家利益委員會」曾把美國的利益區分為「重大」、「非常重要」、「重要」和「較不重要或次要」等不同類型。這樣的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參考。希望國民黨新政府能廣納各方建言,整合大家對國家利益的不同看法,然後在整體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制定一個超黨派利益的外交和大陸政策。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從「聽其言和觀其行」的角度正告對岸當局,復談不能僅靠釋出善意,誠如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所說:「不可以一面談和平,另外一面又增加對台灣的飛彈,這樣的做法,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既不聰明也不必要。」

【2008/03/3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94751
由此證明中共才是中國統一之絆腳石(轉貼)中華統一 露出曙光!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胡談「一中」 中英文版差在「各表」 

布胡元首熱線,觸及未來兩岸重啟對話的可能性!大陸新華社所發布的新聞稿,胡錦濤似乎只是重申願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復談的一貫立場;然而美方卻公開表示,這番談話非常「有意思」,原來是因為胡錦濤這段談話的英文翻譯指明「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似乎有意表達這種定義是「中美雙方」的共識,為兩岸復談創造空間。

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布希,在電話裡討論兩岸關係,為什麼讓白宮安全顧問海德禮有這種反應?白宮安全顧問海德禮(3.27):「這非常非常有意思。」

原來胡錦濤不但第一次對美國元首提到「九二共識」,而且還加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定義。海德禮(3.27):「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也就是雙方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定義保留歧見。」

更耐人尋味的是,胡錦濤的談話內容,在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出現了中英不同,內外有別的2種版本,在中文稿件中,胡錦濤提到「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是大陸一貫立場,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展開協商。

然而在英文新聞稿中,九二共識基礎後面還加上「意指雙方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定義各自表述」;內容和海德禮的轉述一模一樣,大陸方面轉變,還可以在大陸外交部的記者會上嗅出。

27日大陸外交部這樣回答,「馬英九訪美」的問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秦剛(3.27):「我們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處理,有關涉台外交事務。」

行政部門還是堅持「一個中國」, 不過有了中美元首這通電話的定調,「各自表述」為兩岸復談,創造新的空間。

◎翻攝自新華網

中華民族統一團結露出曙光!
(●作者李惠群,吉隆坡,碩士,房地產經紀。簡介表示,他是前新聞從業員,先後在馬來西亞兩家中文報社任職,後與友人組成志願性的中國統一海外促進者小組(PRC—Op),並繼續替中文報紙撰寫專欄,同時志在為兩岸的和平統一提供海外華人的第三眼的中立與中道觀點,為兩體一國(大中華願景)與克隆台灣母體概念倡議者。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2008/03/29 00:54
李惠群 

新華社發表的英文稿,引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什日前通電商討台灣與西藏課題時,胡錦濤提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給予認同,對於陷入膠著狀況的的兩岸關係,可謂石破天驚的演變,它將是馬英九先生中選台灣總統一周內,一份最振奮全球華人的心的大禮! 

一中各表本是九二共識的內容,可是大陸對此台灣提出的詮釋,並未表態,即使連戰後期訪問大陸時,大陸仍然保持不表態的一貫立場。 

今日傳來的胡錦濤的表態,可謂中國應對邁向統一的課題上最明確的表態,且是正面的表態,對於多年來處於戰戰競競應對兩岸關係時好時壞的兩岸政府與渴望中華民族重歸統一的兩岸民眾以至全球華人,無疑是卸下心頭的一塊大石,因為阻礙和解和平和諧統一的絆腳絲帶已解除。相信全球仍然關懷中華大地福祉的人民,包括熱愛和平,熱愛民主,主張以大愛,中庸思維化解任何恩怨的,解開意識形態心結的世界公民,都會對大陸伸出的橄欖枝,表示釋然與釋懷(包括大陸本身),另加欣慰望外。這也是大陸以最積極的良性互動,詮釋與印證了筆者主張的兩岸平等良性互動所取得之初期果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和平統一的話語內,「一中各表」中,一邊是提出一中各表的「中華民國」(台灣),另一邊是最終認同一中各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份屬兩個政治實體(或稱「政權」);一中各表的被接納,不約而同精準地吻合本小組提出的「兩體一國」(TWO ENTITIES WITH A SINGLE STATE)的中間載體(中介體)是什麼? 最令人玩味!。根據本小組的倡議,中間的中道載體即大中華願景下的「大中華共和國」。這個載體確切結合與兼收並容兩個政體,符合重返一中或一國的基本原則。只是國號與名稱不同,不管是大中華,或其他名號,仍然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中國! 

中華民族本來即是充滿圓融智慧,中庸處事,兼容並蓄的民族,否則中華文明的光輝不會與時並進,與日月爭鋒,天地並存;現在是展現中華睿智,超越意識形態,超越黨派之分,重新定位,整裝待發,向世界大同的普世價值觀挺進。堅信全球中華兒女都在盼望這一天的降臨。國共和解,攜手共創一個和諧,共存,共榮,甚至共治大中華的歷史時刻已在門檻外等候!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李惠群,吉隆坡,碩士,房地產經紀。簡介表示,他是前新聞從業員,先後在馬來西亞兩家中文報社任職,後與友人組成志願性的中國統一海外促進者小組(PRC—Op),並繼續替中文報紙撰寫專欄,同時志在為兩岸的和平統一提供海外華人的第三眼的中立與中道觀點,為兩體一國(大中華願景)與克隆台灣母體概念倡議者。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791527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